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莎乐美形象的历史演变及文化解读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莎乐美的形象演变历经了差不多两千年的人类历史,从公元一世纪《圣经》中的无名公主和《犹太古史》中的小亚美尼亚王后,到中世纪福音书手抄本和教堂浮雕、壁画中宣扬基督教和陪衬圣徒施洗约翰伟大事迹的边缘人物,再到文艺复兴时期肖像艺术的美丽女主角,又到十九世纪后期象征唯美-颓废的“致命美女”。莎乐美的形象演变从一个侧面见证了西方社会发展的历史,涉及宗教、政治、道德和艺术等多个领域,从而成为一个特殊的文化现象。在莎乐美形象的演变流程中,基督教的禁欲主义、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思想、十九世纪的东方主义、性别政治和审美现代性都一度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学家艺术家因为受到特定历史时期的文艺思潮的影响而把莎乐美打扮成不同的模样。值得思考的是,莎乐美受到历代众多文学家艺术家的青睐,通过莎乐美形象的历史演变,他们的艺术创作串起了一段“莎乐美情结”。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西学东渐使现代启蒙初期的中国也参与到编织“莎乐美情结”的行列里来。由于中国当时特有的历史情境和文化背景,原本在世纪末的西方文艺界象征着审美现代性的莎乐美经历了特别的形象解读,成为服务于中国启蒙现代性的艺术形象,对《莎乐美》的翻译、演出和仿作风靡一时。“莎乐美”这一文化现象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不能遗忘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写作的主旨是对莎乐美的形象演变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进行梳理,并就其展开文化层面的解读和阐释。
     第一章对莎乐美在《圣经》福音书中的艺术原型和《犹太古史》中的历史原型进行了考证和描述,并试图还原曾激起后世艺术家创作灵感的神秘的“莎乐美之舞”的历史真相。第二章梳理了莎乐美在中世纪一千多年来视觉艺术中的形象演变,探讨了莎乐美如何从攀附着伟大圣徒的小人物逐步演变成绘画艺术表现主体的文化原因。
     论文从第三章转入对十九世纪后期莎乐美进入西方文坛的形象描述。本章主要论述了海涅、福楼拜和马斯涅笔下的“浪漫主义”的莎乐美形象。故事情节虽然各不相同,但这一时期的莎乐美散发出浓郁的浪漫主义风采。
     第四章挖掘了“象征主义扮相”的莎乐美形象,所涉及的画家和作家——莫罗、于斯曼和拉佛格——都是法国象征派的领军人物。其中于斯曼对莫罗版《莎乐美》的视觉形象所进行的文学描写,使“莎乐美”成为文学界和绘画界引人注目的互文现象;拉佛格的戏仿之作《莎乐美》嘲讽了法国动荡不安的历史、政治和革命以及传统的妇女观,并且呈现出象征主义作品背后隐藏的特殊的批判性和自反性。
     第五章是本文的重中之重,论述了“唯美-颓废主义”的莎乐美形象。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之交的王尔德的悲剧、比亚兹莱的插画和施特劳斯的歌剧携手打造了莎乐美的巅峰形象,使唯美-颓废的莎乐美在当时的西方社会家喻户晓。唯美-颓废主义作为现代主义艺术的先驱,和象征主义一起揭开了审美现代性的序幕,虽然“短命”,却无可替代。艺术感性之美的“救赎”功用始终是艺术家和理论家探讨的主要命题,唯美-颓废的莎乐美之所以深入人心和久演不衰即说明了这一点。
     第六章探讨了唯美-颓废主义的莎乐美在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所受到的两种截然相反的解读,一种是以田汉为代表的“去颓废”解读,另一种是以邵洵美为代表的“颓废”解读。尽管二者互为矛盾,却见证了中国现代文学家为中国的现代性所做的最大努力。结语部分从西方宗教、东方主义、女性主义和审美维度等几个方面重新总结了“莎乐美情结”的文化意义。
     莎乐美的艺术形象经过了千年的演变,至今仍然在世界各地不断上演,涉足各种艺术领域,尤其是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网络时代和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今天,莎乐美的形象演变依然没有停止脚步,这些问题有待我们今后做进一步的探索和讨论。
Salome, in the Bible of the first century, was an unnamed princess of Judea; in Jewish Antiquities, she was the Queen of Lesser Armenia; in the Middle Ages, aimed at propagating Christianity, she was described as a marginal character to set off the martyrdom of John the Baptist in the illustration of the Bible and the sculptures or the murals in churches; in the Renaissance, she became the beautiful heroines of many famous portrait painters; in the fin-de-siecle, she was portrayed as a“femme fatale”in both literature and art. In 2,000 years, the evolution of Salome’s image witnessed the history of European social development, including many fields such as religion, politics, ethics, and arts, which became a special cultural phenomenon. In this evolution, the Asceticism of Christianity, the Humanism of Renaissance, the Orientalism, Sexual Politics and Aesthetic Modernity played important roles. Influenced by different literary and artistic thoughts and fascinated by the figure of Salome, many writers and artists in different ages portrayed Salome as different images, which formed a“Salome Complex”.
     In the joint of the 19th and 20th centuries, China was experiencing the modern enlightenment with the Western thoughts coming into China and it also joined into the Salome craze. As a result of the special historical situation and cultural context at that time, the image of Salome in the western culture of fin-de-siecle was interpreted as an image representing China’s enlightenment modernity, accompanied by the translations, performances and parodies of Salome. Thus, Salome, as a cultural phenomenon, entered the history of China’s modern literature and became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it.
     The purpose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to study the image evolution of Salome from the angle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interpret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s behind her different images. Besides the Introduction and the Conclusion, the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six chapters.
     Chapter One is an archaeological study of the prototype of Salome in the Bible and Jewish Antiquities and tries to reveal the secret of Salome’s Dance which aroused the creative inspiration of many writers and artists in different ages.
     Chapter Two reviews the different images of Salome in visual arts during more than 1,000 years in the Middle Ages and discusses the cultural reasons of Salome’s evolution from a marginal character subordinated to the great Baptist to the subjects represented by many artists.
     From Chapter Three, the dissertation begins the study of Salome’s images in the Western literature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It focuses on the Romantic Salome portrayed by Heine, Flaubert and Massenet.
     Chapter Four deals with the images of Salome represented by those Symbolist writers and painters, such as, Moreau, Huysmans and Laforgue. The literary description of Moreau’s paintings by Huysmans made Salome a cultural phenomenon attracting masters in both fields of literature and painting. Laforgue’s parody, Salome, mocks the turbulent history, politics, and revolutions of France and the traditional outlook on women, which reveals its distinctive critical and self-reflexive functions.
     Chapter Five is the emphasis of this dissertation, which studies the image of Salome of Aestheticism and Decadence in 1890s. Wilde’s tragedy, Beardsley’s illustrations and Strauss’s opera succeeded in creating the final image of Salome a household name. Being the pioneer of Modernism, together with Symbolism, Aestheticism and Decadence worked as the overture of Aesthetic Modernity. Although it only lasted a very short period of time, its role cannot be replaced. The function of“rescue”played by the sensual beauty of the arts has been the topic of both artists and theorists, which is proved by the craze and cult of Salome.
     Chapter Six explores the two extreme interpretations of the Aesthetic and Decadent Salome in China from 1920s to 1940s. One is the“un-decadent”interpretation represented by Tian Han, and the other is the“decadent”interpretation represented by Shao Xunmei. Although contradictory, both of them witnessed the efforts of the Modernist writers for creating China’s Modernity.
     The conclusion summarizes the cultural meanings of Salome Complex, which includes Religion, Orientalism, Feminism and Aestheticism.
     Through the evolution in 2,000 years, the image of Salome is still alive and kicking on the stages all over the world. Even at the age of internet and post-modernism, the evolution of Salome’s image is still going on, which needs further study and discussion.
引文
①Puffett, Derrick. Richard Strauss Salom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p.1.
    ①Bentley, Toni. Sisters of Salome.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2, P.26.
    ②Bentley, Toni. Sisters of Salom.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2, P.26.
    ③Hutcheon, Linda & Michael Hutcheon, M. D.“Staging the Female Body”. In Siren Songs: Representations of Gender and Sexuality in Opera, Mary Ann Smart (e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0, p.278.
    ④Bentley, Toni. Sisters of Salome.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2, P.26.
    ①Lemaire, Gerard-Georges. The Orient in Western Art. Konemann, 2005, p.16.
    ②[美]萨义德:《东方学》,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第1页。
    ③参见阿雷恩·鲍尔德温等:《文化研究导论》,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83页。第176页。
    ④[英]齐亚乌丁·萨达尔:《东方主义》,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页。
    
    ①“旧约·利未记”:《圣经》,中国基督教协会出版发行,南京爱德印刷有限公司,2006年版,第181页。
    ②“新约·马太福音”:《圣经》,中国基督教协会出版发行,南京爱德印刷有限公司,2006年版,第20页。
    ①Calvocoress, Peter. Who’s Who in the Bible.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 p.208.
    
    ①[美]保罗·梅尔(编译):《约瑟夫著作精选:犹太古史》,王志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82页。
    ②同上,第283页。
    ③注:莎乐美的父亲也叫希律腓力,但不是分封王,与该腓力不是一个人。
    ④参见[英]彼得·卡沃科雷西:《圣经人物》,仲掌生、晓晖编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52页希律家族家谱。
    ①Schofield, Guy. Crime Before Calvary. London: George G. Happap Co. Ltd, 1960, p.59.
    ②http://www/amuseum.org/book/page11.html.
    ③Josephus, Flavius. Jewish Antiquities. Hertfordshire: Wordsworth Editions Limited, 2006, p.801.
    ④Ibid, p.801.
     ①Josephus, Flavius. Jewish Antiquities. Hertfordshire: Wordsworth Editions Limited, 2006, p.802.
    ①[德]汉斯·克里斯蒂安·胡弗等:《圣经迷团》,徐筱春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年,第289页。
    ②“希腊化时期”指从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大帝东征至公元前31年罗马兼并埃及的托勒密王朝之间的303年,此间亚历山大的希腊帝国及随后的各希腊国家相继致力于向东方民族推广希腊文化,以希腊文化改造乃至取代被征服国家的民族文化。对于地中海周围的西亚、北非、南欧即希腊-罗马帝国版图所及区域而言,“希腊化时期”还包括随后的300多年,一直持续到公元4世纪初,这时继希腊之后称雄的罗马统治者完全承袭了前代衣钵,对境内的东方各族继续推行希腊化政策。
    ③参见梁工、赵复兴:《凤凰的再生——希腊化时期的犹太文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403页。
    ④参见刘建军:《基督教文化与西方文学传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序一,第2页。
    ①http://www.tw-bethel.com/church-music-6.htm.
    ②Schofield, Guy. Crime Before Calvary. London: George G. Happap Co. Ltd, 1960, p.19.
    ③希律家族的乱伦之乱到无以复加的程度,这是犹太律法禁止的;加上整个家族的重名次数之多,使得读者很容易混淆他们之间的人物关系。
    ④程波:《西风破——三千年西方之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4页。
    ⑤[英]狄金森:《希腊的社会观》,彭基相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72页。
    ⑥Schofield, Guy. Crime Before Calvary. London: George G. Happap Co. Ltd, 1960, p.49.
    ①[德]汉斯·克里斯蒂安·胡弗等:《圣经迷团》,徐筱春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年,第289页。
    ②同上,第289页。
    ③参见刘意青:《〈圣经〉的文学阐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03页。
    ①[英]彼得·卡沃科雷西:《圣经人物词典》,仲掌生、晓晖编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8页
    ②《旧约·传道书》(7:26):《圣经》,中国基督教协会出版发行,南京爱德印刷有限公司,2006年版,第1056页。
    ③羊文漪:“攀附在圣经之上:欧洲视觉艺术中的莎乐美千禧变相”,刊于罗基敏、Jurgen Maehder(主编):《多美啊!今晚的公主!——理查·史特劳斯的〈莎乐美〉》,台北:高谈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6年,第27页。
    ①Schofield, Guy. Crime Before Calvary. London: George G. Happap Co. Ltd, 1960, p.21.
    ①Schofield, Guy. Crime Before Calvary. London: George G. Happap Co. Ltd, 1960, p. 61.
    ①Schofield, Guy. Crime Before Calvary. London: George G. Happap Co. Ltd, 1960, p. 34.
    ①张心龙:《圣经·绘画》自序,台北:雄狮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第3页。
    ①参见羊文漪:“攀附在圣经之上:欧洲视觉艺术中的莎乐美千禧变相”,刊于罗基敏、Jurgen Maehder(主编):《多美啊!今晚的公主!——理查·史特劳斯的〈莎乐美〉》,台北:高谈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6年,第31页。经文译文参考中国基督教协会出版发行的2006年版《圣经》。
    ②夏特(Chartres)是一座古城,位于法国巴黎西南70公里处,《夏特手抄本》来自1020年焚毁于此地的一座中古大教堂。
    ③《柳塔尔手抄本》的作者是一名叫柳塔尔的插画家,他是当时一个重要手抄业中心莱赫瑙修道院里的一位牧师,《柳塔
    ①具体原因在本文第一章第三节已有提及,在此恕不赘述。
    ②羊文漪:“攀附在圣经之上:欧洲视觉艺术中的莎乐美千禧变相”,刊于罗基敏、Jurgen Maehder(主编):《多美啊!今晚的公主!——理查·史特劳斯的〈莎乐美〉》,台北:高谈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6年,第32-33页。
    ①[法]吉尔·里波韦兹基:《第三类女性——女性地位的不变性与可变性》,田常晖、张峰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98页。
    ②莫罗,1826-1898,法国画家,钟爱莎乐美题材,一生所绘莎乐美的画像自素描、草图到水彩、油画多达几百件,他笔下的莎乐美就半裸身躯、头戴纱巾,身披珠光宝气的纱披。
    ③王尔德,1854-1900,爱尔兰剧作家,在所著唯一悲剧《莎乐美》中,莎乐美跳七层纱舞。
    ①哈贝马斯:“尼采:跨入现代性的转折点”,王逢振(主编)《2000年度新译西方文论选》,桂林:漓江出版社,2001年,第5页。
    ②参见:羊文漪:“美女与首级——欧洲艺术史上的沙乐美与圣人施洗约翰之死”,刊于《当代》杂志总第28期(1988.8.1),第127-132页。
    ①羊文漪:“攀附在圣经之上:欧洲视觉艺术中的莎乐美千禧变相”,刊于罗基敏、Jurgen Maehder(主编):《多美啊!今晚的公主!——理查·史特劳斯的〈莎乐美〉》,台北:高谈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6年,第35页。
    ①[英]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董乐山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14页。
    ①羊文漪:“攀附在圣经之上:欧洲视觉艺术中的莎乐美千禧变相”,刊于罗基敏、Jurgen Maehder(主编):《多美啊!今晚的公主!——理查·史特劳斯的〈莎乐美〉》,台北:高谈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6年,第42页。
    ①羊文漪:“攀附在圣经之上:欧洲视觉艺术中的莎乐美千禧变相”,刊于罗基敏、Jurgen Maehder(主编):《多美啊!今晚的公主!——理查·史特劳斯的〈莎乐美〉》,台北:高谈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6年,第42页。
    
    ①Ellmann, Richard. Oscar Wilde.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1988, P. 342.
    ②[英]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董乐山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53页。
    
    ①程波:《西风破——三千年西方之美》,上海:华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88页。
    ②[英]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董乐山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73页。
    ①本章提及的绘画作品参见羊文漪:“美女与首级——欧洲艺术史上的沙乐美与圣人施洗约翰之死(一、二、三、四)”,刊于《当代》杂志总第27、28、30、33期(1988-1989年),以及“攀附在圣经之上:欧洲视觉艺术中的莎乐美千禧变相”,刊于罗基敏、Jurgen Maehder(主编)《多美啊!今晚的公主!——理查·史特劳斯的〈莎乐美〉》,台北:高谈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6年,第24-49页。
    ②[英]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董乐山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54页。
    ①Ellmann, Richard.“Overtures to Wilde’s‘Salome’.”In Richard Strauss Salome, Derrick Puffett (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p.21.
    
    ①海涅:《海涅选集》,钱春琦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24页。
    ②同上,第430页。
    
    ①海涅:《海涅选集》,钱春琦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431页。
    ②同上,第435页。
    ①海涅:《海涅选集》,钱春琦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438-439页。
    ②同上,第440页。
    ③羊文漪:“美女与首级——欧洲艺术史上的沙乐美与圣人施洗约翰之死”,台北:《当代》杂志总第33期(1989.1.1),第126页。
    ④Praz, Mario.“Salome in Literary Tradition.”In Richard Strauss Salome, Derrick Puffett (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p.16.
    ⑤有关《伊森格林》寓言故事的内容参见罗基敏、Jurgen Maehder(主编):《多美啊!今晚的公主!——理查·史特劳斯的〈莎乐美〉》,台北:高谈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6年,第48页。
    ①海涅:《海涅选集》,钱春琦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9页。
    ②同上,第9页。
    ③周国平:《在维纳斯脚下哭泣》,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7页。④Jones, Anne Hudson & Karen Kingsley.“Salome in Late 19th-Century French Art and Literature.”In Studies in Iconography, Vol. 9, 1983, Kalamazoo, MI[etc.], Medieval Institute, p. 107.
    ⑤羊文漪:“美女与首级——欧洲艺术史上的沙乐美与圣人施洗约翰之死”,台北:《当代》杂志总第33期(1989.1.1),第127-128页。
    ①余凤高:《莎乐美:历史和艺术》,《书屋》,2005年第4期,第75页。
    ②《希罗底亚》和《一颗单纯的心》、《圣徒朱利安传奇》统一收入《三故事集》,于1877年出版。希罗底亚,Herodias,是希罗底的法语拼法。
    ①李健吾:《福楼拜评传》,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37页。
    ②Ransome, Arthur. Introduction of Stories by Gustave Flaubert. Arthur Ransome (ed.), London & Edinburgh: T.C. & E.C. Jack, 1910, p.xix.
    ③李健吾:《福楼拜评传》,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43页。
    ④同上,第94页。
    ⑤Ransome, Arthur. Introduction of Stories by Gustave Flaubert. Arthur Ransome (ed.), London & Edinburgh: T.C. & E.C. Jack, 1910, p.xxi.
    
    ①李健吾:《福楼拜评传》,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37页。
    ②Wall, Geoffrey. Flaubert A Life.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New York, 2001, p. 141.
    ③李健吾:《福楼拜评传》,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38页。
    ①福楼拜:《希罗底亚》,谭立德译,载于《圣徒传奇》,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100页。
    ①福楼拜:《希罗底亚》,谭立德译,载于《圣徒传奇》,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111-112页。
    ①[美]萨义德:《东方学》,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第232页。
    ②同上,第234页。
    ③李健吾:《福楼拜评传》,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37页。
    ④同上,第111页。
    ⑤同上,第240页。
    ①福楼拜:《希罗底亚》,谭立德译,载于《圣徒传奇》,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112页。
    ②[美]萨义德:《东方学》,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第8页。
    ③[英]齐亚乌丁·萨达尔:《东方主义》,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9页。
    ④同上,第13页。
    ⑤参见[美]萨义德:《东方学》,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第233页。
    ①李明明:“彩绘与文写:自莫侯、左拉与虞士曼的《莎乐美》谈起”,见罗基敏、Jurgen Maehder(主编):《多美啊!今晚的公主!——理查·史特劳斯的〈莎乐美〉》,台北:高谈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6年,第52页。
    ②Ellmann, Richard. Oscar Wilde. London: Hamish Hamilton, 1987, p. 376.
    ①羊文漪:“美女与首级——欧洲艺术史上的沙乐美与圣人施洗约翰之死”,台北:《当代》杂志总第33期(1989.1.1),第131页。②Jones, Anne Hudson & Karen Kingsley.“Salome in Late 19th-Century French Art and Literature.”In Studies in Iconography. Vol. 9, 1983, Kalamazoo, MI[etc.], Medieval Institute, p. 111.
    ③埃罗底亚德(Herodiade)是希罗底(Herodias)的法语化名字。
    ①Irvine, D. Massenet. A Chronicle of His Life and Times. Portland, OR: Amadeus Press, 1994, p. XVII-XIV.
    ②以下有关《埃罗底亚德》的情节叙述均出自:Massenet. Herodiade. Translated by H. Graham, EMI Classics, 1995.具体介绍参见附录一。
    ①转引自李明明:“彩绘与文写:自莫侯、左拉与虞士曼的《莎乐美》谈起”,罗基敏、Jurgen Maehder(主编):《多美啊!今晚的公主!——理查·史特劳斯的〈莎乐美〉》,台北:高谈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6年,第54页。
    
    ①《西洋美术家画廊·莫罗》,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2年,第9页。
    ②Huysmans, J. K. Against Nature. Translated by Robert Baldick.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 1959, P.63-64.笔者中译。
    ①Huysmans, J. K. Against Nature. Translated by Robert Baldick.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 1959, P.65-66.笔者中译。
    ②美杜莎:希腊神话中的蛇发女妖,视其者即变为石头。
    ③王尔德:《王尔德读书随笔》,张介明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第333页。
    ①Huysmans, J. K. Against Nature. Translated by Robert Baldick.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 1959, P.67-68.笔者中译。
    
    ①Huysmans, J. K. Against Nature. Translated by Robert Baldick.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 1959, P.68.
    ②范景中:《象征主义画家莫罗》,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7页。
    
    ①范景中:《象征主义画家莫罗》,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6页。
    ②[英]威廉·冈特:《美的历险》,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2005年,第155页。
    ①Ellmann, Richard. Oscar Wilde.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p. 342.
    ②Ibid, p. 238.
    ③Ibid, p. 343.
    ④转引自谈瀛洲:《那充满魅惑力的舞蹈》,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7、18页。
    ⑤[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6页。
    ①范景中:《象征主义画家莫罗》,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7页。
    ①Hutcheon, Linda & Michael Hutcheon.“Staging the Female Body.”In Siren Songs: representations of gender and sexuality in opera. Mary Ann Smart(ed.),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0, p. 206.
    ②李明明:“彩绘与文写:自莫侯、左拉与于士曼的〈莎乐美〉谈起”,刊于罗基敏、Jurgen Maehder(主编)《多美啊!今晚的公主!——理查·史特劳斯的〈莎乐美〉》,台北:高谈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6年,第55页。
    ①参见Smith, William Jay. Introduction of Moral Tales. Jules Laforgue. London: Pan Books Ltd, Cavaye Place, 1985, p. xi—xxvi.
    ①Laforgue, Jules. Moral Tales. Translated by William Jay Smith. London: Pan Books Ltd, Cavaye Place, 1985, p. 102.
    ②福楼拜:《希罗底亚》,谭立德译,载于《圣徒传奇》,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115页。
    ③Hannoosh, Michele.“Laforgue’s Salome and the Poetics of Parody.”The Romanic Review. Vol. LXXV, No. 1, 1984, p. 56.
    ④Jones, Anne Hudson & Karen Kingsley.“Salome in Late 19th-Century French Art and Literature.”Studies in Iconography, Vol. 9, 1983, Kalamazoo, MI[etc.], Medieval Institute, p. 114.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广州人民出版社,1976年,第603页。
    ②[英]威廉·冈特:《美的历险》,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2005年,第2页。
    
    ①从深层意义上讲,殖民和被殖民的关系以及男女关系是两对互为影射的组合。
    ②[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第217页。
    ③Laforgue, Jules. Moral Tales. Translated by William Jay Smith. London: Pan Books Ltd, Cavaye Place, 1985, p.xx.
    ①转引自[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第300-301页。
    ②同上,第237页。
    ③同上,第302-303页。
    ④Smith, William Jay. Introduction of Moral Tales. Jules Laforgue. Translated by William Jay Smith. London: Pan Books Ltd, Cavaye Place, 1985, p. xx.
    ⑤[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第286页。
    ①Hannoosh, Michele.“Laforgue’s Salome and the Poetics of Parody.”The Romanic Review. Vol. LXXV, No. 1. January 1984, p. 56.
    ②Jones, Anne Hudson & Karen Kingsley.“Salome in Late 19th-Century French Art and Literature.”Studies in Iconography. Vol. 9, 1983, Kalamazoo, MI[etc.], Medieval Institute, p. 115.
    
    ①Laforgue, Jules. Moral Tales. Translated by William Jay Smith. London: Pan Books Ltd, Cavaye Place, 1985, p.xiv.
    ②Ibid, p. xii.
    ③殷遐:《理夏德·施特劳斯的歌剧〈莎乐美〉的文化意义》,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第14页。
    ①澜工:《唯美主义大师图典》,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9页。
    ①王尔德:“谎言的衰朽”,参见赵澧、徐京安(主编):《唯美主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69页。
    ②王尔德:“英国的文艺复兴”,参见赵澧、徐京安(主编),《唯美主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98页。
    ①Donohue, Joseph.“Distance, death and desire in Salome.”In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Oscar Wilde. Peter Raby (ed.),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p.118.
    ②Ibid, p.118.
    ③Ibid, p.118.
    ④维维安·贺兰:《王尔德》,李芬芳译,上海:百家出版社,2001年,第84页。(维维安·贺兰是王尔德的小儿子)
    ⑤Donohue, Joseph.“Distance, death and desire in Salome.”In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Oscar Wilde. Peter Raby (ed.),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p.122.
    ⑥此语出自王尔德好友罗斯之口。参见Tanitch, Robert. Oscar Wilde on Stage and Screen. London: Methuen, 1999, p. 140.
    ⑦英文名为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也有人译为《认真的重要》或《诚实的重要》。
    ①维维安·贺兰:《王尔德》,李芬芳译,上海:百家出版社,2001年,第1页。
    ②弗兰克·哈里斯:《奥斯卡·王尔德传》,蔡新乐、张宁译,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83页。
    ③Donohue, Joseph.“Distance, death and desire in Salome.”In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Oscar Wilde. Peter Raby (ed.),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p.120.
    ④Ibid, p.123.
    ⑤Tanitch, Robert. Oscar Wilde on Stage and Screen. London: Methuen, 1999, p. 149.
    ⑥Donohue, Joseph.“Distance, death and desire in Salome.”In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Oscar Wilde. Peter Raby (ed.),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p.120.
    
    ①Varty, Anne. A Preface to Oscar Wilde.(影印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137页。
    ②弗兰克·哈里斯:《奥斯卡·王尔德传》,蔡新乐、张宁译,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86页。
    ③奥斯卡·王尔德:《莎乐美》,田汉译,北京:中央戏剧学院教学参考资料剧本选,2004年,第115、116页。
    ①以上引文分别摘自奥斯卡·王尔德:《莎乐美》,田汉译,北京:中央戏剧学院教学参考资料剧本选,2004年,第109、110、135页。
    ②《圣经·旧约》,南京:中国基督教协会,1999年,第651页。
    ③《圣经·旧约》,南京:中国基督教协会,1999年,第651、652、655页。
    ④奥斯卡·王尔德:《莎乐美》,田汉译,北京:中央戏剧学院教学参考资料剧本选,2004年,第135、136页。
    ⑤《圣经·旧约》,南京:中国基督教协会,1999,第657页。
    ①Varty, Anne. A Preface to Oscar Wilde.(影印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138页。笔者中译。
    ①Varty, Anne. A Preface to Oscar Wilde.(影印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139页。
    ②Ellmann, Richard. Oscar Wilde. London: Hamish Hamilton, 1987, p.339.
    ③奥斯卡·王尔德:《莎乐美》,田汉译,北京:中央戏剧学院教学参考资料剧本选,2004年,第128页。
    ③奥斯卡·王尔德:《莎乐美》,田汉译,北京:中央戏剧学院教学参考资料剧本选,2004年,第103、104页。
    ①谭霈生:《论戏剧性》,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129页。
    ①谈瀛洲:《那充满魅惑力的舞蹈》,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57页。
    ②Anne Varty. A Preface to Oscar Wilde.(影印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41、142页。
    ③袁昌英:《袁昌英作品选》,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73页。
    ④Donohue, Joseph.“Distance, death and desire in Salome.”In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Oscar Wilde. Peter Raby (ed.),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p.135.
    ①Donohue, Joseph.“Distance, death and desire in Salome.”In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Oscar Wilde. Peter Raby(ed.),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p.136.
    ②张介明:《唯美叙事:王尔德新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第63页。
    ③Donohue, Joseph.“Distance, death and desire in Salome.”In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Oscar Wilde. Peter Raby (ed.),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p.137.
    ④Wilde, Oscar.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In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and Other Writings by Oscar Wilde. Richard Ellmann (ed.), New York: Bantam Books, Inc., 1982, p.8.
    ①王尔德:“英国的文艺复兴”,赵澧、徐京安(主编)《唯美主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00页。
    ②波德莱尔:《1846年的沙龙: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郭宏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438、439页。
    ③张介明:《唯美叙事:王尔德新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第100页。
    ④王尔德:“谎言的衰朽”,赵澧、徐京安(主编)《唯美主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13页。
    ⑤同上,第143页。
    
    ①张介明:《唯美叙事:王尔德新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第73页。
    ②奥斯卡·王尔德:《莎乐美》,田汉译,北京:中央戏剧学院教学参考资料剧本选,2004年,第134、135页。
    ③巴比伦和所多玛在《圣经》中都是不义和罪恶之城,淫荡、混乱,是“罪恶之渊薮”的代称。
    ④奥斯卡·王尔德:《莎乐美》,田汉译,北京:中央戏剧学院教学参考资料剧本选,2004年,第109页。
    ①维维安·贺兰:《王尔德》,李芬芳译,上海:百家出版社,2001年,第69页。
    ②Willianmson, John.“Critical Reception.”In Richard Strauss Salome. Derrick Puffett (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p.134.
    ③维维安·贺兰:《王尔德》,李芬芳译,上海:百家出版社,2001年,第70页。
    ④[英]威廉·冈特:《美的历险》,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2005年,第198页。
    ⑤王尔德:《王尔德自传》,孙宜学译,北京:团结出版社,2005年,第103页。
    ⑥王尔德:《王尔德自传》,孙宜学译,北京:团结出版社,2005年,第109页。
    
    ①参见王尔德:《王尔德自传》,孙宜学译,北京:团结出版社,2005年,第109页。
    ②张闻天:“王尔德介绍”,《张闻天早年文学作品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293页。
    ③吕伟民:弗兰克·哈里斯版《奥斯卡·王尔德传》(蔡新乐、张宁译),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07页。
    ④同上,第308页。
    ①参见於鲸:“在完美的表象之下”,《海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第284-288页。
    ②[英]威廉·冈特:《美的历险》,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2005年,第188页。
    ③参见Wong, Linda.“‘Undecadent’Representations of Oscar Wilde’s Salome in Modern China.”In Decadence in Sino-Western Literary Confrontation. Marian Galik (ed.), Lufema: Institute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Slovak Academy of Sciences Bratislava, 2005, p.98.
    ④茅盾:《茅盾全集》第18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128页。
    ①奥斯卡·王尔德:《狱中记》,孙宜学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3、64页。
    ②Wilde, Oscar. Preface of The Picture of Dorian Gary. London: Wordsworth Editions Limited, 2001, p. 3.
    ③Wong, Linda.“‘Undecadent’Representations of Oscar Wilde’s Salome in Modern China.”In Decadence in Sino-Western Literary Confrontation. Marian Galik (ed.), Lufema: Institute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Slovak Academy of Sciences Bratislava, 2005, p.99.
    ①转引自吴兴文:“莎乐美、比亚兹莱与二三十年代作家”,《比亚兹莱插画集》,韦君琳编著,郑州:海燕出版社,2005年,第359页。
    ①Varty, Anne. A Preface to Oscar Wilde.(影印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149页。
    ②Wilde, Oscar. De Profunds, The Ballad of Reading Gaol & Other Writings. Hertfordshire: Wordsworth Editions, 2002, p. 204.
    ③Varty, Anne. A Preface to Oscar Wilde.(影印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150页。
    ④奥斯卡·王尔德:《莎乐美》,田汉译,北京:中央戏剧学院教学参考资料剧本选,2004年,第128页。
    
    ①参见紫图大师图典丛书编辑部(编著):《比亚兹莱》,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88页。
    ②Varty, Anne. A Preface to Oscar Wilde.(影印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143页。
    ①参见宫竹正:《浮世绘的故事》引子,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页。
    ②[美]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倪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82页。
    ③参见宫竹正:《浮世绘的故事》,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28-130页。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293页。
    ⑤澜工:《唯美主义大师图典》,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9页。
    ⑥具体文字详见奥斯卡·王尔德:《莎乐美》,田汉译,北京:中央戏剧学院教学参考资料剧本选,2004年,第130页。
    ①孔雀大厅的装饰画是惠斯勒最为杰出的名作之一,是其唯美主义艺术倾向的激情倾洒,其中的东方艺术之美对比亚兹莱灌输了新鲜思想,比亚兹莱由此开始了对日本浮世绘的认识和研究。
    ②参见紫图大师图典丛书编辑部(编著):《比亚兹莱》,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84页。
    ③这些都是一时的禁书,其中萨德侯爵宣扬虐恋,即便在今天也不为一般人所接受。参见紫图大师图典丛书编辑部(编著):《比亚兹莱》,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92页。
    ④澜工:《唯美主义大师图典》,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2页。
    ①Donohue, Joseph.“Distance, death and desire in Salome.”In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Oscar Wilde. Peter Raby (ed.),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p.122.
    ②Jones, Anne Hudson & Karen Kingsley.“Salome in Late 19th-century French Art and Literature.”In Studies in Iconography. Vol. 9, 1983, p.116.
    
    ①Varty, Anne. A Preface to Oscar Wilde.(影印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51页。
    ②紫书大师图典丛书编辑部:《比亚兹莱大师图典》,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98页。
    ①吴宇堂:“边缘人与边陲领域:比亚兹莱与他的插画〈莎乐美〉”,《多美啊!今晚的公主》,罗基敏、梅乐亘主编,第153页。
    ②[美]爱德华·福克斯:《资产阶级时代——欧洲风化史》,赵永穆、许宏治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92页。
    ③同上,第94页。
    ④吴宇堂:“边缘人与边陲领域:比亚兹莱与他的插画〈莎乐美〉”,《多美啊!今晚的公主》,罗基敏、梅乐亘主编,第156页。
    
    ①鲁迅:“〈比亚兹莱画选〉小引”,刊于《比亚兹莱插画集》,韦君琳编著,海燕出版社,2005年,第344页。
    ②[英]威廉·冈特:《美的历险》,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2005年,第283页。
    ①罗基敏、梅乐亘Jurgen Maehder(主编):《多美啊!今晚的公主!——理查·史特劳斯的〈莎乐美〉》前言,台北:高谈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6年,第iii页。
    ②Weisstein, Ulrich.“Biblical and Modern Decadence in the Twentieth-Century Austrian Opera.”In Decadence in Sino-Western Literary Confrontation. Marian Galik (ed.), Lufema: Institute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Slovak Academy of Sciences Bratislava, 2005, p.57.
    ③罗基敏:“谱出文学的声音:理查·史特劳斯的《莎乐美》”,刊于《多美啊!今晚的公主》,罗基敏、梅乐亘主编,第263页。
    ④Weisstein, Ulrich.“Biblical and Modern Decadence in the Twentieth-Century Austrian Opera.”In Decadence in Sino-Western Literary Confrontation. Marian Galik (ed.), Lufema: Institute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Slovak Academy of Sciences Bratislava, 2005, p.58.
    ①参见托斯卡尼尼1905年7月27日给施特劳斯的来信,《多美啊!今晚的公主》,罗基敏、梅乐亘主编,第248页。
    ②出自施特劳斯对创作《莎乐美》及其首演的回忆的相关文字,参见罗基敏:“谱出文学的声音:理查·史特劳斯的《莎乐美》”,罗基敏、梅乐亘(主编):《多美啊!今晚的公主》,第242页。
    ③朱建:《二十世纪音乐漫步》,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页。
    ④罗基敏:“谱出文学的声音:理查·史特劳斯的〈莎乐美〉”,刊于罗基敏、梅乐亘(主编):《多美啊!今晚的公主》,第253页。
    ①Weisstein, Ulrich.“Biblical and Modern Decadence in the Twentieth-Century Austrian Opera.”In Decadence in Sino-Western Literary Confrontation. Marian Galik (ed.), Lufema: Institute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Slovak Academy of Sciences Bratislava, 2005, p.56.
    ②罗基敏:“谱出文学的声音:理查·史特劳斯的〈莎乐美〉”,刊于罗基敏、梅乐亘(主编):《多美啊!今晚的公主》,第247页。
    ③同上,第247页。
    ①殷遐:《理夏德·施特劳斯的歌剧〈莎乐美〉的文化意义》,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第61页。
    ②同上,第146页。
    ③Weisstein, Ulrich.“Biblical and Modern Decadence in the Twentieth-Century Austrian Opera.”In Decadence in Sino-Western Literary Confrontation. Marian Galik (ed.), Lufema: Institute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Slovak Academy of Sciences Bratislava, 2005, p.56.
    ①《莎乐美》歌剧剧本德中对照,参见罗基敏、梅乐亘(主编):《多美啊!今晚的公主》,第213页。
    
    ①有关内容已在第二章详细论述,在此恕不赘述。
    ②奥斯卡·王尔德:《莎乐美》,田汉译,北京:中央戏剧学院教学参考资料剧本选,2004年,第113页。
    ①[英]阿雷恩·鲍尔德温等著:《文化研究导论》,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309页。
    ②Donohue, Joseph.“Distance, death and desire in Salome.”In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Oscar Wilde. Peter Raby, (ed.),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p.134.
    ③罗基敏:“谱出文学的声音:理查·史特劳斯的〈莎乐美〉”,刊于罗基敏、梅乐亘(主编):《多美啊!今晚的公主》,第261页。
    ①殷遐:《理夏德·施特劳斯的歌剧〈莎乐美〉的文化意义》,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第106页。》,页。
    ②罗基敏:“谱出文学的声音:理查·史特劳斯的〈莎乐美〉”,刊于罗基敏、梅乐亘(主编):《多美啊!今晚的公主第247页。
    ③同上,第254
    ①邵义强(编著):《世界名歌剧飨宴6·德奥歌剧篇》,高雄:丽文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第132页。
    ②Tanitch, Robert. Oscar Wilde on Stage and Screen. London: Methuen, 1999, p. 149.
    ③Ibid, p. 149.
    ④Willianmson, John.“Critical Reception.”In Richard Strauss Salome. Derrick Puffett (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p.20.
    ⑤Kramer, Lawrence.“Culture and musical hermeneutics: The Salome complex.”In Cambridge Opera Journal, Vol. 2, No. 3, 1990, p.270.
    
    ①转引自[英]戴维·弗里斯比:《现代性的碎片》,卢晖临、周怡、李林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1页。
    ②[英]戴维·弗里斯比:《现代性的碎片》,卢晖临、周怡、李林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9页。
    ③同上,第115页。
    ①Ledger, Sally.“The New Woman and the crisis of Victorianism.”In Cultural Politics at the Fin de Siecle. Sally Ledger & Scott McCracken (ed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p. 22.
    ②肖同庆:《世纪末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92页
    ①日本的唯美主义文学是作为反自然主义的一翼出现的。他们从美的享乐中找到了人生的意义。从明治末年到大正初占据着文坛的中心。唯美主义文学以1909年1月《昴星》的创刊为契机,由1910年《三田文学》、《新思潮》的发刊而繁荣。这一流派的先驱者是森欧外和上田敏。这一派耽美享乐的实质就是对异国情调和江户趣味的向往。参见日本《现代大百科事典》(1984年版)有关“耽美主义”的条目,刊于《唯美主义》,赵澧、徐京安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99页。
    ②解志熙:《和而不同——中国现代文学片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页。
    ③南国社是田汉在1926年与徐悲鸿、欧阳玉倩等人共同创立的艺术社团。
    ④详见解志熙:《和而不同——中国现代文学片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4-52页。
    ①解志熙:《美的偏至——中国现代唯美-颓废主义文学思潮研究》,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24页。
    ②转引自吴兴文:“莎乐美、比亚兹莱与二三十年代作家”,刊于韦君琳(主编):《比亚兹莱插画集》,郑州:海燕出版社,2005年,第358-359页。原诗刊于1925年3月27日出版的《清华周刊·文艺增刊》第9期。
    ①郭沫若:《郭沫若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第115页。
    ②参见吴兴文:“莎乐美、比亚兹莱与二三十年代作家”,刊于韦君琳(主编):《比亚兹莱插画集》,郑州:海燕出版社,2005年,第360页。
    ①田汉:《田汉文集》第十四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年,第85页。
    ②肖同庆:《世纪末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22页。
    ③同上,第122页。
    ④王列耀:《基督教文化与中国现代戏剧的悲剧意识》,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第124页。
    ①李季:“鲁迅对于翻译工作的贡献”,刊于罗新璋(主编)《翻译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312页。
    ②郑振铎:“林琴南先生”,刊于罗新璋(主编)《翻译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187页。
    ③同上,第190页。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十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283页。
    ⑤郭沫若:“理想的翻译之我见”,刊于罗新璋(主编)《翻译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331页。
    ⑥瞿秋白:“鲁迅和瞿秋白关于翻译的通信”,刊于罗新璋(主编)《翻译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270页。
    ⑦参见林语堂:“论翻译”,刊于罗新璋(主编)《翻译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417-432页。
    ⑧余凤高:《莎乐美:历史和艺术》,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49页。
    ①田汉:《田汉文集》第十四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年,第196-197页。
    ②同上,第200页。
    ③莎乐美一角由舞台新秀俞珊扮演,她容貌秀美,表演热情、泼辣、生动,博得外界极大好评,演出获得巨大成功,在南京和上海引起轰动。她那张捧着约翰头颅亲吻的剧照,成了中国话剧史上的经典形象。约翰由陈凝秋饰演,希罗底由易素饰演,希律由万籁天饰演,叙利亚少年由金焰饰演。
    ④田汉:《田汉文集》第十四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年,第340页。
    ①田汉:《田汉文集》第十四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年,第340页。
    ②同上,第340-343页。
    ③解志熙:《美的偏至——中国现代唯美-颓废主义文学思潮研究》,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72页。
    ④同上,第72页。
    
    ①陈白尘、董建(主编):《中国现代戏剧史稿》第三章“田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第242页。
    ②田汉:《古潭的声音》,参见《田汉文集》第二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第41-42页。
    ③田汉:《田汉文集》第二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年,第417页。
    ①田汉:《田汉文集》第十四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年,第340-343页。
    ②田汉:《古潭的声音》,参见《田汉文集》第二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第31、32页。
    ③同上,第34页。
    ④同上,第39、40页。
    ⑤田汉:《田汉文集》第十四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年,第23页。
    ⑥同上,第20页。
    ①张闻天:《张闻天文集》,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第44页。
    ②田汉:《田汉文集》第十四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年,第345页。
    ③同上,第333页。
    ④本段引文均引自《田汉文集》第十四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年,第232、233、352页。
    
    ①茅盾:《茅盾全集》第十八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267页。
    ②张闻天:《张闻天文集》,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第40页。
    ③张介明:《唯美叙事:王尔德新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第105页。
    ①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第141页。
    ②苏雪林:“论邵洵美的诗”,刊于张伟(编):《花一般的罪恶——狮吼社作品、评论资料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87页。
    ③赵毅衡:《对岸的诱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78页。
    ④邵洵美:“关于〈花一般的罪恶〉的批评”,刊于张伟(编):《花一般的罪恶——狮吼社作品、评论资料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50页。
    ⑤邵洵美:《花一般的罪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第41页。
    ⑥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70页。
    ①邵洵美:《花一般的罪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第11页。
    ①邵洵美:《花一般的罪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第35、36页。
    ②同上,第155页。
    ③同上,第12页。
    ④苏雪林:“论邵洵美的诗”,刊于张伟(编):《花一般的罪恶——狮吼社作品、评论资料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89页。
    ①邵洵美:《花一般的罪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第165、166页。
    ①邵洵美:“关于〈花一般的罪恶〉的批评”,刊于张伟(编):《花一般的罪恶——狮吼社作品、评论资料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48页。
    ②邵洵美:《花一般的罪恶》自序,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第2页。
    ③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56页。
    ④章克标:“Sphinx之后”,刊于张伟(编):《花一般的罪恶——狮吼社作品、评论资料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41、342页。
    ①张闻天:《张闻天文集》第一卷,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第39页。
    ②李欧梵:“漫谈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颓废’”,刊于张伟(编):《花一般的罪恶——狮吼社作品、评论资料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13页。
    ③赵毅衡:《对岸的诱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78页。
    ④张伟(编):《花一般的罪恶——狮吼社作品、评论资料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86页。
    ⑤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55页。
    ⑥同上,第6页。
    ⑦[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65页。
    ①参见[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60-230,关于颓废的概念。
    ②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页。
    ③转引自李欧梵:“漫谈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颓废’”,刊于张伟(编):《花一般的罪恶——狮吼社作品、评论资料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13页。
    ④邵洵美:《花一般的罪恶》自序,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第6页。
    
    ①邵洵美:《花一般的罪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第29页。
    ②邵洵美:《花一般的罪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第40页。
    ①盛铠:“莎乐美在中国:二十世纪初中国新文学中的唯美主义”,刊于罗基敏、梅乐亘(主编)《多美啊!今晚的公主》,第181页。
    ①杨慧林:《基督教的底色与文化延伸》,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44页。
    ②盛铠:“莎乐美在中国:二十世纪初中国新文学中的唯美主义”,刊于罗基敏、梅乐亘(主编)《多美啊!今晚的公主》,第181页。
    ③马修·阿诺德:牛津大学教授,著有《文化与无政府状态》。
    
    ①[英]齐亚乌丁·萨达尔:《东方主义》,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页。
    ②参见阿雷恩·鲍尔德温等:《文化研究导论》,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83页。第176页。
    ③[美]萨义德:《东方学》,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第4页。
    ①[英]齐亚乌丁·萨达尔:《东方主义》,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78页。
    ②同上,第18页。
    ③Bentley, Tony. Sisters of Salome.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2, p.23.
    ④王尔德:“英国的文艺复兴”,赵澧、徐京安(主编),《唯美主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92页。
    ⑤[美]萨义德:《东方学》,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第397页。
    ⑥[英]齐亚乌丁·萨达尔:《东方主义》,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71页。
    ①[加]珍·毕林赫斯特:《红颜史》,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年,第27、29页。
    ①Hutcheon, Linda & Michael Hutcheon, M. D.“Staging the Female Body.”In Siren Songs: Representations of Gender and Sexuality in Opera. Mary Ann Smart (e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0, p.278.
    ②[德]尼采:《尼采生存哲学》,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年,第185页。
    ③[美]阿尔伯特·莫德尔:《文学中的色情动机》,刘文荣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06年,第4页。
    ④[日]水田宗子:《女性的自我与表现》,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第33、34页。
    ⑤Bentley, Toni. Sisters of Salome.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2, P.24-25.
    ①Kramer, Lawrence.“Culture and musical hermeneutics: The Salome complex.”In Cambridge Opera Journal, Vol. 2, No. 3, 1990, p.269.
    ①Hutcheon, Linda & Michael Hutcheon, M. D.“Staging the Female Body.”In Siren Songs: Representations of Gender and Sexuality in Opera. Mary Ann Smart (e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0, p.278.
    ②周国平:《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22页。
    ③Kramer, Lawrence.“Cultural and Hermeneutics: The Salome Complex.”In Cambridge Opera Journal. Vol. 2. No. 3, (Nov., 1990): P.279.
    
    ①[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邢培明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第152页。
    ②数字为笔者根据Robert Tanitch在Oscar Wilde on Stage and Screen (London: Methuen, 1999)一书中提供的信息所统计。
    1.《圣经》,中国基督教协会出版发行,南京爱德印刷有限公司,2006年。
    2.《圣经》,南京:中国基督教协会,1999年。
    3.[美]保罗·梅尔(编译):《约瑟夫著作精选:犹太古史》,王志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4.[德]汉斯·克里斯蒂安·胡弗等:《圣经迷团》,徐筱春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年。
    5.梁工,赵复兴:《凤凰的再生——希腊化时期的犹太文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6.梁工:《圣经与文学》,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6年。
    7.梁工:《基督教文学》,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
    8.梁工:《圣经叙事艺术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9.刘建军:《基督教文化与西方文学传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0.程波:《西风破——三千年西方之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11.[英]狄金森:《希腊的社会观》,彭基相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12.刘意青:《〈圣经〉的文学阐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3.[英]彼得·卡沃科雷西:《圣经人物词典》,仲掌生、晓晖编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14.罗基敏、梅乐亘Jurgen Maehder(主编):《多美啊!今晚的公主!——理查·史特劳斯的〈莎乐美〉》,台北:高谈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6年。
    15.张心龙:《圣经·绘画》,台北:雄狮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16.[法]吉尔·里波韦兹基:《第三类女性——女性地位的不变性与可变性》,田常晖、张峰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
    17.王逢振(主编):《2000年度新译西方文论选》,桂林:漓江出版社,2001年。
    18.[英]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董乐山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19.海涅:《海涅选集》,钱春琦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
    20.周国平:《在维纳斯脚下哭泣》,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21.李健吾:《福楼拜评传》,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22.福楼拜:《圣徒传奇》,谭立德译,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5年。
    23.[美]萨义德:《东方学》,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
    24.[英]齐亚乌丁·萨达尔:《东方主义》,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
    25.范景中:《象征主义画家莫罗》,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
    26.《西洋美术家画廊·莫罗》,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2年。
    27.王尔德:《王尔德读书随笔》,张介明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
    28.谈瀛洲:《那充满魅惑力的舞蹈》,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
    2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广州人民出版社,1976年。
    30.[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
    31.殷遐:《理夏德·施特劳斯的歌剧〈莎乐美〉的文化意义》,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
    32.澜工:《唯美主义大师图典》,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33.赵澧、徐京安(主编):《唯美主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34.肖同庆:《世纪末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
    35.[英]维维安·贺兰:《王尔德》,李芬芳译,上海:百家出版社,2001年。
    36.[英]弗兰克·哈里斯:《奥斯卡·王尔德传》,蔡新乐、张宁译,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
    37.[英]奥斯卡·王尔德:《莎乐美》,田汉译,北京:中央戏剧学院教学参考资料剧本选,2004年。
    38.谭霈生:《论戏剧性》,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
    39.袁昌英:《袁昌英作品选》,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40.张介明:《唯美叙事:王尔德新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
    41.[法]波德莱尔:《1846年的沙龙: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郭宏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42.[法]波德莱尔:《恶之花》,郭宏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43.[英]王尔德:《王尔德自传》,孙宜学译,北京:团结出版社,2005年。
    44.[英]奥斯卡·王尔德:《王尔德狱中记》,孙宜学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45.孙宜学(编译):《审判王尔德实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46.解志熙:《和而不同——中国现代文学片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47.茅盾:《茅盾全集》第十八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48.韦君琳(编):《比亚兹莱插画集》,郑州:海燕出版社,2005年。
    49.[美]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倪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50.鲁迅:《鲁迅全集》第四、十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51.澜工:《唯美主义大师图典》,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52.紫书大师图典丛书编辑部:《比亚兹莱大师图典》,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53.[德]爱德华·福克斯:《资产阶级时代——欧洲风化史》,赵永穆、许宏治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
    54.朱建:《二十世纪音乐漫步》,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
    55.[英]阿雷恩·鲍尔德温等著:《文化研究导论》,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56.邵义强(编著):《世界名歌剧飨宴6·德奥歌剧篇》,高雄:丽文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57.[英]戴维·弗里斯比:《现代性的碎片》,卢晖临、周怡、李林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58.解志熙:《美的偏至——中国现代唯美-颓废主义文学思潮研究》,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
    59.郭沫若:《郭沫若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60.田汉:《田汉文集》第一、二、十四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年。
    61.王列耀:《基督教文化与中国现代戏剧的悲剧意识》,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
    62.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
    63.周小仪:《唯美主义与消费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64.陈白尘、董建(主编):《中国现代戏剧史稿》,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
    65.张闻天:《张闻天文集》,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
    66.茅盾:《茅盾全集》第十八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67.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
    68.张伟(编):《花一般的罪恶——狮吼社作品、评论资料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69.赵毅衡:《对岸的诱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70.邵洵美:《花一般的罪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
    71.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北京大学出版社。
    72.[美]马太·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73.杨慧林:《基督教的底色与文化延伸》,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74.[德]尼采:《尼采生存哲学》,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年。
    75.[奥]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心理哲学》,杨韶刚等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年。
    76.[德]叔本华:《叔本华人生哲学》,李成铭等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年。
    77.[美]阿尔伯特·莫德尔:《文学中的色情动机》,刘文荣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06年。
    78.[日]水田宗子:《女性的自我与表现》,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
    79.周国平:《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80.鲍晓兰:《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北京:三联书店,1995。
    81.[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
    82.[美]赫伯特·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对弗洛伊德思想的哲学探讨》,黄勇、薛民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
    83.[英]拉曼·塞尔登(编):《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刘象愚、陈永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84.[英]马修·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状态:政治与社会批评》,韩敏中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
    85.陶东风、周宪(编):《文化研究》第6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86.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87.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88.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89.[美]珍·毕林赫斯特:《红颜史》,庄靖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年。
    90.[英]罗纳尔德·威廉逊:《希腊化世界中的犹太人》,徐开来、林庆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年。
    91.吴其尧:《唯美主义大师王尔德》,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
    92.齐宏伟:《心有灵犀:欧美文学与信仰传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93.余凤高:《莎乐美:历史和艺术》,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94.余凤高:《死亡之吻》,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95.[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96.宫竹正:《浮世绘的故事》,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97.李建群:《拉美·英伦·女性主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98.[英]威廉·冈特:《美的历险》,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2005年。
    99.蒋承勇:《西方文学“两希”传统的文化阐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100.[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邢培明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101.羊文漪:“美女与首级——欧洲艺术史上的沙乐美与圣人施洗约翰之死(一、二、三、四)”,连载于《当代》杂志总第27、28、30、33期(1988,1989)。
    102.余凤高:《莎乐美:历史和艺术》,《书屋》,2005年第4期,第74-78页。
    103.谈瀛洲:《两种世界观的冲突——对莎乐美故事的改写》,中国比较文学2003年第2期,第52-61页。
    104.李元:《唯美主义的浪荡子——解析王尔德的矛盾性与自我塑造》,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第61-66页。
    105.杨书:《“舞影”与“乱魂”——莫洛〈莎乐美〉的读解》,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2年第2期,第75-78页。
    106.王蒙:《莎乐美、潘金莲和巴别尔的骑兵军》,读书2005年第3期,第41-53页。
    107.杨恒:《莎乐美——一曲唯美主义的悲歌》,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第108-111页。
    108.陈念君:《莎乐美——欲望和自由之歌》,电影文学2008年第10期,第54-55页。
    109.余凤高:《莫罗和他的莎乐美》,中华读书报2008年4月16日第20版。
    110.周小仪:《莎乐美之吻:唯美主义、消费主义与中国启蒙现代性》,中国比较文学2001年第2期,第67-89页。
    111.王予霞:《审美与政治的碰撞——从唯美到后现代西方作家左倾情结探析》,外国文学2007年第6期,第85-91页。
    112.张晨:《一个情欲的先知——对莎乐美形象的新阐释》,戏剧文学2006年第9期,第46-48页。
    113.李晓驹:《王尔德的〈莎乐美〉及其圣经原型》,襄樊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第39-43页。
    114.褚自刚:《沙果树枝头的金苹果——论王尔德的戏剧〈莎乐美〉与〈圣经〉之关系》,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第36-38页。
    115.吴学平:《女性的声音——〈莎乐美〉新论》,广州师院学报,2000年第12期,第39-42页。
    116.王洪琛:《现代视野中的唯美主义》,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4期,第122-128页。
    Behrendt, Patricia Flanagan. Oscar Wilde: Eros and Aesthetics. Macmillan, 1991.
    Belford, Barbara. Oscar Wilde: A Certain Genius. Random House, Inc., 2000.
    Bentley, Toni. Sisters of Salome.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2.
    Calvocoressi, Peter. Who’s Who in the Bible.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
    Ellmann, Richard, ed.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and Other Writings by Oscar Wilde. New York: Bantam Books, Inc., 1982.
    Ellmann, Richard. Oscar Wilde. London: Hamish Hamilton, 1987.
    Galik, Marian, ed. Decadence in Sino-Western Literary Confrontation. Lufema: Institute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Slovak Academy of Sciences Bratislava, 2005.
    Hannoosh, Michele.“Laforgue’s Salome and the Poetics of Parody.”The Romanic Review. Vol. LXXV, No. 1. January 1984: 51-69.
    Huysmans, J. K. Against Nature. Trans. Robert Baldick.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 1959.
    Irvine, D. Massenet: A Chronicle of His Life and Times. Portland, OR: Amadeus Press, 1994.
    Jeffery, Peter. The Secret Gospel of Mark Unveiled. New Haven &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7.
    Jones, Anne Hudson. and Karen Kingsley.“Salome in Late 19th-Century French Art and Literature.”Studies in Iconography. Vol. 9, 1983, Kalamazoo, MI[etc.], Medieval Institute.
    Josephus, Flavius. Jewish Antiquities. Hertfordshire: Wordsworth Editions Limited, 2006.
    Knox, Melissa. Oscar Wilde in the 1990s: The Critic as Creator. New York & Suffolk: Camden House, 2001.
    Kramer, Lawrence.“Cultural and Hermeneutics: The Salome Complex.”Cambridge Opera Journal. Vol. 2. No. 3, (Nov., 1990): 269-294.
    Laforgue, Jules. Moral Tales. Trans. William Jay Smith. London: Pan Books Ltd, Cavaye Place, 1985.
    Ledger, Sally and Scott McCracken, eds. Cultural Politics at the Fin de Siecl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Lemaire, Gerard-Georges. The Orient in Western Art. Konemann, 2005.
    Massenet. Herodiade. Trans. H. Graham: EMI Classics, 1995.
    Pearce, Joseph. The Unmasking of Oscar Wilde. London: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2000.
    Puffett, Derrick, ed. Richard Strauss Salom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Raby, Peter, 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Oscar Wilde.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Ransome, Arthur ed. Stories by Gustave Flaubert. Trans. Frederic Whyte. London & Edinburgh: T.C. & E.C. Jack, 1910.
    Schofield, Guy. Crime Before Calvary. London: George G. Happap Co. Ltd, 1960.
    Shewan, Rodney. Oscar Wilde: Art and Egotism. London & Basingstroke: The Macmillan Press Ltd. 1977.
    Smart, Mary Ann, ed. Siren Songs: Representations of Gender and Sexuality in Opera.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0.
    Tanitch, Robert. Oscar Wilde on Stage and Screen. London: Methuen, 1999.
    Varty, Anne. A Preface to Oscar Wilde.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5.
    Waldrep, Shelton. The Aesthetics of Self-Inventio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04.
    Wall, Geoffrey. Flaubert A Life. New York: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 2001.
    Wilde, Oscar. Salome. with illustration by Aubrey Beardsley. New York: J.J. Little & Ives Company, 1910.
    Wilde, Oscar. The Picture of Dorian Gary. London: Wordsworth Editions Limited, 200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