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中的启蒙困境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左翼启蒙派文艺思潮产生于20世纪30、40年代的左翼文艺运动中,在五四启蒙思潮和鲁迅思想与创作的影响下,一批被称为“鲁迅后期弟子”的左翼作家与其他有共同思想倾向的作家一道,逐步形成了一个松散的文艺派系,他们在左翼文艺向工农兵文艺转型过程中仍然坚守着相对自由开放的思想观念和文艺理念,力图将五四启蒙思想融进日益意识形态化的理论与创作中去,从而呈现出与左翼功利派倡导的工农兵文艺思潮明显差异的理论品格和文艺形态。
     左翼文艺运动不仅是20世纪30——80年代中国文艺领域的重大历史现象,而且也是该时期中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关键问题,甚至还是同时期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提出“左翼启蒙派文艺思潮”这样一个语词具有跨学科的重大学术意义。首先,引入这一概念,能够深化对左翼作家文艺创作及文艺思想的认识,探寻左联前后、40年代与建国后三个历史时期左翼文艺运动的内在肌理和脉络,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左翼作家的文学活动纳入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史的整体框架予以观照,从宏观上分析、把握文学史上的相关分歧,并进而形成关于左翼文艺运动的整体观。其次,明确提出这一概念,可以具体分析把握这一文艺思潮的理论特质与思想特征,有利于将其与左翼功利派文艺思潮予以明晰、透彻的区分,并从这一特殊角度探寻五四启蒙话语的具体走向与潜在变化。再次,使用这一概念,可以深化对20世纪30——80年代一系列政治文化事件的认识,探寻其中的内在逻辑,挖掘相关的规律性内涵。
     具体来说,左翼启蒙派发端于左联后期,并逐渐在1940年代的解放区和国统区呈现出不同的存在样态,解放区左翼启蒙派是毛泽东《讲话》精神所规训的主要对象,而国统区左翼启蒙派则无意中成为《讲话》精神统一文坛的主要障碍。在与左翼功利派文艺思想的对峙过程中,左翼启蒙派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文艺思想,首先,从创作主体的角度尝试文学本体论的建构,尽可能地维护文艺的本体地位。其次,在文艺与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上,承认文艺在一定程度上服务于政治任务的前提下,重视艺术批判现实的功能,自觉地策动了在日益全能化的意识形态围困下的艺术突围,尽可能地为文学活动争得一处相对独立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再次,在文艺功利性问题上,相对于左翼功利派极力强调的政治功利,左翼启蒙派则重视文艺对国民精神的提升,着力追求启蒙功利与革命功利的统一。此外,左翼启蒙派还澄明了左翼功利派对五四主流文学观念的遮蔽,捍卫了启蒙主义文学传统的价值与存在意义。
     无论是在中国现代的思想文化版图上,还是在中国现代文坛上,左翼启蒙派作家都是相当独特的、不容忽视的一种精神现象。与新月派、京派、“第三种人”等具有自由主义倾向的作家追求社会的渐变与改良不同,左翼启蒙派认同中共领导的社会革命,具有更炽热的现实参与情怀;相对于左翼功利派较单纯的社会革命诉求,左翼启蒙派作家追求思想启蒙与社会革命的统一,也就是说,他们尽力把民族解放、社会解放与人的解放协调起来,达到一种理想的全方位的革命境界,因而在中共领导的革命阵营内部呈现出比左翼功利派更为复杂的政治意识。
     作为具有启蒙主义和人道主义色彩的革命者,左翼启蒙派作家在审视革命中的个体生存状态时发现,革命在打破既有的封建奴役之后又重新使个体陷入被忽视被奴役的状态,其根本原因在于,革命并没有祛除革命者意识深处的封建观念,没有建构起对于个体的人道关怀。而当他们试图把生命本位与个性解放的观念引入革命文艺阵营内部、改造革命过程中人的精神素质的时候,他们却遭受到左翼功利派的“规训与惩罚”,他们自身连同其启蒙努力一起陷入了历史性的困境。然而,尽管左翼启蒙派作家先后都遭到清洗,但他们却以自身的追求彰显了鲁迅开创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传统。
The Left-Wing Literary Thoughts originated in the Left-Wing Literary Movement in 1930s and 1940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May 4th Movement and Lu Xun’s thoughts on literature, a loose literary school emerged, which was mainly composed of the Left-Wing writers named“the disciple of Lu Xun”and other writers with the same theoretical orientation. They insisted on a relatively free idea of literature, and attempted to unite the Enlightenment thoughts with the literary theory and artistic creation which were imbued with ideology, thus presented a kind of literary theory quite different from that advocated by the Left-Wing Utilitarian School.
     The Left-Wing Literary Movement is not only a very important historical phenomenon in the field of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20th century, but also an important issue in the Chinese cultural fields, even one of the main subjects in the political sphere. Therefore, the introduction of“the Left-Wing Enlightened Literary Thoughts”is of cross-disciplinary significance: Firstly, it can (i)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literary works and thoughts of the Left-Wing writers, (ii) demonstrate the fine-grained picture of the Left-Wing Literary Movement in the three historical periods, namely, around the foundation of the Left-Wing Union, the 40s, and after the found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ii) put the literary activities of the Left-Wing writers in different periods and places into the overall frame of the developmental history of the Chines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which will help globally analyze and comprehend the relevant disagreement in literary history and develop an integral viewpoint of the Left-Wing Literary Movement. Secondly, it can help grasp the theoretical attributes and ideological features, which is helpful in distinguishing from the Left-Wing Utilitarian Literary Thoughts and exploring the future and potential changes of the Enlightenment discourse since the May 4th Movement. Finally, it can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rinsic relationship of a series of political and cultural events from 1930s to 1980s, and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logic and regularity between the events.
     In 1940s, the Left-Wing Enlightenment Literary Thoughts developed into distinct state in the border area governed by CPC and in the KMT controlled area. In the former case, it was among the main targets criticized by Mao’s Yan’an Speech, but in the later case, it was among the main obstacles in unifying the literary schools under the spirit of the Yan’an Speech.
     A series of distinctive literary notions emerged among the writers of the Left-Wing Enlightenment Literary School in their artistic activities when it stood against the Utilitarian School. The notions are as follows: Firstly, they attempted to construct and protect the ontological status of literature. Secondly, f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and art and ideology, they claimed to serve the politics by promoting the spirit of folks as well as the participants of revolution while recognizing that literature should serve the politics; they attached importance to the critical role of literature, and contrived consciously literature’s emancipation from ideology so as to win for literature a relatively free space for its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Thirdly, for the utility of literature and art, unlike the Left-Wing pragmatists who stressed the political utility of literature, the Left-Wing Enlightenment School concerned with the human fate and emancipation, stressed the literature’s role in promoting the common’s spirit, and pursued the unification of the Enlightenment task and the revolutionary task. Finally, the Left-Wing Enlightened Literature School insisted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May 4th Move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lightenment so that they can uncover the key thoughts of the Movement which had been covered by the Left-Wing Utilitarian Literature School, thus defended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Enlightened literary tradition.
     The Left-Wing Enlightenment writers are a spiritual phenomenon that cannot be ignored, for they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not only in the contemporary literary circle but also in modern literature in China. They, unlike the writers of New Crescent School, Beijing School and the“third kind of people”who sought after the steady reforms of the society, agreed with the social revolution led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participated in it with enthusiasm. Also in contrast to the Utilitarian School’s appeal to social revolution, they hoped to unite the social revolution with the spirit revolution. That is, they tried to coordinate the nation’s emancipation with the social emancipation and human’s emancipation to achieve a wholesome revolutionary state. So the political consciousness is more complex among the revolutionary camp led by CPC than in the Left-Wing Utilized Literature School.
     When reviewing the subsistent condition of the individuals in revolution, the Left-Wing Enlightenment writers, as revolutionists with Enlightenment and Humanism concern, realized that the individuals after emancipated from the of feudal cage were put into another slavery state. The reasons resided in the fact that revolution failed to remove the feudal thoughts rooted deep inside the revolutionists, and as a result, humanitarianism was not established. They found that the Left-Wing Utilitarian Literature School regarded both literature and art and human beings as the tool of revolution, and revolution was alienated into fetishism. However, when they attempted to introduce the idea of human freedom into the revolution camp in order to abolish the slavery of fetishism and modify the revolutionary spirit, they were disciplined and chastised by the Left-Wing Utilitarian School, and were consequently plunged into a historical dilemma. Although most of the Left-Wing Enlightenment writers were purged, they exemplified the spirit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intellectuals started by Lu Xun with their steadfast pursuit.
引文
4支克坚等:《鲁迅的启蒙主义、革命文学成败得失及其他——支克坚先生访谈录》,《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第77页。
    5王富仁:《胡风的深刻性和独创性》,《文学评论》1988年第5期,第20页。
    6梅志:《胡风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660页。
    
    7刘思谦:《丁玲与左翼文学》,《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11期,第112页。
    8陈早春等:《冯雪峰评传》,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248页。
    9刘增杰:《文学的潮汐》,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46页。
    10同上,第147页。
    11袁盛勇:《鲁迅:从复古走向启蒙》,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第133页。
    12温儒敏:《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87页。
    13陈顺馨:《周扬和胡风: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影响的不同接受》,《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7年第3期,第207页。
    14王嘉良等:《中国新文学现实主义形态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第53页。
    15陈思和:《当代立场与新文学传统》,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57页。
    16王福湘:《悲壮的历程》,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17页。
    17刘川鄂:《鲁迅的超越性:在左联与自由主义文学流派之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4期,第114—115页。
    18赵歌东:《启蒙与革命的双重变奏》,《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6期,第13页。
    19严家炎:《胡风在四五十年代文学转型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第2期,第92页。
    20同上,第93页。
    21严家炎:《胡风在四五十年代文学转型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第2期,第93页。
    22同上,第94页。
    23支克坚:《胡风论》,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63页。
    
    24支克坚:《胡风论》,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50页。
    25同上,第162—163页。
    26张永泉:《个性主义的悲剧——解读丁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2页。
    28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文化批判》第2号(1928年2月15日)。
    29成仿吾:《全部的批判之必要——如何才能转换方向的考察》,《创造月刊》第1卷第10期(1928年3月1日)。
    30钱杏邨:《批评的建设》,《太阳月刊》5月号(1928年5月1日)。
    31忻启介:《无产阶级艺术论》,《流沙》半月刊第4期(1928年5月1日)。
    32林伟民:《中国左翼文学思潮》,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49页。
    
    33鲁迅:《鲁迅杂文全集》,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08页。
    34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93页。
    35鲁迅:《鲁迅全集》,第12卷,第8页。
    36阳翰笙:《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的经过》,《左联回忆录》(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64页。
    37夏衍:《“左联”成立前后》,同上,第37页。
    38《冯雪峰谈“左联”》,《新文学史料》,1980年,第1期,第5页。
    
    39胡风:《〈胡风评论集〉后记》,《胡风全集》第3卷,第584页。
    40参见黄乔生:《鲁迅与胡风》,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73页。
    41同上,第73——74页。
    
    42梅志:《胡风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288页。
    43吴福辉:《沙汀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161页。
    
    44《鲁迅全集》,第6卷,第148页。
    45同上,第12卷,第606页。
    
    46《鲁迅全集》,第13卷,第116页。
    47同上,第6卷,第148页。
    48《鲁迅全集》,第13卷,第349页。
    49同上,第379页。
    50茅盾:《“左联”的解散和两个口号的论争》,《新文学史料》,1983年第2期,第6页。
    
    51《雪峰文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105页。
    52梅志:《胡风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311——312页。
    
    53季强:《聂绀弩谈〈动向〉和〈海燕〉》,《新文学史料》1981年第4期,第232页。
    54萧三:《给左联的信》,《文学运动史料选》,第2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第331页。
    
    55《徐懋庸回忆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87页。
    56同上,第88页。
    57转引自黄乔生:《鲁迅与胡风》,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35页。
    58周扬:《关于国防文学》,《“两个口号”论争资料选编》,第231页。
    59冯雪峰:《有关一九三六年周扬等人的行动以及鲁迅提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的经过》,《新文学史料》1979年第2期,第250页。
    60同上,第251页。
    61胡风:《人民大众向文学要求什么?》,《胡风全集》第2卷,第406—407页。
    62徐懋庸:《“人民大众向文学要求什么?”》,《光明》第1卷第1期;转引自《“两个口号”论争资料选编(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277页。
    
    63茅盾:《我走过的路》(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第72页。
    64《鲁迅杂文全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873页。
    65同上,第876——877页。
    66冯雪峰:《在北京鲁迅博物馆的谈话》,《雪峰文集》,第4卷,第503页。
    66[美]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革命的中国的兴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第233页。
    67[美]费正清等:《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王建朗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36页。
    
    68刘增杰:《文学的潮汐》,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06页。
    69同上,第108页。
    70吴福辉:《沙汀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年,204页。
    71何其芳:《我歌唱延安》,《文艺战线》,1939年创刊号。
    72何其芳:《文学之路》,《解放日报》,1942年5月19日。
    73陈学昭:《边区是我们的家!》,《解放日报》,1943年8月3日。
    74张闻天:《文艺战线上的关门主义》,1932年11月3日《斗争》(中共中央机关报),转引自王福湘著《悲壮的历程——中国革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史》,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08页。
    75江震龙:《解放区散文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第53页。
    76程中原:《张闻天传》,当代中国丛书编辑部,2006年,第15页。
    77洛甫:《抗战以来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运动与今后任务》,1940年4月10日《解放》周刊第103期。
    78同上。
    79社论《奖励自由研究》,《解放日报》1941年6月7日。
    
    80赵浩生:《周扬笑谈历史功过》,《新文学史料》1979年第2期,第239页。
    81徐庆全:《周扬与冯雪峰》,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07页。
    82何其芳:《何其芳文集》,第2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第83页。
    83刘增杰:《文学的潮汐》,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21页。
    84黄妍:《暴露与歌颂——延安鲁艺文人创作理论与实践的演变》,《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第164页。
    85王培元:《延安鲁艺风云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58页。
    86《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72页。
    
    87《周扬文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333——334页。
    88《人与人间——萧军回忆录》,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第346页。
    89雷加:《四十年代初延安文艺活动(三)》,《新文学史料》,1981年第4期,第211页。
    90毛泽东:《整顿学风党风文风——二月一日在党校开学典礼的演说》,《解放日报》1942年4月27日。
    
    91玉良:《罗烽、白朗蒙冤散记》,《新文学史料》1995年第2期,第180页。
    92罗烽:《还是杂文的时代》,1942年3月12日《解放日报·文艺》。
    931942年3月9日《解放日报·文艺》。
    
    941942年3月9日《解放日报·文艺》。
    951942年3月13日、3月23日《解放日报·文艺》。
    96朱鸿召:《延安日常生活中的历史(1937—1947)》,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5——26页。
    97同上,第28页。
    98程光炜:《艾青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9年1月,第332页。
    99王实味:《野百合花》(一、二),《解放日报·文艺》1942年3月13日。
    100王实味:《野百合花》(一、二),《解放日报·文艺》1942年3月13日。
    
    101黄昌勇:《王实味:野百合花》,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第50——51页。
    102朱鸿召:《王实味文存》,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第332页。
    
    103周文:《从鲁迅的杂文说到实味》,《解放日报》1942年6月16日,第4版。
    104温济泽:《斗争日记——中央研究院座谈会的日记》,《解放日报》1942年6月28日,第4版。
    105胡乔木:《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49页。
    106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50页。
    107萧军:《人与人间——萧军回忆录》,第368页。
    108吴福辉:《沙汀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213页。
    109吴福辉:《沙汀传》,第308页。
    110《康克清谈朱德革命实践中的一些重要情节》,北京:《文献与研究》1984年,第1期。
    111朱鸿召:《延安日常生活中的历史(1937—1947)》,第93页。
    
    112《徐懋庸回忆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7月,第101页。
    113吴福辉:《沙汀传》,第228页。
    114毛泽东:《整顿学风党风文风》,《解放日报》,1942年4月27日。
    115《解放日报》,1942年2月22日。
    116江震龙:《解放区散文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第47页。
    117高杰:《流动的火焰》,《传记文学》(北京)1997年第5期,第78页。
    118《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9月版,第54页。
    119参见朱鸿召:《延安日常生活中的历史(1937——1947)》,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10——117页。
    120艾克恩:《延安文艺运动纪盛》,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第364页。
    121朱鸿召:《延安日常生活中的历史(1937——1947)》,第121页。
    122胡风:《胡风三十万言书》,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8页。
    123同上,第61页。
    124周扬在该书写的《序言》指出,《讲话》“给革命文艺指示了新方向,这个讲话是中国革命文学史、思想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文献”。该文把毛泽东关于文艺问题的论述与马、恩、列、斯等经典作家的论述并列,认为《讲话》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一部分。——参见《周扬文集》第1卷,第454页。
    125丁玲:《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前前后后》,《新文学史料》82年第2期,第46页。
    126《文艺工作者要同工农兵结合》,《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427页。
    127陈越:《政治与哲学——阿尔都塞读本》,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36页。
    128同上,第364页。
    129同上,第361页。
    130参见王丽丽:《在文艺与意识形态之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85页。
    131黄昌勇:《王实味:野百合花》,第237——238页。
    132孙犁:《关于丁玲》,1986年3月19日《人民日报》。
    133刘白羽:《心灵的历程》,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388页。
    134《丁玲全集》,第10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84页。
    135参见江震龙:《解放区散文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第90页。
    136转引自黄樾:《延安四怪》,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年,第64—65页。
    
    137吴奚如:《郭沫若同志和党的关系》,《新文学史料》1980年,第2期,第131页。
    138同上,第130——131页。
    139龚济民:《郭沫若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年,第226页。
    140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第530页。
    141吴奚如:《我所认识的胡风》,《鲁迅研究资料》,第9辑,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49页。
    142同上。
    143胡风:《愿和读者一起成长——<七月>代致辞》,《七月》创刊号,参见《胡风全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98——499页。
    
    144马蹄疾:《胡风传》,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35页。
    145吴永平:《隔膜与猜忌——胡风与姚雪垠的世纪纷争》,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7页。
    146《人与人间——萧军回忆录》,第325页.
    
    147同上,第326页。
    148同上,第329页。
    149《人与人间——萧军回忆录》,第330页。
    150《丁玲全集》,第12卷,河北人民出版社,第21页。
    151《丁玲全集》,第12卷,第25页
    
    152同上,第32页。
    153马蹄疾:《胡风传》,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39页。
    154《雪峰文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113页。
    155同上,第204页。
    156同上,第170页。
    157同上,第31页。
    158《聂绀弩全集》,第一卷,武汉:武汉出版社,2004年,第175——185页。
    159《聂绀弩全集》,第一卷,第146页。
    160同上,第14——15页。
    
    161彭燕郊:《荃麟——共产主义的信徒》,《新文学史料》,1997年,第2期,第91页。
    162胡乔木:《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第60页。
    
    1631943年9月11日《致舒芜》,《胡风全集》,第9卷,第472页。
    164舒芜:《回归“五四”后序》,《新文学史料》,1997年第2期,第144页。
    
    
    165《胡风全集》,第6卷,第312页。
    166《胡风全集》,第7卷,第625页。
    167蔡仪:《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第2编,“理论·论争”第1集,第624页。
    168蔡仪:《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第2编,“理论·论争”第1集,第665—671页。
    169王丽丽:《在文艺与意识形态之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35页。
    
    170转引自马蹄疾:《胡风传》,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62页。
    171《胡风全集》,第3卷,第292页。
    172同上,第500页。
     173《胡风全集》,第7卷,第624页。
    174《雪峰文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152页。
    175《雪峰文集》,第2卷,第152页。
    176同上,第154页。
    177茅盾:《走在民主运动的行列中》,《新文学史料》,1986年,第2期,第26页。
    178《邵荃麟评论选集》(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237—238页
    
    179乔木:《文艺创作与主观》,《大众文艺丛刊》,第2辑。
    180《胡风全集》,第6卷,第514页。
    
    181《胡风全集》,第6卷,第516页。
    182同上。
    
    183贾植芳:《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新文学史料》,1992年第1期,第45页。
    184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6—27页。
    185张毓茂:《萧军传》,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年,第253—255页。
    186萧军:《三周年“八·一五”和第六次劳动“全代大会”》,《文化报》,第53期;见刘芝明等编《萧军思想批判》,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223页。
    187萧军:《人与人间——萧军回忆录》,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第476页。
    188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38页。
    189萧军:《人与人间——萧军回忆录》,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第399页。
    190塞上:《“来而不往非礼也”的作者剖白》,见刘芝明等编《萧军思想批判》,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203—204页。
    191《文化报》1948年元旦《新年献辞》,见刘芝明等编《萧军思想批判》,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210—213页。
    192萧军:《解答》,《文化报》第61期,见刘芝明等:《萧军思想批判》,第53页。
    193萧军:《政、教泛谈》,原载《文化报》半月增刊,第5期;同上,第217页。
    
    194萧军:《偷花者》,《文化报》第49期,同上,第251—252页。
    195刘芝明等:《萧军思想批判》,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12—13页。
    
    196萧军:《政、教泛谈》,原载《文化报》半月增刊第5期,《萧军思想批判》,第216页。
    197黄玄:《丑角杂谈》,《文化报》第51期,同上,第219页。
    
    198萧军:《抚今追昔录》,《文化报》第53期,同上,第220页。
    1991948年8月26日《生活报》社论《斥〈文化报〉的谬论》,同上,第114页。
    200[俄]别尔嘉耶夫:《俄罗斯思想的宗教阐释》,邱运华等译,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第40页。
    
    201彭康:《革命文艺与大众文艺》,1928年11月10《创造月刊》,第2卷,第4期。
    2021948年8月26日《生活报》社论《斥〈文化报〉的谬论》,见刘芝明等:《萧军思想批判》,第114页。
    2031948年10月6日《生活报》社论《论“言论自由”》,见刘芝明等:《萧军思想批判》,第149页。
    204沙英:《论战争与革命战争——并驳斥萧军的战争论》,同上,第178页。
    
    205《创造月刊》,第2卷,第4期,第181页。
    206刘小清:《红色狂飙——左联实录》,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第410—412页。
    207萧军:《“古潭里的声音”之四——驳《生活报》的胡说》,见刘芝明等:《萧军思想批判》,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275页。
    
    208杨扬:《试论建国初期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江汉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第9页。
    209《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22——23页。
    210于风政:《改造》,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1页。
    211同上,第57页。
    212杨扬:《试论建国初期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江汉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第9页。
    213于风政:《改造》,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01页。
    214《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第209页。
    215《周恩来传》,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1190页。
    216杨扬:《试论建国初期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第11页。
    217高华:《“肃AB团”事件的历史考察》,http://www.tecn.cn/thinktank/gaohua.html/2005-1-12.
    
    218《胡风全集》,第6卷,第107页。
    219晓风:《胡风路翎文学书简》,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152页。
    220参见林默涵:《胡风事件的前前后后》,《新文学史料》,1989年,第3期,第10——11页。
    221《鲁迅全集》,第6卷,第44页。
    222黄乔生:《鲁迅与胡风》,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23页。
    
    223《胡风文艺思想批判论文汇集》(二集),作家出版社,1955年。
    2241952年6月8日《人民日报》编者按。
    225参见林默涵:《胡风事件的前前后后》,《新文学史料》,1989年第3期,第13页。
    226李辉:《胡风集团冤案始末》,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07页。
    227李辉:《胡风集团冤案始末》,第108页。
    
    
    228《胡风全集》,第6卷,第126页。
    229《胡风全集》,第6卷,第130页。
    
    230《胡风全集》,第6卷,第302——303页。
    231《胡风全集》,第6卷,第304页。
    232《胡风文艺思想批判》(三集),作家出版社,1955年,第18页。
    
    2331955年5月13日《人民日报》编者按。
    2341955年6月10日《人民日报》编者按。
    
    
    2351955年5月23日的《人民日报》。
    236《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关于丁玲、陈企霞反党小集团活动及对他们的处理意见的报告》
    
    237中国作家协会编:《对丁、陈反党集团的批判》,第14——15页。
    238黎之:《文坛风云录》,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01页。
    239中国作家协会:《对丁、陈反党集团的批判——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扩大会议上的部分发言》(1957年9月),第52——53页。
    
    240《雪峰文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500页。
    241《雪峰文集》,第2卷,,第495页。
    242同上,第506——507页。
    243同上,第496页。
    244参见陈早春等:《冯雪峰评传》,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第529页。
    245程光炜:《艾青传》,第449页。
    246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22页。
    
    247刘忠:《思想史视野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2——53页。
    248《鲁迅全集》,第8卷,1981年,第24——25页。
    249《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第51页。
    250刘晓丽:《殊途同归的启蒙姿态》,《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第115页。
    
    251鲁迅:《答有恒先生》,《鲁迅杂文全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77页。
    252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下),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842页。
    
    253《鲁迅全集》第3卷,第421页。
    254同上,第421页。
    255同上,第418——419页。
    256同上,第7卷,第118——119页。
    
    257鲁迅:《门外文谈》,《鲁迅杂文全集》,第736页。
    258鲁迅:《中国语文的新生》,《鲁迅杂文全集》,第738页。
    259《鲁迅全集》,第4卷,第301页。
    260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5页。
    
    261鲁迅:《回忆鲁迅》,《雪峰文集》,第4卷,第203页。
    262《鲁迅全集》,第8卷,第31页。
    263《鲁迅杂文全集》,第387页。
    
    264鲁迅:《习惯与改革》,《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224页。
    265同上,第223页。
    266《鲁迅全集》,第8卷,第225页。
    
    267鲁迅:《半夏小集》,《鲁迅杂文全集》,第894页。
    268鲁迅:《文艺的大众化》,《鲁迅全集》第7卷,第349页。
    269白刚等:《超越启蒙:马克思哲学的本真精神》,《理论学刊》,2008年,第6期,第63页。
    270朱献贞:《启蒙者如何面对革命》,《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第62页。
    
    271《鲁迅杂文全集》,第264页。
    272鲁迅:《文艺与政治的歧途》《鲁迅杂文全集》,第934页。
    273同上,第934——935页。
    274《文艺与革命》,《鲁迅全集》,第4卷,第84页。
    275《鲁迅书信集·致李桦,1935年6月16日》,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第831页。
    276刘纳:《论“五四”新文学》,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263页。
    277刘再复:《刘再复集——寻找与呼唤》,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73页。
    278《胡风全集》,第2卷,第76页。
    279梅琼林:《一个新视角:胡风的作家人格论》,《江汉论坛》1993年5月。
    280项黎:《论艺术态度和生活态度》,见蔡仪主编:《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第2编,“理论·论争”第1集,第694——695页。
    
    281程光炜:《艾青传》,第227页。
    282《艾青全集》,第3卷,花山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392页。
    283同上,第30页。
    
    284《人与人间——萧军回忆录》,第346页。
    285朱鸿召:《王实味文存》,第134页。
    286同上,第134——135页。
    
    287温儒敏:《革命现实主义的流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1——53页。
    288《胡风全集》,第3卷,第186——188页。
    289胡风:《关于题材,关于技巧,关于接受遗产》,《胡风全集》,第3卷,第79页。
    
    290胡风:《置身在民主的斗争里面》,《胡风全集》,第3卷,第186——187页。
    291《雪峰文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167页。
    292《雪峰文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203——204页。
    293冯雪峰:《艺术力及其他》,《雪峰文集》,第3卷,第236页。
    
    294冯雪峰:《可悲的结交种种》,《雪峰文集》,第3卷,第136——137页。
    295丁玲:《作家与大众》,《丁玲全集》,第7卷,第43页。
    296丁玲:《我的创作经验》,《生活·创作·修养》,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第6页。
    297刘增杰等:《抗日时期延安及各抗日民主根据地文学运动资料》(以下简称《运动资料》,上)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42页。
    298《艾青全集》,第5卷,花山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366页。
    299艾青:《诗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172页。
    300艾青:《诗论》,第186页。
    301《艾青全集》,第3卷,花山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94页。
    302张景超:《文化批判的背反与人格——中国知识分子问题报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91页。
    303吕荧:《人的花朵——艾青与田间合论》,《七月》,第6集,第3期。
    304路翎:《一个共患难的友人和导师》,晓风:《我与胡风——胡风事件三十七人回忆》,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67页。
    305《艾青全集》,第3卷,花山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20页。
    306艾青:《论抗战以来的中国新诗》,《艾青全集》,第3卷,花山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171——172页。
    
    307萧军:《萧军日记(1940)》,《新文学史料》,2007年,第3期,第32页。
    308艾青:《了解作家,尊重作家》,刘增杰等:《运动资料》(上),第117页。
    
    309艾青:《诗论》,第228——229页。
    310同上,第196页。
    
    311丁玲:《作家与大众》,《丁玲全集》,第7卷,第43页。
    312丁玲:《什么样的问题在文艺小组中》,刘增杰等:《运动材料》(上),第110页。
    313冯雪峰:《论民主革命的文艺运动》,《冯雪峰论文集》(中),第85——87页。
    
    314《胡风全集》,第3卷,第75——76页。
    315艾青:《诗论》,第157页。
    
    316曾永成:《文艺政治学导论》,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6页。
    317胡风:《大众化问题在今天》,《胡风评论集》(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13页。
    318冯雪峰:《并非浪费的论争》,《冯雪峰论文集》(中),第89页。
    
    319《冯雪峰论文集》(中),第48页。
    320《胡风全集》,第2卷,第582页。
    321同上,第3卷,第33页。
    322艾青:《诗论》,第166页。
    
    323丁玲:《作家与大众》,《丁玲全集》,第7卷,第43页。
    324周扬:《文学的真实性》,《周扬文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67页。
    
    325周扬:《关于政策和艺术》,《周扬文集》,第1卷,第476页。
    326《周扬文集》,第1卷,第476页。。
    
    327朱德发等:《20世纪中国文学理性精神》,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第177——178页。
    328《鲁迅杂文全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64页。
    329《对于文学运动几个问题的意见》,《雪峰文集》,第2卷,第25页。
    330艾青:《诗论》,第165页。
    331罗烽:《漫谈批评》,刘增杰等:《运动资料》(上),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93页。
    332王实味:《政治家·艺术家》,刘增杰等:《运动资料》(上),第348——349页。
    333艾青:《我对于目前文艺上几个问题的意见》,1942年5月15日《解放日报》,转引自刘增杰等:《运动资料》(上),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41页
    334艾青:《了解作家,尊重作家》,参见刘增杰等:《运动资料》(上),第117页。
    335杜蘅语,转引自程光炜:《艾青传》,十月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126——127页。
    
    336艾青:《诗论》,第213页。
    337参见刘增杰等:《运动资料》(上),第115页
    338艾青:《诗论》,第177页。
    339《雪峰文集》,第2卷,第192——193页。
    
    340《现实主义在今天》,《胡风评论集》(中),第319页。
    341《论现实主义的路》,《胡风全集》,第3卷,第545页。
    342《胡风全集》,第3卷,第555页。
    
    343朱德发等著:《20世纪中国文学理性精神》,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第177——178页。
    344《冯雪峰论文集》(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07页。
    345《冯雪峰论文集》(中),第89页。
    
    346林贤治:《人间鲁迅》(所记牛汉的发言),《读书》1998年,第9期,第98页。
    347李丕显:《简论冯雪峰的主体性实践论文艺观》,《成都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第34页。
    348艾青:《我对于目前文艺上几个问题的意见》,《运动资料》(上),第141页。
    349胡风:《人生·文艺·文艺批评》,《胡风评论集》(下),第29页。
    350胡风:《答文艺问题上的若干质疑》,《胡风评论集》(下),第39页。
    351《胡风全集》,第3卷,第22页。
    
    352冯雪峰:《文艺与政论》,《冯雪峰论文集》(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91页。
    353《冯雪峰论文集》(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47页。
    354《冯雪峰论文集》(中),,第48——49页。
    355胡风:《胡风全集》,第3卷,第34页。
    356《胡风评论集》(上),第105页
    357丁玲:《真》,《丁玲全集》,第7卷,第41页
    358艾青:《我对于目前文艺上几个问题的意见》,刘增杰等:《运动资料》(上),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41页。
    
    359冯雪峰:《题外的话》,《雪峰文集》,第2卷,第366页。
    360冯雪峰:《论艺术力及其它》,《雪峰文集》,第3卷,第224页。
    361李辉:《胡风集团冤案始末》,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71页。
    362丁玲:《作家与大众》,《丁玲全集》,第7卷,第43页。
    363艾青:《了解作家,尊重作家》,刘增杰等:《运动资料》(上),第117页。
    364艾青:《我对于目前文艺上几个问题的意见》,同上,第141——142页。
    365艾青:《诗论》,第175页。
    366艾青:《我对于目前文艺上几个问题的意见》,刘增杰等:《运动资料》(上),第142页。
    367支克坚:《胡风论》,第165页。
    368《民族革命战争与文艺》,《胡风全集》,第2卷,第557页。
    369参见支克坚:《胡风论》,第24页。
    
    370冯雪峰:《论阿Q正传》,《雪峰文集》第4卷,第109页。
    371支克坚:《胡风论》,第150页。
    
    372《胡风全集》,第3卷,第41——42页。
    373丁玲:《大度、宽容与〈文艺月报〉》,《丁玲全集》,第7卷,第49——50页。
    
    374丁玲:《我们需要杂文》,同上,第59页。
    375萧军:《鲁迅研究丛刊第一辑·前记》,见“汇编本”第3卷,第417页。
    376罗烽:《还是杂文的时代》,刘增杰等:《运动资料》(上),第118——119页。
    
    377《周扬选集》,第1卷,第399页。
    378艾青:《了解作家,尊重作家》刘增杰等:《运动资料》(上),第117页。
    379《鲁迅杂文全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52页。
    
    380同上,第75——76页。
    381同上,第67页。
    382胡风:《置身在为民主的斗争里面》,《胡风全集》第3卷,第189页。
    
    383《胡风全集》,第2卷,第763—764页。
    384同上,第763—764页。
    385支克坚:《胡风论》,第15——16页。
    386《雪峰文集》,第2卷,第61——62页。
    387同上,第169页。
    
    388同上,第156——157页。
    389《丁玲全集》,第7卷,第59页。
    390罗烽:《还是杂文的时代》,刘增杰等:《运动资料》,第118——119页。
    
    391丁玲:《适合群众与取媚群众》,《丁玲全集》,第7卷,河南人民出版社,第22页。
    392陈伯达:《关于王实味——在中央研究院座谈会上的发言》,《王实味文存》,第193页。
    393《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85页。
    
    394《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第119页。
    395高华:《从丁玲的命运看革命文化生态中的文化、权力与政治》,《炎黄春秋》,2008年,第4期,第57页。
    396《毛泽东文艺论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259——260页。
    
    397周扬:《从民族解放运动中来看新文学的发展》,《周扬文集》,第1卷,第273页。
    398周扬:《王实味的文艺观与我们的文艺观》,《周扬文集》,第1卷,第404页。
    399林默涵:《胡风的反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文艺报》,1953年,第2期。
    400支克坚:《胡风论》,第92——93页。
    401张永泉:《个性主义的悲剧——解读丁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146页。
    402萧军:《“纪念鲁迅:要用真正的业绩!”》,1941年10月21日《解放日报》第4版。
    403丁玲:《四十年前的生活片断》,《新文学史料》,1993年,第2期,第18页。
    
    404张永泉:《个性主义的悲剧——解读丁玲》,第145页。
    405[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61——262页。
    406周扬:《我们的态度》,《周扬文集》,第1卷,第261页。
    407周扬:《新的现实与文学上的新的任务》,同上,第256页。
    
    408周扬:《抗战时期的文学》,《周扬文集》,第1卷,第236——237页。
    409《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第697——698页。
    
    410同上,第698页。
    411周扬:《一个伟大的民主主义现实主义者的路》,《周扬文集》,第1卷,第280——282页。
    
    412周扬:《精神界之战士》,《周扬文集》,第1卷,第348页。
    413袁盛勇:《鲁迅:从复古走向启蒙》,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第151页。
    414徐懋庸:《注释者的声明》,见《1913—1983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第3卷,第1296—1297页。
    415陈涌:《三年来文艺运动的新收获》,《解放日报》1946年10月19日第4版。
    416陈涌:《一个伟大的知识分子的道路》,《鲁迅论》,第12页。
    
    417王实味:《政治家·艺术家》,《王实味文存》,第135页。
    418胡风:《关于鲁迅精神的二三基点》,《胡风全集》,第2卷,第502页。
    419胡风:《文学上的五四——为五四纪念写》,《胡风全集》,第2卷,第623——624页。
    420《胡风全集》,第2卷,第286——287页。
    423于潮:《论生活态度与现实主义》,见蔡仪主编:《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第2编,“理论·论争”第1集,第627页。
    424同上书,第623页。
    425《雪峰文集》,第2卷,第95页。
    426《雪峰文集》,第2卷,第123页。
    
    427参见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第566页。
    428《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年,第499—500页。
    429同上,第667页。
    
    430周扬:《周扬文集》,第1卷,第294页。
    431周扬:《周扬文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263页。
    432参见朱鸿召:《王实味文存》,第111页。
    433参见朱鸿召:《王实味文存》,第114页。
    434胡风:《论民族形式问题》,《胡风全集》,第2卷,第774页。
    435《〈胡风评论集〉后记》,《胡风全集》,第3卷,第612页。
    
    436王实味:《文艺民族形式问题上的旧错误与新偏向》,《王实味文存》,第109页。
    437同上,第123——124页。
    438黄昌勇:《砖瓦的碎影——中国现代文学论》,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06页。
    439萧军:《萧军日记(1940)》,《新文学史料》,2007年底3期,第22页。
    
    440《何其芳文集》,第4卷,第397页。
    441李泽厚:《记中国现代三次学术论战》,《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下),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901页。
    
    442贾振勇:《超越幻想的锁链——意识形态视野中的左翼文学思潮》,(国家图书馆收藏)博士论文,第13页。
    443[美]格里德:《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368页。
    
    444参见舒芜:《〈回归“五四”〉后序》,《新文学史料》,1997年,第2期,第130页。
    445同上,《新文学史料》,1997年,第2期,第130页。
    446贾振勇:《超越幻想的锁链——意识形态视野中的左翼文学思潮》,(国家图书馆收藏)博士论文,第12页。
    
    447《胡风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671页。
    448《鲁迅杂文全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709页。
    449《鲁迅全集》,第1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第539页。
    450《鲁迅杂文全集》,第709页。
    
    451《雪峰文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133页。
    452陈早春等:《冯雪峰评传》,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第39——40页。
    453许广平:《欣慰的纪念》,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第88页。
    454《艾青全集》,第5卷,花山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352页。
    
    455曾永成:《文艺政治学导论》,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6页。
    456叶炜:《胡风的革命心态》,《粤海风》,2007年第4期,第54页。
    457施蛰存:《最后一个老朋友——冯雪峰》,《新文学史料》,1983年第2期,第203页。
    
    458鲁迅:《革命时代的文学》,《鲁迅杂文全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64页。
    459同上,266页。
    460周海婴:《鲁迅与我七十年》南海出版公司,2001年,第371页。
    461《胡风全集》,第3卷,第34页。
    462同上,第208页。
    463《人与人间——萧军回忆录》,第338——339页。
    464同上,第401页。
    
    465《人与人间——萧军回忆录》,第393页。
    466宋金寿:《为王实味平反的前前后后》,《王实味文存》,朱鸿召,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第385页。
    467萧军:《人与人间——萧军回忆录》,第366页。
    468黄樾:《延安四怪》,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年,第62页。
    
    469陈早春等:《冯雪峰评传》,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248—249页。
    470高力克:《五四的思想世界》,学林出版社,2003年,第1页。
    
    471高力克:《五四的思想世界》,学林出版社,2003年,,第5-6页。
    472鲁迅:《〈草鞋脚〉小引》,《鲁迅全集》,第6卷,第20页。
    
    473《人与人间——萧军回忆录》,第397页。
    474《抚今追夕录》,刘芝明等:《萧军思想批判》,作家出版社,1958年,第220页。
    475《胡风全集》,第3卷,第171页。
    476同上,第374页。
    477同上,第486页。
    
    478《胡风全集》,第3卷,第137——138页。
    479陈世球:《试论丁玲创作个性中的政治意识》,《邵阳师院学报》,2004年第1期,第63页。
    480同上。
    481《丁玲文集》,第4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61页。
    482萧军:《政、教泛谈》,《萧军思想批判》,作家出版社,1958年,第217页。
    
    483朱鸿召:《王实味文存》,第134——135页。
    484《胡风全集》,第3卷,第554页。
    485《胡风全集》,第3卷,第557页。
    486胡风:《论现实主义的路》,《胡风评论集》(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48页。
    487《置身在为民主的斗争里面》,《胡风评论集》(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21页。
    488《胡风全集》,第3卷,第190页。
    489《胡风全集》,第3卷,第525——526页。
    
    490《雪峰文集》第1卷,第151页。
    491许广平:《鲁迅和青年们》,1938年10月16日《文艺阵地》,第2卷,第1期。
    492参见戴光中:《胡风传》,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3页。
    493转引自马蹄疾:《胡风传》,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40页。
    
    494丁言昭:《别了,莎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29页。
    495黄乔生:《鲁迅与胡风》:第28——29页。
    496唐弢:《追忆雪峰》,转引自陈早春等:《冯雪峰评传》,第558页。
    497施蛰存:《最后一个老朋友》,《新文学史料》,1983年,第2期,第203页。
    498秋石:《冯雪峰性格对其一生的影响》,《粤海风》,2007年,第4期,第24——25页。
    
    499秋石:《冯雪峰性格对其一生的影响》,《粤海风》,2007年,第4期,第25页。
    500张毓茂:《我所知道的萧军先生》,《新文学史料》,1989年,第2期,第142页。
    501朱鸿召:《王实味文存》,第370页。
    502牛汉等:《原上草:记忆中的反右斗争》,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年,第386页。
    503丁玲:《“开会”之于鲁迅》,1940年8月《大众文艺》,第1卷第5期。《丁玲全集》第7卷所收的该文,删掉了上述比较尖锐的文字。——作者注。
    
    504朱鸿召:《王实味文存》,第370页。
    505参见黄樾:《延安四怪》,第25页。本节对此书借鉴较多,恕不再一一注明。
    
    506《萧军日记(1940)》,《新文学史料》,2007年第3期,第25页。
    507《人与人间——萧军回忆录》,第356页。
    508高杰:《流动的火焰》,《传记文学》(北京),1997年第5期,第78页。
    509程邵国:《林斤澜说》,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216页。
    
    510转引自陈早春等:《冯雪峰评传》:第558页。
    511同上,第558—559页。
    512同上,第87页。
    
    513楼适夷:《记胡风》,《我与胡风——胡风事件三十七人回忆》,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141937年7月29日《致梅志》。
    515陈纪滢:《三十年代作家记》,台湾成文出版社1980年版;转引自黄乔生著《鲁迅与胡风》,第185页。
    516参见李辉:《胡风集团怨案始末》,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16页。
    517曾卓的谈话,参见李辉:《胡风集团怨案始末》,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16页。
    518林默涵等:《胡风事件的前前后后》,《新文学史料》,1989年,第3期,第23页。
    519转引自戴光中:《胡风传》,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3页。
    
    5201951年12月给梅志的信。
    521雪苇:《我与胡风关系的始末》。转引自黄乔生:《鲁迅与胡风》,第187页。
    522陈纪滢:《三十年代作家记》,台湾成文出版社1980年版;转引自黄乔生著《鲁迅与胡风》185页。
    523高华:《红太阳是怎么升起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第326页。
    
    524蓝棣之:《毛泽东心中的鲁迅》,《南方文坛》,2001年第2期,第45页。
    525陈早春等:《冯雪峰评传》,第559页。
    
    526陈早春等:《冯雪峰评传》,第558页。
    527《谈周扬——张光年、李辉对话录》,《新文学史料》,1996年,第1期,第47页。
    528同上。
    
    529黎鸣:《中国人性分析报告》,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第84页。
    530张光年等:《谈周扬——张光年、李辉对话录》,《新文学史料》,1996年,第1期,第46页。
    531参见朱鸿召:《延安四怪》,第65—67页。
    532吴永平:《隔膜与猜忌——胡风与姚雪垠的世纪纷争》,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04页。
    533参见科恩著:《自我论》,三联书店,1986年,第216——217页。
    53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693页。
    535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81页。
    536参见《哈贝马斯精粹》,曹卫东译,南京大学出版社,第301页。
    537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04页。
    
    538[苏]科恩:《自我论》,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46页。
    539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第1卷第1期,1915年9月。
    540李泽厚等:《告别革命》,台湾: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第212页。
    541陈士涵:《人格改造论》,学林出版社,2001年,第491页。
    542[苏]科恩:《自我论》,第37页。
    543同上,第47页。
    544陈波等:《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化之路》,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8页。
    545同上,第49页。
    546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创刊号,1915年9月。
    547周淑蓉:《论丁玲笔下女性形象的独立人格》,《湘南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第46页。
    548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中国现代思想史论》,第42——43页。
    549《鲁迅杂文全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1页。
    550《胡风全集》,第3卷,第543页。
    551同上,第9卷,第212页。
    552《胡风全集》,第9卷,第24页。
    553《胡风全集》,第3卷,第138页。
    554《胡风全集》,第3卷,第138页。
    
    555《胡风全集》,第3卷,第76页。
    556罗雪松:《强己与做人——丁玲创作的文化心态》,《延安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第92页。
    
    557刘思谦:《“娜拉”言说》,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57页。
    558同上,第157页。
    559《人与人间——萧军回忆录》,第333——334页。
    560《萧军日记》,《新文学史料》,2007年3期,第39页。
    
    561曹聚仁:《文坛五十年》,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第354页。
    562《胡风全集》,第2卷,第178页。
    563李克长:《瞿秋白访问记》,《中共史论》,第3册,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台北),1973年,第47页。
    564丁玲:《在中央党校一部的日记(1943年)》,《新文学史料》,2007年,第4期,第163页。
    565宋金寿:《为王实味平反的前前后后》,《王实味文存》,第385页。
    566萧军:《人与人间——萧军回忆录》,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第393页。
    567吴奚如:《我所认识的胡风》,《鲁迅研究资料》,第9辑,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249页。
    568[韩]鲁贞银:《关于“胡风编辑活动和编辑思想”访谈录——访谈牛汉、绿原、耿庸、罗洛、舒芜》,《新文学史料》,1999年第4期,第152页。
    569转引自程光炜:《艾青传》,十月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126——127页。
    
    570《萧军日记》,《新文学史料》,2007年,第3期,第4页。
    571同上,第7页。
    572高华:《从丁玲的命运看革命文艺生态中的文化、权力与政治》,《炎黄春秋》,2008年,第4期,第60页。
    573张景超:《文化批判的背反与人格》,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58页。
    574《何其芳文集》,第3卷,第40页。
    575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重印前言》,《丁玲全集》,第9卷,第99页。
    576丁玲:《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前前后后》,《丁玲全集》,第10卷,第281页。
    577丁玲:《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丁玲全集》,第7卷,第113页。
    578同上,第108页。
    579丁玲:《作为一种倾向来看》,《丁玲全集》,第7卷,第256页。
    
    580李定中(冯雪峰):《反对玩弄人民的态度,反对新的低级趣味》,《文艺报》,第4卷第5期,第16页。
    581李辉:《胡风集团冤案始末》,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16页。
    582《人与人间——萧军回忆录》,第336页。
    583李辉:《胡风集团冤案始末》,第271——272页。
    584陈早春:《夕阳,仍在发光发热》,《新文学史料》,1985年,第4期,第39——40页。
    585张景超:《文化批判的背反与人格》,第37页。
    586陈思和:《当代立场与新文学传统》,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56——157页。
    
    587陈思和:《当代立场与新文学传统》,第164页。
    588同上,第165页。
    589《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7页。
    
    590陈思和:《新文学传统与当代立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63页。
    591张中晓:《无梦楼随笔》,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年5月,第19页。
    
    592马尔库塞:《审美向度》,载《现代美学析疑》,绿原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第1页。
    593谭好哲:《文艺与意识形态》,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65页。
    594《雪峰文集》,第2卷,第366——367页。
    595胡风:《关于题材,关于“技巧”,关于接受遗产》,《胡风全集》,第3卷,第79页。
    596艾青:《诗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197页。
    597艾青:《诗论》,第212页。
    
    598温儒敏:《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3页。
    599支克坚:《冯雪峰论》,第5——6页。
    600参见《西方文论选》,下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第228页。
    601高尔基《俄国文学史·序言》新文艺出版社,1956年。
    602黑格尔《美学》,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101页。
    
    603温儒敏:《革命现实主义的流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1——53页。
    604《胡风全集》,第3卷,第39页。
    605冯雪峰:《答王实味先生》,原刊于《新地月刊》(1930年6月1日),参见《雪峰文集》,第3卷,第423页。
    1.《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2.《鲁迅杂文全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3.《胡风全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
    4.《丁玲全集》,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
    5.《丁玲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6.《雪峰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7.《聂绀弩全集》,第1卷,武汉:武汉出版社,2004年。
    8.《艾青全集》,第3卷,花山文艺出版社,1991年。
    9.《聂绀弩全集》,武汉出版社,2004年。
    10.《毛泽东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11.《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
    12.《周扬文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13.《何其芳文集》,第1、2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14.吴福辉:《沙汀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年。
    15.温儒敏:《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
    16.刘增杰:《文学的潮汐》,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
    17.刘增杰:《迟到的探询》,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
    18.陈思和:《当代立场与新文学传统》,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
    19.张永泉:《个性主义的悲剧——解读丁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20.林伟民:《中国左翼文学思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21.刘思谦:《“娜拉”言说》,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
    22.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23.王嘉良等:《中国新文学现实主义形态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
    24.朱晓进:《政治文化与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
    25.李今:《三四十年代苏俄翻译文学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26.黄乔生:《鲁迅与胡风》,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27.支克坚:《胡风论》,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28.支克坚:《冯雪峰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29.支克坚:《周扬论》,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
    30.黄曼君:《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史》,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
    31.李继凯:《鲁迅与茅盾》,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32.方维保:《红色意义的生成——20世纪中国左翼文学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
    33.《文学运动史料选》,第2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
    34.姚辛:《左联史》,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
    35.黄昌勇:《王实味传》,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
    36.朱鸿召:《王实味文存》,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12月。
    37.梅志:《胡风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8年。
    38.陈早春等:《冯雪峰评传》,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
    39.王宏志:《鲁迅与“左联”》,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
    40.张小红:《左联与中国共产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41.《“两个口号”论争资料选编》(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
    42. [美]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革命的中国的兴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43. [美]费正清等:《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王建朗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44.王福湘:《悲壮的历程——中国革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史》,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
    45.江震龙:《解放区散文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
    46.程中原:《张闻天传》,当代中国丛书编辑部,2006年。
    47.徐庆全:《周扬与冯雪峰》,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
    48.孙琴安:《雪之歌——冯雪峰传》,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49.《左联回忆录》(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50.《徐懋庸回忆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
    51.王培元:《延安鲁艺风云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52.《人与人间——萧军回忆录》,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
    53.朱鸿召:《延安日常生活中的历史(1937—1947)》,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
    54.程光炜:《艾青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9年1月。
    55.黄昌勇:《王实味:野百合花》,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
    56.胡乔木:《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
    57.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
    58.《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9月。
    59.艾克恩:《延安文艺运动纪盛》,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
    60.胡风:《胡风三十万言书》,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61.邝新年:《1928:革命文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62.陈越:《政治与哲学——阿尔都塞读本》,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63.王丽丽:《在文艺与意识形态之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64.周燕芬:《执守·反驳·超越——七月派史论》,中华书局,2003年。
    65.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
    66.萧功秦:《知识分子与观念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
    67.刘白羽:《心灵的历程》,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4年。
    68.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古迹出版社,2000年。
    69.黄樾:《延安四怪》,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年。
    70.龚济民:《郭沫若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年。
    71.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上、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
    72.《鲁迅研究资料》,第9辑,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
    73.马蹄疾:《胡风传》,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
    74.吴永平:《隔膜与猜忌——胡风与姚雪垠的世纪纷争》,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
    75.《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第2编,“理论·论争”,第1集。
    76.《邵荃麟评论选集》(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77.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78.张毓茂:《萧军传》,重庆出版社,1992年。
    79.刘芝明等:《萧军思想批判》,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80. [俄]别尔嘉耶夫:《俄罗斯思想的宗教阐释》,邱运华等译,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
    81. [俄]别尔嘉耶夫:《论人的奴役与自由》,张百春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
    82.汪振军:《独立精神的坚守与失落——四五十年代知识者题材小说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
    83.马驰:《“新马克思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
    84.刘小清:《红色狂飙——左联实录》,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85.于风政:《改造》,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86.《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年。
    87.《周恩来传》,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
    88.晓风:《胡风路翎文学书简》,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
    89.《胡风文艺思想批判论文汇集》,作家出版社,1955年。
    90.李辉:《胡风集团冤案始末》,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91.黎之:《文坛风云录》,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92.孙琴安:《雪之歌——冯雪峰传》,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93.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商务印书馆,1990年。
    94.刘忠:《思想史视野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95.艾晓明:《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96.蔡仪主编:《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第2编,“理论·论争”第1集。
    97.温儒敏:《革命现实主义的流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98.刘增杰等:《抗日时期延安及各抗日民主根据地文学运动资料》,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
    99.张景超:《文化批判的背反与人格——中国当代知识分子问题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
    100.晓风:《我与胡风——胡风事件三十七人回忆》,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
    101.《冯雪峰论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102.《胡风评论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103.朱德发等:《20世纪中国文学理性精神》,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04.《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年。
    105.《毛泽东文艺论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
    106. [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107.《1913—1983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第3卷,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7年。
    108.陈涌:《鲁迅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109.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上、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
    110.黄昌勇:《砖瓦的碎影——中国现代文学论》,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111.[美]格里德:《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
    112.许广平:《欣慰的纪念》,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
    113.周海婴:《鲁迅与我七十年》南海出版公司,2001年。
    114.高力克:《五四的思想世界》,学林出版社,2003年。
    115.刘芝明等:《萧军思想批判》,作家出版社,1958年。
    116.戴光中:《胡风传》,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年。
    117.丁言昭:《别了,莎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118.牛汉等:《原上草:记忆中的反右斗争》,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年。
    119.程邵国:《林斤澜说》,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120.高华:《红太阳是怎么升起的》,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0年。
    121.黎鸣:《中国人性分析报告》,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
    122.[苏]科恩:《自我论》,三联书店,1986年。
    12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
    124.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125.[德]哈贝马斯:《哈贝马斯精粹》,曹卫东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26.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下),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127.李泽厚等:《告别革命》,台湾: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128.曾永成:《文艺政治学导论》,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
    129.陈士涵:《人格改造论》,学林出版社,2001年。
    130.陈波等:《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化之路》,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131.朱晓慧:《哲学是革命的武器——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研究》,学林出版社,2007年。
    132.茨威格:《异端的权利》,赵台安等译,三联书店,1986年。
    133.袁盛勇:《鲁迅:从复古走向启蒙》,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
    134.曹聚仁:《文坛五十年》,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
    135.《中共史论》,第3册,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台北),1973年。
    136.《鲁迅研究资料》,第9辑,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
    137.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138.丁玲:《我的生平与创作》,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
    139.秦林芳:《丁玲的最后37年》,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
    140.刘保昌:《聂绀弩传》,崇文书局,2008年。
    141.张中晓:《无梦楼随笔》,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年。
    142.[德]马尔库塞:《现代美学析疑》,绿原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
    143.[英]麦克里兰:《意识形态》,孔兆政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
    144.张一兵:《问题式、症候阅读与意识形态——关于阿尔都塞的一种文本学解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
    145.谭好哲:《文艺与意识形态》,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
    146.艾青:《诗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
    147.[美]卡尔·博格斯:《知识分子与现代性的危机》,李俊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
    148.[美]布鲁斯·罗宾斯:《知识分子:美学、政治与学术》,王文斌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
    149.王观泉:《“天火”在中国燃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150.许纪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
    151.温奉桥:《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文学》,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4年。
    152.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
    153.高尔基:《俄国文学史·序言》新文艺出版社,1956年。
    154.黑格尔:《美学》,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
    155.[法]福科:《规训与惩罚》,刘北成等译,三联书店,2007年。
    156.夏中义等:《从王遥到王元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157.[美]房龙:《宽容》,东方出版社,2004年。
    158.万同林:《殉道者——胡风及其同仁们》,山东画报出版社,1998年。
    159.涂文学等:《抗战时期的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06年。
    160. [英]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王章辉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161.刘挺生:《一个神秘的文学天才——路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162.[美]刘易斯·科塞:《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郭方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163.冯宪光:《“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重庆出版社,1997年。
    164.[南]马尔科维奇等:《南斯拉夫“实践派”的历史与理论》,郑一明等译,重庆出版社,1994年。
    165.萧军:《第三代》,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
    166.《萧红萧军文集》(萧军卷),成都:天地出版社,1995年。
    167.《路翎文集》(1——4卷),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年。
    168.刘思谦:《丁玲与左翼文学》,《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11期。
    169.李勇:《究竟什么是文学理论——兼论文艺学边界问题》,《厦门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170.支克坚等:《鲁迅的启蒙主义、革命文学成败得失及其他——支克坚先生访谈录》,《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171.王富仁:《胡风的深刻性和独创性》,《文学评论》1988年,第5期。
    172.陈顺馨:《周扬和胡风: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影响的不同接受》,《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7年第3期,第207页。
    173.刘川鄂:《鲁迅的超越性:在左联与自由主义文学流派之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4期,第114—115页。
    174.赵歌东:《启蒙与革命的双重变奏》,《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6期,第13页。
    175.严家炎:《胡风在四五十年代文学转型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第2期。
    176.黄妍:《暴露与歌颂——延安鲁艺文人创作理论与实践的演变》,《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177.黄曼君:《回到历史的原初语境——关于胡风文艺思想研究的再思考》,《文艺研究》,2004年,第1期。
    178.红苇:《胡风的启蒙》,《学术界》,2003年,第3期。
    179.高杰:《流动的火焰》,《传记文学》(北京)1997年,第5期。
    180.杨扬:《试论建国初期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江汉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181.刘晓丽:《殊途同归的启蒙姿态》,《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182.李丕显:《简论冯雪峰的主体性实践论文艺观》,《成都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183.朱晓进:《政治化角度与中国20世纪30年代文学论争》,《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184.贾振勇:《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意识形态的内在矛盾》,《文学评论》,2005年,第6期。
    185.王智慧:《论“革命文学运动”中的宗派主义》,《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186.王兵:《论胡风现实主义的启蒙意识》,《湖北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
    187.陈世球:《试论丁玲创作个性中的政治意识》,《邵阳师院学报》,2004年,第1期。
    188.蓝棣之:《毛泽东心中的鲁迅》,《南方文坛》,2001年,第2期。
    189.周淑蓉:《论丁玲笔下女性形象的独立人格》,《湘南学院学报》,2005年。
    190.罗雪松:《强己与做人——丁玲创作的文化心态》,《延安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191.高华:《从丁玲的命运看革命文艺生态中的文化、权力与政治》,《炎黄黄秋》,2008年,第4期。
    192.朱献贞:《启蒙者如何面对革命》,《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193.舒芜:《〈回归“五四”〉后序》,《新文学史料》,1997年,第2期。
    194.高浦棠:《周扬与《讲话》权威性的确立》,《文学评论》,2006年,第1期。
    195.高浦棠:《讲话公开发表过程的历史内情探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7期。
    196.胡海:《两种合理性的冲突——胡风和“讲话派”文学批评标准比较》,《孝感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197.刘增杰:《从左翼文艺到工农兵文艺——对进入解放区左翼文艺家的历史考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5期。
    198.王向远:《中国现代文艺理论与和日本文艺理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199.王志松:《“臧原理论”与中国左翼文坛》,《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年,第3期
    200.《解放日报》文艺副刊(延安)中共中央解放日报社
    201.《谷雨》(延安)文抗延安分会
    202.《七月》(武汉等)七月社
    203.《文艺报》(北京)中国作家协会
    204.《新文学史料》(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5.《炎黄春秋》(北京)中国炎黄文化研究会
    206.《粤海风》(广州)广东省文艺联合会
    207.《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关于丁玲、陈企霞反党小集团活动及对他们的处理意见的报告》
    208.中国作家协会编:《对丁、陈反党集团的批判》,1957年9月。
    209.贾振勇:《超越幻想的锁链——意识形态视野中的左翼文学思潮》,(国家图书馆2002年收藏)博士论文。
    210.李军:《解放区文艺转折的历史见证——延安《解放日报·文艺》研究》,(国家图书馆2006年收藏)博士论文。
    211.孟登迎:《意识形态与主体建构——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研究》,(国家图书馆2000年收藏)博士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