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木蕻良1930-40年代文学叙事中的心理情结和回归意识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端木蕻良是一位在文学史上既陌生又熟悉的作家。端木蕻良的成名作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和短篇小说《鴜鹭湖的忧郁》在发表当时引起了评论界的关注,但因种种理由端木蕻良的文学作品长期以来被处于非主流状态,人们对他文学作品的观点越来越陌生了。与此相反,人们一提起著名女作家萧红,不少人就会联想到端木蕻良。在过去一段时间里,端木蕻良的私人情况影响到公众对他文学的评价和研究。当然与过去相比,目前学术界对端木蕻良的研究已获得了值得注目的成果。这些研究已经证明了端木蕻良的文学作品给中国现代文学添加了有价值的意境,但至今对端木蕻良的研究不能说很充分。
     端木蕻良小说创作的高潮时期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此期间创作的文学作品很完整地体现了端木蕻良具有的文学特征。本论文的题目为:《端木蕻良1930-40年代文学叙事中的心理情结和回归意识》。本论文讨论端木蕻良的前期小说作品所表现的文学特征和价值。在端木蕻良的前期小说作品里有两种核心的叙事对象,一种是以“大地”为中心的“自然的属性”和中国东北的原始文化形态,另一种是“恋母情结”和一些很特殊的“女性形象”。因为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这方面几乎没有相关研究,所以本论文在讨论的过程中可能有一些难题。但在解读端木蕻良前期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我们确实可以发现一些独特的内容。一、对“大地自然”的叙事很完整地表达了端木蕻良对自然属性和东北原始文化形态具有的直观感性。二、对“母亲”和女性人物的叙事表露了作家的特殊心理和“恋母情结”。这两种叙事主题所体现的就是向“自然属性”和“母亲怀抱”的回归意识。这种回归意识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端木蕻良小说作品所表达的关键内容。当然作家本人没有表明过自己的写作是为了表现回归意识的,但在对端木蕻良前期文学作品的文本分析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端木蕻良所具有的很特殊的深层心理和其文学叙事具有的魅力。本论文通过对端木蕻良前期小说作品的分析,找出它所表露的深层心理情结和回归意识。
     本论文的章节是按照端木蕻良前期代表作品的发表顺序来安排的。第二章的内容是对端木蕻良开始文学创作时的个人情况和时代背景的简单概括。从中本论文要说明端木蕻良文学创作开始的最初动因。第三章的内容是对端木蕻良前期代表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和《大地的海》的文本分析。通过对这两部长篇小说的分析,本论文要说明端木蕻良的前期文学叙事表达了作家对自然属性和东北原始文化形态的基本观点和特殊感性。第四章的内容是关于端木蕻良1942年以后在桂林创作的主要短篇小说的解读分析。端木蕻良在此期间写的短篇小说表露了隐藏在他深层意识里的“恋母情结”,这就说明在端木蕻良的叙事风格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考虑到作家遭遇的悲惨现实(即说与萧红的死别),这种变化看来是在一瞬间突然发生的,其实,在端木蕻良的深层意识里已经孕育了这种变化的萌芽。1940年代初,端木蕻良创作风格的转换是作家已有的“恋母情结”遭遇了悲惨命运而释放出来的结果。在第五章里,本论文要讨论端木蕻良前期文学叙事如何体现了两种回归意识。为了讨论,本论文借鉴哲学、人类学等其他学术方面的知识来加以分析。通过第五章的讨论,本论文要说明端木蕻良前期文学叙事很完整地表现某种很特殊的归属感。
Duanmuhongliang is familiar and also unfamiliar modern writer in Chinese literary history. His novel and short story brought him to the attention of many critics at that time but for various reasons, his literary works recognized as long-term nonmainstream, and those who can understand his specific literary content were too rare. On the contrary, when people mention a prominent writer "xiaohong", not a few people will bring up Duanmuhongliang. During a certain time of period in the past, his personal situation may have affected the public appraisal and research. Comparison with the past, a study of the Duanmuhongliang has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the current literature field. These studies have already proved that the works of Duanmuhongliang add value to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The peak of his works published in the1930-1940. During this period, his works fully recreated his literary color. This paper is titled "The psychological complex and recurrence consciousness of Duanmuhongliang's early works ". This paper is to discuss literary value in Duanmuhongliang's early works. There are two core elements of the Duanmuhongliang's early works, which the one is a "the land" with a focus on "the natural property" and the form of uncivilized cultures in northeastern region, the other is a "the shape of women" with a focus on "Oedipus complex" and "mother". As the above subject is not being discussed in literature field until now, it is true that this paper was faced with difficulty. In process of textual analysis on his representatives, the "the natural" in the narrative literature is shown the writer's intuitive awareness about the natural properties and the form of uncivilized cultures in northeastern region, the "mother" in the narrative literature is shown the writer's "Oedipus complex" and from which there is formed a particular women. The two core element of narrative themes reveals regression towards "the natural" and "mother". This regression would be the most innovative content among Duanmuhongliang's1930-1940works which all he had recreated. Although Duanmuhongliang have not admitted himself that his writing express the regression, we find that it his particular complex and attraction for his own narration by textual analysis. This paper is to search the complex and the regression of Duanmuhongliang by textual analysis.
     The contents of each chapter basically are presented in chorological order with his announcement of the representative works. Chapter2is an overview of his personal circumstances and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when Duanmuhongliang started to work. This helps to explain that what was initially inspired him to creates to work. Chapter3is the textual analysis of his representatives, in his early works. By the analysis of these two works, this paper is to explain how to describe the natural properties and the particular sense of uncivilized cultures in northeastern region. Chapter4is the appraisal and analysis of his short stories that he had been in seclusion at Guilin since1942. His short stories written in this period is shown that his hidden inherent "Oedipus complex". This means that big changes are occurring to his narrative style. Given he faced the emotional crises as bereavement, in other words he lost his wife "xiaohong", these changes seem to occur for a moment but in fact he already had a mind of his own to change in deeper consciousness. Living in Guilin period, his bitter fate can trigger narrative style to change. Chapter5is the profound discussion that meaning of his early works. This paper is to find it on reference to philosophy, anthropology and other disciplines of knowledge.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ain that Duanmuhongliang's early works embodied two kinds of regressions.
引文
1辽宁省昌图县鴜路树。
    2马云著,《端木蕻良与中国现代文学》,(北京出版社;2001年),8页。
    31939年端木蕻良和萧红在重庆时,“有一个国民党文化特务,经常到他们的家里去纠缠,引起了端木蕻良和萧红的怀疑和警惕。恰巧在此时,他们为了躲避轰炸与特务到香港去。”肖凤著,《悲情女作家萧红》,(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165页。从此刻开始,胡风怀疑了端木蕻良、萧红夫妇跟国民党有某些关系。“由于离开重庆时匆忙,端木蕻良和萧红临走前许多人未来得及告别。到了香港后,或是朋友,或是工作关系的同事,他们纷纷去信作了解释说明。一些关系已疏远的就算了,其中就有胡风。然而胡风却很热情,给上海许广平写信,说萧红和端木蕻良“秘密飞港,行止诡秘”。消息传来,萧红和端木蕻良都很气愤。”曹革成著,《我的婶婶萧红》,(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138-139页。
    4夏志清,<小说《科尔沁旗草原》-作者简介与作品述评>,钟耀群、曹革成编,《大地诗篇-端木蕻良作品评论集》,(北方文艺出版社;1997年),294页。
    5朱晓进,<政治文化心理与三十年代文学>,刘俊等编著,《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导引》,(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45页。
    6胡风,<人生底气息>,钟耀群·曹革成编,《大地诗篇-端木蕻良作品评论集》,(北方文艺出版社;1997年),346页。
    7周立波,<一九三六年小说创作的回顾-小说创作:丰饶的一年>,同上,343页。8黄伯昂,<直立起来的《科尔沁旗草原》>,同上,223页。
    9马云著,《端木蕻良与中国现代文学》,(北京出版社:2001年),204页。
    10李兴武,<端木蕻良创作的艺术风格>,钟耀群·曹革成编,《大地诗篇-端木蕻良作品评论集》,(北方文艺出版社;1997年),96页。
    11施本华,<论端木蕻良的小说>,同上,120页。
    12施本华,<论端木蕻良的小说>,同上,156页。
    13钟耀群·曹革成编,《大地诗篇-端木蕻良作品评论集》,(北方文艺出版社;1997年),289333页。这篇论文本来是1992年在《驻马店师专学报》上分四期连载的。
    14马云著,《端木蕻良与中国现代文学》,(北京出版社:2001年),208页。刘以鬯,<评《新都花絮》>,《端木蕻良论》,(世界出版社;1977年),46-55页。
    15刘以鬯,<评《浑河的激流》>,《端木蕻良论》,(世界出版社;1977年),66页。
    16赵园,<来自大野的雄风-端木蕻良小说读后>,同上,62页。
    17杨义著,《中国现代小说史3》,(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
    18钟耀群·曹革成编,《大地诗篇-端木蕻良作品评论集》,(北方文艺出版社;1997年),266-288页。原载于《文学评论》(1987年第6期)上。
    19韩闻敏,<评端木蕻良的《科尔沁旗草原》>,《大地诗篇-端木蕻良作品评论集》,(北方文艺出版社;1997年),265页。
    20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21张炯、钱中文主编,《文学评论》(1997年第3期),49-54页。
    22这本著作本来是1999年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的。在2011年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端木蕻良传》可以视为本增补版。
    23马云著,《端木蕻良与中国现代文学》,(北京出版社:2001年)。
    24成歌主编,《端木蕻良小说评论集》,(文津出版社·北京出版社:2002年)。
    1<我的第一篇小说>,端木蕻良著,《化为桃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83页。
    2刘纳,<辛亥革命时期至“五四”时期我国文学的变革>,刘俊等编著,《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导引》,(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28页。
    3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刘俊等编著,《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导引》,(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5页。论文分别从四个角度诠释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内涵。(1)世界文学中的中国文学,(2)改造民族灵魂的总主题,(3)悲凉的美感特征,(4)艺术思维的现代化。
    4 <“五四”和我>,端木蕻良著,《化为桃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37-39页。
    5温儒敏编著,《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学习指导》,(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11页。
    6马云著,《端木蕻良与中国现代文学》,(北京出版社:2001),99页。
    7“像几乎所有一九三十年代的中国作家一样,端木最终也站到学生知识分子与被剥削农民的立场上来。但是由于他的亲身体验,使他不致流于那种用千篇一律的讽刺腔和漫画笔调来描写地主阶级。”夏志清,《小说<科尔沁旗草原>-作者简介与作品评述》,《大地诗篇-端木蕻良作品评论集》,(北方文艺出版社;1997),294页。“端木本服膺于30年代左联的路线,写地主与佃户的阶级斗争,全民抗日,可是草原风光和钗光黛影乱了他的心,满纸是骚愁和柔情,脱离了政治要求。”司马长风,<端木蕻良的文字>,从马云著,《端木蕻良与中国现代文学》,(北京出版社:2001),101页再引用。
    8<抗战开始小忆>,端木蕻良著,《化为桃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59-60页。
    9“(对于东北作家的抗日文学)最常提到的是萧军的《八月的乡村》和萧红的《生死场》。一般的批评者讨论到抗战爆发前后的东北情况,几乎都以这两部长篇小说作为那沃野沦于日帝魔掌后,发生的所有阴惨的、淤血的故事的表征。……然而我们若把对于探索那一时代的民族苦难的视角扩大一些,相信很快会发现一位以东北的血泪史为轴心,而以更大的幅度,更深沉的爱与憎,更炽热的心血与希望,把整个民族的抗战前后的灾厄像史诗一样呈现出来的作家,这就是本文要讨论的端木蕻良。”施本华,(论端木蕻良的小说),《大地诗篇-端木蕻良作品评论集》,(北方文艺出版社;1997),120页。
    10“《浑河的激流》发表的时候,中国还没有奋起抗战,但是,端木小说里的人物:水芹子、金声、从老爷儿、李炮、杨三枪他们已经在与日本作战了。”刘以鬯,<评《浑河的激流》>,《大地诗篇-端木蕻良作品评论集》,(北方文艺出版社;1997),368页。
    11“东北作家群”一般是指端木蕻良,萧红,萧军,骆宾基、舒群等的流派概念。
    12马云著,《端木蕻良与中国现代文学》,(北京出版社;2001),128-129页。
    13陈思和,《民间的浮沉-从抗战到文革文学史的一个解释》,《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128页。
    14“显形文本结构”和“隐形文本结构”是在“民间”的层次说明当代文学作品的叙事结构时使用的核心概念。参见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前言),12-13页。
    15 <我是怎样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端木蕻良著,《化为桃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1页。
    1贾剑秋著,《文化与中国现代小说》,(巴蜀书社;2003年),181-182页。
    2端木蕻良,(大地的海·后记>,《端木蕻良文集2》,(北京出版社;1999年),205-206页。
    3端木蕻良,(大地的海·后记>,《端木蕻良文集2》,(北京出版社:1999年),206页。
    4端木蕻良,(我的创作经验),《初吻》,(华夏出版社:2003),377-378页。
    5端木蕻良,(大地的海·后记>,《端木蕻良文集2》,(北京出版社:1999年),207页。
    61926年,端木蕻良的父亲得急病去世。在这时端木蕻良是14岁。端木蕻良,(我的中学生活),《化为桃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30页。为了参考再附加一个说明。端木蕻良的父亲有两个夫人。第一个是父亲原配夫人,膝下有一个女儿,年纪比端木蕻良大。第二个就是端木蕻良的生母,姓黄,本是父亲的妾而原配夫人去世:后主持家务。膝下的一个女儿,即端木蕻良的妹妹小时夭折。根据“端木蕻良著,《化为桃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的内容。
    7端木蕻良,(我是怎样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化为桃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页。
    8阎浩岗主编,《中国现代小说研究概览》,(河北大学出版社:2008),533页。
    9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91页。
    10孔海立著,《忧郁的东北人端木蕻良》,(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214页。
    11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311页。
    12端木蕻良著,《端木蕻良文集1》,(北京出版社:1998),525-569页。
    13端木蕻良著,《端木麒良文集1》,(北京出版社:1998),412-413页。
    14尹建民,<端木蕻良小说的文化视界>,成歌主编,《端木蕻良小说评论集》,(北京·文津出版社;2002),56页。
    15端木蕻良著,《端木蕻良文集1》,(北京出版社;1998),210-211页。
    16“雅努斯”是罗马神话中的门神,在希腊神话里没有和它对应的神。具有前后两个面孔。传说中,雅努斯的两幅面孔:一个在前,一个在脑后:一幅看着过去,一幅看着未来。因为有两个面孔,比喻有两面性的人或性格。
    17逄增玉,<日神文化与东北作家群的创作>,成歌主编,《端木蕻良小说评论集》,(北京·文津出版社;2002),84-85页。
    18端木蕻良著,《端木蕻良文集1》,(北京出版社;1998),5页。
    19马伟业,(关东大地的一部史诗-论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的思想意蕴>,成歌主编,《端木蕻良小说评论集》,(北京·文津出版社;2002),228页。
    20罗雪松,<家族叙事·社会分析·风俗图-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研究),成歌主编,《端木蕻良小说评论集》,(北京·文津出版社;2002),241页。
    21贾佑吉,<端木蕻良>,夏明钊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名著题解》,<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899-900页。
    22端木蕻良著,《端木蕻良文集1》,(北京出版社;1998),103-104页。
    23端木蕻良著,《端木蕻良文集l》,(北京出版社;1998),202页。
    24李兴武,(论《科尔沁旗草原》>,成歌主编,《端木蕻良小说评论集》,(北京·文津出版社:2002),216页。
    25居阅时、高福进等著,《中国象征文化图志》,(出东画报出版社;2010),247页。
    26杨义,(端木蕻良:土地与人的行吟诗人>,钟耀群·曹革成编,《大地诗篇-端木蕻良作品评论集》,(北方文艺出版社;1997),13页。
    27端木蕻良著,<大地的海·后记),《端木蕻良文集2》,(北京出版社:1999),206页。
    28端木蕻良著,(大地的海),《端木蕻良文集2》,(北京出版社:1999),15-16页。
    29生存状态。德国海德格尔用语。人的‘在’的各种方式的统称。认为人这种‘在者’与其他‘在者’的区别在于,
    人是以领悟自身之在的方式而在的,人所特有的这种在的方式被称为生存。余源培等编著,《简明哲学辞典》,(上海
    辞书出版社;2005),193页。
    30端木蕻良著,<大地的海),《端木蕻良文集2》,(北京出版社;1999),109页。
    31端木蕻良著,(大地的海),《端木蕻良文集2》,(北京出版社;1999),179页。
    32端木蕻良著,(大地的海),《端木蕻良文集2》,(北京出版社:1999),180页。
    33端木蕻良著,(大地的海>,《端木蕻良文集2》,(北京出版社:1999),31页。
    34马云著,《端木蕻良与中国现代文学》,(北京出版社:2001),88页。
    35端木蕻良著,<大地的海),《端木蕻良文集2》,(北京出版社:1999),149-150页。
    36端木蕻良著,(大地的海>,《端木蕻良文集2》,(北京出版社:1999),152-153页。
    37端木蕻良著,(大地的海>,《端木麒良文集2》,(北京出版社:1999),182页。
    38端木蕻良著,(大地的海>,《端木蕻良文集2》,(北京出版社:1999),184-185页。
    39端木蕻良著,(大地的海),《端木蕻良文集2》,(北京出版社;1999),186-188贝。
    40参见两篇论文。<“文革”书写与恶魔性因素:《坚硬如水》>,陈思和著,《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407-435页。(试论阎连科的《坚硬如水》中的恶魔性因素),陈思和著,《当代小说阅读五种》,(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1-27页。
    41端木蕻良著,<大地的海后记),《端木蕻良文集2》,(北京出版社:1999),209页。
    42沈卫威,(大地的礼赞-端木蕻良的《大地的海》),钟耀群·曹革成编,《大地诗篇-端木蕻良作品评论集》,(北方文艺出版社:1997),381页。
    43逄增玉著,《黑上地文化与东北作家群》,(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74-75页。
    44看护快要成熟的庄稼,防止被偷或被动物损害。
    45夏志清,(小说《科尔沁旗草原》-作者简介与作品述评>,钟耀群、曹革成编,《大地诗篇-端木蕻良作品评论集》,(北方文艺出版社:1997年),294页。
    46司马长风,(端木蕻良的文字>,《新文学史话(1978年)》,马云著,《端木蕻良与中国现代文学》,(北京出版社;2001年),101页再引用。
    47端木蕻良,(鴜鹭湖的忧郁>,《端木蕻良文集3》,(北京出版社:1999年),7页。
    48端木蕻良,(鴜鹭湖的忧郁),《端木蕻良文集3》,(北京出版社;1999年),8页。
    49韩国现代小说学会著,《现代小说论》(韩语书),(平民社;2000年),186-187页。
    50端木蕻良著,<遥远的风沙),《端木蕻良文集3》,(北京出版社;1999年),29页。
    51刘以鬯,(评《浑河的急流》>,钟耀群、曹革成编,《大地诗篇-端木蕻良作品评论集》,(北方文艺出版社;1997年),363页。
    52端木蕻良著,(浑河的激流),《端木蕻良文集3》,(北京出版社;1999年),115页。
    53马云著,《端木蕻良与中国现代文学》,(北京出版社;2001年),113页。
    54端木蕻良著,(风陵渡),《端木蕻良文集3》,(北京出版社:1999年),312-314页。
    55图腾一词来源于印第安语"totem",意思为“它的亲属”,“它的标记”。图腾是原始人群体的亲属、祖先、保护神的标志和象征,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社会生产力的低下和原始民族对自然的无知是图腾产生的基础。运用图腾解释神话、古典记载及民俗民风,往往可获得举一反三之功。图腾就是原始人迷信某种动物或自然物同氏族有血缘关系,因而用来本氏族的徽号或标志。
    56张灼祥,(风陵渡),钟耀群、曹革成编,《大地诗篇端木蕻良作品评论集》,(北方文艺出版社;1997年),378页。
    57Leejihoon著,《艺术与冶金术》(韩语书),(Changbi;2004年),73页。
    58逄增玉著,《黑土地文化与东北作家群》,(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14-18页。
    59逢增玉著,《黑上地文化与东北作家群》,(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74-75页。
    60逄增玉著,《黑上地文化与东北作家群》,(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86-87页。
    61扎拉子,是大神的副手,专门答话的。
    62端木蕻良著,<科尔沁旗草原>,《端木蕻良文集1》,(北京出版社;1999年),29-30页。
    63米尔恰·伊利亚德(Mircea Eliade)著,李润基译,《萨满教-古老的昏迷术》(韩语书),(ggachi;1992年),396-397页。
    64米尔恰·伊利亚德(Mircea Eliade)著,LeeYounKi译,《萨满教-古老的昏迷术》(韩语书),(ggachi;1992年),388-389页。
    65富育光,《萨满教与神话》,(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年),逢增玉著,《黑土地文化与东北作家群》,(河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152页再引用。
    66逢增玉著,《黑土地文化与东北作家群》,(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159页。
    67逢增玉著,《黑土地文化与东北作家群》,(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160-161页。
    1王富仁选编,《端木蕻良小说》,(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9页。
    2王富仁选编,《端木蕻良小说》,(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10页。
    3上同书,11页。
    4李建平,(论端木蕻良40年代的创作转变),成歌主编,《端木蕻良小说评论集》,(北京出版社、文津出版社:2002),180-188页。
    5孔海立著,《忧郁的东北人端木蕻良》,(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222-223页。
    6马云著,《端木蕻良与中国现代文学》,(北京出版社:2001年),143-144页。
    7钟耀群,《端木与萧红》,(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年),插页3。孔海立,《端木蕻良作品新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354页。
    8马云著,《端木蕻良与中国现代文学》,(北京出版社:2001年),158-159页。
    9钟耀群著,《端木与萧红》,(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年),106-108页。
    10马云著,《端木蕻良与中国现代文学》,(北京出版社:2001年),135-136页。
    11孔海立著,《忧郁的东北人端木蕻良》,(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141-143页。
    12钱理群教授提到端木蕻良在1942年和1943年间写的一些短篇小说的时候,就这样说明了。“遗憾的是,这批作品尽管在艺术上有许多新的创造,也达到了相当的水平,突出地显示了端木创作风格的另一而,及其巨大潜力……几乎所有的文学史著作,不仅过去的王瑶本,……黄修己本,我们的《现代文学30年》,以及搜罗作品最多的小说史专著,杨义的《中国现代小说史》(第3卷)也都阙如。这样的“遗忘”是怎样生产的呢?最初大概是因为这些作品都“与抗战无关”(至少没有肖接、正而反映抗战),不为那个时代所重视:以后就成为“惯性”,人们只知《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这类代表作(代表性风格),而不顾、以至不知其他了。”钱理群,<文体与风格的多种实验-四十年代小说研读札记),张烔、钱中文主编,《文学评论》(一九九七年第三期),50页。
    13孔海立著,《忧郁的东北人端木蕻良》,(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143页。
    14“看来,端木蕻良擅长的始终是对“自然生命(大自然以及与大自然浑为一体的“人”)”的诗意的感受,他不善于敷演故事,特别是按照某种理念云编写故事,他就更显得笨拙;他所真正熟悉的,仍是童年时代的以贵族家庭生活为中心的种种生活经验(对此他有着十分精细、鲜明的“记忆”),对于他在几个作品中都着意要写的“农民”,他的理性认识显然多十感性的体验。……这就造成了端木这些长篇小说在艺术上既生气勃勃,才华毕露,又处处可见生硬的败笔,如研究者说“多半像是末完成的艺术品。””钱理群,(文体与风格的多种实验-四十年代小说研读札记),张炯、钱中文主编,《文学评论》(1997年第3期),51页。
    15乳名一般表达父母对孩子的意愿和期望。端木蕻良的乳名“兰柱”谐音“拦住”,这是因为端木蕻良的母亲已经生了四个儿子,不欲再生,故为最小的儿子起这个名字。沙金成,(端木蕻良年表),《东北新文学初探》,(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158页。
    16王本朝,(论端木蕻良小说创作的美学意蕴>,成歌主编,《端木蕻良小说评论集》,(文津出版社·北京出版社:2002年),82页。
    17端木蕻良著,(初吻),《端木蕻良文集3》,(北京出版社;1999年),423页。
    18孔海立著,《忧郁的东北人端木蕻良》,(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146页。
    19端木蕻良著,(初吻>,《端木蕻良文集3》,(北京出版社;1999年),418-419页。
    20端木蕻良著,<初吻),《端木蕻良文集3》,(北京出版社;1999年),419页。
    21“天把自己的影子给水,水把影子接受在自己里面。那也是水的命运,古代希腊人和印度人看着映在水面的自己预见死,因为水就是影子的坟墓,而它可接受死亡。”“那喀索斯”或“我”处在接受影子的泉水里,那是与“我”所属于之处同样的同时也不同样的地方。在此刻,如果把被映照的世界和其世界看着自己的视线,都承认的话,两个世界可开始沟通。而其沟通的初始点就是死亡。没有通过死亡,到新世界的迁移是不可能的,在如此单纯的假定下,“我”把自己投到泉水所照出来的映像之间。这与其说是一种“潜心”,不如说是“视如”,而这可以说比自我的构成更接近于自我的解构的事。Leej ihoon著,《艺术与冶金术》(韩语书),(Changbi:2004年),99-100页。
    22 Thomas Bulfinch著,Parkyongcheol译,《希腊罗马神话》(韩语书),(Sodam出版社:1992年),82-83页。
    23端木蕻良著,(初吻>,《端木蕻良文集3》,(北京出版社:1999年),424-425页。
    24端木蕻良著,(初吻>,《端木蕻良文集3》,(北京出版社;1999年),427-428页。
    25端木蕻良著,(初吻),《端木蕻良文集3》,(北京出版社:1999年),429430贞。
    26亦译“恋母情结”。精神分析学派的一个概念。源于希腊神话中的人物俄狄浦斯无意中杀父娶母的神话故事。弗洛伊德认为俄狄浦斯情结是男孩r从2-3岁起就具有的一种无意识欲望,其内容是对母亲的强烈的爱和占有欲,对父亲的嫉妒、恐惧与敌视。到5-6岁时男孩便加强与父亲的认同,抑制反父亲的欲甲。余源培等编著,《简明哲学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196页。
    27 LeeJeongHo著,《文本的欲望-精神分析和解读英美文学文本》(韩语书),(首尔大学校出版部:2003),14-17。
    28孔海立著,《忧郁的东北人端木蕻良》,(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151页。
    29对此,在《母亲》这自传性短篇小说里,比较其体地陈述了在《初吻》里没有叙述的故事。根据《母亲》的故事,母亲从小时长得很漂亮,而过着幸福的青春时节。但被强制嫁给父亲以后她的生活变为孤单痛苦的。《母亲》的作者甚至是说:“在父亲凌迟着母亲的肉体时,我便成了这期间的纪念。”端木蕻良著,(母亲),《端木蕻良文集3》,(北京出版社;1999年),1-6页。
    30孔海立著,《忧郁的东北人端木蕻良》,(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164-165页。
    31端木蕻良著,(雕鹗堡),《端木蕻良文集3》,(北京出版社:1999年)461页。
    32逢增玉著,《黑土地文化与东北作家群》,(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48-49页。
    33逄增玉著,《黑土地文化与东北作家群》,(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51页。
    34端木蕻良著,(雕鹗堡),《端木蕻良文集3》,(北京出版社;1999年)462页。
    35端木蕻良著,(雕鹗堡),《端木蕻良文集3》,(北京出版社;1999年),465-467页。
    36端木蕻良著,(雕鹗堡),《端木蕻良文集3》,(北京出版社;1999年),468-470页。
    37孔海立著,(端木蕻良和他小说(1933-1942)中的自我形象),成歌主编,《端木蕻良小说评论集》,(北京出版社、文津出版社:2002年),109-110页。
    38这是一种“新批评(new-criticism)"的观点。根据“新批评”的观点,作家的计划或意图不是判断艺术作品成功与否的有效尺度而也不是可取的标志。塞尔登(Raman Selden)外著,Jeongjeongho外译,《现代文学理论概观》(韩语书),(Hanshin文化社:2000年),25页。
    39 Leejihoon著,《艺术与冶金术》(韩语书),(Changbi;2004年),212215页。
    40阿特拉斯是希腊神话里的擎天神,属于提坦(Titans)神族。他被宙斯降罪来用双肩支撑苍天。传说中,北非国王是阿特拉斯的后人。北非阿特拉斯山脉正是以他来命名。希腊神话中双肩撑天的提坦,提坦神族被新神族征服后,新神族命阿特拉斯巨人负天。大力神赫拉克勒斯(Heracles)泰命前往圣园偷金苹果的时候,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建议他派阿特拉斯去完成这个仟务,于是赫拉克勒斯答应在阿特拉斯离开的这段时间里亲自负天,没想到阿特拉斯在摘得金苹果后不愿再从赫拉克勒斯的肩上把青天接过来,赫拉克勒斯假装同意,但是要求阿特拉斯在他去找一副垫肩时,也替他扛一会儿。等阿特拉斯把青天刚举到自己的肩上,赫拉克勒斯捡起金苹果就跑了。
    41西绪福斯(Sisyphus)是风华之王艾奥罗斯(Aeolus)的儿子,科林斯城(Corinth)的创建者,该城古代又叫埃菲尔(Ephyra)。西绪福斯以其狡猾机智闻名,诸神处罚西绪福斯不停地把一块巨石推上山顶,而石头由于自身的重量又滚下山去,诸神认为再也没有比进行这种无效无望的劳动更为严厉的惩罚了。
    42雷锐,<论端木蕻良在桂林创作的风格转换),成歌主编,《端木蕻良小说评论集》,(北京出版社·文津出版社;2002年),197页。
    43端木蕻良著,《端木蕻良文集4》,(北京出版社;1999年),42页。
    44同上,46页。
    45同上,49-50页。
    46同上,53-54页。
    47李建平,(论端木蕻良40年代的创作转变>,成歌主编,《端木蕻良小说评论集》,(北京出版社·文津出版社;2002年),182页。
    48雷锐,<论端木蕻良桂林创作的风格转换),成歌主编,《端木蕻良小说评论集》,(北京出版社·文津出版社;2002年),192页。
    49孔海立著,《忧郁的东北人端木蕻良》,(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167页。
    50陈悦,(瑰伟的英雄梦幻和悲抑的生命低语-端木蕻良小说世界精神透视>,成歌主编,《端木蕻良小说评论集》,(北京出版社·文津出版社;2002年),157页。
    51端木蕻良著,《端木蕻良文集3》,(北京出版社;1999年),500页。
    52端木蕻良著,《端木蕻良文集3》,(北京出版社;1999年),524页。
    53王富仁选编,《端木蕻良小说》,(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前言),18页。
    54端木蕻良著,《端木蕻良文集3》,(北京出版社;1999年),491页。
    55端木蕻良著,《端木蕻良文集3》,(北京出版社:1999年),493-494页。
    56端木蕻良著,《端木蕻良文集3》,(北京出版社:1999年),500页。
    57 Thomas Bulfinch著,Parkyongcheo译,《希腊罗马神话》(韩语书),(Sodam出版社:1992年),78-79页。
    58端木蕻良著,《端木蕻良文集3》,(北京出版社;1999年),512页。
    59雷锐,(论端木蕻良桂林创作的风格转换),成歌主编,《端木蕻良小说评论集》,(北京出版社·文津出版社:2002年),200201页。
    KimSoonGyeong.<法国浪漫主义的自然-先驱让-雅克·卢梭和自然),KimGyeongSoo著,《东西方文学的自然观》(韩语书),(图书出版Bogosa; 2005),265-277页。
    2余源培等编著,《简明析学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320页。
    3雷蒙·威廉斯著,《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326-329页。
    4 (自然与人生),原载于《思想与时代》第5期(1941年7月20日),贺麟著,《文化与人生》,(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120页。
    5(自然与人生>,原载于《思想与时代》第5期(1941年7月20日),贺麟著,《文化与人生》,(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121-125页。
    620世纪中国的各个历史时期,国家意识形态、民族共同利益和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会达到某种统一,提出一些各方面都能接受的时代主题。如五四时期的“民主与科学”、抗战时期的“民族救亡”等等……这些重大而统一的时代主题常常涵盖了一个时代的精神走向,同时也是对知识分子思考和探索问题的制约。这样的文化状态称之为“共名”。与此相反,在比较稳定、开放、多元的社会环境里,人们的精神生活口益丰富,那种重大而统一的时代主题已经无法拢住整个时代的精神走向,于是价值多元、共生共存的状态就会出现。文化思潮和观念只能反映时代的一部分主题,却不能达到一种共名的状态,这种文化状态称为“无名”。<试论90年代文学的无名特征及其当代性>,陈思和著,《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187-203页。
    7贾剑秋著,《文化与中国现代小说》,(巴蜀书社;2003年),167页。
    8詹姆斯·皮科克(James Peacock)著,江丽华译,《人类学透镜(The Anthropological Lens)》,(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9页。
    9余源培等编著,《简明哲学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62页。
    10罗伯特·路威(Robert H. Lowie)著,吕叔湘译,《文明与野蛮》,(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192页。
    11同上书,194页。
    12同上书,196-199页。
    13万建中著,《民间文学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30页。
    14(忆妈妈片断),端木蕻良著,《化为桃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8-19页。
    15端木蕻良,(致孔海立),孔海立编,《端木蕻良作品新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388-389页。
    16万建中著,《民间文学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32页。
    17孔海立编,《端木蕻良作品新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2-4页。
    18(忆妈妈片断>,端木蕻良著,《化为桃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5-16页。
    19(我怎样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端木蕻良著,《化为桃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l页。
    20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顾天天译,《自卑与超越》,(重庆出版社;2011年),47页。
    21端木蕻良著,《端木蕻良文集3》,(北京出版社:1999年),5-6页。
    22端木蕻良,(大地的海·后记>,中国现代文学馆编,《初吻》,(华夏出版社:1998年),369370页。原载1937年5月20日《中流》2卷5期。
    23端木蕻良,(我的创作经验>,中国现代文学馆编,《初吻》,(华夏出版社;1998年),380页。原载1942年6月20日《文学报》第1期。
    24端木蕻良,(科尔沁前史),孔海立编,《端木蕻良新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281-300页。原载1940年12月至1941年2月香港《时代批评》第60—65期。
    25<忆妈妈片断>,端木蕻良著,《化为桃林》,(上海古籍山版社:2000年),23页。
    26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顾天天译,《自卑与超越》,(重庆出版社;2011年),83-84页。
    27端木蕻良,<初吻>,孔海市编,《端木蕻良新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94-95页。
    28“约拿情结”。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提出的一个心理学名词。简单地说,“约拿情结”就是对成长的恐惧。它来源于心理动力学理论上的一个假设:“人不仅害怕失败,也害怕成功。”其代表的是一种机遇面前自我逃避、退后良缩的心理,是一种情绪状态,并导致我们不敢去做自己能做得很好的事,甚至逃避发掘自己的潜力。在日常生活中,约拿情结可能表现为缺少上进心,或称“伪愚”。它的存在也许有一定的合理性,不过,从自我实现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阴碍自我实现的心理障碍因素。
    1陈悦,(瑰伟的英雄梦幻和悲抑的生命低语-端木蕻良小说世界精神透视),成歌主编,《端木蕻良小说评论集》,(文津出版社·北京出版社;2002年),164-165页。
    2端木蕻良,(创作和生活),孔海立编,《端木蕻良作品新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221-226页。原载1947年《文艺春秋》第4卷第5期。
    3(湘流九转),端木蕻良著,《化为桃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14-115页。
    4孔海立,(前言),孔海立编,《端木蕻良作品新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2页。
    5(风物恩情),端木蕻良著,《化为桃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71-172页。
    6(故乡之恋),端木蕻良著,《化为桃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77页。
    7 <我的第一本书>(一九八一年),端木蕻良著,《化为桃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88页。
    [1]端木蕻良.端木蕻良文集1[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
    [2]端木蕻良.端木蕻良文集2[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
    [3]端木蕻良.端木蕻良文集3[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
    [4]端木蕻良.端木蕻良文集4[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
    [5]端木蕻良,钟耀群.化为桃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6]端木蕻良,钟耀群.黎明的眼睛[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7]中国现代文学馆.初吻[M].华夏出版社,2003
    [8]王富仁.端木蕻良小说[M].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
    [9]端木蕻良,孔海立编.端木蕻良作品新编[M].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10]端木蕻良.曹雪芹(上卷)[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
    [11]端木蕻良,钟耀群.曹雪芹(中卷)[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
    [12]端木蕻良.曹雪芹[M].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
    [1]《端木蕻良文集1》(长篇小说)
    《科尔沁旗草原》(第一部),《科尔沁旗草原》(第二部),《大时代》,《科尔沁前史》(叙述文)
    [2]《端木蕻良文集2》(长篇小说)《大地的海》,《新都花絮》,《大江》,《几号门牌》
    [3]《端木蕻良文集3》(短篇小说)《母亲》,《鴜鹭湖的忧郁》,《爷爷为什么不吃高粱米粥》,《遥远的风沙》,《万岁钱》,《雪夜》,《眼睛的故事》,《乡愁》,《浑河的激流》,《吞蛇儿》,《憎恨》,《轭下》,《被撞破的脸孔》,《腐蚀》,《可塑性的》,《三月夜曲》,《柳条边外》,《萝卜窖》,《螺蛳谷》,《找房子》,《义卖》,《嘴唇》,《青弟》,《风陵渡》,《火腿》,《江南风景》,《北风》,《生活指数表》,《初吻》,《早春》,《雕鹗堡》,《海港》,《红灯》,《蝴蝶梦》,《步飞烟》,《女神》,《琴》
    [4]《端木蕻良文集4》(中短篇小说)《饥饿》,《海上》,《前夜》,《红夜》,《复活》,《夏夜》,《门房》,《狱中记》,《朱刀子》,《海港复仇记》,《蔡庄子》,《握手》,《钟》,《白老虎连》,《刘介梅》,《钢铁战 士》,《独臂英雄》,《蜜》,《红河涨满了春潮》,《粉碎》,《护秋》,《钢铁的凯歌》
    [1]沈卫威.东北流亡文学史论[M].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2]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3[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
    [3]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5]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学习指导[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6]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7]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8]刘俊.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导引[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钟耀群.端木与萧红[M].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
    [2]孔海立.忧郁的东北人端木蕻良[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
    [3]孔海立.端木蕻良传[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4]肖凤.悲情女作家萧红[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5]曹革成.我的婶婶萧红[M].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
    [6]葛浩文.萧红传[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7]章海宁.萧红画传[M].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
    [8]秋石.萧红与萧军[M].学林出版社,1999
    [9]胡风.胡风回忆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1]夏明钊.中国现代文学名著题解[M].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
    [2]逢增玉.黑土地文化与东北作家群[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
    [3]马云.端木蕻良与中国现代文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4]贾剑秋.文化与中国现代小说[M].巴蜀书社,2003
    [5]阎浩岗.中国现代小说研究概览[M].河北:河北大学出版社,2008
    [1]刘以鬯.端木蕻良论[M].香港:香港世界出版社,1977
    [2]钟耀群,曹革成.大地诗篇-端木蕻良作品评论集[M].北京:北方文艺出版社,1997
    [3]成歌.端木蕻良小说评论集[M].北京:北京、文津出版社,2002
    [1]钱理群.文体与风格的多种实验-四十年代小说研读札记[J].文学评论,1997,3:49-60.
    [2]杨义.端木蕻良:土地与人的行吟诗人[A].见:钟耀群,曹革成.大地诗篇-端木蕻良作品评论集[M],北京:北方文艺出版社,1997:1-22.
    [3]任惜时.论端木蕻良的早期小说创作[A].见:钟耀群,曹革成.大地诗篇-端木蕻良作品评论集[M],北京:北方文艺出版社,1997:23-47.
    [4]王培元.大地之子的歌吟-谈端木蕻良的小说特色[A].见:钟耀群,曹革成.大地诗篇-端木蕻良作品评论集[M],北京:北方文艺出版社,1997:48-59.
    [5]赵园.来自大野的雄风-端木蕻良小说读后[A].见:钟耀群,曹革成.大地诗篇-端木蕻良作品评论集[M],北京:北方文艺出版社,1997:60-72.
    [6]邢富君.端木蕻良创作风格初论[A].见:钟耀群,曹革成.大地诗篇-端木蕻良作品评论集[M],北京:北方文艺出版社,1997:73-83.
    [7]尹建民.论端木蕻良前期小说创作的自传性特点[A].见:钟耀群,曹革成.大地诗篇-端木蕻良作品评论集[M],北京:北方文艺出版社,1997:84-94.
    [8]李兴武.端木蕻良创作的艺术风格[A].见:钟耀群,曹革成.大地诗篇-端木蕻良作品评论集[M],北京:北方文艺出版社,1997:95-108.
    [9]沈卫威.端木蕻良小说的美学追求[A].见:钟耀群,曹革成.大地诗篇-端木蕻良作品评论集[M],北京:北方文艺出版社,1997:109-119.
    [10]施木华(加拿大).论端木蕻良小说[A].见:钟耀群,曹革成.大地诗篇-端木蕻良作品评论集[M],北京:北方文艺出版社,1997:120-164.
    [11]I·包茨特涅伐(前苏联).现代中国讽刺文学小论(节录)[A].见:钟耀群,曹革成.大地诗篇-端木蕻良作品评论集[M],北京:北方文艺出版社,1997:165-168.
    [12]李怀敏(加拿大).鲁迅·阿Q·端木蕻良[A].见:钟耀群,曹革成.大地诗篇-端木蕻良作品评论集[M],北京:北方文艺出版社,1997:169-188.
    [13]田中裕子(日本).托尔斯泰在文学上给予端木蕻良的影响[A].见:钟耀群,曹革成.大地诗篇-端木蕻良作品评论集[M],北京:北方文艺出版社,1997:189-214.
    [14]黄伯昂.直立起来的《科尔沁旗草原》[A].见:钟耀群,曹革成.大地诗篇-端木蕻良作品评论集[M],北京:北方文艺出版社,1997:215-228.
    [15]闻敏.评端木蕻良的《科尔沁旗草原》[A].见:钟耀群,曹革成.大地诗篇-端木蕻良作品评论集[M],北京:北方文艺出版社,1997:229-265.
    [16]邢富君.史诗:端木蕻良文学起步的选择-论《科尔沁旗草原》[A].见:钟耀群,曹革成.大地诗篇-端木蕻良作品评论集[M],北京:北方文艺出版社,1997:266-288.
    [17]夏志清(美国).小说《科尔沁旗草原》-作者简介与作品述评[A].见:钟耀群,曹革成.大地诗篇-端木蕻良作品评论集[M],北京:北方文艺出版社,1997:289-333.
    [18]刘以鬯(香港).评《科尔沁前史》[A].见:钟耀群,曹革成.大地诗篇-端木蕻良作品评论集[M],北京:北方文艺出版社,1997:334-341.
    [19]周立波.一九三六年小说创作的回顾(节录)-小说创作:丰饶的一年[A],见:钟耀群,曹革成.大地诗篇-端木蕻良作品评论集[M],北京:北方文艺出版社,1997:342-344.
    [20]胡风.人生底气息(节录)[A].见:钟耀群,曹革成.大地诗篇-端木蕻良作品评论集[M],北京:北方文艺出版社,1997:345-348.
    [21]温原,王敬铭.幽深的意境冷隽的笔调-《鴜鹭湖的忧郁》赏析[A].见:钟耀群,曹革成.大地诗篇-端木蕻良作品评论集[M],北京:北方文艺出版社,1997:349-355.
    [22]赵遐秋,曾庆瑞.《浑河的急流》唤起了民族意识[A].见:钟耀群,曹革成.大地诗篇-端木蕻良作品评论集[M],北京:北方文艺出版社,1997:356-361.
    [23]刘以鬯.评《浑河的急流》[A].见:钟耀群,曹革成.大地诗篇-端木蕻良作品评论集[M],北京:北方文艺出版社,1997:362-368.
    [24]杨洪.风陵渡[A].见:钟耀群,曹革成.大地诗篇-端木蕻良作品评论集[M],北京:北方文艺出版社,1997:369-376.
    [25]张灼祥(香港).风陵渡[A].见:钟耀群,曹革成.大地诗篇-端木蕻良作品评论集[M],北京:北方文艺出版社,1997:377-379.
    [26]沈卫威.大地的礼赞-端木蕻良的《大地的海》[A].见:钟耀群,曹革成.大地诗篇-端木蕻良作品评论集[M],北京:北方文艺出版社,1997:380-387.
    [27]刘以鬯.评《大地的海》[A].同上:388-401.
    [28]国颐(香港).端木蕻良眼中的《大江》[A].同上:402-403.
    [29]刘以鬯(香港).评《新都花絮》[A].同上:404-410.
    [30]逢增玉.论端木蕻良小说创作的两种追求与风格[A].见:成歌.端木蕻良小说评论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文津出版社,2002:13-25.
    [31]王本朝.论端木蕻良小说文体的文化意味[A].见:成歌.端木蕻良小说评论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文津出版社,2002:26-36.
    [32]秦弓.端木蕻良小说的文体建树[A].见:成歌.端木蕻良小说评论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文津出版社,2002:37-50.
    [33]尹建民.端木蕻良小说的文化视界[A].见:成歌.端木蕻良小说评论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文津出版社,2002:51-60.
    [34]马伟业.论端木蕻良文学创作的深度和强度[A].见:成歌.端木蕻良小说评论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文津出版社,2002:61-72.
    [35]王本朝.论端木蕻良小说创作的美学意蕴[A].见:成歌.端木蕻良小说评论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文津出版社,2002:73-83.
    [36]逄增玉.日神文化与东北作家群的创作[A].见:成歌.端木蕻良小说评论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文津出版社,2002:84-96.
    [37]孔海立(美).端木蕻良和他小说(1933-1943)中的自我形象[A].见:成歌.端木蕻良小说评论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文津出版社,2002:97-111.
    [38]陈悦.瑰伟的英雄梦幻和悲抑的生命低语-端木蕻良小说世界的精神透视[A].见:成歌.端木蕻良小说评论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文津出版社,2002:1 12-167.
    [39]张桃洲.忧郁及忧郁的几个意象-端木蕻良早期创作论[A].见:成歌.端木蕻良小说评论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文津出版社,2002:168-179.
    [40]李建平.论端木蕻良40年代的创作转变[A].见:成歌.端木蕻良小说评论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文津出版社,2002:180-191.
    [41]雷锐.论端木蕻良在桂林创作的风格转换[A].见:成歌.端木蕻良小说评论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文津出版社,2002:192-202.
    [42]葛浩文(美).关外的乡土文学[A].见:成歌.端木蕻良小说评论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文津出版社,2002:203-209.
    [43]李心武.论《科尔沁旗草原》[A].见:成歌.端木蕻良小说评论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文津出版社,2002:210—225.
    [44]马伟业.关东大地的一部史诗-论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的思想意蕴[A].见:成歌.端木蕻良小说评论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文津出版社,2002:226—239.
    [45]罗雪松.家族叙事、社会分析、风俗图-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研究》[A].见: 成歌.端木蕻良小说评论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文津出版社,2002:240-252.
    [46]曹革成.《科尔沁旗草原》与《红楼梦》的创作比较[A].见:成歌.端木蕻良小说评论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文津出版社,2002:253-269.
    [47]崔勇.不可靠叙述与非权威批评中的“潜流”-论端木蕻良短篇小说集《憎恨》[A].见:成歌.端木蕻良小说评论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文津出版社,2002:270-279.
    [48]孔海立(美).对自我失落的反思-端木蕻良和他的姊妹篇《初吻》和《早春》[A].见:成歌.端木蕻良小说评论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文津出版社,2002:280-293.
    [49]尹建民.《雕鹗堡》《长明灯》《红花》比较[A].见:成歌.端木蕻良小说评论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文津出版社,2002:294-301.
    [50]刘以鬯.评《科尔沁前史》[A].见:刘以鬯.端木蕻良论[M],香港:香港世界出版社,1977:9-23.
    [51]刘以鬯.评《大地的海》[A].见:刘以鬯.端木蕻良论[M],香港:香港世界出版社,1977:24-45.
    [52]刘以鬯.大山-端木蕻良塑造的英雄形象[A].见:刘以鬯.端木蕻良论[M],香港:香港世界出版社,1977:68-78.
    [1](美)詹姆斯·皮科克(James Peacock).人类学透镜(The Anthropological Lens)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美)罗伯特·路威(Robert H. Lowie).文明与野蛮(Are We Civilized?-Human Culture in Perspetive) [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3](英)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Keywords-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 [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4](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自卑与超越[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1
    [5]贺麟.文化与人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6]万建中.民间文学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7]余源培.简明哲学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
    [8]居阅时,高福进.中国象征文化图志[M].山东: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
    [1]韩国中国现代文学学会.与中国现代文学相遇[M].首尔:DONGNYEOK,2006
    [2]米尔恰·伊利亚德(Mircea Eliade).萨满教(Shamanism)-古老的昏迷术[M].首尔:GGACHI,2003
    [3]袁珂.中国神话传说1[M].首尔:民音社,1998
    [4]Thomas Bullfinch.希腊罗马神话(The Age of Fable) [M].首尔:SODAM出版社,2002
    [5]LeeJeongHo.文本的欲望-精神分析和解读英美文学文本[M].首尔:首尔大学校出版部,2003
    [6]KimGyeongSoo.东西方文学的自然观[M].首儿:图书出版Bogosa,2005
    [7]韩国现代小说学会.现代小说论[M].首尔:Pyeongminsa,2000
    [8]LeeJeon.人类学的理解[M].庆尚道:GyeongSang大学校出版部,2008
    [9]韩国外大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20世纪中国文学的理解[M].首尔:青年社,1995.1987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新文学整体观》的韩文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