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县道情皮影戏板路唱腔音乐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环县道情皮影戏(又名陇东道情)是承继中华优秀传统皮影戏的演出形式,结合古老的道情说唱艺术作为表演基础,吸收诸多周边地方剧种及当地民歌的一些特色曲调,并融合当地方言的声调作为其旋律基础,而流行于甘肃陇东的环县及周边地区的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戏曲剧种。板路唱腔是环县道情音乐的核心,也是最能体现其音乐特征的精华部分。
     本文以环县道情板路唱腔音乐本体的分析为出发点,结合音乐人类学的研究方法,着重探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通过与周边部分剧种及其他民间音乐元素的比较研究,来揭示环县道情皮影戏音乐概貌及发展轨迹,为揭开其形成之谜提供有力左证;其二是对环县道情音乐中最具特色的板路唱腔部分进行整理与分类,并分析不同板式形成的各种原因;其三是通过板路唱腔音乐形态研究,总结出环县道情板路唱腔部分与众不同的艺术形态和风格特征。
Taoism shadow play in Huan county (also named Longdong Taoism) inherits the performa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shadow play, synthesis the old Taoism singing style as the basic of performance, absorbs some special tunes of the local operas and folk songs, and melts the tunes of local language as its basic of tunes. Taoism shadow play is one of very special local folk operas. Ban lu singing style is the center of Huan county Taoism music and the essence parts, which can express the musical traits. So it has been popular in the Huan county of Longdong Gansu and the periphery area.
     At the basic of analyzing singing tunes of Huan county Taoism banlu, this paper connects the music anthropology, mainly talks about the below three questions: the first one wants to unfold the general pictures and developing paths of Huan county Taoism shadow play through comparing it with the other local operas and folk music, and give the proof for unfolding the secrets of its formation. And then, the second one mainly reorganizes and classifies the ban lu tune parts in Huan county Taoism music, and analyses the different causes of the different ban shi formation. Through researching the musical forms of ban lu tunes, the last one summarizes the different art styles and traits of Huan county ban lu singing parts comparing with other music.
引文
[1]徐慕云著.中国戏剧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第48页
    [1]甘肃曲艺志编委会编辑.中国曲艺志·甘肃卷[N],1996年
    [2]详见袁静芳主编,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10月,第205页
    [3]《环县县志·文化志》第330页
    [1]孟繁树.中国板式变化体戏曲源流研究[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第105页
    [2]武艺民.中国道情艺术概论[M].山西古籍出版社 1997年版,第243页
    [3]此分类与周边地方剧种“花(欢)音”、苦音基本一致
    [1]王正强著.秦腔音乐漫谈[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年。第1页
    [2]吕自强著.秦腔音乐概论[M].太白文艺出版社 2005年 第75页
    [1]陈义敏主编.中国曲艺·杂技·木偶戏·皮影戏[M].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9年1月 第171页
    [2]“伤音”调式中的变宫实为羽与宫音之间加入的一个中立音,此音较本位变宫略低,因此用“↓”符号标注,以示区别。
    [1]详见陕西省戏剧研究院网站剧种研究[EB/OL].www.sxqq.net
    [1]蒋菁.中国戏曲音乐[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5月,第38页
    [2]蒋菁.中国戏曲音乐[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5月,第39页
    [3]当地方言,意为少的,陪衬的。
    [1]武艺民.中国道情艺术概论[M].山西古籍出版社 1997年版,第331页
    [2]史新民.20世纪中国音乐史论研究文献综录·宗教音乐卷·道教音乐[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年9月,第64页
    [3]环县及周边地区地方戏曲中使用的“花”、“伤”(苦)音调
    [1]孟繁树.中国板式变化体戏曲源流研究[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第136页
    [1]详见《中国民歌集成甘肃卷·陇东分卷》,第244页
    [1]武艺民.中国道情艺术概论[M].山西古籍出版社 1997年版,第178页
    [2]记谱说明:民间艺人的演奏、演唱具有十分自由的灵活性和即兴性,笔者尽量本着求真、求实的原则,并兼顾戏曲板式的节奏规范,以展现环县道情板路唱腔规律为目的,用五线谱这一通用记录音响的文字符号方式记录出大致的音响效果。
    [1]袁静芳主编,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10月,第203页
    [2]吕自强.秦腔音乐概论[M]陕西:太白文艺出版社 2005年第20页
    [2]张君仁.“秦声”初探[J].音乐研究.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年第4期56页
    [1]缪天瑞.律学[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 第273页
    [2]张君仁.“秦声”初探[J].音乐研究.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1年 第4期 57页
    [1]转引自《旋律史》,萨波奇、本采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
    [2]详见苗晶,乔建中.论汉族民歌近似色彩区的划分[M].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11月
    [1]欧光勋.滑音在中国音乐里的可塑性[J].音乐文化[C]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4月,第164页
    [1]管建华.中国音乐审美的文化视野[M].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1995年10月,第253页
    高士杰,邸作人.陇东道情[Z].兰州:甘肃省文化事业管理局印制,1953年
    高占邦.陇东道情音乐[Z].环县:环县文化馆,1979年
    郭效文.陇剧音乐浅释[Z].庆阳:庆阳地区文化局,1988年
    张玉卿.环县道情音乐集成[Z].环县:环县道情皮影保护中心,2004年
    环县皮影艺人调查登记表[Z].环县:环县道情皮影保护中心,2004年
    环县县志·文化志[M].环县:环县志编委会,1993年
    中国戏曲志·甘肃卷[M].兰州:甘肃戏曲志编委会编辑 1996年
    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年版
    武艺民.中国道情艺术概论[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 1997年版
    吴文科.中国曲艺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刘荣德,石玉琢.乐亭影戏音乐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年5月
    史新民.20世纪中国音乐史论研究文献综录·宗教音乐卷·道教音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年9月
    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说唱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版
    王正强.秦腔词典[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吕自强.秦腔音乐概论[M]陕西:太白文艺出版社 2005年
    焦文彬,阎敏学.中国秦腔[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5年
    庄壮、张积林等.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甘肃卷·陇东分卷(上、下册)[Z].兰州:甘肃省民歌集成办公室编,1981年12月
    关鹤岩,刘均平等.中国民间歌曲集成·陕西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4年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民族音乐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年6月第7版
    郑传寅.中国戏曲文化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3年3月
    孟繁树.中国板式变化体戏曲源流研究[M].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2年
    徐慕云著.中国戏剧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蒋菁.中国戏曲音乐[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5月
    容世诚.戏剧人类学初探·仪式、剧场与社群[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
    孙继南,周柱铨.中国音乐通史简编[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6版
    [奥]恩斯特·托赫,顾耀明译,叶纯之校.旋律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4年12月
    杨儒怀.音乐的分析与创作[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5年6月
    江明淳.汉族民歌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9年4月(第四版)
    杨瑞庆.中国风格旋律写作·域性旋律和族性旋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2年5月
    苗晶,乔建中.论汉族民歌近似色彩区的划分[M].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11月
    袁静芳主编,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10月
    杨荫浏.中国音乐史稿(上、下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年5月
    丘琼荪.燕乐探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11月
    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部.和声的民族风格与现代技法[C].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9月
    萧乾.甘肃风物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5年
    彭金山.陇东风俗[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 2001年
    管建华.音乐人类学导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年11月
    管建华.中国音乐审美的文化视野[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5年
    [美]尤金·N·科恩爱德华埃姆斯,李富强译.文化人类学基础[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1987年
    北晨.当代文化人类学概要[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
    [美]S·南达,刘燕鸣 韩养民译.文化人类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7年
    [日]绫部恒雄,周星等译.文化人类学的十五种理论[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8年
    萧梅.田野的回声·音乐人类学笔记[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
    黄翔鹏.中国传统音调的数理逻辑关系问题[J].中国音乐学,1986年第3期.
    童忠良.商核论[J].音乐研究,1995年第1期.
    蒲亨建.传统七声音阶三分说证伪问题的提出[J].音乐艺术,1990年第4期.
    蒲亨建.“同均三宫”再辩[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郑荣达.刍议“同均三宫”[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李寄萍.同均三宫及实践意义研究[J].音乐探索,2002年第1期.
    杨善武.苦音记谱与调式辨别[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李世斌.苦音si探微[J].中国音乐学,1993年第2期.
    宋建栋.论苦音音阶[J].交响,1996年第4期.
    邹承瑞.五声调式旋律调式的判断[J].音乐探索,2002年第1期.
    牛龙菲.中国散韵相间、兼说兼唱之文体的来源——且谈“变文”之“变”[J]兰州:敦煌学辑刊,创刊号(总第4期),1983年8月发行
    张君仁.比较及比较的内容与方法[J].音乐探索,2002年第3期.
    张君仁.“秦声”初探[J].音乐研究.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1年第4期
    杨沐.后现代理论与音乐研究[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第2期.
    管建华.后现代人类学与音乐人类学[J].中国音乐,2004年第4期
    管建华.中西音乐的语言结构比较分析[J].民族音乐文论选萃,文联出版公司,1994年
    管建华.文化研究与音乐人类学[J].中国音乐,2001年第2期
    [美]胡德,肖梅译.口传音乐传统的历史重建[J]音乐民族学译文集北京:中国音乐学院音研所,1992年
    欧光勋.滑音在中国音乐里的可塑性[J].音乐文化[C]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4月
    乔小光.传承活态文化[N].中国教育报.2002.7.9
    乔小光.中国皮影——人类的文化遗产[N].经济日报.第8版 2002.8.9
    吴嘉慧.辉映千古事,独具民间风——环县皮影艺术巡记[J].东文化,总第32期文化视点 2002年8月20日
    秦晴.皮影戏琴声灯影里的文化难题[N].西部开发报,第9版 2003.3.28
    秦晴.道情皮影戏进京演出引出的话题[N].西部开发报,2003年3月28日,第9版秦晴.皮影的起源与发展[N].西部开发报,2003年3月28日,第9版.
    王志衡、张锰.“皮影之乡”环县[N].光明日报,文化周刊镜头眼,2003年5月7日王婧姝.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N].中国民族报,第10版 2005年7月29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