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家国下的公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西周的建立并未改变夏商以来的国家形态,而是以损益之道继承原有制度,以宗法制度和分封制度相结合,统治天下万邦,于是构成天子、诸侯、大夫、士的权力等级体系。公子作为诸侯之子,以宗法制度确立政治身份,但是春秋时期宗法和分封制度都难以为继而新制度又未确立。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公子的命运也随着各种政治势力的升降而沉浮。本文试以春秋国家形态为背景,以宗法和分封制度为线索,分析影响春秋公子命运的诸多因素。
     本文共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叙述西周的分封制度和宗法制度的简单内容。西周建立后的国家形态和政治惯性是分封制度和分封制度实施必不可少条件。
     第二部分主要论述春秋公子的范围、嫡庶身份的确立及由此而产生的在家、国方面的待遇差别和政治分化。春秋公子嫡庶有别,因此在命名、教育、居住、服饰、政治上的待遇也泾渭分明。但是春秋之际,春秋公子的政治分化因人而异,体现了春秋宗法和分封制度的崩溃。
     第三部分主要论述影响春秋公子命运的因素。春秋之际,宗法和分封制度瓦解,春秋公子已不能按照嫡长子继承、余子分封制度取得相应的政治经济待遇,而是通过权力斗争来取得自己的前途,因此个人的素质在决定命运上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宗法因素并未完全退出历史舞台,还在发生作用。笔者认为影响春秋公子命运的因素如下:宗法观念的强弱、国内执政的态度、公子自身的素质、公子配从人员、诸侯的援助。
     第四部分简单叙述了春秋之际公子的历史作用。他们凭借自己的宗法地位而处于政治上的有利地位,从而在塑造政治格局、促进民族交流和地域的局部统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主要运用了历史方法和比较法。首先,叙述西周立国后实行的宗法和分封制度,这是春秋公子这一群体产生的前提条件。其次,讲述在宗法制度下春秋公子嫡庶身份的确立及由此而来的在家国中的地位差别。再次,分析影响春秋公子命运分化的各种因素。最后,阐述春秋公子的历史作用。
The foundation of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didn't change the national formation. It reformed and inherited social system in existence formerly, and combined the patriarchal clan system and the feudal system to rule the united state by tens of thousands of nations. Whereupon it constructed a hierarchy of power——from top to bottom:the Son of Heaven, prince, high official and bachelor. The identity politics of the sons of the feudal princes depended on the patriarchal clan system. But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he patriarchal clan system and feudal system were hard to continue, but the new system was still not established. Therefore, in the process, fates of sons of a feudal prince changed with the ups and downs of various political forces. Therefore, based on the national formation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se the factors of fates of sons of a feudal prince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mainly describes the main content of patriarchal clan system and feudal system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the national formation and political inertia are factor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patriarchal clan system and feudal system.
     The second part mainly discusses the scope of sons of a feudal prince, rules of patriarchal identity which result in the discrimination and political differentiation in home and country.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sons of a feudal prince had different patriarchal identities, so they had different rights in name, education, housing, clothing, political treatment.The differences of these rights were also quite distinctly obeyed. But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political differentiation of sons of a feudal prince differed from man to man. It just showed that patriarchal system and feudal system collapsed.
     The third part mainly discusses the factors of fate of sons of a feudal prince.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patriarchal clan system and feudal system collapsed, the wife's eldest son and other sons couldn't obtain the corresponding politic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as before, and they got their own future by the struggle. Therefore personal qualitie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ate of sons of a feudal prince but the patriarchal factors did not completely quit the stage of history.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fate of sons of a feudal prince are affected by the following factors:domestic patriarchal power, attitudes of home ministers, qualities of sons of a feudal prince, vassalages of sons of a feudal prince, aids of feudal princes.
     The forth part mainly narrates the historical influences of sons of a feudal prince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They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hape of the political pattern, cultural exchange of different nations and unification of regions by their political position.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mainly apply the history research method and comparison method.First the author describes the patriarchal clan system and the feudal system, which are precondition of birth of sons of a feudal prince.Secondly the author narrates establishment of patriarchal identity of sons of a feudal prince and different rights of sons of a feudal prince in home and country based on the patriarchal clan system.Thirdly,in comparison with the reality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the author analyses the various factors affecting the fate of sons of a feudal prince. Finally the author narrates the historical influences of sons of a feudal prince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引文
①任伟:《西周封国考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页。
    ②[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14页。
    ③冯天瑜:《封建考论·第一章》,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2-25页。
    ④王国维著,彭林整理:《观堂林集》(外二种),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31页。
    ⑤[战国]吕不韦著,陈奇猷校释:《吕氏春秋新校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967页。
    ①葛志毅:《周代分封制度研究》(修订版),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0-82页。
    ②何怀宏:《世袭社会及其解体》,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9-10页。
    ③傅斯年著,欧阳哲生主编:《傅斯年全集二》,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585-586页
    ④傅斯年著,欧阳哲生主编:《傅斯年全集二》,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587页。
    ⑤吕友仁、吕永梅:《礼记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49页。
    ⑥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1536-1540页。
    ⑦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420-423页。
    ⑧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1308页。
    ①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1475页。
    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1494-1495页。
    ③唐兰著,故宫博物院编:《唐兰先生金文论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第66-70页。
    ④杨向奎:《“宜侯矢簋”释文商榷》,《文史哲》,1987年第6期,第2页。
    ⑤曹锦炎:《关于“宜侯矢簋”的几点看法》,《东南文化》,1990年第5期,第1页。
    ⑥周宝宏:《西周青铜重器铭文集释》,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66页。
    ⑦杨善群:《西周宜国史考究》,《史林》,1989年第4期,第1-4页。
    ①赵伯雄:《周代国家形态研究》,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17-21页。
    ②王国维著,彭林整理:《观堂林集》(外二种),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38页。
    ③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287页。
    ④杜正胜编:《中国上古史论文选集下册》,台北:华世出版社,1980年,第681—687页。
    ⑤杨宽:《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75-377页。
    ①徐扬杰:《中国家族制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08页。
    ②李学勤主编:《社记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008-1009页。
    ③杨英杰:《周代宗法制度辩说》,《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82年第6期,第5页。
    ④杨英杰:《周代宗法制度辩说》,《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82年第6期,第6页。
    ⑤李学勤主编《礼记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009-1010页。
    ⑥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94页。
    ⑦杨英杰:《周代宗法制度辩说》,《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82年第6期,第5页。
    ①刘文毅:《春秋时期流亡公子研究》,《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第4页。
    ②刘文毅:《春秋时期流亡公子研究》,《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第4-6页。
    ③郑慧生:《公子考》,《史学月刊》,2002年第3期,第1-2页。
    ④李学勤主编:《春秋公羊传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3页。
    ①王国维著,彭林整理:《观堂林集》(外二种),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34页。
    ②李亚农:《欣然斋史论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248-249页。
    ③高兵:《周代婚姻形态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7年,第143页。
    ④郭艳娜:《周代婚礼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第10页。
    ⑤高兵:《周代婚姻形态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7年,第137页。
    ⑥高兵:《周代婚姻形态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7年,第137页。
    ①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840-841页。
    ②李学勤主编:《春秋公羊传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58页。
    ③李学勤主编:《春秋公羊传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58页。
    ④[战国]左丘明撰,[西晋]杜预集解:《左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692页。
    ⑤[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471页。
    ⑥高兵:《周代婚姻形态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7年,第113-114页。
    ⑦张彦修:《论西周春秋的婚姻礼仪及社会功能》,《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2期,第5页。
    ⑧高兵:《周代婚姻形态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7年,第62-63页。
    ①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1401页。
    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1402页。
    ③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1407页。
    ④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1407页
    ⑤李兴平:《论春秋时期上层社会的婚姻》,《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2年,第31页。
    ⑥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254页。
    ⑦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254页。
    ①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328页。
    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1723页。
    ③吕友仁、吕永梅译注:《礼记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545-547页。
    ④吕友仁、吕永梅译注:《礼记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548页。
    ①吕友仁、吕永梅译注:《礼记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551页。
    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115页。
    ③吕友仁、吕永梅译注:《社记全译·文王世子》,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405-406页。
    ④吕友仁、吕永梅译注:《礼记全译·文王世子》,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410页。
    ⑤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485-486页。
    ①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486-487页。
    ②罗运环:《楚国的太子制度研究》,《江汉论坛》,2000年第7期,第3页。
    ③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268页。
    ④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268-269页
    ⑤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269页。
    ⑥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113页。
    ⑦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317页。
    ⑧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1402页。
    ①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261-262页。
    ②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257-258页。
    ③罗运环,《楚国的太子制度研究》,《江汉论坛》,2000年第7期,第2页。
    ④李学勤主编,《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79页。
    ⑤同上
    ⑥同上
    ⑦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174页。
    ①赵晓龙:《先秦世禄制向俸禄制的历史转变》,《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第11页。
    ②同上。
    ③徐喜辰:《论周代的世卿巨室及其再封制度》,《东北师大学报》,1989年第5期,第1-9页。
    ④阎步克:《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第36页。
    ⑤同上。
    ⑥阎步克:《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第37页。
    ⑦李峰:《西周的政体:中国早期的官僚制度和国家》,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第196-199页。
    ⑧李峰:《西周的政体:中国早期的官僚制度和国家》,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第200页。
    ①张荫麟:《中国史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26页。
    ②李孟存、常金仓:《晋国史纲要》,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33页。
    ③郝铁川:《周代国家政权研究》,合肥:黄山书社,1990年,第80-89页。
    ④郝铁川:《西周国家政权研究》,合肥:黄山书社,1990年,第83页。
    ⑤余天炽:《重提“世卿世禄制”》,《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82年第3期,第1-7页。
    ⑥许倬云:《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桂林:广西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95页。
    ⑦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724页。
    ①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增订本),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447页。
    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1535-1541页。
    ③吕友仁、吕永梅译注:《礼记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640页。
    ④王国维著,彭林整理:《观堂林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36页。
    ⑤吕友仁、吕永梅译注:《礼记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638页。
    ⑥吕友仁、吕永梅译注:《礼记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613页。
    ①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1234-1236页。
    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1236页。
    ③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增订本),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434页。
    ④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1237页。
    ⑤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1519-1520页。
    ①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10页。
    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513-514页。
    ③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515页。
    ④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494页。
    ①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550页。
    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551页。
    ③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558-559页。
    ④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1297-1298页。
    ⑤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1298页。
    ⑥同上。
    ⑦同上。
    ⑧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1350页。
    ⑨杨龙:《春秋公子考论》,《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第23-25页。
    ⑩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313页。
    ①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556页。
    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968页。
    ③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1155页。
    ④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1520页。
    ⑤谢曼:《春秋时期出奔现象述论》,《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第16-17页。
    ⑥王燕:《先秦时期“出奔”现象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第35-43页。
    ①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179-180页。
    ②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485-1486页。
    ③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494页。
    ④高士奇:《左传纪事本末》,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16页。
    ⑤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552页。
    ⑥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873页。
    ①同上。
    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263页。
    ③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257页。
    ④同上。
    ⑤同上。
    ⑥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262页。
    ⑦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262-263页。
    ⑧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328-329页。
    ①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145-147页。
    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167-168页。
    ③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674页。
    ①周秉均注译:《尚书》,长沙:岳麓书社,2001年,第46页。
    ②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6-8页。
    ③王晖,《西南蛮夷“要服”新证——兼论“要服”、“荒服”、“侯服”之别》,《民族研究》,2003年第1期,第9页。
    ①王晖,《西南蛮夷“要服”新证——兼论“要服”、“荒服”、“侯服”之别》,《民族研究》,2003年第1期,第11页。
    ②李学勤主编:《春秋公羊传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84页。
    ③邱文山、张玉书、张杰、于孔宝:《齐文化与先秦地域文化》,济南:齐鲁书社,2003年,第742-743页。
    ④田延锋:《秦思想研究》,《西北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第25-27页。
    ①司马迁:《史记·楚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695页。
    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663-665页。
    ③[战国]吕不韦著,陈奇猷校释:《吕氏春秋新校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612页。
    ④邱文山、张玉书、张杰、于孔宝:《齐文化与先秦地域文化》,济南:齐鲁书社,2003年,第58页。
    ⑤邱文山、张玉书、张杰、于孔宝:《齐文化与先秦地域文化》,济南:齐鲁书社,2003年,第58页。
    ①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557-558页。
    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558页。
    ③李玉洁:《楚国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55-156页。
    ④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74页。
    ①司马迁:《史记·郑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761页。
    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113页。
    ③司马迁:《史记·郑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761页
    ④司马迁:《史记·郑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762页。
    ⑤司马迁:《史记·郑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764页。
    ⑥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1185页。
    ⑦盖明:《周代继承制的再辨析》,《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第1-4页。
    ①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408页。
    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440-441页。
    ③[战国]左丘明撰,[西晋]杜预集解:《左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61-362页。
    ④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1298页。
    ⑤秦平:《试论春秋世子制度》,《武汉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第2页。
    ①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906-907页。
    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908-911页。
    ③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603页。
    ④[战国]左丘明撰,「西晋」杜预集解:《左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494页。
    ⑤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624页。
    ⑥司马迁:《史记·吴太伯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450页。
    ①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12页。
    ②同上。
    ③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13页。
    ④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620页。
    ⑤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145-147页。
    ⑥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514-515页。
    ①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1348页。
    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1407页。
    ①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176页。
    ②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216页。
    ③同上。
    ④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282页。
    ⑤陈莜芳:《试论春秋奔者与本国和奔国的关系》,《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第6期,第2页。
    ①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405页。
    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406-410页。
    ③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408-409页。
    ④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407页。
    ⑤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408页。
    ⑥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409页。
    ⑦同上。
    ①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291-292页。
    ②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292页。
    ③常金仓:《穷变通久—文化史学的理论与实践》,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79页。
    ④常金仓:《穷变通久—文化史学的理论与实践》,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83-184页。
    ⑤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293页。
    ①同上。
    ②同上。
    ③李海勇:《略论春秋诸侯国间的纳赂受赂现象》,《江汉论坛》,2002年第3期,第2-4页。
    ①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1995年,第178页。
    ②雒有仓、梁彦民:《论商周时代盟誓习俗的发展与演变》,《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第1页。
    ③吕静:《春秋时期盟誓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4页。
    ①吕静:《春秋时期盟誓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2-7页。
    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856页。
    ③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294页。
    ④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297页
    ⑤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306页。
    ⑥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394页。
    ①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402页。
    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402-403页。
    ③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413-414页。
    ④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414页。
    ⑤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415页。
    ①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65-66页。
    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113页。
    ③同上。
    ④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114页。
    ①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918页。
    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36页。
    ③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257页。
    ④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256页。
    ⑤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51页。
    ⑥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832页。
    ①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1161-1165页。
    ②许倬云:《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桂林:广西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70页。
    ③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1106页。
    ④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258页。
    ⑤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540页。
    ⑥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904页。
    [1]常茂徕.增订春秋世族源流图考[M].汴梁:夷门怡古堂1830年
    [2]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3]高士奇.左传纪事本末[M].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4]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5]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6]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7][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8][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9]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10]吕友仁、吕永梅译注.礼记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
    [11]李梦生.左传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12]李学勤主编.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13]李学勤主编.春秋左传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14]李学勤主编.春秋公羊传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15]周秉均注译.尚书[M].长沙:岳麓书社2001年
    [16]陈奇猷校释.吕氏春秋新校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17]徐元诰撰.国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18][战国]左丘明撰,[西晋]杜预集解.左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1]李亚农.欣然斋史论集[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
    [2]杜正胜编.中国上古史论文选集下册[C].台北:华世出版社1980年
    [3]马非百.秦集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4]杨伯峻、徐提编.春秋左传词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5]李孟存、常金仓.晋国史纲要[M].太原:山西人民初版社1988年
    [6]郝铁川.西周国家政权研究[M].合肥:黄山书社1990年
    [7]赵伯雄.周代国家形态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
    [8]徐扬杰.中国家族制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
    [9]唐兰著,故宫博物院编.唐兰先生金文论集[C].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
    [10]何怀宏.世袭社会及其解体[M].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
    [11]常金仓.穷变通久—文化史学的理论与实践[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
    [12]张荫麟.中国史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13]王国维著,彭林整理.观堂林集[C].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14]李玉洁.楚国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
    [15]杨宽.西周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16]邱文山、张玉书、张杰、于孔宝.齐文化与先秦地域文化[M].济南:齐鲁书社2003年
    [17]傅斯年著,欧阳哲生主编.傅斯年全集二[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
    [18]任伟.西周封国考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19]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
    [20]战化军、姜颖.齐国人物志[M].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
    [21]葛志毅.周代分封制度研究[M].哈尔滨:哈尔滨人民出版社2005年
    [22]许倬云.中国古代社会史论[M].桂林:广西大学出版社2006年
    [23]周宝宏.西周青铜重器铭文集释[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
    [25]高兵.周代婚姻形态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7年
    [26]吕静.春秋时期盟誓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27]冯天瑜.封建考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
    [28]柏杨.中国帝王皇后亲王公主世系录[M].太原:山西人出版社2008年
    [29]阎步克.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9年
    [30]李峰.西周的政体:中国早期的官僚制度和国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
    [1]余天炽.重提“世卿世禄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82(3期)
    [2]杨英杰.周代宗法制度辩说[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82(6期)
    [3]杨向奎.“宜侯矢簋”释文商榷[J],文史哲,1987(6期)
    [4]杨善群.西周宜国史考究[J],史林,1989年,(4期)
    [5]徐喜辰.论周代的世卿巨室及其再封制度[J],东北师大学报,1989(5期)
    [6]曹锦炎.关于“宜侯矢簋”的几点看法[J],东南文化,1990年(5期)
    [7]张彦修.论西周春秋的婚姻礼仪及社会功能[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1(2期)
    [8]罗运环.楚国的太子制度研究[J],江汉论坛,2000(7期)
    [9]郑慧生.“公子”考[J],史学月刊,2002(3期)
    [10]李兴平.论春秋时期上层社会的婚姻[J],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D],2002
    [11]李海勇.略论春秋诸侯国间的纳赂受赂现象[J],江汉论坛,2002(3期)
    [12]王晖.西南蛮夷“要服”新证—兼论“要服”、“荒服”、“侯服”之别[J],民族研究,2003(1期)
    [13]田延锋.秦思想研究[J],西北大学博士论文[D],2004
    [14]盖明.周代继承制的再辨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4期)
    [15]郭艳娜.周代婚礼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D],2006
    [16]谢曼.春秋时期出奔现象述论[J],吉林大学硕士论文[D],2006
    [17]秦平.试论春秋世子制度[J],武汉大学学报,2006(3期)
    [18]杨龙.春秋公子考论[J],吉林大学硕士论文[D],2007
    [19]雒有仓、梁彦民.论商周时代盟誓习俗的发展与演变[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4期)
    [20][32]赵晓龙.先秦世禄制向俸禄制的历史转变[J],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D],2009
    [21]王燕.先秦时期“出奔”现象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D],2010
    [22]刘文毅.春秋时期流亡公子研究[J],西北大学硕士论文[D],201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