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与《数》校释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综合运用简牍学、古文字学、文献学、历史学等的基本方法,分别对《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所刊《为吏治官及黔首》,既《岳麓书院藏秦简(贰)》所刊《数》二篇文献作了校释。通过校释,取得了一些成果,下面加以分述。
     一、《为吏治官及黔首
     探寻了本篇简文内部其与岳麓秦简其他诸篇之间的关职如关於简书的抄写年代,就是结合《质日》简纪年“卅五年”以本篇中具有断代意义的用词“黔首”、“馄”、“端”等而作出判断。在简文的解读方面,如指出:(1)59(2176+1501)“水[潦不]通”与60(0854)“[毋]池其(?)所”可能有关,意思是:因大雨、大水导致道路等不通却不加以疏通(结果不好)。(2)61(1528)“门户难开”与62(1529)“昂驯禽(钥)不利”应有关联,很可能两者是因果关系,也可能是并列关系。
     注意本篇与同类文献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北京人学秦简《从政之经》等的对读,勾稽了其与睡虎地秦简(《秦律十八种》、《效律》、《秦律杂抄》、《法律答问》)、里耶秦简牍、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等出土文献与相关传世文献的关联,试图从多方面寻求对简文的理解。如:(1)62(1529)“它县毋传”,似与公文传递有关,或可理解为“(察觉伪造的文书後)那个县就不要再传递(给下一个县)了”。睡虎地秦简《法律答问》:“‘发伪书,弗智(知),赀二甲。’今成阳发伪传,弗智(知),即复封传它县,它县亦传其县次,到关而得,今当独咸阳坐么赀,且它县当尽赀?咸阳它县发弗智(知)者当皆赀。”简文应与此记载有关。(2)79(0925)“[毋]朵不年别”,“朵”疑读作“琛”,似用作粮食等堆积的单位。年别,疑与计量谷物的规定有关。参睡虎地秦简《秦律十八种·仓律》:“程禾、泰口□□□以书言年,别其数,以禀人。”
     二、《数》
     根据简上留存的收卷残痕并结合《为吏治官及黔首》、《梦书》等篇篇名书写位置,指出整理本的首简1(0956)实际可能是《数》的末简。
     在分篇上有较大调整,如:(1)据数书特点与简文内容,剔除了“赀、马甲”类简217(1657)後一段残简。(2)新增了几枚残片。(3)将“衡制”三简归入“租税”类。(4)将原单列的“营军之术”改归“其他”类。(5)原单列“合分与乘分”,今新增“径分”,改作“合分、径分与乘分”,归入“面积”类。(6)47(0842)、48(0757),原归“租税,,类,改入“衰分”类。(7)141(1853)原入“衰分”类,212(1655)原入“赢不足”类,并改归入残简。
     补释了一些重要语词。如(1)5(0388)“为之述(术)”,“为”匐I*求取。(2)187(0818)“乘方亭术”,“乘”訓计算。(3)180(0767)“投城之述(衔)”,“投”训致,致訓求取。(4)147(0946)“端贾”即“正价”,疑是“平价”,意为政府平抑的价格。
     在缀合、编连与简序复原方面,提出了一些意见,如:(1)缀合C060209,C020103,与14(0817+1939)编连。(2)将C410307拼入30(0775)。(3)将110拆分作110(0918)、110(C100102+0882),将111(C140101+1733)拆分作111(C140101)、111(1733),对两组乐(粢)稻简作了缀合、编连与复原。
     论文对“术”提出了白己的看法,认为术是秦、汉算数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在於说明算题的土要计算过程,表述类似今大的某些公式或定理,或提示某些算题的解题方法。那些抽象性程度高的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秦、汉算数书的理论水准。论文分析了“演算细草”类、抽象类和“提示解法”类等3种不同类型的述,指出後一类目前仅见於《数》。
     论文重新解读了以下算题:(1)对173(1833)“少广”算题作了详细解读。(2)对“营军”算题予以解析。以解读简文“大卒”、“大卒数”、“两”、“和”等关键字为切入点,将“两和”二字连读,使术文自然贯通;将刘一算结果与残存的简文答案对照,两者相合。经复原,“营军”大致是一今军规模的士兵作“两主两翼”编排。(3)与158(0896)合观,且以铁、铜的熔点加以佐证,对159(0983)“锻铜”算题作了解读。认为不应将算题理解为铜的重量与价格的关系问题,而应理解为锻铜的重量与所用炭的重量之间的比例问题。
This paper collates and annotates Weili Zhiguan Ji Qianshou published in Qin Bamboo Slips in Yuelu Academy(Ⅰ) and Shu in Qin Bamboo Slips in Yuelu Academy(Ⅱ). This thesis mainly takes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 with a combination of means in bamboo slips research, Chinese paleography study, historical research, documentary study and ancient character analysis. Through collation and annotation, lots of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as follows.
     一、Weili Zhiguan Ji Qianshou
     This collation explores the connection within this piece of Qin bamboo slips and the relevance between the piece itself and the other pieces of Qin bamboo slips. For example, as to the time of Qin bamboo Slips'transcription, the inference is drawn from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 bamboo slip's calendar"35years"in Zhi Ri and the words with dating meaning in this paper such as "qianshou"、"zhi"duan". In the aspect of interpretation, for example,(1)59(2176+1501) A Shui liu bu tong (the water is blocked) probably has some connection with60(0854) A Wu chi qi suo(the fields are filled with water and the roads are blocked but with no dredge).(2)61(1528) A men hu nan kai(the door is hard to open)should be related to62(1529) A guan shi bu li(the key is not good to use). Probably some causal relationship or coordinative relation exists between them.
     The comparative reading between this paper and the same sort of documents such as Wei Li Zhi Dao (Ways of Being Officials)in Shui Hu Di Qin Bamboo Slips, Cong Zheng Zhi Jing (Ways of Being Officers) in Peking University Qin Bamboo Slips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t describ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is paper and some unearthed documents such as Shui Hu Di Qin Bamboo Slips(Qin Lv shi ba Zhong、Xiao Lv、Qin Lv Za Chao、Fa Lv Da Wen)、li Ye Qin Bamboo Slips、Er Nian Lv Ling (Second-Year Laws) in Zhang Jia Shan Bamboo Slips of Han Dynasty with the related handed-down documents, trying to interpret and annotate the bamboo slips in all directions.For example,(1)62(1529)"ta xian wu chuan (the other county mustn't deliver)"seems to be related to the delivery of the official documents. Or maybe it can be understood as "Once we have found out the official document is faked, the county mustn't deliver it to the next one ". In the Fa Lv Wen Da of Shui Hu Di Qin Bamboo Slips, it says,"After the faked document is opened, but the soldiers don't find it out, the two guard men should be punished'. Or maybe it can be considered as this——Not knowing the real condition, another county received the faked documents delivered by Xiangyang, after which this county had it delivered to the next county with a new seal. However, one after another, who should be punished? Xiangyang and the next other counties are all supposed to be." The piece of bamboo slips should be connected with these records.(2)79(0925) A Wu duo bu nian bie (every Liangduo should be marked with the year by the government), here "duo" seems to refer to the item used for piling rice. Nian bie(marked with the year) seems to be related to the rules of the measurement of rice. The hints can also be found in the Qin Lv shi ba Zhong. Chang Lv(18kinds of Qin laws.On Rice) in the Shui Hu Di Qin Bamboo Slips, which says cheng he yi shu yan nian, bie qi shu,yi bing ren (the rice should be marked with the year by the official document, counted separately, so it can be given out to people.)
     二、Shu
     The first slip of the collated version1(0956) may be actually the last of Shu from the residual marks in the slips and the writing position of the titles Weili Zhiguan Ji Qianshou and Mengshu.
     In the division of the chapters, some big adjustments have been made. For example,(1)The related slips of "Cai (the fined money). Ma Jia(a kind of special equipment for protecting the horses)"are delete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hu and its content.(2)Some new residual marks are added.(3)The three slips Heng Zhi(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nit of weight)are sorted into "Zu Shui(rent and taxes)".(4) YingJun Zhi Shu (On army and troops)originally listed alone is now sorted to "Qi Ta(others)".(5) He Fen (plus)and Cheng Fen(times), originally listed alone, is changed into the part "He Fen、Jing Fen&Cheng Fen" with the new part Jing Fen(multiple)added. And it now belongs to the sort "Mian Ji (area)".(6)47(0842)、48(0757), originally listed as "Zu Shui(rent and taxes)", now belongs to "Cui Fen(proration)".(7)141(1853),originally listed as Cui Fen, and212(1655),originally listed as Ying Bu Zhu(not win enough), are now in the part of residual marks.
     The paper gives reasonable interpretations on some important words. For example,(1)5(0388)"wei(do)"in the "wei zhi shu"(the ways of doing something) should be interpreted as "qu"(take);(2)187(0818)"cheng"(multiple) in the "cheng fang ting shu"(method on volume or dimensions) means calculating.(3)180(0767)"tou"in the "tou cheng zhi shu"really means arrive and get.(4)147(0946)"duan gu"should be "zheng jia",or "ping jia", which refers to the state-set fair price.
     It also gives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combination, connection and the restoration of the slips. For example,(1) C060209and C020103are combined withl4 (0817+1939).(2)C410307is joined with30(0775).(3)110is divided into110(0918) and110(C100102+0882);111(C140101+1733) is split in111(C140101) and111(1733),and it makes a reliable combination, connection and restoration of the two groups of rice slips.
     The thesis gives perspective on "Shu", holding the belief that mathematics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 Suan shu Shu (Writings on Reckoning) in Qin and Han Dynasty, with the function of illustrating the procedures, giving formulas or suggesting some problem solving methods. Some abstract "Shu" to some extent reflects the theoretical level in the Suanshu Shu in Qin and Han Dynasty. The paper analyses three different kinds of "Shu":the calculation, the abstract and the prompt, indicating the prompt is only found in Shu.
     This thesis reinterprets the following computational problems.(1)First, it gives an interpretation to the Shao Guang (getting the width of cuboids)computational problem in detail.(2)Then it works out YingJun Zhi Shu (On army and troops). Taking the accurate interpretation to some key bamboo slips words, such as Da Zu(the soldiers), DaZu Shut (the number of the soldiers), liang(a. unit of weight), He(sum)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Liang and He are read together, making the whole part natural and thorough; The result got from the reckoning formulas agrees with that from the writing of the remaining bamboo slips. The recovered troops are approximately a group of soldiers arranged by the form of "two heads and two wings".(3)Finally, it makes an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to159(0983),by combining and calculating with158(0896), whose conclusion is proved by the melting point of iron and copper. It concludes that what this bamboo slip really tells is not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eight of wrought copper and price but the ratio problem between the weight of wrought copper and the charcoal used.
引文
1 方北松、童华:《检测报告》,朱汉民、陈松长主编《岳麓书院藏秦简(壹)》,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12月,第197-201页(附录)。
    1 岳麓秦简鉴定资料。
    2 朱汉民、陈松长主编:《岳麓书院藏秦简(壹)》,第47-106页。
    3 《(?)七年质日》在《释文连读本》中作《二十七年质日》,参《岳麓书院藏秦简(壹)》,第177页。
    4 陈松长:《岳麓书院所藏秦简综述》,《文物》2009年第3期,第76-79页。
    5 陈伟:《岳麓书院秦简“质日”初步研究》,简帛网2012年11月17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755#_ednl)。
    6 以上介绍,参陈松长:《岳麓书院所藏秦简综述》,《文物》2009年第3期,第75-88页。
    1 参李蜻嵘:《〈岳麓书院藏秦简〉(第一卷)国际研读会召开》,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2009年6月11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_NewsStyle.asp?Src_ID=812);苏俊林:《“岳麓书院藏秦简(第二卷)国际研读会”召开》,岳麓书院网2011年4月19日(http://ylsy.hnu.cn/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onid=6&catid=29&id=54&Itemid=141);刘珏:《“岳麓书院藏秦简(三)国际研读会”召开》,岳麓书院网2011年9月27日(http://ylsy.hnu.cn/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onid=5&catid=2 2&id=336&Itemid=128).
    2 朱汉民、陈松长主编:《岳麓书院藏秦简(壹)》;《岳麓书院藏秦简(贰)》,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12月。
    1 在《岳麓书院藏秦简(壹)》出版之前,此篇简的编号均为临时清理号。为便於查看,本文一般按“凡例”补上整理序号。《数》仿此。
    2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9月,第81-85页(图版)、167-176页(释文注释);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北京大学藏秦简概迷》,《文物》2012年第6期,第65-69页;朱凤翰:《北大藏秦简<从政之经>述要》,《文物》2012年第6期,第74-80页。
    1 此前,肖永明己使用“为吏治官及黔首”作为篇名。其注云:“《为吏治官及黔首》取名,亦依据陈松长先生之说。”参氏著:《读岳麓书院藏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割记》,《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3期,第59页(注①)。
    2 李零认为:这个篇名太长,是个主谓宾俱全的长句,未必适合作通名。建议只称“为吏”,就连“之道”也可以不要。参氏著:《秦简的定名与分类》,《简帛》第六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1月,第4页。
    1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第81-85页(图版)、167-176页(释文注释)。张伟:《北京大学获赠珍贵秦简牍:对秦代认知大为丰富和扩展》,《中国文物报》2010年10月27日;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北京大学藏秦简概述》,《文物》2012年第6期,第65-73页;朱凤翰:《北大藏秦简〈从政之经〉述要》,《文物》2012年第6期,第74-80页。
    2 陈松长:《岳麓书院所藏秦简综述》,《文物》2009年第3期,第79-83页;《岳麓书院藏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略说》,《出土文献研究》第九辑,中华书局,2010年1月,第30-36页。
    3 林素清:《秦简〈为史之道>与〈为吏治官及黔首〉研究》,《“中国简帛学国际论坛 2012:秦简牍研究”论文集》,2012年11月,第367页。
    1 朱凤翰:《北大藏秦简〈从政之经〉述要》,《文物》2012年第6期,第70页。
    2 王子今指出,在宣布“更民名曰黔首”之後,秦王朝的正式文告中依然有并不使用“黔首”称谓的情形,如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泰山石刻可见“黎民”称谓,赵高的建议中使用“馀民”称谓,《过秦论》更有“斗弱黔首之民”。参氏著:《说“黔首”称谓——以出土文献为中心的考察》,《出土文献研究》第十一辑,上海:中西书局,2012年12月,第185-187页。
    3 里耶8-455号木方记有“毋敢曰猪曰戏”(张春龙、龙京沙:《湘西里耶秦简8-455号》,《简帛》第四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0月,第12页;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将此牍号写作8-461,参《里耶秦简(壹)》,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年1月,第32页),即不得称“猪”,而要称为“晨”。“饶”字在《为吏治官及黔首》二见:[蠡]畜斗数19 (1578) A;与饶同宫22 (1538) C。是用字具有判断时间意义的又一例征。
    1 参韩巍:《北大秦简中的数学文献》,《文物》2012年第6期;《北大秦简〈算书〉土地面积类算题初识为《“中国简帛学国际论坛2012-秦简牍研究”论文集驾2012年11月,第18-27页;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11月;又《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5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云梦县博物馆:《湖北云梦睡虎地M77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08年第4期;熊北生:《湖北云梦睡虎地M77西汉简牍》,收入国家文物局主编《2008中国重要考古发现》,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3月。
    1 三榈书写其实也是四栏的形式,只不过第四栏为空白而己。
    2 这一点由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高一致指出,参:《读(岳麓书院藏秦简(壹)〉》,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2011年2月28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416);《〈岳麓书院藏秦简(壹)>集释》,武汉: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5月,第25页。
    3 廖继红:《〈为吏治官及黔首〉与〈为吏之道)比较》,简帛网2011年3月4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408)。
    4 吴振红:《〈岳麓书院藏秦简〉(壹)书体研究》,第15页。
    5 陈松长:《秦代宦学读本的又一个版本——岳麓书院藏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略说》简帛网2009年10月1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150);《岳麓书院藏秦简〈为支治官及黔首〉略说》,《出土文献研究》第9辑,第34-35页。
    6 陈伟:《<为吏治官及黔首〉1531, 0072号简试读》,简帛网 2010年1月22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210);《岳麓书院秦简校读》,《简帛》第五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0月。
    1 何有祖:《岳麓书院藏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补割》,简帛网2010年1月23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211)。
    2 凡国楝:《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与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编连互徵一例》,简帛网2011年4月8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433);《江汉考古》2011年第4期,第107-110页。
    3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读〈岳麓书院藏秦简(壹)〉》。
    4 高一致:《〈岳麓书院藏秦简(壹)〉集释》,第26页。
    5 参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读〈岳麓书院藏秦简(壹)〉》2011年3月1日学者评论。
    6 高一致:《〈岳麓书院藏秦简(壹)〉集释》,第26页。
    7 林素清:《秦简<为吏之道〉与〈为吏治官及黔首〉研究》,《“中国简帛学国际论坛2012:秦简牍研究”论文集》,第364-367页。
    1 于洪涛:《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编联二则》,简帛网2013年10月8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 php?id=1924#_ftn17)。
    2 邱亮:《〈岳麓书院藏秦简(一)〉语言文字研究》,吉首:吉首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5月,第10页。
    3 参高一致:《〈岳麓书院藏秦简(壹)〉集释》,第26-27页。
    1 张军成:《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研究》,郑州: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5月,第19-59页。
    2 于洪涛:《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研究》,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5月,第16-36页。
    1 参林素清:《秦简〈为吏之道〉与〈为支治官及黔首〉研究》,《“中国简帛学国际论坛2012:秦简牍研究”论文集》,第361页。高一致的释文实际作此种操作,参氏著:《〈岳 麓书院藏秦简(壹)〉集释》,第28页。
    1 陈松长:《岳麓书院所藏秦简综述》,《文物》2009年第“期,第79, 82-83页。
    2 王于今:《说“黔首”称谓——以出土文献为中心的考察》,《出土文献研究》第十一辑.第181页。
    3 李零:《秦简的定名与分类》,《简帛》第六辑,第3-4页。
    4 黎明钊:《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读记:为吏之道的文本》,《简帛研究(2011)》.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6月,第29-49页。
    5 张军威:《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研究》,第19-59页、第19页注③。
    6 于洪涛:《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研究》,第16-36页。
    1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读〈岳麓书院藏秦简(壹)〉》。
    2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读〈岳麓书院藏秦简(壹)〉》2011年3月1日学者评论。
    3 方勇:《秦简续文字缩》,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年12月,第321、520页(“潦”)。
    1 张军威:《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研究》,第28页。
    2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39页。
    3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读书会《岳麓简〈为吏治官及黔首〉部分简文释文》,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2009年11月27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000)。
    4 张军威:《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研究》,第28页。
    5 参高亨纂、董治安整理:《古字通假会典》,济南:齐鲁书社,1989年7月,第187页。
    6 邱亮:《〈岳麓书院藏秦简(一)〉语言文字研究》,第11-12页。
    7 张军威:《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研究》,第28页。
    1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读书会《岳麓简〈为吏治官及黔首〉部分简文释文》。
    2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39页。
    3 廖继红:《〈为吏治官及黔首〉补释》,简帛网2011年2月28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407)。
    4 广濑薰雄:《释卜鼎——〈释卜缶〉补说》,《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九辑,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10月,第444-446页。此条承何有祖博士提示,特致感谢!
    5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读书会《岳麓简〈为吏治官及黔首〉部分简文释文》。
    1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读书会《岳麓简〈为吏治官及黔首〉部分简立释文》.
    2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第43、70页。
    3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第69-70页。
    4 张军威:《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研究》,第29页。
    5 参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第70页(“衡石不正”一段“译文”)。
    6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39-40页。
    7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里耶秦简[壹]》,第34页。
    1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读书会《岳麓简〈为吏治官及黔首〉部分简文释文》。
    2 陈伟:《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识小》,简帛网2011年4月8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434)。
    3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读<岳麓书院藏秦简(壹)〉》。
    4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读书会《岳麓简〈为吏治官及黔首〉部分简文释文》。
    5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40页。
    6 高一致:《〈岳麓书院藏秦简(壹)〉集释》,第29页。
    7 张军威:《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研究》,第30页。
    1 鲁普平:《读岳麓书院藏秦简(壹)答记二则》,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2013年6月4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065)。
    2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读书会《岳麓简〈为史治官及黔首〉部分简文释文》。
    3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读书会《岳麓简〈为吏治官及黔首〉部分简文释文》。
    4 按:此“容”字为本文拟加。
    5 朱红林:《岳麓简〈为吏治官及黔首》分类研究(一)》,简帛网2011年5月27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481);《出土文献与法律史研究》第一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6月,第94-95页。
    6 张军威:《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研究》,第30页。
    1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40页。
    2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读书毡《岳麓简〈为吏治官及黔首〉部分简文释文》。
    3 张军威:《岳麓秦简〈为史治官及黔首〉研究》,第31页。
    4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40页。
    5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40页。
    6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读书合《岳麓简〈为吏治官及黔首〉部分简文释文》。
    7 张军威:《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研究》,第31页。
    8 参陈剑:《〈奏识书〉校读割记》,《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第四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2月,第393-394页。
    9 曰,据《一切经音义三种校本合刊》第254页。古书中没有“燥”用作粮食堆积单位的例证。
    10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第28页。
    1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读书会《岳麓简〈马吏治官及黔首》部分简文释文》。
    2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40页。
    3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第59页。
    4 参看彭浩:《睡虎地秦简“王室祠”与〈裔律〉考辨》,《简帛》第一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0月,第245页。
    5 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第191页。
    6 参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第44页(“衡石”注)
    7 张军威:《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研究》,第33页。
    8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读〈岳麓书院藏秦简(壹)〉》
    9 张军威:《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研究》,第33页。
    1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41页。
    2 方勇:《读岳麓秦简札记(一)》,简帛网2011年4月11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444)。
    3 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第134页。
    4 彭浩、陈伟、工藤元男主编:《二年律讞与奏书——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出土法律文献释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8月,第92页。
    5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41页。
    1 陈伟:《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识小》。
    2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41-42页。
    3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42页。
    4 廖继红:《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文献学研究》,长沙: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5月,第18页。
    5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42页。
    1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读书会《岳麓简〈为吏治官及黔首〉部分简文释文》。
    2 张军威:《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研究》,第35页。
    3 朱红林:《岳麓简〈为吏治官及黔首〉人口管理与控制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2卷第4期,第8页。
    4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物处:《湘西里耶秦代简牍选释》,《中国历史文物》2003年第1期,第20-22页。
    5 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第188页。
    1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里耶秦简[壹]》,第35页。
    2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第170页;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第178页。
    3 于洪涛:《岳麓秦简〈为史治官及黔首〉研究》,第48页。
    4 张军威:《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研究》,第35页。
    5 张荣强:《读岳麓秦简论秦汉户籍制度》,《晋阳学刊》2013年第4期,第52页。
    6 朱红林:《岳麓简〈为吏治官及黔首〉人口管理与控制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2卷第4期,第9页。
    7 黎明钊:《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读记:为吏之道的文本》,《简帛研究(2011)》第47页。
    8 朱红林:《岳麓简〈为吏治官及黔首〉人口管理与控制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2卷第4期,第9-10页。
    9 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第177页。
    10 张军威:《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研究》,第35页。
    11 张荣强:《读岳麓秦简论秦汉户籍制度》,《晋阳学刊》2013年第4期,第52页。
    1 黎明钊:《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读记:为吏之道的文本》,《简帛研究(2011)》第47页。
    2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物处;《湘西里耶秦代简牍选释》,《中国历史文物》2003年第1期,第22页。
    3 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第177-178页。
    4 张军威:《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研究》,第35页。
    5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42页。
    6 张荣强:《读岳麓秦简论秦汉户籍制度》,《晋阳学刊》2013年第4期,第54页。
    7 参高亨纂、董治安整理:《古字通假会典》,第352页。
    8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读〈岳麓书院藏秦简(壹)〉》。
    9 复旦大学出上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读〈岳麓书院藏秦简(壹)〉》3月1日学者评论。
    1 此承高氏告知。本文多处吸收了高氏的意见,作者十分感谢。
    2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读书会《岳麓简〈为支治官及黔首〉部分简文释文》。
    3 释文参李学勤:《李学勤学卫文化随笔》,第346页。
    4 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第166页。
    5 刘云:《读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答记二则》,简帛网2011年4月26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467)。
    6 汤志彪:《岳麓秦简拾遗》,简帛网2011年6月15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493)。
    7 张军威:《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研究》,第36页。
    1 刘云:《读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答记二则》。
    2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42页。
    3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读书会《岳麓简〈为吏治官及黔首〉部分简文释文》。
    4 张军威:《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研究》,第35页。
    5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读书会《岳麓简〈为吏治官及黔首〉部分简文释文》。
    6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读〈岳麓书院藏秦简(壹)〉》
    7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42页。
    8 释文参李学勤:《李学勤学述文化随笔》,第346页。
    9 彭浩、陈伟、工藤元男主缩:《二年律令与奏识书——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出土法律文献释读》,第189页。
    1 高一致:《〈岳麓书院藏秦简(壹)〉集释》,第33页。
    2 朱红林:《岳麓简〈为吏治官及黔首〉分类研究(一)》,简帛网2011年5月27日;《出土文献与法律史研究》第一辑,第93-94页。
    3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第108页。
    4 中国文物研究所、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龙岗秦简》,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8月,第112页。
    5 释文参李学勤:《李学勤学术文化随笔》,第346页。
    6 何有祖:《读秦简札记(二则)》,简帛网2013年4月13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844)。
    7 何有祖:《利用出土战国语类文献考释战国楚金文、秦简牍文字(二则)》,提交“‘简帛文献与古代史’学卫研讨会暨第二届出土文献青年学者论坛”论文上海复旦大学,2013年10月19-20日。此文由何有祖博士提供,馑致谢忱!
    8 参简帛网“简帛论坛”2013年4月30日(http://www.bsm.org.cn/bbs/read.php?tid=3079)。
    1 参简帛网“简帛论坛”2013年4月30日。
    2 张军威:《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研究》,第38页。
    3 廖继红:《〈为吏治官及黔首〉补释》。
    4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读书会《岳麓简〈为吏治官及黔首〉部分简文释文》。
    5 方勇:《读岳麓秦简割记(四)》,简帛网2011年4月18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460)。
    6 廖继红:《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文献学研究》,第18页。
    1 廖继红:《岳麓秦简〈为史治官及黔首〉文献学研究》,第18页。
    2 陈伟:《关於秦与汉初“入钱镉中”律的几个问题》,《考古》2012年第8期,第73页。
    3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第42页。
    4 陈松长:《睡虎地秦简“关市律”辨证》,《史学集刊》2010年第4期,第18页。
    5 以上释文的断读,参陈伟:《关於秦与汉初“入钱诟中”律的几个问题》,《考古》2012年第8期,第70页。
    6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43页。
    7 张军威:《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研究》,第40页。
    8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43页。
    1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读〈岳麓书院藏秦简(壹)>》。
    2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43页。
    3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第107页。
    4 张军威:《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研究》,第38页。
    5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44页。
    6 于洪涛:《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研究》,第29页。
    7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第27页。
    1 陈伟:《云梦睡虎地秦简〈秦律十八种〉校读(五则)》,《“中国简帛学国际论坛2012:秦简牍研究”论文集》,2012年11月,第233页。
    2 自“入禾仓”至此,释文据陈伟师改读。参氏著:《云梦睡虎地秦简〈秦律十八种〉校读(五则)》,《“中国简帛学国际论坛2012:秦简牍研究”论文集》,第232页。
    3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第25-27页。
    4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读书会《岳麓简〈为吏治官及黔首〉部分简文释文》。
    5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读书会《岳麓简〈为吏治官及黔首》部分简文释文》。
    6 朱红林:《岳麓简〈为史治官及黔首〉人口管理与控制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2卷第4期,第10页。
    1 廖继红:《〈为吏治官及黔首〉补释》。
    2 方勇:《读岳麓秦简札记(四)》。
    3 马芳、张再兴:《岳麓简〈为吏治官及黔首〉校读(一)》,简帛网2011年4月25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465)。
    4 伊强:《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札记二则》,简帛网2011年8月13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539)。
    5 方勇:《读秦简札记一则》,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2010年10月10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680)。
    6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读书会《岳麓简〈为吏治官及黔首〉部分简文释文》。
    7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读书会《岳麓简〈为吏治官及黔首〉部分简文释文》。
    8 朱红林:《岳麓简〈为吏治官及黔首〉分类研究(一)》,简帛网2011年5月27日:《出 土文献与法律史研究》第一辑,第92页。
    1 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第172页。
    2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43页。
    3 于洪涛:《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研究》,第31页。
    4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44页。
    5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第73, 170页。
    6 原注释引文将“杨”字误作“糯”,己据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读<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改。
    7 刘云:《读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答记二则》。
    8 邱亮:《〈岳麓书院藏秦简(一)〉语言文字研究》,第16-17页。
    1 参氏著:《〈岳麓书院藏秦简(壹)〉割记(四则)》,《西南大学2013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简帛语言文字分册)》,重庆:西南大学,2013年10月,第112页。
    2 参陈伟主编:《里耶秦简牍校释(第一卷)》,第86页。
    3 刘云:《读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答记二则》。
    4 参氏著:《〈岳麓书院藏秦简(壹)〉割记(四则)》,《西南大学2013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简帛语言文字分册)》,第113页。
    5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读书会《岳麓简〈为吏治官及黔首〉部分简文释文》。
    1 参氏著:《〈岳麓书院藏秦简(壹)》答记(四则)》,《西南大学2013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简帛语言文字分册)》,第113页。
    2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45页。
    3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第167页。
    4 肖永明:《读岳麓书院藏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答记》,《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3期,第63页。
    5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45页。
    1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45页。
    2 邱亮:《〈岳麓书院藏秦简(一)〉语言文字研究》,第19页。
    3 肖永明:《读岳麓书院藏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答记》,《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3期,第62-63页。
    3 肖永明:《读岳麓书院藏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答记》,《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3期,第63页。
    5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读书会《岳麓简〈为吏治官及黔首〉部分简文释文》。
    6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读〈岳麓书院藏秦简(壹)〉》
    7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45页。
    1 《读〈岳麓书院藏秦简(壹)〉》2011年3月1日学者评论。
    2 《岳麓简〈为吏治官及黔首〉部分简文释文》2009年11月27日学者评论。
    3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读书会《岳麓简〈为吏治官及黔首〉部分简文释文》。
    4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读〈岳麓书院藏秦简(壹)〉》。
    5 此释文与注释不统一,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读〈岳麓书院藏秦简(壹)〉》予以指出。
    6 《读〈岳麓书院藏秦简(壹)〉》2011年3月1日学者评论。
    7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读〈岳麓书院藏秦简(壹)〉》。
    8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读〈岳麓书院藏秦简(壹)>》。
    1 参高亨纂、董治安整理:《古字通假会典》,第410-411页。
    2 转引自蔡伟:《读竹简札记四则》,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2011年4月9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457)。
    3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读〈岳麓书院藏秦简(壹)〉》2011年3月1日学者评论。
    4 蔡伟:《读竹简札记四则》。
    5 蔡伟《读竹简答记四则》2011年4月9日学者评论。
    6 转引自蔡伟:《读竹简札记四则》。
    7 转引白蔡伟:《读竹简札记四则》。
    1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45页。
    2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读书会《岳麓简〈为吏治官及黔首〉部分简文释文》。
    3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读〈岳麓书院藏秦简(骨)(一)》。
    4 《读〈岳麓书院藏秦简(壹)〉》,2011年3月1日学者评论。
    5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读(岳麓书院藏奏简(壹)>》。
    6 转引自高一致:《〈岳麓书院藏秦简(壹)〉集释》,第54页。
    7 朱凤翰:《北大藏秦简<从政之经〉迷要》,《文物》2012年第6期,第76页。
    1 白於蓝:<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校读答记》,第130页。
    2 转引自高一致:《〈岳麓书院藏秦简(壹)〉集释》,第54页。
    3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第169、173页。
    4 朱凤翰:《北大藏秦简〈从政之经〉述要》,《文物》2012年第6期,第76页。
    5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第169、173页。
    6 朱凤翰:《北大藏秦简〈从政之经〉迷要》,《文物》2012年第6期,第76页。
    7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第169-170页。
    8 邱亮:《〈岳麓书院藏秦简(一)〉语言文字研究》,第21页。
    9 朱凤翰:《北大藏秦简〈从政之经〉述要》,《文物》2012年第6期,第76页。
    10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一)〉校注》,第46页。
    11 高一致:《〈岳麓书院藏秦简(一)〉集释》,第55页。
    1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读书会《岳麓简〈为吏治官及黔首〉部分简文释文》。
    2 高一致:《〈岳麓书院藏秦简(壹)〉集释》,第55页。
    3 高一致:《〈岳麓书院藏秦简(壹)》集释》,第55页。
    4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46页。
    5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读书会《岳麓简〈为吏治官及黔首〉部分简文释文》。
    6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读〈岳麓书院藏秦简(壹)〉》
    7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读书会《岳麓简〈为吏治官及黔首〉部分简文释文》。
    8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46页。
    1 此顺序参考了高一致的成果。见氏著:《〈岳麓书院藏秦简(一)〉集释》,第34-35页,
    2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读〈岳麓书院藏秦简(一)〉》。
    1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21页。
    2 方勇:《读岳麓秦简割记(一)》,简帛网2011年4月11日;《读岳麓秦简割记六则》,《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九辑,第759页。
    3 陈剑:《岳麓简〈占梦书〉校读割记三则》,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2011年10月5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677)。
    4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21页。
    5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21页。
    1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读〈岳麓书院藏秦简(壹)〉》。
    2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21页。
    3 廖继红:《〈为吏治官及黔首〉补释》。
    4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22页。
    5 廖继红:《〈为吏治官及黔首〉补释》。
    6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22页。
    7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21页。
    8 张春龙、龙京沙:《湘西里耶秦简8-455号》,《简帛》第四辑,第12页;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里耶秦简[壹]》,第32页。
    1 张春龙、龙京沙:《湘西里耶秦简8-455号》,《简帛》第四辑,第12页。
    2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22页。
    3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第45页。
    4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读〈岳麓书院藏秦简(壹)〉》。
    5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22页。
    6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22页。
    7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读〈岳麓书院藏秦简(壹)〉》。
    8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读〈岳麓书院藏秦简(壹)〉》。
    9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21页。
    1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22页。
    2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22页。
    3 廖继红:《〈为吏治官及黔首〉补释》。
    4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第21页(“木”条注)。
    1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23页。
    2 张军威:《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研究》,第44页。
    3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第131页。
    4 鲁普平:《读岳麓书院藏秦简(壹)答记二则》。
    5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23页。
    1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21页。
    2 张春龙、龙京沙:《湘西里耶秦简8-455号》,第12页。
    3 胡平生:《里耶秦简8-455号木方性质刍谈》,第24页。
    4 游逸飞:《里耶秦简8-455号木方选释》,《简帛》第六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1月,第93页。
    5 马芳、张再兴:《岳麓简〈为吏治官及黔首〉校读(一)》。
    6 高一致:《〈岳麓书院藏秦简(壹)〉集释》,第37页。
    7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21页。
    1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读〈岳麓书院藏秦简(壹)〉》。
    2 马芳、张再兴:《岳麓简〈为吏治官及黔首〉校读(一)》。
    3 朱红林:《岳麓简〈为吏治官及黔首〉人口管理与控制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2卷第4期,第6页。
    4 廖继红:《〈为吏治官及黔首〉补释》。
    5 朱红林:《岳麓简〈为吏治官及黔首〉人口管理与控制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2卷第4期,第6页。
    6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第61页。
    7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读〈岳麓书院藏秦简(壹)〉》。
    8 何有祖:《岳麓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答记一则》。
    9 廖继红:《〈为吏治官及黔首〉补释》。
    1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24页。
    2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24页。
    3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读书会《岳麓简〈为吏治官及黔首〉部分简文释文》。
    4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读书会《岳麓简〈为吏治官及黔首〉部分简文释文》。
    5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24页。
    6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读书会《岳麓简〈为吏治官及黔首〉部分简文释文》。
    7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读〈岳麓书院藏秦简(壹)〉》。
    8 陈伟:《岳麓秦简〈为吏〉与〈说苑〉对读》,简帛网2009年12月1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186);收入氏著:《岳麓书院秦简校读》,《简帛》第五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0月,第13页。
    9 陈伟:《岳麓秦简〈为吏〉与〈说苑〉对读》。
    1 陈伟:《岳麓秦简〈为吏〉与〈说苑〉对读》。
    2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24页。
    3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读书会《岳麓简〈为吏治官及黔首〉部分简文释文》。
    4 陈伟:《岳麓秦简〈为吏〉与〈说苑)对读》。
    5 参简28(残4-1-1+0928)“安乐之所必戒”中“戒”字的胄法。
    6 廖继红:《〈为吏治官及黔首〉补释》。
    7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24页。
    1 廖继红:《〈为吏治官及黔首〉补释》。
    2 邱亮:《〈岳麓书院藏秦简(一)〉语言文字研究》,第11页。
    3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25页。
    4 肖永明:《读岳麓书院藏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答记》,《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3期,第64页。
    5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25页。
    6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24页。
    1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25页。
    2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26页。
    3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26页。
    4 廖继红:《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文献学研究》,第17页。
    5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26页。
    6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26页。
    7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26页。
    8 参《读〈岳麓书院藏秦简(壹)〉》2011年3月1日学者评论。
    1 廖继红:《〈为吏治官及黔首〉补释》。
    2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26页。
    3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26页。
    4 肖永明:《读岳麓书院藏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割记》,《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3期,第63页。
    5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26页。
    6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26页。
    1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26页。
    2 廖继红:《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文献学研究》,第17-18页。
    3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27页。
    4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26页。
    5 参王引之:《经传释词》,长沙:岳麓书社,1984年1月,第102页。
    6 任海林:《读〈睡虎地秦墓竹简〉札记(十一则)》,简帛网2013年11月3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945).
    1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26页。
    2 廖继红:《〈为吏治官及黔首〉补释》
    3 廖继红:《〈为吏治官及黔首〉补释》
    4 马芳、张再兴:《岳麓简〈为吏治官及黔首〉校读(一)》。
    5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12页。
    6 邱亮:《〈岳麓书院藏秦简(一)〉语言文字研究》,第11-12页。
    7 马芳、张再兴:《岳麓简〈为吏治官及黔首〉校读(一)》。
    8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第47页。
    9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第48页。
    10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第137页。
    11 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第157页。
    12 中国文物研究所、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龙岗秦简》,第89页。
    13 马芳、张再兴:《岳麓简《为吏治官及黔首〉校读(一)》。
    1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27页。
    2 马芳、张再兴:《岳麓简〈为吏治官及黔首〉校读(一)》。
    3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第130页。
    4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27页。
    5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27页。
    6 肖永明:《读岳麓书院藏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答记》,《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3期,第63-64页。
    7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读〈岳麓书院藏秦简(壹)〉》。
    8 伊强:《岳麓秦简〈为支治官及黔首)答记二则》。
    1 廖继红:《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文献学研究》,第12页。
    2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28页。
    3 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照:《居延汉简释文合校》,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1月,第34页。
    4 卜宪群:《秦汉官僚制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12月,第270页。
    5 陈伟:《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识小》。
    6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28页。
    7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28页。
    1 朱红林:《岳麓简〈为吏治官及黔首〉分类研究(一)》,简帛网2011年5月27日:《出土文献与法律史研究》第一辑,第82页。
    2 朱红林:《岳麓简〈为史治官及黔首〉分类研究(一)》,简帛网2011年5月27日:《出土文献与法律史研究》第一辑,第83页。
    3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28页。
    4 朱红林:《岳麓简〈为吏治官及黔首〉分类研究(一)》,简帛网2011年5月27日:《出土文献与法律史研究》第一辑,第83页。
    5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第154页。
    6 廖继红:《〈为吏治官及黔首〉补释》。
    7 高一致:《〈岳麓书院藏秦简(壹)〉集释》第40页。
    8 马芳、张再兴:《“小男女渡量”考释》,《广西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第170-171页。
    9 廖继红:《〈为吏治官及黔首〉补释》。
    10 马芳、张再兴:《“小男女渡量”考释》,第171-172页。
    1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读〈岳麓书院藏秦简(壹)>》。
    2 廖继红:《〈为吏治官及黔首〉补释》。
    3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28页。
    4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29页。
    5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29页。
    6 朱红林:《岳麓简〈为吏治官及黔首》分类研究(一)》,简帛网2011年5月27日;《出土文献与法律史研究》第一辑,第88页。
    7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29页。
    8 廖继红:《〈为吏治官及黔首〉补释》。
    1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29页。
    2 参高一致:《读简琐记(五则)》(未刊稿)。
    3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读〈岳麓书院藏秦简(壹)〉》。
    4 马芳、张再兴:((岳麓简〈为支治官及黔首〉校读(一)》。
    于载世君:《云梦秦律注译商兑(续)》,简帛网2008年4月26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822#_ednl)。
    5 陈伟:《云梦睡虎地秦律“攻问”试说》,简帛网2010年8月30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288)
    1 转引自陈伟:《云梦睡虎地秦律“攻间”试说·补记》。
    2 马芳、张再兴:《岳麓简〈为吏治官及黔首〉校读(一)》。
    3 陈送文:《战国秦汉简帛字词补释(五则)》,《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5卷第1期,第23页。
    4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第49-50页。
    5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第47页。
    1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29页。
    2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第47页。
    3 廖继红:《《为吏治官及黔首》补释》。
    4 廖继红:《〈为吏治官及黔首〉补释》。
    5 彭浩、陈伟、工藤元男主编:《二年律令与奏识书—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出土法律文献释读)},第147页。
    6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30页。
    7 廖继红:《〈为吏治官及黔首〉补释》。
    8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29页。
    9 廖继红:《〈为吏治官及黔首〉补释》。
    1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30页。
    2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30页。
    3 廖继红:《〈为吏治官及黔首〉补释》。
    4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30页。
    5 朱凤翰:《北大藏秦简〈从政之经〉述要》,《文物》2012年第6期,第74页。
    6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30页。
    7 肖永明:《读岳麓书院藏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割记》,《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3期,第64页。
    8 廖继红:《〈为吏治官及黔首〉补释》。
    1 参《读〈岳麓书院藏秦简(壹)〉》2011年3月1H学者评论。
    2 廖继红:《〈为吏治官及黔首〉补释》。
    3 参《读〈岳麓书院藏秦简(壹)〉》2011年3月1日学者评论。
    4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30页。
    5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30页。
    6 肖永明:《读岳麓书院藏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割记》,《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3期,第62页。
    7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30页。
    8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31页。
    1 廖继红:《〈为吏治官及黔首〉补释》。
    2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31页。
    3 朱凤翰:《北大藏秦简〈从政之经》述要》,《文物》2012年第6期,第74页。
    4 连助名:《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与古代思想》,《江汉考古》2008年第4期,第92页。
    5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第168页。
    6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31页。
    7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读〈岳麓书院藏秦简(壹)>》。
    8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31页。
    9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31页。
    10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读〈岳麓书院藏秦简(壹)〉》
    11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32页。
    1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32页。
    2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第168页(注[三])。
    3 夏利亚:《秦简文字集释》,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5月,第417页。
    4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32页。
    5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32页。
    6 张军威:《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研究》,第21页。
    7 张军威:《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研究》,第57页。
    8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第168页(注[四])。
    1 白於蓝:《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校读割记》,《江汉考古》2010年第3期,第125-126页。
    2 陈伟:《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识小》。
    3 何有祖:《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补释二则》,简帛网2011年4月9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438)。
    4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32页。
    5 白於蓝:《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校读割记》,第126页。
    6 邱亮:《〈岳麓书院藏秦简(一)>语言文字研究》,第16页。
    7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32页。
    1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32页。
    2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32页。
    3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32页。
    4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第167, 168页(注[八])
    5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读〈岳麓书院藏奏简(壹)〉》
    6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33页。
    7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33页。
    8 廖继红:《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文献学研究》,第14页。
    1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33页。
    2 朱红林:《岳麓简〈为吏治官及黔首〉人口管理与控制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2卷第4期,第5-6页。
    3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32页。
    4 朱红林:《岳麓简〈为吏治官及黔首〉人口管理与控制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2卷第4期,第5页。
    5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33页。
    6 伊强:《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补说》,简帛网2009年12月28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197)。
    7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33页。
    8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读〈岳麓书院藏秦简(壹)〉》
    9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33页。
    10 伊强:《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补说》,简帛网2009年12月28日。
    1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33页。
    2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读〈岳麓书院藏秦简(壹)〉》。
    3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读<岳麓书院藏秦简(壹)〉》。
    4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33-34页。
    5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34页。
    1 参陈伟主编:《里耶秦简牍校释(第一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第2页。
    2 于洪涛:《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研究》,第31页。
    3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第133页。
    4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34页。
    5 参高村武幸:《汉代材官、骑士的身份》,《简帛研究二○○四》,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第449-463页。
    1 马芳、张再兴:《岳麓简〈为吏治官及黔首〉校读(一)》。
    2 汤志彪:《岳麓秦简拾遗》,简帛网2011年6月15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493)。
    3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第89页。
    4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第89页。
    5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第93、94、109页。
    1 廖继红:《〈为吏治官及黔首〉补释》。
    2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第152页。
    3 廖继红:《〈为吏治官及黔首〉补释》。
    4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读〈岳麓书院藏秦简(一)〉》。
    5 张新俊:《读岳麓秦简答记一则》,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2011年3月16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432)。
    6 转引自张新俊:《读岳麓秦简割记一则》。
    7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一)〉校注》,第35页。
    8 释文参李学勤:《李学勤学卫文化随笔》,第346页。
    9 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第166页。
    1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35页。
    2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读〈岳麓书院藏秦简(壹)〉》。
    3 何有祖:《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补释二则》
    4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35页。
    5 何有祖:《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补释二则》。
    1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35页。
    2 廖继红:《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文献学研究》,第16页。
    3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读〈岳麓书院藏秦简(壹)〉》。
    4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35页。
    5 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第188页。
    1 张军威:《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研究》,第53页。
    2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一)〉校注》,第36页。
    3 张军威:《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研究》,第20页。
    4 张军威:《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研究》,第20页。
    5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第168页。
    1 陈伟:《岳麓秦简〈为吏〉与〈说苑〉对读》,简帛网2009年12月1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186);《岳麓书院秦简校读》,《简帛》第五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0月,第13-14页。
    2 参《岳麓简〈为吏治官及黔首〉部分简文释文》2009年12月1日学者评论。
    3 任海林:《读〈睡虎地秦墓竹简〉答记(十一则)》。
    4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读书会《岳麓简〈为吏治官及黔首〉部分简文释文》。
    5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读〈岳麓书院藏秦简(壹)〉》。
    6 夏利亚:《秦简文字集释》,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5月,第421页。
    7 廖继红:《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文献学研究》,第11页。
    8 夏利亚:《秦简文字集释》,第421页。
    1 张军威:《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研究》,第21页。
    2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读书会《岳麓简<为吏治官及黔首〉部分简文释文》。
    3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读书会《岳麓简〈为吏治官及黔首〉部分简文释文》。
    4 张军威:《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研究》,第23页。
    5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读〈岳麓书院藏秦简(壹)〉》
    6 张军威:《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研究》,第21页。
    7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36页。
    8 转引自高一致:《〈岳麓书院藏秦简(壹)〉集释》,第47页。
    9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读〈岳麓书院藏秦简(壹)〉》
    10 张军威:《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研究》,第22页。
    11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36页。
    12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第169页。
    1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36夷。
    2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36页。
    3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第169页(注[五])
    3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读<岳丽书院藏秦简(壹)〉》。
    5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读<岳麓书院藏秦简(壹)〉》。
    6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读<岳麓书院藏秦简(壹)〉》
    7 张军威:《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研究》,第22页。
    8 邱亮:《〈岳麓书院藏秦简(一)>语言文字研究》,第18页。
    9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占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读必岳麓书院藏秦简(壹)〉》。
    10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36页。
    11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37页。
    12 张军威:《岳麓秦简衫为吏治官及黔首〉研究》,第21页。
    1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读〈岳麓书院藏秦简(壹)〉》。
    2 刘云:《〈为吏之道》与〈为吏治官及黔首〉对读答记》,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2011年4月15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470)。
    3 陈松长:《岳麓书院所藏秦简综述》,《文物》2009年第3期,第82页。
    4 陈伟:《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识小》。
    5 刘云:《〈为吏之道〉与〈为吏治官及黔首〉对读札记》。
    6 方勇:《读岳麓秦简札记(一)》;《读岳麓秦简札记六则》,《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九辑,第759页。
    7 刘云:《〈为吏之道〉与〈为吏治官及黔首》对读札记》。
    8 凡国楝:《岳麓秦简〈占梦书〉校读拾补》,《甘肃省第二届简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2月,第582-583页。
    1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读〈岳麓书院藏秦简(壹)〉》。
    2 方勇:《读岳麓秦简割记(二)》,简帛网2011年4月13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448);《读岳麓秦简割记六则》,《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九辑,第760-761页。
    3 邱亮:《〈岳麓书院藏秦简(一)〉语言文字研究》,第19-20页。
    4 刘云:《〈为吏之道》与〈为吏治官及黔首〉对读割记》。
    5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37页。
    6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第169页。
    7 陈松长:《岳麓书院所藏秦简综述》,《文物》2009年第3期,第82页。
    8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读〈岳麓书院藏秦简(壹)〉》。
    1 蔡伟:《读竹简札记四则》
    2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37页。
    3 张军威:《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研究》,第24页。
    4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37页。
    5 伊强:《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补说》。
    6 张军威:《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研究》,第24页。
    7 陈伟:《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识小》。
    8 张军威:《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研究》,第24页。
    9 张军威:《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研究》,第24页。
    1 复旦大学出上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读〈岳麓书院藏秦简(壹)〉》。
    2 转引自高一致:《〈岳麓书院藏秦简(壹)〉集释》,第49页。
    3 朱凤翰:《北大藏秦简《从政之经〉述要》,《文物》2012年第6期,第77页。
    4 张军威:《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研究》,第24页。
    5 张军威:《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研究》,第24页。
    6 朱凤翰:《北大藏秦简〈从政之经》述要》,《文物》2012年第6期,第77页。
    7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读《岳麓书院藏秦简(壹)〉》。
    8 邱亮:《〈岳麓书院藏秦简(一)〉语言文字研究》,第15页。
    9 朱凤翰:《北大藏秦简〈从政之经〉述要》,《文物》2012年第6期,第77页。
    10 朱凤翰:《北大藏秦简〈从政之经〉述要》,《文物》2012年第6期,第77页。
    1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第169页(注[一一])
    2 张军威:《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研究》,第25页。
    3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38页。
    4 朱凤翰:《北大藏秦简《从政之经〉述要》,《文物》2012年第6期,第77页。
    5 杨宗兵:《学习〈为吏之道〉勤修“为官之德”》,《华夏文化》2012年第1期,第39页。
    6 张军威:《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研究》,第25页。
    7 张军威:《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研究》,第26页。
    8 张军威:《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研究》,第26页。
    9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38-39页。
    10 高一致:《〈岳麓书院藏秦简(壹)》集释》,第50页。
    11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39页。
    1 汤志彪:《岳麓秦简拾遗》。
    2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39页。
    3 参高亨纂、董治安整理:《古字通假会典》,第570页。
    4 方勇:《读岳麓秦简答记(二)》;《读岳麓秦简答记六则》,《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九辑,第759-760页。
    5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读〈岳麓书院藏秦简(壹)〉》。
    6 杨宗兵:《学习〈为吏之道》勤修“为官之德”》,《华夏文化》2012年第1期,第39页。
    7 张军威:《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研究》,第26页。
    1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第170页(注[注])。
    2 凡国楝:《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与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编连互徵一例》。
    3 肖永明:《读岳麓书院藏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答记》,《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3期,第63页。
    4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读〈岳麓书院藏秦简(一)〉》。
    5 陈伟:《〈为吏治官及黔首〉1531, 0072号简试读》,简帛网2010年1月22日;《岳麓书院秦简校读》,《简帛》第五辑,第12页。
    1 陈伟:《<为吏治官及黔首>1531、0072号简试读》。
    2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47页。
    3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第47页。
    4 陈伟:《《为吏治官及黔首〉1531, 0072号简试读》,简帛网2010年1月22日;《岳麓书院秦简校读)),《简帛》第五辑,第11页。
    5 陈松长:《岳麓书院藏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略说》,第35页。
    1 陈伟:《〈为吏治官及黔首〉1531, 0072号简试读》,简帛网2010年1月22 H;《岳麓书院秦简校读》,《简帛》第五辑,第12页。
    2陈松长:《岳麓书院藏秦简〈为史治官及黔首〉略说》,《出土文献研究》第九辑,第35页。
    3 何有祖:《岳麓书院藏秦简〈为史、治官及黔首〉补割》,简帛网2010年1月23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211)。
    4 陈伟:《〈为吏治官及黔首〉1531, 0072号简试读》,简帛网2010年1月22日;《岳麓书院秦简校读》,《简帛》第五辑,第12页。
    5 陈松长:《岳麓书院藏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略说》,《出土文献研究》第九辑,第35页。
    6 陈伟:《〈为吏治官及黔首〉1531, 0072号简试读》,简帛网2010年1月22日;《岳麓书院秦简校读》,《简帛》第五辑,第12页。
    7 陈松长:《岳麓书院藏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略说》,第35页。
    8 陈伟:《〈为吏治官及黔首〉1531, 0072号简试读》,简帛网2010年1月22日;《岳麓 书院秦简校读》,《简帛》第五辑,第12页。
    1 陈伟:《〈为吏治官及黔首〉1531, 0072号简试读》,简帛网2010年1月22日;《岳麓书院秦简校读》,《简帛》第五辑,第12页。
    2 陈伟:《〈为吏治官及黔首〉1531, 0072号简试读》,简帛网2010年1月22日:《岳麓书院秦简校读》,《简帛》第五辑,第12页。
    3 陈松长:《岳麓书院藏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略说》,第32-33页。
    4 李零:《秦简的定义与分类》,《简帛》第六辑,第4页。
    5 先前该篇曾被名之为《官箴》(《文物》2009年第3期,第79页)、《吏道》(2009年6月《岳麓书院藏秦简》第一卷国际研读会专家的意见)。
    6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第167-176页(释文注释):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北京大学藏秦简牍概述》,《文物》2012年第6期,第65-73页;朱凤翰:《北大藏秦简〈从政之经〉迷要》,《文物》2012年第6期,第74-80页。
    1 14(0817+1939)、18(1835+1744)、60(1827+1638)、70(1836+0800)、90(0021+0409)、94(2021+0822)、115(2173+0137)、121(1659+0858)、127(J9+Jll)、139(1826+1842)、143(0933+0937)、153(0828+0819)、166(2103+2160)、191(0768+0808)、208(2198+2179)各含2个清理号,110(0918+0882+0100102)、207(0020107+2197+0799)各含2个清理号和1个残片,111(0140101+1733)、125(0410106+1193)、203(0920+0410104)、210(0100108+0497)含1个清理号和1个残片,其馀12个为独立残片。
    2 据肖灿、朱汉民最初统计,《数》有竹简220馀枚和一些残片。参氏著:《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的主要内容历史价值》,《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3期,第39页‘後肖灿统计,《数》有编号简234枚,残片19枚。参氏著:《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研究》,长沙:湖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12月,第9页。
    3 吴朝阳说简长一尺三寸,参氏著:《张家山汉简〈算数书〉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第13页。
    4 据肖灿:《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研究》,第9页。
    5 详参整理本附录《各枚简的表徵测量资料字数记录表》。
    1 据肖灿:《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研究》,第9页。
    2 苏意雯等:《〈数〉简校勘》,《HPM通讯》2012年第十五卷第十一期,第4版(注35)
    3 苏意雯等:《〈数〉简校勘》,《HPM通讯》2012年第十五卷第十一期,第3版(注26)
    4 肖灿:《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研究》,第10页。
    5 参氏著:《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研究》,第11-14页。
    6 简帛网2012年2月5日。
    1 肖灿:《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研究》,第15-16页。
    1 肖灿、朱汉氏:《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的主要内容历史价值》,《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3期,第49-50页。
    2 吴朝阳:《张家山汉简〈算数书〉研究》,第149页。
    3 陈松长:《岳麓书院所藏秦简综迷》,《文物》2009年第3期,第85页。
    1 肖灿、朱汉民《岳麓书院藏秦简〈效〉的主要内容历史价值》,《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3期,第41-48页。
    2 郭书春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数学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10月,第65-66页。
    3 肖灿:《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研究》,第18页。
    1 肖作政编译:《〈九章算卫〉今解》,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年5月,第4页(“里田”注)。
    2 整理本2(0887)注(一)。
    3 肖灿、朱汉民:《岳麓书院藏秦简〈数书》中的土地面积计算》,《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3卷第2期,第13页。
    4 苏意雯等:《HPM通讯》2012年第十五卷第十一期,第29版(注305)。
    1 参许道胜、李薇:《从用语“术”字的多样表达看岳麓书院秦简《数〉书的性质》,《史学集刊》2010年第4期,第21-27页;肖灿:《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研究》,第10页。
    1 许道胜、李薇:《岳麓书院所藏秦简〈数〉释文校补》,《江汉考古》2010年第4期,第120页。
    2 肖灿、朱汉民:《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的主要内容历史价值》,《中国史研究》 2009年第3期,第42页;朱汉民、肖灿:《从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看周秦之际的几何学成就》,《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3期,第57页:肖灿、朱汉民:《岳麓书院藏秦简〈数书〉中的土地面积计算》,《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3卷第2期,第13页。
    3 释文参李学勤:《李学勤学术文化随笔》,第346页。
    4 释文参李学勤:《李学勤学术文化随笔》,第346页。
    5 胡平生:《解读青川秦墓木牍的一把钥匙》,《胡平生简牍文物论稿》,上海:中西书局,2012年12月,第119页。
    6 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第166页。
    7 韩巍:《北大秦简<算书>土地面积类算题初识》》,《“中国简帛学国际论坛2012:秦 简牍研究”论文集》,第23页。
    1 韩巍:《北大秦简〈算书>土地面积类算题初识》》,《“中国简帛学国际论坛2012:秦简牍研究”论文集》,第24页。
    2 日本“中国古算书研究会”:《岳麓书院藏〈数>译注稿(1)》,简帛网2013年1月30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824)。
    3 整理本1(0966)注[四]。
    4 吴文俊主编、沈康身分卷主编:《中国数学史大系》第二卷《中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8月,第117页。
    5 日本“中国古算书研究会”:《岳麓书院藏〈数〉译注稿(1)》。
    1 日本“中国古算书研究会”:《岳麓书院藏〈数〉译注稿(1)》。
    2 日本“中国古算书研究会”:《岳麓书院藏〈数〉译注稿(1)》
    3 肖灿、朱汉民:《岳麓书院藏秦简〈数书〉中的土地面积计算》,《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3卷第2期,第12页。
    4 肖灿:《岳麓书院藏秦简〈数〉书释文·简注》,提交“岳麓书院藏秦简(第二卷)国际研读会”讨论稿,长沙:岳麓书院,2010年9月,第11页;肖灿:《秦汉土地测算与数学抽象化——基於出土文献的研究》,《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6卷第5期,第12页。
    1 鲁家亮:《读岳麓秦简《数》笔记(一)》。
    2 日本“中国古算书研究会”:《岳麓书院藏〈数〉译注稿(2)》,简帛网2013年4月20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845)。
    3 郭书春也认为此题宜归入“合分”一类,参肖灿:《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研究》,第50页。
    4 “乘分”之名,取自《九章算术·方田》。《算数书》作“分乘”(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第250页)。
    5 “径分”之名,取自《算数书》(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第252页),《九章算述·方田》作“经分”
    1 许道胜、李薇:《从用语“术”字的多样表达看岳麓书院秦简〈数〉书的性质》,《史学集刊》2010年第4期,第26页。
    2 整理本1 (0956)注[三]。
    3 2010年10月一5日,电子邮件。
    4 孙论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12月,第478页。
    5 日本“中国古算述研究会”:《岳麓书院藏〈数〉译注稿(2)》。
    6 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第251-252页。
    7 钱宝综校点:《算经十书》,第95-96页(《九章算卫》)。
    1 整理本1(0956)注[二]。
    2 方勇:《读岳麓书院藏秦简答记二则》,简帛网2009年11月24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180)。
    3 郭书春:《古代世界数学泰斗刘徽》,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3月,第5-6
    1 苏意雯等:《HPM通讯》2012年第十五卷第十一期,第10版(注105)。“五分步四”“六分步五”後均有断读符号“(?)”,苏意雯等称之为“勾识记号”,统计《数》简中共有52个勾识记号。其注云:“(?)”表示勾识记号,是抄录者或诵习者所做的标识或记识,与今之顿号“、”相通。参《〈数〉简校勘》,《HPM通讯》2012年第十五卷第十一期,第3版(注26)。
    2 日本“中国古算书研究会”:《岳麓书院藏〈数〉译注稿(2)》。
    3 许道胜:《岳麓秦简<数>书诸疑难简的缀合与编连》,简帛网2012年2月5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634)。
    1 丘光明、丘隆、杨平:《中国科学技卫史·度量衡卷》,北京:科学技卫出版社,2001年6月,第185页。
    2 只是当时使用的简号为临时清理号而非整理号(参预答辩稿,2011年5月)
    3 肖灿:《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研究》,第50, 104页。
    1 日本“中国古算书研究会”:《岳麓书院藏〈数〉译注稿(2)》。
    2 肖灿:《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研究》,第39页。
    3 苏意雯等:《《数〉简校勘》,《HPM通讯》2012年第十五卷第十一期,第4版(注35)。
    4 陈松长:《岳麓书院所藏秦简综述》,《文物》2009年第3期,第85页。
    1 苏意雯等:《HPM通讯》 2012年第十五卷第十一期,第8版(注90)。
    2 日本“中国古算书研究会”;《岳麓书院藏〈数〉译注稿(2)》
    3 丘光明、丘隆、杨平:《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第178-179页。
    1 [日]大川(俊隆)、张替(俊夫)、田村(诚):《封于岳麓书院藏秦筒<数>释文·筒注的我们研讨结果》,提交“撤麓害院藏秦筒(第二卷)国际研讨会”评论稿,长沙:岳麓书院,2010年9月第6页(第16条)。
    2 日本“中国古算害研究会”:《岳麓书院藏<数>择注稿(2)》。
    3 苏意雯等:《HPM通讯》2012年第十五卷第十一期,第9版(注104)。
    1 肖灿、朱汉民:《岳麓书院藏秦简〈数书〉中的土地面积计算》,《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3卷第2期,第11页。
    2 许道胜、李薇:《岳麓书院所藏秦简〈数〉释文校补》,《江汉考古》2010年第4期,第114页。
    3 苏意雯等有不同看法,其云:从方法论来看,本题与大广田术都是将广从化为假分术之後相乘。不过,《九章算术》与《算数书》中对应於“大广”的题目,数字都是假分数,也就是整数带著一个真分数。然而,本题的数字是整数带了两个真分数,而其中一组真分数和还大於1。这一点就跟“大广”略为不同,反而跟《九章算术》与《等数书》的“少广”所对应的题目类似。因为本题的术文简略,无法确认作者的想法是否与《九章算术》与《等数书》的大广术相同,所以,不宜贸然将之对应“大广术”。或许可以将之视为—单纯的分数运算例,或是将本题与下面几道类似题视为自成一类。参氏著:《HPM通讯》2012年第十五卷第十一期,第9版(注98)。
    4 许道胜、李薇:《岳麓书院所藏秦简〈数〉释文校补》,《江汉考古》2010年第4期,第117页。
    5 肖灿:《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研究》,第39页。
    1 许道胜、李薇:《岳麓书院所藏秦简〈数》释文校补》,《江汉考古》2010年第4期,第117页。
    2 肖灿、朱汉民:《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的主要内容历史价值》,《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3期,第41页。
    3 苏意雯等:《HPM通讯》2012年第十五卷第十一期,第9版(注98)。
    4 日本“中国古算书研究会”:《岳麓书院藏〈数〉译注稿(2)》。
    1 许道胜、李薇:《岳麓书院所藏秦简〈数〉释文校补》,《江汉考古》2010年第4期,第122页。
    2 许道胜、李薇;《岳麓书院所藏秦简〈数〉释文校补》,《江汉考古》2010年第4期,第120页。
    3 许道胜、李薇:《岳麓书院所藏秦简〈数〉释文校补》,《江汉考古》2010年第4期,第121页。
    4 肖灿、朱汉民:《岳麓书院藏秦简〈数书〉中的土地面积计算》,《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3卷第2期,第11页。
    1 肖灿:《秦汉土地测算与数学抽象化——基於出土文献的研究》,《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6卷第5期,第13页。
    2 白尚恕著:《<九章算术〉注释》,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年12月,第33页。
    3 钱宝综主编:《中国数学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64年11月,第42页。
    4 钱宝综校点:《算经十书》,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10月,第102-103页(《九章算术》)。
    5 许道胜、李薇:《岳麓书院所藏秦简〈败〉释文校补》,《江汉考古》2010年第4期,第119页。
    6 朱汉民、肖灿:《从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看周秦之际的几何学成就》,《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3期,第52页。
    1 许道胜、李薇:《岳麓书院所藏秦简〈数〉释文校补》,《江汉考古》2010年第4期,第119页。
    2 肖灿、朱汉民:《岳麓书院藏秦简〈数书〉中的土地面积计算》,《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3卷第2期,第13页。
    3 韩巍:《北大秦简〈算书〉土地面积类算题初识》》,《“中国简帛学国际论坛2012:奏简牍研究”论文集》,第19页。
    1 参钱宝综校点:《算经十书》,第103-108页(《九章算术》)。
    2 钱宝综校点:《算经十书》,第56页(《周髁算经》)。
    3 许道胜、李薇:《岳麓书院所藏秦简〈数〉释文校补》,《江汉考古》2010年第4期,第123页。
    4 韩巍:《北大秦简〈算书〉土地面积类算题初识》》,《“中国简帛学国际论坛2012:秦简牍研究”论文集》,第19页。
    5 朱汉民、肖灿:《从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看周秦之际的几何学成就》,《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3期,第52页。
    6 许道胜、李薇:《岳麓书院所藏秦简〈数>释文校补》,《江汉考古》2010年第4期,第123页。
    7 苏意雯等:《HPM通讯》2012年第十五卷第十一期,第10版(注116)。
    8 朱汉民、肖灿:《从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看周秦之际的几何学成就》,《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3期,第52页。
    9 韩巍:《北大秦简〈算书〉土地面积类算题初识》》,《“中国简帛学国际论坛2012:秦简牍研究”论文集》,第19页。
    1 许道胜、李薇:《岳麓书院所藏秦简〈数〉释文校补》,《江汉考古》2010年第4期,第123页。
    2 钱宝琮校点:《算经十书》,第40页(《周牌算经》)
    3 朱汉民、肖灿:《从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看周秦之际的几何学成就》,《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3期,第52页。
    4 韩巍:《北大秦简〈算书〉土地面积类算题初识》》,《“中国简帛学国际论坛2012:秦简牍研究”论文集》,第19页。
    5 谢坤:《岳麓(贰)“租税”类算题札记》
    6 参钱宝琮校点:《算经十书》,第107页(《九章算术》)。
    7 参钱宝琮校点:《算经十书》,第103页(《九章算术》)。
    8 参钱宝琮校点:《算经十书》,第106页(《九章算术》)
    1 参钱宝综校点:《算经十书》,第107页(《九章算术》)。
    2 日本“中国古算书研究会”:《岳麓书院藏〈数〉译注稿(2)》。
    3 许道胜、李薇:《岳麓书院所藏秦简〈数〉释文校补》,《江汉考古》2010年第4期,第116页。
    1 陈伟主编:《里耶秦简牍校释(第一卷)》,第98页。
    2 肖灿、朱汉民:《岳麓书院藏秦简〈数书〉中的土地面积计算》,《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3卷第2期,第12页。
    3 肖灿、朱汉民:《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的主要内容历史价值》,《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3期,第42页;《岳麓书院藏秦简〈数书〉中的土地面积计算》,《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3卷第2期,第12页。
    1 转引自肖灿:《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研究》,第46页。
    2 日本“中国古算书研究会”:《岳麓书院藏〈数〉译注稿(2)》
    1 参鲁家亮:《读岳麓秦简〈数〉笔记(二)》,简帛网2012年3月23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656)。在预答辩稿中,我们已持此这种看法。
    2 许道胜、李薇:《岳麓书院所藏秦简〈数〉释文校补》,《江汉考古》2010年第4期,第113页。
    1 许道胜、李薇:《岳麓书院所藏秦简〈数〉释文校补》,《江汉考古》2010年第4期,第113页。
    2 许道胜、李薇:《岳麓书院所藏秦简〈数〉释文校补》,《江汉考古》2010年第4期,第117页。
    3 肖灿朱汉民:《周秦时期谷物测算法比重观念—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的相关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2009年第28卷第4期,第423页。
    4 许道胜、李薇:《岳麓书院所藏秦简〈数〉释文校补》,《江汉考古》2010年第4期,第117页。
    5 肖灿、朱汉民:《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的主要内容历史价值》,《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3期,第43页。
    1 肖灿、朱汉民:《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的主要内容历史价值》,《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3期,第40页。
    2 肖灿、朱汉民:《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的主要内容历史价值》,《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3期,第40页。
    3 参鲁家亮:《读岳麓秦简〈数〉笔记(二)》。
    1 肖灿:《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研究》,第57页。
    2 此据苏意雯等的解读而列,参《HPM通讯》2012年第十五卷第十一期,第13版(注140)。下同。
    3 肖灿写作:麦二米×3/2。参氏著:《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研究》,第53页。
    1 吴朝阳:《岳麓秦简〈数〉之“石”、谷物堆密度与出米率》,简帛网2013年1月30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826)
    2 肖灿、朱汉民:《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的主要内容历史价值》,《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3期,第40. 43页;《周秦时期谷物测算法比重观念—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的相关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2009年第28卷第4期,第422-423页。
    3 肖灿朱汉时《周秦时期谷物测算法比重观念—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的相关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2009年第28卷第4期,第423页。
    4 肖灿:《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研究》,第58页。
    5 肖灿:《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研究》,第58页。
    6 肖灿、朱汉民:《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的主要内容历史价值》,《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3期,第40页;《周秦时期谷物测算法比重观念——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的相关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2009年第28卷第4期,第423页。
    1 合文玲:《里耶秦简所见“户赋”相关问题琐议》,《“中国简帛学国际论坛2012:秦简牍研究”论文集》,2012年11月,第183页。
    2 肖灿:《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研究》,第58页。
    3 肖灿、朱汉民:《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的主要内容历史价值》,《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3期,第40页;肖灿、朱汉民:《周秦时期谷物测算法比重观念——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的相关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2009年第28卷第4期,第423页。
    4 许道胜、李薇:《岳麓书院所藏秦简〈数〉释文校补》,《江汉考古》2010年第4期,第122页。
    1 肖灿、朱汉民:《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的主要内容历史价值》,《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3期,第43页。
    2 许道胜、李薇:《岳麓书院所藏秦简〈数〉释文校补》,《江汉考古》2010年第4期,第116页。
    1 肖灿、朱汉民:《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的主要内容历史价值》,《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3期,第43页。
    2肖灿:《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研究》,第59页。
    3 肖灿、朱汉民:《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的主要内容历史价值》,《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3期,第44页。
    4 许道胜、李薇:《岳麓书院所藏秦简〈数〉释文校补》,《江汉考古》2010年第4期,第122页。
    1 [日]大川(俊隆)、张替(俊夫)、田村(诚):《对於岳麓书院藏秦简〈数〉释文·简注的我们研讨结果》,第2页(第7条)。
    1 肖灿:《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研究》,第15. 61页。
    2 钱宝综校点:《算经十书》,第131页(《九章算术》)
    3 肖灿:《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研究》,第61页。
    1 许道胜、李薇:《从用语“术”字的多样表达看岳麓书院秦简〈数〉书的性质》,《史学集刊》2010年第4期,第25页。
    2 此是2010年9月22日“岳麓书院藏秦简(第二卷)国际研读会”上专家的意见。
    3 参宗福邦等主编:《故训汇纂》,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7月,第299页。
    4 苏意雯等:《HPM通讯》2012年第十五卷第十一期,第19版(注190)。
    1 许道胜、李薇:《岳麓书院所藏秦简〈数〉释文校补》,《江汉考古》2010年第4期,第121页。
    2 苏意雯等:《HPM通讯》2012年第十五卷第十一期,第19版(注192)。
    3 肖灿、朱汉民:《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的主要内容历史价值》,《中国史研究》20四年第3期,第44页;《周秦时期谷物测算法比重观念—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的相关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2009年第28卷第4期,第423-424页。
    4 王勇、唐俐:《“走马”为秦爵小考》,《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24香第4期,第15-16页。__._
    5 陈松长编著:《马王堆简帛文字编》,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一年6月,第55页
    6 许道胜、李薇:《岳麓书院所藏秦简〈数〉释文校补》,《江汉考古》2010年第4期,弟121页。
    1 许道胜、李薇:《岳麓书院所藏秦简〈数〉释文校补》,《江汉考古》2010年第4期,第121页。
    2 陈伟主编:《里耶秦简牍校释(第一卷)》,第297页。
    3 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第176页。
    4 钱宝综校点:《算经十书》,第131-132页(《九章算述》)。
    1 作“晓分命之”者,参简130 (0022)。
    2 许道胜:《〈岳麓书院藏秦简(贰)》初读(下)》,简帛网2012年2月21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644)。
    3 127 (J9+J11)、129(1136)、130 (0022)等简中“人”字的写法均类似,其特点是撇划作竖而较短撇出,捺笔较平而长。
    1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第130页。
    2 肖灿:《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研究》,第64页。
    3 肖灿:《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研究》,第64页。
    4 参许道胜:《〈岳麓书院藏秦简〉第二卷〈数〉书的释文与简注》,第20页。
    5 钱宝综校点:《算经十书》,第132-133页(《九章算卫》)。
    1 丘光明、丘隆、杨平:《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第178-179页。
    2 肖灿、朱汉民:《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的主要内容历史价值》,《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3期,第45页。
    3 参陈伟:《岳麓书院藏秦简〈数〉书J9+J11中的“威”字》,简帛网2010年2月8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217);《岳麓书院藏秦简校读》,《简帛》第五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0月,第15-16页。
    1 参肖灿:《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研究》,第66页。
    2 许道胜、李薇:《岳麓书院所藏秦简〈数〉释文校补》,《江汉考古》2010年第4期,第123页。
    3 钱宝综校点:《算经十书》,第133-134页(《九章算术》)。
    1 朱汉民、陈松长主编:《岳麓书院藏秦简(一)》,第133页。
    2 肖灿:《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研究》,第66页。
    3 鲁家亮:《读岳麓秦简〈数〉笔记》(一),简帛网2012年2月25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645#_ftnrefl5)。
    4 参肖灿:《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研究》,第66页。
    1 日本“中国古算书研究会”:《岳麓书院藏〈数〉译注稿(1)》。
    2 谭竞男;《岳麓简〈数〉中“错”字用法相关问题梳理》,简帛网2013年9月19日3(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910)。
    3 肖灿、朱汉民:《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的主要内容历史价值》,《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3期,第45页。
    1 许道胜、李薇:《岳麓书院所藏秦简〈数〉释文校补》,《江汉考古》2010年第4期,第117页。
    2 肖灿、朱汉民:《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的主要内容历史价值》,《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3期,第45页。
    3 许道胜、李薇:《岳麓书院所藏秦简〈数〉释文校补》,《江汉考古》2010年第4期,第117页。
    1 2010年9月10日面告。
    2 钱宝综校点:《算经十书》,第134-135页(《九章算术》)。
    3 许道胜、李薇:《岳麓书院所藏秦简《数〉释文校补》,《江汉考古》2010年第4期,第119页。
    1 钱宝综校点:《算经十书》,第137页(《九章算术》)。
    2 肖灿:《岳麓书院藏秦简〈数〉书释文·简注》,提交“岳麓书院藏秦简(第二卷)国际研读会”讨论稿,第21页。
    3 参许道胜:《〈岳麓书院藏秦简〉第二卷〈数》书的释文与简注》,提交“岳麓书院藏秦简(第二卷)国际研读会”讨论稿,长沙:岳麓书院,2010年9月,第12页。
    1 陈松长、肖灿:《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的两例衰分类问题研究》,《出土文献研究》第十辑,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7月,第111页。
    1 转引自肖灿:《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研究》,第73页。
    1 彭浩:《谈秦汉数书中的“舆田”相关问题》,简帛网2010年8月6日。
    2 4石3斗即430升,则每亩田租为:430÷55=79/11(升)。
    3 彭浩:《谈秦汉数书中的“舆田”相关问题》,简帛网2010年8月6日;《简帛》第六辑,第24-25页。
    1 日本“中国古算书研究会”:《岳麓书院藏〈数〉译注稿(1)》。
    2 参拙文:《〈岳麓书院藏秦简〉第二卷〈数〉书的释文与简注》,第21页。在预答辩稿中,我们也是作如此处理。
    3 在预答辩稿中,我们己将算题归入“衰分”类。
    1 肖灿、朱汉民:《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的主要内容历史价值》,《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3期,第44页。
    2 许道胜、李薇:《岳麓书院所藏秦简〈数〉释文校补》,《江汉考古》2010年第4期,第118页。
    3 许道胜、李薇:《从用语“术”字的多样表达看岳麓书院秦简〈数〉书的性质》,《史学集刊》2010年第4期,第27页。
    4 许道胜、李薇:《岳麓书院所藏秦简〈数〉释文校补》,《江汉考古》2010年第4期,第118页。
    5 参肖灿:《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研究》,第74-75页。
    6 缀合後简号应写作"C410204+144",鲁家亮写作“144+C410204",应予更正。参鲁家亮:《读岳麓秦简〈数〉笔记》(一),简帛网2012年2月25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645#_ftnref15)。
    1 肖灿:《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研究》,第73页。
    2 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第140页;钱实综校点:《算经十书》,第141页(《九章算卫》)。
    3 鲁家亮:《读岳麓秦简〈数》笔记》(一)。
    4 钱宝综校点:《算经十书》,第138-139页(《九章算术》)
    1 陈垣:《史讳举例》(国学入门丛书),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5月,第1页。
    2 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第166页。
    3 参沈刚:《居延汉简语词汇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第57页。
    4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里耶秦简(壹〕》,第141页(图版)、第158页(释文)
    5 转引自肖灿:《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研究》,第75页。
    1 肖灿、朱汉民:《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的主要内容历史价值》,《中国史研究》 2009年第3期,第39页。
    2 许道胜、李薇:《岳麓书院所藏秦简〈数〉释文校补》,《江汉考古》2010年第4期,第117页。
    3 钱宝综校点:《算经十书》,第203-204页(《九章算卫》)。
    1 钱宝综校点:《算经十书》,第196-197页(《九章算术》)
    2 肖灿:《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研究》,第77, 13页。
    1 许道胜、李薇:《岳麓书院所藏秦简〈数〉释文校补》,《江汉考古》2010年第4期,第116页。
    1 田村诚、张替俊夫:《岳麓书院藏秦简<数〉衰分类未解读算题二题的解读》
    2 国家计量总局、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主编:《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12月,第112-138页。
    1 肖灿:《秦汉土地测算与数学抽象化——基於出土文献的研究》,《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6卷第5期,第14页。
    2 韩巍:《北大秦简中的数学文献》,《文物》2012年第6期,第86页。
    1 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第154-156页;钱宝综校点:《算经十书》,第143-149页(《九章算术》)。
    2 肖灿:《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研究》,第15页。
    3 陈松长:《岳麓书院所藏秦简综述》,《文物》2009年第3期,第85页。
    4 肖灿、朱汉民:《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的主要内容历史价值》,《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3期,第45页。
    5 肖灿、朱汉民:《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的主要内容历史价值》,《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3期,第45页。
    1 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第369页,《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第153-154页。
    1 日本“中国古算书研究会”:《岳麓书院藏〈数〉译注稿(2)》。
    1 肖灿朱汉民:《周秦时期谷物测算法比重观念——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的相关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2009年第28卷第4期,第423页。
    1 苏意雯等:《HPM通讯》 2012年第十五卷第十一期,第25版(注267)
    2 苏意雯等:《HPM通讯》2012年第十五卷第十一期,第25版(注268)
    3 [日]大川(俊隆)、张替(俊夫)、田村(诚):《对於岳麓书院藏秦简<数〉释文简注的我们研讨结果》,第2页(第7条)
    4 2010年12月7日,电子邮件。
    1 参杨树达著:《词诠》卷8,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7月,第420页。
    2 彭浩:《岳麓书院藏秦简〈数》中的“救(求)”字》,简帛网2009年11月30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184)。
    3 肖灿、朱汉民:《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的主要内容历史价值》,《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3期,第40页;朱汉民、肖灿:《从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看周秦之际的几何学成就》,《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3期,第51页。
    4 此是2010年9月22日“岳麓书院藏秦简(第二卷)国际研读会”上专家的意见。
    5 宗福邦等主编:《故训汇纂》,第867页。
    1 许道胜、李薇:《岳麓书院所藏秦简〈数〉释文校补》,《江汉考古》2010年第4期,第115页。
    2 苏意雯等:《HPM通讯》2012年第十五卷第十一期,第26版(注276)。
    1 转引自肖灿:《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研究》,第90页。
    1 许道胜、李薇:《岳麓书院所藏秦简〈数〉释文校补》,《江汉考古》2010年第4期,第117页。
    2 钱宝综校点:《算经十书》,第164页(《九章算卫》)。
    1 吴朝阳:《岳麓秦简〈数〉之“乘方亭术”》,简帛网2013年1月30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825.
    2 谭竞男:《岳麓简〈数〉中“错”字用法相关问题梳理》。
    3 转引自肖灿:《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研究》,第91页。
    1 许道胜、李薇:《岳麓书院所藏秦简<数〉释文校补》,《江汉考古》2010年第4期,第120页。
    1 朱汉民、肖灿:《从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看周秦之际的几何学成就》,《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3期,第55页。
    2 日本“中国古算书研究会”:《岳麓书院藏〈数〉译注稿(1)》。
    3 武大红外相机摄取。
    1 谭竞男:《岳麓简〈数〉中“错”字用法相关问题梳理》。
    2 钱宝综校点:《算经十书》,第164页(《九章算术》)。
    3 许道胜、李薇:《岳麓书院所藏秦简〈数〉释文校补》,《江汉考古》2010年第4期,第114-116页。
    4 肖灿:《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研究》,第97页。
    5 肖灿:《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研究》,第94页。
    1 朱汉民、肖灿:《从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看周秦之际的几何学成就》,《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3期,第55页。
    2 许道胜、李薇:《岳麓书院所藏秦简〈数〉释文校补》,《江汉考古》2010年第4期,第122页。释“堆”字是2010年9月22日“岳麓书院藏秦简(第二卷)国际研读会”上专家的意见。
    3 许道胜、李薇:《岳麓书院所藏秦简<数〉释文校补》,《江汉考古》2010年第4期,第页。
    4 许道胜、李薇:《从用语“卫”字的多样表达看岳麓书院秦简〈数〉书的性质》,《史学集刊》2010年第4期,第23页。
    1 肖灿:《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研究》,第96页。
    2 朱汉民、肖灿:《从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看周秦之际的几何学成就》,《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3期,第58页。
    3 许道胜、李薇:《岳麓书院所藏秦简〈数>释文校补》,《江汉考古》2010年第4期,第123页。
    4 方勇:《秦简牍文字编》,第73、456-457页。
    5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第173页。
    6 朱汉民、肖灿:《从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看周秦之际的几何学成就》,《中国史研究》 2009年第3期,第58页。
    1 许道胜、李薇:《岳麓书院所藏秦简〈数〉释文校补》,《江汉考古》2010年第4期,第123页。
    2 朱汉民、肖灿:《从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看周秦之际的几何学成就》,《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3期,第58页。
    3 许道胜、李薇:《岳麓书院所藏秦简〈数〉释文校补》,《江汉考古》2010年第4期,第123页。
    4 肖灿:《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研究》,第97页。
    1 肖灿:《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研究》,第98页。
    2 钱宝综校点:《算经十书》,第205页(《九章算术》)。
    3 苏意雯等:《HPM通讯》2012年第十五卷第十一期,第29版(注303)
    4 苏意雯等:《HPM通讯》2012年第十五卷第十一期,第29版(注304)
    5 许道胜、李薇:《岳麓书院所藏秦简〈数〉释文校补》,《江汉考古》2010年第4期,第114页。
    1 谭竞男:《岳麓简〈数〉中“错”字用法相关问题梳理》。
    2 肖灿:《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研究》,第98页。
    1 肖灿:《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研究》,第101页。
    2 肖灿:《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研究》,第100页。
    1 肖灿:《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研究》,第100页。
    2 肖灿:《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研究》,第100页。
    3 肖灿:《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研究》,第100页。
    4 肖灿:《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研究》,第100页。
    5 此解答方法可能是源自徐义保的代数方法。参肖灿:《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研究》,第101页。
    1 肖灿、朱汉民:《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的主要内容历史价值》,《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3期,第47页;朱汉民、肖灿:《从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看周秦之际的几何学成就》,《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3期,第57页。
    2 肖灿、朱汉民:《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的主要内容历史价值》,《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3期,第47页。
    3 参许道胜、李薇:《从用语“卫”字的多样表达看岳麓书院秦简〈数〉书的性质》,第27页。
    4 钱宝综校点:《算经十书》,第245-246页(《九章算述》)。
    1 彭浩;《张家山汉简〈算数昼〉注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82-83页;《谈秦汉数书中的“舆田”相关问题》,简帛网2010年8月6日;《简帛》第六辑,第22-24页。
    2 张家山汉简《算数书》研究会编:《汉简〈算数书〉》,东京:朋友书店,2006年10月,第78-79页。
    1 彭浩:《谈秦汉数书中的“舆田”相关问题》,简帛网2010年8月6日;《简帛》第六辑,第22-24页。
    2 马彪:《〈算数书〉之“益耍”“与田”考——从〈龙岗秦简〉到<张家山汉简〉的考察》,简帛网2006年11月22日。
    3 肖灿:《从〈数〉的“舆(与)田”、“税田”算题看秦田地租税制度》,《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4卷第4期,第12-14页。
    4 陈伟:《秦汉算术书中的“舆”与“益奕”》。
    5 日本“中国古算书研究会”:《岳麓书院藏〈数〉译注稿(1)》
    1 [日] 大川(俊隆)、张替(俊夫)、田村(诚):《对於岳麓书院藏秦简〈数〉释文·简注的我们研讨结果》,第1-2页(第4条)。
    2 苏意雯等:《HPM通讯》2012年第十五卷第十一期,第4版(注46)。
    3 肖灿:《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研究》,第26页。
    4 肖灿:《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研究》,第26页。
    1 彭浩:《谈秦汉数书中的“舆田”相关问题》,简帛网2010年g月s日;《简帛》第六辑,第22页。
    1 整理者将答案误写作"19两上1/165铢”,谢坤予晓指出(参谢坤:《岳麓(贰)“租税”类算题割记》,简帛网2012年10月31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748)。
    2 肖灿、朱汉民:《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的主要内容历史价值》,《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3期,第48页。
    3 许道胜、李薇:《岳麓书院所藏秦简〈数〉释文校补》,《江汉考古》2010年第4期,第 114页。
    1 许道胜、李薇:《岳麓书院所藏秦简〈数〉释文校补》,《江汉考古》2010年第4期,第114页。
    2 肖灿:《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研究》,第28页。
    1 吴朝阳:《岳麓秦简<数〉之“三步廿八寸”》,简帛网2013年1月23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823)。
    2 石跃小息:《关於岳麓秦简<数》32(0841)“三步廿八寸”》,简帛网“简帛论坛”2013年1月24日(http://www.bsm.org.cn/bbs/read.php?tid=3064)。
    3 谭竞男:《岳麓简〈数〉中“错”字用法相关问题梳理》。
    1 日本“中国古算书研究会”,《岳麓书院藏〈数》译注胛_.(1) } a_.____′,_*二。__
    2 [美]徐义保、道本周:《对许道胜、肖灿俩先生分型蚕作“岳麓疏远秦简<数>的释义与简注”的研读》,提交“岳麓书院藏秦简(第二卷)国际研读会”讨论稿,长沙:岳麓书院,2010年9月,第1页。
    3 许道胜、李薇:《岳麓书院所藏秦简〈数〉释文校补》,《江汉考古》2010年第4期,第114页。
    4 韩巍:《北大秦简中的数学文献》,《文物》2012年第6期,第88页。
    1 韩巍:《北大秦简中的数学文献》,《文物》2012年第6期,第88页。
    2 许道胜、李薇:《岳麓书院所藏秦简〈数〉释文校补》,《江汉考古》2010年第4期,第113页。
    3 许道胜、李薇:《岳麓书院所藏秦简〈数〉释文校补》,《江汉考古》2010年第4期,第113页。
    1 谭竞男:《岳麓简〈数〉中“精”字用法相关问题梳理》。
    2 谢坤:《岳麓(贰)“租税”类算题答记》。
    1 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第261页;《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第145页。
    2 苏意雯等:《<算数书〉校勘》,《HPM通讯》2000年第四卷第十一期,第10版(注104)。
    1 谭竞男:《岳麓简〈数〉中“错”字用法相关问题梳理》。
    2 彭浩:《谈秦汉数书中的“舆田”相关问题》,简帛网2010年8月6日;《简帛》第六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1月,第25页。
    3 许道胜、李薇:《岳麓书院所藏秦简〈数〉释文校补》,《江汉考古》2010年第4期,第119页。
    4 肖灿、朱汉民:《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的主要内容历史价值》,《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3期,第40页。
    1 此算题与张家山汉简《算数书》简96-97所述“租误券”算题类似。参: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11月,第261页。
    2 [日]大川(俊隆)、张替(俊夫)、田村(诚):《对於岳麓书院藏秦简〈数〉释文·简注的我们研讨结果》,第1页(第1条)。
    3 中国文物研究所、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龙岗秦简》,第82页。
    1 马彪:《〈算数书〉》之“益耎”“与田”考——从〈龙岗秦简〉到〈张家山汉简〉的考察》。
    2 陈伟:《秦汉算术书中的“舆”与“益耎”》,简帛网2010年9月13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300)。
    3 日本“中国古算书研究会”:《岳麓书院藏〈数〉译注稿(1)》
    1 苏意雯等:《HPM通讯》2012年第十五卷第十一期,第4版(注29)。
    2 日本“中国古算书研究会”:《岳麓书院藏〈数〉译注稿(1)》。
    3 日本“中国古算书研究会”:《岳麓书院藏〈数〉译注稿(1)》。
    4 日本“中国古算书研究会”:《岳麓书院藏〈数〉译注稿(1)》。
    1 [日]大川(俊隆)、张替(俊夫)、田村(诚):《对於岳麓书院藏秦简〈数>释文·简注的我们研讨结果》,第3页(第9条)
    2 肖灿:《岳麓书院藏秦简〈数〉书释文·简注》,第2页;《岳麓书院藏奏简〈数〉研究》,第21页。
    1 吴朝阳:《张家山汉简<算数书〉研究》,第168页。
    2 日本“中国古算书研究会”:《岳麓书院藏(数〉译注稿(1)》。
    3 日本“中国古算书研究会”:《岳麓书院藏〈数〉译注稿(1)》。
    4 术文的解释,参肖灿:《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研究》,第22页(注3)。
    5 苏意雯等:《<数〉简校勘》,《HPM通讯》2012年第十五卷第十一期,第3版(注20)。
    1 吴朝阳:《张家山汉简〈算数书>研究》,第68-69页。
    2 此是2010年9月22日“岳麓书院藏秦简(第二卷)国际研读会”上专家的意见。
    3 肖灿:《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研究》,第21页。
    4 肖灿、朱汉民:《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的主要内容历史价值》,《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3期,第48页。
    1 高亨:《诸子新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62年1月,第194页。
    2 肖灿:《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研究》,第20页。
    3 许道胜、李薇:《岳麓书院所藏秦简〈数〉释文校补》,《江汉考古》2010年第4期,第114页。
    4 肖灿:《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研究》,第20页。
    5 许道胜、李薇:《岳麓书院所藏秦简〈数〉释文校补》,《江汉考古》2010年第4期,第114页。
    6 许道胜、李薇:《岳麓书院所藏秦简〈数〉释文校补》,《江汉考古》2010年第4期,第114页。
    7 肖灿:《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研究》,第20页。
    8 肖灿:《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研究》,第20页。
    1 苏意雯等:《〈数>简校勘》,《HPM通讯》2012年第十五卷第十一期,第3版(注25)。
    1 日本“中国古算书研究会”:《岳麓书院藏<数>译注稿(1)》。
    2 苏意雯等:《<数>简校勘》,《HFM通讯》2012年第十五卷第十一期,第3版(注17)
    3 《梦书》亦有类以的收卷痕迹。参鲁家亮:《岳麓秦简<占梦书>零拾之二》,《甘肃省第二届简续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605-606页。
    4 141(1853)中问编绳上下、144 (C410204+0750)中间编绳之下,亦各见一处明显的编连残痕。从简文内容看,1 (0956)可能属“禾程”类算题,而141(1853)为“责钱”算题,两者相差甚远,不好判断作为一卷。144 (C410204+0759)是残简,归属不明。我们推测,《数》原或是作2卷捆束:其中一卷,1 (0956)作为收卷;另一卷,141 (1853)作为收卷。
    5 详参前文二篇篇题位置的讨论。
    1 韩巍:《北大秦简中的数学文献》,《文物》2012年第6期,第88页。
    1 肖灿:《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研究》,第47-48页。
    2 苏意雯等:《HPM通讯》2012年第十五卷第十一期,第11版(注121)。
    3 关於“和”字军门义项的来源应用其与本题的关职参孙思旺:《岳麓书院藏秦简“营军之术”史证图解》,《军事历史》2012年3期,第63-65页。
    4 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0月,第713页。
    5 陈松长:《岳麓书院所藏秦简综述》,《文物》2009年第3期,第85页;肖灿、朱汉民:《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的主要内容历史价值》,第48页。
    6 许道胜、李薇:《岳麓书院秦简〈数〉“营军之述(述)”算题解》,简帛网2010年7月9日;《自然科学史研究》2011年第30卷第2期,第190页。
    7 日本“中国古算书研究会”:《岳麓书院藏〈数〉译注稿(2)》
    8 许道胜、李薇:《岳麓书院所藏秦简〈效〉释文校补》,《江汉考古》2010年第4期,第118页。
    9 肖灿、朱汉民:《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的主要内容历史价值》,《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3期,第48页。
    10 许道胜、李薇:《岳麓书院所藏秦简〈数〉释文校补》,《江汉考古》2010年第4期, 第118页。
    1 许道胜、李薇:《岳麓书院所藏秦简《数〉释文校补》,《江汉考古》2010年第4期,第118页。
    2 “卒万人”,这在古代大致相当於一个军的规制。《周礼·夏官·序官》:“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国语·齐语》:“万人为一军。”
    3 此算式承邹大海先生指出(2010年12月7日,电子邮件)。
    2 彭浩:《谈秦简〈数〉117简的“般”相关问题》,《“中国简帛学国际论坛2012;秦简牍研究”论文集》,第254-255页。
    3 彭浩:《谈秦简〈数〉117简的“般”相关问题》,《“中国简帛学国际论坛2012;秦简牍研究”论文集》,第253-255页。补记:在11月27日本论文答辩会上,承告知,作者己放弃“般”读作“帣”的看法(《简帛》第八辑,即出)
    1 肖灿:《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研究》,第104页。
    2 肖灿:《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研究》,第73页。
    1 肖灿:《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研究》,第103页。
    2 肖灿:《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研究》,第104页(注2)。
    3 [日]大川(俊隆)、张替(俊夫)、田村(诚):《对於岳麓书院藏秦简〈数〉释文·简注的我们研讨结果》,第5页(第14条)。
    4 肖灿:《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研究》,第104页。
    1 肖灿:《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研究》,第105页。
    2 肖灿:《岳麓书院藏秦简〈数〉书释文·简注》,第37页;《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研究》,第105页。
    1 肖灿:《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研究》,第138页(简0458“备注”)。
    《十三经注疏》(阮元校刻),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10月。
    《晏子春秋》,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吴子尉缭子》,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战国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8月。
    吕不韦:《吕氏春秋》,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7月。
    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11月。
    焦延寿:《焦氏易林》,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韩婴:《韩诗外传》,北京:中华书局,19850
    杨雄:《方言》,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贾谊:《新书》,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刘安等:《淮南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9月。
    董仲舒:《春秋繁露》,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9月。
    桓宽:《盐铁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6月。
    刘向:《说苑》,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刘向:《古列女传》,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扬雄:《法言(其他一种)》,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6月。
    班固等:《东观汉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12月。
    张揖:《广雅》,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九章算术》,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范晔:《後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5月。
    萧统编、李善注:《文选》,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11月。
    郦道元:《水经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9月。
    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I月。
    释玄患、释希麟:《正擅一切经音羲(附索引雨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
    陸德明:《经典释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9月。
    释道世:《法苑珠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8月。
    徐鍇:《貌文解字繁傅》,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10月。
    郭茂倩:《乐府诗集》,北京:中国书局,1979年11月。
    丁度:《集韻》,北京:中过书店,1983年1月。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2月。
    朱駖声:《说文通训定声》,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6月。
    王念孫:《黄雅疏證》,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
    王念孫:《擅害杂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7月。
    徐詒镶:《墨子简詁》,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7月。
    孫詒镶:《周礼正羲》,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12月。
    王先谦:《庄子集解》,成都:成都古籍书店,1988年8月。
    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焉王堆漠墓帛害[壹]》,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3月。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云梦县博物蛇:《湖北云梦睡虎地M77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08年第4期。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里耶秦简[壹]》,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年1月。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9月。
    熊北生:《湖北云梦睡虎地M77西汉简牍》,收入国家文物局主编《2008中国重要考古发现》,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3月。
    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孙膑兵法》,北京:文物出版社,1975年2月。
    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银雀山汉墓竹简[壹]》,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9月。
    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11月。
    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5月。
    中国文物研究所、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龙岗秦简》,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8月。
    朱汉民、陈松长主编:《岳麓书院藏秦简(壹)》,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12月。
    朱汉民、陈松长主编:《岳麓书院藏秦简(贰)》,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12月。
    白尚恕:《〈九章算术〉注释》,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年12月。
    白於蓝:《简牍帛书通假字字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
    卜宪群:《秦汉官僚制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12月。
    陈国庆:《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二十四史研究资料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6月。
    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年4月。
    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0月。
    陈松长:《马王堆简帛文字编》,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6月。
    陈伟主编:《里耶秦简牍校释(第一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
    陈垣:《史讳举例》(国学入门丛书),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5月。
    方勇:《秦简牍文字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年12月。
    高亨:《诸子新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62年1月。
    高亨纂、董治安整理:《古字通假会典》,济南:齐鲁书社,1989年7月。
    国家计量总局、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主编《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12月。
    郭书春:《古代世界数学泰斗刘徽》,济南:山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3月。
    郭书春:《汇校九章算术(增补版)》,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台北:台湾九章出版社,2004年8月。
    郭书春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数学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10月。
    黎翔凤:《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6月。
    李学勤:《李学勤学术文化随笔》,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1月。
    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5月。
    彭浩:《张家山汉简〈算数书〉注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7月。
    彭浩、陈伟、工藤元男主编:《二年律令与奏识书——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出土法律文献释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8月。
    骈宇骞:《银雀山汉简文字编》,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7月。
    钱宝综校点:《算经十书》,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10月。
    钱宝综主编:《中国数学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64年11月。
    丘光明、丘隆、杨平:《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6月。
    沈刚:《居延汉简语词汇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12月。
    王国维:《观堂集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6月。
    吴文俊主编、沈康身分卷主编:《中国数学史大系》第二卷《中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8月,
    肖作政:《〈九章算术〉今解》,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年5月。
    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照:《居延汉简释文合校》,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1月。
    许维通:《吕氏春秋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9月。
    杨树达:《词诠》,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7月。
    于省吾:《双剑誃诸子新证》,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8月。
    张家山汉简《算数书》研究会:《汉简〈算数书〉——中国最古の数学书——》,东京:朋友书店,2006年10月。
    张震泽:《孙膑兵法校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1月。
    周祖谟:《洛阳伽蓝记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5月。
    宗福邦等主编:《故训汇纂》,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7月。
    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北京大学藏秦简牍概述》,《文物》2012年第6期。
    白於蓝:《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校读答记》,《江汉考古》2010年第3期。
    蔡伟:《读竹简札记四则》,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 2011年4月9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457)。
    曹旅宁:《读〈两条有关秦代黄金与铜钱换算的资料〉书後》,简帛网 2010年11月1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328)。
    陈剑:《〈奏识书〉校读答记》,《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第四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2月。
    陈松长:《岳麓书院所藏秦简综述》,《文物》2009年第3期。
    陈松长:《秦代宦学读本的又一个版本——岳麓书院藏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略说》,简帛网2009年10月1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150)。
    陈松长:《岳麓书院藏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略说》,《出土文献研究》第九辑,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1月。
    陈松长:《睡虎地秦简“关市律”辨证》,《史学集刊》2010年第4期。
    陈松长、肖灿:《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的两例衰分类问题研究》,《出土文 献研究》第十辑,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7月。
    陈松长、肖灿:《从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看中国早期的衰分问题》,简帛网2012年2月26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648).
    陈送文:《战国秦汉简帛字词补释(五则)》,《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5卷第1期。
    陈伟:《岳麓秦简〈为吏〉与〈说苑〉对读》,初发布於简帛网2009年12月1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186);後收入《岳麓书院秦简校读》,《简帛》第五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0月。
    陈伟:《<为吏治官及黔首〉1531、0072号简试读》,初发布於简帛网2010年1月22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210);後收入《岳麓书院秦简校读》,《简帛》第五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0月。
    陈伟:《岳麓书院藏秦简〈数〉书J9+J11中的“威”字》,初发布於简帛网2010年2月8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217):後收入《岳麓书院藏秦简校读》,《简帛》第五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0月。
    陈伟:《云梦睡虎地秦律“攻间”试说》,简帛网 2010年8月30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288).
    陈伟:《秦汉算术书中的“舆”与“益奕”》,简帛网2010年9月13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300).
    陈伟:《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识小》,简帛网2011年4月8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434).
    陈伟:《关於秦与汉初“入钱诟中”律的几个问题》,《考古》2012年第8期。
    陈伟:《岳麓书院秦简“质日”初步研究》,简帛网2012年11月17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755#_ednl).
    陈迎娣:《<岳麓书院藏秦简(壹)〉虚词初探》,《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第11卷第2期。
    陈迎娣:《<岳麓书院藏秦简(壹)〉虚词整理》,简帛网2013年3月18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838).
    [日]大川(俊隆)、张替(俊夫)、田村(诚):《对於岳麓书院藏秦简〈数〉释文·简注的我们研讨结果》,提交“岳麓书院藏秦简(第二卷)国际研读会”讨论稿,长沙:岳麓书院,2010年9月。
    戴世君:《云梦秦律注译商兑(续)》,简帛网2008年4月26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822#_ednl)。
    邓星:《岳麓书院所藏秦简研究综述》,《科教导刊》2010年8月。
    凡国楝:《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与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编连互徵一例》,初发布於简帛网2011年4月8日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433);後刊《江汉考古》2011年第4期。
    方北松、童华:《检测报告》,收入朱汉民、陈松长主编《岳麓书院藏秦简(壹)·附录》。
    方勇:《读岳麓书院藏秦简札记二则》,简帛网2009年11月24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180)。
    方勇:《读秦简札记一则》,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 2010年10月10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680)。
    方勇:《读岳麓秦简札记(一)》,简帛网2011年4月11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444)。
    方勇:《读岳麓秦简札记(二)》,简帛网2011年4月13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448)。
    方勇:《读岳麓秦简札记(四)》,简帛网2011年4月18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460)。
    方勇:《读岳麓秦简札记六则》,《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九辑,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10月。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读书会:《岳麓简〈为吏治官及黔首〉部分简文释文》,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2009年11月27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000)。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读〈岳麓书院藏秦简
    (壹)》,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2011年2月28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416)。
    高村武幸:《汉代材官、骑士的身份》,《简帛研究二○○四》,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
    高一致:《〈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札记(四则)》,《西南大学2013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简帛语言文字分册)》,重庆:西南大学,2013年10月。
    广濑薰雄:《释卜鼎——〈释卜缶〉补说》,《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九辑,北京:中华书局, 2012年10月。
    郭书春:《刍议战国秦汉数学简牍发现之意义》,《HPM通讯》2011年第十四卷第十期。
    韩巍:《北大秦简中的数学文献》,《文物》2012年第6期。
    韩巍:《北大秦简〈算书〉土地面积类算题初识》》,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中国简帛学国际论坛 2012:秦简牍研究”论文集》,2012年11月。
    何有祖:《岳麓书院藏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补答》,简帛网2010年1月23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211)。
    何有祖:《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补释二则》,简帛网2011年4月9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438)。何有祖:《岳麓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答记一则》,简帛网2011年4月11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443)。
    何有祖:《读秦简札记(二则)》,简帛网2013年4月13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844)。
    何有祖:《利用出土战国语类文献考释战国楚金文、秦简牍文字(二则)》,提交“‘简帛文献与古代史’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出土文献青年学者论坛”论文,上海:复旦大学,2013年10月19-20日。
    洪燕梅:《〈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文字研究》,提交“第二十三届中国文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台中:静宜大学中国文学系,2012年6月。参会议网页:http://activity.pu.edu.tw/actnews/?Sn=46。
    胡平生:《里耶秦简8-455号木方性质刍议》,《简帛》第四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0月。
    胡平生:《中日学者合作调研里耶秦简刻齿获突破性成果》,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 2012年10月12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_NewsStyle.asp?Src_ID=1939)。
    胡平生:《解读青川秦墓木牍的一把钥匙》,《胡平生简牍文物论稿》,上海:中西书局,2012年12月。
    李婧嵘:《<岳麓书院藏秦简〉(第一卷)国际研读会召开》,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 2009年6月11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_NewsStyle.asp?Src_ID=812)
    李零:《秦简的定义与分类》,《简帛》第六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1月。
    黎明钊:《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读记:为吏之道的文本》,《简帛研究(2011)》,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6月。
    李薇:《岳麓秦简〈数〉书研究论著目录》,简帛网 2012年2月14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639)。
    李小博:《岳麓书院藏秦简<数〉书研究综述》,《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0卷第4期。
    连劭名:《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与古代思想》,《江汉考古》2008年第4期。
    廖继红:《〈为吏治官及黔首〉补释》,简帛网 2011年2月28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407)。
    廖继红:《〈为吏治官及黔首〉与〈为吏之道〉比较》,简帛网 2011年3月4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408)。
    林素清:《秦简〈为吏之道〉与〈为吏治官及黔首〉研究》,武汉大学简帛 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中国简帛学国际论坛 2012:秦简牍研究”论文集》,2012年11月。
    刘珏:《“岳麓书院藏秦简(三)国际研读会”召开》,岳麓书院网 2011年9月27日(http://ylsy.hnu.cn/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onid =5&catid=22&id=336&Itemid=128)。
    刘云:《<为吏之道〉与<为吏治官及黔首〉对读答记》,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 2011年4月15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470)。
    刘云:《读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答记二则》,简帛网 2011年4月26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467)。
    鲁家亮:《读岳麓秦简〈数〉笔记》(一),简帛网 2012年2月25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645#_ftnref15)。
    鲁家亮:《读岳麓秦简〈数〉笔记》(二),简帛网 2012年3月23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656)。
    鲁普平:《读岳麓书院藏秦简(壹)答记二则》,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 2013年6月4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065)。
    鲁普平:《岳麓书院藏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研究综述》,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 2013年6月18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076)。
    鲁普平:《〈为吏之道〉研究述评》,《邢台学院学报》2013第28卷第2期。
    马彪:《〈算数书〉》之“益耎”“与田”考—从〈龙岗秦简〉到〈张家山汉简〉的考察》,简帛网 2006年11月22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467)。
    马芳:《〈岳麓书院藏秦简(壹)〉研究综述》,《中国文字研究》第十六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8月。
    马芳、张再兴:《岳麓简〈为吏治官及黔首〉校读(一)》,简帛网2011年4月25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465)。
    马芳、张再兴:《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释文校补》,《长春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马芳、张再兴:《“小男女渡量”考释》,《广西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
    彭浩:《岳麓书院藏秦简〈数〉中的“救(求)”字》,简帛网2009年11月30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184)。
    彭浩:《谈秦汉数书中的“舆田”相关问题》,简帛网2010年8月6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281);收入《简帛》第六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1月。
    彭浩:《两条有关秦代黄金与铜钱换算的资料》,简帛网2010年10月29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326)。
    彭浩:《谈秦简〈数〉117简的“般”相关问题》,武汉人学简帛研究中心、北京人学出土文献研究所《“中国简帛学国际论坛 2012:秦简牍研究”论文集》,2012年11月。
    任海林:《读〈睡虎地秦墓竹简〉割记(十一则)》,简帛网 2013年11月3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945)。
    日本“中国古算书研究会”(大川俊隆、马彪译):《岳麓书院藏〈数〉译注稿(1)》,简帛网2013年1月30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824)。
    日本“中国古算书研究会”(大川俊隆、马彪译):《岳麓书院藏〈数〉译注稿(2)》,简帛网2013年4月20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845)。
    苏俊林:《“岳麓书院藏秦简(第二卷)国际研读会”召开》,岳麓书院网2011年4月19日(http:tywjhylsy.hnu.cn/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onid =6&catid=29&id:54&Itemid=141).
    苏意雯等:《〈数〉简校勘》,《HPM通讯》2012年第十五卷第十一期。
    石跃小息:《关於岳麓秦简〈数〉32 (0841)“三步廿八寸”》,简帛网“简帛论坛”2013年1月24日(http://www.bsm.org.cn/bbs/read.php?tid:3064)。
    苏意雯等:《〈算数书〉校勘》,《HPM通讯》2000年第三卷第十一期。
    孙思旺:《岳麓书院藏秦简“营军之术”史证图解》,《军事历史》2012年第3期。
    谭竞男:《岳麓简〈数〉中“错”字用法相关问题梳理》,简帛网2013年9月19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910)。
    汤志彪:《岳麓秦简拾遗》,简帛网2011年6月15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493)。
    田村诚、张替俊夫(大川俊隆、马彪译):《岳麓书院藏秦简〈数〉衰分类未解读算题二题的解读》,简帛网2013年11月19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954)。
    王锦城:《〈岳麓书院藏秦简(一)〉研究综述》,《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王文龙:《秦汉初算数书所见田租问题探讨》,《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第28卷第1期。
    王勇、唐俐:《“走马”为秦爵小考》,《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24卷第4期。
    王子今:《说“黔首”称谓——以出土文献为中心的考察》,《出土文献研究》第十一辑,上海:中西书局,2012年12月。
    吴朝阳:《秦汉数学类书籍与以吏为师—以张家山汉简〈算数书〉为中心》, 《古典文献研究》第十五辑,南京:凤凰出版社,2012年11月。
    吴朝阳:《岳麓秦简〈数〉之“三步廿八寸”》,简帛网2013年1月23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823)。
    吴朝阳:《岳麓秦简〈数〉之“乘方亭衔”》,简帛网2013年1月30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825)。
    吴朝阳:《岳麓秦简〈数〉之“石”、谷物堆密度与出米率》,简帛网2013年1月30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826)。
    郎文玲:《里耶秦简所见“户赋”相关问题琐议》,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中国简帛学国际论坛2012:秦简牍研究”论文集》,2012年11月。
    肖灿、朱汉民:《岳麓书院藏秦简〈数书〉中的土地面积计算》,《湖南人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3卷第2期。
    肖灿、朱汉民:《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的主要内容历史价值》,《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3期。
    肖灿、朱汉民:《周秦时期谷物测算法比重观念——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的相关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2009年第28卷第4期。
    肖灿、朱汉民:《勾股新证——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的相关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2010年第29卷第3期。
    肖灿:《岳麓书院藏秦简〈数〉书释文·简注》,提交“岳麓书院藏秦简(第二卷)国际研读会”讨论稿,长沙:岳麓书院,2010年9月。
    肖灿:《从〈数〉的“舆(与)田”、“税田”算题看秦田地租税制度》《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4卷第4期。
    肖灿:《秦汉土地测算与数学抽象化——基於出土文献的研究》,《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6卷第5期。
    肖灿:《岳麓书院藏秦简〈数〉两例与粮米有关的算题研究》,简帛网2010年12月20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356)。
    肖灿:《对〈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的主要内容历史价值〉一文的校补》, 简帛网2010年12月24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357)。
    肖灿:《〈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研究〉博士论文摘要》,《HPM通讯》第十四卷第二、三期合刊,2011年3月。
    肖灿:《秦简〈数〉之“耗程”、“粟为米”算题研究》,《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5卷第2期。
    肖灿:《岳麓书院藏秦简〈数〉赢不足算题研讨》,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2011年4月12日(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Src_ID=1460)。
    肖灿:《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疑难算题研讨》,简帛网2011年4月12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445)。
    肖灿:《〈岳麓书院藏秦简(贰)〉出版》,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2012年1月9日(http://www.gwz.fudan.edu. cn/srcShow_NewsStyle.asp?Src_ID=1772)。
    肖灿:《对里耶秦简刻齿简调研简报的理解和补充》,简帛网2012年10月13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743)。
    肖永明:《读岳麓书院藏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Ad0>,《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3期。
    谢坤:《岳麓(贰)“租税”类算题割记》,简帛网2012年10月31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748)。
    许道胜:《提封词源考》,《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3卷第4期。
    许道胜:《〈岳麓书院藏秦简〉第二卷〈数〉书的释文与简注》,提交“岳麓书院藏秦简(第二卷)国际研读会”讨论稿,长沙:岳麓书院,2010年9月。
    许道胜:《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的取材特色相关问题》,《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5卷第2期。
    许道胜:《岳麓书院藏秦简〈数〉书疑难语词集释》,简帛网2012年2月2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629)。
    许道胜:《云梦睡虎地汉简〈算述〉释文与注释(10枚简)》,简帛网2012 年2月3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631)。
    许道胜:《岳麓秦简〈数〉书0829号简术文讨论》,简帛网2012年2月5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633)。
    许道胜:《岳麓秦简〈数〉书诸疑难简的缀合与编连》,简帛网2012年2月5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634)。
    许道胜:《岳麓秦简〈数〉书文字释读举隅》,简帛网2012年2月13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638)。
    许道胜:《〈岳麓书院藏秦简(贰)〉初读(上)》,简帛网2012年2月20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642)。
    许道胜:《〈岳麓书院藏秦简(贰)〉初读(下)》,简帛网2012年2月21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644)。
    许道胜:《〈〈岳麓书院藏秦简(贰)〉初读〉补(一)》,简帛网2012年2月25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646)。
    许道胜:《〈(岳麓书院藏秦简(贰)〉初读〉补(二)》,简帛网2012年2月26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647)。
    许道胜:《岳麓秦简〈数〉书校读记(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八辑,长沙:岳麓书社,2012年3月。
    许道胜:((岳麓秦简〈数〉算题新解(三则)》,简帛网2012年8月29日(http://www. bsm. org. cn/show_article. php?id=1731);修改後提交“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第十九届学述年会”并宣读,上海:复旦大学,2012年10月。
    许道胜:《岳麓秦简〈数〉新答》,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中国简帛学国际论坛2012:秦简牍研究”论文集》,2012年11月;修改稿将收入该会议专刊《简帛》第八辑。
    许道胜:《岳麓秦简〈数〉书校读记(下)》,《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九辑,长沙:岳麓书社,2013年3月。
    许道胜:《(岳麓书院藏秦简)第壹、贰卷语词补释》,《第二十四届中国文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嘉义:中正大学,2013年5月。
    许道胜、李薇:《从用语“术”字的多样表达看岳麓书院秦简〈数〉书的性质》,《史学集刊》2010年第4期。
    许道胜、李薇:《岳麓书院所藏秦简〈数〉释文校补》,《江汉考古》2010年 第4期。
    许道胜、李薇:《岳麓书院秦简〈数〉“营军之述(术)”算题解》,简帛网2010年7月9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272);收入《自然科学史研究》2011年第30卷第2期;又《岳麓书院秦简〈数〉“营军之述(卫)”研究》,《楚学论丛》第一辑,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1年12月,第121-126页。
    许道胜、李薇:《岳麓书院秦简0957, 0970号释文与说明》,简帛网2010年11月5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329)。
    [美]徐义保、道本周:《对许道胜、肖灿俩先生分别所作“岳麓书院秦简<数〉的释文与简注”的研读》,提交“岳麓书院藏秦简(第二卷)国际研读会”讨论稿,长沙:岳麓书院,2010年9月。
    杨宗兵:《学习〈为吏之道〉勤修“为官之德”》,《华夏文化》2012年第1期。
    伊强:《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补说》,简帛网2009年12月28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197)。
    伊强:《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1911记二则》,简帛网2011年8月13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539)。
    游逸飞:《里耶秦简8-455号木方选释》,《简帛》第六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1月。
    于洪涛:《近两年岳麓书院藏秦简研究综述》,简帛网2011年4月1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428)。
    于洪涛:《岳麓简〈为吏治官及黔首〉札记二则》,简帛网2011年5月24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480)。
    于洪涛:《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与〈为吏之道〉对读(一)》,简帛网2011年7月20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517)。
    于洪涛:《近三年岳麓书院藏秦简研究综述》,《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8卷第6期。
    于洪铸:《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编联二则》,简帛网2013年10月8 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924#_ftnl7)。
    与闻:《中日学者合作调研里耶秦简刻齿获突破性成果》,简帛网2012年10月12日(http://www.bsm.org.cn/show_news.php?id=460)。
    于振波:《秦律中的甲盾比价相关问题》,《史学集刊》2010年第5期。
    岳麓书院:《〈岳麓书院藏秦简(贰)〉出版》,简帛网2012年1月9日(http://www.bsm.org.cn/show_news.php?id=406)。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量词考察》,《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第1期。
    张春龙、龙京沙:《湘西里耶秦简8-455号》,《简帛》第四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年10月。
    张军威:《岳麓简〈为吏治官及黔首〉抄写时间探讨》,《金田》2013年第1期。
    张荣强:《读岳麓秦简论秦汉户籍制度》,《晋阳学刊》2013年第4期。
    张婷婷:《中日学者共同调研里耶秦简》,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网站2012年10月12日(http://www.hnkgs.com/show_news.aspx?id=702)。
    张伟:《北京大学获赠珍贵秦简牍:对秦代认知大为丰富和扩展》,《中国文物报》2010年10月27日。
    张新俊:《读岳麓秦简答记一则》,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2011年3月16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432)。
    朱凤翰:《北大藏秦简〈从政之经〉述要》,《文物》2012年第6期。
    朱汉民、肖灿:《从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看周秦之际的几何学成就》,《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3期。
    朱红林:《岳麓简(为吏治官及黔首〉分类研究(一)》,初发布於简帛网2011年5月27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481);後收入《出土文献与法律史研究》第一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6月。
    朱红林:《岳麓简〈为吏治官及黔首〉人口管理与控制研究》,《上海师范 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2卷第4期。
    锺馨:《第十九届古文字学年会在上海举行》,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2012年10月23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_NewsStyle.asp?Src_ID=1947)。
    邹大海:《从出土竹简看中国早期委输算题其社会背景》,《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4卷第4期。
    邹大海:《关於秦简数学著作〈数〉的国际会议在岳麓书院举行——“《岳麓书院藏秦简〉(第二卷)国际研读会”简介》,《自然科学史研究》2011年第30卷第1期。
    陈振华:《岳麓书院藏秦简(壹)字形匀卡法研究》,吉首:吉首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5月。
    贺晓朦:《〈岳麓书院藏秦简〉(贰)文字编》,长沙: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5月。
    高一致:《〈岳麓书院藏秦简(壹)〉集释》,武汉: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5月。
    廖继红:《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文献学研究》,长沙: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5月。
    邱亮:《〈岳麓书院藏秦简(一)〉语言文字研究》,吉首:吉首大学硕士 学位论文,2012年5月。
    夏利亚:《秦简文字集释》,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5月。
    吴朝阳:《张家山汉简〈算数书〉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
    吴振红:《〈岳麓书院藏秦简〉(壹)书体研究》,长沙: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5月。
    肖灿:《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研究》,长沙:湖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12月。
    叶湄:《〈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文字编》,广州: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5月。
    于洪涛:《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研究》,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5月。
    臧磊:《<岳麓书院藏秦简(壹)〉校注》,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5月。
    张军威:《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研究》,郑州: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5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