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非典型“把”字句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典型“把”字句指的是“把”后宾语为受事论元,语法意义为处置或致使的一类句式,表示主语对“把”后宾语施加影响,致使其发生某个结果或产生某种变化。其句法特点是:动词后面通常带有或者能够补出补语,补语的语义通常指向“把”后宾语;从生成方式来看,“把”后宾语是从动词后前移得来,往往可以还原到动词后位置。
     而本文探讨的则是汉语中存在的一类非典型“把”字句,如影响主语的“把”字句(以“他把英语学会了”为例,补语指向句子主语)、非自愿允让义“把”字句(以“他把老伴死了”为例,语法意义不同于处置义或致使义)、保留宾语“把”字句(以“他把大门上了锁”为例,“把”后宾语回不到动词后位置)、无补“把”字句(以“他把桌子一拍”为例,任何情况下动词后都不能带补语)。本文的总体思路是:以非典型“把”字句为研究对象和切入点,对前贤们的研究成果加以补充,解决前贤未能解决的问题,最终推动整个“把”字句研究继续走向深入。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如下几点:
     1.考察各类非典型“把”字句的历时来源,分析它们和现代汉语非典型“把”字句的对应情况;
     2.详细描写每一种非典型“把”字句的句法语义特点,并加以适当的解释,填补了以往“把”字句研究中的空白;
     3.引入有界-无界理论,揭示了影响主语的“把”字句和典型“把”字句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4.引入功能扩展理论,对非自愿允让义“把”字句的产生和发展趋势进行描写和预测,并提出功能扩展的三条规律;
     5.提出论元竞争理论,对保留宾语“把”字句在宾语互换和成分提取上的不对称现象作出解释;
     6.引入变换分析理论,将无补“把”字句区分为三种类型,并探讨无补“把”字句的选择限制条件、为什么不能带补语、以及和不带“把”的“一V”式的异同。
     关于典型“把”字句和非典型“把”字句各自的生成机制,我们的结论是:典型“把”字句和非典型“把”字句的生成机制都涉及到实词虚化、功能扩展和语境要求三个方面。与典型“把”字句相比,非典型“把”字句的特殊性在于:
     首先,影响主语的“把”字句搭配的多为感官动词或认知动词,不具备处置义或致使义,因此无法像其它“把”字句一样对“把”后宾语施加影响使之产生变化。同时,感官动词和认知动词的双向特性又决定了发起感官/认知行为的主语既是施事,又是事件的受影响者,这种双向性是导致此类“把”字句不同于典型“把”字句的关键因素;
     其次,与典型“把”字句相比,非自愿允让义“把”字句的语法化程度更高,是“把”字句功能扩展的终端环节;而无补“把”字句的产生,一方面源于实义动词“把”的虚化,另一方面源于数词“一”的虚化,两者相辅相成,在原先的处置义基础上产生表瞬间处置的功能,不同于单纯表处置义的典型“把”字句。
     第三,典型“把”字句与前文照应的多为动词的受事论元,是动词的内论元,通常可以还原到动词后位置;而保留宾语“把”字句与前文照应的多为工具、材料、蒙事等外围论元,并非动词的内论元,若还原到动词后位置,会与动词原有的内论元发生冲突。
     正是这三点区别构成了非典型“把”字句的特殊性。文章的最后指出了本论文的不足和有待研究的问题。
When we are talking about typical Ba constructions, we mainly refer to those constructions that express the meaning of "disposal" or "causative", with a patient argument behind Ba. The grammatical features of typical Ba constructions are as follows:the subject of a Ba construction exerts an influence on the object of Ba, causing it to arrive at a result or take on some changes. The complement of VP is usually semantically directed to the patient argument behind Ba. Also, the patient argument behind Ba can be put back to the place immediately behind main verbs and serving as object.
     However, in the thesis, the main focus is on the atypical mandarin Ba construction, for example, some Ba constructions exert influence on the subject (ta ba ying yu xue hui le "he has learned English"), some Ba constructions express the meaning of unwilling permissives (ta ba lao ban si le "he allowed his wife to die due to his carelessness or incapacity"), some Ba constructions with retained objects (ta ba da men shang le suo "he has locked the door"), and some Ba constructions without complements for ever(ta ba zhuo zi yi pai "he patted the desk once in a very short tmie"). Starting from a viewpoint about the atypical mandarin Ba constructions, we complement previous work and bring on the research on Ba constructions.
     There are five points of innovation in the thesis:
     1. By taking a closer look at the diachronic source and development of those atypical Ba constructions, I analyzed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atypical and typical mandarin Ba construction;
     2.I offered full description of the grammatical features of every type of atypical Ba constructions and gave proper explanation, which complements previous work and fills in the blanks of research on Ba constructions;
     3. By introducing the theory of telicity, I revealed the relations between typical Ba constructions and the atypical Ba constructions which exert influence on the subject;
     4. By introducing the theory of function expansion, I described the growth path of the atypical Ba constructions expressing the meaning of unwilling permissives, and put forward three rules concerning the expansion of function;
     5. By establishing the theory of Competition between Arguments, I provide an explanation for the asymmetries existing in object alteration and constituent extraction in Ba constructions with retained objects.
     6. By introducing the theory of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I divided the Ba constructions without complements forever into three categories, all of which express the meaning of disposal of something in a very short time.
     As for the generating mechanism of typical and atypical Ba constructions, we arrive at a conclusion that both typical and atypical Ba constructions involve delexicalization, function expansion and context restrictions. Different from typical Ba construction, atypical Ba constructions have some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as follows:
     First, most verbs used in the Ba constructions that exert influence on the subject are sensory verbs and cognitive verbs. These verbs does not have the meaning of disposal or causative, therefore cannot exert influence on the object behind Ba like other Ba constructions. In the meantime, the double tropism of sensory and cognitive verbs leads to that the person who carried out the activities is both the agent and affeetee of the event. The double tropism is the key factor that makes Ba constructions atypical.
     Also, the Ba constructions expressing the meaning of unwilling permissives bears a higher degree of grammaticalization, which is the ending point of the function expansion of Ba constructions.
     Last but not least, concerning Ba constructions with retained objects, since the NP corresponding to the foregoing are mostly non-core arguments such as instrument, material and affectee, and so on. Therefore, these arguments cannot be put back to the position immediately behind verbs.
     Finally I summarized the main points of the research and provided some topics for further study in the future.
引文
1参见郭锐,2010,致使类型学和“把”字句的语义,12月4日于河内国家大学讲座。
    2通常认为认知类动词是指表示“认为、知道”等认知心理的动词,本文讨论的认知动词范围更广,不仅包括认知心理,也包括认知行为,如“思考、算计、读、学”等等。
    3例句转引自任碧生,2005,西宁话“把”字句的多样性,《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第31卷第2期。
    4例句转引自王景荣,2002,新疆汉语方言的“把”字句,《新疆大学学报》第30卷第2期。
    5 Bybee, Perkins & Pagliuca (1994)提出完结体概念(completive),表示“彻底、穷尽地做某事,直至该事件的内在终结点”(to do something thoroughly and to completion)。
    6“得”字补语的情况比较特殊,除了语义指向“把”后宾语外,还可以指向动作行为本身,如“一个大浪把船身晃得厉害”。
    7狭义处置式指题元结构为一个单及物式(transitive construction)的处置式,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只涉及一个 宾语;而广义处置式指题元结构为一个双及物式(ditransitive construction)的处置式,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涉及两个宾语,第二个宾语通常是处所/与事/客体论元。
    8例句转引自石毓智、刘春卉,2008,汉语方言处置式的代词回指及其历史来源,《语文研究》第3期。
    9例句转引自刘周全,2011,凤翔方言“把”字句浅析,《语文知识》第2期。
    10例句转引自别敏鸽,2005,关中方言特殊“把”字句探源,《淮南师范学院学报》第1期。
    11例句转引自王景荣,2002,新疆汉语方言的“把”字句,《新疆大学学报》第2期。
    12例句转引自任碧生,2005,西宁话“把”字句的多样性,《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第2期。
    13例句转引自蔡勇,2002,安山方言带双受事格的“把”字句,《语言研究》特刊。
    14参见沈阳,2009,词义吸收、词形合并和汉语双宾结构的句法构造,《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
    15关于完成体和完整体的界定和区别详见Bybee et al (1994:54),完成体表示情状发生在参照时间之前并且与参照时间具有相关性,而完整体强调的是已经发生的情状的在时间上是有界的,并不关心该情状与跟随其后的参照时间是否具有相关性。
    ·6有人质疑“把眼睛瞪着”的说法是否成立,我们在搜查语料中仅发现一例,即“金兰把眼瞪着,举着折断了的桌子腿儿喝道:‘我看你们谁敢?’”,引自刘流的长篇小说《烈火金刚》。
    17参见马庆株,2005,《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一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1]贝罗贝,早期“把”字句的几个问题,《语文研究》1989年第1期。
    [2]别敏鸽,关中方言特殊“把”字句探源,《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1期。
    [3]蔡维天,内外有别——如何绘制汉语蒙受结构与焦点结构的地貌图,2009年于北京语言大学系列讲座第3讲。
    [4]蔡勇,安山方言带双受事格的“把”字句,《汉语研究》2002年特刊。
    [5]曹逢甫,台湾闽南语的ka7与宾语的前置,《汉语学报》2005年第1期。
    [6]曹广顺、遇笑容,中古译经中的处置式,《中国语文》2000年第6期。
    [7]曹广顺、龙国富,再谈中古汉语处置式,《中国语文》2005第4期。
    [8]曹茜蕾,汉语方言的处置标记的类型,《语言学论丛》2007年第36辑,商务印书馆。
    [9]陈光,与“把”字结构自主性相关的两个语义·语法问题,《语言研究论丛》1999年第八辑,南开大学出版社。
    [10]陈光,准形态词“一”和现代汉语的瞬时体,《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5期。
    [11]陈前瑞、王继红,动词前“一”的体貌地位及其语法化,《世界汉语教学》2006年第3期。
    [12]储泽祥,事物首现与无定式把字句的存在理据,《语言研究》2010年第4期。
    [13]崔希亮,“把”字句的若干句法语义问题,《世界汉语教学》1995年第3期。
    [14]刁世兰,《受事成分的句法投射》,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
    [15]房玉清,说“一”,《语言教学与研究》1977年第二集。
    [16]冯春田,《近代汉语语法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17]冯胜利,《汉语的韵律词法与句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8]傅雨贤,“把”字句与“主谓宾”句的转换及其条件,《语言教学与研究》1981年第1期。
    [19]郭浩瑜,处置式的语法意义,《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210年第1期。
    [20]郭浩瑜,近代汉语中的一种特殊把字句——遭受义把字句,《中国语文》2010年第4期。
    [21]郭锐,汉语动词的过程结构,《中国语文》1993年第6期。
    [22]郭锐,把字句的语义构造和论元结构,《语言学论丛》2003年第28辑。
    [23]郭锐,致使类型学和“把”字句的语义,2010年12月4日于河内国家大学讲座。
    [24]何晓炜,双宾语结构的生成语法研究,《当代语言学》2009年第3期。
    [25]华玉明,动词前表程度修饰的“一”,《语文月刊》1992年第6期。
    [26]黄伯荣,《汉语方言语法类编》,青岛出版社,1996。
    [27]黄锦章,汉语中的使役连续统及其形式紧密度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28]黄晓雪,方言中“把”表处置和表被动的历史层次,《孝感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29]黄正德,汉语动词的题元结构与其句法表现,《语言科学》2007年第4期。
    [30]江蓝生,汉语使役与被动兼用探源,《近代汉语探源》,2000年,商务印书馆。
    [31]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32]蒋绍愚,把字句略论——兼论功能扩展,《中国语文》1997年第4期。
    [33]蒋绍愚,《汉语词汇语法史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1。
    [34]蒋绍愚、曹广顺,《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商务印书馆,2005。
    [35]蒋绍愚,近代汉语的几种被动式,《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36]金道荣,《论阿尔泰语法背景下的汉语把字句的偏误的生成机制与教学对策》,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37]金立鑫,把字句的句法、语义、语境特征,《中国语文》1997年第6期。
    [38]金立鑫,试论行为类型、情状类型及其与体的关系,《中国语文》2008年第4期。
    [39]孔繁清、郭旭,把字句的事件结构分析,《语文学刊》2010年第12期。
    [40]兰宾汉,《西安方言语法调查研究》,中华书局,2011。
    [41]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商务印书馆,1924。
    [42]李成兰,《宋、元、明、清时期“把/将”字句研究》,北京大学博士论文,1998。
    [43]李思旭,“有界”“无界”与补语“完”的有界化作用,《汉语学习》2011年第5期。
    [44]李炜,加强处置/被动语势的助词“给”,《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1期。
    [45]李永,动词词义虚化过程中的义素变化,《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6期。
    [46]李宇明,《汉语量范畴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7]李宇明、陈前瑞,北京话给字被动句的地位及其历史发展,《方言》2005年第4期。
    [48]林素娥,北京话“给”表处置的来源之我见,《汉语学报》2007年第4期。
    [49]刘周全,凤翔方言“把”字句浅析,《语文知识》2011年第2期。
    [50]刘子瑜,再论唐宋处置式的来源,《语言学论丛》2002年第25辑,商务印书馆。
    [51]刘培玉、赵敬华,把字句动词的类和制约因素,《中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52]刘培玉,《现代汉语把字句的多角度探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3]陆俭明,变换分析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运用,《湖北大学学报》1990年第3期。
    [54]陆俭明、郭锐,汉语语法研究所面临的挑战,《世界汉语教学》1998年第4期。
    [55]吕叔湘,把字用法研究,《汉语语法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48。
    [56]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商务印书馆,1982。
    [57]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1984。
    [58]吕文华,“把”字句的语义类型,《汉语学习》1994年第4期。
    [59]梅祖麟,唐宋处置式的来源,《中国语文》1990年第3期。
    [60]孟琮、郑怀德、孟庆海、蔡文兰,《汉语动词用法词典》,商务印书馆,1999。
    [61]潘海华,词汇映射理论在汉语句法研究中的应用,《现代外语》1997年第4期。
    [62]潘文娱,对“把”字句的进一步探讨,《语言教学与研究》1978年第3期。
    [63]屈承熹,汉语的词序及其变迁,《汉语学习》1984年第1期。
    [64]任碧生,西宁话“把”字句的多样性,《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65]任玉华,“把”字句补语的语义指向,《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第5期。
    [66]杉村博文,论现代汉语表“难事实现”的被动句,《世界汉语教学》1998年第4期。
    [67]杉村博文,论现代汉语“把”字句“把”的宾语带量词“个”,《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第1期。
    [68]邵敬敏,把字句及其变换句式,《研究生论文选集·语言文字分册(一)》,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
    [69]沈家煊,句法的象似性问题,《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年第1期。
    [70]沈家煊,如何处置处置式——论把字句的主观性,《中国语文》2002年第5期。
    [71]沈家煊,动结式“追累”的语法和语义,《语言科学》2004年第6期。
    [72]沈家煊,再谈有界与无界,《语言学论丛》2004年第三十辑,商务印书馆。
    [73]沈家煊,吴福祥,马贝加《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二),商务印书馆,2005。
    [74]沈力,汉语蒙受句的语义结构,《中国语文》2009年第1期。
    [75]沈阳,名词短语的多重移位形式及把字句的构造过程与语义解释,《中国语文》1997年第6期。
    [76]沈阳,词义吸收、词形合并和汉语双宾结构的句法构造,《世界汉语教学》2009年第2期。
    [77]施春宏,把字句的派生过程及其相关问题,《语法研究和探索(13)》,中国语文杂志社编,商务印书馆,2006。
    [78]施春宏,动结式V累的句法语义分析及其理论蕴涵,《语言科学》2008年第3期。
    [79]施春宏,从句式群看“把”字句及相关句式的语法意义,《世界汉语教学》2010年第3期。
    [80]施春宏,动词拷贝句句式构造和句式意义的互动关系,《中国语文》2010年第2期。
    [81]石毓智,兼表被动和处置的给的语法化,《世界汉语教学》2004年第3期。
    [82]石毓智,处置式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条件,《语言研究》2006年第3期。
    [83]石毓智,汉语方言中被动式和处置式的复合标记,《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84]石毓智、刘春卉,汉语方言处置式的代词回指现象及其历史来源,《语文研究》2008年第3期。
    [85]史金生,谈“把”字句中的“过”,《汉语学习》1988年第3期。
    [86]宋玉柱,关于“把”字句的两个问题,《语文研究》1981年第2期。
    [87]宋玉柱,《现代汉语特殊句式》,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
    [88]孙天琦,论汉语中旁格成分作宾语现象,《汉语学习》2009年第3期。
    [89]孙天琦、李亚非,汉语非核心论元允准结构初探,《中国语文》2010年第1期。
    [90]孙天琦,《现代汉语非核心论元允准模式及机制研究》,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0。
    [91]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蒋绍愚、徐昌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58。
    [92]陶红印、张伯江,无定式把字句在近、现代汉语中的地位问题及其理论意义,《中国语文》2000年第5期。
    [93]王还,把字句中的“把”字宾语,《中国语文》1985年第1期。
    [94]王惠,从及物性系统看现代汉语的句式,《语言学论丛》1992年第19辑。
    [95]王惠,把字句中的了/着/过,《汉语学习》1993年第1期。
    [96]王健,“给”字句表处置的来源,《语文研究》2004年第4期。
    [97]王景荣,新疆汉语方言的“把”字句,《新疆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98]王力,中国现代语法,见《王力文集》第二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年(1943年第1版)。
    [99]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1980年(1958年第1版)。
    [100]王占华,把字句的项与成句和使用动因——一个基于二语教学的把字句解析模式,《世界汉语教学》2011年第3期。
    [101]汪化云,论时态副词“一”,《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
    [102]吴福祥,再论处置式的来源,《语言研究》2003年第3期。
    [103]吴增欣、吴平,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语义差异,《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0期。
    [104]谢晓明,给字句被动义实现的制约因素,《语文研究》2010年第2期。
    [105]解正明、徐从英,汉语方言处置式类型学分析,《青海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106]薛凤生,试论把字句的语义特性,《语言教学与研究》1987年第1期。
    [107]雅洪托夫,《汉语的动词范畴》,陈孔伦译,中华书局,1958。
    [108]杨霁楚,《现代汉语“给+VP”结构研究》,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09]杨素英,从情状类型来看把字句,《汉语学习》1998年第2-3期。
    [110]杨素英、黄月圆、王勇,动词情状分类及分类中的问题,《语言学论丛》2009年第39辑,商务印书馆。
    [111]杨小璐、肖丹,现代汉语把字句习得的个案研究,《当代语言学》2008年第3期。
    [112]叶向阳,《把字句的致使性解释》,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7。
    [113]殷志平,动词前成分“一”的探讨,《中国语文》1999年第2期。
    [114]袁毓林,论元结构和句式结构互动的动因、机制和条件——表达精细化对动词配价和句式构造的影响,《语言研究》2004年第4期。
    [115]詹开第,口语里两种表示动相的格式,《句型和动词》,语文出版社,1987。
    [116]张伯江,现代汉语的双及物结构式,《中国语文》1999年第3期。
    [117]张伯江,论把字句的句式语义,《语言研究》2000年第1期。
    [118]张伯江,被字句和把字句的对称与不对称,《中国语文》2011年第6期。
    [119]张国宪,双宾语结构式的语法化渠道与“元”句式语义,参见《汉语研究的类型学视野》,徐杰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
    [120]张济卿,有关把字句的若干验证与探索,《语文研究》1995年第1期。
    [121]张杰,最简方案新框架下把字句的生成与推导,《外国语言文学》2006年第2期。
    [122]张黎,汉语把字句的认知类型学解释,《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第3期。
    [123]张丽丽,汉语使役句表被动的语义发展,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2006.7.1:139-174。
    [124]张敏,语义地图模型:原理、操作及在汉语多功能语法形式研究中的运用,《语言学论丛》2010年第42辑,商务印书馆。
    [125]张庆文,邓思颖,论现代汉语的两种不同保留宾语句,《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4期。
    [126]张旺熹,把字结构的语义及其语用分析,《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年第3期。
    [127]张旺熹,《汉语特殊句法中的语义研究》,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128]张谊生,现代汉语把个NPVC句式探微,《汉语学报》2005年第3期。
    [129]郑定欧,现代汉语把字句工作单的设计:原则与实践,《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第二辑),袁毓林、郭锐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30]郑定欧,基于语料库的汉语句法研究——以“把”字句为例,《汉语学习》2009年第4期。
    [131]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4。
    [132]朱德熙,变换分析中的平行原则,《中国语文》1986年第2期。
    [133]祝敏彻,论初期处置式,《语言学论丛》1957年第一辑,新知识出版社。
    [134]Baker, M., Incorporation:A Theory of Grammatical Function Changing [M],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8.
    [135]Comrie,《语言共性和语言类型》(沈家煊译),华夏出版社,1989。
    [136]DeLancey, Scott, Notes on Agentivity and Causation. Studies in Language:1984.8.
    [137]Dixon and Alexandra Y. Aikhenvald, Changing Valency:Case Studies in Transitivity [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138]Dowty, D.R., On the Semantic Content of the Notion "Thematic Role", in G. Chierchia, B.Partee and R. Turner, eds., Properties, Types and Meaning Ⅱ, Kluwer, Dordrecht,69-129,1989.
    [139]Dowty, D.R., Thematic Proto-Roles and Argument Selection, Language 67,1991.
    [140]Emmontt, C., Embodied in a constructed world:Narrative processing,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andindirect anaphora [A]. In Karen van Hoek et al (eds.). Discourse Studies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C]. Amsterdam P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1999.
    [141]Hana Filip, Integrating Telicity, aspect and NP semantics:the role of thematic structure [J], Formal Approaches to Slavic Linguistics,1997.
    [142]Langacker, R. W., The contextual basis of cognitive semantics [A], In J. Nuyts & E. Pederson (eds.). Language and Conceptualization[C].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143]Lisa L.S. Cheng, C.T. James Huang, Y.H., Audrey Li, and C.C. Jane Tang, Hoo, hoo, hoo: Syntax of the causative, dative, and passive constructions in Taiwanese [J],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Contemporary Studies on the Min Dialects,1999.
    [144]Li, Y-H.Audrey, The Ba Construction, www.usc.edu.htm,2001.
    [145]Krifka, Manfred, Nominalreferenz. und Zeitkonstitution. Zur Semantik van Massentermen, Pluraltermen und Aspektklassen. Doctoral dissertation,1986.
    [146]Krifka, Manfred, Nominal Reference, Temporal Constitution and Quantification in Event Semantics. In Semantics and Contextual Expressions, ed.Renate Bartsch, Johan van Benthem, and Peter van Emde Boas,75--115. Foris:Dordrecht,1989.
    [147]Krifka, Manfred, Thematic relations as links between nominal reference and temporal constitution. In Ivan Sag and Anna Szabolcsi (eds.), Lexical Matters,29-53. Stanford:CSLI,1992.
    [148]Marantz, A., Affixation and the Syntax of Applied Verb constructions [A], In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West Coast Conference on Formal Linguistics [C], Stanford University,1982.
    [149]P. A. Bennett, The Evolution of Passive and Disposal Sentences [J],1981, JCL.9.1.
    [150]Pylkkanen, L., Introducing Arguments [D], PhD Dissertation, MIT, Cambridge, MA,2002.
    [151]Talmy, L, 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 vols 1 & 2,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2000.
    [152]Vendler, Z., Linguistics in Philosophy, 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6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