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时期(1895-1945)的“岛都”台北意象:一个人文地理学取向的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論文以人文地理學的概念,探討了台灣日治時期的殖民首都——「島都」台北的都市意象。本研究藉由閱讀並分析日治時期殖民者與被殖民者所編纂的歷史文獻與文學作品中的台北書寫,來分析這些文本中的文字再現;並討論在同一個時空中,殖民者與被殖民者的台北都市意象以及意象中顯現或隱藏的意涵。
     首先,本論文處理了台北在「殖民性」與「現代性」的交互影響下,都市空間的轉化過程及其意義。再來,分析了殖民者——即日本人所活動居住的「核心空間/城內區」、以及被殖民者——即台灣人所聚居的「邊陲空間/大稻埕與艋胛」的歷史發展脈絡、文人地理景觀以及空間中的都市意象。
     殖民者藉由挪栘歐洲的殖民王義與「現代性」,改造了當時台北的物質空間與生活空間:而這種挪移,是一種經由轉化而塑造出的歐洲——日本——台灣之連環位階模式。這種歐洲——日本——台灣之連環模式所帶來的「殖民性」與「現代性」,又因摻雜了台北的原生地方性、以及經過了被殖民者的選擇性認同、拒認與「詩意轉化」,產生了錯綜複雜且具有折射性的台北空間意象。
     研究顯示,殖民者的都市意象,是受到了權力慾望、炫耀性、殖民帝國主義、種族優越感,以及對「異國情調」的想像等因素交織而成,形成了「帝國凝視」下的台北意象。至於被殖民者的都市意象,則雜揉了對摩登空間的憧憬與驚異對現代都市的疏離、「詩性抵抗」、歷史失落感以及地方慼等元素,交織出錯綜層疊的台北意象。
     最後,本研究認爲,殖民者與被殖民者的台北都市意象,雖然都是立基於真實的都市空間所產生;但基本上,兩者對於台北都市空間的觀看與體驗,均兼具了真實與想像的交互成分。
Oriented by human geographical concepts, this thesis studies the image of the city of Taipei, "the Island Capital", colonial capital of Taiwan under Japanese rule. By reading historical documents compiled by the colonizers and the colonized in this period and narratives of Taipei in literary works, the thesis analyzes the literal representation of this city in these written materials.In addition, it discusses the image of Taipei perceived by both the colonizers and the colonized in the same space/time as well as explicit or implicit meanings of the image.
     Firstly, this study explains the transformation of urban space in Taipei under the interactive influence of "coloniality" and "modernity" and explores its significance. Secondly, it analyzes the history, human geographical landscape and city image in space both in "the core space/Inner City" dwelled by the colonizer—the Japanese residents and "the marginal space/Dadaocheng and Banka" inhabited by the colonized—the Taiwanese residents.
     The colonizers reconstructed the physical and living space of Taipei by appropriating European colonialism and "modernity",which shaped a chain of Europe—Japan—Taiwan mode. The "coloniality" and the "modernity" brought about by this consecutive mode intermingled with Taipei's primordial localness, and went through selective identification, disavowal,and "poetic transformation" of the colonized, generating a complex and reflective spatial image of Taipei.
     The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the image of the city perceived by the colonizers was the combined result of desire for power, ostentation,colonial imperialism, racial superiority and imagination for "exoticism", forming an image of Taipei "under the imperial gaze";as for the colonized, that image was interlaced by longing for and amazement to modern space, alienation of modern city, "poetic resistance", loss of history and localness.Together they weaved a complicated and overlapping image of Taipei.
     Finally, the study concludes that although the colonizers and the colonized perceived the image of Taipei on the basis of real urban space, their observation and experience of this space blended reality and imagination.
引文
4 因台北爲日治時期台灣的殖民首府,故台北在當時又被稱爲「島都」。
    5 representation在台灣通常被譯做「再現」,在中國大陸則常被譯做「表徵」或「表象」。「再現」與「實相」不同,「再現」涉及的是內心對外在現實的感受,並將之再度呈現的過程。「再現」也意指外在事物被再度呈現出來之後的面貌,意即將內心的感受經由文字、繪畫、攝影照片或影像電影等形式再度呈現。故而「再現」可能會導致對真實的扭曲,但也可能十分接近事實。霍爾(StaurtHall)認爲,「事物不會有意義,是我們利用再現系統,即概念與符號建構了意義」。因此,「再現」是一種象徵實踐,這個世界亦被視爲由「再現」所建構。「再現」的另外一種解釋,則來自文學的敘述表現。在這個解釋中,「再現」經常與「意象」有關,需要透過故事敘述或意象,以文字來表現世界所發生的事物。許多哲學真理、社會現象與日常生活等,都脫離不了「再現」。
    6 參見Mike Crang著,王志弘譯:《文化地理學》,第58頁。
    7 鄭智鴻:《雅克.勒高夫的法式新史學》,台北:唐山,2007年,第175頁。
    8 台北市文獻委員會編修的《台北市志》,其中的記載年限,包了明鄭時期、清領時期、日治時期以及台灣光復後的三百年歷史(該系列方誌以1951年爲斷限),內容涵蓋了沿革、自然、政制、社會、財政、經濟、教育、文化人物等9志。但由於時間跨度較大,故造成各時期的記載稍嫌簡略的情形。此系列的《台北市志》,是由成文出版社於1983年出版印行,並收錄於《中國方志叢書》當中。
    9 台北市役所編:《台北市案內》,台北市役所:1925年;成文1985年重印。
    10 山村光尊編:《台北市政二十年史》,台北市役所:1940年排印本;成文1985年重印。
    11 荒川久:《島都評判記》(上、下),世相研究社通信部:t930年:成文1985年重印。
    12 井出季和太:《台灣治績誌》,台北:台灣日日新報社,1936年;台北海峽出版社2003年重印。
    13 田中一二:《台北市史——昭和六年》,台灣通信社:1931年:後爲台北文獻委員會1998年出版,李朝熙譯。
    14 橋本白水:《島の都》,台北:南國出版協會,1925年。
    15 徐裕健:《都市空間文化形式之變遷——以日據時期的台北爲個案》,台北:台灣大學城鄉研究所博士論文,1993年。
    16 蘇碩斌:《看不見與看得見的台北——一部關於空間治裡的兩種不同城市哲學》,台北:左岸文化,2007年第二刷。
    17 黃美娥主編:《日治時期台北地區文學目錄》,台北市文獻會,2003年。
    18 邱函妮:《街道上的寫生者——日治時期的台北圖像與城市空間》,台北:國立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19 陳允元:《島都與帝都:二、三十年代台灣小說的都市圖像》,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台灣文學 研究所硕士论文,2007年。
    20 H. Lefebvre,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Translated by Donald nichoson Smith Oxford:1995.關於列斐伏爾空間理論的解釋,亦可參考王志弘:<多重的辯證——列斐伏爾空間生產概念三元組演繹與引伸>,《地理學報》,第55期,2009年,第1-24頁。
    21 參見Michel de Certeau, Steven Rendall Trans.,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Berl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4.
    25 田中一二:《台北市史——昭和六年》,第56頁。
    26 蘇碩斌:《看不見與看得見的台北——一部關於空間治理的兩種不同城市哲學》,第25頁。
    27 Yi-Fu Tuan(段義孚)在其著作Space and Place:Humanistic Perspective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以及 Space and Place: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Minneapolis,1977.多處討論到地方與空間的異同與意義。段氏的Space and Place: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已有中文譯本:《經驗透視中的空間與地方》,台北:國立編譯館,1997年。
    28 安東尼·紀登斯(A.Giddens)著,趙旭東、方文譯:《現代性與自我認同:晚期現代的自我與社會》,台北:左岸文化,2002年,第16頁。
    29 參見台北市文獻委員會編:《台北市志》卷一<沿革誌>,台北:成文,1983年,第32頁。
    30 (清)姚瑩編《東槎紀略》,台灣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90頁。
    31 參見《台北市志》卷一<沿革誌>,第33頁。
    32 西村睦男著、余萬居譯:<台北市地理學研究:日據時期>,收錄於《思與言》第23卷第3期,1985年,第7頁。
    33 1858年,清廷因應英法聯軍的要求,簽訂《天津條約》’台灣(安平,即今台南)、淡水、雞籠(基隆)以及打狗(高雄)四口被迫開港。後有英國商人發現北台灣真正的商業中心另有其地,乃由駐淡水領事與清廷交涉,1862年再將艋胛、大稻埕納進條約開港通商。
    34 林滿紅:《茶、糖、樟腦業與台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台北:聯經,1997年,第10頁。
    35 參見林滿紅:《茶、糖、樟腦業與台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第66頁。
    36 參見J.Davidson著、蔡啓恆譯:《台灣之過去與現在(一)》,台北:台灣銀行台灣研究叢刊107種,1972年印行。
    37 台北市文獻委員會編:《台北市志》卷一<沿革誌>,台北:成文,1983年,第53頁。
    38 林滿紅:《茶、糖、樟腦業與台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第108頁
    39 1871年,一艘載有69名船員的琉球船隻,因遇颱風而漂流至台灣東南部的八瑤灣,船員誤闖當時該地高士佛社(今台灣屏東縣牡丹鄉)的原住民住地,其中54人慘遭殺害。1873年,日本政府向清廷追究此事,不料卻得到「(台灣)生蕃係我化外之民,問罪與否,聽憑貴國辦理」。日本便以此爲藉口,出兵攻打台灣南部。明治政府此次出兵台灣的軍事行爲,不但爲日本乘機宣示琉球主權的行動,也讓清廷認識到台灣海疆戰略地位的重要,轉爲積極治理台灣,增設府縣,並於1885年建省。
    40 《福建台灣奏摺》載:「伏查艋胛,當雞籠龜崙兩大山之間,沃壤平原,兩溪環抱,村落衢市,蔚爲大觀。西王湖口三十里,直達八里坌、滬尾二口,並有觀音山、大屯山以爲屏障,且以省城五虎門遙對,非特淡蘭扼要之區,實全台本門之管鑰,擬於該處創建府治,明之曰台北府。」轉引自尹章義:<台灣地名個案研究之一——台北>,《台北文獻》直字第72期,1985年,第118頁。
    41 參見《台北市志》卷一<沿革誌>,第54-55頁。
    42 參見《台北市志》卷一<沿革誌>,第65-66頁。
    43 參見Yang,C.K.:Chinese Communist Society:The Family and the Village. Cambrige:M.I.T.press,1 959.
    44 帝國時代的中國,大規模的公共建設常須求助大量的地方資源,這些地方資源的主要提供者經常爲在地方上扮演關鍵角色的紳商。府治城市的建設,除了需要城牆、城門城樓等防守基礎建設外,還需衙門、祭壇、廟宇等社稷建設。因此,不論在資金或人力方面,都需要地方勢力的支援。參見楊聯陞:Economic Aspects of Public Works in Imperial China, in Excursions in Sinology. Cambrige:Harvard University,1969.台灣主要城市的建設過程也是如此,常見宮府與地方勢力的合作,並經常因為合作關係,出現的各地方勢力之族群間的競逐問題。
    45 參見蘇碩斌:《看不見與看得見的台北——一部關於空間治理的兩種不同城市哲學》,第154-178頁。
    46 徐裕健:《都市空間文化形成之變遷——以日據時期爲個案》,第59頁。
    47 徐裕健:《都市空間文化形成之變遷——以日據時期爲個案》,第59-62頁。
    48 川井田幸五郎:《艋胛低地埋立事業調查書》,台北:台灣日日新報社,1919年。
    49 田中一二:《台北币史——昭和六年》,第42頁。
    50 例如郁永河於1696年行抵淡水時,就描述該地「瘴癘所積,入人肺腸,故人至即病,千人一症」。見郁永河《裨海紀遊》,台灣銀行台灣文獻叢刊重新勘印,1996年,第504頁。
    51 所謂「弛張熱」,後經證實爲惡性瘧,參見范燕秋:<醫學與殖民擴張——以日治時期台灣瘧疾研究爲例>,《新史學》第7卷第3期,第133-173頁。
    52 井出季和太:《台灣治績史》,台北:台灣日日新報社,1936年。後爲台北海峽出版社2003年重印,第24頁。
    53 山村光尊編:《台北市政二十年史》,台北市役所,1940年。後爲台北成文出版社重印,1985年,第542頁。
    54 山村光尊編:《台北市政二十年史》,第542頁。
    55 黃武達:《日治時代(1895-1945)台北市之近代都市計畫》,台北:都市史研究室,1997年第59頁。
    56 塚本一郎等編:《台灣都市計畫令講習》,1937年,轉引自黃世孟編譯:《台灣都市計畫講習錄》,台北:胡氏,1992年,第18頁。
    57 田中一二:《台北市史——昭和六年》,第85-86頁。
    58 田中一二:《台北市史——昭和六年》,第89頁。
    59 田中一二:《台北市史——昭和六年》,第90頁。
    60 法國思想家德·色鐸(M. de Certeau)認爲在城市中被嚴格規劃之空間中,使用者經常會從既定形式中,自行轉化爲自身較為私密的需求形式。M. de Certeau: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Berl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4, pp.98-99.
    61 此指1872年明治政府在東京中心創造的「小歐洲」,即東京銀座煉瓦街道的都市空間規劃形式——行道樹、磚造文藝復興式洋樓、拱廊與電線桿等歐風元素,其規劃思潮的相承關係不理自明。參見徐裕健:《都市空間文化形成之變遷——以日據時期爲個案》,第97頁。
    62 葉肅科:《日落台北城——日治時期台北都市發展與台人日常生活》,台北:自立晚報出版社1993年,第184頁
    64 1930年3月《台灣實業界》雜誌了一場座談會,會中宣稱速度時代已經來臨,並檢討了台北市交通與道路的規劃。而「速度時代」的用語,也出現在1931年的《台北市史》當中。由此可看出,到了1930年代,台北因爲汽車與自行車的數量增加與廣泛利用,整個城市的流動發生了變化。參見田中一二:《台北市史——昭和六年》,第97頁。
    65 高橋伊之助:<台北市街變遷之感想>,《實業之台灣》,1911年11月10日,第17頁。
    66 田中一二:《台北市史——昭和六年》,第98頁。
    67 葉肅科:《日落台北城——日治時期台北都市發展與台人日常生活》,第240頁。
    68 台北最早出現的對外交通為鐵路。鐵路的登場,是日治初期爲了迅速控制台灣,第一任總督樺山資紀動用軍事力量所建。貫通西台灣的縱貫鐵路工程於1899年開工,歷時10年竣工。起迄站爲基隆至高雄,全長共計404.2公里,於1908年4月20日全面開通。參見井出和季太:《台灣治績誌》,第122-124頁。
    69 田中一二:《台北市史——昭和六年》,第101頁。
    70 藍植夫:《島都名所圖會》,《台灣遞信協會雜誌》,1933年3月17日。
    71 立石鐵臣:<台北素描——停車場>,《台灣時報》,1940年8月。譯文參見邱函妮:《灣生·風土·立石鐵臣》,台北:雄獅美術,2004年,第32頁。
    72 田中一二:《台北市史——昭和六年》,第104頁。
    73 參見葉肅科:《日落台北城——日治時期台北都市發展與台人日常生活》,第244-245頁
    74 高湯盤:<本島の自動車交通>,收錄於《第二回本島經濟事情調查報告》,台北:台灣總督府台北高等商業學校南支南洋經濟研究會,1932年,第178頁。轉引自呂紹理:《水螺響起——日治時期台灣社會的生活作息》,台北:遠流,1998年,第110頁。
    75 田中一二:《台北市史——昭和六年》’第104頁。
    77 郭秋生:<王都鄉>,原載於《第一線》,1935年1月。後收入李南衡編:《日據下台灣新文學集·明集·小說卷一》,台北:明潭,1979年,第254頁。
    78 1922年,殖民政府爲推行台北地名的日本化,遂將台北原有的街道名稱’更改爲日式的町名,並將台北路街的定位形式,由清代的路街制變更爲日本的街廓制,當時全台北共被劃分爲64個町。
    82 整理自山村光尊編:《台北市政二十年史》,台北市役所,1940年,第542頁。
    83 石田賴房:《日本近代都市計畫百年》,東京:柏書房,1987年,第31頁。轉引自徐裕健:《都市空間文化形成之變遷——以日據時期爲個案》,第88頁。
    84 鶴見佑輔:《後藤新平傳》,東京:太平洋協會出版部,1943年,第48頁。譯文參見徐裕健《都市空間文化形成之變遷——以日據時期爲個案》,第84-85頁。
    85 鶴見佑輔:《後籐新平傳》,第47-48頁。
    86 整理自傅朝卿:《日治時期1895-1945台灣建築》,台北:秋雨文化,2003年,第132-143頁。
    87 關鐵腕:<島の都市と台北>,《新台灣》,1916年5月10日,第26-27頁。
    88 林芙美子:<台灣風景——美麗島嶼從斷記>,東京:《改造》,1930年三月,第146頁。譯文參見星名宏修著,朱虹譯:<複數的島都/複數的現代性——以徐瓊二的<島都近代風景>爲中心),收錄於國立清華大學主辦:《第五屆東亞學者現代中文文學國際研討會:台灣文學與跨文化流動》,2006年,第178頁。
    89 Pierre Nora(ed), Realms of Memory: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rench Past.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N.Y.1998,p 547.
    90 E. Relph著、謝慶達譯:《現代都市地景》,台北:田園城市文化,1998年,第85頁。
    91 醉太:<三線道路の朝>,《台灣遞信協會雜誌》,1933年4月17日,第89頁。
    92 西川滿:<青春の故鄉>,東京:人間星社,1991年,第91頁。轉引自陳藻香:《日據時代日人在台作家——以西川滿爲中心》,東吳大學日本文化研究所博士論文,1995年,第244頁
    93 1937年陳達儒作詞、林綿隆作曲。陳達儒的詞作,幾乎占了日治時期流行名曲的半數以上。
    94 曼娜:<秋>,《風月報》,1940年第5期。
    95 M. de Certeau: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pp.99-100.
    96 黃武達:《日治時代(1895-1945)台灣都市計畫歷程之建構》,台北:台灣都市史研究室出版,2000年,第108頁。
    97 參見山村光尊編:《台北市政二十年史》,第615頁。
    98 田中一二:《台北市史》,第109頁。
    99 田中一二:引前書,第109頁。
    100 徐裕健:《都市空間文化形成之變遷——以日據時期爲個案》,第99頁
    101 西川滿:<台灣の汽車>,《台灣時報》,1942年6月,第114頁。
    102 參見李子寧:<殖民主義與博物館——以日據時期台灣總督府博物館爲例>,《台灣省立博物館年刊》,1997年12月,第241-273頁
    103 田中一二:《台北市史》,第109頁。
    104 從《台北市史》中,可以看見許多關於都市散步的描述,例如其中記述了新公園、三線道、城內的歐風商店街如榮盯通、本町通與表町通以及郊區的圓山附近,都是散步的好去處。並提到散步原本不是台灣人原有的生活習慣,而是隨著日本長治台灣,這種新型生活方式才逐漸普遍。《台北市史》,第106-113頁。
    105 濱田隼雄:<公園の圖>,《文藝台灣》,1941年3月,第18頁。
    106 藍植夫:<島都名所圖會>,《台灣遞信協會雜誌》,1935年3月,第51頁。
    107 堃:<她的影兒>,《風月報》,第10期,1938年10月。
    108 在色鐸的著作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中,認爲人們雖然生活在一個由科技管理與資本主義體制所構成的世界裡,但人們仍然在日常生活中從事小規模的顛覆和抵抗活動。這些活動得以確定自己在主流體制下的自主性,上述觀點是出自「在都市中行走」這個概念。Michel de Certeau, Steven Rendall Trans.,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p94.
    109 立石鐵臣:<銅像雜記>,《台灣日日新報》,1941年6月25日第4版。譯文參見邱函妮:《街 道上的寫生者——日治時期的台北圖像與城市空間》,台北: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第54頁。
    110 #12
    111 陳柔縉:《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台北:麥田,2005年,第146-147頁。
    112 參見山村光尊編:《台北市政二十年史》,第850-851頁。
    113 立石鐵臣著、顏娟英譯:<荒涼的景象——期待風土的花朵盛開>,收入顏娟英譯著:《風景心境:台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台北:雄獅美術,2001年,第103頁。
    114 濱田隼雄:<公園の圖>,第15-16頁。
    115 王詩琅:<十字路>,原載於《台灣新文學》1卷10號,1936年12月出版。後收錄張恆豪主編於《王詩琅、朱點人合集》,台北:前衛,1994年,第70頁。
    116 陳柔縉:《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第106頁;亦參見鄧世光口述,鄭朝陽整理:<菊元百貨遠眺,台北處處田>,《聯合報》,2009年7月27曰第6版。
    117 鷺村生:<台北竹枝詞>,《風月報》,1935年6月,第3頁。
    118 蔡宜均:《台灣日本時代百貨店之研究》,台北藝術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第23頁。
    119 蔡秋桐:<興兄>,原載於《台灣文藝》第2卷第4號,1935年4月,後收錄於張恆豪主編:《張雲萍、張我軍、蔡秋桐合集》,第217頁。
    120 陳柔縉:《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第111頁。
    121 蔡秋桐:<興兄>,第218頁。
    122 呂紹理:《展示台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台北:麥田,2005年,第321頁。
    124 王詩琅:<十字路>,第69頁。
    125 呂紹理:《展示台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第316頁。
    126 王詩琅:<十字路>,第69頁。
    127 來自於一部美國電影《It》,指性的力或色情,參見原譯註。
    128 徐瓊二:<島都の近代風景>,原載於《第一線》1935年1月,後收錄於張雅惠、八木瑞希譯<島都的近代風景>,《文學台灣》,第61期,2007年春季號,第52頁。
    129 吳漫沙:<常夏之島的夏>,《風月報》,1940年第5期。
    130 小吳:<摩登的女性>,《風月報》,1939年第5期。
    131 班雅明藉由19世紀法國詩人波特萊爾(C.B.Baudelaire)的著作所提到的「漫遊者」(flaneur)的概念,將「漫遊者」解釋爲城市中的觀察者,「漫遊者」同時兼有遊客和旁觀者的觀視,他們置身於都市以及都市的群眾之間,但叉不是群眾中的一份子。班雅明形容漫遊者:「一個在柏油路上的採集調查者」。參見W.Benjanim. The Arcades Project, Cambridge:Belknap Press,1999.
    134 吳漫沙:《韮菜花》,台北:前衛,1998年,第180頁。
    135 曉風:<新春的街頭>,《風月報》,1940年第1期,第15頁。
    136 北原白秋:<台北白日素描第一日3>,《華麗島風物志》,東京:彌生書房,1960年,第57頁,譯文參見营原克也著、韓冰譯:<北原白秋的台灣訪問>,收錄於台灣大學日本語文研究所編:《東亞異文化的異化與同化》特輯,2005年,第302頁。
    137 石川欽一郎:<台北市街觀>,《新台灣》,1916年3月10日,第18頁。
    138 李乾朗:《台灣近代建築1860-1945》,台北:雄獅美術,1980年,第51-52頁。
    139 徐裕健:《都市空間文化形成之變遷——以日據時期爲個案》,第102頁。
    140 田中一二:《台北市史》,第105頁。
    141 李乾朗:《台灣近代建築1860-1945》,台北:雄獅美術,1980年,第51-52頁。
    142 鶴見佑輔:《後藤新平傳》,第48頁。
    143 石川欽一郎:<台北市街觀>第18頁。
    144 石川欽一郎:<台北の建築物>,《台灣日日新報》,1925年4月13日第3版。
    145 石川欽一郎:<台北市街觀>,第18頁。
    146 Pierre Nora(ed), Realms of Memory: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rench Past,p363.
    147 藍植夫:<島都名所圖會>,第52頁。
    148 郭中瑞:《台灣地區近代建築的研究·街と建築:明治、大正、昭和》,東京:トョタ財團全國巡迴報告會編集發行,1980年。轉引自葉肅科:《日落台北城》,第193頁。
    149 溫振華:《二十世紀初之台北都市化》,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86年,第83-84頁。
    150 石川欽一郎:<台北市衝觀>第18頁。
    151 橋本白水:《島の都》,台北:南國出版協會,1925年,第132頁。
    152 王詩琅:<沒落>,原作於1935年6月,後收錄於張恆豪編:《王詩琅、朱點人合集》,第52頁。
    153 陳水逢:《日本政府與政治》,台北:黎明文化事業,1979年,第226-227頁。
    154 杉山靖憲:《台灣名勝舊蹟制》,台北:台灣總督府,1916年,第500頁。轉引自:黃蘭翔:<曰治初期都市空間結構中的“圓山公園”意義>,《都市、佛教與文化資產學術研討會》,內政部民政司、台灣科技大學、古風史蹟會、臨濟護國禪寺學術研討會,1999年4月,第5-6頁。
    155 黃士娟:《日治時期台灣宗教政策下之神社建築》,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第35頁。
    156 黃得時:<大龍峒之沿革>,《台北文獻》,1953年第2卷第2期,第45頁。
    157 陳連武:《風水——空間意識型態實踐:台北個案》,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第118頁。
    158 田中一二:《台北市史》,第83頁。
    159 同上註。
    160 黃士娟:《日治時期台灣宗教政策下之神社建築》,1998年,第54頁。
    161 山村光尊編:《台北市政二十年史》,第411頁。
    162 相似的看法,也可參見Paul Cloke (Ed) Introducing Himan Geographies;參見王志宏編譯:《人文地理概論》台北:巨流,2007年,第295頁。
    163 陳世慶:<水晶處女>,《風月報》1940年3月,第10頁。
    164 M. de Certeau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pp102.
    165 參見何培齊主編:《日治時期的台北》,國家圖書館出版,2007年,第240頁。
    166 蘇世昌:<劍潭寺不拘體韻>,《漢文台灣日日新報》,1907年2月26日第4版。
    ’。’王少涛:(遂刽潭寺),《漠文台澎日日新辗》,1908年8月23曰第1版。
    ¨。伊防谷:(刽潭歌),《漠文台湾日日新赧》,1907年10月30曰第1版。
    M’北原白秋:(台北白日素描第一日3),《莘蘑岛凰物志》,柬京:捕生害房,1960年,第50其,群文参兄菅原克也著、韩冰释:(北原白秋的台湾萌同),第300贾。
    170 艾瑞克·霍布斯邦著,張曉華等譯:《資本的年代:1845-1875》,台北:麥田,1997年,第48頁。
    171 參見程佳惠:《台灣史上第一大博覽會:1935年力台灣show》,台北:遠流,2004年。
    172 程佳惠:《台灣史上第一大博覽會:1935年力台灣show》,第83-93頁。
    173 朱點人:<秋信>,原載《台灣新文學》1936年3月號,收錄於《王詩琅、朱點人合集》,台北:前衛,1994年,第227頁。
    174 鹿又光雄編:《始政四十週年紀念台灣博覽會誌》,台北:台灣博覽會,1939年,第585頁。轉引自蘇碩斌:《看不見與看得見的台北——一部關於空間治理的兩種不同城市哲學》,第271頁。
    175 朱點人:<秋信>,原載《台灣新文學》1936年3月號,收錄於《王詩琅、朱點人合集》,台北:前衛,1994年,第226-227頁。176 朱點人:<秋信>,第227頁
    177 朱點人:<秋信>,第227頁。
    178 朱點人:<秋信>,第229頁。
    179 《尫某看博覽會新歌》第1集,台南州嘉義市,玉珍漢書部發行,1936年;轉引自呂紹理《展示台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第418頁。
    180 朱點人,<秋信>,第232頁。
    181 《尫某看博覽會新歌》第3集,台南州嘉義市,玉珍漢書部發行,1936年;轉引自呂紹理《展示台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第419頁。
    182 程佳惠:《台灣史上第一大博覽會:1935年力台灣show》,第100頁。
    184 郭秋生:<王都鄉>,原載於《第一線》,1935年1月。後收入李南衡編:《日據下台灣新文學集·名集·小說卷一》,台北:明潭,1979年,第252-253頁。
    185 參見朱點人:<秋信>,第225-226、233頁。
    186 朱點人:<秋信>,第230-231頁。
    187 參見朱點人:<秋信>,第231、234頁。
    188 朱點人:<秋信>,第232頁。
    189 朱點人:<秋信>,第232頁。
    190 朱點人:<秋信>,第233頁。
    191 朱點人:<秋信>,第234頁。
    192 朱點人:<秋信>,第236頁。
    193 朱點人:<秋信>,第236-237頁。
    194 石川欽一郎《台灣の寫生地》,《中央美術》第2卷第1期,1916年,第75頁。
    195 參見大衛·哈維(D.Harvey)著,國立編譯館、黃煜文譯:《巴黎:現代性之都》,台北:群學,2007年,第104-105頁。
    196 参见Kozakai,Toshiaki, Les Japonais Sontils des occiddentaux? Sociologie d'une accueturation volontation, Paris 1991.
    197 (台北市三大问题),《台湾新民报》,第324号,1930年8月2号。
    198 葉倩玮:<殖民地主義與都市空間——有關台北的權力和都市的形成>,收錄於竹內啓一編:《都市·空間·權力》,東京:大明堂,2001年,第49頁。
    199 <台北市三大問題>,《台灣新民報》,第324號,1930年8月2日。
    200 <永樂市場已成糞掃堆>,《台灣民報》,第383號,1931年8月5日。
    201 簡博秀:《日據時期台北市:殖民主義下都市計畫與空間構造》,桃園:中央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第72頁。
    202 徐裕健:《都市空間文化形成之變遷——以日據時期爲個案》,第93頁。
    203 整理自王詩琅:<台灣的路樹>,原載於《台旅月刊》創刊號,1949年2月10日。收錄於王詩琅著:《艋胛歲時記》,台北:海峽學術,2003年,第184-185頁。
    204 在《台灣民報》的社論當中指出,當時台北市區的電力供應情況,被殖民政府區分爲三個等級。列爲第一級的城內區,供電品質爲一般絕無停電的情況發生:艋舺雖爲台人聚居區,但因區內設有殖民官方規劃供日人消費的風化區,因此在供電水準方面,被列爲第二等級:而多爲台人住家與店鋪的大稻埕,供電設施較不完備,一旦停電並無火電氣代用,且停電經常達到五分鐘以上。參見<大稻埕常停電>,《台灣民報》第207號,1928年。
    205 1928年,以蔣渭水爲首的台灣民眾黨,提出了「反對台北市敷設電車」的口號。這個反對計畫的中心議題,是針對當年殖民者公布將以高額款項鋪設市營電車的計畫。當時他們對於要求多數台灣人出資建設電車,以供少數日本人利用的這項市政計畫完全不能心服。這條電車的路線,多集中於城內區與其他日人活動區,刻意避開了人口最多的大稻埕。又根據徐裕健的研究,在「台北市電車敷設案」中,則是具體反映了殖民者以城內區爲台北中心地帶的空間概念。電車主要路線的規劃,殖民者似乎有意以差別待遇的公共設施,將台入主要的生活地區大稻埕棄置爲「邊陲」地帶。參見徐裕健:《都市空間文化形成之變遷——以日據時期爲個案》,第191-192頁。
    206 <稻江路政的新紀元>,《台灣民報》,第3卷第18號,1925年。
    207 橋本白水:《島の都》,台北:南國出版協會,1925年,第193頁。
    208 鷺村生:<台北竹枝詞>,《風月報》,1935年6月。
    209 莊永明:《台北老街》,台北:聯經,1991年,第98頁。
    210 參見Richerd Peet著,王志弘、張華蓀等譯:《現代地理思想》,台北:群學,2005年。
    211 參見黃得時:<大稻埕發展史:古往今來話台北之二>,《台北文物》,第2卷第1期,1953年,第81-94頁。
    212 王詩琅:<艋胛人·大稻埕人>,《台北文物》第7卷第4期,1958年12月。後收錄於《艋舺歲時記》,第178-179頁。
    213 日影丈吉:<消失的房子>,原載於《日影丈吉全集》第6卷,東京:國書刊行會,2002年。後收錄於王德威、黃英哲主編:《華麗島的冒險:日治時期日本作家的台灣故事》,台北:麥田,2010年,第219頁。
    214 參見總督府公文類纂乙種永久第23卷第11門,1909年8月5日;參見徐裕健:《都市空間文化形成之變遷——以日據時期爲個案》,第115頁。
    215 張文環:<大稻埕雜感>,《台灣日日新報》,1938年12月25日至27日。後收錄於張文環著、陳千武等譯:《張文環全集》卷6,嘉義縣立文化中心,2002年,第21頁。
    216 參見王詩琅:<萬華遊里滄桑錄>,《台北文物》,第2卷第1期,1953年4月。
    217 高文淵:<台北觀光>,《風月報》第45號,193,7年7月20日。
    218 參見田中一二:《台北市史》,第368-379頁。
    219 參見吳若瑩:《性感地誌:公娼館文萌樓的保存與大稻埕性產業地景》,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第17頁。
    220 田中一二:《台北市史》,第382頁。
    221 張文環:<大稻埕雜感>,《台灣日日新報》,1938年12月25日至27日。後收錄於張文環著、陳千武等譯:《張文環全集》卷6,第26頁。
    222 當時台籍的娼妓分爲三大類,即藝妲、公娼、以及私娼。其中藝妲與公娼一般以接日本客爲恥,接日本客者,會被同儕譏笑與排擠,並被譏爲「蕃仔酒矸」。一般只有私娼願接日本客,而「蕃仔酒矸」遂成爲她們的代名詞。
    223 王詩琅:<老婊頭>,原載於《台灣新文學》,第1卷第6號,1936年7月。後收錄於《王詩琅、朱點人合集》,第62頁。
    224 王詩琅:<老婊頭>,第64頁。
    225 魏德文編:《台北建城120週年:古地圖、舊影像、文獻》,台北市文化局出版,2004年,第54頁。
    226 《台北市志》卷六<經濟志·商業篇>,台北:成文出版,1983年,第26-27頁。
    227 《台北市志》卷六<經濟志·商業篇>,第72頁。
    228 《台北市志》卷六<經濟志·商業篇>,第72頁。
    229 參見吳若瑩:《性感地誌:公娼館文萌樓的保存與大稻埕性產業地景》,第43頁。
    230 呂訴上:<大稻埕與藝妲戲>,《台北文物》,第2卷第3期,1953年,第121頁。
    231 參見吳若瑩:《性感地誌:公娼館文萌樓的保存與大稻埕性產業地景》,第20頁。
    232 張文環:<文化會館>,《朝日新聞·台灣版》,1941年10月8曰,後收錄於《張文環全集》卷6,第77頁。
    233 爲日治時期「女給士」的簡稱,即waitress之意,但意義與今日的服務生不盡相同。在當時 的咖啡館,這些女給通常可提供色情的服務。如徐坤泉即在小說《靈肉之道》提及女給爲「高速戀愛的提供者」,參見徐坤泉:《靈肉之道》,原爲台灣新民報社1937年出版,後由台北前衛出版社於1998年重印,第196-197頁。
    234 鷺村生:<台北竹枝詞>,《風月報》,1935年6月。
    235 張文環:<大稻埕雜感>,第26頁。
    236 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台北鐵道案內》,台北:台灣日日新報社,1938年,第62頁。
    237 《台北市志》卷五<社會志·宗教篇>,第83頁。
    238 以上參見艋胛龍山寺委員會編:《艋胛龍山寺全志》,1951年。
    239 池田敏雄:《新版台北風物圖繪——萬華》,《文藝台灣》,第2卷第5期,1941年8月,第18-19頁。
    240 參見王詩琅:<萬華遊里滄桑錄>。
    241 王詩琅:<台北乞丐考>,後收錄於《艋胛歲時記》,第136頁。
    246 末光宇:<霞海城隍廟與台北大稻埕商業發展的關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993年4月,第310-315頁。
    247 參見宋光宇:<霞海城隍廟與台北大稻埕商業發展的關係>,第311頁。
    248 宋光宇:<霞海城隍廟與台北大稻埕商業發展的關係>,第331頁。
    249 北原白秋:<城隍廟會>,《華麗島風物志》;參見菅原克也:<北原白秋的台灣訪問>,第299-300頁。
    250 參見《台北市志》卷5社會志,宗教篇,第75頁。
    251 西川滿:《自傳》,東京:人間の星社,1981年,第12-14頁。譯文參考整理於鳳氣至純平: 《中山侑研究——分析他的「灣生」身份及其文化活動》,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第18頁。
    252 西川滿:<神明祭典>,收錄於西川滿著,葉石濤、陳千武譯:《西川滿小說集》第2冊,高雄:春暉,1997年,第121頁。
    253 西川滿:<神明祭典>,第127頁。
    254 西川滿:<神明祭典>,第130頁。
    255 西川满著,葉石濤、陳千武譯:《西川滿小說集》第2冊,第304頁。
    256 張文環:<藝旦之家>,原載於《台灣文學》第1卷第1期,1941年5月。後收錄於《張文環集》,台北:前衛,1991年,第105頁。
    257 Mike Crang著,王志弘譯:《文化地理學》,第28頁。
    258 林芙美子:<台灣風景——美麗島嶼從斷記>,第146頁。
    259 參見Douglas, Purity and Danger. 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96.
    260 藍植夫:<島都名所圖會>,第52頁。
    261 參見Douglas, Purity and Danger,1996.
    262 參見黃蘭翔:<日據初期台北市的市區改正>,《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8期,1995年2月。
    263 呂赫若:<鄰居>,收錄於《呂赫若小說全集》,台北:聯合文學,1996年,第282-283頁
    264 程佳惠:《台灣史上第一大博覽會:1935年力台灣show》,第40-41頁。
    265 以上參見呂紹理:《展示台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第248-249、281頁。
    266 石川欽一郎:<台灣風光的回想>,《台灣時報》1935年6月。後收錄於顏英娟編譯:《風景心境:台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台北:雄獅,2001年,第54-55頁。
    267 戎克船或許源自於荷蘭對於古代中國式帆船的稱呼,荷蘭人稱之爲junk。在日治早期,日本在淡水曾設立海關,戎克船就由淡水河河口口行駛至艋舺。
    268 立石鐵臣:<台灣民俗圖繪六——茶館與亭仔腳>,《民俗台灣》,第2卷第1期,1942年1月,第24-25頁。
    269 「灣生」指的是在台灣出生的第二代日本人,對台灣有一定程度的關懷與認同,但又對於母國日本又有說不出的憧憬與鄉愁。他們對於自己的身份,經常有認同上的矛盾與分裂。
    270 張文環:<大稻埕雜感>,第25頁。
    271 立石鐵臣:<台灣民俗圖繪——飯店>,《民俗台灣》,第1卷第2期,1941年8月,第34頁。粗體字爲筆者所加。
    272 參見王詩琅:<圓環夜市·龍山寺夜市>,《台北文物》第6卷第4期,1958年6月。後收錄於《艋舺歲時記》,第171-172頁。
    273 竹內治:<雞肋>,《文藝台灣》,第5卷第1號,1942年10月,第33頁。譯文參見鳳氣至純平:《中山侑研究——分析他的「灣生」身份及其文化活動》,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第25頁。
    274 野上彌生子:<台灣遊記>,《改造》,1936年4月。譯文參見星名宏修:<複數的島都/複數的現代性>,第179頁。
    275 簡博秀:《日據時期台北市:殖民主義下都市計畫與空間構造》,第87頁。
    276 冰石:<台北夜市>,《風月報》,1937年2月。
    277 田中一二:《台北市史》,第89頁。
    278 池田敏雄:《新版台北風物圖繪——萬華》,第18-19頁。
    279 西川滿:《自傳》,東京:人間の星社,1981年,第12-14頁。
    280 轉引自三澤真美惠:《殖民地下的銀幕:台灣總督府電影政策之研究(1895-1945)》,台北前衛,2002年,第303頁。
    283 參見陳柔縉:《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第22-25頁。
    284 王詩琅:<沒落>,第54頁。
    285 王詩琅:<沒落>,第54頁。
    286 徐瓊二:<島都的近代風景>,第57頁。
    287 參見沈孟穎:《咖啡時代:台灣咖啡館百年風騷》,台北:遠足文化,2005年,第28-40頁。
    288 野上彌生子:<台灣遊記>,第179頁。
    289 Alison Lurie著,李長青譯:《解讀服飾》,台北:商鼎文化,1994年,第237頁。
    290 王詩琅:<十字路>,原載於《台灣新文學》1卷10號,1936年12月。後收錄於張恆豪主編:《王詩琅、朱點人合集》,第83-84頁。
    291 蔡榮華:<遇合>,《風月報》,1938年3月。
    292 王詩琅:<夜雨>,原載於《台灣文藝》第2卷第4號,1935年2月。後收錄於《王詩琅、朱點人合集》,第21頁。
    293 呂紹理:《展示台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第320頁。
    294 張文環著、陳明台譯:<小巷>,原載於《台灣公論》,1942年9月號,收錄於《張文環全集》卷6,嘉義縣立文化中心,2002年,第124頁。
    296 王詩琅:<沒落>,第57頁。
    300 參見Honore de Balzac.La Comedie Humaine.(edition Gallimard,1976) vol.Ⅴ轉引自James H.Reid.Narration and description in the French realist novel (Cambridge University,Cambridge,1993) p.12.
    301 參見J.Ranciere, Les noms de'histoire:Essai de poetique du savoir,Paris:Le Seuil,1992.
    郁永河:《裨海紀遊》,台灣銀行台灣文獻叢刊重新勘印,1996年。
    姚瑩:《東槎事略》,台灣古籍出版社印行,2003年。
    川井田幸五郎:《艋胛低地埋立事業調查書》,台北:台灣日日新報社,1919年。
    橋本白水:《島の都》,台北:南國出版協會,1925年。
    台北市役所編:《台北市案內》,台北:1925年。成文:1985年重印。
    荒川久:《島都評判記》(上、下),世相研究社通信部1930年出版,成文1985年重印。
    田中一二:《台北市史——昭和六年》,台灣通信社:1931年;後為台北文獻委員會1998年出版,李朝熙譯。
    井出季和太:《台灣治績誌》,台北:台灣日日新報社,1936年。台北海峽出版社2003年重印。
    山村光尊編:《台北市政二十年史》,台北市役所1940年排印本,成文1985年重印。
    塚本一郎等編:《台灣都市計畫令講習》,1937年
    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台北鐵道案內》,台北:台灣日日新報社,1938年。
    鹿又光雄編:《始政四十週年紀念台灣博覽會誌》,台北:台灣博覽會,1939年
    鶴見佑輔:《後藤新平傳》,東京:太平洋協會出版部,1943年。
    艋胛龍山寺委員會編:《艋胛龍山寺全志》,1951年。
    王詩琅、王國墦主修:《台北市志》(共十二冊),1957-1980年排印本,成文1983年重印。
    陳正祥:《台北市誌》,台北:南天書局,1997年。
    高橋伊之助:<台北市の街變遷感想>,《台灣の實業》,1911年11月10日。
    石川欽一郎:<台灣の寫生地>,《中央美術》第2卷第1期,1915年。
    關鐵腕:<島の都市與と台北>,《新台灣》,1916年5月10日。
    石川欽一郎:<台北の建築物>,《台灣日日新報》,1925年4月13日第3版。
    不著撰人:<自動車時代>,《台灣實業界》,1929年2月10日。
    井手薰:<台北の都市美>,《台灣時報》,1929年11月。
    林芙美子:<台灣風景——美麗島嶼從斷記>,東京:《改造》,1930年3月。
    高湯盤:<本島の自動車交通>,收錄於《第二回本島經濟事情調查報告》,台北:
    台灣總督府台北高等商業學校南支南洋經濟研究會,1932年。
    藍植夫:<島都名所圖會>,《台灣遞信協會雜誌》,1933年3月17日。
    醉太:<三線道路の早晨>,《台灣遞信協會雜誌》,1933年4月17日。
    石川欽一郎:<台灣風光の回想>,《台灣時報》,1935年6月。
    野上彌生子:<台灣遊記>,《改造》,1936年4月。
    張文環:<大稻埕雜感>,《台灣日日新報》,1938年12月25日至27日。
    藍蔭鼎:<初夏畫趣——其二、城門斜陽>,《台灣時報》,1939年6月。
    立石鐵臣:<台北素描——停車場>,《台灣時報》,1940年8月。
    濱田隼雄:<公園の圖>,《文藝台灣》,1941年3月。
    立石鐵臣:<銅像雜記>,《台灣日日新報》,1941年6月25日第4版。
    立石鐵臣:<台灣民俗圖繪——飯店>,《民俗台灣》,第1卷第2期,1941年8月。
    池田敏雄:<新版台北風物圖繪——萬華>,《文藝台灣》,第2卷第5期,1941年8月
    張文環:<文化會館>,《朝日新聞·台灣版》,1941年10月8日。
    立石鐵臣:<台灣民俗圖繪六——茶館與亭仔腳>,《民俗台灣》,第2卷第1期,1942年1月。
    西川滿:<台灣の汽車>,《台灣時報》,1942年6月,第114頁。
    竹內治:<雞肋>,《文藝台灣》,第5卷第1號,1942年10月。
    伊陽谷:<劍潭歌,,《漢文台灣日日新報》,1907年10月30日第1版。
    蘇世昌:<劍潭寺不拘體韻>,《漢文台灣日日新報》,1907年2月26日第4版。
    王少濤:<遊劍潭寺>,《漢文台灣日日新報》,1908年8月23日第1版。
    不著撰人:<稻江路政的新紀元>,《台灣民報》,第3卷第18號,1925年。
    不著撰人:<大稻埕常停電>,《台灣民報》第207號,1928年。
    不著撰人:<台北市三大問題>,《台灣新民報》,1930年8月2日。
    不著撰人:<永樂市場已成糞掃堆>,《台灣民報》,第383號,1931年8月5日。
    鷺村生:<台北竹枝詞>,《風月報》,第3期,1935年6月。
    冰石:<台北夜市>,《風月報》,第47期,1937年2月。
    高文淵:<台北觀光>,《風月報》第45號,1937年7月。
    堃:<她的影兒>,《風月報》,第10期,1938年10月。
    吳漫沙:<黃昏的街頭:島都三十分間的側面>,《風月報》第93期,1939年9月。
    小吳:<摩登的女性>,《風月報》,1939年第5期。
    吳漫沙:<常夏之島的夏>,《風月報》,1940年第5期。
    陳世慶:<水晶處女>,《風月報》1940年3月。
    北原白秋:《華麗島風物志》,東京:彌生書房,1960年。
    郭秋生:<王都鄉>,原載於《第一線》,1935年1月。後收入李南衡編:《日據下台灣新文學集·名集·小說卷一》,台北:明潭,1979年
    張恆豪主編:《王詩琅、朱點人合集》,台北:前衛,1992年。
    張恆豪主編:《陳虛谷、張慶堂、林越峰合集》,台北:前衛,1994年。
    張恆豪主編:《張雲萍、張我軍、蔡秋桐合集》,台北:前衛,1994年。
    呂赫若:《呂赫若小說全集》,台北:聯合文學,1996年。
    西川滿著,葉石濤、陳千武譯:《西川滿小說集》1、2冊,高雄:春暉,1997年。
    徐坤泉:《靈肉之道》(上、下),台北:前衛,1998年。
    吳漫沙:《韮菜花》,台北:前衛,1998年。
    張文環:《張文環全集》,嘉義縣立文化中心,2002年。
    徐瓊二著、張雅惠、八木瑞希譯:<島都的近代風景>,《文學台灣》,第61期,2007年春季號。
    王德威、黃英哲主編:《華麗島的冒險:日治時期日本作家的台灣故事》,台北: 麥田,2010年。
    黃淑清編著;劉劍寒主編:《台北市路街史》,台北市文獻委員會,1985年。
    黃金土、黃淑清編:《台北古今圖說集》,台北市文獻委員會,1992年。
    黃武達編著:《日治時期台灣都市發展地圖集》,台北:南天出版社,1996年版。
    顏英娟編著:《風景心境:台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台北:雄獅,2001年。
    王詩琅:《艋胛歲時記》,台北:海峽學術,2003年。
    黃美娥主編:《日治時期台北地區文學目錄》,台北市文獻會,2003年。
    魏德文編:《台北建城120週年:古地圖、舊影像、文獻》,台北市文化局,2004年。
    陳培齊主編:《日治時期的台北》,台北:國家圖書館出版,2007年。
    J.Davidson著、蔡啓恆譯:《台灣之過去與現在(一)》,台北:台灣銀行台灣研究叢刊107種,1972年。
    陳水逢:《日本政府與政治》,台北:黎明文化事業,1979年。
    李乾朗:《台灣近代建築1860-1945》,台北:雄獅美術,1980年。
    莊永明:《台北老街》,台北:聯經,1991年。
    黃世孟編譯:《台灣都市計畫講習錄》,台北:胡氏出版,1992年。
    陳鈴蓉:《日據時期神道統治下的台灣宗教政策》,台北:自立晚報,1992年。
    葉肅科:《日落台北城——日治時期台北都市發展與台人日常生活》,台北:自立晚報出版社,1993年。
    Alison Lurie著,李長青譯:《解讀服飾》’台北:商鼎文化,1994年。
    林滿紅:《茶、糖、樟腦業與台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台北:聯經,1997年。
    艾瑞克·霍布斯邦著,張曉華等譯:《資本的年代:1845-1875》,台北:麥田,1997年。
    段義孚:《經驗透視中的空間與地方》,台北:國立編譯館,1997年。
    呂紹理:《水螺響起——日治時期台灣社會的生活作息》,台北:遠流,1998年。
    王志弘:《流動、空間與社會——王志弘1991-1997論文選》,台北:田園城市,1998年。
    E.Relph著、謝慶達譯:《現代都市地景》,台北:田園城市文化,1998年。
    黃武達:《日治時代(1895-1945)台灣都市計畫歷程之建構》,台北:台灣都市史研究室出版,2000年。
    江燦騰:《日據時期台灣佛教發展史》,台北:南天,2001年。
    安東尼·紀登斯(A.Giddens)著,趙旭東、方文譯:《現代性與自我認同:晚期現代的自我與社會》,台北:左岸文化’2002年。
    三澤真美惠:《殖民地下的銀幕:台灣總督府電影政策之研究(1895-1945)》,台北:前衛,2002年。
    Mike Crang著,王志宏等譯:《文化地理學》,台北:巨流出版社,2003年。
    傅朝卿:《日治時期1895-1945台灣建築》,台北:秋雨文化,2003年。
    陳柔縉:《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台北:麥田,2005年。
    程佳惠:《台灣史上第一大博覽會:1935年力台灣show》,台北:遠流,2004年。
    邱函妮:《灣生·風土·立石鐵臣》,台北:雄獅美術,2004年。
    陳芳明:《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台灣史觀》,台北:麥田,2004年。
    Richerd Peet著,王志弘、張華蓀等譯:《現代地理思想》,台北:群學,2005年。
    陳柔縉:《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台北:麥田,2005年。
    呂紹理:《展示台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台北:麥田,2005年。
    沈孟穎:《咖啡時代:台灣咖啡館百年風騷》,台北:遠足文化,2005年。
    蘇碩斌:《看不見與看得見的台北——一部關於空間治裡的兩種不同城市哲學》,台北:左岸文化,2007年第二刷。
    王志宏編譯:《人文地理概論》台北:巨流,2007年。
    大衛·哈維(D.Harvey)著,國立編譯館、黃煜文譯:《巴黎:現代性之都》,台北:群學,2007年。
    凱文·林奇:《城市意象》,北京:華夏,2007年第9刷。
    鄭智鴻:《雅克·勒高夫的法式新史學》,台北:唐山,2007年。
    范銘如:《文學地理——台灣小說的空間閱讀》,台北:麥田,2008年。
    Yang,C.K.:Chinese Communist Society:The Family and the Village. Cambrige:M.I.T.press,1959.
    Yang, Lien-sheng.Economic Aspects of Public Works in Imperial China, in Excursions in Sinology. Cambrige:Harvard University,1965.
    de Balzac, Honore:La Comedie Humaine.edition Gallimard,1976.vol.Ⅴ.
    Tuan,Yi-Fu, Space and Place:Humanistic Perspective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Tuan,Yi-Fu, Space and Place: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77.
    de Certeau,Michel, Steven Rendall Trans.,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Berl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4.
    Bourdieu,Pierre:Distinction.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4.
    Kozakai,Toshuaki, Les Japonais Sontils des occiddentaux? Sociologie d'une accueturation volontation, Paris 1991.
    Ranciere, J.Les noms de'histoire:Essai de poetique du savoir,Paris:Le Seuil,1992.
    Reid, James H.Narration and description in the French realist novel,Cambridge University,Cambridge,1993.
    Lefebvre,H.The Production of Space, Translated by Donald nichoson Smith Oxford:1995.
    Douglas, Purity and Danger. 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96.
    Barlow,Tani.E. (ed.) Formation of Colonial Modernity in East Asia.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7.
    Nora, Pierre (ed), Realms of Memory: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rench Past.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N.Y.1998,.
    Benjanim,W.The Arcades Project, Cambridge:Belknap Press,1999.
    郭中瑞:《台灣地區近代建築的研究·街と建築:明治、大正、昭和》’東京:卜刁夕財團全國巡迴報告會編集發行,1980年
    石田賴房:《日本近代都市計畫百年》,東京:柏書房,1987年。
    #12
    黃得時:<大龍峒之沿革>,《台北文獻》,1953年第2卷第2期。
    王詩琅:<萬華遊里滄桑錄>,《台北文物》,第2卷第1期,1953年4月。
    王詩琅:<圓環夜市.龍山寺夜市>,《台北文物》第6卷第4期,1958年6月。
    王詩琅:<艋胛人·大稻埕人>,《台北文物》第7卷第4期,1958年12月。
    西村睦男著、余萬居譯:<台北市地理學研究:日據時期>,收錄於《思與言》第23卷第3期,1985年。
    尹章義:<台灣地名個案研究之一:台北>,《台北文獻》直字第72期,1985年。
    宋光宇:<霞海城隍廟與台北大稻埕商業發展的關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993年4月。
    葛迪勒、A.拉哥波羅斯著,吳瓊芬等譯:<城市與符號>,收錄於夏鑄九、王志宏
    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書局,1993年。
    鄭吉成、王彥妮:<大稻埕霞海城隍廟祭祀圈之研究>,《地理教育》,1994年6月。
    黃蘭翔:<日據初期台北市的市區改正>,《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8期,1995年2月。
    范燕秋:<醫學與殖民擴張——以日治時期台灣瘧疾研究爲例>,《新史學》第7卷第3期,1996年。
    李子寧:<殖民主義與博物館——以日據時期台灣總督府博物館爲例>,《台灣省立博物館年刊》,1997年12月。
    王志弘:<都是流動危機的論述與現實——台北[交通黑暗期]的分析>,《流動、
    空間與社會——王志弘1991-1997論文選》,台北:田園城市,1998年出版。
    黃蘭翔:<日治初期都市空間結構中的“圓山公園”意義>,《都市、佛教與文化資產學術研討會》,內政部民政司、台灣科技大學、古風史蹟會、臨濟護國禪寺學術研討會,1999年4月。
    葉倩玮:<殖民地主義與都市空間——有關台北的權力和都市的形成>,收錄於竹內啟一編:《都市·空間·權力》,東京:大明堂,2001年。
    賴奕倫:<日據時期東洋風席捲而來的現代性表現——論王詩琅小說的空間權利 辯證>,《台北師院語文集刊》第9期,2004年11月。
    营原克也著,韓冰譯:<北原白秋的台灣訪問>,《東亞異文化的異化與同化》特輯,台北:台灣大學日本語文研究所,2005年。
    陳可欣:<重讀日據時期再現的殖民地台灣:以西川滿異國情調]的[華麗島文學]爲出發點>,收錄於《第二屆全國台灣文學研究生學術論文研討會》,台北:2005生。
    星名宏修著·朱虹譯:<複數的島都/複數的現代性——以徐瓊二的<島都近代風景>爲中心>,收錄於國立清華大學主辦:《第五屆東亞學者現代中文文學國際研討會:台灣文學與跨文化流動》,2006年。
    星名宏修著·莫素微譯:<從1930年代之貧困描寫閱讀複數的現代性>,收錄於陳芳明主編:《台灣文學的東亞思考:台灣文學藝術與東亞現代性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7年。
    吳飛:<空間實踐與“詩意的抵抗”——解讀蜜雪兒·德賽圖的日常生活實踐理論>,《社會學研究》,2009年第2期。
    王志弘,<多重的辯證——列斐伏爾空間生產概念三元組演繹與引伸>,《地理學報》,第55期,2009年
    鄧世光口述,鄭朝陽整理:<菊元百貨遠眺,台北處處田>,《聯合報》,2009年7月27日第6版。
    溫振華:《二十世紀初之台北都市化》,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86年。
    簡博秀:《日據時期台北市:殖民主義下都市計畫與空間構造》,桃園:中央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徐裕健:《都市空間文化形式之變遷——以日據時期的台北爲個案》,台北:台灣大學城鄉研究所博士論文,1993年。
    陳連武:《風水——空間意識型態實踐:台北個案》’台北: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黃建鈞:《台灣日據時期建築家井手薰之研究》,台南: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陳藻香:《日據時代日人在台作家——以西川滿爲中心》,台北:東吳大學日本文化研究所博士論文,1995年。
    黃士娟:《日治時期台灣宗教政策下之神社建築》,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
    邱函妮:《街道上的寫生者——日治時期的台北圖像與城市空間》,台北:國立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左鵬:《唐詩中的文化景觀》,上海: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博士論文,2001年。
    蔡宜均:《台灣日本時代百貨店之研究》,台北:台北藝術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
    蔡佩均:《想像大眾讀者:《風月報》、《南方》中的白話小說與大眾文化建構》,台中: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
    鳳氣至純平:《中山侑研究——分析他的[灣生]身份及其文化活動》,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陳允元:《島都與帝都:二、三十年代台灣小說的都市圖像》,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陳莉雯:《[島都]與[戀愛]:《風月報》相關書寫的再現與想像》,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吳若瑩:《性感地誌:公娼館文萌樓的保存與大稻埕性產業地景》,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黃舒品:《帝國觀看下的[台灣]:日本文化人旅遊紀行中的權力論述、地方與性別》,台中: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