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学生形象流变(1895-1945)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1895-1945年,在转变的中国,智识阶层试图通过想象和叙事为中国寻求一个集体的现代认同,并由此确立变革的有效方式与合法途径。学生被树立为现代性的象征,其原因不仅在于他们身上的新质符合了从精英到大众对于理想国民的想象和塑形,还在于这种想象和塑形的背后暗含着一个建立现代中国经验和价值谱系的吁求,一个将传统、现世与未来三者之关联做出合理阐释的努力,一个有关“新中国”愿景极为重要的中介概念,一个承载了意识形态与审美指向的乌托邦。对于学生形象的塑造,源丁国运式微的焦虑以及对于启蒙的呼唤,成为知识分子为实现其政治理想或文化理想所采取的一种迂回路线。
     本文的论述分为五章,选取留学生、新青年、女学生与“古老的青年”进行分类讨论。遵循的既是一个社群出现的时间顺序,同样也是一个逻辑顺序。留学生作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实体象征,既勾勒出中国现代性诞生、流变、重塑与散落的线索,以及不同时期想象中国和想象西方的不同形态,同时又借助对这一群体形象的观照,表达出中西文化冲突之下个体的生存困境。对于新青年的塑造关联着新旧冲突的时代核心命题,新旧两分自五四后尤显,新青年被神圣化为进步观念的代名词,寄寓着革故鼎新的启蒙诉求,成为革命力量和现代意识的象征符号。在由寄托爱情到寄托革命的“娜拉模式”中,出走成为觉醒的同义替换。娜拉,由自由独立的象征演变为左翼革命动员的符号,生产着时代所需要的经验形态,并通过对这一经验的复制为女性解放以及知识青年的道路选择寻求一个集体的现代认同。作为在文学中被赋予了不同价值取向和现代意义的三种学生类别,在带着巨大的光环滑入既定轨道之时,也产生了离析的可能。“古老的青年”构成了“新青年神话”的反思与解构。论文第五章阐释作为知识生产主要场域的学院空间,对于文化格局的形成以及塑造学生形象,并增强其身份意识和国民价值中的作用。大学被纳入到整体的“现代性”方案设计之中,它为“新中国”的叙述与论争提供了一个激荡与阐释的空间,也成为知识分子精神动向的一个侧面。
     诸种政治、文化、商业力量的冲突与制衡,围绕着“学生”形象的塑造形成了一个观念交锋的话语场,然而却又很快流于原型的重复,并最终经历了群体性的从启蒙到被启蒙的角色转换,其间的起承转合,成为现代中国的一个镜像。
1895-1945, in transforming China, the intellectual stratum attempts by imagination and narration for China to seek a collective modern identity, so that it will be establish the effective way and lawful means about revolution. The student was set up as a symbol of Modernity, not only lies on the new quality, which meets to the imagination and shaping of the ideal national from elite to mass, but also implies the appeal of modern Chinese experience and value. The image of student reflects a reasonable explanation of traditional, life and the future; one intermediary concept of the New China vision; one Utopia bearing the ideology and aesthetic. The image of student becomes a circuitous route to achieve its politics and culture ideal, because of the anxiety of the country and the appeal of enlightenment.
     This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selects the student studying abroad, ideal student, female student, and the old student to discussion. This classification follows with a time sequence and a logical sequence of the community. The student studying abroad as an entity symbol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raditional and modern, this outlines the Chinese modern's birth, changing, remodeling and scattered clues, and different periods with different imaginations. With the contemplation of this student, expresses the conflicts between Chinese culture and Western culture. The ideal student associates with the core proposition of the old and the new conflict. The ideal student is sacred to the pronoun of progress, implies an enlightenment appeal, as the symbol of revolutionary forces and modern consciousness. Nora Pattern rely from love to revolution, be aware of synonymous substitutions. Nora, from the symbolize to the mobilization of revolution, which products the experience forms, and through replicate this experience seek to a modern identity, not only for the female student but also for all the intellectual youth. The three categories of students are given different value and modern significance, with huge ring to slide into the established track, also produced segregation. The old student reflects and deconstructs the myth of ideal student. The fifth chapter of this dissertation interprets college space, which effect on the cultural formation, shaping student'image, and enhance the sense of identity and national value. The college has been incorporated into the overall design scheme of Modernity, it is provides a argument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space of New China'narration, and also reflects the spirit of intellectual.
     The conflict and balance of political, cultural, commercial power, around the image of student formed a concept conflict field, but degenerate repetition of prototype. Eventually the student image experienced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enlightenment to the enlightened role, during these transitions compose a mirror of modern China.
引文
1梁启超.敬告我同业诸君[A].见:饮冰室合集(第一册文集之十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9:36.
    2许纪霖.编者序:“断裂社会”中的知识分子[A].见:许纪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G].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1.
    1梁启超.少年中国说[A].见:饮冰室合集(第一册文集之五)[M].北京:中华书局,1988:7.
    2社告[J].青年杂志,1915,1(1).
    3陈独秀.敬告青年[J].青年杂志,1915,1(1).
    4新学生[J].学生杂志,1916,3(1).
    5新学生[J].学生杂志,1916,3(1).
    6李大钊.《晨钟》之使命——青春中华之创造[A].见:李大钊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69.
    7梁任公先生演说词[J].学生杂志,1917,4(1):4-5.
    1梁启超.敬告留学生诸君[A].见:饮冰室合集(第一册文集之十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9:21.
    2朱毓魁.今口国家所要求于学生者[J].学生杂志,1917,4(9).
    3又玄.学生生活须知[J].学生杂志,1915,2(11).
    4朱希祖.敬告新的青年[J].新青年,1919,7(3).
    5毅.五四的精神[N].每周评论,1919,5(26).
    6瞿秋白.林德扬君为什么要自杀呢?[N].晨报,1919,12(3).
    7朱希祖.五四运动周年纪念感言[N].晨报,1920,5(4).
    8[德]M·海德格尔著,彭富春译.诗·语言·思[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197.
    9[美]苏珊·朗格著,刘大基译.情感与形式[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241-242.
    1[法]保尔·利科著,孟华译.在话语和行动中的想象[A].见:孟华.比较文学形象学[G].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43.
    1俞可平.社群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57-58.
    2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A].见:胡适文集(第5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507.
    3[加]查尔斯·泰勒著,韩震等译.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37.
    1孟樊.后现代的认同政治[M].台北:杨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1:19.
    2[加]查尔斯·泰勒著,董之林,陈燕谷译.承认的政治[A].见:汪晖,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G].北京:三联书店,1998:298.
    3严复.论世变之亟[A].见:王拭.严复集(第1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2-3.
    4严复.《老子》评语[A].见:王拭.严复集(第4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1082.
    1陈思和.从“少年情怀”到“中年危机”——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一个视角[J],探索与争鸣2009,(5):5.
    2宋明炜.“少年中国”之“老少年”——清末文学中的青春想象[A],中国学术(第二十七辑)[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3梅家玲.发现少年,想象中国——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的现代性、启蒙论述与国族想象[J],汉学研究,2001,19(1):249-274.
    4孟华.比较文学形象学论文翻译、研究札记[A].见:孟华.比较文学形象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5.
    1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许慧琦.娜拉在中国:新女性形象的塑造及其演变(1900s-1930s)[M].台北:政治大学历史系,2003.
    3陈平原.中国大学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陈平原编著.学术史:课程与作业:以“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史”为例[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陈平原等著.教育:知识生产与文学传播[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
    1胡适.非留学篇[A].见:胡适全集(第20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10.
    1[法]达尼埃尔-亨利·巴柔著,孟华译.形象[A].见:孟华.比较文学形象学[G].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57.
    2按:数据来源于《近代留学生与中外文化》书中的图表统计。李喜所.近代留学生与中外文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185-186.
    3李喜所.近代留学生与中外文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305.
    4李喜所.近代留学生与中外文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311.
    1陶孟和.留学问题[A].见:孟和文存(卷三)[M].上海:亚东图书馆,1925:22-23.
    2怡怡.留学生问题——望留美学生特别注意[J].中华教育界,1923:13(10).
    3陶希圣.潮流与点滴[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73.
    4按:1896-1911年留日学生人数:1896年13人,1898年61人,1901年274人,1902年608人,1903年1300人,1904,年2400人,1905年8000人,1906年12000人,1907年10000人,1909年3000人。其余年份空缺。(李喜所.《近代留学生与中外文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185-186.)
    5留法俭学会简章[A].见:清华大学中共党史教研组.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史料(第一册)[G].北京:北京出版社,1979:168.
    1留学生丛书编委会编.中国留学史萃[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2:47.
    2梁启超.敬告留学生诸君[A].见:饮冰室合集(第一册文集卷十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9:21.
    3梁启超.敬告留学生诸君[A].见:饮冰室合集(第一册文集卷十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9:25.
    1林健毓.市声[M].台北:广雅出版有限公司,1984:266.
    2陈天华.狮子吼[M].上海:民智书局,1928:176.
    3杞忧子.苦学生[A].见:吴组缃,端木蕻良,时萌.中国近代文学大系(小说集四)[G].上海:上海书店,1992:522.
    1冰心.去国[A].见:卓如.新编冰心文集(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8:16.
    2冰心.去国[A].见:卓如.新编冰心文集(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8:20.
    1冰心.去国[A].见:卓如.新编冰心文集(第‘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8:23.
    2冰心.去国[A].见:卓如.新编冰心文集(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8:23.
    3冰心.去国[A].见:卓如.新编冰心文集(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8:24.
    4老舍.铁牛和病鸭.见:老舍全集(第七卷小说七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128.
    1许地山.铁鱼底鳃[A].见:危巢坠简[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据商务印书馆1947年初版排印,2002:214.
    2许地山.铁鱼底鳃[A].见:危巢坠简[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据商务印书馆1947年初版排印,2002:223.
    3老舍.不成问题的问题[A].见:老舍全集(第八卷小说八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62.
    4郑登云.中国近代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97.
    1转引自[日]实藤惠秀著.谭汝谦,林启彦译.中国人留学日本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37.
    2履冰.东京梦[M].上海:作新社,1909:55.
    1不肖生.留东外史[M].长沙:岳簏书社,1988:1-2.
    2不肖生.留东外史[M].长沙:岳麓书社,1988:2.
    3不肖生.留东外史[M].长沙:岳麓书社,1988:1.
    4不肖生.留东外史[M].长沙:岳麓书社,1988:19.
    5不肖生.留东外史[M].长沙:岳麓书社,1988:20.
    6不肖生.留东外史[M].长沙:岳麓书社,1988:6.
    1不肖生.留东外史[M].长沙:岳麓书社,1988:51.
    2转引自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武侠小说类型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66.
    3不肖生.留东外史[M].长沙:岳麓书社,1988:17.
    1弗洛伊德.创作家与白日梦[A].见:伍蠡甫.现代西方文论选[G].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146.
    2张资平.木马[A].见:张资平小说选(上册)[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4:32.
    3张资平.一班冗员的生活[J],创造季刊,1927,1(3):23.
    4郁达夫.沉沦[A].见:达夫全集(第2卷鸡肋集)[M].北京:北新书局,1928:30.
    5郁达夫.银灰色的死[A].见:达夫全集(第2卷鸡肋集)[M].北京:北新书局,1928:17.
    6郁达夫.离散之前[A].见:达夫全集(第3卷过去集)[M].北京:北新书局,1931:88.
    7陶晶孙.特选留学生[A].见:中国现代文学馆.陶晶孙代表作[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6.
    1郁达夫.茑萝行[A].见:达夫全集(第2卷鸡肋集)[M].北京:北新书局,1928:6.
    2郁达夫.茑萝行[A].见:达夫全集(第2卷鸡肋集)[M].北京:北新书局,1928:10.
    3郭沫若.歧路[A].见:沫若小说戏剧集(第三辑漂流三部曲)[M].上海:新兴书店,1932:5.
    4郭沫若.行路难[A].见:沫若小说戏剧集(第三辑漂流三部曲)[M].上海:新兴书店,1932:78.
    5郭沫若.十字架[A].见:沫若小说戏剧集(第三辑漂流三部曲)[M].上海:新兴书店,1932:61.
    6郭沫若.行路难[A].见:沫若小说戏剧集(第四辑行路难)[M].上海:新兴书店,1932:12.
    7郁达夫.还乡记[A].见:郁达夫文集(第三卷)[M].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25.
    l“支那”本是日小僧倡以及佛教界人士对中国代称,“支那人”则一度是日本对中国汉人的尊称。戊戌至辛亥时期,维新派惯于用“支那”一词称呼自己的国家,一是由于当时政府没有明确规定自己的国号;二则因在异族统治之下的汉人,特别是革命者,认为日本人不称中国为“大清”而是“支那”,意味着对于中国革命的支持;三则认为“支那”乃西玟国家称呼中国之"China"的译音词,用之有开化时髦之意。1896年在《时务报》中,梁启超已用“支那”一词,并还曾使用过“支那少年”的笔名;康有为次女康同璧也曾在诗中自称“我是支那第一人”;1902年,章太炎等在日本东京发起支那亡国二百四十二的纪念会,提出“光复汉族,还我河山,以身许国,功成身退”的誓词(“支那亡国”即明朝亡于清朝的那年);1904年,黄兴、宋教仁等在东京创办杂志《二十纪纪之支那》。然而,由于政府在战争与外交上的节节败退,“支那”一词在日本开始带有了战胜者对于失败者的轻蔑的色彩。1913年又根据驻华公使的提议商定:日本政府今后均称中国为“支那”。“支那”由一个地理上的指代,到维新派和革命派的自称,最终逐渐演变为日语中的蔑视语,它负载了太多国人的情感经验和民族国家的隐喻。留口作家的“支那”之痛,激活了一代人对于留学经验的暴力书写。
    2郭沫若.三叶集·郭沫若致宗白华[A].见:郭沫若全集(第15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140.
    3郭沫若.沫若小说戏剧集(第四辑行路难)[M].上海:新兴书店,1932:41.
    4郑伯奇.最初之课[A].见:郑伯奇文集文集编委会.郑伯奇文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583.
    5郁达夫.沉沦[A].见:达夫全集(第2卷鸡肋集)[M].北京:北新书局,1928:48.
    1张资平.木马[A].见:爱之焦点[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9:30.
    2郁达夫.沉沦[A].见:达夫全集(第2卷鸡肋集)[M].北京:北新书局,1928:12.
    3张资平.银踟蹰[A].见:不平衡的偶力[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140.
    4郁达夫.青烟[A].见:郁达夫文集(第一卷)[M].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231.
    5郁达夫.沉沦[A].见:达夫全集(第二卷鸡肋集)[M].北京:北新书局,1928:13.
    6郁达夫.茫茫夜[A].见:达夫全集(第一卷寒灰集)[M].北京:北新书局,1928:28.
    1郁达夫.沉沦[A].见:达夫全集(第二卷鸡肋集)[M].北京:北新书局,1928:55.
    2郁达夫.沉沦[A].见:达夫全集(第二卷鸡肋集)[M].北京:北新书局,1928:53.
    1[法]达尼埃尔-亨利·巴柔著,孟华译.从文化形象到集体想象物[A].见:孟华.比较文学形象学[G].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21.
    2孟华.比较文学形象学论文翻译、研究札记[A].见:孟华.比较文学形象学[G].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7.
    3张资平.约檀河之水[A].见:爱之焦点[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9:9.
    1陶晶孙.暑假[A].见:陶晶孙选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84.
    2[法]达尼埃尔-亨利·巴柔著,孟华译.从文化形象到集体想象物[A],见:孟华.比较文学形象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23.
    3[美]丹尼斯·库恩,郑钢等译.心理学导论——思想与行为的认识之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516-517.
    1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192.
    2张资平.约檀河之水[A].见:爱之焦点[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9:2.
    1张资平.约檀河之水[A].见:爱之焦点[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9:5.
    2张资平.约檀河之水[A].见:爱之焦点[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9:3.
    3郭沫若.喀尔美萝姑娘[A].见:郭沫若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62.
    4郭沫若.落叶[A].见:郭沫若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174.
    5郁达夫.空虚[A].见:吴秀明.郁达夫小说全集(第一卷小说上)[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182.
    6陶晶孙.暑假[A].见:陶晶孙选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66.
    1郭沫若.喀尔美萝姑娘[A].见:郭沫若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6.
    2崔万秋.新路[M]. 上海:四社出版部,1933:2.
    3郁达夫.沉沦[A].见:达夫全集(第2卷鸡肋集)[M].北京:北新书局.1928:53.
    1(清)陈其元.庸闲斋笔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9:193.
    2刘鹗.老残游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9.
    3陈天华.警世钟[A].见:陈天华集[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70-71.
    4曾朴.孽海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5.
    1李伯元.文明小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112.
    2李伯元.文明小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248.
    3李伯元.文明小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399.
    4李伯元.文明小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267.
    5李伯元.文明小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274.
    1 Zygmunt Bauman. Modernity and Ambivalence[M]. Cambridge:Polity Press,1991: 5.
    2梁启超.敬告留学生诸君[A].见:饮冰室合集(第一册文集卷十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9:21.
    1鲁迅.内山完造作《活中国的姿态》序[A].见:鲁迅全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67.
    2鲁迅.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A].见:鲁迅全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58.
    3鲁迅.春末闲谈[A].见:鲁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05.
    4鲁迅.杂忆[A].见:鲁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25.
    1鲁迅.头发的故事[A].见:鲁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63.
    2鲁迅.藤野先生[A].见:鲁迅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02.
    3鲁迅.阿Q正传[A].见:鲁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19.
    4鲁迅.随感录四十三[A].见:鲁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30.
    1老舍.二马[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41.
    1李伯元.文明小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1.
    2老舍.牺牲[A].见:老舍全集(第7卷小说七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175.
    3老舍.牺牲[A].见:老舍全集(第7卷小说七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178.
    4老舍.牺牲[A].见:老舍全集(第7卷小说七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182.
    5老舍.牺牲[A].见:老舍全集(第7卷小说七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172.
    1老舍.牺牲[A].见:老舍全集(第7卷小说七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180.
    2老舍.文博士[A].见:老舍全集(第3卷小说三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251.
    3老舍.文博士[A].见:老舍全集(第3卷小说三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285.
    4老舍.文博士[A].见:老舍全集(第3卷小说三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235.
    5老舍.文博士[A].见:老舍全集(第3卷小说三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235.
    1老舍.文博士[A].见:老舍全集(第3卷小说三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239.
    2老舍.文博士[A].见:老舍全集(第3卷小说三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227.
    3许地山.三博士[A].见:危巢坠简[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2002:16.
    4鲁迅.270925致台静农[A].见:鲁迅全集(第十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80.
    1顾一樵.孤鸿[J],小说月报,1923,14(3).
    2叶圣陶.招魂[A].见:叶至善、叶至美、叶至诚.叶圣陶集(第三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404.
    3鲁迅.偶感[A].见:鲁迅全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79.
    1吴学昭.吴宓与陈寅恪[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89.
    2老舍.东西[A].见:老舍全集(第7卷小说七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508.
    3胡适.非留学篇[A].见:胡适全集(第20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8.
    4胡适.非留学篇[A].见:胡适全集(第20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13.
    5傅斯年.致胡适[A].见:欧阳哲生.傅斯年全集(第七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13.
    1刘半农.奉答陈通伯先生兼答SSS君及其前辈[J].语丝,1926,(64).
    2钱钟书.围城[M].北京:生活·新知·读书三联书店,2002:83-84.
    3钱钟书.围城[M].北京:生活·新知·读书三联书店,2002:84.
    4钱钟书.围城[M].北京:生活·新知·读书三联书店,2002:10.
    5钱钟书.围城[M].北京:生活·新知·读书三联书店,2002:2.
    6钱仲书.围城[M].北京:生活·新知·读书三联书店,2002:9.
    7钱钟书.围城[M].北京:生活·新知·读书三联书店,2002:10.
    8钱钟书.围城[M].北京:生活·新知·读书三联书店,2002:10.
    1钱钟书.围城[M].北京:生活·新知·读书三联书店,2002:10.
    2钱钟书.围城[M].北京:生活·新知·读书三联书店,2002:34.
    3钱钟书.围城[M].北京:生活·新知·读书三联书店,2002:132.
    4钱钟书.围城[M].北京:牛活·新知·读书三联书店,2002:91.
    5钱钟书.围城[M].北京:生活·新知·读书三联书店,2002:84.
    1[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94.
    2康有为.京师保国会第一集演说[A].见:汤志钧.康有为政论集(上朋)[M].北京:中华书局,1981:166.
    3转引自吴宓日记(第三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346.
    4梁启超.少年中国说[A].见:饮冰室合集(第二册文集卷五)[M].北京:中华书局,1988:10.
    1陈天华.狮子吼[A].见:陈天华集[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103.
    2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A].见:饮冰室合集(第七册专集卷六)[M].北京:中华书局,1988:2.
    3梁启超.新民说[A].见:饮冰室合集(第六册专集卷四)[M].北京:中华书局,1988:2.
    1梁启超.新民说[A].见:饮冰室合集(第八册专集卷四)[M].北京:中华书局,1988:16.
    2宣统元年份教育统计图表.转引自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37.
    3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
    4陈天华.陈天华集[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105.
    1王钟麟.学究教育谈[A].见:吴组缃,端小蕻良,时萌.中国近代文学大系(小说集七)[G].上海:上海书店,1992:575.
    1黄远生.想影录[A].见:黄远庸.《黄远生遗著》 [M].台北:华文书局,1968:126.
    2李涵秋.广陵潮(上)[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563.
    3李涵秋.广陵潮(下)[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1238.
    1江都李涵秋.魅镜[M].济南:国华书局,1922:1.
    2海上说梦人(朱瘦菊).歇浦潮[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1.
    1李涵秋.战地莺花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666.
    2李涵秋.战地莺花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667.
    3李涵秋.战地莺花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667.
    4李涵秋.战地莺花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632.
    1陈独秀.1914年陈独秀致《甲寅》记者[A].见:水如.陈独秀书信集[G].北京:新华出版社,1987:2.
    2陈独秀与章士钊是深交,两人曾同为“康党”。“二次革命”中,章士钊曾仟黄兴的秘书长,陈独秀追随章士钊“倒袁”。“二次革命”失败后,章流亡口本,于1914年5月创办《甲寅》杂志,抨击袁世凯政府,1914年7月东渡日本后的陈独秀协助章士钊编辑《甲寅》。早期《新青年》的作者群与《甲寅》多有渊源,刊物形式亦承袭《甲寅》的风格。例如《新青年》的“通信”即是甲寅的特色栏目。《甲寅》杂志总共出了10期(1915年10月终刊,历时一年零五个月),前4期在日本出版,后6期由亚东图书馆在上海出版。
    3社告[J].新青年.1915,1(1).
    4陈独秀.敬告青年[J].新青年.1915,1(1).
    1通信[J].新青年.1915,1(1).
    2汪原放.亚东图书馆与陈独秀[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33.
    3通告[J].新青年.1916,2(1).
    4鲁迅.《呐喊》自序[A].见: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19.
    5周作人.蔡孑民二[A].见:钟叔河编订.周作人散文全集(第十三卷)[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10.
    6陈独秀.新青年[J].新青年,1916,2(1).
    7李大钊.青春[J].新青年,1916,2(1).
    8张国焘.我的回忆(第一册)[M].北京:现代史料编刊社,1980:39.
    1张国焘.我的回忆(第一册)[M].北京:现代史料编刊社,1980:40.
    21918年1月4口鲁迅致许寿裳的信中提到:“新青年以不能广行,书肆拟中止:独秀辈与之交涉,已允续刊,定于本月十五出版云。”(鲁迅.180104致许寿裳[A],见: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45.)
    3蔡元培.致公言报并答林琴南君函[A].见:蔡孑民先生言行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65.
    4汪原放.亚东图书馆与陈独秀[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33.书中提及东方杂志的最高销量是1.5万份。
    5汪孟邹致胡适[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上册)[G].北京:中华书局,1979:40.
    1熊克武致胡适[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上册)[G].北京:中华书局,1979:71.
    2上海群益书局刊登新青年杂志广告[N].申报,1920,1(1):2.
    3胡适.与一涵等四位的信[A].见:季羡林.胡适全集(第二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513.
    4汪叔潜.新旧问题[J].新青年,1915,1(1).
    5汪叔潜.新旧问题[J].青年杂志,1915,1(1).
    1罗家伦.北京大学与五四运动[A].见:五四运动亲历记[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57.
    2闻一多.致父母亲(一九一九年五月十七口)[A].见:闻一多全集(第十二卷)[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18.
    1陈鹤琴.学生婚姻问题之研究[J].东方杂志,1921,18(4):103.
    2陈鹤琴.学生婚姻问题之研究[J].东方杂志,1921,18(4):105.
    3陈鹤琴.学生婚姻问题之研究[J].东方杂志,1921,18(4):102.
    1周作人.人的文学[J].新青年,1918,5(6).
    2岁家伦.是爱情还是苦痛[A].见:中国新文学大系(第4集小说二集)[G].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影印自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2003:42.
    3罗家伦.是爱情还是苦痛[A].见:中国新文学大系(第4集小说二集)[G].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影印自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2003:50.
    4罗家伦.是爱情还是苦痛[A].见:中国新文学大系(第4集小说二集)[G].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影印自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2003:43.
    5鲁迅.导言[A].见:中国新文学大系(第4集小说二集)[G].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影印自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2003:2.
    1胡适.我的儿子[A].见:《胡适全集》(第十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105.
    2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A].见:鲁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132.
    3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A].见:鲁迅令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130.
    4顾诚吾.对于旧家庭的感想[J].新潮,1919,1(2).
    1巴金.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308.
    2巴金.关于《家》——给我的一个表哥[A].见:巴金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杜,1986:441.
    3巴金.关于《家》——给我的一个表哥[A].见:巴金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杜,1986.443-444.
    1巴金.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36.
    1瞿秋白.饿乡纪程[A].见: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29.
    2罗志田.走向“行动的时代”:“问题与主义”争论后的一个倾向[J].社会科学战线,2005,(1):155.
    1志希.是青年自杀还是社会杀青年?[J].新潮,1919,2(2).
    2志希.是青年自杀还是社会杀青印?[J].新潮,1919,2(2).
    3梦麟.北在学生林德扬的自杀[N].晨报,1919,11(21):7.
    4守常.青年厌世自杀问题[J].新潮,1919,2(2).
    5陈独秀.自杀论——思想变动与青年自杀[J].新青年,1920,7(2).
    1茅盾.创作的前途[A].见:茅盾全集(第十八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119-121.按:《小说月报》的新旧之变,同样可见一个时代趋新的风潮。《小说月报》作为商务印书馆主办的商业性文学期刊,它的办刊走向体现着现代出版的经营意图,于是通过新旧之变,可见读者的基本阅读需求与倾向的变革。创刊于1910年7月的《小说月报》,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发行。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后,以刊登鸳鸯蝴蝶派作品为主的《小说月报》虽然逐渐改用白话文,但销量仍旧渐减。商务印书馆不得不顺应潮流,实行改革。1920年第11卷1期起,商务印书馆起用沈雁冰主持专栏“小说新潮”。沈雁冰以记者的名义发表《小说新潮宣言》,同时刊发《新旧文学评议之评议》,署名“冰”,提出了文学应当“表现人生并指导人生”、“重思想内容,不重形式”等新鲜的论点。茅盾把这次改革叫做“半革新”。茅盾小说新潮专栏,除茅盾的文章外,还陆续发表了《俄国近代文学杂谈》、《文学上的表象主义(象征主义)是什么?》等文章,并且.第一次发表了白话诗。形成新旧共存、彼此妥协的局而,显示了新旧交替时代选择的艰难。1920年11月,茅盾担任《小说月报》主编,自第12卷第1号起完全革新《小说月报》。文学研究会发起之初,曾与商务印书馆商议出版文学杂志事宜。后沈雁冰又曾向王剑三(王统照)约稿,郑振铎予以回复,言及彼时组织文学研究会,邀请沈雁冰加入,由文学研究会的成员担保《小说月报》的撰稿,发表新文学作品和文学评论。全面革新后的第一期《小说月报》印数为五千册,很快销完,第二期印七千册,到十二卷的末期,印一万册以上。这样的销量,在当时的文学期刊中,可以说是首屈一指。
    2张维祺.落伍[J].小说月报.1923,14(2):11.
    3张维祺.落伍[J].小说月报.1923,14(2):13.
    4张维棋.落伍[J].小说月报.1923,14(2):15.
    1鲁迅.导言[A].见:鲁迅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G].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影印自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2003:8.
    2张闻天.从梅雨时期到暴风雨时期[J].少年中国,1924,4(12).
    3张闻天.青春的梦[A].见:张闻天选集传记组.张闻天早期文集(1919.7-1925.6)[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328-329.
    1张闻天.青春的梦[A].见:张闻天选集传记组.张闻天早期文集(1919.7-1925.6)[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329.
    2张闻天.青春的梦[A].见:张闻天选集传记组.张闻天早期文集(1919.7-1925.6)[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325.
    3张闻天.青春的梦[A].见:张闻天选集传记组.张闻天早期文集(1919.7-1925.6)[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324.
    4张闻天.青春的梦[A].见:张闻天选集传记组.张闻天早期文集(1919.7-1925.6)[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325.
    1张闻天.青春的梦[A].见:张闻天选集传记组.张闻天早期文集(1919.7-1925.6)[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367.
    2张闻天.青春的梦[A].见:张闻天选集传记组.张闻天早期文集(1919.7-1925.6)[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345-346.
    1洪灵菲.流亡[M].上海:现代书局,1932:59.
    2洪灵菲.流亡[M].上海:现代书局,1932:235.
    1钱杏邨.《地泉》序[A].见:华汉.地泉[M].上海:上海湖风书局,1932:23.
    2唐弢.中国现代文学史(第2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238.
    3路翎.致胡风书信全编[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31.
    1路翎.财主底儿女们(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134.
    2路翎.财主底儿女们(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594.
    3路翎.财主底儿女们(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592.
    4路翎.财主底儿女们(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598.
    1仲云.通过了十字街头——今后文艺思想的进路[J].小说月报.1929,20(1):38.
    2路翎.财主底儿女们(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479.
    3路翎.财主底儿女们(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1280.
    1路翎.财主底儿女们(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1316.
    2路翎1940年开始写作《财主底儿女们》,1941年年初完成,5月胡风赴香港,准备介绍在港发表。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作品在战火中丢失。1944年2月,《财主底儿女们》(上部)由胡风办理送审手续,1944年4月《财主底儿女们》(下部)写作完成,全书共计79万字。
    1黄炎培.读中华民国最近教育统计[A].见: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G].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366.
    2金天翮.女界钟[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80.
    3郭沫若.写在三个叛逆的女性后面[A].见: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六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137.
    1袁振英.易卜生传[J].新青年,1918,4(6).
    2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胡适文选》自序[A].见:胡适全集(第4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662.
    3余上沅.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中之女杰[A].见:余上沅戏剧论文集[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6:107.
    1茅盾.导言[A].见:中国新文学大系(第4集小说二集)[G].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影印自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2003:11.
    1徐彦之.北京大学男女共校记[A].见:五四时期妇女运动文选[G].北京:三联书店,1981:264.
    2胡云翼.爱与愁[J].小说月报,1926,17(12).
    1苏雪林.浮生九四:雪林回忆录[M].台北:三民书局,1991:45.
    2庐隐女士.海滨故人[A].见:海滨故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122.
    3胡适.终身大事[A].见:季羡林.胡适全集(第一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779.
    1胡适.终身大事[A].见:季羡林.胡适全集(第一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790.
    2胡适.终身大事[A].见:季羡林.胡适全集(第一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789.
    3胡适.终身大事[A].见:季羡林.胡适全集(第一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789.
    4胡适.终身大事[A].见:季羡林.胡适全集(第一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784.
    1洪深.导言[A].见:中国新文学大系(戏剧集)[G].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影印自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2003:23.
    2冯沅君.隔绝[A].见:卷葹[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3.
    1冯沅君.隔绝[A].见:卷葹[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3.
    2冯沅君.隔绝[A].见:卷葹[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8.
    1冯沅君.隔绝[A].见:卷葹[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4.
    1冯沅君.隔绝[A].见:卷葹[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4.同样出现于冯沅君的旅行、隔绝之后、误点等作品中。
    2冯沅君.隔绝[A].见:卷葹[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4.
    3冯沅君.旅行[A].见:卷葹[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22.
    4冯沅君.隔绝[A].见:卷葹[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4.
    5冯沅君.隔绝之后[A].见:卷葹[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36.
    6茅盾.导言[A].见: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G].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影印自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2003:11.
    1陈鹤琴.学生婚姻问题之研究[J].东方杂志.1921,18(5):106.
    1鲁迅.娜拉走后怎样[A].见: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59.
    2庐隐.蓝田的忏悔录[A].见:中国现代文学馆.海滨故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92.
    3梅娘.鱼[A].见:中国现代文学馆.梅娘代表作[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47.
    4庐隐.蓝田的忏悔录[A].见:中国现代文学馆.海滨故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92.
    5沉樱.爱情开始的时候[A].见:中国现代文学馆.某少女[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61.
    6庐隐女士.海滨故人[A].见:海滨故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117.
    7庐隐女士.或人的悲哀[A].见:海滨故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56.
    8顾一樵.孤鸿[J].小说月报,1923,14(3).
    1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A].见:丁玲文集(第二卷)[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86.
    2庐隐女士.海滨故人[A].见:海滨故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124.
    3庐隐女士.或人的悲哀[A].见:海滨故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68.
    4庐隐.何处是归程[A].见:中国现代文学馆.海滨故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100.
    1小铃.妻[J].小说月报,1929,20(9).
    2庐隐.海滨故人[A].见:中国现代文学馆.海滨故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19.
    1[英]克喀伯著,独立之个人(马君武)译.俄罗斯大风潮[M].北京:少年中国学会,1902.
    1高旭.报载某志士送其未婚妻北行,赠之以诗,而诗阙焉,为补六章[A].见:栾梅健编.海上文学百家文库·柳亚子、陈去病、高旭卷[G].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0:222.
    2胡苏明.五四时期芜湖反封建的斗争[A],文史资料选辑(第2辑)[G].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1:22.
    3茅盾.从枯岭到东京[J].小说月报,1928,19(10).
    1茅盾.幻灭[A].见:茅盾全集(第1卷小说一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8.
    1蒋光慈.冲出云围的月亮[A].见:丽莎的哀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191.
    1蒋光慈.冲出云围的月亮[A].见:丽莎的哀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254.
    1冰莹女士.从军日记[M].上海:光明书局,1933:29.
    2冰莹女士.从军日记[M].上海:光明书局,1933:28.
    3冰莹女士.从军日记[M].上海:光明书局,1933:114.
    4冰莹女士.从军口记[M].上海:光明书局,1933:117.
    5冰莹女士.从军口记[M].上海:光明书局,1933:115.
    1柳亚子.丹青集[A].见:中国革命博物馆.柳亚子文集磨剑室诗词选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670.
    2谢冰莹.抗战日记[M].台北: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81:63.
    3田汉.月夜访大场前线[A].见:田汉全集编委会.田汉全集(第十一卷诗词)[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0:207.
    1谢冰莹.女兵自传[A].见:谢冰莹文集(上册)[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60.
    2谢冰莹.女兵自传[A].见:谢冰莹文集(上册)[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60.
    3谢冰莹.女兵自传[A].见:谢冰莹文集(上册)[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73.
    4谢冰莹.女兵自传[A].见:谢冰莹文集(上册)[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77.
    1新生活运动纲要[A].见:秦孝仪主编.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刘日抗战时期(续编三)[G].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81:54.
    2新生活运动纲要[A].见:秦孝仪主编.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刘日抗战时期(续编三)[G].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81:55.
    3新生活运动纲要[A].见:秦孝仪主编.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续编三)[G].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81:57.
    4蒋介石.中国之命运[A].见:蔡尚思.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第四卷)[G].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349.
    5鋗冰.娜拉走后究竟怎样[J].上海:国闻周报,1934,11(11).
    6鋗冰.娜拉走后究竟怎样[J].上海:国闻周报,1934,11(11).
    7鋗冰.娜拉走后究竟怎样[J].上海:国闻周报,1934,11(11).
    8编者按:娜拉走后究竟怎样[J].上海:国闻周报,1934,11(11).
    1这一时期西方社会科学家提出男女先天有别的生理决定论,更为“妇女回家”论提供了科学佐证。这一政策与意大利等法西斯国家号召妇女回家的宣传遥相呼应。
    2田汉编剧,卜万苍导演,上海联华影业公司,1933年出品。
    3娜拉大走鸿运[N].申报,1935,6(21).
    1如:为自由而战牺牲[J].电通画报,(6);《我与娜拉》[J].中国艺坛画报,1935;三八妇女节——要求于中国的剧作者[N].时事新报,1937,3(8);关心于白薇者的提议[J].妇女生活,1937,4(6).
    2丁玲.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一)[A].见:丁玲文集(第二卷)[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246.
    1丁玲.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一)[A].见:丁玲文集(第二卷)[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304.
    2丁玲.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一)[A].见:丁玲文集(第二卷)[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308.
    3丁玲.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一)[A].见:丁玲文集(第二卷)[M].张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308.
    4丁玲.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一)[A].见:丁玲文集(第二卷)[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308.
    1丁玲.我的自白[A].见:丁玲文集(第五卷)[M].张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300.
    2丹仁.关于新的小说的诞生——评丁玲的《水》[J].北斗,1932,2(1):237.
    3丁玲.创作不振之原因及其出路[J].北斗,1932,2(1):168.
    4青年学生奔赴延安的潮流,在1937-1939年间达到高潮。仅1938年5月至8月,经八路军西安办事处介绍赴延安的知识青年就有2288人。(曲上培.抗口战争时期解放区高等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18.)中国共产党在1937到1942年问,先后创办了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中国女子大学等17所院校,大都面向全国招生。为了应对青年学生“到延安去”的社会现状,1938年1月29日,蒋介石“就有电报要蒋鼎文和陕西省主席孙蔚如密查共产党‘收容各省学生等实情’”。(杨奎松.国民党de“联共”“反共”[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398.)1943年12月底召开的中共中央书记处工作会议上,任弼时发言时说:“抗战后到延安的知识分子总共四万余人。”(胡乔术.胡乔木回忆毛泽东[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79.)
    1丁玲.我怎样来陕北[A].见:丁玲文集(第五卷)[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311.
    2丁玲.序到前线去[A].见:丁玲文集(第六卷)[M].张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627-628.
    3丁玲.七月的延安[A].见:丁玲文集(第三卷)[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355.
    4丁玲.七月的延安[A].见:丁玲文集(第三卷)[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354.
    5丁玲.七月的延安[A].见:丁玲文集(第三卷)[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356.
    1丁玲.在医院中[A].见:丁玲文集(第三卷)[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253.
    2丁玲.在医院中[A].见:丁玲文集(第三卷)[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264.
    3丁玲.在医院中[A].见:丁玲文集(第三卷)[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264.
    4丁玲.在医院中[A].见:丁玲文集(第三卷)[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265.
    1丁玲.序到前线去[A].见:丁玲文集(第六卷)[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627-628.
    2陈学昭.边区是我们的家[A].见:纪念的口子[M].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54:30-31.
    3徐放.归来的日子[A].见:徐放诗选[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6:109.
    1靳以.前夕[A].见:靳以选集(第一卷·前夕·上)[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4.
    2靳以.前夕[A].见:靳以选集(第一卷·前夕·上)[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21-22.
    3赵园.艰难的选择[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298.
    4靳以.前夕[A].见:靳以选集(第二卷·前夕·下)[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474.
    1靳以.前夕[A].见:靳以选集(第二卷·前夕·下)[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463.
    2郭沫若.《娜拉》的答案[A].见: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9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220-221.
    3[美]杜赞奇著,王宪明译.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0.
    1吴蒙.学究新谈.连载于1905至1906年绣像小说47至52号、55至72号。标“教育小说”,凡25回,未完。1915年8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单行本,共36回,分上下卷两册。
    2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381.
    2按:学生初闹学潮,即1902年11月上海南洋公学学潮。
    3蒋梦麟.西潮[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43.
    4蒋梦麟.西潮[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44.
    5黄远生.忏悔录[A].见:黄远庸.《黄远生遗著》卷一[M].台北:华文书局,1968:100.
    1黄远生.忏悔录[A].见:黄远庸.《黄远生遗著》卷一[M].台北:华文书局,1968:98-99.
    1又玄.学生生活须知[J].学生杂志,1915,2(11).
    2曹聚仁.“五四霉菌”补正[N].申报,1935,10(8).
    1胡适,蒋梦麟.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N].晨报,1920,5(4);又载于新教育.1920,2(5).
    1蔡元培.去年五月四口以来的回顾与今后的希望[J].新教育,2(5);收入高平叔.蔡元培全集(第三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4:385.
    1恽震.《学,生运动的根本研究》[J].少年中国,1919,l(12):17.
    2恽震.《学生运动的根本研究》[J].少年中国,1919,1(12):16.
    3查毓瑛.查毓瑛书信一通[A].见:耿去志.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第30册)[G].合肥:黄出书社,1994:624.
    4查毓瑛.查毓瑛书信一通[A].见:耿去志.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第30册)[G].合肥:黄山书社,1994:623.
    5苇丛芜,李霁野.苇丛芜、李霁野通信一通[A].见:耿去志.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第30册)[G].合肥:黄出书社,1994:649.
    6蒋梦麟.西潮[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121.
    7蒋梦麟.西湖[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123.
    8蒋梦麟.西湖[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123.
    1毅.“五四运动”的精神[J],每周评论,1919,(23).
    1罗家伦.一年来我们学生运动底成功失败和将来应取的方针[J].新潮,1920,2(4).
    2张爱玲.自己的文章[A].见:金宏达,于青.张爱玲文集(第四卷)[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174.(最初连载于1944年5月胡兰成主编的新东方第4-5期。)
    3张爱玲.五四遗事[A].见:金宏达,于青.张爱玲文集(第一卷)[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279.
    4尚钺.子与父[A].见:鲁迅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G].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影印自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2003:350.
    1按:1926年,鲁迅编辑“乌合从书”,由北新书局出版。收录《呐喊》,许钦文的《故乡》,以及冯沅君、高长虹、向培良的书。原本还有尚钺的个本短篇小说集《斧背》,最终却为作者硬性索回。1928年5月才由上海泰东书局出版,抹去“乌合从书”的印迹,挂上“狂飙从书第二第七种”的标记。关于《斧背》的来龙去脉,鲁迅十一九二六年十一月九口给韦素园的信中曾提及。1935年鲁迅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收求尚钺的《子与父》,文末标明“1925年10月,载斧背”。
    2尚钺.子与父[A].见:鲁迅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G].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影印自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2003:351.
    3尚钺.子与父[A].见:鲁迅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G].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影印自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2003:352.
    4老舍.赵子曰[A].见:老舍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339.
    1老舍.赵子曰[A].见:老舍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260.
    2老舍.创作经验谈[A].见:老舍全集(第十七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85.
    3老舍.赵子曰[A].见:老舍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236.
    4老舍.赵子曰[A].见:老舍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237.
    5老舍.赵子曰[A].见:老舍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338.
    6杨效春.学生与社会——有感于今日的学校教育而发[J].少年中国,1924,4(10).
    1老舍.赵子曰[A].见:老舍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355.
    2顾仲起.碧海青天[J].小说月报,1924年,15(1).
    3按:1923年2月《学生杂志》刊登《学生与学潮》一文,言及“学潮问题在三四年来已成为中国中等以上各学校普遍的流行病。”1924年8月,《学生杂志》刊登《一个青年的忏悔》一文,提到学生界的流行病存在“恋爱忙”和“浪漫狂”两种病症。
    1顾明道.国难家仇(连载之第三回)[J].珊瑚,1932,1(3):本篇内第14页.
    2《八十一梦》初载于1939年12月1日一1941年4月25日,重庆《新民报》副刊“最后关头”。
    3张恨水.八十一梦[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7:189.
    1张恨水.八十一梦[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7:191.
    2张恨水.八十一梦[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7:195.
    3老舍.骆驼祥子[A].见:老舍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246.
    4张恨水.八十一梦[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7:194.
    1宋之的.雾重庆[A].见:宋之的文集[M].北京:线装书局,2009:235.
    1张爱玲.烬余录[A].见:金宏达,于青.张爱玲文集(第四卷)[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62.
    2张爱玲.烬余录[A].见:金宏达,于青.张爱玲文集(第四卷)[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62.
    1胡适.大学教育之重要[A].胡适全集(第28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56.
    2蔡元培.在旧金山华侨欢迎会的演说词[A].见:蔡元培全集(卷四)[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359.
    1蔡元培.中国现代大学观念及教育趋向[A].见:蔡元培全集(卷五)[M].杭州:浙汀教育出版社,1997:309.
    2蔡元培.北京大学卅一周年纪念刊序[A].见:蔡元培全集(卷六)[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437.
    3蔡元培.中国现代大学观念及教育趋向[A].见:蔡元培全集(卷五)[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309.
    4胡适.黄梨洲论学生运动[N].晨报,1921,5(4):“五四纪念号”.
    5[美]周策纵.五四运动史[M].长沙:岳麓书社,1999:379.
    1《新青年》第一、二、三、四、五卷合装本全五册再版[J].新青年.1919,7(1)
    2李书城.学生之竞争[A].见: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论选集(第一卷下册)[G].北京:三联书店,1960:605.
    3“专科以上在校学生人数与科别”[A].见: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二编)[G].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37,48;“民国元年到民国38年全国私立高等学校及所占百分白数”.见: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二编)[G].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124.
    1周葆珍.由清华大学考试新题型所引起的几句话[N].世界日报,1932,8(16):11.原文如下:“其时有清华学生称:‘每年的花费,每人在二百五十元左右,也很够了。’”
    2“浙江大学设置公费生”[N].申报,1936,5(9):15.
    3陈明远.1840-1949百年生活巨变[M].上海:文汇出版社,2010:87.原文如下:据民俗专家金受申先生30年代末40年代初所写的北京通连载文章称:“牡丹每朵花价在十银圆上下,一盆三朵,便是寒家一月生活之费。”(金受中《老北京的生活》第10页)可见,当时北平一户普通人家每月生活费平均只需要30银圆左右。(合现在人民币一千元左右)
    4[美]周策纵.五四运动史[M].长沙:岳麓书社,1999:138-139.
    5傅斯年:新潮之回顾与前瞻[J].新潮,1919,2(1).
    1陈独秀.致胡适信[A].见:陈独秀著作选(第一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259.
    1胡适.胡适致汤尔和[A].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中)[M].北京:中华书局,1979:282.
    2按:胡适于哥伦比亚大学受业于杜威门下,胡适曾言:“杜威先生教我怎样思想,教我处处顾到当前的问题,教我把一切学说理想都看作待证的假设,教我处处顾到思想的结果。”胡适接受的实用主义影响,主要是在真理论和方法论方面。这对他倡导文学革命和白话诗文,考证古史和传统小说,研究中国思想史和哲学史,以及政治和生活诸方面,都有重要影响。正如他自己所说:“从此以后,实验主义成了我的生活和思想的一个向导,成了我自己的哲学基础。”而杜威则是对他“有终身影响的学者”,对他一生的文化生命“有决定性的影响”。梅光迪深受以白璧德为代表的美国新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对西方近代以来以培根为肇始的科学人道主义和以鲁索为代表的情感人道主义,采取了断然批判的态度,并认为这绝非中国所应该效法于西方的。梅光迪、吴宓、胡先骕等学衡派核心人物与白璧德新人文主义的关系,使学衡举起“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宗旨,作为中国文学古典派的拥护者,对胡适等文学革命者所推崇的新文化运动加以检讨和批评,匡正其误谬与偏激,但其间也确有意气用事的成分,对胡适等把持“新文学运动”的话语权有所不满。
    1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编[A].见:沫若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201-202.
    2沈从文.从文自传[M].桂林:良友复兴图书印刷公司,1943:190.
    1郁达夫.给一位文学青年的公开信[N].晨报,1924,11(16).
    2沈从文.致唯刚先生[A].见:张兆和.沈从文全集(第11卷)[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40.
    3沈从文.致唯刚先生[A].见:张兆和.沈从文全集(第11卷)[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41.
    4[美]金介甫著,符家钦译.沈从文传[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5:83.
    1李辉.与巴金谈沈从文[A].见:人生扫描[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53.
    21938年沈从文即到达昆明,1939年受聘于西南联大任教,10月正式上课,“收入仅学校二百八十元北折”。(沈从文.致沈云麓1938年10月14日[A],见:沈从文全集(第18卷书信)[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377.)1943年7月22口,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常委会通过决议,“改聘沈从文为本大学师范学院国文学系教授,月薪叁佰陆拾元。”(吴世勇.沈从文年谱[Z].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254.)然虽为教授,不过是领取教授最低一级的工资。到1945年4月,“据西南联大俸薪表记录,沈从文当月薪金是440元,扣除所得税11.5元,印花税2元,实领426.5元。所领薪金为教授一档的最低起薪。”(吴世勇.沈从文年谱[Z].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265.)
    3陈平原.文学视野中的大学叙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3(2):67-77.
    1选入大‘国文读本的新文学包括文学理论、小说、散文、戏剧作品,其中有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鲁迅《示众》,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林徽因《窗子以外》,丁西林《压迫》等。为了避嫌,西南联大教师的作品一律不选。
    2汪曾祺.西南联大中文系[A].见:汪曾祺全集(第4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356.
    3国立西南联大语体文示范由论说文、小说、剧本、散文构成。收入有: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节录);鲁迅《狂人日记》、《示众》;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节录)、《死城》(节录);宗白华的《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朱光潜的《文艺与道德》、《无言之美》;梁宗岱的《哥德与李白》、《诗,诗人,批评家》;谢冰心的《往事》(节录);林徽因的《窗子以外》;丁西林的《压迫》等13篇。
    1校史第一篇“概述”里提到这个诗社说:“一些爱好诗歌的学生成立了一个诗社,取名南湖诗社。他们请朱自清、闻一多为导师,出版诗歌墙报,还举行了两次诗歌座谈会,讨论诗歌的前途、动向等问题。他们提倡新诗,以写新诗、研究新诗为主,对旧体诗并不反对。……社员有查良铮(穆旦)、赵瑞蕻、周定一、林振述(林蒲)、刘重德、李敬亭、刘寿嵩(绶松)等。后来他们在诗歌创作或研究方面都有相当成就。”
    2“文聚从书”最终得以付梓出版的有:1943年卞之琳的译作《亨利第三》与《旗手》、穆旦的诗集《探险队》;1945年沈从文的《长河》。
    3冯友兰.三松堂自序[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353.
    1梅祖彦.梅贻琦校长与西南联大[A].见:西南联大北京校友会.我心中的西南联大——西南联大建校七十周年纪念文集[G],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51.
    2梅贻琦.梅贻琦日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132.
    3鹿桥.未央歌[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84:9.
    4鹿桥.未央歌[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84:607.
    5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下)[M].香港:昭明出版社,1978:113.
    6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下)[M].香港:昭明出版社,1978:112.
    7鹿桥.未央歌[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84:9.
    1鹿桥.未央歌[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84:9.
    2鹿桥.未央歌[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84:15.
    3鹿桥.未央歌[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84:11.
    4鹿桥.未央歌[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84:23.
    5鹿桥.未央歌[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84:45.
    6闻一多.致闻立鹤[A].见:闻一多书信选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266.
    1鹿桥.未央歌[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84:113.
    2鹿桥.未央歌[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84:131.
    3鹿桥.未央歌[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84:169.
    4鹿桥.未央歌[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84:460.
    5鹿桥.末央歌[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84:332.
    6鹿桥.未央歌[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84:333.
    7鹿桥.未央歌[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84:364.
    1鹿桥.未央歌[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84:1.
    2鹿桥.未央歌[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84:1.
    3鹿桥.未央歌[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84:551.
    4鹿桥.未央歌[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84:519.
    5鹿桥.未央歌[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84:547.
    6鹿桥.未央歌[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84:607-608.
    [1]梁启超.饮冰室合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9.
    [2]康有为.康有为政论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3]陈独秀.陈独秀著作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4]胡适.胡适全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5]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6]蔡元培.蔡元培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4.
    [7]傅斯年.傅斯年全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
    [8]五四时期妇女运动文选[G].北京:三联书店,1981.
    [9]巴金.巴金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杜,1986.
    [10]老舍.老舍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11]茅盾.茅盾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12]郭沫若.郭沫若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
    [13]郁达夫.达夫全集[M].北京:北新书局,1928.
    [14]冰心.新编冰心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8.
    [15]陈天华.陈天华集[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
    [16]庐隐女士.海滨故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17]丁玲.丁玲文集[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
    [18]吴组缃,端木蕻良,时萌.中国近代文学大系[G].上海:上海书店,1992.
    [19]赵家璧.中国新文学大系[G].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影印自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2003.
    [20]黄远庸.黄远生遗著[M].台北:华文书局,1968.
    [21]蒋梦麟.西潮[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
    [22]苏雪林.浮生九四:雪林回忆录[M].台北:三民书局,1991.
    [23]吴宓.吴宓日记[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24]陈翊林.最近三十年中国教育史[M].上海:太平洋书店,1930.
    [25]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G].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26]李喜所.近代留学生与中外文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
    [27]郑登云.中国近代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8]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9]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0]我心中的西南联大——西南联大建校七十周年纪念文集[G],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1]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32]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33]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34]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M].香港:昭明出版社,1978.
    [35]唐弢.中国现代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36]王晓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
    [37]百年中国文学总系[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38]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9]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40]陈思和,李辉.巴金研究论稿[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41]张新颖.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42]张新颖.沈从文精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43]陈平原.中国大学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44]陈平原.学术史:课程与作业:以“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史”为例[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
    [45]陈平原.教育:知识生产与文学传播[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
    [46]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7]袁进.中国文学的近代变革[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8]栾梅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发生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9]王光东.现代·浪漫·民间: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专题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50]陈建华.革命与形式:茅盾早期小说的现代性展开1927-1930[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51]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52]许纪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G].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
    [53]刘纳.嬗变——辛亥革命时期至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54]郭延礼.近代西学与中国文学[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8.
    [55]汪晖.中国现代思想的兴起[M].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
    [56]许慧琦.娜拉在中国:新女性形象的塑造及其演变(1900s-1930s)[M].台北:政治大学历史系,2003.
    [57]孟华.比较文学形象学[G].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8]俞可平.社群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59]孟樊.后现代的认同政治[M].台北:杨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1.
    [60]伍蠡甫.现代西方文论选[G].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61]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62][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63][美]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64][英]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65][德]M·海德格尔著,彭富春译.诗·语言·思[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
    [66][美]苏珊·朗格著,刘大基译.情感与形式[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67][加]查尔斯·泰勒著,韩震等译.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68]王德威,宋伟杰译.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9][美]张灏.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寻求秩序与意义[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70][美]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
    [71][美]王国斌.转变的中国[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72][美]史书美.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73][美]杜赞奇著,王宪明译.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74]刘禾著,宋伟杰等译.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M].北京:三联书店,2002.
    [75][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吴叡人译.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 散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76][英]戴维·弗里斯比著,卢晖临等译.现代性的碎片[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77][法]皮埃尔·布迪厄著,刘晖译.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78][美]周策纵.五四运动史[M].长沙:岳麓书社,1999.
    [79][日]实藤惠秀著.谭汝谦,林启彦译.中国人留学日本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
    [80]Zygmunt Bauman. Modernity and Ambivalence [M]. Cambridge:Polity Press, 1991.
    [81]Rey Chow. Woman and Chinese Modernity[M]. London: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91.
    [82]新青年.第1-6卷.
    [83]新潮.第1-2卷.
    [84]学生杂志.第1-23卷.
    [85]少年中国.第1-4卷.
    [86]小说月报.第10-22卷.
    [87]每周评论.第1-36期.
    [88]国闻周报.第1-14卷.
    [89]学生文艺丛刊.第1卷第1期—第2卷第10期.
    [90]青年学生.1938年第1-5期.
    [91]东方杂志.第1-41卷.
    [92]中华教育界.第1-20号.
    [93]新小说.第1-24号.
    [94]晨报.1916-1937年.
    [95]时事新报.第1-25卷.
    [96]陈思和.从“少年情怀”到“中年危机”——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一个视角[J],探索与争鸣,2009,(5).
    [97]宋明炜.“少年中国”之“老少年”——清末文学中的青春想象[A],中国学术(第二十七辑)[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98]梅家玲.发现少年,想象中国——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的现代性、启蒙论述与国族想象[J],汉学研究,2001,19(1).
    [99]陈平原.文学视野中的大学叙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3(2).
    [100]叶文心.历史圈套与文化困境——中西对话之下对“中国妇女”的建构[J].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2002,(1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