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的古琴艺术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历史人类学的“历史”观,观察在特定地域中,古琴流派孕育、产生、传承的历史和生存现状。研究表明琴派相关的“历史文化事象”反映了古琴艺术与地理自然环境、人文地理环境,以及古琴艺术与人之间的关系,展示了以琴派为表征的区域性古琴艺术背后的音——地——人关系。
     全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论构成。
     绪论对选题缘起、选题意义等内容进行了介绍,回顾近代以来的琴学研究以及21世纪以来琴派研究的新趋势,指出了本文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等。
     正文第一章“琴派意识寻踪”,一方面作为全文研究的背景,另一方面与后文的研究形成呼应,梳理了历代文献中关于“琴派”的记录,这些记录反映出琴派意识在中国古代的演进,由此分析得出琴派意识受到地域因素影响所形成的三个层次。
     第二章对蜀派形成以前,蜀地古琴艺术史中的文化遗存——东汉抚琴俑、唐代雷琴进行了考古学和文化地理学的研究,考察早期巴蜀琴艺的源流与汉文化形成初期西南地区汉化过程的密切关系,分析古代巴蜀琴艺兴盛所依恃的自然地理环境。
     第三章从文化地理学角度,研究蜀派形成的历史中,江浙琴人在蜀地的琴艺活动对蜀派创立、蜀派代表琴曲产生的重要影响,表明音乐文化扩散中文化涵化作用对蜀派形成、传承和音乐风格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第四章对蜀派琴艺现状的考察,主要聚焦于蜀地“成都国际古琴交流会”和“道观、佛寺中的琴馆”所构成的独特文化景观,并将人的因素置于这一“特定的空间和地点”,分析蜀地琴人在蜀地自然和人文环境中所形成的与之相适应的群体结构。
     结论部分总结本研究对于“蜀派”所具有的意义,展开了隐藏在“历史”之中的文化地理学思考,指出琴派所代表的地方古琴文化历史中,某些文化事件和音乐现象具有的文化地理学意义,阐释了在“特定的空间和地点怎样保留了产生于斯的文化”、“艺术通过人与地域环境如何发生关系”,说明区域的、个案的、具体而鲜活的“地方琴派文化与历史”的研究加深了为我们对中国古琴艺术及其历史的理解。
This dissert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anthropology, observes the origin, development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schools of qin in particular regions.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phenomena related to the schools of qin refle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rt of qin on the one hand and the natural geographic and human geographic environment and people on the other. The phenomena also demonstrat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music, region and people, which is a factor behind the regional art of qin, represented by the various schools, and which is concerned with in socio-cultural geography.
     The dissertation is made up of the introduction, the main body and the conclusion.
     The introduction presents the reasons for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hoice of the subject, looks back upon the scholarship of qin since the modern time and examines the new tendencies of the study on the schools of qin since the 21st century. It also points out the perspective and methods the author adopts in this study.
     The first chapter is concerned with the evolution of the sense of school. It serves as the background of the entire study on the one hand, and responds to the later research. It gives an systematic summary of the documents about the school of qin from all ages, which reflect the evolutionary process of the awareness of schools in ancient China. Thus, this chapter analyzes the three levels of the sense of schools, influenced by regional factors.
     The second chapter provides an archaeological and cultural-geographic study on some of the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qin art in Shu region before the formation of Shu School, including the earthen figures playing qin from Eastern Han and lei qin, a type of qin, from Tang Dynasty. It also examines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volution of the early art of qin in Bashu region and the assimilation of the southwestern of China by the culture of Han nationality during the early time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latter culture. The natural geographic environment, on which the nourishment of the qin art of this region depended, is also paid attention to in this chapter.
     The third chapter deals, in terms of cultural geography, with the influence of the activities of artists from the area, which is that of today's Jiangsu and Zhejiang Provinces, on the establishment and representative pieces of Shu School. This suggests that during the cultural diffusion of music, the cultural acculturation played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formation and continuation of Shu School as well as its musical style.
     The fourth chapter offers an exploration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qin art of Shu School. It focuses on the unique cultural landscape of the qin house in the Taoist and Buddhist temples, as well as Chengdu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Qin. In this chapter, the author put the factor of human being in the particular time and space, and analyzes the distinct structure of community naturally formed by the artists in the natural and cultural circumstances of Shu region.
     The Conclusion has summarized this investigation's significance for "Shu school" research, and then the conclusion unfolds the cultural-geographic thought hidden in the history. It shows the particular cultural-geographic significance of some cultural events and musical phenomena in the regional qin culture, represented by schools. It also explains how a culture has been preserved by the particular time and space where it originated, and how the art established a relationship with regional environment through human beings. Furthermore, the conclusion deepens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art of Chinese qin and its history by the research of the culture and history of regional schools with vivid case study.
引文
①黄旭东等编:《查阜西琴学文萃》,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5,第628页。
    ②[晋]杜预撰,[唐]陆德明音义:《春秋经传集解》,张元济等编:《四部丛刊初编》,第27册,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第37-38页。
    ③[元]袁桷:《清容居士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03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1987;李
    修生主编:《全元文》第23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第646-647页。①《五杂俎》卷十二物部四,第253页,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
    ①转引自(丹麦)克斯汀·海斯翠普(Kirsten Hastrup)编,贾士蘅译:《他者的历史》,台北:麦田出版社,1998年,第19页。
    ②乔建中《音地关系探微》,刘靖之编:《民族音乐研究第二辑》,香港:香港民族音乐学会,1990,第83页。
    ①赵丙祥:《历史人类学教学大纲》,http://jwc.cupl.edu.cn/dg/shx/34.pdf,2011年5月8日。
    ①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第307-308页
    ①查阜西:《琴曲集成第二辑九十八种原书据本提要》之《稚云琴谱》,参见黄旭东等编:《查阜西琴学文萃》,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5,第665页。
    ②Terry G. Jordan and LesterRowntree. The Human Mosaic A Thematic Introduction to Cultural Geography. New York:Harper and Row,1982:7.
    ③陈慧琳主编:人文地理学(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①参见韩玉敏等主编:《新编社会学辞典》,北京市: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第333-334页。
    ②李旭旦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第223页。
    ①常建华:《社会生活的历史学:中国社会史研究新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第117页。
    ②[法]马克·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第23页、110页。
    ③宋蜀华:《论历史人类学与西南民族文化研究——方法论的探索》,《思想战线》1997年第3期。
    ④庄孔韶:《历史人类学的原则》,《中国都市人类学通讯》2000年第3期。
    ⑤转引自克斯汀·海斯翠普编,贾士蘅译:《他者的历史》,台北:麦田出版社,1998年。第19页。
    ①[晋]杜预撰,[唐].陆德明音义:《春秋经传集解三》,影印版本:景玉田蒋氏藏宋刊巾箱本。张元济等编:《四部丛刊初编》,重印本,经部,第27册。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第37-38页。
    ①吕不韦:《吕氏春秋》卷六。《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1987年出版。第848册,第318页。
    ②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辞典编撰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撰处:《汉语大词典》,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1994。第1册,898页。
    ③张紫晨:《歌谣小史》,福州市: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62页。
    ④张延风编著:《中国艺术史》,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第17页。
    ⑤李希凡等编:《中华艺术通史秦汉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第60页。
    ①[宋]李昉主纂:《太平御览》,乐部,第五百七十九卷。参见张元济等编:《四部丛刊初编》,第85册,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第52页。
    ②[清]朱长文:《琴史》,第4卷,成书于1084年。参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3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1987。第45页。
    ③[明]蒋克谦编:《琴书大全》,参见《续修四库全书》,第109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第183-184页。
    ④[明]陈耀文:《天中记》,参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96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1987,第46页。
    ⑤[宋]陈旸:《乐书》,卷一百四十三,参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1987,第211册,第655页。
    ①王溥撰,卷三十三,北京市,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611页。
    ②[宋]陈旸:《乐书》,卷一百四十三,参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1987,第211册,第655页。
    ③王立等编《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四版,第342-343页。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05。
    ④王立等编《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四版,第342-343页。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05。
    ①卷一百四十三
    ②[宋]李石:《方舟集》,参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4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1987。
    ③[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用文渊阁本景印,1983-1987年。第1035册,第446页。
    ④同上,第1043册,第338页。《太平广记》,卷二百三。
    ⑤《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清乾隆中敕辑,台湾商务印书馆用文渊阁本景印,1983-1987年出版。第674册第15页。《崇文总目》,卷一。
    ⑥《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清乾隆中敕辑,台湾商务印书馆用文渊阁本景印,1983-1987年出版。第1347-1348 册,《乐府诗集》,卷五十九。
    ①同上,第839册,第51页。《琴史》卷四。
    ②同上,第839册,第64-65页。《琴史》卷六。
    ③同上,第872册,第334页。《绀珠集》,卷三。
    ④同上,第674册,第764页。《直斋书录解题》,卷十四。
    ⑤同上,第613册,第190页。《文献通考》,卷一百三十八。
    ①《刘大杰古典文学论文选集》第111-112页。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②王立等编:《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四版,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05,第342-343页。
    ①[梁]沈约撰:《宋书》上,志第十一,长沙:岳麓书社,1998,第343页。
    ②李希凡等编:《中华艺术通史三国两晋南北朝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页。
    ①[明]蒋克谦编:《琴书大全》卷十,1590年刊印。《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第1093册。子部艺术类,第64-67页。
    ②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辞典编撰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撰处:《汉语大词典》,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1994。
    ①袁桷撰(1266-1327),《清容居士集》卷四十四。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1987年出版。第1203册,第592-593页。句读依据李修生主编:《全元文》第23册,第411-412页,卷724。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②《清容居士集》,卷四十四。《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用文渊阁本景印,1983-1987年出版。第1203册,第593-594页。句读依据李修生主编《全元文》第23册第413-414页,卷724。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③《清容居士集》,卷四十九。《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用文渊阁本景印,1983-1987年出版。第1203册,第646-647页。句读依据李修生主编《全元文》第23册,卷722,第347页。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①周密:《齐东野语》,卷十八,参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65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1987。
    ②2008年,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③[明]危素(1295-1372,一说1303-1372),撰《说学斋稿》,卷二,参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65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1987。同上,第1226册,第695-696页。
    ①[元]吴澄(1249—1333)《吴文正集》,卷二十四,参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65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1987。第1197册,第251-253页。句读依据李修生主编《全元文》第14册第79-81页,卷476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②[明]危素《说学斋稿》,卷二,参见同上,第1226册,第695-696页。
    ③[元]郑玉(1298-1358)撰《師山集》,共13卷。遗文卷一《全元文》卷1429,第46册第329-330页。
    ④[元]汪巽元:《新安文献志》,卷十九,李修生主编《全元文》,第21册第731页,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①李希凡主编:《中华艺术通史五代两宋辽西夏金卷》,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0-21页。
    ②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辞典编撰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撰处:《汉语大词典》,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1994。第6卷,第912页。
    ③李国章赵昌平主编:《中华文史论丛总第80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32页。
    ①《文学遗产》2008年第2期,第78-85页。
    ②同上,第78页。
    ③吴熊和著:《唐宋词通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302页。
    ④[宋]汪元量撰;孔凡礼编:《增订湖山类稿》,北京市:中华书局,1984,第255页。
    ⑤[宋]赵文礼选编;黄季鸿点校:《阳春白雪》,长春市: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第148页。
    ⑥[清]宋翔凤:《乐府余论》,(清)缪荃孙辑《云自在龛丛书》本。
    ⑦吴熊和:《唐宋词通论》,北京市: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301页。
    ⑧同上,第301页。
    ⑨吴熊和:《唐宋词通论》,北京市: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301页。
    ①《续修四库》1092册,第303页明初袁均哲辑《太音大全集》卷5。句读依据张世彬《中国音乐史论述稿》上册,香港:友联出版社有限公司,1975,第434页。
    ②《椒邱文集》,卷十四,参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75-1376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1987。第1249册第247-248页。
    ③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北京古琴研究会编:《琴曲集成》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9,第374页。
    ①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北京古琴研究会编:《琴曲集成》第六册,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9,第154页。
    ②《五杂俎》卷十二物部四,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第253页。
    ③[明]张岱(1597-1679):《陶庵梦忆》卷二,第13-14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④[元]吴澄《赠琴士李天和序》:《吴文正集》,参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9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1987。李修生主编:《全元文》第14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①关于“绍兴琴派”参见戴微:《绍兴琴派的历史寻踪》,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6-12。
    ②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北京古琴研究会编:《琴曲集成》第13册,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9,第318页。
    ③(清)胡洵龙《诚一堂琴谱》。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北京古琴研究会编:《琴曲集成》第十三册,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9,第317-318。
    ④赵永纪:《清初诗歌》,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3,第224-225页。
    ⑤陈传席编:《中国山水画史》,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88。第908页。
    ⑥王崇人主编:《中国书画艺术辞典篆刻卷》,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第326页。
    ①《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1987,第839册,第65页。
    ②《查阜西琴学文粹》,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5,第409页。
    ③《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1987,第724册,第15页。
    ④顾廷龙主编与编纂委员会编:《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第1094册,第343页。
    ①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北京古琴研究会编:《琴曲集成》第十七册,北京:中华书局,1991,第282页。
    ②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中国古代乐论选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第445页。
    ③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中国古代乐论选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第446页。
    ④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中国古代乐论选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第446页,第453页。
    ①转引自盛长柱,董广欣主编:《洛阳艺术论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第186-187页。
    ① 上海音乐学院博士论文,2003,第58页。
    ①李希凡总主编:《中华艺术通史清代卷上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第15页。
    ②[清]厉鄂:《樊榭山房文集》,卷三,参见《四部备要》,第87册,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①唐中六:《巴蜀琴艺考略》四川人民出版社四川出版集团,2006。
    ①杨任之译:《白话荀子》,岳麓书社,1991。
    ②洪亮吉:《十三经清人注疏春秋左传诂》,中华书局,1987,第879页。
    105 沈仲常:《重庆江北相国寺的东汉砖墓》,《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3期,第35-49页、第47页描述。
    106 唐长寿:《乐山麻浩崖墓研究》,《四川文物》,1987年第2期,第30页。
    107 a图见雷鸣:《聚珍轩藏品赏鉴下珍玩卷》,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第6页。b图见http://igt.com.tw:3000/art/detail/1963。c图,米骞著编:《两汉四川陶俑鉴藏》,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07
    年。第73页。d图,绵阳何家山2号墓出土,绵阳市博物馆藏。
    108 《中国音乐学》,1992年1期。
    109 《考古》,1994年第8期,第722-726页。
    110 《黄钟》,1989年第1-3期。
    111 《故宫博物院院刊》1995年第4期。
    112 《故宫博物院刊》1982年第2期。
    113 王子初:《马王堆七弦琴和早期琴史问题》,《上海文博论丛》,2005年04期,第40-45页。
    114《中国音乐学》,1992年1期,第118页。
    115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册,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年,第78-79页
    116[梁]沈约:《宋书》,上,长沙市:岳麓书社,1998,第336页。
    117 栾丰实方辉靳桂云:《考古学理论方法技术》,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95页。
    118[英]保罗·G·巴恩主编郭小凌等译:《剑桥插图考古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第216页。
    119夏鼐著:《夏鼐文集》(上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第354页。
    120苏秉琦:《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第254页。
    121 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第6页。
    122 此部分关于考古类型学的详细内容见:栾丰实方辉靳桂云:《考古学理论方法技术》,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三章内容。
    123 此部分关于考古类型学的详细内容见:栾丰实方辉靳桂云:《考古学理论方法技术》,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三章内容。
    124 《考古学报》2009年,第3期。
    125 李昆声、李安民:《试论黑格尔Ⅰ型铜鼓的三个亚型——以中国西南为中心》,《思想战线》,2010年第3期。
    126 李昆声、黄德荣:《再论万家坝型铜鼓》,《考古学报》,2007年第2期。
    128 《乐器》1982年第5期至1984年第2期。
    ①丁宏:《东干文化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第38页。
    ②谭红主编:《巴蜀移民史》,成都:巴蜀书社,2005年,第53页。
    ③[汉]司马迁:《史记》卷129,《货殖列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④[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七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1987,第592册,第163页。
    ①[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卷3《蜀志》,巴蜀书社,1984年版。
    ②[宋]范哗:《后汉书》卷13《隗嚣公孙述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
    ③[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卷1《巴志》,巴蜀书社,1984年版。
    ①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台北市: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民86,第309页。
    ②霍巍、赵德云:《战国秦汉时期西南地区的对外文化交流》,成都:巴蜀书社,2007年,第127页。
    ①霍巍、赵德云:《战国秦汉时期西南地区的对外文化交流》,成都:巴蜀书社,2007年,第127页。
    ②沈仲常:《重庆江北相国寺的东汉砖墓》,《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3期,第47页。
    ③巫鸿:《四川石棺画像的象征结构》,《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北京:三联书店,第181页。
    ①[明]曹学佺:《蜀中廣記》,卷七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1987,第592册,第164页。
    ②同上。
    ③[明]王象晋,[清]刘灏删补:《御定佩文斋广群芳谱》,卷六十八,《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1987,第847册,第6页。
    ④[元]陶宗仪:《说郛》一百二十卷本,三十一《贾氏说林》,参见《说郛三种》,全十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465页。
    ⑤[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参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92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1987,第592册,第164页。
    ⑥[宋]黄休复:《茅亭客话》,参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42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1987,第1042册,第916页。
    ①[宋]苏轼:《苏轼文集》(全六册)卷七十一,中华书局,1986年03月第1版,第2243页。
    ②载《音乐学从刊第四辑》,第158页。
    ③[宋]朱翌:《猗觉寮杂记》,参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50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1987,第850册,第432页。
    ④[宋]张端义《贵耳集》,参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65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1987,第865册,第459页。
    ⑤[宋]钱易:《南部新书》,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版.第91页。
    ①[清]陆树声:《清暑笔谈》,北京市:中华书局,1985,第5页。
    ②[明]陶宗仪等编:《说郛三种》,一百二十卷本,第105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4819-4830页
    ③[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10月第1版,第70页。
    ④[清]张宗法著,邹介正校释本,农业出版社,1989年。
    ①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泡桐组、河南省商丘地区林业局编著:《泡桐研究》,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年。第12页。
    ②同上,第251页。
    ①[明]李时珍著:《本草纲目》(校点本第三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第1994页。
    ①《蜀中广记》,卷七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1987,第592册,第164页。
    ①唐中六:《琴韵》,成都:成都出版社,1993年。
    ②王宁:《谈何明威先生的吉琴制作艺术与创新》,《乐器》,2005年01期。
    ①唐中六:《巴蜀琴艺考略》,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10月,第91页。
    ②黄旭东等编:《查阜西琴学文萃》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5,第665、673页。
    ①黄旭东等编:《查阜西琴学文萃》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5,第667页。
    ②虞集:《道园学古录》第一至六册,北京市:商务印书馆,1937,第536页。
    ③转引自:王小红编:《川大史学历史地理卷》,成都市: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第61页。
    ①参见中国元史研究会编邱树森主编:《元史论丛》,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04月第1版,第63页。
    ②陈韶湘:《义学记略》,同治《仁寿县志》《礼教志·义学》,第32页,
    ③王笛:《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1644-1911》,北京市:中华书局,2001。
    ④郭沫若:《我的幼年》,上海光华书局,1929年04月.第12页。
    ①唐中六:《巴蜀琴艺考略》四川人民出版社四川出版集团,2006,第103-105页。
    ①许健《琴史初编》174页,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年版。
    ②中国道教协会,苏州道教协会编:《道教大辞典》北京市:华夏出版社,1994.第584页。
    ③王家佑,冯广宏,四川省文史研究馆编:《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室》,2005。
    ④《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续修四库全书819》,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第334页。
    ⑤焦文彬、陕西秦筝学会编:《秦筝史话》,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第239-240。
    ①姚永柱,赵农主编:《咸阳庄园》,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第30页。
    ②赵禄祥主编:《中国美术家大辞典》,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
    ③黄旭东等编:《查阜西琴学文萃》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5,第665页。
    ④同上。
    ⑤阳海清主编:中南、西南地区省、市图书馆馆藏古籍稿本提要:《馆藏钞本联合目录子部艺术类》,武汉市: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第:657页。
    ⑥王绍曾主编、程远芬编,北京市:中华书局,2000,第1372页。
    ①政协内江县委员会:《内江县文史资料第9辑》,1984,第20页。
    ②东台吴心谷编著:《历代画史汇传补编》,1997,卷二,第8页。
    ③吴木主编:《中国古代画家辞典》,杭州市: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第795页。
    ④杨杨廷福杨同甫编:《清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增补本》,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第567页。
    ⑤王嘉陵编著:《李劫人晚年书信集》,成都市: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第88页。
    ⑥(段学新主编)四川省武胜县志编纂委员会:《武胜县志》,重庆市:重庆出版社,1994,第569页。
    ①康丽、关听《民俗文化的地方性》民俗研究2005年第4期,第68页。
    ①唐中六先生编撰,路石堂印。
    ②中文大学出版社,香港大学音乐系出版,2000年
    ①查阜西编撰《存见古琴曲谱辑览》,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第409页。
    ②查阜西编撰《存见古琴曲谱辑览》,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第478页。
    ①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北京古琴研究会编:《琴曲集成》第十四册,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第441页。
    ②同上《琴曲集成》第八册90页。
    ①《<流水>的流变与“传统音乐”的观念》,《音乐研究》,1988年04期。
    ②齐毓怡、王迪:《漫谈(流水)》,《苑艺》,1989年1期。
    ①张庆华:《百瓶斋琴谱研究》,武汉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指导教师丁承运。
    ②黄旭东等:《查阜西琴学文萃》,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5.第617页。
    ③此处《德音堂琴谱》《流水》出自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北京古琴研究会编:《琴曲集成》,第12册,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487-488。《天闻阁琴谱》《流水》出自1876年先刻本。
    207许健:《琴史初编》,人民音乐出版,1982。
    208裴铁侠:《沙堰琴编·流水前记》。
    209《<流水>的流变与“传统音乐”的观念》,音乐研究,1988年04期。
    210谭茗:《蜀派<流水>之形神系统暨美感心理研究》,音乐探索,1992年02期。
    211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中国音乐辞典》,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第62页。
    212成公亮著:《秋籁居琴话》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213易存国著:《琴韵风流》,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第54页。
    217[元]袁桷:《清容居士集》,卷30,参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03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1987;李修生主编:《全元文》第23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218 苏轼:《苏轼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
    219 王笛著,李德英、谢继华、邓丽译:《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20 郭付人、谭继和等:《成都城市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9,第338-357。
    223 http://www.iguqin.com/page/intro/index.php
    224贾士蘅译,安·克努森《二元历史——一个地中海问题》,《他者的历史》,台湾: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第143页。
    ①范哗:《后汉书·孝桓帝纪》卷七,第320页,中华书局1965年出版。
    ②巫鸿:《地域考古对“五斗米道”美术传统的重构》,《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页501-503,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
    ③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忠县涂井蜀汉崖墓》,《文物》1985年第7期,第49-95页。
    ①罗开玉:《巴蜀通史第2册》,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第111页。
    ①李豫川:《中国古琴史上的道教人物》,《成都文物》,2008年第二期,第58-62页。
    ①彭昭倩、詹仁忠:《崂山道教宫观古琴发展回眸》中国音乐学,1996年01期,第56-61页。
    ①唐中六:《巴蜀琴艺考略》四川人民出版社四川出版集团,2006
    ①林聚任刘玉安主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第263页。
    ①唐中六主编,四川省邛崃市文联编:《临邛琴粹》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第136页。
    ①约翰·斯科特《社会网络分析法》,刘军译沈崇麟校,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0页。
    ①赵世瑜:《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参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48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1987。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75。
    [晋]杜预撰,[唐]陆德明音义:《春秋经传集解》,参见张元济等编:《四部丛刊初编》,
    第27册,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
    [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成都市:巴蜀书社,1984。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北京:中华书局,1956。
    [唐]李肇:《唐国史补》,北京市:中华书局,1991。
    [粱]沈约《宋书》,长沙,岳麓书社,1998。
    [宋]陈旸:《乐书》,北京市: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宋]王溥:《唐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55。
    [宋]李石:《方舟集》,参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4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1987。
    [宋]李防等:《太平广记》,参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43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1987。
    [宋]朱长文:《琴史》,参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3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1987。
    [宋]王尧臣等:《崇文总目》,参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74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1987。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参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47-1348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1987。
    [宋]朱胜非:《绀珠集》,参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72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1987。
    [元]吴澄:《吴文正集》,参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9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3-1987。李修生主编《全元文》第14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宋]周密:《齐东野语》,参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65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1987。
    [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参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74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1987。
    [宋]汪元量撰,孔凡礼编:《增订湖山类稿》,北京市:中华书局,1984。第255页。
    [宋]赵文礼选编;黄季鸿点校:《阳春白雪》,长春市: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宋]李防主纂:《太平御览》,参见张元济等编:《四部丛刊初编》,第85册,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
    [宋]黄休复:《茅亭客话》,参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42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1987。
    [宋]苏轼:《苏轼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
    [宋]范哗:《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82。
    [宋]钱易:《南部新书》,北京:中华书局,1985。
    [宋]朱翌:《猗觉寮杂记》,参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50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1987。
    [宋]张端义:《贵耳集》,参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65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1987。
    [元]袁桷:《清容居士集》,参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03册,台湾:商务印书
    馆,1983-1987;李修生主编:《全元文》第23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参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13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1987。
    [元]虞集:《道园学古录》,北京市:商务印书馆,1937。
    [元]郑玉:《师山集》,参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1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1987。
    李修生主编:《全元文》,第46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明]谢肇淛:《五杂俎》,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明]陈耀文:《天中记》,参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96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1987。
    [明]危素:《说学斋稿》,参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26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1987。
    [明]程敏政:《新安文献志》,参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75-1376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1987。李修生主编:《全元文》第21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明]蒋克谦编:琴书大全,参见《续修四库全书》,第109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明]危素:《说学斋稿》,参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26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1987。
    [明]袁均哲:《太音大全集》,参见《续修四库全书》,第109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明]何乔新:《椒邱文集》,参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4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1987。
    [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参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92册,台湾:台湾商务印 书馆,1983-1987。
    [明]陶宗仪等:《说郛三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明]张岱:《陶庵梦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明]陆树声:《清暑笔谈》,北京市:中华书局,1985。
    [明]王象晋,[清]刘灏删补:《御定佩文斋广群芳谱》,参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4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1987。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
    [清]宋翔凤:《乐府余论》参见《丛书集成续编》,第160册,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
    [清]朱长文:《琴史》,参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3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1987。
    [清]厉鄂:《樊榭山房文集》,参见《四部备要》,第87册,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清]陈韶湘:《义学记略》,参见四川省仁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同治《仁寿县志》,成都市: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
    [清]张宗法撰,邹介正校释:《三农记》,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年。
    许健与王迪编:《古琴曲集第一集》,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与北京古琴研究会编:《古琴曲集.第二集》,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蔡德允:《愔愔室琴谱》,台北:中文大学出版社,2000。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北京古琴研究会编:《琴曲集成》,北京:中华书局,2010。
    张孔山、唐彝铭编,叶宗祦校:《天闻阁琴谱》,清光绪二年(1876)先刻本。
    裴铁侠辑:《沙堰琴编》,双楠堂,民国37年(1948)
    续修四库全书编撰委员会编:《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子部,琴书相关卷册1092-1095
    四库未收书辑刊编纂委员会编:《四庳未收书辑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第03辑.第24册.第04辑.第28册.第06辑.19册.第10辑.第10册
    台湾商务印书馆:《四库全书——文渊阁本景印》,清乾隆中敕辑,1983-1987。第839册——子部第145第1189册——集部第1204第220册——经部214
    张世彬:《中国音乐史论述稿》,香港友联出版社有限公司,1975。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
    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中国古代乐论选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许健编著:《琴史初编》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
    卓芳玲著:《古琴弦音》台北:希代书版公司,1984。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中国音乐辞典》,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音乐学丛刊》编辑部编:《音乐学丛刊第四辑》,北京市: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中国音乐史参考图片,第十辑,古琴专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
    苗晶,乔建中:《论汉族民歌近似色彩区的划分》,北京市: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
    吉联抗辑:《琴操》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
    叶明媚著:《古琴音乐艺术》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公司,1991。
    唐中六主编:《琴韵》成都:成都出版社,1993。
    叶明媚著:《古琴艺术与中国文化》香港:中华书局(香港)公司,1994。
    黄旭东等编:《查阜西琴学文萃》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5。
    吴门琴社编:《吴门琴谱》苏州:古吴轩出版社,1998。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北京古琴研究会编:《中国古琴珍萃》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8。
    台北市立国乐团,朱家炯等撰稿鸿禧美术馆编辑:《古琴纪事图录》台北:台北市立国乐团,2000。
    曹本冶,乔建中,袁静芳,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传统音
    乐学会合编:《中国音乐研究在新世纪的定位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市: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刘承华著:《古琴艺术论》,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2。
    易存国著:《中国古琴艺术》,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顾梅羹著:《琴学备要》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易存国著:《琴韵风流》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赵维平:《中国古代音乐文化东流日本的研究》,上海市: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章华英著:《古琴(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
    王震亚著:《古琴曲分析》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乔建中:《国乐今说乔建中音乐文集》,上海市: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唐中六:《巴蜀琴艺考略》,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四川出版集团,2006。
    苗建华著:《古琴美学思想研究》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徐君跃,徐晓英著:《浙派古琴艺术(文化杭州丛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
    赵维平:《中国与东亚诸国的音乐文化流动:赵维平音乐文集》,上海市: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中央音乐学院:《2006北京国际古琴音乐文化周——暨纪念古琴大师吴景略诞辰一百周年》,2006。
    查阜西编纂:《存见古琴曲谱辑览》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洛秦:《学无界知无涯:释论音乐为一种历史和文化的表达》,上海市: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
    黄允箴:《纵横民歌时空:黄允箴音乐文集》,上海市: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
    林友仁,林晨:《二十世纪古琴文论目录》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
    蔡良玉编译:《古琴艺术汉英双语小辞典(中国传统音乐研究文库)》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
    唐中六主编,四川省邛崃市文联编:《临邛琴粹》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王迪整理:《弦歌雅韵二十世纪琴学资料珍萃》北京:中华书局,2007。
    萧梅:《中国大陆1900-1966民族音乐学实地考察编年与个案》,上海市: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
    施咏著:《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
    林西莉:《古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林晨编著:《古琴》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
    王咏:《国家民间文化遗产——社会学视野中的吴地古琴变迁》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9。
    成公亮著:《秋籁居琴话》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凌瑞兰著:《现代琴人传》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
    乔建中主编/导读:《中国传统音乐》,上海市: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
    乔建中:《土地与歌修订版》,上海市: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
    洛秦:《音乐中的文化与文化中的音乐》,上海市: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0。
    萧梅:《田野的回声音乐人类学笔记》,上海市: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0。
    洛秦编:《音乐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导论》,上海市: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03.
    饶宗颐二:《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卷04:经术、礼乐)》,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
    郭沫若:《我的幼年》,上海:上海光华书局,1929。
    地图出版社编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集》,北京:地图出版社出版,197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泡桐组、河南省商丘地区林业局编著:《泡桐研究》,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
    张紫晨:《歌谣小史》,福州市: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
    李旭旦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
    刘大杰:《刘大杰古典文学论文选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苏秉琦:《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陈传席编:《中国山水画史》,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88。
    郭付人、谭继和等:《成都城市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9。
    [法]马克·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赵永纪:《清初诗歌》,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3。
    罗开玉:《巴蜀通史2》,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
    中国道教协会,苏州道教协会编:《道教大辞典》北京市:华夏出版社,1994。
    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辞典编撰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撰处:《汉语大词典》,上海:汉语大
    辞典出版社,1994。
    (段学新主编)四川省武胜县志编纂委员会:《武胜县志》,重庆市:重庆出版社,1994。
    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台北市: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
    阳海清主编:中南、西南地区省、市图书馆馆藏古籍稿本提要:《馆藏钞本联合目录子部艺术类》,武汉市: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丹]克斯汀·海斯翠普编,贾士蘅译:《他者的历史》,台北:麦田出版社,1998。
    韩玉敏主编:《新编社会学辞典》,北京市: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
    吴木主编:《中国古代画家辞典》,杭州市: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丁宏:《东干文化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张延风编著:《中国艺术史》,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英]保罗·G·巴恩主编郭小凌等译:《剑桥插图考古史》,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
    夏鼐著:《夏鼐文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王笛:《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1644-1911》,北京市:中华书局,2001。
    杨廷福杨同甫编:《清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增补本》,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王崇人主编:《中国书画艺术辞典篆刻卷》,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栾丰实、方辉、靳桂云:《考古学理论方法技术》,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焦文彬、陕西秦筝学会编:《秦筝史话》,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
    盛长柱,董广欣主编:《洛阳艺术论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
    吴熊和:《唐宋词通论》,北京市:商务印书馆,2003。
    林聚任刘玉安主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常建华:《社会生活的历史学:中国社会史研究新探》,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李国章赵昌平主编:《中华文史论丛总第80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谭红主编:《巴蜀移民史》,成都:巴蜀书社,2005
    巫鸿:《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北京:三联书店,2005。
    王家佑,冯广宏,四川省文史研究馆编:《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室》2005。
    李希凡等编:《中华艺术通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赵世瑜:《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王笛著,李德英、谢继华、邓丽译:《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陈慧琳主编:《人文地理学(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赵禄祥主编:《中国美术家大辞典》,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
    米骞著编:《两汉四川陶俑鉴藏》,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07年。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绵阳市博物馆,三台县文物管理所编著:《三台郪江崖墓》,北京市:文物出版社,2007。
    重庆市文物局:《重庆市移民局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2001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美]约翰·斯科特:《社会网络分析法》,刘军译沈崇麟校,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
    雷鸣:《聚珍轩藏品赏鉴》,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霍巍、赵德云:《战国秦汉时期西南地区的对外文化交流》,成都:巴蜀书社,2007。
    王小红编:《川大史学历史地理卷》,成都市: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姚永柱,赵农主编:《咸阳庄园》,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王嘉陵编著:《李劫人晚年书信集》,成都市: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
    喻绍泽:《古琴演奏简论》, 《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1983第01期。
    曾成伟:《《秋水》简介》, 《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1984第02期。
    朱默涵:《川派古琴艺术研究》,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88第03期。
    谭茗:《艺高德美丰绩永铭——忆蜀派古琴大师喻绍泽》,《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1989第01期。
    谭茗:《蜀派<流水>之形神系统暨美感心理研究》,《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1992第02期。
    朱默涵:《川派琴家顾梅羹——纪念顾梅羹先生逝世二周年》,《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92第04期。
    秦巴:《高山青流水长——蜀派古琴家曾成伟其人其事》, 《国际人才交流》,1996第04期。
    谭谙:《弦索咏情重神似——肖前勇、林其美、曾成伟独奏音乐会漫评》, 《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1996第03期。
    俞秦琴:《浅论蜀派古琴的特点》, 《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1997第03期。
    曾成伟:《蜀派古琴源流及艺术特色》, 《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1997第02期。
    曾成伟:《琴诗中的意境》, 《中国音乐》,1998第03期。
    张力伟,黎英海:《静静的河——在纪念著名川派古琴家顾梅羹先生百年诞辰音乐研讨会上
    的发言》,《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0第01期。
    喻文燕,朱铮:《古琴新曲创作的有益尝试——蜀派琴家喻绍泽先生建国后琴曲创作浅探》,
    《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03第02期。
    冯光钰:《风度娴静琴韵流芳——纪念川派古琴大师喻绍泽先生诞辰100周年》,《乐器》2003第12期。
    许健:《辉煌的巴蜀琴学——纪念喻绍泽百年华诞》,《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03第02期。
    敖昌群:《蜀派古琴显魅力,茫茫宇宙觅知音——在喻绍泽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会开幕式
    上的讲话》, 《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03第02期。
    冯光钰:《让蜀派古琴的“流水”长流不息——在“蜀派古琴大师喻绍泽先生诞辰100周年”
    纪念会上致词》, 《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03第02期。
    胡扬吉:《<高山>树丰碑,<流水>传芳韵——喻绍泽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活动综述》, 《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03第02期。
    朱江书:《蜀派琴家喻绍泽先生的古琴演奏艺术》, 《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03第02期。
    王迪:《卓越的琴家高尚的品德——纪念古琴大师喻绍泽老先生》,《音乐探索(四川音乐 学院学报)》,2003第02期。
    喻文燕,朱铮:《古琴新曲创作的有益尝试——蜀派琴家喻绍泽先生建国后琴曲创作浅探》,
    《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03第02期。
    吴钊:《贵在传统的保存和发扬——为纪念川派古琴大师喻绍泽诞辰一百周年而作》,《人民音乐》,2003第04期。
    王宁 《谈何明威先生的吉琴制作艺术与创新》, 《乐器》,2005年01期。
    朱江书:《蜀派琴曲<秋水>研究》,《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第01期。
    朱江书:《巴蜀琴史第一书——<巴蜀琴艺考略>述评》, 《音乐探索》,2008第01期。
    代茹:《古谱今解——蜀派琴曲<醉渔晚唱>古谱中的音乐性探索》, 《音乐探索》,2009第03期。
    成公亮:《古琴家张育瑾和山东诸城琴派》, 《齐鲁艺苑》,1982。
    陶艺,成公亮:《一张珍贵的古琴音乐资料照片》,《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84第04期。
    刘赤诚:《<梅庵琴谱>与诸城派》, 《中国音乐》,1984第02期。
    郑珉中:《论唐琴的特点及其真伪问题》, 《故宫博物院院刊》,1985第03期。
    刘忆:《虞山琴派创始人——严澂》,《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88第02期。
    许健:《虞山派的清微淡远》,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89第01期。
    甘涛:《淮安琴派夏一峰》,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90第03期。
    梅曰强:《广陵琴社社长孙绍陶》,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91第02期。
    陶艺:《广陵琴派第十代传人刘少椿》,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91第02期。
    戴微:《传人·传谱·传派——广陵琴派的历史沿革和艺术风格》, 《音乐研究》,1991第02期。
    项阳:《与中国弓弦乐器相关的几个问题的探讨》, 《中国音乐学》,1992年1期。
    戴晓莲:《怀念我的长辈、导师张子谦》, 《人民音乐》,1993第01期。
    李瑞:《岭南琴派传人黄炳堑》, 《岭南文史》,1994第01期。
    郑珉中:《论鉴定古琴的两种方法——我是怎么认识唐琴的》, 《故宫博物院院刊》,1995第01期。
    郑珉中:《七弦琴的原始阶段初探——与吴钊君商榷》, 《故宫博物院院刊》,1995第04期。
    郑珉中:《漫谈有关琴史的几个问题——与津门琴友商榷》, 《故宫博物院院刊》,1998第02期。
    郑珉中:《两宋古琴浅析》, 《故宫博物院院刊》,1999第04期。
    王小平:《广陵琴派艺术特征初论》,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0第04期。
    郑珉中:《漫谈中国古琴珍萃中的唐琴(下)》, 《收藏家》,2001第07期。
    郑珉中:《漫谈中国古琴珍萃中的唐琴(中)》, 《收藏家》,2001第06期。
    郑珉中:《漫谈中国古琴珍萃中的唐琴》, 《收藏家》,2001第05期。
    朱晞:《重评严天池》,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3第04期。
    戴微:《浙派古琴的兴起、发展与嬗变》,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3第02期。
    戴微:《绍兴琴派的历史寻踪》,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4第04期。
    杨春薇:《琴乐流派的结构研究法》, 《中国音乐学》,2004第04期。
    杨新庆:《中国古琴流派的形成与划分》,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第02期。
    刘承华:《南宋浙派对后世琴派的影响及其脉络》,《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第02期。
    乔建中:《广陵未散明珠不沉——香港龙音制作公司”国乐大师”系列制品述评(六)刘少椿》,《中国音乐学》,2004第04期。
    杨春薇:《琴乐流派源流之考证》, 《中国音乐》,2005第03期。
    米永盈,刘淑美:《诸城派古琴的艺术特点及其在山东的发展现状》,《齐鲁艺苑》,2007第03期。
    章华英:《明代虞山琴派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述考》,《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7第02期。
    李小戈:《研究琴派风格成因要注意古琴音乐的特殊性》,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第02期。
    刘承华:《探寻历史上的金陵琴派》,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8第02期。
    李德敬:《论诸城琴派的民间俗乐风格》,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8第03期。
    王雅晖:《虞山琴派对明代琴乐发展与传播的历史意义论析》, 《东南传播》,2008第08期。
    李德敬:《诸城琴派考略》, 《艺术研究》,2008第01期。
    李德敬:《诸城琴曲<关山月>音乐风格研究》, 《德州学院学报》,2008第01期。
    王河,虞文霞:《宋代“江西琴派”考论》, 《江西社会科学》,2008第06期。
    王姿妮,梁伟:《新浙派琴乐生存势态微观——西湖琴社个案研究》,《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9第03期。
    王雅晖:《明代虞山派古琴艺术特征探析》, 《大众文艺(理论)》,2009第16期。
    施咏:《扬州广陵派古琴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现状调查与思考——古琴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调
    查之二》,《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9第04期。
    乔建中:《现代琴学论纲》,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戴嘉枋《<流水>的流变与“传统音乐”的观念》,音乐研究,1988年04期
    乔建中《音地关系探微》,刘靖之编:《民族音乐研究第二辑》,香港:香港民族音乐学会,1990。
    齐毓怡、王迪:《漫谈(流水)》, 《苑艺》,1989年第1期。
    彭昭倩、詹仁忠:《崂山道教宫观古琴发展回眸》中国音乐学,1996年第01期
    李豫川:《中国古琴史上的道教人物》, 《成都文物》,2008年第2期。
    沈仲常:《重庆江北相国寺的东汉砖墓》, 《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3期。
    《马土堆二、三号汉墓发掘的主要收获》, 《考古》,1975第01期。
    李复华,郭子游:《郫县出土东汉画象石棺图象略说》, 《文物》,1975第08期。
    四川三台县发现东汉墓》,《考古》,1976第06期。
    赵殿增,高英民:《四川阿坝州发现汉墓》, 《文物》,1976第1 1期。
    刘世旭:《凉山地区的考古发现》,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82第04期。
    潘六坤:《浙江海宁东汉画像石墓发掘简报》, 《文物》,1983第05期。
    冯光生:《中国音乐考古资料文献目录(1949—1981)》, 《乐器》,1983第04期。
    冯光生:《中国音乐考古资料文献目录(1949—1981)》, 《乐器》,1983第03期。
    冯光生:《中国音乐考古资料文献目录》, 《乐器》,1983第02期。
    刘志远:《成都昭觉寺汉画像砖墓》, 《考古》,1984第01期。
    张才俊、川省王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忠县涂井蜀汉崖墓》, 《文物》,1985第07期。
    余德章:《四川东汉墓出士的乐伎形象》, 《乐器》,1985第02期。
    唐长寿:《乐山麻浩崖墓研究》, 《四川文物》,1987年第2期。
    赵世纲,欧正文:《密县后士郭汉画像石墓发掘报告》, 《华夏考古》,1987第02期。
    罗二虎:《四川崖墓的初步研究》, 《考古学报》,1988第02期。
    何志国:《四川绵阳河边东汉崖墓》, 《考古》,1988第03期。
    丁天锡:《川南岩葬及其有关问题初探》, 《民族研究》,1988第04期。
    周杰华:《夹江千佛岩东汉崖墓清理简报》, 《四川文物》,1988第06期。
    胡学元:《乐山市中区高笋田崖墓清理简报》, 《四川文物》,1988第03期。
    雷建金,曾健:《内江市中区红缨东汉崖墓》, 《四川文物》,1989第04期。
    何志国:《四川绵阳何家山1号东汉崖墓清理简报》, 《文物》,1991第03期。
    何志国:《四川绵阳何家山2号东汉崖墓清理简报》, 《文物》,1991第03期。
    马幸辛:《达县市曹家梁东汉墓清理简报》, 《四川文物》,1991第06期。
    宋建民:《江油市河西崖墓清理简报》, 《四川文物》,1991第05期。
    杨重华:《四川三台发现一座东汉墓》, 《考古》,1992第09期。
    汤池:《齐讴女乐曼舞轻歌——章丘女郎山战国乐舞陶俑赏析》, 《文物》,1993第03期。
    李日训:《山东章丘女郎山战国墓出土乐舞陶俑及有关问题》, 《文物》,1993第03期。
    景竹友:《三台新德乡东汉崖墓清理简报》, 《四川文物》,1993第05期。
    马幸辛:《四川达县市曹家梁东汉墓》, 《考古》,1995第01期。
    杨德文:《云南大理市下关城北东汉纪年墓》, 《考古》,1997第04期。
    曹建强:《四川东汉陶俑》, 《古今农业》,1998第03期。
    唐应龙:《近年来音乐考古发现与研究综述》, 《音乐研究》,1998第04期。
    俞凉亘,高金照:《洛阳东北郊东汉墓发掘简报》, 《文物》,2000第08期。
    唐光孝:《绵阳崖墓的初步研究》, 《四川文物》,2000第06期。
    廖顺勇:《安岳县林凤镇松林村东汉崖墓清理简报》, 《四川文物》,2000第05期。
    罗二虎:《四川汉代砖石室墓的初步研究》, 《考古学报》,2001第04期。
    李新全,于俊玉:《辽宁朝阳市黄河路唐墓的清理》, 《考古》,2001第08期。
    李明斌:《四川成都市北郊战国东汉及宋代墓葬发掘简报》, 《考古》,2001第05期。
    丁斌:《汉代写意雕塑初探》,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1第04期。
    马幸辛:《川东北历代古墓葬的调查研究》, 《四川文物》,2001第02期。
    潘辛宁:《内昆铁路四川段建设中的文物调查》, 《四川文物》,2002第02期。
    宋治民:《成都市青白江跃进村西汉墓三题》, 《四川文物》,2002第01期。
    张玉、刘照建:《徐州地区西汉陶俑的发现及初步研究》, 《东南文化》,2002第11期。
    刘芬:《试论四川汉代说唱俑及其史料价值》, 《音乐探索》,2003第03期。
    杨秋莎:《汉魏时期蜀汉、孙吴墓葬中的佛教遗物——兼谈长江流域的佛教传播》,《四川文物》,2003第05期。
    莫洪贵,覃海泉:《四川达成铁路南充东站考古发掘报告》, 《四川文物》,2003第02期。
    陈静:《从四川省博物馆馆藏古琴谈古琴文化》, 《四川文物》,2003第01期。
    黄家祥,王朝卫:《四川宜宾横江镇东汉崖墓清理简报》, 《华夏考古》,2003第01期。
    吴桂兵:《白毫相俑与长江流域佛教早期传播》, 《东南文化》,2003第03期。
    李飞:《贵州兴仁县交乐十九号汉墓》, 《考古》,2004第03期。
    刘章泽,李昭和:《四川中江塔梁子崖墓发掘简报》, 《文物》,2004第09期。
    王子初:《马王堆七弦琴和早期琴史问题》, 《上海文博论丛》,2005第04期。
    张合荣:《贵州赤水市复兴马鞍山崖墓》, 《考古》,2005第09期。
    罗开玉:《三国蜀汉土著豪族初论》,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第06期。
    谢崇安:《中江塔梁子东汉崖墓胡人壁画雕像考释——兼论印欧人种入居我国西南的时代问
    题》,《四川文物》,2005第05期。
    许一伶:《论徐州西汉乐舞俑的艺术特色》, 《东南文化》,2005第02期。
    秦序:《六朝器乐与乐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6第04期。
    季仲玲:《汉画像中琴的艺术表现形式》, 《南都学坛》,2006第05期。
    魏崴:《从汉陶人物俑看汉代四川社会》, 《文史杂志》,2006第04期。
    邱洪:《秦汉时期贵州黔北地区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开发》, 《贵州文史丛刊》,2006第01期。
    李昆声,黄德荣:《再论万家坝型铜鼓》, 《考古学报》,2007年第2期。
    陈云洪,张俞新,王波:《成都市新都区东汉崖墓的发掘》, 《考古》,2007第09期。
    刘弘,姜先杰,唐亮:《四川西昌市杨家山一号东汉墓》, 《考古》,2007第05期。
    李云晋:《洱海区域汉晋砖室墓葬及族属考述》, 《大理学院学报》,2007第09期。
    孙敏:《由大美而优美的发轫——秦汉墓葬明器的审美意趣的流变》,《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7第03期。
    乔栋,秦臻:《重庆丰都县燕子村东汉、西晋墓发掘简报》, 《东南文化》,2008第06期。
    蒋晓春:《三峡地区秦汉墓的分期》, 《考古学报》,2008第02期。
    曾繁模:《巫山地区汉代乐舞俑的文化考辨》, 《重庆社会科学》,2008第06期。
    王志高,马涛,龚巨平:《南京江宁上坊孙吴墓发掘简报》, 《文物》,2008第12期。
    陈艳,郭昌莲,裴健,etal:《重庆巫山土城坡墓地Ⅲ区东汉墓葬发掘报告》,《江汉考古》,2008第01期。
    寇玉峰,李国学,邓晓纯,etal:《朝阳纺织厂唐墓发掘简报》, 《边疆考古研究》,2009第00期。
    晏满玲:《泸州地区崖墓刍议》,《四川文物》,2009第04期。
    刘永忠,温曦:《昭通汉族民间音乐源流概说》, 《民族音乐》,2010第03期。
    刘宝山:《重庆万州区青龙嘴墓地考古发掘简报》, 《华夏考古》,2010第01期。
    陈祖军,刘敏,李再仁,etal:《四川武胜山水岩崖墓群发掘报告》, 《四川文物》,2010第01期。
    李昆声,李安民:《试论黑格尔Ⅰ型铜鼓的三个亚型——以中国西南为中心》,《思想战线》,2010年第3期。
    宋蜀华:《论历史人类学与西南民族文化研究——方法论的探索》, 《思想战线》1997年第3期。
    康丽、关昕:《民俗文化的地方性》, 《民俗研究》,2005年第4期。
    庄孔韶《历史人类学的原则》, 《中国都市人类学通讯》,2000年第3期。
    章华英:《虞山琴派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2002。
    徐冠华:《<神奇秘谱>初探》,东南大学,2005。
    周仕慧:《<乐府诗集·琴曲歌辞>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05。
    柯黎:《谢琳<太古遗音>研究》,武汉音乐学院,2005。
    亓娟莉:《<乐府诗集·琴曲歌辞>研究》,西北大学,2005。
    焦志丽:《以昆曲、古琴等教学实践为例看中国传统音乐对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影响》,首都师范大学,2005。
    林晨:《行万里征程开世纪先河》,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
    郑红:《浙派琴史初探》,福建师范大学,2006。
    吴婧:《古琴“胡笳”曲研究》,武汉音乐学院,2007。
    王法新:《从<乐记>的传播精神看古琴文化的传播处境》,北京师范大学,2007。
    王雅晖:《明代琴乐初探》,福建师范大学,2007。
    董文静:《论古琴右手指法的发展与变迁》,武汉音乐学院,2008。
    吴安宇:《琴家耶律楚材、袁桷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08。
    杨雯:《民间作坊与斫琴工艺》,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
    孙腊梅:《琴论中紧密联系演奏实践的美学遗产》,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
    张婷:《近代琴家管平湖》,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
    宁江滨:《湘籍琴家邱之桂、杨宗稷、顾梅羹考略》,湖南师范大学,2009。
    张庆华:《百瓶斋琴谱研究》,武汉音乐学院,2009。
    王建欣:《<五知斋琴谱>四曲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2002。
    戴微:《江浙琴派溯流探源》,上海音乐学院,2003。
    王咏著:《国家·民间·文化遗产》,南京大学,2005。
    张斌:《宋代的古琴文化与文学》,复旦大学,2006。
    章华英:《古琴音乐打谱之理论与实证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
    司冰琳:《中国古代琴僧及其琴学贡献》,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
    诸薇娜:《音乐认知研究及其计算分析》,厦门大学,2008。
    李小戈:《广陵琴派的文化生态研究》,南京艺术学院,2008。
    王姿妮:《浙地琴乐背景与“西湖琴社”》,南京艺术学院,2008。
    曹贞华:《西周至唐宫廷雅乐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
    胡斌:《现代认同与文化表征中的古琴》,上海音乐学院,2009。
    傅暮蓉:《查阜西琴学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
    陈美佑:《琴艺文人观之研究—从标题名称论古琴音乐之文艺性》,GL艺术学院,1985。
    陈庆隆:《古琴技法对琵琶音乐汉化的影响》,GL成功大学,1993。
    吴菡:《古琴工艺初探》,GL台北艺术大学,1993。
    洪宏旼:《古琴纳音功能之探讨》,GL台南艺术大学,1995。
    范智钦:《生漆对于古琴声音能量之影响》,GL嘉义大学,1997。
    周虹怜:《唐代古琴诗研究》,辅仁大学,2000。
    魏世雅:《古琴谱字分类及节奏性指法研究——以“锁”系中两种指法为例》,GL艺术学院,2001。
    戴盛柏:《艺术与社会互为建构的过程—以古琴为例》,东海大学,2003。
    RobertvanGulik:The Lore of the Chinese Lute.Tuttle Pub,1969.
    Bell Yung:Choreographicand Kinesthetic Elementsin Performanceonthe Chinese Seven-String Zither, Ethnomusicology28:3(Sept.1984)p.505
    BellYung:Historical Interdependency of Music:A Case Study of the Chinese Seven-String Zither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usicological Society, Vol.40,No.1.(Spring,1987),pp.82-91.
    BrunoNettl:The Study of Ethnomusicology Thirty-one Issuesand Concepts, University of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2005.
    QinLuo:Kunju,Chinese Classical Theater And its Revivalin Social, Political,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Contexts, KentState University,1997.
    TerryG. Jordanand Lester Rowntree:The Human Mosaic A Thematic Introduction to Cultural Geography. NewYork:Harperand Row,1982。
    http://j wc.cupl.edu.cn/dg/shx/34.pdf
    http://www.eastling.org
    http://www.konglinqinguan.com
    http://www.iguqin.com/page/intro/index.php
    http://news.huain.com/html/2005/07/20/news_154915.html
    http://geo.cersp.com/sJxzy/UploadFiles_2329/200704/20070427143832636.jpg
    http://www.sil.org/computing/sa/sa_download.htm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