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作为外语/第二语言教学的“把”字句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运用“构式-语块分析法(Construction-Chunk Analysis)",重新分析了“把”字句,并将分析得到的结果应用于汉语作为外语/第二语言教学(TCFL/TCSL)实践,希望为进一步改善并最终解决“把”字句难教、难学的问题向前迈出一步。
     文章首先详细评述了以往乃至目前汉语教学中一直存在的“把”字句难教、难学问题的根本原因所在,分析了“把”字句教学安排的不妥之处,并据此提出,要想真正解决“把”字句教学难题,需要做两个方面的更新和尝试:第一,从汉语教学本体研究角度重新分析“把”字句;第二,在语言教学和习得研究指导下重新思考“把”字句教学安排。
     为了有效地重新分析“把”字句,文章深入检讨了近二十年来在“把”字句句法、语义、语用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论述。分析结果认为,虽然这些研究以不同理论为基础推动了“把”字句研究的发展,但是相关结论既不能直接运用于汉语教学,也不能妥善解决汉语教学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
     有鉴于此,并经反复思考,文章提出,“构式-语块分析法”可以为我们提供解决“把”字句难教、难学的新思路和新方法。这主要是因为,“构式-语块分析法”在吸收“构式语法(Construction Grammar)"理论和“语块理论(Chunks of Language)"核心思想的基础上,将两者创造性地、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而这种创造性发展正是基于对语言分析的“整体观”和心理表征的“组块性”特征之间关系的深入认识,客观上惠及语言教学应用。
     在语言教学应用需求驱动下,文章以“构式-语块分析法”的理念内容为基础,首次设计了运用“构式-语块分析法”的具体实施流程,说明了设计动机,并据此重新分析了“把”字句,得到了六类“把”字构式,进而讨论了六类“把”字构式的构式义、语义配置、语块链构成和语块语义表达等内容。这成为解决“把”字句教学难题的内容基础。
     利用上述内容,我们又重新分析了目前“把”字句的教学安排,提出将这六类构式分层、分级教学的具体思路。并依据“构式-语块教学法(Construction-ChunkApproach)"设计了教学流程、提出了实施要求,拟建了“把”字构式教学过程。
     总起看来,本研究得到了如下结果:
     第一,基于“构式-语块分析法”分析理论,本研究拟建了六类“把”字构式的构式义,为“把”字句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具有立体感的、较为丰满的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目前大部分教材采用的较为抽象的、以结构为主的教学概括,满足了语言教学对教学内容提出的“具体、详实、确切”等客观要求。
     第二,基于“构式-语块分析法”分析理论,根据汉语教学实践,我们对“把”字句的教学作出了全面的、有等级的分层、分级安排,构建了“把”字句分级、分层的教学模式,改变了目前教学上对“把”字句教学内容“倾盆而下”的教学安排,以及“同质化”的处理模式。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示我们统筹看待和处理基础汉语教学内容和中高级汉语教学内容之间的衔接和层次。
     第三,为实施“把”字句的具体教学实践,考虑到课堂教学的特点,第一次尝试着提出了运用“构式-语块教学法”的操作模式。这些内容为进一步探索和提高“构式-语块分析法”理论的实际应用,进一步探讨“构式-语块教学法”的实施范围和效果,提供了基本内容和讨论基础。
     综合上述分析结果,我们认为,本研究应用了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具体讨论并在一定程度上为解决“把”字句难教、难学问题向前迈出了一步。而我们的用意在于以“把”字句研究为例,为汉语教学中的“句式教学”改革提出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当然,如何更有效地利用“构式-语块分析法”及其指导下的“构式-语块教学法”是今后需要继续深入的课题。
Under the instruction of Construction-Chunk Analysis(CCA), this paper has re-analyzed Ba-structure, which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language points in the area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Second Language (TCFL/TCSL) for a long time, and used the results of reanalysi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s of Ba-structure, which can help the Chinese learners a lot.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objectives, firstly we rethink the reasons that teaching experts have discussed in the past, and propose our understanding, in which we found that although there were many theoretically deep studies and discussions on Ba-structure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but most of them cannot resolved the problems we met in reality. So we put forward two points of view to solving such problems, which are re-analyzing Ba-struc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ntological study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planning Ba-struc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ach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the above reviews and multi-angle analyses, we believe, the CCA brings us new ideas and methods to the problem of "difficult to teach, difficult to learn". It is because the CCA absorbs the corn ideas of Construction Grammar and Chunks of Language, and blend them creatively and organically. The creative development is based on deep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olistic View of language and the Block of mental representation. Objectively we believe such development benefits the applications of language teaching.
     According to the CCA concepts, we propose and design the analysis process and specify the design motivation for the first time, and then we re-analyses Ba-structure. As a result, we get six constructions of Ba, and try to study out the concrete constructional meaning, which can be the basis for teaching material. Then we further discuss the teaching arrangements of the six Ba-construction, and specify the comprehensive level of Ba-construction in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to change current arrangement. Finally, with the new teaching idea and pedagogy Construction-Chunk Approach (CCa), which i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concept of the CCA, we propose specific design of teaching process and details of how to implement teaching of Ba-construction.
     In summary, this study applies a new research method to reanalyze old problem, and we believe that it has make a step forward to solve the problem.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is noted that, fundamentally speaking, we are in search of new way to reforming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Sentence Pattern in TCFL/TCSL. The CCA and the CCa will give us more information to further researching, and they themselves also need to develop.
引文
1目前,主流教材仍以“处置”说为基础,解释和教授“把”字句。
    6就目前汉语进修/预科教学学制来看,一般以一个学期为一个教学阶段。比如,第一学期为基础语法教学阶段,第二个学期为短文教学阶段。
    9即,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10此后,陆先生对这种认识又有进一步发展,详细说明参见陆俭明(2007)。
    15具体讨论参见马希文(1982)论述。
    崔希亮,“把”字句的若干句法语义问题,《世界汉语教学》1995年第3期,12-21。
    陈宝国,国外第二语言学习的认知理论述评,《心理学动态》2001年第1期,19-24。
    陈立元,汉语把字句教学语法,台湾师范大学华语教学研究所2005年硕士论文。
    陈满华,构式语法理论对二语教学的启示,《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4期,64-70。
    程相文、周翠琳,“把”字句的课堂教学,《世界汉语教学》1992年第4期,307-308。
    常欣、朱黄华,第二语言学习者二语句子加工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进展及其启示,《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91-96。
    戴浩一,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研究,见戴浩一、薛凤生编《功能主义与汉语语法》,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年。
    杜文霞,“把”字句在不同语体中的分布、结构、语用差异考察,《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145-150。
    邓守信,对外汉语语法点难易度的评定,《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探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102-111。
    邓云华、石毓智,论构式语法理论的进步与局限,《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5期,323-330。
    丁崇明、荣晶,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应学的“把”字句及其变换,《语言文字应用》,2007年第6期,11-18。
    董燕萍,、梁君英,走近构式语法,《现代外语》2002年第2期,142-152。
    傅雨贤,“把”字句与“主谓宾”句的转换及其条件,《语言教学与研究》1981年第1期,27-44。
    范晓,动词的配价与汉语的把字句,《中国语文》2001年第4期,309-319。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版。
    高立群,“把”字句位移图式心理现实性的实验研究,《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第2期,61-67。
    缑瑞隆,图式理论与句法分析:以“迫力”图式和“把”字句为例,《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125-129。
    郭锐,把字句的语义构造和论元结构,《语言学论丛》第28辑,商务印书馆,2003年,152-181。
    郭燕妮,致使义把字句的句法语义语用分析,《汉语学报》2008年第1期,89-94。
    胡附,文炼,“把”字句问题,《现代汉语语法探索》,东方书店,1955年。
    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
    官群,ERP与二语学习:能像学习母语一样学习二语吗,《中国特殊教育》2010年第4期,69-74。
    黄月圆,把/被结构与动词重复结构的互补分布现象,《中国语文》1996年第2期,92-99。
    黄振英,“把”字句教学中的两个问题,《世界汉语教学》1989年第1期,47-50。
    纪云霞、林书武,Levinson工作小组“空间的语法”研究综观,《中国外语》2009年第6期,48-54。
    靳洪刚,从汉语“把”字句看语言分类规律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作用,《语言研究》1993年第2期,83-91。
    金立鑫,“把”字句的句法、语义、语境特征,《中国语文》1997年第6期,415-423。
    金立鑫,选择使用“把”字句的流程,《汉语学习》1998年第4期,17-18。
    蒋绍愚,把字句略论——兼论功能扩展,《中国语文》1997年第4期,298-304。
    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商务印书馆,1924年。
    李英、邓小宁,“把”字句语法项目的选取与排序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3期,50-58。
    李景蕙,《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教学名师访谈录·李景蕙卷》2008年第1版,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李宁、王小珊,“把”字句的语用功能调查,《汉语学习》2001年第1期,55-62。
    陆丙甫、蔡振光,“组块”与语言结构难度,《世界汉语教学》2009年第1期,3-16。
    陆俭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3期,1-8。
    陆俭明,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对“构式语法”的理论解释,《外国语》2004年第2期,15-20。
    陆俭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本体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第1版。
    陆俭明,句法语义接口问题,《外国语》2006年第3期,30-35。
    陆俭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本体研究和汉语本体研究,《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第3期,94-97。
    陆俭明,构式语法理论的价值与局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142-151。
    陆俭明,构式与意象图式,《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103-107。
    陆俭明,再论构式语块分析法,《语言研究》2011年第2期,1-7。
    吕必松,关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问题的思考,《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年第2期,4-13。
    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1979年。
    吕叔湘,把字用法研究,《汉语语法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55年。
    吕文华,“把”字句的语义类型,《汉语学习》1994年第4期,26-28。
    梁晓波、孙亚,致使概念的认知观,《外国语》2002年第4期,38-45。
    刘培玉,关于“把”字句的结构分析,《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52-57。
    刘培玉,关于“把”字句的语法意义,《汉语学习》2009年第3期,28-33。
    刘承峰,能进入“被/把”字句的光杆儿动词,《中国语文》2003年第5期,422。
    刘颂浩、汪燕,“把”字句练习设计中的语境问题,《汉语学习》2003年第4期,59-66。
    刘颂浩,论“把”字句运用中的回避现象及“把”字句的难点,《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2期,64-71。
    刘殉,新一代对外汉语教材的展望——再谈汉语教材的编写原则,《世界汉语教学》1994年第1期,58-67。
    马真,《简明实用汉语语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
    马真,关于虚词的研究,见吕叔湘等著《语法研究入门》,商务印书馆,1999年。
    马真,表加强否定语气的副词“并”和“又”——兼谈词语使用的语义背景,《世界汉语教学》2001年第3期,12-18。
    马真,谈谈汉语教学中的虚词教学,2010年10月13日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报告。
    孟艳丽,“把”字句语义结构分类,《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8年第6期,56-59。
    孟艳丽,也论“把”字句的主题和焦点,《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44-46。
    潘文娱,对把字句的进一步探讨,《语言教学与研究》1978年(试刊)第三集,26-31。
    齐沪扬,现代汉语的空间系统,《世界汉语教学》1998年第1期,22-33。
    齐沪扬,带处所宾语的“把”字句中处所宾语省略与移位的制约因素的认知解释,《华文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1期,52-61。
    饶长溶,《把字句和被字句》,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
    任远,基础汉语教学纵横谈,《语言教学与研究》1985年第2期,97-106。
    孙德金,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的形式与意义,《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5期,7-14。
    孙德金,传统语法: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基础——黎锦熙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6期,90-97。
    孙海霞,“把”字句在篇章中的使用情况考察,《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74-78。
    邵敬敏、赵春利,“致使把字句”和“省隐被字句”及其语用解释,《汉语学习》2005年第4期,11-18。
    施春宏,“把”字句的派生过程及其相关问题,《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三),商务印书馆,2006年。
    施春宏,从句式群看“把”字句及其相关句式的语法意义,《世界汉语教学》2010年第3期,291-309。
    施春宏,面向第二语言教学汉语构式研究的基本状况和研究取向,《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6期,98-108。
    施家炜,外国留学生22类现代汉语句式的习得顺序研究,《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77-98。
    石毓智,结构与意义的匹配类型,《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1-6。
    沈家煊,如何处置“处置式”——论把字句的主观性,《中国语文》2002年第5期,387-399。
    沈阳,名词短语的多重移位形式及把字句的构造过程与语义解释,《中国语文》1997年第6期,402-414。
    沈阳,动词的题元结构与动词短语的同构分析,《世界汉语教学》1997年第4期,26-41。
    William J. Baker(陈平译),从“信息结构”的观点来看语言,《国外语言学》1985年第2期,4-10
    苏丹洁,试析“构式-语块”教学法——以存现句教学实验为例,《汉语学习》2010年第2期,83-90。
    苏丹洁,试析“构式语块架构”的语法模型,纪念朱德熙教授诞辰90周年和陆俭明教授从教50周年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2010年。
    苏丹洁、陆俭明,“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和教学法,《世界汉语教学》2010年第4期,557-567。
    苏丹洁,构式语块教学法的实质——以兼语句教学及实验为例,《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2期,16-22。
    苏丹洁,取消“兼语句”之说——构式语块的新方法,《语言研究》2012年第2期,100-107。
    王蕾,致使义视角下的把字句及其英语表达形式,《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1期,37-44。
    王还,《“把”字句和“被”字句》,新知识出版社,1957年。
    王黎,关于构式和词语的多功能性,《外国语》2005年第4期,2-5。
    王力,《中国现代语法》,商务印书馆,1943年。
    王力,《中国语法理论》,中华书局,1944年。
    王力,《中国语法纲要》,开明书店,1946年。
    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1958年。
    王红旗,“把”字句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语文研究》2003年第2期,35-40。
    王建勤,表差异比较的否定结构的习得过程,《世界汉语教学》1995年第4期,63-74。
    王寅,国外构造语法研究最新动态,《现代外语》2006年第2期,197-202。
    王寅,基于ISVO构式和多重传承机制的汉语特殊句式分析,《外语教学》2011年第5期,8-11。
    王一敏,“把”字句的语用结构分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122-124。
    王占华,“把”字句的项与成句和使用动因——一个基于二语教学的“把”字句解析模式,《世界汉语教学》2011年第3期,400-411。
    王振红,“把”字句的情状类型及其语法特征,《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107-111。
    徐杰,主语成分、话题特征及相应语言类型,《语言科学》2003年第1期,3-22。
    徐枢,谈语义制约和格式实现的条件,《世界汉语教学》1993年第4期,279-284。
    徐盛枢,常规关系与句式结构研究——以汉语不及物动词带宾语句式为例,《外国语》2003年第2期,8-16。
    许余龙,“把”字句新析——《从主题-评论的观点看“把”字句》,《国外语言学》1989年第1期,32-38。
    邢公畹,谈第二语言教学,《汉语学习》1981年第6期,1-4。
    邢公畹,语言和信息,《语文建设》1986年第3期,24-25。
    薛凤生,试论“把”字句的语义特性,《语言教学与研究》1987年第1期,4-22。
    熊文新,留学生“把”字结构的表现分析,《世界汉语教学》1996年第1期,80-87。
    余柄毛、张玉如,“把”字句的英汉互译,《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6月,160-162。
    余文青,留学生使用“把”字句的调查报告,《汉语学习》2000年第5期,49-54。
    俞志强,论把字句宾语属性明确性与句子语境的匹配,《世界汉语教学》2011年第1期,32-46。
    杨寄洲,编写初级汉语教材的几个问题,《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4期,52-57。
    杨玉玲,重动句和“把”字句的使用考察,《世界汉语教学》1999年第2期,70-74。
    杨素英,从情状类型来看“把”字句(上),《汉语学习》1998年第2期,10-13。
    杨素英,从情状类型来看“把”字句(下),《汉语学习》1998年第3期,10-12。
    叶向阳,“把”字句的致使性解释,《世界汉语教学》2004年第2期,25-39。
    严辰松,构式语法论要,《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6-11。
    袁毓林,论元结构和句式结构互动的动因、机制和条件,《语言研究》2004年第4期,1-10。
    张伯江,论“把”字句的句式语义,《语言研究》2000年第1期,28-40。
    张伯江,被字句和把字句的对称和不对称,《中国语文》2001年第6期,519-524.
    张黎,汉语“把”字句的认知类型学解释,《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第3期,52-63.
    张济卿,有关“把”字句的若干验证和探索,《语文研究》2000年第1期,28-37。
    张宁、刘明臣,试论运用功能法教“把”字句,《语言教学与研究》1994年第1期,79-91。
    张旺熹,“把”字句的位移图式,《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3期,1-10。
    张旺熹,“把字结构”的语义及其语用分析,《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年第3期,88-103。
    赵淑华,《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教学名师访谈录·赵淑华卷》2011年第1版,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赵元任,《语言问题》,商务印书馆,1980年。
    赵春秋,基础阶段“把”字句的教学设计,《语言文字应用》2006年第6期,56-59。
    郑杰,现代汉语“把”字句研究综述,《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5期,41-47。
    朱德熙,论句法结构,《中国语文》1962年8-9月号,1-10。
    Becker Joseph D. The Phrasal Lexicon. In Proceedings of the 1975 workshop on Theoretical issues i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Theoretical Issue in Nature Language Processing, Cambridge, Massachusetts,60-63.
    Bowey, J.A.1996, O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honological memory and receptive vocabulary in five year-old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63,44-78.
    Hahne, A.2001, What's different in second language processing? Evident from event-related brain potentials. Journal of Psycholinguistic Research, 30(3):251-266.
    Goldberg, A. E.1995, 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 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Goldberg, A. E.2006, Construction at Work:The Nature of Generalization in Language, Oxford:Ox ford University Press.
    Goldberg, A. E.2009, Constructions work, Cognitive Linguistics,20(1):201-224.
    Jackendoff, R.1997, Twistin'the night away. Language73 (3):534-559.
    Lewis, M.1997, Implementing the Lexical Approach:Putting Theory into Practice, London:Language Teaching Publications.
    Leather, C.V., Henry, L.A.1994, Working memory span and phonological awareness tasks as predictors of early reading abilit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58,88-111.
    Mark John.1987, The Body in the Mind. Chicag: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Nattinger, J. R. & DeCarrico, J. S.1992, Lexica 1 Phrases and Language Teaching, Ox 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onald W. Langacker.1991, Concept, Image, and Symbol The Cognitive Basis of G rammar. Mouton deGruyter.
    Tai, James 1985, Temporal Sequence and Word Order in Chinese. In John Haiman (ed.) Iconicity in Syntax, 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49-72.
    Tokowicz, H., & Mac Whinney, B.2005, Impicit and explicit measures of sensitivity to violations in second language grammar:An event-related brain potential investigatio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27(02),173-204.
    Wray, A.2002, Formulaic Language and the Lexicon,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ray, A.2008, Formulaic Language:Pushing the Boundaries,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ay P. & Fillmore, C. J.1999, Grammatical constructions and linguistic generalizations: the What's X doing Y? construction. Language 75:1-3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