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神话、传说意象与中国新诗民族性的建构之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新诗自诞生以来,“中”与“西”、“新”与“旧”之间的辩诘与梳理就是其中常谈常新的话题。且在面对这些话题时,人们基本上立足于新诗与旧诗在外在形态上的比对,即拘泥于中国新诗在语言表达、形式建构等方面与中国古典诗词曲赋是相近还是相远。近些来,“中国新诗有无传统”之争是学界热点,是过去话题的深度推进。“中国新诗有无传统”不仅关乎中国新诗其百年心路历程的总体价值衡估,还左右着它在未来道路上的精神走向。予其以深度性的把握是必要和及时的。遗憾的是论争双方的研讨立足点也是蹈袭过往的。
     传统文化不能代表文化传统。文化传统是传统文化的灵魂,表征着民族精神。诗、词、曲、赋等体式存有差别的文学样态,能被古典诗歌同一体系所统摄,其根本点应在于文化传统。之于中国新诗而言,也就是须从“器”的思维层面即传统诗歌中跳逸出来,而更要深入到“道”即民族精神的高度中去追本溯源、正本清流。基于中国新诗传统的研究现状,本文就拟从民族精神这个角度来探讨“新诗有无传统”。“独特性”、“恒定性”是“民族精神”的要义特质。“民族精神”的形成离不开历史积淀,“民族精神”的“源初性”生命形态是与一个民族的神话、传说互为表里,神话、传说是管窥“民族精神”的最佳窗口。这已是定论。因此,本文旨在探讨新诗存在传统,其中心任务就落在从民族神话、传说意象来观照中国新诗的民族性上。从民族神话、传说意象来观照中国新诗的民族性,就是以考量出相应诗歌正由于民族神话、传说的意象及相关意象的存在,尽管置身于现代化进程中却能使自身保持和显露出民族个性的历史。在本文看来,民族神话、传说意象所置加的民族性影响为全方位、深层次的,呈体系化的,可以从发生论、流变论、价值论、诗学论、文类(体裁)论、作家论、艺术论、影响论等层面予以一一展开考察。
     民族神话、传说意象在中国新诗中蓬勃涌现,大约有四个方面原因:首先,“五四”时期中国神话学理论的自觉。梁启超、王国维、鲁迅、周作人、茅盾、谢六逸、林惠祥、黄石等人引介了西方神话学理论,其中就涉及到了他们对诗歌与神话之间关系的认识;其次,“混沌”秩序与“启蒙”想象。20世纪上半期中国社会所呈现出的“混沌”时局,同时知识分子所扮演的“启蒙”角色,使得人们很容易产生比附神话的心理;第三,文艺现代性的出场使命和内蕴意向。诗歌与神话之间的联姻是文艺现代化的内趋性诉求;最后,庄骚精神的历史“复活”和现代诠释。“庄骚”精神就是与巫楚文化、与神话、传说相关联。而“庄骚”精神又是深得中国知识分子雅好的思想资源之一。
     民族神话、传说意象与中国新诗的结合就是一种“用典实践”,但渗透期间的不是“用典思想”,而是拥有了时代特征。这表现为:第一,用典思想归化为先锋精神。之所以称其先锋,就因为相关诗歌在内蕴气质上“反俗”,在话语方式上陌生化,以及融合了西方诗学;第二,文化意识对历史意识的覆盖。中国新诗用典民族神话、传说意象中不再是历史意识的凸显,而是与民族性、共时性的视域相联,表现为一种文化意蕴;第三,崇高之质兼容优雅之文。旧诗学中的用典就是优雅之文的表现,不太与崇高之质交集。含有民族神话、传说意象的中国新诗却是崇高之质与优雅之文相兼容,它们以“强力”、“英雄”、“道义”为审美的同时又不以情节取胜,在语言策略上不与工具白话相类,与楚文化有着交集等。
     民族神话、传说意象对相关诗作的价值取向有着重要影响。价值取向主要是建构在主体与他人、与世界、与神、与自我之间关系处理的四个维度上。中国神话、传说中的英雄或“神”呈现“德性化”,这在中国新诗中就表现为个人意志在同构中集体化;“化生”神话解释了主体与世界、与自然的“同一性”,这在中国新诗中就转化成生命于现世中的“生生”;中国神话、传说处理“人”与“神”之间关系时,表述的是“人之神化”,相关新诗中的人性便是诗性与神性的分流;中国神话、传说中对主体自我的认同,可用“神之无所不能”予以涵盖,相关的新诗就渗透着“有我”意识或参与精神。
     含有民族神话、传说意象的中国新诗对相应的西方诗学存在过滤。中国神话、传说中“游”意识的存在因而使得中国浪漫主义诗学中的“神思”精神是非本体性的;西方象征主义的“契合”论在中国神话、传说意象的透析之下表征的是“生命共感”思维;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人格意志属于克制压抑型因而使得生命诗学在中国新诗中脱离了生理属性,而更多地表现出“人文性”的意向;祖先崇拜代一元主神崇拜是中国神话、传说的特质,中国现代神秘主义诗学因而表现出“去宗教性”。
     含有民族神话、传说意象的诗歌在中国古典时期就形成了一些固定的体式类型。由于中国神话、传说意象的媒介,这些体式类型得以直接或间接的继承。首先,“游仙”题材在新诗中颇为常见;第二,中国新诗中的“剧诗”看似很“新”,但由于民族神话、传说意象的渗透,它很大程度上就是“神仙道化剧”演化而来;第三、由于“新月派”倡导人文精神,他们藉助民族神话、传说意象传达了“敬天崇道”精神意向,相应的诗歌就表现出“青词”化倾向。
     “共时”现象的出现离不开一些代表性诗人的个案实践。他们的实践存在差别与个性。郭沫若是在膜拜以“女娲”为原型的东方创始女神之上,体验到了诗的“创造”本质,一反前人对诗之本质的认识同时,又是在民族文化中找了归宿;闻一多是在信仰、幻美、强力融合之上复活“楚辞”,他相应的诗歌就是新“楚辞”,从而于中赋予他对中国新诗的本质某种认识;朱湘则认为中国神话、传说是最优美的,可以拯救人性,另一方面他又认定从民族神话、传说中可以“称述华族民性的各相”,两者是矛盾的也是统一的,民族神话、传说是中国的“载神道”诗歌;冯至从民族神话、传说发现了中国新诗的“思”,《十四行集》中明显了留下了前期长篇叙事诗的精神痕迹;唐湜从地方的“风土故事”中构建了中国狂欢化诗学与牧歌;“寻根派”诗人则从中国远古神话中发掘了生命的神性,以理性为中心的启蒙一个弱点便是漠视生命,而中国神话、传说与西方相比,尊重感性生命是它的突出特质,因而“寻根派”将民族神话、传说视为神圣生命的歌唱。
     中国神话、传说意象对相应诗歌的艺术影响十分明显。第一,相关的新诗和古典诗歌一样非常重视意象,这种重视并不是受到美国“意象”派的影响,而是中国神话、传说本身就含有图腾崇拜的文化现象;第二,含有民族神话、传说意象的中国新诗不少存在着叙述化的倾向,但这不意味着完全散文化的倾向,因为中国神话是呈现出的“混沌思维”,追求“意”与“境”的统一;第三、含有民族神话、传说意象的中国新诗一直表现出“纯诗化”的意向,但这种“纯”是建立在“不纯”的基础之上,因为中国神话、传说意象本身是讲究现世之感的。
     由于少数民族文化与神话、传说之间的历史距离更为亲近,因而相关诗作一方面是有着回应意义,另一方面又是有着重要的启示价值。这种回应与启示归落到民族性诗学建构上,就表现为:地域性是参与民族性诗学建构的渠道;宗教意识是民族性诗学尝试的方向;综合性思维是民族性诗学的还乡之路。
     综上所述,本文虽然只是从一个方面、一种途径来印证中国新诗的民族性,但由于民族神话、传说在文化属性上非同小可,其本质上就是从民族精神、生命体验、思维方式等视角探讨和厘清了中国新诗传统的有无;与之相伴相行的是,虽然所择取的研究对象只是部分性的,但亦具有了一般性、普遍性的意义。因此,本文的结论是中国新诗存在传统,但这个传统既不在古典诗歌,也不在于中国新诗本身,而在于文化传统之中。并由此得出几个认识:第一,从含有民族神话、传说意象的中国诗歌中返观到了部分中华民族精神;第二,含有民族神话、传说意象的中国新诗中的“上帝”意象在不少情况下并不具有基督教意义;第三、新诗的本体论须以中国新诗传统为背景,但两者又是有着明确区分;第四、一个创作上的启示便是中国新诗在价值取向上应主动、积极地靠近民族精神。
Since the naissance of Chinese new poetry, the debate and carding between "east" and "west","new" and "old" is a topic often being talked about. Faced with the topic, people mainly keep a foothold on the external morphological comparison, which is restricted to the difference in language expression and form construction between new poetry and classical poetry. Recently,"Whether new poetry has its tradition or not" has become a heatedly discussed topic in academic circle, which promotes discussions of the old topic. The question "whether new poetry has its tradition or not" not only concerns the overall assessment of Chinese new poetry's one hundred year of development, but also masters the spiritual trend in its future development. To grasp its profundity is both necessary and timely. However, it is a pity that the discussing points of the two side of debate follow slavishly.
     Traditional culture cannot represent cultural tradition. Cultural tradition is the soul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characterizes national spirit. That different forms of literature models such as poem, Ci, Qu and ode can be governed by classical poetry is based on cultural tradition. For Chinese new poetry, it must trace its source from the height of "Tao"(national spirit) and jump off the thinking level of "Qi"(classical poetry). On account of the research status of Chinese new poetry's tradition, this paper tries to probe into the question "whether new poetry has its tradition or no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ional spirit."Uniqueness" and "constancy" are the main peculiarities of "national spirit". The formation of "national spirit" cannot be excluded from the sedimentary deposits of history. The "original" life form of "national spirit" and a nation's myth and legend, the best way to have a restricted view of "national spirit", are of a relationship of exterior and interior as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erefore, to discuss the tradition of new poetry, the central task of new poetry's tradition falls on th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new poetry from the study of the images of national myth and legends. To look into the nationality of Chinese new poetry from the images of national myth and legends, essentially, is to consider about those poems which sustain and reveal their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due to the existence of national myth and legend images and their related images, in spite of the circumstance of modernization. To this paper, the influence of the images of national myth and legends on Chinese new poetry is omni-bearing, deep-seated and systematized, which can be separately analyz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genetic theory, alteration theory, axiology, poetic theory, genre theory, author theory, art theory and effect theory etc.
     Reasons why the images national myth and legends thrive in Chinese new poetry can be concluded from the following:First, the self-consciousness of Chinese mythology theory during May Forth Period. Writers such as Liang Qichao, Wang Guowei, Lu Xun, Zhou Zuoren, Mao Dun, Xie Liuyi, Lin Huixiang and Huang Shi, introduced western mythology theory, through which they recognized the relation between poetry and mythology. Second, the "chaotic" order and "enlightening" imagination.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20th century, the "chaotic" situation in China's society and the enlightening role intellectuals played spurred people on to mythology comparison. Third, the existence mission and connotation of modernized literature and art. The marriage between modernized literature/art and mythology is an internal appeal. At last, the historical resurgence of the spirit of "Taoist school" and its modern interpretation. The spirit of "Taoist school" is connected with Wu-Chu culture and myth and legends, while it is also one of the ideology resources of Chinese intellectuals'elegant favor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images of national myth and legends is the practice of using allusions. However, what penetrates into it is not "the ideology of using allusions" but the inclusion of time characteristics, which includes three aspects. First, the ideology of using allusions naturalizes to vanguard spirit. It is called vanguard because related poems show "anti-vulgarness" in temperament, defamiliarization in utterance and integration with western poetics. Second, cultural awareness overlaps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Chinese new poetry's using allusions of the images of national myth and legend expresses itself as a kind of cultural implication which is related with the perspective of nationality and synchronic instead of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Third, lofty properties are compatible with elegant language. Allusions in old poetry display elegant language but separate from lofty properties. While on the contrary, Chinese new poetry with national myth and legend images is compatible with lofty properties and elegant language as they associate with aesthetic standards of "strength","hero" and "moral justice" rather than gaining victory from plots, what's more, it is different from instrument vernacular in language strategies and interacts with Chu culture.
     The images of National myth and legends exert great influence on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related poems. Value orientation is mainly built on the process of relationship of subject with others, world, god and self. Heroes or "god" in Chinese myth and legend present "moralized", while in Chinese new poetry shows that individual will collectivized in isomorphism."Hua Sheng" myth is an important interpretation of "identity" in Chinese myth and legends'relation of subject with nature and the world, while it turns into the real life's "Sheng Sheng" in Chinese new poetry. On the management of the relation of "man" with "god", it is expressed as "Human's deification" in Chinese myth and legend, while humanity in Chinese new poetry shows as the division of poetic quality and divinity. Subject's self-cognition in Chinese myth and legend can be concluded as "the omnipotence of god", and relevant poems permeate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existence of self'or spirits of participation.
     Chinese new poetry containing the images of national myth and legend filters corresponding western poetics. Since the consciousness of "Wandering" in Chinese myth and legends makes the spirit of "mental state" in Chinese romantic poetic non-ontological. While the "correspondences theory'of western symbolism characterizes itself as the thought of "life's synaesthesis" when it is under the dialysis of Chinese myth and legend images. The personality will in Chinese myth and legend images belongs to the pent-up type which makes life poetic in Chinese new poetry break away from physiological attributes and show more "humanism" tendency. Worshipping ancestors, instead of God, in fact, is the peculiarity of Chinese myth and legend. Thus, Chinese modern mysticism poetics take on "non-religion".
     In Chinese classical period, poems with national myth and legend images form some fixed literature types which are inherited directly or indirectly owing to the medium of Chinese myth and legend images. First, the subject of "Fairy Wandering" is very common in new poetry. Second,"drama poetry" in Chinese new poetry seems to be "new", but it is evolved from "Drama about Taoist Deities" because of the penetration of Chinese myth and legend images. Third, as "crescent school" advocates humanistic spirits, with the help of national myth and legend images, they deliver the spirits of "respecting deities and adoring Tao", and the corresponding poetry has the tendency toward "Qing Ci".
     The occurrence of "synchronic" phenomenon cannot be separated from individual practices of some representative poets and also there exist differences and individuality in their practices. Based on his worship of the orient original goddess modeled on "Nu Wa"(a goddess in Chinese mythology), Guo Moruo experiences the "creative" essence of poetry, which he obtains from national culture while he is against predecessors' views about it. Wen Yiduo revives "Chu Ci" by blending faith, imaginary beauty and strength. His corresponding poetry is new "Chu Ci", which endows him the recognition of the essence of Chinese new poetry. Zhu Xiang, on one hand, argues that Chinese myth and legend is the most beautiful which can save humanity; on the other hand, he asserts that we can "state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 from national myth and legend. The two are both contradictory and identical. National myth and legends are poetry of "deities and Tao". Feng Zhi also finds Chinese new poetry's "thought". In his The Collection of Sonnets, the previous spirit traces of long narrative poems are obvious. Tang Shi is enlightened by "local stories" to create Chinese carnival poems and pastorals."Root-seeking school" poets explore life's divinity from Chinese ancient mythology. One weakness of enlightment centered on reason is ignoring life. Compared with West, Chinese myth and legend stands out for respecting perceptual life. Thus,"Root-seeking school" regards national myth and legend as a sacred life song.
     National myth and legend images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the art of corresponding poems. First, relevant poems as well as classical poems pay much attention to images, which is not affected by American imagists but the totemism in national myth and legend itself. Second, many Chinese new poems with national myth and legend tend to narrate but this does not mean it is entirely prosed because Chinese mythology is the unity of the external "chaotic thoughts", and "meaning" and "artistic conception" seeking. Third, Chinese new poetry with national myth and legend show the tendency to "pure poeticization", but the "purity" is based on "impurity", for Chinese myth and legend attach importance to reality.
     The shorter historic distance between ethnic minority culture and myth and legend make relevant poems have the significance of responding and enlightening, which can be illustrated from three aspect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poetics:regionalism, is its channel of engaging; religious consciousness, a direction of trying; comprehensive thinking, a road of returning.
     To sum up, although verifying th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new poetry from only one aspect and through one method, this paper essentially discusses and clears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new poetry has its tradition or not"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national spirit, life experience and thinking patterns due to the extraordinary importance of national myth and legends in cultural attributes. Meanwhile, only parts of research objects are selected, but they have universal meanings. Therefore, the conclusion of this paper is that tradition exists in new poetry, yet it does not lie in classical poetry nor Chinese new poetry itself but in cultural tradition, from which we can know that:first, parts of Chinese national spirits are implied in Chinese poetry with image of national myth and legends. Second, the image of "god" in it does not contain the spirit of Christianity. Third, the ontology of new poetry should be based on the tradition of Chinese new poetry but the two are greatly different. Finally, an enlightening suggestion in creation is that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Chinese new poetry should be close to national spirit actively and positively.
引文
①郑敏:《世纪末的回顾:汉语语言变革与中国新诗的创作》,《文学评论》,1993年,第3期
    ②王佐良:《一个中国诗人》,引自《穆旦诗集1939-1945》,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122页
    ③郭保卫:《书信今犹在诗人何处寻》,见杜运燮等编:《一个民族已经起来》,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80页
    ④梁实秋:《新诗的格调及其他》,杨匡汉、刘福春编《中国现代诗论》(上编),广州:花城出版社,1986年,第141页。
    ①郑敏、吴思敬:《新诗究竟有没有传统》(徐秀整理),《粤海风》,2001年第1期
    ②李怡:《论中国新诗的“传统”》,《诗探索》,2006年,第1期
    ①袁可嘉:《关于新诗与晦涩、新诗的传统……——访美书简》,《诗刊》,1981年,第3期
    ②朱湘:《“寄罗皑岚”之十六》,见《朱湘书信集》,上海:上海书店,1983年重印版,136页
    ①李怡:《论中国新诗的“传统”》,《诗探索》,2006年,第1期
    ①庞朴:《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3年第4期
    ①[德国]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北京:三联书店,1956年,第104页
    ②[伊朗]贾汉贝格鲁:《伯林谈话录》,杨桢钦译,上海:译林出版社,第99页
    ③庞朴:《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3年第4期
    ①吴元迈:《文艺的民族性与文艺的世界性——关于文艺的民族性几个问题》,《文艺研究》,1996年,第01期
    ②[瑞士]C·G·荣格:《论分析心理学与诗的关系》,《神话——原型批评》,陕西师大出版社,1987年,第100页
    ①谢选骏:《民族与民族精神:几个文化圈的比较》,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20页
    ②选骏:《民族与民族精神:几个文化圈的比较》,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393页
    ①谢选骏:《民族与民族精神:几个文化圈的比较》,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393页
    ②鲁迅:《当陶元庆君的绘画展览时》,《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573页
    ①[德国]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第129页
    ②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全集》第9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19页
    ③周作人:《希腊闲话》,《新生》,第1卷第2期
    ④哈利孙:《<希腊神话>引言》,岂明译,《语丝》,1926年8月,第94期
    ⑤哈利孙:《论鬼脸》,见《希腊神话》第3章第1节,岂明译,《语丝》,1925年8月,第42期
    ①韩少功:《文学的根》,《作家》,1985年4期
    ②凌宇:《重建楚文学的神话系统》,《上海文学》,1986年第6期
    ①[德国]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31页
    ①[德国]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上册),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第384-385页
    ②[德国]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52页
    ①袁珂:《中国神话传说》(上册),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4年,第40页
    ②袁珂:《中国神话传说》(上册),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4年,第48页
    ①废名:《谈新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26页
    ②韦勒克等:《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第68页
    ①马昌仪:《中国神话学发展的一个轮廓》,《中国神话学文论选粹》(上编),马昌仪编,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第8页
    ②马昌仪:《中国神话学发展的一个轮廓》,《中国神话学文论选粹》(上编),马昌仪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第8页
    ③马昌仪:《中国神话学发展的一个轮廓》,《中国神话学文论选粹》(上编),马昌仪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第11页
    ①钟敬文:《序言》,《中国神话学文论选粹》(上编),马倡仪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第1页
    ②梁启超:《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梁启超卷》,刘梦溪主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680-第685页
    ③胡适:《论中国南北方文化中的神话分子——故事诗的起来》,《中国神话学文论选粹》(上编),马倡仪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第109页
    ①高瑞泉编选:《理性与人道:周作人文选》,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第85页
    ②罗念生编:《朱湘书信集》,人生与文学社,1936年,第136页
    ①王国维:《神话乃想象之产物——屈子文学之精神》,《中国神话学文论选粹》(上编),马昌仪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第30页
    ①鲁迅:《破恶声论》,《鲁迅全集》第8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30页
    ②周作人:《神话与传说》,《中国神话学文论选粹》(上编),马昌仪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第73页—第74页
    ③黄石:《神话的价值》,《中国神话学文论选粹》(上编),马昌仪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第102页
    ④黄石:《神话的价值》,《中国神话学文论选粹》(上编),马昌仪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第107页
    ①黄石:《神话的价值》,《中国神话学文论选粹》(上编),马昌仪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第108页
    ②章太炎:《印度中兴之望》,《章太炎全集》(第4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85年,62页
    ③闻一多:《女神之地方色彩》,《闻一多选集》,开明书店,1951年,第98页
    ④闻一多:《致臧克家》,《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80页
    ⑤朱自清:《中国学术界的损失——悼闻一多先生》,《文艺复兴》,第2卷,1946年2月
    ①闻一多:《中国上古文学·史诗问题》,《闻一多全集》(第10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3页
    ②朱湘::《朱湘书信集·寄徐霞村》,人生与文学社,1936年,第41页
    ③朱湘:《南归》,《现代十八家诗》,岳洪治编撰,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1年,第300页
    ④沈从文:《论朱湘的诗》,《抽象的抒情》,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8页
    ①朱湘:《寄赵景深·十四》《朱湘散文》(下册),蒲花塘、晓非编,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第224页
    ②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第4页—第7页
    ③茅盾:《中国神话研究ABC)),《中国神话学文论选粹》(上编),马昌仪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第123页—第142页
    ①[英国]阿姆斯特郎在《神话简史》,胡亚豳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年,第42页
    ②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68页
    ③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102页
    ④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65页
    ①章太炎:《文学总略》,见傅杰编校:《章太炎学术史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3页
    ②章太炎:《与人论书》,《章太炎书信集》,马勇编,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第286页
    ③章太炎:《与人论书》,《章太炎书信集》,马勇编,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第286页
    ④章太炎:《正名杂义》,《章太炎学术论著》,刘凌、孔繁荣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50页
    ①刘锡诚:《梁启超是第一个“神话”一词的人》,天津:《今晚报·副刊》,2002年7月9日
    ②闻展民:《哭四弟一多》,《回忆纪念闻一多》赵慧编,武汉:武汉出版社,第394页
    ①鲁迅:《灯下漫笔》,见《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225页
    ②[美国]萨义德:《东方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7年版,第72页
    ①倪婷婷:《‘五四’启蒙主义话语的形态与思维特质》,《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①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03页
    ①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一分册·流亡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4页
    ①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77页
    ①王国维:《宋元戏曲史》,《王国维文集》,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第52页
    ②参见毛峰:《神秘主义诗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8年,第65页
    ③参见刘小枫:《诗化哲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13页
    ①王生平主编:《世纪存疑·哲学伦理卷》,太原:山西人民出版,2001年,106页
    ②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页
    ③[英国]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页
    ④[美国]列文森:《儒家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郑大华、任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87页
    ⑤吴泽义主编:《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4页
    ①旷新年:《民族国家想象与中国现代文学》,《文学评论》,2003年第1期
    ②李长之:《“五四”运动之文化的意义及其评价》,《大公报》星期论文,1942年,5月3日
    ①汪晖:《死火重温》,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20页
    ①[美国]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02页
    ②[美国]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9页
    ③鲁迅:《文化偏至论》,见《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57页
    ①谢选骏:《民族与民族精神:几个文化圈的比较》,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393页
    ①赵毅衡编译:《美国现代诗选》(上),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173也—第174页
    ①[德国]爱因斯坦:《体验宇宙:爱因斯坦如是说》,龚建星、刘毅强选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年,106页
    ②刘亚虎邓敏文罗汉田:《中国南方民族文学关系史》(上),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207页
    ③闻一多:《道教的精神》,《闻一多全集》(1卷).北京:三联书店,1982年,第143页
    ①谭桂林:《人与神的对话》,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页
    ①罗皑岚:《二罗一柳忆朱湘》,罗念生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年,第58页
    ①沈从文:《论朱湘的诗》,见孙玉石选编《中国现代作家选集:朱湘》,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256页
    ①庄子:《庄子·马蹄》),见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本,中华书局,1983年
    ②庄子:《庄子·盗跖》,见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本,中华书局,1983年
    ③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183页,第182页
    ④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183页,第182页
    ⑤卡夫卡:《卡夫卡文集》(第4卷),林骧华主编,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206页
    ⑥[德国]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35页
    ①转自刘小枫:《诗化哲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第40页
    ②[美国]乔治·桑塔亚那:《诗与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7—8页
    ③吴培显:《诗、史、思的融合与失衡》,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第40页
    ①赵景深:《朱湘传略》,《新文学史料》,第16期,1982年8月
    ①张琰:《诗意的‘两难’—论冯至早期的叙事诗创作》,《文教资料》,2007年8月下旬号
    ①海子:《诗学:一份提纲》,《海子诗全编》,西川选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第890页
    ①韩作荣:《诗人中的诗人》,《昌耀的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1页
    ②昌耀:《后记》,《昌耀的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416页
    ①陈思和:《试论“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先锋性》,《复旦学报》,2005年,第6期
    ①[美国]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译,北京:商务印刷馆,2002年,117
    ①屠岸:《诗坛圣火的点燃者》(代序),《唐湜诗卷》(上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
    ①王先霈,王又平主编:《文学理论批评术语汇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66页
    ②马新国:《西方文论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85页
    ①[德国]凯泽尔:《美人与怪兽——文学艺术中的怪诞》,西安:华岳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200页
    ①参见陈后亮:《西方怪诞美学研究述评》,《燕山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②[法国]沙利·安什林:《宗教的起源》,杨永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第67页
    ①[法国]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9页
    ①韩少功:《文学的根》(《作家》1985年4期
    ②方克强:《文学人类批评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第7页
    ①朱湘:《朱湘书信集·寄徐霞村》,人生与文学社,1936年,第41页
    ①屈维它(瞿秋白):《东西文化与世界革命》,《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文选》,陈崧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591页—第602页
    ①[英国]泰勒:《原始文明》,连树声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1页
    ②参见庄锡昌等编:《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17页
    ① 王韬:《弢园尺牍》,北京:中华书局,1959,第215页
    ①司马迁:《史记》,北京:九州出版社,2001年,第4页
    ②忆秋生:《中国神话》,袁进主编,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第87页
    ①朱自清:《序》,《闻一多论唐诗》,闻一多著,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8年,第5页
    ②闻一多:《<西南采风录>序》,《唐诗杂论诗与批评》,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第146页
    ①参见王家平:《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4页
    ②参见陈建宪:《神祗与英雄》,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第143页
    ①孙毓棠:《我怎样写<宝马>》,《宝马与渔夫》,台北:业强出版社,1992年,第195页
    ①[德国]康德:《论优美感和崇高感》,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14页
    ①何兆武:《译序》,《论优美感和崇高感》,康德著,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7页
    ②闻黎明、侯菊坤:《闻一多年谱长编》,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76页
    ①见方敬:《方敬选集》,方敬著,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816页
    ①周良沛编序:《中国新诗库》(四集),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第875页
    ②李怡:《赋与中国现代新诗的文化阐释》,《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04期
    ①参见王家平:《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0页
    ②参见王家平:《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51页
    ③参见王家平:《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51页
    ①闻一多:《征求艺术专门的同业者的呼声》,《闻一多全集》(第2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5页
    ①[法国]利维坦:《艺术与诗中的创造性直觉》,刘有元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第180页
    ②[法国]利维坦:《艺术与诗中的创造性直觉》,刘有元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第182页—第183页
    ③朱光潜:《谈美书简二种》,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第144页
    ①叶澜:《试论中国当代教育价值取向之偏差》,《教育研究》,1989年第04期
    ②关于“言”与“我”之间的关系的详讨,可以参考徐麟《“言,我也”与中国古代诗学》(《文艺理论研究》,1996年第01期)
    ③袁珂:《中国神话传说》(上册),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4年,第210页
    ①周作人:《艺术与生活》,《周作人散文》(第二集),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第140页
    ②俞平伯:《诗的自由与普遍》,《中国现代作家作品选集·俞平伯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第198页
    ③郭沫若:《文学的本质》,《郭沫若的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第215页
    ①参见梁展:《个人意志的发展与虚无主义的起源—鲁迅对个人意志的诠释与叔本华的差异及其后果》,《鲁迅研究月刊》,2001年第11期
    ①[德国]叔本华《叔本华论说文集》范进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527页
    ①周作人:《人的文学》,《文学运动史料选》第1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第104页
    ①[英国]霍布斯鲍姆:《传统的发明》,顾杭、庞冠群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4年第5页
    ①胡晓明:《中国诗学之精神》,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版,第231页
    ①参见孟泽:《王国维鲁迅诗学互训》,九州出版社,2007年,第72页
    ①游友基:《九叶派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33页
    ①陈建宪:《神祗与英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第61页
    ①[俄国]索洛维约夫:《神人类讲座》,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第176页
    ①[加拿大]弗雷泽:《金枝》(下),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524页
    ①引见王家平:《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3页
    ②引见王家平:《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3页
    ①周仁政:《巫觋人文——沈从文与巫楚文化》,长沙:岳麓书社,2005年,第1页
    ①陈仲义:《扇形的展开——中国现代诗学谫论》,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343页
    ①袁珂:《古神话选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154页
    ①钱淑英:《增补卷·导言》,见蒋风主编《中国儿童文学大系·诗歌卷》(第1册),北京:希望出版社,2009年,第64页
    ①王学海:《穆旦诗歌中不存在宗教意识》,《文学评论》,2007年第6期
    ①王钟陵:《论中国神话特征》,《中国文学研究》,1992年,第3期
    ②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年,第132页
    ①王国维:《人间词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第191页
    ①美国]威廉·邓勃斯基:《理智设计论——科学与神学之桥》,卢风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第95页
    ②王晓华:《西方生命美学局限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155页
    ①夏军:《非理性世界》,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3年,第318页
    ①引见王家平:《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7页
    ②引见王家平:《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8页
    ③引见王家平:《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9页
    ①[英国]罗素:《西方哲学史》(下),马元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年,第221页
    ①[德国]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95页
    ②刘晓枫:《诗化哲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第345页
    ①汪卫东:《“科学”与“精神”、“神思”、“道德”、“理想”和“圣觉”:<科学史教篇>中个人观念的梳理》,《鲁迅研究月刊》,2007年第4期
    ②汪卫东:《“科学”与“精神”、“神思”、“道德”、“理想”和“圣觉”:<科学史教篇>中个人观念的梳理》,《鲁迅研究月刊》,2007年第4期
    ③汪晖:《死火重温》,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20页
    ①尼采:《上帝死了——尼采文选》,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第313页
    ②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四部《商人们》,中译本,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第346页
    ①叶维廉:《饮之太和》,台北:时报文化出版社,,1980年,第159页
    ①沈从文:《论朱湘的诗》,《沈从文全集》(第16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139页
    ①刘晓枫:《诗化哲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00页
    ①吴晓东:《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52页
    ②梁宗岱:《象征主义》,《文学季刊》第2期,1934年
    ①胡晓明:《中国诗学之精神》,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1页—第31页
    ①朱光潜:《诗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第76页
    ①吴晓东:《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90页
    ①钱钟书:《钱钟书散文精选》,于涛编,长春: 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167页
    ②吴晓东:《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45页
    ③穆木天:《什么是象征主义》,《穆木天诗文集》,.蔡清富、穆立立编,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85年,322页
    ①刘亚虎、邓敏文、罗汉田:《中国南方民族文学关系史》(上),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207页
    ①谭桂林:《现代中国生命诗学的理论内涵与当代发展》,《文学评论》,2004年,第6期
    ①陈仲义:《扇形的展开——中国现代诗学谫论》,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177页
    ①张华娟:《中国神话中的原始生命观对古代小说的影响》,《山东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①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65页
    ①王振复:《中国美学史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1页
    ②刘小枫:《诗化哲学》,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168页
    ①袁珂:《古神话选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158页
    ①海子:《海子诗全编.》西川编,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第869页
    ①宗白华:《美学与意境》,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第73页
    ②冯至:《十四行集》,桂林:明日社,1942年,第61页——第62页
    ①毛峰:《神秘主义诗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37页——第39页
    ②参见刘翔:《中国传统价值观诠释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第1页
    ①恩斯特·图根德哈特:《自我中心性与神秘主义——一项人类学研究》,郑辟瑞译,上海:译文出版社,第1页—第2页
    ②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117页
    ①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119页
    ①见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编:《苏联民间文学论文集》,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第387页
    ①乌恩溥注译.:《四书译注》,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第68页
    ①毛峰:《神秘主义诗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384页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46页
    ①[美国]埃里希·弗罗姆:《逃避自由》,刘林海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第12页
    ①见箫悄:《古槐树下的学者——俞平伯传》,杭州:杭州出版社,2005年,第192页
    ①罗成琰、刘长华:《生命的挽歌——朱湘<草莽集>论》,《湖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04期
    ①彭燕郊:《黎明》,《彭燕郊诗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48页
    ②[德国]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上册),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第463页
    ①袁行霈主编:《绪论》,《中国文学史》(第2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0页
    ②柯可:《论中国新诗的新途径》,《新诗》,第4期,1937年1月
    ③梁实秋:《莎士比亚是诗人还是戏剧家》,《文学杂志》,第1卷第2期,1937年
    ④见郭英德主编:《中外古典名剧鉴赏辞典》,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1093页
    ①王守仁:《论雪莱的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中的“必然性”思想》,《欧美文学论丛》(第1辑《经典作家作品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第45页
    ②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86页—第87页
    ③梁实秋:《论诗的将来》,《二十世纪中华学案》(文学卷2),李复威主编,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第259页
    ①[德国]黑格尔:《美学》(第3卷下册),朱光潜,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241页
    ②闻一多:《律诗底研究》,《闻一多集外集》,孙敦恒编,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158页
    ③见王荣:《中国现代叙事诗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第138页
    ①[德国]黑格尔:《美学》(第3卷下册),朱光潜,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283页—第284页
    ①王孝廉:《中国的神话世界》,北京:作家出版社,1991年,第85页
    ①海子:《诗学:一份提纲》,《海子诗全编》,西川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第898页
    ①夏军:《非理性世界》,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3年,第318页
    ②参看李艳:《论元代神仙道化剧中的“梦”情结》,《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11期
    ①见冯至:《冯至全集》(第二卷),刘福春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第220页
    ①徐迟:《江南小镇》,北京:作家出版社,1993年,第188页
    ①鲁迅:《致寿裳》,《鲁迅全集》(第11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365页
    ②闻一多:《道教的精神》,《闻一多全集》(1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第143页
    ①[美国]乔治·萨顿:《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陈恒六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97页
    ②[英国]阿伦·布洛克:《方人文主义传统》董乐山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第14页
    ①张海鸥、张振谦:《唐宋青词的文体形态和文学性》,《文学遗产》,2009年,第3期
    ①吕元素:《道门道教必用集·序》,《道藏》(第32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620页—621页
    ①陶弘景:《登真隐诀》,《道藏》(第6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620页
    ②见张海鸥、张振谦:《唐宋青词的文体形态和文学性》,《文学遗产》,2009年,第3期
    ①徐志摩:《徐志摩诗全编》,梁仁编.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554页
    ②戴望舒:《戴望舒诗全编》,梁仁编.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9年,第691页
    ③戴望舒:《戴望舒诗全编》,梁仁编.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9年,第691页
    ①张泽洪:《道教斋蘸科仪研究》,成都:巴蜀书社,1999年,第144页
    ①亚里斯多德:《诗学》,陈中梅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28页
    ②车尔尼雪夫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论文学》(中卷),辛未艾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第202页
    ③亚里斯多德:《诗学》,罗念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01页
    ①郭沫若:《沫若文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158页
    ①郭沫若:《沫若文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158页
    ①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86页—第87页
    ①闻一多:《闻一多萃语》, 闻黎明编,长沙:岳麓书社,1996年,第51页——第52页
    ②闻一多:《闻一多萃语》, 闻黎明编,长沙“岳麓书社,1996年,第56页
    ③郭沫若:《历史人物》,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55页
    ④闻一多:《闻一多萃语》, 闻黎明编,长沙:岳麓书社,1996年,第49页
    ①闻一多:《复古的空气》,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7年,第303页
    ②刘名俭,周霄编著:《中国导游十万个为什么:湖北》,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年,第6页——第7页
    ①闻一多:《闻一多萃语》, 闻黎明编,长沙:岳麓书社,1996年,第229页
    ①闻一多:《闻一多萃语》, 闻黎明编,长沙:岳麓书社,1996年,第229页
    ①闻一多:《闻一多萃语》, 闻黎明编,长沙:岳麓书社,1996年,第74页——第75页
    ②闻一多:《闻一多文集:时代的鼓手》,王立信主编,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第353—第356页
    ③闻一多:《闻一多文集:时代的鼓手》,王立信主编,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第361页
    ④闻一多:《闻一多文集:时代的鼓手》,王立信主编,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第366页
    ①闻一多:《唐诗杂论诗与批评》,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第139页
    ①闻一多:《唐诗杂论诗与批评》,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第146页
    ①朱湘著:《朱湘散文》(上)蒲花塘、晓非编,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第45页
    ①朱湘著:《朱湘散文》(上)蒲花塘、晓非编,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第33页—第34页
    ②朱湘著:《朱湘散文》(上)蒲花塘、晓非编,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第259页
    ③朱湘著:《朱湘散文》(上)蒲花塘、晓非编,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第258页
    ①朱湘著:《朱湘散文》(上)蒲花塘、晓非编,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第267页
    ②朱湘:《朱湘书信二集.》,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214页
    ③沈从文:《抽象的抒情》,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21页
    ④朱湘:《朱湘书信二集.》,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208页
    ①朱湘著:《朱湘散文》(上)蒲花塘、晓非编,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第263页
    ②朱湘著:《朱湘散文》(上)蒲花塘、晓非编,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第224页
    ①朱湘:《石门集》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2年,第101页
    ②见钱光培、向远:《现代诗人及流派琐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145页
    ③朱湘:《中书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1年,第214页
    ①冯至:《冯至全集》(第5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97页
    ②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251页
    ①冯至:《冯至全集》(第5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75、76页
    ②冯至:《冯至全集》(第7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4页
    ③冯至:《冯至全集》(第1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14页
    ④[德国]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页—第2页
    ①海德格尔:《诗·语言·思》,彭富春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第166页
    ②余虹:《诗:源始的语言——海德格尔的诗学启示》,《外国文学研究》,1991年第1期
    ①冯至:《冯至全集》(第1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14页
    ②陆耀东:《冯至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196页
    ③袁珂:《古神话选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158页
    ①冯至:《冯至全集》(第5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第75—第76页
    ①冯至:《鸦片》,《新中华报副刊》,1929年1月30日
    ①王钟陵:《论中国神话特征》,《中国文学研究》,1992年第3期
    ①见朱虹:《英美文学散论》,第188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
    ②冯至:《望》,《沉钟》第9期,1926年12月11日
    ①冯至:《冯至全集》(第7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9页
    ①[美国]布鲁克斯:《反讽——一种结构原则》,赵毅衡编选《新批评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335页
    ①冯至:《冯至全集》(第7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5页
    ②[德国]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修订本),陈嘉映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第297页
    ①[德国]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修订本),陈嘉映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第276页
    ②冯至:《冯至全集》(第7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5页
    ①陆耀东:《冯至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175页
    ②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上),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214页
    ①屠岸:《诗坛圣火的点燃者》,《唐湜诗卷》(上),唐湜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第1页
    ①缪灵珠:《缪灵珠美学译文集》(第2卷),章安祺编订,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272页
    ②见汪翠萍:《西方牧歌发展与牧歌研究的历史钩沉》,《兰州学刊》,2011年第4期
    ③[加拿大]弗莱:《批评的剖析》,陈慧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20页
    ①唐湜:《唐湜诗卷》(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第41页
    ②[英国]詹·弗雷泽:《金枝精要——巫术与宗教之研究》,刘魁立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117页
    ①唐湜:《唐湜诗卷》(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第123页
    ②唐湜:《唐湜诗卷》(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第123页
    ①唐湜:《唐湜诗卷》(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第41页
    ①唐湜:《论意象》,《新意度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0年,第12—13页
    ②唐湜:《论意象》,《新意度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0年,第12—13页
    ①唐湜:《唐湜诗卷》(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第123页
    ②唐湜:《唐湜诗卷》(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第41页
    ①见潘颂德:《中国现代新诗理论批评史》,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第365页
    ①韩作荣:《诗歌讲稿》,昆仑出版社,2006年,第335页
    ②海子:《海子作品精选》,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228页
    ①海子:《海子诗全编》,西川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第869页
    ②海子:《海子诗全编》,西川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第870页
    ①汪裕雄:《意象探源》,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4页
    ①胡适:《胡适留学日记》,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第743页—第744页
    ①汪裕雄:《意象探源》,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75页—第76页
    ②汪裕雄:《意象探源》,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80页
    ①汪裕雄:《意象探源》,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82页
    ②[苏联]海通:《图腾崇拜》何星亮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第222页
    ①汪裕雄:《意象探源》,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69页
    ②袁珂译注:《大荒南经》,《山海经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第285页
    ①汪裕雄:《意象探源》,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69页
    ①闻一多:《龙凤》,《闻一多全集》(第1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第69页
    ①闻一多:《龙凤》,《闻一多全集》(第1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第69页
    ①[德国]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西苑出版社,2003年,第138页
    ①陈惇、刘象愚编选:《穆木天文学评论选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40页
    ①邓启耀:《中国神话的思维结构》,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年,第253页
    ①邓启耀:《中国神话的思维结构》,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年,第260页
    ②邓启耀:《中国神话的思维结构》,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年,第2页
    ③叶舒宪:《中国神话哲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4页
    ④宗白华:《美学与意境.》,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91页
    ①[法国]泰纳:《艺术哲学》,傅雷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第34页
    ①[法国]泰纳:《艺术哲学》,傅雷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第34页
    ①周作人:《扬鞭集·序》,《语丝》第82期,1926年5月
    ①梁宗岱:《谈诗》,《梁宗岱批评文集/世纪的回响》,李振声编,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第79页
    ①梁宗岱:《谈诗》,《梁宗岱批评文集/世纪的回响》,李振声编,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第80页
    ②见[英国]查尔斯·查德威克《象征主义》,周发祥译,昆仑出版社1989年版,第5页
    ③陈建宪:《神祗与英雄:中国古代神话的母题》,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第225页
    ①见(俄)利哈泽夫:《文学学导论》,周启超、王加兴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4页
    ①袁珂译注:《西山经》,《山海经全译》(卷二),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第40页
    ②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1页
    ①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30页
    ②尼采:《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论文选》(修订本),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66页
    ①王轻鸿:《吟诵:民族化的艺术审美方式》,《文艺研究》,1997年第1期
    ①罗成琰:《现代中国的浪漫主义思潮》,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3页
    ①郭沫若:《文学的本质》,《文艺论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228页
    ①王铭铭主编.:《20世纪西方人类学主要著作指南.》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8年,第368页
    ①见童庆炳:《文体与文体的创造》,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53页
    ①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30页
    ②见汪加千等编:《人体律动的诗篇——舞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7页
    ③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13——第14页
    ①中国作家协会编:《新中国成立60周年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诗歌卷》(第3卷),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年,第512页
    ②见赖干坚:《西方文学批评方法评介》,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174页
    ③中国作家协会编:《新中国成立60周年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诗歌卷》(第3卷),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年,第911页
    ①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第365页
    ②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第167页
    ①张同道:《中国新诗的审美范式与民族心理》,《文学评论》1999年第3期
    [1]杜运燮等编:《一个民族已经起来》,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
    [2]杨匡汉、刘福春编《中国现代诗论》(上编),广州:花城出版社,1986年
    [3]朱湘:《朱湘书信集》,上海:上海书店,1983年重印版,
    [4]朱湘:《石门集》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2年
    [5]朱湘:《中书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1年
    [6]鲁迅:《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7]蒲花塘、晓非编,《朱湘散文》(下册),,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
    [8]废名:《谈新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9]马昌仪编:《中国神话学文论选粹》(上下编),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
    [10]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梁启超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11]罗念生编:《朱湘书信集》,人生与文学社,1936年
    [12]章太炎:《章太炎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85年
    [13]闻一多:《女神之地方色彩》,《闻一多选集》,开明书店,1951年,第98页
    [14]闻一多:《致臧克家》,《闻一多全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
    [15]闻一多:《闻一多论唐诗》,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8年
    [16]闻一多:《唐诗杂论 诗与批评》,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
    [17]闻一多:《复古的空气》,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7年
    [18]叶舒宪编,《神话——原型批评》,陕西师大出版社,1987年
    [19]傅杰编校:《章太炎学术史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20]马勇编:《章太炎书信集》,,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第286页
    [21]刘凌、孔繁荣编:《章太炎学术论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22]赵慧编,《回忆纪念闻一多》 ,武汉:武汉出版社,1999年
    [23]王宁:《中国文化概论》,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24]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25]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26]王国维:《王国维文集》,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
    [27]毛峰:《神秘主义诗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8年
    [28]刘小枫:《诗化哲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29]王生平主编:《世纪存疑·哲学伦理卷》,太原:山西人民出版,2001年
    [30]吴泽义主编:《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31]汪晖:《死火重温》,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32]鲁迅:《文化偏至论》,见《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
    [33]赵毅衡编译:《美国现代诗选》,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5年
    [34]刘亚虎邓敏文罗汉田:《中国南方民族文学关系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
    [35]谭桂林:《人与神的对话》,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
    [36]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37]罗念生编:《二罗一柳忆朱湘》,,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年
    [38]吴培显:《诗、史、思的融合与失衡》,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
    [39]马新国:《西方文论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40]陈崧编,《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文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41]庄锡昌等编:《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42]王韬:《弢园尺牍》,北京:中华书局,1959
    [43]司马迁:《史记》,北京:九州出版社,2001年
    [44]袁进主编:《中国神话》,,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
    [45]岳洪治编:《现代十八家诗》,,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1年
    [46]沈从文:《抽象的抒情》,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47]陈建宪:《神祗与英雄》,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
    [48]孙毓棠:《宝马与渔夫》,台北:业强出版社,1992年
    [49]闻黎明、侯菊坤:《闻一多年谱长编》,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79年
    [50]方敬:《方敬选集》,方敬著,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1年
    [51]周作人:《周作人散文》(第二集),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
    [53]俞平伯:《中国现代作家作品选集·俞平伯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
    [54]郭沫若:《郭沫若的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
    [55]北京大学中文系等编,《文学运动史料选》第1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
    [56]胡晓明:《中国诗学之精神》,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版
    [57]孟泽:《王国维鲁迅诗学互训》,九州出版社,2007年
    [58]游友基:《九叶派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年
    [59]周仁政:《巫觋人文——沈从文与巫楚文化》,长沙:岳麓书社,2005年
    [60]陈仲义:《扇形的展开——中国现代诗学谫论》,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
    [61]袁珂:《古神话选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62]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年
    [63]王国维:《人间词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
    [64]王晓华:《西方生命美学局限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65]叶维廉:《饮之太和》,台北:时报文化出版社,,1980年
    [66]沈从文:《沈从文全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
    [67]吴晓东:《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
    [68]朱光潜:《诗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
    [69]钱钟书:《钱钟书散文精选》,于涛编,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
    [70]蔡清富、穆立立编:《穆木天诗文集》,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85年
    [71]陈仲义:《扇形的展开——中国现代诗学谫论》,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
    [72]王振复:《中国美学史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73]宗白华:《美学与意境》,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
    [74]刘翔:《中国传统价值观诠释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
    [75]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76]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编:《苏联民间文学论文集》,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
    [77]乌恩溥注译.:《四书译注》,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
    [78]箫悄:《古槐树下的学者——俞平伯传》,杭州:杭州出版社,2005年
    [79]袁行霈主编:《绪论》,《中国文学史》(第2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80]郭英德主编:《中外古典名剧鉴赏辞典》,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2年
    [81]《欧美文学论丛》(第1辑《经典作家作品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82]李复威主编,《二十世纪中华学案》(文学卷2),,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83]王荣:《中国现代叙事诗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84]王孝廉:《中国的神话世界》,北京:作家出版社,1991年
    [85]夏军:《非理性世界》,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3年
    [86]张泽洪:《道教斋蘸科仪研究》,成都:巴蜀书社,1999年
    [87]郭沫若:《历史人物》,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88]袁珂:《中国神话传说》(上下册),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4年
    [89]刘名俭,周霄编著:《中国导游十万个为什么:湖北》,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年
    [90]王立信主编:《闻一多文集:时代的鼓手》,,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
    [91]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
    [92]钱光培、向远:《现代诗人及流派琐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
    [93]谢选骏:《民族与民族精神:几个文化圈的比较》,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
    [94]陆耀东:《冯至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3年
    [95]朱虹:《英美文学散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
    [96]陆耀东:《冯至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3年
    [97]缪灵珠:《缪灵珠美学译文集》(第2卷),章安祺编订,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
    [98]潘颂德:《中国现代新诗理论批评史》,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
    [99]韩作荣:《诗歌讲稿》,昆仑出版社,2006年
    [100]汪裕雄:《意象探源》,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
    [101]胡适:《胡适留学日记》,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
    [102]陈惇、刘象愚编选:《穆木天文学评论选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103]邓启耀:《中国神话的思维结构》,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年
    [104]叶舒宪:《中国神话哲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105]宗白华:《美学与意境》,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106]李振声编:《谈诗》,《梁宗岱批评文集/世纪的回响》,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
    [107]袁珂译注:《山海经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08]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109]罗成琰:《现代中国的浪漫主义思潮》,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
    [110]郭沫若:《文学的本质》,《文艺论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111]王铭铭主编.:《20世纪西方人类学主要著作指南.》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8年
    [112]童庆炳:《文体与文体的创造》,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113]汪加千等编:《人体律动的诗篇一—舞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
    [114]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
    [115]赖干坚:《西方文学批评方法评介》,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6年
    [116]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117]叶舒宪:《神话意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118]张正明:《楚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119]林惠祥:《文化人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
    [120]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
    [1][德国]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北京:三联书店,1956年
    [2][伊朗]贾汉贝格鲁:《伯林谈话录》,杨桢钦译,上海:译林出版社,
    [3][德国]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
    [4][德国]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
    [5][德国]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6[美国]韦勒克等:《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
    [7][德国]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8][英国]阿姆斯特郎在《神话简史》,胡亚豳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年
    [9][美国]萨义德:《东方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7年
    [10][丹麦]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
    [11][英国]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12][美国]列文森:《儒家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郑大华、任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13][美国]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14][德国]爱因斯坦:《体验宇宙:爱因斯坦如是说》,龚建星、刘毅强选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年
    [15][美国]乔治·桑塔亚那:《诗与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16][德国]凯泽尔:《美人与怪兽——文学艺术中的怪诞》,西安:华岳文艺出版社,1987年
    [17][法国]沙利·安什林:《宗教的起源》,杨永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
    [18][法国]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19][英国]泰勒:《原始文明》,连树声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
    [20][德国]康德:《论优美感和崇高感》,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21][法国]利维坦:《艺术与诗中的创造性直觉》,刘有元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
    [22][德国]叔本华《叔本华论说文集》范进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23][英国]霍布斯鲍姆:《传统的发明》,顾杭、庞冠群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4年
    [24][俄国]索洛维约夫:《神人类讲座》,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
    [25][加拿大]弗雷泽:《金枝》(下),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
    [26][美国]威廉·邓勃斯基:《理智设计论——科学与神学之桥》,卢风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
    [27][德国]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28][德国]尼采:《上帝死了——尼采文选》,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
    [29][德国]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四部,中译本,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
    [30][德国]黑格尔:《美学》,朱光潜,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
    [31][英国]罗素:《西方哲学史》,马元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年
    [3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33][美国]埃里希·弗罗姆:《逃避自由》,刘林海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
    [34][美国]乔治·萨顿:《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陈恒六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
    [35][英国]阿伦·布洛克:《方人文主义传统》董乐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36][苏联]车尔尼雪夫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论文学》,辛未艾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
    [37][德国]恩斯特·图根德哈特:《自我中心性与神秘主义——一项人类学研究》,郑辟瑞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38][意大利]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39][德国]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40][德国]海德格尔:《诗·语言·思》,彭富春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
    [41][德国]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修订本),陈嘉映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
    [42][加拿大]弗莱:《批评的剖析》,陈慧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
    [43][古希腊]亚里斯多德:《诗学》,陈中梅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44][英国]詹·弗雷泽:《金枝精要——巫术与宗教之研究》,刘魁立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45][苏联]海通:《图腾崇拜》,何星亮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
    [46][英国]查尔斯·查德威克《象征主义》,周发祥译,昆仑出版社1989年版
    [47][俄国]利哈泽夫:《文学学导论》,周启超、王加兴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48][德国]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西苑出版社,2003年
    [49][德国]尼采:《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论文选》(修订本),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
    [50][法国]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51][法国]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李幼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
    [52][英国]马林诺夫斯基:《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李安宅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
    [53]林惠祥:《文化人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
    [54]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