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核心词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民族迁徙频繁,是汉语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该时期词汇颇具时代特色,文献材料亦比较丰富,但是材料很复杂。我们采取管中窥豹的方法来进行南北朝词汇研究。于是,我们选择《宋书》、《魏书》、《齐民要术》、《世说新语》来分析南北朝核心词。南北朝核心词研究,我们主要以《百词表》中的核心词为纲,建立相应的语义场,分析核心词语义场中相关词语的演变发展,同时理清南北朝时期,核心词的组合与聚合关系。
     论文全文28万余字,共四部分。第一章分析了该选题的背景、价值、意义以及研究方法、难点、创新等相关问题。
     第二章主要分析核心名词,我们把《百词表》中的59个核心名词分为6大类,分别进行谈论。第三章主要分析核心动词,把《百词表》中的核心动词分为4大类。核心名词与核心动词的分析,我们都以语义场为基本单位,从历时和共时角度分析语义场中词语的演变发展。在做好这个基础工作的基础之上,我们重点从词义角度对核心词进行分析。首先理清汉语核心词词义的发展演变。同时,我们也以《百词表》中核心词为纲,建立英语、法语、德语语义场。运用认知语言学、框架理论以及类型语言学等相关知识,在相同语义场中对四种语言的核心词词义的发展演变进行比较。
     第四章我们主要对论文做一个整体的总结,分析论文的优点和不足,寻找到日后发展的方向。
     通过系统地对《百词表》中核心名词、核心动词的梳理与对比,我们初步认清了汉语核心词的演变发展。同时,通过使用认知学、类型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发现了汉语、英语、德语、法语核心词词义演变的一些共性与差异。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social turbulence and national migration happened frequently. But it was an important period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history. In that period, the vocabulary was fill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and literature material was relatively rich, however, the material was very complicated.
     So we took the measure of looking at a leopard through a bamboo tube to research the vocabulary of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We chose Song Annals、Weishu、 Qiminyaoshu、Shishuoxinyu to analyze the core words of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We mainly took the core words of Hundred Words Table to establish the relative semantic field, analyzing the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elated words in the field. At the same time, we made the combination and polymerization relationship of the core words in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clear.
     This thesis is about280,000words, consisting of four parts. The first chapter analyzed the backgrounds、value、significance, as well as the research methods、difficult points、innovations, and so on.
     In the second chapter, we mainly analyzed the core noun. We classified the59core nouns in the Hundred Words Table to six main kinds, discussing respectively. The third chapter was mainly about the verbs. We classified the core verbs in the Hundred Words Table to four main kinds. While analyzing the core nouns and core verbs, we took the relative semantic field as the basic units, examining the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words in relative semantic fiel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oth diachronically and synchronically.
     On the basis of finishing the fundamental work, we emphatically analyzed the core words from the lexical angle. Firstly, we made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Chinese core lexical meaning clear. Meanwhile, we based on the core words of the Hundred Words Table, establishing relative semantic field of English、French and German. We used the relative knowledge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frame theory and typology to compare tr meaning of the core words in four language under the same relative semantic field.
     The fourth chapter, we carried on the summary of the whole to the thesis, analyzing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it and looking forward the afterward developing direction.
     Through carding and comparing the core nouns and core verbs in the Hundred Words Table systematically, we got an initial understanding to the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ore words. In the meanwhile, by using the relative theory and method of cognition and typology, we found some similarity and differences about the evolution of core lexical meaning in Chinese、English、French and German.
引文
1郭在贻1992《郭在贻语言文字论稿》[M],浙江古籍出版社,330页。
    2朱庆之1992《佛典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M],台北文津出版社,59页。
    3柳士镇1992《魏晋南北朝历史语法》[M],南京大学出版社,96页。
    4方一新、王云路《六朝史书与汉语词汇研究》/王云路,方一新主编2000《中古汉语研究》,商务印书馆,14页。
    5这里所说的字数,是指我们把《齐民要术》中引用前代的语料全部给删除后剩下的数字。统计《世说新语》《齐民要术》字数、研究所用版本问题我们在后文交代。
    6《宋书》版本流传具体见:张徽2009《<宋书>校注》[D],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7页。
    7《魏书》版本流传具体见:呼叙利2006《<魏书>复音同义词研究》[D],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8页。
    8《齐民要术》版本流传具体见:缪启愉1998《齐民要术校释·前言》[M],中国农业出版社,第6页。
    9《世说新语》版本流传具体见:罗国威1992《世说新语·序》/张永言《世说新语辞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9年,第2页。
    14李海霞2006大型字词典虫鱼词条释义纠补[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6期Ps0
    李海霞1999汉语常见鱼名命名理据考[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第4期P32
    张庆文2000从“鱼”看汉英文化的差异[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第3期P77
    16刘吉艳2007“雁”、“燕”国俗语义比较[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第1期。
    李耀辉2006“雁”非“燕”[J],《咬文嚼字》第5期。
    张青松2002“赝”“伪”“讹(言为)”同源考——兼谈“雁”字的训释[J],《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1期。
    张再兴1996雁——象征人伦之鸟[J],《咬文嚼字》第5期。
    17鲍善淳1992说“雁行”[J],《古汉语研究》第1期。
    鲍善淳1993“雁行”补说[J],《古汉语研究》第4期。
    18张标1999说“雉”[J],《中国典籍与文化》第1期。
    陈静1998雉、絼、纼、垁四字的关系考[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S3。
    许征1996百雉解[J],《文史知识》第2期。
    21具体见拙作《“草”源考》语言科学,2010年第6期。
    Elio1 Cecil Curwen Plough and pasture:the early history of farming New York, NY:Schuman,1953
    23郑钦南《说“箬”》,辞书研究1995年第5期。
    24黄树先2010汉语核心词“根”音义研究[J],《汉藏语学报》第4期,北京:商务印书馆。
    25王彤伟2004《史记》同义常用词先秦两汉演变浅探[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池昌海2002《史记》同义词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王凤阳1993古辞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26金理新2007《汉藏语核心词辩正》[D],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博士后出站报告。
    28吴宝安2006先秦“皮”语义场研究[J],《古汉语研究》第2期。
    于飞2008浅论两汉时期常用词“皮”、“肤”的历时替换[J],《长春大学学报》第l期。
    30祥见何金松,1984释“昔”“腊”[J],《华中师院学报》第1期。
    21王凤阳1993《古辞辨》[D],吉林文史出版社。
    何长文1999中国古代分胙礼仪的文化蕴含[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32黎李红,2004汉语身体类4个核心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
    35王小萃 2003从魏晋六朝笔记小说看中古汉语词汇新旧质素的共融和更替[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第期。
    36粟学英2006汉语史中“肥”“胖”的历时替换[J],《语言研究》第4期。
    40具体详见罗素珍、何亚南 南北朝时期语气词“耳”、“乎”的南北差异[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1月,38-44
    42王力(1986):“‘眼’与‘目’在上古不同义。‘目’是今所谓眼睛,‘眼’是今所谓眼珠(眼珠子)……大约到唐代以后,‘眼’才变为‘目’的同义词。”方一新(1987:52):“‘眼’字在汉魏六朝文献中常作“目”讲,早具“目”义。”汪维辉(2000:31):“上古汉语用‘目’,战国时出现了‘眼’……至迟到汉末‘眼’已在口语中代替‘目’,六朝后期在文学语言中这种替代也已完成。”吴宝安(2007:20)、施真珍(2009:112)、李慧贤(2008:81)(“眼”与“目”的词义演变《汉字文化》第五期)等对其发展演变的因素做了探讨。
    43以下论文运用认知理论对“眼、目”做了对比研究:王茂、项成东2010汉语“眼、目”的转喻与隐喻[J],《外国语言文学》第1期,第153页。覃修桂2008“眼”的概念隐喻——基于语料的英汉对比研究[J],《外国语》第5期,第37页。孙红娟、赵宏勃2007汉翰“眼”的隐喻对比研究[J],《语言文字运用》/S1第166页。周健、陈萍2005“眼”的隐喻说略[J],《修辞学习》第2期,第66页。 45以下文章对“鼻”“自”关系进行了阐述:李瑾1994释“自”——“自”与“鼻”之音义关系及其语音发展论[J],《华夏考古》第一期P99范德茂2003“自”非“鼻”刍议[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四期P50陈炜湛1983“自”和“鼻”的因缘[J],《语文建设》第一期P30宋文风1982“自”字的训诂[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第一期P52
    46这些语料出自杨小洪2007“鼻”语汇的文化语境与文化赋值[J],《外国语》第五期P31-40
    47吕传峰(2006:107):“嘴”“口”真正竞争始于元末明初,到清末,单用时“嘴”已基本完成对“口”的替换但由“口”组成的复合词还大量使用。(《“嘴”的词义演变及其与“口”的历时更替》[J],《语言研究》第一期
    48这方面成果主要有:
    张春玲、王永波1987“齿”“牙”考辨[J],《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P38-40。
    田树生2002辨“齿、牙”[J],《殷都学刊》第1期,P99-101
    宋乐丰2004重辨“比”“齿”——与《语林趣话》商榷[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49龙丹2007魏晋“牙齿”语义场及其历时演变[J],《语言研究》第四期,P62-64
    该方面的成果还有吴宝安2007西汉核心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
    50有学者认为“牙”是外来词,主要代表有张永言1992语文学论集[M],北京:语文出版社,P235;
    J.Norman,Tsu-lin Mei.The Austroasiatics in Ancient South China:Some Lexical Evidence[C],梅祖麟语言学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P459-497。还有学者认为“牙”不是外来词。杨琳先生认为:“汉外对应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音义相符,二是同时|存。”“汉语中的‘牙’是自源的,不是外来词。至于南亚语中的nga倒有可能是从汉语借入的。”我们比较赞同杨琳先生的观点。(杨琳2010古汉语外来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J],《南开语言学刊》第一期,P103-118)
    51“角”指“角落”,与“隅”是同义词。牛太清(2003)、王东(2005)做了详细的考察。文章如下:牛太清2003常用词“隅”“角”历史更替考[J],《中国语文》第2期,P176-180王东2005“隅/角”历史替换小考[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P105-109
    52连登岗2010“腿”的名称变化[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53董志翘(1985)《“脚”有“足”义始于何时》(中国语文)认为:“最早的例子见于《三国志》。”吴金华(1986)《脚有足义始于汉末》认为:“始见于汉末。”汪维辉(2000)认为:“始于三国。”张雪梅(2007《脚有足义始于西汉中期》认为:“始于西汉中期。”黄树先师(145-148)《汉语核心词探索》认为:“‘脚当指‘足’讲,其时间可以提前到先秦晚期。”
    54探讨两者历时关系的论述有:李云云2004汉语下肢语义场的历史演变[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第1期。王建喜2006先秦至魏晋南北朝腿部语义场的演变[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第6期。汪维辉(2000)《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足/脚”条:从先秦起,‘脚,就存在着泛指人体及动物下肢的倾向,在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用法得到空前的发展,并取代了相应的文言词‘足’,当时‘脚’,的词义和今天的吴方言类似.这是‘脚,字历史发展的第一阶段。‘脚’进一步发展成为专指脚掌,是唐以后的事(但在六朝后期的北方话中已经可以看出端倪),是它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并未在所有的方言里都完成,直到今天,吴方言(?)停留在第一阶段的状态。”
    55参见黄树先2007汉语核心词“足”研究[J],《语言科学》第2期,P84-90
    郭全芝1983说“趾”[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P16-169
    56参见黄树先2003说“膝”[J],《古汉语研究》第3期,P89-91
    57现阶段对“手”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表“手”词语字形演变的分析。第二,运用比较探索其源,第三,利用认知语言学、语法化理论,分析英汉“手”的隐喻、转喻以及手的语法化。主要论文如下:
    黄树先2004说“手”[J],《语言研究》第3期,P114-118
    刘洋2008英汉“手”习语的认知框架[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P166-168
    陈晶等2010试析“手”的语法化[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第2期,P69-73
    吴国升2001汉字中的“手”[J],《语文学刊》第3期,P63-64
    梁玉振等2009“手”之流变探析[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6期,P13-17
    58参见:冯良珍1984释“肱”[J],《山西大学学报》第2期,P128孟肇咏1994释“肱”[J],《运城高专学报》第1期,P18.童致和1983释“肱”[J],《辞书研究》第2期,P173-175
    59参见:黄树先2005从核心词看汉缅语关系[J],《语言科学》第3期。黄树先2009汉语文献几个词的解释[J],《民族语文》第2期。
    60《汉语大词典》云:“肚脐。人和其它哺乳动物肚子中间脐带脱落之处。”欠妥,鸡、鸭为禽类,非哺乳动物亦有脐部。
    61《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例子皆出自宋陆游《记梦》诗:“团脐霜蟹四腮鲈,樽俎芳鲜十载无。”用例明显偏晚。
    65有关“咽喉”词语研究成果不是很多,主要有:王凤阳1993古辞辨[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P122。池昌海2002《史记》同义词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P182。
    66具体详见:黄树先《比较词语探索》P140[M],即将出版。
    67吴宝安师姐对“奶”取代“乳”的动因做了详细分析,详见:吴宝安2007西汉核心词研究[D]P56,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
    68黄树先师即将出版的《比较词义研究》第297(P144)条对这做了具体阐述。
    69黄树先师即将出版的《比较词义研究》第303(P144)条对这做了具体阐述。
    70马叙伦《说文解字六书疏证》卷八认为:“字在肉部,宜指肉言。”
    71黄树先2009服饰名和身体部位名[J],《民族语文》第5期P14。
    72具体参见:
    王文斌2001论汉语“心”的空间隐喻的结构化[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第1期。
    吴恩峰2004论汉语“心”的隐喻认知系统[J],《语言教学与研究》第6期。
    吴恩峰2004再论“心”的隐喻——兼与齐振海先生的商榷[J],《外语研究》第3期。
    张建理2005汉语“心”的多义网络:转喻与隐喻[J],《修辞学习》第1期。
    齐振海、王义娜2007“.心”词语的认知框架[J],《外语学刊》第2期。
    76有一些学者从隐喻以及文化角度对“火”作了研究。具体详见
    娄捷2006从“火”的意义演变看隐喻认知[J],《现代语文》第7期,P34
    赵静莲2007从《说文》火部字透视中国火文化[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第5期,P75
    王英雪2010汉英语言中关于“火”的隐喻比较[J],《鸡西大学学报》第3期,P116
    金花漫2009英汉语“火”词语的情感隐喻认知[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P66
    77详见:黄金贵1995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考[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P1368
    78有学者对“烛”指词源做了讨论。如:李嘉翼2005说“烛”[J],《汉字文化》第2期;张相平2007“烛’词源考[J],《汉字文化》第1期。
    79详见:王凤阳1993古辞辨[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Ps4
    80关于“日”字来源,宋金兰(2004:36)认为:“汉藏系语言里的‘日(太阳)’由‘目(眼睛)’派生而来。”该(?)从语音、文献、方言等角度进行了论证。详见:宋金兰2004,汉藏语“日”“月”语源考[J],《汉字文化》第期,P36。
    84梅祖麟《古代楚方言中“夕”字的词义和语源》,载《方言》,1981年第3期2巧一218页。朱国理《“月“夕”同源考》,载《古汉语研究》,1998年第2期45—49页。
    85《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兔”指“月亮”的用例皆为唐朝文献。我们认为可以引此例,提前用例。
    86杨树达对甲骨文中的“星”的流变作了探讨,并对“星”与“晴”之间关系作了阐述。详见:杨树达释星[C’《积微居甲文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P20
    87详见:黄树先2010汉语核心词“星”音义研究[J],《语文研究》2010年第1期。P37“星”指“夜”,《汉语大词典》使用元代例子,用例偏晚。
    88“辰”到底先指“星宿”、“星的专名”还是“日月星”?各有不同说法。详见:吴宝安2007西汉核心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P154王凤阳 1993古辞辨[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P24-25
    89黄树先师(2010:37)、王云路、方一新(1992:230)对“精”指“眼”的历时演变做了调查。详见:黄树先2010汉语核心词“星”音义研究[J],《语文研究》2010年第1期。P37王云路、方一新1992中古汉语语词例释[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P230
    90朱习文(2005)对《汉语大词典》中的星名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训诂。详见:朱习文2005古天文词汇研究[D],浙江大学图书馆。
    91黄树先师在《比较词义探索》第433条中从类型学角度阐述了雨与降雨两者之间的关系。用例如下:印度尼西亚语hujan "雨;下雨”hujan salju'‘下雪”英语rain“雨。动词,下雨”;sleet“雨雪,冰雹。动词,下雨雪,冰雹”。德语Regen "雨;(雨点般)落下”,regnen'‘动词,下雨”。
    92详见:姚孝遂说“一”[C],《第二届国际中国文字学研讨会论文集》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199年10月。
    93黄树先师在《比较词义探索》第454例中罗列了很多例子。在此我们补充一些例子。
    95黄树先师在《比较词义探索》第503条阐述了名词“晚”与形容词“迟”之间的关系。我们在此补充一些例子:
    96董志翘、蔡镜浩(1994),江维辉(2007)对“浪”的词义做了阐述。详见:董志翘、蔡镜浩1994《中古虚词语法例释》吉林教育出版社。汪维辉2007《齐民要术》词汇语法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
    97吴宝安(2007:169)《西汉核心词研究》分析了17个石类核心词,龙丹(2009:183)《魏晋核心词研究》分析了12个石类核心词。
    100王力(2000:1502)《古代汉语》常用词中曾做了探讨。王凤阳(2003:207)、黄金贵(1995:1195)、池昌(?)(2002:193)等曾对三者做了辨析。
    101“途”在南北朝文献中,虽然多用指“道路”,但是其相对于“道”、“路”两词而言,还不足于成为主导词
    105主要有三说:第一,王力先生《汉语史稿》:“用‘喝’来表示‘饮’的概念,那是明代以后的事;”第二,吕传峰(2005:19)《常用词“喝、饮”历时替换考》认为:“用‘喝’字表示‘把液体或流食咽下去’这一动作较早见于元初。”第三,谢晓明《相关动词带宾语的多角度考察—“吃”、“喝”带宾语个案研究》认为:“另一个重要的‘吃喝’类动词‘喝’在宋代已经出现,而且语义上与‘饮’基本相同,意为‘把液体或流食咽下去’。”我们更赞同王力先生的观点,具体理由见梁冬青(2007:17)《“喝”表示“饮用”义的始见年代及其书证》一文。
    106王国珍2010“吃”“食”“饮”历时替换的不平衡性及其认知[J],《古汉语研究》第1期(总第86期)P30吕传峰2005常用词“喝、饮”历时替换考[J],《语文学科(高教版)》第9期P19
    107王国珍2010“吃”“食”“饮”历时替换的不平衡性及其认知[J],《古汉语研究》第1期,P30-38贡列2009饮食义“吃”对“食”的历时替换[J],《才智》第18期,P194罗家国:2001谈“吃”[J],《成都师专学报》第3期。董为光1995汉语“吃~”类说法文化探源[J],《语言研究》第2期。
    王青、薛遴2005论“吃”对“食”的历时替换[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5期
    李玉娇2006试论由“食”到“吃”的演变过程[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第1期。
    108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食部》:“一米当为亼米。亼,集也。集众米而成食也。”
    109王毅力、徐曼曼2011汉语“咬啮”义动词的历时演变及原因[J],《语言科学》第2期,P159-167
    110“听”用指“允许”之意,前贤对其产生时期做了较详细的阐述。主要有:
    ①萧红2001“不听”作“不允许”解的始见年代及书证[J],《中国语文》第3期。
    ②于智荣,李晓琳2003也谈“不听”作“不允许”解的始见年代及书证[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③方一新2003“不听”之“不允许”义的产生年代及成因[J],《中国语文》第6期。
    ④史光辉2003也说“不听”[J],《唐都学刊》第3期,74页。
    111张永言1960词义演变二例[J],《中国语文》第1期;殷孟伦1960“闻”的转用法时代还要早[J],《中国语文》第5期;张永言1962再谈“闻”的词义问题[J],《中国语文》第5期;傅东华1962关于“闻”的词义[J]《中国语文》第10期;殷孟伦1962“闻”的词义问题[J],《中国语文》第11期。
    112徐俊霞2003“闻”的词义演变[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3期。
    113有关方面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死”类词语的辨析。代表作有:管锡华2000《史记》单音词研究[M],巴蜀书社:池昌海2004《史记》同义词研究[M],上海古籍出版社;王凤阳1993古辞辨[M],吉林文史出版社;池昌海2000《史记》中具礼制价值的“死”义词语语用选择的复杂性及其原因[J],《修辞学习》第1期;刘洪200(?)《左传》中的“死”族词与周代礼制文化[J],《丽水学院学报》第6期;另一方面是对“死”类词语法化研究:主要成果有:李宗江2007几个含“死”义动词的虚化轨迹,《古汉语研究》第1期;唐贤清、陈丽2011“死作程度补语的历时发展及跨语言考察,《语言研究》第3期。
    114这些成果主要体现在西个方面:一是对表“杀”词语的辨析。成果有:池昌海2004《史记》同义词研究[M],上海古籍出版社;王凤阳1993古辞辨[M],吉林文史出版社;闫翠娟、马丛棉2003先秦同义词“杀、弑、诛、戮”辨析[J],大众文艺;方文一1987“杀”、“截”及“瓶”的探讨[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另一方面成果主要集中从语法角度谈论“杀”。成果有:梅祖麟 1991 从汉代的“动·杀”、“动·死”来看动补结构的发展[J]载《语言学论从》第16辑,112-136页,北京:商务印书馆。吴福祥 2000关于动补结构“V死O”的来源[J]《古汉语研究》第3期;帅志嵩2011“杀”的语义演变过程和动因[J],语言科学第4期。
    115成果主要有:池昌海2004《史记》同义词研究[M],上海古籍出版社;王凤阳1993古辞辨[M],吉林文史出版社;史光辉2004《常用词“焚、燔、烧”历时替换考》[J],古汉语研究第1期:王彤伟2005《常用词焚、烧的历时替代》[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第5期。史光辉(2004:86):“先秦一般用‘焚、潘’,总体上看来,以‘焚’字最为常见。秦至东汉末期,‘焚、烧、播’常常在同一位置交替出现,呈现出混用的局面;到了汉末,‘烧’(?)取代‘焚、播’的趋势。东汉三国的汉译佛经中,‘烧’对‘焚、蟠’的替代已完成。魏晋以后的中土文献情况与佛经不同,魏晋以后的中土文献中,‘焚’和‘烧’有一个长期共存的阶段。”
    116参见:杜翔2004“走”对“行”的替换与“跑”的产生[J],《中文自学指导》第6期第35页。
    117参见:管锡华2000《史记》单音词研究[M],巴蜀书社,P272
    汪维辉2000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M],南京大学出版社,P727
    [1]白翠琴 1996魏晋南北朝民族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2]鲍尔·J·霍伯尔着 梁银峰译 2008语法化学说[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3]蔡镜浩 1990魏晋南北朝词语例释[M],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
    [4]岑麒祥 1990汉语外来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
    [5]陈垣 1962中圃佛教史籍概论[M],北京:中华书局。
    [6]陈文和主编 1997嘉定钱大昕全集[M],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
    [7]陈秀兰 2004魏晋南北朝文与汉文佛典语言比较研究[M],韩国新星出版社。
    [8]陈寅恪 2000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9]陈振尧主编 2008新世纪法汉大词典[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0]程湘清 1992两汉汉语研究[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
    [11]程湘清 1992魏晋南北朝汉语研究[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
    [12]丁福林 2002《宋书》校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3]董达武 1992周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方言共同语初探[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14]董志翘 2000中古文献语言论集[M],成都:巴蜀书社。
    [15]董志翘 2000《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词汇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6]董志翘 2002《观世音应验记三种》译注[M],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
    [17]董志翘、蔡镜浩 1994中古虚词语法例释[M],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
    [18]段业辉 2002中古汉语语助词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范祥雍 1978洛阳伽蓝记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方一新 1997东汉魏晋南北朝史书词语笺释[M],安徽:黄山书社。
    [21]方一新 2010中古近代汉语词汇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
    [22]冯凌宇 2008汉语人体词汇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3]葛佳才 2005东汉副词系统研究[M],湖南:岳麓书社。
    [24]郭瑞 2010魏晋南北朝石刻石刻文字研究[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
    [25]郭在贻 2002郭在贻文集(全四册)[M],北京:中华书局。
    [26]韩陈其 2002东汉词汇论稿[M],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
    [27]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1987汉语大字典[M],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
    [28]何亮 2007中古汉语时点时段表达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
    [29]何亚南 2004《三国志》和裴注句法专题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0]黑龙江大学俄语系词典编辑室编 1985大俄汉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
    [31]洪成玉 1983古汉语复音虚词和固定结构[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
    [32]胡敕瑞 2002《论衡》与东汉佛典词语比较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
    [33]胡明扬主编 1996词类问题考察[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34]胡士云 2007汉语亲属称谓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35]化振红 2002《洛阳伽蓝记》词汇研究[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36]黄金贵 1995古代文化词义类集辨考[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37]黄树先 2003汉缅语比较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38]黄树先 2007汉藏语论集[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39]黄树先 2010汉语核心词探索[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40]黄征、张涌泉 1997敦煌变文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
    [41]吉常宏 1997中国人的名字别号[M],北京:商务印书馆。
    [42]吉常宏、吉发涵 2003古人名字解诂[M],北京:语文出版社。
    [43]江蓝生 1988魏晋南北朝小说词语汇释[M],北京:语文出版社
    [44]蒋礼鸿 1981义府续貂[M],北京:中华书局。
    [45]蒋礼鸿 1994敦煌文献语言词典[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
    [46]蒋礼鸿 1997敦煌变文字义通释(增舒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7]蒋绍愚 1990唐诗语言研究[M],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
    [48]蒋绍愚 1994近代汉语研究概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49]蒋绍愚 2001汉语词汇语法史论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
    [50]蒋绍愚 2005古汉语词汇纲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
    [51]李方桂 1980上古音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52]李福印 2008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53]李吉和 2003先秦至隋唐时期西北少数民族迁徙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
    [54]李书吉 2002北朝礼志法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55]李维琦 1993佛经释词[M],湖南:岳麓书社。
    [56]李维琦 1999佛经续释词[M],湖南:岳麓书社。
    [57]李维琦 2004佛经词语汇释[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58]李宗江 1999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59]梁晓虹 1994佛教词语的构建与汉语词汇的发展[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60]刘世儒 1965魏晋南北朝量祠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
    [61]刘叔新 1990汉语描写词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62]柳士镇 1992魏晋南北朝历史语法[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63]吕叔湘 1993吕叔湘文集(全五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
    [64]吕思勉 1983两晋南北朝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65]吕思勉 1987中国民族史[M],北京:中国大百科出版社。
    [66]罗常培 1989语言与文化[M],北京:语文出版社。
    [67]罗维明 2003中古墓志词语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68]罗新、叶炜 2005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
    [69]罗竹风主编 1993汉语大词典(全12册)[M],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70]缪启愉 1998《齐民要术》校释(第二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71]潘文国 2010英汉语言对比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72]钱曾怡 2009汉语方言研究的方法与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
    [73]史存直 2008汉语史纲要[M],北京:中华书局。
    [74]史有为 2000汉语外来祠[M],北京:商务印书馆。
    [75]唐长孺 1983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遣[M],北京:中华书局。
    [76]万久富 2006《宋书》复音词研究[M],南京:凤凰出版社。
    [77]汪维辉 2000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78]汪维辉 2007《齐民要术》词汇语法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79]王力 1980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
    [80]王力 1982龙虫并雕斋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
    [81]王瑛 2005诗词曲语辞例释[M],北京:中华书局。
    [82]王凤阳 1993古辞辨[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
    [83]王利器 1993颜氏家训集解(增捕本)[M],北京:中华书局。
    [84]王启涛 2003中古及近代法制文书词汇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
    [85]王泉根 2000中国人名文化[M],北京:团结出版社。
    [86]王树民 1984廿二史札记校证(上、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
    [87]王云路 1997汉魏六朝诗歌语言论稿[M],陕西: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88]王云路 1999六朝诗歌语词研究[M],黑龙江: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89]王云路 2002词汇训诂论稿[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90]王云路 2010中古汉语词汇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
    [91]王云路、方一新 1992中古汉语词语例释[M],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
    [92]王云路、方一新 1993中古汉语读本[M],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
    [93]王云路、方一新 2000中古汉语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94]吴金华 1990《三国志》校诂[M],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
    [95]吴金华 1994《世说新语》考释[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
    [96]向熹 1993简明汉语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97]徐朝华 2000上古汉语词汇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
    [98]徐时仪 2000古白话词汇研究论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99]徐蜀编 2004魏晋南北朝正史订补文献汇编[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00]徐通锵 1991历史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101]徐震堮 1984世说新语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
    [102]许宝华,宫田一郎主编 1999汉语方言大词典[M],中华书局。
    [1031许威汉 2000二十世纪的汉语词汇学[M],太原:书海出版社。
    [104]颜洽茂 1997佛教语言阐释——中古佛经词汇研究,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
    [105]余嘉锡 1993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06]余太山 2003雨汉魏晋南北朝正史西域傅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
    [107]俞理明 1993佛经文献语言[M],成都:巴蜀书社。
    [108]俞理明 2001《太平级》正读[M],成都:巴蜀书社。
    [109]张柏然 2004新时代英汉大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
    [110]张联荣 2000古汉语词义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11]万起 1993世说新语祠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
    [112]张诒三 2005词语搭配变化研究——以隋前若干动词与名词的搭配变化为例[M],济南:齐鲁书社。
    [113]张永言 1982词汇学简论[M],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114]张永言 1992世说新语辞典[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15]张志毅、张庆云 2001词汇语义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116]赵艳芳 2001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17]浙江大学汉语研究史中心 2000中古近代汉语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18]周一良、赵和平 1995唐五代书仪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19]朱庆之 1992佛典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M],台北:文津出版社。
    [120]朱庆之编 2005中古汉语研究(二)[M],北京:商务印书馆。
    [121]宗守云 2010集合量词的认知研究[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122](英)霍恩比著,王玉章等译 2009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7版)[M],商务印书馆。
    [123][北齐]魏收魏书(全八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124][德]汉斯·约阿西姆·施杜里希着.吕叔君、官青译 2009世界语言简史[M],山东:山东画报出版社
    [125][法]梅耶著 岑麒详译 2008历史语言学中的比较方法[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126][梁]沈约宋书(全八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127][美]萨丕尔着 陆卓元译,陆志伟校订 1985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28][日]桥本万太郎着 余志鸿译 1985 语言地理类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29][日]太田辰夫着 江蓝生、白维国译 1991汉语史通考[M],重庆:重庆出版社。
    [130][瑞士]索绪尔着 高名凯译,岑麒祥、叶蜚声校注 1980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
    [131]Haspelmath,Martin 2003 The geometry of grammatical meaning:semantic maps and cross-linguistic comparison.In M.Tomasello(ed.)The new psychology of York:ErIbaum.211-243.
    黄树先 食物名探源[J],民族语文2010,5说“享福”[J],语言研究2010,3汉语核心词“星”音义研究[J],语文研究2010,1比较词义学初探[J],汉藏语学报2009 说“径”[J],汉语学报2009,4汉语文献几个词的解释[J],民族语文2009,2服饰名和身体部位名[J],民族语文2009,5汉语及其亲属语言的“日”和“首”[J],语言科学2009,3汉语核心词“鼻”音义研究[J],语言研究2009,2比较词义研究:“薪柴”与“燃烧”[J],汉语学报2008,4汉语核心词“畀”研究[J],语言研究2008,1汉语核心词“我”研究[J],语言研究2007,3汉语核心词“足”研究[J],语言科学2007,2汉语耕元部语音关系初探[J]民族语文2006,5试论汉藏语系核心词比较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从核心词看汉缅语关系[J],语言科学2005,3说“手”[J],语言研究2004,3宏观的观察,精细的分析——读《汉藏语同源研究》[J],语言研究2003汉语缅语的形态比较[J],民族语文2003,2说“膝”[J],古汉语研究2003,3
    汤勤 说“鼻”[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10
    高建青 说“爪”[J],语言研究2006,3
    吴宝安 先秦“皮”的语义场研究[J],古汉语研究2006,2
    吴宝安 说“叶子”[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1
    汪维辉 汉语 “站立”义词的现状与历史[J],中国语文2010,04“遐-迩”与“远-近”[J],语言研究2009,02域外借词与汉语词汇史研究[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的若干问题[J],南开语言学刊2007,01六世纪汉语词汇的南北差异——以《齐民要术》与《周氏冥通记》为例[J],中国语
    文2007,02《齐民要术》卷前“杂说”非贾氏所作补证,[J],古汉语研究2006,02论词的时代性和地域性[J],语言研究2006,02《老乞大》诸版本所反映的基本词历时更替[J],中国语文2005,06试论《齐民要术》的语料价值[J],古汉语研究2004,04汉语“说类词”的历时演变与共时分布[J],中国语文2003,04“承”有“闻”义补说[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3,01《齐民要术》“喜烂”考辨[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05汉魏六朝“进”字使用情况考察——对《“进”对“入”的历时替换》一文的几点补正
    [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1,02《世说新语》词语考辨[J],中国语文2000,02东汉魏晋南北朝常用词演变研究[J],古汉语研究1999,04常用词历时更替札记[J],语言研究1998,02
    张永言 关于汉语词汇史研究的一点思考[J],中国语文1995,06汉语外来词杂谈[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9,02关于两晋南北朝的“书”和“信”[J],语文研究1985,02语源札记三则[J],民族语文1983,06关于词的“内部形式”[J],语言研究1981,00
    董志翘 是词义沾染,还是同义复用?——以汉译佛典中词汇为例[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3训诂学与汉语史研究[J],语言研究2005,02
    王云路 关于“三字连言”的重新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01论“老小”的“妻子”义——兼谈称谓语在突显原则下的意义变化[J],浙江大学学报(人
    文社会科学版)2008,05试论外族文化对中古汉语词汇的影响[J],语言研究2004,01中古汉语词汇研究综述[J],古汉语研究2003,02百年中古汉语词汇研究述略[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04中古诗歌语言源流演变述略[J],浙江社会科学1995,02
    方一新 新世纪汉语史发展与展望[J],国际学术动态2004,03近十年中古汉语词汇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古汉语研究2010,03普通鉴别词的提取及原则——以早期汉译佛经鉴别为中心[J],语文研究2009,02中古汉语词义求证法论略[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5
    蒋绍愚 五味之名及其引申义[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打击义动词的词义分析[J],中国语文2007,05从助动词“解”、“会”、“识”的形成看语义的演变[J],汉语学报2007,01汉语词义和词汇系统的历史演变初探——以“投”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2006,04动态助词“着”的形成过程[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01《世说新语》、《齐民要术》、《洛阳伽蓝记》、《贤愚经》、《百喻经》中的“已”
    “竟”、“讫”、“毕”[J],语言研究2001,01两次分类——再谈词汇系统及其变化[J],中国语文1999,05抽象原则和临摹原则在汉语语法史中的体现[J],古汉语研究1999,04近十年间近代汉语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古汉语研究1998,04训诂学与语法学[J],古汉语研究1997,03内部构拟法在近代汉语语法研究中的运用[J],中国语文1995,03白居易诗中与“口”有关的动词[J],语言研究1993,01近代汉语研究概述[J],古汉语研究1990,02汉语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9,02古汉语词典的编纂和古汉语词汇的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05词义的发展和变化[J],语文研究1985,02怎样掌握古汉语的词义——兼谈“义位”和“义素”在词义分析中的运用[J],语文研
    究1981,02
    郭锡良 词义分析举例[J],语文研究1981,01先秦汉语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发展[J],中国语文2000,03汉语的同源词和构词法[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5
    郑春兰 甲骨文核心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2007
    吴宝安 西汉核心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2007
    施珍真 《后汉书》核心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2009
    刘曦 《论衡》核心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2006
    刘俊 《颜氏家训》核心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2007
    李敏 《潜夫论》核心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2007
    龙丹魏 晋核心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2008
    陈孝玲 侗台语核心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2009
    胡晓东 瑶语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2009
    钱海峰 《颜氏家训》名词研究[D],扬州大学图书馆,200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