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道德教育价值危机审理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对于道德教育的问题,我们采用什么样的研究方式解释它,不仅关系到如何以及能否揭示问题的性质,更关系到如何以及能否解决问题或者至少提供解决问题的科学思路。就任何时期的道德教育而言,均希望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名副其实地躬行他们所信奉的一切并信奉他们所躬行的一切”。事实上,也只有使“一个在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名副其实地信奉并躬行被教的道德,才能说明这种道德教育是成功的。因此我们衡量道德教育的成败也只能是从这一角度出发,即观察在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对道德持守何种信念和态度以及如何践履道德。那么,从人们的现实道德表现出发,检讨我们实际提供的道德教育与其道德表现存在的内在关联,对于我们解释和揭示道德教育问题性质及其根源的研究路径选择将不无帮助,对于我们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也必然大有裨益。当代社会道德虚无与道德虚伪的滋生与蔓延表明:道德教育的权威已丧失。而其根源在于道德教育的本真意义可能被歪曲被遮蔽甚或被消解了。对此问题,我们从理论上作为一种假设就是:当代道德教育可能处于自身存在的价值危机之中。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就是从道德虚无与道德虚伪的表现及其根源的剖析入手,探究当代道德教育价值危机从何而来,如何表现,以及何以兴起,亦即试图揭示道德教育的真实意义是如何被遮蔽的以及以何遮蔽的。从而为道德教育本真的回归谋求应对之策。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道德虚无的逻辑即是价值对意义的置换。将道德视为价值,无论是逻辑上还是现实中,均会导致歪曲道德的本质的结果。一种歪曲的道德本质理解,也必然诉诸一种歪曲的不真实的道德教育。用价值规定道德,进而用价值道德规定道德教育,其结果也必然是使道德教育虚无化。道德教育失去了真实的根据,教育的真正意义也必遭到贬损。基于价值道德的道德教育回避了教育的道德意义追求,消解了教育持守的道德理想,教育的意义仅局限于“适应”而非超越,即教育仅有工具性价值而失去了本体价值。道德教育自身之存在处于虚无的无根状态。因为虚无化的道德教育否认了道德的客观、自在的意义,也就放逐了教育的自在意义,放弃了教育的自主权;教育无以呈现自己的本体价值存在,也就难以生成真正的道德人。
     道德教育的虚伪性从本质上讲其实是把道德意义从另一层面上“价值化”了,从而歪曲了道德的本义,使道德生活不是指向人,而是指向外在于人的其他目的。由此,道德和道德教育实质上被“利用”了,即变成了工具和为它的存在。在这种情况下,道德和道德教育愈是被泛化,目的与手段、言与行愈是容易脱节,最终摆脱不了向道德虚无的异变。事实上,虚伪的本质就是一种虚无,虚伪的道德教育所隐含的逻辑本质上必然导致虚无。
     对道德的错误的哲学本体论定位是道德教育本体价值存在无以为据,失于真实进而丧失教化权威的根本原因。道德教育无以再是其所是,其要么从根本上改变道德的特征而异化为其他形态的教育,要么与道德疏离而成为道德的异己力量。因此当代道德教育由于失于真实而使自身陷入价值危机。这同时也意味着受教育者对道德和道德教育的肯定性关系被打破,意味着道德教育作用和权威的下降。道德教育如若重新获得引导主体道德生活、生成真正道德人的真实权威力量,就须回归真实即自身存在的运动方式,将自身建立在真理性之合理性根基之上,也就是在本体论基础上获得自己的真实意义。只有把人作为道德价值的载体,即由人承担道德,道德才成为动态的意义。教育只有根据这一道德哲学设定,才能使道德和教育在意义上相容,在方法论上一致。道德和教育在这里找到一个共同的哲学支点:人为什么而活着,或者人应该过一种怎样的生活。道德载于人格才能实现其之于生活的意义,而人只有承担道德才能使道德进入生活并在生活中展现其意义。舍于此,则道德与教育在价值上难以共谋,必然分离。以人为道德价值的载体只是道德教育的合理根据之一,或者只是实现道德教育之价值存在的必要条件之一。道德及其教育还需要对本质人性进行科学地关照,而这又以对“道德”的哲学本体论定位为前提。追寻道德的本源不能仅仅指向超验领域,或者仅仅指向感性形态。人首先是一种具体的存在,既呈现出感性的形态也有理性与精神的规定;既是一个个的个体又展开为类和社会的结构。故道德的追求以人的存在为其本体论根据。亦即伦理学与本体论是统一的。道德教育的真实意义就在于实现道德与人的存在的本体统一。
     “自觉为人”就是道德教育的最高本质,因为道德教育体现着人作为类存在的自由自觉地本性,同时,它又使人不断获得并发扬自由自觉的本性。因此,道德教育之所以存在,盖在于人性生存。生成人性并呵护人性是道德教育的本体根据所在,是道德教育的真实使命与旨归。道德教育体现着人的自觉意志,也使人产生自觉意志。道德教育本身就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道德教育不是为限制人而教育,不是为伦理规范而教育。道德教育存在的根本目的不为别的,就是使人获得“人”的称义。所以,它就是教人自觉为人。自觉为人是道德教育的使命,也是它的最终归属。可以说,道德教育是人的第二天性,它教育人同时也使人产生自我教育。
     基于道德和道德教育实质性根本问题的自觉把握,要超越中西之分、古今之别的理论视野和实践诉求,回答如何选择当代中国道德和道德教育的路向这一问题,其不二法门只能是从道德教育的本真意义和真实使命出发,只有它才是事情本身,是问题本身,是真理本身。自觉为人的道德教育要求对道德教育的现实的把握和选择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的方法论原则就是,不能诉诸某种绝对理念的假设,或是从形而上的道德观出发推演出某种超验的道德原则等等来进行道德虚无的填空,而是从人的自由自觉地社会实践本质出发,根据当代中国道德和道德教育的现实,用一种实践理性来进行价值的自觉选择。这就是,以完整人的观念为指导,从整体的社会文化和历史出发,基于当代中国道德和道德教育的事实进行理性分析和推理,以求得对道德教育路向的正当合理性证明。摆脱局限于社会本位抑或个人本位,现代抑或传统,本土抑或西方的非此即彼地争论,寻求一种可能的合题。从完整的人的角度,我们可以把好公民看成是道德人的一个层次,道德人的一个基本起点,而不是终点。把好人看成是道德人的最高层次,而非道德人的惟一表现形态。也就是说,从理论上,当代中国道德和道德教育在道德人的概念上应该抛弃好人与好公民孰为第一位的争论,从现实出发,以整体的视角来建构,即以现代好公民为起点,寻求好人与好公民的统一。进而言之,也就是在社会道德境界上建立一种层次感,或者说为社会认可而又为人们可欲求的某种距离感,而非简单地把道德境界划分为高尚与卑劣。因而,以现代公民概念为起点,建构好人与好公民相统一的道德人,也就意味着当代中国道德教育需树立一种清晰的现代中国道德人格形象。
     生成真正的道德人这一使命最终要落实到学校道德教育身上,学校道德教育回归其自身存在的运动方式从逻辑上讲也必然是真正道德人的生成。但是,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道德与道德教育虽然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与文化子系统,但绝非一个毫无旁涉的孤岛。道德与道德教育作为何种价值存在以及能否转化为人们的现实追求,则与整个社会能否以及从何种意义上推崇道德与道德教育有关。故此,如果我们仅仅依靠学校道德教育真实意义的回归,以实现克服虚无与虚伪、生成道德人的愿望,则势必夸大了学校教育的功能,而落入“学校万能论”的主观臆想。事实上,没有国家、社会因素的配合,学校道德教育也不可能回到真实,因为任何学校教育都不可能独立于一定的国家、社会背景而存在,道德教育的真实意义没有具体的社会现实的实践证明,不可能有真正的权威说服力。因此道德教育回归真实亦需与道德实践有关的各领域的支持与配合。
For moral education, what research methods we adopt to explain it, concerns how and whether it can illustrate the essence of this problem or not, but also how and whether it can solve the problem or not, or at least it can provide the scientific thinking way to solve it. As far as moral education at any time concerns, it all have the attempt to make educate practice what they believe in and make them believe in what they practice. In fact, only in this way, is this kind of moral education successful. So we can judge whether moral education is successful or not only from this perspective, namely, observing those who educated in morality hold what beliefs and attitudes and how they practice these beliefs. Therefore, from the people’s moral behaviors, inspec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ur actual moral education and moral performance is of great help for us to explain and reveal the essence and the source of the problems in mor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seek the train of thought to solve them. The birth and spread of the nihility and hypocrisy in morality in modern society shows the authority of moral education has been lost, which results from the true value of moral education may be distorted or hidden or removed. For this problem, we can get a theoretical hypothesis: the present moral education may be in the self-existed value crisis. The purpose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from the illustration about the performances and the sources of nihility and hypocrisy in morality, to inquire into whose the present value crisis in moral education comes, and what it looks like and why it sprang out, namely, to reveal how and with what the true significance of moral education has been hidden in order to try to find solutions to return the truth of moral education. This research got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The logic of moral nihility is the replacement of value with worthiness. Taking morality as worthiness will cause the distortion of the essence of morality not only in reality and but in logic. Misunderstanding the essence of morality is bound to result in wrong and unreal moral education. If we determine morality with worthiness and further determine moral education with worthiness morality, we can get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moral nihility. If moral education lost its real grounds, the real value of education would be disparaged. Moral education based on worthiness, avoids the moral significance of education, dispels educational ideals, makes its value only adapt environment rather than surmount it, namely, the education has lost its own value of noumenon and only left as a tool. Which makes moral education has no ground. Nihility in moral education rejects the objective and free value of morality, and further exiles the free value of education, and abandons the independent power of education. Education has no way to show its own noumenon existence, so it is difficult for it to create the true moral human beings.
     Hypocritical moral education in essence equates the value of morality with worthiness, which distorts the original purpose of morality, and which makes moral life point not to human but to other purpose except human beings. Therefore, Morality and moral education have been utilized and changed to be tools. The more generalized morality and moral education are, the more easily, purpose and means,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are divorced, which results in alienation of nihility. In fact, the essence of hypocrisy is nihility, so the logic implied by hypocritical moral education inevitably results in nihility in morality.
     The false orientation in noumenon for morality is the essential cause that moral education has no grounds to exist so as to lost its educational authority. Moral education isn’t itself, namely, its characteristics have been changed completely and transformed to be other form of education, or alienated from morality to be alienated power for morality. Therefore, the present moral education has been lost in crisis of value because of its loss of truthfulness. Synchronously, which means that educated people have doubt about morality and moral education, that the functions and authority of moral education have declined. Moral education has to return to truthfulness and base on rational ground if it regains its original authority.
     Only through taking human beings as the carrier of morality, namely, human beings take on morality, can morality get its dynamic purpose, can morality and education be compatible in the aim and in the methodology. From here they get a common bearing point: for what people live, or what life people should live. If not, morality and education can’t live in identical value and they must alienate each other. Human beings as the carrier of morality is one of rational grounds of moral education or one of necessary conditions. Moral education need to concern the human nature, which needs ontology of morality to be the precondition. So morality takes the existence of human beings as its ontological ground, namely, ethics and ontology are unitary. The true purpose of moral education is to realize the unitary of existence of morality and human beings.
     Willingly to be human being is the ultimate essence of moral education. It indicates the nature of human beings and it makes them develop their nature. So the existence of moral education is due to that of human nature. Generating and protecting human nature is the real mission of moral education. It embodies and creates willing will. Moral education in essence is a living of human beings. The aim of moral education is not to restrict people and not for moral principles, but to make human beings get the name of“human being”. Therefore, it teaches people to be human beings willingly. We can say that moral education is the second burn nature of human beings, which educates people and makes them self-educate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go beyond theory and practice at split between China and occident, tradition and modern time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fundamental problem that we how to choose the way of morality and its education in the present age of China. Only base on the true purpose and the true mission of moral education, can we find the key. Only this is the case, the problem and the truth itself. Moral education based on“willingly to be human being”requires us to abide by a basic methodology, that is, we can not depend on some absolute ideal hypothesis and some non-experiential moral principle, but willingly choose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morality and moral education and from the human nature of social practice. We should look for the right rational way of moral education, guided by the idea of complete human being, proceeding from the whole social culture and history and based on the rational analysis and inference about the present Chinese morality and moral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plete human being, we may take good citizen as one level of moral human being, and the starting point not the end-point. We may look on good human being as the top level of moral human being, not the only form of moral human being. Namely, we should give up which is the first one good human being and good citizen on the concept of“moral human being”, and we should seek the unity of them. Furthermore, we should build a sense of levels in the social morality, not simply divide the morality into nobility or beggary. Therefore, creating the moral human who are the unity of good human beings and good citizens means that the present Chinese moral education needs to establish a clear modern image of China’s moral human being.
     The mission that we create the real moral human being finally falls on the moral education in schools. Although morality and moral education relatively independent, they are not absolutely isolated islands. Whether they can and be transformed into people’s practical pursuit is related to whether and how the whole society has canonized them. Thus, if we only depend on moral education in schools to create moral human and overcome nihility and hypocrisy, we magnify the functions of school education actually, only to cause“school omnipotence”. In fact, moral education wouldn’t return to truthfulness without the cooperation of the country and social factors, for any school education can’t exist isolated from the country and social background. If the real purpose of moral education couldn’t be justified by the concrete social practice, it would have no convincing power. Therefore, the return to truthfulness of moral education also needs all kinds of support and cooperation related to moral practice.
引文
1 [美]怀特:《文化科学——人和文明的研究》,曹锦清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5 页。
    2 金生鈜:《德性与教化》,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328 页。
    
    3 [美]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228 页。
    4 卢凤:《启蒙之后》,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75 页。
    
    5 [美]艾恺:《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8 页。
    6 [法]孔多塞:《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何兆武、何冰译,商务印书馆 年版,第 196 页。
    7 何清涟:《现代化的陷阱》,今日中国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205 页。
    8 金生鈜:《质疑建国以来的道德教育规训》,《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 年第 8 期,第 32 页。
    
    9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三联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119 页。
    10 何清涟:《现代化的陷阱》,今日中国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205 页。
    11 鲁洁:《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45 页。
    12 [美]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6 页。
    
    13 [德]卡尔·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王德峰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5 年版,第 68 页。
    14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第 80 页。
    15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第 82 页。
    16 鲁洁:《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55 页。
    17 鲁洁:《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58 页。
    18 戚万学、杜时忠:《现代德育论》,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9 页。
    19 戚万学、杜时忠:《现代德育论》,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10 页。
    20 鲁洁:《道德教育:一种超越》,《中国教育学刊》,1994 年第 6 期。
    21 戚万学、杜时忠:《现代德育论》,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8 页。
    22 项贤明:《回归生活实界的道德教育》,《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 年第 1 期。
    23 参见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论》,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 年版。高德胜:《生活德育论》,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版。
    24 肖川:《主体性道德人格建构的依据》,《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 年第 6 期。
    25 吴康宁:《教会选择:面向 21 世纪的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必由之路——给予社会学的反思》,《华东师大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 年第 3 期。
    26 刘慧,朱小蔓:《多元社会中学校道德教育:关注学生个体的生命世界》,《教育研究》,2001 年第 9 期。
    27 李伟言:《当代中国德育价值取向转型的理论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 年。
    28 戚万学:《试论道德哲学对道德教育的贡献》,《教育研究》,1994 年第 9 期。 冯建军:《论道德与道德教育范型的嬗变》,《华东师大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 年第 2 期。
    29 参见孙彩平:《道德教育的伦理谱系》,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版。
    30 冯建军:《论道德与道德教育范型的嬗变》,《华东师大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 年第 2 期。
    31 扈中平,刘朝晖:《对道德的核心和道德教育的重新思考》,《华东师大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 年第 6 期。
    32 包国庆:《从阶级道德到公民道德的德育转向》,《现代大学教育》,2005 年第 1 期。
    33 戚万学:《试论道德哲学对道德教育的贡献》,《教育研究》,1994 年第 9 期。
    34 阎俪川:《美术教学中有没有“虚无主义”和“自然主义”》,《美术》,1956 年第 11 期。
    35 范大章:《论反传统的道德虚无主义思潮》,《道德与文明》,1992 年第 1 期。
    
    36 金生鈜:《规训与教化》,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04-223 页。
    37 张海晏:《名教的困境》,《光明日报》,2004 年 6 月 15 日。
    38 晁天义:《东周时期的道德虚伪与周礼的名实分离》,《云南社会科学》,2005 年第 4 期。
    39 许锡良:《道德虚伪的社会根源》,南京师大道德教育研究所网络版《道德教育研究》,2005 年第 3 期。
    40 辛梅艳:《谁使孩子们如此虚伪》,《当代教育科学》,2005 年第 10 期。
    41 [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 2004 年版,第 39 页。
    
    42 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 2004 年版,第 51 页。
    43 孙正聿:《哲学通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03 页。
    44 孙正聿:《哲学通论》,第 103 页。
    45 高兆明:《伦理学理论与方法》,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67 页。
    
    46 [匈]维坦依:《文化学与价值学导论》,徐志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
    47 王海明、孙英:《几个价值难题之我见》,《哲学研究》1992 年第 10 期。
     48 李秀林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 3 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293 页。
    
    49 [美]杜威:《确定性的寻求》,第 230 页。
    50 [美]杜威:《道德教育原理》,王承绪译,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214 页。
    51 [美]约翰·杜威:《价值,客观指称与批评》,《评价理论》,冯平、余泽娜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年版,第 150页。
    5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第 9 页。《全集》第 1 卷,第 460 页。
    53 [美]约翰·杜威:《确定的寻求——关于知行关系的研究》,傅统先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5 年版,第 235 页。
    54 [法]帕斯卡尔:《思想录》,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 1997 年版,第 150 页。
    5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第 653 页。
    
    56 [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三联书店 1991 年版,第 44--46 页。
    57 [美]约翰·杜威:《价值的含义》,《评价理论》,冯平、余泽娜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年版,第 138 页。
    58 [古罗马]西塞罗:《国家篇·法律篇》,商务印书馆 1999 年版,第 157 页。
    
    59 檀传宝:《德育美学观》,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9—13 页。
    60 鲁洁:《边缘化·外在化·知识化——道德教育的现代综合症》,《教育研究》2005 年第 12 期。
     61 [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三联书店 1991 年版,第 50 页。
    
    62 参见《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9 年版(缩印本),第 2086 页。
    63 参见王晓毅:《王弼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 年版
    64 [德]黑格尔:《小逻辑》,第 192 页。
    
    65 黑格尔:《小逻辑》,第 193 页。
    66 [法]萨特:《存在与虚无》,陈宣良等译,三联书店 1987 年版,第 44 页。
    67 萨特:《存在与虚无》,第 45 页。
    68 [德]弗里德里希·尼采:《看哪,这人》第 280 页。
    69 [德]弗里德里希·尼采:《权力意志》,张念东等译,商务印书馆 1991 年版,第 280 页。
    70 [德]马丁·海德格尔:《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27 页。
    71 《强力意志》前言第 4 节,4 页
    
    72 [美]列奥·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彭刚译,三联书店 2003 年版,第 6 页。
    73 《伦理学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9 页。
    74 尼采:《强力意志》前言第 4 节,4 页
    
    75 北京大学编:《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 1982 年版,第 342 页。
    76 邓晓芒:《论中西怀疑论的差异》,第 3 页。
    77 [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三卷,商务印书馆 1997 年版,第 110 页。
    78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三卷,第 106 页。
    79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三卷,第 107 页。
    80 [英]休谟:《人性论》上册,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 2004 年版,第 210、123 页。
    81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584 页。
    82 [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何兆武等译,商务印书馆 2003 年版,第 200 页。
    83 高玉:《怀疑论》,《重庆社会科学》2001 年第 4 期,第 39 页。
    
    84 邓晓芒:《论中西怀疑论的差异》,《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 年第 1 期,第 2—3 页。
    85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三卷,第 107 页。
    86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三卷,第 133—134 页。
    87 [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何兆武等译,商务印书馆 2003 年版,第 90 页。
    
    88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三卷,第 108—109 页。
    89 徐向东:《怀疑论、知识与辩护》,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574 页。
    90 [德]埃德蒙德·胡塞尔:《伦理学与价值论的基本问题》,艾四林等译,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3 页。
    91 胡塞尔:《伦理学与价值论的基本问题》,第 19 页。
    92 胡塞尔:《伦理学与价值论的基本问题》,第 16 页。
    93 胡塞尔:《伦理学与价值论的基本问题》,第 32,40 页。
    94 胡塞尔:《伦理学与价值论的基本问题》,第 37 页。
    95 高全喜:《休谟的政治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92 页。
    96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 9 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580 页。
    97 [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192 页。
    98 张凤阳等:《政治哲学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27 页。
    99 [法]邦雅曼·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阎克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40,43,45页。
    100 [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邓正来译,三联书店 1997 年版,第 5 页。
    101 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第 3 页。
    102 张凤阳等:《政治哲学关键词》,第 28 页。
    103 [英]以赛亚·伯林:《自由论》,胡传胜译,译林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89 页。
    104 张凤阳:《政治哲学关键词》,第 35 页。
    105 [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郭大力等译,商务印书馆 1988 年版,第 252 页。
    
    106 [英]约翰·密尔:《论自由》,许宝骙译,商务印书馆 2005 年版,第 11 页。
    107 [匈]安东尼·德·雅赛:《重申自由主义》,陈茅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25 页。
    108 罗尔斯:《正义论》,第 23 页。
    109 [英]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 1987 年版,第 154 页。
     110 [英]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等译,商务印书馆 1982 年版,第 36 页。
    
    111 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第 16 页。
    112 [英]乔治·克劳德:《自由主义与价值多元论》,应奇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24 页。
    
    113 [美]迈克尔·J.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万俊人等译,译林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228 页。
    114 [加]威尔·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上),刘莘译,上海三联书店 2004 年版,第 273 页。
    115 [美]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50 页。
    116 麦金太尔:《追寻美德》,第 247 页。
    117 [俄]别尔加耶夫:《论人的使命》,张百春译,学林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25 页。
    118 别尔加耶夫:《论人的使命》,第 25 页。
    119 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第 48 页。
    120 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第 14 页。
    121 《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 1996 年版,第 777 页。
    122 转引自陈赟:《虚无主义、诸神之争与价值的见证——现代精神生活的困境》,《人文杂志》2007 年第 1 期。
    123 福柯:《何谓启蒙》,汪晖:《文化与公共性》,三联书店 1998 年版,第 430 页。
    124 陈嘉明:《‘现代性’与‘现代化’》,《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学版),2003 年第 5 期。
    125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三联书店 1998 年版,第 2 页。
    126 参见甘阳:《政治哲人施特劳斯:古典保守主义政治哲学的复兴》,第 12-14 页,见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
    127 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331 页。
     128 [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三联书店 2006 年版,第 368-377 页。
    129 胡玻:《形而上学的虚无性——论尼采对传统形而上学的解构》,《探索》2002 年第 6 期。
    130 胡玻:《形而上学的虚无性——论尼采对传统形而上学的解构》。
    131 [奥]弗洛伊德:《一个幻觉的未来》,《论文明》,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0 年版,第 37 页。
    132 尼采:《权力意志》。(此处引文因笔者作笔记时疏漏页码,故暂时未能注明)
    
    133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文明及其缺憾》,傅雅芳等译,安徽文艺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31 页。
    134 参见[德]彼得·科斯洛夫斯基:《伦理经济学原理》,孙瑜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14 页。
    135 弗洛伊德:《文明及其缺憾》,第 29 页。
    
    136 [德]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140 页。
    137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 144 页。
    138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 143 页。
    139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 145 页。
    
    140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 145 页。
    14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第 254 页。
    
    142 [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81 页。
    143 海德格尔:《林中路》,第 240 页。
    144 陈赟:《虚无主义、诸神之争与价值的僭政》,《人文杂志》2007 年第 1 期。
    145 [德]卡尔·施米特:《价值的僭政》,王晓朝、杨熙楠主编《现代性与末世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123 页。
    146 海德格尔:《林中路》,第 241 页。
    147 海德格尔:《林中路》,第 241 页。
    148 海德格尔:《尼采》,第 737 页。
    149 施米特:《价值的僭政》,《现代性与末世论》,第 120 页。
    150 施米特:《价值的僭政》,《现代性与末世论》,第 124 页。
    
    151 海德格尔:《林中路》,第 271 页。
    152 海德格尔:《林中路》,第 272 页。
    153 云格尔:《价值阙如之真理》,《现代性与末世论》,第 144 页。
    154 陈赟:《虚无主义、诸身之争与价值的僭政》。
    155 《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 1996 年版,第 391 页。
    156 《海德格尔选集》,第 392 页。
    157 云格尔:《价值阙如之真理》,《现代性与末世论》,第 147 页。
    
    158 施米特:《价值的僭政》,《现代性与末世论》,第 123 页。
    159 云格尔:《价值阙如之真理》,《现代性与末世论》,第 146 页。
    160 海德格尔:《尼采的话‘上帝死了’》,《林中路》,第 245 页。
    161 海德格尔:《尼采的话‘上帝死了’》,《林中路》,第 240 页。
     162[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 1989 年版,第 74 页。
    
    163 [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注,商务印书馆 2004 年版,第 45 页。
    164 麦金太尔:《追寻美德》,第 150 页。
    165 麦金太尔:《追寻美德》,第 150 页。
    166 弗洛伊德:《文明及其缺憾》,第 35 页。
     167 [英]安德鲁·甘布尔:《自由的铁笼:哈耶克传》,王晓冬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286 页。
    
    168 戚万学:《冲突与整合——20 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52 页。
    169 戚万学:《冲突与整合——20 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第 50 页。
    170 [美]詹姆斯·麦克莱伦:《教育哲学》,宋少云等译,三联书店 1988 年版,第 249-338 页。
    171 戚万学:《冲突与整合——20 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第 54 页。
    172 [英]迈克尔·H.莱斯诺夫:《二十世纪的政治哲学家》,冯克利译,商务印书馆 2002 年版,第 69 页。
    173 [美]詹姆斯·麦克莱伦:《教育哲学》,第 332 页。
    174 麦克莱伦:《教育哲学》,第 328 页。
    175 戚万学:《冲突与整合——20 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第 41 页。
    176 高国希:《道德哲学》,第 148 页。
    177 戚万学:《冲突与整合——20 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第 43 页。
    178 戚万学:《冲突与整合——20 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第 44 页。
    
    179 戚万学:《冲突与整合——20 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第 46 页。
    180 转引自戚万学:《冲突与整合——20 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第 44 页。
    181 [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0 页。
    182 卡西尔:《人论》,第 10 页。
    183 [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伦理学体系》,何怀宏、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28 页。
    184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 1989 年版,第 336 页。
    185 卡西尔:《人论》,第 12 页。
     186 包尔生:《伦理学体系》,第 29 页。
     187 何清涟:《现代化的陷阱》,第 171 页。
    
    188 [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贺麟等译,商务印书馆 1979 年版,第 167 页。
    189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第 168 页。
    190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第 168 页。
    191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第 168 页。
    
    192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第 171 页。
    193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第 169 页。
    194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第 171 页。
    195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第 172 页。
    196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第 171 页。
    197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第 170 页。
    198 马克斯·舍勒:《伦理学中的形式主义与质料的价值伦理学》(上册),第 101 页。
    199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576 页。
    200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 576 页。
    201 [美]彼得·辛格:《实践伦理学》,第 2 页。
    202 《墨子·经说上》
    203 《论语·子路》
    204 《墨子·贵义》
    205 《庄子·逍遥游》
    206 《荀子·正名》
    207 《公孙龙子·名实论》
    208 康学伟:《先秦孝道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137 页。
     209 [德]马克斯·舍勒:《伦理学中的形式主义与质料的价值伦理学》(上册),倪梁康译,三联书店 2004 年版,第 103页。
    
    210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38-39 页。
    211 舍勒:《伦理学中德形式主义与质料的价值伦理学》,第 452-455 页。
    
    212 杨国荣:《伦理与存在——道德哲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233 页。
    213 胡塞尔:《伦理学与价值论的基本问题》,第 39 页。
    214 胡塞尔:《伦理学与价值论的基本问题》,第 63 页。
    215 胡塞尔:《伦理学与价值论的基本问题》,第 62 页。
    216 杜威:《确定性的寻求》,第 217 页。
    217 杜威:《确定性的寻求》,第 216 页。
    218 杜威:《确定性的寻求》,第 216 页。
    219 杜威:《确定性的寻求》,第 215 页。
    220 杜威:《确定性的寻求》,第 216-217 页。
    
    221 杜威:《确定性的寻求》,第 216 页。
    222 别尔加耶夫:《论人的使命》,第 218 页。
    223 同上,第 219 页。
    224 《论语·卫灵公》
    
    225 [法]埃米尔·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规则》,华夏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68-69 页。
    226 参见晁天义:《东周时期的道德虚伪与周礼的名实分离》,《云南社会科学》2005 年第 4 期。
    227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228 《道德经》,第十八章。
     229 张海晏:《名教的困境》,《光明日报》2004 年 6 月 15 日。
    
    230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 1998 年版,第 171 页。
    231 刘小枫:《这一代人的怕和爱》,华夏出版社 2007 年版,第 290 页。
    232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第 172 页。
    233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第 172 页。
     234 参见金生鈜:《质疑建国以来的道德教育规训》,《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 年第 8 期。
    
    235 何清涟:《现代化的陷阱》,第 169 页。
    236 何清涟:《现代化的陷阱》,第 170 页。
     237参见金生鈜:《质疑建国以来的道德教育规训》,《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 年第 8 期。
     238 参见扈中平:《对我国道德教育虚伪性的批判》,http://learning.sohu.com/20050214
     239 弗洛伊德:《文明及其不满》,第 131 页,脚注。
    
    240 对于“利己的必然性和合理性”的较为详尽的论述可参见扈中平的《对我国道德教育虚伪性的批判》一文。
    241 参见茅于轼:《中国人的道德前景》,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4-5 页。
     242 戚万学:《道德教育的实践目的论》,《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 年第 1 期。
    
    243 [美]弗洛姆:《为自己的人》,孙依依译,三联书店 1988 年版第 30-32 页。
    244 [美]弗兰克·梯利:《伦理学导论》,何意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7 页。
    
    245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第 169 页。
    246 [美]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伦理学简史》,龚群译,商务印书馆 2004 年版,第 344 页。
    247 J·斯马特、B·威廉斯:《功利主义:赞成与反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77 页。
    248 高国希:《道德哲学》,第 185 页。
    249 西季威克:《伦理学方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141 页。
    250 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卷,商务印书馆 1987 年版,第 242 页。
    251 参见威尔·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上海三联书店 2004 年版,第 63-71 页。
    252 [英]伯纳德·威廉斯:《道德运气》,徐向东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年版,第 5 页。
    253 高国希:《道德哲学》,第 211 页。
    254 高国希:《道德哲学》,第 217 页。
    255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20 页。
    256 高国希:《道德哲学》,第 240 页。
    
    257 高国希:《道德哲学》,第 241 页。
    258 舍勒:《伦理学中的形式主义与质料的价值伦理学》,第 102 页。
    
    259 舍勒:《伦理学中的形式主义与质料的价值伦理学》,第 103 页。
    260 舍勒:《伦理学中的形式主义与质料的价值伦理学》,第 103 页注①。
    261 [荷兰]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商务印书馆 2005 年版,第 171 页。
    263 参见高国希:《道德哲学》,第 247-249 页。
    264 包尔生:《伦理学体系》,第 405 页。
    265 [美]约瑟夫·P·德马科、理查德·M·福克斯:《现代世界伦理学新趋向》,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365页。
    
    266 戴木才等:《时代性“道德裂变”及其道德哲学拯救》,《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年第 1 期。
    267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注,商务印书馆 2004 年版,第 36-37 页。
    
    268 章海山:《西方伦理思想史》,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绪言部分。
    269 万俊人:《现代西方伦理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8-11 页。
     270 包尔生:《伦理学体系》,第 405 页。
    271 参见万俊人:《现代西方伦理学史》,第 12-16 页。
    272 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93 页。
    273 《河南程氏遗书》,二十二上。
    274 《河南程氏遗书》,十五。
    275 《读四书大全说》卷八,《船山全书》第六册,岳麓书社 1991 年版,第 911 页。
    276 《孟子字义疏证》,《戴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273 页。
    277 《孟子字义疏证》,《戴震集》,第 296 页。
    278 [美]L.J.宾克莱:《理想的冲突——西方社会中变化着的价值观念》,马元德等译,商务印书馆 1984 年版,第 6 页。
    279 麦金太尔:《德性之后》,第 69-71 页。
    280 伯林:《自由论》,2005 年版,第 188 页。
    281 [美]约瑟夫·P·德马科、理查德·M·福克斯:《现代世界伦理学新趋向》,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365页。
    282 参见列奥·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
    283 列奥·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第 5 页。
    284 金生鈜:《规训与教化》,第 287 页。
    285 金生鈜:《规训与教化》,第 289 页。
     286 施米特:《价值的僭政》,《现代性与末世论》,第 102 页。
     287 马克斯·舍勒:《价值的颠覆》,罗悌伦等译,三联书店 1997 年版,第 134-135 页。
    288 高国希:《道德哲学》,第 245 页。
    289 金生鈜:《规训与教化》,第 302 页。
    290 [法]让·雅克·卢梭:《社会契约论》,杨国政译,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7 页。
    291 《论语·为政》
    292 《论语·为政》
    293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 1989 年版,第 336 页。
    294 [俄]别尔嘉耶夫:《论人的使命》,第 125 页。
    295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第 339 页。
    296 陈志尚:《人学理论与历史——人学原理卷》,北京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92 页。
    297 [法]埃德加·莫兰:《迷失的范式:人性研究》,陈一壮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1 页。
    298 埃德加·莫兰:《迷失的范式:人性研究》,第 173 页。
    29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24 页。
    30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60 年版,第 5 页。
    301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 57 页。
    302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 57 页。
    30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 24 页。
    304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 58 页。
     305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颜一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4 页。
    
    306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 107 页。
    307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 57 页。
    308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 58 页。
     309 参见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等译,商务印书馆 1982 年版,第 139 节。
    310 [德]埃里希·弗罗姆:《逃避自由》,陈学明译,工人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150 页。
    311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 59 页。
    31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 24 页。
     313 麦金太尔:《伦理学简史》,第 52 页。
    
    31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第 9 页。
    315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三联书店 1991 年版,第 64 页。
    316 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第 3 页。
    317 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第 106 页。
    318 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第 76 页。
    319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第 54 页。
    320 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第 51 页。
    321 弗洛姆:《为自己的人》,第 97 页。
    322 弗洛姆:《为自己的人》,第 103 页。
    323 弗洛姆:《为自己的人》,第 91 页。
    324 弗洛姆:《为自己的人》,第 94 页。
     325 戚万学、杜时忠:《现代德育论》,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13 页。
    326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第 50 页。
    327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第 80 页。
    328 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第 67-68 页。
    329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第 51 页。
    330 列奥·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第 3 页。
    331 列奥·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第 8 页。
    332 列奥·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第 2 页。
    333 列奥·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第 5 页。
    334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第 215 页。
    335 [美]桑塔亚那:《人性与价值》,乐爱国等译,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212 页。
    33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 1 页。
    337 高国希:《道德哲学》,第 332-333 页。
    338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第 209 页。
    339 黄济:《教育哲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234 页。
    
    340 王承绪等:《西方现代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299 页。
    341 王承绪等:《西方现代教育论著选》,第 314 页。
    342 王承绪等:《西方现代教育论著选》,第 314 页。
    343 王天一等:《外国教育史》(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223 页。
    344 王承绪等:《西方现代教育论著选》,第 315 页。
    
    345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第 74 页。
    346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第 12 页。
    347 [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等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102 页。
    348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第 13 页。
    
    349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第 13-14 页。
    350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第 15 页。
    351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第 209 页。
    352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第 224 页。
    353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第 214-218 页。
    354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第 209 页。
     355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第 223 页。
    
    356 戚万学:《冲突与整合——20 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第 76-77 页。
    357 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393 页。
    358 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第 393 页。
    359 戚万学:《冲突与整合——20 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第 82-83 页。
    360 转引自戚万学:《冲突与整合——20 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第 83-84 页。
    361 戚万学:《冲突与整合——20 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第 85 页。
    362 戚万学:《冲突与整合——20 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第 93 页。
    363 [法]爱弥尔·涂尔干:《道德教育》,陈光金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60-61 页。
    364 涂尔干:《道德教育》,第 65-66 页。
    365 涂尔干:《道德教育》,第 85-87 页。
    
    366 涂尔干:《道德教育》,第 59-60 页。
    367 涂尔干:《道德教育》,第 60 页。
    368 涂尔干:《道德教育》,第 59 页。
    369 涂尔干:《道德教育》,第 43 页。
    370 转引自戚万学:《冲突与整合——20 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第 107 页。
    371 涂尔干:《道德教育》,第 30 页。
    
    372 [法]迪尔凯姆:《社会学研究方法论》,胡伟译,华夏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4 页。
    373 陆有铨:《现代西方教育哲学》,河南教育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106 页。
    374 陆有铨:《现代西方教育哲学》,第 110 页。
    375 陆有铨:《现代西方教育哲学》,第 111 页。
    376 陆有铨:《现代西方教育哲学》,第 111-112 页。
    377 陆有铨:《现代西方教育哲学》,第 114-115 页。
    378 转引自陆有铨:《现代西方教育哲学》,第 118 页。
    379 转引自陆有铨:《现代西方教育哲学》,第 119 页。
    380 [奥]维特根斯坦:《论确定性》,张金言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612 节和 262 节。
    381 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第 1396 页。
    
    382 麦克莱伦:《教育哲学》,第 249 页。
    383 戚万学:《冲突与整合——20 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第 50 页。
    384 麦克莱伦:《教育哲学》,第 250-251 页。
    385 麦克莱伦:《教育哲学》,第 332 页。
    386 麦克莱伦:《教育哲学》,第 316-317 页。
     387 [英]唐·库比特:《上帝之后——宗教的未来》,王志成等译,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57 页。
    
    388 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第一版序言》,李秋零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4 页。
    389 陈嘉明:《宗教对于人类的意义》,《文史哲》2006 年第 3 期。
    390 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第 96 页。
    391 黑格尔:《黑格尔早期神学著作》,贺麟译,商务印书馆 1988 年版,第 171 页。
    392 [美]埃·弗洛姆:《为自己的人》,孙依依译,三联书店 1988 年版,第 189-190 页。
    39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 1 页。
    39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 2 页。
    39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 1 页。
    
    396 [美]埃·弗洛姆:《为自己的人》,第 225 页。
    397 [美]埃·弗洛姆:《为自己的人》,第 184 页。
    398 [英]唐·库比特:《上帝之后——宗教的未来》,第 158 页。
    
    399 陈嘉明:《宗教对于人类的意义》,《文史哲》2006 年第 3 期。
    400 戚万学:《冲突与整合——20 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第 130 页。
    401 戚万学:《冲突与整合——20 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第 97 页。
    402 戚万学:《冲突与整合——20 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第 129 页。
    403 涂尔干:《道德教育》,第 84 页。
    404 涂尔干:《道德教育》,第 84-85 页。
    405 转引自戚万学:《冲突与整合——20 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第 96-97 页。
    
    406 转引自戚万学:《冲突与整合——20 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第 132 页。
    407 袁桂林:《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20 页。
     408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第 344-345 页。
    409 万俊人:《现代社会道德合理性基础论证》,《北京大学学报》1996 年第 2 期。金生鈜曾较为系统地论述了中国现代道德的断裂及其所带来的道德教育危机。参见其《质疑建国以来的道德教育规训》(《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 年第8 期)。
    410 季涛:《程序理性反对价值虚无主义的徒劳》,《学术中国·学术周刊》2006 年 10 月 A,http://www.xsChina.org
    411 万俊人:《现代社会道德合理性基础论证》。
    412 高清海等:《人的“类生命”与“类哲学”》,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221-223 页。
    413 [美]马里坦:《人的权利与自然法》,转引自万俊人:《20 世纪西方伦理学经典》(III),第 252 页。
    414 [美]布莱特曼:《自然与价值》,转引自万俊人:《20 世纪西方伦理学经典》(III),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22 页。
    41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第 24 页。
    
    41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人民出版社 1956 年版,第 123 页。
    417 高清海等:《人的‘类生命’与‘类哲学’》,第 383 页。
    418 高清海等:《人的‘类生命’与‘类哲学’》,第 384 页。
    41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第 121-122 页。
     420 甘阳:《政治哲人施特劳斯:古典保守主义政治哲学的复兴》,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导言》,第 50 页。
    421 万俊人:《现代社会道德合理性基础论证》,《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 年第 2 期。
    422 鲁洁:《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91-196 页。
    423 唐凯麟等:《20 世纪中国伦理学研究及其历史启示》,《江苏社会科学》2000 年第 4 期。
    424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第 434 页。
    425 迪尔凯姆:《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第 27 页。
    426 万俊人:《现代社会道德合理性论证》。
    
    427 [美]约翰·杜威:《评价理论》,冯平、余泽娜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年版,第 56 页。
    428 彼得·辛格:《实践伦理学》,第 2 页。
    
    429 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第 70 页。
    430 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第 51 页。
     431 参见列奥·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
    432 [美]艾伦·布鲁姆:《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缪青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3-4 页。
    433 艾伦·布鲁姆:《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第 8 页。
    434 艾伦·布鲁姆:《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第 148 页。
    435 [美]弗兰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远方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385 页。
    436 《哈姆雷特》,第三场,第一幕。
    437 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第 68 页。
    438 艾伦·布鲁姆:《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第 57 页。
    439 卢梭的政治哲学可以看作是“道德政治学”,即坚持政治对道德人性和道德社会的直接建构,其所产生的恶果已被其信徒罗伯斯庇尔所进行的道德理想国的悲剧般的实践所证实。中国上个世纪的“文化大革命”又与其何其相似!
    440 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三联书店 2005 年版,第 114 页。
    441 [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85 页。
    442 刘小枫:《现代人及其敌人》,华夏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32 页。
    443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第 53 页。
    444 转引自舍勒:《价值的颠覆·编者导言》,第 2 页。
    445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第 52 页。
    
    446 孙正聿:《哲学通论》,第 178 页。
    447 列奥·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第 135 页。
    448 金生鈜:《德性与教化》,第 53 页。
    
    449 王润生:《我们性格中的悲剧》,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209 页。
    450 弗洛伊德:《文明及其缺憾》,第 95 页。
    
    451 [英]迈克尔·H.莱斯诺夫:《二十世纪的政治哲学家》,第 328 页。
    452 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第 71 页。
     453 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第 72 页。
    
    454 麦克莱伦:《教育哲学》,第 328 页。
    455 《论语·子路》
    456 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第 68 页。
    457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第 55 页。
     458 [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理解人性》,第 218 页。
     459 [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理解人性》,第 218 页。
    460 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第 90-91 页。
    461 [法]阿尔贝·杜鲁瓦著:《虚伪者的狂欢节》,逸尘、边芹译,时事出版社 1998 年版,序言第 4 页。
    462 [法]阿尔贝·杜鲁瓦著:《虚伪者的狂欢节》,第 89 页。
    463 参见傅守祥:《泛审美时代的快感体验———从经典艺术到大众文化的审美趣味转向》,《现代传播》2004 年第 3期。
    464 王一川:《美学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60 页。
    465 黄会林:《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21 页。
    
    466 蒋述卓等:《文化视野中的文艺存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360 页。
    467 傅守祥:《欢乐之诱与悲剧之思——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审美之维刍议》,《哲学研究》2006 年第 2 期。
    
    468 王一川:《文学理论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314 页。
    469 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第 91 页。
     470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第 41 页。
    
    471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第 36 页。
    472 参见张文新:《青少年发展心理学》,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287 页。
    
    473《简明应用哲学辞典》,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373 页。
    474 [美]丹尼斯·朗:《权力论》,陆震伦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42 页。
    475 [美]路易斯·拉思斯:《价值与教学》,谭松贤译,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257 页。
    476 [美]路易斯·拉思斯:《价值与教学》,第 261 页。
    477 伊曼努尔·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第 61 页。
    
    478 伊曼努尔·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第 14 页。
    479 [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蒋自强等译,商务印书馆 2004 年版,第 198 页。
    480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第 66 页。
    481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第 23 页。
    482 [美]拉瑞·P·纳希:《道德领域中的教育》,刘春琼等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262 页。
    483 L.Kohlberg and E.Turiel. Moral development and moral education. In G.Lesser (Ed.). Psychology and Educational Practice, 447。
    484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第 xxix 页。
    485 R.S.Peters. Essays on Education and Education of Teachers. Rout ledge & Kegan Paul, 1977, 48。
    486 麦金太尔:《伦理学简史》,第 344 页。
    487 涂尔干:《道德教育》,第 149,45 页。
    
    488 [美]约翰·杜威:《道德教育原理》,王承绪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359 页。
    489 约翰·杜威:《道德教育原理》,第 355 页。
    1.戚万学.试论道德哲学对道德教育的贡献.教育研究,1994,9
    2.关于当代道德教育问题的讨论.教育研究,1996,7
    3.朱永新.中国道德教育:发展趋势与体系创新.教育研究,2000,12
    4.叶 澜.试析中国当代道德教育内容的基础性构成.教育研究,2001,9
    5.鲁 洁.关系中的人:当代道德教育的一种人学探寻.教育研究,2002,1
    6.樊 浩.应对“全球化”的价值理念及其道德教育难题.教育研究,2002,5
    7.曹世敏.道德教育研究的逻辑取径简论.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7
    8.项久雨.思想道德教育价值评价的合理性.教育研究,2002,8
    9.戚万学.20 世纪西方道德教育主题的嬗变.教育研究,2003,5
    10.项久雨.论思想道德教育价值的实现途径.教育研究,2003,10
    11.樊 浩.道德教育的价值始点及其资源性难题.教育研究,2003,10
    12.杨韶刚.从道德相对主义到核心价值观—学校道德教育撰写的心理学思考.教育研究,2004,1
    13.戚万学.后现代视野中的道德教育.教育研究,2004,7
    14.朱小蔓,其东.面对挑战:学校道德教育的调整与革新.教育研究,2005,3
    15.鲁 洁.边缘化、外在化、知识化——道德教育的现代综合症.教育研究,2005,12
    16.关于德育超越性本质的讨论.教育研究,1996,3
    17.梅汝莉.中国传统德育现代价值刍议.教育研究,1998,6
    18.钱 炜.文化传统与德育.教育研究,1994,2
    19.杨贤君.市场经济与学校德育.教育研究,1994,2
    20.鲁 洁.试论德育之个体享用功能.教育研究,1994,5
    21.鲁 洁.再议德育之享用功能.教育研究,1995,6
    22.刘惊铎.21 世纪中国学校德育改革探索.教育研究,1999,12
    23.赵志毅.规范与创新:德育本质问题刍议—兼论传统德育与现代德育分歧.教育研究,2002,1
    24.詹万生,许建争.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德育的反思与构建.教育研究,2002,9
    25.张澍军.论德育的前提性承诺.教育研究,2003,2
    26.冯文全.多学科视角下对德育本质的反思.教育研究,2005,10
    27.张人杰.若干德育问题上经由比较后的发现.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12
    28.张敷荣.试论德育实践的逻辑起点.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2
    29.刘 静.普遍性与特殊性:全球化视野下道德教育的两个纬度.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3
    30.尧新瑜.社会转型期道德教育面临的理论整合.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8
    31.高伟等.多元社会中的道德教育研究国际会议综述.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8
    32.周作宇.道德教育:理论及其问题.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
    33.刘献君.德育研究要回到基本问题.现代大学教育,2004,1
    34.孙彩平.从道德的纬度反思道德教育——多元社会背景下研究道德教育的新思路.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4
    35.蔡 春,扈中平.德性培育与制度教化——论道德失范时期的道德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4
    36.孙彩平.当代道德的嬗变与教育的道德定位.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1
    37.鲁 洁.教育的反本归真——德育之根基所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4
    38.于俊如.敬畏感:一个关于道德教育价值的话题.中国青年研究,2005,8
    39.金生鈜.我们教给儿童怎样的道德.学前教育研究,2004,11
    40.鲁成波.相对主义、怀疑主义: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幽灵.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6
    41.贺 来.马克思的哲学变革与价值虚无主义课题.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42.张会永.期待“诗意地栖居”——试论海德格尔对价值虚无主义的批判和克服.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1
    43.刘时工.道德虚无主义和柏拉图的对策.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1
    44.纪 真.从道德泛化到道德虚无的异变逻辑.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2
    45.周保松.自由主义、宽容与虚无主义.中国学术,2006,22
    46.陈嘉明.现代性德虚无主义—简论尼采的现代性批判.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47.彭永捷.成熟的人与成熟的社会——公民道德教育的困境.东方道德研究(第五辑),中华工商联出版社 2001
    48.万俊人.现代社会道德合理性基础论证.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
    49.李德顺.普遍价值及其客观基础.中国社会科学,1998,6
    50.邓晓芒.超越还是沉沦——中西怀疑论比较.前沿,2004,8
    51.[美]杜维明.超越启蒙心态.国外社会科学,2001,2
    52.高正研.人的价值危机及价值回归.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8
    53.张 盾.马克思哲学革命中的伦理学问题.哲学研究,2004,5
    54.文小勇.全球性道德危机与道德重建.伦理学研究,2006,5
    55.戴木才.时代性“”道德裂变”及其道德哲学拯救.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
    56.龚天平.实践的人:中国当代伦理学的逻辑起点.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
    57.高国希.麦金太尔对当代西方道德哲学的批判.社会科学战线,1994,4
    58.倪梁康.“伦理明察”:舍勒现象学伦理学的方法支持.哲学研究,2005,1
    59.余潇潇,张 彦.21 世纪伦理学新走向——类伦理学.社会科学战线,2005,5
    60.刘云林.从传统到现代:伦理学研究中的三大转变.探索,2003,5
    61.谢地坤.从道德的“至善”到道德的“底限”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2
    62.崔 平.从实践性到批判性:对伦理学传统自我意识的革命.江海学刊,2005,1
    63.甘绍平.究竟是“无本质”,还是“无根据”? .世界哲学,2006,1
    64.陈 真.道德研究的新领域:从规范伦理学到元伦理学.学术月刊,2006,10
    65.詹世友.韦伯与舍勒之争:经济时代的伦理精神之源.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2002,1
    66.[澳]约翰·韩纳枫.中西伦理学交流的新领域:道德和市场经济的关系.哲学研究,1997,4
    67.秦 失.政府与社会风尚——马克思道德哲学思想研究.浙江学刊,1994,2
    68.孟彦文.哲学的终结与伦理学的兴起.哲学研究 2004,2
    69.牛正兰.怨恨:现代性伦理的精神品质.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70.[美]理查德·罗蒂.困于康德和杜威之间——道德哲学的当前状况.开放时代,2004,5
    71. 劳 逊.世界德育演进视野里的中国学校德育.当代青年研究,1996,5
    72.胡 玻.形而上学的虚无性—论尼采对传统形而上学的解构.探索,2002,6
    73.陈 赟.虚无主义、诸神之争与价值的僭政—现代精神生活的困境.人文杂志,2007,1
    74.梁燕城.人生意义立根之处.成功,2007,4
    75.邓晓芒.康德道德哲学详解.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76.[英]H.A.普利查德.道德哲学建基在错误之上吗?.杨玉成译.伦理学研究,2003,6
    77.胡 建.道德观上的启迪与超越—试析马克思对抗的伦理学价值观的扬弃.学术月刊,1999,8
    78.高国希.当代西方的德性伦理学运动.哲学动态,2004,5
    79.张传有.康德道德哲学中的准则概念.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80.余卫东,戴茂堂.伦理学何以可能—一个人性论视角.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
    81.江 畅.论伦理学的性质.道德与文明,2000,4
    82.李革新.康德与舍勒伦理学的三大差异.浙江学刊,2005,6
    83.田海平.人的概念与普遍伦理.南京社会科学,2002,10
    84.张汝伦.中西伦理学对话的可能性和条件.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85.刘丙元.殊途亦不同归:道德教育与规范教育之辨.中国教育学刊,2006,10
    86.刘丙元.教师道德权威及其重构.教育导刊,2006,6
    87.刘丙元.试析学校道德教育实践中的积习之弊.教育科学研究,2005,10
    88.刘丙元.教师的道德哲学与道德教育实践性格.江西教育科研,2007,7
    1.戚万学.冲突与整合——20 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
    2.檀传宝.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4.戚万学、唐汉卫.现代道德教育专题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5.袁桂林.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6.鲁 洁.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7.孙彩平.道德教育的伦理谱系.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8.苏振芳.道德教育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9.王承绪,赵祥麟.西方现代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10.陆有铨.现代西方教育哲学.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
    11.申振信.现代教育哲学.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5
    12. 王天一、方晓东.西方教育思想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
    13. 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4. 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15.万俊人.现代西方伦理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16.金生鈜.德性与教化.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
    17.卢 风.启蒙之后——近代以来西方人价值追求的得与失.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
    18.黄振定.上帝与魔鬼——西方善恶概念的历史嬗变.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
    19.杨 方.第四条思路——西方伦理学若干问题宏观综合研究.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
    20.杨国荣.伦理与存在——道德哲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1.唐凯麟.西方伦理学名著提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
    22.徐向东.道德哲学与实践理性.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3.高国希.道德哲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4.何怀宏.伦理学是什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5.赵敦华.人性和伦理的跨文化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26.刘小枫,陈少明.美德可教吗.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27.万俊人.20 世纪西方伦理学经典——伦理学前沿:道德与社会.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8.万俊人.20 世纪西方伦理学经典——伦理学主题:价值与人生.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9.王玉墚.21 世纪价值哲学:从自发到自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0.高清海等.人的“类生命”与“类哲学”——走向未来的当代哲学精神.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6
    31.张海洋.中国的多元文化与中国人的认同.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32.张澄清.西方近代哲学的终结.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3.刘小枫.现代人及其敌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34.王成兵.当代认同危机的人学解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5.张凤阳.现代性的谱系.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6.张军.价值与存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7.赵汀阳.没有世界观的世界——政治哲学和文化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8.赵汀阳.论可能生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9.王正平.中国传统道德论探微.上海:三联书店,2004
    40.孙正聿.哲学通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41.欧阳康.哲学研究方法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42.高兆明.伦理学理论与方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43.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
    44.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45.徐向东.自由主义、社会契约与政治辩护.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6.石元康.当代西方自由主义理论.上海:三联书店,2000
    47.王晓明、杨熙楠.现代性与末世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8.张 军.价值与存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9.贺照田.西方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50.匡萃坚.当代西方政治思潮.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51.陈志尚.人学理论与历史—人学原理卷.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52.赵敦华.人学理论与历史—西方人学观念史卷.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53.李中华.人学理论与历史—中国人学思想史卷.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54.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1.[美]约翰·杜威.人的问题.傅统先,邱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德]马克斯·舍勒.伦理学中的形式主义与质料的价值伦理学.倪梁康译.北京:三联书店,2004
    3.[德]伊曼努尔·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美]列奥·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彭刚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
    5.[德]埃德蒙德·胡塞尔.伦理学与价值论的基本问题.艾四林,安仕侗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6.[美]B.F.斯金纳.超越自由与尊严.陈维纲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
    7.[美]弗兰克·梯利.伦理学导论.何意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8.[美]约翰·罗尔斯.道德哲学史讲义.张国清译.上海:三联书店,2003
    9.[德]卡尔·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王德峰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10.[日]作田启一.价值社会学.宋金文,边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1.[美]莱因霍尔德·尼布尔.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蒋庆等译.桂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
    12.[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
    13.[日]岩崎 允胤.人的尊严、价值及自我实现.刘奔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
    14.[俄]别尔嘉耶夫.论人的使命——悖论伦理学体验.张百春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15.[英]伯特兰·罗素.伦理学和政治学中的人类社会.肖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16.[美]R.T.诺兰等.伦理学与现实生活.姚新中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17.[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纲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8.[德]尼采.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9.[德]马克斯·舍勒.价值的颠覆.罗悌伦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
    21.[德]马克思·舍勒.舍勒选集.刘小枫选编.北京:三联书店,1999
    22.[美]弗洛姆.为自己的人.孙依依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
    23.[美]约翰·杜威.确定性的寻求—关于知行关系的研究.傅统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4.[美]麦金太尔.追寻美德——伦理理论研究.宋继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25.[美]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伦理学简史.龚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6.[英]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时殷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7.[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8.[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文明及其缺憾.傅雅芳,郝冬瑾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
    29.[英]D.D.拉菲尔.道德哲学.邱仁宗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30.[英]亚当·弗格森.道德哲学原理.孙飞宇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1.[英]乔治·摩尔.伦理学原理.长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2.[英]布伦达·阿尔蒙德.探索伦理学—通向善恶王国的旅行.刘余莉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33.[美]L.J.宾克莱.理想的冲突—西方社会中变化着的价值观念.马元德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34.[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理解人性.陈太胜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
    35.[荷兰]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6.[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7.[英]伯纳德·威廉斯.道德运气.徐向东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38.[英]唐·库比特.上帝之后—宗教的未来.王志成等译.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
    39.[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40.[英]彼得斯.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邬冬星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41.[美]麦克莱伦.教育哲学.宋少云、陈平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
    42.[瑞士]让·皮亚杰.儿童的道德判断.傅统先,陆有铨译.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
    43.[美]霍尔、戴维斯.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陆有铨,魏贤超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44.[英]约翰·威尔逊.道德教育新论.蒋一之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45.[美]柯尔伯格.道德教育的哲学.魏贤超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46.[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
    47.[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48.[英]约翰·密尔.论自由.许宝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49.[英]乔治·克劳德.自由主义与价值多元论.应奇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50.[美]赫伯特·马尔库赛.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51.[美]迈克尔·J.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万俊人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52.[美]约翰·麦考米克.施米特对自由主义的批判.徐志跃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53.[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伦理学体系.何怀宏、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54.[英]迈克尔·H.莱斯诺夫.二十世纪的政治哲学家.冯克利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55.[美]约翰·杜威.评价理论.冯平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56.[英]伯特兰·罗素.教育与美好生活.杨汉麟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
    57.[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58.[德]马丁·海德格尔.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59.[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二、三卷).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60.[美]查尔斯·L.斯蒂文森.伦理学与语言.姚新中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61.[德]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李其龙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62.[英]齐格蒙·鲍曼.个体化社会.范祥涛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
    63.[德]诺贝特·埃利亚斯.个体的社会.翟三江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64.[德]沃尔夫冈·布列钦卡.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批判和建议.胡劲松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Beck,C.“The Reflective Approach to Values Education”.Tn J.Solties,ed. Philosophy ofEducation. Eightieth Yearbook of the 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Educa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1981
    2.Beck,C. Values in Adulthood: Learning to Live the Good Life. To be published by OISE Press,1993
    3.Kohlberg,L. “Cognitive-Developmental Theory and the Practice of Collective Moral Education.”In M.Wolins,@ M.Gottesman eds. Group Care:The Education Path of Youth Aliyah. New York:Gordon @ Breach,1971
    4.Kirschenbaum,H. “Beyond Values Clarification.”In H.Kirschenbaum, and S.Simon,eds. Readings in Values Clarification. Minneapolis: Winston Press,1973
    5.Chazan,Barry. Contemporary Approaches to Moral Education.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1985
    6.Wilson,J. Practical Methods of Moral Education. London: 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197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