明代十五世紀文學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明代十五世紀文學研究,主要指明代明惠帝建文朝(1399-1402)、明成祖永樂朝(1403-1424)、明仁宗洪熙朝(1425)、明宣宗宣德朝(1426-1435)、明英宗正統朝(1436-1449)、明代宗景泰朝(1450-1457)、明英宗天順朝(1457-1464)、明憲宗成化朝(1465-1487)、明孝宗弘治朝(1488-1505)。因文學發展不可能截然而分的特性使然,加之一些作家成長和世代累積型作品的特殊性,寬泛而言均有超出十五世紀的時間斷限。本時期内明朝在君主政治統治和思想控制強化總體背景下,到了正統十四年(1449)“土木堡之變”,從鼎盛進入轉折階段,皇帝執政懈怠、宦官用事、內閣領導力削弱,王朝控制力下降。理學出現“白沙心學”,世風變遷,文人心態也與王朝產生疏離。文學領域因文學自身體裁、觀念,作者身份、經歷、創作態度,受社會環境影響程度等諸多因素作用下,各種文體經歷了不同的發展面貌。
     詩文方面,由永樂至正統年間歌頌國家太平盛世的臺閣體,到成化、弘治年間出現了在朝文人重天真興致的茶陵派、在野文人重自然真性情的山林派,以及于謙、郭登、韓雍個性作家,詩文轉向吟詠個人性情。
     詞和散曲方面,因其感而多思、失意牢騷的作家心態減弱,本時期總體較為沉寂。但在成化、弘治年間,南京樂王陳鐸詞曲兼擅,馬洪詞含吐珠玉,吴中沈周、唐寅以詞和散曲才情自娱,詞和散曲逐漸有所起色。在本時期發展過程中,詞雅、曲俗界限也逐漸淡化。
     小說方面,長篇小說出現了蔣大器《三國志通俗演義序》針對歷史演義類的專門批評;文言短篇小說出現了李昌祺的《剪燈餘話》、趙弼的《效顰集》;文言中篇小說出現了李昌祺的《賈雲華遗魂記》、邱濬的《鍾情麗集》。本時期小說創作和批評既推動了小說的發展,又與戲曲相互作用,小說的影響力進一步擴大。
     戲曲方面,在雜劇逐漸形成宮廷、藩王、文學侍從雜劇的同時,南戲的影響力逐漸擴大。南戲在吸取雜劇規範化的基礎上,在成化、弘治年間邱濬《五倫全備記》和邵璨《香囊記》的出現,標誌着南戲發展演變為明傳奇。明傳奇逐漸成為明清戲曲代表。而在此過程中,南戲從民間逐步變為文人傳奇。之後,文人傳奇又逐漸案頭化,成為重要的文學樣式。
     藩王身份特殊,非君、非民,又與一般大臣不同,自成體系,本時期朱權、朱有燉創作別屬一類。朱有燉和朱權散曲較為典雅,雜劇多節令慶壽劇、神仙道化劇、節義教化劇,注重宏大的場面,體現了藩王受政令影響較多、生活優越以及逃避現實的無奈心境。
     在重視全局,注重文學本位和文學批評及文學傳播的關照下,考察明代十五世紀文學,既有對前代的模仿、改编、文獻的保存,又有新的作品創作,並有對後世作家的培育、文學理論的啟發、文學創作的引領之功。在此過程中,既有文學内部各種體裁發展不盡一致性;也有總體從貴族化審美、民間化審美逐步走向文人化審美的趨勢;在作家個人情志與所處時代社會以及文學規範化相適應過程中,文人文學逐漸發展,將貴族化強力色彩和民間粗糙感逐漸退去,從而更具有文學藝術審美特徵。
     當然本時期文學也存在諸多不足。但是,文學發展不單純是簡單的“進化論”和藝術水平高低決定論所能涵蓋。以“同情心”研究文學,通過考察時代社會環境、作家個人身份和經歷、各種文體所在歷史發展階段,本時期最終呈現在文學領域中的作家、作品有着時代特徵之外,也有文學演變的繼承、發展意義。
The researches on Ming Dynasty of15th century literature mainly refer to Ming Hui Emperor Jianwen Dynasty (1399-1402), Ming Cheng Emperor Yongle Dynasty(1403-1424),Ming Ren Emperor Hongxi Dynasty(1425), Ming Xuan Emperor Xuande Dynasty(1426-1435), Ming Ying Emperor Zhengtong Dynasty (1436-1449),Ming Dai Emperor Jingtai Dynasty(1450-1457),Ming Ying Emperor Tianshun Dynasty (1457-1464), Ming Xian Emperor Chenghua Dynasty (1465-1487),Ming Xiao Emperor Hongzhi Dynasty(1488-1505) in Ming Dynasty. Since the characteristic of literary development is impossibly diametrically dictated, researches are off limits beyond the time of the15th century, when they are combined with the growth of a lot of writers and the special nature of the works of generation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olitical rule and ideological control of the monarchy to strengthen, this period of the Ming Dynasty to Zhengtong Fourteen years (1449)"Tu Mubao" entered its turning point. Emperor's ruling slacked while eunuch strengthened and the Cabinet leadership weakened. The dynasty's controlling declined, Chen Bai-sha's appeared in Confucianism, and social atmosphere changed,literati mentality generated the centrifugal force of dynasty. Literature for literature's own styles, ideas, the author identity, experience, creative attitude and the social environment influenced, such as various stylistic, have experienced different development outlook under the influence of many factors.
     In terms of poetry and prose, from extolling the nation of the peace and prosperity of the officialece style in Yongle and Zhengtong Dynasty, to the officers of Chaling Group literati paying attention to naive interest and no-officers of the Chen-Chuang Group literati paying attention to naturally true in the Chenghua and Hongzhi Dynasty,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ppeared other personalized writers, such as Yu Qia、Guo Teng、Han Yong. Poetry changed to personal temperament.
     In terms of Ci and Sanqu, this period was overall more silent because of the losing of its sense of frustration and discontent. But Ci and Sanqu, as Chen Duo, Mahong, Shen Zhou,Tang Yin gradually improved in the Chenghua and Hongzhi Dynasty.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in this period, the boundaries between Ci and Sanqu gradually faded.
     In terms of fiction, there appeared novels such as Jiang Daqi's "Three Kingdoms Criticizing " criticizing historical novels, classical short stories such as Li Changqi's "Jian Deng Yu Hua" and Zhao Bi "Xiao Pin Ji", classical novella such as Li Changqi's "Jia Yunhua Resurrection" and Qiu Jun's" Zhong Qing Li Ji". This period novel creation and criticism has not only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ovel but also interacted with the opera. Fiction influenced further.
     In terms of opera, the influence of Southern Opera gradually expanded as the miscellaneous drama gradually formed the court,prince mansion, literary attendants. On the basis of standardized lessons miscellaneous drama, Qiu Jun's "Wu Lun Quan Bei Ji" and Shao Can's "Xiang Nang Ji" marked the Southern Opera evolution to Ming Romance in Chenghua and Hongzhi Dynasty. Ming legend gradually became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Ming and Qing opera. During this process, the Southern Opera's gradually became civilian literati literature and an important literary style.
     The regional Prince identity was special and did not belong to a class of self-contained.Sanqu of Zhu Youdun and Zhu Quan were more elegant. Their miscellaneous drama were more festive celebration, mythology and morality, affecting more of order, superior life and avoiding from reality.
     Attaching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global focus in literariness,literary criticism and communication, studying of15th century literature in the Ming Dynasty imitates, adapts and preserves literature of previous generations.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cultivation to later writers, inspired literary theory as well as leading to literary creation. In this process, both literary internal development of various characteristics are not consist, and the overall literary aesthetic has a general tendency from the aristocrat and civilian aesthetic towards literati aesthetic. In the process of author's personality with time of modern society and literature standardization, the literati literature gradually developed. The strong color of aristocrat and civil rough gradually receded so that there are more literary and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The literature of the period, of course, existed many deficiencies.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is neither a simple "evolution" nor the artistic level of determinism. Studying literature with "compassion", by investigating the social environment, the individual identity and experience of writers, there are the inheritance of literary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significance. All kinds of writers and works in literary field have both features of the era and the heritance of the literary development.
引文
1 [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卷二百八十五《文苑傳序》,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4册,第7308页。
    1 [美]雷.韋勒克、奧.沃倫著,劉象愚等譯,《文學理論》,北京,三聯書店,1984年,第306頁。
    1 [清]張廷王等撰,《明史》卷一百三十二《藍玉傳》,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13册,第3866頁。
    1 [清]張廷玉等撰,《明史》卷九十四《刑法志二》,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8册,第2318頁。
    2 [清]張廷玉等撰,《明史》卷一百三十九《李仕魯傳》,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13册,第3988-3989頁。
    3 [清]張廷玉等撰,《明史》卷一百三十九《陳汶輝傳》,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13册,第3989頁。
    1 [清]張廷玉等撰,《明史》卷一百三十九《王朴傳》,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13冊,第3999-4000頁。
    2 [清]張廷玉等撰,《明史》卷九十五《刑法志三》,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8册,第2329-2330頁。
    1 [清]張廷玉等撰,《明史》卷一百四十一《方孝孺傳》,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13冊,第4019頁。
    1 [清]張廷玉等撰,《明史》卷九十五《刑法志三》,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8册,第2329-2331頁
    1 [明]陶望龄撰,《歇庵集》卷一二《與何越觀》,續修四庫全書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集部第1365册,1999年,第419頁。
    2 [清]黃宗羲撰,沈芝盈點校,《明儒學案·發凡》。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第14頁。
    1 [清]張廷玉等撰,《明史》卷六十九《選舉志一》,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6册,第1675-1677頁。
    2 [清]張廷玉等撰,《明史》卷六十九《選舉志一》,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6册,第1689頁。
    1 [清]張廷玉等撰,《明史》卷七十九《選舉志二》,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6冊,第1693-1702頁。
    2 吳晗著,《朱元璋傳》,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0年,第320頁。
    1 [清]張廷玉等撰,《明史》卷二百八十二《曹端傳》,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24冊,第7238-7239頁。
    2 孟森撰,《明史講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25頁。
    1 《明史.薛瑄傳》云:“天顺八年(1464)六月卒,年七十有二。”則生於洪武二十六年(1393)。據周慶義考證云:“薛碹生年,應為洪武二十二年,即1389年,卒年應為天順八年,即1464年,享年七十六歲。”參見周慶義,(薛碹生卒年考》,《運城師專學報》,1985年,第3期。
    2 [清]張廷玉等撰,《明史》卷二百八十二《薛瑄傳》,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24册,第7229頁。
    1 [明]陈献章著、孙通海点校,《陈献章集》,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34页。
    2 [明]陈献章著、孙通海点校,《陈献章集》,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45页。
    1 [明]陳献章著、孙通海点校,《陳献章集》,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216页。
    2 [明]陳献章著、孙通海点校,《陳献章集》,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2页。
    1 [明]陳獻章著、孫通海點校,《陳獻章集》,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第16頁。
    2 [明]陳獻章著、孫通海點校,《陳獻章集》,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第133頁。
    3 [明]陳獻章著、孫通海點校,《陳獻章集》,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第157頁。
    1 [清]黃宗羲著、沈芝盈點校,《明儒學案》,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第80頁、
    2 [清]張廷玉等撰,《明史》卷二百八十二《儒林傳》,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24册,第7222頁。
    3 [明]解缙撰,《文毅集》卷一,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 參見郭英德,《傳奇戲曲的興起與文化權力的下移》,《中國社會科學》,1997年,第2期。
    2 郭英德著,《明清文學史講演錄》,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第90頁。
    3 黄彰健等校,《明太宗寅錄》卷三十八,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2年,第643頁。
    1 [清]張廷玉等撰,《明史》卷二百八十二《吴與弼傳》,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24柵,第7222頁。
    1 [明]沈德符撰,《萬曆野獲编》卷二十一,元明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541頁。
    1 [清]張廷玉等撰,《明史》卷七十二《職官志一》,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6册,第1733頁。
    2 [清]錢謙益撰集,許逸民、林淑敏點校,《列朝詩集》,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第4冊,第2177頁。
    1 《楊文敏集提要》,四庫全書研究所整理,《欽定四庫全書總目》(整理本)卷一百七十四,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下冊,第2290-2291頁。
    2 [明]徐絃撰,《明名臣琬琰續錄》卷一,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 [清]錢謙益撰集,許逸民、林淑敏點校,《列朝詩集》,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第8冊,第2183頁。
    2 [明]楊荣撰,《楊文敏集》卷一,文淵閣四庳全書本。
    1 [明]楊士奇著,劉伯涵、朱海點校,《東里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第51頁。
    1 羅宗強,《論明代景泰之後文學思想的轉變》,《學術研究》,2008年,第10期。
    2 黄彰健等校,《明太宗寅錄》卷三十八,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2年,第643頁。
    3 [明]黄瑜撰、魏連科點校,《雙槐歲鈔),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第63頁。
    1 黄彰健等校,《明太宗实錄》卷三十八,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2年,第2231頁。
    1 《謙齋文錄提要》,四庫全書研究所整理,《钦定四庫全書總目》(整理本)卷一百七十,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下册,第2290-2298頁。
    1 [明]徐溥撰,《謙齋文錄》卷一,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2 [清]張廷玉等撰,《明史》卷一百八十一《徐溥傳》,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16册,第4807頁。
    1 [明]徐溥撰,《謙齋文錄》卷一,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 廖可斌著,《明代文學復古運動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第43頁。
    1 [清]張廷玉等撰,《明史》卷二百八十六(李東陽傳》,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24册,第7348頁。
    2 [明]李東陽撰,周寅實點校,《李東陽集》(第二卷),長沙,嶽麓書社,1984年,第115頁。
    1 [明]李東陽著,李慶立校釋,《懷麓堂詩話校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第27頁。
    2 [明]李東陽撰,周寅賓點校,《李東陽集》(第一卷),長沙,嶽麓書社,1983年,第115頁。
    1 [明]李束陽撰,周寅賓點校,《李東陽集》(第一卷),長沙,嶽麓書社,1983年,第225-226頁。
    2 廖可斌著,《明代文學復古運動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第46頁。
    1 《懷麓堂集提要》,四庫全書研究所整理,《欽定四庫全書總目》(整理本)卷一百七十,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下冊,第2299頁。
    1 [明]陳獻章著、孫通海點校,《陳獻章集》,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第6頁。
    1 [明]陈献章著、孙通海点校,《陈献章集》,北京,中华書局,1987年,第22页。
    2 [明]陈献章著、孙通海点校,《陳献章集》,北京,中华書局,1987年,第158页。
    1 [明]陳獻章著、孫通海點校,《陳獻章集》,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第93-94頁。
    1 [明]陳献章著、孫通海点校,《陈献章集》,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第163页。
    2 [明]陈献章著、孙通海点校,《陈献章集》,北京,中华書局,1987年,第192-193页。
    3 [明]陳献章著、孙通海点校,《陈献章集》,北京,中华書局,1987年,第191页。
    4 [明]陳献章著、孙通海点校,《陳献章集》,北京,中华書局,1987年,第192页。
    1 [明]陈献章著、孫通海点校,《陈献章集》,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第203页。
    2 [明]陈献章著、孙通海点校,《陈献章集》,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21页。
    1 [明]陳獻章著、孫通海點校,《陳獻章集》,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第72頁。
    2 朱英,字時傑,郴陽人。其以“認真子”名集,求序於陳獻章。文中稻朱英為“都憲”,應作於朱英總督兩廣軍務兼理巡撫、右都御史時。
    3 [明]陳獻章著、孫通海點校,《陳獻章集》,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第5頁。
    4 [明]陳献章著、孫通海點校,《陳獻章集》,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第353頁。
    1 [明]陳獻章著、孫通海點校,《陳獻章集》,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第588頁。
    2 [明]陳獻章著、孫通海點校,《陳献章集》,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第402頁。
    3 [明]李東陽著,李慶立校釋,《懷麓堂詩話校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第191頁。
    4 [明]陳獻章著、孫通海點校,《陳献章集》,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第168頁。
    1 [明]陳獻章著、孫通海點校,《陳獻章集》,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第15-16頁。
    1 [明]王世貞撰,《讀書後》卷四,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2 [清]錢謙益撰集,許逸民、林淑敏點校,《列朝詩集》,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第6册,第3205頁。
    1 人們普遍認為,于謙最著名的篇章莫過於《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實際並不可信。
    2 《于忠肅集提要》,四庫全書研究所整理,《欽定四庫全書总目》(整理本)卷一百七十,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下册,第2294頁
    1 [明]于謙撰,《于忠肅集》卷十一,文淵閣四库全書本。
    1 [清]張廷玉等撰,《明史》卷一百七十三《郭登傳》,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15册,第4621頁。
    2 [清]張廷玉等撰,《明史》卷九十九《藝文志四》,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8冊,第2467頁。
    1 [明]李东陽著,李度立校释,《懷麓堂詩話校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第283页。
    2 [清]錢謙益撰集,許逸民、林淑敏点校,《列朝诗集》,北京,中华書局,2007年,第5册,第2337页。
    3 [清]錢谦益撰集,許逸民、林淑敏点校,《列朝诗集》,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5册,第2339页。
    4 [清]钱謙益撰集,許逸民、林淑敏点校,《列朝詩集》,北京,中华書局,2007年,第5册,第2339页。
    5 [清]钱謙益撰集,許逸民、林淑敏点校,《列朝诗集》,北京,中华書局,2007年,第5册,第2328页。
    1 [明]韓雍撰,《襄毅文集》卷十一,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 [明]韓雍撰,《襄毅文集》卷十一,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2 《襄毅文集提要》,四庫全書研究所整理,《欽定四庫全書总目》(整理本)卷一百七十,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下册,第2295頁。
    1 [明]韩雍撰,《襄毅文集》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 [明]韩雍撰,《襄毅文集》卷七,文淵閣四库全书本。
    1 [明]韓雍撰,《襄毅文集》卷十一,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 [明]李賢撰,《古穰集》卷七,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 [明]楊士奇撰,《東里集·別集》卷二《聖論錄·中》,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2 [明]李東陽著,李慶立校釋,《懷麓堂詩話校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第134頁。
    3 黄卓越,《論明代中期文權的外移——弘治朝文學振興活動考略》,《中國文化研究》,2000年夏之卷。
    1 趙義山主编,《新世紀曲學研究文存兩種——梁廷枏暨第六屆中國散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编者志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頁。
    2 [明]王驥德著,《曲律》,中國戲曲研究院编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年,第4册,第147頁。
    1 [清]張廷玉等撰,《明史》卷六十九《選舉志一》,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6册,第1675頁。
    1 [清]張廷玉等撰,《明史)卷六十九《選舉志一》,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6冊,第1675-1677頁。
    2 [清]張廷玉等撰,《明史》卷六十九《選舉志一》,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6册,第1689頁。
    1 [清]張廷玉等撰,《明史》卷七十九《選舉志二》,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6册,第1693-1694頁。
    2 [明]陳霆撰,《渚山堂詞話·序》,轉引自唐圭璋编,《詞話叢编》,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第347頁。
    3 [明]周琦撰,《東溪日談錄》卷十六,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 [明]徐复祚著,《曲论·附錄》,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論著集成。北京,中国戏劇出版社,1959年,第4册,第244页.
    1 谢伯陽编,《全明散曲》,清南,齐鲁書社,1994年,第1册,第199-200页。
    1 謝伯陽编,《全明散曲》,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第1册.第177頁。
    2 謝伯陽编,《全明散曲》,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第1冊,第177-178頁。
    3 謝伯陽编,《全明散曲》,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第1冊,第172頁。
    4 謝伯陽编,《全明散曲》,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第1冊,第174頁。
    1 謝伯陽编,《全明散曲》,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第1冊,第173頁。
    2 謝伯陽编,《全明散曲》,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第1冊,第179頁。
    3 趙義山著,《明清散曲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年,第60頁。
    1 謝伯陽编,《全明散曲》,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第1册,第196頁。
    2 張仲謀著,《明詞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第86頁。
    1 饒宗頤初纂、張璋總纂,《全明詞》,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第1册,第213頁。
    2 [明]高儒著,《百川書志》,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版,第261頁。
    1 謝伯陽编,《全明散曲},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第1册,第446頁。
    2 李昌集著,《中國古代散曲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年,第652頁。
    3 [明]李開先著、路工輯校,《李開先集》,上海,中華書局上海编輯所,1959年,第335頁。
    4 [明]周暉撰,《金陵瑣事》,轉引自謝伯陽编,《全明散曲》,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第1冊,第690頁。
    5 [明]顧起元撰,譚棣華、陳稼禾點校,《客座贅語》卷六,元明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 1987年,第179-180頁。
    1 [清]况周頤撰,《蕙風詞話·續编》卷二,轉引自唐圭璋编,《詞話叢编》,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第4560頁。
    2 饒宗頤初纂、張璋總纂,《全明詞》,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第2册,第449頁。
    1 饒宗頤初纂、張璋總纂,《全明詞》,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第2册,第451頁。
    2 [明]陳霆撰,《渚山堂詞話》卷二,轉引自唐圭璋编,《詞話叢编》,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第365頁。
    1 轉引自謝伯陽编,《全明散曲》,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第1冊,第687頁。
    1 謝伯陽编,《全明散曲》,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第1冊,第553頁。
    2 謝伯陽编,《全明散曲》,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第1冊,第530頁。
    3 謝伯陽编,《全明散曲》,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第1册,第552頁。
    4 謝伯陽編,《全明散曲》,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第1册,第554頁。
    1 謝伯陽编,《全明散曲》,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第1冊,第552頁。
    2 謝伯陽编,《全明散曲》,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第1冊,第553頁。
    1 謝伯陽编,《全明散曲》,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第1冊,第592頁。
    2 謝伯陽编,《全明散曲》,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第1册,第450頁。
    3 謝伯陽编,《全明散曲》,濟南,齊魯書社,i994年,第1冊,第453頁。
    1 謝伯陽编,《全明散曲》,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第1册,第463-464頁。
    2 謝伯陽编,《全明散曲》,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第1册,第464頁。
    3 謝伯陽编,《全明散曲》,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第1冊,第465頁。
    1 謝伯陽编,《全明散曲》,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第1册,第461頁。
    2 [明]沈德符撰,《顧曲雜言》,中國戲曲研究院編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年,第4冊,第203頁。
    3 [清]况周頤撰《蕙風詞話》卷五,轉引自唐圭璋编,《詞話叢编》,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第4510-4511頁。
    1 轉引自謝伯陽编,《全明散曲》,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第1冊,第688頁。
    2 轉引自謝伯陽编,《全明散曲》,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第1册,第687-688頁。
    3 張仲謀著,《明詞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第101頁。
    1 [明]楊慎著、王幼安校點,《詞品》卷六,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0年,第161頁。
    2 轉引自[明]楊慎著、王幼安校點,《詞品》卷六,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0年,第159頁。
    3 鐃宗頤初纂、張璋總纂,《全明詞》,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第1册,第249頁。
    1 饒宗頤初纂、張璋總纂,《全明詞》,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第1册,第249頁。
    2 饒宗頤初纂、張璋總纂,《全明詞》,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第1册,第250頁。
    3 饒宗頤初纂、張璋總纂,《全明詞》,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第1册,第250頁。
    4 饒宗頤初纂、張璋總纂,《全明詞》,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第1册,第251頁。
    1 [清]張廷玉等撰,《明史》卷二百九十八《沈周傳》,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25册,第7630頁。
    1 饒宗頤初纂、張璋總纂,《全明詞》,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第1册,第317頁。
    2 饒宗頤初纂、張璋總纂,《全明詞》,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第1册,第318頁。
    3 饒宗頤初纂、張璋總纂,《全明詞》,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第1冊,第319頁。
    4 [清]錢謙益撰集,許逸民、林淑敏點校,《列朝詩集》,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第6册,第3205頁。
    1 [清]張廷玉等撰,《明史》卷二百八十六《徐禎卿傳》附《唐寅傳》,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24册,第7353頁。
    2 [明]唐寅著,《唐伯虎全集·軼事》卷三,北京,北京市中國書店,1985年,第8頁。
    1 饒宗頤初纂、張璋總纂,《全明詞》,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第2册,第493頁。
    2 饒宗頤初纂、張璋總纂,《全明詞》,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第2冊,第495頁。
    3 謝伯陽编,《全明散曲》,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第1冊,第1060頁。
    4 謝伯陽编,《全明散曲》,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第1冊,第1062-1063頁。
    1 [明]唐寅著,《唐伯虎全集》卷五,北京,北京市中國書店,1985年,第3頁。
    1 [明]沈德符撰,《萬曆野獲编。補遭》卷四,元明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904頁。
    2 [元]周德清《中原音韻·自序》,中國戲曲研究院编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第1册,第175頁德清
    3 [明]李開先著、路工輯校,《李開先集》,上海,中華書局上海编輯所,1959年,第335頁。
    4 吳梅著,《詞學通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第107頁。
    1 謝伯陽编,《全明散曲》,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第1冊,第255頁。
    2 饒宗頤初纂、張璋總纂,《全明詞》,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第1册,第212頁。
    1 [清]顧炎武撰,《日知錄之餘》卷四,《日知錄集釋》(外七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2018-2019頁。
    2 [明]葉盛撰,《水東日記》卷十四,元明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第142頁。
    1 [明]趙弼撰,《效顰集》卷下,明清善本小說叢刊本,臺北,天一出版社,1985年。
    1 [明]瞿佑等撰,周夷校注,《剪燈新話》(外兩種),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第129頁。
    1 轉引自孫楷第著,《日本東京所見小說書目》,上海,上雜出版社,1953年,第166頁。
    2 [明]沈德符撰,《萬曆野獲编》卷二十五,元明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641頁。
    1 [明]趙弼撰,《效顰集》,明清善本小說叢刊,臺北,天一出版社,1985年。
    2 [明]焦竑撰,《玉堂叢語》,元明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第22頁。
    3 [明]焦站撰,《玉堂叢語》,元明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第26頁。
    1 王利器輯錄,《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說戲曲史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7頁。
    1 [明]羅貫中编次,《三國志通俗演義》卷首,古本小說集成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1 [唐]李商隨著、[清]馮浩箋注,《玉谿生詩集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414頁。
    2 [宋]蘇軾撰、王松龄點校,《東坡志林》,唐宋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第7頁。
    1 [明]王驥德撰,《曲律》,中國戲曲研究院编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年,第4冊,第141頁。
    1 《明史》之李昌祺本傳記載其卒於景泰二年(14 5 1),一般研究者均持此說。《全明散曲》李昌祺小傳記其卒年為景泰三年(1452)。喬光輝據明泰昌元年(16 2 0)俞汝楫等官修的《禮部志稿》卷五七記載:“(李昌祺)景泰三年(1452)卒,家事蕭然。幾不能殮”;又<明英宗實錄}卷二○二“景泰三年(1452)二月”記載:“致仕河南左布政使李昌祺卒”;與李昌祺之友錢習禮撰《河南布政李公禎墓碑》(《獻征錄》卷九二)記載:“一日疾革,遣訓二子惟以力學修身為言,餘無他語,倏然而逝.時蓋景泰壬申(三年,1452)歲也。距生洪武丙辰(九年,1376)七十有五。”三條史料考證李昌祺生卒年為(1376-1452),享年七十七。詳見喬光輝《<明史>李昌祺卒年辨誤》,《江海學刊》,2005年,第3期。
    2 [清]張廷玉等撰,《明史》卷一百六十一《李昌祺傳》,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14冊,第4376頁。
    1 《運甓漫稿提要》,四庫全書研究所整理,《欽定四庫全書总目》(整理本)卷一百七十,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版,下册,第2292頁
    2 [明]李昌祺撰,《運甓漫稿》卷三,文淵閣四库全書本。
    3 [明]李昌祺撰,《運甓漫稿》卷三,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 饒宗頤初纂、張璋總纂,《全明詞》,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第1冊,第227頁。
    2 謝伯陽编,《全明散曲》,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第1冊,第395頁。
    3 饒宗頤初纂、張璋總纂,《全明詞》,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第1册,第228頁。
    4 謝伯陽编,《全明散曲》,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第1冊,第394頁。
    1 [明]瞿佑等撰,周夷校注,《剪燈新話》(外兩種),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第129頁。
    1 [明]瞿佑等撰,周夷校注,《剪燈新話》(外兩種),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第123頁。
    1 [明]瞿佑等撰,周夷校注,《剪燈新話》(外兩種),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第126-127頁。
    1 [明]瞿佑等撰,周夷校注,《剪燈新話》(外兩種),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第128頁。
    2 天理大學藏張光啟刊《剪燈餘話》為宣德年間刻本,參見喬光輝著,《明代剪燈系列小說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第270-272頁。
    1 [明]瞿佑等撰,周夷校注,《剪燈新話》(外兩種),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第197頁。
    2 參見李建國、陳國軍,《趙弼生平著述考》,《文學遺產》,2003年,第1期。
    1 [明]趙弼撰,《效顰集》卷首,明清善本小說叢刊初编,臺北,天一出版社,1985年。
    2 [明]趙弼撰,《效颦集·何忠節傳》,明清善本小說叢刊初编,臺北,天一出版社,1985年。
    1 [明]趙弼撰,《效顰集·蜀三忠傳》,明清善本小說叢刊初編,臺北,天一出版社,1985年。
    1 《效颦集提要》,四庫全書研究所整理,《欽定四庫全書總目》(整理本)卷一百四十四,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下册,第1911頁。
    1 [明]趙弼撰,《效顰集·蓬萊先生傳》,明清善本小說叢刊初编,臺北,天一出版社,1985年。
    1 [明]瞿佑等撰,周夷校注,《剪燈新話》(外兩種),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第283頁。
    2 [明]瞿佑等撰,周夷校注,《剪燈新話》(外兩種),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第284頁。
    1 孫楷第著,《日本東京所見小說書目》,上海,上雜出版社,1953年,第165頁。
    2 清雍正年間下令避諱孔子名諱,“丘”姓多改為“邱”,本文以常用“邱”字為準。
    3 [明]沈德符撰,《萬曆野獲编》卷二十五,元明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641頁。
    4 關於《鍾情麗集》作者相關探討,參見徐朔方,《辜生鍾情麗集·前言》,古本小說集成本第1輯,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陳益源,《<鍾情麗集>考》,《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1期。
    5 [清]張廷玉等撰,《明史》卷一百八十一《邱濬傳》,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16册,第4810頁。按,本傳“邱”原作“丘”字。
    1 [明]邱濬撰,《重编瓊臺藁》卷九,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 [明]邱濬撰,《重编瓊臺藁》卷十六,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 [明]邱潜撰,《鍾情麗集》,轉引自[明]林近陽编,《燕居筆記》卷七,余泗泉萃慶堂刊本。
    2 [明]邱濬撰,《锺情麗集》,轉引自[明]林近陽编,《燕居筆記》卷七,余泗泉萃慶堂刊本。
    1 [明]邱濬撰,《鍾情麗集》,轉引自[明]林近陽编,《燕居筆記》卷六,余泗泉萃慶堂刊本。
    2 參見《永樂大典》,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影印本,第6册,第5688-5689頁。
    1 參見陳益源,《<荔鏡傳>考》,《文學遺產》,1993年,第6期。
    1 [明]陶輔撰、程毅中點校,《花影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1 參見傅惜華著,《明代雜劇全目》,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
    2 參見傅惜華著,《明代傳奇總目》,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年。
    1 [明]顧起元撰,譚棣華、陳稼禾點校,《客座贅語》卷十,北京,中華書局,元明史料筆記叢刊,1987年,第346-347頁。
    2 [明]顧起元撰,譚棣華、陳稼禾點校,《客座贅語》卷十,北京,中華書局,元明史料筆記叢刊,1987年,第347-348頁。
    3 [清]張廷玉等撰,《明史》卷六十一《樂志一》,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5冊,第1500、1507頁。
    4 [清]張廷玉等撰,《明史》卷七十四《職官志三》,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5册,第1820頁。
    1 [明]無名氏著,《錄鬼簿續编》,中國戲曲研究院编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年,第2册,第283頁。
    1 [明]無名氏著,《錄鬼簿續编》,中國戲曲研究院编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年,第2册,第284頁。
    2 [明]無名氏著,《錄鬼簿續编》,中國戲曲研究院编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年,第2册,第292頁。
    1 [明]何良俊撰,《四友齋叢說》卷三十七,北京,中華書局,元明史料筆記叢刊,1959年,第337頁。
    2 參見錢南揚著,《戲文概論》第二章《存佚情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3 錢南揚著,《永樂大典戲文三種校注·前言》,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第2版,第1頁。
    4 南戲分出,一般為“齣”字,本文從錢南揚,均作“出”。
    1 [明]徐渭著,《南詞敘錄》,中國戲曲研究院编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3册,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年,第239-240頁。
    2 謝伯陽編,《全明散曲》,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第1册,第619-620頁。
    3 參見謝伯陽编,《全明散曲》,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第1冊,第617-618頁。
    1 [明]祁彪佳著,《速山堂曲品》,中國戲曲研究院编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6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年版,第46頁。
    1 [明]沈德符撰,《萬曆野獲编》卷二十五,元明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641頁。
    2 [明]徐渭著,《南詞敘錄》,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3册,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年版, 第243页。
    1 此據日本學者八木澤元《明代劇作家研究》,轉引自金寧芬著,《明代戲曲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第17頁。
    1 [明]王驥德著,《曲律》,中國戲曲研究院编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年,第4冊,第167頁。
    1 [清]張廷玉等撰,《明史》卷一百一十六《諸王一》,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12冊,第3557頁。
    1 [清]張廷玉等撰,《明史》卷一百一十七《諸王二·朱權傳》,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12冊,第3592頁。
    2 《太和正音譜》一般根據自序所署洪武戊寅判定為寫成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但是黄文寅、夏寫時、洛地等均對此提出質疑.本文依從姚品文的觀點:“闐於{正音譜}的成書年代。我以為在永樂五年(1408)或稍前。……综合以上各方面,我以為《正音譜》約完成於永樂四、五年。”參見姚品文《<太和正音譜>寫作年代及“影寫洪武刻本”問題》,《文學遭產》,1994年,第5期。
    3 參見明徐文昭輯,《風月錦囊》,臺灣王秋桂主编,善本戲曲叢刊第四輯,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七十六年(1987)據明嘉靖三十二年癸丑(1553)書林詹氏進賢堂重刊本影印之第31-33頁。而上海古籍出版社續修四庫全書本、中華書局孫崇濤黃仕忠箋校之《風月錦囊笺校》所用底本現藏西班牙埃斯寇里亞爾的聖·勞倫佐皇家圖書館,亦為嘉靖三十二年(1553)本。
    1 謝伯陽编,《全明散曲》,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第1册,第257-258頁。
    2 謝伯陽编,《全明散曲》,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第1册,第258頁。
    3 謝伯陽编,《全明散曲》,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第1册,第259頁。
    4 謝伯陽编,《全明散曲》,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第1冊,第260-261頁。
    5 謝伯陽编,《全明散曲》,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第1册,第261頁。
    1 [明]朱權撰,《沖漠子獨步大羅天》,古本戲曲叢刊本《脈望館鈔校本古今雜劇》,上海,商務印書館,1958年。
    2 [明]朱權撰,《卓文君私奔相如》,古本戲曲叢刊本《脈望館鈔校本古今雜劇》,上海,商務印書館,1958年。
    1 [清]錢謙益撰集,許逸民、林淑敏點校,《列朝詩集》,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第1册,第48頁。
    2 謝伯陽编,《全明散曲》,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第1冊,第271頁。
    1 謝伯陽编,《全明散曲》,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第1册,第381頁。
    2 謝伯陽编,《全明散曲》,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第1冊,第314頁。
    3 謝伯陽编,《全明散曲》,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第1冊,第273頁。
    1 謝伯陽編,《全明散曲》,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第1册,第284頁。
    2 謝伯陽編,《全明散曲》,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第1冊,第287頁。
    3 謝伯陽編,《全明散曲》,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第1冊,第287頁。
    1 謝伯陽编,《全明散曲》,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第1冊,第345頁。
    2 謝伯陽编,《全明散曲》,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第1冊,第351頁。
    1 謝伯陽编,《全明散曲》,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第1冊,第297-298頁。
    2 [明]劉侗、于弈正著,《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埸》,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71頁。
    3 [清]趙翼著,《陔餘叢考》卷三三“掃晴娘’條,上海,商務印書館,1957年,第713頁。
    4 謝伯陽编,《全明散曲》,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第1冊,第285頁。
    1 謝伯陽编,《全明散曲》,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第1冊,第279頁。
    2 謝伯陽编,《全明散曲》,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第1册,第310頁。
    3 謝伯陽编,《全明散曲》,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第1册,第318頁。
    4 趙義山著,《明清散曲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年,第76頁。
    1 [清]錢謙益撰集,許逸民、林淑敏點校,《列朝詩集》,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第l册,第47-48頁。
    2 廖奔,《“誠齋樂府”非為朱有燉雜劇總集名》,《文獻》,1988年,第3期。
    1 [明]高儒著,《百川書志》,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版,第87頁。
    1 謝伯陽編,《全明散曲》,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第1冊,第321頁。
    1 謝伯陽编,《全明散曲》,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第1冊,第278頁。
    2 謝伯陽编,《全明散曲》,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第1冊,第374頁。
    1 轉引自吳毓華编著,《中國戲曲序跋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0年,第36-37頁。
    2 戲曲寫劉盼春,而散曲题目《全明散曲》記為劉聘春,疑為訛誤,《北宮詞紀外集》题作“妓劉盼春死節”為證。參見謝伯陽编,《全明散曲》,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第1册,第326頁。
    1 [明]沈德符撰,《顧曲雜言》,中國戲曲研究院编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年,第4冊,第206頁。
    1 [明]李夢陽撰,《空同先生集》卷三十五,臺北,偉文圖書出版社,民國六十五年(1976)影印,第1冊,第962頁。
    2 [清]張廷玉等撰,《明史》卷一百二十《諸王五》,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12冊,第3659頁。
    1、[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毛詩正義》[M],十三經注疏影印本,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2、[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論語注疏》[M],十三經注疏影印本,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3、[唐]李商隱著,[清]馮浩箋注,《玉谿生詩集箋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4、[宋]蘇軾撰,王松龄點校,《東坡志林》[M],唐宋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5、[元]周德清撰,《中原音韻》[M],中國戲曲研究院编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6、[元]鍾嗣成撰,《錄鬼簿》[M],續修四庫全書本
    7、[明]解縉等纂,《永樂大典目錄》Lu],道光年間連筠簃叢書本
    8、[明]邱濬撰,《五倫全備記》[M],古本戲曲叢刊初集,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54年
    9、[明]邵璨撰,《香囊記》[M],古本戲曲叢刊初集,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54年
    10、[明]高儒著,《百川書志》[M],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
    11、[明]瞿佑撰,周夷校注,《剪燈新話》(外兩種)[M],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
    12、[明]胡應麟撰,《詩藪》[M],北京,中華書局上海编輯所,1958年
    13、[明]趙琦美輯校,《脈望館鈔校本古今雜劇》[M],古本戲曲叢刊本,上海,商務印書館,1958年
    14、[明]何良俊撰,《四友齋叢說》[M],元明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15、[明]沈德符撰,《萬曆野獲編》[M],元明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16、[明]沈德符著,《顧曲雜言》[M],中國戲曲研究院编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年
    17、[明]徐渭著, 《南詞敘錄》[M],中國戲曲研究院编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年
    18、[明]王驥德著,《曲律》[M],中國戲曲研究院編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年
    19、[明]徐復祚著,《曲論》[M],中國戲曲研究院编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年
    20、[明]無名氏著,《錄鬼簿續編》[M],中國戲曲研究院编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年
    21、[明]祁彪佳著,《遠山堂劇品》[M],中國戲曲研究院编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年
    22、[明]李開先著,路工輯校,《李開先集》[M],上海,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59年
    23、[明]楊慎著、王幼安校點,《詞品》[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0年
    24、[明]施耐庵、羅貫中著,《水滸傳》[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5年
    25、[明]李夢陽撰,《空同先生集》[M],明代論著叢刊本,臺北,偉文圖書出版社,1976年
    26、[明]葉盛撰,《水東日記》[M],元明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27、[明]焦竑撰,《玉堂叢語》[M],元明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28、[明]李東陽撰,周寅賓點校,《李東陽集》(第一卷)[M],長沙,嶽麓書社,1983年
    29、[明]劉侗、于弈正著,《帝京景物略》[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
    30、[明]李東陽撰,周寅賓點校,《李東陽集》(第二卷)[M],長沙,嶽麓 書社,1984年
    31、[明]李東陽撰,周寅賓點校,《李東陽集》(第三卷)[M],長沙,嶽麓書社,1985年
    32、[明]趙弼撰,《效顰集》[M],明清善本小說叢刊本,臺北,天一出版社,1985年
    33、[明]唐寅著,《唐伯虎全集》[M],北京,中國書店,1985年
    34、[明]陳霆撰,《渚山堂詞話》[M],詞話叢编本,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35、[明]解縉等纂,《永樂大典》[M],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影印本
    36、[明]顧起元撰,譚棣華、陳稼禾點校,《客座贅語》[M],元明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37、[明]馮夢龍編述,《掛枝兒·山歌》[M],明清民歌時調集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38、[明]陳獻章著,孫通海點校,《陳獻章集》[M],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39、[明]徐文昭輯,《風月錦囊》[M],善本戲曲叢刊本,臺北,學生書局,1987年
    40、[明]談遷撰,《國榷》[M],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41、[明]王廷相撰,《王廷相集》[M],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42、[明]朱有燉撰,翁敏華點校,《誠齋樂府》[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43、[明]李昌祺编撰,《剪燈餘話》[M],古本小說叢刊本,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44、[明]邱濬撰,《辜生鍾情麗集》[M],古本小說集成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年
    45、[明]羅貫中编次,《三國志通俗演義》[M],古本小說集成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46、[明]洪木便 编印,《清平山堂話本》[M],古本小說集成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47、[明]瞿佑撰,《剪燈新話》[M],古本小說集成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48、[明]李昌祺撰,《剪燈餘話》[M],古本小说集成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49、[明]熊龍峰刊,《熊龍峰四種小說》[M],古本小說集成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50、[明]李東陽撰,錢振民點校,《李東陽續集》[M],長沙,嶽麓書社,1997年
    51、[明]楊士奇著,劉伯涵、朱海點校,《東里文集》[M],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52、[明]黃瑜撰,魏連科點校,《雙槐歲鈔》[M],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53、[明]陶輔撰,程毅中點校,《花影集》[M],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54、[明]李東陽著,李慶立校釋,《懷麓堂詩話校釋》[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
    55、[明]林近陽编,《燕居筆記》[M],余泗泉萃慶堂刊本
    56、[明]李賢撰,《古穰集》[M],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57、[明]岳正撰,《類博稿》[M],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58、[明]張寧撰,《方洲集》[M],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59、[明]唐之淳撰,《唐愚士詩》[M],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60、[明]解縉撰,《文毅集》[M],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61、[明]王偶撰,《虛舟集》[M),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62、[明]王紱撰,《王舍人詩集》[M],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63、[明]梁潛撰,《泊庵集》[M],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64、[明]王洪撰,《毅齋詩文集》[M],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65、[明]胡儼撰,《頤庵文選》[M],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66、[明]王琏撰,《青城山人集》[M],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67、[明]楊榮撰,《楊文敏集》[M],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68、[明]徐絃撰,《明名臣琬琰續錄》[M],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69、[明]黃淮撰,《省愆集》[M],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70、[明]夏原吉撰,《夏忠靖集》[M],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71、[明]金幼孜撰,《金文靖集》[M],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72、[明]王直撰,《抑庵集》[M],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73、[明]李昌祺撰,《運甓漫稿》[M],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74、[明]唐文鳳撰,《梧岡集》[M],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75、[明]李時勉撰,《古廉文集》[M],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76、[明]曹端撰,《曹月川集》[M],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77、[明]薛碹撰,《敬軒文集》[M],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78、[明]劉球撰,《兩溪文集》[M],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79、[明]于謙撰,《于忠肅集》[M],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80、[明]謝晉撰,《蘭庭集》[M],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81、[明]徐有貞撰,《武功集》[M],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82、[明]倪謙撰,《倪文僖集》[M],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83、[明]韓雍撰,《襄毅集》[M],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84、[明]柯潛撰,《竹巖集》[M],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85、[明]鄭文康撰,《平橋稿》[M],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86、[明]彭韶撰,《彭惠安集》[M],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87、[明]童軒撰,《清風亭稿》[M],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88、[明]張寧撰,《方洲集》[M], 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89、[明]邱濬撰,《重編瓊臺會稿》[M],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90、[明]徐溥撰,《謙齋文集》[M],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91、[明]何喬新撰,《椒丘文集》[M],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92、[明]沈周撰,《石田詩選》[M],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93、[明]鄭紀撰,《東園文集》[M],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94、[明]倪岳撰,《青溪漫稿》[M],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95、[明]吳與弼撰,《康齋文集》[M],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96、[明]朱存理撰,《樓居雜著》[M],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97、[明]羅倫撰,《一峰集》[M],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98、[明]程敏政撰,《篁墩文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9、[明]程敏政撰,《明文衡》[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書本
    100、[明]章懋撰,《枫山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書本
    101、[明]莊昶撰,《庄定山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書本
    102、[明]黄仲昭撰,《未轩文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書本
    103、[明]贺钦撰,《醫闾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書本
    104、[明]周瑛撰,《翠渠摘稿》[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書本
    105、[明]吴宽撰,《家藏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06、[明]周琦撰,《东溪日谈绿》[M],影印文淵阁四库全書本
    107、[明]谢迁撰,《歸田稿》[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08、[明]王鏊撰,《震泽集》[M],影印文渊閣四库全書本
    109、[明]梁储撰,《郁洲遗稿》[M],影印文渊閣四库全书本
    110、[明]林俊撰,《见素文集》[M],影印文渊閣四库全書本
    111、[明]张吉撰,《古城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12、[明]蔡清撰,《虚齋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書本
    113、[明]邵寶撰,《容春堂集》[M],影印文渊閣四库全書本
    114、[明]罗玘撰,《罗圭峰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15、[明]吴儼撰,《吴文肃公摘稿》[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書本
    116、[明]邹智撰,《立齋遗文》[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17、[明]石珤撰,《熊蜂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書本
    118、[明]林鸿撰,《鳴盛集》[M],影印文渊閣四库全书本
    119、[明]王世贞撰,《读書后》[M],影印文渊閣四库全书本
    120、[明]姚广孝撰,《逃虚子集》[M],四库全書存目丛書本
    121、[明]黄淮撰,《黄介巷集》[M],四库全书存目丛書本
    122、[明]胡广撰,《胡文穆集》[M],四库全书存目丛書本
    123、[明]趙友同撰,《存轩集》[M],四库全書存目丛书本
    124、[明]陳敬宗撰,《澹然集》[M],四库全書存目丛書本
    125、[明]罗肃撰,《寅庵集》[M],四库全書存目叢书本
    126、[明]罗亨信撰,《觉非集》[M],四库全書存目丛书本
    127、[明]曾棨撰,《西墅集》[M],四库全书存目丛書本
    128、[明]周述撰,《东墅诗集》[M],四库全書存目丛書本
    129、[明]章敞撰,《质庵文集》[M],四库全書存目丛書本
    130、[明]魏骧撰,《南齐摘稿》[M],四库全书存目丛書本
    131、[明]柯暹撰,《东同集》[M],四库全书存目丛書本
    132、[明]刘髦撰,《石潭存稿》[M],四库全書存目叢書本
    133、[明]彭百炼撰,《若金集》[M],四库全书存目丛書本
    134、[明]孙瑀撰,《岁寒集》[M],四库全书存目丛書本
    135、[明]陳循撰,《芳洲集》[M],四库全書存目丛書本
    136、[明]萧仪撰,《襪线集》[M],四库全書存目丛書本
    137、[明]陳衡撰,《半隐集》[M],四库全書存目丛書本
    138、[明]周叙撰,《石溪文集》[M],四库全書存目丛書本
    139、[明]习经撰,《寻乐文集》[M],四库全書存目叢书本
    140、[明]曾鹤龄撰,《松臞集》[M],四库全书存目丛書本
    141、[明]薛瑄撰,《河汾诗集》[M],四库全書存目丛書本
    142、[明]高棅撰,《啸台集木天清气集》[M],四库全書存目叢書本
    143、[明]郑棠撰,《道山集》[M],四库全書存目丛书本
    144、[明]韩经撰,《恒轩集》[M],四库全書存目丛書本
    145、[明]熊直撰,《西涧文集》[M],四库全書存目丛书本
    146、[明]郑楷撰,《凰鸣后集》[M],四库全書存目丛書本
    147、[明]沈行撰,《贯珠编貝集》[M],四库全書存目丛書本
    148、[明]刘溥撰,《草窗集》,四库全书存目丛書本
    149、[明]趙弼撰,《雪航膚见》,四库全書存目丛書本
    150、[明]刘珝撰,《古直先生文集》[M],四库全書存目丛書本
    151、[明]王越撰,《黎阳王太傅诗文集》[M],四库全書存目叢書本
    152、[明]吴宽撰,《匏翁家藏集》[M],四部丛刊本
    153、[明]方孝孺撰,《逊志齋集》[M],四部丛刊本
    154、[明]陶望龄撰,《歇庵集》[M],续修四库全書本
    155、[明]徐文昭辑,《风月锦囊》[M],续修四库全書本
    156、[明]佚名撰,《明成化说唱词话》十三种《傳奇》一种[M],续修四库全書本
    157、[明]李昌祺撰,《剪燈馀话》[M],续修四库全書本
    158、[清]朱彝尊著,《曝书亭全集》[M],四部丛刊本
    159、[清]龙文斌著,《明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160、[清]赵翼著,《陔馀丛考》[M],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年
    161、[清]夏燮著,沈仲九标点,《明通鉴》[M],北京,中华書局,1959年
    162、[清]郭庆藩撰,王孝魚点校,《庄子集释》[M],新编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書局,1961年
    163、[清]张廷玉等撰,《明史》[M],北京,中华書局,1974年
    164、[清]黄宗羲著,《明文海》[M],北京,中华書局,1975年
    165、[清]谷应泰撰,《明史纪事本末》[M],北京,中华書局,1977年
    166、[清]朱彝尊、汪森编,《词综》[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167、[清]沈德潛、周準编,《明诗别裁集》[M],北京,中华書局,1979年
    168、[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M],北京,中华書局,1981年
    169、[清]丁福保辑,《历代诗括续编》[M],北京,中华書局,1983年
    170、[清]顧炎武撰,《日知錄集释》(外七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171、[清]況周颐撰,《蕙风词话》[M],词话叢编本,北京,中华書局,1986年
    172、[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羲》[M],新编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書局,1987年
    173、[清]朱彝尊著,《静志居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
    174、[清]陈田辑撰,《明诗纪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175、[清]王昶辑,王兆鹏校点,《明詞综》[M],潘陽,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7年
    176、[清]钱谦益撰集,许逸民、林淑敏点校,《列朝诗集》[M],北京,中华書局,2007年
    178、[清]黄宗羲著、沈芝盈点校,《明儒学案》,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2版
    179、钱基博著,《明代文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
    180、任中敏著,《词曲通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
    181、孙楷第著,《日本束京所见小说书目》[M],上海,上杂出版社,1953年
    182、路工编,《明代歌曲选》[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
    183、中国戏剧出版社编辑部辑,《孤本元明杂剧》[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年
    184、傅惜华著,《明代杂剧全目》[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
    185、傅惜华著,《明代傳奇总目》[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
    186、黄彰健等校,《明实录》[M],台北,中央研究院屋史捂言研究所,1962年
    187、钱南扬著,《戏文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188、王利器辑錄,《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189、谢国楨著,《明清之際黨社运動考》[M],北京,中华書局,1982年
    190、[美]雷·韋勒克、奥·沃偷著,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M],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
    191、刘念慈校注,《宣德写本金钗记》[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
    192、唐圭璋编,《词話丛编》[M],北京,中华書局,1986年
    193、宋浩慶著,《元明散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194、王其榘著,《明代内阁制度史》[M],北京,中华書局,1989年
    195、马稹高著,《宋明理学与文学》[M],畏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
    196、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明清小说研究中心编,《中国通俗小說总目提要》[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0年
    197、吴毓华编著,《中国戏曲序跋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
    198、李昌集著,《中国古代散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199、羊春秋著,《散曲通论》[M],長沙,嶽麓书社,1992年
    200、趙尊嶽辑,《明词彙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201、[美]牟复礼、[英]崔瑞德著,《剑橋中国明代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202、周文英等编,《江西文化》[M],潘陽,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
    203、谢伯陽编,《全明散曲》[M],济南,齐鲁書社,1994年
    204、陳書錄著,《明代前后七子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
    205、尤振中、尤以丁编著,《明词纪事会评》[M],合肥,黄山书社,1995年
    206、陳書錄著,《明代诗文的演燮》[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
    207、吴文治主编,《明诗话全编》[M],南京,江酥古籍出版社,1997年
    208、四库全書研究所整理,《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M],北京,中华書局,1997年
    209、朱一玄校点,《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
    210、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
    211、杨栋著,《中国散曲学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212、杨栋著,《中国散曲学史研究》(续编)[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8年
    213、许总著,《宋明理学与中国文学》[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9 年
    214、孙崇涛、黄仕忠笺校,《风月锦囊笺校》[M],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215、吴晗著,《朱元璋傳》[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
    216、吴梅著,《顧曲麈谈、中国戏曲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217、黄卓越著,《明永乐至嘉靖初诗文观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18、戚世雋著,《明代杂剧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219、张璋编,《历代词话》[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2年
    220、张仲谋著,《明词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221、孟森著,《明史讲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222、吴梅著、王伟民校注,《吴梅全集》[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223、趙羲山主编,《新世纪曲学研究文存兩种——梁廷枏暨第六届中国散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224、熊礼匯著,《明清散文流派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
    225、王兆鹏著,《词学史料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226、饒宗颐初纂、张璋总纂,《全明词》[M],北京,中华書局,2004年
    227、吴梅著,《词学通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228、张璋编,《历代词话续编》[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5年
    229、郭英德著,《明清文学史讲演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230、陳国军著,《明代志怪傳奇小说研究》[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
    231、孙春青著,《明代唐诗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232、查清华著,《明代唐诗接受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年
    233、卢前著,《冀野文钞》[M],北京,中华害局,2006年
    234、乔光辉著,《明代剪灯系列小靓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235、南炳文、何孝荣著,《明代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236、刘化兵著,《士人與诗风的演进:明代成化至正德前期士人与诗派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237、周明初、葉曄编,《全明词补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
    238、金寧芬著,《明代戲曲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239、趙羲山著,《明清散曲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
    240、鄭新躍著,《明代前中期诗学辨体理论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241、陳文新著,《明代诗学的逻辑進程与主要理论问题》[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
    242、陳文新著,《中国文学流派意识的发生和发展:中国古代文学流派研究導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版
    243、余嘉锡著,《四库提要辨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版
    244、廖可斌著,《明代文学复古運動研究》[M],北京,商务印書馆,2008年
    245、林家騼著,《谢铎及茶陵诗派》[M],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246、趙子富著,《明代学校与科舉制度研究》[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年
    247、朱焱炜著,《明清苏州状元文学研究》[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8年
    248、贾三强著,《明清小说研究》[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8年
    249、钱南扬著,《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年第2版
    250、蔡明偷著,《明代言官群体研究》[M],北京,中国社舍科学出版社,2009年
    251、余来明著,《嘉靖前期诗坛研究(1522-1550)》[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
    252、司马周著,《茶陵派与明中期文坛研究》[M],畏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
    253、刘廷乾著,《江苏明代作家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
    254、徐永明著,《宋濂年谱》[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
    255、郑礼炬著,《明代洪武至正德年间的翰林院与文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256、何宗美著,《文人结社舆明代文学的演造》[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
    1、谭正璧、谭寻,《明成化刊本说唱词话述考》[J],《文献》,1980年,第3期
    2、谭正璧、谭寻,《明成化刊本说唱祠括述考(续完)》[J],《文献》,1980年,第4期
    3、刘念慈,《宣德写本金钗记校后记》[J],《学衍研究》1982年,第4期
    4、周庆羲,《薛瑄生卒年考》[J],《运城学院学报》,1985年,第3期
    5、廖奔,《“诚齐乐府”非为朱有燉杂剧总集名》[J],《文献》,1988年,第3期
    6、侯百朋,《<宣德写本金钗记>校注补》[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第4期
    7、维齐,《明傅奇具盛原因初探》[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2期
    8、廖可斌,《谈谈祠调舆曲调的关系》[J],《中国文学研究》,1990年, 第3期
    9、廖可斌,《茶陵派与复古派》[J],《求索》,1991年,第2期
    10、廖可斌,《论明代景泰至弘治中期的文学思潮》[J],《杭州大学学报》,1991年,第3期
    11、廖可斌,《论元末明初的吴中派》[J],《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91年,第4期
    12、王兆乾,《南戏<刘文龙>的演变及其杂池州的遗存》[J],《民俗曲艺》,1992年,第89期
    13、周维培,《<录鬼簿>成书考》[J],《东南文化》,1993年,第3期
    14、廖可斌,《地域文人集团的兴替与元末明初文学思潮的变迁》[J],《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第4期
    15、陈益源,《(荔镜传>考》[J],《文学遗产》,1993年,第6期
    16、姚品文,《<太和正音谱>写作年代及“影窝洪武刻本”问题》[J],《文学遗产》,1994年,第5期
    17、陈大康,《关於明清小说研究格局的思考》[J],《明清小说研究》,1995年,第1期
    18、陳大康,《四部明代小说成书年代之辨正》[J],《社會科学》,1995年,第6期
    19、陳益源,《<钟情麗集>考》[J],《复旦学報》(社科版),1996年,第1期
    20、廖可斌,《中国古典小说的諧俗倾向》[J],《浙江社會科学》,1996年,第1期
    21、郭英德,《傳奇戏曲的兴起与文化权力的下移》[J],《中国社會科学》,1997年,第2期
    22、陳大康,《論元明中篇傳奇小说》[J],《文学遗产》,1998年,第3期
    23、陳大康,《论明初文言小说创作》[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2期
    24、贾三强,《略论明代文学思潮》[J],《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1期
    25、李舜華,《斜陽影裹話<金釵>——宣德寫本<劉希必金釵記>的發現與研究》[J],《東南學術》,2000年,第6期
    26、黃卓越,《論明中期文權的外移——弘治朝文學振興活動考略》[J],《中國文化研究》,2000年夏之卷
    27、潘建國,《明清時期通俗小說的讀者與傳播方式》[J],《復旦學報》(社科版),2001年,第1期
    28、魏崇新,《臺閣體作家的創作風格及其成因》[J],《復旦學報》,2001年,第2期
    29、熊禮匯,《略論王陽明對明代散文流派演變之影響——樅王陽明的狂狷意識、散文理論和創作特色談起》[J],《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版),2001年,第2期
    30、饒龍隼,《明初詩文的走向》[J],《江西師範大學學報》,2001年,第2期
    31、陳文新,《明代格調派的演變歷程及其對意圖說的否定》[J],《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版),2001年,第2期
    32、陳文新,《近二十年來明代詩學研究綜述》[J],《青海社會科學》,2001年,第4期
    33、陳文新,《“真詩在民間”明代詩學對同一命題的多重闡釋》[J],《杭州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版),2001年,第5期
    34、王忠閣,《陳莊體及其在明代詩壇的歷史地位》[J],《河南師範大學學報》,2001年,第5期
    35、王忠閣,《閩中詩派與明代前期詩風的演變》[J],《河南大學學報》,2001年,第5期
    36、劉揚忠,《20世紀中國散曲史研究與撰著評述》[J],《東南大學學報》(哲社版),2002年,第1期
    37、陳文新,《明代詩學的邏輯進程與主要理論問題》[J],《文學評論》,2002年,第3期
    38、陳大康,《論明初文言小說創作》[J],《鹽城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版),2002年,第4期
    39、張仲謀,《明瞿佑等四詞人生卒考》[J],《南京大學文學院學報》,2002年,第4期
    40、張仲謀,《論明詞的價值及其研究基礎》[J],《西北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2002年,第5期
    41、熊禮匯,《論陳白沙的文論傾向和山林散文藝術——從陳白沙“自然”、 “自得”說談起》[J],《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版),2002年,第4期
    42、孫學堂,《從臺閣體到復古派》[J],《陝西師範大學學報》,2002年,第4期
    43、喬光輝,《李昌祺年譜》[J],《東南大學學報》(哲社版),2002年,第6期
    44、羅宗強,《弘治、嘉靖年間吳中士風的一個側面》[J],《中國文化研究》,2002年冬之卷
    45、李建國、陳國軍,《趙弼生平著述考》[J],《文學遗產》,2003年,第1期
    46、徐子方,《明初劇場及其演變》[J],《藝術百家》,2003年,第2期
    47、張守連,《明成化刊本說唱詞話研究》[D],2003年復旦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48、魏崇新,《明代江西文人與臺閣文學》[J],《中國典籍與文化》,2004年,第1期
    49、熊禮匯,《略論明清散文流派演變的特點及意義》[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版),2004年,第工期
    50、雷振華、吳建國,《從<鍾情麗集>看元明之際表親型“才子佳人”敘事範型》[J],《中國文學研究》,2004年,第2期
    51、張次第,《略論中國古代文學的傳播目的與方式》[J],《鄭州大學學報》(哲社版),2004年,第2期
    52、曾禮軍,《明代印刷出版業對明代小說的影響》[J],《浙江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2004年,第4期
    53、陳文新,《文學流派的成立標準新論——以明代的文學現象為例》[J],《學習論壇》,2004年,第7期
    54、趙義山,《明永樂至成化間散曲文學衰微探因》[J],《學術月刊》,2004年,第12期
    55、譚坤,《論明代戲曲本體觀念的演變和確立》[J],《藝術百家》,2005年,第1期
    56、郭瑞林,《臺閣與山林的交融——李東陽詩歌的審美趣尚》[J],《中國韻文學刊》,2005年,第1期
    57、喬光輝,《陶輔“先人”生平事蹟考——兼論對<花影集>的影響》[J],《明清小說研究》,2005年,第1期
    58、喬光輝,《<明史>李昌祺卒年辨誤》[J],《江海學刊》,2005年,第3期
    59、張紅花,《明代臺閣詞的創作風貌及其成因》[J],《廣西社會科學》,2005年,第3期
    60、王忠閣,《明代戲劇觀念的轉變及其原因》[J],《河南大學學報》(社科版),2005年,第3期
    6工、王運濤,《略論創造性模仿和古代文學傳播》[J],《瀋陽大學學報》,2005年,第5期
    62、喬光輝,《趙弼的史評與<效顰集>的史學特色》[J],《東南大學學報》(哲社版),2005年,第6期
    63、熊禮匯,《略論明清時期思想理論對散文流派演變之影響》[J],《社會科學研究》,2005年,第6期
    64、趙義山,《明代成化、弘治年間南曲之盛行與曲文學創作之復興》[J],《文藝研究》,2005年,第12期
    65、王文泰,《明代人编選明代詩歌總集研究》[D],2005年復旦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66、喬光輝,《<剪燈新話>的版本流變考述》[J],《典籍與文化》,2006年,第1期
    67、趙義山,《明散曲發展歷程之重新認識》[J],《中國社會科學》,2006年,第1期
    68、劉化兵,《明代成化至正德前期吳中詩派與“陳莊體”山林詩派的比較》 [J],《聊城大學學報》(社科版),2006年,第2期
    69、紀德君,《明代小說與民間說唱之雙向互動現象初探>)真《明清小說研究》[J],2006年,第2期
    70、趙義山,《近幾年散曲研究的新進展與相關問題思考》[J],《文學遗產》,2006年,第3期
    71、祝尚書,《論宋代理學家的“新文統”》 [J],《文學遗產》,2006年,第4期
    72、劉化兵,《明代成化至弘治中期郎署文學的初步振興》[J],《西華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2006年,第5期
    73、劉化兵,《論茶陵派與“陳莊體”山林派之關係》[J],《五邑大學學報》(社科版),2007年,第1期
    74、喬光輝,《<剪燈餘話>張光啟刊本再考》[J],《井岡山學院學報》(哲社版),2007年,第3期
    75、張亦偉,《馬洪詞補目》[J],《江海學刊》,2007年,第3期
    76、熊禮匯,《明清散文流派對韓文藝術傳統的接受和疏離》[J],《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版),2007年,第4期
    77、張弘生,《詞學反思與強勢選擇——馬洪的歷史命運與朱彝尊的尊體策略》[J],《文學遗產》,2007年,第4期
    78、陳文新,《從臺閣體到茶陵派——論山林詩的特徵及其在明詩發展史上的意義》[J],《文學遗產》,2008年,第3期
    79、李菲,《明代小說批評理論的文學傳播傾向》[J],《渤海大學學報》(哲社版),2008年,第3期
    80、鄭禮炬,《明代成化、弘治年間翰林院作家追隨宋代詩歌略論》[J],《廣西社會科學》,2008年,第4期
    8工、張文德,《三種明傳奇<鮫綃記>小考》[J],《江海學刊》,2008年,第5期
    82、王忠閣,《明代初期的學風與文學風氣》[J],《求索》,2008年,第9期
    83、羅宗強,《論明代景泰之後文學思想的轉變》[J],《學術研究》,2008 年,第10期
    84、馬華詳,《關於明傳奇是否通用及其主導因素問題的新思考》[J],《戲劇藝術》,2009年,第1期
    85、李真瑜,《明正統至正德年間的宮廷戲劇》[J],《紫禁城》,2009年,第4期
    86、趙義山,《明代前後期之南北曲盛衰觀》[J],《文學評論》,2009年,第5期
    87、葉曄,《明代中央文官制度與文學》[D],2009年復旦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88、鄭海濤,《明代詞壇與詞風嬗變研究》[D],2009年陝西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89、石中華,《論中國古代文人的身份與創作》[J],《河南社會科學》,2011年,第6期
    90、潘建國,《白話小說對明代中篇文言傳奇的問題滲透——以若干明代中篇文言傳奇的刊行與刪改為例》[J],《暨南學報》(哲社版),2012年,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