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指人名词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现代汉语指人名词是从意义的角度划分出来的名词小类,指的是表示人的名词,其特点是具有“+[人]”的语义特征。本文立足词汇学和词汇语义学,结合社会、认知因素来探讨现代汉语指人名词指人的途径和方法,并研究现代汉语指人名词在词汇系统中的组织状态、发展和运用情况,是对现代汉语指人名词动态和静态相结合、描写和应用相结合的研究。
     现代汉语指人名词是汉语有生名词研究的重点。本文的研究既可以进一步完善现代汉语有生名词的研究,也对辞书编纂过程中相关词条的处理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指人名词教学具有借鉴意义。
     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研究汉语指人名词的产生途径;第三章研究指人名词的结构和意义;第四章研究指人名词的词汇类聚,第五章研究指人名词的共时动态运动,第六章研究指人名词的运用。第七章是本文的结语部分。
     在第一章绪论中,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与称谓语、称呼语、人名和绰号等相关概念进行了区分,对以往的相关研究从语法学研究、词汇学研究和社会语言学研究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等进行了说明。
     第二章首先根据指称对象的不同,把现代汉语指人名词分为三类:亲属类指人名词表示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社会类指人名词表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认知类指人名词则是从认知的角度揭示人对他人的种种看法。然后从社会、认知和语言三个方面阐述指人名词产生的原因和途径。现代汉语指人名词的产生,与社会交际的需要和人的思维规律密不可分,同时也是语言因素作用的结果。社会制度的变迁、社会生产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变化、社会观念的更新、社会心理的转变和中外文化的传播都为现代汉语指人名词的产生提供了充足的社会条件。现代认知科学表明,人类思维的概念化与范畴化,人类思维的隐喻、转喻、转指等思维方式,都在现代汉语指人名词的产生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语言规律则决定了指人名词在语言中的最终形式。
     第三章是对指人名词结构和意义的研究。首先从是否包含指人词素的角度入手,区分了为包含指人词素的和不含指人词素的两种情况。包含指人词素的指人名词,一般把指人词素作为核心词素,其他词素作为特征词素,特征词素义和核心词素义通过各种组合方式来揭示现代汉语指人名词的意义。但特征词素义不等于词义,词义还需要通过特征词素义去进一步揭示。不包含指人词素的指人名词,没有核心词素,是通过特征词素的组合来表示词义的。特征词素义的组合在揭示指人名词词义时,一般不是直接的,而是要通过一个过渡性词义。这个过渡性词义可能是动词词义,也可以是名词词义或形容词词义,然后通过比喻或者引申,才能与指人词义建立联系。现代汉语指人名词的意义可以概括为“……的人”的模式,前面是词的具体意义部分,揭示人的不同特点,后面的“人”是类属词。有的时候,根据词义理解的需要,“人”也可以换成其他表示类概念的指人词语。
     第四章研究现代汉语指人名词的词汇类聚。现代汉语指人名词中蕴藏着许多大大小小的词汇类聚,有同义词、反义词、多义词等等不同的情况,还包括类属词、同位词、主题义族、对称关系名词、缩并关系名词和逆向关系名词特殊的指人名词词汇类聚。其中同义词和反义词数量最多、也最有特点,指人词素在构成指人同义词和指人反义词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许多学者设想词汇和语义都像是语音、语法那样是成系统的,只是如何揭示这种系统性有不同认识。许多学者设想汉语中存在“人”这一语义场,但还没有人把现代汉语中的“人”这个语义场完整地揭示出来。本文的研究揭示了一部分指人名词系统的面貌,为揭示“人”这个语义场提供了借鉴。
     第五章从动态的角度研究现代汉语指人名词。词汇的共时运动形式是动态词汇学关注的重要方面。目前,汉语词汇正处于一个非常活跃的时期,现代汉语指人名词,也在汉语词汇发展的大潮中不断变化。新的指人名词不断产生,同时一些旧的指人名词在慢慢隐退,指人名词的词义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还特别对现代指人名词中很有特色的同族词现象进行了研究,认为指人同族词具有很强的能产性,同族词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大量同族词的产生对现代汉语指人名词系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第六章也是动态研究,探讨了指人名词在语境中的不同情况。在语境中,现代汉语指人名词的词义由静态变为了动态,产生了许多临时性的言语成分,这些临时性的言语成分体现在语音、词义、语法和修辞各个方面。使用指人名词可以起到很好的表达作用,可以表明人际关系,揭示人物心理,显示人物地位,说明人物处境,指明人物角色的转变。但错误地使用指人名词则会给语言表达带来消极影响。
     第七章是结语部分,简要地概括了本文的主要结论,并提出了今后继续深入研究的思路和方向。现代汉语指人名词研究是一个有待继续挖掘的领域,今后我们将在组合研究、历时研究和比较研究等方面进一步探讨。我们希望能通过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充分展示现代汉语指人名词的面貌,并为将来指物名词的研究、对指人的动词、形容词的研究奠定一定的基础。
Person nouns in Modern Chinese are, in terms of meaning, a subcategory of nouns of the language, with the semantic property of [+ HUMAN]. The present paper tries to discuss the ways in which general nouns enter this subcategory in lexicological and semantic approaches, with some social and cognitive factors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studies the layout,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ouns referring to people in the modern Chinese language. The research methods used in the study are a combination of dynamic and static observation, description and application.
     The study of nouns referring to people in the modern Chinese language is the focus of human-describing words. The aim of the present paper is not only to make improvement in the study of human-describing words in modern Chinese, but also to provide some insights into entry-processing in compiling lexicographical works and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to non-native speakers.
     The paper consists of seven chapters. Chapter One is introduction, in which the intention of the research, the distinctions of some important concepts like appellation, title, names, and nicknames, literature review in grammatical, lexicological and sociolinguistic dimensions , the explanation of the methodology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are introduced.
     Chapter Two focuses on the research into the creative means by which general nouns are evolved into those referring to people in the Chinese language. Person nouns in Chinese are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relative-oriented nouns showing the relationships of the kinships among people, society-oriented nouns showing the social relations among people, and recognition-oriented nouns showing how a person recognizes others. The causes and the means by which person nouns are evolved from general ones are approached in social, cognitive and linguistic ways. Without the needs of social communication and the regulation of human thinking, nouns referring to people in the Chinese language couldn’t have come to be recognized. Furthermore, the evolution of social system,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the change of social life, the improvement of social doctrine, the transition of social psychology and the spread of the culture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all provided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person nouns. As is shown by modern cognitive science , the conceptualization, systematization, and metaphorization of human thinking have great impact on person nouns. It is the linguistic rules that gover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ouns referring to people in the language.
     In Chapter 3, the research on the structure and significance of person nouns is done. The study begins with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person nouns with and without the semantic component of referring to people. In general, the person nouns with the component of referring to people take the core component of referring to people as the focus, the other components as secondary. The core component works together with the others in different ways to show the meaning of the person noun. In contrast, those without the semantic component of referring to people do not have a core component, and the meaning of a person noun is the result of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components through a transitional feature. This transitional feature may be that of a verb or that of an adjective and a certain relationship is established by means of simile or extension with the meaning of nouns referring to people. The structure of nouns referring to people in the modern Chinese language can be generalized as a“...... person”model, of which the former suspension points is the specific part of word meaning, showing the people’s varied attributes, and the latter one, i.e. person is a kind of word showing the object species. Moreover, in some cases, the person in the model above can be replaced by another one which expresses the concept of object species.
     Chapter 4 is the research into the vocabulary classification of person nouns. Person nouns in Chinese are classified into many different types such as synonyms, antonyms, polysemants, and many other types as well like generic terms, appositions, symmetric nouns and reverse-direction nouns. Among these types, synonyms and antonyms are mostly featured and constitute the largest proportion of person nouns. This is because the morpheme of referring to people plays a central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its synonyms and antonyms. Many scholars believe that lexicon and semantics are systematic in the same way as phonetics and syntax, only with the difference in how to explain this systemization. Many scholars assume that there exists the semantic field of“person”in the Chinese language, yet no one has ever explained it. The present research has provided some reasonable explanations for the system of nouns referring to people and shed some light on the study of the semantic field of“person”.
     Chapter 5 studies person nouns in a dynamic way. The synchronic study of vocabulary is a major concern of the dynamic lexicology. Currently, the Chinese vocabulary is experiencing an active period, and nouns referring to people var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vocabulary. With new person nouns emerging and old ones dying, there are a lot of changes in the meanings of person nouns. A unique study of the present paper is the homologous person nouns. They are thought to be quite productive and imbalanced in their development. The number of homologous person nouns is so great that they affect the system of person nouns in the modern Chinese language.
     Chapter 6 conducts a dynamic research as well, discussing different contexts in which person nouns are used. The meanings of nouns referring to people in certain context are dynamic rather than static, resulting in many temporary speech elements which are manifested in phonetics, words meanings, grammar and rhetoric. The use of person nouns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communication. It reveal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one’s psychological activity, one’s social status and the situation one is in. It also indicates the change of a person’s role. Misuse of person nouns, however, may lead to some negative effects on communication.
     Chapter 7, the conclusion, briefs the main research results and makes some suggestions as to the direction and approach of further study. Person nouns in the modern Chinese language are a research field worth further exploration. and will be discussed more in combinative, chronological and comparative ways. It is hoped that the preset study in this paper on person nouns in the modern Chinese language will provide useful insights into further study of object nouns, person verbs and the adjectives.
引文
[1]曹聪孙.文学作品中人物词汇的义位和义素探讨[J].辞书研究,1983,(2)
    [2]曹志彪.“霸”族新词[J].咬文嚼字,2000,(3)
    [3]陈长书.动态词义的存在形式探析[J].汉字文化,2003,(3)
    [4]陈建民.现代汉语称谓语的缺环和泛化问题[J].汉语学习,1991,(1)
    [5]陈建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的词汇变异[J].语言文字应用,1996,(1)
    [6]陈妮.英汉动物隐喻的认知对比分析[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7]陈平.释汉语中与名词性成分相关的四组概念[J].中国语文,1987,(2)
    [8]陈青松.说“前/原+指人名词”[J].语言文字应用,2010,(1)
    [9]陈新仁.国外词汇语用学研究述评[J].外语研究,2005,(5)
    [10]陈月明.现代汉语社交称谓系统及其文化印记[J].汉语学习, 1992,(2)
    [11]储泽祥.两个指人名词组合造成的复指短语[J].汉语学习,1998,(1)
    [12]戴云.现当代称谓词的时代变迁及其成因考察[J].学术交流,2005,(4)
    [13]邓敏.浅议转喻的认知语用理据[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14]刁晏斌.当代汉语中新的“名1+名2”形式——名词陈述化的一种新形式[J].语言与翻译(汉文版),2005,(4)
    [15]丁益军.俄汉语中表示相应动作特征的表人名词[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16]董秀芳.动词性并列式复合词的历时发展特点与词化程度的等级[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
    [17]董秀芳.词语隐喻义的释义问题[J].辞书研究,2005,(4)
    [18]樊小玲,胡范铸,林界军,马小玲.“小姐”称呼语的语用特征、地理分布及其走向[J].语言文字应用,2004,(4)
    [19]冯海霞.从物到人的词义演变研究[J].南开语言学刊,2006,(2)
    [20]符淮青.从“艺人”和“歌手”的不同说起[J].语文建设,1991,(6)
    [21]高剑华.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称谓语的变化与发展[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8,(4)
    [22]郭楚江,周健.类推造词法对词义的影响[J].广西社会科学,2005,(6)
    [23]郭继懋.常用面称及其特点[J].中国语文, 1995,(2)
    [24]郭熙.当前社会称谓缺位现象小议[J].语文建设,1997,(9)
    [25]韩志刚.现代汉语社会面称语的组合规则及其功能[J].汉语学习, 2001,(1)
    [26]胡中文.同素族词语与语素义义项的归纳[J].辞书研究,2001,(3)
    [27]黄莺.女性头衔称谓与社会地位[J].语文建设,2000,(11)
    [28]李丹弟.词汇语用义的认知理据[J].湖北社会科学,2009,(3)
    [29]李明洁.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的新语汇——关于“某嫂”称谓法[J].语文建设,1997,(6)
    [30]李明洁.千呼万唤风云际会——漫谈50年来的社会变革与称谓变迁[J].语文建设,1999,(2)
    [31]李如龙.汉语词汇衍生的方式及流变[A].苏新春,苏宝荣.词汇学理论与应用(二)[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2]李树新.论汉语比喻义的文化特性[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3,(5)
    [33]李树新.人体词语的认知模式与语义类推[J].汉字文化,2004,(4)
    [34]李新,王晓.英汉动植物隐喻的跨文化比较[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35]李行健.词义演变漫议[J].语文建设,1994,(7)
    [36]李绪洙.说“白丁”[J].语文建设,1997,(9)
    [37]李宇明.词语模[A].邢福义.汉语法特点面面观[C].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38]寥光蓉.英语动物词的喻义[J].语言与翻译研究,1999,(2)
    [39]凌德祥.现代汉语的面称系统[J].中国语文通讯,1987,(3)
    [40]刘博.现代俄语中的表人新词及其分类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2)
    [41]刘瑞明.“无赖”词义辩误及梳理[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
    [42]刘瑞明.“人蛇”的词源及理据[J].辞书研究,2008,(5)
    [43]刘红妮.“X奴”族新词及其社会文化心理[J].汉字文化,2008,(4)
    [44]刘顺.现代汉语名词研究述评[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1)
    [45]刘艳平.借代词特点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5,(10)
    [46]刘艳平.借代词语词义间接性的不同表现[J].重庆社会科学,2007,(3)
    [47]刘中富.新造·吸收·转化[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8,(增刊)
    [48]刘中富.浅谈由多义词素造成的多义复合词[J].东岳论丛,1996,(5)
    [49]卢卫中.汉语构词的转喻阐释[A].束定芳.语言研究的语用和认知视角——贺徐盛桓先生70华诞[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50]陆丙甫.指人名词组合语序的功能解释[J].中国语文,2005,(4)
    [51]陆俭明.由指人的名词自相组合造成的偏正结构[J].中国语言学报,1985,(2)
    [52]陆俭明.同类词连用规则刍议[J].中国语文,1994,(5)
    [53]罗云飞.试论姓名和人称代词构成的同位短语位序问题[J].现代语文,2008,(7)
    [54]罗忠.谈类推机制背景下词族生成的基础[J].现代语文,2009,(5)
    [55]马云霞.人称代词及指人指物名词与方所称代的演变[J].社会科学论坛,2007,(12,下).
    [56]潘攀.论亲属称谓语的泛化[J].语言文字应用,1998,(2)
    [57]潘攀.论亲属称谓语的简化[J].江汉大学学报,1999,(4)
    [58]潘文.普通话亲属称谓形式化初探[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6)
    [59]潘之欣,张迈曾.汉语亲属语扩展用法调查[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2)
    [60]彭迎喜.几种新拟设立的汉语复合词结构类型[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
    [61]彭晓,杨文全.当代汉语新兴词族的形成机制与衍生动因——基于“X女郎”词族的个案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2009,(3)
    [62]沈家煊.认知语言学理论与隐喻语法和转喻语法研究[A].沈阳,冯胜利.当代语言学理论和汉语研究[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63]施新.社会转型期环境下的称谓语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6,(5)
    [64]史宝金.论汉语亲属称谓的特征及其社会历史文化背景[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65]苏筱玲.英汉动物词语的隐喻认知与语域投射[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5)
    [66]孙玉卿.汉语方言“右扩式”亲属称谓词的构词特点[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67]宋永培.《论语》“民”“人”的实际所指与词义特点[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3,(6)
    [68]谭景春.用品类名物词的释义方式[A].沈家煊.现代汉语语法的功能、语用、认知研究[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69]唐燕萍.试论英语植物词汇的隐喻认知意义[J].山东外语教学,2002,(5)
    [70]汤志祥.汉语词汇的“借用”和“移用”及其深层社会意义[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5)
    [71]万齐洲.“人民”词义流变初探[A].冯天瑜,刘建辉,聂长顺.语义的文化变迁[C].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72]王冬梅.动词转指名词的类型及相关解释[J].汉语学习,2004,(4)
    [73]王冬梅.动名互转的不对称现象及成因[A].沈家煊.现代汉语语法的功能、语用、认知研究[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74]王冬梅,赵志强.“前正后偏”说质疑[J].语文学刊,2006,(8)
    [75]王娥,扬清.“老师”称谓的历史演变[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5,(3)
    [76]王宏伟.动物名字转借喻人喻事刍议[J].郑州纺织工学院学报,1997,(增刊)
    [77]王晶.“疙瘩”的词义和用法考察[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王李金.现代汉词语汇中的“死词复活”现象[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78]版),1989,(4)
    [79]王宁.当代理论训诂学与汉语双音合成词构词研究[A].沈阳,冯胜利.当代语言学理论和汉语研究[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80]王玉鼎.论汉语词语的类推变化[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
    [81]王志强.汉民族性别称谓的文化意蕴[J].汉字文化,2006,(4)
    [82]汪卫权.人称代词与指人名词的语义关系[J].淮南师专学报,2000,(2)
    [83]魏慧萍.汉语词义发展演变研究[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
    [84]卫志强.称呼的类型及其语用特点[A].胡文仲.文化与交际[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
    [85]文旭,叶狂.转喻的类型及其认知理据[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6)
    [86]吴长安.“第二”的词汇化意义[J].中国语文,2006,(2)
    [87]吴慧颖.建国以来拟亲属称呼的变化[J].语文建设,1992,(12)
    [88]吴俊.“同志”的语义演变及其与英俄日语的对接[A].冯天瑜,刘建辉,聂长顺.语义的文化变迁[C].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89]吴云芳.并列成分中心语语义相似性考察[J].当代语言学,2005,(4)
    [90]谢晓明.现代汉语表人的“A兼B”格式[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
    [91]邢子民.谈“良人”性别称谓的历史演变[J].语文学刊,2004 ,(3)
    [92]徐国珍.论仿拟造词法的内部理据[J].汉语学习,2007,(6)
    [93]徐晓菁.“外公外婆”也是“爷爷奶奶”——嘉兴市大学生亲属称谓语使用状况调查[J].修辞学习,2006,(3)
    [94]徐通锵.核心字和汉语的语义构辞法[J].语文研究,1997,(3)
    [95]宣恒大.“指人名词+的+指人名词”结构的歧义[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4)
    [96]颜红菊.离心结构复合词的语义认知动因[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97]严辰松.限制性“X的”结构及其指代功能的实现[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3)
    [98]杨波,张辉.隐喻与转喻的相互作用:模式、分析与应用[J].外语研究,2008,(5)
    [99]杨超伯.诗经中的“农人”“众人”简析[J].中国农史,1982,(1)
    [100]杨敬宇.“人称代词+指人名词”结构的歧义[J].汉语学习, 1998,(3)
    [101]杨文全,王平.“A领”词族的衍生变异与语义构造[J].汉语学习,2008,(1)
    [102]曾祥喜.从当代汉语新词语看中国社会文化的变迁[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103]张爱玲.“人称代词+专有名词”及其表达效果[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
    [104]张爱民,姜秀梅.加合判断与表人名词的称谓类型[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
    [105]张博.现代汉语复音词义项关系及多义词与同音形词的分野[J].语言研究,2008,(1)
    [106]张绍麒.词素义与词义的关系刍议[A].本书编委会.词汇学理论与应用(四)[D].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107]张秀峰,连登岗.《四库全书》医者称“师”考论[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
    [108]张怡春.偏正结构复合名词语素异序现象分析[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109]张志慧.英汉“人是物体”概念隐喻的对比分析[J].台州学院学报,2007,(5)
    [110]赵艳芳.语言的隐喻和认知结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评介[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5,(3)
    [111]赵贞静.名词一个小类的词汇语法特点[J].汉语学习,1985,(3)
    [112]郑述谱.俄汉语中表动物词转指人现象之比较[J].外语研究,2001,(3)
    [113]周苏平.春秋“舆人”考辩[J].人文杂志,1999,(3)
    [114]邹渊.人称代词和指人名词组合的语用分析[J].语文学刊,2006,(4)
    [115]朱楚红.“夫妇”与“儿媳”——关于亲属名词的参照点问题[J].语文建设,1999,(2)
    [116]朱德熙.自指和转指[J].方言,1983,(1)
    [117]朱启新.模·范·模范[J].文史知识,1999,(10)
    [118]朱亚军.现代汉语词缀的性质及其分类研究[J].汉语学习,2001,(3)
    [119]朱彦.创造性类推构词中词语模式的范畴扩展[J].中国语文,2010,(2)
    [120]朱永锴,林伦伦.二十年来现代汉语新词语的特点及其产生渠道[J].语言文字应用,1999,(2)
    [121]庄初升.释“姐”[J].汉字文化,1999,(4)
    [122]A·格特力.人类、动物与隐喻[J].国外社会科学,2007,(1)
    [123]常敬宇.汉语词汇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124]曹炜.现代汉语词汇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25]陈光磊.汉语词法论[M].北京:学林出版社,1994.
    [126]陈光磊.改革开放中汉语词汇的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27]陈兰香.汉语词语修辞[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128]岑运强.言语的语言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29]戴昭铭.文化语言学导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
    [130]刁晏斌.现代汉语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
    [131]丁喜霞.中古常用并列双音词的成词和演变研究[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6.
    [132]董为光.汉语词义发展基本类型[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133]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M].成都:巴蜀书社,2002.
    [134]董秀芳.汉语的词库与词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35]冯凌宇.汉语人体词汇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136]冯英.汉语义类词群的语义范畴及隐喻认知研究(一)[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
    [137]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138]符淮青.词义的分析和描写[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
    [139]符淮青.汉语词汇学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
    [140]符淮青.词典学词汇学语义学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41]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修订本)[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142]葛本仪,曹正义.汉语言文字学专题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143]郭伏良.新中国成立以来汉语词汇发展变化研究[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
    [144]贺国伟.汉语词语的产生与定型[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145]胡士云.汉语亲属称谓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146]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47]贾彦德.汉语语义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48]金立鑫.语言研究方法导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149]亢世勇.现代汉语新词语计量研究与应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150]刘吉艳.汉语新词群研究[M].北京:学林出版社,2010.
    [151]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152]刘叔新,周荐.同义词语和反义词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53]刘叔新.语义学和词汇学问题新探[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
    [154]刘静.文化语言学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55]刘顺.现代汉语名词的多视角研究[M].北京:学林出版社,2003.
    [156]刘正光.隐喻的认知研究——理论与实践[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157]刘中富.实用汉语词汇[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158]卢植.认知与语言——认知语言学引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159]陆俭明,沈阳.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60]潘文国,叶步青,韩洋.汉语的构词法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61]任学良.汉语造词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162]沈家煊.认知与汉语语法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63]盛若菁.比喻语义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164]石安石.语义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165]石安石.语义研究[C].北京:语文出版社,1994.
    [166]史存直.汉语史纲要[M].北京:中华书局,2008.
    [167]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168]束定芳.认知语义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169]苏宝荣.词义研究与辞书释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70]苏宝荣.词汇学与辞书学研究[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171]苏新春.文化语言学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172]苏新春.汉语词义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173]孙常叙.汉语词汇[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56.
    [174]孙剑艺.汉语的字、词、词素探析[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175]王惠.现代汉语名词词义组合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76]王珏.现代汉语名词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77]王珏.汉语生命范畴初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78]王军.汉语词汇的动态发展变化探析[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179]王力.汉语词汇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180]王琪.上古汉语称谓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5.
    [181]温端政.汉语语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82]温端政.汉语语汇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83]解正明.社会语法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184]谢之君.隐喻认知功能探索[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185]徐通锵.语言论——语义型语言的结构原理和研究方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186]徐志民.欧美语言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187]许威汉.二十世纪的汉语词汇学[M].太原:书海出版社,2000.
    [188]许威汉.汉语词汇学导论(修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89]杨爱姣.近代汉语三音词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190]杨海明,周静.汉语语法的动态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91]杨吉春.汉语反义复词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92]杨锡彭.汉语语素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93]杨锡彭.汉语外来词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94]杨振兰.汉语词汇的语用探析[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
    [195]杨振兰.动态词彩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
    [196]杨振兰.新时期汉语新词语语义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9.
    [197]于根元,等.语言哲学对话[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
    [198]于根元.应用语言学理论纲要[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199]于根元.世纪之交的应用语言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200]张博,等.基于中介语料库的汉语词汇专题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01]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02]张维鼎.意义与认知范畴化[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
    [203]张小平.当代汉语词汇发展变化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8.
    [204]张永言.词汇学简论[M].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
    [205]张志毅,张庆云.词汇语义学(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06]张志毅,张庆云.词汇语义学与辞书编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207]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08]周光庆.从认知到哲学:汉语词汇研究新思考[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209]周荐.汉语词汇结构论[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210]周荐.词汇学词典学研究[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11]周荐.20世纪中国词汇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12]周荐,杨世铁.汉语词汇研究百年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213]朱彦.汉语复合词语义构词法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14]简·爱切生.语言的变化:进步还是退化?[M].徐家祯,译.北京:语文出版社,1997.
    [215]杰弗里·N·利奇.语义学[M].李瑞华等,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
    [216]R.H.罗宾斯.普通语言学导论[M].申小龙等,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17]Croft,W. & Cruse,D.A.Cognitive,Linguistic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218]J.Lyons.Semantics[M].Cambridge Univercity Press.1977.
    [219]Lakoff,G.& 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20]Lakoff,G.Women,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221]Ullmann,S.Semantics:An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Meaning[M].Oxford:Basil Blackwell.1961.
    [222]梁芳.《现代汉语词典》全喻指人词语探析[D].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23]刘艳平.《汉语大词典》单义项借代词语研究[D].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224]生辉.汉语人名词语意义泛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25]盛超.汉语动物词语研究[D].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26]颜红菊.现代汉语复合词语义结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
    [227]叶文曦.汉语字组的语义结构[D].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6.
    [228]赵倩.汉语人体名词词义演变规律及认知动因[D].北京语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229]曹永兴.现代汉语分类词典[Z].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3.
    [230]亢世勇.新词语大词典(1978-2002)[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3.
    [231][清]梁章钜.称谓录[Z].[清]郑珍.亲属记[Z].合刊本.北京:中华书局,1996.
    [232]梅家驹,竺一鸣,高蕴琦,殷鸿翔.同义词词林[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233]宋子然,杨小平.汉语新词新语年编(2003~2005)[Z].成都:巴蜀书社,2006.
    [234]王艾录,司富珍.现代汉语词名探源词典[Z].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
    [235]《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课题组.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草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236]香港中国语文学会.近现代汉语新词词源词典[Z].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1.
    [237]于根元.中国网络语言词典[Z].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238]张庆云.简明反义词词典[Z].济南:齐鲁书社,1987.
    [239]周荐.2006汉语新词语[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40]周荐.2007汉语新词语[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24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42]从维熙.从维熙集[M].海峡文艺出版社,1986.
    [243]姜昆.姜昆表演相声精品集[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245] [244]马季.马季表演相声精品集[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246]王蒙.王蒙集[M].海峡文艺出版社,1986.
    [247]王朔.玩的就是心跳[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248]王朔.顽主[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249]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选编.中国中篇小说精选(上)[M].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
    
    ①这里的称谓语、称呼语特指指人的称谓语和称呼语,不涉及指物的那部分。
    ②曹炜:《现代汉语词汇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64页。
    ③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272页。
    ①同上。
    ②《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课题组:《〈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草案)〉研制报告》,载《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草案)》,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667页。
    ①胡士云:《汉语亲属称谓研究》,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38页。
    ②亲属类指人名词特点的有关论述参考了刘静的观点,详见刘静:《文化语言学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第229-232页。
    ①“群名”和“通名”是“公名”中的两个类别。详见马建忠:《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33-34页。
    ②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吕叔湘文集》(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16页。
    ③陈光磊:《汉语词法论》,学林出版社,1994年,第85-86页。
    ④范晓:《现代汉语的名词及其再分类》,载上海市语文学会:《语文论丛》,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⑤王珏:《现代汉语名词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86页。
    ⑥王珏:《汉语生命范畴初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07页。
    ⑦张爱民,姜秀梅:《加合判断与表人名词的称谓类型》,《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第59-63页。
    ①陆俭明:《由指人的名词自相组合造成的偏正结构》,《陆俭明自选集》,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72-94页。
    ②陆丙甫:《指人名词组合语序的功能解释》,《中国语文》,2005年第4期,第261-299页。
    ③汪卫权:《人称代词与指人名词的语义关系》,《淮南师专学报》,2000年第2期,第1页。
    ④杨敬宇:《“人称代词+指人名词”结构的歧义》,《汉语学习》, 1998年3月,第55-57页。
    ⑤宣恒大:《“指人名词+的+指人名词”结构的歧义》,《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第4期,第72-74页。
    ⑥邹渊:《人称代词和指人名词组合的语用分析》,《语文学刊》,2006年第4期,第121-123页。
    
    
    ①李华:《现代汉语表人名词后缀、类后缀考察》,.北京语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②任学良:《汉语造词法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51-76页。
    ③李华:《现代汉语表人名词后缀、类后缀考察》,北京语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①梅家驹,竺一鸣,高蕴琦,殷鸿翔:《同义词词林》,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第1-27页。
    ②曹永兴:《现代汉语分类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3年。
    ③解正明:《北京话认知称谓名词特点及其社会成因》,《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6期;又载解正明:《社会语法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31页。
    ④李绪洙:《说“白丁”》,《语文建设》,1997年第9期,第20-21页。
    ⑤刘瑞明:《“无赖”词义辩误及梳理》,《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第108-115页。
    ⑥刘瑞明:《“人蛇”的词源及理据》,《辞书研究》,2008年第5期,第150-151页。
    ⑦邢子民:《谈“良人”性别称谓的历史演变》,《语文学刊》,2004年第3期,第49页。
    ⑧朱启新:《模·范·模范》,《文史知识》,1999年第10期,第71-74页。
    ①王艾录、司富珍:《现代汉语词名探源词典》,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②庄初升:《释“姐”》,《汉字文化》,1999年第4期,第32-34页。
    ③吴俊:《“同志”的语义演变及其与英俄日语的对接》,冯天瑜、刘建辉、聂长顺主编:《语义的文化变迁》,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15-522页。
    ④万齐洲:《“人民”词义流变初探》,冯天瑜、刘建辉、聂长顺主编:《语义的文化变迁》,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78-492页。
    ⑤赵倩:《汉语人体名词词义演变规律及认知动因》,北京语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⑥冯凌宇:《汉语人体词汇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
    ⑦杨超伯:《诗经中的“农人”“众人”简析》,《中国农史》,1982年第1期,第87页。
    ⑧宋永培:《〈论语〉“民”“人”的实际所指与词义特点》,《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3年第6期,第21-40页。
    ⑨张秀峰、连登岗:《〈四库全书〉医者称“师”考论》,《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第9 -15页。
    ①周苏平:《春秋“舆人”考辩》,《人文杂志》,1999年第3期,第100-103页。
    ②董秀芳:《词库与词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99-101页。
    ③刁晏斌:《现代汉语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08-119页。
    ④张小平:《当代汉语词汇发展变化研究》:齐鲁书社,2008年,第140页。
    ⑤刘吉艳:《汉语新词群研究》,学林出版社,2010年。
    ⑥彭晓、杨文全:《当代汉语新兴词族的形成机制与衍生动因——基于“X女郎”词族的个案分析》,《语言文字应用》,2009年第3期,第98-104页。
    ⑦杨文全、王平:《“A领”词族的衍生变异与语义构造》,《汉语学习》,2008年第1期,第63-67页。
    ⑧刘红妮:《“X奴”族新词及其社会文化心理》,《汉字文化》,2008第4期,第41-44页。
    ⑨曹志彪:《“霸”族新词》,《咬文嚼字》,2000年第3期,第22-23页。
    ⑩[清]梁章钜:《称谓录》;[清]郑珍:《亲属记》,中华书局,1996年合刊本。11胡士云:《汉语亲属称谓研究》,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366-386页。
    ①王琪:《上古汉语称谓研究》,中华书局,2005年。
    ②胡士云:《汉语亲属称谓研究》,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366-386页。
    ③贾彦德:《汉语语义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03-113页;石安石:《语义研究》,语文出版社,1994年,第98页。
    ④史宝金:《论汉语亲属称谓的特征及其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第132-140页。
    
    
    ①凌德祥:《现代汉语的面称系统》,《中国语文通讯》,1987年第3期,第128页。
    ②陈建民:《现代汉语称谓语的缺环和泛化问题》,《汉语学习》,1991年第1期,第22-26页。
    ①此处参考了杨锡彭的有关论述,见杨锡彭:《汉语语素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8页。
    ②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64页。
    ③孙剑艺:《汉语的字、词、词素探析》,葛本仪主编:《汉语词汇学》(第二册),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5页。
    ④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修订本),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67-72页。
    ⑤葛本仪:《论合成词素》,《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又载葛本仪、曹正义:《汉语言文字学专题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6-33页。
    
    
    ①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87页。
    ②杨锡彭:《汉语语素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73页。
    
    ①张志毅、张庆云:《词汇语义学》,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3页。
    ②同上,第14页。
    ③贾彦德:《汉语语义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03-113页。
    ①姜自霞:《留学生使用“女人”的偏误倾向及原因》,《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5年第4期;又载张博等:《基于中介语料库的汉语词汇专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67 -173页。
     ①《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课题组:《〈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草案)〉研制报告》,《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草案)》,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667页。
    ①符淮青:《从“艺人”和“歌手”的不同说起》,《语文建设》,1991年第6期,第47页。
    ②葛本仪:《论合成词形成的有理性》,载葛本仪、曹正义:《汉语言文字学专题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4页;又载《词汇学新研究》,语文出版社,1995年。
    ③刘中富:《实用汉语词汇》,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1-32页。
     ①林炯如、傅绍昌、虞宝棠:《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2页。
    ①杨民:《关于如何转变教师教育观念的思考》,《大理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①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44页。
    ②冯尔康:《清代社会史论纲》,《中华文史论丛》,1987年第1期,第1-2页。
    ③张永江、陈力:《辛亥革命的文化意义》,《兰州学刊》,2006年10期,第43-46页。
    ①原八路军一二九师卫生所所长赖玉明的回忆,转引自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修订版),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90-91页。
    ②王军:《汉语词汇的动态发展变化探析》,葛本仪主编:《汉语词汇学》(第五册),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4页。
    ①温端政主编:《汉语语汇学》,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68页。
    
    
    ①常敬宇:《汉语词汇与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85-87页。
    ②束定芳编著:《认知语义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42页。
    ①周光庆:《汉语词汇研究的认知学基础》,《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9期,第106页;又载周光庆:《从认知到哲学:汉语词汇研究新思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第38页。
    ②王军:《汉语词汇的动态发展变化探析》,葛本仪主编:《汉语词汇学》(第五册),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9页。
    ③束定芳编著:《认知语义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42页。
    ④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58页。
    ①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81页。
    ②周光庆:《汉语词汇研究的认知学基础》,《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9期,第108页;又载周光庆:《从认知到哲学:汉语词汇研究新思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第42页。
    ③《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第429页。
    ④朱彦:《创造性类推构词中词语模式的范畴扩展》,《中国语文》,2010年第2期,第146页。
    ⑤李宇明:《词语模》,载邢福义主编:《汉语法特点面面观》,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46-157页。
    ⑥董秀芳:《词库与词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0页。
    
    ①莱考夫:《我们所依存的隐喻(部分章节)》,刘宁生译,《修辞学习》,1992年第3期,第7-9页。
    ②同上。
    ③唐燕萍:《试论英语植物词汇的隐喻认知意义》,《山东外语教学》,2002年第5期,第41-43页。
    ①陈妮:《英汉动物隐喻的认知对比分析》,《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第31页。
    ②束定芳编著:《认知语义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77页。
    ③束定芳编著:《隐喻学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189页。
    ④苏筱玲:《英汉动物词语的隐喻认知与语域投射》,《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第85页。
    ①李新、王晓:《英汉动植物隐喻的跨文化比较》,《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第73-76页。
    ①转引自《绿化与生活》,1997年第1期,第34页。
    
    
    ①束定芳编著:《认知语义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68页。
    ②张志慧:《英汉“人是物体”概念隐喻的对比分析》,《台州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第68-72页。
    ③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66-667页。
    ①沈家煊:《转指与转喻》,载《认知与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31页。
    ②同上。
    ③刘正光:《隐喻的认知研究——理论与实践》,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57-58页。
    ④束定芳编著:《认知语义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95页。
    
    
    ①朱德熙:《自指和转指》,《方言》,1992年第2期,第16-31页。
    ②沈家煊:《转指与转喻》,载《认知与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31页。
    ①王军:《汉语词汇的动态发展变化探析》,葛本仪主编:《汉语词汇学》(第五册),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8-29页。
    ①刘叔新:《复合词结构的词汇属性》,《中国语文》1990年第4期;又载刘叔新:《语义学和词汇学问题新探》,1993年,第96-105页。
    ②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218页。
    ③符淮青:《构词法研究的一些问题》,载李如龙、苏新春编:《词汇学理论与实践》,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61-63页;又载符淮青:《词典学词汇学语义学文集》,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217-219页。
    ①颜红菊:《现代汉语复合词语义结构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28页。
    ②徐通锵:《核心字和汉语的语义构辞法》,《语文研究》,1997年第3期,第1-15页。
    ③叶文曦:《汉语字组的语义结构》,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6年。
    ④详见徐通锵:《语言论——语义型语言的结构原理和研究方法》“第三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62-385页。
    ⑤见符淮青《构词法研究的一些问题》“三、构词研究中的一些不同意见”。载李如龙、苏新春编:《词汇学理论与实践》,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61-63页;又载符淮青:《词典学词汇学语义学文集》,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217-219页。
     ①符淮青:《词义的分析和描写》,语文出版社,1996年,第108页。
    ①周荐:《汉语词汇结构论》,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第106页。
    ②有“孙孙”的说法,周荐先生认为是儿语词,我们认为是对孙辈的爱称。参见周荐:《汉语词汇结构论》,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第106页。
    ③周荐:《汉语词汇结构论》,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第133页,第138页;又见周荐:《复合词词素间的意义结构关系》,《词汇学词典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36页,第42页。
    
    ①孙玉卿:《汉语方言“右扩式”亲属称谓词的构词特点》,《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第115页。
    ②同上。
     ①颜红菊:《现代汉语复合词语义结构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106页。
    
    
    ①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第115页。
    ②张小平:《当代汉语词汇发展变化研究》,齐鲁书社,2008年,第129页。
    ③符淮青:《合成词中的指人语素》,《语文建设》1991年第12期;又见符淮青:《词典学词汇学语义学文集》,商务印书馆2004年出版,第193-195页。
    ①李华:《现代汉语表人名词后缀、类后缀考察》,北京语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第8-11页。
    ②关于词根词素意义虚化的问题,与陈长书博士讨论过,受到了他的启发。
    ③参看宋春阳:《面向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名+名”逻辑语义研究》附录,学林出版社,2005年,第220页。
    ①张小平:《当代汉语词汇发展变化研究》,齐鲁书社,2008年,第130页。
    ②同上,131页。
    ③“男生”非在校男学生,指的是从港台地区传过来的对男性青年的称呼,娱乐节目中常用。
    
    
    ①任学良:《汉语造词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67-68页。
    ②张绍麒:《词素义与词义的关系刍议》,《词汇学理论与应用》(四),本书编委会编,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125页。
    ①此三例来自[清]梁章钜:《称谓录》,中华书局,1996年,第450页,第456-457页。
    ②本节参考了李华《单音节表人名词的缀化及构词特征》一文的分析,见张博等著:《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汉语词汇专题研究》第七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60-365页。
    ①张绍麒:《词素义与词义的关系刍议》,《词汇学理论与应用》(四),本书编委会编,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125页。
    ②刘云泉:《现代汉语构词法中的前偏后正式》,《杭州大学学报》,1989年,增刊。
    ③彭迎喜:《几种新拟设立的汉语复合词结构类型》,《清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4-36页。
    ④袁毓林:《论句法的强制性》,《汉语学习》,1988年第1期,第6-11页。
    ⑤杨锡彭:《汉语语素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30页。
    ⑥刘瑞明:《人蛇的词源及理据》,《辞书研究》,2008年第5期,第150-151页。
    ①束定芳编著:《认知语义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77页。
    ②董秀芳:《词语隐喻义的释义问题》,辞书研究,2005年第4期,第41-48页。
     ①解正明:《北京话认知称谓名词特点及其社会成因》,《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6期;又见解正明:《社会语法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31页。
    ②丁喜霞:《中古常用并列式双音词的成词和演变研究》,语文出版社,2006年,第156页。
     ①姜德军:《汉语传统称谓词语与居室建筑文化》,《汉字文化》,2007年第2期,第68-70页。
     ①生辉:《汉语人名词语意义泛化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45页。
    ①冯凌宇:《汉语人体词汇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第71页。
    ①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修订本),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67页。
    ②刘春梅:《HSK表人同义名词的辨析角度》,《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又载张博等:《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汉语词汇专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85-194页。
    ③同上,第192页。
    ④张志毅、张庆云:《同义词的界说和辨析》,《词汇语义学与词典编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第180页。
    ⑤贾彦德:《汉语语义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⑥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189页。
    
    
    ①刘叔新、周荐:《同义词语和反义词语》,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1页。
    ②周荐主编:《20世纪中国词汇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73-86页。
    ③刘中富:《实用汉语词汇》,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57-161页。
    ①刘中富:《实用汉语词汇》,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69-173页。
    ②词例参考了张庆云编著:《简明反义词词典》,齐鲁书社,1987年。
    
    
    ①张永言:《词汇学简论》,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年,第49页。
    ②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69-70页。
    
    
    ①石安石:《语义论》,商务印书馆,2005年重印,第51-52页。
    ②刘中富:《浅谈由多义词素造成的多义复合词》,《东岳论丛》,1996年第5期,第106-108页。
    ③沈孟璎、王树锋:《“平行式”多义复合词的构成条件和范围》:《语文建设》,1997年第3期,第37-39页。
     ①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修订本),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29页。
    ①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259页。
    ②王珏:《现代汉语名词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57页。
    ①王珏:《现代汉语名词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57页。
     ①贾彦德:《汉语语义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8页。
    ①于根元:《动态:语言的本质》,《语文建设》,1997年第8期。
    ②张志毅、姜岚:《词汇学的新进展》,《词汇学理论与应用》(三),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21页;又载张志毅、张庆云:《词汇语义学与辞书编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第41-42页。
    
    ①吕叔湘:《在中国语言学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把我国语言科学推向前进》,湖北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4页。
    ②于根元主编:《应用语言学理论纲要》第四章“语言的动态性理论”,华语教学出版社,1999年,第95-97页。
    ③刘焕辉:《语言动态研究与交际语言学问题》,《中国社会科学》,1991年第4期。
    ①贾宝书:《词汇学研究的必然趋势──论动态词汇学》,《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第52-55页。
    ②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修订本),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65-266页。
    ③张志毅、姜岚:《词汇学的新进展》,《词汇学理论与应用》(三),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21页;又载张志毅、张庆云:《词汇语义学与辞书编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第41-42页。
    ④葛本仪、刘中富:《论动态词义》,《文史哲》1994年第1期;又载葛本仪、曹正义:《汉语言文字学专题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68页。
    
    ①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修订本),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66页。
    ②同上,第268页。
     ①张志毅、张庆云:《新时期新词语的趋势与选择》,载《词汇语义学与辞书编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第227页。
    ②杨振兰:《新时期汉语新词语语义研究》,齐鲁书社,2009年,第42-43页。
    ①本段与下一段引文均出自《粉丝文化盛行从演艺圈扩散至出版界》,《北京日报》2008年3月4日,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08-03/04/content_7715731.htm
    ①此处参考了郭伏良先生的部分观点,参见郭伏良:《新中国成立以来汉语词汇发展变化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35-145页。
    ②娃子:旧时凉山等少数民族地区的奴隶。
    
    
    ①亢世勇:《新词语大词典(1978-2002)》,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第229页。
    ②潘攀:《论亲属称谓的简化》,《江汉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第75页。
    ①转引自郭伏良:《新中国成立以来汉语词汇发展变化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07页。
    ②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修订本),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38页。
    ③贺国伟:《汉语词语的产生与定型》,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第192-193页。
    ①王娥、扬清:《“老师”称谓的历史演变》,《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5年第3期,第95页。
    ②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修订本),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44-245页。
    ③同②,第246页。
    ④香港中国语文学会:《近现代汉语新词词源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1年,第126页。
     ①这里采用了石安石先生《亲属词的语义成分试析》一文中的分析,详见石安石:《语义研究》,语文出版社,1994年,第98页。
    ①戴云:《现当代称谓词的时代变迁及其成因考察》,《学术交流》,2005年第4期,第138-140页。
    ②潘攀:《论亲属称谓语的简化》,《江汉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第75页。
    ③徐晓菁:《“外公外婆”也是“爷爷奶奶”——嘉兴市大学生亲属称谓语使用状况调查》,《修辞学习》,2006年第3期,第40-41页。
    ①张小平:《当代汉语词汇发展变化研究》,齐鲁书社,2008年,第130页。
    
    ①刁晏斌:《现代汉语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08-119页。
    ②赵圣花,齐晓宁:《流行语“X族”的认知解释及其文化背景(上)》,《日语知识》,2005年第8期,第4页。
     ①吴长安:《“第二”的词汇化意义》,《中国语文》,2006年第2期,第126页。
     ①张小平:《当代汉语词汇发展变化研究》:齐鲁书社,2008年,第140页。
    ①刁晏斌:《现代汉语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08-119页。
    ①此处数据来自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2007年中国博客调查报告》。该报告的网址是:http://www.cnnic.cn/html/Dir/2007/12/26/4948.htm
    ②周亚祥、郁林森:《音译外来词内部形式的形成机理》,《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4年第3期,第15-17页。
     ①李宇明:《词语模》,载邢福义主编:《汉语法特点面面观》,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46-157页。
     ①杨振兰:《汉语词汇的语用分析》,葛本仪主编《汉语词汇学》(第四册),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页。
     ①葛本仪、刘中富:《论动态词义》,《文史哲》1994年第1期;又载葛本仪、曹正义:《汉语言文字学专题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68页。
    ①转引自施春宏:《名词的描述性语义特征与副名组合的可能性》,载张博主编:《汉语言文字学文萃》(词汇卷),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8页。
    
    
    
    ①刘中富:《法人是什么人?》,《语文建设》,1998年第10期,第34页。
    ②丁锦辉:《大叔大妈是一家吗?》,《语文建设》,2001年第3期,第92页。
     ①安志伟:《错位的“阁下”》,《咬文嚼字》,2009年第11期,第47页。
    ①贾彦德:《汉语语义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12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