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本走向人本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人类童年时代的审美意识又实与实用浑然一体而须臾不可分离,甲骨文和金文作为此二者之混血儿而产生,从它一萌生出世便发挥着许多重要的社会功能:宗教、政治、教育、社交等方面几乎无不浮现它们靓丽的风采,但是此种时代文化对甲骨文和金文自身的影响又是不言而喻的。既这种“审美意识”或谓“生命意识”与时代文化有着蕴藏在根底深处的血脉联系,因此,需要更加透彻地领悟甲骨文和金文的“生命意识”时,在对当时的文化背景进行深入的观照以后,它就会宛如昨日般地、鲜活地呈现出来。
     商代统治者非常迷信,例如十天之内会不会有灾祸,天会不会下雨,农作物是不是有好收成,打仗能不能胜利,应该对哪些鬼神进行哪些祭祀,甚至于生育、疾病、做梦等等事情都要进行占卜,以了解鬼神的意志和事情的吉凶。武王推翻商纣后,周公主政,为了应付当时各种复杂的政治环境,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制礼作乐。这相比于殷商的事事必问鬼神,周代的统治者更加重视现实社会的各种人伦礼制,更加注重人的主宰性。
     从中国书法的肇始之际——甲骨文开始,中国文化的血液便深深地扎根于书法艺术之中。殷商“绝地天通”的神本文化,用于占卜祭祀的龟甲和兽骨,殷人那种神秘的、朦胧的、稚嫩的社会心理无不影响着甲骨文书法艺术的发展;同样,逐渐向人本文化转变的西周人,用他们自身对世界的认识,对生活的热情来诠释着属于他们的书法艺术——金文。金文在西周的鼎盛和繁荣照样离不开周文化所蕴的气质,西周最具特色的分封宗法制和礼乐文化对金文所起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当人们流连于甲骨片和青铜器之间时,赞叹甲骨文和金文巧夺天工的艺术力时,让人仿佛又回到了那血火交融、文质彬彬的上古社会,仿佛又切身地接受一次“事鬼敬神”、“郁郁乎文”的文化精神的洗礼。
Aesthetic sense integrated with its practicality during the period of human childhood, which was seamless and inseparable even for a moment. As a hybrid of Aesthetic sense and its practicality,inscription on oracle bones and inscription on bronze played a great of significant roles in society since they sprouted from a birth.They illustrated their elegant demeanour in almost every field,including religion, education,social intercourse and so on. Meantime, it went without saying that they were influenced by cultures of the contemporary cultures.Since such "aesthetic sense " or "sense of life" had a deep blood-ties to the contemporary cultures, it's necessary to comprehend the "sense of life" of inscription on oracle bones and inscription on bronze more carefully and thoroughly. Only through a penetrating observation on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of that period, can the "sense of life" be shown vividly as it were existed in yesterday.
     Rulers in Shang Dynasty were very superstitou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will of ghosts and gods together with the luck in odd numbers, they almost made divination on all issues such as "Was there any disaster within ten days?Was it going to rain? Could we have a good harvest? Could we win in the battle? which ghosts and gods should be sacrificed? " and they even dealt with the production,the disease and the dreams in this way. Zhou King Wu overturned Shang Dynasty and died two years later,Thereafter Duke of Zhou headed the administration. In order to cope with the complex political environment, Duke of Zhou carried out a series of political reforms and created etiquettes and ritual music.Compared with the rulers of Shang Dynasty who sacrificed the ghosts and gods at every turn, the rulers of Zhou Dynasty attached more importance to various human ethics and etiquettes as well as human subjectivity.
     The blood of Chinese culture had been rooted in calligraphy deeply since the beginning of Chinese calligraphy——Inscription on oracle bones. The God-Rooted Culture of Shang Dynasty——"Disconnection of Heaven from Earth ", and the shells and animal bones for divination and sacrifice along with the mysterious, hazy and tender social psychology of people in Shang Dynasty all had effec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lligraphy of inscription on oracle bones; Basing on their own views of the world and the zeal for life, people in Western Zhou who turned to human-rooted culture gradually also illustrated their own calligraphy——inscription on bronze. Similarly, the prosperity of inscription on bronze could also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culture of Western Zhou, and it's self-evident that inscription on bronze had been imperceptibly influenced by the feudal and patriarchal clan system and the culture referring to etiquettes and ritual music,both of which characterized Western Zhou the most.
     While lingering on oracle bones and bronze and appreciating the artistic glamour of the wonderful workmanship of inscription on oracle bones and inscription on bronze, people felt as if they were back to antediluvian society blending blood with the fire and being elegant and refined in manners as well as to receive the baptism of cultural ethos of "serving ghosts and worshiping gods" and "being affluent in etiquettes and rites".
引文
①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一编引言。
    ②崔尔平:《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版,第2—3页。
    ①王献唐:《释每美》,《中国文字》第35册,台湾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系1970年版,见合订本第九卷,第3935页,转引自朱志荣《商代审美意识研究》53页。
    ②李孝定:《甲骨文集释》第四、五卷,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74年版,第1323页,转引自朱志荣《商代审美意识研究》53页。
    ①萧宾:《楚辞审美观琐记》,《美学》第3期,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225页
    ②王国维:《殷商制度论》,《观堂集林》第二册,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53页。
    ①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历史篇》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36页。
    ①丛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17页。
    ②崔尔平:《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版,第2—3页。
    ③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第157页。
    ①朱志荣:《商代审美意识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9页。
    ②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一编引言。
    ③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第125页。
    ①朱志荣:《商代审美意识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9页。
    ②郭沫若:《殷契萃编》,科学出版社1965年版,第11页。
    ①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30页。
    ②丛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53页。
    ③丛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48页。
    ①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42—44页。
    ①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37页。
    ①高明:《中国古文字学通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35页。
    ②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42页。
    ①列维·斯特劳斯:《苦闷的热带》,转引自朱狄《原始文化研究》,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455页
    ②贾书晟,张鸿宾:《汉字书法通解·甲骨文》,文物出版社2005年版,第14—15页。
    ①朱志荣:《商代审美意识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5页。
    ②丛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51页。
    ①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38页。
    ①廖群:《中国审美文化史·先秦卷》,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年版,第222页。
    ①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转引自陈振濂《品味经典——陈振濂谈中国书法史(殷商—魏晋)》,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26页。
    ①王镛:《中国书法简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1页。
    ②王镛:《中国书法简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3页。
    ③王玉池:《中国书法篆刻鉴赏辞典》,农村读物出版社1989年版,41页。
    ①朱仁夫:《中国古代书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4页。
    ②王镛:《中国书法简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
    ①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372页。
    ②从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84页。
    ①从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90页
    ①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篇》,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92页。
    ①陈振濂:《品味经典——陈振濂谈中国书法史(殷商—魏晋)》,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9页。
    ②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篇》,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89页。
    ①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0页。
    ②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46页—47页。
    ③从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91页。
    ①赵希鹄:《洞天清录》,转引自陈振濂《书法史学教程》,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16页。
    ①金开诚,王岳川:《中国书法文化大观》,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页。
    ②金开诚,王岳川:《中国书法文化大观》,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页。
    ①廖群:《中国审美文化史·先秦卷》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年版,第119页。
    ①姚淦铭:《汉字与书法文化》,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66页。
    ②姚淦铭:《汉字与书法文化》,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64页。
    ③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86页—187页。
    ①姚淦铭:《汉字与书法文化》,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66页。
    ①丛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208页。
    ②王宇信:《西周甲骨述论》,胡厚宣主编《甲骨文与殷商史》第二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396页。
    ①丛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210页。
    ①李泽厚:《略论书法》,《中国书法》杂志1986年第1期。
    1、廖群:《中国审美文化史(先秦卷)》,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年10月。
    2、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
    3、朱仁夫:《中国古代书法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6月。
    4、陈振濂:《书法美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
    5、葛承雍:《书法与文化十讲》,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7月。
    6、霍然:《先秦美学思潮》,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
    7、孟世凯:《商史与商代文明》,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年4月。
    8、张广志:《西周史与西周文明》,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年4月。
    9、从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4月。
    10、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一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
    11、沃兴华:《金文书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
    12、王晖:《商周文化比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
    13、曹兆兰:《金文与殷周女性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
    14、陈方既:《中国书法美学思想史》,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1月。
    15、郭沫若:《青铜时代》,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
    16、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9月。
    17、李先登:《商周青铜文化》,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12月。
    18、翦伯赞:《先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
    19、晁福林:《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6月。
    20、陈振濂:《品味经典:陈振濂谈中国书法史(殷商—魏晋)》,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11月。
    21、朱志荣:《商代审美意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
    22、贾书晟,张鸿宾:《汉字书法通解·甲骨文》,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2月。
    23、李聪明:《甲骨文的书法艺术:最古典的书法》,台北,大千出版社,2006 年6月。
    24、董玉京:《甲骨文书法艺术》,郑州,大象出版社,1999年4月。
    25、钱穆:《论语新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3月。
    26、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12月。
    27、郭沫若:《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郭沫若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8月。
    28、董作宾:《中国现代学术经典-董作宾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8月。
    29、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篇》,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5月。
    30、姚淦铭:《汉字与书法文化》,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10月。
    31、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
    32、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10月。
    33、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8月。
    34、金开诚,王岳川:《中国书法文化大观》,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1月。
    35、陈振濂:《书法史学教程》,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7年1月。
    36、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
    37、晁福林:《先秦社会思想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6月。
    38、刘毓庆,杨文娟:《诗经讲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
    39、王文锦:《礼记译解》,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9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