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X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社会网络的演变与组织发展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讨论现代农业难以避开的话题,它是农业产业中非常重要的组织,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各式各样的合作社兴起成立,但组织成长过程中由于不同利益代表权益失衡或者规范制度与实际制度的冲突将合作社繁荣背后的“名实分离”现象推至前幕。我们习常认为中国是一个“关系”社会,“关系”、“面子”、“人情”、“圈子”等词汇也是本土学术资源的常见词,运用社会网络方法研究组织其潜在的应用价值是巨大的。多数学者通过定量研究和对比分析得出内部机制是组织绩效和组织治理问题的突破口。
     本研究着力分析X合作社内部社会关系网的变化,运用整体网分析方法对合作社内部近亲关系网、好友关系网、咨询网、借款借物网以及信任网做了中心性分析和小群体分析,并对合作社成立之初和现阶段的网络特征加以对比。从中心性分析看,元老成员在合作社发展现阶段仍处于核心地位,其控制能力相比后参与人员较为明显。从小群体分析看,元老成员在现阶段依旧是较为关系紧密的凝聚子群,其他“圈子”都是依附于元老成员的节点之上,基于好友关系,小群体呈凝聚子群趋势,基于咨询关系,小群体呈中心化趋势。网络结构从动态演变的角度可以粗略总结为中心控制型,基于此讨论了与合作社发展相关的因素,包括合作社成员参与动机、成员信任关系以及合作社的治理。
Farmer's specialized cooperative, a vital organization in the process of the agriculture industry, is still an inevitable topic in modern agriculture. Under the substantial support of the government, diversified cooperatives have sprung up and been established, whereas'the separation between the name and the reality' phenomenon has been pushed to the front screen resulted from either unbalanced powers and interests among different stakeholders or the conflicts between standardizing system and practical system. Native scholars create many vivid concepts to study the relations as well as the social structure, so the use of social network research organization of its potential is huge. Many a scholars have drawn the conclusion that internal mechanism by means of quantitative research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is the cut-in point for tackling the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and the organizational governance issues.
     This study focuses on analyzing the shift of social network inside the cooperative, using the whole network analysis method, this study makes centrality analysis and analysis of small groups within the cooperatives close relationships, friend relationships, advisory network, the borrower network and the network of trust, this study also makes a comparis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he beginning and the current network of X cooperative.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centrality analysis, the veteran members are still at the core place at the current stage, they show stronger control capability than the after members. According to the small group analysis, veteran members are still in relatively close ties of condensing subgroup at this stage, other circles are attached to the nodes of them,based on the good friend relationship, small group showed a trend of condensing subgroup, based on consulting relationship, an centralized trend is showed in small groups,from the angle of dynamic evolution, the network structure can be roughly summed up as central control type. Based on this, we discuss the factors that relevant to the development of X cooperative, including the members of the cooperative motivation, members of the trust relationships and cooperative governance.
引文
1郑海照.从农业生产合作社到农民专业合作社---我国发展农民合作社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
    1李旭.农民专业合作社成长的影响因素;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D].沈阳农业大学,2012.
    2熊万胜.合作社:作为制度化进程的意外后果[J].社会学研究,2009.5.
    3林聚任.社会网络分析: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黄宗智.中国乡村研究(第八辑)[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1熊万胜.合作社:作为制度化进程的意外后果[J].社会学研究,2009.5.
    2罗家德等.社会网研究的框架:以组织理论与管理研究为例[J].社会,2008.6
    1邵科.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参与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12.
    2黄祖辉等.合作社的本质规定性及其漂移[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7.
    3徐旭初.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辨析:一个基于国内文献的讨论[J].中国农村观察,2012.5.
    4任大鹏等.合作社的真伪之辨[J].农村经营管理,2009.7.
    1张晓山.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趋势探析[J].管理世界,2009.5.
    2胡宗山.农村合作社:理论、现状与问题[J].江汉论坛,2007.4.
    3胡振华.中国农村合作组织分析:回顾与创新[D].北京林业大学,2009.
    4孙艳华等.农民专业合作社增收绩效研究:基于江苏省养鸡农户调查数据的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
    1赵兴泉等.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体系初探[J].农村经营管理,2008.10.
    2赵佳荣.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及组织、环境改进[D].湖南农业大学,2009.
    3由卫红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社会网络关系价值评价体系与盈利绩效研究:基于四川省的实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1.8.
    4陈俊梁.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7.
    5黄胜忠等.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机制及其绩效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8.3.
    1刘洁等.农民专业合作社契约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西赣州98家合作社企业的实证研究[J].经济经纬,2012.5.
    2邵科等.成员异质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的影响:基于浙江省88家合作社的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3韩国明等.农民自主成立的合作社与“支部+合作社”治理绩效的比较分析:基于甘肃省民勤县的调查[J].中国农村观察,2011.6.
    4段利民等.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国内研究文献综述[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3.
    5黄祖辉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对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现状探讨[J].中国农村经济,2002.3.
    6张开华等.农民专业合作社成长的困惑与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7.5.
    7郭红东等.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长的因素分析:基于浙江省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J].中国农村经 济,2009.8.
    1孔祥智等.政府支持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J].教学与研究,2007.1.
    2孔祥智.金融支持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7.3.
    3楼栋等.影响合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对其合作社发展信心的因素:基于浙江省部分社长的调查[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4张红云.农民对专业合作社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湖南省180户农户的问卷调查[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5孙亚范等.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合作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2.6
    1胡敏华.农民理性及其合作行为问题的研究述评:兼论农民“善分不善合”[J].财贸研究,2007.6.
    2梁巧,黄祖辉.关于合作社研究的理论与分析框架:一个综述[J].中国合作经济评论,2012.3.
    3程同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河北学刊,2006.5.
    4上官酒瑞.从差序格局走团体格局:农民组织化与乡村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学视野[J].政治与法律,2009.1.
    1徐秋梅.和谐社会视野下我国农民合作组织的政治效应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
    2刘婷.基于社会网络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2.4.
    3赵泉民等.关系网络与中国乡村社会的合作经济:基于社会资本视角[J].农业经济问题,2007.8.
    4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田凯.科尔曼的社会资本理论及其局限[J].社会科学研究,2001.1.
    2符平.嵌入性:两种取向及其分歧[J].社会学研究,2009.5
    3刘军.整体网分析讲义:UCINET软件使用指南[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9.
    4林聚任.社会网络分析: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
    1李艳林.社会空间的另一种想象:社会网络分析的结构视野[J].社会学研究,2004.3.
    2刘军.整体网分析讲义:UCINET软件使用指南[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9.
    3刘军.法村社会支持网络:一个整体研究的视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
    1朱海燕等.集群网络结构演化分析:基于知识密集型服务机构嵌入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9.10.
    2刘洋.中小企业社会关系网络的演变[J].经营与管理,2008.4.
    3王飞绒等.小微企业社会网络的动态演变及其影响因素[J].技术经济,2012.10.
    4马江奇达夫,蔡文彬.社会网络与组织[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
    2刘军.整体网分析讲义:UCINET软件使用指南[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9.
    1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
    2刘军.整体网分析讲义:uCINET软件使用指南[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9.
    1罗家德.社会网分析讲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
    2刘军.整体网分析讲义:UCINET软件使用指南[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9.
    1刘楼.组织内社会网络、中心性与工作绩效[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4.
    1林聚任.社会网络分析: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
    1林聚任.社会网络分析: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
    1黄祖辉等.基于能力和关系的合作社治理:对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的解释[J].浙江社会科学,2003.1.
    1罗家德.圈子理论:以社会网的视角分析中国人的组织行为[J].战略管理,2010.3.
    2林聚任.社会网络分析: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
    1任义科等.中国农民工社会网络的凝聚子群结构分析[J].社会,2008.5.
    1李智超等.中国人的社会行为与关系网络特质:一个社会网的观点[J].社会科学战线,2012.1.
    2徐勇.圈子[J].开放时代,2002.1.
    3罗家德.自组织:市场与层级之外的第三种治理模式[J].比较管理,2010.2.
    1李智超等.中国人的社会行为与关系网络特质:一个社会网的观点[J].社会科学战线,2012.1.
    1李伟民等.特殊信任与普遍信任:中国人信任的结构与特征[J].社会学研究,2002.3.
    1黄祖辉等.基于能力和关系的合作社治理:对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的解释[J].浙江社会科学,2006.1.
    1于会娟等.要素禀赋差异、成员异质性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J].山东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2郭红东等.影响社员对合作社满意度因素的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
    3邹凯.社区服务公众满意度评测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11.
    1罗家德.社会网分析讲义(第二版)[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
    1杨甜甜.作为行动领域组织中的权力与规则:评费埃德伯格的《权力与规则》[J].社会学研究,2007.4.
    2翟学伟.中国人的关系原理:时空秩序、生活欲念及其流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5.
    1邱泽奇.技术与组织的互构:以信息技术在制造企业的应用为例[J].社会学研究,2005.2.
    [1]郑海照.从农业生产合作社到农民专业合作社---我国发展农民合作社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
    [2]李旭.农民专业合作社成长的影响因素: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D].沈阳农业大学,2012.
    [3]熊万胜.合作社:作为制度化进程的意外后果[J].社会学研究,2009.5.
    [4]林聚任.社会网络分析: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黄宗智.中国乡村研究(第八辑)[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6]罗家德等.社会网研究的框架:以组织理论与管理研究为例[J].社会,2008.6
    [7]邵科.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参与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12.
    [8]黄祖辉等.合作社的本质规定性及其漂移[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7.
    [9]徐旭初.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辨析:一个基于国内文献的讨论[J].中国农村观察,2012.5.
    [10]任大鹏等.合作社的真伪之辨[J].农村经营管理,2009.7.
    [11]张晓山.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趋势探析[J].管理世界,2009.5.
    [12]胡宗山.农村合作社:理论、现状与问题[J].江汉论坛,2007.4.
    [13]胡振华.中国农村合作组织分析:回顾与创新[D].北京林业大学,2009.
    [14]孙艳华等.农民专业合作社增收绩效研究:基于江苏省养鸡农户调查数据的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
    [15]赵兴泉等.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体系初探[J].农村经营管理,2008.10.
    [16]赵佳荣.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及组织、环境改进[D].湖南农业大学,2009.
    [17]由卫红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社会网络关系价值评价体系与盈利绩效研究:基于四川省的实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1.8.
    [18]陈俊梁.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7.
    [19]黄胜忠等.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机制及其绩效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8.3.
    [20]刘洁等.农民专业合作社契约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西赣州98家合作社企业的实证研究[J].经济经纬,2012.5.
    [21]邵科等.成员异质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的影响:基于浙江省88家合作社的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22]韩国明等.农民自主成立的合作社与“支部+合作社”治理绩效的比较分析:基于甘肃省民勤县的调查[J].中国农村观察,2011.6.
    [23]段利民等.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国内研究文献综述[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3.
    [24]黄祖辉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对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现状探讨[J].中国农村经济,2002.3.
    [25]张开华等.农民专业合作社成长的困惑与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7.5.
    [26]郭红东等.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长的因素分析:基于浙江省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J].中国农村经济,2009.8.
    [27]孔祥智等.政府支持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J].教学与研究,2007.1.
    [28]孔祥智.金融支持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7.3.
    [29]楼栋等.影响合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对其合作社发展信心的因素:基于浙江省部分社长的调查[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30]张红云.农民对专业合作社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湖南省180户农户的问卷调查[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31]孙亚范等.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合作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2.6.
    [32]胡敏华.农民理性及其合作行为问题的研究述评:兼论农民“善分不善合”[J].财贸研究,2007.6.
    [33]梁巧,黄祖辉.关于合作社研究的理论与分析框架:一个综述[J].中国合作经济评论,2012.3.
    [34]程同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河北学刊,2006.5.
    [35]上官酒瑞.从差序格局走团体格局:农民组织化与乡村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学视野[J].政治与法律,2009.1.
    [36]徐秋梅.和谐社会视野下我国农民合作组织的政治效应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
    [37]刘婷.基于社会网络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2.4.
    [38]赵泉民等.关系网络与中国乡村社会的合作经济:基于社会资本视角[J].农业经济问题,2007.8.
    [39]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40]田凯.科尔曼的社会资本理论及其局限[J].社会科学研究,2001.1.
    [41]符平.嵌入性:两种取向及其分歧[J].社会学研究,2009.5.
    [42]刘军.整体网分析讲义:UCINET软件使用指南[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9.
    [43]李艳林.社会空间的另一种想象:社会网络分析的结构视野[J].社会学研究,2004.3.
    [44]刘军.法村社会支持网络:一个整体研究的视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
    [45]朱海燕等.集群网络结构演化分析:基于知识密集型服务机构嵌入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9.10.
    [46]刘洋.中小企业社会关系网络的演变J].经营与管理,2008.4.
    [47]王飞绒等.小微企业社会网络的动态演变及其影响因素[J].技术经济,2012.10.
    [48]马汀.奇达夫,蔡文彬.社会网络与组织[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9]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
    [50]彭建平.员工社会网络结构特征对关系绩效影响的比较研究:基于中外两个研发视野部员工整体社会网分析[J].社会,2011.4.
    [51]任义科等.中国农民工社会网络的凝聚子群结构分析[J].社会,2008.5.
    [52]李伟民等.特殊信任与普遍信任:中国人信任的结构与特征[J].社会学研究,2002.3.
    [53]杨甜甜.作为行动领域组织中的权力与规则:评费埃德伯格的《权力与规则》[J].社会学研究,2007.4.
    [54]翟学伟.中国人的关系原理:时空秩序、生活欲念及其流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5.
    [55]邱泽奇.技术与组织的互构:以信息技术在制造企业的应用为例[J].社会学研究,2005.2.
    [56]李智超等.中国人的社会行为与关系网络特质:一个社会网的观点[J].社会科学战线,2012.1.
    [57]罗家德.圈子理论:以社会网的视角分析中国人的组织行为[J].战略管理,2010.3.
    [58]罗家德.关系与圈子:中国人工作场域中的圈子现象[J].管理学报,2012.2.
    [59]埃哈尔.费埃德伯格.权力与规则:组织行动的动力[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
    [60]黄祖辉等.基于能力和关系的合作社治理:对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的解释[J].浙江社会科学,2006.1.
    [61]于会娟等.要素禀赋差异、成员异质性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J].山东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62]Human S E, Provan K G. Legitimacy building in the evolution of small-firm multilateral networks:A comparative study of success and demise[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000,45(2):327-365.
    [63]Burt R S, Ronchi D. Contested control in a large manufacturing plant[J]. Social networks through time,1990:127-15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