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晋南北朝儒经义疏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两晋南北朝儒经义疏,为中国儒经义疏学之渊源,亦为传统汉语训诂学史之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中国学术,几达千年。本文通过对此一时期儒经义疏之系统考察,辨正其名义、体式之异同,探究其沿革、嬗变之缘由,考述其内容、体例之特点,并力图由此呈现出两晋南北朝儒经义疏之整体面貌。
     全文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为本文之第一章。此部分通过对历代义疏书名义、体式等特点的考察,对义疏体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定义,并根据其体例特点进行分类。
     第二部分为本文之第二至第四章。此部分通过严整的考证和爬梳,整理出目前可考两晋南北朝时期所有的儒经义疏书,然后以此为基础,结合史籍,探讨两晋南北朝时期儒经义疏的发生、演变、特点以及各种体式之间的关系,并与前述第一部分之定义及结论相互印证,考察此一时期儒经义疏在汉语训诂学史中之价值及影响。
     文章认为,所谓“义疏”,当合“义”、“疏”二义而言。在此同一“义疏”名义之下,分别有讲疏体、疏注体、集疏体三种不同体例之训诂体式,三者同名异实,而其含义、训诂内容、注释体例及发展历程等,各有差异。
     两晋南北朝时期,已有讲疏体及疏注体儒经义疏出现。讲疏体义疏为讲经之讲义与记录,它是在当时儒、释、玄三教融合,学风自由的社会背景下,受释氏讲经撰疏与前儒章句之启发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儒经训诂体式。由于其内容全面,体例开放,自东晋出现以后,便迅速流行于南北朝,并因此产生了一系列数量庞大的义疏著作,对当时经学之复兴与后世小学训诂之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疏注体义疏是继讲疏体义疏之后产生的一种兼释经注、遵述本注的训诂体式。本时期之儒经疏注体义疏,在训诂内容、体例方面都具有与讲疏体义疏及后世《十三经注疏》所不同的特点。疏注体义疏的发生与初步发展,对唐代《五经正义》的撰成,对儒经义疏与传统训诂学的不断完善和创新,均有着深远的影响。
Commentaries on Confucianism Classics in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Jin Dynasties and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being the source of Commentaries on Confucianism Classics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traditional Exegetics history, has influence on Chinese Academic for almost one thousand years. This debate attempts to give a systematic observation on the Commentaries on Confucianism Classics of these periods, put its subject right, tell the differences, research the reasons of evolution and transmutation, investigate the features of its substance and stylistic-rules-and-layouts, and outline its whole state at that time.
     The entire debate is composed of two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Chapter One. This part will define the intension and extension of Commentaries-on-Classics, and classify according to the features of its stylistic-rules-and-layouts, by investigating the subject and its stylistic-rules-and- layouts features in different Dynasties.
     Chapter Two is the second part. By neatly research and reorganization, part two will sort out all the books on the Commentaries on Confucianism Classics in Eastern and Western Jin Dynasties and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Basing on this and integrating with historical records, we will approach the origins, evolution, features 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tylistic-rules-and-layouts of Commentaries on Confucianism Classics. Also we will point out its academic worth and impact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anguage Exegetics, by confirming to the definition and conclusion in part one.
     We consider that the so-called "Commentaries-on-Classics" should be divided into "Explanation" and "Reorganization". In the same name of "Commentaries-on-Classics", there are three kinds of exegetics stylistic-rules-and- layouts—JIANGSHUTI, SHUZHUTI, JISHUTI. Though their names are the nearly same, the intensions are different. Their definitions, connotations, stylistic-rules-and-layouts, and the evolution histories are different in somewhat degree.
     In Eastern and Western Jin Dynasties and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there were JIANGSHUTI and SHUZHUTI. JIANGSHUTI is the teaching materials and records on Confucian classics. At that time,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Dark-learning were popular, and the academic atmosphere was liberal. Those who were inspired by the reorganization of Buddhism and Confucianism created JIANGSHUTI. Since the Eastern Jin Dynasty, JIANGSHUTI was in vogue instantly in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because of its comprehensive connotation and free stylistic-rules-and-layouts. Tremendous books on Commentaries on Confucianism Classics appeared. These valuable books affected the renaissance of Confucianism and the afterwards development of exegetics at that time.
     SHUZHUTI appeared after JIANGSHUTI. It combined the previous features. At that time, it was different from JIANGSHUTI and Commentary and Subcommentary to the Thirteen Classics in connotation and stylistic-rules-and-layouts. Its emergence and preliminary development had far-reaching impact both on the finish of Orthodox Interpretation of the Five Classics in Tang Dynasty, and the improvement and innovation of Commentaries on Confucianism Classics and traditional Exegetics.
引文
1 目前学界大多以为《十三经注疏》合刊本自宋光宗绍熙年间始,如《四库大辞典》“十三经注疏”条,蒋伯潜《经与经学》亦以为:“这部经类(指《十三经注疏》)的丛书,经和疏本来是分别单行的,合刊本以宋光宗绍熙年间的为最早,其后又有十行本。”今按《日知录集释·卷十八》“十三经注疏”条,黄汝成引钱氏日:日本人山鼎井云:“足利学所藏宋板《礼记注疏》,有三山黄唐跋云:‘本司旧刊《易》、《书》、《周礼》正经注疏,萃见一书,便于披绎,它经独阙。绍兴辛亥,遂取《毛诗》、《礼记》疏义如前三经编汇,精加雠正。乃若《春秋》一经,顾力未暇,姑以贻同志。'”绍兴(公元1131-1162)为宋高宗年号,在绍熙(公元1190-1194)前。则黄唐所云刊本,至少有二:一为绍兴年间的五经经疏合刊本,一是之前的三经经疏合刊本。至于绍熙本,未知何如。
    2 此岳柯《九经三传沿革例》所载“建本”,阮元以为即“宋十行本”,传世十三经注疏本多据此翻刻重刻。阮元据之重刻宋本十三经注疏。详参阮元《重刻宋板注疏总目录》。
    3 详参该丛书目录。
    4 《汉学堂丛书》所辑均不分卷,以所录条目有限,姑按每种一卷计。
    5 沈重固南人,因曾留居北朝,《北史·儒林传》遂列其名。本文于此还其原籍,仅在计算《儒林传》传主时,将沈重计入北朝人,其他情况如无特别说明,则将其列为南朝人。
    6 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转引自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一卷,中华书局1992年版。
    7 详具李学勤等主编《四库大辞典》第286页。
    8 隋刘焯、刘炫合称二刘,《隋书·经籍志》著录东京太学博士刘炫撰《春秋左氏传述义》四十卷,清刘文淇《左传旧疏考正》多采其言。
    9 《旧唐书·儒学传》:“太宗又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讹谬,诏前中书侍郎颜师古考定《五经》,颁行于天下,命学者习焉。又以儒学多门,章句繁杂,诏国子祭酒孔颖达与诸儒撰定《五经》义疏,凡一百七十卷,名曰《五经正义》,命天下传习。”又,“孔颖达与颜师古、司马才章、王恭、王琰受诏撰《五经义训》凡百余篇,号《义赞》,诏改为《正义》云。”
    10 牟润孙《论儒释两家之讲经与义疏·经疏为讲经之记录》。
    11 冯浩菲《中国训诂学·第三章·训诂体式》认为:“疏体大致可分为三类,一为讲疏体,一为疏注体,一为条辨体。”本文此处颇受冯说启发。
    12 说参牟润孙《论儒释两家之讲经与义疏·第一章·经疏为讲经之记录》。
    13 周大璞先生亦以为:“注疏的疏,大概兼取疏通与疏记的意思,所以六朝人所撰义疏或称为私记。”见周氏主编《训诂学初稿》第33页。
    14 梁武帝讲经,多预为讲义。《梁书·武帝本纪》:“制涅槃、大品、净名、三慧诸经义记复数百卷。临览余闲,即于重云殿及同泰寺讲说。”此其预撰讲义,讲说佛经。又:“造制旨孝经义,周易讲疏,及六十四卦、二系、文言、序卦等义……凡二百余卷。……天监中,则何佟之、贺琛、严植之、明山宾等覆述制旨。”《隋书·经籍志》:“周易系辞义疏一卷,梁武帝撰。”此《义疏》即上述“二系、文言、序卦等义”。《梁书·儒林传》:“高祖撰五经讲疏及孔子正言,专使子祛检阅群书以为义。事毕,敕子祛与右卫朱异、左丞贺琛于士林馆递日执经。”此其预撰讲义,讲说儒典,或自为讲解,或使人覆述。总之,以上内典诸经义记以及《五经讲疏》、《周易系辞义疏》等书,均是讲经人预撰之讲义。详参牟氏《论儒释两家之讲经与义疏·第十章·儒家之讲经与撰疏》。
    15 “义疏”、“讲疏”、“讲议”等名义,于各史籍中异文互见,可见同实异名。详参本文绪言所附“简表”,周大璞著《训诂要略》,冯浩菲《中国训诂学》及牟氏《论儒释两家之讲经与义疏·第二章·儒家最早之经疏》亦有论及。
    16 讲疏体义疏之发题、科段、问答诸特点,详参本文第三章第二节“两晋南北朝儒经讲疏体义疏之体例特点”。
    17 《旧唐书·儒学传》:“太宗……诏国子祭酒孔颖达与诸儒撰定《五经》义疏,凡一百七十卷,名口《五经正义》,命天下传习。”则《五经正义》亦名“义疏”。
    18 汉代今古文经学之争,初由文字不同而遂牵及学说,而其相同处,则在于欲独立成一家之学者都必须有其文字依据,并有自己的学说。以《汉书·艺文志》所录《诗经》六家证之,一家之中,必兼有“故”、“说”或“故”、“传”二体,无一例外。如鲁诗有《鲁故》与《鲁说》,齐后氏诗有《齐后氏故》之与《齐后氏传》。齐孙氏诗有《齐孙氏故》与《齐孙氏传》,韩诗有《韩故》与《韩说》,而毛诗则有《毛诗诂训传》。其他各经,与此仿佛,均需文字学说相配合,方成一家之学。
    19 梁武帝有讲疏体义疏《周易系辞义疏》、《周易讲疏》等,详见本文绪言所附《简表》,文中“制旨降谈,裁成易道”,即指此而言。
    20 申屠炉明《南北朝儒家经学义三论·论南北朝儒家经学义疏与唐代(五经正义)的关系》:“据孔氏《五经正义》的《序》,诸经义疏皆本之于前人义疏而成。”今按:唐撰《五经正义》,均以两晋南北朝已有之义疏为蓝本。其中除《礼记正义》所据之皇侃《礼记义疏》外,均为讲疏体义疏。如《春秋正义》,其《序》云:“其为义疏者,则有沈文何、苏宽、刘炫。……刘炫于数君之内,实为翘楚……然比诸义疏,犹有可观。今奉敕删定,据以为本……。”《隋书·经籍志》有尔京太学博士刘炫撰《春秋左氏传述义》四十卷,名日“述义”,为讲疏体无疑。此所谓“据以为本”,当指此书。如《尚书正义》,其《序》云:“至隋初始流河朔,其为正义者,蔡火宝、巢猗、费甝、顾彪、刘焯、刘炫等。其诸公旨趣,多或因循,怙释注文,义皆浅略。惟刘焯、刘炫最为详雅……今奉明(?),考定是非,谨罄庸愚,竭所闻见。览古人之传记,质近代之异同,存其是而去其非,削其烦而增其简,此亦非敢臆说,必据旧闻。”据《隋志》著录,则有梁国子助教巢猗撰《尚书义》三卷,梁国子助教费甝撰《尚书义疏》十卷, 萧警司徒蔡大宝撰《尚书义疏》三十卷,国子助教刘炫撰《尚书述义》二十卷,顾彪撰《尚书疏》二十卷等。《唐书·卷五十七·艺文志》有“刘焯《义疏》二十卷”。孔氏《正义》当据以上诸书及刘炫《述义》修订而成。又如《毛诗正义》,其《序》云:“焯、炫并聪颖特达,文而又儒。擢秀干于一时,骋绝辔于千里。固诸儒之所揖让,日下之无双,于其所作疏内特为殊绝。今奉敕删定,据以为本。”《隋志》著录《毛诗述义》四十卷,国子助教刘炫撰。此均明言当时撰《疏》所据。唯《周易正义》一书,其《序》仅谓“其江南义疏十有余家,皆辞尚虚幺,义多浮诞”,不言所据何书。考《隋志》著录,则有《周易义疏》十九卷,宋明帝集群臣讲:《周易讲疏》三十五卷,梁武帝撰;《周易讲疏》十六卷,梁五经博士褚仲都撰;《周易义疏》十四卷,梁都官尚书萧子政撰;《周易系辞义疏》三卷,萧子政撰;《周易讲疏》三十卷,陈谘议参军张讥撰;《周易义疏》十六卷,陈尚书左仆射周宏正撰;《周易系辞义疏》二卷,刘璩撰等等。此大致所谓“江南义疏”者也。吴承仕《经典释文序疏证》于“近代梁褚仲都、陈周弘正,并作《易义》”条下疏证,亦罗列以上诸家,并以为“孔《疏》于褚、周、张、何、刘、庄之语,多有采撷。”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所辑褚仲都《周易褚氏讲疏》、何妥《周易何氏讲疏》篇前《序》,所说亦与吴同。由此可见孔氏于此诸家,有所参考。然则孔颖达所撰《五经正义》,多据前人讲疏,其内容特点有与讲疏体义疏相符合者,当非偶然。
    21 说参牟润孙《论儒释两家之讲经与义疏·第二章·儒家最早之经疏》。
    22 雷次宗,在晋宋之间,《隋志》谓为“宋通直郎雷次宗”,《宋书·卷93·隐逸》亦有传,马国翰《辑佚书》亦列入宋,而秦氏《补晋志》黄氏《补晋志》录入此书,故简表姑依秦氏、黄氏《补晋志》说列为晋时。
    23 详细书名见本文“绪论”所附《两晋南北朝儒经义疏书目简表》。
    24 《晋书·儒林传》传主十八人,有明确讲经记录者六人:范平,刘兆,杜夷,续咸,徐邀,范宣。
    25南朝诸《儒林传》传主合计二十八人:伏曼容何佟之范缜严植之贺埸(蓓)(子)革司马筠卞华 崔灵恩 孔佥 卢广 沈峻 太史叔明 孔子祛 皇侃 沈文阿 沈洙 戚衮 郑灼 张崖 陆诩 沈德威 贺德基 全缓 张讥 顾越 沈不害 王元规。北朝诸《儒林传》,传主合计六十人:梁越 卢丑 张伟 梁祚 平恆 陈奇 常爽 刘献之 张吾贵 刘兰 孙惠蔚 徐遵明 董徵 刁冲 卢景裕 李同轨 李业兴 李铉 刁柔 冯伟 张买奴 刘轨思 鲍季详 邢峙 刘昼 马敬德 张景仁 权会 张思伯 张雕 孙灵晖 石曜 卢诞 卢光 沈重 樊深 熊安生 乐逊 元善 辛彦之 何妥 萧该 包凯 房晖远 马光 刘焯 刘炫 褚辉 顾彪 鲁世达 张冲 王孝籍 马子结 孙灵晖子万寿 李业兴子崇祖 马敬德子元熙 郭遵 黎景熙 冀俊赵文深。有讲经记载者,南朝二十一:伏曼容何佟之严植之贺埸(蓓)(子)革 卞华 崔灵恩 孔佥卢广 沈峻 太史叔明 孔子祛 皇侃 沈文阿,沈洙,戚衮,沈德威,全缓,张讥,顾越,王元规。北朝二十三:张伟,常爽,刘献之,张吾贵,刘兰,孙惠蔚,徐遵明,董徵,卢景裕,李同轨,李
    业兴 李铉,鲍季详,权会沈重(樊深、熊安生、乐逊三人则是能讲经而不重视讲经)元善,马光,
    刘焯,褚辉 李业兴子崇祖。
    
    26 两晋南北朝诸正史《儒林传》明确记载撰有讲疏体义疏者,计有沈重,贺埸,何佟之,皇侃,沈文阿,王元规,顾越,张讥,李铉,熊安生,刘焯等十一人,占有讲经记录者四分之一。
    27 牟氏亦称“南朝首讲儒家经典而撰为义疏者,似非儒生,而为慧远和尚。……似远公讲丧服经著有义疏,次宗讲时又别为一疏,据远公之说为己有。”
    28 牟润孙《论儒释两家之讲经与义疏·儒释儒家之讲经与撰疏(中)》第45页。
    29 陈天倪《尊闻室(?)稿·六艺后论·南北异学》第36页。
    30 陈天倪《尊闻室媵稿·六艺后论·法义画一》第146页。
    31 详参焦桂美《南北朝经学史》第116页。
    32 据徐崇《补南北史艺文忠》,统计南北朝儒经各经注疏情况如下:《易》类,南朝14种,北朝11种;《书》类,南朝6种,北朝8种;《诗》类,南朝10种,北朝14种;《礼》类,南朝37种,北朝29种:《孝经》类,南朝13种,北朝14种;《论语》类,南朝10种,北朝6种;《春秋》类,南朝14种,北朝21种,其中《左传》类,南朝8种,北朝7种,《谷梁》及《公羊》类,南朝3种,北朝4种,《春秋》经解及总义类,南朝4种,北朝9种。由此数字,大略可知《礼》注最盛,南北两朝共66种:《孝经》注其次,共27种;《易》注又次,共25种;《诗》注又次,共24种;《论语》注又次,共16种;《左传》又次,共15种:《书》注最次,共14种。而《谷梁》及《公羊》注疏共仅7种。
    33 牟润孙《注史斋丛稿·论魏晋以来之崇尚谈辩及其影响》第329页。
    34 据《南史·儒林传》:伏曼容通《周易》、《毛诗》、《丧服》、《论语》;何佟之通《礼》、《丧服》:严植之善《丧服》、《孝经》、《论语》,又习郑氏《礼》、《周易》、《毛诗》、《左氏春秋》;司马筠尤明三《礼》;卞华通《周易》;崔灵恩,遍习五经,尤精三《礼》、三《传》,并通《毛诗》,撰有《公羊》、《谷梁文句义》:孔佥尤明三《礼》、《孝经》、《论语》;卢广遍讲五经;沈峻博通五经,尤长三《礼》:孔子祛通《尚书》、《周易》;皇侃尤明三《礼》、《孝经》、《论语》;沈洙通三《礼》、《春秋左氏传》;戚衮通三《礼》;郑灼明三《礼》:全缓通《周易》;张讥通《孝经》、《论语》,《周易》,《尚书》,《毛诗》;顾越善《丧服》、《毛诗》、《孝经》、《论语》:沈不害通《礼》;王元规通《春秋左氏》、《孝经》、《论语》、《丧服》、《礼记》a
    35 陆建华《南北朝礼学盛因探析》、刘晓东《论六朝时期的礼学研究及其历史意义》及焦桂美《南北朝经学史·第一章第八节·诸经传播的不平衡现象及其原因》,对当时各经传播兴衰程度不同之原因,均有相关探究,读者可参。
    36 皮锡瑞《经学历史·经学统一时代》
    37 牟润孙《注史斋丛稿·论魏晋以来之崇尚谈辩及其影响》330页。
    38 《隋书·经籍志·春秋类·小序》。
    39 分别参见《经学历史·六·经学分立时代》及《经学历史·七·经学统一时代》。
    40 并参本文第一苹。
    41 焦桂美《南北朝经学史·第一章·第六节》。
    42 牟润孙《论儒释两家之讲经与义疏·第八章》。
    43 牟润孙《论儒释两家之讲经与义疏》一书,亦有相关论述。
    44 牟润孙以为,“都讲”一职,前后执事略有差异:后汉之都讲,职责在讲,一般为主讲者门下弟子,在讲经时为师长助讲;魏晋南北朝之都讲,职责在读,大多是通晓经文者,在讲经时代主讲者颂经。说见牟氏《论儒释两家之讲经与义疏·第八章·儒家之讲经仪式(下)》。而无论魏晋南北朝时都讲职责何在,其名目沿袭后汉儒家讲经,实可无疑。而《后汉书·卷六十八·庾乘列传》:“后能讲论,自以卑第,每处下坐,诸生博士皆就雠问,由是学中以下坐为贵。”此谓庾乘讲经,因自以卑第而处下坐。然则当时讲经,主讲者当以升座上坐为常。
    45 说见本文第一章第四节。
    46 《晋书·儒林传》谓“(徐邈)虽不口传章句,然开释文义,标明指趣,撰正五经音训,学者宗之。”此知晋时章句,仍以口传为常。
    47 周裕锴先生《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第175-176页。
    48 章句与讲疏体义疏之区别,可参下文论两晋南北朝儒经讲疏体义疏之内容及体例特点。
    49 张舜徽《汉书艺文志通释》以为:“汉人治经,首在分析古书章节句读,次在标明经文义旨,其初辞意简要……其后踵事增繁,以芜累为世诟病。所谓‘章句小儒,破碎大道',渐见訾于儒林矣。”见张氏该书第17页。
    50 两晋南北朝儒经讲疏体义疏之种种特点,本文第三章有详细的探讨,可参。
    51 凡《隋志》称“某某讲”,必为义疏之原创者与撰人不同,“讲”者为原创也。《隋志》:“齐永明中诸王讲《孝经义疏》一卷。”《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本“序”谓“齐永明诸王《孝经讲义》一卷,撰人缺。”实循此例。
    52 雷次宗从释慧远听授《丧服经》,后别撰《丧服经义疏》,书首题称雷氏,因受宗炳批评。(详见本文《简表》“丧服经义疏”条“考证”)由此亦可旁证当时之注重讲授者,而非撰成者。
    53 吴承仕《经典释文序疏证》第50页。
    54 牟润孙《论儒释两家之讲经与义疏》第55页。
    55 梁启超《佛学研究十八篇·翻译文学与佛典》。
    56 牟润孙《论儒释两家之讲经与义疏·十二章·论义疏之文体》。
    57 牟润孙《论儒释两家之讲经与义疏·十二章·论义疏之文体》。
    58 牟润孙《论儒释两家之讲经与义疏》第57页。
    59 《尔雅注疏·释诂第一》邢呙疏。
    60 牟润孙《论儒释两家之讲经与义疏·论释氏讲经仪式中三事与讲经时之辩难》。
    61 牟润孙《论儒释两家之讲经与义疏·论义疏之文体》。
    62 儒经讲疏体义疏亦有类似体例,如雷次宗《丧服经传略注》:“子嫁反在父之室。”雷氏谓“不言女 子子者,上女子也。复言子者,欲见其外义以尽,子道复弘也。”审其语意,略谓“不言女子子者何,上女子也。复言子者何,欲见其外义以尽,子道复弘也。”亦为语义上之设问而回答也。
    63 关于“述义”之名。陈熙晋《河间刘氏书目考》云:“杜元凯注《春秋》经传日《集解》,刘光伯疏杜氏《集解》曰《述义》。集解者,集诸家之解。第拘一家之解,不可谓之集。述义者,述一家之义,必通诸家之义,始可谓之述”。沈玉成先生《春秋左传学史稿》云:“据《隋志》'述其义疏'之语来推测,所谓述义,其体例应当是综合前人之说而加以按断,近于集解、集释。”此两说均认为《述义》是述诸家之义,而非专主一家。
    64 如《旧唐书·儒学上》徐文远,陆德明,硃子奢,张士衡,盖文达,萧德言等。
    65 《旧唐书·儒学上》所载唯李玄植、文懿两人。
    66 戴君仁《经疏的衍成》,孔孟学报,1970,19期。
    67 马宗霍《中国经学史》。
    68 此沿用王师彦坤等编著《古代汉语教程》之说法,详参该书第343页。
    69 钱穆云:“章句之烦,此自新莽前已然。而颓波所趋,迄于东汉,未见其已。”见钱穆《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两汉博士家法考》第237页。
    70 音体在魏晋时期颇为流行,然《隋书·经籍志》已有“梁有《尚书音》五卷,孔安国、郑玄、李轨、徐邈等撰”之著录,可见其产生于汉代,并非三国两晋时期之新兴训诂体式。
    71 钱穆《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两汉博士家法考》第237页
    72 《后汉书·顺帝纪》:“初令郡国举孝廉,限年四十以上,诸生通章句,文吏能笺奏,乃得应选。”
    73 《汉书·儒林传赞》:“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讫于元始,百有余年。传业者浸盛,支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禄利之路然也。”
    74 陈天倪《尊闻室賸稿·六艺后论》第285页。
    75 江侠庵编译《先秦经籍考》对此介绍甚详,读者可参。
    76 《四库提要》“论语义疏”条云:“乾(道)淳(熙)以后遂无复称引之者,而陈氏《书录解题》亦遂不著录,知其亡在南宋时矣。”
    77 皮锡瑞《经学历史·经学分立时代》。
    78 皮锡瑞《经学历史·经学中衰时代》。
    79 如齐永明诸王《孝经讲义》一卷,体例驳杂,与其他大部分讲疏体义疏不同。
    80 牟润孙《论儒释两家之讲经与义疏·第五章》第17页
    74 焦桂美《南北朝经学史》205页。
    75 张文修《皇侃<论语义疏>的玄学主旨与汉学佛学影响》,燕山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83 见《四库总目提要》“毛诗正义”条。
    84 详见焦桂美《南北朝经学史》第二章。
    85 吴氏此说误,皇侃《论语义疏·叙》云:“魏末,吏部尚书南阳何晏,字叔平,因鲁论,集季长等七家,又采古论孔注,又自下己意,即世所重者,今日所讲,即是鲁论。为张侯所学,何晏所集者也。” 然则何晏所集者,七家并何为八,并孔安国注而为九。
    86 本文第三章探讨讲疏体义疏之体例特点,已有相关论述,可参见。
    87 皮锡瑞《经学历史·经学统一时代》。
    88 李建国《汉语训诂学史》第88页。
    89 路广正《训诂学通论》第378页。
    90 桥本秀美《南北朝至初唐义疏学研究》第12页
    91 申屠炉明《南北朝儒家经学义疏三论·论南北朝儒家经学义疏与汉代经注的关系》。
    92 参见牟润孙《论儒释两家之讲经与义疏·第十二章·论义疏之文体》。
    93 桥本秀美《南北朝至初唐义疏学研究》。
    94 此处所谓“开放”与“保守”,乃针对当时学者对前代学术所持之态度与理念而言,并无褒贬之意。
    95 以皮锡瑞《经学历史》分期考之,则两汉之保守大致相当于“经学中衰时代”;六朝之开放火致相当于“经学分立时代”,唐宋之保守大致相当于“经学统一时代”,而宋代之重新开放,大致相当于“经学变古时代”。
    96 陈天倪著《尊闻室賸稿》第150页。
    97 李建国著《汉语训诂学史》第99页。
    98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第1380页。
    99 《四库总目提要》“论语义疏”条谓其“存汉晋经学之一线。”日本著名学者武内义雄《校〈论语义疏〉杂识》据此更为详言:“根本本(即足利学藏本)皇疏之输入,彼土之学士,盛讲究之。《四库全书提要》之作者,有汉晋经学之一线由此而存于今之称扬。其后从事于研究《论语》之人,殆无不参考之。.翻刻《七经孟子考文》之阮元,于《论语》校勘记中,举邢本与皇本之异同,其门下邹伯奇、章风翰、潘继李、桂文灿诸人,各作皇疏证十卷跋。又从皇疏中,辑江熙之解,编纂为《辑江氏集解》二卷。又马国翰从皇侃书中,辑录郑玄、王朗、……诸家之说,复成六朝经学之佚书。此种《论语》古注,现今无传者,今乃片段的而再现之,大体上是由此书所留之恩惠矣。《提要》谓汉晋经学一线,自此书而存者,即是故也。”见江侠庵编译《先秦经籍考》第73-74页。
    [1](汉)班固著《汉=15》 中华书局1997年
    [2](刘宋)范哗著《后汉书》 中华书局1997年
    [3](晋)陈寿著《三国志》 中华书局1997年
    [4](唐)房玄龄等著《晋书》 中华书局1997年
    [5](梁)沈约著《宋书》 中华书局1997年
    [6](梁)萧子显著《南齐书》 中华书局1997年
    [7](唐)姚思廉著《梁书》 中华书局1997年
    [8](唐)姚思廉著《陈书》 中华书局1997年
    [9](北齐)魏收等著《魏书》 中华书局1997年
    [10](唐)李百药著《北齐书》 中华书局1997年
    [11](唐)令狐德棻等著《周书》中华书局1997年
    [12](唐)李延寿等著《南史》 中华书局1997年
    [13](唐)李延寿等著《北史》 中华书局1997年
    [14](唐)魏征等著《隋书》 中华书局1997年
    [15](后晋)刘煦等著《旧唐书》中华书局1997年
    [16](宋)欧刚修等著《新唐书》中华书局1997年
    [17](南朝梁)阮孝绪撰(清)臧庸辑考《七录》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18](唐)长孙无忌等撰《隋书·经籍志》 丛书集成初编 中华书局1985年
    [19](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经籍志》 丛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1985年
    [20](宋)欧阳修等撰《新唐书·艺文志》 丛书集成初编 中华书局1985年
    [21](宋)陈振孙著《直斋书录解题》 中华书局1985
    [22](宋)晁公武撰,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23](清)姚振宗撰《三国艺文志》 续修四库全书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24](清)侯康撰《补三国艺文志》 丛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1985年
    [25](清)丁国钧撰《补晋书艺文志》 丛书集成初编 中华书局1985年
    [26](消)文廷式撰《补晋书艺文志》 二十五史补编 中华书局1955年
    [27](清)秦荣光撰《补晋书艺文志》 二十五史补编 中华书局1955年
    [28](清)吴士鑑撰《补晋书经籍志》 二十五史补编 中华书局1955年
    [29](清)黄逢元撰《补晋书艺文志》 二十五史补编 中华书局1955年
    [30](清)聂崇歧撰《补宋书艺文志》 二十五史补编 中华书局1955年
    [31](清)陈述撰《补南齐书艺文志》 二十五史补编 中华=}5局1955年
    [32](消)姚振宗撰《隋书经籍志考证》 二十五史补编 中华书局1955年
    [33](清)张鹏一撰《隋书经籍志补》 二十五史补编 中华书局1955年
    [34](民国)徐崇撰《补南北史艺文志》 二十五史补编 中华书局1955年
    [35](清)张之洞撰 范希曾补正《书目答问补正》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36](清)纪昀等著《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中华书局1997年
    [37](清)王谟撰《汉魏遗书钞》 续修四库全书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
    [38](清)马国翰撰《玉函山房辑佚书》 续修四库全书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
    [39](清)王仁俊撰《玉函山房辑佚书续编》续修四库全书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
    [40](清)王仁俊撰《玉函山房辑佚书补编》续修四库全书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
    [41](清)黄爽撰《汉学堂丛书》 续修四库全书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42]《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中华书局影印世界书局本1979年
    [43]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44](南朝梁)释慧皎撰《高僧傅》 中华书局1992年
    [45](梁)皇侃撰《论语集解义疏》丛书集成初编 中华书局1985年
    [46](唐)杜佑著《通典》 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
    [47](唐)释道宣撰《广弘明集》文津阁四库全书 商务印书馆 2005年
    [48](清)陈澧撰《东塾读书记》 清经解续编上海书店影印本1988年。
    [49](清)焦循撰《孟子正义》 诸子集成上海书店影印世界书局本,1986年
    [50](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 岳麓书社1994年
    [51](清)陈熙晋撰《春秋述义拾遗》丛书集成续编上海害店出版社1994
    [52](清)刘毓裕著《周易旧注考正》 上海书店影印本 1988年
    [53](清)刘毓裕著《尚书旧注考正》 上海书店影印本 1988年
    [54](清)刘文淇著《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科学出版社 1959年
    [55](清)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中华书局 2004年
    [56](清)皮锡瑞著《经学通论》中华书局 2003年
    [57](清)孙志祖《读书脞录续编》续修四库全书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
    [1]邦柱主编《古汉语知识辞典》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年
    [2]包鹭宾《包鹭宾学术论著选》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3](日本)本田成之著 孙俍工译《中国经学史》 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
    [4]陈戍国著《魏晋南北朝礼制研究》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5年
    [5]陈天倪著《尊闻室賸稿》中华书局1997年
    [6]冯浩菲著《中国训诂学》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年
    [7]郭锡良等编著《古代汉语》 商务印书馆1999年
    [8]洪波主编《立体化古代汉语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9]洪湛侯著《诗经学史》(上下册)中华书局,2002年
    [10]简博贤著《今存南北朝经学遗籍考》台湾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5年
    [11]江侠庵编译《先秦经籍考》 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版
    [12]蒋伯潜,蒋祖怡著《经与经学》 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
    [13]蒋冀骋,黎千驹编著《古代汉语教程》 南海出版公司2005年
    [14]李建国著《汉语训诂学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86年
    [15]李学勤主编《四库大辞典》 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
    [16]梁启超《佛学研究十八篇》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8年
    [17]梁启超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东方出版社2004年
    [18]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一卷,中华书局1992年
    [19]刘汝霖著《东晋南北朝学术编年》中华书局1987年
    [20]路广正著《训诂学通论》 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
    [21]吕思勉著《两晋南北朝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22]马宗霍著《中国经学史》上海书店1984年
    [23]蒙文通《经学抉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24]牟润孙著《论儒释两家之讲经与义疏》《现代佛学大系》第26册 台湾弥勒出版1984年
    [25]牟润孙著《注史斋丛稿》中华书局1987年
    [26]戚雨村等 编辑《语言学百科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1993年
    [27]钱穆著《国史大纲》 商务印书馆1996年
    [28]钱穆著《国学概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
    [29]钱穆著《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商务印书馆2001年
    [30](日本)乔秀岩《义疏学衰亡史论》(日本)白峰社2001年
    [31]孙雍长著《训诂原理》 语文出版社1997年
    [32]汤用彤著《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33]汤用彤著《魏晋玄学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34]王保才主编《古代汉语》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35]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81年
    [36]王彦坤等编著《古代汉语教程》 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
    [37]吴承仕撰《经典释文序录疏证》中华书局1984年
    [38]许逸民,常振国编《中国历代书目丛刊》第一辑 现代出版社 1987年
    [39]章权才著《魏晋南北朝经学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
    [40]张舜徽《汉书艺文志通释》 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
    [41]赵伯雄著《春秋学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
    [42]郑奠,麦梅翘编《古汉语语法学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64年
    [43]周大璞主编《训诂学初稿》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修订版
    [44]周裕锴著《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1]桥本秀美《南北朝至初唐义疏学研究》(日本)北京大学1999年博士论文
    [2]焦桂美《南北朝经学史》山东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
    [3]陈广恩《论“疏不破注”--以(毛诗正义)为例》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04
    [4]程艳梅《浅析贾公彦(周礼义疏)、(仪礼义疏)中对修辞手法的阐释》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7/01
    [5]崔枢华《读黄季刚手批〈尔雅义疏〉》》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05
    [6]戴君仁《经疏的衍成》 孔孟学报1970,19期
    [7]邓福禄《王删郝疏训诂失误类析》 古汉语研究2003/2
    [8]冯浩菲《〈毛诗正义〉通达训释诸例概述》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02
    [9]冯浩菲《祖本(毛诗注疏)开卷数语的归属》 中国典籍与文化2000/03
    [10]伏俊连《(文选李注义疏)标点(?)议》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2/06
    [11]郭鹏飞《读郝懿行(尔雅义疏)札记二则》 古汉语研究2002/02
    [12]韩峥嵘《(毛诗正义)“疏不破注”考辨》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04
    [13]贺云《说“十三经注疏”》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02
    [14]胡世文《黄侃〈手批尔雅义疏〉同族词疏证》 语言研究2007/03
    [15]霍存福《论(唐律)“义疏”的法律功能》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7/04
    [16]嘉昆《杨守敬(水经注疏)纠谬一则》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04
    [17]蒋宗福《(春秋公羊传注疏)阮校辨误》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I/03
    [18]康占杰《论唐太宗统一(五经)文字、义疏及其对儒学的影响》 固原师专学报1995/03
    [19]李润桃《〈尔雅义疏〉的训诂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殷都学刊1999/02
    [20]李晰《浅析〈郑伯克段于鄢〉注疏中包含的训诂内容》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11
    [21]李亚明《(尔雅义疏)增附式释义疏误略说》 绥化师专学报 1994/01
    [22]刘晓东《论六朝时期的礼学研究及其历史意义》 文史哲1998/5
    [23]柳向春《郝懿行〈尔雅义疏〉之刊刻源流》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4/4)
    [24]陆建华,夏当英《南北朝礼学盛因探析》 孔子研究2000/03
    [25]陆晓华《论刘宝楠〈论语正义〉的训诂方法及特点》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02
    [26]陆晓华《〈论语正义〉的“某与某同”》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2
    [27]吕琨荧《〈毛诗〉注疏中的语法研究》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03
    [28]尚永琪《佛经义疏与讲经文因缘文及变文的关系探讨》 社会科学战线2000/02
    [29]申屠炉明《南北朝儒家经学义疏三论》 江苏社会科学2001/04
    [30]宋钢《〈论语义疏〉产生的原因与背景》 贵州人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6
    [31]宋钢《〈论语义疏〉“疏亦破注”举例》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5/02
    [32]宋亚云《从〈左传〉杜预注、孔颖达疏看汉语被动式的发展》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01
    [33]孙良明《孔颖达〈毛诗正义〉》中的语法分析》 古汉语研究1992/01
    [34]唐明贵《皇侃〈论语义疏〉探微》 齐鲁学刊2004/03
    [35]王锷《〈仪礼注疏〉版本考辨》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6/06
    [36]王海明《中国所藏〈论语集解〉、〈论语义疏〉日本版本述要》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88/04
    [37]王晓平《京都市藏唐抄本〈毛诗正义秦风残卷〉研究》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5
    [38]王晓卫《论佛教对北朝儒学的影响》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06
    [39]王燕《魏晋南北朝义疏的产生与影响》 文学教育(下)2007/07
    [40]王缨《邢昺〈尔雅注疏〉》的贡献》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02
    [41]魏耕原《“采茶薪樗”注疏质疑》 古汉语研究1998/04
    [42]文廷海《〈春秋谷梁传注疏〉引书考论》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07
    [43]吴庆峰《郝懿行〈尔雅义疏〉引登莱方言考》 古汉语研究2002/01
    [44]徐望驾《论皇侃〈论语义疏〉的训诂价值》 学术交流2007/10
    [45]徐望驾《从语言上看皇侃〈论语集解义疏〉的真实性》 广东商学院学报2003/05
    [46]徐望驾《皇侃〈论语义疏〉中的佛源词》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04
    [47]徐望驾《试论皇侃〈论语集解义疏〉》 古汉语研究2003/02
    [48]杨忠《〈皇清经解〉〈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非全出江西文人之手》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03
    [49]姚瀛艇《论北宋朝廷对七经疏义的整理》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04
    [50]喻克明《郑玄的注疏之学及其影响》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
    [51]喻遂生《〈尚书正义〉点校札记》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4
    [52]张伯伟《评点四论》 中国学术2001/2
    [53]张文修《皇侃〈论语义疏〉的玄学主旨与汉学佛学影响》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4
    [54]赵吕文《汲古阁单行本侯者年表注疏体例考略》 文教资料2001/02
    [55]赵君《〈论语〉与〈论语注疏〉中人称代词的比较》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04
    [56]赵世暹《读“水经注疏”疑义举例》 地理学报1958/04
    [57]钟明立《〈五经正义〉的“对文”和“散文”》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4
    [58]周辉《从〈孟子正义〉看焦循对“疏不破注”成法的突破》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9/05
    [59]周先林《从〈论语义疏〉看中古佛教词语的扩散》 理论界2007/1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