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城市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中国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导致了急剧的社会变迁,人的命运以及人们的价值观念、心理状态、生存法则都在转型中动荡、变化。城市电影带着对城市文化的思索和对城市生活的深刻体验,从不同的角度对城市的成长和城市人的生存状态、情感需求倾尽关注和思考,与转型期的人们共享苦难、迷惘、欣悦和渴望,来理解、面对和解释共同所遭遇的现实。当代中国城市电影作为城市叙事的一支重要力量,与城市现实之间构成了一种互动关系和想象关系,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从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促成了中国城市电影的发展,而中国城市电影的发展历程又从一个重要的侧面折射出中国社会的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国的城市电影已经成为中国当代历史的一个缩影,无论是它提供的城市空间还是它所展示的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反映了都市中的普通人在争取社会进步的进程中所遭遇的苦涩与艰辛、期待和希望,蕴涵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所出现的种种社会主题,成为人们解读当代中国、理解当代中国的丰富文本。
     本论文选取20世纪80、90年代中国城市电影作为研究对象,尝试用各种有效的文化批评方法对电影导演及其城市电影文本进行多角度的阐释,深入透析在丰富驳杂的文化现象背后的意识形态意义,梳理并呈现这些现象背后的多元合力,窥探这些现象背后的个人主体与群体主体的文化心态、集体无意识或个体无意识的升沉流变,研究城市现实如何构建了城市影像,城市影像又如何再现城市的面貌与城市的文化,研究城市电影中文本想象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所蕴含的文化意义,从而为这个变动不居的年代“立此存照”,提供一份意味深长的、具有文化编年意味的文化地形图。笔者以为,这是一件必要而富有价值的学术工作。
     论文共分四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分析中国城市化进程与城市叙事的兴起,借鉴城市文学的定义以及其他论者对城市电影的论述,对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作出框定,并对当前学界盛行的城市研究与中国城市电影研究状况进行简要梳理评析。最后,阐述本论文“依据症候阅读”的文本细读及意识形态分析研究方法及论文选题价值。
     第二章主要梳理中国城市电影发展概貌。为了使20世纪80年代后城市电影论述获得一个历史性前提,论文在这部分对早期城市电影和建国后城市电影作了简要回顾。第一节指出早期电影人采取“城市一乡村”的两元对立结构,以乡村传统的价值观来审视城市,造成城市被普遍描绘成“罪恶渊薮”和“堕落之地”,城市与罪恶的相伴而生成为中国早期电影描述以上海为代表的都市主导叙事策略和基本价值取向,并对早期电影人对城市的排拒批判和对乡村的认同留恋的深层动机作了合理解释。随后对左翼电影中的城乡对立和叙事定势进行分析,指出,左翼电影创作者们大都以民族、阶级的宏观视角来透视都市,城市的腐化、城市的罪恶和反道德形象,在左翼电影中成为了一种基本的符码表征和叙事定势。第二节指出建国以后至新时期,社会整体氛围和集体文化心理仍然延续着战争时代的余绪,在长期以来形成的“农村包围城市”的理念支配之下,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二元对立无形中被看成两种意识形态体系的分歧,乡村乃是改造城市的重要基地。于是,城市在电影中处于被遮蔽、压抑状态,成为淹没在政治概念里和作为被改造对象的“城市”。第三节分析阐述20世纪80年代后的中国城市电影产生语境并对城市电影创作分为四个阶段进行总体描述。
     第三章主要以第五代导演城市电影创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第五代电影中城市现代意识的兴起流变并对第五代城市电影的主要代表性导演黄建新、夏钢、周晓文的创作状况进行总体观照。第一节在回顾新时期城市电影发展的基础上,通过与第四代作品的对比,指出第五代城市电影中的“城市意识”不是对城市文明采取一种简单的褒扬或是贬抑的态度,而是开始意识到作为现代文明表征的“城市”以及现代文明自身的种种弊端,并试图从人文关怀的视角去探讨“城市”对“人”产生压抑的实质内容和那些被淹没在都市中的不为人知的心灵隐秘。第二节重点分析第五代早期城市电影及张泽鸣、孙周的创作对人文意识的续接和呈现,指出第五代早期的城市电影创作不是将注意力放在表现城市生活的物质性一面,也不再将城市人的生活指责为一种追求物质的腐朽方式并以此和乡村的精神纯净相对立,而是将关注点放在被现代文明所包围的“这一个”,他们对自身在城市中位置的找寻,对自我内心与城市关系的剖析,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困惑和游离的心理倾向得到了深刻呈现。第三节专题研究黄建新城市电影。先是对黄建新电影中的小人物进行群相分析,指出黄建新城市电影的可贵品格在于关注现实的文化立场下,透析挖掘人性深度而透射着深邃的人文内涵。接着通过对黄建新城市电影知识分子形象变迁分析,指出这种变迁寓言式地再现了20世纪80、90年代知识分子文化权力的消长,拥有“文化资本”的知识分子在与正在获取“经济资本”的世俗大众的当代对话中,一步步地褪去了精神道德的优越位置,放弃其对社会发言和独立批判的角色本位,而自觉地趋向与世俗大众的身份求同。最后分析黄建新作为一个启蒙者面对中国城市现实困境表现出的文化矛盾。第四节是周晓文和夏钢城市电影合论。通过分析《疯狂的代价》指出周晓文重在表现城市喧嚣躁动的“疯狂”面孔,并读解《青春无悔》中国家现代化的影像寓言。比较而言,夏钢对城市的表现重在其温情美好的一面,城市与城市中具体的人和事是一种和谐、彼此照亮的关系。通过论述指出夏钢通过对王朔小说的改写完成了温情都市的书写,实现了电影的抚慰功能,但夏钢后期电影中的城市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体现出导演创作的复杂性。
     第四章主要以作为“城市的一代”的第六代导演创作为研究对象,读解第六代城市电影与城市现实之间的“互文”关系。第一节对第六代导演作总体把握,分析其成长经历、创作的社会语境、影坛态势以及对“第五代”反叛与突围的生存策略,造成他们以边缘化视点聚焦城市底层群体的整体创作特征。第二节对王小帅城市电影创作进行个案分析。首先通过对王小帅电影中城市底层边缘群体生活的考察,指出出身底层的城市群体,迫切渴望参与都市现代生活,然而,一旦他们的生存方式与都市的运转系统发生了微小的抵牾,就会被迅速地抛离出去,成为失散在都市物质文明图景之外的离心人,在“向心”与“离心”之间漂流,成为他们难以逃脱的定数。接下来细读《十七岁的单车》,分析隐含其中的社会阶层的区隔事实以及“都市里的乡村者”小坚融入都市的艰难。第三节对娄烨城市电影进行个案分析。娄烨通过自己的三部电影对上海进行着另类的影像书写。论文指出在《周末情人》中表现在现实空场中得不到历史精神哺育的而感到处处“不对”的文化青年,对于社会现实的应激性、假想式的文化反抗,从某种意义上对应了1990年代都市青年焦虑和躁动、抑郁落寞的生活情状。在《苏州河》中娄烨绕开了对上海恢弘的现代性的表述,展现出一个相对完整的当代都市上海的文化形象,一个繁华与腐烂同体、虚假与真实伴生、赞美与批判共存的、复杂多面的上海,以个体对城市的悲怆记忆完成了传奇上海的颠覆。《紫蝴蝶》以1930年代都市旧梦的假想方式,传达出都市生活本身潜藏的不确定性以及带给生命个体的精神性压抑,娄烨以当下的心灵体认历史的情绪,实现着自己对于当下生活的看法、立场和态度。第四节考察贾樟柯的小城镇电影。指出贾樟柯的小城镇电影以纪录片式的真实对经历改革沉痛而艰难蜕变的小县城与中等城市边缘个体(小武、崔明亮、斌斌等)的生存状态映现,是从个体经验出发,但指向的却是历史、社会和民族等“宏大的叙事”。进而揭示在全球化背景下,小城混合了压抑和梦想,混合了发展的冲动和失落的恐慌的文化经验,形象地折射出中国在发展中焦虑的生存状态,显示出小城镇电影的独特的历史文化意义。
     结语部分对城市电影“反城市化倾向”以及城市电影的发展走向进行了分析。指出,虽然经历了历史的多次转换和意识形态的大规模淘洗,但城市电影创作者文化心态与伦理观念仍然保持着相当多的农业文明的传统余绪。在外部形态上,城市电影固然是现代城市化的产物。但是在精神内涵上,它们对于现代的城市化进程,表达了庶几一致的心理疑虑、精神抗拒乃至是思想批判。同时指出20世纪80、90年代城市电影呼应了城市化进程所引起的社会意识变革而受到关注,但时过境迁,与城市电影相对应的社会形态和社会心理发生偏移,再加之城市电影的“当下”题材必然遭遇意识形态制约,城市电影既定的思想主题和题材内涵,正逐渐失去自身的社会效应和群体魅力。面对丰富复杂和冲突日益集中的城市生活形态,如何在人文情怀下进行理性审思和反思,叙写新的城市故事,拍摄出更富历史深度的电影成为摆在当前电影人面前的课题。
China's urbanization process beginning in the 1980s led to rapid social change. People's fate, as well as their values, state of mind, and law of survival is in the turbulent transition and change.
     City films with reflections on urban culture and the profound experience of city life give much thought to the growth of cities and urban residents' living conditions and emotional needs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Sharing transition suffering, confusion and happiness as well as eager with people going through the transformation, city films try to understand,face and explain the reality.
     Contemporary China's urban films'relationship to urban reality is that of ainteraction and imagination, the transition of the Chinese society contribute a lo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rban film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urban films reflects China's socialization / modernization process. Chinese urban films are like a microcosm of the Chinese contemporary history. They are rich texts to decode and understand modern China, whether the city space they provide or life styles they reveal reflect the bitterness and hardership, expectation and hope the ordinary people in cities encoutered when striving for social progress, and contain a variety of social themes during modernization.
     Studying the Chinese urban films of the 1980s and the 1990s,this paper tries to use all kinds of effective methods of cultural criticism to interpret film directors and versions of the Chinese urban films from different angles, to make deep analysis of the ide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various cultural phenomenoa, to organize the multiple efforts behind the phenomena, and to pry into how urban realities construct city image, and how city image reproduce the and culture of cities. The paper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extual imaginations and social realities as well as the cultural meaning the relationship contains, hence provide a meaningful cultural map,which, according to me, is a necessary and valuable academic work.
     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Chapter I is an introduction,which mainly analyzes the interaction of China's urbanization process and the Chinese city film production, discuss city films, frame the object of study, and make a brief assessment of the situation of the urban study and Chinese urban films that preavail the intelligentsia using the definition of urban literature, as well as other critics as reference.Finally, 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text reading and research methods on the symptoms and the value of the title selected.
     Chapter II is a profil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city films.The paper looked back on the early part of the urban films and the urban films made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order to give premise to the discourse on the city films after the 1980s.
     Section 1 points out that early films take a two-spot structure of "city - village", using traditional rural values to look at cities, thus descring cities as "hotbed of crime" and "a place of degeneration".Crime bom together with cities is the main recount strategy and basic value tropism of early Chinese movies describing cities like shanghai. Reasonable explanation is given of the reason why early films resisted and criticized cities and were attached to the country. Then this section makes analysis of the opposition between the city and the country and the fixed narration in the left-wing movies and points out that in these movies the creators look into cities taking the macroscopic perspective of race and class. Thus the degenerate and amoral image of cities becomes a basic premise and a fixed narration in the left-wing movies.
     Section 2 points out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to the new period, era of wars still had an effect on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nd the collective cultural mind. The long-held idea of encircling the cities from the countryside dominate people then. The opposition between cities and the country was taken a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systems of ideology. The country is the base of rebuilding cities. Hence, in the movie, the city is overtaken and suppressed, drowned in the political concept and is taken as an object to be reformed. Section 3 elabrates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e Chinese city movies after the 1980s and a description is made for the whole basin of the creation of city movies according to four stages.
     Chapter III takes city movie creations of the the fifth generation directors as a research object, analyzes the rise and evolution of the city modern consciousness in the fifth generation movie and is concerned about the work ot representative of the fifth generation directors - Huangjianxin Xiagang, and Zhouxiaowen.
     Section 1 looks back on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movies in the new period, points out "city consciousness" in the fifth generation city movies, comparing to the fourth generation is not simply praising or lessening urban civilization, but comes to be aware of city as token of premise to modern civilization and the various evils of modern civilization itself, and tris to prob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istic care into the reality of city making people feel opressed, and the unkown secrets of urban residents' soul.
     Section 2 is an analysis of the fifth generation city films and creations of Zhang zeming and Sun zhou as addition to and present awareness of the humanities. It points out the early fifth generation films are not to focus on material side of city life, neither do the films blame urban life as a decadent way of the pursuit of material and is the opposite to the purity of villages. Instead, the films focus on the typical persons surrounded by modern civilization. The search for their own location in the city, their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ir bosom and the city, and the resulting counfusion and their dissociative feeling they suffered are presented.
     Section 3 is a special research of Huang Jixin's urban films. The first part is a group analysis of the small potatoes in Huang's films, pointing out what is valuable of Huang's films is that they pay attention to reality have the depth of humanity. The following part is analysis of the change of intellectuals in the films, which depicts that intellectuals tend to seek the same identity of he mass of the commons, giving up their role of independent criticism. The last point is about 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Huang jianxin shows as a torchbearer when faced with the Chinese urban reality.
     Sector 4 is a combined discussion about Zhou Xiaowen and Xia Gang's movies. By analysis of the Price of Craziness, the section says Zhou focus on the "crazy" aspect of cities (this section the author also decode the image fable in Qing Chun Wu Hui) while Xia Gang pays his attention to the fine aspect of city life, the cities and people living in them are in harmony with each other. Xia Gang, on the other hand, described cities as warm cities and realized the movies' function to soothe by editing Wang Shuo's novel. However, cities in Xia Gang's late movies changed to some degree, which shows the complexity of directors' creation.
     Chapter IV is mainly about creatios of the sixth generation directors as "the generation of city", showing the "intertextuality"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ixth generation city films and the urban realities.
     The first section makes a general analysis of the six generation directors, analyzing their growth, social context, the film posture as well as the survival strategy of rebelling the "fifth generation", resulting in their common creation characteristic of focusing the mass using marginalisation.
     The second section is a case analysis of Wang xiaoshuai's creation of city films. First, this section explored lives of the people at the foot of the city, and pointes out these people are eager to take part in modern urban life, however, once their life style is in conflict with how the urban works, they will be throw away and become centrifugal persons, they are destined to drift. The second part i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Beijing Bicycle, pointing out how difficult it is for xiaojian to integrate himself with the city.
     The third section carries on a case analysis of Lou ye's city movies. Lou ye describes Shang hai from a unique aspect in his movie. In the Weekend Lover, not imbued with the traditional spirit, the cultural young men's loss, as well as their cultural rebellion against the social realities responding to stumili correspond to urban younth's anxiety, and loneliness in the 1990s. In Suzhou River, instead of a tremendous Shanghai, Lou ye presents us with a relatively comprehensive Shanghai, subverting Shanghai as a legendary city with his sorrowful memory of the city. The Purple Butterfly is about the urban old dream of the 1930s. It conveys the uncertainty of urban life and the spiritual oppression it brought to individuals in an imaginary way. In the movie, Lou ye tries to recognize the history , expressing his view of and attitudes to the present life.
     The fourth section investigates Jia Zhangke's small town movies, pointing out Jia presents the survival state of the border individuals (Xiao Wu, Cui Mingliang) who lived in small or middle-sized cities and who experienced the difficult and painful reform in a documentary way. He deals with individual experience, yet what he directs is the history, the society and the nations. And then he reveals that with globalization, small cities are mixed with depression and dreams, urge to develop and panic about loss. Jia's movies are a vivid description of people's anxiety in developing China, showing the speci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meaning of small town movies.
     The conclusion part analyzes the the anti- city tendency and the future of city movies. It points out that although they experienced the change of history and ideology, the creators of city films remain influced by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 in cultural mentality. City movies sure are urbanized in form, but in spirit, they express the same doubt, rebellion and criticizm to modern urbanization; moreover, the last part indicates that city movies of the 1980s and the 1990s obtained great attention since they echo the changes of social ideology caused by the progress of urbanization, while the social ideology is undergoing changes and the present subject matters of city movies are restricted by ideologies, the set theme and what the subject matters imply come to lose its social effects and charm. Therefore, as urban lif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omplex and the conflicts are concentrating, it is a major task before film workers how to reflect over the past with humanistic care and then write new city stories, and turn out movies with more historic depth.
引文
[1]邱华栋:《蝇眼》,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版,第212页。
    [2]所引数据参见戴均良主编:《中国城市发展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85-386页。
    [3]陈晓明主编:《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转型》,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5页。
    [4]李洁非:《城市像框》,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9页。
    [5]帕克等:城市社会学,华夏出版社,1981年,第1-2页。
    [6]纪晓岚:《城市化与城市环境》,见张克孝主编《城市与环境》,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5页。
    [1]杨远婴主编:《中国电影专业史研究:电影文化卷》,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111页。
    [2]陈晓明:《城市文学:无法现身的“他者”》,《文艺研究》2006年第1期,第17页。
    [3]陈晓明:《城市文学:无法现身的“他者”》,《文艺研究》2006年第1期,第17页。
    [1]李洁非:《城市文学之崛起:社会和文学背景》,《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第3期,第49页。
    [2]李洁非:《城市文学之崛起:社会和文学背景》,《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第3期,第40页。
    [3]李洁非:《城市文学之崛起:社会和文学背景》,《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第3期,第49页。
    [4]王斌:《都市文学演进的文化逻辑》,《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第92页。
    [1]邱华栋:《哭泣游戏》长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380页。
    [2]陈晓云:《中国电影的角色错位》,《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1]杨远婴主编:《中国电影专业史研究:电影文化卷》,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111页。
    [2]查克拉巴迪曾经提出了第一历史(History 1)和第二历史(History 2)的概念:第一历史是发展进化的历史,具有宏观叙事结构。马克思的理论在第一历史上论述的非常透彻,他利用生产方式的叙事语言分析了社会进步发展的内在规律。而第二历史否定发展的轨迹,且没有目的性。查克拉巴迪则将情感的历史和文化特殊性的历史都归入了第二历史。少数族群的经验提供了与社会的发展既重合又歧异的第二历史轨迹,它可以通过与第一历史之间形成的翻译关系而改变前者。我们可以看出,文化历史差异并没有改变社会发展的历史,二者是通过第一历史与第二历史之间的翻译关系与社会发展史之间相互提供了补充。见司若:《现代城市的第二历史:略论香港陈果的“游民”电影》,《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1月,第122页。
    [3]《新华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4年9月第一版,北京,第130页。
    [1]刘易斯·芒福德:《城市的形式与功能》,《国外城市科学文选》,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1页。
    [1]李洁非:《初识城市》,《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第4期。
    [2]曾镇南:《“都市文学”琐谈》,《芳草》,1987年第12期,第63页。
    [3]雷达:《关于城市文学的独自》,《天津文学》,1986年第10期,第87页。
    [4]王干:《90年代城市文学的四种叙述形态》,《广州文艺》,1998年第9期,第63-64页。
    [5]杨苗燕:《摇动的风景—都市文学与都市意识随想》,《特区文学》,1998年第2期。第36页。
    [1]张韧:《现代都市意识与城市文学》,《开拓》,1988年第1期,第174页。
    [1]周星:《中国电影艺术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版,第287页。
    [2]吴小丽、徐甡民:《90年代中国电影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3月版,第107页。
    [3]吴小丽、徐甡民:《90年代中国电影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3月版,第124页。
    [1]王一川:《当代大众文化与中国大众文化学》,选自张凤铸等主编《全球化与中国影视的命运》,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3月版,第169页。
    [1]罗岗:《想象城市的方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版,第83-84页。
    [2]王德威:《香港—一个城市的故事》,载《如何现代,怎样文学?》,台北麦田出版公司,1998年版,第282页。
    [3]詹姆逊:《重绘台北新图像》,载《文化批评与华语电影》,郑树森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张英进:《电影的世纪末怀旧—好莱坞、老上海、新台北》,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10月版,第56-60页。
    [1][美]杰姆逊:《政治无意识——作为社会象征行为的叙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美]托马斯·沙兹:《旧好莱坞/新好莱坞:仪式、艺术与工业》,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353页。
    [3]季广茂:《意识形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版,第8页。
    [1]季广茂:《意识形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版,第8-9页。
    [2][英]伊格尔顿:《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8页。
    [1]戴锦华:《电影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版,第189-190页。
    [1]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487页。
    [2]葛红兵:《农耕文化背景下的都市书写》,《文汇报》,2006年2月9日。
    [3]倪震:《探索的银幕》,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版,第41页。
    [1]郑正秋:《<上海一妇人>编剧者言》,《明星特刊》第3期(《上海一妇人》号),1925年7月,上海。
    [2]郑培为、刘桂清编选:《中国无声电影剧本》(上),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第192-194页。
    [3]影片“本事”与“说明”,载郑培为、刘桂清编选:《中国无声电影剧本》(上),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第143-156页。
    [1]《如此天堂》特刊,1931年10月,上海。
    [2]周瘦鹃:《发人深省的<如此天堂>》,《如此天堂》特刊,1931年10月,上海。
    [3]严独鹤:《电影与都市》,《如此天堂》特刊,1931年10月,上海。
    [1]倪震:《城市电影的文化矛盾》,见李天铎编著《当代华语电影论述》,台北:时报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5月版。
    [1]张步中:《80年代中国都市片:“精神流浪者”的心态》,《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3年3月。
    [1]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8月版,第666-667页。
    [2]《毛泽东论文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3页。
    [3]《毛泽东论文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4页。
    [4]汪晖:《死火重温》,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9页。
    [1]南帆:《冲突的文学》,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4页。
    [2]何群:《现代都市的找寻与迷失》,《齐鲁艺苑》,2000年第3期。
    [3]陈荒煤主编:《当代中国电影》上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8页。
    [4]张柏青、贾磊磊《中国电影发展史》,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109页。
    [1]倪震:《城市电影的文化矛盾》,载李天铎编著《当代华语电影论述》,台北:时报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参见聂伟:《<霓虹灯下的哨兵>:战争意识形态笼罩下的城市感性》,《当代电影》,2005年第6期。
    [2]茅盾:《子夜》,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1]张柏青、贾磊磊:《中国电影发展史》,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109页。
    [1]戴锦华:《雾中风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2页。
    [1]戴锦华:《雾中风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8-199页。
    [1]尹鸿:《世纪之交:90年代中国电影备忘》,《当代电影》,2001年第1期。
    [1]杨远婴主编:《中国电影专业史研究:电影文化卷》,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110页。
    [2]戴锦华:《雾中风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55页。
    [1]庞朴、荣韦菁:《民族性的再认识——关于“文化”问题的问答》,《电影艺术》,1987年第1期。
    [1]应雄:《<恐怖分子>的意义》,《电影艺术》,1990年第5期。
    [2]扬帆:《市场经济一周年》,《战略与管理》,1993年创刊号。
    [1]倪震:《北京电影学院故事:第五代电影前史》,北京:作家出版社,2002年2月版,第126-127页。
    [1]吴厚信:《论珠影的都市电影》,《当代电影》,1989年第1期。
    [1]汪辉:《当代电影中的乡土与都市:寻找历史的解释与生命的归宿》,《当代电影》,1996年第5期。
    [1]刘无:《论黄建新电影》,《电影艺术》,1997年第2期。
    [2]曹小品:《论黄建新的“常态电影”》,《求索》,2004年第5期。
    [3]柴效锋:《黄建新访谈录》,《当代电影》,1994年第2期。
    [4]柴效锋:《黄建新访谈录》,《当代电影》,1994年第2期。
    [1]柴效峰、纪琅、品晓明编著:《年轻的眼睛》,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1]柴效锋:《黄建新访谈录》,《当代电影》,1994年第2期。
    [1]周宪:《知识分子如何想象自己的身份》,陶东风主编《知识分子与社会转型》,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页。
    [1]陈墨、尹鸿等:《谁说我不在乎:荒诞与认知》,《当代电影》,2001年第5期,第91页。
    [1][美]弗兰克:《无意义的痛苦》,三联书店出版,1999年版。
    [1]祁述裕:《逃遁与入市:当代知识分子的选择和命运》,《文艺争鸣》,1995年第4期。
    [2]黄建新:《什么是电影的魅力—<站直喽,别趴下>后记》,《电影通讯》,1992年第4期。
    [1]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第328页。
    [2]契诃夫:《书信》,《西方文论选(下卷)》,第473页。
    [3]池莉:《我写<烦恼人生>》,《小说选刊》,1998年第2期。
    [1]柴效锋:《晓文也疯狂》,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年12月,第309页。
    [2]柴效锋:《晓文也疯狂》,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年12月,第310页。
    [3]李奕明语,见《<疯狂的代价>笔谈》,《当代电影》,1989年第2期。
    [1]李迅语,《<疯狂的代价>笔谈》,《当代电影》,1989年第2期。
    [2]柴效锋:《晓文也疯狂》,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年12月,第307页。
    [3]柴效锋:《晓文也疯狂》,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年12月,第307页。
    [1]周星:《中国电影艺术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
    [1]唐伟敏:《拾掇散落的光影》,亚太图书出版社,2001年6月版,第68页。
    [2]唐伟敏:《拾掇散落的光影》,亚太图书出版社,2001年6月版,第70页。
    [1]吴小丽、徐甡民:《90年代中国电影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3月版,第118页。
    [1]《夏钢的<一见钟情>》,《北京青年报》,2002年1月29日。
    [2]《夏钢电影,无人喝彩》,《电影艺术》,1994年第1期。
    [1]《夏钢,我为你喝彩》,《电影评价》,1994年第4期。
    [2]《玻璃是透明的——导演的话》,杨远婴、潘桦、张专主编《90年代的第五代》,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11月版,第174页。
    [1]饶朔光:《论新时期后10年电影思潮的演进》,《当代电影》,2005年第2期。
    [2]其中包括《巫山云雨》(章明)、《邮差》(何建军)《小武》(贾樟柯)、《月蚀》(王安全)、《长大成人》(路学长)、《呼我》(阿年)、《儿子》(张元)、《赵先生》(吕乐)、《民警故事》(宁瀛)、《横竖横》(王光利)和《站台》(贾樟柯)。
    [1]戴锦华:《雾中风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版,第411-412页。
    [2]杨远婴:《百年六代影像中国》,《当代电影》,2001年第6期。
    [1]孙健敏:《超级城市和个人冒险的影像生理学》,见蒋原伦、史建主编《溢出的都市》,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9页。
    [1]郝建:《硬作狂欢》,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第1版,第217-218页。
    [2]尹鸿:《夹缝中长大》,《当代电影》,1999年第3期。
    [1]李奕明:《从第五代到第六代——90年代前期中国大陆电影的演变》,《电影艺术》1998年第1期。
    [2]戴锦华:《雾中风景—中国电影文化(1978—199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版,第394页
    [3]韩小磊:《对第五代的文化突围》,《当代电影》,1998年第5期。
    [1]章国锋、王逢振主编《二十世纪欧美文论名著博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1月版,第76页。
    [2]韩小磊:《对第五代的文化突围》,《电影艺术》,1995年第2期。
    [1]《长江日报》,2001年6月23日。
    [2]程青松、黄鸥:《我的摄影机不撒谎》,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367页。
    [1]郑向虹:《张元访谈录》,《电影故事》,1994年5月。
    [2]孙健敏:《超级城市和个人冒险的影像生理学》,见蒋原伦、史建主编《溢出的都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1页。
    [3]李道新:《中国电影文化史(1905-2005)》,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版,第448页。
    [1]程青松、黄鸥:《我的摄影机不撒谎》,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102页。
    [2]夏清泉:《中国新小城镇电影的空间研究》,《电影评介》,2006年第14期。
    [3]转引自林小平:《无父的乞儿》,见蒋原伦、史建主编《溢出的都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安吉拉·默克罗比著 田晓菲译:《后现代主义与人众文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10页。
    [1]管虎:《<头发乱了>的剖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
    [2]陈旭光:《新生代导演:文化反应、精神历程与电影策略》,《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1]陈犀禾、石川主编:《多元语境中的新生代电影》,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29页。
    [2]丁玉兰:《解密张元—张元访谈录》,《母语》,2005年第5期,第88页。
    [1]程青松、黄鸥:《我的摄影机不撒谎》,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225页。
    [1]张晓岩:《镜中与镜外——从“第六代”电影看城市边缘人》,《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2]程青松、黄鸥:《我的摄影机不撒谎》,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223页。
    [1]布迪厄在《区隔:品味判断的社会批判》一书中将美学分为传统美学禀性与大众美学。布迪厄认为上述两种美学在社会文化中处于明显的不平等地位。他认为传统美学追求形式而否定实质内容,是一种反人性的体系,它维护着一种自我保护的虚伪标准,在社会上发挥的作用便是将社会差异合理化,因此,布迪厄呼吁实现文化民主化。参见布迪厄:《区隔:趣味判断的社会批判引言》,《民族艺术》2003年第3期。
    [1]刘旭:《底层能否摆脱被表述的命运》,《天涯》,2004年第2期,第50页。
    [1]陈磊:《从<十七岁的单车>看新生代导演》,《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3月。
    [1]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版,第162页。
    [2]上海社会科学院刘丽萍硕士论文:《90年代以来电影叙事中的上海怀旧现象研究》。
    [1]娄烨:《我们的周末—关于影片<周末情人>》,《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
    [1]孙健敏:《超级城市和个人冒险的影像生理学》,载蒋原伦、史建主编《溢出的都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44页。
    [1]李正光:《影片<苏州河>的后现代性解读》,《电影评介》,2005年第2期。
    [2]孙绍谊:《寻找消隐的另一半:<苏州河>、<月蚀>和中国第六代导演》,《上海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1]见http://www.filmsea.com.cn/focus/list/index.htm《娄烨访谈录》。
    [1]程青松、黄鸥:《我的摄影机不撒谎》,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264页。
    [2]程青松、黄鸥:《我的摄影机不撒谎》,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264页。
    [1]程青松,黄鸥:《我的摄影机不撒谎》,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264页。
    [1]金丹元 孙晓东,《传统意识与现代性之纠缠》,《当代电影》,2006年第19期。
    [1]参见刘志荣:《漫谈贾樟柯的“故乡三部曲”》,《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2]参见高力、冯智敏:《镜像迷恋与纪实寻求——论新生代导演的两类文本》,《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9期
    [3]韩琛:《电影民工的“游民电影”——贾樟柯电影与底层中国》,《电影评介》2006年第19期。
    [1]程青松,黄鸥,我的摄影机不撒谎,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362页。
    [2]台湾大学心理学教授黄光国认为,儒家伦理主张以“亲疏”和“尊卑”这两个向度来确定彼此关系,它本质上是一种“地位伦理”。在此基础上,儒家的人际关系及人性交往模型可以粗略地整合为三重关系:情感性关系、混合性关系和工具性关系。父子、夫妇、兄弟三伦是属于情感性关系,因此,在处理亲情冲突时,个人应以“需求法则”和他们交往,尽力获取各种资源,满足对方的心理需要。朋友一伦属于混合性关系,个人应以“人情法则”和他们交往,这是一种以感情换取感情的关系。而对于不属于五伦关系中的陌生人,儒家事实上并没有明确的伦理原则。但根据儒家“推己及人”的仁义观和对道德底线的主张,在个人必须和之建立“工具性关系”的时候,则比较可能用“公平交换法则”和“交换中的底线法则”与之交往。参见:黄光国:《从社会心理的角度看儒家文化传统的内在结构》,黄俊杰编《传统中华文化与现代价值的激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39页。
    [1]陈嘉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02页。
    [2]郝建:《硬作狂欢》,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43页。
    [1]刘皓明:《作为发育不全的成长教育小说的站台》,《读书》,2004年第6期。
    [2]《站台》,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252页。
    [3]贾冀川:《灰色的青春—论贾樟柯电影》,《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1]金丹元、孙晓东:《传统意识与现代性之纠葛—从<小城之春>到<孔雀>的“小城(镇)情结”》,《电影艺术》2005年第5期.
    [2]贾樟柯、郝建:《关于<小武>、<小山回家>的对话》,《硬作狂欢》,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1月。
    [1]付筱茵:《贾樟柯电影的“现代性”言说》,《福建艺术》2005年第5期。
    [2]费孝通:《费孝通论小城镇建设》,群言出版社,2000年版,第116页。
    [3]陈犀禾、石川:《多元语境中新生代电影》,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392页。
    [1][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吴睿人 译《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1页。
    [2]费孝通:《费孝通论小城镇建设》,群言出版社,2000年版,第116页。
    [1]参见苏州大学孙铮硕士论文《“逆映式”生存——九十年代小说“远离城市”创作倾向评析》。
    [2]转引自周宪《现代性张力》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版,第4页。
    [1]俞吾金等著《现代性现象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对话》,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358页。
    [2][葡萄牙]费尔南多·佩索阿著韩少功译《惶然录》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版,第364页。
    [3][葡萄牙]费尔南多·佩索阿著韩少功译《惶然录》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版,第297-298页。
    [1]吴小丽、徐甡民:《90年代中国电影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3月版,第135页。
    [2][英]奥古斯特哈耶克著,王明毅、冯兴元等译:《通往奴役之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94页。
    [1]萧斌主编:《中国城市的历史发展与政府体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版,第172页。
    1.戴均良主编:《中国城市发展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李洁非:《城市像框》,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美]帕克等:《城市社会学》,华夏出版社,1987年。
    4.纪晓岚:《城市化与城市环境》,见张克孝主编《城市与环境》,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5.刘易斯·芒福德:《城市的形式与功能》,《国外城市科学文选》,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6.周星:《中国电影艺术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版。
    7.李道新:《中国电影文化史(1905-2005)》,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版。
    8.吴小丽、徐甡民:《90年代中国电影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3月版。
    9.张凤铸等主编《全球化与中国影视的命运》,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3月版。
    10.戴锦华:《雾中风景—中国电影文化(1978—199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版。
    11.陈旭光:《当代中国影视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版。
    12.陆绍阳:《中国当代电影史(1977年以来)》,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版。
    13.张英进:《电影的世纪末怀旧—好莱坞、老上海、新台北》,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10月版。
    14.[美]弗雷德里克杰姆逊:《政治无意识——作为社会象征行为的叙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15.[美]托马斯·沙兹:《旧好莱坞/新好莱坞:仪式、艺术与工业》,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16.[英]伊格尔顿:《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7.季广茂:《意识形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版。
    18.戴锦华:《电影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版。
    19.倪震:《探索的银幕》,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版。
    20.郑培为、刘桂清编选:《中国无声电影剧本》(上),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
    21.李天铎编著:《当代华语电影论述》,台北:时报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5月版。
    22.《毛泽东论文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
    23.汪晖:《死火重温》,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1月版。
    24.南帆:《冲突的文学》,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25.陈荒煤主编:《当代中国电影》上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26.张柏青、贾磊磊《中国电影发展史》,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27.[英]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10月版。
    28.倪震:《北京电影学院故事:第五代电影前史》,北京:作家出版社,2002年2月版。
    29.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5月第1版。
    30.柴效锋:《晓文也疯狂》,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年12月,第309页。
    31.章国锋、王逢振主编《二十世纪欧美文论名著博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1月版。
    32.戴锦华:《隐形书写》,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版。
    33.蒋原伦、史建主编:《溢出的都市》,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版。
    34.安吉拉·默克罗比著 田晓菲译:《后现代主义与人众文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35.程青松、黄鸥:《我的摄影机不撒谎》,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2年版
    36.陈嘉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7.郝建:《硬作狂欢》,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38.林旭东、张亚漩、顾峥:《故乡三部曲—站台》,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2003 年11月版。
    39.费孝通:《费孝通论小城镇建设》,群言出版社,2000年版。
    40.陈犀禾,石川:《多元语境中新生代电影》,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
    41.[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吴睿人译,《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2.周宪:《现代性张力》,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版。
    43.[英]奥古斯特哈耶克著,王明毅、冯兴元等译,《通往奴役之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44.萧斌主编:《中国城市的历史发展与政府体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45.范志忠:《百年中国影视的历史影像》,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版。
    46.陈捷:《第五代电影:现代性的追求与反思》,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12月。
    47.陈墨:《中国电影十导演》,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8.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版。
    49.[美]弗·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版。
    50.[英]斯图亚特·霍尔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11月版。
    51.王德威:《想像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9月版。
    52.[法]克里斯丁麦茨等:《电影与方法:符号学文选》,李幼蒸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7月版。
    53.[美]爱德华·茂莱:《电影化的想象—作家和电影》,邵牧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12月。
    54.胡克主编:《当代电影理论文选》,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55.饶晖:《电影作者》,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2月版。
    56.王志敏、杜庆春主编:《理论与批评:影像传播中的身份政治与历史叙事》,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8月版。
    57.顾峥:《新时期中国电影论》,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2月版。
    58.陈南:《中国电影创作思潮评析》,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版。
    59.李显杰:《电影叙事学:理论和实践》,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3月版。
    60.杨远婴等主编:《90年代的“第五代”》,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11月版。
    61.郑树森编:《文化批评与华语电影》,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62.戴锦华:《镜与世俗神话》,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版。
    63.周星:《中国影视艺术理论研究》,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1月版。
    64.钟大丰等主编:《电影理论:新的诠释与话语》,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3月版。
    65.张卫主编:《当代电影美学文选》,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11月版。
    66.丁亚平主编:《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1897-2001)),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2月版。
    67.蒲震元主编:《电影理论:迈向21世纪》,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7月版。
    68.朱大可主编:《21世纪中国文化地图》,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版。
    69.钟大丰、舒晓鸣:《中国电影史》,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8月版.
    70.王晓玉主编:《中国电影史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71.周晓明:《中国现代电影文学史》(上、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72.柴效锋:《晓文也疯狂》,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年12月版。
    73.胡菊彬:《新中国电影意识形态史(1949-1976)》,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12月版。
    74.程季华:《中国电影发展史》,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10月版。
    75.[英]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通俗文化理论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76.本雅明著,张旭东、魏文生译《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三联书店,1992年版。
    77.戴锦华主编:《书写文化英雄:世纪之交的文化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
    78.孟繁华主编:《九十年代文存:1990—2000》(上下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79.陈犀禾、石川主编:《多元语境中的新生代电影》,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
    80.郝建:《硬作狂欢》,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81.郝建:《影视类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2.王岳川:《中国镜像:90年代文化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83.蓝爱国:《后好莱坞时代的中国电影》,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4.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5.李陀主编:《在新意识形态的笼罩下—90年代的文化和文学分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86.[美]弗兰克:《无意义的痛苦》,三联书店出版,1999年版。
    87.黄俊杰编:《传统中华文化与现代价值的激荡》,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88.陶东风主编:《知识分子与社会转型》,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9.孟繁华:《众神狂欢: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现象》,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
    90.王春光、孙晖:《中国城市化之路》,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91.柴效峰、纪琅、品晓明编著:《年轻的眼睛》,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92.朱日坤、万小刚主编:《影像冲动——对话中国新锐导演》,海峡文艺出版社2005年。
    93.颜纯钧:《与电影共舞》,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版。
    94.罗钢、刘向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95.王岳川:《中国镜像——90年代文化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96.李欧梵:《都市漫游者》,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7.[英]默克罗比:《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田晓菲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年版。
    98.[英]斯威伍德:《大众文化的神话》,冯建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99.倪震:《北京电影学院故事:第五代电影前史》,北京:作家出版社,2002年2月版。
    100.唐伟敏:《拾掇散落的光影》,台北:亚太图书出版社,2001年6月版。
    101.吴小丽、徐甡民:《90年代中国电影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3月版。
    102.杨远婴、潘桦、张专主编:《90年代的第五代》,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11月版。
    103.陆弘石、舒晓鸣:《中国电影史》,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1月版。
    104.李幼蒸:《当代西方电影美学思想》,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105.李幼蒸:《当代西方电影美学思想》,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106.徐剑艺:《城市与人当代中国城市小说的社会文化学考察》,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07.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9.蒋述卓等:《城市的想象与呈现城市文学的文化审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0.杨远婴主编:《中国电影专业史:电影文化卷》,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1月版。
    111.刘一兵、张民:《虚构的自由—电影剧作本体论》,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3月版。
    112.[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113.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114.范志忠:《百年中国影视的历史影像》,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版。
    115.陈嘉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16.黄俊杰编:《传统中华文化与现代价值的激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年版。
    117.[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吴睿人译:《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18.[葡萄牙]费尔南多·佩索阿著,韩少功译,《惶然录》,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119.邱华栋:《哭泣游戏》长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120.陈晓明主编:《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转型》,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李洁非:《初识城市》,《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第4期。
    2.曾镇南:《“都市文学”琐谈》,《芳草》,1987年第12期。
    3.雷达:《关于城市文学的独自》,《天津文学》,1986年第10期。
    4.王干:《90年代城市文学的四种叙述形态》,《广州文艺》,1998年第9期。
    5.张韧:《现代都市意识与城市文学》,《开拓》,1988年第1期。
    6.谢欣新:《城市观念与中国城市电影》,《电影》,2002年第1期。
    7.王群:《面对现代文明的思索—新时期都市电影创作探讨》,《当代电影》,1999年第5期。
    8.何群:《现代都市的找寻与迷失》,《齐鲁艺苑》,2000年第3期。
    9.张步中:《80年代中国都市片:“精神流浪者”的心态》,《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3年3月。
    10.聂伟:《<霓虹灯下的哨兵>:战争意识形态笼罩下的城市感性》,《当代电影》,2005年第6期。
    11.尹鸿:《世纪之交:90年代中国电影备忘》,《当代电影》,2001年第1期。
    12.吴厚信:《论珠影的都市电影》,《当代电影》,1989年第1期。
    13.刘无:《论黄建新电影》,《电影艺术》,1997年第2期。
    14.陈墨、尹鸿等:《谁说我不在乎:荒诞与认知》,《当代电影》,2001年第5期。
    15.祁述裕:《逃遁与入市:当代知识分子的选择和命运》,载《文艺争鸣》,1995年第4期。
    16.池莉:《我写<烦恼人生>》,《小说选刊》,1998年第2期
    17.韩小磊:《对第五代的文化突围:后五代的个人电影现象》,《电影艺术》,1995 年第2期。
    18.夏清泉:《中国新小城镇电影的空间研究》,《电影评介》,2006年第14期
    19.杨远婴:《百年六代影像中国》,《当代电影》,2001年第6期。
    20.陈旭光:《新生代导演:文化反应、精神历程与电影策略》,《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21.布迪厄:《区隔:趣味判断的社会批判引言》,《民族艺术》,2003年第3期。
    22.刘旭:《底层能否摆脱被表述的命运》,《天涯》,2004年第2期。
    23.陈磊:《从<十七岁的单车>看新生代导演》,《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24.李正光:《影片<苏州河>的后现代性解读》,《电影评介》,2005年第2期。
    25.孙绍谊:《寻找消隐的另一半:<苏州河>、<月蚀>和中国第六代导演》,《上海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26.刘志荣:《漫谈贾樟柯的“故乡三部曲”》,《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27.《一个来自中国基层民间的导演林旭东与贾樟柯的访谈》,《今天》,1999年第3期。
    28.韩琛:《电影民工的“游民电影”——贾樟柯电影与底层中国》,《电影评介》,2006年第19期。
    29.刘皓明:《作为发育不全的成长教育小说的站台》,《读书》,2004年第6期。
    30.贾冀川:《灰色的青春—论贾樟柯电影》,《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31.金丹元、孙晓东:《传统意识与现代性之纠葛——从<小城之春>到<孔雀>的“小城(镇)情结”》,《电影艺术》,2005年第5期。
    32.付筱茵:《贾樟柯电影的“现代性”言说》,《福建艺术》,2005年第5期。
    33.戴锦华:《思索与见证:黄建新作品》,《当代电影》,1994年第2期。
    34.李东雷:《荒诞的故事,沉重的思考》,《语文学刊》,2007年第11期。
    35.曹小晶:《论黄建新的“常态电影”》,《求索》,2004年第5期。
    36.娄烨:《我们的周末—关于影片<周末情人>》,《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
    37.聂伟:《当代都市电影与民间欲望漂流—王小帅论》,《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38.钱璐:《当代电影和小说的互动与突围》,《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3期。
    39.吴冠平:《影像城市—对几部90年代中期城市电影的阅读》,《当代电影》,1997年第4期。
    40.葛菲:《重建温馨——夏刚电影评述》,《当代电影》,2001年第4期
    41.张颐武:《共同社群的认同——九十年代电影中的知识分子》,《电影艺术》,1997年第2期
    42.钟福民:《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电影的主题走向》,《艺术百家》,2005年第5期。
    43.高力:《漂泊与皈依:第六代的主题变奏》,《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44.陈漠波,《都市的单车——第六代导演印象》,《福建艺术》,2002年第3期。
    45.田永刚、贾新刚:《第六代导演的生存与前路》,《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8期。
    46.李奕明:《从第五代到第六代:90年代前期中国大陆电影的演变》,《电影艺术》,1998年第1期。
    47.贾磊磊:《没有突破就没有艺术——与夏刚对话录》,《当代电影》,1995年第5期.
    48.王志敏:《如何理解夏刚电影中的非理性》,《当代电影》,1995年第5期。
    49.戴锦华:《梅雨时节:90年代中国电影笔记之三》,《当代电影》,1994年第5期。
    50.高力:《转型期的流变:90年代中国电影散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5期。
    51.黄建新:《几点不成熟的思考——<黑炮事件>导演体会》,《电影艺术》,1986年第5期。
    52.周星:《周晓文电影艺术分析》,《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第1期。
    53.徐琰:《第六代电影中的异样风景》,《唐都学刊》,2004年第4期。
    54.张英进:《中国城市电影的文化消失与文化重写的方式》,《电影艺术》,2004年第4期。
    55.杨红菊:《当代中国影视创作文化的病症审视》,《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56.陈亦骏:《九十年代中国的新写实电影》,《当代电影》,2000年第2期。
    57.饶朔光:《论新时期后10年电影思潮的演进》,《当代电影》,2005年第2期。
    58.饶朔光:《社会/文化转型与电影的分化及其整合——90年代中国电影研究论纲》,《当代电影》,2001年第1期。
    59.尹鸿:《世纪转折时期的历史见证——论90年代中国影视文化》,《天津社会科学》,1998年第1期。
    60.楚卫华:《论中国都市电影发展历程》,《电影艺术》,2004年第5期。
    61.楚卫华:《试析中国都市电影的历史渊源》,《唐都学刊》,2003年第2期。
    62.朱洁:《中国新生代电影后期创作转型论》,《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9期。
    63.彭文:《<本命年>:陌生的城市与瘫痪的主体》,《电影艺术》,1998年第3期。
    64.汪辉:《当代电影中的乡土与都市:寻找历史的解释与生命的归宿》,《当代电影》,1996年第5期。
    65.杨远婴等:《<疯狂的代价>笔谈》,《当代电影》,1989年第2期。
    66.周星:《论中国电影现代性进程》,《戏剧》,2000年第1期。
    67.杜庆春:《工业化进程中的城市影像》,《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
    68.王德胜:《当前中国电影的文化分析》,《当代电影》,1996年第6期。
    69.沈芸:《东方电影:一种世纪末的状态——再谈90年代电影》,《文艺争鸣》,1994年第5期。
    70.朱红军:《一个人的影像——和贾樟柯谈电影》,《东方》,2003年第7期。
    71.夏刚:《关于都市的话题》,《当代电影》,1997年第4期。
    72.夏钢:《我只拍我想拍的影片——夏钢导演访谈录》,《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3年第1期。
    73.夏钢:《征服陌生世界的快感——<与往事干杯>导演手记》,《电影创作》,1995年3期
    74.张卫、胡柄榴:《双向思考:都市与田园》,《当代电影》,1997年第6期。
    76.郭培筠:《论中国都市电影的发展与流变》,《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
    77.郭培筠:《论黄建新的电影创作》,《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3年第8期。
    78.林少雄:《贾樟柯影像的文化意蕴》,《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79.李斌:《从小城到世界——浅论贾樟柯电影转变》,《当代电影》,2006年第5期。
    80.李颖:《坚持与妥协——浅析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第六代导演的艺术特质》,《艺术教育》,2006年第3期。
    81.吴青青:《成长的多元思考》,《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4期。
    82.马卫华:《被压抑的城市灵魂—20世纪50-70年代城市文学论》,《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7期。
    83.峻冰:《当代中国大陆电影创作状况思辨》,《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84.林少雄.:《“第五代”与“第六代”的文化策略》,《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85.吕晓明:《90年代中国电影景观之——“第六代”及其质疑》,《电影艺术》,1999年第3期
    86.赵园:《乐声与市声的交响——<绝响>观后》,《当代电影》,1986年第5期。
    87.汪晖:《九十年代中国大陆的文化研究与文化批评》,《电影艺术》,1995年第1期。
    88.张颐武:《90年代中国电影的空间想象》,《当代电影》,1998年第3期。
    89.庞朴、荣韦菁:《民族性的再认识——关于“文化”问题的问答》,《电影艺术》,1987年第1期。
    90.应雄:《<恐怖分子>的意义》,《电影艺术》,1990年第5期。
    91.扬帆:《市场经济一周年》,《战略与管理》,1993年创刊号。
    92.梁明、张颖:《超越艺术与商业的两难》,《当代电影》,2002年第3期。
    93.高力、冯智敏:《镜像迷恋与纪实寻求——论新生代导演的两类文本》,《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9期。
    94.王斌:《都市文学的困境与出路》,《广东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
    95.蒋述卓、王斌:《论城市文学研究的方向》,《学术研究》,2001年第3期。
    96.阿尔都塞:《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当代电影》,1989年第3、4期。
    97.尹鸿:《世纪转折时期的历史见证——论90年代中国影视文化》,《天津社会科学》,1998年第1期。
    98.蔡盈洲:《乡土电影中的现代性表达》,《电影艺术》,2005年第2期。
    99.管虎:《<头发乱了>的剖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
    100.刘桂茹:《底层视域与边缘意识——论第六代电影的主题承载》,《艺苑》,2006年第1期。
    101.朱晓艺:《中国先锋艺术之回顾及90年代中国先锋电影》,《电影艺术》,2001年第1期。
    102.陈晓云:《中国当代城市电影的观念冲突》,《戏剧艺术》2000年第1期。
    103.钟福民:《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电影的主题走向》,《艺术百家》,2005年第5期。
    104.陈晓云:《街道、漫游者、城市空间及文化想象》,《当代电影》,2007年第5期。
    105.张晓岩:《镜中与镜外——从“第六代”电影看城市边缘人》,《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106.陈晓明:《城市文学:无法现身的“他者”》,《文艺研究》,2006年第1期。
    107.李洁非:《城市文学之崛起:社会和文学背景》,《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第3期。
    108.王斌:《都市文学演进的文化逻辑》,《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109.陈晓云:《中国电影的角色错位》,《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