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表达与集体心态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对于晚清书籍史和阅读史的研究,已有学者做出了诸多值得借鉴的成果,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参考西方书籍史/阅读史研究的研究情况,采用文化史的研究方法,结合既有的中国近代书籍史研究成果,挖掘了大量清末报刊杂志中的书籍史资料,特别是广告资料,进行了索引钩沉,对以前研究中注意不够的清末出版的“卫生”书籍——主要是生理卫生书籍、生殖医学书籍进行了考察,发现这些书籍的广告及其内容大多将其与身体、种族和国家建立了关系,透过这种修辞策略,它们获得了出版和应该被阅读的合法性。笔者主要想解决以下几个问题:这些书籍的出版数量是多少?书籍价格多少?出版目的何在?当时人是如何看待与阅读这些书的?这种书籍之于当时人的意义何在?笔者同时结合其它相关文类,还分析了文化市场上的“卫生”书籍在当时的被阅读情况及其造成的社会影响。通过分析,笔者认为,不管是“卫生”书籍本身,或是书籍广告,乃至其它一些商业广告,实际上都在建构和想像其与身体、种族、国家的联系,都在打造一种新型的消费文化、阅读文化,这种情况尤可从当时消费文化的政治化现象中看出来。类似的大众文化泛政治化现象的出现,或可表明一种以国家为终极关怀、以“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为表现方式的新政治文化已经在清末中国成形,并开始发挥作用。
Concerning my dissertation, so much work has been done on thepublications and reading in the late Qing period that it is a privilege for me to join thelarge and still growing scholarship. Deeply indebted to both the illuminative westernstudies of the history of book/reading and the Chinese scholarship of the publicationsin modem China, I intend to dig into the rich literature of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and find my way out with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y of book/reading. In thisdissertation, advertisements catch my greatest attention and become a major part ofthe primary resource, and the long-neglected "hygienic" books, including those onHygiene, Physiology and Reproductive Medicine, are given prominence to.Interesting enough, these books and their advertisements were connected to the codesof the body, the race and the state. Such a rhetoric tactics not only justified theircirculation, but also made them worthy to be read. The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threemajor questions: 1) The circulations, prices, orientations of the hygienic books; 2)How they were read and commented on? And 3) what they meant to people of thatday? In addition, I try to situate the "hygienic" books on the cultural market and betterunderstand their social influence by comparing them with other relevant genres ofwritings. Efforts to construct/imagine certain connection to such codes as the body,the race and the state are detected in the hygienic books themselves and theiradvertisements. Moreover, to extend our analysis to the advertisements of other booksand commercial goods, the similar construction/imagination can be perceived likewise.Also, new types of consumptive and reading cultures were taking shape at the sametime. It was especially manifest in the politicalization of consumptive culture. Suchendeavors to pan-politicalize the mass culture illustrated that, a new political culturehad taken shape and functioned well in the late Qing China. In the interest of the state,the means to "power the people", "enlighten the people" and "renovate the mores"were employed.
引文
1 参看钱存训:《中国纸和印刷文化史》,郑如斯编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67-422页。
    2 《出版科学》2005年第3期,第56-61页。
    3 分别载《出版发行研究》2002年第3、4、7期,第75-80页、第71-74页、第70-73页。
    4 见氏著《晚清图书馆学术思想史》,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版,第21-43页。
    5 《北京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第126-135页。
    6 《出版科学》2002年第3期,第57-64页。
    1 参看Cathy N. Davidson, "Toward a History of Books and Readers," Cathy N. Davidson (ed.), Reading in America: Literature and Social History,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9, pp. 1-26;安占华:《法国书籍史研究简介》,《世界史研究动态》1986年第1期,第30-33页。
    2 西方学者在书籍史研究方面的一些探讨,可以集中参看David Finkelstein, Alistair McCleery (eds), The Book History Reader,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2.
    3 当然,书籍史研究在西方真正成为一个专有的学术领域,则是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了。
    4 费夫贺、马尔坦:《印刷书的诞生》,李鸿志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 参看Roger Chartier和Daniel Roche:《书籍史》,J.Le Goff和P.Nora编:《史学研究的新问题、新方法、新对象》,郝名玮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第311-333页;李长声:《书·读书·读书史》,《读书》1993年第6期,第136-142页。中国学者对西方书籍史研究的相关介绍,可参看安占华:《法国书籍史研究简介》;李长声:《从音读到默读》,《读书》1992年第2期,第135-143页;李长声:《书·读书·读书史》;彭俊玲:《国外对印刷文字与书籍史研究的新动向》,《大学图书馆学报》1995年第5期,第63页;彭俊玲、陈峰:《美国的图书史研究热》,《世界图书》1994年第9期,第17页;夏李南:《西方的书籍史研究热》,《百科知识》1996年第5期,第51页;孙卫国:《西方书籍史研究漫谈》,《中国 典籍与文化》2003年第3期,第92-96页。西方书籍史研究的具体成果亦有被翻译为中文者,如弗雷德里克·巴比耶(Frederic Barbier):《书籍的历史》,刘阳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Robert Darnton:《启蒙运动的生意——(百科全书)出版史》,叶桐、顾杭译,三联书店2005年版;费夫贺、马尔坦:《印刷书的诞生》;等等。
    1 Roger Chartier和Daniel Roche:《书籍史》,J.Le Goff编:《史学研究的新问题、新方法、新对象》,第318、319页。
    2 Roger Chartier和Daniel Roche:《书籍史》,J.Le Goff编:《史学研究的新问题、新方法、新对象》,第322页。
    3 Roger Chartier:《过去的表象:Roger Chartier访谈录》,沈坚译,收入李宏图主编:《表象的叙述——新社会文化史》,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34页。还可参看Roger Chartier, "Labourers and Voyagers: From the Text to the Reader," David Finkelstein, Alistair McCleery (eds), TheBook History Reader, pp. 49-50.
    4 David Finkelstein, Alistair McCleery (eds), The Book History Reader, p. 2.
    5 费夫贺、马尔坦:《印刷书的诞生》,第4页。
    1 罗伯特·达恩顿(Robert Darnton):《猫大屠杀:法国文化史钩沉》,编译馆主译、吕健忠译,台北编译馆、联经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371-372页。新星出版社将该译改为《屠猫记:法国文化史钩沉》,于2006年4月推出。
    2 Roger Chartier:《过去的表象:Roger Chartier访谈录》,沈坚译,收入李宏图主编:《表象的叙述——新社会文化史》,第136页。
    3 Robert Damton, "What is the History of books?" Cathy N. Davidson (ed.), Reading in America: Literature and Social History, p. 30. "What is the History of books?"也被收入Finkelstein, Alistair McCleery (eds), The Book History Reader, pp. 9-26.
    1 Robert Damton, "What is the History of books?" Cathy N. Davidson (ed.), Reading in America: Literature and Social History, p. 30;参看Roger Chartier, The Order of Books: Readers, Authors and Libraries in Europe Between the Fourteenth and Eighteenth Centuries, Translated by Lydia G. Cochran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4, pp. 25-60.
    2 Robert Darnton, "What is the History of books?" Cathy N. Davidson (ed.), Reading in America: Literature and Social History, p. 47.
    3 David Finkelstein, Alistair McCleery (eds), The Book History Reader, p. 3.
    4 David Finkelstein, Alistair McCleery (eds), The Book History Reader, p. 3.
    1 Cathy N. Davidson, "Toward a History of Books and Readers," Cathy N. Davidson (ed.), Reading in America: Literature and Social History, p. 5;参看Roger Chattier, "The End of the Reign of the Book," Translated by Eric D. Friedman, SubStance, Vol. 26, No. 1, Issue 82: Special Issue: Metamorphoses of the Book (1997), pp. 9-11.
    2 Robert Damton, "What is the History of books?" Cathy N. Davidson (ed.), Reading in America: Literature and Social History, pp. 27-52.
    3 Robert Darnton, "What is the History of books?" Cathy N. Davidson (ed.), Reading in America: Literature and Social History, p. 30.
    4 David Finkelstein, Alistair McCleery (eds), The Book History Reader, p. 7.
    5 关于两方史学界20世纪70年代以来兴起的新文化史(大陆学界亦常称之为“社会文化史”]研究的学术潮流,及其在中文学界的译介等情况,可参看林·亨特编:《新文化史》,江政宽译,台北麦田出版社2002年版;Victoria E. Bonnelt and Lynn Hunt(eds), Beyond the Cultural Turn: New Directions in the Study of Society and Cultur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9; Peter Burke, What Is Cultural History; Peter Burk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Cultural History,"《政治大学历史学报》第26期,2006年11月,第260-267页;周兵:《当代西方新文化史研究》,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论文,2005年11月,未刊稿;蒋竹山:《“文化转向”的转向或超越?——介绍四本论欧美新文化史的著作》,《新史学》第12卷第1期,2001年3月,第233-246页;李宏图选编:《表象的叙述——新社会文化史》;陈恒、耿相新主编:《新史学——新文化史专号》,大象出版社2005年版,该书收录的文章以前几乎都在台湾发表过;杨豫等:《新文化史学的兴起——与剑桥大学彼得·伯克教授座谈侧记》,见《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第1期,第143-150页;彼得·伯克:《西方新社会文化史》,刘华译,《历史教学问题》,2000年第4期,第25-29页;中文学界在新文化史的译介和实践方面,台湾学者所做的工作更多,贡献也更大,有关的一些情况可参看卢建荣:《台湾史学界的后现代状况》,见《汉学研究通讯》21:1(总8l期),2002年2月,第6-10页;李孝悌:《明清文化史研究的一些新课题》,见李孝悌主编:《中国的城市生活》,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ⅰ-ⅹⅹⅹⅴ页;卢建荣:《新文化史的学术性格及其在台湾的发展》,见《新史学——新文化史专号》,第138-159页;等等。
    1 弗雷德里克·巴比耶:《书籍的历史》,第278-282页。参看Reinhard Wittmann, "Was there a Reading Revolution at the end of the Eighteenth Century?" Guglielmo Cavallo, Roger Chartier (eds), A History of Reading in the West, Translated by Lydia G. Cochrane, Amherst & Boston: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 1999, pp. 284-312.
    1 有关夏特里埃的一些情况,可参看林·亨特编:《新文化史》,第324-326页;Roger Chartier:《过去的表象:Roger Chartier访谈录》,《表象的叙述——新社会文化史》,第133-137页;Jonathan Dewald, "Roger Chartier and the Fate of Cultural History," French Historical Studies, Vol. 21, No. 2 (Spring, 1998), pp. 221-240;关于Robert Damton的情况,可参看玛利亚·露西娅·帕拉蕾丝-伯克(Maria Lticia Pallares-Burke)编:《新史学:自白与对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5-226页。关于夏特里埃、达恩顿与书籍史/阅读史及新文化史的关系,还可参看周兵博士论文——《当代西方新文化史研究》中的一些论述。
    2 关于达恩顿所受美国人类学家格尔茨的影响情况,可参看氏著《猫大屠杀:法国文化史钩沉》。意大利著名微观史学家列维(Giovanni Levi)甚至称达恩顿在《猫人屠杀》一书中的表现比格尔兹还格尔兹,参看Giovanni Levi, "On Microhistory," Peter Burke (ed.), New Perspectives On Historical Writing, Cambridge: Polity Press, 2001, p. 108.
    3 Robert Darnton, "What is the History of books?" Cathy N. Davidson (ed.), Reading in America: Literature and Social History, pp. 27-52; Robert Darnton, "History of Reading," Peter Burke (ed.), New Perspectives On Historical Writing, pp. 157-186.
    1 D. E McKenize, "The Book as an Expressive Form," David Finkelstein, Alistair McCleery (eds), The Book History Rreader, p. 29.
    2 雅各布(Christian Jcob):《从书籍到文本——文献学比较史刍议》,陆象淦译,《第欧根尼》总第37期,2003年6月,第3-4页。
    3 Roger Chartier:《过去的表象:Roger Chartier访谈录》,《表象的叙述——新社会文化史》,第134页。
    4 达恩顿:《猫大屠杀:法国文化史钩沉》,第ⅹⅱ页。
    5 见氏著《阅读史》,吴吕杰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7页。
    1 Michel de Certeau, The Practice of Everday Lif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8, p. 167.
    2 Michel de Certeau, The Practice of Everday Life, p. 170.
    3 James Smith Allen, "History and the Novel: Mentallite in Modem Popular Fiction," History and Theory, Vol. 22, No. 3 (Oct., 1983), p. 247.关于在阅读史研究中文本与读者之关系,比较详细的考察还可参看:Wolfgang Iser, "Interaction between Text and Reader," David Finkelstein, Alistair McCleery (eds), The Book History Reader, pp. 291-296.
    4 夏特里埃:《文本、印刷术、解读》,林·亨特编:《新文化史》,第221页。
    5 Martyn P. Thompson, "Reception Theory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Historical Meaning," History and Theory, Vol. 32, No. 3 (Oct., 1993), p. 252.
    1 约翰·史都瑞(John Storey):《文化消费与日常生活》,张君玫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2001年版,第91页。
    2 Michel de Certeau, The Practice of Everday Life, p. 169.
    3 Martyn Lyons, Readers and Society in Nineteenth-Century France: Workers, Women, Peasants,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1, p. 16.
    4 Martyn P. Thompson, "Reception Theory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Historical Meaning," History and Theory, Vol. 32, No. 3 (Oct., 1993), p. 269.
    5 Guglielmo Cavallo, Roger Chartier (eds), A History of Reading in the West, p. 4; Roger Chattier, The Order of Books: Readers, Authors and Libraries in Europe Between the Fourteenth and Eighteenth Centuries, pp. 8-9.
    1 Guglielmo Cavallo, Roger Chartier (eds), A History of Reading in the West, p. 4.
    2 Robert Darnton, "History of Reading," Peter Burke (ed.), New Perspectives On Historical Writing, pp. 157-186.
    3 利亚·露西娅·帕拉蕾丝-伯克(Maria Lucia Pallares-Burke)编:《新史学:自白与对话》,第196页。
    1 《猫大屠杀:法国文化史钩沉》,第ⅸ页。
    2 关于心态史与年鉴学派尤其是与其第一代学者的关系,可参看Andre Burguiere, "The Fate of the History of Mentalites in the Annales,"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Vol. 24, No. 3 (Jul., 1982), pp. 424-437.
    3 《猫大屠杀:法国文化史钩沉》,第372页。
    4 参看彼得·伯克(Peter Burke):《法国史学革命——年鉴学派,1929-1989》,江政宽译,台北麦田出版社 1997年版,第85页。
    1 Joyce Appleby, Lynn Hunt and Margaret, Telling the Truth About History, New York and London: Norton & Company, 1994, pp. 222-223;参看《新文化史》,第28-29页。
    2 许明龙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3 J.Le Goff和P.Nora编:《史学研究的新问题、新方法、新对象》,第265-286页。
    4 对于心态史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情况,可参看Peter Burk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the History of Mentalities," Varieties of Cultural Histor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7, pp. 162-182.
    5 《猫大屠杀:法国文化史钩沉》,第299页。
    6 Patrick H. Hutton, "The History of Mentalties: the New Map of Cultural History," History and Theor, Vol. 20, No.3(Oct., 1980),pp.237-259.关于思想史与心态史的关系及思想史的发展趋向、研究方法,参看Roger Chartier, "Intellectual History and the History of Mentalites: A Dual Re-evaluation," Roger Chartier, Cultural History: Between Practices and Representations, Translated by Lydia G. Cochrane, New York: Comell University Press, 1988, pp. 19-52.
    7 勒庞(Gustave Le Bon):《乌合之众》,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21页。
    1 J.Le Goff:《心态:一种模糊史学》,J.Le Goff和P.Nora编:《史学研究的新问题、新方法、新对象》,第270页。
    2 Carlo Ginzburg, Cheese and Worms: The Cosmos of a Sixteenth-Century Miller, London and Henley: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0.
    3 Robert F. Berkhofer, Beyond the Great Story: History as Text and Discourse, Co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pp. 170-201.
    4 Jim Sharpe, "History from below," Peter Burke (ed.), New Perspectives On Historical Writing, pp. 25-42.
    1 弗雷德里克·巴比耶:《书籍的历史》,第278-279页。
    2 参看达恩顿:《农夫说故事:鹅妈妈的意义》,《猫大屠杀:法国文化史钩沉》,第1-99页。
    3 Roger Chartier, Cultural History: Between Practices and Representations, pp. 151-171.
    4 Translated by Lydia G. Cochrane,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7.
    1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1.
    2 如姚斯、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等译,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年版;费什(Stanley Fish):《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与实践》,文楚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年版,加达默尔(Gadamer H.G.):《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9年版;拉卡普拉(Dominick LaCapra):《历史、阅读与批评理论》,《国外文学》1999年第3期,第3-11页;研究著作有龙协涛:《读者反应理论》,台北扬智出版公司1997年版;等等。
    1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1期,第17-20页。
    2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1年第8-9合期,第14-17页。
    3 Cambridge and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02.
    4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5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5.
    6 Late Imperial China, Vol. 17, No. 1 (June, 1996), pp. 1-200.
    1 Kai-wing Chow, "Writing for Success: Printing, Examinations, and Intellectual Change in Late Ming China," Late Imperial China, Vol. 17, No. 1 (June 1996), pp. 120-157.
    2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6.
    3 Vancouver, Toronto: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 2004.
    4 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该书英文版最早出版于1983年,1991年修订雨版。
    5 Joan Judge:《改造国家——晚清的教科书与国民读本》,孙慧敏译,《新史学》第12卷第2期,2001年6月,第1-40页。
    1 芮哲非:《印刷与出版史能为中国学增添什么》,收入王荣华主编:《多元视野下的中国》,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61-72页。
    2 包筠雅:《17到19世纪中国南部乡村的书籍市场及文本的流传》,收入《史华慈与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12月,第199-221页。
    3 可参看马孟晶:《文人雅趣与商业书坊——十竹斋书画谱和笺谱的刊印与胡正言的出版事业》,《新史学》第10卷第3期,1999年9月,第1-54页;马孟晶:《耳目之玩——从<西厢记>版画插图论晚明出版文化对视觉性之关注》,《台湾大学美术史研究集刊》第13期,2002年9月,第201-276页;等等。
    4 《中研院近代史所集刊》第41期,2003年9月,第1-47页。
    5 参看王尔敏:《近代文化生态及其变迁》,岳麓书社2002年版。
    6 参看王尔敏:《<酬世锦囊>之内涵及其适用之人际网络》,《近代中国史研究通讯》第24期,1997年9月,第97-100页;《<营谋小集>与商贩经理知识》,《近代中国史研究通讯》第30期,2000年9月,第118-123页;《清代小商贩稀珍史料五种》,《近代中国史研究通讯》第31期,2001年3月,第102-114页;《<庄农杂字>所反映的农民生业生活》,《近代中国史研究通讯》第33期,2002年3月,第98-105页;《中国民间市井营造工匠日用之<鲁班经>》,《近代中国史研究通讯》第36期,2003年12月,第48-54页;等等。
    7 吴蕙芳:《<万宝全书>:明清时期的民间生活实录》,台北政治大学历史学系2001年版。
    1 《新史学》第16卷第3期,2005年9月,第137-170页。
    2 潘光哲:《追索晚清阅读史的一些想法》,《新史学》第16卷第3期,2005年9月,第160页。
    3 参看潘光哲:《<时务报>和它的读者》(《历史研究》2005年第5期,第60-83页),《开创“世界知识”的公共空间:以<时务报>的译稿为例》(《史林》2006年第5期,第1-18页),潘光哲:《华盛顿在中国》(台北三民书局2005年版)。潘氏还另有文章多篇,围绕某些问题讨论其被引述、使用的过程。参看潘光哲:《画定“国族精神”的疆界:关于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的思考》,《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53期,2006年9月,第1-50页;《科举体制下的“新学”传播空间——以<沅湘通义录>为例》,《“101:后科举时代的反思”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2006年12月。
    1 类似研究关怀,可参看胡晓真:《知识消费、教化娱乐与微物崇拜——论<小说月报>与王蕴章的杂志编辑事业》,《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51期,2006年3月,第55-90页。
    2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
    3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6年版。
    4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8年版。
    5 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6 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7 台北稻乡出版社 2005年版。
    8 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论文,2006年4月,未刊稿。
    9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
    10 台北中国图书馆学会 1983年版。
    11 北京华文出版社 2002年版。
    12 中国书籍出版社 1998年版。
    13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1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年版。
    2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年版。
    3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4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5 该系列八本书在20世纪50年代分别由上杂出版社、群联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2003年,上海书店影印该系列重新出版,本文所用即此版本。
    6 《史林》2006年第5期,第19-29页。
    7 胡适、蔡元培、王云五编:《张菊生七十生日纪念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409-470页。
    8 《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期,1971年,第397-416页。
    9 《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4期上册,1973年5月,第193-228页。可参看叶再生:《广学会初探》,连载于《出版史研究》第4辑(第91-126页),《出版史研究》第5辑(第149-176页),《出版史研究》第6辑(第183-213页)。
    10 《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期,1969年,第47-82页。
    11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第131-140页。
    12 收入叶再生主编:《出版史研究》第4辑,中国书籍出版社 1996年版,第127-146页。
    13 《编辑学刊》1999年第3期,第79-80页。
    14 收入叶再生主编:《出版史研究》第2辑,中国书籍出版社 1994年版,第3-28页;叶再生主编:《出版史研究》第3辑,中国书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1-29页。
    15 收入胡伟溪编:《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思想文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1年版,第236-252页。
    1 《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1期,第302-317页。
    2 《史林》2001年第2期,第86-94页。
    3 《史林》2004年第6期,第1-14页。
    4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第118-124、130页。
    5 《中华文史论丛》,总第73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283-319页。
    6 Robert Darnton, "History of Reading," Peter Burke (ed.), New Perspectives On Historical Writing, pp. 157-186.
    7 Peter Burke, What Is Cultural History, Cambridge, U. K. Malden, Mass.: Polity Press, 2004, p. 61;参看 Roger Chartier, The Order of Books: Readers, Authors and Libraries in Europe Between the Fourteenth and Eighteenth Centuries, pp. 16-17.
    1 Robert Darnton, "What is the History of books?" Cathy N. Davidson (ed.), Reading in America: Literature and Social History, p. 47.
    2 潘光哲:《追索晚清阅读史的一些想法》,《新史学》第16卷第3期,2005年9月,第145页。
    1 潘光哲:《追索晚清阅读史的一些想法》,《新史学》第16卷第3期,第145页。
    2 中华书局 1982年版。
    3 1980年6月内部版本。
    4 书目文献出版社 1987年版。
    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1996年版。
    6 共四种约350万字,分别由印刷工业出版社1990、1991,中国书籍出版社 1993年出版。
    7 “近代部分”三卷由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出版,“现代部分”三卷由山乐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现代部分补卷”由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6年出版。
    8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年版。
    1 四厚本分别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于1986、1987、1989年出版。
    2 山西教育出版社、山西古籍出版社 1999年版。
    3 Jerome Blum, "Fiction and the European Peasantry: The Realist Novel as a Historical Source,"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Vol. 126, No. 2 (April, 1982), p. 126.
    4 James Smith Allen, "History and the Novel: Mentallite in Modern Popular Fiction," History and Theory, Vol. 22, No. 3 (Oct., 1983), p. 234.
    5 彼得·盖伊(Peter Gay)曾在他的《历史学家的三堂小说课》小书中,就历史学家对小说特别是对那些写实主义小说应该有的立场进行了探讨,并用了一些小说材料来佐证和示范, 可以给我们很大启发。但彼得·盖伊坚持认为:“一言以蔽之:在虚构的故事中也许有历史存在,但在历史中却不允许有虚构这类东西存在。”(见《历史学家的三堂小说课》,刘森尧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8页)这样的看法未免失之偏颇了。
    1 《猫大屠杀:法国文化史钩沉》,第219—220页。
    2 参看Lynn Hunt, "No Longer an Evenly Flowing River: Time, History, and the Novel,"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 103, No. 5 (Dec., 1998), pp. 1517-1521; James Smith Allen, "History and the Novel: Mentallite in Modern Popular Fiction," History and Theory, Vol. 22, No. 3(Oct., 1983), pp. 233-252; Jerome Blum, "Fiction and the European Peasantry: The Realist Novel as a Historical Source,"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Vol. 126, No. 2 (Apr. 8, 1982), pp. 122-139.
    3 《中国图书有限公司缘起》,《南方报》1906年4月25日。
    4 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第186页。
    5 剑村游客辑:《上海》,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铅印本,上海图书馆藏,第7页。
    1 王维泰:《汴梁卖书记》,开明书店1903年版,第1页。
    2 公奴:《金陵卖书记》,开明书店1902年版,第12页。
    3 关于清末人士的广告论述,可参看附录一。
    4 心一:《说广告》(续),《神州日报》1907年6月5日。对于商业广告的注意,倒是有不少的研究(介绍)成果。如平襟亚、陈子谦:《上海广告史话》,《上海地方史资料》(3),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年版,第132-142页;黄克武:《从申报医药广告看民初上海的医疗文化与社会生活》,《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7期下,1988年12月,第141-194页;其它的相关文章还很多不一一列举;专著主要有:刘家林:《新编中外广告通史》,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王儒年:《欲望的想像:1920-1930年代<申报>广告的文化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由国庆:《老广告》,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由国庆:《再见老广告》,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由国庆:《与古人一起读广告》,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由著很多,但学术价值远不如其史料价值,因为由完全相信广告词的宣称,这当然是非常让人不可接受的;另外,Sherman Cochran在其Chinese Medicine Men: ConsumerCulture in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6)一书中也用到了很多民初报纸上的医药广告资料。
    5 孙毓修:《图书馆》,《教育杂志》第1年第12期,宣统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1910年1月6日)。
    6 姚公鹤:《上海闲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36页。
    1 对广告意义的讨论,可参看黄克武:《从申报医药广告看民初上海的医疗文化与社会生活》,《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7期下,1988年12月,第141-144、191-194页。
    2 遗憾的是,一些期刊在影印时,影印者居然把报刊的广告部分插页故意给漏掉了,如《东方杂志》、《万国公报》、《警钟日报》、《新小说》、《月月小说》、《新新小说》、《绣像小说》等等,这些杂志中都有大量书籍广告插页,影印时却大都全部不见了,给后来的相关研究者带来极大麻烦,这些影印者的工作实在是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3 上海书店2005年版。
    4 对于书籍广告的研究,有范军:《元代的书业广告》,《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第59-63页;梁玉泉:《清末上海的书籍市场(1898-1901)——以<中报>书籍广告为例》,《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第93-98页,但该文只选择对其有利的新学书籍广告材料,就得出了中国在近代化的结论,存在的问题很多;对于近代报刊上刊载的小说广告,中国近现代文学的研究者倒是使用了很多。相似的研究还有张晓灵的《晚清西书的流行与西学的传播——以上海地区为中心》(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硕士论文,2004年5月,未刊稿),该论文以《晚清营业书目》里所收广告为基础,认为出现在书目中次数多的西书,就是当时比较流行的,反之则非。这明显也犯了一个太依赖于量化的毛病:主要就是因为其所利用的营业书目广告太少,除对《东方杂志》上的书目广告有使用外,她对于其它报刊杂志上的大量书籍广告几乎没有利用。
    5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
    1 人民出版社1982、1982、1983、1986、1987年版。
    2 参看邹振环:《20世纪上海翻译出版与文化变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70-73页。
    3 李仁渊:《晚清的新式传播媒体与知识分子》,第341页。
    1 关于金粟斋的资助人蒯光典,可参看严寿潋:《从改善民生、革新行政到议员政府、普及教育——蒯光典政治思想述论》,《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2期,第65-89页。但该文没有利用《钏影楼回忆录》这个珍贵易得的材料,更没有利用清末报刊上登载的诸多金粟斋广告,所利用材料主要皆出自蒯方。该文几乎连蒯光典与金粟斋的关系都没有涉及,而且对于无政府主义杂志《新世纪》及上海《时报》上报道的,关于蒯光典任留欧学生监督时与留学生发生纠纷的情况,对于《神州日报》上刊载的安徽旅沪人士对蒯光典任留欧学生监督的广告与颂词及蒯光典的答词,等等材料,都没有注意到。对于如《夏声》等杂志上的关于蒯光典的报道也没有援引。当然,材料是无尽的,笔者这里对严教授或许有些吹毛求疵了。
    2 沈松侨:《我以我血荐轩辕——黄帝神话与晚清的国族建构》,该文原载《台湾社会研究季刊》第28期,1997年12月,第1-77页,转见卢建荣主编:《性别、政治与集体心态——中国新文化史》,台北麦田出版社2001年版,第281-364页。
    3 参看孙隆基:《清季民族主义与黄帝崇拜之发明》,《历史研究》2000年第3期,第68-79页;王明珂:《论攀附:近代炎黄子孙国族建构的古代基础》,《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十三本,第三分,2002年9月,第583-624页;孙江:《连续性与断裂——清末民初历史教科书中的黄帝叙述》,收入王笛主编:《时间·空间·书写》,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10-244页。
    4 参看许慧琦:《“娜拉”在中国:新女性的塑造及其演变(1900s-1939s)》,台北政治大学历史系2003年版;Chang Shuei-may, Casting off the Shackles of Family: Ibsen's Nora Figure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1918-1942. New York: Peter Lang, 2001.
    5 参看陈建华:《拿破仑与“晚清小说界革命”:从<泰西新史揽要>到<泰西历史演义>》,《汉学研究》第23卷第2期,2005年12月,第321-354页。
    6 参看杨瑞松:《想像民族耻辱: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东亚病夫”》,《政治大学历史学报》第23期,2005年5月,第1-44页。
    7 参看杨瑞松:《尔有黄祸之先兆,尔有种族之势力:“黄祸”与近代中国国族共同体想像》, 《政治大学历史学报》第26期,2006年11月,第65-108页。
    1 黄兴涛:《“她”字的故事:女性新代词符号的发明、论争与早期传播》,杨念群主编:《新史学》(第1卷),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15-164页。
    2 对“表象”这个概念的具体梳理与分析,参看Roger Chartier, "The Powers and Limits of Representation," Roger Chartier, On the Edge of the Cliff: History, Language, and Practices, Translated by Lydia G. Cochrane, Baltimore and London: The Y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7, pp. 90-103.表象史是新文化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关于表象史的研究,参看Roger Chartier, Cultural History: Between Practices and Representations.西方的一些表象史研究的经典著作也有被翻译为中文的,如伯克(PeterBurke)的《制作路易十四》(许绶南译,台北麦田出版社1997年版),林·亨特(Lvnn Hunt)的《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家庭罗曼史》(郑明萱、陈瑛译,台北麦田出版社2002年版),柯尔本(Alain Corbin)的《大地的钟声:19世纪法国乡村的音响状况和感官文化》(王斌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伏维尔(Michel Vovelle)的《死亡文化史》(高凌翰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等等。
    3 彼得·伯克:《西方新社会文化史》,刘华译,《历史教学问题》,2000年第4期,第25页;Peter Burke, What Is Cultural History, pp. 57-72。表象史研究实际是心态史研究的延伸与发展,参看伏维尔(Michel Vovelle):《历史与表象》,李宏图编选:《表象的叙述——新社会文化史》,第11-17页。
    4 笔者目前已经展开的一个表象史研究,就是关注黑格尔在晚清中国的传播与接受情况。当今对学科术语、新名词的研究实际也属于表象史的研究,不过在既有的研究中,却往往又流于观念史的考察,忽略了对表象演播的社会层面、文化维度的考索。
    1 杜赞奇:《刻划标志:中国战神关帝的神话》,收入韦思谛(Stephen Averill)编:《中国大众宗教》,陈仲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第93-114页。
    2 程桂馨函,《汪康年师友书札》(4),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年版,第3479页。
    3 孙甲铭函,《汪康年师友书札》(4),第3580页。
    4 孙诒让函,《汪康年师友书札》(2),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472页。
    5 《申报》1902年9月2日。
    6 《朱峙三日记》第十三册,光绪二十一年乙巳日记,八月二十日(1905年9月18日),转见《辛亥革命史丛刊》第11辑,第355页。
    7 《朱峙三日记》第十四册,光绪三十二年丙午日记,五月二十四日(1906年7月15日),转见《辛亥革命史丛刊》第11辑,第370页。
    1 刘大鹏光绪三十一年九月二十五日(1905年10月23日)日记,《退想斋日记》,乔志强标注,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47页。
    2 光绪三十一年十月初六日(1905年11月2日)日记,刘大鹏:《退想斋日记》,第147页。所谓英雄所见略同,从事新学的浙江名士陈介石(黼辰),在科举废除后亦有如刘大鹏一样的感受:学校兴办不善,科举岂可骤废。科举废,天下更少读书人矣!今之学校,非强有力者、广通声气善钻营者,往往不能入。此种学校何益天下?使并科举废之,而天下寒贱之士觖望,将皆废书不观矣。转见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上),第700-701页。不很新也不很旧的晚清名士樊增祥也有类似认知,他在致缪荃孙的信中言:自学堂改章,科举既繁,又限于钟点,将来经学词章,恐无复专门名家者。《艺风堂友朋书扎》(上),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年版,第110页。
    3 时人稍早即有言:“京官稍有才学志趣者,争阅新书,将来衡文之选,皆出其中。沪上书报,销售之广,过于往年不止百倍。”张枏:《张枏日记》,俞雄编选,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92页。
    4 汪大燮函,《汪康年师友书札》(1),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899页。
    1 陈庆年函,《艺风堂友朋书扎》(下),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年版,第959页。
    2 《书肆守旧》,《盛京时报》1907年1月6日(光绪三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盛京时报》影印组1985年辑印本。
    3 参看罗志田:《温故知新:民间的古学复兴与官方的存古学堂》,收入氏著:《国家与学术:清季民初关于“国学”的思想论争》,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83-142页。
    4 《中外近事》,《大公报》1904年1月30日。
    5 “投函”,《警钟日报》1904年5月28日。
    6 参看破园:《查禁书报之效果》,《扬子江》第2期,甲辰年六月初一日(1904年7月13日);《清廷之示禁书报》,《中国日报》1907年3月19、20日;《札饬禁书之野蛮》,《警钟日报》1904年5月28日;朱峙三:《朱峙三日记》,光绪三十四年九月十一日(1908年10月5日),转见《辛亥革命史丛刊》第12辑,第189页。
    1 《中外日报》1902年1月5日。
    2 “外埠新闻·北京”,《中外日报》1902年11月22日。参看《蒙王兴学》,《警钟日报》1904年8月15日。
    3 参看王汎森:《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新史学》第14卷第4期,2003年12月,第179-180页。
    4 参看西佛曼(Marilyn Silverman)、格里福(P.H.Gulliver)编:《走进历史田野:历史人类学的爱尔兰史个案研究》,贾士蘅译,台北麦田出版社 1999年版,第11-85页。
    5 关于“地方性知识”,参看Clifford Greetz:《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王海龙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1 连载于《辛亥革命史丛刊》第10、11、12辑,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2002、2005年版。该日记目前只载到1914年,还没有刊完。
    2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997年版。
    3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3年版。
    4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6年版。
    5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6年版。
    6 《论内地文明之情形》,《中外日报》1903年10月24日。
    7 叶尔恺函,《汪康年师友书札》(3),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年版,第2476页。
    1 王维泰:《汴梁卖书记》,第1页。
    2 汪立元函,《汪康年师友书札》(1),第1028页。
    3 鹤谷:《论中国书报不能发达之故》,《东方杂志》第2年(1905年)第1期,光绪二十一年正月二十五日(1905年2月28日),上海书店影印本。
    4 《论中国近日读书之不易》,《中报》1902年2月18日。
    5 茶圃:《矛盾之政治现象》,《国风报》第1年第15号,宣统贰年六月初一日(1910年7月7日)。
    6 “中外近事”,《大公报》1903年9月17日。
    7 吴江费承禄:《警告书业诸君》,《时报》1907年1月15日。
    1 《朱峙三日记》第十册,光绪二十八年壬寅日记,十二月初十日(1903年1月8日),转见《辛亥革命史丛刊》第10辑,第337页。王理孚的话也提供了佐证:“其时清廷科举未废,一般学子多携此册(指《新民丛报》)入场,藉以获隽者,不乏其人。”(见《王理孚集》,第146页)孙宝瑄在其日记中虽不时对梁启超有些批评,认为他拾人牙慧,但更多是赞扬与佩服,如他就认为梁启超能“于我国文字之中,辟无穷新世界,余故服之。”《忘山庐日记》(上),第563页。
    2 白眼:《后官场现形记》,收入《中国近代珍稀本小说》(14),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477页。
    3 姚公鹤:《上海闲话》,第123—124页。
    4 参看周振鹤:《<圣谕广训>:集解与研究》,上海书店 2006年版。除资料外,该书还收有周振鹤、王尔敏的两篇研究文章。
    5 如章清:《“策问”中的“历史”》,《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第53-62页; 章清:《“策问”与科举体制下对“新知”(西学)的接引——以<中外策问大观>为中心》,《“101:后科举时代的反思”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2006年12月。
    1 如程美宝:《由爱乡而爱国:清末广东乡土教材的国家话语》,《历史研究》2003年第4期,第68-84页:王兴亮:《清末民初乡土志书的编纂和乡土教育》,《中国地方志》2004年第2期,第43-48页。
    2 如邹振环:《晚清西方地理学在中国——以1815年至1911年西方地理学译著的传播与影响为中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倪文君:《近代学科形成过程中的晚清地理教科书述论》,《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第107-112页。
    3 此类著述太多,较有代表性的成果,可参看阮真:《几种现行初中国文教科书的分析研究》,《岭南学报》第1卷第1期,1929年,第101-113页;彭明辉:《晚清的经世史学》,台北麦田出版社2002年版;《台湾史学的中国缠结》,台北麦田出版社2002年版;台湾历史学会编辑委员会:《历史意识与历史教科书论文集》,台北稻乡出版社2003年版;杨景尧:《两岸国初中历史教科书比较观》,《淡江史学》第14期,2003年12月,第59-70页;王建军:《中国近代教科书发展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毕苑:《中国近代教科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论文,2004年5月,未刊稿;杨慧慧:《晚清学部编审教科书的活动》,吉林大学文学院博士论文,2006年6月,未刊稿;韩立萍:《伪满洲国时期历史教科书研究》,辽宁大学历史系博士论文,2006年5月,未刊稿;孙江:《连续性与断裂——清末民初历史教科书中的黄帝叙述》;等等。
    4 如巴斯蒂(Marianne Bastid):《中国近代国家观念溯源——关于伯伦知理<国家论>的翻译》,《近代史研究》1997年第4期,第221-232页;王开玺:《1864年清廷翻译<万国公法>所据版本问题考异》,《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第138-139页;张用心:《<万国公法>的几个问题》,《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第76-84页:刘人鹏:《“中国的”女权、翻译的欲望与马君武女权说译介》,收入氏著《近代中国女权论述——国族、翻译与性别政治》,台北台湾学生书局2000年版,第75-126页;梁台根:《近代西方知识在东亚的传播及其共同文本之探索——以<佐治刍言>为例》,《汉学研究》第24卷第2期,2006年12月,第323-349页;等等。
    5 如邹振环:《西医译著与近代中医界的反省》,《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第76-80页。
    6 米列娜(Milena Dolezelova):《一部近代中国的百科全书:未完成的中西文化之桥》,《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4卷第2期,2007年3月,第75-84页。
    7 陈受颐:《十八世纪欧洲文学里的<赵氏孤儿>》,《岭南学报》第1卷第1期,1929年, 第114-146页;陈受颐:《<好逑传>之最早的欧译》,《岭南学报》第1卷第4期,1930年,第120-153页。
    1 如汤志钧:《近代史研究和版本校勘、档案求索——<戊戌政变记>最早刊发的两种期刊》,《历史档案》2006年第2期,第30-35页:朱维铮:《<訄书>发微》,收入氏著《求索真文明——晚清学术史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59-283页;等等。
    2 李仁渊:《新式出版业与知识分子:以包天笑的早期生涯为例》,《思与言》第43卷第3期,2005年9月,第88-89页。
    3 黄遵宪在写给梁启超的一封信里曾说:“以公之才识,无论著何书,必能风靡一世。吾有一三十年故友,谓公之文有大吸力,今日作此语,吾之脑丝筋随之而去;明日翻此案,吾之脑丝筋又随之而转,盖如牵傀儡之丝,左之右之,惟公言是听。吾极赞其言。”见陈铮编:《黄遵宪全集》(上),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457页。
    4 关于中国前现代下层民众阅读情况的研究,笔者尚没有见到专文考察,惟一些主旨并不在此的研究曾涉及这一问题,如翁衍桢的《古代儿童读物概观》(《图书馆学季刊》第10卷第1期,1936年3月,第91-146页)一文,对古代中国儿童及妇女所读的正经读物进行了考察;关于中国前近代的儿童读物,还可参看《教科书以前的童蒙读物》所收书目,见张静庐:《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初编》,第215-219页。王尔敏的论文集《近代文化生态及其变迁》(岳麓书社2002年版)中的若干章节曾涉及一些下层民众的阅读情况,吴蕙芳的《万宝全书:明清时期的民间生活实录》第39-58页亦讨论了下层百姓的阅读品问题,其它一些研究善书的著作也有谈及此问题的。另外,关于女性的阅读情况,除上引翁衍桢文外,一些妇女史研究著作也多有涉及。
    1 可参看拙文《清末趋新人士净化民众阅读的论述与努力》,《史林》即刊。
    2 参看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二十九“读书与看报”部分。
    3 参看“投函”,《警钟日报》1904年5月28日,台北中国国民党党史会1968年影印本。
    4 见《中国邮政之进步》,《晋阳公报》1910年8月30日;参看《中国邮政之调查》,《汉报》1906年5月6日。
    5 关于中国当时的识字率,拉斯基(Evelyn Sakakida Rawski)在其《清代的教育与大众识字率》(Education and Popular Literacy in Ch'ing China, Michigan: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79)一书中引用多种材料来估算中国19世纪时的识字率,她认为男女平均识字率在当时大约为16—20%。但拉斯基这里的估算很值得商榷的,包括对识字率的定义,对于相关数字的推演,以及对于识字率与现代化关系的探讨。不过,该书大体上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汉学界研究中国历史的现代化典范。
    6 如孙诒让即曾先后订有《国闻报》、《国闻汇报》、《知新报》、《实学报》、《译书公会报》、《教育世界》、《外交报》、《杭州白话报》、《政艺通报》、《东方杂志》、《国粹学报》、《图书月报》、《国粹丛编》等杂志;孙诒让还为一些新知识不足之“旧人士”及一些私人无力购书报者,设立“师资读书社”,供其读书:1907年,孙诒让以60岁的高龄还亲自往上海考察学务,并访问了上海的几个著名书局,“采购新书三百六十四册”。参看孙延钊:《孙衣言、孙诒让父子年谱》,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284、300、305、310、316、321、342、343、352页。
    1 像温州大儒孙诒让,就曾不断收到各地友人包括梁启超、汪康年在内赠送的《蒙学报》、《经世报》、《湘报》、《湘学新报》、《新民丛报》、《革命军》、《攘书》、《中国民族志》、《京报》等诸多新学书报。周作人在南京江南水师学堂求学时,也不断收到其胞兄鲁迅(周树人)等人寄送来的书籍,其中既有《三国志》、《前汉书》、《癸巳类稿》、《汉魏丛书》、《徐霞客游记》、《板桥诗集》这样的古籍,也有《物竞论》、《波兰衰亡战史》、《原富》、《新小说》、《权利竞争论》、《浙江潮》、《清议报》、《世界十女杰》、《西力东侵史》、《译书汇编》、林译小说这样的新学书刊,还收到有鲁迅劝其购阅某些新书如严译《名学》的建议。(参看张菊香、张铁荣编:《周作人年谱》,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2、46、51、52、55页)旋即,周作人自己也开始写评论、写小说向杂志投稿,还开始从事办报、翻译等文化活动。
    2 如在南京求学时,周作人阅读梁启超的著作上瘾,不断向人借阅《新民从报》、《饮冰室自由书》等书,还托人购买梁启超所著的《饮冰室自由书》、《中国魂》等书,并对《新罗马传奇》、《新民说》、《中国魂》进行了摘录。在读了《中国魂》一书后,周作人还记下感受:“美不胜收,令人气壮”。(参看《周作人年谱》,第47页)20世纪初年在武昌的小士子朱峙三由于家贫,也经常借别人“所购时务新书,如《中国魂》、《新民丛报》之类”,他读后感觉“精神为快,可以开文派又一格矣。”朱并仔细阅读,模仿《新民丛报》、《中国魂》的文体,将其作为“科举利器”。参看《朱峙三日记》第十册,光绪二十八年壬寅日记,十月十六日(1902年11月15日),转见《辛亥革命史丛刊》第10辑,第336、337页。
    3 如《西学书目表》、《日本书目志》、《东西学书录》、《增版<东西学书录>》、《译书经眼录》、上海“通雅宅同人”的《新学书目提要》(法制类、历史类、文学类、舆地类四种)(通雅书局1903年版)等等。
    4 吴汝伦、孙宝瑄的日记里就有许多他们摘抄新书、新报的记录与评论。像吴汝伦日记:“阅《新民丛报》所记斯巴达事,用意最善。”又如“阅《游学译编》,其叙例为湘潭杨度所作,新报家一高手也。”(参看吴汝伦:《桐城吴先生日记》(下),宋开玉整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657页)孙宝瑄的《忘山庐日记》中的相关记载更是比比皆是,兹不赘述。《孙衣言、孙诒让父子年谱》里也记录孙诒让曾阅读过诸多新书,如他曾阅读严复所译《天演论》、《原富》、《法意》、《群己权界论》、《群学肄言》、《社会通诠》等书,“在诸书中各有朱笔圈出之语多处。”《孙农言、孙诒让父子年谱》,第331页。
    5 如《新民丛报》即发表黄遵宪的许多米函,以及他与梁启超的唱和诗文。而《汪康年师友书札》里则包含大量读者阅读《时务报》等汪康年所主持之报刊后的反应信件,潘光哲主要利用这些信件写就的《<时务报>和它的读者》一文,颇足效法。
    6 像《新民丛报》、《大公报》、《中外日报》、《时报》等报刊都曾发表不少关于严复所译诸书 以及梁启超著作、包括《金陵卖书记》、康有为的《物质进化论》等书的书评;像孙宝瑄的《忘山庐日记》,其中也有不少书评、文评、人物评鉴。梁启超自己还曾写信给汪康年兄弟,希望他们能在《中外日报》中宣传他新创办之《新民丛报》:“赐评骘,并能将第一号所载本报章程、本报特色两端登入报中”。见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3年版,第285页。
    1 王维泰在《汴梁卖书记》里就详细记载了把书从上海运到开封的路线、花费以及旅途中发生的各种事情,包括他的交游、中州的风土人情、士风、学风。总起来看,该书颇具有人类学家所作的“民族志”的色彩。
    2 《知新报》第39册,光绪二十三年十月二十一日(1897年11月15日),《知新报》(1),澳门基金会、上海社科院出版社1996年联合影印版,第459页。
    1 参看沈国威:《康有为及其<日本书目志>》,《或问》(WAKUMON)51,No.5(2003),pp.51-68.
    2 普澄:《卫生学概论》,《江苏》第3期,黄帝纪元四千三百九十四年闰五月一日(1903年6月25日)。
    3 参看陈邦贤:《中国医学史》,中华书局1937年版,第185-199页;赵璞珊:《西洋医学在中国的传播》,《历史研究》1980年第2期,第37-48页;姒元翼主编:《中国医学史》,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年版,第115-116页;赵洪钧:《近代中西医论争史》,安徽科技出版社1989年,第54-60页;李经纬:《中外医学交流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73-300 页。
    1 参看《近代译书目》,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第564页。
    2 参看《近代译书目》,第567页。
    3 《广布卫生书籍以强种类说》(录六月二十二日《汉口日报》),《东方杂志》第1年第8期,光绪三十年八月二十五日(1904年10月4日)。
    4 参看熊秉真:《中国近世士人笔下的儿童健康问题》,《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3期(上册),1994年6月,第1-30页;Ruth Rogaski, Hygienic Modernity: Meaning of Health and Disease in Treaty-Port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1 《清史研究》2006年第2期,第12-26页。
    2 《史林》2006年第6期,第96-103页。
    3 《“西学与清代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2006年8月,第915-950页。
    4 载《最近之五十年》,上海申报馆1922年版,上海书店1987年影印本,第二编第三十一,第1-10页。
    5 参看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谭汝谦、林启彦译,三联书店1983年版;李亚舒、黎难秋主编:《中国科学翻译史》,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范祥涛:《科学翻译影响下的文化变迁》。
    6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年版。
    7 上海文汇出版社1993年版。
    8 参看闵杰:《性学禁区初破》,见刘志琴主编、闵杰著:《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第2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63-265页;李仁渊:《新式出版业与知识分子:以包天笑的早期生涯为例》,《思与言》第43卷第3期,2005年9月,第88-89页。李仁渊的《晚 清的新式传播媒体与知识分子》里亦曾涉及,但所谈内容与《新式出版业与知识分子:以包天笑的早期生涯为例》基本相同。
    1 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2 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 参看坂元弘子:《近代中国的优生话语》,阎小妹译,收入王笛主编:《时间·空间·书写》,第186-207页;冯客(Frank Dikotter):《个人身体与群体命运——近代中国之人种繁衍和社会纪律》,周逊译,收入黄克武、张哲嘉主编:《公与私:近代中国个体与群体之重建》,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2000年版,第203-222页;黄金麟:《历史、身体、国家:近代中国的身体形成》,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01年版;黄金麟:《近代中国的军事身体建构,1895-1943》,《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43期,2004年3月,第173-220页;杨瑞松:《想像民族耻辱: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东亚病夫”》;Frank Dikotter, The Discourse of Race in Modern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Peter Zarrow(沙培德), "Liang Oichao and the Conceptualization of 'Race' in Late Qing China,"《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52期,2006年6月,第113-164页;等等。
    4 《猫大屠杀:法国文化史钩沉》,第ⅹⅲ页。
    5 Roger Chartier, The Culture Uses of Print in Early Modern France, p. 11.
    1 收入夏晓红辑:《<饮冰室合集>集外文》(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21-1158页。
    2 上海会文学社光绪二十八年(1902)版。
    3 光绪戊戌(1898)七月算学报馆自刻本。
    4 台北中华文化事业委员会1958年版。
    1 《中国国民卫生会叙文》,《南方报》1907年6月7日。
    2 《卫生论》(录已巳五月初八日《汉口日报》),《东方杂志》第2年第8期,光绪三十一年8月25日(1905年9月23日)。
    1 《论中国之前途及国民应尽之责任》,《湖北学生界》第3期,光绪二十九年三月朔日(1903年3月29日),台北中国国民党党史会1968年影印本。
    2 关于“身体”在政治文化中的意味以及现代西方学者对其含义的探讨,可参看Dorinda Outram, The Body and the French Revolution: Sex, Class and Political Culture,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9, pp.1-40.关于身体史研究与中国问题关系的一些探讨,可参看费侠莉(Charlotte Furth):《再现与感知——身体史研究的两种取向》,蒋竹山译,《新史学》第10卷第4期,1999年12月,第129-144页。
    3 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上),第699页。
    4 《说汉种》,收入杨风藻编:《皇朝经世文新编续集》,收入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正编第79辑第781种,台北文海出版社1972年影印本,卷十八《民政》,第1336-1337页。
    1 《瓜分赘语》,《中外日报》1901年5月24日。
    2 孙诒让函,《汪康年师友书札》(2),第1470页。
    3 《中国实情》(译上海《字林西报》),《时务报》第10册,光绪二十二年十月一日(1896年10月26日),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3编第33辑第323种,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第650页。
    4 关于西方的中国印象,参看《西洋列国对于中国之新态度》(译日本《法学志林》),《南方报》1906年1月13、14、15、16日;罗伯茨(J.A.G Roberts)编著:《19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蒋重跃、刘林海译,时事出版社1999年版;Gregory Blue:《“中国”与近代西方社会思想》,宋家复译,Timothy Brook,Gregory Blue主编:《中国与历史资本主义》,古伟瀛等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2004年版,第79-146页;史景迁(Jonathan Spence):《文化类同与文化利用》,廖世奇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周宁:《永远的乌托邦:西方的中国形象》,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还可参看夏伯嘉:《从天儒合一到东西分歧——欧洲中国观的演变》,《新史学》第12卷第3期,2001年9月,第1-18页。关于欧洲近代对非欧世界的看法,可参看柯能(Victor Kiernan):《人类的主人——欧洲帝国时期对其他文化的态度》,陈正国译,台北麦田出版社2001年版;萨义德(Edward W.Said):《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东方学》(王宇根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C. A. Bayly, "The Orient: British Historical Writing about Asia since 1890," Peter Burke (ed.), History and Historian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pp. 88-119.
    5 《国民卫生学》,《湖北学生界》第5期,光绪二十九年五月塑日(1903年5月27日)。参看杨瑞松:《想像民族耻辱: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东亚病夫”》。
    6 严复:《原强》,《严复集》(第1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页。有意思的是,当严复批评中国人为“病夫”时,他自己却从1890年起就开始吸鸦片,这种情况可从他写给其夫人朱明丽的信中明显看出来,当然他给别人的信中也有意无意地透露了他吸食鸦片上瘾的 情况。可参看汪荣祖:《严复新论》,收入氏著《从传统中求变——晚清思想史研究》,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37-139页。
    1 《新民说·论尚武》,《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第115页。关于梁启超的种族思想及其影响,可参看梁世佑:《从种族到民族:梁启超民族主义思想之研究(1895-1903)》,台北中央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2003年6月,未刊稿;Peter Zarrow, "Liang Oichao and the Conceptualization of 'Race' in Late Qing China,"《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52期,2006年6月,第113-164页。
    2 僇:《病夫国之病夫》,《神州日报》1907年12月18日。
    3 Arif Dirlik, "Chinese history and the question of Orientalism," History and Theory, Vol. 35, No. 4 (Dec., 1996), p. 114; Robert Young, White Mythologies: Writing History and the West,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4, pp. 158-180.
    4 《论黄种生齿繁殖》,《盛京时报》光绪三十四年三月二十九日(1908年4月29日)。
    5 《论中国分党》(原文没列作者),收入《国闻报汇编》,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3编第33辑第321种,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
    6 梁启超:《论中国之将强》,收入《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影印本第1册,第13页。
    7 宗室富寿:《知耻学会后叙》,收入麦孟华主编:《皇朝经世文新编》卷十七,台北文海出版社1972年影印本,第1427页。
    1 有关情况可参看Frank Dikotter, The Discourse of Race in Modern China, pp. 31-190;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75-319页;黄金麟:《历史、身体、国家:近代中国的身体形成》;黄金麟:《近代中国的军事身体建构,1895-1943》,第173-220页。
    2 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上),第147页。
    3 陈毅:《胎内教育·序》,广智书局1902年版,第2页。
    4 Peter Zarrow, "Liang Qichao and the Conceptualization of 'Race' in Late Qing China,"《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52期,2006年6月,第158页。
    5 刘桢麟:《富强始于卫生论》,《知新报》第39册,《知新报》(1),影印本第459-460页。
    6 颐琐:《黄绣球》,收入吴组湘等主编:《中国近代文学大系·小说集》(5),上海书店1992年版,第423页。
    7 《卫生强种说》,《知新报》第67册,光绪二十四年八月二十一日(1898年10月6日),《知新报》(1),第927页。
    1 《论内地文明之情形》,《中外日报》1903年10月24日。
    2 《论中国人之不洁》,《中外日报》1904年10月31日。参看师石:《论清洁保持之必要》,《南方报》1907年7月19日。
    3 关于布尔迪厄的“品味”(tastes)、“文化资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习性”(habitus)以及相关的“符号资本”等概念,可参看Pierre Bourdieu,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4;布尔迪厄:《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第162-211页;Pierre Bourdieu,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pp. 171-183.
    1 Roger Chartier, The Cultural Origins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Translated by Lydia G. Cochran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9, p.89.原书此处英文“programatic”有误,应为“programmatic”。
    2 关于西洋生理学、医学在明末以后中国的传播情况,参看赵璞珊:《西洋医学在中国的传播》,《历史研究》1980年第2期,第37-48页;祝平一:《身体、灵魂与天主:明末清初西学中的人体生理知识》,《新史学》第7卷2期,1996年6月,第47-95页。参看曹育:《从西方生理学知识的传入到中国近代生理学的建立》,收入王志均、陈孟勤主编:《中国生理学史》,第21-33页;马伯英、高晞、洪中立:《中外医学文化交流史——中外医学跨文化传通》,第273-316页;陈邦贤:《中国医学史》,第185-194页;赵洪钧:《近代中西医论争史》,第37-43页;李经纬:《中外医学交流史》,第250-272页。
    3 所谓知识论危机,是石元康借用哲学家麦金太尔(Alasdair MacIntyre)的概念,“对一个传统而言,知识论的危机的产生所表示的是这个传统遇到太多它所无法克服的困难以及解决的问题,整个传统不光是停滞了,而且更可能会崩溃。传统中的人对自己的传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再有那么强的信心,甚至有些人想干脆完全放弃这个传统。”参看石元康:《从中国文化到现代性:典范转移》,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6-20页。
    1 石元康:《从中国文化到现代性:典范转移》,第18-19页。
    2 尽管对西方带来的冲击是否导致近代中国进入“近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存在争议,如晚清士人劳乃宣就不这样认为,他针对当时人爱说“千古未有之创局”的情况,就说“自有生民以来,无日非创局也,岂特今日而然哉!”参看劳乃宣:《桐乡劳先生遗稿》(第1册),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正编第36辑第357种,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第97页。但就西力所带来的效果来看,实在是名副其实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如一个局外人传教士谢卫楼所说:“知中国此番之更变,实为大更变,于国政民风、郊际往来,皆当弃旧换新。”谢卫楼:《论基督教于中国学术更变之关系》,原载《万国公报》166册,转见李天纲编选:《<万国公报>文选》,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66页。
    3 梁启超:《读西学书法》,收入夏晓红辑:《<饮冰室合集>集外文》(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62-1163页。
    4 《近代译书目》,第680页。
    1 《近代译书目》,第712页。
    2 文明书局1905年版,第29页。
    3 转见时萌:《曾朴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27页。
    4 吴兖:《卫生新论》,中国图书公司1907年版,第45页。
    1 《中外日报》1902年7月16日。后来该书在《警钟日报》(台北中国国民党党史会 1968年影印本)1904年4月25日等期上刊登广告——“新译《中学生理书》广告”时,词句与启者都发生了不少变化:“是书为日本医学博士坪井次郎著,山阴何君伯闾译。书中论人体生理最为详晰,而逐叚插图,更便批阅。研究卫生术者是当家置一编也。每部一厚册,定价大洋八角。上洋棋盘街会文政记书庄启。”该广告更突出了作者日本人坪井次郎“医学博士”的身份,译者改为另一种称呼,广告内容则没有《中外日报》上的详细。
    2 《江苏》第3期,黄帝纪元四千三百九十四年闰五月一日(1903年6月25日),台北中国国民党党史会1968年影印本。
    3 《中外日报》1903年7月19日。
    1 《时报》1906年11月8日。
    2 《神州日报》1907年10月21日。
    3 惜诵:《论上海书业之变迁》,《时报》1911年7月31日。
    1 《申报》1907年1月6日,上海书店1984年影印本。
    2 《中外日报》1903年6月18日。
    3 《时报》1906年12月15日。
    4 《中外日报》1903年7月30日。
    1 《中外日报》1903年9月27日。
    2 《江苏》第3期,黄帝纪元四千三百九十四年闰五月一日(1903年6月25日)。
    3 《教育杂志》第1年第2期,宣统元年二月二十五日(1909年3月16日)。该广告又见“教科书辑译社刊行书目”,《江苏》第1期,光绪二十九年四月初一日(1903年4月27日);《浙江潮》第5期,光绪二十九年五月二十日(1903年6月15日)。但在这两个杂志上刊登的该书广告词与稍晚《教育杂志》上刊出的不太相同:是书为美国斯起尔原著,暨阳何橘时译补。说理既精,考证尤确。每篇悉附试验方法,以供临时参考。插图数十幅,用最精铜版,明细可爱,洵中等生理教科之善本。前此得未曾有者也。
    4 “广智局新书出版”,《时报》1904年9月27日。《最近卫生学》稍早在1904年7月15日《警钟日报》上的广告词略有不同,是从“夫欲保国,必先强种”句开始,之前的内容还没有。
    1 《论家庭教育》,《汉声》(即《湖北学生界》的改名)第6期,光绪二十九年六月塑日(1903年7月24日)。
    2 《中外日报》1905年8月6日。
    3 “《家庭卫生书》出版”,《时报》1905年9月15日。
    1 《新民丛报》第27号。
    2 《新民丛报》第30号。该广告亦刊在《中外日报》1903年4月10日上,词句略有差异:学校所以养人才,而身体者所以代表此才而施行之者也。故卫生为学校之要素,惟必通医学、光学、化学建制等科,始可言卫生。此编为日本有名医学士所著,详密匀正,可师可法,其规则全从德国大教育家所出,盖著者深通德国学校者也。今译笔亦晓鬯明达,足餍阅者,言教育者所刻不可少之书也。全一册,定价大洋二角。
    3 《新闻报》1906年8月19日。
    4 《时报》1906年12月3日。
    1 “《卫生丛录》出现”,《竞业旬报》第29期,戊中九月十一日(1908年10月5日)。
    1 参看郑观应:《<中外卫生要旨>序》,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167-1168页。
    2 “梁鼎芬出现”,《警钟日报》1904年11月28日。
    3 “绍介批评”,《教育杂志》第1年第5期,宣统元年四月二十五日(1909年6月12日)。
    4 时人曾有言,清末新政后,“十年以来,译著之书,几及五千种。”孙毓修:《图书馆》,《教育杂志》第1年第12期,宣统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1910年1月6日)。不知道孙毓修此语有多大可靠性,假设如其所言,则清末出版的这些书中,商务印书馆所占出版份额应该不下于五分之一,因为早在1907年6月30日《神州日报》上刊登的“著作家鉴”广告中,商务印书馆自谓:“数年以来,印行图书都一千二百余册。”
    1 费夫贺、马尔坦:《印刷书的诞生》,第101页。
    2 《中外日报》1903年2月18日。
    1 《教科书之发刊概况(1868—1918)》,李桂林、戚名秀、钱曼倩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75、180页。
    2 “文明书局广告”,《神州日报》1907年4月2日。
    3 《小学课程宜加卫生一科说》,《晋阳公报》1910年7月7日。
    4 日本矢岛喜源次:《最新初等生理卫生教科书》,华文祺译补,文明书局1908年版。
    5 参看吴兖:《卫生新论》,第44页。
    1 “《卫生开新报》启”,《新闻报》1901年6月9日。
    2 《神州日报》1907年7月11日。
    3 “《卫生白话报》第一期出现广告”,《时报》1908年7月7日。
    4 《神州日报》1907年7月23日。
    1 《丙午纪卫生学会告成并出阅报事》,《卫生学报》光绪三十二年(1906)丙午正月塑第1册,第10页。
    2 “二十世纪之《医学世界》出现”,《时报》1909年7月2日。
    3 “续赠《医学世界》”,《神州日报》1908年7月31日。
    1 《时报》1907年4月24日。
    2 “绍介医报”,《医学世界》第11册,宣统元年三月二十日(1909年5月9日)。
    3 参看郁闻尧:《医界现形记》,收入《生财有道》,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119页。
    4 《时报》1909年2月10日。
    1 儒林医隐:《医界镜》(初版为1908年嘉兴同源祥书庄铅印本),收入金成浦、启明主编:《私家秘藏小说百部》第76卷,远方出版社、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9页。
    2 我们从上海图书馆编的《中国近代期刊篇目汇录》(1、2、3、4)(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1981、1982年版)中所收各报刊之具体文章目录,可以发现这种情况存在的广泛性。
    3 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第213页。
    4 “《智群白话报》广告”,《江苏》第4期,黄帝纪元四千三百九十四年闰五月一日(1903年6月25日),《江苏》第4期与第3期出版日期相同,原文所列日期如此。
    5 何琪编:《初等女子国文教科书》第1册,上海会文学社1906年版,第7页。
    1 《论家庭卫生宜注意》,《申报》1906年6月20日。
    2 《中国国民卫生会叙文》,《南方报》1907年6月7日。
    3 《论夏季宜注意于公共卫生》,《盛京时报》光绪三十四年五月初七日(1908年6月5日)。
    4 《华字汇报》1906年7月14日。
    5 《优拔试期宜改秋日,以重卫生论》,《时报》1905年4月26日。
    6 《注重卫生》,《天铎报》1910年6月3日。
    7 铁郎:《保养身体的法子》,《安徽俗话报》第8期,甲辰六月十五日(1904年7月27日),人民出版社1983年影印本。
    8 《卫生要语十则》、《长寿法要项三十二条》,《东方杂志》第6年第3期,宣统元年闰二月二十五日(1909年4月15日)。
    1 “请看医事新戏”,《神州日报》1908年5月22日。
    2 破佛:《闺中剑·弁言》,小说林社,光绪三十二年(1906)腊月初版,三十三年(1907)正月,第1页。
    3 破佛:《闺中剑·弁言》,小说林社,第1-2页。
    4 《读新小说法》,《新世界小说月报》第6、7期,转见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73-279页。
    5 伯林:《体育》,《云南》第1号,丙午年八月二十八日(1906年10月15日),台北中国国民党党史会1968年影印本。
    1 “国学社出版书目广告”,《浙江潮》第7期,光绪二十九年七月二十日(1903年9月11日),台北中国国民党党史会1968年影印本。
    2 “作新社图书局广告”,《苏报》1903年5月6目,台北中国国民党党史会1968年影印本。
    3 “新出《游戏萃编》”,《天铎报》1910年6月20日。
    4 伯林:《体育》,《云南》第1号,丙午年八月二十八日(1906年10月15日)。
    1 《中外日报》1903年2月22日。
    2 《新世界学报》第1期,光绪二十八年八月一日(1902年9月2日)。
    1 《忘山庐日记》,第365页。
    2 穆家修、柳和城、穆伟杰编:《穆藕初先生年谱》,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20页。
    3 《广劝学篇》(再续),《津报》1907年6月2日。
    4 《说卫生》(录《烟台白话报》),《盛京时报》光绪三十二年七月二十八日(1907年9月5日)。
    1 可参看樊友平等主编:《中华性学观止》;段成功、刘亚柱主编:《中国古代房中养生秘笈》(上、中、下),中医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又可参看高罗佩(R.H.van Gulik):《中国古代房内考》,李零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年版;高罗佩:《秘戏图考》,杨权译,广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张国星编、茅盾等著:《中国古代小说中的性描写》,百花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刘达临:《中国古代性文化》,宁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王强:《遮蔽的文明:性欲观念与古中国文化》,台北文津出版社2003年版;等等。
    2 参看魏启鹏等:《马王堆汉墓医书校释》(2),成都出版社1992年版。
    3 丹波康赖:《医心方》,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年影印本,第633-657页。
    4 参看樊友平等主编:《中华性学观止》。
    5 可参看 Charlotte Furth, A Flourishing Yin: Gender in China's Medical History (960-1665),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9.
    1 吴兆元:《劝孝戒淫录》,转见王利器辑录:《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增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85页。
    2 见“嘉庆十年禁毁小说”,转见王利器辑录:《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增订本),第56页。
    3 余治:《删改淫书小说议》,见《重订得一录:各项善堂义举规章》“卷五”,上海人文印书馆 1934年版,第46页。
    4 康有为:《大同书》,收入钱锤书主编、朱维铮编校:《康有为大同论两种》,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23页。
    1 蔡尚思、方行主编:《谭嗣同全集》(下),中华书局 1981年版,第301页。
    2 蔡尚思、方行主编:《谭嗣同全集》(下),第301-302页。
    3 蔡尚思、方行主编:《谭嗣同全集》(下),第305页。
    4 蔡尚思、方行主编:《谭嗣同全集》(下),第303-304页。
    5 蔡尚思、方行主编:《谭嗣同全集》(下),第304页。
    6 蔡尚思、方行主编:《谭嗣同全集》(下),第304页。
    7 福柯:《古典时代疯狂史》,林志明译,三联书店2005年版。
    1 蔡尚思、方行主编:《谭嗣同全集》(下),第304页。
    2 蔡尚思、方行主编:《谭嗣同全集》(下),第304页。
    3 《谭嗣同全集》(下),第305页。
    4 《谭嗣同全集》(下),第305页。
    5 《谭嗣同全集》(下),第305页。
    1 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上),第235页。
    2 《忘山庐日记》(上),第235页。
    3 《忘山庐日记》(上),第235页。
    4 《忘山庐日记》(上),第235页。
    5 《忘山庐日记》(上),第133-134页。
    1 《忘山庐日记》(上),第280页。
    2 格尔茨:《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第19页。
    3 《忘山庐日记》(上),第701-702页。
    4 《忘山庐日记》(上),第702页。
    5 《忘山庐日记》(上),第701页。
    1 《忘山庐日记》(上),第701页。
    2 《忘山庐日记》(上),第592页。
    3 《忘山庐日记》(上),第305页。
    4 《忘山庐日记》(上),第506页。
    5 《忘山庐日记》(上),第454页。
    6 《忘山庐日记》(上),第378页。
    7 《中外日报》1901年7月1日,2日广告词与之相同。
    1 《中外日报》1901年7月3日。
    2 《中外日报》1901年6月25日,此广告词其后还不断重复在《中外日报》上刊登。不过,理文轩在《新闻报》上的广告如“理文轩中外书会新书地图卖捌所”广告却并无此类书籍。参看《新闻报》1902年5月4日。此广告在《新闻报》上也多日有刊登。
    3 《中外日报》1901年9月12日。
    1 1905年9月11日《南方报》上有“上海法商理文轩书会广告”,大概理文轩在这期间曾经易主。
    2 《中外日报》1901年11月10日。
    3 “米函”,《中外日报》1901年11月11日。
    1 《中外日报》1902年7月9日。该广告也出现在1902年6月16日的《新闻报》上,做广告的主儿是“日新书所发行所”。
    2 《中外日报》1901年10月13日。
    3 《新闻报》1901年10月27日。
    4 《中外日报》1901年11月8日。该书同样内容的广告亦出现在《增订第四版卫生学问答九章》的插页,辛丑(1901)九月无锡畴隐庐重印本。
    5 《新闻报》1901年11月18日。
    1 《新闻报》1902年1月17日。
    2 《中外日报》1901年2月20日、2月24日、26日、28日、3月1日、2日、4日等。
    3 《中外日报》1902年4月29日。
    4 《新闻报》1902年3月8日。
    5 《新闻报》1902年5月16日、5月17日。
    1 关于广智书局及其与梁启超之关系,可参看《广智书局历史》,《国民日日报》1903年8月17日、《广智书局之更正》,《国民日日报》8月19日:张朋园:《广智书局(1901-1915)——维新派文化事业机构之一》,《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期,1971年,第397-416页;叶再生:《中国近代现代出版通史》,第946-950页。
    1 “广智书局各书出版广告”出现在《新闻报》上是1902年4月2日,其中有《男女育儿新法》(每本洋二角六分)、《卫生学问答》(每本洋二角五分),后来亦增加了《男女婚姻卫生学》(一名《少年男女须知》)(七角)。见《新闻报》1902年5月28日。
    2 “广智书局各书出版广告”,《中外日报》1902年4月11日。
    3 “图书公司广告”,《中外日报》1902年4月2日。
    1 《中外日报》1902年5月31日。
    2 此《吾妻镜》非日本古代史书《吾妻镜》,关于日本古代史书《吾妻镜》及其在中国的流传情况,可参看冯佐哲、王晓秋:《<吾妻镜>与<吾妻镜补>》,收入北京市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会编:《中日文化交流史论文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08-217页。
    3 此广告亦同样刊登在同一时期的《新闻报》上,如1902年9月22日、24日等期《新闻报》都有。
    1 后来该广告又经过些微小修改,去掉了“格外克己”字样,增加了“力为推广,以副众望。本店零趸批发,无不格外从廉,庶几新书盛行,而人人易于购读,特此广告。诸希良鉴。”《中外日报》1902年7月8日。后来此广告又反复刊登。
    2 广智书局该书标价为六角五分,其它类似书籍广智书局的价格都比其它书局稍贵,如《男女育儿新法》一书,其标价为二角六分(“广智书局新书出版广告”,《中外日报》1902年8月9日),开明书店则为二角五分。
    1 “文明告白”,《中外日报》1904年8月23日。
    2 《中外日报》1907年12月22日。
    3 《中外日报》1907年6月7日。
    1 《汪穰卿、颂阁启事》,《神州日报》1908年9月1日。该启事又见同期《时报》、《申报》等报纸上。
    1 《时报》1905年8月29日。
    2 《时报》1907年6月11日。
    3 《时报》1907年4月17日。
    1 “海内阅图书广告诸君鉴”,《中外日报》1907年8月28日;此广告亦刊登在《申报》1907年8月28日。
    2 《神州日报》1907年7月3日。
    1 参看“吕明合资公司”广告,《神州日报》1908年11月18日。
    1 《神州日报》1910年6月25日。
    1 姜义华主编:《康有为全集》(3),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583-621页。
    2 参看《康有为全集》(3),第583-586页。
    1 收入《近代译书目》,第233页。
    2 《译书经眼录·自序》,《近代译书目》,第401页。
    1 《近代译书目》,第33页。
    1 公奴:《金陵卖书记》,第9-10页。
    2 王维泰:《汴梁卖书记》,第6-7页。
    1 参看《忘山庐日记》(上),第90、99、273、302、324、325、342、383、384、410页等多处。
    2 《忘山庐日记》(上),第382-383页。
    3 《忘山庐日记》(上),第598页。
    1 藤根常吉:《婚姻进化新论》,第1页。
    2 转见《保精大论》附录,无页码。
    1 康有为:《实理公法全书》,收入钱锤书主编、朱维铮编校:《康有为大同论两种》,第3页。
    2 康有为:《实理公法全书》,第7-9页。
    3 康有为:《大同书》,第172页。
    4 《男女之秘密》,第26页。
    1 《婚姻进化新论·绪言》,第1页。
    2 《胎内教育》,第1页。
    3 《胎内教育》,第3页。
    4 黎祖健:《弱为六极之一说》,杨风藻编:《皇朝经世文新编续集》卷一《通论下》,第190页。《弱为六极之一说》原连载于澳门1898年3月13、22日《知新报》第46、47册。
    5 《婚姻进化新论》,第22页。当时中国报刊上亦有关于一夫一妻制与禁止纳妾制的讨论出现,参看心:《论某给谏请定一夫一妻制度》,《申报》1907年3月23、24日:心:《再论请禁纳妾事》,《申报》1907年4月6日。同时还有关于废婚制的一些论述,有关情况可参看洪喜美:《近代中国废婚主义的讨论(1890-1920)》,《近代中国》总第150期,2002年8月号,第62-87页。
    6 《婚姻进化新论》,第27页。
    1 《婚姻进化新论》,第36页。
    2 http://www.hyxxy.com/MK2/MK07.htm
    3 《婚姻进化新论》,第13-14页。
    4 《婚姻指南》,第2页。
    5 《广劝学篇》,《津报》1907年5月31日。
    6 王锡彤:《抑宅自述》,郑永福、吕美颐校点,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页。
    1 严复:《保教余义》,王轼主编:《严复集》(第1册),第84页。
    2 罗珍林函,上海图书馆编:《汪康年师友书札》(3),第3145页。
    3 热心热血生稿:《论自私自利之小结果》,《大公报》1902年9月27日,人民出版社1982年影印本。
    4 《胎内教育》,第2页。
    1 戴维斯(John Davis):《历史与欧洲以外的民族》,收入海斯翠普(Kirsten Hastrup)编:《他者的历史》,贾士蘅译,台北麦田出版社1998年版,第34页。
    2 《教育之基础在于身体》,《江苏》第1期,光绪二十九年四月初一日(1903年4月27日)。
    3 《记健行公学、南洋中学联合运动会之始末》,《神州日报》1907年5月21日。
    4 《中国体操学校运动会志盛》,《天铎报》1910年5月16日。
    5 《欧米诸国女子之体育》,《江苏》第1期。
    6 参看游鑑明:《近代中国女子体育观初探》,《新史学》第7卷第4期,1996年12月.第119-156页。
    7 亚华:《女子简易的体育》,《女子世界》第10期,原刊未列出版时间。
    1 《女学校开运动会》,《南方报》1907年5月29日。
    2 《芜湖倡立体育会》,《南方报》1907年7月11日。
    3 张佐汉:《上学部意见书》,《华字汇报》1906年6月23日。
    4 榆:《论欲求教育之进步,宜禁人民之早婚》,《盛京时报》光绪三十二年七月二十五日(1908年8月21日)。
    5 《原强》,《严复集》第1册,第28页。
    6 《女子缠足之害》,《时报》1908年9月28日。
    7 《贱种辱国》,《东方杂志》第1年第5期,光绪三十年五月二十五日(1904年7月8日)。
    8 敦:《说缠足是辱没国体》,《南方报》1905年9月14日。
    9 《禁缠足示》,《竞业旬报》第8期,丙午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907年1月5日)。
    10 《妇女读本》(贰编),《南浔通俗报》第9期,乙巳正月十五日(1905年2月18日)。
    11 职公:《女军人传》,《女子世界》第1、2期,癸卯腊月塑日(1904年1月17日)、甲辰新正元旦日(1904年2月16日);亚庐(柳亚子):《中国第一女豪杰、女军人花木兰传》,《女子世界》第3期,甲辰二月塑日(1904年3月17日)。
    1 《论学部饬防女学流弊》,《新闻报》1906年12月26日。
    2 竹庄:《论中国女学不兴之害》,《女子世界》第3期。
    3 《论请禁鬻人以强种族》,《新闻报》1905年10月3日。
    4 阮肃容:《砭俗论》,《女子世界》第2期,甲辰新正元旦日(1904年2月16日)。
    5 许家惺:《最新女子修身教科书》,上海群学社1906年版,第4-5页。
    6 《女学将兴》,《竞业旬报》第1期,丙午年九月十一日(1906年10月28日)。
    7 黄金麟:《历史、身体、国家:近代中国的身体形成》,第49页。
    8 “手工讲习所广告”、“卫生讲习所广告”、“赠医广告”,《警钟日报》1904年5月21日。这三则广告曾长时间刊载在《警钟日报》上。
    1 《卫生讲习会演说》,《警钟日报》1904年5月30日。
    2 《广布卫生书籍以强种类说》(录六月二十二日《汉口日报》),《东方杂志》第1年第8期,光绪三十年八月二十五日(1904年10月4日)。
    3 刘锦藻:《清(皇)朝续文献通考》,商务印书馆1955年版,卷一百三十四《职官考二十》,第8942页。
    4 《巡警考试医生》,《医学世界》第12册,宣统元年十月二十日(1909年12月2日)。
    5 《清道卫生》,《竞业旬报》第1期,丙午年九月十一目(1906年10月28日)。
    6 《议设卫生局》,《警钟日报》1904年6月19日。
    7 错:《这话错吗》,《竞业旬报》第40期,乙酉年正月朔日(1909年1月22日)。
    8 刘锦藻:《清(皇)朝续文献通考》卷二百四《兵考三·兵制》,第9522页。
    1 刘锦藻:《清(皇)朝续文献通考》卷二百四《兵考三·兵制》,第9522页。
    2 刘锦藻:《清(皇)朝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三十七《职官考二十三·外武职》,第8979页。
    3 参看王玉辛:《清末的中央卫生行政机构与京城官医院》,《中国科技史料》第15卷第3期,1994年,第62-65页。关于晚清朝野对于西方医学的认识改变情况,可参看高晞:《晚清政府对西医学的认知过程》,《自然辩证法通讯》1994年第5期,第45-53页;郝先中:《晚清中国对西洋医学的社会认同》,《学术月刊》2005年第5期,第73-79页。
    4 《力劝改良太医院》,《医学世界》第12册,宣统元年十月二十日(1909年12月2日)。
    5 《论奉省宜整顿医学,讲究卫生》(续),《盛京时报》光绪三十二年十月二十日(1908年11月13日)。
    6 《论奉省宜整顿医学,讲究卫生》(续),《盛京时报》光绪三十二年十月二十日(1908年11月13日)。
    1 参看邹振环:《西医译著与近代中医界的反省》,《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第78页。
    2 《禀请附设医学专科》,《医学世界》第12册,宣统元年十月二十日(1909年12月2日)。
    3 《中国国民卫生会叙文》,《南方报》1907年6月7日。
    4 《华字汇报》1905年7月14日。
    5 《华字汇报》1906年7月20日。
    6 刘锦藻:《清(皇)朝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九《乐考十二·乐歌声谱》,第9482页。
    7 参看《朱峙三日记》第十四册,光绪三十二年四月二十七日日记(1906年5月20日),转见《辛亥革命史丛刊》第11辑,第365页。
    8 善化女史余蕙撰:《湖南第一女学堂演说》,《湖南演说通俗报》第8期。原刊没有标明出版日期、出版者等信息。
    1 Robert Darnton, "What is the History of books?" Cathy N. Davidson (ed.), Reading in America: Literature and Social History, p. 47.
    2 如钱念劬即曾托叶翰购买过《格致汇编》,“念老托购西学十六种与七年分《格致汇编》全部”。叶瀚函,《汪康年师友书札》(3),第2537—2538页。
    3 《格致新报》第10册,光绪廿四年四月二十一日(1898年6月9日),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3编第24辑第232种,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
    4 《与廉惠卿》,吴汝伦:《吴汝伦全集》(3),施培毅、徐寿凯校点,黄山书社2002年版,第122页。
    5 《答何豹丞》,《吴汝伦全集》(3),第156页。关于吴汝伦对中西医的态度,可参看《吴汝伦诋斥中医》,收入徐凌霄、徐一士:《凌霄一士随笔》,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357-1362页。
    1 《与廉患卿》,《吴汝伦全集》(3),第287页。
    2 《与廉惠卿》,《吴汝伦全集》(3),第568页。所引文标点笔者有更改。
    3 《与陆伯奎学使》,《吴汝伦全集》(3),第377页。
    4 参看吴汝伦:《桐城吴先生日记》(上下),特别是其中的“西学”内容。
    5 《东游丛录》卷一,《吴汝伦全集》(3),第670-671页。
    6 《答何豹丞》,《吴汝伦全集》(3),第164页。
    7 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上),第145页。
    8 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上),第145页。
    9 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上),第145页。
    10 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上),第318页。
    1 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上),第397页。
    2 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上),第431页。
    3 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上),第481页。
    4 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上),第482页。
    5 《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39页。
    6 张菊香、张铁荣编:《周作人年谱》,第55页。
    7 《大公报》1902年7月12日。
    8 该文很可能是出自《大公报》的创办者英敛之之手,因为在其日记里,就有英敛之劝患病朋友采用《治心免病法》治病的记载。参看方豪编录:《英敛之先生日记遗稿》,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3辑第21种,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第300页。
    1 《南浔通俗报》第9期,乙巳正月十五日(1905年2月18日)。
    2 饬武:《蒙学应用各书的说》,《安徽俗话报》第5期,光绪三十年五月初一日(1904年6月14日)。
    3 吴虞:《游学琐言》,收入赵清、郯城编:《吴虞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9页。
    4 《今日新党之利用新名词》,《东方杂志》第1年第11期,光绪三十年十一月二十五日(1904年12月31日)。
    5 刘锦藻:《清(皇)朝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三《学校考十·学堂总务》,第8613页。
    6 《谨告各学堂之学生》,《中外日报》1905年7月14日。
    1 《论中国旧有之礼俗不可轻废》,《时报》1909年6月18日。
    2 《论报馆与国民之关系》,《盛京时报》光绪三十二年十一月初四日(1906年12月19日)。
    3 金天翮:《女界钟》,陈雁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67—80页。
    4 金天翮:《女界钟》,第67页。
    5 彭小妍:《五四的“新性道德”——女性情欲论述与建构民族国家》,《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第3期,1995年8月,第77-96页;彭小妍:《张竞生的<性史>:色情还是性学》,《读 书》2005年第8期,第156-161页。
    1 参看柯静芬:《清末民初生育论述的转变及其影响》台北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2000年7月,未刊稿;冯客:《个人身体与群体命运——近代中国之人种繁衍和社会纪律》,收入黄克武、张哲嘉主编:《公与私:近代中国个体与群体之重建》,第203-222页;坂元弘子:《近代中国的优生话语》,收入王笛主编:《时间·空间·书写》,第186-207页。
    2 长沙孤愤子:《日报缺点之大问题——所望于上海日报大主笔诸君》,《新民丛报》第42、43号,光绪二十九年十月十四日(1903年12月2日)。
    3 《医学世界》第10册,宣统元年闰二月二十日(1909年4月10日)。
    4 《产科讲习所开课》,《医学世界》第13册,宣统元年五月二十日(1909年7月7日)。
    1 《动物男女性之新研究》,《盛京时报》宣统三年五月十一日(1911年6月7日)。
    2 蓬仙:《男女两性自由产出法》(译《日本新公论》),《东方杂志》第8卷第7号,宣统三年七月二十五日(1911年9月17日)。
    3 《格致新报》第7册,光绪廿四年三月廿一日(1898年4月11日),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3编第24辑第232种。关于《全体阐微》,《增版<东西学书录>》言:《全体阐微》六卷附图,福州排印本四册,(美)柯为良译,书刊于光绪七年。论全体形状部位,说甚精密。其论脑,曰脑身运动之主,而脑丝所成之脑筋,又为一身运动之主。分为二种,一自主,一不自主云云。西人论脑筋功用之书极多,中译书中推此书为详,与心灵学诸书所论微异。(《近代译书目》,第232-233页)关于《妇科精蕴》,《增版<东西学书录>》言:《妇科精蕴图说》五卷,光绪十五年(1889)博济医局刻本,五册。(美)妥玛氏著,(美)嘉约翰、孔庆高同译。书分四十六章,体贴详密,尤详于胎产一门,其考究部位足与中医互相参证。西医妇科之书,无有过于此者。(《近代译书目》,第244页)
    4 《知新报》第53册,光绪二十四年四月初一日(1898年5月20日),《知新报》(1),第 697页。
    1 海天独啸子:《女娲石》,美志校点,收入董文成、勤学主编:《中国近代珍稀本小说》(3),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49页。这个“海天独啸子”很可能就是前译《最近卫生学》的“海天独啸士”。
    2 海天独啸子:《女娲石》,第50页。
    3 海天独啸子:《女娲石》,第52页。
    4 Robert Darnton, "What is the History of books?" Cathy N. Davidson (ed.), Reading in America: Literature and Social History, p. 33.
    1 像曾大批科举误人的梁启超,他遥控在上海的广智书局,在初创办时见科举书籍有利可图,就印刷了很多科场应用的书籍,但科举废除,这些书籍马上没有销路,积压亏损,造成书局的财政困难。(参看《梁启超年谱长编》,第487页)但亦有像蒯光典资助的金粟斋这样的出版机构例外,不过正因为其不以追求利润而以传播新学为目的,故而很难长久维持下去。关于金粟斋的情况,笔者会另有专文讨论。
    2 蹉跎子:《最新女界鬼域记》,收入金成浦、启明主编:《私家秘藏小说百部》第80卷,远方出版社、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三回,第20页。
    3 指严:《论吾国之出版自由》,《时报》1911年3月16日。
    4 如开明书店即曾翻印过梁启超的《新民说》、《中国魂》,参看“文明绍介·开明书店”,《中国白话报》第7期,甲辰年二月初一日(1904年3月17日);四川成都也有考生将《新小说》中的《槐花谣》刻印多份,贴于乡试考场,以表达对科举制的不满,参看《大公报》1903年11月16日。梁启超曾因其著作内中国内地盗版厉害,以致自己与广智书局不能多从中获利,以弥补亏空,故向人抱怨:“每出一书,必被人翻印,无异自绞心血,替他人赚钱,故愤极不欲著书。”(《梁启超年谱长编》,第488页)但从另一方面言,内地对梁著包括对《新民丛报》、《新小说》等的诸多盗版固然危及作者的著作权与版税,但无疑也使梁著在中国内地的流橎更为广泛,使得更多读者能读到梁的论述与领受其思想魅力,客观上极大加深、加大了梁对中国人的影响力。另外,像孙诒让也曾翻印过《民报》上的白话文,将之“作为学生国语教本”,此举无疑也是扩大了革命派的影响。(参看《孙衣言、孙诒让父子年谱》,第 333页)以上这些情形与生殖医学书籍的遭遇盗版情况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处。
    1 吕思勉:《三十年来之出版界(1894-1923)》,《吕思勉遗文集》(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77页。
    2 《新书宜辨》,《大公报》1904年2月6日。
    3 《增版<东西学书录>》,收入《近代译书目》,第32页。
    4 《论沪上劣书之多》,《中外日报》1902年8月29日。
    5 李伯元:《文明小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19页,引文标点略有更动。
    1 蹉跎子:《最新女界鬼域记》,第四回,第25页。
    2 《最新女界鬼域记》,第四回,第26页。
    3 破佛:《闺中剑·弁言》,小说林社,第1页。
    4 破佛:《闺中剑·弁言》,第2页。
    5 颐琐:《黄绣球》,收入吴组湘等主编:《中国近代文学大系·小说集》(5),第353页。
    6 《忘山庐日记》(上),第362页。
    1 《忘山庐日记》(上),第363页。类似感想孙宝瑄在癸卯正月二日(1903年1月30日)日记里义再次显示:“惟《交合新论》中所谓:当媾和时,善良之父,一念之私,遂生恶子;凶暴之父,一念慈祥,遂生善儿。”《忘山庐日记》(上),第631-632页。
    2 《忘山庐日记》(上),第384页。
    3 《忘山庐日记》(上),第598页。
    4 《忘山庐日记》(上),第611页。大约稍早(1901年)在上海,英敛之也曾记载他购阅《进种改良》一书,这里的《进种改良》可能是英敛之误记(也可能是传抄过程中的笔误),或许就是孙宝瑄这里读到的《传种改良问答》一书,可惜英敛之这里并没有详细记载他阅读后的感受。参看方豪编录:《英敛之先生日记遗稿》,第353页。
    1 《忘山庐日记》(上),第612页。
    2 《忘山庐日记》(上),第612页。
    3 《忘山庐日记》(上),第721页。蒋观云与孙宝瑄这里的“化种”思想很可能收到了唐才 常的“通种说”的影响,参看唐才常:《通种说》,收入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编:《唐才常集》,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00-104页。
    1 Robert Darnton, "History of Reading," Peter Burke (ed.), New Perspectives On Historical Writing, p. 165.
    2 Martyn P. Thompson, "Reception Theory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Historical Meaning," History and Theory, Vol. 32, No. 3 (Oct., 1993), p. 251.
    3 Roger Chartier, The Order of Books: Readers, Authors and Libraries in Europe Between the Fourteenth and Eighteenth Centuries, p. ⅶ.
    4 普澄:《卫生学概论》,《江苏》第3期,黄帝纪元四千三百九十四年闰五月一日(1903年6月25日)。
    5 日本福泽谕吉:《男女交际论》,张肇桐译,秦毓鎏校,文明书局1903年版,每部大洋一角五分。该书到民国时期还不断重版,笔者看到其1922年版本的版权页上,已经列出“中华民国十一年一月五版”字样,只是定价改为洋一角,分售处成了“中华书局”,秦毓鎏的“后序”变成了前“序”,其它内容则与1903年版本相同。此书为翻译日本福泽谕吉的作品,书很薄,加秦毓鎏的《后序》才24页,其主旨是主张男女平等交往,提倡女权,“革男尊女 卑之恶习,养自由独立之精神”(第17页)。与生理学上的生殖和性关系不大,但因其书名有“男女”二字,且书中偶有涉及性之内容,易被时人误解为是与《男女交合新论》一样的“诲淫”书。另外,《清议报》与《新民丛报》曾刊登过《男女交际论》的译文。《江苏》第4期(黄帝纪元四千三百九十四年闰五月一日[1903年6月25日])“新书广告”刊登的《男女交际论》广告言:日本福泽谕吉原著,一角五分。吾国宿儒骤闻此书之名,必疑为诲淫,不知著者乃东邻第一醇儒,著书立说,振瞆发聋,维新自强,厥功甚伟。是书成于十七年前,当时日本女子墨守古训,无才为德,其译与吾国同。自此书行世,女学日兴,去压制服从之陋习,得平权自由之精神,吾国可以借鉴也。
    1 《增版<东西学书录>》,收入《近代译书目》,第233页。
    2 《中外日报》1903年7月30日。
    3 《新闻报》1902年5月16日。
    4 《男女交际论·后序》,第4页。
    1 李伯元:《文明小史》,第108页。
    2 《青年之堕落》,《新民丛报》第25号,光绪二十九年正月十四日(1903年2月11日)。
    1 公奴:《金陵卖书记》,第2页。
    2 转见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1卷),第273-279页。
    3 《美人手》为连载在《新民丛报》上的翻译小说,题为法国某著,译述者署名为“风仙女史”,该小说从《新民丛报》第36号开始连载,到第85号止,中间偶有几期没有刊登。《美人手》为言情侦探小说,常被归入鸳鸯蝴蝶派小说之内。后曾出单行本,“书共三册,六十一章……情节离奇,虽非小说中上乘,亦佳构也。”《叶圣陶日记》,收入《中国近代文学大系·书信日记集》(2),上海书店1993年版,第788页。该单行本曾在《时报》刊出过广告,详细介绍了该书的情况,其中曾说道:“是书一出,不胫而走,凡数十版。欧洲诸国争翻译之,其声价可想。”见《时报》1907年2月3日。关于《美人手》的情况,还可参看蒋瑞藻:《小说考证》,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455页。
    1 孙毓修:《图书馆》,《教育杂志》第1年第12期,宣统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1910年1月6日)。
    2 《忘山庐日记》(上),第526页。
    3 《最新女界鬼域记》,第四回,第25页。
    4 蒋梦麟:《西潮·新潮》,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68页。
    1 科学图书社社员:《调查》,《安徽俗话报》第14期,甲辰年九月十五日(1904年10月23日)。
    2 鲁迅:《朝花夕拾》,收入《鲁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32页。
    1 茅盾:《虹》,《茅盾全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77页。
    2 杜迈之、张承宗:《叶德辉评传》,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50页。
    3 叶德辉:《新刊素女经·序》,收入《双梅景閛丛书》,光绪癸卯(1903)嘉平月长沙(?)氏刊,海南国际新闻中心1998年影印本,第7-8页。
    1 彼得·伯克(Peter Burke):《知识社会史:从古腾堡到狄德罗》,贾士蘅译,台北麦田出版社2003年版,第289页。
    2 如美国学者葛凯(Karl Gerth)所指出的:1895年以后,中国的物质生活正在经历一个迅速的转变,机器生产日益替代手工作坊,外国商品大量进入,而新创办的民族企业也开始增多,抵制外货、提倡国货、挽回权利的思潮开始流行,中国进入一个“消费文化的民族主义化”(nationalize consumer culture)时代,以“国”字开头的商品、文化产品(或文化论述)逐渐增多;不过该著并没有论及文化市场上的这些泛政治化情形。(参看Karl Gerth, ChinaMade: Consumer Culture and the Creation of the Nation, Cambridge and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03)这里所谈的“消费文化中的政治化”现象,实际也属于这个“消费文化的民族主义化”趋势之一部分。
    1 葛凯还曾指山:在中国,卫生和洁净论述与消费商品之间的关联,目前还没有得到研究。参看China Made: Consumer Culture and the Creation of the Nation,第8页注释3。本文这里的探索似可算作一个初步的尝试。
    2 “中国自制之卫生衣”,《时报》1905年9月20日。
    3 《新闻报》1906年7月7日。
    4 “健脑法出现”,《神州日报》1908年8月23日。
    5 黎祖健:《弱为六极之一说》,杨风藻编:《皇朝经世文新编续集》卷一《通论下》,第191-192页。
    6 参看方豪编录:《英敛之先生日记遗稿》,第392页。
    1《申报》1906年6月21日;《新闻报》1906年6月15日;《南方报》1906年9月11日:《中外日报》、《卫生学报》等都有刊登。“中法大药房”很善于利用药物与国民、与种族关系作文章,它的许多广告都采取类似说辞,如“欲为强国之民者请速读”的药品广告,“请看破除迷信之幸福”的“日光铁丸”广告,“强种第一良方”之艾罗补脑汁,“益人智慧,(?)界须知”之艾罗补脑汁。分别见《时报》1908年4月9日、1908年4月16日、1907年7月10日、1907年7月23日。艾罗补脑汁在清末各报刊杂志上曾大作广告,如刊登许多“病人”的感谢信、保证书甚至“辟佛谈”(治病不必寻求各种怪力乱神,求诸艾罗则可),(?)诸如李伯元、吴趼人、马相伯、戴鸿慈这样的名流现身说法为其作广告(甚至托名曾纪泽),还刊登自编自演的打假广告、服用口诀,采用图像示例,请官方出面化验与发动药品立案等广告手法,诸如此类。该药延续的时间一直到1950年代,甚至还被人作为国货“名牌”宣传。与之类似的还有清末另一个曾大作广告的戒烟药“亚支奶”。如果以“艾罗补脑汁”、“亚支奶”或两者之一作为切入点,来分析其采取的叙述策略、借用的宣传手法等,或可以(?)清乃至民国时期上海的商业文化有深入的认识。高家龙(Sherman Cochran)的Chhzese Medicine Men: Consumer Culture in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一书,其中部分是关于“中法大药房”创办人黄楚九的,但他注意的主要是黄民国时期的活动,对于清末报刊上诸多关于(?)的资料(特别是就他与《神州日报》发生的纠葛)及“中法大药房”的广告利用不多。关于黄楚九,还可参看一本关于他的文学传记——秦绿枝的《海派商人黄楚九》(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其它一些清末氏初的笔记中也有很多关于黄楚九的记述。
    2 “中法大药房广告”,《卫生学报》光绪三十二年(1906)正月塑第1册,第29页。
    1 “艾罗补脑汁飞播全球之声誉”,《天铎报》1911年6月8日。
    2 胡协仲:《开官智法》(续前稿),《大公报》1902年7月31日。
    3 《论社会亟宜戒除烟毒》,《南方报》1906年4月4日。
    4 《论东振武社之成立》,《盛京时报》光绪三十四年二月十二日(1908年3月14日)。
    5 “寰球第一——中法大药房主人特别广告”,《神州日报》1907年7月14日。
    6 “强我黄种”,《时报》1907年9月18日。
    7 《新闻报》1906年8月5日。
    1 《时报》1908年12月4日。
    2 “养生液系强种族之根本药”,《时报》1907年11月29日。
    3 《新闻报》1905年11月15日。
    4 《申报》1909年5月19日。
    1 “同胞注意——强种育子要药”,《时报》1908年11月17日。
    1 《时报》1908年8月21日。
    2 《论人民宜有尚武之精神》,《盛京时报》光绪三十四年八月二十二日(1908年9月17日)。
    3 刘锦藻:《皇(清)朝续文献通考》卷二百十三《兵考十二·直省绿营》,《十通》第10种,第9603页。关于近代的军国民教育,可参看黄金麟:《近代中国的军事身体建构,1895-1943》;高一涵(Roben Culp):《中国童子军——南京十年童子军手册中的公民训练与社会意识》,《新史学》第11卷第4期,2000年12月,第17-61页。
    4 《皇(清)朝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十一《学校考十八·学堂、武学、巡警》,第8698页。
    5 戊辰塑,荣庆等奏,朱寿朋:《光绪朝尔华录》(5),张静庐等校点,中华书局1984年版,总第5495页。
    1 《时报》1906年2月19日。
    2 “佛罗公司补脑汁声明”,《中外日报》1905年4月26日。
    3 汪康年:《汪穰卿笔记》,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第37页。
    4 志达:《男盗女娼之上海》,《天义》第5卷,1907年8月10目,第31-34页。
    1 钱锺书:《管锥编》(4),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1389页。
    2 罗伯特·达恩顿:《猫大屠杀:法国文化史钩沉》,第376页。
    3 严复:《原强修订稿》,王栻主编:《严复集》(第1册),第27页。
    4 《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第140页。
    5 参看李孝悌:《清末下层社会的启蒙运动》,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 有关情况可参看伯克(Peter Burke):《欧洲近代早期的大众文化》,杨豫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13-326页。对伯克此观点的批评纠正,可参看Roger Chartier, The Cultural Origins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pp. 136-168.不过,夏特里埃根据法国大革命前的状况对伯克的反驳未必适用于中国近代的情况,特别是他对法国大革命前夕形成的“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的讨论。在笔者看来,伯克的观点对本文这里的研究更具有提示性。但夏特里埃提出的法国大革命前的“新政治文化”(A New Political Culture)概念,对于笔者来说也很具有提示意义,故挪用为本章副标题。
    2 《中和月刊·发刊词》,《中和月刊》第1卷第1期,1940年1月。
    3 关于近代中国“多个世界”的存在及其不同步性,可参看罗志田:《新旧之间:近代中国的多个世界及“失语”群体》,《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第77-82页;罗志田:《见之于行事: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可能走向——兼及史料、理论与表述》,《历史研究》2002年第1期,第22-40页。
    4 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上),第352页。
    1 姚文倬函,《汪康年师友书札》(2),第1239页。
    2 “时事要闻·福建”,《大公报》1903年3月21日。
    3 《忘山庐日记》,第577页。
    4 《论中国风俗之本于宗教》,《中外日报》1904年1月8日。
    5 珉:《论国民之心理》,《时报》1910年1月8日。
    6 孙诒让:《兴儒会略例》,孙延钊:《孙衣言、孙诒让父子年谱》,第266页。
    1 胡协仲:《和新旧两党论·续前稿》,《大公报》1902年9月4日。
    2 《论中国无教》,《中外日报》1903年8月27日。
    3 新华:《论中国无国权》,《东方杂志》第1年第5期,光绪三十年五月二十五日(1904年7月8日)。
    4 《选报》第17期,壬寅四月廿一日(1902年5月28日)。
    5 忧时客:《论国民与国家之关系》,《盛京时报》光绪三十三年七月十七日(1907年8月25日)。
    6 莫声扬:《中国当重国民教育》,《湖北学生界》第2期,光绪癸卯二月(1903年2月27日)。
    7 此处梁启超等的“无国”之感指的是没有民族国家的现代国民,而非革命派感叹的非汉族之国,两者的“无国”之感显然是不同的。参看张佛泉:《梁启超国家观念之形成》,《政治学报》第1卷第1期,1971年9月,第5-11页;王汎森:《清末的历史记忆与国家建构》,收入氏著《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86页。当然,对于这种国民教育,民国对期知识分子借鉴德国经验,也认识剑另外的一种后果:“近代国家主义极端发达,政府欲使人民迷信盲目的爱国主义,仰得成就其侵略欲,舍操纵教育事业更无他道。然舍此之外,教育与国家政治固无丝毫之关系也。”(罗罗:《教育与政府》,《东方杂志》第18卷第10号,1921年5月25日)
    8 “《新国民之资格》”一书广告,《游学译编》第5册,光绪二十九年二月十五日(1903年3月13日),台北中国国民党党史会1968年影印本。
    1 参看沈松侨:《国权与民权:晚清的“国民”论述》,见《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73本第4分,2002年12月,第685-726页。
    2 参看刘人鹏:《“西方美人”欲望里的“中国”与“二万万女子”——晚清以迄五四的国族与“妇女”》,《清华(新竹)学报》新30卷第1期,2000年3月,第1—47页,该文已收入氏著《近代中国女权论述——国族、翻译与性别政治》;Joan Judge:《改造国家——晚清的教科书与国民读本》,孙慧敏译,《新史学》第12卷第2期,2001年6月,第1-40页;Rebecca E. Karl, Staging the World: Chinese Nationalism at the Turn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2.
    3 参看李仁渊:《晚清的新式传播媒体与知识分子》,第97-151页;Joan Judge, "Public Opinion and the New Politics of Contestation in the Late Qing, 1904-1911," Modern China, Vol. 20, No. 1 (Jan., 1994), pp. 64-91; Joan Judge, Print and Politics: "Shibao" and the Culture of Reform in Late Qing China, pp.20-31;还可参看张灏:《张灏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09-223页;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卷,第671-694页;王敏:《政府与媒体——晚清上海报纸的政治空间》,《史林》2007年第1期,第78-91页。
    4 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第182页。
    1 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第169页。
    2 蔡乐苏:《清末民初的一百七十余种白话报刊》,丁守和主编:《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第5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93-538页。
    3 李孝悌:《胡适与白话文运动的再评估》,《清末下层社会的启蒙运动》,第254-255页。
    4 《论阅报者今昔程度之比较》,《申报》1906年2月5日。
    1 《论新闻纸与民智通塞有密切之关系》,《大公报》1903年9月12日。
    2 一些清廷官员也认识到这点,甚有御史赵炳麟、胡思敬联名上奏折认为:“报馆主持清议,为谏院所不逮,当此预备立宪之时期,尤当以维持报纸为唯一之宗旨。”这种意见也被当时的摄政王载沣所认同。(参看心僧:《台谏之与报界》,《天铎报》1910年5月18日)当然,认同这种观点不一定就意味着接受或按之实行,由于“路径依赖”与惯性思维,实践中倒往往可能是反其道而行。不过当时官员中阅报的人开始增多,大概是没有问题的:“闻近日官场阅报纸极多,而于《中国报》及《新民丛报》,则嗜之者尤众云。”见《大公报》1903年4月19日。
    3 参看潘光哲:《近现代中国“改造国民论”的论述》,《开放时代》2003年第6期,第30-37页。
    4 《论中国已失自主之权》,《中外日报》1899年9月17日。
    1 关于印刷和媒体对民族主义的建构作用,可参看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
    2 崇有:《论中国民气之可用》,《时报》1905年7月15日。
    3 《论立宪之速效》,《中外日报》1905年7月9日。
    4 《论中国民气之可用》,《时报》1905年7月15日。
    5 《论华人渐化省界之见》,《新闻报》1905年8月5日。
    6 《中美近时之交涉》,《南浔通俗报》第16、17合本,乙巳五月望日(1905年6月17日)。
    7 《论民气》,《新闻报》1905年8月27日。
    8 《论今年之多事》,《中外日报》1905年7月10日。
    1 《中外日报》1902年11月28日。
    2 《山东巡抚袁奏改元伊始,因势利导以开民智、随时变通以纾民困折》,转见《东方杂志》第6年第4期。
    3 《忘山庐日记》(下),第1082页。
    4 “论势”为笔者自造,意指“话语”或“论述”(discourse)确立后其或隐或显的影响力与威慑力。
    1 Prasenjit Duara, Rescuing History from the Nation: Questioning Narratives of Modern China,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5, p. 170.
    2 参看友丞:《论书信之关系》,《竞业旬报》第14期,戊申四月十一日(1908年5月10日)。
    3 天僇:《泪书六》,《神州日报》1910年9月23日。
    4 《拟设国粹学堂启(并简章)》,《国粹学报》第3年第1号,光绪三十三年正月二十日(1907年3月4日)。
    5 邓实:《国学无用辨》,《国粹学报》第3年第5号,光绪三十三年五月二十日(1907年6月30日)。
    6 参看罗志田:《国家与学术:清季民初关于“国学”的思想论争》,第1-82页。
    1 壮者:《扫迷帚》,董莲枝校点,收入董文成、勤学主编:《中国近代珍稀本小说》(4),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11页。
    2 绝圣:《排孔征言》,《新世纪》第52号,八年六月二十日(1908年6月20日)。
    3 卓呆:《续无鬼论演义》,《安徽俗话报》第11期,甲辰八月初一日(1904年9月10日)。
    4 《论革除迷信鬼神之法》,《中外日报》1905年4月9日。
    5 左绍佐:《悟澈源头·上徐桐书》,转见《义和团史料》(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32页。
    6 《开民智法》,《大公报》1902年7月21日
    7 吴永:《庚子西狩丛谈》,转见中国史学会主编:《义和团》(3),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373页。
    8 龙顾善人:《庚子诗鉴》,转见《义和团史料》(上),第34页。
    9 《某人致某人函》,转见《义和团史料》(上),第255页。
    10 有关的论述可参看附录四——《清末(1900-1911)报刊上改良小说和戏曲论述篇目》;又可参看拙文《清末趋新人士净化民众阅读的论述与努力》,《史林》即刊。
    1 导迷:《无鬼说》,《觉民》第1-5期合本,甲辰五月二十五日再版(1904年7月8日)。
    2 陈棍:《续无鬼论》,《浙江潮》第1期,光绪二十九年止月二十日(1903年2月17日),台北中国国民党党史会1968年影印本。
    3 清醒居士稿:《和民教策·续前稿》(安蹇附注),《大公报》1902年9月6日。
    4 《论中国宜注意下流社会》,《中外日报》1902年10月21日。
    5 《论宜开通下流社会之知识》,《中外日报》1906年3月20日。
    6 《论中国士大夫宜注意下流社会》,《中外日报》1905年12月25日。
    7 《论风俗亟宜实行改良》,《中外日报》1909年2月11日。
    8 《论义和团与新旧两党之相关(集录)》,《选报》第3期,辛丑十月二十一日(1902年12月12日)。
    9 天僇:《论中国风俗迷信之害》,《神州日报》1908年1月7日。
    1 《江苏人之信鬼》,《江苏》第9、10期合本,黄帝纪元四千三百九十五年二月一日(1904年3月17日)。
    2 畸:《论专制国之迷信神权》,《申报》1907年1月6日。
    3 《中国灭亡论》,《国民报汇编》,台北中国国民党党史会1968年影印本。
    4 参看Prasenjit Duara, "Knowledge and Power in the Discourse of Modernity: The Campaigns Against Popular Religion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China,"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50, No. 1 (Feb., 1991), pp. 67-83.
    5 《江苏人之信鬼》,《江苏》第9、10期合本。关于宗教在近代中国文化脉络里的情况、近代中国宗教与国家的关系与对于宗教的研究典范,以及有关的反迷信现象,可参看陈熙远:《“宗教”——一个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关键词》,《新史学》第13卷第4期,2002年12月,第37-64页;高万桑(Vincent Goossaert):《近代中国的国家与宗教:宗教政策与学术典范》,黄郁璇译,《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54期,2006年12月,第169-209页;沈沽:《现代中国的反迷信运动》,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博士论文,2006年5月,未刊稿。
    6 鲁迅:《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第19页。
    1 费孝通:《乡土重建》,上海观察社1948年版,第151-152页;参看Joseph Levenson,"History and Value: The Tensions of Intellectual Choice in Modern China," Arthur Wright (ed.), Studies in Chinese Thought,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3, pp.146-194; Joan Judge, Print and Politics: "Shibao " and the Culture of Reform in Late Qing China, pp. 198-204.
    2 《论旧俗不可骤易》,《中外日报》1904年11月3日;参看狂:《论鬼神祸福之说不宜轻易破除》,《盛京时报》光绪三十四年九月二十四日(1908年10月18日)。
    3 《论欲进化教育宜先破除迷信》,《盛京时报》1908年8月9日。
    4 《论中国无教》,《中外日报》1903年8月27日。
    5 参看罗志田:《再造文明之梦——胡适传》,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页。
    1 余英时:《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6年版,第6页。
    2 可参看樊洪业:《20世纪中国科学精英的年龄分布状况及其教育背景考察》,收入王渝生主编:《第七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文集》,大象出版社1999年版,第155-165页。
    3 箸夫:《论开智普及之法首以改良戏本为先》,《之罘报》第7期,光绪三十一年十月十一日(1905年5月14日)。
    4 伯耀:《改良新戏系转移社会风气的妙药》,《岭南白话杂志》第4期,戊中正月二十九日(1908年2月2日)。
    5 《论演剧亟宜改良》,《津报》1907年4月26日。
    6 三爱:《论戏曲》,《安徽俗话报》第11期,甲辰八月初一日(1904年9月10目),收入《陈独秀文章选编》,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57-60页。
    1 关于清末民初精英学者对中国学术与思想传统的批判,可参看罗志田:《中国传统的负面整体化:清季民初反传统倾向的演化》,《中华文史论丛》第72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225-251页。
    2 伯克:《欧洲近代早期的大众文化》,第295-296页。
    3 李人钊:《青年与农村》,原发表于1919年2月20—23日《晨报》,转见朱文通等整理编辑:《李大钊全集》(3),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83页。关于民初知识分子的自我定位与自我形象的改变,可参看王汎森:《近代知识分子自我形象的转变》,《台大文史哲学报》第56期,2002年5月,第1-28页。
    4 周守一:《士气与国运》,《东方杂志》第21卷第12号,1924年6月25日。
    1 汤志钧编:《章太炎年谱长编》(下),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823页。
    2 《论旧俗不可骤易》,《中外日报》1904年11月3日。
    3 冷:《敬告改良家》,《时报》1908年2月18日。
    4 榆:《论改革习俗之难》,《盛京时报》1908年7月9日。
    5 当然,这样说也不意味着笔者赞同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九》,影印本第5册,第39-48页)里所作的总结:近代中国的进化是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接着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是从文化上感觉不足。梁的总结无疑是一种深受话方进化论影响的线性思维模式,忽略了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同步现象。
    6 有关的一些表现可参看洪长泰(Chang-tai Hung):《新文化史与中国政治》,台北一方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版;又可参看Karl Gerth,Chbta Made:Consumer Culture and the Creation of the Nation
    1 《美恶篇》,《选报》第27期,光绪二十八年八月初一日(1902年9月2日)。
    2 严复:《民约平议》,王栻主编:《严复集》(第2册),第337页。
    3 梁启超:《政治与人民》(1907年),见《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影印本第3册,第7页。
    4 参看沈松侨:《国权与民权:晚清的“国民”论述》,第717-726页。
    《安徽白话报》、《刍言报》、《大陆报》、《大同报》、《二十世纪大舞台》、《法政杂志》、《国粹学报》、《国风报》、《国民日日报》、《汉报》、《河南》、《沪报》、《湖北学报》、《湖南演说通俗报》、《华字汇报》、《教育杂志》、《津报》、《晋阳公报》、《竞立社小说月报》、《竞业旬报》、《觉民报》、《克复学报》、《励学译编》、《岭南白话杂志》、《南方报》、《南浔通俗报》、《农工商报》、《女子世界》、《劝业会旬报》、《商务官报》、《神州日报》、《时报》、《时事报》、《世界繁华报》、《天铎报》、《天义》、《通俗日报》(《通俗报》)、《同文沪报》、《外交报》、《卫生学报》、《新民丛报》、《新世界学报》、《新闻报》、《选报》、《学报》、《扬子江》、《医学世界》、《舆论时事报》、《寓言报》、《约翰声》、《之罘报》、《中国白话报》、《中和月刊》、《中外日报》等。以上为原版报刊杂志。
    《安徽俗话报》、《大公报》、《东方杂志》、《格致汇编》、《格致新报》、《国民报汇编》、《国闻报汇编》、《湖北学生界》(《汉声》)、《江苏》、《警钟日报》、《觉民》、《民报》、《民呼报》、《民立报》、《民吁报》、《清议报》、《申报》、《盛京时报》、《时务报》、《实学报》、《四川》、《苏报》、《新世纪》、《新小说》、《新新小说》、《绣像小说》、《游学译编》、《月月小说》、《云南》、《浙江潮》、《知新报》、《中国日报》等。以上为影印版报刊杂志。
    阿英编:《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北京:中华书局,1960。
    白眼:《后官场现形记》,收入《中国近代珍稀本小说》(14),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
    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
    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目录学教研室编选:《中国书史参考文选》,1980年6月内部版本。
    北京图书馆:《民国时期总书目(1911-1949)》《自然科学·医药卫生》卷,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
    北京图书馆:《近代译书目》,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蔡尚思、方行主编:《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
    陈伯熙:《上海轶事大观》,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
    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北京:三联书店,1984。
    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1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陈铮编:《黄遵宪全集》(上),北京:中华书局,2005。
    蹉跎子:《最新女界鬼域记》,收入金成浦、启明主编:《私家秘臧小说百部》第80卷,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
    丹波康赖:《医心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55年影印本。
    丁福保:《卫生学问答》,辛丑九月无锡畴隐庐重印本。
    丁福保:《蒙学生理教科书》,上海:文明书局,1905。
    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段成功、刘亚柱主编:《中国古代房中养生秘笈》,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1。
    方豪编录:《英敛之先生日记遗稿》,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3辑第21种,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
    富山房编:《生理学问答》,范迪吉等译,上海:会文学社,该书没有注出版时间。
    福泽谕吉:《男女交际论》,张肇桐译,秦毓鎏校,上海:文明书局,1903。
    福泽谕吉:《男女交际论》,张肇桐译,秦毓鎏校,上海:中华书局,1922。
    瑞典搿里平著、日本藤根常吉编译:《婚姻进化新论》,丁福同译,译书局代印,上海:文明书局编,光绪癸卯(1903)三月版。
    公奴:《金陵卖书记》,上海:开明书店,1902年铅印本。
    国立中央图书馆编:《近百年来中译西书目录》,台北:中华文化事业委员会,1958。
    海天独啸子:《女娲石》,美志校点,收入董文成、勤学主编:《中国近代珍稀本小说》(3),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
    荷历:《婚姻指南》,诱民子译,横滨:横滨启智书会,癸卯(1903)十月初一日。
    何琪编:《初等女子国文教科书》,上海:会文学社,1906。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编:《唐才常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
    黄庆澄:《中西普通书目录》,光绪戊戌(1898)七月算学报馆自刻本。
    霍克立:《男女之秘密》,春梦楼主人译,上海:上海卫生研究社发行,1922年7月订正四版。此版本应该为清末版的再版本。清末版该书广告言是书为:美国医学博士霍克立原著,日本春梦楼主人、中国鹅湖少年合译,上海最新小说社出版。
    剑村游客辑:《上海》,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铅印本,上海图书馆藏。
    蒋梦麟:《西潮·新潮》,长沙:岳麓书社,2000。
    姜义华主编:《康有为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金天翮:《女界钟》,陈雁编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赖川昌耆:《学校卫生学》,上海:商务印书馆,1914。
    黎难秋等编选:《中国科学翻译史料》,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皈社,1996。
    劳乃宣《桐乡劳先生遗稿》,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正编第36辑第357种,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
    李伯元:《文明小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李桂林、戚名秀、钱曼倩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李天纲编选:《<万国公报>文选》,北京:三联书店,1998。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北京:中华书局 1996年影印本。
    刘大鹏:《退想斋日记》,乔志强标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
    刘锦藻:《清(皇)朝续文献通考》,北京:商务印书馆,1955。
    鲁迅:《鲁迅全集》(1、2),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吕思勉:《吕思勉遗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茅盾:《茅盾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麦孟华主编:《皇朝经世文新编》,台北:文海出版社1972年影印本。
    穆家修、柳和城、穆伟杰编:《穆藕初先生年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破佛:《闺中剑》,上海:小说林社,1907。
    齐田功太郎:《生理卫生学》,田伏侯译、梁节庵鉴定,汉川刘氏六吉轩藏本,北洋官报局排印本。
    钱锺书主编:《康有为大同论两种》,北京:三联书店,1998。
    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早期中文报纸创刊号汇编》(2),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3。
    儒林医隐:《医界镜》(初版为1908年嘉兴同源祥书庄铅印本),收入金成浦、启明主编:《私家秘藏小说百部》第76卷,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
    山内雄繁、高桥本吉著、朱士杰译述:《生理卫生学》,上海:商务印书馆,1916。
    上海新四军研究会印刷印钞分会编:《中国印刷史料选辑》,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90、1991;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3。
    上海图书馆编:《中国近代期刊篇目汇录》(1、2、3、4),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1981、1982。
    上海图书馆编:《艺风堂友朋书扎》(上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上海图书馆编:《汪康年师友书札》(1、2、3、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987、1989。
    森田峻太郎:《传种改良问答》,上海:商务印书馆,1901。
    矢岛喜源次:《最新初等生理卫生教科书》,华文祺译补,上海:文明书局,1908。
    时萌:《曾朴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实藤惠秀监修、谭汝谦编:《中国译日本书综合目录》,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0。
    书目文献出版社编:《图书馆学目录学资料汇编》,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
    宋树基、蔡光照、闵檝、黄熙合辑:《中外时务新书叙录》,上海会文学社,1902。
    宋原放主编:《中国出版史料》,“近代部分”三卷由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年出版,“现代部分”三卷由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现代部分补卷”由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6年出版。
    孙宝碹:《忘山庐日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孙海環:《生理学粹》,上海:通社,1908。
    孙延钊:《孙衣言、孙诒让父子年谱》,上海: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03。
    汤志钧编:《章太炎年谱长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
    通雅宅同人:《新学书目提要》(法制类、历史类、文学类、舆地类四种),上海:通雅书局,1903。
    汪康年:《汪穰卿笔记》,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
    王季烈:《生理卫生教科书》,上海:文明书局,1907。
    王建善:《葆精大论》,上海:育材书塾排印本。
    王利器辑录:《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增订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王栻主编:《严复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
    王世儒编撰:《蔡元培年谱》,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王维泰:《汴梁卖书记》,上海:开明书店1903年铅印本。
    王锡彤:《抑宅自述》,郑永福、吕美颐校点,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
    魏启鹏等:《马王堆汉墓医书校释》(2),成都:成都出版社,1992。
    吴汝伦:《桐城吴先生日记》,宋开玉整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吴汝伦:《吴汝伦全集》,施培毅、徐寿凯校点,合肥:黄山书社,2002。
    吴兖:《卫生新论》,上海:中国图书公司,1907。
    吴组湘等主编:《中国近代文学大系·小说集》(5),上海:上海书店,1992。
    吴组湘等主编:《中国近代文学大系·书信日记集》(2),上海:上海书店,1993。
    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夏晓红辑:《<饮冰室合集>集外文》,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许家惺:《最新女子修身教科书》,上海:群学社,1906。
    徐凌霄、徐一士:《凌霄一士随笔》,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
    杨风藻编:《皇朝经世文新编续集》,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79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72年影印本。
    杨凌霄:《吾妻镜》,书内无具体出版信息。
    姚公鹤:《上海闲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叶德辉:《双梅景閛丛书》,光绪癸卯(1903)嘉平月长沙叶氏刊,海口:海南国际新闻中心 1998年影印本。
    伊东琴次郎:《胎内教育》,陈毅译,上海:广智书局印刷,光绪二十八年(1902)七月发行。
    郁闻尧:《医界现形记》,收入《生财有道》,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9。
    余治:《重订得一录:各项善堂义举规章》,上海:上海人文印书馆,1934。
    张国星编、茅盾等著:《中国古代小说中的性描写》,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3。
    张静庐编:《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
    张菊香、张铁荣编:《周作人年谱》,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张枏:《张枏日记》,俞雄编选,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张禹等编:《王理孚集》,上海: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06。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资料编辑部:《义和团史料》,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周振鹤编:《晚清营业书目》,上海:上海书店,2005。
    周振鹤编:《<圣谕广训>:集解与研究》,上海:上海书店,2006。
    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张静庐等校点,北京:中华书局,1984。
    朱树人:《普通新知识读本》,上海:文明书局,1905。
    朱文通等整理编辑:《李大钊全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朱峙三:《朱峙三日记》,连载于《辛亥革命史丛刊》第10、11、12辑,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9、2002、2005。
    壮者:《扫迷帚》,董莲枝校点,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
    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安占华:《法国书籍史研究简介》,《世界史研究动态》1986年第1期,第30-33页。
    巴斯蒂(Marianne Bastid):《中国近代国家观念溯源——关于伯伦知理<国家论>的翻译》,《近代史研究》1997年第4期,第221-232页。
    包筠雅(Cynthia Joanne Brokaw):《17到19世纪中国南部乡村的书籍市场及文本的流传》,收入《史华慈与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12月,第199-221页。
    北京市中同文化交流史研究会编:《中日文化交流史论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毕苑:《中国近代教科书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论文,2004年5 月,未刊。
    彼得·伯克(Peter Burke):《法国史学革命——年鉴学派,1929-1989》,江政宽译,台北:麦田出版社,1997。
    彼得·伯克:《制作路易十四》,许绶南译,台北:麦田出版社,1997。
    彼得·伯克:《西方新社会文化史》,刘华译,《历史教学问题》,2000年第4期,第25-29页。
    彼得·伯克:《知识社会史:从古腾堡到狄德罗》,贾士蘅译,台北:麦田出版社,2003。
    彼得·伯克:《欧洲近代早期的大众文化》,杨豫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彼得·盖伊(Peter Gay):《历史学家的三堂小说课》,刘森尧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卜正民(Timothy Brook)、Gregory Blue主编:《中国与历史资本主义》,古伟瀛等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2004。
    陈邦贤:《中国医学史》,上海:中华书局,1937。
    陈恒、耿相新主编:《新史学——新文化史专号》,郑州:大象出版社,2005。
    陈建华:《拿破仑与“晚清小说界革命”:从<泰西新史揽要>到<泰西历史演义>》,《汉学研究》第23卷第2期,2005年12月,第321-354页。
    陈建明:《近代基督教在华出版物的传播概况》,收入叶再生主编:《出版史研究》第4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6,第127-146页。
    陈林:《近代福建基督教图书出版事业之研究(1842—1949)》,福州: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论文,2006年4月,未刊稿。
    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陈受颐:《十八世纪欧洲文学里的<赵氏孤儿>》,《岭南学报》第1卷第1期,1929年,第114-146页。
    陈受颐:《<好逑传>之最早的欧译》,《岭南学报》第1卷第4期,1930年,第120-153页。
    陈熙远:《“宗教”——一个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关键词》,《新史学》第13卷第4期,2002年12月,第37-64页。
    程焕文:《晚清图书馆学术思想史》,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程美宝:《由爱乡而爱国:清末广东乡土教材的国家话语》,《历史研究》2003年第4期,第68-84页。
    丁守和主编:《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五卷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982、1983、1986、1987。
    杜迈之、张承宗:《叶德辉评传》,长沙:岳麓书社,1986。
    范军:《元代的书业广告》,《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第59-63页。
    范军:《出版文化史研究论著目录(2000—2004)》,《出版科学》2005年第3期,第56-61页。
    樊友平等主编:《中华性学观止》,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
    范祥涛:《科学翻译影响下的文化变迁》,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费夫贺(Lucien Febvre)、马尔坦(Henri-Jean Martin):《印刷书的诞生》,李鸿志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费什(Stanley Fish):《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与实践》,文楚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费侠莉(Charlotte Funh):《再现与感知——身体史研究的两种取向》,蒋竹山译,《新史学》第10卷第4期,1999年12月,第129-144页。
    费孝通:《乡土重建》,上海:上海观察社,1948。
    冯客(Frank Dik6tter):《个人身体与群体命运——近代中国之人种繁衍和社会纪律》,周逊译,收入黄克武、张哲嘉主编:《公与私:近代中国个体与群体之重建》,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2000,第203-222页。
    冯志阳:《媒体、瘟疫与清末的健康卫生观念》,《史林》2006年第6期,第96-103页。
    弗雷德里克·巴比耶(Frederic Barbier):《书籍的历史》,刘阳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福柯(Michel Foucault):《古典时代疯狂史》,林志明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
    伏维尔(Michel Vovelle):《死亡文化史》,高凌翰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高罗佩(R.H.van Gulik):《中国古代房内考》,李零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高罗佩:《秘戏图考》,杨权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2。
    高睎:《晚清政府对西医学的认知过程》,《自然辩证法通讯》1994年第5期,第45-53页。
    高万桑(Vincent Goossaert):《近代中国的国家与宗教:宗教政策与学术典范》,
    黄郁璇译,《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54期,2006年12月,第169-209页。
    高一涵(Robert Culp):《中国童子军——南京十年童子军手册中的公民训练与 社会意识》,《新史学》第11卷第4期,2000年12月,第17-61页。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海斯翠普(Kirsten Hastrup)编:《他者的历史》,贾士蘅译,台北:麦田出版社,1998。
    韩立萍:《伪满洲国时期历史教科书研究》,沈阳:辽宁大学历史系博士论文,2006年5月,未刊稿。
    郝先中:《晚清中国对西洋医学的社会认同》,《学术月刊》2005年第5期,第73-79页。
    贺萧(Gail B.Hershatter):《危险的愉悦》,韩敏中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洪长泰(Chang-tai Hung):《新文化史与中国政治》,台北:一方出版有限公司,2003。
    洪喜美:《近代中国废婚主义的讨论(1890-1920)》,《近代中国》总第150期,2002年8月号,第62-87页。
    胡适、蔡元培、王云五编:《张菊生七十生日纪念论文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胡晓真:《知识消费、教化娱乐与微物崇拜——论<小说月报>与王蕴章的杂志编辑事业》,《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51期,2006年3月,第55-90页。
    黄金麟:《历史、身体、国家:近代中国的身体形成》,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01。
    黄金麟:《近代中国的军事身体建构,1895-1943》,《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43期,2004年3月,第173-220页。
    黄克武:《从申报医药广告看民初上海的医疗文化与社会生活》,《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7期下,1988年12月,第141-194页。
    黄兴涛:《“她”字的故事:女性新代词符号的发明、论争与早期传播》,杨念群主编:《新史学》(第1卷),北京:中华书局,2007。
    吉尔兹(Clifford Greetz):《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王海龙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季家珍(Joan Judge):《改造国家——晚清的教科书与国民读本》,孙慧敏译,《新史学》第12卷第2期,2001年6月,第1-40页。
    加达默尔(Gadamer H.G):《真理与方法》(上下),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姜义华:《孙中山的革命思想与同盟会——上海孙中山故居西文藏书的一项审视》,《史林》2006年第5期,第19-29页。
    蒋瑞藻:《小说考证》,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蒋竹山:《“文化转向”的转向或超越?——介绍四本论欧美新文化史的著作》,《新史学》第12卷第1期,2001年3月,第233-246页。
    柯尔本(Alain Corbin):《大地的钟声:19世纪法国乡村的音响状况和感官文化》,王斌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柯静芬:《清末民初生育论述的转变及其影响》,台北: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2000年7月,未刊稿。
    柯能(Victor Kieman):《人类的主人——欧洲帝国时期对其他文化的态度》,陈正国译,台北:麦田出版社,2001。
    拉杜里(Le Roy Ladurie):《蒙塔尤》,许明龙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拉卡普拉(Dominick LaCapra):《历史、阅读与批评理论》,《国外文学》1999年第3期,第3-11页。
    来新夏等:《中国近代图书事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勒庞(Gustave Le Bon):《乌合之众》,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李长声:《从音读到默读》,《读书》1992年第2期,第135-143页。
    李长声:《书·读书·读书史》,《读书》1993年第6期,第136-142页。
    李宏图主编:《表象的叙述——新社会文化史》,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李经纬:《中外医学交流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李明山:《20世纪初中国版权问题论争》,《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1期,第302-317页。
    李明山主编:《中国近代版权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
    李仁渊:《新式出版业与知识分子:以包天笑的早期生涯为例》,《思与言》第43卷第3期,2005年9月,第88-89页。
    李仁渊:《晚清的新式传播媒体与知识分子》,台北:稻乡出版社 2005。
    李希泌、张椒华编:《中国古代藏书与近代图书馆史料》,北京:中华书局,1982。
    李孝悌:《清末下层社会的启蒙运动》,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
    李孝悌主编:《中国的城市生活》,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05。
    李亚舒、黎难秋主编:《中国科学翻译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梁世佑:《从种族到民族:梁启超民族主义思想之研究(1895-1903)》,台北:中央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2003年6月,未刊稿。
    梁台根:《近代西方知识在东亚的传播及其共同文本之探索——以<佐治刍言>为例》,《汉学研究》第24卷第2期,2006年12月,第323-349页。
    梁玉泉:《清末上海的书籍市场(1898-1901)——以<申报>书籍广告为例》,《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第93-98页。
    廖梅:《汪康年:从民权论到文化保守主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林·亨特(Lynn Hunt)编:《新文化史》,汀政宽译,台北:麦田出版社,2002。
    林·亨特:《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家庭罗曼史》,郑明萱、陈瑛译,台北:麦田出版社,2002。
    刘达临:《20世纪中国性文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刘达临:《中国古代性文化》,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3。
    刘家林:《新编中外广告通史》,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
    刘人鹏:《近代中国女权论述——国族、翻译与性别政治》,台北:台湾学生书局,2000。
    刘志琴主编、闵杰著:《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第2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龙协涛:《读者反应理论》,台北:扬智出版公司,1997。
    卢建荣主编:《性别、政治与集体心态——中国新文化史》,台北:麦田出版社,2001。
    卢建荣:《台湾史学界的后现代状况》,《汉学研究通讯》21:1(总81期),2002年2月,第6-10页。
    罗伯茨(J.A.G Roberts)编著:《19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蒋重跃、刘林海译,北京:时事出版社,1999。
    罗伯特·达恩顿(Robert Darnton):《启蒙运动的生意——<百科全书>出版史》,叶桐、顾杭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
    罗伯特·达恩顿:《猫大屠杀:法国文化史钩沉》,编译馆主译、吕健忠译,台北:编译馆、联经出版公司,2005。
    罗志田:《再造文明之梦——胡适传》,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罗志田:《新旧之间:近代中国的多个世界及“失语”群体》,《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第77-82页。
    罗志田:《见之于行事: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可能走向——兼及史料、理论与表述》,《历史研究》2002年第1期,第22-40页。
    罗志田:《国家与学术:清季民初关于“国学”的思想论争》,北京:三联书店,2003。
    罗志田:《中国传统的负面整体化:清季民初反传统倾向的演化》,《中华文史论丛》第七十二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第225-251页。
    马伯英、高晞、洪中立合著:《中外医学文化交流史——中外医学跨文化传通》,上海:文汇出版社,1993。
    马孟晶:《文人雅趣与商业书坊——十竹斋书画谱和笺谱的刊印与胡正言的出版事业》,《新史学》第10卷第3期,1999年9月,第1-54页。
    马孟晶:《耳目之玩——从<西厢记>版画插图论晚明出版文化对视觉性之关注》,《台湾大学美术史研究集刊》第13期,2002年9月,第201-276页。
    玛利亚·露西娅·帕拉蕾丝-伯克(Maria Lucia Pallares-Burke)编:《新史学:自白与对话》,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曼古埃尔(Alberto Manguel):《阅读史》,吴昌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米列娜(Milena Dolezelova):《一部近代中国的百科全书:未完成的中西文化之桥》,《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4卷第2期,2007年3月,第75-84页。
    倪文君:《近代学科形成过程中的晚清地理教科书述论》,《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第107-112页。
    姒元翼主编:《中国医学史》,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
    潘光哲:《近现代中国“改造国民论”的论述》,《开放时代》2003年第6期,第30-37页。
    潘光哲:《追索晚清阅读史的一些想法》,《新史学》第16卷第3期,2005年9月,第137-170页。
    潘光哲:《<时务报>和它的读者》(《历史研究》2005年第5期,第60-83页。
    潘光哲:《华盛顿在中国》,台北:三民书局,2005。
    潘光哲:《画定“国族精神”的疆界:关于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的思考》,《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53期,2006年9月,第1-50页。
    潘光哲:《开创“世界知识”的公共空间:以<时务报>的译稿为例》,《史林》2006年第5期,第1-18页。
    潘光哲:《科举体制下的“新学”传播空间——以<沅湘通义录>为例》,《“101:后科举时代的反思”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2006年12月。
    潘建国:《明清时期通俗小说的读者与传播方式》,《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第118-124、130页。
    潘建国:《档案所见1906年上海地区的书局与书庄》,《档案与史学》2001年第6期,第62-66页。
    潘建国:《清代后期上海地区印刷文化的输入与输出》,《中华文史论丛》,总第73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第283-319页。
    彭俊玲、陈峰:《美国的图书史研究热》,《世界图书》1994年第9期,第17页。
    彭俊玲:《国外对印刷文字与书籍史研究的新动向》,《大学图书馆学报》1995年第5期,第63页。
    彭明辉:《晚清的经世史学》,台北:麦田出版社,2002。
    彭明辉:《台湾史学的中国缠结》,台北:麦田出版社,2002。
    彭小妍:《五四的“新性道德”——女性情欲论述与建构民族国家》,《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第3期,1995年8月,第77-96页。
    彭小妍:《张竞生的<性史>:色情还是性学?》,《读书》2005年第8期,第156-161页。
    平襟亚、陈子谦:《上海广告史话》,《上海地方史资料》(三),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第132-142页。
    钱存训:《中国纸和印刷文化史》,郑如斯编订,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钱锺书:《管锥编》,北京:中华书局,1994。
    秦绿枝:《海派商人黄楚九》,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
    芮哲非:《印刷与出版史能为中国学增添什么》,收入王荣华主编:《多元视野下的中国》,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第61-72页。
    阮真:《几种现行初中国文教科书的分析研究》,《岭南学报》第1卷第1期,1929年,第101-113页。
    萨义德(Edward W. Said):《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
    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
    桑兵:《清末民初传播业的民间化》,收入胡伟溪编:《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第236-252页。
    沈国威:《康有为及其<日本书目志>》,《或问》(WAKUMON)51,No.5(2003),pp.51-68.
    沈洁:《现代中国的反迷信运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博士论文,2006年4月,未刊稿。
    沈松侨:《国权与民权:晚清的“国民”论述》,见《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十三本,第四分,2002年12月,第685-726页。
    史景迁(Jonathan Spence):《文化类同与文化利用》,廖世奇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谭汝谦、林启彦译,北京:三联书店,1983。
    石元康:《从中国文化到现代性:典范转移》,北京:三联书店,2000。
    宋莉华:《明清时期说部书价述略》,《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第131-140页。
    宋原放主编:《上海出版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孙隆基:《清季民族主义与黄帝崇拜之发明》,《历史研究》2000年第3期,第68-79页。
    孙卫国:《西方书籍史研究漫谈》,《中国典籍与文化》2003年第3期,第92-96 页。
    台湾历史学会编辑委员会:《历史意识与历史教科书论文集》,台北:稻乡出版社,2003。
    汤志钧:《近代史研究和版本校勘、档案求索——<戊戌政变记>最早刊发的两种期刊》,《历史档案》2006年第2期,第30-35页。
    汪家熔:《商务印书馆史及其他:汪家熔出版史研究文集》,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汪荣祖:《从传统中求变——晚清思想史研究》,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
    王汎森:《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王汎森:《近代知识分子自我形象的转变》,《台大文史哲学报》第56期,2002年5月,第1-28页。
    王汎森:《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新史学》第14卷第4期,2003年12月,第179-180页。
    王笛主编:《时间·空间·书写》,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
    王尔敏:《<酬世锦囊>之内涵及其适用之人际网络》,《近代中国史研究通讯》第24期,1997年9月,第97-100页。
    王尔敏:《<营谋小集>与商贩经理知识》,《近代中国史研究通讯》第30期,2000年9月,第118-123页。
    王尔敏:《清代小商贩稀珍史料五种》,《近代中国史研究通讯》第31期,2001年3月,第102-114页。
    王尔敏:《<庄农杂字>所反映的农民生业生活》,《近代中国史研究通讯》第33期,2002年3月,第98-105页。
    王尔敏:《近代文化生态及其变迁》,长沙:岳麓书社,2002。
    王尔敏:《中国民间市井营造工匠日用之<鲁班经>》,《近代中国史研究通讯》第36期,2003年12月,第48-54页。
    王建军:《中国近代教科书发展研究》,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
    王开玺:《1864年清廷翻译<万国公法>所掘版本问题考异》,《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第138-139页。
    王龙:《阅读史研究探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1期,第17-20页。
    王敏:《政府与媒体——晚清上海报纸的政治空间》,《史林》2007年第1期,第78-91页。
    王明珂:《论攀附:近代炎黄子孙国族建构的古代基础》,《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十三本,第三分,2002年9月,第583-624页。
    王强:《遮蔽的文明:性欲观念与古中国文化》,台北:文津出版社,2003。
    王儒年:《欲望的想像:1920-1930年代<申报>广告的文化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王树槐:《清末翻译名词的统一问题》,《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期,1969年,第47-82页。
    王树槐:《清季的广学会》,《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4期上册,1973年5月,第193-228页。
    王兴亮:《清末民初乡土志书的编纂和乡土教育》,《中国地方志》2004年第2期,第43-48页。
    王余光:《试论阅读史研究》,《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1年第8—9期,第14-17页。
    王渝生主编:《第七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文集》,郑州:大象出版社,1999。
    王玉辛:《清末的中央卫生行政机构与京城官医院》,《中国科技史料》第15卷第3期,1994年,第62-65页。
    王正华:《生活、知识与文化商品:晚明福建版“日用类书”与其书画门》,《中研院近代史所集刊》第41期,2003年9月,第1-47页。
    王志均、陈孟勤主编:《中国生理学史》,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
    韦思谛(Stephen Averill):《中国与“非西方”世界的历史研究若干新趋势》,吴喆等译,《新史学》十一卷三期,2000年9月,第164-167页。
    韦思谛编:《中国大众宗教》,陈仲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魏玉山:《出版史研究百年沿革》,《出版发行研究》2002年第3、4、7期,第75-80页、第71-74页、第70-73页。
    翁衍桢:《古代儿童读物概观》,《图书馆学季刊》第10卷第1期,1936年3月,第91-146页。
    吴蕙芳:《万宝全书:明清时期的民间生活实录》,台北:政治大学历史学系,2001。
    西佛曼(Marilyn Silverman)、格里福(P. H. Gulliver)编:《走进历史田野:历史人类学的爱尔兰史个案研究》,贾士蘅译,台北:麦田出版社,1999。
    夏伯嘉:《从天儒合一到东西分歧——欧洲中国观的演变》,《新史学》第12卷第3期,2001年9月,第1-18页。
    夏李南:《西方的书籍史研究热》,《百科知识》1996年第5期,第51页。
    肖东发、袁逸:《20世纪中国出版史研究鸟瞰》,《北京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第126-135页。
    肖东发:《中国出版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出版科学》2002年第3期,第57-64页。
    熊秉真:《中国近世士人笔下的儿童健康问题》,《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3期(上册),1994年6月,第1-30页。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许慧琦:《“娜拉”在中国:新女性的塑造及其演变(1900s-1939s)》,台北:政治大学历史系,2003。
    雅各布(Christian Jcob):《从书籍到文本——文献学比较史刍议》,陆象淦译,《第欧根尼》总第37期,2003年6月,第3-4页。
    雅克·勒戈夫(J. Le Goff)和诺拉(P. Nora)编:《史学研究的新问题、新方法、新对象》,郝名玮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
    严寿澂:《从改善民生、革新行政到议员政府、普及教育——蒯光典政治思想述论》,《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2期,第65-89页。
    严文郁:《中国图书馆发展史:自清末至抗战胜利》,台北:中国图书馆学会,1983。
    杨慧慧:《晚清学部编审教科书的活动》,长春:吉林大学文学院博士论文,2006年6月,未刊稿。
    杨景尧:《两岸国初中历史教科书比较观》,《淡江史学》第14期,2003年12月,第59-70页。
    杨瑞松:《想像民族耻辱: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东亚病夫”》,《政治大学历史学报》第23期,2005年5月,第1-44页。
    杨瑞松:《尔有黄祸之先兆,尔有种族之势力:“黄祸”与近代中国国族共同体想像》,《政治大学历史学报》第26期,2006年11月,第65-108页。
    杨寿清:《中国出版界简史》,上海:上海永祥印书馆,1946。
    杨豫等:《新文化史学的兴起——与剑桥大学彼得·伯克教授座谈侧记》,《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第1期,第143-150页。
    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
    姚斯、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等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叶再生:《广学会初探》,连载于《出版史研究》第4辑(第91-126页),《出版史研究》第5辑(第149-176页),《出版史研究》第6辑(第183-213页)。
    叶再生:《中国近代现代出版通史》,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
    由国庆:《老广告》,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由国庆:《再见老广告》,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由国庆:《与古人一起读广告》,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游鑑明:《近代中国女子体育观初探》,《新史学》第7卷第4期,1996年12月,第119-156页。
    俞风宾:《五十年来中国之卫生》,《最近之五十年》,上海申报馆,1922,上海: 上海书店1987年影印本。
    余新忠:《清代江南的卫生观念与行为及其近代变迁初探》,《清史研究》2006年第2期,第12-26页。
    余新忠:《晚清“卫生”概念演变探略》,《“西学与清代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2006年8月,第915-950页。
    余英时:《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6。
    约翰·史都瑞(John Storey):《文化消费与日常生活》,张君玫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2001。
    张佛泉:《梁启超国家观念之形成》,《政治学报》第1卷第1期,1971年9月,第5-11页。
    张灏:《张灏自选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张敏:《从稿费制度的实行看晚清上海文化市场的发育》,《史林》2001年第2期,第86-94页。
    张朋园:《广智书局(1901—1915)——维新派文化事业机构之一》,《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期,1971年,第397-416页。
    张晓灵:《晚清西书的流行与西学的传播——以上海地区为中心》,上海: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硕士论文,2004年5月,未刊稿。
    张用心:《<万国公法>的几个问题》,《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第76-84页。
    张宗文:《晚清官书局的图书发行》,《编辑学刊》1999年第3期,第79-80页。
    章清:《“策问”中的“历史”》,《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第53-62页。
    章清:《“策问”与科举体制下对“新知”(西学)的接引——以<中外策问大观>为中心》,《“101:后科举时代的反思”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2006年12月。
    赵洪钧:《近代中西医论争史》,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89。
    赵清、郑城编:《吴虞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赵璞珊:《西洋医学在中国的传播》,《历史研究》1980年第2期,第37-48页。
    郑如斯、肖东发编:《中国书史教学参考文选》,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
    周兵:《当代西方新文化史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论文,2005年11月,未刊稿。
    周宁:《永远的乌托邦:西方的中国形象》,长沙: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周武:《论民国初年文化市场与上海出版业的互动》,《史林》2004年第6期,第1-14页。
    邹振环:《西医译著与近代中医界的反省》,《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第76-80页。
    邹振环:《晚清西书中译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收入叶再生主编:《出版史研究》第2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4,第3-28页;叶再生主编:《出版史研究》第3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5,第1-29页。
    邹振环:《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一百种译作》,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6。
    邹振环:《江苏翻译出版史略》,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邹振环:《20世纪上海翻译出版与文化变迁》,桂林: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
    邹振环:《译林旧踪》,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
    邹振环:《晚清西方地理学在中国——以1815年至1911年西方地理学译著的传播与影响为中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邹振环:《20世纪上海翻译出版与文化变迁》,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祝平一:《身体、灵魂与天主:明末清初西学中的人体生理知识》,《新史学》第7卷2期,1996年6月,第47-95页。
    朱维铮:《求索真文明——晚清学术史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Andre Burguiere, "The Fate of the History of Mentalites in the Annales,"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Vol. 24, No. 3 (Jul., 1982), pp. 424-437.
    Arif Dirlik, "Chinese history and the question of Orientalism," History and Theory, Vol. 35, No. 4 (Dec., 1996), pp. 96-118.
    Barbara Mittler, A Newspaper for China? Power, Identity, and Change in Shanghai News Media, 1872-1912,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Carlo Ginzburg, Cheese and Worms: The Cosmos of a Sixteenth-Century Miller, London and Henley: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0.
    Cathy N. Davidson (ed.), Reading in America: Literature and Social History,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9.
    Chang Shuei-may, Casting off the Shackles of Family: Ibsen's Nora Figure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1918—1942, New York: Peter Lang, 2001.
    Charlotte Furth, A Flourishing Yin: Gender in China's Medical History, 960-1665,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9.
    Christopher A. Reed, Gutenberg in Shanghai: Chinese print capitalism, 1876-1937, Vancouver, Toronto: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 2004.
    Cynthia Joanne Brokaw, Printing for Profit: The Commercial Publishers of Jianyang, Fujian, 11th —17th Centuries, Cambridge and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02.
    Evelyn Sakakida Rawski, Education and Popular Literacy in Ch'ing China, Michigan: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79.
    Frank Dikotter, The Discourse of Race in Modern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Guglielmo Cavallo, Roger Chartier (eds), A History of Reading in the West, Translated by Lydia G. Cochrane, Amherst & Boston: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 1999.
    David Finkelstein, Alistair McCleery (eds), The Book History Reader,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2.
    Dorinda Outram, The Body and the French Revolution: Sex, Class and Political Culture,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9.
    James Smith Allen, "History and the Novel: Mentallite in Modern Popular Fiction," History and Theory, Vol. 22, No. 3 (Oct., 1983), pp. 233-252.
    James Smith Allen, In the Public Eye: A History of Reading in Modern France, 1800-1940,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1.
    Jerome Blum, "Fiction and the European Peasantry. The Realist Novel as a Historical Source,"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Vol. 126, No. 2 (Apr. 8, 1982), pp. 122-139.
    Joan Judge, "Public Opinion and the New Politics of Contestation in the Late Qing, 1904-1911," Modern China, Vol. 20, No. 1 (Jan., 1994), pp. 64-91.
    Joan Judge, Print and Politics: "Shibao" and the Culture of Reform in Late Qing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Jonathan Dewald, "Roger Chartier and the Fate of Cultural History," French Historical Studies, Vol. 21, No. 2 (Spring, 1998), pp. 221-240.
    Joseph P. McDermott, A Social History of the Chinese Book: Books and Literati 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6.
    Joyce Appleby, Lynn Hunt and Margaret, Telling the Truth About History, New York and London: Norton & Company, 1994.
    Kai-wing Chow, Publishing, Culture and Power in Early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Kai-wing Chow, Cynthia Joanne Brokaw (eds), Printing and Book 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5.
    Karl Gerth, China Made: Consumer Culture and the Creation of the Nation, Cambridge and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03.
    Late Imperial China, Vol. 17, No. 1 (June, 1996), pp. 1-200.
    Lynn Hunt, "No Longer an Evenly Flowing River: Time, History, and the Novel,"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 103, No. 5 (Dec., 1998), pp. 1517-1521.
    Martyn Lyons, Readers and Society in Nineteenth-Century France: Workers, Women, Peasants,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1.
    Martyn P. Thompson, "Reception Theory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Historical Meaning," History and Theory, Vol. 32, No. 3 (Oct., 1993), pp. 248-272.
    Michel de Certeau, The Practice of Everday Life, Berkeley, Los Angeles,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8.
    Patrick H. Hutton, "The History of Mentalties: the New Map of Cultural History," History and Theory, Vol. 20, No. 3 (Oct., 1980), pp. 237-259.
    Peter Burke, Varieties of Cultural Histor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7.
    Peter Burke (ed.), New Perspectives On Historical Writing, Cambridge: Polity Press, 2001.
    Peter Burke (ed.), History and Historian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Peter Burke, What Is Cultural History, Cambridge, U.K. Malden, Mass.: Polity Press, 2004.
    Peter Burk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Cultural History,"《政治大学历史学报》第26期,2006年11月,第260-267页。
    Peter Zarrow, "Liang Qichao and the Conceptualization of 'Race' in Late Qing China,'’《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52期,2006年6月,第113-164页。
    Pierre Bourdieu,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Pierre Bourdieu,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Prasenjit Duara, "Knowledge and Power in the Discourse of Modernity: The Campaigns Against Popular Religion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China,"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50, No. 1 (Feb., 1991), pp. 67-83.
    Prasenjit Duara, Rescuing History from the Nation: Questioning Narratives of Modern China,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5.
    Rebecca E. Karl, Staging the WorM: Chinese Nationalism at the Turn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2.
    Robert F. Berkhofer, Beyond the Great Story: History as Text and Discourse, Co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Robert Young, White Mythologies: Writing History and the West,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4.
    Roger Chartier, The Cultural Uses of Print in Early Modern France, Translated by Lydia G. Cochrane,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7.
    Roger Chartier, Cultural History: Between Practices and Representations, Translated by Lydia G. Cochrane,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8.
    Roger Chartier, The Order of Books: Readers, Authors and Libraries in Europe Between the Fourteenth and Eighteenth Centuries, Translated by Lydia G. Cochran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4.
    Roger Chartier, "The End of the Reign of the Book," Translated by Eric D. Friedman, SubStance, Vol. 26, No. 1, Issue 82: Special Issue: Metamorphoses of the Book (1997), pp. 9-11.
    Roger Chartier, On the Edge of the Cliff: History, Language, and Practices, Translated by Lydia G. Cochrane, Baltimore and London: The Y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7.
    Roger Chartier, The Cultural Origins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Translated by Lydia G. Cochran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9.
    Roswell S. Britton, The Chinese Peridical Press, Shai: Kelly and Walsh, 1933.
    Ruth Rogaski, Hygienic Modernity: Meaning of Health and Disease in Treaty-Port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Sherman Cochran, Chinese Medicine Men: Consumer Culture in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Cambridge, 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Victoria E. Bonnelt and Lynn Hunt (eds), Beyond the Cultural Turn: New Directions in the Study of Society and Cultur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