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希腊想象”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德意志希腊想象是德意志启蒙的产物。德意志启蒙终结了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身份作为第一性自我认同的漫长历史,从而引发了德意志身份重构问题,“希腊想象”和希腊—德意志亲和性叙事在这样的背景下得以展开。
     温克尔曼通过“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这一经典命题解读希腊雕像确立了德意志希腊想象的初始范式,其理论立场是审美本位的。歌德和席勒建构的“古典希腊”强化了历时性的古典与现代的二元对照。黑格尔、谢林、荷尔德林建构的“艺术希腊”强化了共时性的艺术—宗教—哲学总体文化组成中、艺术相对于另外两个维度在希腊世界的中心地位。尼采以“重估一切价值”的精神完成了德意志希腊想象最重大的一次范式革命,凸显出竞争、酒神、人性等理论要素。海德格尔对尼采的希腊想象新范式实施了大规模修正,通过“存在史”叙事的方案,建构起一个纯粹精神性的希腊世界。
     马丁·路德领导的宗教改革运动中遗留的文化与政治分裂问题在德意志启蒙和希腊想象中依然如故,重建政治空间成为后海德格尔时代德意志思想实现自我扬弃的必经之路,以汉娜·阿伦特为代表的政治哲学复兴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乌托邦式德意志希腊想象的终结。
German Greek imagination is the outcome of German enlightenment which has ended the long history of German’s identification as Christians . At the background of German identity reconstruction, the genealogy of Greek imagination and Greek-German culture intimacy narration is set forth.
     Wincklemann , a aesthetic-centered theorist ,was the founder of the paradigm of German Greek imagination , his doctrine“noble simpleness and still grandness”has been focused on Greek sculptures . The classicial Greece constructed by Goethe and Schiller shows the dichotomy between classical and modern diachronically , however, the art Greece constructed by Hegel . Schelling and H?lderlin shows the key position of art in Greek world compared to its synchronically cultural correspondences, religion and philosophy. Nietzsche makes the strongest paradigm revolution of German Greek imagination almost by himself only. In this new paradigm , key word such as competition. Dionysus and humanity has been greatly emphasised. Revising Nietzsche’s paradigm on a large scale , Heidegger constructs a pure spiritual Greek world from the viewpoint of Being history narration .
     The discrepancy between Culture and politics taken from the age of Martin Luther to German enlightenment and Greek imagination , keeps the same form without any evident changes . After Heidegger , German thinkers , like Hannah Arendt , aiming at reviving political philosophy and reconstructing political space , take the task of the ending of the Utopian German Greek imagination .
引文
①[德]弗里德里希·梅尼克著.历史主义的兴起[M].陆月宏译.译林出版社,2009年.第330页.
    ②[德]C·巴姆巴赫著.海德格尔的根[M].张志和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第331页.
    ③[美]海登·怀特著.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M].陈新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第7页.
    ①[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著.西方的没落(上)[M].齐世荣等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51-52页.
    ②[美]施莱希塔著.尼采著作中的德意志古典主义者歌德.田立年译.载奥弗洛赫蒂等编.尼采与古典传统[M].田立年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41页.
    ③Humphry Trevelvan.Goethe and The Greek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41.125.
    ④RenéWellek,A History of Modern Criticism[M] ,Volume 1,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55.238.
    ⑤[美]劳伦德-琼斯著.尼采和古代世界研究.田立年译.载奥弗洛赫蒂等编.尼采与古典传统[M].田立年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9页.
    ⑥Philippe Lacoue-Labarthe, Typographies[M] ,translated by Christopher Fynsk trans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Rress,1998,p.246
    ⑦[德]C·巴姆巴赫著.海德格尔的根[M].张志和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第361页.
    ⑧邵大箴.温克尔曼及其美学思想.载[德]温克尔曼著.邵大箴译.论古代艺术[M].人民大学出版,1989年.第14页.
    ①谢地坤主编.西方哲学史(学术版第七卷上)第二章“尼采”(叶秀山撰)[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56页.
    
    ①谷裕.隐匿的神学——启蒙前后的德语文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2-23页.
    ②谷裕.隐匿的神学——启蒙前后的德语文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页.
    ①[英]阿伦·布洛克著.西方人文主义传统[M].董乐山译.三联书店,1997年.第40-41页.
    ②[英]阿伦·布洛克著.西方人文主义传统[M].董乐山译.三联书店,1997年.第44-45页.
    ③[美]保罗·奥斯卡·克里斯特勒著.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和艺术[M].邵宏译.东方出版社,2008年.第39页.
    ④[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M].何新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72页.
    ①[德]卡西尔著.启蒙哲学[M].顾伟铭等译.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34页.
    ②[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M].何新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67页.
    ③[英]阿伦·布洛克著.西方人文主义传统[M].董乐山译.三联书店,1997年.第67页.
    ④[奥地利]弗里德里希·希尔著.欧洲思想史[M].赵复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29页.
    ④[英]F.C.斯普纳著. G.R.埃尔顿主编.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M].第二卷第六章“宗教改革陷入困境”(三).赵亚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83页.
    ⑤[德]卡西尔著.启蒙哲学[M].顾伟铭等译.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4页.
    
    ①[美]保罗·奥斯卡·克里斯特勒著.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和艺术[M].邵宏译.东方出版社,2008年.第39页.
    ②[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M].何新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248页.
    ①[英]阿伦·布洛克著.西方人文主义传统[M].董乐山译.三联书店,1997年.第46-47页.
    ②[美]保罗·奥斯卡·克里斯特勒著.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和艺术[M].邵宏译.东方出版社,2008年.第44页.
    ③谷裕.隐匿的神学——启蒙前后的德语文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83页.
    ①[美]列维尼著.维柯与古今之争.载刘小枫陈少明主编.维柯与古今之争[M].林志猛译.华夏出版社,2008年.第107页.
    ②[美]保罗·奥斯卡·克里斯特勒著.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和艺术[M].邵宏译.东方出版社,2008年.第194页.
    
    ①[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M].何新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200页.
    ②Domenico Losurdo.Hegel and Freedom of Modern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246.
    ①刘新利.德意志历史上的民族与宗教[M].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440页.
    ②范大灿.德国文学史[M].第二卷.译林出版社,2006年.第3页.
    ③刘新利.德意志历史上的民族与宗教[M].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335页.
    ④Steven Ozment, A New History of The German People [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4.p88.
    
    ①Liah Greenfeld, Nationalism: Five Roads to Modernity[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p284.
    ②Will Durant, The Reformation[M], Simon &Schuster ,1957.p433.
    ③Hegel,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M], translated by J.Sibree , London:Colonial. 1900.p392.
    ①Hegel.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M], translated by J.Sibree , London:Colonial. 1900.p427.
    ②[德]狄尔泰著.体验诗学[M].胡其鼎译.三联书店,2003年.第55-56页.
    ③[英]阿伦·布洛克著.西方人文主义传统[M].董乐山译.三联书店,1997年.第151页.
    ①[德]弗里德里希·迈内克著.马基雅维利主义[M].时殷弘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489-490页.
    
    ①Isaiah Berlin.Three Critics of Enlightenment:Vico,Hamann,Herder[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0.257.
    ②[英]以赛亚·柏林著.反潮流:观念史论文集[M].冯克利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第12页.
    ①[英]以赛亚·柏林著.反潮流:观念史论文集[M].冯克利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第13页.
    ②RenéWellek.A History of Modern Criticism 1750-1950[M],Volume 1,Yale University Press,1955.183.
    ③[美]史蒂文·奥茨门特著.德国史[M].邢来顺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第7页.
    ①C.S.Lewis.English Literature in the Sixteenth Century,Excluding Drama[M].Oxford Uniwersity Press,1954.23.
    ②转引自丹尼斯·哈伊著.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M].李玉成译.三联书店,1988年.第101页.
    ③[英]E.H.贡布里希著.文艺复兴:西方艺术的伟大时代[M].范景中译.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0年.第2页.
    ①[德]维拉莫威兹著.古典学的历史[M].陈恒译.三联书店,2008年.第119页.
    ②G.R.埃尔顿著. G.R.埃尔顿主编.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M]第二卷第一章“引论:宗教改革时代”.魏书名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4页.
    ③[德]C·巴姆巴赫著.海德格尔的根[M].张志和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第308页.
    ④[美]施莱希塔著.尼采著作中的德意志“古典主义者”歌德,田立年译.载奥弗洛赫蒂等编.田立年译.尼采与古典传统[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44页.
    ①Thomas.S.Kuhn.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M].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2.p23.
    ②[德]C·巴姆巴赫著.海德格尔的根[M].张志和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第346页.
    ③[德]弗里德里希·梅尼克著.历史主义的兴起[M].陆月宏译.译林出版社,2009年.第270页.
    
    ①[德]黑格尔著.美学(第三卷上册) [M].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136页.
    ②[美]马泰·卡林内斯库著.现代性的五福面孔[M].顾爱彬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71页.
    ①[德]哈贝马斯著.现代性的哲学话语[M].曹卫东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第9页.
    ②[德]温克尔曼著.论古代艺术[M].邵大箴译.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35-137页.
    ③[德]弗里德里希·梅尼克著.历史主义的兴起[M].陆月宏译.译林出版社,2009年.第263页.
    ①[德]温克尔曼著.论古代艺术[M].邵大箴译.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30页.
    ②[德]歌德著.评述温克尔曼.载温克尔曼著.论古代艺术[M].邵大箴译.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263页.
    ③[德]弗里德里希·梅尼克著.历史主义的兴起[M].陆月宏译.译林出版社,2009.269.
    ①[美]理查德·塔纳斯著.西方思想史[M].吴相婴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第267-268页.
    ②[德]温克尔曼著.论古代艺术[M].邵大箴译.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13-115页.
    
    ①[德]弗里德里希·梅尼克著.历史主义的兴起[M].陆月宏译.译林出版社,2009年.第262页.
    ②Steven Ozment.A New History of The German People [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4.p154.
    ①[德]维拉莫威兹著.古典学的历史[M].陈恒译.三联书店,2008年.第125页.
    ②[英]阿伦·布洛克著.西方人文主义传统[M].董乐山译.三联书店,1997年.第107页.
    ③Vernon Huge Minor.Art History’s History,Prentice Hall[M],1994, p109.
    ④[英]以赛亚·柏林著.反潮流:观念史论文集[M].冯克利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第155页.
    ⑤[德]弗里德里希·梅尼克著.历史主义的兴起[M].陆月宏译.译林出版社,2009年.第264页.
    ①RenéWellek.A History of Modern Criticism 1750-1950[M],Volume 1,Yale University Press,1955.151.
    
    ①[德]温克尔曼著.论古代艺术[M].邵大箴译.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214-215页.
    ②Vernon Huge Minor.Art History’s History,Prentice Hall[M],1994, p88.
    
    ①[英]E.H.贡布里希著.艺术发展史[M].范景中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第176页.
    ②RenéWellek.A History of Modern Criticism 1750-1950[M],Volume 1,Yale University Press,1955.17.
    ①[英]鲍桑葵著.美学史[M].张今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196页.
    ②[德]温克尔曼著.论古代艺术[M].邵大箴译.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44页.
    ③[德]温克尔曼著.论古代艺术[M].邵大箴译.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45页.
    
    ①[德]温克尔曼著.论古代艺术[M].邵大箴译.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65页.
    ②[德]温克尔曼著.论古代艺术[M].邵大箴译.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43页.
    ①[波兰]塔塔科维兹著.古代美学[M].杨力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98页.
    ②[德]温克尔曼著.论古代艺术[M].邵大箴译.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51页.
    ③[德]温克尔曼著.论古代艺术[M].邵大箴译.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00页.
    ①RenéWellek.A History of Modern Criticism 1750-1950[M],Volume 1,Yale University Press,1955.159.
    ②[德]温克尔曼著.论古代艺术[M].邵大箴译.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41-42页.
    ③RenéWellek.A History of Modern Criticism 1750-1950[M],Volume 1,Yale University Press,1955.166.
    ①[德]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著..席勒传[M].王茂平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第254页.
    ②[英]鲍桑葵著.美学史[M].张今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289页.
    ③[德]温克尔曼著.论古代艺术[M].邵大箴译.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51页.
    ④[德]温克尔曼著.论古代艺术[M].邵大箴译.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51页.
    ①[英]鲍桑葵著.美学史[M].张今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394页.
    ②[德]温克尔曼著.论古代艺术[M].邵大箴译.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64页.
    ①[德]温克尔曼著.论古代艺术[M].邵大箴译.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62-163页.
    ②[德]弗里德里希·梅尼克著.历史主义的兴起[M].陆月宏译.译林出版社,2009年.第266页.
    ③RenéWellek.A History of Modern Criticism 1750-1950[M],Volume 1,Yale University Press,1955.150.
    ①Thomas.S.Kuhn,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M].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2.p23.
    ②[德]温克尔曼著.论古代艺术[M].邵大箴译.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44页.
    ③[德]温克尔曼著.论古代艺术[M].邵大箴译.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02页.
    ④[德]狄尔泰著.体验诗学[M].胡其鼎译.三联书店,2003年.第47页.
    ⑤RenéWellek.A History of Modern Criticism 1750-1950[M],Volume 1,Yale University Press,1955.166.
    
    ①[德]温克尔曼著.论古代艺术[M].邵大箴译.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68页.
    ②Vernon Huge Minor, Art History’s History,Prentice Hall[M],1994, p107.
    ①[德]汉斯·昆著.浪漫主义诗歌中的宗教.载[德]汉斯·昆瓦尔特·延斯著.李永平译.诗歌与宗教[M].李永平译.三联书店,2005年.第167页.
    ②范大灿.德国文学史(第2卷)[M].译林出版社,2006年.第347页.
    ③[德]爱克曼辑录.歌德谈话录[M].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第114、129页.
    ④[德]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著.席勒传[M].卫茂平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第260,256页.
    ①[德]歌德著.温克尔曼,载歌德著.范大灿等译.论文学艺术[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82-383页.
    ①[德]席勒著.审美教育书简[M].冯至范大灿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28-30页.
    ①[德]恩斯特·卡西勒著.卢梭问题[M].王春华译.译林出版社,2009年.第68页.
    ②[美]凯斯·安塞尔—皮尔逊著.尼采反卢梭[M].宗成河等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61页.
    ③[德]席勒著.审美教育书简[M].冯至范大灿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29页.
    ①[德]席勒著.审美教育书简[M].冯至范大灿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32页.
    ②[德]席勒著.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载刘小枫选编.德语诗学文选(上卷)[M].曹葆华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17页.
    ①RenéWellek.A History of Modern Criticism[M] ,Volume 1,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55.239.
    ②[德]席勒著.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载刘小枫选编.德语诗学文选(上卷)[M].曹葆华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54页.
    ③[德]席勒著.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载刘小枫选编.德语诗学文选(上卷)[M].曹葆华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55页.
    ④[德]爱克曼辑录.歌德谈话录[M].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第220页.
    ⑤[德]爱克曼辑录.歌德谈话录[M].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第188页.
    
    ①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第429页.
    ②Humphry Trevelvan.Goethe and The Greek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41.179.
    ①Humphry Trevelvan.Goethe and The Greek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41.172.
    ②Humphry Trevelvan.Goethe and The Greek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41.172.
    ③倪梁康.自识与反思[M].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40页.
    ①[德]爱克曼辑录.歌德谈话录[M].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第97页.
    ②[德]爱克曼辑录.歌德谈话录[M].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第232页.
    ③[德]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著.席勒传[M].卫茂平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第381页.
    ④RenéWellek.A History of Modern Criticism[M] ,Volume 1,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55.238.
    ⑤[美]门罗·C·比厄斯利著.西方美学简史[M].高建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01-202页.
    ⑥[德]席勒著.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载刘小枫选编.德语诗学文选(上卷)[M].曹葆华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63页.
    ①[德]爱克曼辑录.朱光潜译.歌德谈话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221.
    ②[英]鲍桑葵著.美学史[M].张今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388页.
    ③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第301页.
    ④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第395-396页.
    ①[德]爱克曼辑录.歌德谈话录[M].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第132页.
    ①Humphry Trevelvan.Goethe and The Greek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41.96.
    ②Humphry Trevelvan.Goethe and The Greek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41.45.
    ③邵大箴.温克尔曼及其美学思想.载[德]温克尔曼著.邵大箴译.论古代艺术[M].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4页.
    ④Humphry Trevelvan.Goethe and The Greek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41.220.
    ①转引自[英]鲍桑葵著.美学史[M].张今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388页.
    ②Humphry Trevelvan.Goethe and The Greek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41.220.
    ③[德]席勒著.审美教育书简[M].冯至范大灿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54页.
    ①[意]里奥奈罗·文杜里著.西方艺术批评史[M].迟轲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30页.
    ②[德]歌德著.收藏家及其亲友.载[德]歌德著.范大灿等译.论文学艺术[M].范大灿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82-83页.
    ③RenéWellek.A History of Modern Criticism[M] ,Volume 1,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55.210.
    ④[德]歌德著.收藏家及其亲友.载[德]歌德著.范大灿等译.论文学艺术[M].范大灿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84页.
    
    ①[德]本雅明著.经验与贫乏.王炳钧杨劲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126-127页.
    ②Humphry Trevelvan.Goethe and The Greek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41.283.
    ①[德]李希腾伯尔格著.浮士德研究.李辰东译.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76年.第171页.
    ②Humphry Trevelvan.Goethe and The Greek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41.282-283.
    ③[德]爱克曼辑录.歌德谈话录[M].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第108页.
    ④[德]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著.席勒传[M].卫茂平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第224页.
    
    ①[德]席勒著.审美教育书简[M].冯至范大灿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53.
    ②[德]席勒著.审美教育书简[M].冯至范大灿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10.
    ③[德]席勒著.审美教育书简[M].张玉能译.译林出版社,2009.95.
    ④[德]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著.席勒传[M].卫茂平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379.
    
    ①[德]席勒著.审美教育书简[M].冯至范大灿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80-81页.
    ②[德]康德著.历史理性批判文集[M].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22-23页.
    ①张玉能.席勒美学论稿[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53页.
    ②[德]席勒著.审美教育书简[M].张玉能译.译林出版社,2009年.第95-96页.
    ③[德]席勒著.审美教育书简[M].冯至范大灿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2页.
    ④[德]席勒著.审美教育书简[M].冯至范大灿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4页.
    ⑤[德]爱克曼辑录.歌德谈话录[M].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第256页.
    ①[德]歌德席勒著.歌德、席勒文学书简[M].张荣易张玉能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11-13页.
    ②[德]歌德著.狄德罗的画论.载[德]歌德著.范大灿等译.论文学艺术[M].黄燎宁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17页.
    ③[德]歌德著.黄燎宁译.米隆的牛.载[德]歌德著.论文学艺术[M].范大灿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88页.
    ④[德]艾米尔·路德维希著.德国人[M].杨成绪潘琪译.三联书店,1991年.第212页.
    ⑤[德]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著.席勒传[M].卫茂平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第359页.
    
    ①[德]威廉·狄尔泰著.体验诗学[M].胡其鼎译.三联书店,2003年.第299页.
    ②[德]里夏德·克朗纳著.论康德与黑格尔[M].关子尹译.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50页.
    ③[德]于尔根·哈贝马斯著.现代性的哲学话语[M].曹卫东等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第37-38页.
    
    ①[德]于尔根·哈贝马斯著.现代性的哲学话语[M].曹卫东等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第38页.
    ②Réne Wellek,A History of Modern Criticism[M].Vloume 2.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55,p322.
    ①蒋孔阳.德国古典美学[M].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318页.
    ②[德]黑格尔著.美学(第三卷上册)[M].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117页.
    ③[德]黑格尔著.美学(第三卷上册)[M].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231-232页.
    
    ①[德]黑格尔著.美学(第二卷)[M].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168页.
    ②[德]黑格尔著.美学(第三卷上册)[M].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183-184页.
    ③[德]黑格尔著.美学(第一卷)[M].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227页.
    ①[德]黑格尔著.美学(第三卷上册)[M].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251-252页.
    ②[德]黑格尔著.美学(第一卷)[M].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261页.
    ①[德]黑格尔著.美学(第三卷上册)[M].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169页.
    ②[德]黑格尔著.美学(第三卷上册)[M].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53页.
    ③[德]黑格尔著.美学(第三卷上册)[M].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27页.
    ④[德]黑格尔著.美学(第三卷上册)[M].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248-249页.
    ①[德]黑格尔著.美学(第一卷)[M].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260页.
    ②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503页.
    ③[德]黑格尔著.美学(第三卷上册)[M].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285页.
    ④[德]黑格尔著.美学(第一卷)[M].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283-284页.
    
    ①[德]黑格尔著.美学(第三卷上册)[M].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282页.
    ②[德]黑格尔著.美学(第三卷上册)[M].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278页.
    ①[德]黑格尔著.美学(第一卷)[M].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15页.
    ②[德]黑格尔著.美学(第一卷)[M].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99页.
    ③Robert Wicks.Hegel’s aesthetics:An overview,from The Cambridge Capanion to Hegel[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p350.
    ④[德]黑格尔著.美学(第一卷)[M].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13页.
    ⑤Domenico Losurdo.Hegel and Freedom of Modern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181.
    ①薛华.黑格尔与艺术难题[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29页
    ②[德]黑格尔著.历史哲学[M].王造时译.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第352页.
    ③[德]黑格尔著.历史哲学[M].王造时译.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第231页.
    ④[德]谢林著.先验唯心论体系[M].梁志学石泉译.商务印书馆,1976年.第15页.
    ⑤[德]W·比默尔著.哲学与艺术.载刘小枫选编.德语美学文选[M](下卷).张晋蜀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32页.
    ①[德]谢林著.先验唯心论体系[M].梁志学石泉译.商务印书馆,1976年.第276页.
    ②Kai Hammermeister,The German Aesthetic Tradition[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62.
    ③[德]谢林著.艺术哲学[M].魏庆征译.中国和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34页.
    ④[匈]卢卡奇著.理性的毁灭.王玖兴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77页.
    ⑤[德]谢林著.先验唯心论体系[M].梁志学石泉译.商务印书馆,1976年.第274页.
    ①[德]谢林著.先验唯心论体系[M].梁志学石泉译.商务印书馆,1976年.第273-274页.
    ②[德]谢林著.艺术哲学[M].魏庆征译.中国和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281页.
    ③[德]谢林著.艺术哲学[M].魏庆征译.中国和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228页.
    ④[德]谢林著.艺术哲学[M].魏庆征译.中国和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277-278页.
    ①[德]谢林著.艺术哲学[M].魏庆征译.中国和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303页.
    ②[德]谢林著.艺术哲学[M].魏庆征译.中国和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227页.
    ③[德]谢林著.艺术哲学[M].魏庆征译.中国和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0页.
    ④[德]谢林著.艺术哲学[M].魏庆征译.中国和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75页.
    ⑤[德]F·施莱格尔著.浪漫派风格——施莱格尔批评史[M].李伯杰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191页.
    ①李鹏程王柯平周国平.西方美学史[M](第三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67页.
    ②Réne Wellek,A History of Modern Criticism[M].Vloume 2.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55,p76.
    ③[德]谢林著.艺术哲学[M].魏庆征译.中国和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79页.
    ④[德]谢林著.艺术哲学[M].魏庆征译.中国和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314页.
    ⑤[德]谢林著.艺术哲学[M].魏庆征译.中国和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75页.
    ⑥[德]谢林著.艺术哲学[M].魏庆征译.中国和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74页.
    ⑦[德]谢林著.艺术哲学[M].魏庆征译.中国和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64页.
    ⑧[德]谢林著.艺术哲学[M].魏庆征译.中国和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26页.
    ①[美][鲍默著.尼采与狄俄尼索斯传统.尼采与古典传统[M]奥弗洛赫蒂等编.田立年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04页.
    ②刘浩明.荷尔德林后期诗歌(评注卷上)[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9页.
    ③[德]荷尔德林著.荷尔德林文集[M].戴晖译.商务印书馆, 1999年.第166页.
    ④[德]荷尔德林著.荷尔德林文集[M].戴晖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76页.
    ①[德]荷尔德林著.荷尔德林文集[M].戴晖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23页.
    ②[德]荷尔德林著.荷尔德林文集[M].戴晖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444页.
    ③[德]荷尔德林著.荷尔德林文集[M].戴晖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201-202页.
    ④[德]荷尔德林著.荷尔德林文集[M].戴晖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74页.
    ⑤[德]荷尔德林著.荷尔德林文集[M].戴晖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75页.
    ①[德]斯普朗格著.审美态度.载刘小枫选编.德语美学文选[M](下卷).刘冬梅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6页.
    ②刘浩明.荷尔德林后期诗歌(评注卷上)[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65页.
    ③刘小枫.重启古典诗学[M].华夏出版社,2010年.第103页.
    ④[德]荷尔德林著.荷尔德林文集[M].戴晖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68页.
    ①[德]威廉·狄尔泰著.体验诗学[M].胡其鼎译.三联书店,2003年.第297页.
    ②[德]荷尔德林著.荷尔德林文集[M].戴晖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76页.
    ③Réne Wellek,A History of Modern Criticism[M].Vloume 2.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55,p82.
    ④谷裕.隐匿的神学——启蒙前后的德语文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45页.
    ⑤谷裕.隐匿的神学——启蒙前后的德语文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55-256页.
    ⑥[德]汉斯·昆著.浪漫主义诗歌中的宗教.载[德]汉斯·昆瓦尔特·延斯著.李永平译.诗与宗教[M].李永平译.三联书店,2005年.第167页.
    ①[德]汉斯·昆著.作为古希腊文化与基督教和解的宗教.载[德]汉斯·昆瓦尔特·延斯著.诗与宗教[M].李永平译.三联书店,2005年.第134页.
    ②[德]汉斯·昆著.作为古希腊文化与基督教和解的宗教.载[德]汉斯·昆瓦尔特·延斯著.诗与宗教[M].李永平译.三联书店,2005年.第126-127页.
    ①[德]尼采著.权力意志(下)[M].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829页.
    ②[德]尼采著.悲剧的诞生[M].赵登荣译.漓江出版社,2007年.第89页.
    ①[德]尼采著.权力意志(上)[M].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591页.
    ②[德]尼采著.权力意志(下)[M].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1418页.
    ③[德]托马斯·曼著.从我们的体验看尼采哲学.载刘小枫选编.德语诗学文选(下卷)[M]..魏育青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63页.
    ①[德]海德格尔著.尼采(上卷)[M].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477页.
    ②[美]阿卡姆波拉著.尼采与荷马竞赛:重估“荷马问题”.载刘小枫选编.尼采与古典传统续编[M].田立年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页.
    ③[德]萨弗兰斯基著.尼采思想传记[M].卫茂平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9页.
    ④[美]阿卡姆波拉著.尼采与荷马竞赛:重估“荷马问题”.载刘小枫选编.尼采与古典传统续编[M].田立年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5页.
    ⑤Nietzche,Werke:Kritische Gesamtausgabe.I.[M]Berlin:de Gruyter,1967.P784.
    ①Dale Wikerson,Nietzsche and the Greeks[M],Continuun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2006.p23.
    ②Nietzche.Werke:Kritische Gesamtausgabe.I.[M]Berlin:de Gruyter,1967.P783-784.
    ③[美]阿卡姆波拉著.田立年译.尼采与荷马竞赛:重估“荷马问题”.载刘小枫选编.尼采与古典传统续编[M].田立年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0页.
    ④[德]萨弗兰斯基著.尼采思想传记[M].卫茂平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34-335页.
    ①Georg Picht,Nietzsche[M].Stuggart:Klett-Cotta,1988.p163.
    ②[德]哈贝马斯著.现代性的哲学话语[M].曹卫东等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第99页.
    ③[德]卡尔·雅斯贝尔斯著.尼采其人其说[M].鲁路译.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231页.
    ④Jacob Burckhardt,The Greeks and Greek Civilization[M].translated by Oswyn Murry,Harper CollinsPublishers,1998.p164.
    ①[美]阿卡姆波拉著.田立年译.尼采与荷马竞赛:重估“荷马问题”.载刘小枫选编.尼采与古典传统续编[M].田立年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5页.
    ②[意]维柯著.新科学[M].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第413,430页.
    ①[美]阿卡姆波拉著.田立年译.尼采与荷马竞赛:重估“荷马问题”.载刘小枫选编.尼采与古典传统续编[M].田立年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3-14页.
    ①[德]C·巴姆巴赫著.海德格尔的根[M].张志和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第386页.
    ②[德]尼采著.悲剧的诞生[M].赵登荣译.漓江出版社,2007年.第16页.
    ③[美]鲍默著.尼采与狄俄尼索斯传统.载奥弗洛赫蒂等编.尼采与古典传统[M].田立年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74-275页.
    
    ①[德]尼采著.悲剧的诞生[M].赵登荣译.漓江出版社,2007年.第18页.
    ②[德]尼采著.悲剧的诞生[M].赵登荣译.漓江出版社,2007年.第27页.
    ③[德]尼采著.悲剧的诞生[M].赵登荣译.漓江出版社,2007年.第17-18页.
    ①[德]哈贝马斯著.现代性的哲学话语[M].曹卫东等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第96页.
    ②[德]尼采著.悲剧的诞生[M].赵登荣译.漓江出版社,2007年.第6页.
    ①[德]尼采著.偶像的黄昏[M].卫茂平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87页.
    ②[德]尼采著.悲剧的诞生[M].赵登荣译.漓江出版社,2007年.第24页.
    ①[德]卡尔·达尔豪斯著.古典和浪漫时期的音乐美学[M].尹耀琴译.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383页.
    ②[德]尼采著.权力意志(下)[M].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945页.
    ③[丹麦]乔治·勃兰兑斯著.尼采[M].安延明译.工人出版社,1985年.第30页.
    ④[德]艾米尔·路德维希著.德国人[M].杨成绪潘琪译.三联书店,1991年.第99-100页.
    ⑤[意]恩里科·福比尼著.西方音乐美学史[M].修子建译.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257页.
    ①[德]尼采著.悲剧的诞生[M].赵登荣译.漓江出版社,2007年.第71-72页.
    ②[德]尼采著.悲剧的诞生[M].赵登荣译.漓江出版社,2007年.第74页.
    ③[德]尼采著.悲剧的诞生[M].赵登荣译.漓江出版社,2007年.第86-87页.
    ①[德]尼采著.瓦格纳在拜罗伊特.载悲剧的诞生[M]附录.范文芳译.漓江出版社,2007年.第125页.
    ①[德]尼采著.悲剧的诞生[M].赵登荣译.漓江出版社,2007年.第94-95页.
    ②[德]尼采著.悲剧的诞生[M].赵登荣译.漓江出版社,2007年.第71页.
    ①[德]尼采著.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M].周国平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79-83页.
    ②[德]尼采著.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M].周国平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0页.
    ③吴增定.尼采与柏拉图主义[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43-44页.
    ④[德]尼采著.悲剧的诞生[M].赵登荣译.漓江出版社,2007年.第99页.
    ⑤[德]尼采著.悲剧的诞生[M].赵登荣译.漓江出版社,2007年.第90页.
    ①[德]尼采著.偶像的黄昏[M].卫茂平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02页.
    ②[德]尼采著.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M].周国平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56页.
    ③[德]卡尔·雅斯贝尔斯著.尼采其人其说[M].鲁路译.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293页.
    ④张文涛.尼采六论——哲学与政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73页.
    ②[德]尼采著.看哪这人:尼采自述.张念东凌素心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第15页.
    ③[德]尼采著.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M].周国平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61页.
    ④[德]尼采著.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M].周国平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55页.
    ①[德]尼采著.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M].周国平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0页.
    ②[德]尼采著.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M].周国平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87页.
    ③[德]尼采著.人性的、太人性的(上卷)[M].魏育青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21-223页.
    ①[德]尼采著.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M].周国平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7页.
    ②[美]黑尔姆著.田立年译.尼采与奥古斯丁思想中的柏拉图.尼采与狄俄尼索斯传统.载奥弗洛赫蒂等编.尼采与古典传统[M].田立年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3页.
    ③[德]尼采著.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M].周国平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9-10页.
    ④[德]尼采著.人性的、太人性的(上卷)[M].魏育青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25页.
    ①[德]尼采著.权力意志(下)[M].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1006页。
    ②[德]尼采著.悲剧的诞生[M].赵登荣译.漓江出版社,2007年.第79页.
    ③[德]尼采著.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M].周国平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8页.
    ①[德]萨弗兰斯基著.尼采思想传记[M].卫茂平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56页.
    ②[意]恩里科·福比尼著.西方音乐美学史[M].修子建译.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263页.
    
    ①[德]尼采著.偶像的黄昏[M].卫茂平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88-189页.
    ②[德]尼采著.权力意志(下)[M].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954-955页.
    ③[德]尼采著.权力意志(下)[M].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696页.
    ④[美]朗佩特著.尼采与现时代[M].李致远等译.华夏出版社,2009年.第417页.
    
    ①[美]朗佩特著.尼采与现时代[M].李致远等译.华夏出版社,2009年.第417页.
    ②[德]尼采著.偶像的黄昏[M].卫茂平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89-190页.
    ①[德]尼采著.人性的、太人性的(下卷)[M].李晶浩高天忻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520-521页.
    ②[德]温克尔曼著.论古代艺术[M].邵大箴译.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35页.
    ③[德]尼采著.权力意志(上)[M].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322页.
    ④[德]尼采著.权力意志(下)[M].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903-904页.
    ①Don Dombowsky,Nietzsche’s Machiavellian Politics[M].Palgrave Macmillan,2004.p133.
    ②Charles Andler,Nietzsche[M].Ⅱ,Librairie Gallimard.p538.
    ③[德]弗里德里希·迈内克著.马基雅维利主义[M].时殷弘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89-90页.
    ④Don Dombowsky,Nietzsche’s Machiavellian Politics[M].Palgrave Macmillan,2004.p139.
    ⑤[德]尼采著.权力意志(上)[M].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333页.
    ⑥[英]以赛亚·伯林著.反潮流:观念史论文集[M].冯克利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第90页.
    
    ①[德]尼采著.悲剧的诞生[M].赵登荣译.漓江出版社,2007年.第90页.
    ②[德]尼采著.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M].周国平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4页.
    ①[德]尼采著.权力意志(下)[M].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942页.
    ②RenéWellek,A History of Modern Criticism 1750-1950[M].Vol.4,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p356.
    ③[德]海德格尔著.尼采(上卷)[M].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96,131页.
    ①[德]海德格尔著.尼采(上卷)[M].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79页.
    ②[德]尼采著.权力意志(下)[M].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968-969页.
    ③[德]海德格尔著.尼采(上卷)[M].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40页.
    
    ①[德]尼采著.权力意志(上)[M].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334-335页.
    ②[德]海德格尔著.尼采(上卷)[M].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43页.
    ③[德]尼采著.权力意志(下)[M].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828-829页.
    ④[德]尼采著.人性的、太人性的(下卷)[M].李晶浩高天忻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460页.
    ⑤[德]尼采著.权力意志(下)[M].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864页.
    ①[德]尼采著.权力意志(下)[M].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684页.
    ②Herman Siemens,Nietzsche and the“classical”:Traditional and Innovative Features of Nietzsche’s Usage,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Goethe,from Nietzsche and Antiquity[M],edited by paul Bishop.Cornell UP ,2003.p405-406.
    ③[德]尼采著.权力意志(下)[M].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970页.
    ④[德]尼采著.权力意志(上)[M].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138页.
    ①[德]尼采著.人性的、太人性的(上卷)[M].魏育青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87-188页.
    ②[美]万伯格著.田立年译.古希腊和法国古典主义对尼采悲剧观的影响.载奥弗洛赫蒂等编.尼采与古典传统[M].田立年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59页.
    ③[美]黑勒著.田立年译.尼采与伏尔泰及卢梭的关系.载奥弗洛赫蒂等编.田立年译.尼采与古典传统[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11页.
    ④Herman Siemens,Nietzsche and the“classical”:Traditional and Innovative Features of Nietzsche’s Usage,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Goethe,from Nietzsche and Antiquity[M],edited by paul Bishop.Cornell UP ,2003.406.
    
    ①[德]海德格尔著.形而上学导论[M].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63页.
    ②[德]海德格尔著.尼采(上卷)[M].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5页.
    ①[德]海德格尔著.形而上学导论[M].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26页.
    ②[德]海德格尔著.尼采(上卷)[M].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439页.
    ①Leo Steauss.Studies in Platonic Political Philosophy[M].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893.30.
    ②[德]海德格尔著.形而上学导论[M].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99页.
    ③[德]海德格尔著.荷尔德林诗的阐释[M].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105页.
    ④[德]海德格尔著.形而上学导论[M].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54页.
    ⑤韩潮.海德格尔与伦理学[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96页.
    ⑥[德]海德格尔著.林中路[M].孙周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第60页.
    ①[德]海德格尔著.林中路[M].孙周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第33页.
    ②[德]海德格尔著.尼采(上卷)[M].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页.
    ③[德]海德格尔著.形而上学导论[M].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61-62页.
    ④孙周兴.我们时代的思想姿态[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35页.
    
    ①[德]海德格尔著.形而上学导论[M].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6页.
    ②[德]海德格尔著.形而上学导论[M].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6页.
    ③[德]海德格尔著.路标[M].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286页.
    ④[德]海德格尔著.路标[M].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257页.
    
    ①[德]海德格尔著.路标[M].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257页.
    ②[德]海德格尔著.路标[M].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516页.
    ③[德]海德格尔著.演讲与论文集[M].孙周兴译.三联书店,2005年.第220页.
    ①[德]海德格尔著.路标[M].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229页.
    ②[德]海德格尔著.路标[M].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236-237页.
    ③Martin Heidegger.Early Greek Thinking [M].translated by David Favrell krell and Frank A.Capuzzi,Harper San Francisco,1984.71.
    ④[德]海德格尔著.形而上学导论[M].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35页.
    ⑤[德]海德格尔著.形而上学导论[M].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32页.
    
    ①[德]海德格尔著.形而上学导论[M].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32页.
    ②[德]海德格尔著.路标[M].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351页.
    ③[德]海德格尔著.演讲与论文集[M].孙周兴译.三联书店,2005年.第148页.
    ④[德]海德格尔著.形而上学导论[M].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98-99页.
    ①[德]C·巴姆巴赫著.海德格尔的根[M].张志和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第325-326页.
    ①[德]卡尔·洛维特著.与海德格尔的最后一次见面.载贡特·奈斯克埃米尔·科特林编.回答——马丁·海德格尔说话了[M].陈春文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40页.
    ②[德]海德格尔著.现象学之基本问题[M].丁耘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第12页.
    ①From H.Ott.Martin Heidegger:Unterwegs zu seiner Biographie[M].Frankfurt:Campus,1988.305.
    ①[德]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著海德格尔传[M].靳希平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317-318页.
    ②Tom Rockmore.On Heidegger’s Nazism and Philosophy[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2.40.
    ③[德]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著海德格尔传[M].靳希平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373-374页.
    ①[德]C·巴姆巴赫著.海德格尔的根[M].张志和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第30页.
    ②Andrew Feenberg.Heidegger and Marcuse:The Catastrophe and Redemption History[M].Taylor&Francis Books,Inc.,2005.3.
    ③[德]C·巴姆巴赫著.海德格尔的根[M].张志和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第7页.
    ④[德]海德格尔著.形而上学导论[M].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56页.
    ①赵鑫珊.瓦格纳·尼采·希特勒[M].文汇出版社,2007年.第8页.
    ②赵鑫珊.瓦格纳·尼采·希特勒[M].文汇出版社,2007年.第61页.
    ③[德]C·巴姆巴赫著.海德格尔的根[M].张志和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第422页.
    ④张汝伦.德国哲学十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11页.
    ⑤Martin Heidegger.Gesantausgabe[M].Vol.39.V.Klostermann.1990.s294.
    ①[德]C·巴姆巴赫著.海德格尔的根[M].张志和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第29页.
    ②[德]C·巴姆巴赫著.海德格尔的根[M].张志和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第102-103页.
    ③Martin Heidegger.Early Greek Thinking [M].translated by David Favrell krell and Frank A.Capuzzi,Harper San Francisco,1984.78.
    ④Richard Wolin.The Politics of Being:The Political Thought of Martin Heidegger[M].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0.15.
    ①Richard Wolin.The Politics of Being:The Political Thought of Martin Heidegger[M].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0.96.
    ②[德]尼采著.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M].周国平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31页.
    ①[法]让-皮埃尔·维尔南著.希腊人的神话和思想[M].黄艳红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17页.
    ②[德]海德格尔著.林中路[M].孙周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第100页.
    ③[德]C·巴姆巴赫著.海德格尔的根[M].张志和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第343页.
    ④[德]海德格尔著.思的经验(1910-1976)[M].陈春文译.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65-66页.
    ⑤[德]海德格尔著.路标[M].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363页.
    ①[德]海德格尔著.在通向语言的途中[M].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11-212页.
    ②[德]海德格尔著.路标[M].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285页.
    ③[德]安东尼娅·格鲁嫩贝格著.阿伦特与海德格尔[M].陈春文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111页.
    ④[德]马克斯·米勒著.马丁·海德格尔——一个哲学家与政治.载贡特·奈斯克埃米尔·科特林编.回答——马丁·海德格尔说话了[M].陈春文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66页.
    ①[德]海德格尔著.荷尔德林诗的阐释[M].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39页.
    ①[德]海德格尔著.演讲与论文集[M].孙周兴译.三联书店,2005年.第246-247页.
    ②孙周兴.我们时代的思想姿态[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44页.
    ③[德]海德格尔著.荷尔德林诗的阐释[M].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225页.
    ④[德]海德格尔著.荷尔德林诗的阐释[M].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199页.
    ①[德]海德格尔著.在通向语言的途中[M].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0-21页.
    ②[德]海德格尔著.在通向语言的途中[M].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41页.
    ③[德]海德格尔著.演讲与论文集[M].孙周兴译.三联书店,2005年.第256页.
    ①[德]海德格尔著.形而上学导论[M].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39页.
    ②[德]海德格尔著.林中路[M].孙周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第344页.
    ③[德]哈贝马斯著.现代性的哲学话语[M].曹卫东等译.译文出版社,2004年.第186页.
    ④汪子嵩.希腊哲学史(1)[M].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622页.
    ⑤[德]尼采著.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M].周国平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04页.
    ①[德]海德格尔著.路标[M].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443页.
    ②[德]海德格尔著.林中路[M].孙周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第90页.
    ③[德]海德格尔著.林中路[M].孙周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第90页.
    ④[德]海德格尔著.形而上学导论[M].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46页.
    ⑤[德]海德格尔著.演讲与论文集[M].孙周兴译.三联书店,2005年.第198页.
    ⑥[德]海德格尔著.演讲与论文集[M].孙周兴译.三联书店,2005年.第197页.
    ⑦[德]海德格尔著.荷尔德林诗的阐释[M].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47页.
    ⑧RenéWellek.A History of Modern Criticism 1750-1950,Volume 7,Yale University Press,1991.91.
    ①[德]海德格尔著.形而上学导论[M].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08页.
    ②Jacques Taminiaux,Plato’s Legacy in Heidegger’s Two Reading of Antigone[M],From Heidegger and Plato [M],edited by Catalin Partenie and Tom Rockmore,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2005.34.
    ③[德]海德格尔著.形而上学导论[M].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51页.
    ④韩潮.海德格尔与伦理学[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23页.
    ⑤韩潮.海德格尔与伦理学[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25页.
    
    ①[古希腊]索福克勒斯著.安提戈涅.罗念生译.载罗念生全集(第三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05页.
    ②[德]海德格尔著.形而上学导论[M].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51-152页.
    ③[德]海德格尔著.形而上学导论[M].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64页.
    ④[德]海德格尔著.形而上学导论[M].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65页.
    ①[德]托马斯·曼著.从我们的体验看尼采哲学.载刘小枫选编.德语诗学文选(下卷)[M].魏育青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83-185页.
    ②[德]汉斯·昆著.李永平译.浪漫主义诗歌中的宗教.载[德]汉斯·昆瓦尔特·延斯著.诗与宗教[M].李永平译.三联书店,2005年.第135页.
    ①Magaret Canovan.Hannah Arendt,A Reinterpretation of Her Political Thought[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p7.p23.
    ②[德]安东尼娅·格鲁嫩贝格著.阿伦特与海德格尔[M].陈春文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338-339页.
    
    ①[德]安东尼娅·格鲁嫩贝格著.阿伦特与海德格尔[M].陈春文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376页.
    ②[德]安东尼娅·格鲁嫩贝格著.阿伦特与海德格尔[M].陈春文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378页.
    
    ①Magaret Canovan.Introduction,The Human Condiion[M].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8.ⅶ.
    ②张汝伦.莱茵哲影[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09页.
    ③[加]菲利普·汉森著.汉娜·阿伦特:历史、政治与公民身份[M].刘佳林译.江苏人民出,2007年.第99页.
    ①[德]汉娜·阿伦特著.黑暗时代的人们[M].王凌云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1-22页.
    ②Serena Parekh.Hannah Arendt and the Challenge of Modernity [M].Taylor & Francis Group ,2008.p111.
    ③Hannah Arendt.The Origins of Totaliatarianism[M].Cleveland:Meridian Book ,1958.p146.
    ④[美]伊丽莎白·扬-布鲁尔著.阿伦特为什么重要[M].刘北成刘小枫译.译林出版社,2009年.第62页.
    ①[德]汉娜·阿伦特.黑暗时代的人们[M].王凌云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3页.
    ②Hannah Arendt. The Human Condition [M]. Routledge .1994.p29
    ③[加]菲利普·汉森著.汉娜·阿伦特:历史、政治与公民身份[M].刘佳林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48页.
    ①王寅丽.汉娜·阿伦特:在哲学与政治之间[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第116页.
    ②Hannah Arendt. The Human Condition [M]. Routledge .1994.p205.
    ③Magaret Canovan.Hannah Arendt,A Reinterpretation of Her Political Thought[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p7.p135.
    ①Hannah Arendt. The Human Condition [M]. Routledge .1994.p41.
    ②[德]汉娜·阿伦特著.哲学与政治.载贺照田主编.西方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第六辑)[M].申彤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47页.
    
    ①[法]茱莉亚·克里斯蒂瓦著.汉娜·阿伦特[M].刘成富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70页.
    ②王寅丽.汉娜·阿伦特:在哲学与政治之间[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第33页.
    
    ①王寅丽.汉娜·阿伦特:在哲学与政治之间[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第35页.
    ①[加]菲利普·汉森著.汉娜·阿伦特:历史、政治与公民身份[M].刘佳林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7页,第6页.
    ②Hannah Arendt. The Human Condition [M]. Routledge .1994.p184.
    ①[美]理查德·沃林著.海德格尔的弟子——阿伦特、勒维特、约纳斯和马尔库塞[M].张国涛王大林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68页.
    ②Hannah Arendt. Between Past and Future[M].New York:Viking Press,1968.p45.
    ③[德]汉娜·阿伦特著.黑暗时代的人们[M].王凌云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87-88页.
    ①[德]本雅明著.讲故事的人.王斑译.[美]汉娜·阿伦特编.启迪:本雅明文选[M].张旭东王斑译.三联书店,2008年,第99页.
    ②[德]汉娜·阿伦特著.黑暗时代的人们[M].王凌云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81页.
    ①[加]菲利普·汉森著.汉娜·阿伦特:历史、政治与公民身份[M].刘佳林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页.
    ②Hannah Arendt.What Remains?The Language Renains:A Conversation with Günter Gaus ,Essays in Understanding 1930-1954, edited by Jerome Kohn ,New York:Harcourt Brace ,1994.p2
    ③Magaret Canovan.Hannah Arendt,A Reinterpretation of Her Political Thought[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p7.p264.
    ④王寅丽.汉娜·阿伦特:在哲学与政治之间[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第40-41页.
    ①[美]伊丽莎白·扬-布鲁尔著.阿伦特为什么重要[M].刘北成刘小欧译,译林出版社,2009年.第59页.
    ②[德]汉娜·阿伦特著.卡尔·雅斯贝尔斯:世界公民.载黑暗时代的人们[M].王凌云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77页.
    ①Hannah Arendt. Between Past and Future[M].New York:Viking Press,1968.p107.
    ②Hannah Arendt. The Human Condition [M]. Routledge .1994.p223.
    ③王寅丽.汉娜·阿伦特:在哲学与政治之间[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第45-46页.
    ④[加]菲利普·汉森著.汉娜·阿伦特:历史、政治与公民身份[M].刘佳林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64-265页.
    ①[德]汉娜·阿伦特著.马丁·海德格尔80岁了.载[德]贡特·奈斯克埃米尔·科特林编.回答——马丁·海德格尔说话了[M].陈春文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08页.
    ②[德]汉娜·阿伦特著.马丁·海德格尔80岁了.载[德]贡特·奈斯克埃米尔·科特林编.回答——马丁·海德格尔说话了[M].陈春文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06-208页.
    ③[德]汉娜·阿伦特著.二十世纪德国哲学[M].张汝伦译.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645页.
    
    ①[德]汉娜·阿伦特著.黑暗时代的人们[M].王凌云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页.
    ②[德]汉娜·阿伦特著.黑暗时代的人们[M].王凌云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6-27页.
    ③[德]安东尼娅·格鲁嫩贝格著.阿伦特与海德格尔[M].陈春文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374页
    [1][德]温克尔曼著.论古代艺术[M].邵大箴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
    [2][德]莱辛著.论人类的教育——莱辛政治哲学文选[M]刘小枫选编,朱雁冰译,华夏出版社,2008年.
    [3][德]莱辛著.汉堡剧评[M].张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
    [4][德]歌德著.论文学艺术[M].范大灿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5][德]歌德著.浮士德[M].樊修章译,译林出版社,1995年.
    [6][德]歌德席勒著.歌德、席勒文学书简[M].张荣易张玉能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年.
    [7][德]席勒著.审美教育书简[M].冯至、范大灿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
    [8][德]席勒著.席勒文集(共6卷)[M],张玉书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9][德]谢林著.先验唯心论体系[M].梁志学石泉译.商务印书馆,1976年.
    [10][德]谢林著.艺术哲学[M].魏庆征译.中国和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11][德]荷尔德林著.荷尔德林文集[M].戴晖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
    [12][德]施莱格尔著.浪漫派风格——施莱格尔批评文集[M].李伯杰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
    [13][德]施莱格尔著.雅典娜神殿断片集[M].李伯杰译.三联书店,2003年.
    [14][德]黑格尔著.美学[M].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
    [15][德]黑格尔著.历史哲学[M].王造时译,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
    [16][德]康德著.历史理性批判文集[M].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
    [17][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著.西方的没落(上)[M].齐世荣等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
    [18][德]尼采著.权力意志(上、下)[M].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
    [19] [德]尼采著.悲剧的诞生[M].杨恒达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
    [20][德]尼采著.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M].周国平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
    [21][德]尼采著.偶像的黄昏[M].卫茂平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22][德]尼采著.看哪这人:尼采自述.张念东凌素心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
    [23][德]尼采著.人性的、太人性的(上卷)[M].魏育青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24][德]海德格尔著.形而上学导论[M].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
    [25][德]海德格尔著.尼采[M].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
    [26][德]海德格尔著.演讲与论文集[M].孙周兴译.三联书店,2005年.
    [27][德]海德格尔著.思的经验[M].陈春文译.人民出版社,2008年.
    [28][德]海德格尔著.路标[M].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
    [29][德]海德格尔著.林中路[M].孙周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
    [30][德]海德格尔著.荷尔德林诗的阐释[M].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
    [31][德]海德格尔著.现象学之基本问题[M].丁耘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
    [32][德]海德格尔著.在通向语言的途中[M].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
    [33][德]汉娜·阿伦特著.黑暗时代的人们[M].王凌云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
    [34][德]汉娜·阿伦特著.二十世纪德国哲学[M].张汝伦译.人民出版社,2008年.
    [35][德]汉娜·阿伦特著.哲学与政治.载贺照田主编.西方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第六辑)[M].申彤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
    [36]刘小枫主编.德语诗学文选(上、下卷)[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37]刘小枫主编.德语美学文选(上、下卷)[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38]尼采注疏集:尼采与古典传统[M].田立年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39]刘小枫选编.尼采与古典传统续编[M].田立年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40][古希腊]索福克勒斯著.安提戈涅.罗念生译.载罗念生全集[M](第三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41][法]威廉·狄尔泰.体验与诗[M].胡其鼎译.三联书店,2003年.
    [42][英]鲍桑葵著.美学史[M].张今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
    [43][英]E.H.贡布里希著.文艺复兴:西方艺术的伟大时代[M].范景中译.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0年.
    [44][瑞]布克哈特.希腊人和希腊文明[M].王大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45][意]维柯著.新科学[M].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
    [1][德]卡西尔著.卢梭·康德·歌德[M].刘东译.联书店,2002年.
    [2][德]卡西尔著.启蒙哲学[M].顾伟铭等译.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
    [3][德]本雅明著.讲故事的人.王斑译.[美]汉娜·阿伦特编.启迪:本雅明文选[M].张旭东王斑译.三联书店,2008年.
    [4][德]本雅明著.经验与贫乏.王炳钧杨劲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
    [5][德]卡尔·雅斯贝尔斯著.尼采其人其说[M].鲁路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6][德]艾米尔·路德维希著.德国人[M].杨成绪潘琪译.三联书店,1991年.
    [7][德]卡尔·达尔豪斯著.古典和浪漫时期的音乐美学[M].尹耀琴译.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年.
    [8][德]弗里德里希·梅尼克著.马基雅维利主义[M].时殷弘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
    [9][德]弗里德里希·梅尼克著.历史主义的兴起[M].陆月宏译.译林出版社,2009.
    [10][德]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著.席勒传[M].王茂平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
    [11][德]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海德格尔传[M].靳希平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
    [12][德]维拉莫威兹著.古典学的历史[M].陈恒译.三联书店,2008年.
    [13][德]卡尔·洛维特著.从黑格尔到尼采[M].甘阳、刘小枫主编.李秋零译.三联书店,2006年.
    [14][德]萨弗兰斯基著.尼采思想传记[M].卫茂平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15][德]恩斯特·卡西勒著.卢梭问题[M].王春华译.译林出版社,2009年.
    [16][德]里夏德·克朗纳著.论康德与黑格尔[M].关子尹译.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
    [17][德]霍克海默阿多诺著.启蒙辩证法[M].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18][德]米夏埃尔·施蒂默尔著.德意志——一段找寻自我的国家历史[M].孙雪晶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
    [19][德]哈贝马斯著.现代性的哲学话语[M].曹卫东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
    [20][德]维拉莫维茨著.古典学的历史[M].陈恒译.三联书店,2008年.
    [21][德]安东尼娅·格鲁嫩贝格著.阿伦特与海德格尔[M].陈春文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
    [22][美]朗佩特著.尼采与现时代[M].李致远等译.华夏出版社,2009年.
    [23][美]海登·怀特著.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M].陈新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
    [24][美]阿卡姆波拉著.尼采与荷马竞赛:重估“荷马问题”.载刘小枫选编.尼采与古典传统续编[M].田立年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25][美]马尔库塞著.审美之维[M].李小兵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6][美]维塞尔著.启蒙运动的内在问题——莱辛思想再释[M].刘小枫主编.贺志刚译.华夏出版社,2007年.
    [27][美]维塞尔著.马克思与浪漫派的反讽——论马克思主义神话诗学的本源[M].刘森林主编.陈开华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28][美]C·巴姆巴赫著.海德格尔的根——尼采,国家社会主义和希腊人[M].张志和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
    [29][美]詹姆斯·施密特著.启蒙运动与现代性——18世纪与20世纪的对话[M].徐向东卢华萍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30][美]安东尼·J·卡斯卡迪著.启蒙的结果[M].周宪许钧主编.严忠志译.2006年.
    [31][美]凯斯·安塞尔—皮尔逊著.尼采反卢梭[M].宗成河等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
    [32][美][鲍默著.尼采与狄俄尼索斯传统.尼采与古典传统[M]奥弗洛赫蒂等编.田立年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33][美]伊丽莎白·扬-布鲁尔著.阿伦特为什么重要[M].刘北成刘小枫译.译林出版社,2009年.
    [34][美]理查德·沃林著.海德格尔的弟子——阿伦特、勒维特、约纳斯和马尔库塞[M].张国涛王大林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35][美]保罗·奥斯卡·克里斯特勒著.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和艺术[M].邵宏译.东方出版社,2008年.
    [36][美]列维尼著.维柯与古今之争.载刘小枫陈少明主编.维柯与古今之争[M].林志猛译.华夏出版社,2008年.
    [37][美]施莱希塔著.尼采著作中的德意志古典主义者歌德.田立年译.载奥弗洛赫蒂等编.尼采与古典传统[M].田立年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38][美]劳伦德-琼斯著.尼采和古代世界研究.田立年译.载奥弗洛赫蒂等编.尼采与古典传统[M].田立年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39][美]史蒂文·奥茨门特著.德国史[M].邢来顺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
    [40][美]马泰·卡林内斯库著.现代性的五福面孔[M].顾爱彬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
    [41][美]理查德·塔纳斯著.西方思想史[M].吴相婴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
    [42][法]让-皮埃尔·维尔南著.希腊人的神话和思想[M].黄艳红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43][法]茱莉亚·克里斯蒂瓦著.汉娜·阿伦特[M].刘成富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
    [44][英]简·艾伦·赫丽生著.古希腊宗教的社会起源[M].谢世坚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45][英]简·艾伦·赫丽生著.希腊宗教研究导论[M].谢世坚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46][英]阿伦·布洛克著.西方人文主义传统[M].董乐山译.三联书店,1997年.
    [47][英]F.C.斯普纳著. G.R.埃尔顿主编.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M].第二卷第六章“宗教改革陷入困境”(三).赵亚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48][英]以赛亚·柏林著.反潮流:观念史论文集[M].冯克利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
    [49][俄]加比托娃著.德国浪漫哲学[M].王念宁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
    [50][波兰]塔塔科维兹著.古代美学[M].杨力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51][加]菲利普·汉森著.汉娜·阿伦特:历史、政治与公民身份[M].刘佳林译.江苏人民出,2007年.
    [52][意]里奥奈罗·文杜里著.西方艺术批评史[M].迟轲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53][意]恩里科·福比尼著.西方音乐美学史[M].修子建译.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年.
    [54][匈]卢卡奇:《理性的毁灭》,王玖兴、程志民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55][奥地利]弗里德里希·希尔:《欧洲思想史》,赵复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6][丹麦]乔治·勃兰兑斯著.尼采[M].安延明译.工人出版社,1985年.
    [1]范大灿.德国文学史[M].译林出版社,2006年.
    [2]谷裕.隐匿的神学——启蒙前后的德语文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3]韩潮.海德格尔与伦理学问题[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
    [4]蒋孔阳.德国古典美学[M].商务印书馆,1980年.
    [5]李鹏程王柯平周国平.西方美学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6]刘新利.德意志历史上的民族与宗教[M].商务印书馆,2009年.
    [7]刘浩明.荷尔德林后期诗歌(评注上、下卷和文本卷)[M],刘小枫主编,华东[8]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9]刘小枫.诗化哲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10]刘小枫.重启古典诗学[M].华夏出版社,2010年.
    [11]毛崇杰.席勒的人本主义美学[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
    [12]倪梁康.自识与反思[M].商务印书馆,2002年.
    [13]孙周兴.我们时代的思想姿态[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年.
    [14]汪子嵩.希腊哲学史(1)[M].人民出版社,1997年.
    [15]王寅丽.汉娜·阿伦特:在哲学与政治之间[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
    [16]吴增定.尼采与柏拉图主义[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17]薛华.黑格尔与艺术难题[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
    [18]谢地坤主编.西方哲学史[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
    [19]张玉能.席勒美学论稿[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20]张祥龙.海德格尔传[M]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
    [21]张汝伦.莱茵哲影[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22]张政文.西方审美现代性的确立与转向[M].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
    [23]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M].商务印书馆,2005年.
    [24]赵一凡.从胡塞尔到德里达——西方文论讲稿[M].三联书店,2007年.
    [25]赵一凡.从卢卡奇到萨义德——西方文论讲稿续编[M].三联书店,2009年.
    [26]赵鑫珊.瓦格纳·尼采·希特勒[M].文汇出版社,2007年.
    [27]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
    [28]蒋孔阳、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通史(卷三、四、五、六、七)[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
    [29]汝信主编.西方美学史(3、4卷)[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1]Hegel.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M], translated by J.Sibree , London:Colonial. 1900.
    [2]Domenico Losurdo.Hegel and Freedom of Modern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3]Robert Wicks.Hegel’s aesthetics:An overview,from The Cambridge Capanion to Hegel[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4]Edited by Frederick C.Beiser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Hegel[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5]Friedrich Schlegel.ON The Study of Greek Poetry[M], Published b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2001.
    [6]Dale Wikerson,Nietzsche and the Greeks[M],Continuun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2006.
    [7]Don Dombowsky,Nietzsche’s Machiavellian Politics[M].Palgrave Macmillan,2004.
    [8]Herman Siemens,Nietzsche and the“classical”:Traditional and Innovative Features of Nietzsche’s Usage,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Goethe,from Nietzsche and Antiquity[M],edited by paul Bishop.Cornell UP ,2003.
    [9]Edited by Paul Bishop.Nietzsche and Antiquity[M], Published by Simon & Schuster ,1983.
    [10]Martin Heidegger.Early Greek Thinking [M].translated by David Favrell krell and Frank A.Capuzzi,Harper San Francisco,1984.
    [11]Tom Rockmore.On Heidegger’s Nazism and Philosophy[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2.
    [12]Andrew Feenberg.Heidegger and Marcuse:The Catastrophe and Redemption History[M].Taylor&Francis Books,Inc.,2005.
    [13]Richard Wolin.The Politics of Being:The Political Thought of Martin Heidegger[M].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0.
    [14]Jacques Taminiaux,Plato’s Legacy in Heidegger’s Two Reading of Antigone[M],From Heidegger and Plato [M],edited by Catalin Partenie and Tom Rockmore,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2005.
    [15]Hannah Arendt.The Origins of Totaliatarianism[M].Cleveland:Meridian Book ,1958.
    [16]Hannah Arendt. Between Past and Future[M].New York:Viking Press,1968.
    [17]Hannah Arendt.What Remains?The Language Renains:A Conversation with Günter Gaus ,Essays in Understanding 1930-1954, edited by Jerome Kohn ,New York:Harcourt Brace ,1994.p2
    [18]Magaret Canovan.Hannah Arendt,A Reinterpretation of Her Political Thought[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
    [19]Magaret Canovan.Introduction,The Human Condiion[M].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8.
    [20]Serena Parekh.Hannah Arendt and the Challenge of Modernity [M].Taylor & Francis Group ,2008.
    [21]Manfred Frank.The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s of Early German Romanticism[M], Published b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1998.
    [22]Edited by J.m.Bernstein.Classic and Romantic German Aesthetics [M], Published b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23]Kai Hammermeister.The German Aesthetic Tradition[M], Published b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24]Isaiah Berlin.Three Critics of Enlightenment:Vico,Hamann,Herder[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0.
    [25]Steven Ozment, A New History of The German People [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26]Fred Rush.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of Critical Theory[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27]Edited by Karl Ameriks.The Cambridge Companion of German Idealism[M]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28]Edited by P.E.Easterling.The Cambridge Companion of Greek Tragedy[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29]Edited by Michael Gagarin & Paul Woodruff .Early Greek Political Thought from Homer to the Sophist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
    [30]Edited by Charles Guignon.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Heidegger[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31]Edited by Christa Knellwolf and Christopher Norris.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Literary Criticism volume 9 Twentieth-Century Historical ,Philosophical and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32]Gilbert Murray.The Literature of Ancient Greece[M],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6.
    [33]Edited by Hazard Adams & Leroy Searle.Critical Theory Since Plato[M],Third Edition, 2005 by Thomson Wadsworth.
    [34]Bertrand Russell.The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M], Published by Simon & Schuster ,1972.
    [35]Edited by Evelyn K.Moore and Patricia Anne Simpson.The Enlightened Eye Goethe and Visual Culture[M] , Published by Amsterdam-New York,NY 2007.
    [36]Liah Greenfeld, Nationalism.Five Roads to Modernity[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
    [37]Will Durant.The Reformation[M], Simon &Schuster ,1957.
    [38]C.S.Lewis.English Literature in the Sixteenth Century,Excluding Drama[M].Oxford Uniwersity Press,1954.
    [39]Thomas.S.Kuhn.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M].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2.
    [40]Vernon Huge Minor.Art History’s History,Prentice Hall[M],1994.
    [41]Jacob Burckhardt,The Greeks and Greek Civilization[M].translated by Oswyn Murry,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1998.
    [42]Rene Wellek.A History of Modern Criticism[M],volume1. The Romantic A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57.
    [43] Rene Wellek.A History of Modern Criticism[M],volum2. The Romantic A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4.
    [44] Rene Wellek.A History of Modern Criticism[M],volume3. The Romantic A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
    [45] Rene Wellek.A History of Modern Criticism[M],volume4. The Romantic A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
    [46] Rene Wellek.A History of Modern Criticism[M],volume7. The Romantic A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