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厢军若干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厢军本为五代时期能征惯战的“藩镇之兵”。北宋初年,赵匡胤在加强中央集权的过程中,采用“收其精兵”的方略,把厢军中的精锐扩充到禁军中去,同时又奉行“养兵”政策,保留了厢军这一旧有的军队组织形式,形成了北宋正规军独特的“禁军——厢军”二元组织结构。在这个过程中,厢军由五代时期的藩镇之兵变为国家正兵,由强悍之兵变为短弱之兵,由征战之兵变为集多兵种于一体的功能繁多、构成复杂的军队,成为为宋朝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服务的工具。
     厢军在宋朝特别是在北宋时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军事力量,它不仅是宋初组建禁军的重要基础,而且是以后禁军扩充的重要兵源,也是吸纳不合格禁军的重要载体。北宋时期,厢军和禁军是紧密相连、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厢军的存在为募兵制条件下的禁军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除了“业壹事专”的役兵外,作为“诸州之镇兵”的厢军,一般都具有军事职能,承担相应的防御和戍守任务。北宋中期以前,厢军也实行更戍制度,东南地区厢军的更戍较为普遍,补充了这一地区禁军力量的不足;元丰以前,厢军是巡检系统中的基本军事力量之一,发挥了维护地方治安的作用。厢军对外防御和对内镇压的军事职能,在一些具体战例中得到了程度不同的体现。由于厢军疏于教阅,常常被用于各种工役,从总体上看,其军事职能的发挥情况南宋不及北宋,而且在北宋不如禁军,在南宋不如屯驻大军。
     厢军是中国古代特有的兵种,其独特之处就在于这支军队“类多给役”,被广泛应用于城防设施建设、治河、递铺、官营手工业生产等领域,其中的壮城兵、递铺兵、河清兵、捍江兵、开江兵、堰军以及官营手工业中的修造、壮役、清务、钱监、万全指挥等专业兵种,在相关领域发挥了骨干作用,而这些领域的工役在前代主要是靠无偿征发民力来完成的。在宋代,以厢军从事多种工役不仅是朝廷的既定政策,而且大体上为各级官员所奉行,如在治河、修城等耗费劳动力巨大的工役中,单独使用厢军完成任务的官员往往受到褒奖,主张役使厢军的计划往往得到批准和支持,役使民力的计划有时会被否定,役使民力的工役往往受到抨击。厢军的存在,的确减少了对农民力役的不时征调,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缓和社会矛盾,发展社会生产。
     宋朝的厢军就其成分而言,除了破产失业的社会群体以外,大量的罪犯也被发配其中,厢军中的牢城兵基本上由配军组成。从劳役角度观察,厢军制度具有强制性和剥削性。宋朝统治者为了强化社会管理,以军队的形式控制破产失业的社会群体和罪犯,驱使他们从事各种劳役,实际上是以一种劳役形式替代另一种劳役形式,以一种剥削形式掩盖另一种剥削形式,只不过比之于直接驱使农民从事劳役具有一定的隐蔽性罢了。因此,厢军制度掩盖了封建国家奴役和剥削人民的本质,具有一定的欺骗性。厢军虽然有一定的军俸、补贴和赏赐,但常常受到各级官员的盘剥,在急难险重的工役中,疾病和死亡更是在所难免。
     厢军制度是宋朝特定政治经济条件下的产物。保留厢军这一军队组织形式,是宋初统治者稳定藩镇旧兵,缓和社会矛盾的举措,而宋初统治者募兵弭盗的思想则为厢军制度的存在提供了思想条件;中唐以后迄于宋代,土地私有制、租佃关系和雇募关系的普遍发展,农民和手工业者对于国家人身依附关系的削弱,是厢军制度存在的社会经济根源。这些交织的复杂因素,使得厢军这一军队组织形式在宋朝长期存在。如果仅仅从从军事制度上观察,厢军制度的确不是善制。但值得注意的是,宋朝统治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第一次大规模地长期将军队的组织形式同封建的生产方式(直接表现为官营手工业)相结合,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相结合,强化了封建政府的基本职能,收效较为明显。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宋变革之际政府履行职能方式的变化。
     宋朝以后,厢军制度在整体上不复存在,但与厢军职能相类似的军种却在中国以后的封建社会中以不同的名目长期存在,只不过在规模和职能所及范围上远不如宋代罢了。综观古今中外的军队,其职能呈现出由单一的军事职能向以军事职能为主多种职能并存的方向发展,相应地出现了多种名目的专业兵,近代以来尤其如此,而这种变化最早全面地在宋朝厢军制度中得以体现。尽管我们不能断定这种变化来源于宋朝厢军制度,至少来说,认真研究厢军制度对当代军事制度和军队建设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借鉴意义。
The Xiang Forces was originally used to advertise for " the Fanzhen's Forces " good at fighting for the WuDai Times. In early North Sung, Zhao Kong-yin took the measures of "adopting the Xiang Forces's crack soldiers" to enlarge the Jin Forces for strengthening centralization. In the meantime, he carried out the policy of "maintaining an forces", reserved the old organization structure of the Xiang Forces's, and finally made the north Sung's regular forces form the special "the Xiang Forces - the Jin Forces " dualistic organizing structure. In the process, the Xiang Forces changed from the Fanzhen's soldiers of the WuDai Times to the country's regular soldiers, from power to feebleness, from only the fighting soldiers to a functionally complicated forces with different aims of services, and then it became the tool that served for the soci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ystems of Sung Dynasty.
     The Xiang Forces in Sung Dynasty, especially in North Sung, was not neglected a military force, which not only was the important foundation of forming the Jin Forces in early Sung, also was hereafter the important manpower resources of enlarging the Jin Forces, and at the same time, was the important carrier of absorbing unqualified soldiers from the Jin Forces. In North Sung, the Xiang Forces and the Jin Forces were indiscerptible to and mutually depending on each other. The existence of the Xiang Forces provided a beneficial condition for constructing the Jin Forces in the system of conscription. In addition to " the professional soldiers of serving",the Xiang soldiers, as " the soldiers to protect all the regional states", generally all had the military working functions, assuming the corresponding defending and the guarding tasks. Before Middle North Sung, the Xiang Forces also carried out the system of guarding in turn, which was more widespread in the southeastern regions where it complemented the shortage of the Jin Forces. Before Yuan Feng Period, the Xiang Forces was one of the basic military forces in the Xunjian system, exerting the function of keeping the local orders. The Xiang Forces's military function of defense outside and suppression inside was differently embodied in some specific examples of battles. The Xiang Forces was usually used as various laborers because of its neglecting training. As a whole, the exertion of its military function in South Sung was not only inferior to that in North Sung but also inferior to the Jin Forces in North Sung and also not equal to that of the station troops in South Sung.
     The Xiang Forces was one of special forces in ancient China, which lay in that most soldiers of these troops were widely served to do various jobs, for example, the professional soldiers among them, such as Zhuangcheng, Dipu, Heqing, Hanjiang, Kaijiang, etc. worked in construction of defence of towns, the rivers of defence and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fer and material transportation, the official handicraft industry, they exerted the important functions in the related realms, though the jobs in these realms being mainly completed to depend on confiscating the gratis laborers before Sung. In Sung Dynasty, the Xiang Forces engaging in various jobs was not only a courtly decided policy, but also pursued by officials of all ranks. For example, the officials who were only asked to complete a mission such as managing the river, fixing the town etc. which would use tremendous laborers, were always praised, and their plans of claiming to use the Xiang Forces were usually permitted and got support. Instead, those plans of employing the common people to work would sometimes be denied and be attacked. The existence of the Xiang Forces did reduce the calling up of the peasantry. It was advantageous to lighten the peasants'burden, to abate the social conflicts and to raise the social production.
     As far as the Xiang Forces in Sung Dynasty was concerned, there were a great many criminals together with the bankrupted and unemployed social colonies. The Laocheng forces in the Xiang Forces were basically formed of the Pei soldiers. From the point of service, the Xiang Forces system was compulsive and exploiting. The rulers in Sung Dynasty impelled the bankrupted and unemployed social colonies and the criminals to engage in various hard labors by controlling them in the form of forces in order to enhance society management. In fact, it was an exploiting form, concealed by another, and compared with directly driving peasants to engage in hard labors, it was just one that was closely covered. Therefore, the system of the Xiang forces was fraudulent to some extent, for it concealed the essence that the feudal nation enslaved and exploited people. Although the Xiang Forces had stated salary, subsidy and largess, it was usually exploited by the officials of all ranks. The diseases and deaths were also unavoidable in urgent and dangerous services.
     The system of the Xiang forces, in Sung Dynasty, was the result of the particularly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onditions. The organization form of the Xiang Forces was a measure of the rulers in early Sung to stabilize the old soldiers in Fanzhen areas and to abate the social conflicts. The thought of conscripting soldiers and putting an end to the robbers of the rulers provided the thinking condition to exist for the system of the Xiang Forces. From middle Tang to Sung Dynasty, the widespread development of the system of owning land privately, the tenancy, the employing and recruiting relations, and the farmers'and handicraftsmen weakly clinging to the country, were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sources for the Xiang forces to exist. The complicated and interactional factors made the organization form like the Xiang Forces existed over a long period in Sung Dynasty. The Xiang Forces system was really not a perfect system if just looking into its military system. However, it was remarkable that the rulers in Sung Dynasty not only combined the forces's organizing form with the feudal producing methods (directly representing as the governmentally managing industry) on a large scale for the first time for a long time in history but combined it with the social public businesslike management, which strengthened the basic function of the feudal government and its results were obvious. This reflected on the government, which changed the form of carrying out its functions in the time of Tang Dynasty turning to Sung Dynasty.
     After the Sung Dynasty, the Xiang Forces system did not exist as a whole, but the arms of services similar to the Xiang Forces's still existed over a long period in name of different titles in later Chinese feudal society, though they were not as good, on the scale and in their functional scope, as those in Sung Dynasty. To make a comprehensive view of the troops at all times and all over the world, it presented that they all developed from the single military function to that the main military function simultaneously existed together with more functions, and that accordingly appeared various professional soldiers, especially after the Neoteric Age. This kind of change was completely embodied as early as the system of the Xiang Forces in Sung Dynasty. Though we couldn't judge that the variety came from the Xing Forces system in Sung Dynasty, at least researching earnestly on the Xiang Forces system still has great importance for the contemporary military systems and troops construction today
引文
①《长编》卷一○六天圣六年七月乙未第2476页。
    ①台湾中华文化事业版委员会1946年版。
    ②台湾国防研究院1950年版。
    ③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10月版。
    ④军事科学出版社1989年2月版。
    ⑤军事科学出版社1992年3月版。
    ⑥军事科学出版社1992年2月版。
    ⑦人民出版社1994年4月版。
    ⑧三联书店1957年版。
    ⑨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年版。
    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11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版。
    12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3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4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5《文史哲季刊》第1卷第1期,1943年1月版。
    16《民主评论》第5卷第1期,1944年1月版。
    17《国立台湾大学历史系学报》1976年第3期。
    ①《史学月刊》1982年第4期。
    ②《宋史研究论文集》,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③《河北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④见郭东旭:《宋朝法律史论》,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版。
    ⑤见李华瑞:《宋史论集》,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版。
    ⑥《湖北大学学报》1987年第6期。
    ⑦汲古书院1998年版。
    ①欧阳修:《新唐书》卷五二《食货二》,第1351页。
    ①王曾瑜:《宋朝兵制初探》第66页。
    ②薛季宣:《浪语集》卷一六《召对札子二》。
    ③陈傅良:《止斋集》卷五一,《右奉议郎新权发遣常州借紫薛公(季宣)行状》。
    ①王应麟:《玉海》卷一三九《兵制》,吕乔年:《丽泽论说集录》卷九《门人所记杂说一》。
    ②李百药:《北齐书》卷二○《慕容俨传》,第279页。
    ③施宿等:《嘉泰会稽志》卷四《军营》。
    ④王曾瑜:《宋朝兵制初探》第24页。
    ⑤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卷八一,《帝王部·庆赐第三》。
    ⑥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卷四八,《帝王部·从人欲》。
    ①吕乔年:《丽泽论说集录》卷九。
    ②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五二《兵考四》。
    ③《长编》卷二建隆二年七月戊辰,第49页。
    ④王曾瑜:《宋朝兵制初探》,第1页。
    ①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九二,《后周纪》三《太祖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下》显德元年十月己酉。
    ②欧阳修:《新唐书》卷五○《兵》,第1329页。
    ③王曾瑜先生在《宋朝兵制初探》一书第二部分参见该书第21-24页。
    ④《宋史》卷一八七《兵一》,第4571页。
    ⑤《宋史》卷一九四《兵八》,第4825页。
    ⑥高承:《事物纪原》卷一○《军伍名额部》。
    ⑦《宋史》卷一八七《兵一》,第4571页。
    ①《宋史》卷一八七《兵一》,中华书局本校勘记云:疑河州当为河东之误,从之。第4605页。
    ①王应麟:《玉海》卷一三九《兵制》。
    ②薛季宣:《浪语集》卷一六《召对札子二》。
    ③《宋史》卷一八九《兵三》,第4639页。
    ④章如愚:《群书考索·后集》卷四一,《兵制门·州兵》。
    ⑤《宋史》卷一九三《兵七》,第4799页。
    ①宋祁:《景文集》卷四五《庆历兵录序》。
    ②章如愚:《群书考索·后集》卷四○《兵门》,参见彭百川:《太平治迹统类》卷三○。
    ①薛季宣:《浪语集》卷一六《召对札子》二。
    ②章如愚:《群书考索·后集》卷四○《兵门》。
    ③《长编》卷二二八熙宁四年十一月丙寅,第5556页。
    ④《长编》卷三五○元丰七年记事,第8398页。
    ①《长编》卷二二三熙宁四年五月乙未,第5421-5422页。
    ②王应麟:《玉海》卷一三九《兵制》。
    ③《长编》卷二二八熙宁四年十二月丙寅,第5555-5556页。又见《宋史》卷一八九《兵志》,第4644页,
    ①据《宋史》卷一八九《兵三》,厢军步军也有相同番号,其在真定北砦有教阅步军。第4658页。
    ②《宋史》卷一八九《兵三》,第4670页。
    ③《宋史》卷一八九《兵三》,第4667页。
    ①《长编》卷一三四庆历元年十一月壬子,第3196页。
    ②《宋史》卷一八九《兵三》,第4670页。
    ③据《宋史》同卷记载,厢军步军有此番号,第4653页。
    ①《宋史》卷一八九《兵三》,第4678页。
    ①《宋史》卷一八九《兵三》,第4681页。
    ②《宋史》卷一八九《兵三》第4650页、4682页。
    ③《宋史》卷一八九《兵三》,第4684页。
    ④《宋史》卷一八九《兵三》,第4686页。
    ①《宋史》卷一八九《兵三》,第4688页。
    ②章如愚:《群书考索·后集》卷四一
    ①《宋史》卷一八九《兵三》,第4691页。
    ②《宋史》卷一八九《兵三》,第4667页。
    ①《宋史》卷一八九《兵三》第4655、4663、4669、4700页。
    ②参见《宋史》卷一八九《兵三》校勘记,第4700页。
    ①《宋史》卷一八九《兵三》,第4670页。
    ①《宋史》卷八六《地理二》,第3131页。
    ②《宋史》卷一八九《兵三》,第4672页。
    ①按《宋史》卷一八九《兵三》第4698页。
    ②《宋史》卷一八九《兵三》。第4674、4701页。
    ①《宋史》卷一八九《兵三》,第4675-4676页。
    ①《宋史》卷一八九《兵三》校勘记,第4702页。
    ②《宋史》卷一八九《兵三》,第4642-4643页。
    ①《宋史》卷一八九《兵三》,第4681页。
    ①《宋史》卷一八九《兵三》,第4684页。
    ②《长编》卷二四○熙宁五年十一月庚申,第5830页;另参见王应麟《玉海》卷一三九《兵制》。
    ③《宋史》卷一八九《兵三》,第4684页。
    ①《宋史》卷一八九《兵三》,第4684页。
    ②《宋史》卷一八九《兵三》,第4686页。
    ③《宋史》卷一八九《兵三》,第4686页。
    ①《宋史》卷一八九《兵三》校勘记[四四],第4703页。
    ②《宋史》卷一八九《兵三》,第4688页。
    ③《宋史》卷一八九《兵三》,第4688页。
    ①《宋史》卷一八九《兵三》,4653页。
    ②《宋史》卷一八九《兵三》第4690、2230页。
    ③《宋史》卷一八九《兵三》,第4690页。
    ①王曾瑜:《宋朝兵制初探》,第169页。
    ①《宋史》卷一九三《兵七》,第4799页。
    ②晁说之:《景迂生集》卷一《元符三年应诏封事》。
    ③欧阳修:《欧阳修全集》卷六○《原弊》。
    ①吴儆:《竹洲集》卷二。
    ②洪适:《盘洲文集》卷四三《乞刺壮健乞丐人札子》。
    ③在《宋史》卷三一三《富弼传》
    ④佚名:《韩魏公家传》,载李之亮、徐正英:《安阳集编年笺注》附录三,巴蜀书社2000年第1版,下册1758页。
    ⑤《宋史》卷一八九《兵三》;参见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五六《兵考八》。
    ⑥《宋史》卷三一三《富弼传》,第10254页。
    ①《长编》卷二○四治平二年正月壬午,第4941页。
    ②《宋史》卷一九三《兵七》,参见《宋史》卷一四’《神宗一》,第4801、268页。
    ③《宋史》卷一八九,《兵三》《厢兵》,第4643页。
    ④《长编》卷三一三元丰四年六月己未,第7584页。
    ⑤司马光:《传家集》卷三五《言招军札子》。
    ⑥《长编》卷六三景德三年七月庚戌,第1411页。
    ⑦姜锡东:《北宋的兵源与募征》,载朱瑞熙、王曾瑜、李清凌主编《宋史研究论文集》第十辑,第80页。
    ⑧施宿等《嘉泰会稽志》卷四《军营》
    ①陈元晋《渔墅类稿》卷四《申措置南安山前事宜状》。
    ②参见姜锡东:《北宋的兵源与募征》,载朱瑞熙、王曾瑜、李清凌主编《宋史研究论文集》第十辑,第80-81页。
    ③《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五之二五。
    ④佚名《群书会元截江网》卷一三《郡国兵》。
    ⑤员兴宗:《九华集》卷七《议军实疏》。
    ⑥《宋史》卷一八九《兵三》。
    ⑦《长编》卷二一三熙宁三年七月乙卯,第5188页。
    ⑧《宋史》卷一八九《兵三》,4643页。
    ⑨《宋史》卷一八九《兵三》,4645页。
    ⑩《长编》卷三二四元丰五年三月癸卯。
    ①《宋史》卷一九三《兵七》,第4806页。
    ②《宋史》卷一九三《兵七》,第4806页。
    ③《长编》卷三一三元丰四年六月己未,第7584页。
    ④《长编》卷四八二元祐八年三月己丑,第11467页。
    ⑤《长编》卷二二八熙宁四年十一月癸未,第5541页。
    ①《宋史》卷一九三《兵七》,第4802页。
    ②《宋会要辑稿》方域——之六。
    ③《宋会要辑稿》方域——之二五。
    ④《宋史》卷一八九《兵三》,第4649页。
    ⑤王曾瑜:《宋朝兵制初探》,第209-210页
    ⑥《宋史》卷一九三《兵七》,第4799页。
    ①王曾瑜:《宋朝兵制初探》,第67页、208-209页。
    ②《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一。参见《长编》卷八乾德五年二月癸酉。
    ③郭东旭先生《宋代的编管法》一文,见郭东旭:《宋朝法律史论》,第217、225页。
    ④李心傳:《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七绍兴二十四年十二月壬寅。
    ⑤《宋史》卷三一《高宗八》绍兴二十四年十二月壬寅,第581页。
    ①《宋史》卷一八七《兵一》,第4576页;参见王应麟:《玉海》卷一三九《兵制》。
    ②《宋史》卷一八九《兵三》,第4643页;《长编》卷三五○元丰七年纪事,第8379页;《文献通考》卷一五六《兵考八》,王应麟:《玉海》卷一三九《兵制》。
    ③陈襄《上神宗论冗兵》,载赵汝愚:《诸臣奏议》卷一二一《兵门·兵议下》。
    ④《长编》卷三五○元丰七年纪事,第8397页。
    ⑤陈傅良:《止斋集》卷一九《赴桂阳军拟奏事札子(第三)》;《九朝编年备要》卷一。
    ⑥《长编》卷二二一熙宁四年三月辛丑,第5384页。
    ⑦《长编》卷二二八熙宁四年十二月丙寅,第5556页。
    ①《宋史》卷一八九《兵三》,第4644-4645页。
    ②《长编》卷四七二元祐七年四月纪事,第11274页。
    ③《长编》卷三五○记载:“凡天下禁军之籍,熙宁五十六万八千六百八十八人,元丰六十一万二千二百四十三人。”第8397页。
    ④关于宋朝兵藉与兵数的关系,可参看王曾瑜《宋朝兵制初探》第21页。
    ①王应麟:《玉海》卷一三九《兵制》。
    ②《长编》卷二二八熙宁四年十二月丙寅,第5555-5556页;又见《宋史》卷一八九《兵志》,第4644页,其中“川峡四路”作“川四路”,余同《长编》。
    ③《长编》卷三五○元丰七年纪事,第8397页。
    ①罗愿:《新安志》卷一《营寨》。
    ②《宋史》卷一八九《兵三》,第4645页;参见《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一八《四川厢禁民兵数》,《文献通考》卷一五六《兵考八》。
    ①宋朝厢军参与修建城防设施,也和军事职能有关,本文将列专章论述。
    ②《宋史》卷一九七《兵七》,第4799页。
    ③罗溶:《宝庆四明志》卷七《叙兵》。
    ①《宋史》卷一八七《兵一》,第4574页。
    ②《长编》卷八八大中祥符九年十一月乙巳,第2026页。
    ③《长编》卷一一三明道二年十一月乙未,第2646页。
    ④《长编》卷一一四景祜元年五月乙丑,第2675-2676页。
    ⑤《宋史》卷一八七《兵一》,第4572页。
    ⑥《宋史》卷一九四《兵八》,第8427页。
    ⑦《长编》卷九○天禧元年六月乙亥,第2068页。
    ⑧《宋史》卷一八七《兵一》,第4573页。
    ①高承:《事物纪原》卷一○《军伍名额部》。
    ②《宋史》卷一八七《兵一》,第4573-4574页。
    ③《长编》卷一二六康定元年二月庚子,第2976页。
    ④《长编》卷一二七康定元年夏四月壬子,第3009页。
    ⑤《宋史》卷一九三《兵七》,第4800页。
    ⑥《长编》卷一八九嘉祐四年五月丁巳,第4566页。
    ⑦《宋史》卷一九四《兵八》,第4829页。
    ⑧《宋史》卷一八九《兵三》,第4643页。
    ⑨《宋史》卷一九四《兵八》,第4830页。
    ①《宋史》卷一八七《兵一》,第4599页。
    ②《宋史》卷一八七《兵一》,第4576页。
    ③《长编》卷二八七元丰元年正月戊寅,第7024页。
    ④《宋史》卷一八九《兵三》,4644页。
    ⑤《长编》卷一四二庆历三年七月戊寅,第3400页。
    ⑥李心傅:《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九○绍兴三十一年五月辛丑。
    ①蔡戡:《定斋集》卷一《御盗十事札子》参见明杨士奇等撰《历代名臣奏议》卷三一九。
    ②《宋史》卷四二《理宗二》,第826页。
    ③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卷一八《兵防类一》;罗濬:《宝庆四明志》卷七《叙兵》。
    ④参见王曾瑜:《宋朝兵制初探》,第237-240页。
    ⑤施宿等:《嘉泰会稽志》卷四《军营》。
    ①《长编》卷一四二庆历三年七月戊寅,第3400页。
    ②《长编》卷一四八庆历四年四月癸丑,第3590页。
    ③《长编》卷一五四庆历五年正月丙戌,第3743页。
    ④《长编》卷四六七元祐六年十月丙子,第11154页。
    ①《长编》卷三五四元丰八年四月丁丑,第8477页。
    ②《长编》卷一六三庆历八年二月甲寅,第2924页。
    ③《宋史》卷一九五《兵九》,第4855页。
    ④《长编》卷二九四元丰元年十一月戊戌,第7173页。
    ①《长编》卷三○五元丰三年六月丙辰,第7430页。
    ②《长编》卷三三三元丰六年二月壬戌,第8021-8022页。
    ③罗濬:《宝庆四明志》卷七《叙兵》。
    ①吕乔年:《丽泽论说集录》卷九。
    ①《宋史》卷一八九《兵三》,第4642-4643页。
    ②《宋史》卷一九六《兵一○》,第4882页。
    ③《九朝编年备要》卷一九。
    ④《长编》卷四二至道三年十二月甲寅,第897页。
    ⑤朱弁:《曲洧旧闻》卷九。
    ⑥王曾瑜:《宋朝兵制初探》,第33页。
    ①张方平:《张方平集》卷一八《对诏策对手诏一道》。
    ②《长编》卷一一四景祐元年五月乙丑,第2675-2676页。
    ③《长编》卷一二四宝元二年九月纪事,第2988页。
    ①陈耆卿:《嘉定赤城志》卷一八《军防门》。
    ②罗濬:《宝庆四明志》卷七《叙兵》;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卷一八《兵防类一》。
    ③《长编》卷三一五元丰四年八月壬午,第7634-7635页。另据《宋史》卷一八九《兵三》第4649页。
    ④《长编》卷三三○元丰五年十月甲寅,第7948页;参见《宋史》卷一八九《兵三》,第4644页。
    ⑤《长编》卷三三四元丰六年三月壬辰,第8036页。
    ①陈均:《九朝编年备要》卷一。
    ②罗濬:《宝庆四明志》卷七《叙兵》。
    ③罗溶:《宝庆四明志》卷七《叙兵》。
    ④曾公亮等:《武经总要·后集》卷一○。
    ⑤《宋史》卷二八九《高琼传·子继宣附》,第9697页。
    ⑥《宋史》卷一八七《兵一》,第4574页。
    ①《长编》二七八熙宁九年十月乙未,第6799页。
    ②《长编》三○一元丰二年十一月庚辰,第7322页。
    ③秦蕙田:《五礼通考》卷二四○《军礼八》。
    ①罗濬:《宝庆四明志》卷七《叙兵》。
    ②文彦博:《潞公文集》卷二九《乞兵部厢军密院置籍》。
    ③张方平:《张方平集》卷二二《论弓手强壮充军不便事》,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10月第l版,316-317页。
    ④《长编》卷一四一庆历三年六月甲子,第3390页。
    ①《长编》卷一五○庆历四年六月戊午,第3641-3642页。
    ②张守:《毗陵集》卷六《论守御札子》。
    ③黄斡:《勉斋集》卷一八《回总郎言筑城事》。
    ④《四库全书·勉斋集提要》。
    ⑤黄榦:《勉斋集》卷一八《回总郎言筑城事》。
    ①陈傅良:《止斋集》卷一九《桂阳军乞画一狀》。
    ②佚名《京口耆旧传》卷七。
    ③张端义:《贵耳集》卷下。
    ④罗濬:《宝庆四明志》卷七《叙兵》。
    ⑤曾公亮等:《武经总要·前集》卷一六上。
    ①曾公亮等:《武经总要·前集》卷二○上。
    ②林:《古今源流至论续集》卷一。
    ③《宋史》卷一九四《兵八》。
    ④胡宿:《文恭集》卷三六《文肃郑公墓志铭》。
    ⑤《长编》卷二四八熙宁六年十一月癸卯,第6040-6041页。
    ⑥《长编》卷二三九熙宁五年十月辛丑,第5821页。
    ⑦《长编》卷五一八元符二年十一月壬辰,第12338页。
    ①王稱:《东都事略》卷七五《陈希亮传》。
    ②《长编》卷二八○熙宁十年正月己卯,第6856页。
    ③洪遵:《乞存留拣中禁军札子》,载杨士奇等:《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二四。
    ④王十朋:《梅溪集》卷三《再论马纲状》。
    ⑤《宋史》卷一八九《兵三》,第4639页。
    ⑥王应麟:《玉海》卷四五。
    ⑦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五二《兵考四》。
    ⑧蔡襄:《蔡襄集》卷二六《乞厢军屯驻广南只于比近军州节次挪移对替札子》。
    ①曾公亮:《上仁宗答诏条画时务》,载赵汝愚:《诸臣奏议》卷一四七。
    ②罗濬:《宝庆四明志》卷七《叙兵》。
    ③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卷一八《兵防类一》。
    ④苏颂:《苏魏公文集》卷一九《论东南不可弛备》。
    ①罗濬:《宝庆四明志》卷三《叙郡下》。
    ②《长编》卷一四一庆历三年六月癸丑,第3388-3389页。
    ③蔡襄:《蔡襄集》卷二六《乞厢军屯驻广南只于比近军州节次挪移对替札子》。
    ④《长编》卷二三五熙宁五年七月壬午,第5699页。
    ⑤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卷一九《兵防类二》。
    ⑥罗濬:《宝庆四明志》卷七《叙兵》。
    ①《长编》三四○元丰六年十月辛巳,第8183页。
    ②罗濬:《宝庆四明志》卷七《叙兵》。
    ③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卷一八《兵防类一》。
    ④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卷一九《兵防类二》。
    ①《长编》卷二八雍熙四年正月,第631页。
    ②《长编》卷二七雍熙三年十二月纪事,第626-627页。
    ③曾公亮等:《武经总要·后集》卷一○。
    ④《长编》卷一三三庆历元年八月乙未,第3168页。
    ⑤《长编》卷一三三庆历元年九月庚戌,第3172页。
    ⑥《宋史》卷二八九《高琼传·子继宣附》,第9697页。
    ⑦王稱:《东都事略》卷六三《明镐传》。
    ①《长编》卷一三三庆历元年九月庚戌,第3172页。
    ②彭百川:《太平治迹统类》卷一七《神宗平交趾》。参见《长编》卷二七一熙宁八年十二月丁酉,第6639-6640页;王稱:《东都事略》卷一一○《苏缄传》。
    ③袁燮:《絮斋集》卷一八《蕲州太守李公墓志铭》。
    ①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六九《靖康中帙》。
    ②王明清:《挥麈后録》卷九《颖彦又记高宗幸海事》。第193-195页。
    ③清高宗敕撰:《续通志》卷四○《宋纪》一六。
    ④《宋史》卷二七七《索湘传》,第9420页。
    ①刘埙:《水云村稿》卷一四《代申省乞蠲租免籴状》。
    ②张守:《毗陵集》卷五。
    ①宋祁:《景文集》卷四五《庆历兵录序》。
    ①《长编》卷四四咸平二年六月戊午,第948-949页。
    ②《长编》卷五一咸平五年正月丙午,第1108页。
    ③《长编》卷五一咸平五年三月癸亥,第1121页。
    ④《长编》卷六○景德二年五月癸丑。第1337-1338页。
    ⑤《长编》卷七一大中祥符二年三月己卯,第1599页。
    ⑥《长编》卷八一大中祥符六年八月庚辰,第1846页。
    ⑦《长编》卷八六大中祥符九年三月丙午,第1974-1975页。
    ⑧《长编》九○天禧元年六月己卯,第2070页。
    ⑨《长编》卷九○天禧元年七月戊申,第2072页。
    ⑩《长编》卷九一天禧二年四月己巳,第2107页。
    ①《长编》卷八六大中祥符九年四月丙戌,第1982页。
    ②《宋会要辑稿》兵二七之一九。
    ③参见李华瑞:《宋夏关系史》,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第223-224页。
    ④《长编》卷一二三宝元二年六月乙亥,第2912页。
    ⑤《长编》卷一三○庆历元年正月戊午,第3081页。
    ⑥欧阳修:《欧阳修全集》卷一一五《论西北事宜札子》,第1750页。
    ⑦《长编》卷一二七康定元年四月辛亥,第3008页。
    ⑧《宋史》卷三二六《郭恩传》,第10522页。
    ①《长编》卷二一八熙宁三年十二月庚辰,第5309页。
    ②《宋史》卷八七《地理三》,第2162页。
    ③《长编》卷二四一熙宁五年十二月乙未,第5885页。
    ④《宋史》卷八七《地理三》,第2162页。
    ⑤《长编》卷二九○元丰元年六月乙巳,第7086页。
    ⑥《宋史》卷八七《地理三》,第2150页。
    ⑦《长编》卷三二八元丰五年七月戊子,第7895-7896页;参见彭百川:《太平治迹统类》卷一五《神宗经制西夏》。
    ⑧《宋史》卷八七《地理三》第2150页。
    ①《长编》卷三二二元丰五年正月辛亥,第7770-7771页。
    ②《长编》卷三二六元丰五年五月丙午,第7857-7858页。
    ③《长编》卷三二九元丰五年八月甲寅,第7916页。
    ④《长编》卷三三○元丰五年十月己未,第7950页。
    ①《长编》卷三三一元丰五年十二月癸丑,第7982-7983页。
    ②《宋史》卷八七《地理三》,第2165页,参见《宋会要辑稿》方域八之二二。
    ③《长编》卷三三三元丰六年二月壬子,第8017页。
    ④《长编》卷三三三元丰六年二月庚午,第8024页。
    ⑤《长编》卷三四一元丰六年十一月丙午,第8196页。
    ⑥《长编》卷四九二绍圣四年十月丙戌,第11681页。
    ⑦《长编》卷三四二元丰七年正月辛酉,第8230页。
    ⑧《长编》卷三四三元丰七年二月癸巳,第8249页。
    ①《长编》卷四八五绍圣四年四月壬辰,第11526页。
    ②《长编》卷四八九绍圣四年六月甲辰,第11604页。
    ③《长编》卷五○○元符元年七月癸酉,第11925页。
    ④《长编》卷四九四元符元年二月辛巳,第11743页。
    ⑤《长编》卷四九二绍圣四年十月丙戌,第11682页。
    ⑥《长编》卷二八九元丰元年四月丁卯,第7070页。
    ①《长编》卷四三五元祐四年十一月癸巳,第10491页。
    ②《长编》卷四七五元祐七年七月乙巳,第11323页。
    ③《长编》卷四九四元符元年正月乙丑,第11731页。
    ④《长编》卷二五四熙宁七年七月辛酉,第6225页。
    ①《长编》卷四九二绍圣四年十月丙戌,第11681页。
    ②《长编》卷二五○熙宁七年二月癸酉,第6085页。
    ③《长编》卷二五○熙宁七年二月己卯,第6092页。
    ④《长编》卷五一九元符二年十二月己亥,第12342页。
    ⑤杨冠卿:《客亭类稿》卷九《省兵食说》。
    ⑥《长编》卷二六八熙宁八年九月丙寅,此条之下有“八月二十一日,初修都城”的注文。第6561页。
    ①《长编》卷二六七熙宁八年八月庚戌,第6552页。“提辖修城所”原书作“提选修城所”,误。据四库本改。
    ②《长编》卷二五三熙宁七年五月壬子,第6195页。第4643、4668、4669页。
    ③《长编》卷二六二熙宁八年四月己丑,第6412页。
    ④《长编》卷二六八熙宁八年九月丙寅,第6561页。
    ⑤《长编》卷三六四元祐元年正月辛丑,第8709页。
    ⑥《长编》卷二六八熙宁八年九月丙寅,第6561页。
    ⑦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一《东都外城》。
    ①佚名《靖康要录》卷五。
    ②《长编》卷三六四元祐元年正月辛丑,第8079页。
    ③《长编》四一五元祐三年十月庚子,第10098页:参见《长编》四二五元祐四年四月丁卯,第10291页;刘安世:《尽言集》卷六《为愆亢乞罢修城及诸土木之役》。
    ④《长编》卷四二九元祐四年六月乙巳,第10363页。
    ⑤《长编》卷四三○元祐四年七月乙亥,第10382页;参见梁焘:《上哲宗乞罢修京城》,载赵汝愚:《诸臣奏议》卷一二六。
    ①《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之二四、二五。
    ②《宋会要辑稿》方域二之二四。
    ③《宋会要辑稿》方域二之二○、二一
    ④《长编》二五三熙宁七年五月壬子,第6195页。
    ⑤《长编》卷一七四皇祐五年五月壬戌,第4211页。
    ①《宋会要辑稿》方域八之二。
    ②《宋会要辑稿》方域八之三。
    ③《宋会要辑稿》方域八之一六。
    ④《长编》二九八元丰二年五月己巳,第7241页;参见《宋会要辑稿》方域八之一二。
    ⑤《宋会要辑稿》方域八之一五。
    ⑥《宋会要辑稿》方域九之一八、一九。
    ⑦《宋会要辑稿》方域九之二七。
    ⑧《长编》卷二一一熙宁三年五月庚寅,‘第5119页。
    ⑨《长编》卷三六四元祐元年正月辛丑,第8709页。
    ①《宋会要辑稿》方域八之二。
    ②李心傅:《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七绍兴五年三月壬辰。
    ③《长编》卷五一咸平五年正月丙午,第1108页。
    ④《宋史》卷三三○《窦卞传》,第10624页。
    ⑤《长编》卷二九○元丰元年六月乙巳,第7086页。
    ①《宋史》卷三三六《司马光传》,第10766页。
    ①司马光:《传家集》卷四五《乞罢修复内城壁楼橹及器械状》。
    ②《宋会要辑稿》方域八之二。
    ③《宋会要辑稿》方域八之一四。
    ④《长编》卷二七七熙宁九年七月癸亥,第6769页。
    ⑤《宋会要辑稿》方域九之一七,《长编》卷二九六元丰二年正月辛卯,第7200页。
    ⑥《宋会要辑稿》方域八之一二。
    ①李新:《跨鳌集》卷一三《进潼川府修城图状》。
    ②《宋会要辑稿》方域九之一一。
    ③江少虞:《事实类苑》卷二三《宦政治绩·张客省》。
    ④《宋会要辑稿》方域九之二。
    ⑤《宋会要辑稿》方域八之一八。
    ①江少虞《事实类苑》卷二三《宦政治绩·张客省》。
    ②《宋会要辑稿》方域八之四、五。
    ③《宋会要辑稿》方域八之六,《长编》卷二九六元丰二年正月丁亥,第7198页。
    ④《宋会要辑稿》方域九之一七。
    ⑤《宋史》卷一八九《兵三》,第4644页。
    ①中华书局本《宋史》卷一八九《兵三》《校勘记》疑“隰”为“陇”之误,第4700页。
    ②《长编》卷二一七,熙宁三年十一月己酉条,第5281页。
    ③《长编》卷二三九,熙宁五年十月壬辰条,第5811页。
    ④《宋史》卷一八九,《兵三》,第4687页。
    ⑤参见罗溶:《宝庆四明志》卷七《叙兵》;陈耆卿:《嘉定赤城志》卷一八《军防门》;王鏊:《姑苏志》卷二五《兵防》。
    ⑥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卷一八《兵防类一》。
    ①陈耆卿:《嘉定赤城志》卷一八《军防门》。
    ②《长编》卷四○九元祐三年四月庚子,第9976页。
    ③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卷一八《兵防类一》。
    ④《宋史》卷一九四《兵八》,第4833-4834页。
    ①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卷一八《兵防类一》。
    ②《宋会要辑稿》方域八之八,第7444页。
    ③《宋会要辑稿》方域八之九,第7445页。
    ④《宋史》卷一八九《兵三》,第4697页。
    ⑤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卷一八《兵防类一》。
    ⑥陈耆卿:《嘉定赤城志》卷一八《军防门》。
    ⑦罗愿:《新安志》卷一《营寨》。
    ⑧施宿等:《嘉泰会稽志》卷四《军营》。
    ⑨罗濬:《宝庆四明志》卷七《叙兵》。
    ⑩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卷五七《武备》。
    ①《宋会要辑稿》方域八之一O。
    ②冯时行:《罗城记》,载扈仲荣等编《成都文类》卷二四。
    ③陈耆卿:《嘉定赤城志》卷二《地理门二》。
    ④吕祖谦:《台州重修城记》,载《赤城集》卷一。
    ⑤陈耆卿:《嘉定赤城志》卷二《地理门二》。
    ⑥吕祖谦:《台州重修城记》,载《赤城集》卷一。
    ⑦陈耆卿:《嘉定赤城志》卷二《地理门二》。
    ①廖刚:《高峰文集》卷五《漳州到任条具民间利病五事奏状》。
    ②冯时行:《罗城记》,载扈仲荣等编《成都文类》卷二四。
    ③《宋会要辑稿》方域二之二五。
    ④李纲:《梁溪集》卷一○五《申省具截城利便无扰民户状》。
    ⑤王安礼:《王魏公集》卷一○四《与李尚书措置画一札子》。
    ⑥《宋会要辑稿》方域九之二一。
    ①《宋会要辑稿》方域八之三五。
    ②《宋会要辑稿》方域二之二五。
    ③《宋会要辑稿》方域八之三六。
    ④《宋会要辑稿》方域八之七。
    ⑤《长编》卷二九三元丰元年十月壬戌,第7155页。
    ①《长编》卷三二五元丰五年四月甲寅,第7816-7817页。
    ②《长编》卷五○○元符元年七月辛亥,第11904页。
    ③《宋史》卷九五《河渠五》,第2354页。
    ④李心傅:《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绍兴三年十一月丙辰。
    ①《宋史》卷九七《河渠七》,第2400页。
    ②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一《委巷丛谈》。
    ③姜容:《州治浚河记》,载林表民编《赤城集》卷一三。
    ④《宋史》卷九七《河渠七》,第2407页。
    ⑤《长编》卷三一五元丰四年八月丁巳,第7617页。
    ⑥《宋会要辑稿》方域八之七。
    ⑦《宋会要辑稿》方域八之九。
    ⑧《宋会要辑稿》方域八之一○。
    ⑨载《安阳集》卷三二。
    ①黄庭坚:《黄庭坚全集》别集卷九《叔父给事行状》。
    ②叶适:《水心集》卷一一《温州社稷记》。
    ①《长编》卷二二八熙宁四年十二月丙寅、卷三五○元丰七年纪事,第5556、8398页。
    ②《宋史》卷一八九《兵三》第4667、4692页。
    ③《宋史》卷一八九《兵三》第4657、4684页。
    ①《长编》卷三五○有“新务”指挥,疑为“清务”之误。第8398页。
    ②《长编》卷三五○有“清须务”指挥,疑为“清酒务”之误。第8398页。
    ③漆侠先生的《中国经济通史(宋代卷)》(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年版)、王曾瑜先生的《宋朝阶级结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8月版)、胡小鹏先生的《中国手工业经济通史(宋元卷)》(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11月版)、李华瑞先生的《宋代酒的生产与征榷》(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版)、汪圣铎先生的《两宋货币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王菱菱先生的《宋代矿冶业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宋代矿冶业中的厢兵生产》(《河北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④张德宗先生在《宋代的军器生产》(载《宋史研究论文集》,河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①《长编》卷二四五熙宁六年六月己亥,第5973页。
    ②《长编》卷一七开宝九年正月己未,第366页;参见《宋会要辑稿》方域三之五一、陈均撰《九朝编年备要》卷二开宝九年二月。
    ③《长编》卷二一八熙宁三年十二月戊辰,第5303页;参见《宋会要辑稿》方域三之五二
    ④《宋会要辑稿》方域三之五○、五一
    ⑤李心傳:《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一八;
    ⑥吕陶:《净德集》卷四。
    ⑦《宋史》卷三四六《吕陶传》,第10977-10980页;另参见《四库全书·净德集提要》。
    ⑧李心傳:《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一八;参见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六一《兵考十三》、《宋史》卷一九七《兵一一》。
    ⑨《宋会要辑稿》职官一六之一二、一三。
    ①《宋会要辑稿》职官一六之一七、一八。
    ②《宋会要辑稿》职官一六之二○。
    ③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六一《兵考一三》。
    ④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卷九《监当诸局》。
    ⑤《宋会要辑稿》职官一六之二四。
    ⑥《宋会要辑稿》职官一六之二四。《中国手工业经济发展史》云“弓弩院下又隶有弓弩造箭院”,恐误。
    ⑦《宋会要辑稿》职官三○之七。
    ⑧《宋会要辑稿》食货五六之一七;另参见《长编》卷二四六熙宁六年八月庚寅,第5995页。
    ⑨王得臣:《麈史》卷一。
    ①王应麟:《玉海》卷一五一《兵制》。
    ②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卷一八《兵防类一》。
    ③《宋史》卷一九七《兵一一》,第4911页。
    ④《长编》卷二四五熙宁六年六月己亥,第5973页。
    ⑤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卷一八《兵防类一》。
    ⑥《长编》卷一七六至和元年正月庚申,第4259页。
    ⑦周淙:《乾道临安志》卷二,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卷五七。
    ⑧罗濬:《宝庆四明志》卷七《叙兵》。
    ⑨(明)王鏊《姑苏志》卷二五。
    ①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卷一八《兵防类一》。
    ②《宋会要辑稿》职官三○之一
    ③《宋会要辑稿》职官三二之三三。据《宋史》卷一八九《兵三》记载,备军是建炎后厢军番号。第4694页。
    ④《宋会要辑稿》职官三○之三。
    ⑤《宋会要辑稿》职官三○之五、六。
    ⑥《宋会要辑稿》职官三○之七。
    ⑦《宋会要辑稿》职官三○之八。
    ⑧《长编》卷二七○熙宁八年十一月丙子,第6623页。
    ①《长编》卷二九七元丰二年三月壬午,第7220页。
    ②《宋会要辑稿》食货五五之二。
    ③《宋会要辑稿》食货五四之一五。
    ④《宋会要辑稿》食货五五之二○。
    ⑤汪圣铎先生的《两宋货币史》第三章刘森先生的《宋代钱监研究》(《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3期)
    ①《宋史》卷一八九《兵三》,第4666、4665、4685、4689、4696页。
    ②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九《钱币考二》。
    ③李心傅:《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一六《东南诸路铸钱增损兴废本末》。
    ④《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三二。
    ⑤李心傅:《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三绍兴二年四月己丑;参见《宋史全文》卷一八上《宋高宗五》。
    ⑥《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三之一六二。
    ⑦《宋史》卷二八六《薛奎传》。
    ⑧《长编》卷一四五庆历三年纪事,第3519页。
    ⑨《长编》卷二六八熙宁八年九月庚午,第6562-6563页。
    ⑩李心傅:《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五绍兴五年二月乙酉。
    11李心傅:《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一六《东南诸路铸钱增损兴废本末》;参见(明)宋濂:《文宪集》卷一四《跋何道夫所著宣抚郑公墓铭》。
    12王之望:《汉滨集》卷八。
    13《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三之一七六。
    14黄斡《勉斋集》卷二四《汉阳条奏便民五事》。
    ①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二。
    ②漆侠:《宋代经济史》第15章。
    ③本节主要参考了李华瑞:《宋代酒的生产和征榷》,河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李华瑞:《宋代酿酒业简述》,见李华瑞《宋史论集》,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版;杨师群:《两宋榷酒结构模式之演变》,《中国史研究》1989年第3期;杨师群:《宋代官营酒务》,《中州学刊》1992年第4期。
    ④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七《征榷考四》。
    ⑤《宋会要辑稿》职官二六之三三。
    ⑥《宋会要辑稿》职官二六之三四。
    ⑦《宋会要辑稿》方域三之四九、五○。
    ⑧《宋会要辑稿》食货五二之一。
    ①《长编》卷二建隆二年三月丙申,第40-41页。
    ②《长编》卷一六二庆历八年闰正月甲子,第3909页。
    ③《庆元条法事类》卷三六《场务令》。
    ④《咸淳临安志》卷八九《纪遗》。
    ⑤《长编》卷一一二明道二年二月己未,第2606页;另《吴地记后集》
    ⑥罗浚:《宝庆四明志》卷七《叙兵》。
    ⑦《宋史》卷一八五《食货下七》,第4519页。
    ⑧《长编》卷三五○卷末记载,荆湖路有“清须务”指挥,疑为“清酒务”之误。
    ⑨《庆元条法事类》卷三六《军防格》。
    ①《宋会要辑稿》食货二一之一。
    ②罗溶:《宝庆四明志》卷七《叙兵》。
    ③《宋史》卷一八九《兵三》第4657、4658、4664页。
    ④李心傅:《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五绍兴五年十一月甲午。
    ⑤罗溶:《宝庆四明志》卷三《叙郡下》。
    ⑥罗溶:《宝庆四明志》卷七《叙兵》。
    ⑦《宋会要辑稿》食货五○之一
    ⑧《长编》卷三一四元丰四年七月癸巳,第7603页。
    ①《宋会要辑稿》食货四四之六、七。
    ②赵善括:《应斋杂著》卷一《船场纲运利害札子》。
    ③周淙:《乾道临安志》卷二《厢军》;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卷五七《武备》。
    ④《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九之八。
    ⑤《长编》卷二四六熙宁六年八月丙子,第5990页。
    ⑥《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九之七。
    ⑦《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九之八。
    ①《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九之一
    ②《长编》卷三三八元丰六年八月己亥,第8153页。
    ③《净德集》卷四《奉使回奏十事状》。
    ④《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七之四四。
    ①《长编》卷四六七元祐六年十月丙子,第11154页。
    ②《长编》卷九八乾兴元年四月丙寅,第2280页。
    ③《宋会要辑稿》职官一六之一○。
    ④《宋会要辑稿》职官三○之八。
    ①《宋会要辑稿》职官一六之一二。
    ②《宋会要辑稿》职官一六之一七。
    ③《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三之一七六
    ④《长编》卷二二八熙宁四年十一月癸未,第5541页。
    ⑤《长编》卷四六五元祐六年闰八月癸酉,第11113页。
    ⑥《长编》卷三二三元丰五年二月丙辰。第7778页。
    ⑦《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二九;参见《长编》卷三七九元祐元年六月庚子,第9215页。
    ⑧《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一
    ①《长编》卷一四五庆历三年十二月纪事,第3519页。
    ②《长编》卷二六八熙宁八年九月庚午,第6562页。
    ③《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三二、三三。
    ④《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三五。
    ⑤《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五五。
    ⑥《庆元条法事类》卷二九《禁榷门》二《私铸钱·断狱令》,
    ①《长编》卷三五三元丰八年三月辛丑,第8460页。
    ②《长编》三六○元丰八年十月己卯,第8611页;另参见《宋史》卷一九七《兵一一》,第4917页。
    ③《宋会要辑稿》职官一六之二三。
    ④《宋会要辑稿》职官一六之九。
    ⑤《宋会要辑稿》职官一六之一○。
    ①《宋会要辑稿》职官一六之八。
    ②《宋会要辑稿》职官一六之一一。
    ③《宋会要辑稿》职官一六之一一;参见李心傅:《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八二绍兴二十九年闰六月辛酉。
    ④《宋会要辑稿》职官一六之二三。
    ⑤楼钥《攻媿集》卷二六。
    ①《宋会要辑稿》职官一六之一○。
    ②《宋会要辑稿》职官一六之一一。
    ③《宋会要辑稿》职官一六之二三。
    ④楼钥:《攻媿集》卷二六《论军器冗费》
    ⑤《宋会要辑稿》职官一六之九;参见李心傅:《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一绍兴十一年七月癸卯。
    ⑥李心傅:《建炎杂记》甲集卷一八。
    ⑦罗溶:《宝庆四明志》卷七《叙兵》。
    ①《宋会要辑稿》职官一六之七。
    ②《宋会要辑稿》职官一六之九。
    ③《宋会要辑稿》职官一六之一二。
    ④《宋会要辑稿》职官一六之一七。
    ①周淙:《乾道临安志》卷一。
    ②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卷一八《兵防类一》;参见罗濬:《宝庆四明志》卷七《叙兵》。
    ③《宋会要辑稿》职官一六之二四云
    ①《长编》卷一五一庆历四年七月丙申,第2678页。
    ②梅应发、刘锡同:《四明续志》卷六《作院》。
    ③余靖:《武溪集》卷五《韶州新置永通监记》。
    ④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二。
    ⑤《宋会要辑稿》职官一六之二四。
    ⑥周应合:《景定建康志》卷三九《都作院记》。
    ⑦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卷一八《兵防类一》。
    ⑧《庆元条法事类》卷三二《财用门》三《鼓铸·营缮令》,第526页。
    ⑨据《宋会要辑稿》记载,绍兴四年二月
    ①廖刚:《高峰文集》卷二《论造军器札子》。
    ②《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七之四四。
    ③《庆元条法事类》卷三二《财用门》三《鼓铸·吏卒令》,第526页。
    ①《宋会要辑稿》食货五四之一五。
    ②《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七之四八。
    ③《宋会要辑稿》职官一六之八。
    ①《宋会要辑稿》职官一六之一一。
    ②《宋会要辑稿》职官一六之一五。
    ③《宋会要辑稿》职官一六之一三。
    ④《宋会要辑稿》职官一六之一三。
    ⑤欧阳修:《欧阳修全集》卷一一八《乞条制都作院》。
    ⑥《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九之三。
    ①据《黄河水利史述要》编写组编:《黄河水利史述要》第179-183页《宋初至横陇改道黄河下游主要决溢统计表》,第191-195页《横陇改道后至北宋末黄河下游主要决溢统计表》。
    ②清人茅星来所撰《近思录集注·附说》
    ③《宋史》卷一八九《兵三》,第4666、4691页。
    ④《宋史》卷一八九《兵三》,第4662页。
    ①《宋史》卷九一《河渠一》,第2266页。
    ②沙克什:《河防通议》卷上《河议第一·堤埽利病》。
    ③《长编》卷二六五熙宁八年六月己酉,第6492-6493页。
    ④《长编》卷二七八熙宁九年十月纪事,第6811页;并参见《潞公文集》卷二三。
    ⑤苏辙:《苏辙集》卷四六《论黄河东流札子》;又见《长编》卷四五四元祐六年正月纪事,第10897页。
    ⑥《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五之二六。
    ⑦周必大:《文忠集》卷二九《京西北路制置安抚使孙公昭远行状》。
    ①《长编》卷三O四元丰三年五月丙戌第7412页;《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五之五。
    ②《长编》卷五一七元符二年十月丁巳,第12302页。
    ③据《宋史》卷九二《河渠二》记载,第2286-2287页。
    ④《长编》卷七九大中祥符五年十一月戊申,第1805页。
    ⑤郑獬:《郧溪集》卷二○《尚书比部员外郎王君墓志铭》。
    ⑥《宋史》卷九三《河渠三》,第2316-2317页。
    ①《宋会要辑稿》方域一六之九。《长编》卷二八四熙宁十年九月
    ②《宋史》卷九三《河渠三》,第2324页。
    ③《长编》卷二六六熙宁八年七月甲戌,第6526页。
    ④《宋史》卷九四《河渠四》,第2328页。
    ⑤《宋会要辑稿》方域一六之一三,又见《长编》卷二九八元丰二年六月甲寅,第7257页。
    ⑥《宋史》卷九四《河渠四》,第2328页。
    ①《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五之二五。
    ②《宋史》卷一九三《兵七》,第4806页。
    ③《长编》卷二七七熙宁九年七月辛酉,第6768页。
    ④《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五之二六、二七。
    ①《宋史》卷九一《河渠一》,第2265-2266页。
    ②沙克什:《河防通议》卷上《制度第二·卷埽》。
    ③《宋会要辑稿》方域一四之八。
    ④沙克什:《河防通议》卷上《河议第一·堤埽利病》。
    ⑤《长编》卷九○天禧元年十二月戊辰,第2088页。
    ⑥《宋会要辑稿》方域一四之九。
    ①《宋会要辑稿》方域一四之一四、一六。
    ②《河防通议》卷上《制度第二·卷埽物色》。
    ③《宋会要辑稿》方域一四之一三。
    ④《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五之七、八。
    ⑤《长编》卷三一二元丰四年五月己丑,第7573页;另参见《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五之六,
    ⑥《长编》卷三一二元丰四年五月癸卯,第7576页;另参见《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五之七。
    ⑦《长编》卷四一五元祐三年十月戊戌,第10087页。
    ①《宋会要辑稿》方域一六之四,《宋史》九三《河渠三》,第2321页。
    ②《宋会要辑稿》方域一六之一八。“野水”原文作“野人”,据《宋史》卷九四《河渠四》改,见第2335页。
    ③王明清:《挥麈录·后录》卷七《方达源乞重修汴河短垣奏疏》。中华书局1961年10月第1版,第167-168页。
    ④《宋史》卷九四《河渠四》,第2342页。
    ⑤《宋会要辑稿》方域一六之二六。
    ①郭彖:《睽车志》卷三。
    ②苏颂:《苏魏公文集》卷六四《澶州重修北城记》。
    ①《长编》卷二九三元丰元年十月壬戌第7155-7156页。
    ②苏颂:《苏魏公文集》卷六四《澶州重修北城记》。
    ③沙克什:《河防通议》卷上《河议第一·堤埽利病》。
    ④《长编》卷三一四元丰四年七月丙午,第7608页。
    ⑤《宋史》卷一八九《兵三》,第4644页。
    ⑥《长编》卷三二三元丰五年二月己未,第7781页;《宋史》卷一八九《兵三》系此事于元丰五年三月,第4644页。
    ①《宋会要辑稿》方域一四之七。
    ②《长编》卷二五二熙宁七年四月庚午,第6149页。
    ③《长编》卷四四九元祜五年十月己酉,第10794-10795。
    ④《河防通议》卷上《河议第一·堤埽利病》。
    ⑤《长编》卷二一五熙宁三年九月戊申,第5243页。
    ⑥刘挚:《忠肃集》卷一二《右司郎中李公(师中)墓志铭》,第253页,中华书局2005年9月第1版。
    ⑦孙洙:《澶州灵津庙碑》,载吕祖谦:《宋文鉴》卷七六。
    ⑧《宋史》卷九二《河渠二》,第2284页。
    ①《宋史》卷三三三《俞充传》,第10702页。
    ②《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五之四。
    ③《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五之二五、二六。
    ④《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五之五。
    ⑤《宋会要辑稿》方域一四之七。
    ⑥《宋会要辑稿》方域一四之一九。
    ①《长编》卷三○三元丰三年四月壬子,第7386页。
    ②《长编》卷三○五元丰三年六月庚子,第7418页。
    ③《长编》卷七七大中祥符五年二月乙巳。第1755页。
    ④《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五;《长编》卷七八,祥符五年六月乙丑"手足指"作"手足",《疑缺漏.
    ⑤《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一五。
    ⑥《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一五——一六。
    ①《宋会要辑稿》方域一四之一三。
    ②洪迈:《夷坚志》卷八。
    ③程颐:《明道先生行状》,载《二程文集》卷一二《伊川文集》。
    ④《长编》卷二七七熙宁九年七月辛酉,第6768页。
    ①王应麟:《玉海》卷一三九《兵制》。
    ②《长编》卷四六八元祐六年十二月壬申,第11186页。
    ③《长编》卷四九四元符元年二月丁亥,第11747页。
    ④《宋会要辑稿》方域一四之一
    ⑤《宋史》卷九一《河渠一》,第2257页。
    ①《宋会要辑稿》方域一四之二○。
    ②《宋会要辑稿》方域一四之二五;参见《宋史》卷九二《河渠二》第2284页。
    ③《长编》卷二八五熙宁十年十月癸未,第6974页。
    ④《宋会要辑稿》方域一四之二五、二六;《长编》卷二八九元丰元年五月甲戌,第7072页。
    ⑤《长编》卷二八九元丰元年五月甲戌朔,第7072页。
    ⑥《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五之一
    ⑦《长编》卷三○六元丰三年七月庚午、壬申,第7438页;参见《宋史·河渠二》,第2285页。
    ⑧《长编》卷三○六元丰三年七月壬午,第7443页。
    ⑨《宋史》卷九二《河渠二》第2286页。
    ⑩《长编》卷三一二元丰四年五月己丑,第7573页;参见《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五之六。
    11《长编》卷三一二元丰四年五月庚寅,第7574页;又见《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五之六、七。
    ①《长编》卷三一二元丰四年五月庚寅,第7574页;又见《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五之七。
    ②《长编》卷三一二元丰四年五月甲午,第7574页;又见《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五之七。
    ③《宋史》卷九二《河渠二》,第2286页。
    ④《宋史》卷九二《河渠二》,第2287页。
    ⑤《宋史》卷九一《河渠一》,第2275页。
    ⑥《宋会要辑稿》方域一四之二二。
    ①《宋史》卷九一《河渠一》,第2278页。
    ②《宋会要辑稿》方域一四之二二。
    ③《宋史》卷九一《河渠一》,第2278页。
    ④《长编》卷三一三元丰四年六月戊午,第7583页。
    ⑤《宋史》卷九二《河渠二》,第2288页。
    ⑥《宋史》卷九二《河渠二》,第2291页。
    ⑦《长编》卷四一五元祐三年十月戊戌,第10087页。
    ⑧《长编》卷四二一元祐四年正月辛卯,第10190-10191页。
    ①《长编》卷四二二元祐四年二月癸丑,第10216-10217页,参见《宋史》卷九二《河渠二》,第2295页。
    ②《长编》卷四一六元祐三年十一月甲辰,第10113页。
    ③《长编》卷四四九元祐五年十月癸巳,第10779页。
    ④《长编》卷四一四元祐三年九月戊申,第10056页。
    ⑤《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五之一三。
    ⑥《长编》卷四五四元祐六年己丑,第10896页。
    ①《宋史》卷九一《河渠一》,第2260页。
    ②《宋会要辑稿》方域一四之六。
    ③《宋会要辑稿》方域一四之一二。
    ④《宋会要辑稿》方域一四之一。
    ⑤《长编》卷八四大中祥符八年正月戊戌,第1914页。
    ⑥《长编》卷九六天禧四年七月辛酉,第2205页;《宋史》卷九一《河渠一》,第2264页。
    ①《长编》卷二九七元丰二年三月丁丑,第7219页。
    ②《长编》卷三○六元丰三年七月戊辰,第7437页。
    ③《长编》卷三四八元丰七年八月癸未,第8347页。
    ④《长编》卷四三八元祐五年二月戊申,第10564页。
    ⑤《长编》卷四七四元祐七年六月纪事,第11315-11316页。
    ⑥《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五之一八、一九。原文脱“品”字,据《宋史纪事本末》卷一一二补。
    ⑦《宋史纪事本末》卷一一二。
    ⑧《宋史》卷九一《河渠一》,第2265页。
    ①《宋会要辑稿》方域一四之九。
    ②《长编》卷一○一天圣元年八月乙未,第2330页。第2266页。
    ③《宋会要辑稿》方域一四之一三。
    ④《宋史》卷九二《河渠二》,第2282-2283页。
    ⑤《长编》卷二六四熙宁八年五月己丑,第6482页。
    ①《长编》卷二七九熙宁九年十二月癸未,第6828页。
    ②《长编》卷二七七熙宁九年九月丙辰,第6781页。
    ③《长编》卷二七九熙宁九年十一月癸丑,第6819页。
    ④《宋会要辑稿》方域一四之三。
    ⑤沙克什:《河防通议》卷上《河议第一·堤埽利病》。
    ⑥《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五之五。
    ⑦《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五之一一;《长编》卷三六五元祐元年二月乙丑,第8755页;《宋史》卷九二《河渠二》,第2288页。
    ①《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五之五。
    ②《长编》卷二八九元丰元年四月辛未,第7072页;参见《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五之二。
    ③《长编》卷二八九元丰元年五月庚辰,第7074页;《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五之二
    ④《长编》卷四二一元祐四年正月辛卯,第10190-10191页。
    ⑤《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五之二;《长编》卷二八九元丰元年五月庚辰,第7074页。
    ①《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五之七、八。“第7645页。
    ②《长编》卷二八九元丰元年五月辛丑,第7081页;《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五之三。
    ③《长编》卷七七大中祥符五年正月壬午,第1750页。
    ④《长编》卷一○一天圣元年闰九月壬辰,第2335页。
    ⑤《长编》卷四一二元祐三年六月癸巳,第10021页。
    ⑥《宋会要辑稿》方域一四之七。
    ⑦《长编》卷一○二天圣二年十月壬戌,第1367-1368页。
    ①《宋会要辑稿》方域一四之一九、二○;参见《长编》卷一八二嘉祐元年四月壬子,第4400页第4405页。
    ②《长编》卷三七四元祐元年四月甲午,第9076-9077页。
    ③《长编》卷四二一元祐四年正月辛卯,第10191页。
    ④《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五之三。
    ⑤《长编》卷四一六元祐三年十一月甲辰,第10115页。
    ⑥《长编》卷一七二皇祐四年四月戊寅,第4141页。
    ⑦《长编》卷四一二元祐三年六月癸巳,第10021页。
    ①《长编》二四八熙宁六年十二月辛卯,第6061-6062页。
    ②《长编》卷一○二天圣二年十月壬戌,第2368页。
    ③《长编》卷二八九元丰元年五月甲戌,第7073页。
    ④《长编》卷一七六至和元年二月庚子,第4253页。
    ⑤《长编》卷九五天禧四年二月壬寅,第2183页。
    ⑥《长编》卷二八九元丰元年四月己卯,第7074页。
    ⑦《长编》卷六四景德三年九月辛酉,第1426页。
    ⑧《宋会要辑稿》方域一六之一三。
    ⑨《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五之七、八;参见《长编》卷三一六元丰四年九月庚子,第7645页。
    ①《长编》卷一○五天圣五年九月丙辰,第2450页。
    ②《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五之一,《长编》卷二八八元丰元年二月庚戌,第7043页。
    ③《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五之一,《长编》卷二八九元丰元年四月乙巳,第7059页。
    ④《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五之一、二;《长编》卷二八九元丰元年四月甲子,第7069页。
    ⑤《长编》卷四一二元祐三年六月癸巳,第10021页。
    ⑥《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五之一一;《长编》卷四一二元祐三年六月丁亥,第10020页。
    ⑦《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五之一八、一九。
    ①《宋史》卷九三《河渠三》,第2316-2317页。
    ②《宋史》卷九三《河渠三》,第2317页。
    ③《宋史》卷九三《河渠三》,第2317-2318页
    ④《长编》卷八四大中祥符八年六月癸亥,第1931页;参见《宋会要辑稿》一六之四。
    ⑤《宋会要辑稿》方域一六之四。
    ⑥《长编》卷一七三皇祐四年七月庚午,第4164页。
    ⑦据《宋史》卷一八九《兵三》记载,八作司、排岸司中均有厢军建制。第4666、4667、4691、4692页。
    ①《宋会要辑稿》方域一六之一七;又见《长编》卷三三六元丰六年六月丙戌,第8096页。
    ②《长编》卷二五二熙宁七年四月癸巳,第6176页。
    ③《宋会要辑稿》方域一六之一
    ④《宋史》卷九三《河渠三》,第2317-2318页。
    ⑤《长编》卷六三景德三年六月甲午,第1408页。
    ⑥《宋会要辑稿》方域一六之一。
    ⑦《宋会要辑稿》方域一六之五、六;又《长编》卷一○四云:天圣四年七月乙巳,第2412页。
    ⑧《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五之二八。
    ⑨《宋史》卷九三《河渠三》,第2317页。
    ①《宋会要辑稿》方域一六之六。
    ②《长编》卷二九七元丰二年三月壬午,第7220页;又见《宋会要辑稿》方域一六之一○、一一,
    ③《宋会要辑稿》方域一六之一三。
    ④《宋会要辑稿》方域一六之一七,
    ⑤《宋会要辑稿》方域一六之一八、一九。
    ①《长编》卷二一二熙宁三年六月甲戌,第5149页。
    ②《长编》卷三九六元祐二年三月丙子,第9661页。
    ③《长编》卷一七一皇祐三年八月乙酉:“赐开大名府御河役卒缗钱”。第4111页。
    ④《长编》卷二一四熙宁三年八月甲戌,第5208页。
    ⑤《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七之七;参见《长编》卷二一二熙宁三年六月甲戌注、
    ⑥《长编》卷二一二熙宁三年六月甲戌,第5150页;《宋史》卷九五《河渠五》第2353页。
    ⑦《宋史》卷九五《河渠五》第2354页。
    ⑧《长编》卷二一二熙宁三年六月甲戌,第5150页。
    ⑨《宋史》卷九五《河渠五》第2354页。
    ①《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七之六、七;《长编》卷二六五熙宁八年六月己酉,第6492-6493页。参见《宋史》卷九五《河渠》五,第2354页。
    ②《宋史》卷九五《河渠五》第2358页。
    ③《长编》卷四三六元祐四年十二月壬子,第10501页。
    ④《长编》卷二七一熙宁八年十二月壬辰,第6637页。
    ①《宋史》卷九七《河渠七》,第2397页。
    ②《宋史》卷九七《河渠七》,第2399页。
    ③苏轼:《苏轼文集》卷三○《申三省起请开湖六条状》。
    ④李心傅:《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绍兴三年十一月丙辰;熊克:《中兴小纪》卷一五绍兴三年十一月丙辰;卷九七《河渠七》第2399-2400页。
    ⑤苏轼:《苏轼文集》卷三○《申三省起请开湖六条状》。
    ⑥《长编》卷四六三元祐六年八月己丑,第11056页;参见陈均:《九朝编年备要》卷二三。
    ⑦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卷三四。
    ①《潘应武言决放湖水》,载姚文灏编《浙西水利书》卷中《元书》。
    ②《开江指挥》,载明姚文灏编《浙西水利书》卷上《宋书》。
    ③(明)姚文灏:《浙西水利书》卷上;王鏊:《姑苏志》卷二五。
    ④《宋史》卷九六《河渠六》第2384页:参见(明)王鏊:《姑苏志》卷一二《水利下》。
    ⑤(明)姚文灏:《浙西水利书》卷上。(明)王鏊:《姑苏志》卷一二《水利下》
    ⑥《宋史》卷九六《河渠六》,第2384页;参见姚文灏撰《浙西水利书》卷上,(明)王鏊:《姑苏志》卷二五。
    ⑦(明)姚文灏:《浙西水利书》卷上;(明)王鏊:《姑苏志》卷二五《兵防》。
    ⑧范成大:《吴郡志》卷五。
    ⑨据李寿朋:《申补新军坐下省札》,载郑虎臣编《吴都文粹》卷二。
    ⑩《中兴小纪》卷三八;李心傅:《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八○绍兴二十八年九月己巳。
    11陈均:《九朝编年备要》卷二六。
    12(明)姚文灏撰《浙西水利书》卷上;《姑苏志》卷二五
    ①(明)姚文灏:《浙西水利书》卷上;
    ②参见姚汉源:《京杭运河史》附录一《浙东运河史考略》。
    ③施宿等:《嘉泰会稽志》卷四《军营》。
    ④《宋史》卷九七《河渠七》,第2407页。
    ⑤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一二八《炎兴下帙》。
    ⑥《宋史》卷九七《河渠七》,第2407页。
    ①周淙:《乾道临安志》卷二;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卷五七。
    ②《宋史》卷九七《河渠七》,第2407页。
    ①李心傳:《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八一绍兴二十九年二月庚戍。
    ②《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一之一二。
    ③王應麟:《玉海》卷一七二。
    ④《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之四三、四四。
    ⑤《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一之五。
    ⑥《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一之一二。
    ⑦《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一之二。
    ⑧《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一之二○。
    ①罗愿:《新安志》卷一《邮传》。
    ②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卷五五《官寺四》。
    ③罗溶:《宝庆四明志》卷三《郡志三·叙郡下》。
    ①《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之二四。
    ②《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之二五。
    ③《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之三九。
    ④《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之四一
    ①《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之五三。
    ②《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一之八。
    ③《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一之九。
    ④李心傳:《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八一绍兴二十九年二月庚戌;参见《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一之一三。
    ⑤《长编》卷六六景德四年七月壬申,第1473页。
    ⑥《长编》卷七四祥符三年七月己酉,第1682页。
    ⑦《长编》卷二七一熙宁八年十二月丁未,第6645页。
    ⑧《长编》卷二八一熙宁十年三月壬申,第6887页。
    ⑨《长编》卷三一五元丰四年八月丙寅,第7626页。
    ①《永乐大典》卷一四五七五,第6454页(下)。
    ②《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之三○、三一
    ③《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一之一二。
    ④巡辖马递铺使臣设立于何时,史无明载。《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之二○
    ⑤曹家齐:《宋代交通管理制度研究》第107-110页。
    ⑥《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一之六。
    ⑦《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一之二五。
    ⑧《永乐大典》卷一四五七五,第6454页(上)。
    ①《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一之八。
    ②《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一之二五。
    ③《永乐大典》卷一四五七五,第6457页(下)。
    ④《永乐大典》卷一四五七五,第6456页(上)。
    ⑤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五六《兵考八》。
    ⑥《金玉新书》,载《永乐大典》卷一四五七五,第6456页。
    ⑦《金玉新书》,载《永乐大典》卷一四五七五,第6454页(下)。
    ⑧《金玉新书》,载《永乐大典》卷一四五七五,第6457页(下)。
    ①《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之二一。
    ②《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之四一。
    ③《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一之一四。
    ④李心傳:《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八○绍兴三十一年三月。
    ⑤《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一之一六。
    ⑥《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一之二四。
    ⑦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卷五《地里类五·驿铺》。
    ⑧《金玉新书》,载《永乐大典》卷一四五七五,第6457页(上)。
    ⑨《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一之一二;参见李心傅:《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八一绍兴二十九年正月。
    ①《长编》卷二七一熙宁八年十二月丁未,第6645页。
    ②《金玉新书》,载《永乐大典》卷一四五七五,第6456页(下)。
    ③《金玉新书》,载《永乐大典》卷一四五七五,第6454页(下)。
    ④《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之四八。
    ⑤《长编》卷二五二熙宁七年四月乙亥,第6155页。
    ①《金玉新书》,载《永乐大典》卷一四五七五,第6455页(上)。
    ②《金玉新书》,载《永乐大典》卷一四五七五,第6457页(下)。
    ③《长编》卷三一五元丰四年八月丙寅,第7636页。
    ④《永乐大典》卷一四五七五,第6454页(下)。
    ⑤《永乐大典》卷一四五七五,第6455页(下)。
    ⑥曹家齐先生在《宋代交通管理制度研究》(第116页),
    ⑦《金玉新书》,载《永乐大典》卷一四五七五,第6457页(上)。
    ⑧载《永乐大典》卷一四五七五,第6457页(下)。
    ①《长编》卷四五七元祐六年四月丁酉,第10939页。
    ②《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之三二。
    ③沈括:《梦溪笔谈》卷一
    ④《金玉新书》,载《永乐大典》卷一四五七五,第6456页(上)。
    ⑤李心傅:《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九《时事二·金字牌》。
    ⑥《宋续会要》,载《永乐大典》卷一四五七五,第6451页(上)。
    ⑦《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一之三四。
    ⑧《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一之三四、三五。
    ⑨《嘉泰会稽志》卷四《邮置》。
    ⑩《汪玉山集》,载《永乐大典》卷一四五七五,第6458页(上)。
    11《宋会要辑稿》职官五一之三五。
    12《金玉新书》,载《永乐大典》卷一四五七五,第6456页(下)。
    13载《永乐大典》卷一四五七五,第6455页(上)。
    ①《金玉新书》,载《永乐大典》卷一四五七五,第6456页(下)。
    ②《庆元条法事类》卷一七《架阁》二《驿令》;参见《金玉新书》,载《永乐大典》卷一四五七五,第6457页(上)。
    ③《庆元条法事类》卷一七《架阁》二《驿令》;另参见《金玉新书》,载《永乐大典》卷一四五七五,第6457页(上)。
    ④《金玉新书》,载《永乐大典》卷一四五七五,第6456页(下)。
    ⑤《金玉新书》,载《永乐大典》卷一四五七五,第6457页(上)。
    ⑥朱熹:《晦庵别集》卷九。
    ①《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一之二三。
    ②《金玉新书》,载《永乐大典》卷一四五七五,第6456页(上)。
    ③《金玉新书》,载《永乐大典》卷一四五七五,第6457页(下)。
    ④《长编》卷元丰七年四月辛卯,第8279页。
    ⑤《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之二二、二三。
    ⑥《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之二五;参见《长编》卷四五七元祐六年四月丁酉。
    ①《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之三三。
    ②《金玉新书》,载《永乐大典》卷一四五七五,第6455页(上)。
    ③《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之四六。
    ④《金玉新书》,载《永乐大典》卷一四五七五,第6456页(下)。
    ⑤《金玉新书》,载《永乐大典》卷一四五七五,第6455页(下)。
    ①《金玉新书》,载《永乐大典》卷一四五七五,第6454页(上)。
    ②《金玉新书》,载《永乐大典》卷一四五七五,第6455页(上);参见《长编》卷四五七元祜六年四月丁酉,第10939页。
    ③《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一之二四。
    ④《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之三二。
    ⑤《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之三一。
    ⑥《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之二二。
    ①《金玉新书》,载《永乐大典》卷一四五七五,第6455页(下)。
    ②《金玉新书》,载《永乐大典》卷一四五七五,第6456页(下)。‘又见第6457页(下),
    ③《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一之二二,
    ④《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之三六。
    ①《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一之一一。又据《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一之二三
    ②《金玉新书》,载《永乐大典》卷一四五七五,第6457页(下)。
    ③《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一之二五。
    ④《长编》卷四九四元符元年二月丁亥,第11747页。
    ⑤《金玉新书》,载《永乐大典》卷一四五七五,第6455页(上)。
    ⑥《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一之三二。
    ①《宋会要辑稿》食货四八之一六。
    ②《长编》卷五二咸平五年七月乙巳,第1143页。
    ③《宋会要辑稿》食货四二之三。《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之一八、一九
    ④《宋史》卷一八七《兵一》,第4597页。
    ①《宋会要辑稿》食货四八之一四。
    ②《宋会要辑稿》食货四二之一一。
    ③《宋史》卷三七七《王庠传》,第11657页。
    ④吕陶:《净德集》卷三《奏为缴连先知彭州日三次论奏榷买川茶不便并条述今来利害事状》。第8873页。
    ⑤苏辙:《苏辙集》卷三六《论蜀茶五害状》;参见《长编》卷三六六元祐元年二月癸未,第8806。
    ⑥《长编》卷三二六元丰五年五月丙午,第7856页;参见《宋史》卷一九三《兵七》,第4803页。
    ①《宋会要辑稿》食货三○之二四、二五。
    ②《宋会要辑稿》食货三○之二六、二七。
    ③苏辙:《苏辙集》卷三六《论蜀茶五害状》;参见《长编》卷三六六元祐元年二月癸未,第8806页。
    ①《宋会要辑稿》食货三○之二八。
    ②吕陶:《净德集》卷三《奏为缴连先知彭州日三次论奏榷买川茶不便并条述今来利害事状》。
    ③《长编》卷三六六元祐元年二月癸酉,第8778页。
    ④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七《蜀运茶马利害》。
    ⑤李心傳:《建炎以来朝野杂記》甲集卷一八。
    ⑥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六○《兵考一二》。
    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六二《孝宗时员兴宗上奏》。
    ⑧李心傳:《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九二绍兴三十一年八月。
    ⑨王菱菱:《宋代矿冶业中的厢兵生产》,《河北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①《宋史》卷一八九《兵三》,4665页。
    ②《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之四九、五○。
    ③《长编》卷四八八绍圣四年五月乙亥,第11589页。
    ①《宋史》卷八五《地理一》第2115-2116页。
    ②《宋会要辑稿》食货四八之一九;另参见《宋史》卷一七五《食货上》三,第4257页。
    ③黄庭坚:《黄庭坚全集》别集卷一四。
    ④《宋会要辑稿》食货四八之一三;另参见《宋史》卷一七五《食货上》第4252页。
    ⑤《宋会要辑稿》食货四八之一四。
    ①《宋史》卷一七五《食货上》三,第4256页。
    ②《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之二七。
    ③《长编》卷四二至道三年九月丙子,第880页。
    ④《长编》卷一二八康定元年七月癸亥,第3028页;参见《宋史》卷三二四《张亢传》,10485-10486。
    ⑤《长编》卷一七七至和元年十一月壬午,第4292页;参见《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之二二。
    ⑥《长编》卷二七六熙宁九年六月纪事,第6755页。
    ⑦《长编》卷二三九熙宁五年十月丁酉,第5818页。
    ⑧《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之二四、二五。
    ①《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之二五。
    ②《宋会要辑稿》食货四八之一八、一九。
    ③《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之四○、四一。见第4257页。
    ④《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之三四。
    ⑤《长编》卷二九七元丰二年三月丙戌,第7222页。
    ⑥《宋会要辑稿》食货四八之一四,“上封者言”原文作“上封言者”,误。
    ⑦《长编》卷二一七熙宁三年十一月乙卯,第5283页。
    ⑧《长编》卷三一二元丰四年四月甲申,第7572页。
    ⑨《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之二六、二七。
    ①《宋会要辑稿》食货四八之一六。
    ②《宋会要辑稿》食货四八之一六。
    ③据《长编》卷七○第1576页。
    ④《宋会要辑稿》食货四八之一六。
    ⑤祝穆:《方舆胜览》卷六○。
    ①《宋会要辑稿》方域一O之四○、四一。
    ②《宋会要辑稿》方域一O之四一。
    ③《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一之一九。
    ④李心傳:《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八九绍兴三十一年三月辛卯。
    ⑤《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一之一六。
    ⑥《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一之一九。
    ⑦《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一之四。
    ⑧《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一之九。
    ⑨《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一之一五。
    ①《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一之一五。
    ②《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一之一六。
    ③《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一之三○。
    ④《金玉新书》,载《永乐大典》卷一四五七五,第6456页。
    ⑤《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之三七。
    ⑥《金玉新书》,载.《永乐大典》卷一四五七五,第6455页。
    ⑦《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之三七。
    ①《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之三八。
    ②《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一之五。
    ③《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之三八。
    ④《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之四○。
    ⑤《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之四一
    ⑥《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之四一
    ⑦《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一之二四、二五。
    ⑧《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一之二二。
    ⑨《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一之一六
    ①《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一之三七。
    ②《长编》卷二三○熙宁五年二月壬戌,第5592页。
    ③《长编》卷七○大中祥符元年十月甲辰,第1570页。
    ④《长编》卷二六○熙宁八年二月甲申,第6344页。
    ⑤《长编》卷二三○熙宁五年二月壬戌,第5592页。
    ⑥《长编》卷二七四熙宁九年四月辛卯,第6705页。
    ⑦《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之三六、三七。
    ⑧《长编》卷三一九元丰四年十一月己亥,第7716页。
    ⑨《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之三六。
    ⑩《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之三九。
    11《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之四二。
    12《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一之二九、三○。
    13《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一之三三。
    14《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一之三五、三六。
    ①《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之三一。
    ②《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一之一七、一一之二五。
    ③《永乐大典》卷一四五七五,第6455页(下)。
    ④《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一之一三。
    ⑤《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之三一、三二。
    ⑥《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一之三二。
    ①《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之一八。
    ②《长编》卷一八太平兴国二年正月丙寅。
    ③《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之一八。
    ④《长编》卷四四咸平二年闰三月庚寅,第934-935页;参见《宋史》卷二七七《索湘传》,第9421页。
    ⑤《长编》卷八六大中祥符九年三月丙寅,第1981页。
    ⑥《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之二六。
    ⑦《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之二八。
    ⑧《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之四○。
    ⑨《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之四○。
    ⑩《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之四三、四四。
    ①《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一之八。
    ②《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一之二九,淳熙九年九月十三日《明堂赦》:一一之三三,绍熙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南郊赦》;一一之三五,嘉泰三年十一月十一日《南郊赦》等。
    ①张方平:《张方平集》卷二四《论国计事》。
    ②《宋史》卷一九九《刑法一》,第4967页。
    ③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六八《刑考七》。
    ①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卷一八《兵防类一》。
    ②《宋史》卷二○○《刑法二》,第4989页。
    ③《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二O、二一
    ④《宋史》卷一八九《兵三》,第4659页。
    ⑤《长编》卷三一一元丰四年正月丙辰,第7543页。
    ⑥《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一一。
    ⑦《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一一。
    ⑧《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一三。
    ⑨《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一三。
    ①《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一五。
    ②《长编》卷二七七宁九年七月辛酉,第6768页。
    ③《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二九;参见《长编》卷三七九元祐元年六月庚子,第9215页。
    ④《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三七。
    ⑤《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五三。
    ⑥《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三四。
    ⑦《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四三。
    ①《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八。
    ②《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二一。
    ③《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二八。
    ④《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二九。
    ⑤《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三○。
    ⑥《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五九。
    ⑦《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九,《宋史》卷一八九《兵三》,第4605、4662页。
    ⑧《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二○。
    ①《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三三。又《宋史》卷一八九《兵三》第4687页。
    ②《长编》卷三二五元丰五年四月丙子,第7838页。
    ③章如愚:《群书考索·后集》卷四○。
    ④《长编》卷八五大中祥符八年八月甲申,第1944页。
    ①程大昌:《演繁露续集》卷一《制度》。
    ②《长编》卷五七景德元年八月庚申,第1252页。
    ③《宋史》卷九《仁宗一》,参见《长编》卷一○三天圣三年三月戊寅,第2378页。
    ④《长编》卷一二四宝元二年九月乙巳,第2925页。
    ⑤《长编》卷二二四熙宁四年六月丁巳,第5440页;参见《文献通考》卷二六《国用考四》。
    ⑥《长编》卷二五一熙宁七年三月乙丑;第6139页。
    ①《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一○,参见《长编》卷九五天禧四年六月丙申,第2198页。
    ②《长编》卷一六开宝八年四月戊辰,第339页。
    ③《宋史》卷一九九《刑法一》,第4970页。
    ④《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二。
    ⑤《长编》卷五四咸平六年四月庚午,第1189页。
    ⑥《长编》卷六○景德二年六月壬寅,第1348页。
    ⑦《长编》卷一一七景祐二年八月壬子,第2749页;参见《宋史》卷一九九《刑法志》一,第4976-4977页。
    ⑧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六八《刑考七》。
    ⑨《宋史》卷一九九《刑法一》,第4978页。
    ①《长编》卷二一三熙宁三年七月癸丑,第5187页。
    ②《长编》卷六一景德二年八月丙申,第1359页。
    ③《长编》卷六三景德三年六月辛未,第1404页。
    ④《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一五。
    ⑤《长编》卷二三五熙宁五年七月庚寅,第5704页。
    ⑥《长编》卷三二三元丰五年二月丙辰,第7778页。
    ①《长编》卷三五九元丰八年九月乙未,第8591页。
    ②《长编》卷一二七康定元年五月壬午,第3015页。
    ③《长编》卷二七一熙宁八年十二月辛卯,第6636页。
    ④《长编》卷二八二熙宁十年五月庚戌,第6900-6901页。
    ⑤《长编》卷二八七元丰元年闰正月丙子,第7023页。
    ⑥《长编》卷二一四熙宁三年八月己卯,第5218页。
    ⑦《长编》卷三O四元丰三年五月乙酉,第7410页。
    ⑧《宋史全文》卷二四下《宋孝宗二》;又《宋史》卷三三《孝宗本纪一》第630页。
    ①(明)杨士奇等:《历代名臣奏议》卷三一九。
    ②真德秀:《西山文集》卷九。
    ③《长编》卷七七祥符五年二月乙巳,第1755页。
    ④《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五;《长编》卷七八第1773页。
    ⑤《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一三。
    ⑥《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一五。
    ⑦《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一五——一六。
    ⑧《长编》一○四天圣四年十月己亥,第2425页。
    ①《宋史》卷一八一《食货下三》,第4415页。
    ②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八《征榷考五》。
    ③《长编》卷九四天禧三年十一月乙卯,第2170页。
    ④《张方平集》卷二六
    ⑤《庆元条法事类》卷二八《榷货总法·卫禁敕》,第481页。
    ①《庆元条法事类》卷二九《兴贩军需·卫禁敕》第431页。
    ②《长编》卷三六五元祐元年二月庚午,第8769页。
    ③《长编》卷九五天禧四年四月丙申,第2188-2189页。
    ①《长编》卷八五大中祥符八年八月戊寅,第1943页。
    ②《长编》卷八五大中祥符八年八月甲午,第1946页。
    ③《长编》卷二九一元丰元年八月癸卯,第7111页。
    ④《长编》卷七五大中祥符四年四月辛亥,第1719页。
    ⑤《长编》卷二八九元丰元年五月己丑,第7077页。
    ⑥《长编》卷三三六元丰六年闰六月戊子,第8096页。
    ⑦《长编》卷四○一元祐二年五月己卯,第9774页。
    ①《长编》卷三○一元丰二年十二月己亥,第7326页。
    ②《长编》卷三三六元丰六年闰六月辛巳,第8094页。
    ③《长编》卷三三三元丰六年二月辛未,第8024页。
    ④《长编》卷四○六元祐二年十月甲申,第9876-9877页。
    ⑤《长编》二六○熙宁八年二月辛卯,第6349页。
    ⑥《长编》卷三三○元丰五年十月丙寅,第7956页。
    ⑦《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一、二。第189-190页。
    ①《长编》卷五乾德二年十一月甲申,第135页。
    ②《长编》卷一○开宝二年十二月乙酉,第237页。
    ③《长编》卷一九太平兴国三年二月丙寅,第423页。
    ④《长编》卷一○一天圣元年十一月戊戌,第2342页。
    ⑤《长编》一○三天圣三年四月甲寅,第2379页。
    ⑥《宋史》卷二○一《刑法三》第5017页。
    ⑦《长编》卷一○六天圣六年五月丙午,第2472页。
    ⑧陈均:《九朝编年备要》卷一六;参见《长编》卷一一○天圣九年四月戊寅,第2556页。
    ⑨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一三。
    ⑩《长编》卷一二一宝元元年二月庚午,第2860页。
    11《长编》卷一七四皇祐五年二月壬辰,第4201页;参见彭百川:《太平治迹统类》卷一○。
    ①《长编》卷一一八景祐三年二月甲寅,第2776页;参见《宋史全文》卷七下。
    ②李心傅:《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三四绍兴十年正月庚寅。
    ③《宋史》卷三九《宁宗三》,第762页;参见《两朝纲目备要》卷一五。
    ④《长编》卷二二九熙宁五年正月辛丑,第5571-5572页;参见彭百川:《太平治迹统类》卷一三。
    ①《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二;参见《长编》卷一八太平兴国二年正月庚申,第395页。
    ②《宋会要辑稿》刑法;《长编》卷一四二庆历三年七月辛巳,第3402页。
    ③《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六五。
    ④《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二一。
    ⑤《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一五。
    ⑥《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三三。
    ⑦《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五四。
    ⑧《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五九。
    ⑨《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六○。
    ①《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一四、一五。
    ②《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二一。
    ③《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五○。
    ④《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三一。
    ⑤《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三四、三五。
    ⑥《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三六。
    ⑦《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一四。
    ⑧《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三九。
    ⑨陈傅良:《止斋集》卷一九《桂阳军乞画一状》。
    ⑩《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六三。
    ①《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三八、三九。
    ②陈傅良:《止斋集》卷一九《桂阳军乞画一状》。
    ③《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二七。
    ④张方平:《张方平集》卷二四。
    ⑤《庆元条法事类》卷七五《断狱式·编配人籍册》,第786页。
    ①《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一、二;参见《长编》卷八乾德五年二月癸酉,第189-190页。
    ②《长编》卷三○端拱二年九月戊子,第688页。
    ③《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二三。
    ④《庆元条法事类》卷七五《编配流役·断狱令》,第780-781页。
    ⑤载《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4期。
    ⑥《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一六、一七。
    ⑦《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二四。
    ①《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三八。
    ②《宋史》卷二○一《刑法三》,第5020页。
    ③《长编》卷二六九熙宁八年十月甲寅,第6608页。
    ①《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一三。
    ②《长编》卷一○四天圣四年正月己亥,第2400页。
    ③《宋会要辑稿》刑法四○。
    ④苏轼:《苏轼文集》卷二九《奏为法外刺配罪人待罪状》。
    ⑤《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四○。
    ⑥《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四二。
    ⑦《长编》卷九八乾兴元年二月庚子,第2269页。
    ⑧《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一九。
    ①《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一七。
    ②《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四○、四一
    ③《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五○。
    ④《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四一
    ⑤苏轼:《苏轼文集》卷一九《与章子厚书二首》。
    ⑥《长编》卷三六四元祐元年正月乙未,第8698页。
    ⑦李心傳:《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八二绍兴二十九年五月丙戌。
    ①《长编》卷-明道元年七月壬申,第2583页。
    ②《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二三。
    ③《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一九。
    ④《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一七。
    ①《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六。第1814页。
    ②《宋史》卷二○一《刑法三》第5012。
    ③《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二二、二三。
    ④《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二六;参见《长编》卷二二二熙宁四年四月丙寅,第5403-5404页。
    ⑤《长编》卷二二五熙宁四年七月辛亥,第5493页。
    ①吴泳撰:《鹤林集》卷二一《缴虞一飞狱案》。
    ②司马光:《传家集》卷四八,参见《长编》卷三五九元丰八年八月癸酉,第8583页,《宋史》卷二○一《刑法三》第5012页。
    ③《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四三。
    ④周淙:《乾道临安志》卷二《军营》。
    ⑤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卷一八《兵防类一》。
    ⑥罗愿:《罗鄂州小集》卷五;参见《宋史全文》卷二九上《宋宁宗一》。
    ⑦陈耆卿:《嘉定赤城志》卷一八《军防门》。
    ①《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六三。
    ②《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三二。
    ③洪迈:《容斋续笔》卷五《唐虞象刑》。
    ④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卷一八《兵防类一》。
    ⑤陈耆卿:《嘉定赤城志》卷一八《军防门》。
    ⑥《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二○。
    ⑦《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六○。
    ⑧《宋史全文》卷二七上《宋孝宗七》。
    ①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六八《刑考七》;参见《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六四。
    ②(明)丘浚:《大学衍义补》卷一○五。
    ③《长编》卷一二七康定元年四月壬子,第3009页。
    ①《宋史》卷一九四《兵八》,第4829页。
    ②《宋史》卷一九四《兵八》,第4830页。
    ③《长编》卷二九九元丰二年八月壬戌,第7289页。
    ④《长编》卷一二八康定元年八月丁亥,第3032页。
    ⑤华岳:《翠微南征录》卷一一《得金正将书》题注。
    ⑥王稱:《东都事略》卷七五《陈希亮传》;另参见《宋史》卷二九八《陈希亮传》。
    ⑦《长编》卷二八○熙宁十年正月己卯,第6856页。
    ⑧《长编》卷三○二元丰三年正月癸未,第7347页。
    ⑨《宋史》卷四一七《赵葵传》附赵范,第12505页。
    ①陈规:《守城录》卷四《李横寇德安六十五日引去》。
    ②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一五一《炎兴下帙》。
    ③朱熹:《晦庵集》卷二七。
    ④《长编》卷二五八熙宁七年十二月乙酉,第6303页。
    ⑤苏轼:《苏轼文集》卷一一《奖谕敕记》。
    ⑥杨士奇:《历代名臣奏议》卷五○。
    ⑦朱熹:《晦庵集》卷一九《按唐仲友第六状》。
    ⑧释惠洪:《禅林僧宝传》卷一五《衡岳泉禅师》。
    ①王炎:《双溪类稿》卷二三《上宰执》。
    ①《马恩全集》第14卷第5页。
    ②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一七四《炎兴下帙》。
    ③张德宗:《北宋的厢兵制度》,载《史学月刊》1982年第4期。
    ①叶适:《水心集》卷五《兵论二》。
    ②《长编》卷二建隆二年七月戊辰,第49页。
    ③《长编》卷六乾德三年三月乙未,第150页。
    ①宋祁:《景文集》卷四五,《庆历兵录序》。
    ②事见《宋史》卷一七七《食货上五》,第4296页。《御制孝经衍义》所述并非《宋史》原文。
    ③《御制孝经衍义》第2087页。
    ①清圣祖、清世祖敕撰:《御制孝经衍义》卷三五《天子之孝》。
    ②《新唐书》卷五二《食货二》,第1351页。
    ③葛金芳先生《宋代冗兵新说》一文对此问题也有论述。《湖北大学学报》1987年第6期。
    ④李剑农:《魏晋南北朝隋唐经济史稿》209-210页。三联书店1959年5月第1版。
    ⑤张九龄等:《唐六典》卷六。
    ⑥吴自牧:《梦粱录》卷一三《团行》
    ①(明)陈善:《捍江塘考》,见翟均廉:《海塘录》卷二一。
    ②(清)张泰交:《修江塘记》,见翟均廉:《海塘录》卷二二。
    ①《长编》卷三二六元丰五年五月丙申,第7825页。
    ②苏轼:《苏轼文集》卷二五《上神宗皇帝书》。
    ③《宋史》卷三○六《戚纶传》,第10105页。
    ④欧阳修:《欧阳修全集》卷一一七《河北奉使奏草·乞一面罢差兵士拽磨》。
    ⑤《长编》卷二四七熙宁六年十月庚寅,第6026-6027页。
    ①吕陶:《净德集》卷四《奏乞罢军器冗作状》。
    ②《宋史》卷一九三《兵七》,第4806页。
    ③杨士奇等:《历代名臣奏议》卷二六二《漕运》。
    ①蔡襄:《蔡襄集》卷二二《国论要目》。
    ②蔡襄:《蔡襄集》卷二二《论兵十事》。
    ③薛季宣:《浪语集》卷一六《召对札子》。
    ④《宋史》卷三七五《李邴传》,第11609页。
    ⑤曹勋:《松隐集》卷二三《上皇帝书十四事》
    ①《金史》卷四四《兵志》。
    ②《金史》卷二七《河渠》。
    ③沙克什:《河防通议》卷上《河议第一·河防令》。
    ④《金史》卷四四《兵志》。
    ⑤王曾瑜:《金朝军制》,第75-76页。
    ⑥参看陈峰《漕运与古代社会》第三部分《漕卒、水手及青帮》,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
    [1](唐)李百药:《北齐书》,中华书局1971年版。
    [2](唐)张九龄等:《唐六典》,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3](宋)欧阳修:《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4](宋)薛居正:《旧五代史》,中华书局1976年版。
    [5](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
    [6](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
    [7](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1994年版。
    [8](元)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校点本。
    [9](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中华书局1957年影印本。
    [10](宋)李心傅:《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台北文海出版社宋史资料萃编本。
    [11](宋)李心傅:《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中华书局2000年校点本。
    [12](宋)王应麟:《玉海》,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3](宋)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14](宋)李中:《大事记讲义》,台北文海出版社宋史资料萃编本。
    [15](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影印本。
    [16](宋)彭百川:《太平治迹统类》,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7](宋)陈均:《两朝纲目备要》,台北文海出版社宋史资料萃编本。
    [18](宋)陈均:《九朝编年备要》,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9](宋)陈傅良:《历代兵制》,《历代兵制浅说》附录点校本,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版。
    [20](宋)曾公亮等:《武经总要》,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21](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中华书局1961年影印本。
    [22](宋)章如愚:《群书考索》,中华书局1992年影印本。
    [23](宋)林(?):《古今源流至论》,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24](宋)吕乔年:《丽泽论说集录》,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25](宋)(佚名)《群书会元截江纲》,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26](宋)王稱:《东都事略》,台湾文海出版社宋史资料萃编本。
    [27](宋)佚名:《京口耆旧传》,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28](宋)熊克:《中兴小纪》,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标点本。
    [29](宋)佚名:《靖康要录》,台北文海出版社宋史资料萃编本。
    [30](宋)赵汝愚:《诸臣奏议》,台湾文海出版社宋史资料萃编本。
    [31](宋)吕祖谦:《宋文鉴》,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32](宋)林表民:《赤城集》,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33](宋)朱熹、李幼武:《宋名臣言行录》,台北文海出版社宋史资料萃编本。
    [34](宋)杜大珪:《名臣碑传琬琰集》,台北文海出版社宋史资料萃编本。
    [35](宋)高承:《事物纪原》,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36](宋)王与之:《周礼订义》,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37](宋)孙逢吉:《职官分纪》,中华书局1988年影印本。
    [38]《庆元条法事类》,《中国珍稀法律典籍》续编本,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9](宋)郑克:《折狱龟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40](宋)曾巩:《曾巩集》,中华书局1984年版。
    [41](宋)韩琦:《安阳集》,李之亮、徐正英编年笺注本,巴蜀书社2000年10月版。
    [42](宋)张方平:《张方平集》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标点本。
    [43](宋)王安礼:《王魏公集》,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44](宋)黄庭坚:《黄庭坚全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5](宋)宋祁:《景文集》,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46](宋)范仲淹:《范仲淹全集》,凤凰出版社2004年版。
    [47](宋)尹洙:《河南集》,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48](宋)蔡襄:《蔡襄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49](宋)司马光:《传家集》,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50](宋)吕陶:《淨德集》,丛书集成初编本。
    [51](宋)刘挚:《忠肃集》,中华书局年2002年版。
    [52](宋)范祖禹:《范太史集》,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53](宋)文彦博:《潞公文集》,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54](宋)欧阳修:《欧阳修全集》,中华书局2001年版。
    [55](宋)苏轼:《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
    [56](宋)苏辙:《苏辙集》,中华书局1999年版。
    [57](宋)晁说之:《景迂生集》,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58](宋)周行巳:《浮沚集》,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59](宋)李新:《跨鳌集》,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60](宋)李纲:《李纲全集》,岳麓书社2004年版。
    [61](宋)张守:《毗陵集》,丛书集成初编本。
    [62](宋)曹勋:《松隐文集》,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63](宋)李弥逊:《筠溪集》,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64](宋)余靖:《武溪集》,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65](宋)郑獬:《郧溪集》,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66](宋)程颐等:《二程文集》,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67](宋)刘挚:《忠肃集》,中华书局2005点校本。
    [68](宋)罗愿:《罗鄂州小集》丛书集成本。
    [69](宋)廖刚:《高峰文集》,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70](宋)朱熹:《朱子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71](宋)周必大:《文忠集》,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72](宋)陈傅良:《陈傅良先生文集》(《止斋文集》)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3](宋)楼钥:《攻娩集》,四部丛刊本。
    [74](宋)员兴宗:《九华集》,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75](宋)洪适:《盘洲文集》,《四部丛刊》本。
    [76](宋)薛季宣:《浪语集》,《永嘉从书》本。
    [77](宋)叶适:《叶适集》,中华书局1983年版。
    [78](宋)韩元吉:《南涧甲乙稿》,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79](宋)杨冠卿:《客亭类稿》,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80](宋)黄榦:《勉斋集》,《丛书集成初编》本。
    [81](宋)程珌:《洺水集》,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82](宋)陈元晋:《渔墅类稿》,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83](宋)何梦桂:《潜斋文集》,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84](宋)刘安世:《尽言集》,,《四部丛刊》续编本。
    [85](宋)苏颂:《苏魏公文集》,中华书局1988年版。
    [86](宋)赵(?):《清献集》,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87](宋)王十朋:《梅溪集》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88](宋)彭龟年:《止堂集》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89](宋)袁燮:《絮斋集》《丛书集成初编》本。
    [90](宋)蔡戡:《定斋集》,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91](宋)陆游:《渭南文集》,四部丛刊本。
    [92](宋)徐鹿卿:《清正存稿》,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93](宋)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四部丛刊》本。
    [94](宋)程大昌:《演繁露续集》丛书集成本。
    [95](宋)袁襞:《枫窗小牍》,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96](宋)陈师道:《后山谈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97](宋)周烽:《清波杂志》,中华书局1994年版。
    [98](宋)沈括:《梦溪笔谈》,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
    [99](宋)王栐:《燕翼诒谋录》,中华书局1981年版。
    [100](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101](宋)洪迈:《容斋随笔》,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102](宋)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版。
    [103](宋)张世南:《游宦纪闻》,中华书局1981年版。
    [104](宋)黄震:《黄氏日抄》,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05](宋)赵彦卫:《云麓漫抄》,中华书局1996年版。
    [106](宋)司马光:《涑水记闻》,中华书局1989年版。
    [107](宋)王明清:《挥麈绿》,中华书局1962年版。
    [108](宋)王得臣:《麈史》,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09](宋)朱弁:《曲洧旧闻》,中华书局2002年版。
    [110](元)脱脱等:《金史》,中华书局1975年版。
    [111](元)刘埙:《水云村(?)》,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12](元)方回:《续古今考》,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13](元)马端临:《文献通考》。中华书局1986年版。
    [114](元)沙克什:《河防通议》,.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15](清)茅星来:《近思录集注》,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16](清)毛奇龄:《西河集》,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17]清高宗敕撰:《续文献通考》,台湾新兴书局1965年版。
    [118]清高宗敕撰:《续通志》,台湾新兴书局1965年版。
    [119]清圣祖、清世祖敕撰:《御制孝经衍义》,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20](台)大化书局:《宋元地方志丛书》,广陵古籍刻印社1960年版。
    [121]《明代天一阁方志选刊》,上海古籍书店1981年重印本。
    [122]《明代天一阁方志选刊·续编》,上海古籍书店1991年版。
    [123](宋)孟元老撰、邓之诚注:《东京梦华录注》,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版。
    [124](宋)吴自牧:《梦粱录》,中华书局1982年版。
    [125](宋)陈规:《守城录》,解放军出版社1990年11月。
    [126](宋)孔延之:《会稽掇英总集》,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27](宋)扈仲荣等:《成都文类卷》,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28](宋)郑虎臣:《吴都文粹》,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29](宋)祝穆:《方舆胜览》,中华书局2003年版。
    [130](明)程敏政:《新安文献志》,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31](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132](明)曹学佺:《蜀中广记》,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33](明)胡宗宪:《筹海图编》,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34](清)翟均廉:《海塘录》,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35](清)谢肇淛:《北河记》,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36](清)傅浑洪:《行水金(?)》,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37]《永乐大典》,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本。
    [138](明)方以智:《通雅》,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39](明)丘浚:《大学衍义补》,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40](明)李贤等:《明一统志》,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41]杨士奇:《历代名臣奏议》,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42](明)姚文灏:《浙西水利书》。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43](清)王夫之:《宋论》,中华书局2003年版。
    [144](清)秦蕙田:《五礼通考》,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恩格斯:《军队》(《马恩全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2]王曾瑜:《宋朝兵制初探》,中华书局1983年版。
    [3]罗球庆:《北宋兵制研究》,《新亚学报》第3卷第1期(1957)。
    [4]小岩井弘光:《宋代兵制史研究》,汲古书院1998年版。
    [5]刘公任:《中国历代征兵制度考》,商务印书馆1941年版。
    [6]张其凡:《五代禁军初探》,暨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7]张其昀:《中国军事史略》,中华文化事业版委员会1946年版。
    [8]孙金铭:《中国兵制史》,(台)国防研究院1950年版。
    [9]高锐:《中国军事史略》,军事科学出版社1992年3月版。
    [10]刘展:《中国古代军制史》,军事科学出版社1992年2月版。
    [11]陈群:《中国兵制简史》,军事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12]中国军事史编写组:《中国军事史》,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版。
    [13]史仲文等:《中国宋辽夏金军事史》,《中国全史百卷》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4]谢国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史概论》,解放军出版社1994年版。
    [15]魏德林:《中国军事思想史》,(台)华冈版有限公司1979年版。
    [16]漆侠:《中国经济通史(宋代卷)》,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年版。
    [17]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1981年版。
    [18]李剑农:《宋元明经济史稿》,三联书店1957年版。
    [19]朱瑞熙:《中国政治制度通史(宋代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0]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21]聂崇岐:《宋史丛考》,中华书局1980年版。
    [22]王曾瑜:《宋朝阶级结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23]王曾瑜:《金朝军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4]郭东旭:《宋朝法律史论》,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5]汪圣铎:《两宋货币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26]姜锡东:《宋代的商人和商业资本》,中华书局2002年版。
    [27]李华瑞:《宋代酒的生产与征榷》,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8]李华瑞:《宋史论集》,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9]李华瑞:《宋夏关系史》,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0]王菱菱:《宋代矿冶业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1]史继刚:《宋代军用物资保障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2]陈峰:《北宋武将群体与相关问题研究》,中华书局2004年版。
    [33]陈峰:《漕运与古代社会》,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4]黄宽重:《南宋军政与文献探研》,新文丰版公司1990年版。
    [35]梁天锡:《宋枢密院制度》,(台)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1年11月版。
    [36]谷霁光:《府兵制度考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37]曹家齐:《宋代交通管理制度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8]《黄河水利史述要》编写组:《黄河水利史述要》,黄河水利出版社2003年版。
    [39]兰书臣:《兵制志》(刘泽华主编:《中华文化通志·制度文化典》)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0]姚汉源:《京杭运河史》,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8年版。
    [1]张阴麟:《宋史兵制补缺》,《中国社会经济史季刊》5卷2号,1937年版。
    [2]金毓黻:《宋代兵制考实》,《文史哲季刊》第1卷第1期(1943年1月版)。
    [3]孔繁敏:《新版<宋史兵志>校点补正》,《中国历史文献研究集刊》第5集1985年版。
    [4]方豪:《论宋代的军队》,《民主评论》第5卷第1期,1944年1月版。
    [5]关履权:《有关宋代兵制的几个问题》,《两宋史论》中州书画社1983年版。
    [6]林瑞翰:《宋代兵制初探》,《国立台湾大学历史系学报》1976年第3期。
    [7]邓广铭:《北宋的募兵制度及其与当时积弱积贫和农业生产的关系》,《中国史研究》1980年第2期。
    [8]邓广铭:《王安石对北宋兵制改革的措施及其设想》,《宋史研究论文集》(《中华文史论丛》增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9]漆侠:《中国封建时代兵制的变革与封建经济制度推移的关系》,《知困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10]王曾瑜:《宋代的造船业》,《文物》1975年第10期。
    [11]汪圣铎:《宋代的递铺》,《文史知识》1988年第5期。
    [12]姜锡东:《北宋乡兵人数考论》,《宋史研究论丛》第5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3]姜锡东:《北宋的兵源与募征》(朱瑞熙、王曾瑜、李清凌主编《宋史研究论文集》第十辑),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4]王菱菱:《宋代矿冶业中的厢兵生产》,《河北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15]张德宗:《北宋的厢兵制度》,《史学月刊》1982年第4期。
    [16]张德宗:《宋代的军器生产》,《宋史研究论文集》,河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7]王云海、张德宗:《宋代的邮递铺兵》,《宋史研究论文集》,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8]刘森:《宋代钱监研究》,《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3期。
    [19]王育济:《北宋“冗兵”论》,《文史哲》1989年第3期。
    [20]葛金芳:《宋代冗兵问题成因新说》,《湖北大学学报》1987第6期。
    [21]张德宗:《北宋的养兵政策》,《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82年第4期。
    [22]程民生:《北宋募兵制的特征及其矛盾》,《中州学刊》1989年第1期。
    [23]罗炳良:《宋代治军政策矛盾探析》,《河北学刊》1993年第2期。
    [24]王育济、孔德灵:《论“收其精兵”》,《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年第2期。
    [25]吕志兴:《宋代配刑制度探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26]魏殿金:《试析宋代配的刑罚内容》,《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4期。
    [27]齐勇峰:《后周的军制改革》,《文史哲》1989年第5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