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程序选择权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我之所以要确定程序选择权作为博士论文的题目,着实是一种多年来的夙愿清偿活动。在我硕士阶段与博士第一学年研读中,我不断对民事诉讼法的如下问题进行思索:
     首先,民事司法对于普通民众的作用究竟为何?我国学者在研究民事司法诸多问题的研究角度与进路通常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针对司法实务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从而提出能够解决该问题的程序理论及实务操作设计;对于我国民事司法理论问题进行研究,从而指出完善我国民事诉讼理论问题与基本制度问题的看法与观点;对于民事诉讼中国内外前沿问题,通过对外域法的研究、分析与比较法探讨,提出理论与实务解决方案。通过以上研究方法与进路构建了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民事诉讼诸多思想、原则、制度、构架、模式、实务操作设计的宏大体系,共同组成我国民事诉讼大厦,而这些为我的学习提供了瀚海般知识海洋。
     但我认为以上的研究进路与角度从总体上来说是从国家、司法机关角度来研究的。换句话说,即这种研究角度或多或少存在着公权力本位的影像。当然我并不否认这也是一种研究角度与进路。只是在思考:在我国普通民众眼里,什么才是他们所需要、所渴望,真正属于“普通民众”的民事司法;普通民众如何自由、主动、象使用平常生活器具那样来运用民事司法或广义上的民事纠纷诸多解决机制来解决自己的民事纠纷?
     作者通过对市民社会理论、法治国家基本原则与制度研究后认为:在权利与义务已经或即将成为社会中人们之间关系全部内容的法治国里,只有通过赋予参与程序的主体在对程序知情情况下,通过对程序进行自由、自主的选择,我们整个民事司法的其他相关原则、制度构建才会获得最初的原动力。当然以上观点需要在文章中进行缜密的论证,而这一朴素的出发点成为作者决心将程序选择权问题研究作为博士论文题目的最初动因。
     其次,如何防止纠纷解决中的接近司法与滥用司法现象?在现代民主法治社会,公民解决民事纠纷的途径主要有私力救济、社会救济与公力救济三种方式,但基于国家担心私力救济与社会救济可能会对公民人权、国家基本制度及秩序、社会公序良俗造成侵害,因此这两种救济方式总是处于国家或多或少的限制当中,即使对仲裁这种“准司法”纠纷解决方式,国家也通过严格的审查监督程序来予以规范。因此,保障民众在民事纠纷解决方面“接近司法”,成为国家设计民事诉讼制度的重要目标。我国无论是从当事人诉权保障逐步完善、支持起诉制度的设计、还是从类型化程序设计完善等方面均可见一斑。
     但纵观世界各国民事审判发展现状,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台湾地区、以及改革开放持续发展一段时间之后的我国,大量的民事纠纷均通过司法解决以及当事人在诉讼中对程序的滥用已经成为造成各国司法效能低下、当事人费用高昂、国家财政不堪重负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各国随之而进行的司法改革措施无一例外地集中到以加强法官职能、防止民众对司法的滥用目标上来。
     而作者通过对该选题的初步研究认为:造成这种现象虽然有诸多原因,但重要的一点就是当事人之所以不愿意选择其他非讼方式来解决民事纠纷就在于虽然国家设立了多种纠纷解决方式,例如在我国就有仲裁、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国家部分行政机关调解等方式,但制度设计体系中严重欠缺选择机制。具体来说,国家层面没有赋予这些程序“选择一效力”机制;纠纷主体层面欠缺对该种程序在权利层面的知情、在知情情况下的选择、在选择之后的自我约束能力。基于该理论问题的思考,催生了作者就程序选择权问题进行研究的渴望。
     作者在硕士阶段对具体个案进行的调查中发现:步入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对本案所抱有的目的很难用解决纠纷一言而概括之,其目的有的可能是为了尽快摆脱纠缠于争议中的混乱的生活状态,有的是为了通过诉讼维权,有的是为了通过形式化的诉讼解决以后行为的正当性问题等等。诉的类型从理论上被划分为了给付、确认与形成三种形式,但实务中往往难以周全,而且在当事人诉讼目的出现混合状态时,更现理论的不足。同时,作者还发现,我国民众中不同于西方民众的和谐、调解思想以及随之而来的诉讼观念更是使严格概念意义上的诉之类型理论难以解释。这种民事司法背后的文化、传统、思想因素在“西化”司法制度中出现的与西方诉讼诸要素的冲突也日渐凸现。因此,虽然西方发达国家近些年也在进行民事司法改革,也在通过建立多元的纠纷解决机制、赋予当事人多种解决纠纷的方法,但这种选择权从目的、内容、阶段、特征方面与我国民事纠纷解决中当事人的选择权应有相当程度的差异。因此从比较法的角度研究程序选择权的权利来源、权利存在的背景、目的、可能的制度保障就变的很有意义了。因此这也成为作者将程序选择权作为博士论文目的的原因。
     除序言与结语外,本文共分为六章,共19万字左右。总体上说,论文首先从各国如火如荼开展的司法改革为进路,分析了各国司法改革具体措施深处所隐藏的民事诉讼研究、制度的重大理论变革,并进而得出从从当事人角度为研究进路,探讨民事纠纷解决制度中当事人的参与、选择机制,并从实务操作层面进行精细化的制度设计,理应成为民事诉讼理论研究与制度之重要内容的意义论断。同时,作为引子的前言部分还重点阐述了程序选择权理论创生后,在与司法改革内容互动中所表现出的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并且在本部分结束前,文章阐述了本文即将研究的几个主要问题。
     一、第一章是程序与选择的一般理论
     在本章的第一节,笔者先对程序的特征及分类进行了论述,并着重分析了动态角度洞察程序,其展现的若干特征。随后,笔者在将程序的发展基本理论限定在哈耶克的进化论理性主义基础上,指出程序法的演进规律为:从不可认知的程序法到可认知程序法、从当事人客体地位的程序法到当事人主体地位的程序法、从义务本位的程序法向权利本位的程序法的三大演化规律。而后,在以上分析及对选择行为进行简单概括的基础上,笔者着重论述了程序法的发展对当事人选择行为的重要作用,即在本节小结中提出的观点:
     “从历史角度看,程序法不断发展的过程,即是排除当事人自由选择障碍的历史;从发展结果看,现代程序法通过‘知情体系'及‘自由体系'的确立,为当事人提供了广阔在程序运行中自由选择的空间,在这个自由空间里,当事人在知晓程序规则的前提下,其行为无受非自己意志而施加强制的影响,自由地对规则不禁止的权利内容进行选择,并承担由此产生的后果”。
     本章的第二节理论建立在程序法经过漫长历史发展,演化为今时今日的现代程序法后,在其运行中展现出来的程序与选择的互动关系。现代司法程序为当事人提供了自由的对话与商谈环境,在这个话语场域里,当事人被分化为不同的角色、当事人的行为被限定为规范性交互行为。因此感性、冲动、甚至暴力的决择行为被程序规范约束后而嬗变为理性、有序的选择性行为。因此,现代意义上的程序法实际上是保障在其中行为主体选择行为理性的必要制度框架,如果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程序法,则任何结果的出现都可以说缺乏必要的反映当事人真实意志催使下的选择行为的必要前提,从这个意义上说,该结果也缺乏合理性。
     而在程序规则下的当事人选择行为,由于选择的自然择优性而使程序克服了因规则的普适性而带来的僵化弊病,并且选择的群体性效应使程序力量中的合理性不断得到检验,资源不断得到优化配置,进而实现社会所有程序的不断地进化,无疑,选择此时对程序来说成为其效果的检验标尺、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的依据、不断弃陈推新而进步的航标指示。
     所以,程序与选择所天然具有的互动关系,在此节得到较为完整的阐述,并成为程序选择权得以存在并发挥其功能的重要理论支撑。
     综上,本章从程序的演进对选择的作用启始,系统以历史的方法、比较的方法对程序与选择的一般关系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形成了全文的基础性理论框架:程序与选择的一般理论。
     二、第二章是民事程序选择权的本体论
     本章实质在于解决一个新兴理论必须回答的问题:什么是程序选择权?我们为什么要程序选择权?程序选择权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本章第一节首先解决程序选择权作为一种权利其产生的缘由何在,即笔者称之为的“程序选择权创生理论”。笔者指出:程序选择权作为一种权利体系,其产生于上个世纪中叶逐步开始的各国应对司法危机的思考。司法危机的发生,使民事程序法理论界与实务界对“接近正义”及“替代纠纷解决机制”理论与制度构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研究,而这些改革措施的最终结果在实现为主体提供尽量多的、合目的性纠纷解决方式的同时,也使程序主体权得以确立、程序主体权与审判权关系发生了质的改变。进而程序选择权成为这些理论变革的必然表现。
     本章第二节是从理论上对程序选择权的主体、对象进行详细总结与归纳。笔者对程序选择权的概念并非采用单纯的描述性的方法,而是在将其三个理论基础进行仔细分析基础上进行的较为系统的归纳。随后对主体进行分析后,笔者重点论述了程序选择权可能的几种对象的组合。除此之外,笔者还创造性地提出程序选择权行使的两个原则:诚实信用原则与成本相当性原则。最后,笔者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程序选择权具有的社会性功能:第一,有利于社会纠纷解决机制的合理构建;第二,程序选择权是社会和谐私法秩序形成的重要条件。
     三、第三章及第四章为程序选择权实现的相关制度构建
     本章主要是在论证、分析我国目前基本纠纷解决程序一调解、仲裁与诉讼程序中阻碍当事人进行选择的诸多弊端为研究进路,提出构建以修正后的上述三程序为主要制度框架的程序选择权制度体系。并且论证分析了以上述三程序为基本选择程序的程序选择权实现模式。
     第一节,笔者首先论证了,纠纷发生后影响当事人选择适当纠纷解决程序的主要因素。即:我国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成为我国民众普遍意识的诉讼文化或司法文化、纠纷类型对当事人选择的影响及社会关系的性质分野对当事人选择的影响三大因素。并进而提出以上述三标准改造我国现有三大纠纷解决方式的主要观点。
     第二节是对调解体系重构的分析。在分析了阻却当事人选择调解解决纠纷主要原因的基础上,笔者指出:社区化、专职化并存的多元民间调解组织的建设、实现调解的技术性研究与完善,并建立一定的专职调解员遴选与培训制度,与完善调解效力的若干规定,加强调解协议的执行力的调解制度修正方案。
     第三节是对仲裁制度的改革。笔者通过实证调查、数据分析指出当事人无法选择仲裁的障碍在于:社会主体对仲裁知之甚少或诸多误解,造成仲裁的社会亲和力缺失、司法对仲裁的不当影响、仲裁价值的研究不足而导致的制度设计缺陷障碍、仲裁组织建设数量偏多、质量低下,导致仲裁结果对当事人而言缺乏信服力等四个原因。并提出修正仲裁制度的三个建议:整合仲裁机构,使仲裁机构及仲裁员专业化、建立和完善我国的临时仲裁体系、修正仲裁的司法监督制度。
     第四章为对我国诉讼制度的修正分析。笔者首先指出,诉讼作为纠纷解决手段与调解与仲裁不同点之一即在于,诉讼的提起是纠纷发生后任何一方当事人的法定权利—诉权行使的结果。即:在纠纷解决方式确定方面,诉讼不以当事人之间的选择作为其开始的必要条件。当事人在诉讼中,其选择表现为对程序部分制度、原则的选择,实现在纠纷解决的同时,使程序利益与实体利益得到均衡考虑与保护目标。因此,本节的诉讼制度的修正,即是在探讨如何改革诉讼程序内容,使当事人程序选择权更好地实现。在一审程序方面,笔者提出“大审前与精审判的”程序构造,而在二审方面,主要是提出完善我国的上诉权行使制度、完善我国上诉审对象及方式的协商、合意选择制度等立法改革建议。
     四、第五章为程序选择权的实现模式
     该章为程序选择权的实践模式分析。笔者首先对程序选择权的性质及其与诉权和处分权的区别进行了详细的论证,指出特殊的权利性质是导致程序选择权具有较为特殊的实现模式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笔者指出,程序选择权在诉讼系属前与诉讼系属后的实践模式存在不同,系属前的实践模式为“诉讼契约”模式,通过系属前的诉讼契约,当事人达成对纠纷解决方式的合意性选择,而通过“合意的二重获得”方式最终使程序选择权功能得以发挥,纠纷得以解决。而诉讼系属后的模式除了“诉讼契约”模式外,还有“请求—裁定”的实践模式。本节我着重论述了,“请求—裁定”模式产生的特殊原因,以及其成为程序选择权方式的合理性所在。并最后阐述了这种模式的具体制度构建。
     五、第六章为民事程序选择权的保障论
     本章中笔者指出,对程序选择权的保障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首先是通过激励手段促使当事人积极、理性地行使程序选择权,其次是通过惩戒手段,使怠于、非理性行使程序选择权的当事人程序利益受到一定程度减损,从而同样起到促使当事人积极、理性行使程序选择权目的。
     第一节、第二节为激励手段,即我国法律援助制度与法官心证公开制度的完善。在分析之后,笔者指出我国法律援助制度要从两个方面完善:第一为从组织上排除民间法律援助机构建立滞障,通过丰富民间法律援助组织,从总量上增加民间法律援助行为,从而使当事人程序选择行为得到专业上的帮助;第二为转换法律援助制度的行为重心,扩大非诉讼法律援助的内容,从而使诉讼系属前当事人即获得法律援助保障,进而其系属前程序选择行为即得到专业帮助。而我国心证公开制度,笔者指出应当破除法官心证公开只能在判决书中的模式,构建我国法官阶段性心证公开理论与制度构建,从而使法官在诉讼进行的若干阶段通过当事人请求或依职权公开心证,从而增强当事人对诉讼结果的预测性,进而促使当事人积极、理性行使程序选择权。
     第三节为通过惩戒机制促使当事人行使权利的分析,笔者首先论证,不能通过对实体利益的贬损促使当事人行使程序选择权,进而提出建立我国诉讼费用惩戒机制来保障当事人积极行使程序选择权的观点,即通过以下两个方面的费用制度完善来实现:建立阶段性案件受理费收费标准、移植英国诉讼费用评定制度,构建我国对当事人的诉讼费用惩戒措施。
     最后,在文章的结语部分,笔者指出程序选择权作为一种新程序法权利体系,其完善尚需充分的理论探讨与实践评估。并从若干方面为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The subject of my doctoral dissertation should be treated as long-cherished wish of me. The case study of my graduate student period shows that the aims of parties in civil procedure are very complex.By every personal litigation,wanting solve the disputation of the parties,bringing an accusation against somebody for the fights,via formalizing settlement making the following behaviors justice,maybe all the aims of every litigation of the parties.Traditionally,there are three sorts of the actions,the action of confirmation,the action of performance,the action of formation.But these are extremely not enough for the practical operation,especially when the aims of two parties are impure and comprehensive. Meanwhile,I found that the background of lawsuit between China and Hesperian is so different that it makes many factors of mental which can control the deeds of two parties profoundly are otherness two.The background factors mostly are the ideals of harmoniousness and intermediation preference.By the domination of these factors,the actual civil procedural system seems unsuitable to the parties' complicated needs.Therefore, although the judicial reform of Hesperian include the same content as China,just as erecting the multi-system of civil dispute resolution,endowing the parties with the right to select the property manners beyond the litigation to solve the dispute between them.But in my opinion,the discrepancy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counties is so great,so that we should think carefully about our judicial reform,especially we should emphases on the judicial reform background,and the corresponding systems should suit to it.For above reasons,I hereby make the optional right about civil procedure as the topic of my doctoral dissertation.
     Excluding the prologue and the epilogue,there are six chapters in the dissertation.And it is about eighteen-hundred thousand Chinese characters.In the mass,I first analysis the judicial reform of some countries,and then give the basic conclusion,that is,the direction of China' judicial reform is to set up a dispute resolution truly for the people,based on the multi-demand,uppermost suit the parties' needs.In a word,the reform direction is to erect an judicial and dispute resolution truly form the people,by the people and for the people. Based above conclusion,my dissertation investigates follow questions.
     THE ELEMENTARY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CEDURE & THE OPTIONAL DEED
     The first chapter,I research the elementary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lective deed and the procedure.The first section of the chapter,I analyze the procedure through dynamic fashion,and give some elementary theories about my dissertation,especially the evolution rationalism of Hayek.At the end of the analysis,I point the three laws of the gradual progress of procedure,from the unknowable to knowable,from the obligation standard to right standard,form the parties' object-standard position to subject-standard position.And then,I give the important effect about the evolution of procedure to the parties' selective deeds.Just as what I write in the section,"From the point of the history,the procedure has and is developing gradually.And the progress mostly is a course of eliminating the obstacles to the parties' selective deeds.The result is the modern procedure has been developed the 'freedom system' and the 'sensible system' for the parties.And the above systems erect a room for the parties to select the relevant dement of the procedure with freedom.This not only makes the parties to be the true master of the procedure,but also makes the parties to be the subjects of more responsible."
     The second section,I investigate the interaction of the modern procedure and the selective deed of the parties.In my opinion,the modern procedure gives the parties a surrounding in which the parties can talk and bargain freely.The parties hereby are split up, and their alternant deeds are also kept in the criterion.So the parties' formerly perceptual, impetuous or even forcible deeds at last change into rational,orderly selective deeds.So the modern procedure is the safeguard in which the parties can use their optional right rationally to solve their dispute.To the extent,without the modern procedure,then the parties haven't the true optional rights,and the judicial result is inconsequence.
     But the above conclusion absolutely means not that the parties' optional deed has no effect on the procedure.In my opinion,the selective advantage of the optional right can naturally overcomes the rigidity of procedure.And further more,the groupment effect of the optional deed can continuously examine the result of the procedure.These effects of the parties' optional deeds not only can urge the procedure be made progress,but also can ensure the direction of the progress suit to the needs of the people maximatily.
     As stated above,there is natural interactive relation between the procedure and the optional deed.And the theory becomes the foremost base theory of my dissertation.
     THE ONTOLOGY OF THE OPTIONAL RIGHT
     The second chapter of my dissertation tries to answer follow questions.The first is what is the optional right of the parties? Why we need the optional right in civil procedure? What is the elementary content about the theory?
     The first section of the chapter tries to explain the origin of the right.I think,as a system of private right,it came from the cogitation of the circle of practice and theory about the judicial crisis around the western countries.The judicial crisis makes the scholars thought carefully to solve corresponding problems.As a result of the investigation,the "access to justice" and the "replaceable dispute resolution mechanism" theories were given birth.All these theories and following measures make the parties having quite a few optional chances to determine their procedure themselves,and from another point of view, this made the parties get the subject-standard position in the dispute-resolve procedure.Just as I said in the section,the erecting of the parties' subject-standard position mean that the parties' optional right was erected too.So,the procedural option right theory maybe can be thought as the result of the judicial crisis around the world.
     The second section of the chapter is a detailed conclusion of the object,subject of the procedural option right.Not with the single descriptive method,I generalize the concept of procedural option right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ree interrelated concepts.After the analysis of the subject of the right,I focal point the object and spread out several assembles of the object.After these,I point out the two principles of the procedural option right in a creative way,which is the principle of good faith and reasonable cost.At the end of the section,I point out the effects of the right.The first is do goo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ocial dispute resolution mechanism,and the second is the fundamental condi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armonious society.
     THE CORRELATINV INSTITUTION BUILDING OF THE PROCEDURAL OPTION RIGHT
     The third and the forth chapters are the institution building of the procedural option right.The third chapter is used to analyze and demonstrate the China' current dispute resolution procedures.In this chapter,I point out we should erect the procedural option fight institution,in which the intermediation,the arbitration and the litigation are the three main bodies.
     The first section,I investigate the elements which affect the parties' selective deeds.In the conclusion,I point out three main factors which can profoundly affect the selective deed of Chinese.First of all is the lawsuit culture,which has been forming in the historical long fiver.And the second is the tapes of dispute.The last is the different social relation in given dispute.
     The second section is the analysis of the intermediation.After analyzing the hindrance factors which prevent the parties selecting the intermediation,I point out with emphases that establishing the fulltime,community-based organization,reforming and perfecting the technicality of intcrmediation and constructing the system of picking and training conciliator are the three important steps for the intermediation institution.After this,I also expound that in order to provoke the parties to select the intermediation to solve their disputes,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positive effect and the executive power of the reconciliation agreement.
     The third section is about the reform of the arbitration.According to my conclusion of the investigation,I think there are several reasons which block the people choose the arbitration to solve their disputes,when some sort of disputes rise.In the followings,I have written four blocking reasons.First,because the subject has no acquaintance with or only has misknowledge of the arbitration,so the appetency of the arbitration is disappearing gradually.Second,the judicial improper influence on the arbitration is one reason.Third is the shortcoming of the arbitration itself,which comes from the lacking of research.The fourth,though the quantity of the organization of arbitration in China is high,but the quality of the arbitration is low contrarily,so the subject of the dispute doesn't believe the arbitration and also doesn't believe the result of the arbitration.After these,I give three advises to change the corrupt practice in arbitration.In my opinion,in order to change the current problems we should integrate the organization,should turn the organizations and the arbitrators into professional ones,should prohibit the judicial put improper influence on the arbitration organizations or arbitrators.
     The fourth chapter is about the modification of the lawsuit system.Above all I point out that the difference of judicial between the intermediation or the arbitration is any party of the dispute subject has the legal right to bring a lawsuit against the other,whatever the other party agree or not.So we can make certain that about if to sue,the option right has little effect.But this absolutely doesn't mean that there is on option right or option deed of the parties in the civil procedure.In judicial procedure,the option right can be registered as following deed through which the parties can choose part of the judicial procedure system or principle.And the parties can achieve the aim of grasping the procedure and material profit.According to the first instance,I point out we should start the "greater pre-trial procedure and more careful trial procedure" reform work.The second instance,I think we should complete the negotiation system for the appellants.The aim of the reformatory steps should be made to let the appellants can negotiate each other and make agreement freely.
     THE MODE OF THE IMPLEMENTATION
     The fifth chapter is the analysis of the mode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option right. First of all,I demonstrate in detail on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option right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option right and right of disposing.And then I point out the mode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option right should be divided into two periods.One is before the litigation started in which the "litigation agreement" mode is the implementation mode of the fight,and the other is after the litigation started in which except for the former mode, the "requesting & ruling" mode is the implementation mode of the right.Through "litigation agreement" mode,the parties come to an agreement to choose the resolution way for their dispute.And after "twice agreement",the parties can solve their dispute thoroughly. Because of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second mode,I set forth with emphasis the generated cause of the mode.Meanwhile,the rationality of the mode and the idiographic construction of the institution are also the focal points of the chapter.
     THE SECURITY FOR THE CIVIL PRECEDURAL OPTION RIGHT
     In my opinion,the security of the civil procedural option right can be constructed in two ways.The first is that we should use the excitation mechanism to encourage the parties using their right reasonable and timely.Second is the reprimand system which can punish the party who do not use the righ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I think these two methods should be the important security for the civil procedural option fight.
     The details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sections are about the excitation mechanism.There are two important mechanisms should be improved.The first is the legal aid system,and the second is the publicity of discretion of the judge system.Accord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egal aid of China,I think we should strengthen two points of our system.The first is we should rule out the barrier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egal aid organization.This should increase the amount of the legal aid organization,and this also means the people can get more legal aid when the dispute emerges.The second way is to change the main part of China's legal aid.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I found that the litigant legal aid is the main part of China,this is little suit to the need of the legal aid of the people.So I think we should enlarge the scope of the legal,especially the legal aid before litigation.These steps,I think,can help the parties choose the fight pattern rationally.The other system that we should complete is the publicity of discretion of the judge system.I think we should change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publicity of discretion of the judge system,from which the outcome goal to a phasic goal.We should plan that in several period the judge must open the discretion of the dispute,so that the parties can evaluate the dispute,and get the probability, and this can make the parties do the rational deed in the litigation.I think,all this can help the parties to choose the right procedure
     The third section is about the reprimand system.I think we should not prompt the people to select the proper procedure,by punishing in material interest.Because of the delay or improperly using of the right is not the felicitous reason for use to take away from the material interest.I think we should construct the system of cost punishment to achieve the aim.In this section,I also inspect the institution of British litigation costs evaluation.I think we should adopt the institution to complete the corresponding system of China.
     At the end of the dissertation,as the epilogue,I point out that the civil procedural option right is a new system of right in civil procedure.All the measures what I said in the dissertation should be examined in the future.Including the system of the right itself and the institution of the implement of the right,there are many works we should do.
引文
1 季卫东.法律程序的意义—对中国法制的另一种思考[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17.
    2 陈瑞华.程序正义论纲.诉讼法论丛(1)[C].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18
    3 Bryan A.Garner.Black's Law Dictionary.THOMSON WEST.2004.1242
    4 国内外相当多学者对程序的公正与效率价值做了充分的论述,我不想再赘述。这方面的资料及观点参见李祖军教授《民事诉讼目的论》专著。
    5 季卫东.法律程序的意义—对中国法制的另一种思考[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18.
    6 梅因著.沈景一译.古代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172-193.
    7 季卫东.法律程序的意义—对中国法制的另一种思考[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24.
    8 谷口安平著.王亚新译.程序的正义与诉讼[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100-103.
    9 同7,第18页。
    10 陈瑞华.程序正义论纲.诉讼法论丛(1)[C].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18
    11 哈耶克著.刘戟锋译.致命的自负[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1.71.
    12 Hayek,Studies in Philosophy,Politics and Economics,Routledge & Kegan Paul,1967,p.96.
    13 当然.有关哈耶克的“进化论理性主义”理论,仍然受到相当多学者的质疑。其主要的对立面即是以笛卡尔为首的“建构论的唯理主义”学者,其中主要为百科全书的学者和卢梭、重农学派和孔塞多等人。本文将不介入这两种理论的争论。仅仅提出该理论分析,并将其中的前者作为我研究的基础性理论。如果必须对这种选择作一个理由性说明的话,我认为从我国目前的审判方式改革进程若干制度所出现的废除、改革、回归、修正的反反复复过程即可得到进化论理性主义为真的明证。
    14 在我看来,这种分法是从宏观的角度进行探究的,如果从微观的角度,则在不同的田家、民族、法域其分界线并不那么明显,在前一阶段的发展后期往往会出现后一阶段发展的萌芽。从这种现象来看,其发展实可不谓不糟妙。穗积氏的判断也从这一点上看过于绝对。详见穗积称重著.陶汇曾.黄尊三.易家钺.萨孟武译.法律进化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146-244.
    15 同上.10.
    16 梅因著.审景一译.古代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3-4.
    17 史记.夏本纪.
    18 范忠信.关于中国法律文化的几个问题[J].比较法研究.1993.2.另据其他文献《逸周书》记载:夏朝有“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入夏三月川泽不网罟,以成鱼鳖之长”的记载。
    19 何勤华著.中国法学史(第一卷)[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34.关于古埃及是否存在成文法仍有争议,我国有学者提出:古埃及没有制定法与成文法。详见古棣.周英著.法和法发生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372.
    20 John H.Wigmore,A Panorama of the World's Legal Systems,Vol.I.p.32.
    21 古埃及的司法与行政官员同一,在古王国时期中央政府建立法院,全国共分6个大的地区法院,每一地区法官均为地区行政官,为高级僧侣.中王田时期,这一组织形式消失.详见S.Halcy Allen The Evolution of Governments and Laws,Vol.Ⅰ.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2,p.133.
    22 钱穆.国史大纲(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30-31.而即便是《史记.殷本纪》及甲骨文中显示的商“五刑”,《尚书.汤誓》中记载的汤王发布的军令也无法证明这些法律内容具有调整诉讼关系的程序法内容。
    23 其详细内容因不属于我所研究的范围,而且相当多法史学家均进行了详尽论述,因此我不做赘述。详见张晋藩。中国民事诉讼制度史[M].四川.巴蜀书社.1994.正文.1-22.
    24 周青铜器铭文《师旅鼎》就表明在该鼎记录的判决之前就有某一判决尚未主动执行的状况,而且该判决还对其执行内容进行了变更。同时从其他《琱生簋》、《曶鼎》等铭文可以看出,这些纠纷的解决方式与其说是程序运作的结果,还不如说是治理手段的结果,其所表现的特点更具行政性。这可以从铭文中记载的解决过程看出。
    25 高道蕴.高鸿钧.贺卫方编.美国学者论中国法律传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72.
    26 当然,我田相关规则无法在民众中传播,还有统治阶层的类似于“愚民”治理政策的原因存在,但这在其他古国中并不能是普适性理由,因此笔者不做阐述。
    27 在其著作中,穗积氏概括法之公布形式有:呼唱式、朗读式、通达式、揭示式、登记式、印刷式等六种。详见穗积称重著。陶汇曾.黄尊三.易家钺.萨盂武译.法律进化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178-297.
    28 余定宇.寻找法律的印迹—从古埃及到美利坚[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3-22.
    29 至于诗歌题材在古希腊罗马的重要性,可以从丰富的古希腊、罗马文献中得到明证,例如《荷马史诗》即是用诗歌形式来记录“希波”战争这一重要历史的。希腊文中Nomoi,不但有法的意义,也有诗歌的意思。拉丁文Carmen 也同样具有二者意义。详见穗积称重著.陶汇曾.黄尊三.易家钺.萨孟武译.法律进化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179.
    30 详见俞荣根.儒家法思想通论[M].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65.
    31 穗积称重著.陶汇曾.黄尊三.易家钺.萨孟武译.法律进化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212.
    32 同上.216.
    33 这种现象可以通过汉代以来许多大儒即是律学家的现实得到证明。例如汉代的:董仲舒、刘安、张汤、赵禹、萧望之等,既是汉代的大鲁学家也是精通法律的律学家。详见:何勤华著.中国法学史(第一卷)[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249-286.
    34 即使到了宋代,历史学家公认的平民阶层在我田历史上的较为兴盛时期,仍然可以从著名清官包公审理案件的话本中看出当时平民百姓对司法及法律的惊恐而非认知的状态。例如元代杂剧《蝴蝶梦》记载升堂审理程序“喝堂威”时,某百姓对该程序的内心感受,其唱词为:“扑咚咚阶下升衙鼓,唬的我手忙脚乱,使不得胆大心租;惊得我魂飞魄丧,走的我力尽筋舒”。详见徐忠明.包公故事——个考察中国法律文化的视角[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430.
    35 穗积称重著.陶汇曾.黄尊三.易家钺.萨孟武译.法律进化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242-244.
    36 房龙.宽容[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136.
    37 朱塞佩.格罗索著.黄风译.罗马法史[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123.
    38 潘维大.刘文琦编著.英美法导读[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15.
    39 王盼.程政举.审判独立与司法公正[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228-229.
    40 张卫平.程序公正实现中的冲突与衡平[M].成都.成都出版社.1993.3.
    41 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217.
    42 张卫平.陈刚.《法国民事诉讼法导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30.
    43 谢怀栻.《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民事诉讼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36.66.
    44 在该法典的有关损害救济的法条中强力解决的烙印非常明显:如果建造者所造房子倒塌,砸死了主人,那么建造者要被处死;若砸死了主人的长子,则建造者的长子要被处死。见:《世界著名法典汉译丛书》编委会.《汉穆拉比法典》[M].法律出版社.2000.101.第229条.230条.另可见:约翰.麦克西.赞恩著.刘昕.胡凝译.《法律的故事》[M].商业周刊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73.
    45 用以佐证该教化作用的还有亚利安人在纠纷解决方式中的“禁食”习俗。获得舆论支持的债权人会来到债务人的门前,采用静坐禁食的方式迫使债务人履行义务,而这种“禁食”行为按照当时的原始概念,是对债务人违反习俗的羞辱方式,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当时的教化规则.详见约翰.麦克西.赞思著.刘昕.胡凝译.《法律的故事》[M].商业周刊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45-58.
    46 毛国权.宗法结构与中国古代民事争议解决机制[M].法律出版社.2007.12.
    47 有关我国传统判词可见《名公书判清明集》等著作,而清代名幕汪辉祖在其《学治臆说》中也有相当多的记载。
    48 有关我国古代司法官在纠纷处理过程中对当事人诉讼行为在“五伦”大义方面的训诫,在丘濬所著《大学衍义补.慎刑宪.详听断之法》中所记载苏轼在审理某父子兄弟争讼案件表现最为典型,苏轼记载其所说内容:“我将诲其子曰:汝不服事父,岂不大伤父心?又诲其父曰,此非汝子乎,何疾之深也?又诲其弟曰,长幼,天命也,其可不顺?又诲其兄曰,此汝弟也,独不念父母鞠养劬劳之哀乎?人非木石禽犊,稍假以日月,须其善心油然而生,未有不为君子也。”该文也记载,昔日孔子将父子诉讼之人,“寘之狴犴三月”惩戒。
    49 明朝著明清官海瑞提出是非无法确定的判决标准为:“凡讼之可疑者,与其屈兄,宁屈其弟;与其屈叔伯,宁屈其侄。与其屈小民,宁屈富民;与其屈愚直,宁屈刁顽。事在争产业,与其屈小民,宁屈乡宦,以就弊也。事在争言貌,与其屈乡宦。宁屈小民,以存体也。”详见:黄仁宇.万历十五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157.
    50 该司法原则又被称为“对抗制”诉讼模式,虽然有部分学者鉴于大陆法系诸国家在诉讼中法官职权行为较多,而认为其是“职权性”诉讼模式,但我认为“处分权主义”与“辩论主义”诉讼原则仍是大陆法系司法最根本原则,因此这种认定有失偏颇。从本质上说,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均为“对抗制”的诉讼模式,其基本司法精神同样为“司法竞技主义”。
    51 张建伟.司法竞技主义—英美诉讼传统与中国庭审方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8-17.
    52 李祖军.民事诉讼目的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157.
    53 李祖军.民事诉讼目的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159.
    54 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著.邓正来译.《自由秩序原理上》[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正文.6.
    55 J.M.凯利著.王笑红译.汪庆华校.西方法律思想简史[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168.
    56 米夏埃尔.施蒂尔纳编.赵秀举译.德国民事诉讼法学文粹[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128.
    57 黄宗智著.民事审判与民间调解:清代的表达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26-130.
    58 例如李祖军教授认为:“为避免上述情形发生,要求法院不仅应当消极地遵守立法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平等分配,还应积极地为当事人(特别是劣势方)现实得行使权利提供帮助,如诉讼费用的缓、减、免及法律援助服务等等。”我认为以上措施只是司法环境的改善问题范畴,虽然对当事人平等有所帮助,但外部环境的改善着实不能产生平等争讼法律关系建立,进而产生当事人平等保障之效果。
    59 当然,应然并非实然。在目前之中国,仍有许多因当事人身份或地位不同而影响案件审理甚至判决结果的情况存在。如果否认这一点,则是“掩耳盗铃”之举。我认为其原因除了因司法不独立为根源而带来的一系列不平等可能与实践操作外,从制度上所带来的封建等级状态仍被某些法官视为社会常态而加以临模也是其中重要因素。我相信,目前正在推进的政治体制改革一定会改变这些现状,并根除身份或地位对司法的影响。
    60 如果将极端乃至富有戏剧性的精典案例“辛普森”案件作为财富在司法中的恶行予以批判的话,我认为这中批判极具讽刺意味。因为造成公诉机关败诉的原因不是原告财富催生下的“豪华辩护团”超程序规则运作的结果,正是公诉机关在取证方式及证人违反程序的情况下,被辩护团发现并捍卫程序规则的结果。因此,在程序演进到现代,诉讼中财富的使用不但不是诉讼中的“恶”,而正是维护并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的正义武器。
    61 相比之下,我更赞同哈耶克对“自由”的界定,哈氏认为,自由是“一种状态(condition),在这种状态里,一些人对另一些人所麓以的强制(coercion),在社会中被减至最小可能的限度。”我赞同他的原因正是在于哈氏并没有以归纳的手法对“自由”进行阐释,而是采用了描述的手法。
    62 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著.邓正来译.自由秩序原理(上)[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正文.17.
    63 同上。
    64 同62。
    65 事实上,世界范围内有自由传统的民族对破坏秩序行为的憎恨决不亚于对自由珍爱的程度。例如英国人,其对规则的恪守行为甚至表现在诸多公众场合的捧队上。而相比之下,中国人却在强调自律的同时也执着地破坏着维护秩序的规则。详见李念培.孙正达.英田[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124.柏杨.丑陋的中国人[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121.
    66 常怡主编.比较民事诉讼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216.
    67 具体见.陈桂民.李仕春.论程序形成权—以民事诉讼权利的类型化为基点[J].法律科学.2006,(6):127-136.
    68 贡塔.托依布纳著.张骐译.法律—一个自创生系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65.其中原文译者将引注中“承担”译为“取代”,似乎属于误译,季卫东在《法律程序的意义—对中国法制建设的另一种思考》中引用N.卢曼该著作的日译本时,将其翻译为“承担”,我认为就卢曼在其著作中对法律进化的理论阐释意旨来看,译为承担更符合其理论体系的本意,因此我采用季卫东先生的观点。
    69 弗里德曼著.高鸿钧译.选择的共和国—法律、权威与文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31.
    70 王亚新.对抗与判定—日本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57.
    71 当然,各国有关上述制度的规定不尽相同,相比之下我国相关规定粗略有余而精细不足,主要表现在技术层面。例如在《美国联邦民事诉讼规则》第二章与第三章详细规定了送达的技术操作规则,而英国在1999年新修订的《英国民事诉讼规则》则至少在第4章—20章规定了诉答与送达程序规则,其中技术性操作规定相当详细。相比之下,我国民事诉讼法仅有较少的法条规定了诉答机制与送达制度,技术层面的规定较少。见:白绿铉.卞建林译.美国联邦民事诉讼规则证据规则[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12-36.徐昕译..英国民事诉讼规则[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17-94.
    72 白绿铉.卞建林译.美国联邦民事诉讼规则证据规则[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48.
    73 唐力.法院与当事人诉讼角色定位之机理探悉[J].现代法学.2001,(6).107.
    74 当然,上文并不是专门论及诉讼结构的,而是着重分析辩论主义的约束性与非约束性分类与其对法院与当事人角色关系定位的影响。
    75 我在对重庆市江北区基层法院与重庆市南川基层法院调研的结论,也证明了律师在程序主体结构中起到了上述重要作用。虽然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案件、不同经济条件的当事人,会影响委托律师代理诉讼的比率,但从总体上说,有律师代理的案件,法官更容易与当事人进行沟通,案件的审理也更为顺利。同时,调研也证明,在无律师代理的案件审理中,法官不得不进行频繁的事实认定与法律适用的阐明工作,而这经常会在当事人之间造成法官“不公正”的印象,并在当事人与法官之间造成一定程度的紧张关系。
    76 常怡主编.比较民事诉讼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216.
    77 三个月章著.汪一凡译.日本民事诉讼法[M].台湾.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7.327-328.
    78 徐昕译.英国民事诉讼规则[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15-18.
    79 贡塔.托依布纳著.张骐译.法律一—个自创生系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2.
    80 同上.39-60.
    81 同上.55-56.
    82 我在对重庆市江北区法院己审结的十个若干类型案件当事人进行电话调查内容之一,即证明了以上的观点。其调查问题是“你是否对其他人讲过你对这个案件审理的看法?”,除其中两个法人当事人未予回答外,其他八个自然人均表示讲过,而虽然其范围主要局限于关系比较密切的亲属,但也不排除单位同事等朋友。
    83 朱力.变迁之痛—转型期的社会失范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25.
    84 以上的论述,是人们对于整个司法程序的选择及其对程序整体效果的评价,当然人们也会在程序运行中,对程序部分选择的结果进行评价,同理这也会发生上述的结果。典型的例子如:我国目前的鉴定制度变革问题。
    85 达尔文.物种选择[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95.
    86 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著.杨玉生等译.自由宪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89.
    87 调解之所以成为我国特有的纠纷解决方式,应当也是在基于独特中华民族“和谐”文化基础上产生的。而更有学者指出,这种“和谐”文化基础上的“厌讼”与倾向调解解决纠纷的中华司法传统源于我国区别于欧洲游牧文明之农耕文明特点。详见黄仁宇,中国大历史[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88 史蒂文.苏本.玛格瑞特.伍著.蔡彦敏.徐卉译.美国民事诉讼的真谛[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146-147.
    89 同上.160.
    90 同上.148.
    91 在2004年9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黄松有就《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答记者问中指出:调解有四个方面的优势,其中的灵活性实际上是弥补司法程序僵化所产生的复杂、冗长及成本高昂的弊病。同时黄副院长指出:当事人自愿选择的处理结果应当说最符合他们的利益需求的,也最接近当事人追求的实体公正。
    92 Richard A.Posner The Federal Courts:Crisis and Refor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5.p67-68.
    93 小岛武司著.汪祖新译.司法制度的历史与未来[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35.
    94 李大雪.二战后德国民事诉讼法之改革研究,见西南政法大学博士生毕业论文档案,66页。
    95 同93.80-161.
    96 齐树洁.民事司法改革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384-388.
    97 苏永钦.司法改革的再改革[M].台北.月旦出版社.1998.309.
    98 资料来自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统计处公布的数字。
    99 李大雪.二战后德国民事诉讼法之改革研究,见西南政法大学博士生毕业论文档案,10页。
    100 Richard A.PosnerThe Federal Courts:Crisis and Refor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5.p67-68.同时在美国1976年召开的Pound大会上,许多学者也批评当时美国的司法危机,催生了ADR制度在美国的兴起.见:Stephen B.Goldberg Frank E.A.Sander Nancy H.Rogers Sarah Rudolph Cole著.蔡彦敏.曾宇.刘晶晶译.纠纷解决—谈判、调解和其他机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7.
    101 齐树洁.民事司法改革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384-388.
    102 苏永钦.司法改革的再改革[M].台北.月旦出版社.1998.333.当然此数字仅为美联邦法院法官人数,事实上,美国法官的主体在各州中的法院系统中.约为15,000名。
    103 何兵.现代社会的纠纷解决[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72.
    104 邱联恭.程序选择权论[M].台湾.三民书局.2000.27.
    105 何兵.现代社会的纠纷解决[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52.
    106 有关我国经济主体发展、变化数据见张卫平.转换的逻辑—民事诉讼体制转型分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181-185.
    107 对于这一点,作为民诉法学者的赵刚教授分析至为透彻。其主要表现为:要求申张正义的所谓“两元钱诉讼”;缺乏理性的“赌气诉讼”:毫无义务观念的“无理缠松”。详见赵刚.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公民应有的诉讼观念[J].民事程序法论文集粹.北京.法制出版社.2004.419-420.
    108 何兵.现代社会的纠纷解决[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43.
    109 我小的时候曾在家乡农村“大队部”听取了一次因车祸而引起的赔偿纠纷,至今对其过程印象深刻,而这在当时属于“大队”该管事项。但2000年再次回去,基层农村组织似乎在村中若隐若现,昔日用来召唤村民开会等的喇叭已发生功能转换,成为广告工具。同时村里的公益活动,如:秋收后的农闲集体活动、过年时节的“游车河”等集体娱乐活动已荡然无存。
    110 何兵.现代社会的纠纷解决[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60.当然,按照季卫东教授的说法,改革前所建立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类似与我国传统纠纷解决机制,存在较多弊端:第三者的权威性可能产生滋意;程序基本内容的缺失与淡化;争议主体权益可能的损害。详见季卫东.法律程序的意义—对中国法制建设的另一种思考[J].民事程序法论文集粹.北京.法制出版社.2004.87-88.但不可否认的是,即使存在诸多弊病的改革前非纠纷纠纷解决机制,也消解了相当多的民事争议。
    111 何兵.现代杜会的纠纷解决[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60.
    112 当然,我国大陆的司法危机原因还有司法腐败、司法潜规则存在。详见张卫平.转换的逻辑—民事诉讼体制转型分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241.
    113 田平安主编.民事诉讼法学译丛.小岛武司著.陈刚.郭美松等译.诉讼制度的法理与实证[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2.
    114 何兵.现代社会的纠纷解决[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83.
    115 白绿铉.编译日本新民事诉讼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121-124.
    116 徐昕译.英国民事诉讼规则[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507-516.
    117 莫诺.卡佩莱蒂著.刘俊详等译。福利国家与接近正义[M].田平安主编.民事诉讼法学译丛.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2.
    118 白绿铉.编译日本新民事诉讼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24-25.
    119 莫诺.卡佩莱蒂著.刘俊详等译.福利国家与接近正义[M].田平安主编.民事诉讼法学译丛.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3.
    120 苏永钦.司法改革的再改革[M].台湾.月旦出版社.1998.331-332.
    121 莫诺.卡佩莱蒂著.徐昕译.当事人基本程序保障权与未来的民事诉讼[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160.
    122 虽然在我国也有代表人诉讼制度,但有学者指出,该制度与集团诉讼有相当区别且不能发挥类似美国集团诉讼可以发挥的保障广大劳动者、商品、服务消费者的小顿利益的功鸵.详见翁潞梅.美国集团诉讼与我国代表人诉讼之比较[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4,(52).88-90.
    123 田平安主编.民事诉讼法学译丛.小岛武司著.陈刚.郭美松等译.诉讼制度的法理与实证[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72.
    124 范瑜.集团诉讼问题研究—一个比较法社会学的分析[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1.78.
    125 莫诺.卡佩莱蒂著.刘俊详等译.福利国家与接近正义[M].田平安主编.民事诉讼法学译丛.北京.法律出版杜.2000.3.
    126 徐昕译.英国民事诉讼规则[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10-17.
    127 史蒂文.苏本.玛格瑞特.伍著.蔡彦敏.徐卉译.美国民事诉讼的真谛[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132.
    128 李大雪.二战后德国民事诉讼法之改革研究,见西南政法大学博士生毕业论文档案,10-14页。
    129 高桥宏志著.林剑锋译.民事诉讼法—制度与理论的深层分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329.
    130 李大雪.二战后德国民事诉讼法之改革研究,见西南政法大学博士生毕业论文档案,48.
    131 李大雪.二战后德国民事诉讼法之改革研究,见西南政法大学博士生毕业论文档案.54.
    132 Rosenberg.Schwab.Gottwald.Zivilprozessrecht.转引自李大雪.二战后德国民事诉讼法之改革研究,见西南政法大学博士生毕业论文档案,55.
    133 姜世明.2002德田民事诉讼法改革[J].台湾.月旦法学教室,(创刊号).81.
    134 鲁道夫.瓦瑟尔曼.从辩论主义到合作主义[A].米夏埃尔.施蒂尔纳编.赵秀举译.德国民事诉讼法学文粹[C].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371.
    135 同133.
    136 李大雪.二战后德国民事诉讼法之改革研究,见西南政法大学博士生毕业论文档案,52。
    137 正如某位哲人所言:谎言总是善于钻规则的空子。这种对“规则”钻营而带来的损害,在我国即表现的十分明显。如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被告不答辩的,不影响本案审理”,而审判实践即出现了被告在诉答期间不进行答辩,而在庭审中才将所有证据向对方摊牌,造成诉讼突袭的投机效果。
    138 同136.53.
    139 谢怀拭.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民事诉讼法[M].北京.法制出版社.2001.36.
    140 白绿铉.编译日本新民事诉讼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85.
    141 迪特尔.莱波尔德.弗莱堡.当事人德诉讼促进义务与法官的责任[A]米夏埃尔.施蒂尔纳编.赵秀举译.德国民事诉讼法学文粹[C].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387.当然,包括该文作者亦认为“诉讼促进”一词非常不妥,应当改为“防止拖延诉讼”,但我认为“诉讼促进”一词并不必然导致作者所言的造成对当事人的不当负担,也不违反德国法上的“法定听审权”权利实现。该词本质即是指“防止拖延诉讼”,是通过对当事人拖延诉讼行为的否定与惩戒来促进当事人积极、谨慎地进行诉讼,符合私法社会中的“自治之人”的根本性质。
    142 英诺.卡佩莱蒂著.刘俊详等译.福利国家与接近正义[M].田平安主编.民事诉讼法学译丛.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7.
    143 姚臻.中英法律援助制度比较分析[J].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3.57.
    144 任舒泽.张荣芳.简述法国法律援助制度[DB].www.cnki.net.90.
    145 同143.
    146 任舒泽.张荣芳.简述法国法律援助制度[DB].www.cnki.net.143.
    147 李大雪.二战后德国民事诉讼法之改革研究,见西南政法大学博士生毕业论文档案,57.
    148 该法规定:每月收入在900法郎以下的,给与全部援助,每月收入在1500法郎以下的,给与一部分援助。按照当时法国的收入水平与诉讼费用总体水平,这些规定不能满足确实需要诉讼救济人们的需要。详见任舒泽.张荣芳.简述法国法律援助制度[DB].www.cnki.net.91.
    149 宫晓冰.美国法律援助制度简介[J].中国司法.(2005).10,97-98.
    150 李大雪.二战后德国民事诉讼法之改革研究,见西南政法大学博士生毕业论文档案,57.
    151 这种受援助标准的瑕疵,确实使法律援助制度的目的在特定情况下难以实现。例如有学者调查2000年上海市浦东新区规定:接受法律援助的当事人必须提交“上海市社会救助(补助)金领取证”与“上海市帮困粮油供应卡”等证明。而当时上海市这些证件的发放标准为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280元的市民。而事实上,当时上海律师 案件受理费用一般为1000元以上,尚不包括其他诉讼成本。因此即便是家庭人均收入高于低保标准的居民仍然可能无法支付诉讼费用、律师费用及其他诉讼成本,造成无法获得援助,权利无法保障的现象。详见王昀.许刚.刘唯翔.陈斐轶.对上海市现行法律援助制度的思考[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0),2.70.
    152 姚臻.中英法律援助制度比较分析[J].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3.58.
    153 棚濑孝雄著.王亚新译.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3.
    154 棚濑孝雄著.王亚新译.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10.
    155 将《中国法律年鉴》中1989—1998年我图调解纠纷数进行统计后,我们就可以得出非常明确的答案。即:我国在强调审判而忽视调解这一替代纠纷解决机制的时代,由于调解效力缺乏保障,10年间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人员虽然增加了54.5%,但调处的纠纷却下降了28.2%。
    156 这并不表明我拟将国家强制力赋予替代解决机制,从而保障其结果的效力强势。如果这样的话,无疑是在审判之前再设定一次审判。我所表明的是,要从契约角度为非诉方式的选择及结果设立效力,并明确设定该契约失效的条件,从而防止当事人任意反悔而对非诉纠纷解决方式效力的削弱。
    157 棚濑孝雄著.王亚新译.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84-98.
    158 史蒂文.苏本.玛格瑞特.伍著.蔡彦敏.徐卉译.美国民事诉讼的真谛[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3.
    159 范愉.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96-101.
    160 同上.250-251.
    161 事实上,裁判所的建立在英国曾一度有失控的趋势。1971年,有些裁判所积压大量纠纷,而有些裁判所却形同虚设。详见何兵.现代社会的纠纷解决[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109-111.
    162 同上.110.
    163 同上.
    164 齐树洁.德国民事司法改革及其借鉴意义[J].中国法学,(2002).3.170.
    165 范愉.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245-250.
    166 白绿铉.日本新民事诉讼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7.
    167 田平安主编.民事诉讼法学译丛.小岛武司著.陈刚.郭美松等译.诉讼制度的法理与实证[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188.
    168 周群.日本ADR现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2.58-59.
    169 左卫民.谢鸿飞.论民事程序选择权[J].法律科学,(1998).6.58.作者对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进行“程序选择权”题目的搜索,其中有17篇论文及8篇硕士学位论文,除了其中有7篇论文及1篇硕士学位论文为刑事诉讼程序选择权文章外,其余各篇论文及硕士学位论文皆为论述民事程序选择权相关内容的文章。而其中有关概念或含义的观点。均与上述观点大同小异。因此,我认为左卫民教授的观点为目前我国大陆地区的学术界对程序选择权含义的通说观点。
    170 邱联恭.程序选择权论[M].台湾地区.三民书局.2000.33.
    171 李祖军.民事诉讼目的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175.
    172 谷口安平著.王亚新.刘荣军译.程序的正义与诉讼[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6.
    17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26.
    174 当然,当事人在刑事诉讼的目的追求除外,在刑事诉讼中,被害人对犯罪嫌疑人追责的欲望通常远远超越其对程序成本支出的考虑。另外,“一元钱诉讼”如果只是对个体存在的侵权解决,则我认为其对程序利用的目的已不再归属于纠纷解决目的,而可能是“成为名人”的社会效应驱使。如果涉及集团侵害,则实体利益与程序利益的比较又会发生变化。
    175 我的上述观点实际也是“纽伦堡审判”与“东京审判”所揭示的问题。纳粹罪犯用来辩护的重要理由之一即是:依据合法规则上台的纳粹政府,依据合法规则发布政府命令,纳粹军人依据合法的程序予以执行,对受害国造成的损害自然是合法的。而这也是日本目前“国家无答责”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因此,这一论辩完美地契合了罗尔斯提出的“纯粹程序正义”理念,如果将该观点视为真理并执行,其后果不言而喻将是人类文明的毁灭。
    176 顾培东.社会冲突与诉讼机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82-90.当然这种比率仅为当事人在诉讼中的经济方面诉讼成本与收益的比率。除此之外,伦理成本与效益也对当事人行为发挥作用。而且这种比率仅在民事纠纷解决方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刑事案件则会明显不同。另外,在集团诉讼中,这种比率会发生变化,不在以个人诉讼成本与效益比率表现,而以整个集团成本与效益比率表现。
    177 有关替代纠纷解决机制对法治社会的价值改变,详见范愉.以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J].法律适用,(2005).2.3.
    178 小岛武司著.陈刚译.诉讼制度的改革与实证[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181.
    179 李祖军.民事诉讼目的论[M].法律出版社.2000.70.
    180 让.文森.赛尔日.金沙尔著.罗杰珍译.法国民事诉讼法讲义[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566.
    181 唐力.当事人程序主体性原则—兼论“以当事人为本”之诉讼构造法理[J].现代法学.(2003),5.122.
    182 江伟.中国民事诉讼法专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2-3.
    183 邱联恭.程序选择权之法理—着重于阐述其理论基础并准以展望新世纪民事程序法学[A].民事诉讼法研讨(四)[C].台北.三民书局.1987.576.
    184 左卫民.在权利话语与权利技术之间[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5.
    185 详见李祖军.民事诉讼目的论[M].法律出版社.2000.65-69.
    186 中村英郎著.陈刚等译.新民事诉讼法讲义[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55-58.
    187 常恰主编.比较民事诉讼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359-360.
    188 白绿铉.日本新民事诉讼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125.
    189 常怡主编.比较民事诉讼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673-678.
    190 章武生.论民事简易程序之重构[J].江伟主编.中国民事审判改革研究[C].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215-217.
    191 杨建华等编撰.六法判解精编[M].台北.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7.1092.转引自常怡主编.比较民事诉讼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600.
    192 白绿铉.日本新民事诉讼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36.
    193 谢怀拭.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民事诉讼法[M].北京.法制出版社.2001.8.
    194 张卫平.陈刚.法国民事诉讼法导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52-53.
    195 邱联恭.程序选择权论[M].台湾地区.三民书局.2000.51-53.
    196 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51.
    197 常怡主编.比较民事诉讼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673-678.该章为唐力教授编撰,对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分层次观点也是唐教授提出。
    198 谢怀拭.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民事诉讼法[M].北京.法制出版社.2001.34.
    199 白绿铉.日本新民事诉讼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78.
    200 白绿铉.卞建林译.美国联邦民事诉讼规则[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80.
    201 刘尚志.王敏铨.张宇枢.林明仪.芙台专利诉讼—实战暨裁判解析[M].台北.元照出版公司.2005.162.
    202 同上.161-162.
    203 常怡主编.比较民事诉讼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321-322.
    204 同上.
    205 顾培东.社会冲突与诉讼机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83.
    206 张晋红.赵虎.民事诉讼独任制适用范围研究[J].广东社会科学.(2004),4.158.
    207 汤火箭.合议制度基本功能评析[J].河北法学.(2005),6.127-128.
    208 我在山西省长治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时,即遇到这种情况。一案是银行贷款纠纷,被告对贷款事实无争议,而银行放贷资料与催款通知等证据也非常充分。以上情况完全可以独任审理,甚至书面审理。但却未成行。主要原因为诉讼标的为500万,属法律明确规定必须以合议庭审理的情况。而另一起上诉案件,为继承纠纷,标的只有价值4000元的农村老屋一座,但愿被告关系复杂,其中还有收养的认定等事实争议,在一审却以“争议不大”为理由适用独任制审理。因此,我认为,法官认定审判组织适用条件只能依据法律,而法律的形式化特征所产生的僵化效应在法官认定行为中只会强化而无法缓解。在全国法院第14界学术研讨会中,上海市卢湾区法院法官朱嘉斌、尹学新在其提交的论文《我国独任制审判运行的瑕疵与改革》中也提到了类似的问题。
    209 张卫平.陈刚.法国民事诉讼法导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224-225.
    210 详见Peter Giller.吴越译.东西方司法制度比较[A].西南政法大学内部资料.民事、经济法律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1.62.
    211 相当多的学者已经对我国的审级制度进行了反思,我在这里不作赘述.对我国法律审构建的分析详见:张卫平。民事诉讼法律审的功能及构造[J].法学研究.(2005),5.
    212 白绿铉.日本新民事诉讼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107.
    213 详见张卫平.民事诉讼的契约化—民事诉讼修改的基本作业[J].中国法学.(2004).3.
    214 梁慧星.诚实信用原则与漏洞补充[A].梁彗星主编.民商法论丛[C].北京.法律出版社(1994),2.328.
    215 聂明根.民事诉讼法上诚实信用研究[A].陈光中.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论坛[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328-329.
    216 张卫平.民事诉讼法教程[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79.
    217 汤维建.论民事诉讼中的诚实信用原则[J].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3),10.5-6.
    218 赵钢.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田公民应有的诉讼观念[A].民事诉讼法论文选粹[C].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422.
    219 谷口安平著.王亚新等译.程序的正义与诉讼[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48.
    220 邱联恭.程序选择权论[M].台湾地区.三民书局.2000.27-30.
    221 左卫民.在权利话语与权力技术之间[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13.
    222 当然,市场经济中的价值规律是自发地发生着作用,并且现实地对生产企业产生影响。而司法和纠纷解决资源的配置要通过立法的行使发生作用,但这种作用的基础却应当是我阐述的选择群体效应。
    223 常怡主编.比较民事诉讼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78-85.
    224 唐力.当事人程序主体性原则—兼论“以当事人为本”之诉讼构造法理[J].现代法学.(2003),5.125.
    225 棚濑孝雄著.王亚新译.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250.
    226 当然,有些学者认为释明应当是法官的一种权利,即所谓的释明权.但我认为,在当事人程序主体地位确立后,当事人为实现选择,在诉讼系属前,必须要求律师对其案件的相关事实、法律问题进行详细说明,在系属后,或当事人无代理人的情况下,则法官应当承担这一功能在诉讼中的延续,因此,释明对于律师来说是义务,而对于同样提供。司法服务”的法官来说,也是义务。只是二者救济略有不同,律师违反,则应追究其违约责任,而法官违反,则应成为当事人法定上诉理由。
    2z7 邱联恭.程序选择权论[M].台湾地区.三民书局.2000.35-36.
    228 唐力.当事人程序主体性原则—兼论“以当事人为本”之诉讼构造法理[J].现代法学.(2003),5.127.
    229 诺内特.塞尔兹尼克著.张志铭译.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84-85.
    230 刘旺洪.国家与社会—法哲学研究范式的批判与重建[J].法学研究.(2002),6.15-19.
    231 韩德明.和谐社会建设的司法资源和司法改革[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6),2.90-92.
    232 邱联恭.程序选择权论[M].台湾地区.三民书局.2000.28-29.
    233 范愉.以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J].法律适用,(2005).2.3.
    234 E.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423.
    235 庞德著.沈宗灵.董世忠译.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M].北京.商务出版社.1984.32.
    236 章武生.我田审级制度之重塑[A].江伟编.中国民事审判改革研究[C].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360-362.
    237 邱联恭.程序制度机能论[M].台北.三民书局.1996.202.
    238 我在下一章中要对这种动议实务进行说明,我认为动议请求即是当事人程序选择权行使的一种方式。有关美国动议实务详见:史蒂文.苏本.玛格瑞特.伍著.蔡彦敏.徐卉译。美国民事诉讼的真谛[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145-169.
    239 事实上,目前世界各国司法中当事人利用上诉审的条件主要是案件争议价额。而2001年德国的《民事诉讼改革法》对此做法进行了批判与重新审视。详见李大雪.二战后德国民事诉讼法之改革研究,见西南政法大学博士生毕业论文档案,44.我国虽然并没有规定上诉额的限定条件,但过于宽泛的二审上诉规定及再审制度,事实上造成当事人滥用上诉权与上诉制度目的落空的现象。对此诸多学者进行了批评.详见:傅玉林.审级制度构建原理[A].江伟编.中国民事审判改革研究[C].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319-323.因此我认为赋予当事人在审级制度中的选择权,有针对性地利用审级,辅之以相应的制度约柬,无疑会解决因上诉条件设定瑕疵而造成的上诉不当限制或上诉泛滥的现象。
    240 韩德明.和谐社会建设的司法资源和司法改革[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6),2.94.
    241 论语.颜渊.
    242 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368.
    243 详细数字见范愉.非诉讼程序(ADR)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46.
    244 这一点从历年来的量高院工作报告中调解与判决终结案件的比率可以看出,即便到2006年,调解结案的仍占到人民法院结案总数的三成以上,一审更是高达半数以上。
    245 http://www.stats.gov.cn/ndsj/information/nj98n/U301AC.htm
    246 顾培东.社会冲突与诉讼机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44.
    247 王亚新.社会变革中的民事诉讼[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366.
    248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38-46.
    249 董建军.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型的几点启示[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5.34.
    250 以上数字来自历年《中国法律年鉴》。
    251 何兵.现代社会的纠纷解决[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173.
    252 http://www.gdstc.gov.cn/data/2005/1/794616109.html
    253 霍占芳.农村人民调解工作管见[J].人民调解.(1998),10.
    554 罗杰.科特戚尔著.潘大松等译.法律社会学导论[J].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239.
    255 杨玲.袁春兰.彝族民间司法官“德古”刍议[J].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04),3.
    256 何兵.现代社会的纠纷解决[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174.
    257 国家统计局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16/20010328/427870.html
    258 范愉主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353.
    259 单菁菁.从社区归属感看中国城市社区建设[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6.125.
    260 所谓群体归属感是心理学概念,指个体自觉地归属于所参加群体的一种情感,有了这种情感,个体就会以这个群体为准则,进行自己的活动,认知和评价,自觉地维护这个群体的利益,并与这个群体中其他成员发生情感共鸣.详见心理健康网有关群体归属感问题.http://web2.fimmu.com/xlx/index.asp
    261 虽然有学者以农民工为例指出,这些人群有如“自由电子”,脱离于组织之外,但未被城市接纳等问题。但我认为,这不足以说明社区作为新型的城市社会共同体存在并逐渐发展的趋势。从另一个角度正说明,“自由电子”式的群体,需要我们加强城市社区功能发挥,积极培养其社区认同感的必要性。因该问题属于社会问题,我在此不深入探讨。上述问题详见范愉.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645-646.
    262 陈露.法国的劳资调解委员会制度[J].国外理论动态.(2003).5.48.
    263 李琴.农江.台湾与大陆调解制度之比较[J].法学研究.(2006),1.78.
    264 相关数字来自中国行业协会网http://www.chinaassn.com/index_news.show.aspx?ID=8694
    265 范愉主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353.
    266 熊易寒.人民调解的社会化与再组织—对上海市杨伯寿工作室的个案分析[J].社会.(2006),26.97.
    267 Stephen B.Goldberg Frank E.A.Sander Nancy H.Rogers Sarah Rudolph Cole著.蔡彦敏.曾宇.刘晶晶译.纠纷解决—谈判、调解和其他机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115.
    268 我国对调解技术的逐步认识可以从两部立法行文中管窥端倪,司法部颁布的于2002年11月1日生效的《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第31条规定调解“应当在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推进,而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于2004年11月1日生效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则无此行文,这不能不说是我国对调解技术更深一步认识的表现。
    269 这里有必要将该报道中调解人“王大嫂”的调解过程作介绍:一个周末,身患重感冒的王一秀接到调解任务,匆匆登上了前往重庆的车。一名野外职工的离婚案星期一即将在法庭开庭。在迅速找到当事人后,她想方设法安排夫妻见面,并极力创造条件让他们沟通,达成谅解。为了缓和紧张的婆媳关系,她买上礼物来到该职工母亲家。在短暂相处的几日里,她反客为主,自己上街买菜做饭,陪老人聊家常,巧妙地利用各种话题开导劝解老人。当她了解到女方家庭利用关系“疏通法院”,有意促使女儿离婚,而男女当事人又存在一定感情时,便直接找到庭长。她诚恳地说:“庭长,您也是一位男同胞,我希望您,也请求您为男同胞说句公道话。要知道,我们野外职工要成一个家是多么不容易呀!……”庭长被她这番情真意切的话深深地感动了。在法庭和王一秀的努力下,女方主动撤回了诉状,一个濒临离散的家又破镜重圆了。
    270 Stephem B.Coldberg Frank E.A.Sandar Nancy H.Rogers Sarah Rudolph Cole著.蔡彦敏.曾宇.刘晶晶译.纠纷解决—谈判、调解和其他机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118.
    271 何为民.民事司法心理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2.68.
    272 Stephen B.Goldberg Frank E.A.Sander Nency H.Rogen Sarah Rudolph Cole著.蔡彦敏.曾宇.刘晶晶译.纠纷解决—谈判、调解和其他机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121.
    273 范愉主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349-350.
    274 李玉华.杨军生.论人民调解员的职业化[J].中国司法(2006),6.67-69.
    275 王律中.调解的心理艺术—调解中心理学问题及对策[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13-17.
    276 我认为,初次遴选中,也应当规定相应的否定性限制条件,从而使特定的人排除在调解人候选人之外。例如我国台湾地区《乡镇市调解条例》第3条规定受过特定刑事处罚,受破产宣告等6项条件为否定性条件。
    277 范愉主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374.
    278 李傲.美国律师调解职业技能研究[J].求索.(2004),4.92-94.
    279 范愉主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376.
    280 熊易寒.人民调解的社会化与再组织—对上海市杨伯寿工作室的个案分析[J].社会.(2006),26.95-211.
    281 邱于标.对人民调解协议书效力的思考[J].人民调解(1998),2.转引自何兵.现代社会的纠纷解决[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197.
    282 虽然其中第10条规定,具有债权内容的调解协议,公正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人可以向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人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但我认为这不是赋予经法院审查调解协议具有执行力的法律规定,从另一个角度看,实际为我们挺出一个尖锐的问题:既然公正机关都可以使调解协议具备执行力,为什么法院审查后的调解协议确不具有或未明确规定具有执行力呢?
    283 江伟.廖永安.简论人民调解协议的性质与效力[J].法学杂志.(2003),2.11.
    284 Henry J,Brown&Arthur L.Marriotto.ADR Principle and Practice,Sweet & Maxwell,1999,P.49.转引自范愉主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383.
    285 范愉主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384.
    286 沈四宝.薛源.论我国商事仲裁制度的定位及其改革[J].法学.(2006),4.67.
    287 有诸多学者对仲裁的制度特征进行过研究与论述,因此,上述特征也是已在学术界达成共识的特征。
    288 上述资料来自中国仲裁网http://www.china-arbitration.com相关资料汇总与《中国法律年鉴》相关数字汇总而得。
    289 该观点不仅仅为从事仲裁工作的工作人员具有,而且多数诉讼法学者也表达了同样的担忧。如:谭兵、田平安、汪祖兴等教授都曾表达过类似的看法。
    290 徐清宇.杨咏梅.仲裁发展的障碍问题探析[J].政法论坛.(2000),3.94-96.
    291 范愉主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404-405.
    292 W.Michael Reisman,et al,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the Foundation Press,1997,p.271.
    293 范偷主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406-407.
    294 Fox v.P.G.Wellfair Ltd.[1981]2 Lloy's Rep 514.
    295 范愉主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399.
    296 高菲.中国法院对仲裁的支持与监督—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J].仲裁与法律.(2001),3.
    297 Sville L.J.An Introduction to the 1996 Arboitration Act,in Journal of the Chattered Institute of Arbitration 1996,p.165.
    298 我的这一论点,也从中国国际贸易仲裁委员会(英文简称ClETAC)2000年规则与2005年规则修改趋势中得到佐证。2005年规则与2000年规则相比,其首要任务为最大限度提高仲裁的效率。详见周清华.李海跃.以仲裁的价值取向为视角解析CIETAC2005年仲裁规则[J].辽宁大学学报.(2007)7.147-150.
    299 徐清宇.杨咏梅.仲裁发展的障碍问题探析[J].政法论坛.(2000),3.94-96.
    300 http://www.yazc.yanan.gov.cn/news_view.asp?newsid=35
    301 沈四宝.薛源.论我国商事仲裁制度的定位及其改革[J].法学.(2006),4.69.
    302 宋联斌.论中国仲裁监督机制及其完善[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2.
    303 李祖军.王嘎利.论我国仲裁司法监督制度的完善[J].仲裁研究.(2005)。48.
    304 Judith Resnik:Trial as Error,Jurisdiction as Inquiry:Transforming the Meaning of Article Ⅲ,113 Harvard Law Review 924,935(February 2000).
    305 李浩.民事审前准各程序:目标、功能与模式[J].政法论坛.2004,(4).
    306 Setphen N.Subrin Margaret Y..K.Woo著.蔡彦敏徐卉译.美国民事诉讼的真谛[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127.
    307 规范Discovery的《美国联邦民事诉讼规则》在1993年与2000分别被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Discovery程序加强了法官的职权,同时对披露的案件信息范围进行了某种程度的限制,但这种限制主要是处于提高Discovery 的效率防止当事人特别是律师对Discovery的滥用来考虑的。这种限制并没有妨碍当事人获得对方的诉讼资料和相应证据并进行评估的活动。
    308 杰弗里.C.哈泽德米歇尔.塔鲁伊著.张茂译.美国民事诉讼法导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127.
    309 例如:英国的要约与承诺制度、德国的审前程序促进当事人和解的改革制度内容、日本的“辩论兼和解”审前程序改革均表现了审前程序在促进当事人和解方面的独立价值。详见:徐昕.英国民事诉讼与民事司法改革[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143-145.奥特马.尧厄尼希著.周翠译.民事诉讼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116.
    310 沈达明编著.比较民事诉讼法初论.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93.
    311 乔新.王克楠.司法ADR与我国纠纷解决机制之完善[J].北京.法制日报.2001年6月10日.
    312 常怡:《民事诉讼法学的新视点》,2005年11月30日授课资料。
    313 廖中洪.论我国民事诉讼审级制度的修改与完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26.56.
    314 虽然调解达成,调解裁定生效意味着类似于终审判决不能上诉,只能申请再审。但此时我提出的目的在于分析作为程序选择的若干情况,并不是分析再审与上诉的区别,因此将其放到分析上诉行使条件中阐述。
    315 目前,世界各国限制上诉的措施,主要是通过限制上诉标的额与限制上诉理由二种方式进行。
    316 江伟.廖永安.论我国民事诉讼一审与上诉审关系之协调与整合[J].法律科学.(2002),6.110.
    317 附带上诉是大陆法系民事诉讼法上的概念,法国、德国、日本的民事诉讼法都有附带上诉的规定。指:一方当事人上诉后,被上诉人在已经开始的上诉程序中提出的上诉。附带上诉的规定是为了平等保护当事人的利益。详见:刘敏.论我国民事诉讼二审程序的完善[J].法商研究.(2001),6.35.
    318 例如法国的“上告”制度;德国的“飞跃上告”制度;日本的“上告”制度等。
    319 常怡主编.比较民事诉讼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645.
    320 常怡主编.比较民事诉讼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648.
    321 同上,649.
    322 罗杰珍译.法田新民事诉讼法典[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111.
    323 谢怀拭译.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民事诉讼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120.
    324 白绿铉.译日本新民事诉讼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103-104.
    325 杨荣新.乔欣.重构我国民事诉讼审级制度的探讨[J].中国法学.(2001),5.122-123.
    326 我倾向于最后一种观点,其理由无过于“两便原则”,鉴于我国地域辽阔,民族、风俗甚多的原因,便于法院因地制宜对法律作出解释,同时避免了级别过低而导致的解释多样或偏差的问题;其次,避免所有法律审均集中在最高人民法院,当事人讼累过重,便于其诉讼的原则。
    327 一审审理结束后,当事人直接提起法律审的,在不同国家均有类似规定,日本称为:“飞跃上诉”;英国称为:“跳背上诉”,德国称为:“飞跃上告”。
    328 常怡主编.比较民事诉讼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638.
    329 张卫平.陈刚.法国民事诉讼法导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292.
    330 汤维建.美国民事司法制度与司法诉讼程序[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538.
    331 张家慧.俄罗斯民事诉讼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43.
    332 张家慧.俄罗斯民事诉讼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43.
    333 孙祥生.论公民程序性权利的性质与特征[J].探讨与争鸣.(2007),2.38.
    334 鲁道夫.冯.耶林著.胡宝梅译.为权利而斗争[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23.
    335 霍布斯著.黎思复等译.利维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321-345.
    336 洛克著.叶启芳瞿菊农译.政府论(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89-94.
    337 事实上,意大利法学家莫诺.卡配莱蒂所著的《福利国家与接近正义》指出,现代国家接近正义已经成为福利国家的基本特征,设置多样纠纷解决程序以满足贫困者对司法的需求、社会中扩散利益的保护、多样纠纷解决方式对司法的补充等问题,都需要国家为公民提供符合目的的、多样的纠纷解决方式与帮助,促进当事人合理选择适当的纠纷解决方式,建立真正的福利国家。因此,该理论已经证明程序选择权实际上应然地成为现代社会中公民所必须享有的基本人权内容。详见:英诺.卡配莱蒂著.刘俊祥等译.福利国家与接近正义[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338 俞江.近代中国民法学中的私权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08-110.此时我采用的公权利与私权利观点不同与部分学者论述过的与“公权力”相对应的“私权利”。我认为,后者中的“私权利”实际指的是私人权利,与国家权利相对而存在。或者被其他学者称之的“公民权利”。详见:夏勇.走向权利的时代[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634-638.
    339 美浓部达吉著.黄冯明译.公法与私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123-129.
    340 从以上我阐述的观点来看,与彭世忠教授指出的“程序选择权是一种宪法性权利”的观点暗合。我国学者对程序选择权的性质除此之外还有以下观点:第一,程序选择权为处分权之一种(详见:赵明.民事程序选择权初探[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0),7.);第二,程序选择权为诉讼权利的一种(详见:毛煜焕.民事程序选择权初探[J].人民司法.(2002),8.).
    341 常怡主编.比较民事诉讼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135-148.事实上,大陆法系诉权的概念经历了若干次重大的发展,至今尚未在各国形成通论,上述有关诉权观点也仅属于其中一类。而且有学者统计目前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界对诉权的概念即有九种之多。因此,我在此仅采纳其中比较普遍的一种。
    342 形成权效果,即是指依据纠纷当事人一方的适法行为即可产生某种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法律效果。事实上,不止私法权利领域,例如在德国公法领域的形成权也存在,并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详见申卫星.形成权一般理论研究[A].梁慧星.民商法论丛[C].(30),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343 在这一点上,我不认同彭世忠教授的观点,将程序选择权定位为“与诉权本质一致的权利”。
    344 彭世忠.程序选择权及其法经济学思考[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3),5卷.6期.16.
    345 陈桂明.李仕春.论程序形成权[J].法律科学.(2006),6.131.
    346 陈桂明.程序理念与程序规则[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92.
    347 霍海红.民事诉讼契约的意义追问[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7),1.75.
    348 汤维健.论民事证据契约[J].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6),12.48.
    349 李开国.张玉敏.中国民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205.
    350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程序选择权作为一种新兴权利体系,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中有相当多程序规定,事实上阻却了当事人通过合意的方式进行选择。例如:我国简易程序、督促程序等的适用条件,上诉的裁判形式等规定均限制了当事人选择的可能性。因此,除了立法予以修正外,我认为程序选择契约应当严格恪守“法无明文规定即自由”的原则,丰富当事人选择的程序内容。
    351 棚濑孝雄著.王亚新译.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79.
    352 事实上,并不只有我对当事人之间程序选择契约如果具有排除诉权效力而产生的正当性缺失的担心,张卫平教授也同样认为,应当对诉讼契约,特别是处分公权力及诉讼程序问题的诉讼契约类型进行必要限制,防止出现当事人诉权被不当剥夺的现象。详见:张卫平.论民事诉讼契约化—完善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基本作业[J].中国法学.(2004),3.79-80.
    353 有关诉讼费用评价体系,是我在下一部分程序选择权保障论中要阐明构建的相关保障制度之一。
    354 辜明安.论请求权在民事权利体系中的地位[J].当代法学.(2007),7.70.
    355 事实上,这种对诉讼看法的心理情节,使得诉讼程序这一必须理性对待与操作的过程,多少在我国具有了某种普遍的非理性状况。寺田浩明教授指出的我田公民起诉时的本质在于解决“冤抑”,而审判本质在于“伸冤”的话语结构,为这种非理性状况作了很好的注脚。详见:滋贺秀三等著.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契约[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214-249.
    356 李开国.张玉敏.中国民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62-63.
    357 同上.63.
    358 小岛武司著.汪祖兴译.司法制度的历史与未来[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73.
    359 中村英郎著.陈刚等译.新民事诉讼法讲义[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87.
    360 赵沛沛.民事诉讼中中间判决制度探析[J].学术交流.(2007),2.58.
    361 我国台湾地区民事诉讼法即认为:中间判决范围不适合程序事项。我国台湾地区“民事诉讼法”规定:“诉讼程序上之中间争点,达于可为裁判之程度者,法院得先为裁定”。我国台湾学者杨建华在论述该法律规定立法理由时指出:“首先,中间争执指得是程序上的争执,与本案实体上的权利争执无关,因而应当以裁定的方式作出;第二,如果能够将中间程序上的争执,以裁定的方式作出,这不仅符合裁判的一贯形式,而且裁定的程序要比判决的程序简化,在实务上,法官也乐意作出”。详见:杨建华.问题研习民事诉讼法(二)[M].台北.三民书局.1998.
    362 张晋红.关于中间确认判决制度的立法思考[J].中国法学.(2002),5.112.
    363 事实上,我在第一章阐述的当事人选择“知情体系”及该体系下的“自由体系”理论概括即是此时保障制度中第一个功能的主要内容,而我在程序选择权行使原则中所提出的理论分析即是保障制度第二、三个功能的主要内容。
    364 粟阳.香港地区与中国内地法律援助制度比较研究[J].中州学刊.(2006),6.83.
    365 粟阳.香港地区与中国内地法律援助制度比较研究[J].中州学刊.(2006),6.83.
    366 姚臻.中英法律援助制度比较分析[J].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3.58.
    367 蒲皆祜.法律援助原则的广东实践[J].中国司法.(2007),8.77.
    368 http://sfj.shiyan.gov.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658
    369 任舒泽.张荣芳.简述法国法律援助制度[DB].www.cnki.net.92.
    370 姜明安.律师民事责任论[M].台北.元照出版公司.2004.140.这种律师的法律审查后的见解,类似于法官的心证,因此,律师的法律审查结果在德国也被称为“律师确信”。
    371 许贝宁.中国一般民间法律援助组织的发展思考[J].中国司法.(2004),10.72-73.
    372 孙晋.国家与民间:中国法律援助社会化路向论析[J].社会科学研究.(2002),6.
    373 许贝宁.中国一般民间法律援助组织的发展思考[J].中国司法.(2004),10.75.
    374 林莉.红民间组织合法性问题的法律学解析[J].中国法学.(2006),1.44.
    375 http://www.chinaue.com/html/2006-1/20061200001112291.htm
    376 http://www.cctv.com.cn/law/special/C14885/20051102/101820.shtml
    377 邱联恭.程序选择权论[M].台湾地区.三民书局.2000.143.
    378 邱联恭.心证公开论—着重于阐述心证公开之目的与方法[A].台湾地区民事诉讼法研讨七[C].日本学者将言辞辩论终结前的心证公开称为“心证的开示”。
    379 从价值论角度看,裁判有“慎重而正确的裁判”和“迅速而经济的裁判”之分,前者有助于发现真实,以追求实体利益为价值取向,后者有助于促进诉讼,以追求程序上的利益为价值取向。
    380 邱联恭.心证公开论—着重于阐述心证公开之目的与方法[A].台湾地区.民事诉讼法研讨七[C].
    381 李祖军.民事诉讼目的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381.
    382 叶自强.民事证据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471.
    383 我国台湾地区新民事诉讼法修正案第一九九条第一款就有类似规定,要求法官公开心证。其规定为:“依原告之声明及事实上之陈述,有数项法律关系可主张,而原告主张不明了者,审判长应命其叙明或补充之。”
    384 李祖军.民事诉讼目的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382.
    385 邱联恭.心证公开论—着重于阐述心证公开之目的与方法[A].台湾地区.民事诉讼法研讨七[C].
    386 张特生.预审制度与准备程序之再检讨[A].台湾地区.民事诉讼法研讨四[C].663.
    387 常怡.比较民事诉讼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504-514.
    388 江伟.刘敏.论民事诉讼中的认证[A].何家弘主编.证据学论坛[C].1.242.
    389 张柏峰.审判方式改革通论[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9.153-154.
    390 索尔索著.黄希庭等译.认知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398-399.
    391 景汉朝.卢子鹃.审判方式改革实论[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7.47-48.
    392 当然,在日本及我国台湾地区也对心证公开对当事人和解的促进作用存在争论。积极的观点赞成这种促进作用。但消极的观点认为,正是由于这种促进作用而担心公开心证成为“压服”当事人构成变相的强制性调解。
    393 章武生.吴泽勇.论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改革[A].诉讼法论丛[C].5.470.
    394 该观点详见李浩著《民事审判中的调审分离》。此著作中作者指出,解决我国目前调解制度存在的弊病,根本方法在于调解和审判要分离操作。但作者认为,心证公开完全可以解决我国调解制度中权利保护不足的问题。
    395 人民法院诉讼费用管理办法[Z].2.
    396 当然,按照顾培东教授的观点,当事人诉讼成本支出还包括伦理成本,我在本节中的成本仅指当事人的经济成本而言。
    397 周成泓.法国民事诉讼费用制度研究[DB].http://www.law-lib.com/lw/lw_view.asp?no=6149.
    398 左卫民.诉讼权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42-43.
    399 事实上,我在法院工作,以及在实务部门的调查中,对诉讼费用制度最直观的感受即是这一点。我与法官在私低下交流,他们说,宁可审理标的为数百万的银行贷款纠纷案件,也不愿意审理标的只有几千块钱的离婚、继承等案件,即是这种现象的写照。
    400 王亚新.日本民事诉讼费用的制度与理论[A].社会变革中的民事诉讼[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284.
    401 徐昕译.英国民事诉讼规则[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219-220.
    402 王美琼.王建源.英国民事诉讼费用制度改革及其绩效[J].厦门大学法学评论.(2004).6.399.
    1.田平安.民事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2.劭勋.劭锋著.中国民事诉讼法论.(上下册).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
    3.田平安.廖中洪主编.律师.公证与仲裁教程.法律出版社2002.
    1.史记·夏本纪.
    2.史记·殷本纪.
    3.尚书·汤誓.
    4.论语·颜渊.
    5.清·名公书判清明集.
    6.清·学治臆说.
    1.季卫东.法律程序的意义—对中国法制的另一种思考[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17.
    2.梅因著.沈景一译.古代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172-193.
    3.谷口安平著.王亚新译.程序的正义与诉讼[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4.哈耶克著.刘戟锋译.致命的自负[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1.
    5.穗积称重著.陶汇曾.黄尊三.易家钺.萨孟武译.法律进化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6.何勤华著.中国法学史(第一卷)[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7.古棣.周英著.法和法发生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8.钱穆.国史大纲(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9.张晋藩.中国民事诉讼制度史[M].四川.巴蜀书社.1994
    10.高道蕴.高鸿钧.贺卫方编.美国学者论中国法律传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1.余定宇.寻找法律的印迹—从古埃及到美利坚[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12.俞荣根.儒家法思想通论[M].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
    13.徐忠明.包公故事—一个考察中国法律文化的视角[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14.房龙.宽容[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
    15.朱塞佩.格罗索著.黄风译.罗马法史[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16.潘维大.刘文琦编著.英美法导读[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17.王盼.程政举.审判独立与司法公正[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
    18.张卫平.程序公正实现中的冲突与衡平[M].成都.成都出版社.1993
    19.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20.张卫平.陈刚.《法国民事诉讼法导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21.谢怀栻.《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民事诉讼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22.《世界著名法典汉译丛书》编委会.《汉穆拉比法典》[M].法律出版社.2000
    23.约翰.麦克西.赞恩著.刘昕.胡凝译.《法律的故事》[M].商业周刊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
    24.毛国权.宗法结构与中国古代民事争议解决机制[M].法律出版社.2007
    25.黄仁宇.万历十五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26.张建伟.司法竞技主义—英美诉讼传统与中国庭审方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7.李祖军.民事诉讼目的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28.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著.邓正来译.《自由秩序原理上》[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29.J.M.凯利著.王笑红译.汪庆华校.西方法律思想简史[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30.米夏埃尔.施蒂尔纳编.赵秀举译.德国民事诉讼法学文粹[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31.黄宗智著.民事审判与民间调解:清代的表达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2.李念培.孙正达.英国[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
    33.柏杨.丑陋的中国人[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
    34.常怡主编.比较民事诉讼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35.贡塔.托依布纳著.张骐译.法律—一个自创生系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6.弗里德曼著.高鸿钧译.选择的共和国—法律.权威与文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7.王亚新.对抗与判定—日本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8.白绿铉.卞建林译.美国联邦民事诉讼规则证据规则[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
    39.徐昕译.英国民事诉讼规则[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40.三个月章著.汪一凡译.日本民事诉讼法[M].台湾.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7
    41.朱力.变迁之痛—转型期的社会失范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2.达尔文.物种选择[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43.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著.杨玉生等译.自由宪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44.黄仁宇.中国大历史[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45.史蒂文.苏本.玛格瑞特.伍著.蔡彦敏.徐卉译.美国民事诉讼的真谛[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46.小岛武司著.汪祖新译.司法制度的历史与未来[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47.齐树洁.民事司法改革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
    48.苏永钦.司法改革的再改革[M].台北.月旦出版社.1998
    49.Stephen B.Goldberg Frank E.A.Sander Nancy H.Rogers Sarah Rudolph Cole著.蔡彦敏.曾宇.刘晶晶译.纠纷解决—谈判.调解和其他机制[M].北京.中 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50.何兵.现代社会的纠纷解决[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51.邱联恭.程序选择权论[M].台湾.三民书局.2000
    52.张卫平.转换的逻辑—民事诉讼体制转型分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53 小岛武司著.陈刚.郭美松等译.诉讼制度的法理与实证[M]..田平安主编.民事诉讼法学译丛.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54.白绿铉.编译日本新民事诉讼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
    55.莫诺.卡佩莱蒂著.刘俊详等译.福利国家与接近正义[M].田平安主编.民事诉讼法学译丛.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56.莫诺.卡佩莱蒂著.徐昕译.当事人基本程序保障权与未来的民事诉讼[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57.高桥宏志著.林剑锋译.民事诉讼法—制度与理论的深层分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58.谢怀栻.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民事诉讼法[M].北京.法制出版社.2001
    59.棚濑孝雄著.王亚新译.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60.范愉.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6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62.顾培东.社会冲突与诉讼机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63.小岛武司著.陈刚译.诉讼制度的改革与实证[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64.让.文森.赛尔日.金沙尔著.罗杰珍译.法国民事诉讼法讲义[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65.江伟.中国民事诉讼法专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66.左卫民.在权利话语与权利技术之间[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67.中村英郎著.陈刚等译.新民事诉讼法讲义[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68.杨建华等编撰.六法判解精编[M].台北.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7
    69.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70.刘尚志.王敏铨.张宇枢.林明仪.美台专利诉讼—实战暨裁判解析[M].台北.元照出版公司.2005
    71.张卫平.民事诉讼法教程[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72.诺内特.塞尔兹尼克著.张志铭译.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73.E.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74.庞德著.沈宗灵.董世忠译.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M].北京.商务出版社.1984
    75.邱联恭.程序制度机能论[M].台北.三民书局.1996
    77.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
    78.范愉.非诉讼程序(ADR)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79.王亚新.社会变革中的民事诉讼[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80.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81.范愉主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82.何为民.民事司法心理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2
    83.王律中.调解的心理艺术—调解中心理学问题及对策[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
    84.杰弗里.C.哈泽德米歇尔.塔鲁伊著.张茂译.美国民事诉讼法导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85.徐昕.英国民事诉讼与民事司法改革[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86.奥特马.尧厄尼希著.周翠译.民事诉讼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87.沈达明编著.比较民事诉讼法初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88.汤维建.美国民事司法制度与司法诉讼程序[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89.张家慧.俄罗斯民事诉讼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90.鲁道夫.冯.耶林著.胡宝梅译.为权利而斗争[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
    91.霍布斯著.黎恩复等译.利维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92.洛克著.叶启芳瞿菊农译.政府论(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93.俞江.近代中国民法学中的私权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94.夏勇.走向权利的时代[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95.美浓部达吉著.黄冯明译.公法与私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96.陈桂明.程序理念与程序规则[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97.滋贺秀三等著.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契约[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98.李开国.张玉敏.中国民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99.杨建华.问题研习民事诉讼法(二)[M].台北.三民书局.1998.
    100.姜明安.律师民事责任论[M].台北.元照出版公司.2004
    101.叶自强.民事证据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102.张柏峰.审判方式改革通论[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9
    103.索尔索著.黄希庭等译.认知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
    104.景汉朝.卢子鹃.审判方式改革实论[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7
    105.左卫民.诉讼权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1.陈瑞华.程序正义论纲.诉讼法论丛(1)[C].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2.陈桂民.李仕春.论程序形成权—以民事诉讼权利的类型化为基点[J].法律科学.2006,(6)
    3.唐力.法院与当事人诉讼角色定位之机理探悉[J].现代法学.2001,(6)
    4.赵刚.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公民应有的诉讼观念[J].民事程序法论文集粹.北京.法制出版社.2004
    5.季卫东.法律程序的意义—对中国法制建设的另一种思考[J].民事程序法论文集粹.北京,法制出版社.2004
    6.翁潞梅.美国集团诉讼与我国代表人诉讼之比较[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4,(52)
    7.范瑜.集团诉讼问题研究—一个比较法社会学的分析[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1
    8.姜世明.2002德国民事诉讼法改革[J].台湾.月旦法学教室,(创刊号)
    9.姚臻.中英法律援助制度比较分析[J].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3
    10.宫晓冰.美国法律援助制度简介[J].中国司法
    11.王昀.许刚.刘唯翔.陈斐轶.对上海市现行法律援助制度的思考[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0),2.
    12.齐树洁.德国民事司法改革及其借鉴意义[J].中国法学,(2002).3
    13.周群.日本ADR现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2
    14.左卫民.谢鸿飞.论民事程序选择权[J].法律科学,(1998).6
    15.范愉.以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J].法律适用,(2005)
    16.唐力.当事人程序主体性原则—兼论“以当事人为本”之诉讼构造法理[J].现代法学.(2003),5
    17.张晋红.赵虎.民事诉讼独任制适用范围研究[J].广东社会科学.(2004),4
    18.汤火箭.合议制度基本功能评析[J].河北法学.(2005),6
    19.张卫平.民事诉讼法律审的功能及构造[J].法学研究.(2005),5
    20.张卫平.民事诉讼的契约化一民事诉讼修改的基本作业[J].中国法学.(2004),3.
    21.汤维建.论民事诉讼中的诚实信用原则[J].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3),10.
    22.唐力.当事人程序主体性原则—兼论“以当事人为本”之诉讼构造法理[J].现代法学.(2003),5
    23.刘旺洪.国家与社会—法哲学研究范式的批判与重建[J].法学研究.(2002),6.
    24.韩德明.和谐社会建设的司法资源和司法改革[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6),2
    25.董建军.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型的几点启示[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5
    26.霍占芳.农村人民调解工作管见[J].人民调解.(1998),10
    27.杨玲.袁春兰.彝族民间司法官“德古”刍议[J].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04),3.
    28.陈露.法国的劳资调解委员会制度[J].国外理论动态.(2003),5
    29.李琴.农江.台湾与大陆调解制度之比较[J].法学研究.(2006),1
    30.熊易寒.人民调解的社会化与再组织—对上海市杨伯寿工作室的个案分析[J].社会.(2006),26
    31.李玉华.杨军生.论人民调解员的职业化[J].中国司法(2006),6
    32.李傲.美国律师调解职业技能研究[J].求索.(2004),4
    33.单菁菁.从社区归属感看中国城市社区建设[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6.
    34.邱于标.对人民调解协议书效力的思考[J].人民调解(1998),2
    35.江伟.廖永安.简论人民调解协议的性质与效力[J].法学杂志.(2003),2
    36.沈四宝.薛源.论我国商事仲裁制度的定位及其改革[J].法学.(2006),4
    37.徐清字.杨咏梅.仲裁发展的障碍问题探析[J].政法论坛.(2000),3
    38.高菲.中国法院对仲裁的支持与监督—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J].仲裁与法律.(2001),3.
    39.周清华.李海跃.以仲裁的价值取向为视角解析CIETAC2005年仲裁规则[J].辽宁大学学报.(2007)7.
    40.宋联斌.论中国仲裁监督机制及其完善[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2
    41.李祖军.王嘎利.论我国仲裁司法监督制度的完善[J].仲裁研究.(2005),48
    42.李浩.民事审前准备程序:目标.功能与模式[J].政法论坛.2004,(4).
    43.乔新.王克楠.司法ADR与我国纠纷解决机制之完善[J].北京.法制日报.2001年6月10日.
    44.廖中洪.论我国民事诉讼审级制度的修改与完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26.
    45.江伟.廖永安.论我国民事诉讼一审与上诉审关系之协调与整合[J].法律科学.(2002),6.
    46.刘敏.论我国民事诉讼二审程序的完善[J].法商研究.(2001),6
    47.杨荣新.乔欣.重构我国民事诉讼审级制度的探讨[J].中国法学.(2001),5.
    48.孙祥生.论公民程序性权利的性质与特征[J].探讨与争鸣.(2007),2
    49.赵明.民事程序选择权初探[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0),7.
    50.毛煜焕.民事程序选择权初探[J].人民司法.(2002),8.
    51.彭世忠.程序选择权及其法经济学思考[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3),5卷.6期
    52.陈桂明.李仕春.论程序形成权[J].法律科学.(2006),6.
    53.霍海红.民事诉讼契约的意义追问[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7),1.
    54.汤维健.论民事证据契约[J].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6),12
    55.辜明安.论请求权在民事权利体系中的地位[J].当代法学.(2007),7.
    56.赵沛沛.民事诉讼中中间判决制度探析[J].学术交流.(2007),2
    57.张晋红.关于中间确认判决制度的立法思考[J].中国法学.(2002),5
    58.粟阳.香港地区与中国内地法律援助制度比较研究[J].中州学刊.(2006),6.
    59.蒲皆祜.法律援助原则的广东实践[J].中国司法.(2007),8.
    60.许贝宁.中国一般民间法律援助组织的发展思考[J].中国司法.(2004),10.
    61.孙晋.国家与民间:中国法律援助社会化路向论析[J].社会科学研究.(2002),6.
    62.林莉.红民间组织合法性问题的法律学解析[J].中国法学.(2006),1.
    63.王美琼.王建源.英国民事诉讼费用制度改革及其绩效[J].厦门大学法学评论.(2004).6.
    64.鲁道夫.瓦瑟尔曼.从辩论主义到合作主义[A].米夏埃尔.施蒂尔纳编.赵秀举译.德国民事诉讼法学文粹[C].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65.迪特尔莱波尔德,弗莱堡当事人德诉讼促进义务与法官的责任[A]米夏埃尔.施蒂尔纳编.赵秀举译.德国民事诉讼法学文粹[C].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66.邱联恭.程序选择权之法理—着重于阐述其理论基础并准以展望新世纪民事程序法学[A].民事诉讼法研讨(四)[C].台北.三民书局.1987
    67.章武生.论民事简易程序之重构[A].江伟主编.中国民事审判改革研究[C].北 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68.Peter Giller.吴越译.东西方司法制度比较[A].西南政法大学内部资料.民事.经济法律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1
    69.梁慧星.诚实信用原则与漏洞补充[A].梁彗星主编.民商法论丛[C].北京.法律出版社(1994),2
    70.聂明根.民事诉讼法上诚实信用研究[A].陈光中.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论坛[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71.赵钢.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公民应有的诉讼观念[A].民事诉讼法论文选粹[C].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
    72.章武生.我国审级制度之重塑[A].江伟编.中国民事审判改革研究[C].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73.傅玉林.审级制度构建原理[A].江伟编.中国民事审判改革研究[C].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74.申卫星.形成权一般理论研究[A].梁慧星.民商法论丛[C].(30),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75.邱联恭.心证公开论——着重于阐述心证公开之目的与方法[A].台湾地区民事诉讼法研讨七[C].
    76.张特生.预审制度与准备程序之再检讨[A].台湾地区.民事诉讼法研讨四[C].
    江伟.刘敏.论民事诉讼中的认证[A].何家弘主编.证据学论坛[C].1.
    77.章武生.吴泽勇.论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改革[A].诉讼法论丛[C].5.
    78.王亚新.日本民事诉讼费用的制度与理论[A].社会变革中的民事诉讼[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1.李大雪.二战后德国民事诉讼法之改革研究,见西南政法大学博士生毕业论文档案,66页。
    2.常怡:《民事诉讼法学的新视点》,2005年11月30日授课资料。
    3.http://www.gdstc.gov.cn/data/2005/1/794616109.html
    4. http://www. people. com. cn/GB/shizheng/16/20010328/427870. html
    
    5. http://web2. fimmu. com/xlx/index. asp
    
    6. http://www. chinaassn. com/index_news_show. aspx?ID=8694
    
    7. http://www. yazc. yanan. gov. cn/news_view. asp?newsid=35
    
    8. http://sfj. shiyan. gov. cn/Article/ShowArticle. asp?ArticleID=658
    
    9. http://www. chinaue. com/html/2006-1/20061200001112291. html
    
    10. http://www. cctv. com. cn/law/special/C14885/20051102/101820. shtml
    
    11. http://www. law-lib. com/lw/lw_view. asp?no=6149.
    
    1. Hayek, Studies in Philosophy, Politics and Economics, Routledge&Kegan Paul, 1967,
    
    2. John H. Wigmore, A Panorama of the World' s Legal Systems, Vol. I.
    
    3. S. Haley Allen The Evolution of Governments and Laws, Vol. I.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2
    
    4. Richard A. Posner The Federal Courts: Crisis and Refor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5. W. Michael Reisman, et al,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 the Foundation Press, 1997
    
    6. Saville L. J. An Introduction to the 1996 Arbitration Act, in Journal of the Chartered Institute of Arbitration 1996
    
    7. Judith Resnik: Trial as Error, Jurisdiction as Inquiry: Transforming the Meaning of Article III, 113 Harvard Law Review 924, 935(February 2000).
    
    8. Bryan A. Garner. Black' s Law Dictionary. THOMSON WEST. 2004
    
    9. Henry J, Brown & Arthur L. Marriotto. ADR Principle and Practice, Sweet & Maxwell, 199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