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小说的生命哲学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沈从文从二十年代初踏上文坛到四十年代末搁笔,始终把生命、人生、命运这类古老而又常新的主题作为创作的主旋律,他的作品不仅在国内拥有广泛的读者而且还走向了世界。但是,由于他思想和作品的复杂性,尤其是长期以来在文学研究领域里形成的某种凝固的批评观念,使他的创作受到不应该的冷遇。在建国后的三十年间,他的名字在文学史上消失了,直到八十年代才骤然升温,不仅研究的结果数量多而且研究的覆盖面广。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不清醒地认识到,在沈从文研究领域里许多问题还处于浅层次的探试,而缺乏深层次的挖掘。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沈从文小说文本的理性梳理,论证他的生命哲学怎样影响他的小说创作,他的小说创作又是怎样与生命哲学谐振的。
     第一部分着重探讨沈从文生命哲学的内涵。沈从文认为“生命”是超越“生活”层面的属于人生高尚理想与情操的活动,而“生命”又表现为“人性”与“神性”高低两个不同的层次。“生命”的基本属性是对抽象的“爱”与“美”的执着追求。
     第二部分阐述了沈从文生命哲学在小说的具体体现。把沈从文自身阐述的文学观与他的小说创作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认为他的生命哲学不仅在题材选择上表现为湘西与都市的互相参照互相发现、人物形象塑造上对妓女与土匪的大胆叙写,而且在创作的观念上张扬生命的“神性”、人文内涵上描绘苗族民俗。湘西社会与都市人生——两类互相参照互相发现的人生图景是这一部分论述的重点,即沈从文笔下的“湘西社会”,展现了“生命”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三种基本形态:原始的生命形态、自在的生命形态、自为的生命形态;沈从文笔下的“都市人生”,再现了截然不同的三种“生活”形态:“衣冠社会”的庸俗生活、“抹布阶级”的困苦生活、知识女性的爱情生活。沈从文笔下最富有特色的人物形象是妓女与土匪,由于受楚文化的影响,他从妓女身上看到的是人的天真善良,从土匪身上看到的是人的坦荡的生命力,因此在沈从文这个“乡下人”的眼中他们是最鲜活的“生命”。出于对生命“神性”的张扬,沈从文在《边城》中描绘了婚姻文化的“常数”与“变数”的冲突,在《长河》中描绘了湘西文化的“常数”与社会动乱的“变数”的冲突。沈从文描写湘西的苗族风俗:跳傩、对歌、赛龙舟、放盅、扮巫、落洞……这向人们展示的正是“生命”的人文内涵。
     第三部分主要考察沈从文生命哲学形成的原因。主要从他的人生经历、苗民身份、楚文化影响与东西方文化熏陶等四个方面进行探源。
From two 10-the year on behalf beginnings of stepping on the literary circles to four 10-the year on behalf ends of stopping writing, shencongwen always used life, person'life, destiny this aged but again and often the new topic as main melody of his work .His works not only own the extensive reader in the domistic but also still head for the world. But because his thoughting with work's complexity, in particular a certain concretion of animadversion idea existing in the literature to study of the realm for long time ,made his artistic suffer as if it should not be cold. After found a nationing of thirty years, his name on the literary history disppearing until the eighth 10-the year on behalf just and suddenly heating, not only studying manyly with investingativelity is wide. With this at the same time ,we can not but wide awake the ground to know , many problem of study the realm from shencongwen's fictions still be placed in the shallow level of structure to try, but lack the excavation of deep level of structure. Reasonable that is for the sake of this reason, this dissertation tries to comb through the text of shencongwen's fictions in order to demonstrate how the life philosophy influences his cloak-and-dagger of fictions and how his cloak-and-dagger of fictions harmonizes with the life philosophy.
    The first part of the dissertion puts the great emphasize on this inside implication of philosophy the life. Shencongwen thought the "life" from the text "overstep" the "life" belonging to human life the activity of the classic ideal and thoughts and feelings, but "life" again expressed to high and low two difference level of structures of human nature with divine nature. The fundamentals of life pursue the abstract "love" and "beauty".
    The second part of this dissertion discusses the concrete manifestations of philosophy the life of shencongwen's fictions. It puts the concept of literature from shencongwen himself and his novels together to proceed the analysis, not only thinks the philosophy of his life on the topic choose the performance is xiangxi and city two greatest topics to shine on the mutual detection, person the image to mold to write prostitute's woman and bandit, and on the artistic principle to make open the life's divine nature ,humanities inside implication to describe people's custom of miaozu. Xiang and city life diagram of the mutual detection is a part point that discusses, namely xiangxi society that descend from shencongwen's fictions, emerged the "life" from the low class towards the high class develop three basic appearance: the primitive life appearance, comfortable life appearence, do-for-itself life appearance; city human life that is from shencongwen's fictions, reappeared to entirely different live appearance: the vulgar life of "headgear society", very poor paper life of "dish cloth rank", love of female knowledge. The image full of special feature is a prostitute woman and bandit, 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that suffered the Chu culture, what he saw from the prostitute woman the body is a person innocent kind, what he saw from the bandit the body is the vitality ,so that in the eye of shencongwen this "villager" they are the most "live" life. In order to make open the "divine nature" of the life, shencongwen described a clash between the "constant" and the" variable" of the marriage culture in the novel <> and a clash between the "constant" of marriage culture and the "variable" of the social turmoil in the novel <> . Shencongwen described xiangxi miaozu's customs: Jump exorcise, to song,
    compete Dragon boat, put ZHONG, dress up as the sorcery, sink in the hole......These display to
    people exactly humanities inside implication of the life.
    Part Three investigates the reason of this life philosophy. This part includes the proceeding of four aspects : primarily experience from human life, miaozu's body, the affect of Chu culture and the nurture of literature of oriental and occidental countries.
引文
[1][5][15][17][33][34]沈从文:《水云》,见《沈从文文集》第十卷,花城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4年版。
    [2] 沈从文:《烛虚》,见《沈从文文集》第十一卷,花城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4年版。
    [3] 凌宇:《从边城走向世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年版。
    [4] 沈从文:《绿魇》,见《沈从文文集》第十卷,花城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4年版。
    [6] 沈从文:《烛虚·白话文问题》,见《沈从文选集》第五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7][28][29][30][35] 沈从文:《从文自传》,见《沈从文文集》第九卷,花城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4年版。
    [8][13][16] 沈从文:《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见《沈从文文集》第十一卷,花城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4年版。
    [9][12] 沈从文:《创作杂谈·给志在写作者》,见《沈从文文集》第十二卷,花城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4年版。
    [10] 沈从文:《废邮存底·给某教授》,见《沈从文文集》第十一卷,花城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4年版。
    [11] 沈从文:《谈进步》,载一九三八年九月《文艺季刊》第一卷第三期。
    [14] 吴立昌:《沈从文——建筑人性神庙》,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8] 沈从文:《雨后及其他·第一次做男人的那个人》,见《沈从文文集》第二卷,花城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4年版。
    [19][27] 沈从文:《边城》,见《沈从文文集》第六卷,花城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4年版。
    [20] 沈从文:《长河·题记》,见《沈从文文集》第七卷,花城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4年版。
    [21] 沈从文:《短篇小说》,见《沈从文文集》第十二卷,花城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4年版。
    [22] 沈从文:《神巫之爱》,见《沈从文文集》第八卷,花城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4年版。
    [23] 沈从文:《湘西苗族的艺术》,见《沈从文文集》第十卷,花城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4年版。
    [24] 沈从文:《新与旧·萧萧》,见《沈从文文集》第六卷,花城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4年版。
    
    
    [25] 沈从文:《龙朱》,见《沈从文文集》第二卷,花城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4年版。
    [26] 沈从文:《湘行散记·箱子岩》,见《沈从文文集》第九卷,花城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4年版。
    [31] 沈从文:《从现实学习》,见《沈从文文集》第十卷,花城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4年版。
    [36][39] 《答凌宇》,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0年第4期。
    [32][37][38] 沈从文:《沈从文小说选集·题记》,见《沈从文文集》第十一卷,花城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4年版。
    
    
    1、《沈从文论》苏雪林 见1934年9月《文学》第3卷第4期。
    2、《边城》与《八骏图》刘西谓 见1935年6月《文学季刊》第2卷第2期。
    3、《中国新文学史》 (香港)司马长风 著 香港昭明出版社有限公司1975年1月初版。
    4、《从沈从文先生的人格看他的文艺风格》 朱光潜 见《花城》1980年第5期。
    5、《沈从文小说的倾向性和艺术特色》凌宇 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0年第3辑。
    6、《沈从文的“浮沉”与现代文学的研究》吴立昌 见《复旦学报》1981年第2期。
    7、《略论沈从文的初期创作》 邵华强 见《上海院师学报》1981年第1期。
    8、《略论苗族作家沈从文及其创作》龙海青 见《求索》1983年第2期。
    9、《自己走出来的路子》董易 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3年第2辑。
    10、《中国农村的面貌》许志英 见《复旦学报》1983年第2期。
    11、《试论沈从文部分小说思想倾向的复杂性》董易 见《文学评论》1983年第6期。
    12、《从边城走向世界》 凌宇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年12月第1版。
    13、《从苗汉文化和中西文化的撞击看沈从文》凌宇 见《文艺研究》1986年第2期。
    14、《沈从文构筑的湘西世界》赵园 见《文学评论》1986年第6期。
    15、《鲁迅小说新论》范伯群 曾华鹏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10月版。
    16、《从创作的主体的文化构成看沈从文》 万同林 见《文艺理论研究》1988年第2期。
    17、《沈从文传》 凌宇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年10月出版。
    18、《论沈从文湘西题材小说的人性思想内涵》郑战兵 见《扬州师院学报》1989年第3期。
    19、《论京派小说的风貌和特征》严家炎 《见湖北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
    20、《长河不尽流——怀念沈从文先生》巴金 黄永玉等 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年4月第1版。
    21、《沈从文创作的哲学意识和审美选择》赵学勇 见《中国文学研究》1989年第4期。
    22、《从司空图到沈从文》(新加坡)王润华著 学林出版社1989年8月第1版。
    23、《五四文学精神》许志英著 江苏文艺出版社1991年5月版。
    24、《沈从文——建筑人性的神庙》 吴立昌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9月第1版。
    25、《论沈从文小说的思想倾向性》韩立群 见《聊城师院》1992年第1期。
    26、《沈从文传》(中译本) (美国)金介甫 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年2月第1版。
    27、《沈从文论》王继志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4月第一版。
    28、《生命哲学的寓言》 韩立群 见《聊城师院》1993年第3期。
    29、《沈从文名作欣赏》赵园主编 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年6月第一版。
    30、《沈从文笔下的中国社会与文化》(美国)金介甫著 华东师大出版社1994年7月第1版。
    31、《沈从文创作新论》黄献文著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4月第1版。
    32、《沈从文印象》孙冰编 学林出版社1997年1月版。
    33、《中国乡土小说史论》丁帆 著 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34、《湖南乡土文学与湘楚文化》刘洪涛著
    
    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
    35、《沈从文小说新论》[新加坡]王润华著 学林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
    36、《论〈边城〉与〈长河〉》吴周文 见《扬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
    37、《论沈从文的短篇小说》吴周文 见《扬州教育学院》2000年第1期。
    38、《中国现代文学史》范伯群 吴周文等主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版。
    39、《中国现代小说雅俗流变与整合》 徐德明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4月版。
    40、《京派文人:学院派的风采》 高恒文 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
    41、《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纲》徐瑞岳 主编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