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主要社会思潮的认识和态度的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思潮的认识是在国际国内两方面的背景之中展开的。其中国际背景是指,革命与战争是时代的主题,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无产阶级革命与民族解放运动是这个时代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是这个时代发展的主要方向;马克思主义思潮在日本、欧洲、俄国得到了广泛传播,影响是巨大的,日本、欧洲、俄国成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主要路径。国内背景是指,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与观念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中国的先进分子对资本主义产生了避害意识,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分子的目光由西方转向东方、由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能够满足当时中国社会反帝反封建的理论需要是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因。建党前马克思主义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较量初步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威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一大批知识分子开始接受、信仰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马克思主义者。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各种社会思潮的总体状况是:均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具有纷繁的复杂性;各种思潮在激荡交融中争夺话语主导权。本文选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有较大影响并且中国共产党与之有直接联系的社会思潮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思潮是三民主义(孙中山)、中国自由主义、文化保守主义和全盘西化思潮。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革命环境中对三民主义(这里指的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的认识和态度是不同的,经历了三个阶段:①夸大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的不同性或相同性,对其采取完全否定或完全肯定的态度;②初步认识到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异同,表示愿意实行三民主义;③对三民主义形成了科学而完整的认识,拥护、继承与借鉴三民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三民主义的认识和态度既有重要的意义,即在理论上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实践上推进了中国民主革命事业的发展;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即曾对三民主义持完全肯定和完全否定的态度。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革命环境中对自由主义的认识和态度是不同的,经历了五个阶段:①认为自由主义是妥协的和平主义,对其持排斥的态度;②认为自由主义有反封建的进步性,主张联合自由主义者;③认为自由主义是统治阶级的工具,对其持否定的态度;④认为自由主义在团结抗日、发展民主上有进步性,团结争取自由主义者;⑤认识到自由主义的改良性和进步性,将思潮与人物区别对待。中国共产党对自由主义的认识和态度既存在合理、恰当之处,即对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重要的意义;也存在一些不足,即曾对自由主义思潮持完全否定的态度并对一些自由主义人士言辞过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文化保守主义和全盘西化思潮的认识及批判,经历了一个从不够成熟到比较成熟的过程,这一过程分为三个阶段:①认为中西文化已是“魂游墟墓”,对两种思潮持排斥和反对的态度;②重新估量中西文化,在对两种思潮的批判中主张综合古今中西文化以创造新的文化;③认为中西文化中含有“精华”与“糟粕”,在对两种思潮批判中阐明了科学的文化观。中国共产党对文化保守主义和全盘西化思潮的认识和态度既有重要意义,即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即曾对这两种思潮曾持绝对否定的态度。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对社会思潮的认识和态度中彰显了先进性,即中国共产党正确回答和解决了“中国向何处去”的历史主题,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对待社会思潮中彰显先进性的途径是:实事求是地认识评价社会思潮;在对待社会思潮中贯穿辩证的批判精神:在对待社会思潮中大力传播马克思主义;满足人民的迫切要求是在对待社会思潮中彰显先进性的根本要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认识和对待社会思潮中积累了经验与教训,主要经验有:一是以理性的态度对待社会思潮,形成反帝反封建的共识;二是把批判和建构相结合,实现理论创新;三是在革命实践中保持马克思主义的“高势位”;四是树立科学的文化观,发展中国的先进文化;五是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问题。教训有:在对社会思潮的认识和态度中防止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极端倾向;对一些社会思潮主体的批评避免言论过激。
     借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思潮认识和态度的主要经验、吸取其教训,关照现实,这就要:认识和把握新时期的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把握新时期我国社会思潮的总体态势和特点以及现阶段“引领”的时代意蕴;一切从实际出发,增强马克思主义回答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进程中努力探索新时期引领社会思潮的科学路径。
     结语论述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思潮认识和态度的整体性思考。
During the 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 Period, the CPC's understanding of social trends of thought expanded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backgrounds. The international background meant that the world at large was characterized by revolutions and wars. The October Revolution of Russia heralded human beings into a new era, influenced by which the proletariat revolutions and national liberation movements featured this period. The dominant trend of this age was socialism. Marxism was spread widely in Japan, Russia and Europe, and proved to tremendously influential. It was primarily through these countries that Marxism got into China. Domestically, the economic, hierarchical, political as well as ideological structures underwent drastic changes. One of the root causes is the First World War which made Chinese evade capitalism. The success of the Russia's October revolution was just in time to turn the attention of the Chinese intellectuals from the west to the east, from capitalist democracy to Marxism.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further prompted the dissemination of Marxism and its integration with Chinese labor movement. The fact that Marxism reveals the truth met the demand of the then Chinese society. Before the founding of the CPC, the contest between Marxism and other non-Marxist trends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emergence of the CPC to be the leader, ideologically, during the new democratic period. During this process, Marxism was widely spread. Meanwhile, many Chinese intellectuals with some ideas of communism grew up to be Marxists.
     During the 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 Period, the CPC had experienced four stages of different cognition of the Three Principles of People (here refers to the Sun Yat-sen's Three People's Principles) and the attitudes to it under different revolution circumstances, which are:firstly, the CPC exaggerated the similarities and dis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three principles of people and the Communism, and adopted a completely negative or positive attitude to it; secondly, the CPC recognized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Principles and the Communism initially, and was willing to implement the Three Principles of People; thirdly, the CPC supported, inherited and referred to the Three Principles of People under the scientific and complete understanding of it; fourthly, the CPC accomplished the overall realization of the Three Principles of People. During the 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 Period, the CPC's cognition of the Three Principles of People and the attitudes to it had it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namely, promoting the Marx doctrine in China in theory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democratic revolution career in practice. On the other hand, it also had some deficiencies, namely, the CPC once adopted a completely negative or positive attitudes to the Three Principles of People.
     During the 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 Period, the CPC had experienced five different stages of cognition of the Liberalism and the attitudes to it under different revolution circumstances, they are:firstly, the CPC regarded the Liberalism as a compromise peace doctrine and held the attitudes of rejection; secondly, the CPC believed that the Liberalism had its anti-feudal progress and advocated a united liberal; thirdly, the CPC thought that the Liberalism was the tools of ruling class and held negative attitudes; fourthly, the CPC thought that the Liberalism has made progress in united anti-Japanese and developing democracy, and united to fight for the Liberals; fifthly, the CPC recognized its improvement and progress, and distinguished the trend from the character. The CPC's cognition of the Liberalism and the attitudes to it had its reasonable and appropriate respect, namely, the significance in promoting the Marx doctrine in China. On the other hand, it also had some disadvantages, namely, the CPC once held absolute negative attitudes to the Liberalism and did some radical rhetoric to the Liberals.
     During the 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 Period, the CPC had experienced a shift from immature to mature process in the understanding and criticism of the Cultural Conservatism and Wholesale Westernization thought, and this process was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firstly, the CPC believed that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 had been the "soul travel in a wild tomb" and treated the two thoughts with rejection and opposed attitudes; secondly, the CPC reassessed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 and advocated combing the two thoughts to create new culture in the criticism of them; thirdly, the CPC thought that there were "essence" and "dross" in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 and clarified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culture in the criticism of them. During the 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 Period, the CPC's cognition of the Cultural Conservatism and Wholesale Westernization thought and the attitudes to it had its own significance, namely, promoting the sinicization and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On the other hand, it also had some inadequacies, namely, the CPC once adopted a complete negative attitude to the two thoughts.
     During the 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 Period, the CPC demonstrated the advancement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social trends of thought and the attitudes to it, namely, the CPC correctly answered and solved the historical theme" Where is China heading", and history and the people had chosen the CPC. And about how the CPC demonstrated the advancement, the answers were:firstly, understanding and evaluating the social trends of thought by seeking truth from the factors; secondly, treating the social trends of thought throughout the dialectical critical spirit; thirdly, spreading the Marx doctrine strongly in the treatment of social trends of thought; fourthly, perfecting the fundamental requirements of demonstrating the advancement which meant meeting the demands of the people in the treatment of social trends of thought.
     During the 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 Period, the CPC had accumulated experience and lessons in the understanding and treatment of social trends of thought, major experience was:firstly, treating the social trends of thought with rational attitudes to form the anti-imperialist and anti-feudal consensus; secondly, combing the critique and construction to achieve theoretical innovation; thirdly, keeping Marx's" high potential" in the revolutionary practice; fourthly, establishing a scientific concept of culture and developed China's advanced culture; fifthly, solving the problems relating to people's interests. And lessons were:the first one was preventing absolute certainty or absolute negative tendencies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social trends of thought and the attitudes to it; and the second one was avoiding radical remarks on the criticisms of some mains of the social trends of the thought.
     To refer to the main experience and take the lessons from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social trends of thought and the attitudes to it during the 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 Period to develop the reality, which requires:firstly, understanding and grasping the epoch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era and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secondly, grasping the overall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social trends of thought in the new era, as well as the times meaning of "leading" at the present stage; thirdly, enhancing the ability to answer and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of the Marx doctrine in practice; fourthly, striving to explore the scientific path which leads the social trends of thought in the new eras in the process of sinicizating, popularizing and modernizing the Marxism.
     The conclusion is about the discussion of the overall thought on the CPC's understanding of the social trends of thought and the attitudes to them during the 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 Period.
引文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1页。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第352页。
    ①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夏晓虹点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1页。
    ②《李大钊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①载于《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①载于《历史研究》2002年第4期。
    ②载于《史学月刊》2002年第5期。
    ①陈旭麓主编:《五四以来政派及其思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7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7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09页。
    ①黄逸峰、姜铎、唐传泗、徐鼎新:《旧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23页。
    ②严中平:《中国棉纺织史稿》,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第165-166页。
    ③严中平等:《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第65页。
    ④朱英:《中国早期资产阶级概论》,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7页。
    ⑤朱英:《中国早期资产阶级概论》,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7页。
    ⑥刘明逵、唐玉良:《中国近代工人阶级和工人运动》第1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①陈旭麓主编:《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83页。
    ②《孙中山全集》第三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90页。
    ③《孙中山全集》第五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628页。
    ①李兴华、吴嘉勋:《梁启超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834页。
    ②《独秀文存》,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03页。
    ③《独秀文存》,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1页。
    ④康有为:《康有为政论集》(上),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94页。
    ①《独秀文存》,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0页。
    ②《独秀文存》,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8页。
    ③吴雁南、冯祖贻、苏中立、郭汉民:《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第2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78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32页。
    ①《独秀文存》,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2页。
    ②《孙中山全集》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1年版,第289页。
    ③《李大钊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18页。
    ④梁启超:《欧游心影录、新大陆游记》,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第20页。
    ①《周恩来旅欧通信》,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83页。
    ②《独秀文存》,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20页。
    ③《李大钊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37页。
    ④《李大钊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60页。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五四运动回忆录》(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75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1页。
    ③《中国现代革命史资料丛刊.“一大”前后(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98-199页。
    ①《五四运动文选》,北京:三联书店1959年版,第360-36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2页。
    ①斯诺:《斯诺文集》第4卷,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58页。
    ②《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9页。
    ③董德刚:《全面而辩证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党政干部文摘》,2004年第1期。
    ①《吴玉章回忆录》,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78年版,第10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57页。
    ②梁启超:《新民丛报》第46、47、48号合刊,1904年2月14日出版。林代昭、潘国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上),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15页。
    ①《孙中山全集》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520页。
    ①《孙中山全集》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2年版,第340页。
    ②《朱执信集》(上集),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年版,第340页。
    ③王劲:《二十世纪初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潮》,《兰州大学学报》,1983年第1期;王进:《我国资产阶级思想家早期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介绍》,《文史哲》,1981年第4期。
    ④胡绳:《论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思想》,《孙中山和他的时代》(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5页。
    ②宋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8页。
    ①《李大钊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②《李大钊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③《李大钊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④K.S.:《怎样去研究社会改造问题》,《新群》第1卷,第1号1919年11月。
    ⑤《李大钊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①《李大钊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②《李大钊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①“基尔特”是英文“Guild”的译音,即“行会”;而基尔特社会主义又称工会主义,是20世纪初英国工人运动中出现的一种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它反对阶级斗争,主张阶级调和,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政党,主张在工会基础上成立专门的生产联合会来改善资本主义。主要代表人物有彭蒂、奥尔雷奇、霍布逊、柯尔、罗素等。
    ②《东荪先生答高践四书》,《新青年》第8卷第4号,1920年12月1日。
    ③蒋百里:《我的社会主义讨论》,《改造》第3卷,第6号,1921年2月15日。
    ④《社会主义研究宣言》,《时事新报》副刊《社会主义研究》第1号,1921年9月16日。
    ⑤赁银制度,即工资制度。
    ⑥《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2页。
    ①新凯:《再论共产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新青年》第9号第6号,1922年7月1日。
    ②剑:《答六几和东荪》,《先驱》第6号,1922年4月15日。
    ③新凯:《再论共产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新青年》第9号第6号,1922年7月1日。
    ④旋:《评中国的基尔特主义》,《先驱》第3号,1922年1月31日。
    ①刘师复(18841915),原名绍彬,广东香山县人,中国同盟会会员,作品有《师复文存》。黄凌霜,又名文山,广东人。区声白,广东佛山人。两人均为刘师复死后中国无政府主义的代表人物。
    ②A.D.(易家铖)《我们反对“布尔扎维克”》,《奋斗》旬刊,第二号,1920年2月24日。
    ③江春:《社会革命的商榷》,《共产党》第2号,1920年12月。
    ④C.T.(施存统)《我们要怎么样干社会革命》,《共产党》,第五号,1921年6月7日。
    ①《陈独秀选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43页。
    ②《蔡林彬给毛泽东》(1920年8月13日),《新民学会通信集》第3集。
    ③《蔡林彬给毛泽东》(1920年9月16日),《新民学会通信集》第3集。
    ④《五四运动的二十年》(纪念专辑),《中国青年》第1卷第2期,1939年5月。
    ①《孙中山全集》第7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60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8页。
    ①《孙中山全集》第7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60页。
    ②该文发表于1937年6月14日的《解放》。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四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310-311页。
    ②《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1、292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7-1478页。
    ①《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统计处报告第2类第2号——党员统计(省市部分)》,1930年,出版地不详。
    ②何民魂:《痛念与自惕》,1928年3月15日《中央日报》。
    ③《一周间的大事》,1928年4月1日《中央日报》。
    ④《中央训练部开始办公》,1928年4月17日《中央日报》。
    ⑤葛之茎:《中国国民党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纪(李宗仁的提案)》,1928年2月12日《中央日报》。
    ⑥《江苏省党务报告》,1929年3月21日上海《民国日报》。
    ⑦《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特刊》第12号,1929年3月22日上海《民国日报》。
    ①《中国国民党改组同志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786页。
    ②[美]易劳逸:《流产的革命》,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年版,第20页。
    ③《王子壮日记》第5册,台北: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年版,第102页。
    ①王海晨、杨晓虹:《张学良谈国民党为什么打不过共产党》,载于《百年潮》2011年第4期,第72页。
    ②贺衷寒:《一得集》(上),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1938年,第167页。
    ③吴铁城:《党务检讨报告》(1945年5月7日),秦孝仪主编《革命文献》第76辑,(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1978,第477页。
    ④吴铁城:《党务检讨报告》(1945年5月7日),秦孝仪主编《革命文献》第76辑,(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1978,第472页。
    ⑤马芳若:《中国文化建设讨论集》(下编),上海国音书局1936年版,第181页。
    ⑥萧公权:《论教育政策》,《观察》1946年第10期。
    ①何汉文:《加紧党的训练工作》,《中央周刊》第1卷第25期(1939年1月25日)。
    ②吴铁城:《党务检讨报告》(1945年5月7日),秦孝仪主编《革命文献》第76辑,(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1978,第468页。
    ③《李宗仁回忆录》(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80年,第852页。
    ④彭明主编:《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第六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58页。
    ⑤《我对当前时局之认识和主张》,《中央周刊》第10卷第15期(1948年4月11日)。
    ⑥张治中:《张治中回忆录》,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5年版,第372页。
    ⑦贺岳僧:《党的腐败原因之分析》(一),《革新周刊》第1卷第3期,1946年8月。
    ①吴曼君:《整饬党的纪律》,《革新周刊》第1卷第22期,1946年12月。
    ②秦孝仪主编:《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第19卷,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委员会1984年,第291页。
    ③朱宛邻编:《福建党务概况》,福建省特派员办事处印行,1935年,第22页,福建档案馆藏。
    ①1936年8月25日,中共在《致国民党书》中指出,“恢复孙中山先生革命的三民主义精神,重振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与农工三大政策”:贯彻“革命的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贯彻“孙中山先生革命遗嘱”;“坚决地担负起继承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责任”。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三民主义的态度开始发生变化,即由完全否定三民主义转向拥护三民主义。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6页。
    ③《张太雷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4-15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98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95页。
    ③《李大钊文集》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845页。
    ④《恽代英文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750页。
    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二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9页。
    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二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255-256页。
    ①《中共中央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统一战线文件选编》,北京:档案出版社1991年版,第151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二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527页。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二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600页。
    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四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374页。
    ⑤《王稼祥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13页。
    ①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3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763页。
    ②《党史研究》1982年第4期。
    ③《黄埔军校史料:1924-1927)),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16、119、522页。
    ①本文在《向导》丛书《反戴季陶的——国民革命观(一)》发表时未标明时间,瞿秋白在1927年编辑《瞿秋白论文集》书稿时署作1925年8月。
    ②瞿秋白在《中国国民革命与戴季陶主义》一文中从哲学基础、实质、终结目的方面揭示戴季陶三民主义的谬误,瞿秋白说,戴季陶主义的根本点“是一种唯心论的道统说”,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其终结目的是“造成中国资产阶级的帝国主义”;陈独秀在《给戴季陶的一封信》中从理论和态度两方面对戴季陶主义进行批判,在文中直接引用戴季陶的话语进行批判,据统计在该文中打引号的戴季陶的语句共18处,且每一处紧跟着进行批判,指出其要害,揭露其错误:恽代英在《孙中山主义与戴季陶主义》一文中分别孙中山主义和戴季陶主义的异同,在比较中显露出真假的区别,指出孙中山主义含有“绝对平等的思想”与“革命的精神”,而戴季陶主义丢了革命的精神和平等的思想,其结果是使孙中山主义改良化宗教化及完全被反动派利用,所以戴季陶主义者不配称孙中山主义的信徒。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四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831-832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五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650页。
    ③《布尔塞维克》,第4卷,第9期。
    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八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339页。
    ⑤《王稼祥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13页。
    ⑥《毛泽东在七大的报告和讲话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100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68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三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269页。
    ③《毛泽东年谱》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64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四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85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四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310-313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59页。
    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四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370页。
    ①汪精卫:《对政治训练班训词》,汪伪宣传部编《汪主席和平建国言论集》,1940年,第259页。
    ②《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资料选辑》(下),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43-444页。
    ③《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资料选辑》(下),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49页。
    ④《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资料选辑》(下),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44页。
    ①目的有三:一是“以华制华”。1939年1月31日《新华日报》社论指出,日汪以三民主义为幌子,混淆人民的视听,就是为了达到“以华制华”的阴谋。二是“共同防共”。王稼祥指出:“汪精卫及徒子徒孙大吠取消共产党,胡说共产党的存在是违背三民主义。”(《王稼祥选集》,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95页。)三是“灭亡中国”,张闻天则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日汪三民主义的最终目的,即“要经过‘中日提携’、‘共同防共’,建立‘东亚新秩序’以灭亡中国”。(张闻天:《拥护真三民主义反对假三民主义》,《解放》第81期,1939年8月20日。)
    ②《抗战以来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运动与今后任务》即张闻天于1940年1月5日在陕甘宁边区文化界救亡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所作报告。
    ③张闻天:《抗战以来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运动与今后任务》,《解放》第103期,1940年4月10日。
    ④叶青(1896年—1990年),原名任卓宣,四川人。早年留学苏联,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回国后从事革命活动,1928年间被捕叛变,走上了反对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的道路。
    ①叶青:《怎样研究三民主义》(上编),江西省文化运动委员会,1943年11月出版,第6页。
    ②叶青:《三民主义与社会主义之比较》,《抗战与文化》第5卷第4期。
    ③叶青:《中国政治问题》,西北出版社1938年版,第21-24页。
    ④叶青:《怎样研究三民主义》,江西省文化运动委员会,1943年11月出版,第20-23页。
    ⑤叶青:《中国只需要三民主义不需要别的主义》,《时代思潮》,第50期。
    ①张闻天:《拥护真三民主义反对假三民主义》,《解放》第81期。
    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0页。
    ③王稼祥:《关于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解放》第86期。
    ④《共产主义与三民主义》,《董必武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9页。
    ①王稼祥:《关于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解放》第86期。
    ②张闻天:《拥护真三民主义反对假三民主义》,《解放》第81期。
    ③《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47页。
    ④王稼祥:《关于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解放》第86期。
    ⑤《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84、685页。
    ①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2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6年版,第275页。
    ②《中国思想界现在的中心任务》,1943年5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
    ③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80-81页。
    ①宋进、姜玉齐:《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思潮的引领》,《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年第1期,第45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25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26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78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58页。
    ③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在国内,唤起民众。这就是团结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工人阶级领导之下,结成国内的统一战线,并由此发展到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在国外,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的民族和各国人民,共同奋斗。这就是联合苏联,联合各人民民主国家,联合其他各国的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结成国际的统一战线。
    ④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经验,即“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个专政必须和国际革命力量团结一致。这就是我们的公式,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经验,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纲领”。
    ⑤《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50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21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89页。
    ③周恩来:《关于宪政与团结问题》,《解放日报》1943年3月14日。
    ①《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876页。
    ②《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54页。
    ①《艾思奇全书》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71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7页。
    ③毛泽东于1940年1月在延安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讲演,原题目为《新民主主义的政 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在1940年2月20日出版的《解放》周刊第98、99合刊中改题目成《新民主主义论》全文发表。
    ①《艾思奇全书》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79页。
    ②《宋庆龄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68页。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6页。
    ④《鲍罗廷在中国的有关资料》,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80页。
    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二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255-256页。
    ⑥《六大地方代表发言选载》,载《党的文献》1988年第4期。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四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367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四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373页。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四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409页。
    ④《周恩来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67页。
    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四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831-832页。
    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五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486页。
    ⑦《蔡和森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780页。
    ⑧《王稼祥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13页。
    ①《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7页。
    ①罗素著、马元德译:《西方哲学史》(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绪论》。
    ①郑大华、邹小站:《中国近代历史上的自由主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
    ②胡伟希:《中国近现代思想与哲学传统》,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7页。
    ③《我们的志趣和态度》,《观察》第1卷第1期,1946年9月1日。
    ④周绶章:《疯狂了的中国——个盲动的悲剧的大时代》,《观察》第2卷15期。
    ①彭明:《近代中国的思想历程(1840——1949)》,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03页。
    ②宋进主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论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版,第32页。
    ①胡伟雄:《毛泽东哲学和当代中国哲学》,北京:北京出版社1991年版,第95页。
    ②A. Hayek,The Constitute of Liberty, p54. Chicago,1960.
    ③J.格里德:《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68页。
    ④《李大钊文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65页。
    ⑤“工具理性”是指“通过对外界事物的情况和其他人的举止的期待,并利用这种期待作为‘条件’或者作为‘手段’,以期实现自己合乎理性所争取和考虑的作为成果的目的”。而“价值理性”,又称实质合理性,指“通过有意识地对一个特定的举止的——伦理的、美学的、宗教的或作任何其他阐释的——无条件的固有价值的纯粹信仰,不管是否取得成就”。([德]马克思·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5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89-290页。
    ①[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上),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483页。
    ②[美]格里德:《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61页。
    ③[美]格里德:《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63页。
    ①曹聚仁:《新局长到来之前》,《北行小语》,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60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46页。
    ①高瑞泉:《中国近代社会思潮》,上海:华东师范大学1996年版,第33页。
    ①周绶章:《为正义的自由主义分子打气》,《世纪评论》,第4卷第10期,1948年9月4日。
    ②余英时:《钱穆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版,第206页。
    ③《政治协商会议资料》,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5-36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28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6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96页。
    ③胡适:《国际的中国》,《努力周报》第22期,1922年10月。
    ④陈独秀:《思想革命上的联合战线》,《寸铁(六)》,《前锋》第1期,1923年7月,第67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二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8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二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225页。
    ③《蔡和森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06页。
    ④《恽代英文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826页。
    ⑤“再生”记者:《我们与他们》,《再生》第1卷第10期,1933年2月,第1页。
    ⑥丁文江、胡适:《所谓剿匪问题》,《独立评论》第6号,1932年6月,第2页。
    ⑦《爱国民主人士的杰出代表——王造时1931-1937年的抗日救亡运动》,张慧英,蒋泓编:《抗日战争中的民主人士》,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96页。
    ①丁文江:《所谓“剿匪”问题》,《独立评论》第6号,1932年6月26日。
    ②丁文江:《评论共产主义并忠告中国共产党》,《独立评论》第51号,1933年5月21日。
    ③傅斯年:《中国现在要有政府》,《独立评论》5号,1932年6月19日,第7页。
    ④任叔永:《对于三中全会的希望》,《独立评论》29号,1932年12月4日,第3页。
    ⑤叶叔衡:《现在要集中全国的知识能力来解决国防问题》,《独立评论》16号,1932年9月4日,第6页。
    ⑥胡适:《废止内战大同盟》,《独立评论》3号,1932年6月5日,第3页。
    ①丁文江:《废止内战的运动》,《独立评论》25号,1932年11月6日,第2-4页。
    ②胡适:《欧游道中寄书》,欧阳哲生:《胡适文集》(4),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9页。
    ③周炳林:《我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批评》,《独立评论》62号,1933年8月6日,第12页。
    ④“主张与批评”社:《我们的根本主张》,《主张与批评》1期,1932年11月1日。
    ⑤罗隆基:《论中国的共产——为共产问题忠告国民党》,《新月》3卷10期,1930年12月,第1-18页。
    ⑥彭文应:《共产主义之路也不通》,《主张与批评》3期,1932年12月1日,第2-3页。
    ⑦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五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399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五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649页。
    ②张闻天:《烟幕中的“民主政治”》,《红旗周报》第40期(1932年5月),第31、40页。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一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46页。
    ④转引自《六大以来》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59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84页。
    ②《毛泽东年谱》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508页。
    ③孟广涵:《国民参议会纪实》上卷,重庆:重庆出版社1985年版,第588页。
    ④孟广涵:《国民参议会纪实》上卷,重庆:重庆出版社1985年版,第590页。
    ①《韬奋文集》第3卷,北京:三联书店1955年版,第254页。
    ②龙显昭主编:《张澜文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95页。
    ①《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第五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04页。
    ②《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第五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15页。
    ③施复亮:《两条道路,一个动力》,《周报》第48期,
    ④《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第五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18页。
    ⑤施复亮:《中间路线与挽救时局》,《时与文》第1卷第8期。
    ⑥施复亮:《何谓中间派》,上海《文汇报》1947年7月14日。
    ⑦《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第五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01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0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1页。
    ③潘梓年:《土地改革与民主运动》,《群众》第6期,1946年11月25日。
    ④苏平:《关于“中间派政治路线”以外的话》,《文粹丛刊》第2年第26期。
    ①苏平:《关于“中间派政治路线”以外的话》,《文粹丛刊》第2年第26期。
    ②潘梓年:《谈民主须能认识人民的力量》,《群众》第13卷第7期,1946年12月2日。
    ③胡乔木:《论军队国家化》,《文萃》第20期。
    ①《中国民主同盟一届三中全会紧急声明》,《中国民主同盟历史文献(1941-1949)》,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3年版,第363-364页。
    ②《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资料选辑》(下),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18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96页。
    ②张太原:《自由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独立评论>对中国共产党的态度》,《历史研究》2002年第4期。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五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399页。
    ①孙景瑞:《胡适出长北大逸事》,《文史春秋》1995年第2期。
    ②公胜:《胡适裸体示众》,《华商报》1948年2月21日。
    ③公胜:《胡适裸体示众》,《华商报》1948年2月21日。
    ④《胡适的妙喻》,《华商报》1948年3月30日。
    ⑤编者:《关于胡适》,《华商报》1948年6月9日。
    ⑥褚文:《从“殊欠公平”说起》,《华商报》1948年12月14日。
    ⑦《毛泽东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41页。
    ①冯桂芬:《校邠庐抗议》,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②张之洞:《劝学篇·会痛》。
    ③许守微:《论国粹无阻于欧化》,《国粹学报》第1年第7期。
    ①马克锋在《全盘西化思潮与近代文化激进主义》(《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一文中指出全盘西化思潮萌发于戊戌维新时期、兴盛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到二十世纪30年代达到高潮。郑大华在《西化思潮的历史考察》(《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2期)一文中指出,西化思潮兴起于晚清时期,其代表人物是严复,兴盛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到二十世纪30年代,“全盘西化”论的提出标志着“西化思潮又有了一些新的引人注目的发展”。张世保在《西化思潮的源流与评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中关于建国前的西化思潮主要考察了19世纪的“中体西用”思潮、辛亥革命前后的西化思潮、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西化思潮、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西化思潮四个时间段。
    ②钱玄同:《致周作人》,《钱玄同文集》第6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4-65页。
    ③陈序经:《东西文化观》,广州:岭南大学1937年版,第148、177页。
    ①马芳若编:《中国文化建设讨论集》上编,龙文书店1935年版,第5页。
    ②贺麟:《儒家思想的新展开》,《文化与人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6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354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354页,
    ③《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8页。
    ④《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2页。
    ①邓中夏:《中国现在的思想界》,《中国青年》第6期,1923年11月24日。
    ②《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1页。
    ③《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3页。
    ④《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2页。
    ⑤《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13页。
    ①张君劢,丁文江等:《科学与人生观》,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8页。
    ②丁文江:《玄学与科学—评张君肋的“人生观”》,《努力周报》第49期,1923年4月。
    ①张君劢著、程文熙编:《中西印哲学文集》,台湾:台湾学生书局1981年版,第993页。
    ②张东荪:《劳而无功》,《科学玄学论战集》,台湾:帕米尔书店1980年版,第333页。
    ③张君劢,丁文江等:《科学与人生观》,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4页。
    ④原载于1923年12月20日的《新青年》季刊第二期。
    ①《冯契文集》第七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34页。
    ②《瞿秋白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13页。
    ③《瞿秋白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15页。
    ④《瞿秋白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17页。
    ①《瞿秋白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23页。
    ②《瞿秋白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27-128页。
    ③《瞿秋白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26-127页。
    ①方松华:《二十世纪中国哲学与文化》,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第38页。
    ②《瞿秋白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16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2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81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00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03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31页。
    ②关于唯物辩证法方面的问题有:①马克思的辩证法与黑格尔的辩证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②唯物辩证法是不是客观的科学方法,以及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关系:③唯物辩证法是否等于“正”、“反”、“合”三段式:④关于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的问题;⑤唯物辩证法与形式逻辑的关系。关于辩证唯物论方面的问题有:①辩证唯物论是不是哲学:②哲学会不会消失;③存在与思维的关系;④实践与理论的关系;⑤ 内因与外因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①《艾思奇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4-66页。
    ②《文化建设》月刊三卷六期,1936年。
    ③陈序经:《东西文化观》,广州:岭南大学1937年版,第148页。
    ④陈序经:《东西文化观》,广州:岭南大学1937年版,第177页。
    ⑤Klous Birk:《现代化与西化:中国30年代中期关于“全盘西化”问题的一场论战》,莱茵笔会1992年出版,第87-88页。
    ①新启蒙运动是指1936年至抗战初期,在中共的领导和影响下,一部分马克思主义者联合一些爱国民主人士,以继承五四启蒙运动为宗旨,为挽救民族危亡而发起的一场新文化的建设运动。
    ②《何干之文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29页。
    ①《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2卷,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6年版,第181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8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5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7页。
    ①新儒学运动以冯友兰的“新理学”、贺麟的“新心学”、熊十力的“新唯识学”等为主要代表,他们以重振儒学为己任,以融汇中西、实现儒家思想的现代转型为学术旨趣。
    ②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1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36页。
    ③贺麟:《文化与人生》,北京: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第32页。
    ④赵纪彬:《困知路》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338页。
    ⑤《杜国庠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43-144页。
    ⑥《杜国库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405页。
    ①钱穆:《文化与教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页。
    ②《胡绳全书》第一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20页。
    ③贺麟:《文化与人生》,北京: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第2页。
    ④李方祥:《中国共产党的传统文化观研究》,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版,第202页。
    ⑤《杜国痒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377页。
    ⑥《胡绳全书》第一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23页。
    ①马芳若编:《中国文化建设讨论集》上编,龙文书店1935年版,第1页。
    ①《艾思奇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20页。
    ②《毛泽东同志八十五诞辰纪念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7页。
    ③《毛泽东书信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12页。
    ①李慎之:《不能忘记的新启蒙》,《炎黄春秋》2003年第3期,第13-14页。
    ②《先驱词》,《先驱》创刊号。
    ③《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卷,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第151页。
    ①希祖:《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载《政治生活》第79期,1926年7月。
    ②《毛泽东文艺论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59-260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0-231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21页。
    ②叶青:《毛泽东思想批判》,台湾:帕米尔书店1974年版,第5页。
    ③郭德宏:《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论稿》,第107-108页,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④宋进:《挈其瑰宝—抗战时期中共与三民主义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18页。
    ⑤《毛泽东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4页。
    ①这对概念首次同时搭配使用,是作为三民主义区分为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的雏形表述中,即孙中山“把适应于旧的国际国内环境的旧民主主义的三民主义,改造成了适应于新的国际国内环境的新民主主义的三民主义”。中国共产党区分新旧三民主义的认识和表述,促进了“旧民主主义”和“新民主主义”这对概念的提出。当然这一促进作用是双向的,并且从根本上说,正是由于有了新民主主义理论为指导,才能把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区分为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宋进:《挈其瑰宝—抗战时期中共与三民主义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18页。)
    ②叶青:《与社会主义者论中国革命》,时代思潮社1939年,第13页。
    ③《李达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58页。
    ①《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09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26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33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4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4页。
    ②苏平:《关于“中国派政治路线”以外的话》,《文萃丛刊》第4种,《新畜生颂》,1947年5月5日。
    ①《宋庆龄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82页。
    ②《宋庆龄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68页。
    ①[美]费正清著,赵复三译:《中国之行》,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年版,第141页。
    ②[美]费正清著,赵复三译:《中国之行》,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年版,第119页。
    ③[美]费正清著,赵复三译:《中国之行》,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年版,第187页。
    ④黄炎培:《八十年来》,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年版,第149页。
    ⑤黄炎培:《八十年来》,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年版,第150页。
    ⑥黄炎培:《八十年来》,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年版,第100-101页,
    ⑦公安部档案馆:《在蒋介石身边八年——侍从室高级幕僚唐纵日记》,北京:群众出版社1991年版,第612页。
    ⑧王海晨、杨晓虹:《张学良谈国民党为什么打不过共产党》,载于《百年潮》2011年第4期,第72、74 页。
    ①彭明主编:《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第六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24页。
    ②[美]费正清著,赵复三译:《中国之行》,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年版,第103页。
    ③彭明主编:《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第五册补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44-245页。
    ④《宋庆龄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82页。
    ⑤《宋庆龄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17页。
    ①《韬奋文集》第3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年版,第325页。
    ②《韬奋文集》第3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年版,第257-258页。
    ③《李宗仁回忆录》(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80年,第852页。
    ④公安部档案馆:《在蒋介石身边八年——侍从室高级幕僚唐纵日记》,北京:群众出版社1991年版,第418页。
    ⑤公安部档案馆:《在蒋介石身边八年——侍从室高级幕僚唐纵日记》,北京:群众出版社1991年版,第612页。
    ⑥《被遗忘的大使司徒雷登驻华报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0年7月版,第136、150页。
    ⑦彭明主编:《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第六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72、374页。
    ⑧彭明主编:《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第六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71页。
    ①张治中:《张治中回忆录》,北京:华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766页。
    ②彭明主编:《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第六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25页。
    ③王海晨、杨晓虹:《张学良谈国民党为什么打不过共产党》,载于《百年潮》2011年第4期,第74页。
    ①《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3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88页。
    ③《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651页。
    ①《艾思奇全书》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50页。
    ②《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651页。
    ①《艾思奇全书》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50页。
    ②列宁:《哲学笔记》,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年版,第265页。
    ①孟广涵主编:《国民参议会纪实》下卷,重庆:重庆出版社1985年版,第918页。
    ②《毛泽东年谱》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508页。
    ①《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60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19页。
    ①《刘少奇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68-369页。
    ②《张闻天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12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1页。
    ①《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03页。
    ②《刘少奇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02-403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4页。
    ④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44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28页。
    ②《张闻天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89、309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19页。
    ④《张闻天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03页。
    ①[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105.112页。
    ②中共中央著作编译局马恩室:《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在中国的传播》,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32页。
    ③《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2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6年版,第278页,即《评<中国之命运>》题解。
    ①《毛泽东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1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27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28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36页。
    ⑤《张闻天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02页。
    ⑥《张闻天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03页。
    ⑦《毛泽东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4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36页。
    ②《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第307页。
    ③《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第410页。
    ①如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明确规定:“苏维埃全部政权是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民众的。在苏维埃政权下,所有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民众都有权选派代表掌握政权的管理。”又如在抗战时期,“凡满十八岁的赞成抗日和民主的中国人,不分阶级、民族、男女、信仰、党派、文化程度,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②肖斯:《记边区第一届参议会》,转引自王慧岩:《中国政治制度史》(下),吉林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62页。
    ③1933年12月颁布的《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的训令规定:(一)贪污公款500元以上者,处以死刑:(二)贪污公款在300元以上500元以下者,处以两年以上五年以下的监禁;(三)贪污公款在100元以上300元以下者,处以半年以上二年以下的监禁:(四)贪污公款在100元以下者,处以半年以下的强迫劳动。 1938年8月15日公布的《惩治贪污暂行条例》规定:(一)贪污数目在500元以上者,处死刑或5年以上之有期徒刑;(二)贪污数目在300元以上500元以下者,处3年以上5年以下之有期徒刑;(三)贪污数目在100元以上300元以下者,处1年以上至3年以下之有期徒刑:(四)贪污数目在100元以下者,处1年以下之有期徒刑或苦役。解放战争时期颁布的条例如《晋冀鲁豫区惩治贪污条例》规定:个人贪污数目相当于7000斤小米市价以上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10年以上15年以下有期徒刑;贪污数目相当于100市斤小米市价以上不满700斤的,处3月以上半年以下的劳役或撤职记过。
    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8-139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18页。
    ③[美]费正清著,赵复三译:《中国之行》,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年版,第118页。
    ④[美]费正清著,赵复三译:《中国之行》,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年版,第119页。
    ⑤《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384页。
    ⑥《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52页。
    ①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7年版,第723页。
    ②《国讯》第446期,1948年1月17日。
    ③方强等:《合江人民的觉醒》,《辽沈决战》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10月版,第66、67页。
    ①萧铮:《土地改革五十年》,北京:中国地政研究所印行1980年,第73页。
    ①《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6页。
    ②《王稼祥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2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03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30-23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版,第22页。
    ②里夫希茨:《马克思论艺术和社会思想》,吴元迈等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版,第38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7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3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2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25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26页。
    ①季羡林:《东方文化集成·总序》,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版,第5页。
    ②所谓“文化势差”,任继愈先生在《群言》1987年第12期中指出:“不同的文化相接触以后,先进的一方必然影响落后的一方,落后的一方必然受先进的一方的影响。先进一方是施者,落后的一方是受者,这种观象,好像水之趋下,不可逆转,故称之为‘文化势差’。”
    ③何一、青萍:《文化势差、质差与文化流动的历史诠释》,《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①王任重:《实事求是的典范——纪念毛泽东诞辰八十五周年》,《中国青年》,1978年第4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4页。
    ②《列宁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1页。
    ①费孝通:《中华文化在新世纪面临的挑战》,载《炎黄春秋》1999年第3期。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5页。
    ②《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68页。
    ①黄兴涛:《中国文化通史民国卷》,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年版,第120页。
    ②《徐特立教育文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122-123页。
    ①[法]托克维尔著,董果良译:《论美国的民主》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186页。
    ①《张闻天文集》第3卷,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年版,第4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03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9页。
    ①杨瑞森:《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几个问题》,载于《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年11月。
    ②《艾思奇全书》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93页。
    ③《毛泽东书信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80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7页。
    ②[美]罗斯·特里尔著,胡为雄、郑玉臣译:《毛泽东传》,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1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6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96页。
    ③《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卷,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第151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四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831-832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五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486页。
    ③《王稼祥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13页。
    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五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399页。
    ①《恽代英文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750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二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9页。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二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255--256页。
    ④《六大地方代表发言选载》,载《党的文献》1988年第4期。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一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46页。
    ②公胜:《胡适裸体示众》,《华商报》1948年2月21日。
    ③编者:《关于胡适》,《华商报》1948年6月9日。
    ①《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1页。
    ①《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②[英]齐格蒙特·鲍曼著,郭国良、徐建华译:《全球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页。
    ③[美]罗伯特·塞缪尔逊:《全球化的弊端》,《国际先驱论坛报》2000年1月4日。
    ①范林娅:《从战略角度看中国加入WTO》,《科学与决策》2003年第1期。
    ①张豪生:《利用网络加强舆论引导》,《光明日报》2001年4月18日。
    ②《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①宋萌荣:《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载《中国改革论坛》2008年7月30日。
    ①魏继昆:《居安思危——中国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②[苏]戈尔巴乔夫:《在苏共第十九次全国代表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载[苏]1988年7月1日《真理报》。
    ①转引自李慎明:《居安思危——苏共亡党二十年的思考》,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80页。
    ②[俄]亚·尼·雅科夫列夫:《一杯苦酒——俄罗斯的布尔什维主义和改革运动》,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第339页。
    ③王正泉等编《苏联东欧大事记(1985.3-1990.7)》,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02页。
    ④胡锦涛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
    ⑤大卫·科兹、弗雷德·威尔:《来自上层的革命——苏联体制的终结》,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1页。
    ⑥[俄]亚·尼·雅科夫列夫:《一杯苦酒——俄罗斯的布尔什维主义和改革运动》,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第274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0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39页。
    ①《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365页。
    ②如1943年7月21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在“关于广泛印发《评<中国之命运>》的通知”中说:“陈伯达同志《评<中国之命运>》一文,本日在解放日报上发表,并广播四次。”——《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2册,中央党校出版社1986年版,第278页,即《评<中国之命运>》题解。
    ①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载于《人民日报》2008年6月21日。
    ②《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③《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①《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9页。
    ②《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0页。
    ①《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②《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03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73页。
    ④《毛泽东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67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08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0-231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3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3.《列宁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列宁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全二十六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6.《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2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1986年版
    7.《毛泽东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8.《毛泽东文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9.《李大钊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0.《周恩来选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11.《刘少奇选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2《张闻天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3.《艾思奇全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4.《陈独秀选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5.《陈独秀著作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6.《王稼祥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7.《李达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18.《蔡和森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19.《恽代英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0.《瞿秋白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21.《邓小平文选》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2.《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4.《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25.《胡绳全书》第一卷(上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6.《“一大”前后》(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27.高军、李慎兆等:《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资料选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28.彭明主编:《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第1-6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1989年版
    29.《新民学会文献汇编》,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30.《梁启超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31.《胡适全集》第1、2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2.马芳若编:《中国文化建设讨论集》上编,龙文书店1935年版
    33.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下),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
    34.《孙中山全集》第1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孙中山全集》第2卷,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孙中山全集》第3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孙中山全集》第5、6、7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孙中山全集》第10、11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35.《宋庆龄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36.《黄埔军校史料:1924~1927》,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37.秦孝仪主编:《总统蒋公思想言论全集》第10、19卷,(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84年版
    38.《李宗仁回忆录》(上、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80年版
    39.《张治中回忆录》,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5年版
    40.《汪主席和平建国言论集》,汪伪宣传部编于1940年
    41孟广涵主编:《国民参议会纪实》(上、下),重庆,重庆出版社1985年版
    42.《中国民主同盟历史文献(1941-1949)》,文史资料出版社1983年版
    43.《韬奋文集》第3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年版
    44.黄炎培:《八十年来》,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年版
    45.龙显昭主编:《张澜文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46.《张申府文集》第1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7.吴雁南、冯祖贻、苏中立、郭汉民:《中国近代社会思潮(18401949)》(第一、二、 三、四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8.陈旭麓主编:《五四以来政派及其思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49.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50.彭明主编:《近代中国的思想历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1.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52.高瑞泉:《中国近代社会思潮》,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3.郑大华、彭平一:《近代中国转型文化研究2:社会结构变迁与近代文化转型》,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54.董德福、史云波:《回首五四——百年中国思潮和人物》,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55.彭继红:《选择与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1899~1921年)》,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6.张静如主编:《中国共产党思想史》,青岛,青岛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57.《鲍罗廷在中国的有关资料》,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58.贺渊:《三民主义与中国政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59.宋进:《挈其瑰宝——抗战时期中共与三民主义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60.黄志高:《三民主义论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61.郑大华:《民国思想史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62.邓野:《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1944-1946年间国共政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63.启跃编:《国民党怎样丢掉了中国大陆?》,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64.胡伟希、高瑞泉、张利民著:《十字街头与塔——中国近代自由主义思潮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65.郑大华、邹小站:《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66.曹建坤:《1945-1949:中国共产党与自由主义力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67.张君劢、丁文江等:《科学与人生观》,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68.陈序经:《东西方文化观》,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9.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1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70.贺麟:《文化与人生》,北京,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
    71《杜国庠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72.钱穆:《文化与教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3.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年版
    74.唐宝林主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100年》,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75.钟家栋、王世根:《20世纪: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76.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下册),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年版
    7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恩室编:《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在中国的传播》,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78.都培炎:《“思接千载”和“与时俱进”——中共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的历史考察》,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9.李方祥:《中国共产党的传统文化观研究》,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版
    80.何晓明:《返本与开新:近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新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81.赵立彬:《民族立场与现代追求:20世纪20~40年代的全盘西化思潮》,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82.辛文斌:《<新民主主义论>与中国文化现代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
    83.邓剑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84.董四代:《中国近现代社会主义思想述评》,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年版
    85.刘俊哲、余仕麟等:《理论的弘扬与创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研究》(上、下),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8年版
    86.杨凤城:《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理论与政策研究》,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
    87.高瑞泉:《从历史中发现价值》,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6年版
    88.王永贵:《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89.黄传新、吴兆雪:《构建和谐社会与意识形态建设》,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90.梅荣政:《用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91.[日]近藤邦康:《救亡与传统》,丁晓强等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92.[韩]宋荣培:《中国社会思想史:儒家思想、儒家式社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93.[美]易劳逸:《1927—1937年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流产的革命》,陈谦平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年版
    94.[美]胡素珊:《中国的内战:1945——1949年的政治斗争》,王海良、金燕等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版,
    95.[美]史扶邻:《孙中山与中国革命的起源》,丘权政、符致兴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96.[美]莫里斯·迈斯纳:《李大钊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起源》,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编译组编译,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年版
    97.[美]周明之:《胡适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选择》,雷颐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8.[美]费思:《丁文江——科学与中国新文化》,丁子霖、蒋毅坚译,北京,新星出版社 2006年版
    99.[德]罗梅君:《政治与科学之间的历史编纂——30和4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形成》,孙立新译,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00.[美]格里德:《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01.[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下),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1.高瑞泉:《近代思潮与社会变迁》,载《天津社会科学》,1995年第6期
    2.方晓珍:《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主要特征》,载《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1期
    3.孙建华:《论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历史演进与马克思主义传入的可能性》,载《科学社会主义》,2009年第6期
    4.孙建华:《马克思主义视域下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总体性研究》,载《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5.孙建华:《近代中国社会思潮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探论》,载《河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
    6.朱琳:《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20世纪上半叶三大社会思潮问题研究的若干思考》,载《兰州学刊》,2009年第11期
    7.于沐阳:《由“青春中国”到“第三文明”——李大钊马克思主义选择的必由之路》,载《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年第6期
    8.魏波:《近代中国文化的危机与马克思主义的回应》,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第2期
    9.张艳:《对五四时期“问题与主义”之争历史阐释的学术解读》,载《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第5期
    10.胡为雄:《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在中国最初传播的特点》,载《新视野》,2011年第2期
    11.王刚:《论中国早期知识精英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性传播》,载《中共党史研究》,2009年第8期
    12.陈锡喜:《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根据》,载《思想理论教育》,2010年第3期
    13.宋进、姜玉齐:《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引领社会思潮的主要经验》,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1年第2期
    14.宋进、姜玉齐:《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思潮的引领》,载《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年第1期
    15.宋进:《挈其瑰宝绝其淄磷——抗战时期中共与三民主义研究》,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16.宋进:《再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三民主义的研究》,载《近代史研究》,1991年第5期
    17.赫坚:《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三民主义认识变化探析》,载《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年第6期
    18.陈前、吴敏先:《孙中山逝世后三民主义的变异与升华》,载《中共党史研究》,2007年第3期
    19.季荣臣:《孙中山去世后中共对三民主义的继承、发展》,载《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9期
    20.谢双明:《抗日战争时期关于三民主义论战的再认识》,载《学术论坛》,2002年第3期
    21.伍小涛:《国、共、伪三方对三民主义政治符号的争夺》,载《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年第6期
    22.赫崇飞:《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三民主义》,载《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3期
    23.黄志高:《抗战时期三民主义论战与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载《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2期
    24.李文静、刘洪森:《国共两党思想论战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成熟》,载《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年第4期
    25.李贵中:《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与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理论比较研究》,载《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6期
    26.刘冰清、刘小云:《新三民主义与新民主主义经济结构之比较》,载《吉首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2期
    27.李慎之:《不能忘记的新启蒙》,《炎黄春秋》2003年第3期
    28.梁丽萍:《国民党主流意识形态的构建与失败(19281949)》,载《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4年第3期
    29.梁丽萍:《文化“围剿”缘何失败——国民党意识形态建设失败的原因分析》,载《党政干部学刊》,2004年第11期
    30.杜生权:《民国时期中国国民党“低势位”意识形态建设的启示》,载《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1期
    31.严海建:《浅析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意识形态层面的劣势》,载《民国档案》,2006年第2期
    32.李庆华、李玉英:《论民国时期(1924-1949)国民党三民主义意识形态的缺陷》,载《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33.王海晨、杨晓虹:《张学良谈国民党为什么打不过共产党》,载《百年潮》2011年第4期
    34.白纯:《蒋介石儒化三民主义之评析》,载《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35.马望英:《论“戴季陶主义”产生的原因及影响》,载《烟台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年第1期
    36.吕厚轩、马望英:《“戴季陶主义”与国民党实权派的意识形态》,载《北方论丛》2008年第4期
    37.张雪娇:《汪精卫对三民主义认识的历史蜕变》,载《江汉论坛》2009年第3期
    38.胡旭华、冯夏根:《近代中国自由主义视域中的唯物史观》,载《华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年第4期
    39.张太原:《自由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独立评论>对中国共产党的态度》,《历史研究》2002年第4期。
    40.朱琳、李彩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20世纪上半叶自由主义思潮论析》,载《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6期
    41.亓光:《社会主义、自由主义与政治价值——20世纪两大思潮争论的一种解释》,载《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42.王力:《20世纪中国社会主义与自由主义论争的历史审视》,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年第1期
    43.林建华、于盛达:《论建国前夕中共对“中间路线”思潮的批判》,载《理论学刊》2007年第5期
    44.胡伟希:《中国近代自由主义的基本悖论详述》,载《南京社会科学》,1991年第4期
    45.徐桂莲、朱长久:《“科玄论战”的哲学省思》,载《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4期
    46.刘长城:《科玄论战的实质及双方理论上的缺陷》,载《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47.侯建明:《科玄论战中的马克思主义》,载《绥化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48.何一、青萍:《文化势差、质差与文化流动的历史诠释》,载《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2期
    49.《六大地方代表发言选载》,载《党的文献》1988年第4期。
    50.朱志敏:《中国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载《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12期
    51.张远新:《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11期
    52.张远新:《试论延安时期党的理论工作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与贡献》,载《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年第4期
    53.王海军:《抗战时期马列著作翻译与传播的历史考察——以陕甘宁边区为中心》,载《中共党史研究》,2011年第5期
    54.都培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动因》,载《思想理论研究》,2010年第1期
    55.郭建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解读》,载《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56.李维武:《“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如何继承》,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6期
    57.黎康:《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方式》,载《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58.程守梅:《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第6期
    59.张淇:《<新民主主义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载《齐鲁学刊》,2010年第4期
    60.李玮:《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思想的历史进程》,载《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11期
    61.沈壮海:《价值引领与“中国信念”》,载《光明日报》,2009年6月24日
    62.欧阳国庆:《传播学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载《江汉论坛》,2009年第8期
    63.杨增岽:《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与多样社会思潮》,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年第3期
    64.李玉华、郭玉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逻辑及价值》,载《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第8期
    65.田培炎:《关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思考》,载《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年第6期
    66.宋萌荣:《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载《中国改革论坛》2008年7月30日
    67.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深入把握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构成要素》,《人民日报》,2010年9月27日。
    《解放》;《群众》;《解放日报》;《新华日报》;
    《中央周刊》;《大公报》;《民国日报》;《观察》;《革新周刊》
    1. Aster, Howard & Thomas S. Axworthy (edited).Searching for the New Liberalism:Perspectives, Policies, Prospects. Oakville, Ont.:Mosaic Press,2003.
    2. Busky, Donald F. Democratic Socialism:A Global Survey. Westport, Conn:Praeger,2000.
    3. Gerson, Gal. Margins of Disorder:New Liberalism and the Crisis of European Consciousness. 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4.
    4. Gosse, Van. Rethinking the New Left:an Interpretative History.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5.
    5. Hattersley, Roy. Choose Freedom:The Future for Democratic Socialism. London:Fenguin Book,1987.
    6. Haynie, Aeron & Timothy S. Miller (edited). A Memoir of the New Left:The Political Autobiography of Charles A. Haynie. Knoxville:University of Tennessee Press,2009.
    7. Yu-sheng Lin.The Crisis of Chinese Consciousness:Radical Antitraditionalism in the May Fourth Era. Madison: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79.
    8. Simhony, Avital and D. Weinstein (edited). The New Liberalism Reconciling Liberty and Community.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9. Thompson, Duncan. Pessimism of the Intellect?:A History of New Left Review. Monmouth, Wales:Merlin Press,2007.
    10. Thompson, Noel. Political Economy and the Labour Party:the Economics of Democratic Socialism,1884-2005. New York:Routledge,2006.
    11. Thompson, Noel. Political Economy and the Labour Party:The Economics of Democratic Socialism,1884-1995. London; Bristol, Pa.:UCL Press,1996.
    12. Anbin, Shi. Toward a Chinese National-Popular:Cultural Hegemony and Counterhegemony in Maoist and Post-Maoist China. Social Semiotics.2000,10(2):201-211.
    13. Goncharov, S. N. Stalin's Dialogue with Mao Zedong. East Asia.1991,10(4):45-76.
    14. Petrov, Vladimir. Mao, Stalin, and Kim il sung:An Interpretive Essay. East Asia.1994,13 (2): 3-30.
    15. Bariman. Taraki.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Bureaucracy in China:The Relevance of the Maoist Experience. Studies in Comparativ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1978,13, (1):100-125.
    16. Wu, Joseph S. Understanding Maoism:A Chinese Philosopher's Critique. Studies in East European Thought.1975,15,(2):99-118.
    17. Zhuo, Qingjun.Mao Zedong 1893-1976. Prospects.1994,24 (1-2):93-106.
    18. Stone, Brad Lowell.Classical Liberalism and Sociology. Sociological Forum.1997,12 (3): 497-512.
    19. Mahoney, Josef Gregory. Ideology, Telos, and the "Communist Vanguard" from Mao Zedong to Hu Jintao. Journal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2009,14(2):135-16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