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国家祭祀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元代国家祭祀是学界长期未予足够重视的重要课题。国家祭祀,是中国古代五礼制度之首,是古代国家意识形态的核心。在蒙——汉二元文化、游牧——农耕二元文化的剧烈碰撞与交融之下,元代国家祭祀呈现出显著的时代特色。元代国家祭祀不仅在具体仪式、祭品等细节上,更在国家祭祀体系的框架结构上,都体现出以蒙、汉二元为中心,兼容多元文化的特征。本文以此为视角,努力展现元代国家祭祀的框架体系,从章节内容上展开史实考证与专题探索。
     天,在蒙古人、汉人而言都是最高的崇拜对象。在汉文化传统中,祭天为郊祀。许多汉文文献将元宪宗二年(1252)祭天作为有元一代礼乐之肇始,然而这段史实有不明晰之处。本文通过考证日月山地望,分析蒙哥、忽必烈的行迹,阐明日月山神主的下落,最终认为1252年祭天是蒙哥汗主持、藩王忽必烈参与的一次蒙古式祭天,而汉式的郊祀礼仪仅在其过程中有尝试性的应用。
     正式的郊祀是在忽必烈即位之后才出现的,到成宗朝后期才较为完备。本文论述了郊祀制度的建立过程,梳理出整个元朝的郊祀之举,探讨了郊祀的核心——主神位问题,最后总结了元朝郊祀的特征。
     蒙古式祭天,以洒马湩仪式为主要特色。本文从《蒙古秘史》出发,勾稽中西史料,对整个蒙元时代的蒙古式祭天做了全面整理,总结出其祭祀仪式、日期、地点的规律与特点。并指出六月祭天的特殊性,阐述其产生原因,指出其受到汉地礼仪文化的影响。
     祖先,也是蒙、汉民族共通的重要祭祀对象。汉式祭祖最主要的形式是太庙,本文以蒙汉文化碰撞与交融、太庙室次与现实政治的关系这两个视角,对元代太庙室次的变迁做了全面梳理和考证。对前人未注意的世祖朝后期太庙、成宗朝太庙提出了解决方案或考证出了结果。首次阐明了武宗对太庙室次改制的动因,论证了在泰定帝重整昭穆之后元代太庙制度对中国礼制史产生的鲜为人知的影响。
     蒙古祭祀祖先的主要形式是烧饭,而火室制度与烧饭密切相关。本文在前人基础上,对火室(qo i)的蒙古语词义、火室制度之源——成吉思汗斡耳朵祭祀、火室在世祖以降累朝的变迁作了补充和发挥,最后将火室与烧饭结合起来,利用蒙古语史料,对烧饭祭祀的日期、地点、蒙古语名称等问题提出一点新的见解。
     国俗旧礼,是元代蒙古人对自身祭祀文化的保持。在蒙古统治者有着鲜明的自我文化意识的元朝,国俗旧礼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祭祀志·国俗旧礼》条的内容与史源,蒐集整理了一些散见的国俗旧礼,将国俗旧礼划分为植入型、独立型两种类型,探讨了国家祭祀体系中两种类型国俗旧礼的地位;最后以射草狗为例分析了国俗旧礼对参加者身份的限制,指出其具有保护本族文化、加强族群认同的意义。
     岳镇海渎是蒙元统治者最先主动施行的汉式祭祀。岳镇海渎祠庙分布于各地,有大量的石刻史料传世。本文先追溯元代岳镇海渎祭祀的汉、蒙二重渊源;其次梳理元代岳镇海渎祭祀的沿革,将其划分为萌芽期、形成期、成熟期;再次从祭祀地点、代祀路线、祭祀礼物、祭祀仪式等方面论述岳镇海渎祭祀制度的内容;最后从国家与地方社会的视角阐述了岳镇海渎祭祀的纽带作用。
     由朝廷推广、通行天下的祭祀项目,个中最能体现大一统的意识形态。本文将元代的天下通祀划分为两大系统。坛壝系统包括:社稷、风雨雷师。本文先分析了它们在元代的建立过程,并置诸历代礼制中考察其地位,最后对两件实物史料进行分析,去伪存真。祠庙系统包括:宣圣、三皇、八思巴帝师。本文以元大都、上都、曲阜阙里三座宣圣庙为例,探讨了元代宣圣祭祀的恢复与发展;研究了制度中南北差异的整合。阐述了三皇祭祀的建立在元代天下通祀体系中起到了由宣圣庙向帝师殿的过渡性作用。考证了八思巴帝师殿祭祀制度的设立过程,配享、祭祀日期、建筑形制等制度内容;分析了元朝设立帝师殿祭祀的原因、推广情况、其与蒙古字学的关系。通过对天下通祀的考察,最后探讨了元代意识形态的独特性。
     元代大黑天是藏传佛教的护法神,真武是源于上古、兴起于北宋的道教神。这两位本不相干的神在宋元之际的战争故事中有了交锋。本文梳理了这个故事的文本流传,分析了各版本故事的形成背景,由此认为大黑天在1240年代就已在蒙古人中传播,早于过去通常认为的八思巴、胆巴的传法。本文分析了真武在宋、元、明朝廷中的不同面相,发现其面相在宋、明王朝之间的连续性,而又分析了大黑天在元、明代蒙古、清之间传承性,点出不同的祠神信仰与不同王朝的政治文化有着密切关系。
     遁甲神祭祀体现的是国家祭祀中阴阳数术的一面,同时也与道教有一定关系。通过对元代两都的太一教、遁甲神宫观的分析,纠正了前人将太一教与遁甲祭祀混同的观点,并重新厘正遁甲祭祀的概念,认为其极度倚靠国家权力,不属于独立的宗教派系,而属于国家祭祀。
     祈雨这一实践活动,在元代上自朝廷、中到地方官府、下至民间皆很兴盛。在祈雨活动中,形形色色的祠神祭祀不一而足,汉地传统礼法、佛、道、基督、巫种种文化因素纷纷呈现。通过对元代祈雨的考察,元朝蒙、汉二元、内蒙外汉的统治体制,元朝对多元文化的包容,蒙汉天佑、天命观的趋同,由朝廷至民间祠神祭祀实用主义的深化,皆有所体现。
     最后,我们从宗教功能、政治策略、文化倾向三个方面总结元代国家祭祀的特点。泛宗教的实用性功能、收服汉地的政治策略是蒙元早期接受汉地传统祭祀过程所表现出的主要特点。自元世祖以降,元代逐渐形成了以蒙、汉二元文化为核心、兼容多元文化的国家祭祀体系。元中后期国家祭祀的发展,体现出对二元传统的双向悖离,这或许是元朝走向灭亡的一大动因。
State Sacrifices of the Yuan Dynasty are important issues which have notyet been paid enough attention on by scholars. State Sacrifices, as the topof Chinese Five Rites, are the core of the ancient state ideology. StateSacrifices of the Yuan Dynasty, under the violent collision and the blendbetween Mongolian and Chinese cultures, in other wors, nomadic andagricultural cultures, represented significant features of the times. TheMongolian and Chinese bicultural core, compatible with multi-culturalcharacteristics, could be seen not only in specific rituals, sacrificeofferings and other details, but on the frame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of theState Sacrifices. In this paper, the chapter structure will show theframework of the State Sacrifices, and the articles in every chapters areresearches on historical facts and proper subjects.
     Both the Mongols and Han Chinese took Heaven (Chinese: Tian,天; Mongolian: Tengri) as the highest object of worship. In the tradition ofChinese culture, the rite of sacrifice to Heaven is called Jiao-Si (郊祀).Many Chinese documents take the sacrifice to Heaven on the year1252(the2ndyear under the reign of Xian-Zong,宪宗, M ngke Qan) as thegeneration and beginnig of the ritual system of the Yuan Dynasty.However, details of this event are not clear. After researching on thegeographical location of the Ri-Yue Mountain (日月山), and thefootprints M ngke Qan and Qubilai (aka. Shi-Zu,世祖) left at that time,along with the tablets (shen-zhu,神主) that were used on the Ri-YueMountain, we concluded that the sacrifice to Heaven on1252withMongkhe Khan in charge and Qubilai’s participation, is pricipallyMongolian, while Chinese ritual was used only as a kind of performance.Jiao-Si formally ascended only after Qubilai Qa’an enthroned, andbecame complete in the later years under the reign of Cheng-Zong (成宗).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stuction of Jiao Si system, the panorama of Jiao-Si of the Yuan Dynasty, and principal tablets as ritual core of theJiao-Si, and finally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Jiao-Si in the Yuanperiod.
     In the Mongolian ritual of sacrifice to Heaven, spilling horse milk wasthe principal part. Starting from The Secret History of Mongols (《蒙古秘史》), we examine Chinese and Western historical materials, survey theMongolian sacrifice to Heaven in the whole Mongol-Yuan period, andthen sum up the regularit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its ritual, date, andlocation. We must point out that the sacrifice to Heaven in the6thmonthwas special, explain the reason why it appeared and how the Chineseetiquette influenced it.
     Ancestors were worshipped by both Mongolian and Chinese people. TheImperial Ancestral Temple (Tai-miao,太庙) was the most importantform of Chinese way. The changes of room-ranking (Shi-ci,室次) in theImperial Ancestral Temple of the Yuan Dynasty, are studi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collision between its Mongolian and Chinese culturaltradition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oom-ranking in the ImperialAncestral Temple and temporal political realities. This paper proposessolutions or research results of he room-ranking in the later Shi-Zu periodand Cheng-Zong period. clarify for the first time Wu-Zong (武宗)’smotivation for restructuring of the room-ranking, demonstrated theunknown impact of the Imperial Ancestral Temple system in the YuanDynasty after Tai-Ding-Di (泰定帝)’s re-adjusting Zhao-Mu (昭穆) onthe Chinese ritual history.
     The main form of Mongolian sacrifice to ancestors was Burning Foods(Shao-Fan,烧饭), which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ystem of Qo i (inMongolian; Chinese: Huo-Shi,火室). Based on predecessors’achieve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ongolian linguistic meaning ofqo i, inggis Qan’s Ordos’ sacrifices as the source of the qo i system, thechanges of Qo i system ever since Qubilai Qa’an period, and then combine the qo i with the Burning-Foods sacrifices, with the use ofMongolian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dispose some new insights into theBurning-Foods sacrifices’ ritual dates, locations, and Mongolian name.The “Dynastic Customs and Old Rituals”(Guo-Su Jiu-Li,国俗旧礼),which is the title of a section in Yuan Shi (《元史》), stands forMongol-Yuan Dynasty’s attempt to preserve their own custom andculture.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since Mongol rulers of the YuanDynasty had distinct self-cultural awarenes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content and historical source of the “Dynastic Customs and Old Rituals”in Yuan Shi, and gathers some scattered ones outside Yuan Shi. Dividedinto independent style and implanted style, the posion of the DynasticCustoms and Old Rituals and discusses in the State Scrifice system isdiscussed. At last by observing the ritual of shooting straw dogs, it makessense of protecting Mongolian culture and strengthening ethnic identity.Among Chinese traditional sacrifices, Yue-Zhen-Hai-Du (岳镇海渎) was the first for Mongol rulers to put into practice on their own initiative. TheYue-Zhen-Hai-Du Temples located in various areas, and a large numberof inscriptions are extant. This chapter first traces back to both Chineseand Mongolian origins of the sacrifice to Yue-Zhen-Hai-Du of the YuanDynasty. Secondly, we sum up three stages which are germination period,the formation period, and the maturity period in terms of development.Thirdly, the contents of the system of Sacrifice to Yue-Zhen-Hai-Du inthe Yuan Dynasty are studied, including sacrifice locations, routes of theenvoys, offerings, and rituals. At last, this chapter described the sacrificeto Yue-Zhen-Hai-Du as a link between the court and lay society.
     The Dynastic Common Sacrifices (Tian-Xia-Tong-Si,天下通祀), whichwere promoted all over the Dynasty by the court, can well embody theideology of a unified dynasty. In this paper, the Dynastic CommonSacrifices in the Yuan Dynasty are divided into two systems. The Altar(Tan-Wei,坛壝) system,includes: She-Ji(社稷), Masters of Wind, Rain and thunder (风雨雷师). This chapter examines how they wereestablished them in the Yuan Dynasty and their status in the Chineseritual system, and then judges two extant historical objects counterfeit ornot. The Temple system includes: Confucius(宣圣), Three Sovereigns (三皇), Phags-pa the Imperial Preceptor (八思巴帝师). Taking theConfucius Temples in Dadu (大都), Shangdu (上都), and Qufu (曲阜)for examples, the recovery and development of Confucius Temples, andthe unification of north-south differences in the ritual system arediscusse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ree Sovereigns Temple played atransitional role betweem the Confucius Temple and he ImperialPreceptor Temple in the Sacrifice system of the Yuan Dynasty. Thischapter also researche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Imperial PreceptorTemple, its sacrifice dates and architectural layout, the reason why it wasestablished, the result of its promotion,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Mongolian script school. Based on researches on the Dynastic Common Sacrifices, this chapter finally discusses the uniqueness of the ideology ofthe Yuan Dynasty.
     Mahākāla(大黑天) was a protective deity in Tibetan Buddhism, whileZhen-Wu(真武) was a Daoist diety which can be traced back to ancienttimes and has risen up since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These twodieties had a confrontation in a story about the war between Song andYuan Dynasty. Through tracking the dissemination of the text anddiscussing the context of different versions of the story, we believe thatMahākāla had already been accepted in Mongols in the1240's, muchearlier than Phags-pa and Dam-pa’s propaganda. This paper alsodiscusses Zhen-Wu’s different images in the Song, Yuan and Mingimperial court, and find out its homology in both Song and Ming Dynasty,while the inheritance of Mahākāla form Yuan to Mongol regime in MingDynasty and then to Qing Dynasty. This chapter points out thatworshipping some deity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to the political culture of a dynasty.
     Sacrifice to Dun-jia(遁甲) embodies the Yin-Yang aspect of StateSacrifices, and also has some relationship with Daoism. By studyingTai-yi Daoism and Dun-jia monasteries in the two capital cities of YuanDynasty, we correct the long-time confusion between Tai-yi Daoism(太一教) and Dun-jia. and clarify the concept of Sacrifice to Dun-jia, whichextremely relied on the political power of Yuan Dynasty, so that was notan independent religious sect but a form of State Sacrifices.
     As a kind of practice, praying for rain was very prosperous from the courtto local governments and then to lay people during the Yuan period. Allkinds of rituals of sacrifices appearred in the praying for rain activities.Various cultural factors including Chinese traditional rituals, Buddhist,Taoist, Christian, shamanism have rendered.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inpraying for rain, we can see Mongolian and Chinese binary, withMongolian inside and Chinese outside, comprehensiveness of multiculture, the idea of Mongolian and Chinese Heaven-Blessingbecoming similar, the growing pragmatism on sacrifices of the court andlay people in the Yuan Dynasty.
     Finally, we summari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ate Sacrifices of theYuan Dynasty in three aspects: religious functions, political strategy, andcultural orientation. The practicality of the pan-religious, and politicalstrategy to win the Chinese people was the main features of the earlyMongol-Yuan Dynasty accepting Chinese traditional sacrifices. SinceQubilai Qa’an enthroned, the State Sacrifices system with Mongolian andChinese bicultural core, compatible with multi-cultural factors graduallyformed. And it developed into two-way deviation from the biculturaltradition in the middle and late Yuan period, which could be a reason ofthe Yuan Dynasty's demise.
引文
①参[美]伊利亚德(Mircea Eliade):《宗教思想史》,晏可佳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66—68页,第80—85页,第209—257页,第541—544页。Royden Keith Yerkes, Sacrifice in Greekand Roman religions and early Judaism,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1952.
    ②(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礼记正义》卷五七《祭统》,吕有仁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865页。
    ③国家宗教是指某些国家的统治阶级或政府通过法律确定为该国全民性信仰的官方宗教,简称国教。
    ①荷兰汉学家高延的六卷本巨著《中国宗教体系》中,曾经使用国家宗教(State Religion)这一概念,然其描述的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国家制度体系中的宗教部分,与我们通常定义的国教并不相同,称之为国家崇拜(State Cult)也许更为妥帖。J.J. M. de Groot, The Religious System of China: its ancient forms,evolution, history and present aspect. Manners, customs and social institutions connected therewith, vol.6,Leiden: Brill,1910, p.263,306,307,388.
    ②“征服王朝”理论最先由魏复古(Karl A. Wittfogel)在与冯家昇合著1949年出版的《辽代社会史》(History of Chinese Society, Liao)一书中提出,继而日本学者村上正二、护雅夫、吉田顺一等多有修订与发挥。该理论主要观点,参阅郑钦仁、李明仁译著《征服王朝论文集》,台北:稻乡出版社,2002年。本文使用“征服王朝”,着重强调王朝统治者“持续持有强烈的游牧民的自我意识”(村上正二语),尤其是在文化意识方面。
    ①朱海滨:《中国最重要的宗教传统:民间信仰》,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编《“民间”何在谁之“信仰”》,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44—56页。
    ②杨庆堃称西汉以前中国的宗教为“原始宗教”,包括四个部分:祖先崇拜、对天及自然神的崇拜、占卜、祭祀。《中国社会中的宗教》,范丽珠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09—110页。
    ③实际上,二者从未停止互动关系。参雷闻:《郊庙之外——隋唐国家祭祀与宗教》,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
    ①方龄贵:《元史纂修考》,《元史丛考》,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第36—37页。
    ①王国维:《蒙古札记·烧饭》,《观堂集林》卷一六,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402—403页。
    ①参刘晓:《元史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83-185页。
    ②黄时鉴:《元代的礼俗》,《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11期,1987年,后收入陈得芝主编《中国通史·元代卷》(上)第十二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018—1038页。
    ③那木吉拉:《中国元代习俗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96—197页。
    ④陈戍国:《中国礼制史·元明清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173页。
    ①[日]池内功:《フビライ朝の祭祀について》,平成二年度科学研究費補助金総合研究(A)研究成果報告書《中国史における正統と異端》(二),1991年,第55—70页。
    ②[日]池内功:《元朝の郡縣祭祀について》,野口鐵郎編《中國史における教と國家》,雄山閣出版,1994年,第155—179页。(中文版本:《异民族支配与国家祭祀——谈元朝郡县祭祀》,郝时远、罗贤佑主编《蒙元史暨民族史论集——纪念翁独健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149—167页。)
    ③王福利:《元朝祭祀之礼及其用乐》,《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①[日]樱井智美:《〈元史·祭祀志〉について》,《13、14世纪东亚史料通信》第6号(2006年3月)。
    ②阎宁:《〈元史·祭祀志〉校勘记纠误及献疑》,《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③[意]图齐、[德]海西希:《西藏和蒙古的宗教》,耿昇译,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年。
    ①札奇斯钦:《蒙古的文化与社会》,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150—180页。
    ②满都夫:《论蒙古萨满教的性质与世界观》,《内蒙古社会科学》1986年第5期。蔡志纯:《蒙古萨满教变革初探》,《世界宗教研究》1988年第4期。
    ③胡其德:《成吉思汗即位前后的政教关系──以萨蛮教为中心》,《台湾师大历史学报》第15期(1987)。胡其德:《十二、三世纪蒙古族的宗教信仰》,《台湾师大历史学报》第18期(1990)。
    ④胡其德:《蒙元帝国初期的政教关系》,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9年。
    ⑤迪木提拉·奥马尔:《阿尔泰语系诸民族萨满教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孟慧英:《萨满教的天神与天命》,《内蒙古社会科学》2000第1期。那木吉拉:《蒙古族神话中的腾格里形象初探》,《西北民族研究》2001年第2期。陈高华、史卫民:《中国风俗通史·元代卷》第九章《信仰风俗》,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341—390页。宝贵贞:《元代蒙古人宗教信仰的多元化问题》,《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另可参看金香、色音主编《萨满信仰与民族文化》附录《中文萨满教研究论文索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⑥色音:《论萨满教对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宫廷祭祀的影响》,《西北民族研究》2000年第1期。
    ①[日]今井秀周:《モンゴルの祭天仪式——モンゴル帝国から元朝の间について》,《东海女子大学纪要》26(2006)。
    ②Marie-Lise Beffa,“Le concept de t ngg ri,'ciel', dans l'Histoire secrète des Mongols”, études Mongoles etSibériennes24,1993:215-236.
    ①胡其德:《蒙古族腾格里观念的演变》,台北:蒙藏委员会,1997年。
    ②乌兰察夫、苏鲁格:《科尔沁萨满教试析》,《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5期。苏鲁格、宋长宏:《中国元代宗教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苏鲁格《蒙古族宗教史》,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6年。
    ③娜仁格日勒:《蒙古族祖先崇拜的固有特征及其文化蕴涵》,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5年。
    ④John Andrew Boyle,“AForm of Horse Sacrifice amongst the13th and14th Century Mongols”, CentralAsiatic Journal, X,1965, pp.145-150.
    ⑤僧格:《古代蒙古宗教仪式与“只勒都”、“主格黎”祭祀》,《世界宗教文化》2011年第3期.
    ①侯亚伟:《元代皇室祭祖文化研究》,兰州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②陈述:《论辽金元烧饭之俗》,《历史研究》1980年第5期。贾敬颜:《烧饭之俗小议》,《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2年第1期。宋德金:《烧饭琐议》,《中国史研究》1983年第2期。蔡志纯:《元代“烧饭”之礼研究》,《史学月刊》1984年第1期。那木吉拉:《“烧饭”、“抛盏”刍议》,《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4年第6期。
    ③高荣盛:《元代祭礼三题》,《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高荣盛:《元代“火室”与怯薛/火者/女孩儿》,《元史浅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年,第69—98页。
    ④黄时鉴:《元代庙制的二元特性》,《元史论丛》第5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①刘迎胜:《从七室之祀到八室之祀——忽必烈朝太庙祭祀中的蒙汉因素》,《元史论丛》第12辑,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1—20页。
    ②刘迎胜:《至元元年初设太庙神主称谓考》,《清华元史》第1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250—282页。
    ③阎宁:《〈元史·祭祀志〉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①尚刚:《蒙元御容》,《故宫博物院院刊》2004年第3期。马明达:《元代帝后肖像画研究》,纪宗安、汤开建主编《暨南史学》第4辑,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97—215页。
    ②洪金富:《元〈析津志·原庙·行香〉篇疏证》,《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十九本第一分,2008年3月。
    ③许正弘:《元代原庙制度初探:以太禧宗禋院为中心》,台湾清华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许正弘:《试论元代原庙的宗教体系与管理机构》,《蒙藏季刊》十九卷第三期(2010)。
    ①包志禹:《元代府州县坛壝之制》,《建筑学报》2009年第3期。
    ②陈高华:《金元二代衍圣公》,《元史研究论稿》,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328—345页。
    ③[日]牧野修二:《元代庙学和书院的规模》,赵刚译,《齐齐哈尔师院学报》1988年第4期。胡务:《元代庙学的兴建和繁荣》,《元史论丛》第6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胡仁:《元代庙学的发展过程》,《文史杂志》1994年第5期。胡务:《元代庙学的建筑结构》,《元史论丛》第8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申万里:《元代庙学考辨》,《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姜东成:《元大都孔庙、国子学的建筑模式与基址规模探析》,《故宫博物院院刊》2007年第2期。
    ④胡务:《元代庙学——无法割舍的儒学教育链》第一章第二节《元代庙学的祭祀》,成都:巴蜀书社,2005年,第18—39页。申万里:《元代教育研究》第三章,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87—245页。
    ①朱鸿林:《国家与礼仪——元明二代祀孔典礼的仪节变化》,《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
    ②马明达:《元朝三皇庙学考》,《暨南大学宋元明清史论集》,暨南大学历史系,1997年,第279—294页。高伟:《元朝君主对医家的网罗及其影响》,《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张世清:《元代医祀三皇考》,《史学月刊》2004年第7期。荣真:《中国古代民间信仰研究——以三皇和城隍为中心》,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6年,第157—172页。[日]水越知:《元代の祠庙祭祀と江南地域社会——三皇庙と赐额赐号》,日本道教学会《东方宗教》第106号(2005)。[日]谷口绫:《元代三皇庙制度の成立について》,《龙谷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纪要》第29集,2007年,第138—151页。薛磊:《元代三皇祭祀考述》,《元史论丛》第13辑,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212—225页。
    ③Reiko Shinno, Promoting medicine in the Yuan China (1206-1368): an aspect of Mongol rule in China,Stanford University,2002.
    ①Reiko Shinno, Medical Schools and the Temples for the Three Progenitors in Yuan China: ACase ofCross-Cultural Interactions,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67-1,2007:89-133.
    ②[日]森田憲司:《元朝における代祀について》,《東方宗教》98(2001年)。
    ③[日]樱井智美《〈创建开平府祭告济渎记〉考释》,李治安主编《元史论丛》第10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
    ④[日]樱井智美:《クビライ華北支配の一形象——懷孟地區の祭祀と教育》,《駿台史学》124(2005,3)。[日]樱井智美:《元代の北嶽廟祭祀とその遂行者たち》,氣賀澤保規編《中國石刻資料とその社會——北朝隋唐を中心に》,東京:汲古書院,2007年9月,第113—142页。
    ⑤[日]樱井智美:《元大都的东岳庙建设与祭祀》,《元史论丛》第12辑,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
    ①王元林:《国家祭祀与海上丝路遗迹——广州南海神庙研究》第五章·元代的南海神庙,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页217—242。
    ②周郢:《全真道与蒙元时期的五岳祀典》,刘凤鸣主编:《丘处机与全真道:丘处机与全真道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第284—292页。刘江:《元宪宗元年李志常代祀岳渎考》,熊铁基、麦子飞主编《全真道与老庄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78—387页。
    ③[日]池内功:《元朝郡县における祭祀官費支出について——黑城出土祭祀費用文書の検討》,《四国学院大学論集》85(1994年)。
    ①皆载《元史论丛》第7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②郑丽航:《宋至清代国家祭祀体系中的妈祖综考》,《世界宗教研究》2010年第2期。
    ③王明荪:《元史所载之蒙古旧俗》,台北:蒙藏委员会,1988年,收入氏著《辽金元史论文稿》,台北:槐下书肆,2005年,第291-319页。
    ④Paul Ratchnevsky,"über den mongolischen Kult am Hofe der Grosskhane in China", in Louis Ligeti ed.,Mongolian Studies, Amsterdam,1970, pp.417-443.
    ⑤[日]乙坂智子:《元大都の游皇城——“与民同乐”の都市祭典》,今谷明编《王权と都市》,京都:思文阁出版,2008年,第170—208页。
    ①宿白:《元代杭州的藏传密教及其相关遗迹》,《文物》1990年第10期。王尧:《摩诃葛剌(mahākāla)崇拜在北京》,《庆祝王锺翰先生八十寿诞纪念论文集》,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441—449页。
    ②张羽新:《玛哈噶拉——元朝的护国神——从柳贯〈护国寺碑铭〉谈起》,《世界宗教研究》1997年第1期。
    ③那木吉拉:《论元代蒙古人摩诃葛剌神崇拜及其文学作品》,《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那木吉拉:《元明清时期蒙古人的摩诃葛剌神崇拜及相关文学作品研究》,《中国藏学》2001年第1、2期。
    ④沈卫荣:《西夏、蒙元时代的大黑天崇拜与黑水城文献——以汉译龙树圣师造〈吉祥大黑八足赞〉为中心》,王尧主编《贤者新宴》第5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53—167页。黄杰华:《黑水城出土藏传佛教实修文书〈慈乌大黑要门〉试释》,《中国藏学》2009年第3期。黄杰华:《大黑根本命咒:西夏大黑天信仰的一个侧面》,《西夏研究》2010年第3期。黄杰华:《汉藏宝鬘:护法大黑天(mahākāla)信仰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
    ⑤吴超:《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所见大黑天信仰》,《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①王海涛:《云南大黑天神》,《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3年第1期。田鸿:《大理地区信仰大黑天神源流考说》,蓝吉富等著《云南大理佛教论文集》,高雄:佛光出版社,1991年,第215—239页。李玉珉:《南诏大理大黑天图像研究》,《故宫学术季刊》第13卷第2期,第21—40页。朱悦梅:《大黑天造像初探——兼论大理、西藏、敦煌等地大黑天造像之关系》,《敦煌研究》2001年第4期。杨富学:《南诏大理大黑天崇拜及其影响》,《华林》第2卷,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231—236页。李翎:《大黑天图像样式考》,《敦煌学辑刊》2007年第1期。
    ②黄杰华:《国外大黑天研究述评》,《中国藏学》2010年第1期。
    ③王大方、魏坚:《内蒙古首次发现元蒙古皇族祭祀遗址》,《中国文物报》1993年第2期。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正蓝旗羊群庙元代祭祀遗址及墓葬》,《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集,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中国历史博物馆遥感与航空摄影考古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内蒙古东南部航空摄影考古报告·羊群庙元代祭祀遗址》,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
    ④魏坚、陈永志:《正蓝旗羊群庙石雕像研究》,《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集,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魏坚:《元上都考古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魏坚:《元上都》,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陈永志:《羊群庙元代石雕人像装饰考》,《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5期。陈永志:《羊群庙石雕人像与燕铁木儿家族祭祀地》,《内蒙古社会科
    学(汉文版)》2002年第6期。[美]刘元珠:《上都石像祭祀的元臣》,元上都与元代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2009年8月。
    ①[日]高桥文治:《崔府君をめぐって》,《田中谦二博士颂寿纪念中国古代序曲论集》,东京:汲古书院,1991年。王颋:《宋、元代神灵“崔府君”及其演化》,《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日]森田宪司《文昌帝君の成立——地方神から科举の神へ》,《元代知识人と地域社会》,东京:汲古书院,2004年,第264—298页。
    ②Anning Jing, The Water God's Temple of the Guangsheng Monastery: Cosmic Funtion of Art, Ritual, andTheater, Leiden: Brill,2002.
    ③吴小红:《苛征、祠祀与地方利益:元代金溪二孝女祠祀研究》,《中国史研究》2012年第1期。
    ①王袆之名,以往诸书多讹作祎。1970年代戴维斯(A. R. Davis)、王德毅分别编制明、元人传记工具书,不约而同指出当以袆为是,其后何冠彪更著专文阐述。案,袆(旧读wéi,今读huī),义为蔽膝,是一种服饰;祎(yī),义为美。宋濂《送王子充字序》(《宋文宪公全集》卷四四,四部备要本,第8页下)言王袆之名音从韦,释以蔽膝。又,王袆兄弟名裕、補、初,皆从衣。足证当以袆(wéi)为是。惟因袆、祎二字形似,后世往往讹作王祎。A. R. Davis,“Wang Wei”, in L. Carrington Goodrich&ChaoyingFang eds., Dictionary of Ming Biography,1368-1644,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6, Vol.2, p.1444.王德毅等编《元人传记资料索引》,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9—1982年,第135页。何冠彪:《王袆二题》,《明清人物与著述》,香港:香港教育图书公司,1996年,第1—13页。关于此问题,笔者先后承蒙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王晓欣师、美国威斯利大学(Wellesley College)刘元珠教授指点,谨致谢忱!
    ②王袆:《王忠文公集》卷一二《日月山祀天颂(并序)》,金华丛书本,第24页。
    ①《元史》卷七二《祭祀志一·郊祀上》,第1781页。
    ①《元史》卷七二《祭祀志一》,第1780页。王慎荣、叶幼泉、王斌:《元史探源》,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第74—119页。
    ②《经世大典·礼典总序·郊祀》,《元文类》卷四一,四部丛刊本。
    ①王袆:《王忠文公集》卷一二《日月山祀天颂(并序)》,第23页a—25页b。
    ①陈高华:《〈元史〉纂修考》,原载《历史研究》1990年第4期,此据氏著《元史研究新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第444页。
    ①《元史》卷七八《舆服志一·冕服》,第1935页。
    ②《元史》卷六七《礼乐志一》,第1664页。
    ③《元史》卷六八《礼乐志二·制乐始末》,第1691—1692页。
    ①王慎荣、叶幼泉、王斌:《元史探源》,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第74—119页。
    ②《元史》卷一五八《姚枢传》,第3713—3714页。
    ①《元文类》卷六〇;亦载《牧庵集》卷一五,四部丛刊本。《元名臣事略》卷八《左丞姚文献公》亦录此段文字,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161页。许有壬《圭塘小稿》卷六《雪斋书院记》述姚枢此一事迹,与神道碑大致相同。三怡堂丛书本,第6页a。
    ①温岭(陈高华):《元代政书〈经世大典〉中的人物传记》,《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1期。
    ①《元朝名臣事略》卷一二《太常徐公》,第251页。
    ①《元史》卷一六〇《徐世隆传》,第3769页。
    ①《元史》卷一七四《张孔孙传》,第4067页。
    ②《元史》卷七二《祭祀志一·郊祀上》,第1781页。
    ①宝音德力根:《兀良哈万户牧地考》,《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第8页注⑥。
    ②芈一之:《散论章吉驸马及其他——治史杂谈》,《芈一之民族历史研究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第171—172页。
    ③《金史》卷二四《地理志上》,第567页。案,金代宝山县即今河北沽源九连城附近,其北五百余里是锡林郭勒草原,并无大山,东北方向五百余里则为大兴安岭。
    ④(清)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卷八六《元史一》,方诗铭、周殿杰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211页。
    ①[波斯]拉施特著,[英]波伊勒英译,周良霄译注《成吉思汗的继承者》,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285页。[波斯]拉施特著,余大钧、周建奇译《史集》第二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88—289页。W. M. Thackston trans.&annot., Rashiduddin Fazlullah's Jami u t-tawarikh, Harvard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Near Eastern Languages and Civilizations,1998, p.425.
    ①余大钧、周建奇译《史集》第二卷,第298—299页。“赶上了成吉思汗的全部四个斡耳朵和阔列坚的斡耳朵”一句,余大钧、周建奇汉译本据俄译本误作“遇到了阿里不哥的全部四个斡耳朵和曲律们的斡耳朵”。此据英译本改正。W. M. Thackston trans.&annot., Rashiduddin Fazlullah's Jami u t-tawarikh, p.429.
    ②邵循正:《剌失德丁〈集史·忽必烈汗纪〉译释(上)》,《清华学报》1947年第1期,第81页;亦见《成吉思汗的继承者》,第285-286页。陈得芝:《八思巴初会忽必烈年代考》,原载《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1期,此据氏著《蒙元史研究丛稿》,第330页。
    ③“元后期政治与社会”学术讨论会论文,阜阳,2011年10月8日—10日。
    ①李治安师:《忽必烈草原领地考》,《史学集刊》2005年第7期。
    ①(元)张德辉:《纪行》,(元)王恽:《玉堂嘉话》,杨晓春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75页。
    ②姚从吾:《张德辉〈岭北纪行〉足本校注》,《文史哲学报》第11期,1962年9月,第1—38页。札奇斯钦又补充说,“窟速吾”或许是“哈剌温”之音转,见《姚从吾先生全集(七):辽金元史论文(下)》,台北:正中书局,1982年,第321页。
    ③贾敬颜:《五代宋金元人边疆行记十三种疏证稿》,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344页。
    ①陈得芝:《赤那思之地小考》,《元史论丛》第六辑,1997年,第224-226页。
    ②关于“窟速吾”的对音,目前的观点皆须改一二字方可完成,似乎难称完美。若不改字,查当时的蒙古语地名,与窟速吾对音接近者有küse’ür,《秘史》作“古泄兀儿海子”,《圣武亲征录》作“曲薛兀儿泽”,湖名,乃怯烈部王汗驻夏之地,《史集》谓其地近成吉思汗营地。陈得芝先生认为应在克鲁伦河上游之西南不远,可能在今曼达勒戈壁北(陈得芝:《十三世纪以前的克烈王国》,《蒙元史研究丛稿》,页230)。然史料记载模糊,难以准确定位。与张德辉所见的黑山应该不远。张德辉不通蒙古语,或许将küse’ür误记为黑山的蒙古语名称。姑书于此,或可备方家采撷。
    ③(清)张穆撰,何秋涛补:《蒙古游牧记》卷九,台北:文海出版社,1965年影印清同治四年刊本,第429页。
    ①[俄]阿·马·波兹德涅耶夫:《蒙古及蒙古人(第二卷)》,刘汉明等译,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523—524页。
    ②陈得芝:《中国历史地图集·元明图册·岭北行省·山川·黑山》考证,南京:南京大学历史系,1971年,南京大学藏手稿。
    ③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七册《元·明时期》,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
    ④《元史》卷三《宪宗纪》,第48页。
    ⑤《元史》卷三《宪宗纪》,第50页。
    ⑥[日]箭内亘:《蒙古の国会即ちにクリルタイ就いて》,《史学杂志》第28篇第4、5、7号,1917年。汉译本:[日]箭内亘:《蒙古库利尔台(即国会)之研究》,氏著,陈捷、陈清泉译《元朝制度考》,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第73-75页。
    ①王颋:《“大蒙古国”时期的斡耳朵》,《中华文史论丛》第64辑,2000年,第233页。
    ②宝音德力根:《兀良哈万户牧地考》,《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第8页注
    ⑥。
    ③《蒙古秘史》,第89节,第122节,阿尔达扎布:《新译集注〈蒙古秘史〉》,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51页,第217页。
    ④亦邻真:《起辇谷和古连勒古》,《亦邻真蒙古学文集》,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
    747-753页。
    ⑤陈得芝:《元岭北行省建置考(上)》,原载《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九辑,1985年,此据《蒙元史研究丛稿》,第119页。蔡美彪主编:《中国历史大辞典·辽夏金元史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第166页。
    ⑥[日]箭内亘:《元朝斡耳朵考》,氏著,陈捷、陈清泉译《元朝怯薛及斡耳朵考》,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第70页,第72页。
    ①《成吉思汗的继承者(史集第二卷)》,第91页。W. M. Thackston trans.&annot., Rashiduddin Fazlullah'sJami u t-tawarikh, Harvard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Near Eastern Languages and Civilizations,1998, p.329.
    ②《史集》,余大钧、周建奇译,第70页。
    ③阿尔达扎布:《新译集注〈蒙古秘史〉》,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74页。
    ④[苏]符拉基米尔佐夫:《库伦城与库伦地区和肯特地区的民族学—语言学调查》,《北蒙古史》第二册,列宁格勒,1927年,第1—24页。转引自陈得芝《成吉思汗墓葬所载与蒙古早期历史地理》,《中华文史论丛》2010年第1期,第2页。
    ⑤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七册《元·明时期》,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
    ①C. W. Campbell,“Journeys in Mongolia”, The Geographical Journal, Vol.22, No.5(Nov.,1903), pp.485-518(513-514).此文承南京大学特木勒老师告知并赠予电子版,谨此致谢!
    ①《元典章》卷四九《刑部十一·诸盗一·强窃盗·拯治盜贼新例》,陈高华、张帆、刘晓、党宝海点校,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1631页。
    ①《元史》卷三《宪宗纪》,第45-46页。
    ②《雪楼集》卷七,元代珍本文集汇刊本,第321页。
    ③《元史》卷四《世祖纪一》,第58页。
    ①本文所用月日干支以及中西历法换算,皆据洪金富《辽宋夏金元五朝日历》,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4年。
    ②《元史》卷四《世祖纪一》,第58页。
    ③《元史》卷三《宪宗纪》,第46页。
    ④《元史》卷四《世祖纪一》,第59页。
    ⑤《雪楼集》卷五,第239页。亦载《元文类》卷二三。
    ①《元史》卷三《宪宗纪》,第48页。
    ②《雪楼集》卷七,第321页。
    ③池内功亦认为忽必烈参加了这次祭天。《フビライ朝の祭祀について》,平成二年度科学研究費補助金総合研究(A)研究成果報告書《中国史における正統と異端》(二),1991年,第59页。
    ①《元史》卷七四《祭祀志三·宗庙上》,第1833页,第1835页。
    ①《元史》卷七四《祭祀志三·宗庙上》,第1831—1832页。
    ①《永乐大典》卷五四五三,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本,第2504页下。
    ②大蒙古国时期汉文文书中的“成吉思皇帝”之用例,见蔡美彪《元代白话碑集录》,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年。拖雷早卒,其名号迄今未见于汉文律令文书,然《世界征服者史》、《史集》皆言拖雷死后人们避讳其名,而用其蒙古语称号“也可那颜”代之。至元十八年(1281)镇江大兴国寺碑记中,追溯太祖时事,仍称拖雷为“太子也可那延”。《至顺镇江志》卷九,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367页。
    ①《永乐大典》卷五四五三,第2504页下。参看本章第二节第三部分《郊祀主神位问题》。
    ①那木吉拉:《中国元代习俗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90页。陈戍国:《中国礼制史·元明清卷》第一章第一节《元代祭祀》,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4页。
    ①《元史》卷七二《祭祀志一·郊祀上》,第1781页。
    ②《元史》卷七二《祭祀志一·郊祀上》,第1781页。
    ③《元史》卷九《世祖纪六》,第182页。
    ①(元)刘一清:《钱塘遗事》卷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据嘉庆洞庭扫叶山房席氏校订本影印),第218页。
    ②(元)周伯琦:《近光集》卷二《立秋日书事五首》,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史卫民:《元代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286页。引文误作“罘罟”。
    ①《元史》卷七二《祭祀志一·郊祀上》,第1781页。
    ②《永乐大典》卷五四五三,第2504页下。
    ③(元)王恽:《郊祀圆丘配享祖宗事状》,《秋涧集》卷九二,元人文集珍本丛刊本,第477页。文中有云“今陛下即位二十余年”,知其上言时间约在1280-1290年间。
    ①《元史》卷七二《祭祀志一·郊祀上》,第1781页。《元史》卷一七《世祖纪十四》,第376页。《世祖纪》丙申原作丙午,丙午为二十六日,与前后文不合。校勘记已揭其误。
    ②《元史》卷一八《成宗纪一》,第382页。
    ③《元史》卷七二《祭祀志一·郊祀上》,第1781页。《元史》卷一八《成宗纪一》,第440页。
    ①《元史》卷七八《舆服志一》,第1935-1936页。
    ②《元史》卷七二《祭祀志一·郊祀上》,第1871页。
    ①《元史》卷二一《成宗纪四》,第466-467页。
    ②《元史》卷七二《祭祀志一·郊祀上》,第1792页。
    ①《元史》卷七二《祭祀志一·郊祀上》,第1792页。
    ①《元史》卷二九《泰定帝纪一》,第645页。
    ①《元史》卷二三《武宗纪二》,第521页。
    ②《元史》卷二五《仁宗纪二》,第568页。
    ③《元史》卷二七《英宗纪一》,第608页。
    ④《元史》卷七二《祭祀志一·郊祀上》,第1799页。
    ①《元史》卷一七五《张养浩传》,第4091页:时(至大三年)武宗将亲祀南郊,不豫,遣大臣代祀。《元史》卷六八《礼乐志二·制乐始末》,第1699页:(至大三年)十有一月,敕以二十三日冬至,祀昊天上帝于南郊,配以太祖,令大乐署运制配位及亲祀曲谱舞节,翰林撰乐章。皇帝出入中壝黄钟宫曲二,盥洗黄钟宫曲一,升殿登歌大吕宫曲一,酌献黄钟宫曲一,饮福登歌大吕宫曲一,出入小次黄钟宫曲一。
    ①《元史》卷七四《祭祀志三·宗庙上》:至大二年十月,以将加谥太祖、睿宗,择日请太祖、睿宗尊谥于天。第1836页。
    ②《元史》卷二三《武宗纪二》载,至大三年正月辛卯,立皇后弘吉列氏,遣脱虎脱摄太尉持节授玉册、玉宝。第521页。立皇后、授册宝,按例须告祭南郊。疑本纪脱漏。
    ③《元史》卷二五《仁宗纪二》,延祐二年三月庚午,帝率诸王、百官奉玉册、玉宝,加上皇太后尊號。第568页。
    ④《元史》卷二七《英宗纪一》,延祐七年十二月乙卯,率百官奉玉册、玉宝,加上太皇太后尊号曰仪天兴圣慈仁昭懿寿元全德泰宁福庆徽文崇佑太皇太后。
    ⑤《祭祀志》有云“至治元年冬二祭告”。然此二次祭告,史料阙如。查《英宗本纪》,至治元年冬十一月戊寅,群臣上尊号。十二月辛丑,立皇后。按例,皆当告祭南郊。疑本纪失载。故此处将告祭日期定为十一月,虽或不中亦不远矣。
    ①见前注。
    ②即位,按例当告南郊。然《元史》未载告南郊,疑有缺漏。《元史》卷三八《顺帝纪一》,第817页。
    ③立皇后,按例当告南郊。然《元史》未载告南郊,疑有缺漏。《元史》卷三八《顺帝纪一》,第817页。
    ④本纪惟云告祭南郊,未书缘由。《元史》卷三九《顺帝纪二》,页843。
    ①《元史》卷三七《宁宗纪》,第812页。
    ①[日]小岛毅:《郊祀制度の変遷》,《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108(1989,2),第123—219页。
    ②朱溢:《从郊丘之争到天地分合之争——唐至北宋时期郊祀主神位的变化》,《汉学研究》第27卷第2期(2009,6),第267—302页。
    ①《永乐大典》卷五四五三,第2504页下。
    ②《永乐大典》卷五四五三,第2504页下。
    ①《永乐大典》卷五四五三,第2504页下。《元史》卷七二《祭祀志一·郊祀上》,第1782—1783页。
    ②李鸣飞:《试论元武宗朝尚书省改革的措施及其影响》,达力扎布主编《中国边疆民族研究》第一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7—30页。
    ③(元)虞集:《曾巽初墓志铭》,《道园学古录》卷一九,四部丛刊本。
    ①《元史》卷七二《祭祀志一·郊祀上》,第1784页。
    ②《永乐大典》卷五四五三,第2504—2505页。
    ③《元史》卷二五《仁宗纪二》,第564页:“延祐元年四月丁亥,太常寺臣请立北郊,不允。”《祭祀志》的表述比较婉转:“太常寺臣请立北郊,帝谦逊未遑,北郊之议遂辍。”
    ①《元史》卷七二《祭祀志一·郊祀上》,第1786页。
    ②《元史》卷七二《祭祀志一·郊祀上》,第1792页。《元史》卷七三《祭祀志二·郊祀下》,第180页。
    ③《元史》卷七七《祭祀志六·至正亲祀南郊》,第1909页。《元史》卷四一《顺帝纪四》,第869页,第928页。
    ④《元史》卷七二《祭祀志一·郊祀上》,第1794页。
    ⑤《析津志辑佚》,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66页。《永乐大典》卷五四五四,第2512页下。
    ⑥《永乐大典》卷五四五三,第2503页。
    ①余大钧译《普兰·迦儿宾行记》,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94页。耿昇译《柏朗嘉宾蒙古行纪》,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01页。阿尔达扎布:《新译集注〈蒙古秘史〉》,第174页。[日]今井秀周:《北方民族の祭天儀式における拝礼方向》,《东海学院大学纪要》1,2007年,第3页,第9-10页。
    ①李鸣飞:《元武宗尚书省官员小考》,《中国史研究》2011年第3期。
    ②(清)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卷六《晋王右军七月帖卷》,民国鉴古书社影印清康熙刻本,第22页b。
    ③《徽州路儒学旨挥》(至大三年),(清)钱大昕:《潜研堂金石文跋尾》卷一九,《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25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7年,第18978页。
    ④虞集:《曾巽初墓志铭》,《道园学古录》卷一九。
    ①Herbert Franke, Denis Twitchett eds.,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ume6: Alien Regimes and BorderStates,907-1368,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pp.490-560.中译本:《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第六章《元中期政治》(萧启庆撰),史卫民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563—641页。
    ①[日]金子修一著,蔡春娟译:《皇帝祭祀的展开》,[日]沟口雄三、小岛毅主编《中国的思维世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10—440页。
    ②参朱溢:《唐至北宋时期的皇帝亲郊》,台湾《政治大学历史学报》第34期(2010,11),第1—51页。
    ③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原载《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此据《竺可桢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475—498页。刘昭民:《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4年修订版,第20页。Bret Hinsch(韩献博),“Climatic change and history in China”, inJournal of Asian History22(2), Wiesbaden,1988.蓝勇等汉译:《气候变迁和中国历史》,《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18卷第2期,2003年6月。
    ④《元史》卷一七五《张养浩传》,第4091页。
    ①《元史》卷七二《祭祀志一·郊祀上》,第1781页。
    ②《元史》卷七七《祭祀志六·国俗旧礼》,第1924页。
    ①[日]今井秀周:《モンゴルの祭天仪式——モンゴル帝国から元朝の间について》,《东海女子大学纪要》26(2006)。
    ②拉丁转写主要参考伯希和、阿尔达扎布。Paul Pelliot, Histoire Secréte des Mongols, Paris: Librairied'Amerique et d'Orient Adrien-Maisonneuve,1949, p.9.阿尔达扎布:《新译集注〈蒙古秘史〉》,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32页。
    ①[蒙古]达·策仁索德那木:《〈蒙古秘史〉译注》,北京:民族出版社,1993年,第290页。
    ②[日]桥本胜:《关于〈蒙古秘史〉中主格黎一词的起源》,第八届国际蒙古学会议论文,乌兰巴托,2002年。转引自娜仁格日勒《蒙古族祖先崇拜的固有特征及其文化蕴涵》,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47—148页。L. Bese,‘The Shaman Term ükeli in the Secret History of the Mongols’, ActaOrientalia Academiae Scientiarum Hungaricae,40,1986, pp.241-248. Igor de Rachewiltz, The Secret Historyof the Mongols: a Mongolian epic chronicle of the thirteenth century, Leiden: Brill,2004, p.281.
    ①参看娜仁格日勒:《蒙古族祖先崇拜的固有特征及其文化蕴涵》,第148—150页。
    ②娜仁格日勒:《蒙古族祖先崇拜的固有特征及其文化蕴涵》,第167—171页。
    ③[日]村上正二:《モンゴル秘史》第1册,东京:平凡社,1970年,第49页。
    ①札奇斯钦:《蒙古秘史新译并注释》,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9年,第34—35页。
    ②札奇斯钦:《蒙古的宗教》,《蒙古史论丛》,台北:学海出版社,1980年,第77页。札奇斯钦:《蒙古文化与社会》,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155页。
    ③Sechin Jagchid, Mongolia’s Culture and Society, Boulder, Colorado: Westview Press,1979, p.170.
    ①John Andrew Boyle,“AForm of Horse Sacrifice amongst the13th and14th Century Mongols”, CentralAsiatic Journal, X (December,1965), pp.145-150(149-150).
    ②案,承陈得芝先生教示, itü’en在《秘史》无旁译,学界对其词义有两种观点。伯希和认为itü’en词根为itü’e, itü’e见于《秘史》,旁译为抵抗,则itü’en义为据点、城寨、堡垒(法语:appui)。陈得芝先生亦主此说。另一种观点,则认为itü’en即itügen,义为崇拜的对象。本文采此说。另须补充的是, itü’en=itügen一词,在居庸关过街塔洞八思巴字蒙古语碑铭中也出现了,八思巴字写作idu·eni,鲍培指出,这个词在居庸关过街塔碑铭中具体是指佛像。[俄]鲍培(Nicholas Poppe)原著,郝苏民译注解补《鲍培八思巴字蒙古文献语研究入门(修订本)》,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第225页。
    ③[蒙古]策·达赖:《蒙古萨满教简史》,丁师浩、特尔根译,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1978年,第
    39页。额尔登泰、乌云达赉、阿萨拉图:《〈蒙古秘史〉词汇选释》,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52页。阿尔达扎布:《新译集注〈蒙古秘史〉》,第238—239页。
    ④《辽史》卷四九《礼志一·吉仪·祭山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834页。
    ⑤《金史》卷三五《礼志八·拜天》,第826页。
    ⑥《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卷三《大祭翌日祭天仪注》,刘厚生点注,收入《清代宫廷萨满祭祀研究》,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第116页。
    ①耿昇译《柏朗嘉宾蒙古行纪》,第37页。何高济译《鲁布鲁克东行纪》,第220页。祁剌柯思之著作《鞑靼印象概述》,有波伊勒英译注释:John Andrew Boyle,“Kirakos of Ganjak on the Mongols”, CentralAsiatic Journal, VIII (September,1963), pp.199-214(204-207).
    ②娜仁格日勒:《蒙古族祖先崇拜的固有特征及其文化蕴涵》,第152—153页。
    ③John Andrew Boyle,“AForm of Horse Sacrifice amongst the13th and14th Century Mongols”, CentralAsiatic Journal, X (December,1965), pp.145-150(150).
    ④僧格:《古代蒙古宗教仪式与“只勒都”、“主格黎”祭祀》,《世界宗教文化》2011年第3期。
    ⑤《元史》卷七四《祭祀志三·宗庙上》,第1841页。
    ①阿尔达扎布:《新译集注〈蒙古秘史〉》,第174页。
    ②阿尔达扎布:《新译集注〈蒙古秘史〉》,第119页。
    ③(清)文廷式:《纯常子枝语》卷二八,续修四库全书本,第429页下。蔡鸿生:《突厥事火和拜天》,《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136—138页。杨富学:《回鹘文献与回鹘文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163—164页。蔡美彪:《成吉思及撑犁孤涂释义》,《中国史研究》2007年第2期。
    ①满都夫:《论蒙古萨满教的性质与世界观》,《内蒙古社会科学》1986年第5期,第22—23页。蔡志纯:《蒙古萨满教变革初探》,《世界宗教研究》1988年第4期,第120—121页。乌兰察夫、苏鲁格:《科尔沁萨满教试析》,《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5期,第42页。王德恩:《蒙古族宗教研究述评》,乌兰察夫、乌力吉图主编《蒙古学十年(1980—1990)》,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49页。
    ②苏鲁格、宋长宏:《中国元代宗教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5页。苏鲁格:《蒙古族宗教史》,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32—33页。
    ①Marie-Lise Beffa,“Le concept de t ngg ri,'ciel', dans l'Histoire secrète des Mongols”, études Mongoles etSibériennes24(1993):215-236.
    ②胡其德:《蒙古族腾格里观念的演变》,台北:蒙藏委员会,1997年,第7页。
    ③黄时鉴:《元代的礼俗》,《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11期,1987年,后收入陈得芝主编《中国通史·元代卷》(上)第十二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019页。那木吉拉:《中国元代习俗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84页。秦新林:《元代社会生活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56页。贺金瑞、熊坤新、苏日娜:《民族伦理学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49页。
    ④《蒙鞑备录》,王国维遗书本。
    ①《金史》卷三五《礼志八·拜天》,第826—827页。
    ①载(元)王恽:《玉堂嘉话》卷八,杨晓春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75—176页。[]内文字为姚从吾先生据四库本补入。姚从吾:《张德辉〈岭北纪行〉足本校注》,《姚从吾先生全集》第七册,台北:正中书局,1982年,第294—296页。
    ①姚从吾:《张德辉〈岭北纪行〉足本校注》,《姚从吾先生全集》第七册,第338页注[八三](2)。
    ②《元史》卷七二《祭祀志一·郊祀上》,第1781页。《元史》卷三《宪宗纪》,第48页,第50页。
    ①《元史》卷三《宪宗纪》,第47—48页。
    ②何高济译《鲁布鲁克行纪》,第259页。
    ①成吉思汗大斡耳朵所在地曲雕阿兰(K de’ü aral),与军脑儿一河之隔,地缘甚近。参陈得芝《成吉思汗墓葬所载与蒙古早期历史地理》,《中华文史论丛》2010年第1期。
    ②陈得芝:《元岭北行省建置考(上)》,《蒙元史研究丛稿》,第130页。
    ③何高济译《鲁布鲁克行纪》,第266页。Peter Jackson trans., The Mission of Friar William of Rubruck,Indianapolis/Cambridge: Hackett Publishing,2009, p.181.
    ④何高济译《鲁布鲁克行纪》,第287页。“第二天,他(蒙哥汗)走他的路”。按上下文,这里“第二天”应指4月7日。
    ①《元史》卷五八《地理志一·岭北等处行中书省·和宁路》,第1383页。[波斯]拉施特:《史集》第二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69—70页。[波斯]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91页。
    ②此日期为基督升天节前的礼拜日,分别据Rockhill英译本、Dawson英译本、俄译本转译的诸汉译本皆误系于5月7日。晚近出版的Jackson据拉丁文新译的英译本已改正为5月17日。《鲁布鲁克行纪》,何高济译,第292页。《出使蒙古记》,第203页。《鲁布鲁克东方行记》,余大钧、蔡志纯译,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69页。Peter Jackson trans., The Mission of Friar William of Rubruck,p.221.
    ③何高济译《鲁布鲁克行纪》,第293—294页。
    ④何高济译《鲁布鲁克行纪》,第308—309页。
    ⑤何高济译鲁布鲁克行纪》,第311页。
    ①Peter Jackson trans., The Mission of Friar William of Rubruck, p.241.
    ②Paul Pelliot, Recherches sur les chrétiens d'Asie centrale et d'Extrême-Orient I, Paris,1973, p.151.
    ①何高济译《鲁布鲁克行纪》,第305页。《出使蒙古记》,第217-218页。
    ①《元史》卷七二《祭祀志一·郊祀上》,第1781页。
    ②(元)王恽:《中堂事记》(中),《秋涧集》卷八一,元人文集珍本丛刊本,第370页上。
    ③史卫民将忽必烈出兵日期定为十月。史卫民:《元代军事史》,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39页。
    ①《马可波罗行纪》,冯承钧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第174页。A. C. Moule&Paul Pelliot,Marco Polo the Description of the World Volume I, London: G.Routledge&sons, Litmited,1938, pp.187—188.
    ②《滦京杂咏》卷下,知不足斋丛书本,第1页b—第2页a。
    ①《析津志辑佚》,第205页。
    ②《析津志辑佚》,第221页。个别标点有改动。
    ①(元)萨都剌:《雁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63页。亦见《萨天锡诗集》,四部丛刊本。
    ②《元史》卷三九《顺帝纪二》,第841页。
    ③(清)曾廉:《元书》卷一五,清宣统三年刻本。
    ④(元)周伯琦:《近光集》卷二《立秋日书事五首》,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元史》卷一六《世祖纪十三》,第333页。
    ②《元史》卷七七《祭祀志六·国俗旧礼》,第1924页。
    ①[日]今井秀周:《モンゴルの祭天仪式——モンゴル帝国から元朝の间について》,《东海女子大学纪要》26(2006),第8—9页。
    ②《析津志辑佚》,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05页。
    ①黄时鉴:《元代的礼俗》,《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11期,1987年,后收入陈得芝主编《中国通史·元代卷》(上),第1019页。
    ②《元典章》卷三〇《礼部·祭祀·革去拜天》,陈高华、张帆、刘晓、党宝海点校,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1079—1080页。
    ③《金史》卷三五《礼志八·拜天》,第826—827页。
    ①何高济译《鲁布鲁克行纪》,第308页。
    ②韩儒林:《元代诈马宴新探》,《历史研究》1981年第1期。
    ①(元)周伯琦:《近光集》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参邢莉:《蒙古族“那达慕”的变迁》,文日焕、祁庆富主编《民族遗产》第1辑,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年,第181—188页。
    ③[日]今井秀周:《北方民族の诸仪式で行われた匝回について》,《东海女子短期大学纪要》24,1998年,第15页。
    ①刘晓:《元代公文起首语初探——兼论〈全元文〉所收顺帝诏书等相关问题》,《文史》2007年第3辑。
    ②《元史》卷七二《祭祀志一·郊祀上》,第1792页。卷七四《祭祀志三·宗庙上》,第1845—1846页。
    ①《元史》卷七八《舆服一·冕服》,第1935页。
    ①《元史》卷七四《祭祀志三·宗庙上》,第1831页。
    ①《元史》卷七二《祭祀志一·郊祀上》,第1781—1784页。
    ①洪金富:《元〈析津志·原庙·行香〉篇疏证》,《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79本第1分,2008年3月。许正弘:《试论元代原庙的宗教体系与管理机构》,《蒙藏季刊》2010年第3期。
    ②朱溢:《唐宋时期太庙庙数的变迁》,《中华文史论丛》2010年第2期。
    ③“征服王朝”理论最先由魏复古(Karl A. Wittfogel)在与冯家昇合著1949年出版的《辽代社会史》(History of Chinese Society, Liao)一书中提出,继而日本学者村上正二、护雅夫、吉田顺一等多有修订与发挥。该理论主要观点,参阅郑钦仁、李明仁译著《征服王朝论文集》,台北:稻乡出版社,2002年。本文使用“征服王朝”,着重强调王朝统治者“持续持有强烈的游牧民的自我意识”(村上正二语),尤其是在文化意识方面。
    ①黄时鉴:《元代庙制的二元特性》,《元史论丛》第5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刘迎胜:《从七室之祀到八室之祀——忽必烈朝太庙祭祀中的蒙汉因素》,《元史论丛》第12辑,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1—20页。刘迎胜:《至元元年初设太庙神主称谓考》,《清华元史》第1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250—282页。
    ②高荣盛:《元代祭礼三题》,原载《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收入氏著《元史浅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年,第99—113页。阎宁:《〈元史祭祀志〉校勘记纠误及献疑》,《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阎宁:《〈元史·祭祀志〉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③(清)万斯同:《庙制通考》,四明丛书本,第85—88页。
    ①《元史》卷七四《祭祀志三·宗庙上》,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1831页。
    ②《元史》卷七四《祭祀志三·宗庙上》,第1832页。
    ③《元史》卷六九《礼乐三·宗庙乐章》,第1718—1719页。
    ①《元史》卷七四《祭祀志三·宗庙上》,第1831页。
    ②《鲁布鲁克东行纪》,何高济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210页。
    ③《金史》卷三〇《礼志三·宗庙》,第728页。关于金代庙制及室次变迁,参徐洁:《金中都太庙之制解读》,《学习与探索》2011年1期。
    ①(元)杨奂:《与姚公茂书》,《元文类》卷三七,第3页a—5页a。
    ②《秋涧集》卷三七,元人文集珍本丛刊本,第512—513页。
    ①(元)王恽:《中堂事记》(上),《秋涧集》卷八〇,第361页。
    ②刘迎胜:《至元元年初设太庙神主称谓考》,《清华元史》第1辑,第250—282页。
    ③《元史》卷一六四《孟攀鳞传》,第3860页。
    ④《元史》卷六《世祖纪三》,第112页。《元史》卷七四《祭祀志三·宗庙上》,第1832页。
    ①《元史》卷七四《祭祀志三·宗庙上》,第1832页。
    ①原文作“至元二年崩,追谥昭慈皇后,升祔太宗庙。”此处“崩”字乃妄增。《元史》校勘记已校。
    ①《元史》卷一《太祖纪一》,第3页。
    ①刘迎胜:《从七室之祀到八室之祀》,第14页,第19页。
    ①《元朝名臣事略》卷一二《太常徐公》,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251页。
    ①《元史》卷七《世祖纪四》,第137页。(元)王恽:《为太庙中柱损坏事状》,《秋涧集》卷八八,第439页。点校本见《宪台通纪(外三种)》,王晓欣师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408页。
    ②《元史》卷七《世祖纪四》,第137页,第150页,第202页。
    ①《元史》卷七四《祭祀志·宗庙上》,第1833页。
    ②《元史》卷七四《祭祀志·宗庙上》,第1835页。
    ③《元史》卷七四《祭祀志·宗庙上·庙制》,第1842页。
    ①《经世大典·礼典总序·宗庙》,《元文类》卷四一。
    ①《元史》卷七四《祭祀志·宗庙上》,第1832页。
    ②《元史》卷七四《祭祀志·宗庙上》,第1832页。
    ①《元史》卷七二《祭祀志一》,第1780页。
    ①刘迎胜:《论塔剌思会议》,《元史论丛》第4辑,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①《史集》第一卷第一分册,第154页。
    ②阿尔达扎布:《新译集注〈蒙古秘史〉》,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75页。
    ③余大钧:《〈蒙古秘史〉成书代考》,《中国史研究》1982年第1期,第154—155页。
    ④录文见《鹿邑金石志》,《石刻史料新编》第三辑,第255—256页,以及任崇岳:《从两通元代碑文看“海都之乱”的性质》,《中州学刊》1996年第5期。
    ⑤任崇岳:《从两通元代碑文看“海都之乱”的性质》,《中州学刊》1996年第5期。
    ①刘迎胜:《元初朝廷与西北诸王关系考略》第五部分“海都叛乱的原因”,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主编《中国民族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132—134页。
    ②陈得芝:《成吉思汗墓葬所在与蒙古早期历史地理》,《中华文史论丛》2010年第1期,第11页注2。
    ③许正弘:《试论元代原庙的宗教体系与管理机构》,《蒙藏季刊》2010年第3期。另参洪金富:《元〈析津志·原庙·行香〉篇疏证》,《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79本第1分,2008年3月。
    ①《元史》卷七五《祭祀志四·神御殿》,第1876页。
    ①关于昔里吉之乱,参陈得芝:《元岭北行省建置考(中)》,原载《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11期,1987年,此据氏著《蒙元史研究丛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49—154页。
    ②[波斯]拉施特:《史集》第二卷,余大钧、周建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313页。
    ③参李治安师:《忽必烈传》,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49—455页。
    ①陈得芝主编《中国通史·第八卷·元时期》(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46页。
    ②(元)王恽:《传国玉玺记》,《秋涧集》卷四〇,第532—533页。(元)崔彧:《献符宝书》(至元三十一年二月),(元)周南瑞编《天下同文集》卷三,雪堂丛刻本,第16页a—23页a。《元史》卷一八《成宗纪一》,第381页。
    ①《秋涧集》卷六七,第253页。
    ①《元史》卷七二《祭祀志一》,第1779页。
    ②李鸣飞:《试论元武宗朝尚书省改革的措施及其影响》,达力札布主编《中国边疆民族研究》第一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7—30页。
    ①《元史》卷二二《武宗纪一》,页480。卷七四《祭祀志三·宗庙上》,第1836页。
    ②(明)胡粹中:《元史续编》卷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清)秦蕙田:《五礼通考》卷八三《吉礼·宗庙制度》,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新元史》卷八三《礼志四·宗庙上》,北京:中国书店,1988年,第396页上。
    ③公、私属性的视角,主要受高明士、朱溢的启发。高明士:《礼法意义下的宗庙——以中国中古为主》,高明士编《东亚传统家礼、教育与国法(一):家族、家礼与教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朱溢:《唐至北宋时期太庙祭祀中私家因素的成长》,《台大历史学报》第46期(2010,12),第35—83页。
    ①朱光亚:《南宋太庙朝向布局考》,刘先觉主编《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文集(1927—1997)》,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第107—115页。唐俊杰:《南宋太庙研究》,《文博》1999年第5期,第77页。徐洁:《金中都太庙之制解读》,《学习与探索》2011年第1期。
    ②《宋史》卷一〇七《礼志十·吉礼十·禘祫》,第2586页。太常寺丞王普言:“臣窃以古者庙制异宫,则太祖居中,而群庙列其左右;后世朝制同堂,则太祖居右,而诸室皆列其左。古者祫享,朝践于堂,则太祖南向,而昭穆位于东西。馈食于室,则太祖东向,而昭穆位于南北。后世祫享一于堂上,而用室中之位,故唯以东向为太祖之尊焉。”
    ①林庆彰:《明代的汉宋学问题》,《东吴文史学报》第5期(1986年8月)。林庆彰:《唐代后期经学的新发展》,《东吴文史学报》第8期(1990年3月)。郭善兵:《略述宋儒对周天子宗庙礼制的诠释——以宗庙庙数、祭祀礼制为考察中心》,《东方文化论坛》2006年第5期。
    ②(宋)朱熹:《家礼》,王燕均、王光照校点,《朱子全书》第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876页。
    ③(元)杨奂:《与姚公茂书》,《元文类》卷三七,第3页a—5页a。
    ④亲祀时享仪、亲谢仪、摄祀仪、摄行告谢仪的酌献环节,皇帝(初献官)“入诣太祖神位前,北向立”,其它室“并如第一室之仪”。可见各室神主皆南向。《元史》卷七四《祭祀志三·宗庙上》,第1852页;
    ①《大明会典》卷八七《礼部四五·庙祀二》“祫祭”、“大禘”,万历内府刻本。《明史》卷五一《礼志五·吉礼五·挢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319—1320页。(清)秦蕙田:《五礼通考》卷一百《吉礼一百·禘祫》。
    ②《黑鞑事略》,王国维笺证本,《王国维遗书》第13册,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
    ③[高丽]李承修:《动安居士集》卷四《宾王录》,杜宏刚、邱瑞中、崔昌源编《韩国文集中的蒙元史料》,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03页下。《鲁布鲁克行纪》,第211页。
    ④成吉思汗、窝阔台汗时,蒙古人初入中原建立官府,曾直接挪用金代官制以左为上,但很快改用蒙古本俗的尚右的方位观。See Igor de Rachewiltz (罗依果),“Personnel and Personalities in North China in theEarly Mongol Period”, Journal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 of the Orient, Vol.9, No.12(Nov.,1966),pp.88-144(pp.125-126, footnote.2).此承台湾中研院史语所洪金富研究员教示,谨致谢忱。
    ①《元史》卷二三《武宗纪二》,第527页。《元史》卷二四《仁宗纪一》,第545页。
    ②《曹元用墓志铭》,拓片见山东省济宁地区文物局:《山东嘉祥县元代曹元用墓清理简报》,《考古》1983年第9期。录文见李恒法、解华英编著《济宁历代墓志铭》,济南:齐鲁书社,2011年,第48—51页。
    ①《元史》卷七四《祭祀志·宗庙上》,第1836—1837页。
    ②《元史》卷七四《祭祀志·宗庙上》,第1841页。
    ③《元史》卷七四《祭祀志·宗庙上》,第1838页。最先提出方案的可能是太常礼仪院经历曹元用(《元史》卷一七二《曹元用传》,第4027页;《曹元用墓志》)。中书右丞相拜住起了上呈下达的作用(《黄金华集》卷二四《中书右丞相赠孚道志仁清忠一德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郓王谥文忠(拜住)神道碑》)。
    ①《元史》卷七《世祖纪四》,第134页。
    ②《元史》卷七四《祭祀志·宗庙上》,第1839页。
    ①(元)李好文:《太常集礼稿序》,《元文类》卷三六,第20页b—22页a。
    ②《元史》卷一七一《吴澄传》,第4013页。
    ①高荣盛:《元代祭礼三题》,《元史浅识》,第105—110页。然高先生将此事定在英宗时(第110页),是为《祭祀志》的编纂疏漏所误。参王慎荣、叶幼泉、王斌:《元史探源》,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第117—118页。
    ①(清)秦蕙田:《五礼通考》卷八三《吉礼·宗庙制度》引胡粹中。
    ②《元史》卷三二《文宗纪一》,第717页。
    ①《元史》卷三三《文宗纪二》,第743页。
    ②《元史》卷三四《文宗纪三》,第754页。《元史》卷三一《明宗纪》,第701页。
    ③《元文类》卷二,第4页a—7页b。
    ④《元史》卷三八《顺帝纪一》,第818—819页。
    ⑤《元史》卷三八《顺帝纪一》,第820页。案,《元史》卷三六《文宗纪五》:元统二年正月己酉,太师右丞相伯颜率文武百官等议,上尊谥曰圣明元孝皇帝,庙号文宗,国言谥号曰札牙笃皇帝,请谥于南郊。三月己酉,祔于太庙。与《顺帝纪》相差一月。今两存之。
    ①《元史》卷三九《顺帝纪二》,第837页。
    ②《元史》卷三九《顺帝纪二》,第838页。案,《宁宗纪》:四年三月辛酉,谥曰冲圣嗣孝,庙号宁宗。四月乙酉,祔于太庙。二者所记时间亦不同。
    ③《元史》卷三五《文宗纪五》,第806页。《元史》卷四〇《顺帝纪三》,第856—857页。
    ①《元史》卷四〇《顺帝纪三》,第869页。
    ①乌兰:《〈蒙古源流〉研究》,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246—247页。
    ②1368年明军压境,顺帝欲弃大都,命太常礼仪院官载太庙神主从皇太子北行,太常礼仪院使陈祖仁等奏曰:“天子有大事出,则载主以行,从皇太子,非礼也。”还守太庙以俟命。城破,陈祖仁等被杀,神主尚在太庙中,盖为明军所得。《元史》卷四七《顺帝纪十》,第986页。《元史》卷一八六《陈祖仁传》,第4277页。
    ③[日]白石典之:《チンギス=ハーン廟の源流》,《东洋史研究》63—4,2005年3月。
    ④王国维:《蒙古札记·烧饭》,《观堂集林》卷一六,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402—403页。
    ①参刘晓:《元史研究》,第184—185页。
    ②高荣盛:《元代祭礼三题》,《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高荣盛:《元代“火室”与怯薛/火者/女孩儿》,《元史浅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年,第69—98页。
    ①阿尔达扎布:《新译集注〈蒙古秘史〉》,第306页,第450页,第455页,第142页。
    ②Wilhelm Radloff, Versuch eines W rterbuch der Türk Dialekte, Vol.2, Hague,1960, p.635-636.[日]村上正二译注《モンゴル秘史》第2册,东京:平凡社,1972年,第119—120页。
    ③G. J. Ramstedt, Kalmückische W rterbuch, Helsinki,1925, p.189.
    ④Antoine Mostaert, Dictionaire Ordos, Pekin,1941, p.308.
    ⑤阿尔达扎布:《新译集注〈蒙古秘史〉》,第455页。
    ①阿尔达扎布:《新译集注〈蒙古秘史〉》,第712页。
    ②《史集》第二卷,余大钧、周建奇译,第68—69页。此译本意义有含混处,据周良霄译本及Thackston英译本略作调整。周良霄译注《成吉思汗的继承者(史集第二卷)》,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92页。W. M. Thackston trans.&annot., Rashiduddin Fazlullah's Jami u t-tawarikh, Harvard UniversityDepartment of Near Eastern Languages and Civilizations,1998,p.328.
    ③《史集》第二卷,余大钧、周建奇译,第325页。周良霄译注《成吉思汗的继承者(史集第二卷)》,第331页。W. M. Thackston trans.&annot., Rashiduddin Fazlullah's Jami u t-tawarikh, p.442.
    ①(元)杨允孚:《滦京杂咏》卷上,知不足斋丛书本,第4页a。
    ②亦邻真:《〈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元史〉辞条》,《亦邻真蒙古学文集》,第891—892页。
    ③《析津志辑佚》,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17—218页。
    ①高荣盛:《元代“火室”与怯薛/火者/女孩儿》,《元史浅识》,第78—79页。
    ①关于翁衮,可参看乌力吉:《翁衮初探》,仁钦道尔吉等编《阿尔泰语系民族叙事文学与萨满文化》,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0,第132—139页。任继愈主编《宗教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第849页。娜仁格日勒:《蒙古族祖先崇拜的固有特征及其文化蕴涵》,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5—82页。
    ②转引自[俄]道尔吉·班札罗夫(Dorji Banzarov,1822-1855):《黑教或称蒙古人的萨满教》,潘世宪译,余大君校,《蒙古史研究参考资料》第17辑,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历史系蒙古史研究室,1965年,第18页。
    ③何高济译《鲁布鲁克东行纪》,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211页。Peter Jackson trans., The Missionof Friar William of Rubruck, Indianapolis/Cambridge: Hackett Publishing,2009, pp.75.
    ①耿昇译《柏朗嘉宾蒙古行纪》,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32页,第33页。余大钧译《普兰·迦儿宾行记》,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3页。
    ②[波斯]拉施特:《史集》第一卷第二分册,余大钧、周建奇译,第323页。
    ③《元史》卷七七《祭祀志六·国俗旧礼》,第1925—1926页。[波斯]拉施特:《史集》第一卷第二分册,余大钧、周建奇译,第323页。耿昇译《柏朗嘉宾蒙古行纪》,第37—38页。
    ①W. M. Thackston trans.&annot., Rashiduddin Fazlullah's Jami u t-tawarikh, p.464.《史集》第二卷,周建奇、余大钧译,第377页。周良霄译注《成吉思汗的继承者(史集第二卷)》,第401页。
    ②[日]宇野伸浩:《モンゴル帝国のオルド》,《东方学》76,1988年7月。
    ①刘迎胜:《西北民族史与察合台汗国史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10—112页。
    ①余大钧、周建奇译《史集》第二卷,第298—299页。W. M. Thackston trans.&annot., RashiduddinFazlullah's Jami u t-tawarikh, p.429.
    ②参孟繁清:《试论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之争》,《元史论丛》第二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67—174页。
    ①《元史》卷六《世祖纪三》,第111页。
    ②刘迎胜:《从北平王到北安王——那木罕二三题》,《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第21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4页。
    ③[波斯]拉施特:《史集》第二卷,余大钧、周建奇译,第313页。
    ④《元朝名臣事略》卷三《枢密句容武毅王》,第48页。
    ⑤[波斯]拉施特:《史集》第二卷,余大钧、周建奇译,第352页。
    ①《元史》卷一二《世祖纪九》,第249页。
    ②《元史》卷一一五《显宗传》,第2894页。
    ③《元史》卷二九《泰定帝纪一》,第637页。
    ④张岱玉:《〈元史·诸王表〉补证及部分诸王研究》,内蒙古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第163页。
    ⑤《元史》卷一〇八《诸王表》,第2736页。刘迎胜:《从北平王到北安王——那木罕二三题》,《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第21辑,第11—12页。
    ①万历《滕县志》卷八《人物传下·武功·元·李元》,滕县史志办1984年影印明万历刻本。柯劭忞将此传记全文采入《新元史》。《新元史》卷一七三《李元传》,北京:中国书店,1988年,第713页。
    ②石晶、吕文:《李元墓志及其史料价值》,《枣庄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张耘、燕燕燕、颜道彩:《李元、塔剌海父子墓志考》,《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①《史集》第二卷,余大钧、周建奇译,第376页。
    ②《元史》卷一一九《玉昔帖木儿传》,第2948页。
    ③《元史》卷三二《文宗纪一》,第709页,致和元年九月文宗即位诏。
    ④《元史》卷二九《泰定帝纪一》,第637页。
    ①《元史》卷三一《明宗纪》,第694页。
    ②[日]箭内亘:《蒙古の国会即ちにクリルタイ就いて》,《史学杂志》第28篇第4、5、7号,1917年。陈捷、陈清泉汉译,《元朝制度考》,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第121页。
    ③[日]野口周一:《元朝泰定帝の正統性について》,平成二年度科学研究費補助金総合研究(A)研究成果報告書《中国史における正統と異端》(二),1991年,第72—86页。
    ①《元史》卷四三《顺帝纪六》,第912页。
    ②《元史》卷三〇《泰定帝纪二》,第677页。
    ③《明太祖实录》卷一八三,第2757页。
    ④张岱玉:《〈元史·诸王表〉补证及部分诸王研究》,内蒙古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第36页。
    ①(元)周伯琦:《近光集》卷二《立秋日书事五首》,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元)虞集:《张宗师墓志铭》,《道园学古录》卷五〇,四部丛刊本,第13页a。(元)袁桷:《有元开府仪同三司上卿辅成赞化保运玄教大宗师张公家传》,《清容居士集》卷三四,四部丛刊本。《元史》卷二〇二《释老传·张留孙传》,第4527页。
    ①(宋)严光大:《祈请使行程记》,(元)刘一清:《钱塘遗事》卷九,武林掌故丛编本。
    ①《元史》卷九《世祖纪六》,第182页。
    ②史卫民:《元代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286页。引文误作“罘罟”。
    ③陈高华、史卫民:《元大都上都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29—230页。
    ④(宋)严光大:《祈请使行程记》,(元)刘一清:《钱塘遗事》卷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据嘉庆洞庭扫叶山房席氏校订本影印),第218页。
    ①《析津志辑佚》,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16页。
    ①《元史》卷一〇六《后妃表》,第2703页。
    ①《鲁布鲁克东行纪》,何高济译,第293—294页。
    ②《史集》第二卷,周建奇、余大钧译,第366页。
    ①(元)许有壬:《勅赐崇源寺碑》,《至正集》卷四六,第223页。
    ②(元)许有壬:《勅赐崇源寺碑》、《勅赐顺圣寺碑》,《至正集》卷四六,第223—225页。
    ③参李治安师:《〈元史·食货志三·岁赐〉笺注》,《元代分封制度研究(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384—535页。
    ①《元史》卷九〇《百官志六》,第2294页。
    ②《元史》卷九〇《百官志六》,第2289—2291页。以下未标出处者皆出此。
    ①《元史》卷一〇六《后妃表》,第2697—2699页。
    ①邵循正:《〈元史〉、拉施特〈集史·蒙古帝室世系〉所记世祖后妃考》,原载《清华学报》1936年第4期,此据《邵循正历史论文集》,第4页。
    ②《元史》卷八九《百官志五》,第2271—2272页。
    ①(元)许有壬:《勅赐崇源寺碑》、《勅赐顺圣寺碑》,《至正集》卷四六,第223—225页。
    ②刘晓:《成吉思汗公主皇后杂考》,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编《民族史研究》第五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第15—21页。
    ③《元史》卷五一《五行志二》,第1099页。
    ①《元史》卷一〇六《后妃表》,第2697页。
    ②《元史》卷二七《英宗纪一》,第605页。
    ①《元史》卷二九《泰定帝纪一》,第645页。
    ②《元史》卷三三《文宗纪一》,第720页。
    ①《元史》卷三三《文宗纪二》,第738页。
    ②《元史》卷三四《文宗纪三》,第749页。
    ③《元史》卷三四《文宗纪三》,第755页。
    ④《元史》卷三五《文宗纪四》,第785页。
    ⑤《元史》卷二〇五《奸臣传·哈麻传》,第4582页。
    ⑥《元史》卷一一四《后妃传一》,第2877页。
    ①《元史》卷三七《宁宗纪》,第813页。
    ②《元史》卷一一四《后妃传一》,第2878页。
    ③《元史》卷三七《宁宗纪》,第813页。
    ④《元史》卷九五《食货志四》,第2460页。
    ①方龄贵:《元史纂修考》,《元史丛考》,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第38页。
    ②(元)王士点:《禁扁》丁,清康熙栋亭藏书十二种本,第6页a。
    ①高荣盛:《元代“火室”与怯薛/火者/女孩儿》,《元史浅识》,第98页,第79页。
    ①《元史》卷二九《泰定帝纪一》,第649页。
    ②《元史》卷四〇《顺帝纪三》,856页。
    ③《元史》卷三四《文宗纪三》,第749页。
    ④《元史》卷二〇五《奸臣传·哈麻传》,第4582页。
    ⑤《元史》卷一四四《福寿传》,第3441页。
    ⑥《元史》卷二〇一《任速哥传》第4236页。
    ①(元)童梓:《加封圣号颁降宣命记》,(清)于敏中等编纂《日下旧闻考》卷五〇,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794—795页。
    ①《析津志辑佚》,第106页。案,这条史料原附于“南城坊有唐卢龙节度使刘怦碑……”条之后,实际二者记事毫无关联,且斡耳朵绝无可能在南城坊,故应断为二条。
    ②《张光弼诗集》卷三,四部丛刊本,第18页b。
    ③关于《元史·食货志·岁赐》,可参阅李治安师:《〈元史·食货志三·岁赐〉笺注》,《元代分封制度研究(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384—535页。
    ①《元史》卷九五《食货志三·岁赐》,第2417页。
    ②《元史》卷九五《食货志三·岁赐》,第2424页。
    ①《元史》卷四《世祖纪一》,第69页。
    ①亦见《元史》卷二九《泰定帝纪一》,第660页。
    ②《张光弼诗集》卷三,第18页b。
    ③《元史》卷七七《祭祀志六·国俗旧礼》,第1924页。
    ①《析津志辑佚》,第115页。标点略有改动。
    ①阿尔达扎布:《新译集注〈蒙古秘史〉》,第119页。
    ①《十善福白史册》(蒙古文),留金锁整理,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年。参吴柏春、鲍音:《〈十善福经白史〉浅译注析》,《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1988年第4期,第39页。
    ②赛因吉日嘎拉:《蒙古族祭祀》,赵文工译,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00—176页。
    ③额尔登泰、乌云达赉、阿萨拉图:《〈蒙古秘史〉词汇选释》,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08页。
    ④娜仁格日勒:《蒙古族祖先崇拜的固有特征及其文化蕴涵》,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04—105页。
    ①阿尔达扎布:《新译集注〈蒙古秘史〉》,第541页,第737页。
    ②额尔登泰、乌云达赉、阿萨拉图:《〈蒙古秘史〉词汇选释》,第107—108页。
    ③[日]小泽重男:《元朝秘史全释》(下册),1986年,第15页。
    ④阿尔达扎布:《新译集注〈蒙古秘史〉》,第602页,第620页。
    ⑤娜仁格日勒:《蒙古族祖先崇拜的固有特征及其文化蕴涵》,第120页。
    ①《元史》卷三四《文宗纪三》,第768页
    ②《至正条格》(校注本)《断例》卷一《卫禁·肃严宫禁》,首尔:韩国学中央研究院,2007年,第168页。
    ①《元史》卷一七五《张珪传》,第4079页。
    ②《元史》卷二〇五《奸臣传·哈麻传》,第4582页。
    ①Paul Ratchenevsky,"über den mongolischen Kult am Hofe der Grosskhane in China", in Louis Ligeti ed.,Mongolian Studies, Amsterdam,1970, pp.417-443.
    ②如陈得芝主编《中国通史·元代卷》(上)第十二章《元代的礼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018—1038页。第1021—1022页。陈高华、史卫民:《中国风俗通史·元代卷》,第388—389页。
    ③[日]乙坂智子:《元大都の游皇城——“与民同乐”の都市祭典》,今谷明编《王权と都市》,京都:思文阁出版,2008年,第170—208页。
    ①《元史》卷九二《百官志八》,第2330页。
    ①《元史》卷七《世祖纪四》,第136页。
    ②《元典章》卷七《吏部一·职品·拾存备照杂职·正四品》,续修四库全书本,第87页上。
    ③[日]丹羽友三郎:《元朝の諸監についての一研究》,原载《法制史研究:法制史學會年報》20,1970年,第111—131页。余大钧汉译《关于元代诸监的一些研究》,《北方民族史与蒙古史译文集》,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691—721页。
    ④《元史》卷二三《武宗纪二》,第521页。卷二四《仁宗纪一》,第543页,第545页,第553页。卷四〇《顺帝纪三》,第853页,第854页。
    ⑤《元史》卷四〇《顺帝纪三》,第863页。柯劭忞:《新元史》卷六一《百官志七·司禋监》言“至元六年置司禋监。至大元年罢”。柯氏可能是将顺帝至元六年与世祖至元六年混淆了,其说不足采信。
    ①《元史》卷七三《祭祀志二·郊祀下》,第1809页。《元史》卷七四《祭祀志三·宗庙上》,第1849页。
    ①《元史》卷七三《祭祀志二·郊祀下》,第1811页,第1823—1825页。《元史》卷七四《祭祀志三·宗庙上》,第1851—1853页。《元史》卷七五《祭祀志四·宗庙下》,第1851—1853页,第1862—1863页,1871—1872页。
    ②(元)姚燧:《牧庵集》卷一三《皇元高昌忠惠王神道碑铭并序》,四部丛刊本,第9页b。《全元文》第9册第550页收入此文时标点误作“马湩、酹郊、燔肉、告神”。周清澍先生已纠其谬。周清澍:《元代文献辑佚中的问题——评〈全元文〉1—10册》,《元蒙史札》,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44页。
    ①(元)周伯琦:《近光集》卷二《立秋日书事五首》,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元史》卷三九《顺帝纪二》,第841页。
    ③(清)曾廉:《元书》卷一五,清宣统三年刻本。
    ④阿尔达扎布:《新译集注〈蒙古秘史〉》,第109页。
    ⑤T. D. Skrynnikova,“Sülde—The Basic Idea of the Chinggis-Khan Cult”, in Acta Orientalia AcademiaeScientiarum Hungaricae,47,1992/1993, pp.51-59.
    ⑥阿尔达扎布:《新译集注〈蒙古秘史〉》,第123—124页。举着旄纛,蒙古语tuqla iu,旁译作“莫头拿着”。莫头为英头之误,即缨头。《蒙古秘史词汇选释》,第264—265页。
    ①阿尔达扎布:《新译集注〈蒙古秘史〉》,第309页。
    ②阿尔达扎布:《新译集注〈蒙古秘史〉》,第386—387页。《元史》卷一《太祖纪》,第13页。
    ③赛因吉日嘎拉:《蒙古族祭祀》,赵文工译,第177—234页。See Elisabetta Chiodo,“The Black Standard(qara sülde) of inggis Qaγan in Baruun Xüree”, in Ural-Altaische Jahrbücher,15,1997/1998, pp.250-254.Elisabetta Chiodo,“The White Standard of Chinggis Khaan (aγan tug) of the aqar Mongols of üüsinBanner”, in Ural-Altaische Jahrbücher16,1999/2000, pp.232-244.
    ④(元)虞集:《上都留守贺惠愍公庙碑》,《道园学古录》卷一三。
    ⑤《元史》卷七九《舆服志二·仪仗》,第1957页。另参同卷“马鼓”条,第1974页.
    ⑥(元)张昱:《张光弼诗集》卷三,第12页b。
    ①阿尔达扎布:《新译集注〈蒙古秘史〉》,第430页,第511页。
    ②阿尔达扎布:《新译集注〈蒙古秘史〉》,第185页,第354页。
    ③《元史》卷四《世祖纪一》,第58页,第61页。
    ④《元史》卷三《宪宗纪》,第50页。
    ①柯劭忞认为以上三条史料是“蒙古军礼之仅见者”。《新元史》卷八三《礼志十·祃牙祭旗鼓》。
    ②(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卷一二《王制》,龚抗云整理,王文锦审定,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35页。
    ③邵鸿:《祃祭考》,台湾《历史月刊》2002年第7期。
    ④《宋史》卷一二一《礼志二十四·军礼·祃祭》。
    ⑤《元史》卷一四六《耶律楚材传》,第3456页。
    ⑥(元)张昱:《张光弼诗集》卷三,四部丛刊本,第18页b。
    ①(元)虞集:《张宗师墓志铭》,《道园学古录》卷五〇,四部丛刊本,第13页a。(元)袁桷:《有元开府仪同三司上卿辅成赞化保运玄教大宗师张公家传》,《清容居士集》卷三四,四部丛刊本。《元史》卷二〇二《释老传·张留孙传》,第4527页。
    ②《元史》卷三三《文宗纪二》,第739页,第745页。
    ③[朝鲜]郑麟趾:《高丽史》卷八九《列传二·后妃二·齐国大长公主》,韩国奎章阁藏本,第1页a—b。
    ④《元史》卷二九《泰定帝纪一》,第656页。
    ①(元)张昱:《张光弼诗集》卷三,第12页b。
    ②王国维:《东山杂记》卷一《中霤》,赵利栋辑校《王国维学术随笔》,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8—9页。此书系辑录而成,间有讹别之字,学者已有订正,参姜福杰:《王国维〈东山杂记〉校记》,张本义主编《白云论坛》第一卷,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
    ③降神附体所产生的迷狂状态,是北亚、东北亚萨满教最突出的特征。世界宗教学巨子伊利亚德在其经典著作《萨满教——古老的迷狂术》中,将脱魂状态下的迷狂作为萨满教的特征。然而研究北亚、东北亚萨满的学者更倾向于将降神附体作为该地域萨满教的特征。伊利亚德书法文原版出版于1951年,此据英译本:Mircea Eliade, Shamanism: Archaic Techniques of Ecstasy, English trsanlated by William R.Trask, NewYork: Pantheon,1964.参考姜德顺述评,载郭淑云主编《萨满文化研究》第1辑,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97—212页。[日]小松和彦:《灵魂附体型萨满教的危机——关于萨满教研究的现状与未来的探讨》,金香、色音主编《萨满信仰与民族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278—292页。
    ④《元史》卷二九《泰定帝纪一》,第657页。
    ⑤《永乐大典》,第7650页下。
    ①(元)张昱:《张光弼诗集》卷三,第13页a。
    ②陈高华、史卫民:《中国风俗通史·元代卷》,第386—387页。
    ③乌丙安:《神秘的萨满世界:中国原始文化根基》,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89年,第233—234页。色音:《蒙古族萨满教的文化人类学考察》,黄强、色音:《萨满教图说》,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第71页。
    ④[朝鲜]郑麟趾:《高丽史》卷八九《列传二·后妃二·齐国大长公主》,韩国奎章阁藏本,第1页b。
    ⑤《元史》卷七七《祭祀志六·国俗旧礼》,第1924—1925页。
    ①[法]伯希和:《高丽史中之蒙古语》,冯承钧编译《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二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第67—68页。
    ①《元史》卷七四《祭祀志三·宗庙上·亲祀仪·四曰省牲器》,第1849页。《元史》卷七五《祭祀志四·宗庙下·摄祀仪·九曰祭马湩》,第1872页。
    ②《元史》卷七四《祭祀志三·宗庙上》,第1841—1842页。
    ①《元史》卷七四《祭祀志三·宗庙上》,第1842页。
    ①《元史》卷七四《祭祀志三·宗庙上》,第1841页。
    ②《元史》卷七四《祭祀志三·宗庙上》,第1842页。
    ①《元史》卷七二《祭祀志一·郊祀上》,第1781页。
    ②《元史》卷七七《祭祀志六·国俗旧礼》,第1924—1925页。
    ①《元史》卷九〇《百官志六》,第2294页,第2292页,第2284—2285页。
    ②《析津志辑佚》,第214页。
    ③(元)程钜夫:《雪楼集》卷二一,元人珍本文集汇刊本,第796页。
    ④刘之光:《元代大护国仁王寺与西镇国寺位置的商榷》,《北京文博》2002年第1期。
    ⑤(元)王恽:《秋涧集》卷二八《镇国寺观迎佛》,第425页上。(元)王恽:《玉堂嘉话》卷四“镇国寺栢上生芝”条,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14页。(元)周南瑞编《天下同文集》卷四《迎佛会歌》,雪堂丛刻本,第26页a。《佛祖历代通载》卷二二“帝命皇后娘娘镇国寺行香”条,《大正藏》第49册,第722页。
    ①[波斯]拉施特:《史集》第一卷第一分册,余大钧、周建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317页。
    ②W. M. Thackston trans.&annot., Rashiduddin Fazlullah's Jami u t-tawarikh, Harvard University Departmentof Near Eastern Languages and Civilizations,1998, p.109.
    ①[波斯]拉施特:《史集》第一卷第一分册,第224页。
    ②周良霄:《元史北方部族表》,《中华文史论丛》2010年第1期。
    ①Paul Pelliot, Recherches sur les chrétiens d'Asie centrale et d'Extrême-Orient I, Paris,1973, pp.208-209.
    ②邱树森:《元代基督教在蒙古克烈、乃蛮、汪古地区的传播》,《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2年第2期。
    ③关于爱薛的研究,主要有陈垣:《元也里可温考》,北京:商务印书馆,1924年,第23—24页。翁独健:《爱薛传研究》,哈佛大学博士论文,1938年。翁独健:《新元史、蒙兀儿史记爱薛传订误》,《史学年报》1940年第2期。刘元珠:《翁撰〈爱薛传研究〉及其它》,郝时远、罗贤佑主编《蒙元史暨民族史论集纪念翁独健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15—19页。韩儒林:《爱薛之再探讨》,《穹庐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93—108页。
    ④(元)程钜夫:《雪楼集》卷五,第243页。
    ①[法]伯希和:《蒙古与教廷》,冯承钧译,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信件摘译见第31页,SpeculumHistoriale该章译文见第40—41页,伯希和考证见第50—51页。
    ②何高济译《鲁布鲁克东行纪》,第293—294页。
    ③何高济译《鲁布鲁克东行纪》,第305页。Peter Jackson trans., The Mission of Friar William of Rubruck,Indianapolis/Cambridge: Hackett Publishing,2009, pp.241-242.
    ①(元)郑玉:《师山集》卷六,明嘉靖刻补后印本,第4页a。
    ①韩儒林:《蒙古氏族札记二则》,《穹庐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55页。
    ②姚大力先生译为“原基论”。关于此理论的评述,参姚大力、孙静:《“满洲”如何演变为民族——论清中叶前“满洲”认同的历史变迁》,《社会科学》2006年第7期,收入姚大力《北方民族史十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8—63页。
    ③鲁西奇:《“帝国的边缘”与“边缘的帝国”》,《清华元史》第一辑,第467—468页。
    ①亦邻真:《中国北方民族与蒙古族族源》,原载《内蒙古大学学报》1979年第3—4期,收入氏著《亦邻真蒙古学文集》,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544—582页。
    ①Paul Pelliot,“Une tribu méconnu des Naiman: Les B t kin,” T’oung Pao37(1943-44), pp.35-71.
    ②黄时鉴:《元代乃蛮是蒙古而非色目考》,中国蒙古史学会编《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3)》,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5页。
    ③萧启庆:《元代蒙古人的汉学》,《蒙元史新研》,台北:允晨文化,1994年,第102页注17。
    ④《元史》卷一三五《和尚传》,第3288页。
    ⑤(元)元明善:《清河集》卷六,藕香零拾本,第7页下。立石时间据《湖北金石志》卷一三,《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16册,第12208页上。
    ⑥萧启庆:《元统元年进士录校注》,《食货月刊》复刊第13卷第1、2、3、4期。
    ①罗振玉:《金石萃编未刻稿》卷下,《历代碑志丛书》第8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影印民国七年(1918)石印本,第564页上。
    ②(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一《氏族》,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2—13页。
    ③《元典章》卷八,点校本,第257页。
    ④《元典章》卷四九,点校本,第1655页。
    ⑤《元史》卷八二《选举志二·铨选法上》,第2052页。
    ①《恒山志》,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霍山志》,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薛增福、王丽敏主编《曲阳北岳庙》,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0年。
    ②吴德升主编:《东镇沂山》,临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临朐委员会,1991年。潘心德主编:《东镇沂山》,济南:济南出版社,1998年。
    ③陈垣编纂,陈智超、曾庆瑛校补:《道家金石略》,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
    ④[日]樱井智美:《クビライ華北支配の一形象——懷孟地區の祭祀と教育》,《駿台史学》124(2005,3)。[日]樱井智美:《元代の北嶽廟祭祀とその遂行者たち》,气贺泽保规编《中国石刻资料とその社会——北朝隋唐を中心に》,东京:汲古书院,2007年,第113—142页。
    ⑤[日]饭山知保、井黑忍、舩田善之、小林隆道:《北镇访碑行报告(附北镇访碑行现存确认金元碑目录)》,《史滴》第28号,2006年。
    ⑥张孝友主编:《沂山石刻》,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9年。
    ①巫鸿:《五岳的冲突——历史与政治的纪念碑》,《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616—641页。
    ①参王元林:《国家祭祀与海上丝路遗迹——广州南海神庙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5页。
    ①石泉:《古文献中的“江”不是长江的专称》,《文史》1979年第6辑。
    ②参詹鄞鑫:《神灵与祭祀——中国传统宗教综论》,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67页。
    ①“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岱宗,泰山也。柴,望秩于山川。遂见东后。东后者,诸侯也。合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贽。五月,巡狩至南岳。南岳,衡山也。八月,巡狩至西岳。西岳,华山也。十一月,巡狩至北岳。北岳,恒山也。皆如岱宗之礼。中岳,嵩高也。五载一巡狩。”《汉书》卷二五《郊祀志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191页。
    ②朱凤瀚:《商人诸神之权能与其类型》,吴荣曾主编:《尽心集——张政烺先生八十庆寿论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57—79页。
    ③田天:《秦代山川祭祀格局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1年第2期。
    ①《汉书》卷二五《郊祀志下》,第1249页。
    ①《史记》卷二八《封禅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375页。
    ②参王元林:《国家祭祀与海上丝路遗迹——广州南海神庙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51页。
    ③《隋书》卷七《礼仪志二》,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40页。
    ①《隋书》卷七《礼仪志二》,第140页。
    ②《旧唐书》卷二四《礼仪志四》,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910页。
    ③(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八三《郊社十六·祀山川》,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758页。参王元林、张目:《国家祭祀体系下的镇山格局考略》,《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第1期。
    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三,太祖开宝五年(972)七月,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参[日]櫻井智美:《クビライ華北支配の一形象——懷孟地區の祭祀と教育》,《駿台史学》124(2005,3);以及[日]櫻井智美:《元代の北嶽廟祭祀とその遂行者たち》,氣賀澤保規編《中國石刻資料とその社會——北朝隋唐を中心に》,东京:汲古书院,2007年9月,第113—142页。
    ②《宋史》卷一〇二《礼志·吉礼五·岳镇海渎之祀》,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2485页。
    ③《宋史》卷一〇二《礼志·吉礼五·岳镇海渎之祀》,第2488页。
    ④《大金集礼》卷三八《沿祠杂录》,光绪二十一年广雅书局刊本,第2页a。
    ①《金史》卷三四《礼志七·岳镇海渎》,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810页。《大金集礼》卷三四《岳镇海渎》,第1—5页。
    ②《金史》卷三四《礼志七·岳镇海渎》,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810页。
    ③《金史》卷三五《礼志八·祈禜》,第825—826页。
    ①[瑞典]多桑:《多桑蒙古史》,冯承钧译,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0页。
    ②郑君雷:《论历史上北方游牧民的山岳崇拜》,王建新、刘昭瑞编著《地域社会与信仰习俗——立足田野的人类学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14—322页。
    ③[俄]道尔吉·班札罗夫:《黑教或称蒙古人的萨满教》,潘世宪译,余大君校,《蒙古史研究参考资料》第17辑,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历史系蒙古史研究室,1965年,第12页。
    ④[意]图齐、[德]海西希:《西藏和蒙古的宗教》,耿昇译,王尧校订,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496—508页。
    ①阿尔达扎布:《新译集注〈蒙古秘史〉》,第499—500页。
    ①阿尔达扎布:《新译集注〈蒙古秘史〉》,第713—714页,第813页。札奇斯钦《蒙古秘史新译并注释》,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79年,第431页注四。余大钧将“山川之神”直译为“土地神、水神”(余大钧译注《蒙古秘史》,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73页)。
    ②《元史》卷七六《祭祀志五》,第1900页,第1902页。
    ③黄时鉴:《元代的礼俗》,《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11期,1987年,后收入陈得芝主编《中国通史·元代卷》(上)第十二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018—1038页。那木吉拉:《中国元代习俗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96—197页。
    ①《元史》卷七六《祭祀志五》,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1900—1901页。亦见《元典章》卷三《圣政二·崇祭祀》,续修四库全书影印元刊本,第54—55页;以及(元)阎复:《加封五岳四渎四海诏》,《元文类》卷九,四部丛刊本。
    ②(元)张好古:《洞元虚静大师申公提点墓志铭》,(元)李道谦编:《甘水仙源录》卷八,《道藏》第19册,北京、上海、天津: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793页下。
    ①(元)张好古:《洞元虚静大师申公提点墓志铭》,《甘水仙源录》卷八,《道藏》第19册,第794页上。
    ②(元)李道谦:《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卷下《洞真真人》,《道藏》第19册,第538页下。
    ①《祭五台山妙应孙真人文》,陈垣编纂,陈智超、曾庆瑛校补:《道家金石略》,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1078页。
    ②(元)王恽:《故真靖大师卫辉路道教提点张公墓碣铭》,《秋涧集》卷六一,元人文集珍本丛刊本,第199页上。
    ③孙克宽:《太一教考》,《大陆杂志》第14卷第6期(1957)。
    ①参看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第三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68—270页。
    ②《太清宫懿旨碑》(1247年),国家图书馆藏拓片,编号:各地1918。碑文起首:“长生天的气力里,谷裕皇帝福荫里,唆鲁古唐妃懿旨”。唆鲁古唐妃即唆鲁禾帖尼。
    ③《重阳延寿宫牒》,《道家金石略》,第768页。
    ④参[日]高桥文治:《モンゴル时代全真教文书研究(二)》,《追手门学院大学文学部纪要》32(1997),其中有《重阳延寿宫牒》(高桥文中称之为《泾阳重阳延寿宫给文》)的详细注译。
    ①(元)徒单公履:《冲和真人潘公神道之碑》,《甘水仙源录》卷五,《道藏》第19册,第762页中。
    ②(元)王鹗:《玄门掌教大宗师真常真人道行碑铭》,《甘水仙源录》卷三,《道藏》第19册,第794页上。另参《重修真君观碑》,光绪《重修曲阳县志》卷一三,清光绪三十年刻本;《重修终南山上清太平宫记》,《道家金石略》,第518—521页。
    ③(元)徒单公履:《冲和真人潘公神道之碑》,《甘水仙源录》卷五,《道藏》第19册,第762页中。(元)王鴋:《洞玄子史公道行录》,《甘水仙源录》卷八,《道藏》第19册,第789页上。(元)魏初:《重修磻溪长春成道宫记》,《青崖集》卷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98册。
    ①《敕建普天黄箓大醮碑》,《道家金石略》,第516—517页。
    ②(元)王恽:《故真靖大师卫辉路道教提点张公墓碣铭》载:“癸丑(宪宗三年,1253)冬,诏天下名师赴燕长春宫修罗天清醮,公(张善渊)奏五代贞常真人(李居寿)与会。”案,王恽将“普天大醮”误记为“罗天清醮”,有碑文可证其误,见《道家金石略》,第516—517页。
    ③(元)张好古:《洞元虚静大师申公提点墓志铭》,《甘水仙源录》卷八,《道藏》第19册,第794页上。
    ④(元)王恽:《故真靖大师卫辉路道教提点张公墓碣铭》,《秋涧集》卷六一,第199页下。
    ⑤周郢:《全真道与蒙元时期的五岳祀典》,刘凤鸣主编:《丘处机与全真道:丘处机与全真道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第284—292页。
    ⑥(元)释祥迈:《至元辨伪录》卷三,《大正藏》卷五二,日本大正一切经刊行会,1934年。
    ①可参看陈垣:《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第47—54页,北平:辅仁大学1941年版;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第三卷,第216—242页;以及[日]中村淳:《モンゴル時代の道佛论争--クビライの中国支配への道》,《东洋学报》75—3(1994)。
    ②(元)郝经:《二履辨》,《陵川集》卷二〇,《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91册,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658页。
    ③《道家金石略》,第865页。
    ④[日]樱井智美:《〈创建开平府祭告济渎记〉考释》,李治安主编:《元史论丛》第10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刘晓对此问题也有涉及,参刘晓:《元代大道教玉虚观系的再探讨——从两通石刻拓片说起》,《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1期。
    ①《金史》卷三四《礼志七·岳镇海渎》,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810页。
    ②《终南山重阳万寿宫于真人碑》,碑石现存陕西户县重阳宫。刘兆鹤、王西平编著《重阳宫道教碑石》收有拓片以及录文,题为《洞真于真人道行碑并序》(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年,第8页[拓片],第68页[录文])。此碑尚有拓片一种,见《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第48册,第15页。汧阳县玉清宫亦有于善庆碑,文同而书丹、刻石者异,拓片见《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第50册,第140页。(元)杨奂:《终南山重阳万寿宫洞真于真人道行碑》,(元)李道谦编《甘水仙源录》卷三,《道藏》第19册,第538页下。
    ①《元史》卷七六《祭祀志五》,第1900页,第1902页。
    ①(明)王圻:《续文献通考》卷七四《郊社十·祀山川》。
    ②《元史》卷七六《祭祀志五》,第1900页。
    ③《祭鹊山神应王庙记》,《道家金石略》,第1090—1091页。
    ④《祭济渎记》,(清)钱大昕:《潜研堂金石文跋尾》卷一八,《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25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7年,第18976页。
    ①《元史》卷一六八《许国祯传》,第3963页。
    ②《故普济大师刘公道行碑铭》,《秋涧集》卷五三,第135页下。
    ③《大朝投龙记》,《道家金石略》,第562页。《济祠投龙简灵应记》,《道家金石略》,第572—573页。
    ④《御香天坛投简感应碑》,中原石刻艺术馆编《河南碑志叙录(二)》,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97
    ①(元)潘昂霄:《金石例》卷一〇《史院纂修凡例·岳渎降香》:“某日遣使持香祠五岳四渎后土,如衡山始入版图、东海南海始遣使,皆书。至岳渎海加封,则先书加五岳四渎四海封号,某神加某号,详书之毕,却书分遣使臣奉制辞香币祠于庙所。如西海北海附祭,亦合书于初年,后不复书。或专遣一使遍行,则特书。”《石刻史料新编》第三辑第39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6年,第569页下。
    ②参[日]中村淳:《モンゴル时代の道佛论争——クビライの中国支配への道》,《东洋学报》75—3,1994年。
    ③《元史》卷一三《世祖纪十》,第264页。
    ①[日]高橋文治:《張留孫の登場前夜——発給文書から見たモンゴル時代の道教》,《東洋史研究》56—1(1997年)。
    ②参[日]高橋文治:《張留孫の登場前夜——発給文書から見たモンゴル時代の道教》,《東洋史研究》56—1(1997年)。
    ①《元史》卷一六《世祖纪十三》,第354页。
    ②《皇太子燕王嗣香碑记》,《道家金石略》,第1102页。《元史》卷七《世祖纪四》,第140页。
    ③《重阳延寿宫牒》,《道家金石略》,第768页。
    ①(元)王恽:《中堂事记》(上),《秋涧集》卷八〇,第369页上。
    ②《元史》卷七《世祖纪四》载:“敕燕王遣使持香旛,祠岳渎、后土、五台兴国寺。”(第140页)《皇太子燕王嗣香碑记》亦有“代命”之语(《道家金石略》,第1102页)。
    ①《道家金石略》,第828页,亦见《吴文正公集》卷二六,台湾元人文集珍本从刊本,第462—464页。
    ②《道家金石略》,第827—829页。碑文云,时张清志33岁。张清志之生卒年无法确考,然据碑文,张清志26岁至33岁间七祖李德和卒,案,李德和卒于至元十九年(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第三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51页),故张清志33岁之年应在至元十九到至元二十四年之间。
    ③《皇子北安王降香记》(至元二十三年),《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第48册,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00页。《皇子北安王降香记》(至元二十四年)(存目),黄叔璥:《中州金石考》卷五,《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18册,第13704页下。
    ④(元)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卷一《丞相东平忠宪王》,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96年,第12页。
    ⑤关于那木罕僭祭岳渎事件,参刘迎胜《从北平王到北安王——那木罕二三题》,《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第21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24—26页。
    ⑥[波斯]拉施特著,余大钧、周建奇译:《史集》第二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352页。
    ①《元史》卷一九《成宗纪二》,第411页,第417页。
    ②《元典章》卷三《圣政二·崇祭祀》,续修四库全书影印元刊本,第54页下。
    ①《元史》卷七六《祭祀志五》,第1902页。标点作“东岳、镇、海渎”、“南岳、镇、海渎”、“西岳、镇、海渎”、“北岳、镇、海渎”,笔者以为欠妥。将“岳”、“镇”单列,而将“海渎”合为一词,意义不通。“岳镇海渎”是一个整体名词,不可用顿号间隔开。因此,作“东岳镇海渎”、“南岳镇海渎”、“中岳镇”、“西岳镇海渎”、“北岳镇海渎”较为妥帖。
    ①《元史》卷七六《祭祀志五》,第1900—1901页。亦见于《元典章》卷三《圣政二·崇祭祀》,续修四库全书影印元刊本,第54—55页;以及(元)阎复《加封五岳四渎四海诏》,《元文类》卷九。
    ①《代祀南海庙记》碑阴,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一五《金石略》,续修四库全书影印一九三四年商务印书馆影印清道光二年刻本,第538页上。
    ②《元典章》卷三〇《礼部三·祭祀·霖雨不止享祭》,续修四库全书本,第323页上。
    ①(元)王恽:《冬旱请祈雪事状》,《秋涧集》卷八九,第450—451页。
    ①《元史》卷九《世祖纪六》,第182页。(元)刘敏中:《平宋录》卷中,守山阁丛书本,第11页a。
    ②《元史》卷一一五《裕宗传》,第2889页。
    ③《元史》卷九《世祖纪六》,第184页。
    ①《皇太子燕王嗣香碑记》,《道家金石略》,第1102页。
    ②《本纪》作三月壬子,“三月壬子”重出,误,故从《祭祀志》。
    ①(元)刘源:《祀恒岳记》,光绪《重修曲阳县志》卷一三,清光绪三十年刻本,第93—96页。拓片见《北京图书馆藏石刻拓本汇编》第50册,第77页。
    ②《经世大典·礼典总序·岳镇海渎》,《元文类》卷四一。
    ③《析津志辑佚》,第59页。
    ④《南村辍耕录》卷二四“木冰”条,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5页。
    ⑤(元)李好文:《重修河渎庙》,光绪《永济县志》卷一七,清光绪十二年刻本。
    ①(明)王圻:《续文献通考》卷七四《郊社十·祀山川》。
    ②《代祀南海庙记》,同治《番禺县志》卷三〇,清同治十年刻本,第19—20页。
    ①《元典章》卷三《圣政二·崇祭祀》。
    ①(元)张光大:《救荒活民类要》不分卷“祷祀”条,明刻本。
    ②《大唐开元礼》卷三《祈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32页。
    ①(元)虞集:《诏使祷雨诗序》,《道园类稿》卷一九。
    ②周郢:《全真道与蒙元时期的五岳祀典》,刘凤鸣主编:《丘处机与全真道:丘处机与全真道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284—292页。
    ③《析津志辑佚》,第59页。
    ④(元)刘源:《祀恒岳记》,光绪《重修曲阳县志》卷一三,第94页b。
    ①《元史》卷一六四《焦养直传》,第3860页。
    ②(元)虞集:《代祀西岳至成都作》,《道园学古录》卷三。(元)萨都剌:《次韵送虞先生入蜀代祀》,《萨天锡诗集》,四部丛刊本。(元)马祖常:《和袁伯长待制送虞伯生博士祠祭岳镇江河后土》,《石田文集》卷三,第565页下。
    ③《元史》卷一九〇《儒学传二·周仁荣传》,第4347页。《元祭南镇昭德顺应王碑》,《两浙金石志》卷一六,《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14册,第10594页。
    ④《代祀北镇之记》,《满洲金石志》卷四,第17319页。
    ⑤(元)黄溍:《翰林侍讲学士中奉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同知经筵事追封豫章郡公谥文安揭公神道碑》,《黄金华集》卷二六,四部丛刊本。《南镇代祀记》(后至元五年),《越中金石记》卷九,《石刻史料新编》第二辑第10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9年,第7326页。
    ⑥(元)周伯琦:《近光集》卷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⑦(元)王沂:《祀济渎北海记》,《伊滨集》卷一八,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⑧《祀中镇崇德应灵王记》,《霍山志》,第171页。
    ⑨《祀南海王记》,同治《番禺县志》卷三〇,第7页。
    ⑩《御香碑记》,《满洲金石志》卷四,第17318页。《登极祀岳碑》,光绪《重修曲阳县志》卷一三,第78页a。《皇帝登宝位祀北岳记》,《道家金石略》第1161页;光绪《重修曲阳县志》卷一三,第80页。《泰定代祀记》,《道家金石略》,第1160页。
    ①《代祀南海王记》(泰定四年),同治《番禺县志》卷三〇,第11—12页。
    ②《代祀北镇碑》,《满洲金石志》卷五,第17338页。
    ③(元)虞集:《道园学古录》卷四六《送赵虚一奉祠南海序》。
    ④(元)吴澄:《吴文正公集》卷一三《吴闲闲宗師诗序》,元人文集珍本丛刊本,第247页。
    ①《中兴路创建九老仙都观记》,《道家金石略》,第959页。
    ②《重修终南山上清太平宫记》,《道家金石略》,第518—821页。
    ③《元史》卷一一五《裕宗传》,第2889页。
    ①《元典章》卷二八《礼部一·迎送·迎接》,续修四库全书本,第307页上。
    ②(元)苏天爵:《元故奉元路总管致仕工部尚书韩公神道碑铭》,《滋溪文稿》卷一二,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97年,第183页。
    ③(元)黄溍:《特进上卿玄教大宗师元成文正中和翊运大真人总摄江淮荆襄等处道教事知集贤院道教事夏公神道碑》,《黄金华集》卷二七。
    ④《元史》卷二九《泰定帝纪一》,第654页。
    ⑤见《元典章》卷三六《兵部三·使臣》。
    ⑥参看陈高华《论元代的站户》,《元史论丛》第二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党宝海《蒙元驿站交
    通研究》,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年,第272—276页;苗冬《元代使臣扰民问题初探》,《云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苗冬《元代使臣研究》,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
    ①(元)虞集:《送赵虚一奉祠南海序》,《道园学古录》卷二五。
    ②(元)吴澄:《故承直郎崇仁县尹胡侯墓志铭》,《吴文正公集》卷三九,第629页下。
    ③《元典章》卷五七《刑部十九·杂禁·禁投醮舍身烧死赛愿》,续修四库全书本,第558页。
    ①(元)程钜夫:《雪楼集》卷一《皇太后遣使祭诸神文一十九首》,台湾元代珍本文集汇刊本,第137—140页。
    ①《元史》卷五九《地理志二》,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1379页。
    ①《元史》卷五九《地理志一》,第1372页。
    ②《元史》卷五九《地理志一》,第1370—1371页。
    ③《元史》卷五九《地理志一》,第1374页。
    ④《元史》卷五九《地理志二》,第1396页。
    ①地图据《中国历史地图集·元明时期》的《元代全图(一)(至元十七年)》绘制。
    ①此处所据行省疆界范围,时间定位在世祖末期以后。因为迄世祖末,各行省才有了确定辖区和疆界范围。参李师治安:《元代行省制度》,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18页。
    ①(元)卢挚:《代祀南岳记》,(元)周南瑞编《天下同文集》卷五,雪堂丛刻本,第29页b。
    ①(元)刘源:《祀恒岳记》(至正十一年),光绪《重修曲阳县志》卷一三,清光绪三十年刻本,第93—96页
    ②(元)文允中:《代祀中镇崇德应灵王记》(至正十三年),《霍山志》,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71页。
    ①(元)刘源:《祀恒岳记》(至正十一年),光绪《重修曲阳县志》卷一三,清光绪三十年刻本,第93—96页;(元)吴当:《送李黼修撰以旱请祷代祀嵩、衡、淮、海》,《学言稿》卷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元)卢挚:《代祀南岳记》,(元)周南瑞编《天下同文集》卷五,雪堂丛刻本,第29页b。
    ②(元)刘源:《祀恒岳记》(至正十一年),光绪《重修曲阳县志》卷一三,清光绪三十年刻本,第93—96页;拓片见《北京图书馆藏石刻拓本汇编》第50册,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77页。(元)陈旅:《送王致道代祠北岳、北海、济渎、南镇》,《安雅堂集》卷二,元代珍本文集汇刊本,第67页。
    ③(元)文允中:《代祀中镇崇德应灵王记》(至正十三年),《霍山志》,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71页;(元)马祖常:《和袁伯长待制送虞伯生博士祠祭岳、镇、江、河、后土》,《石田文集》卷三,元人文集珍本丛刊本,第565页下。
    ④《李绣代祀东镇记》,潘心德主编:《东镇沂山》,济南:济南出版社,1998年,第231—232页。《代祀沂山记残碑》,张孝友主编:《沂山石刻》,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9年,第279页。
    ⑤(元)柳贯:《待制集》卷七《行祀岳渎祝文》,四部丛刊本。
    ①《道园学古录》卷四六,四部丛刊本。亦可参看同治《番禺县志》卷三〇。
    ②关于此次代祀,亦可参照(元)马祖常:《石田文集》卷一一《集贤直学士贡文靖公神道碑铭》;以及《越中金石记》卷九,《石刻史料新编》第2辑第10册。
    ①《重修终南山上清太平宫记》,《道家金石略》,第518—521页。
    ②(元)黄溍:《特进上卿玄教大宗师元成文正中和翊运大真人总摄江淮荆襄等处道教事知集贤院道教事夏公神道碑》,《黄金华集》卷二七。
    ③(元)吴澄:《吴文正公集》卷一三《吴闲闲宗師诗序》,元人文集珍本丛刊本,第247页。
    ①至正十五年南海(同治《番禺县志》卷三〇);至正十七年北镇(《满洲金石志》卷五);至正二十五年中岳、北岳、北镇(《南村辍耕录》卷二四)。
    ②牛继志:《代祀南海庙记》,同治《番禺县志》卷三〇,清同治十年刻本,第19—20页。
    ③《西镇祀香记》,《道家金石略》,第1135—1136页。
    ④《南村辍耕录》卷二四“木冰”条,中华书局点校本,第295页:“朝廷于岁首例遣使祭岳渎。至正乙巳,翰林应奉李国凤代祀嵩、恒、医无闾。抵汴,路闭,即城中望祭嵩岳,时闰月下旬也。二月十三日,游相国寺,池上。僧方聚观,从之仰视,日旁一月一星,月如初弦者。又十日,雨木冰,状如楼阁,人物,冠带,鸟兽,卉木,百态具备,殆非人工。高林大树,珠葆羽幢,弥望不绝。凡五日,
    始解。又十日,复冰,自汴至中滦皆然。不一岁,盗陷汴据之。”
    ①许有壬:《饯彭大年真人代祠东岳、东海》,《至正集》卷一一,元人文集珍本丛刊本,第75页上。
    ②《道园学古录》卷四六,四部丛刊本。
    ③此承江西师范大学吴小红教授提示,特致谢忱。另,元代东镇庙碑刻可参吉星田《东镇庙碑目》元碑部分,吴德升主编《东镇沂山》,临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临朐委员会,1991年,第12—14页;以及张孝友主编《沂山石刻》,第420—421页。
    ④《析津志辑佚》,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59页。
    ⑤[日]森田憲司:《元朝における代祀について》,《東方宗教》第98號(2001年)。
    ①(元)王鹗:《玄门掌教大宗师真常真人道行碑铭》,《甘水仙源录》卷三,《道藏》第19册,第794页上。
    ②《创建开平府祭告济渎记》,《道家金石略》,第865页。
    ①《元史》卷七六《祭祀志五》,第1900页。
    ①(元)刘源:《祀恒岳记》(至正十一年),光绪《重修曲阳县志》卷一三,清光绪三十年刻本,第93—96页。
    ②《满洲金石志》卷五《御香碑记》载,至正二年,蒙古翰林院学士资善大夫木八剌沙、翰林国史院侍讲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中奉大夫秃坚里不花“躬奉名香,函以银盒”。《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第23册,第17335页。
    ③《代祀南海王记》(延祐七年),同治《番禺县志》卷三〇,《石刻史料新编》第3辑第21册,第125页。《御香碑记》(皇庆二年),《满洲金石志》卷四,第17318页。《御香碑记》(至顺二年),《满洲金石志》卷四,第17323页。《谕祭南海神文》,同治《番禺县志》卷三〇,第123页。《加封五镇诏》碑阴,《越中金石记》卷七,《石刻史料新编》第2辑第10册,第7288页。
    ④《代祀北岳纪名碑》,光绪《重修曲阳县志》卷一三,第493页;同碑亦见于《道家金石略》,第1099页,题为《代祀纪名之记》。
    ⑤《祀恒岳记》(至正十一年),光绪《重修曲阳县志》卷一三,第495—496页。
    ⑥《代祀南海王记》(延祐七年),同治《番禺县志》卷三〇,第125页。
    ①《谕祭南海神文》,同治《番禺县志》卷三〇,第123页。
    ②《元典章》卷三〇《礼部三·祭祀·添祭祀钱》,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第1168—1170页。
    ③参看[日]池内功《元朝郡县における祭祀官费支出について——黑城出土祭祀费用文书の检讨》,《四国学院大学论集》85号(1994年)。
    ④《东镇庙祭春记》,光绪《临朐县志》卷九下,清光绪十年刻本,第18—19页。
    ⑤《御香碑记》(至顺二年),《满洲金石志》卷四,第17323页。
    ⑥《道家金石略》,第1099页。
    ①(元)卢挚:《皇帝遣使代祀中岳记》,周南瑞编《天下同文集》卷五。
    ②《登极祀岳碑》(延祐七年),光绪《重修曲阳县志》卷一三,第487页;亦见于《道家金石略》,第1156—1157页,题为《皇帝登极祀岳之记》。
    ③《代祀南海王记》(延祐七年),同治《番禺县志》卷三〇,第125页。
    ①《皇帝登宝位祀北岳记》,《道家金石略》,第1161页。
    ②(元)王鹗:《玄门掌教大宗师真常真人道行碑铭》,《甘水仙源录》卷三,《道藏》第19册,第794页上。
    ③《西镇祀香记》(大德十一年),《道家金石略》,第1135—1136页。
    ④(元)刘源《祀恒岳记》(至正十一年),光绪《重修曲阳县志》卷一三,清光绪三十年刻本,第93—96页。
    ⑤案,据《元史·本纪》,大德九年七月,升太府监为太府院。至大元年六月,复太府院为太府监。
    ①《元史》卷二二《武宗纪一》,第491—492页。
    ②《元史》卷77《志第二十七下·祭祀六》,第1915页,第1924页。
    ①录文见《越中金石记》卷八,第7314—7319页;拓片见《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第49册,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09—110页。
    ①《皇元重建南镇庙碑》,《两浙金石志》卷一五,第10552—10553页;亦见于《越中金石记》卷八,第7302—7304页。
    ②《南镇庙置田记》碑阴,《越中金石记》卷八,第7314—7319页。拓片见《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第49册,第110页。
    ①《元史》卷九三《食货志一·钞法》,第2369页。
    ①《元重修南镇庙碑》,《两浙金石志》卷一七,第10621页;亦见于《越中金石记》卷九,第7341页;拓片见《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第50册,第18页。
    ②万历《会稽县志》卷一三,《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第28册,第526—527页。
    ③《皇元重建南镇庙碑》,《两浙金石志》卷一五,第10552—10553页;亦见于《越中金石记》卷八,第7302—7304页。
    ①《隋书》卷七《礼仪志二》,中华书局,1973年,第139页。《宋大诏令集》卷一三七,中华书局,1962年,第483页。
    ②[日]樱井智美:《元代の北岳庙祭祀とその遂行者たち》,气贺泽保规编《中国石刻资料とその社会——北朝隋唐を中心に》,东京:汲古书院,2007年,第113—142页。
    ③如《满洲金石志》卷四、五所收北镇碑文中的“北镇庙住持提点”皆为道士。
    ④如《通制条格》载,东岳泰山庙“朝省选差年高有德清洁道士主管祠事”、“差廉干道官充提点”。方龄贵校注,中华书局,2001年,第742页。
    ①《元重修南镇庙碑》,《两浙金石志》卷一七,第10621页;亦见于《越中金石记》卷九,第7341页;拓片见《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第50册,第18页。
    ②《祀南镇残碑》,《越中金石记》卷一〇,第7356页。
    ③当地民间信仰状况,参看朱海滨《祭祀政策与民间信仰变迁——近世浙江民间信仰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40—178页。
    ①Anning Jing, The Water God's Temple of the Guangsheng Monastery: Cosmic Funtion of Art, Ritual, andTheater, Leiden: Brill,2002, p.238.
    ②James Watson,“Standardizing the Gods: The Promotion of T’ien Hou(‘Empress of Heaven’) along the SouthChina Coast,960-1960.” In David Johnson, Andrew J. Nathan, and Evelyn S. Rawski eds., Popular Culture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5, pp.292-324. Daniel Overmyer,“Attitudes toward Popular Religion in the Ritual Texts of the Chinese State: The Collected Statutes of theGreat Ming.” Cahiers d’Extrême-Asie5(1989-1990):191-221.
    ①另外,投龙简是与岳镇海渎祭祀有关联的一种道教仪式。自沙畹对传世龙简实物的研究(EdouardChavannes,“Le jet des dragons”, Mémoires concernant l'Asie orientale3(1919), pp.68–128)以来,颇受学界重视。元代投龙简基本上是在济渎举行,此问题值得专文探研,此处从略。《投龙简记》(延祐元年),《北京图书馆藏石刻拓本汇编》第49册,第36页。《投奠龙简记》(延祐二年),《北京图书馆藏石刻拓本汇编》第49册,第48页,整理标点见王宗昱编《金元全真教石刻新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97—198页。
    ②《元史》卷七六《祭祀志五·岳镇海渎常祀》,第1902页。
    ③《永乐大典》卷二〇四二四,第7647页下。
    ①《御香碑记》(至正二年),《满洲金石志》卷五,第17335页。
    ②《南海庙代建宝醮记》,同治《番禺县志》卷三〇。
    ③丁培仁:《道教与民俗浅议》,《宗教学研究》2001年第4期。关于醮的详细仪式、器物,参张泽洪:《道教斋醮符咒仪式》,成都:巴蜀书社,1999年,第75—98页;以及陈耀庭《道教礼仪》,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第180—192页。
    ④《代祀南海王记》(泰定四年),同治《番禺县志》卷三〇,清同治刻本,第11—12页。
    ⑤《重修真君观碑》,光绪《重修曲阳县志》卷一三。
    ①[日]池内功:《元朝の郡縣祭祀について》,野口鐵郎編《中國史における教と國家》,雄山閣出版,1994年,第155—179页。同文中文版本见池内功:《异民族支配与国家祭祀——谈元朝郡县祭祀》,郝时远、罗贤佑主编《蒙元史暨民族史论集——纪念翁独健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149—167页。
    ②《通制条格》卷八《贺谢迎送·外路迎拜诏赦》,黄时鉴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27页。《元典章》卷二八《礼部·迎送·外路迎拜诏赦》之记载大致相同。
    ①《代祀南海王记》(泰定四年),同治《番禺县志》卷三〇,清同治刻本,第11—12页。
    ①[日]池内功:《元朝の郡縣祭祀について》,野口鐵郎編《中國史における教と國家》,雄山閣出版,1994年,第155—179页。同文中文版本见池内功《异民族支配与国家祭祀——谈元朝郡县祭祀》,郝时远、罗贤佑主编《蒙元史暨民族史论集——纪念翁独健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149—167页。
    ①邓京力:《“国家与社会”分析框架在中国史领域的应用》,《史学月刊》2004年第12期。
    ①[日]池内功:《フビライ朝の祭祀について》,平成二年度科学研究費補助金総合研究(A)研究成果報告書《中国史における正統と異端》(二),1991年,第55—70页。
    ①[美]韩森:《变迁之神》,包伟民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01页。
    ①[美]韩明士:《道与庶道:宋代以来的道教、民间信仰与神灵模式》,皮庆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64页。
    ②(元)虞集:《司执中西游漫稿序》,《道园类稿》卷一九,台湾元人文集珍本从刊本。
    ①(元)虞集:《河图仙坛之碑》,《道园学古录》卷二五,四部丛刊本。
    ②(元)虞集:《送王在中编修奉祠西岳序》,《道园类稿》卷二〇。
    ①《元祭南镇昭德顺应王碑》(致和元年),《两浙金石志》卷一六,《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14册。
    ②《代祀南海庙记》(至正十五年),同治《番禺县志》卷三〇,清同治十年刊本,清同治十年刻本,第19—20页。
    ③[日]森田憲司:《元朝における代祀について》,《東方宗教》98(2001年)。
    ①[日]池内功:《元朝の郡縣祭祀について》,野口鐵郎編《中國史における教と國家》,雄山閣出版,1994年,第155—179页。同文中文版本见池内功:《异民族支配与国家祭祀——谈元朝郡县祭祀》,郝时远、罗贤佑主编《蒙元史暨民族史论集——纪念翁独健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149—167页。池内氏文中虽未论及岳镇海渎,然而岳镇海渎与其它祭祀在三献礼上是共通的。
    ①巫仁恕:《明清江南东岳神信仰与城市群众的集体抗议——以苏州民变为讨论中心》,李孝悌编《中国的城市生活》,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133—182页。
    ①萧启庆:《大蒙古国的国子学:兼论蒙汉菁英涵化的滥觞与儒道势力的消长》,《内北国而外中国:蒙元史研究》(上册),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10月,第89—135页。
    ②[日]高橋文治:《張留孫の登場前夜——発給文書から見たモンゴル時代の道教》,《東洋史研究》56—1(1997年)。
    ③《重修终南山上清太平宫记》,《道家金石略》,第518—821页。
    ④周郢:《全真道与蒙元时期的五岳祀典》,刘凤鸣主编:《丘处机与全真道:丘处机与全真道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第284—292页。
    ①参本章第二节。
    ②《析津志辑佚》,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59页。
    ③(元)刘源:《祀恒岳记》,光绪《重修曲阳县志》卷一三,清光绪三十年刻本,第93—96页。
    ④《中兴路创建九老仙都观记》,《道家金石略》,第959页。
    ①(元)王沂:《祀济渎北海记》,《伊滨集》卷一八,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元)虞集:《送集贤周南翁使天坛济源序》,《道园学古录》卷五。
    ②参《投龙简记》,《道家金石略》,第894页。
    ①(元)蒲道源:《送赵君锡赴秦州幕序》,《闲居丛稿》卷二〇,元代珍本文集汇刊本。
    ②(元)贡奎:《云林集》卷二,《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96册。
    ③(元)朱晞颜:《和张伯雨寄揭曼石学士》,《瓢泉吟稿》卷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自注:“时揭奉旨祀岳渎,留杭丐老。”(元)马祖常:《集贤直学士贡文靖公神道碑铭》,《石田文集》卷一一。
    ①(元)蒲道源:《闲居丛稿》卷二〇《送赵君锡赴秦州幕序》,元代珍本文集汇刊本。
    ①雷闻:《郊庙之外——隋唐国家祭祀与宗教》,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第204页。
    ①秦汉岳镇海渎祭祀的变化,参田天《东汉山川祭祀格局研究——以石刻史料为中心》,《中华文史论丛》2011年第1期。
    ②陈高华:《元代的东岳崇拜》,《首都博物馆丛刊》第14期,2000年。
    ③[日]樱井智美:《元大都的东岳庙建设与祭祀》,《元史论丛》第12辑,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
    ①[日]池内功:《元朝の郡縣祭祀について》,野口鐵郎編《中國史における教と國家》,雄山閣出版,1994年,第155—179页。同文中文版本见池内功:《异民族支配与国家祭祀——谈元朝郡县祭祀》,郝时远、罗贤佑主编《蒙元史暨民族史论集——纪念翁独健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149—167页。
    ①《宋史》卷一〇三《吉礼六·风伯雨师》,第2516页。
    ①《元史》卷七《世祖纪四》,第132页。
    ②《永乐大典》卷二〇四二四,第7647页。
    ①《元典章》卷三〇《礼部三·祭社稷风雨例》,点校本,第1075页。
    ②《元典章》卷三〇《礼部三·祭社稷风雨例》,第1075页。
    ①《元典章》卷三〇《祭郊社风雨例》,第1075页。
    ②[日]池内功:《异民族支配与国家祭祀——谈元朝郡县祭祀》,第151页。
    ③简涛:《立春风俗考》,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55—88页。[日]中村喬:《立春の行事と風習——中国の年中行事に関する覚え書き》(上)、(下),《立命館文學》509(1988年12月)、510(1989年3月)。
    ①《元典章》卷三〇《礼部五·春牛经式》,点校本,第1123—1125页。
    ②《元史》卷七六《祭祀志五·先农》,第1891页。
    ③《元典章》卷三〇《礼部三·革去拜天》,点校本,第1079—1080页。
    ④《元史》卷一五七《张文谦传》,第3697页。
    ⑤《经世大典·礼典总序·先农》,《元文类》卷四一。
    ①《元典章》卷三〇《礼部三·立社稷坛》,第1078页。
    ②《元史》卷八《世祖纪五》,第156页。
    ③《元史》卷一〇《世祖纪七》,第210—211页。《元史》卷七六《祭祀志五·郡县社稷》,第1901页。案,《祭祀志》记此书名为《至元州郡通礼》,似当以《本纪》所记之《至元州县社稷通礼》为准。
    ④《大德南海志》卷八《社稷坛壝》,《元大德南海志残本(附辑佚)》,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8—50页。
    ⑤《至顺镇江志》卷一三《坛壝》,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523—524页。
    ⑥《至正金陵新志》卷一一《社稷(诸坛附)》,《中国方志丛书》影印元至正四年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第1912—1913页。
    ①(元)周南瑞编《天下同文集》卷二五,雪堂丛刻本,第94—95页。
    ②《永乐大典》卷二〇四二四引《太常集礼》,第7647页下。
    ①《元史》卷二〇三《方技传·田忠良传》,第4537页。
    ②《经世大典·礼典总序·社稷》,《元文类》卷四一。《元史》卷一七《世祖纪十四》,第365页。《元史》卷六八《礼乐志二·制乐始末》,第1697页。
    ③《经世大典·礼典总序·社稷》,《元文类》卷四一。
    ④《元史》卷一八《成宗纪一》,第484页。卷九九《兵志二》,第2534页。卷二九《泰定帝纪一》,第639页。卷三二《文宗纪一》,第713页,第720页。卷三一《明宗纪》,第697—698页,第699页。卷三三《文宗纪二》,第742页。卷三七《宁宗纪》,第812页。
    ①《永乐大典》卷二〇四二四,第7650—7651页。
    ②《元史》卷七六《祭祀志五·郡县社稷》,第1901页。
    ③《元史》卷七六《祭祀志五·风雨雷师》,第1903页。
    ①国都的社稷坛壝位置与郡县有所不同,本表仅显示郡县坛壝位置。
    ①(宋)朱熹:《晦庵集》卷六八《答社坛说·燎坛》,《朱子全书》第23册,上海、合肥: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326页。
    ②参看包志禹:《元代府州县坛壝之制》,《建筑学报》2009年第3期。
    ①《明史》卷四九《礼志三·吉礼三·社稷》,第1268页。
    ②《朝鲜王朝实录·世宗》卷八三,(韩国)国史编纂委员会,1955—1958年,第25页b。
    ①(清)端方:《匋斋臧石记》卷四三,《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11册,第8420页。
    ②(清)叶昌炽:《语石》卷五《神位题字》,陈公柔、张明善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366页。
    ①《元史》卷七六《祭祀志五·太社太稷》,第1880页。
    ②(唐)杜佑:《通典》卷四五《礼五·沿革五·吉四·社稷》,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271页。
    ③郭正忠:《三至十四世纪中国的权衡度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231页。
    ①刘一峰:《北京中山公园沧桑》,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文史资料选辑》总第102辑,1986年,第117页。
    ②(清)秦蕙田:《五礼通考》卷四二《吉礼四二·社木社主·蕙田案》。
    ①《匋斋臧石记》释文由况周颐、李详撰写。参郑炜明:《况周颐先生年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77—179页。《匋斋臧石记》有稿本传世,书影见:http://www.tianya.cn/new/publicforum/Content.asp?strItem=tybooks&idArticle=37925此承同门魏亦乐先生提示,谨致谢忱!
    ②刘成禺:《世载堂杂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58页。
    ③李国富、王汝雕、张宝年主编《洪洞金石录》,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66—67页。
    ①《元史》卷七六《祭祀志五·太社太稷》,第1880页。
    ①(唐)杜佑:《通典》卷四五《礼五·沿革五·吉四·社稷》,第1271页。《新唐书》卷一九九《儒学·张齐贤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674页。
    ②(宋)陈祥道:《礼书》卷九二《社主》,《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3册,第360页下。
    ③(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八二《郊社考十五·社主社木》,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742页。
    ④(元)吴师道:《吴正传先生文集》卷一〇《社主说》,元代珍本文集汇刊本,第238页。
    ①(宋)朱熹:《晦庵集》卷六八《答社坛说·社主》,《朱子全书》第23册,上海、合肥: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326页。
    ①胡务:《元代庙学——无法割舍的儒学教育链》第一章第二节《元代庙学的祭祀》,成都:巴蜀书社,2005年,第18—39页。申万里:《元代庙学考辨》,《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申万里:《元代教育研究》第三章,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87—245页。
    ②各地庙学的恢复情况,参赵琦:《金元之际的儒士与汉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75—192页。胡务:《元代庙学——无法割舍的儒学教育链》,第50—53页。
    ③赵琦:《金元之际的儒士与汉文化》,第191—192页。
    ①《元史》卷七六《祭祀志五·郡县宣圣庙》,第1901页。《庙学典礼》,王颋点校,第12页。
    ②赵琦:《金元之际的儒士与汉文化》,第292页。
    ③《庙学典礼》卷一《官吏诣庙学烧香讲书》,王颋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2—13页。《庙学典礼》卷一《释奠服色》,第14—15页。
    ④陈高华:《金元二代衍圣公》,原载《文史》第27辑,收入氏著《元史研究论稿》,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328—345页(第342页)。
    ①《析津志辑佚》,第199页。
    ②萧启庆:《大蒙古国时期的国子学:兼论蒙汉菁英涵化的滥觞与儒道势力的消长》,《内北国而外中国——蒙元史研究》,第96页。
    ③《元史》卷七六《祭祀志五·宣圣》,第1892页。
    ④(元)耶律楚材:《湛然居士集》卷三《释奠》,四部丛刊本,第6页b。
    ①《元史》卷五《世祖纪二》,第81页。
    ②《元史》卷七六《祭祀志五·宣圣》,第1892页。
    ③《庙学典礼》卷二《左丞叶李奏立太学设提举司及路教迁转格例儒户免差》,第30页。
    ①《元史》卷八一《选举志一·学校》,第2030页。
    ②王建军:《元代国子监研究》,第114页。
    ③《元史》卷八一《选举志一·学校》,第2030页。
    ④(元)程钜夫:《雪楼集》卷六《大元国学先圣庙碑》,台湾元代珍本文集汇刊本,第269—270页。
    ①《大元画塑记》,第10—11页。
    ②《元史》卷七六《祭祀志五·宣圣》,第1892页。
    ③《元史》卷七六《祭祀志五·郡县宣圣庙》,第1901页。
    ④《元史》卷六《世祖纪三》,第114页。
    ⑤(元)许有壬:《上都孔子庙碑》,《至正集》卷四四,元人文集珍本丛刊本,第216页。
    ⑥(元)许有壬:《上都孔子庙碑》,《至正集》卷四四,第216页。
    ⑦《元史》卷三五《文宗纪四》,第789页。卷三九《顺帝纪二》,第835页。
    ①贾洲杰:《元上都调查报告》,《文物》1977年第2期。魏坚:《元上都城址的考古学研究》,《蒙古史研究》第八辑,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03—104页。魏坚:《元上都的考古学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第46页。
    ②陈高华:《金元二代衍圣公》,原载《文史》第27辑,收入氏著《元史研究论稿》,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328—345页。萧启庆:《大蒙古国时代衍圣公复爵考实》,原载《大陆杂志》第85卷第6期(1992年12月),收入氏著《内北国而外中国:蒙元史研究》,第79—88页。
    ③《元史》卷七六《祭祀志五·宣圣》,第1899页。
    ①萧启庆:《大蒙古国时代衍圣公复爵考实》,《内北国而外中国:蒙元史研究》,第79—88页(第84页)。
    ②骆承烈:《石头上的儒家文献——曲阜碑文录》,济南:齐鲁书社,2001年,第237页。
    ③[日]森田宪司:《〈大朝崇褒祖廟之記〉再考:丁酉年における“聖人の家”への優免》,《奈良史学》12,1994—12,第31—54页。刘培桂:《孟子林庙历代石刻集》,济南:齐鲁书社,2005年,第37页。
    ①《大朝崇褒祖庙之记》,录文见[日]森田宪司:《〈大朝崇褒祖廟之記〉再考:丁酉年における“聖人
    ①参看[日]宫纪子:《大徳十一年「加封孔子制誥」をめぐって》,原载《中国社会と文化》14,第135-154页;收入氏著《モンゴル時代の出版文化》,名古屋:名古屋大学出版会,2006年,第271—301页。
    ①《石头上的儒家文献》作“周□□政院事兼侍正赵世安”。河南登封少林寺今存《大元重建河南嵩山少林禅寺萧梁达摩大师碑叙》(至正七年立石),碑文为至元五年少林僧请于朝,皇太后命人撰作,篆额者为“荣禄大夫同知徽政院事兼隆祥使臣赵世安”。(该碑概况见河南省文物局编《河南碑志叙录》(一),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271—272页。录文见徐长青《少林寺与中国文化》,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164—167页。)据此,补入本碑阙字。
    ②《石头上的儒家文献》作“国史院总修官”,显误。
    ①此碑剥蚀较为严重,中有“二月□太子□遣官致祭先圣□里”字样,猜测可能是“二月奉太子命遣官致祭先圣阙里”。
    ②《元史》卷七六《祭祀志五·宣圣》,第1899页。
    ①黄进兴:《学术与信仰:论孔庙从祀制与儒家道统意识》,原载《新史学》第5卷第2期(1994年6月),此据氏著《优入圣域:权力、信仰与正当性》,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47—344页。
    ②(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四五,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8291页。参汤勤福、王志跃:《宋史礼志辨正》,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第375页。
    ③《宋史》卷四六《度宗纪》,第897页。
    ①《至大元年加封孔子及致祭颜孟祝文碑》,《石头上的儒家文献》,第254页。
    ②《至大四年祭告宣圣庙碑》,《石头上的儒家文献》,第257—258页。
    ③姚大力:《元仁宗与中元政治》,《蒙元制度与政治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366—389页。
    ④《至大四年祭告宣圣庙碑》,《石头上的儒家文献》,第257—258页。
    ⑤《至正十四年尼山大成殿增塑四公配享记碑》,《石头上的儒家文献》,第330页。阙字据(元)危素:《危太朴文集》卷五《尼山大成殿四公配享记》(元人文集珍本丛刊本,第430页)、(明)陈镐《阙里志》卷一八(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89年,第1048页)、(明)孔贞丛《重修阙里志》卷一〇(日本早稻田大学藏明刻本,第48页b)补。
    ①《元史》卷七六《祭祀志五·宣圣》,第1892页。
    ②李逸友编著:《黑城出土文书(汉文文书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195页,图版捌(2)。
    ③李逸友先生误将十五个牌位定为孔子、四配(颜子、曾子、子思、孟子)、十从祀(许衡、程颢、程颐、张载、邵雍、司马光、朱熹、张栻、吕祖谦、董仲舒)。李逸友编著:《黑城出土文书(汉文文书卷)》,第46—47页。苏力先生已纠其谬。苏力:《元代亦集乃路儒学浅探》,《兰州学刊》2012年第5期,第70页。
    ①《元史》卷八《世祖纪五》,第161页。《元史》卷七六《祭祀志五·古帝王庙》,第1903页。
    ②《元典章》卷三〇《礼部三·祭祀典神祗》,点校本,第1071—1072页。
    ①《宋大诏令集》卷一五六《政事九》,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584—586。《宋会要辑稿》礼三八之一至二,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第1358页。《大明会典》卷九三《礼部五十一·帝王陵寝》,明万历内府刻本。
    ②马明达:《元朝三皇庙学考》,《暨南大学宋元明清史论集》,暨南大学历史系,1997年,第3072—3073
    ①《延祐四明志》卷一四《学校考·本路医学、奉化州医学》,《宋元方志丛刊》,第6328—6330页,第6332页。虞集:《道园学古录》卷三六《袁州路分宜县新建三皇庙记》,四部丛刊本。
    ②《元史》卷七六《祭祀志五·郡县三皇庙》,第1903页。
    ③《元典章》卷三〇《礼部三·配享三皇体例》,第1072—1073页。
    ④《元典章》卷三〇《礼部三·三皇配享》,第1074页。
    ⑤申万里:《元代教育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91—220页。
    ⑥李逸友编著:《黑城出土文书(汉文文书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94页,图版贰拾。塔拉、杜建录、高国祥主编:《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第7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
    第1377页。
    ①《齐乘》卷五《风土》,《宋元方志丛刊》,第609页。《元典章》卷三二《礼部·医学·讲究医学》,点校本,第1106—1107页。
    ②(元)吴澄:《吴文正公集》卷二一《抚州路重修三皇庙记》,元人文集珍本从刊本,第379页。
    ③《元典章》卷三〇《礼部三·配享三皇体例》,第1072—1073页。《元典章》卷三〇《礼部三·三皇配享》,第1074页。《元典章》卷三〇《礼部三·添祭祀钱》,第1076—1077页。
    ④《元典章》卷三〇《礼部三·添祭祀钱》,第1076—1077页。《元史》卷七七《祭祀志六·三皇庙祭祀礼乐》,第1915—1920页。
    ⑤参看[日]谷口绫:《元代三皇廟制度の成立について》,《龍谷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紀要》29,2007,第138-151页。承作者赠予抽印本,山本明志先生代为寄来。谨致谢忱。
    ①李勤璞:《八思巴帝师殿——大元帝国的国家意识形态》,台北:蒙藏委员会,2000年。
    ①(元)念常编《佛祖历代通载》卷二二,《大正藏》第49册,第732页。
    ②(元)刘鹗:《惟实集》卷三《重修帝师殿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高丽]李齐贤:《有元赠敦信保节贞亮济美翊顺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尚書右丞相、上柱国、忠宪王世家》,《益斋集》卷九上,丛书集成初编本,第119页。
    ①[高丽]李穑:《鸡林府院君谥文忠李公墓志铭》,《益斋集》,第160页。
    ②[朝鲜]郑麟趾:《高丽史》卷三四《忠宣王世家二》,第6b—7a页。
    ①《敕建帝师殿碑》,(元)念常编《佛祖历代通载》卷二二,《大正藏》第49册,第732—733页。
    ①《元史》卷二五《仁宗纪二》,第568页。
    ②《元史》卷二〇二《释老传》,第4519页。
    ③《元史》卷二七《英宗一》,第610页。
    ④(元)许有壬:《勅赐故光禄大夫大司徒释源宗主洪公碑铭》,《至正集》卷四七,元人文集珍本丛刊本,第229页。
    ①《吴文正公集》卷二六《南安路帝师殿碑》,元人文集珍本丛刊本,第458—459页。
    ②王启龙:《八思巴生平与〈彰所知论〉对勘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230页。
    ③关于沙罗巴译师的生平,参Herbert Franke,“Sha-lo-pa (1259-1314), a Tangut Buddhist monk in YüanChina,” Gert Naundorf, Karl-Heinz Pohl, Hans-Hermann Schmidt ed., Religion und Philosophie in Ostasien:Festschrift für Hans Steininger zum65. Geburtstag, Würzburg: K nigshausen&Neumann,1985, pp.201-222. Also in Herbert Franke, China under Mongol Rule, Brookfield: Variorum,1994.汉译:傅海波著,杨富学、樊丽沙译:《元代西夏僧人沙罗巴事辑》,《陇右文博》2008年第1期,第59-65页。陈得芝:《元代内地藏僧事辑》,《蒙元史研究丛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45—248页。王启龙:《八思巴生平与〈彰所知论〉对勘研究》第七章《相关人物考述》第二节《沙罗巴译师》,第261—275页。
    ④(元)程钜夫:《送司徒沙罗巴法师归秦州》,《雪楼集》卷二九,元代文集珍本汇刊本,第1119—1120页。
    ①《佛祖历代通载》卷二二,《大正藏》第49册,第729页。
    ①陈高华:《略论杨琏真加和杨暗普父子》,《西北民族研究》,1986年第1期,后收入《元史研究论稿》,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385—400页。
    ①《永乐大典》卷一九四二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7232页下。
    ②《永乐大典》卷一九四二一,第7235页下。
    ③张云:《元代吐蕃地方行政体制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97页。
    ④(元)程钜夫:《大护国仁王寺恒产之碑》,《雪楼集》卷九,元代珍本文集汇刊本,第368—370页。
    ⑤《元史》卷二四《仁宗纪一》,第548页。
    ⑥《重修武安灵溪堰记》,《湖北金石志》卷一三,《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16册,第12204页下。案,《全元文》第35册第256—258页收录此碑正文,然未收录碑末题名。
    ①《至顺镇江志》卷九,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358—359页。
    ①《元史》卷二七《英宗纪一》,第607页。
    ②《元典章》新集《工部·造作·帝师殿如文庙大》,点校本,第2259—2260页。
    ③《元史》卷二九《泰定帝纪一》,第650页。
    ④《至顺镇江志》卷一一,第428页。
    ①(元)林淳:《创建帝师殿碑》(泰定五年四月立石),光绪《海阳县志》卷三一,清光绪二十六年刻本,第3—4页。今人整理标点有黄挺、马明达:《潮汕金石文征(宋元卷)》,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76页;及《全元文》第56册,第218—219页,然须注意此二书录文皆有讹误之处。
    ②胆巴生平及相关史料,参仁庆扎西:《胆巴碑与胆巴》,《仁庆扎西藏学研究文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12—124页;陈得芝:《元代内地藏僧事辑》,《元史研究丛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40—245页。
    ①[日]稻叶正枝:《元のラマ僧膽巴につい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11—1,1963年。[日]村岡倫:《元代モンゴル皇族チベット佛教——成宗テムルの信仰をにして》,《仏教史学研究》39—1,1996年。
    ②[波斯]拉施特:《史集》第二卷,余大钧、周建奇译,第387—388页。
    ③《成吉思汗的继承者(史集第二卷)》,周良霄译,第91页。W. M. Thackston trans.&annot., RashiduddinFazlullah's Jami u t-tawarikh, Harvard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Near Eastern Languages and Civilizations,1998, p.456.
    ④[波斯]拉施特:《史集》第二卷,余大钧、周建奇译,第356页。
    ⑤若山和穆萨维波斯文刊本(底本为德黑兰抄本)作Knba,承南京大学魏曙光博士代为查阅,特此致谢!
    ⑥Edgar Blochet ed., Djami el-tévarikh: Histoire générale du monde, Leyden: E. J. Brill,1911, p.544, note b.转引自W. M. Thackston trans.&annot., Rashiduddin Fazlullah's Jami u t-tawarikh, p.456.
    ①任继愈主编《宗教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第419页。陈永龄主编《民族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第1061页。
    ②阿旺贡嘎索南著,陈庆英等译:《萨迦世系史》,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年,第172页,第174—175页。
    ③陈庆英、仁庆扎西:《元朝帝师制度述略》,原载《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4年第1期,收入《陈庆英藏学论文集》,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第225—257页:第236—237页。
    ①《永乐大典》卷一九四二一,第7234页上。
    ①李逸友编著:《黑城出土文书(汉文文书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94页,图版贰拾。塔拉、杜建录、高国祥主编:《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第7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第1377页。
    ①张帆:《元朝皇帝的“本命日”——兼论中国古代“本命日”禁忌的源流》,《元史论丛》第十二辑,第33—34页。
    ①八思巴于至元十七年(1280,案,《元史·释老传》误作至元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圆寂。阿旺贡嘎索南著,陈庆英等译:《萨迦世系史》,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年,第173页。(元)王磐:《八思巴行状》,(元)念常编《佛祖历代通载》卷二一,《大正藏》第49册,第707页。
    ②达仓宗巴·班觉桑布著,陈庆英译:《汉藏史集》,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80页。
    ③《汉藏史集》,第179页。《萨迦世系史》,第186页。
    ④载(元)德辉:《敕修百丈清规》卷三《报本章·帝师涅槃》,《大正藏》第48册,第1117页。
    ⑤《汉藏史集》,第182页。
    ⑥[日]稻叶正就:《元の帝師に関する研究——系統と年次を中心として》,《大谷大学研究年報》17(1966,9)。陈庆英:《元朝帝师八思巴》,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2年,第25页。
    ①《元史》卷七六《祭祀志五·宣圣》,第1894页。
    ②《吴文正公集》卷二六,第459—460页。
    ①随着时代发展,藏式寺院因地制宜产生了自由式布局,但须注意自由式布局仍贯彻了以一座主要建筑为中心的曼陀罗式布局理念。参柏景、陈珊、黄晓:《甘、青、川、滇藏区藏传佛教寺院分布及建筑群布局特征的变异与发展》,《建筑学报》2009年S1期。黄跃昊:《从曼陀罗到自由式——谈藏传佛教寺院布局形制的转变》,《华中建筑》2010年第3期。
    ②参胡务:《元代庙学的兴建和繁荣》,《元史论丛》第六辑,1997年,第120—121页。
    ③《至正四明续志》卷一〇,《宋元方志丛刊》,第6569页。
    ④(元)释大訢:《帝师殿化供具疏》,《蒲室集》附卷《疏》,中华再造善本,国家图书馆藏元刻本;又见《全元文》第35册,第570—571页。
    ⑤(清)徐松辑:《河南志》,高敏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24页。《元河南志》,藕香零拾本,第17页b。
    ①(元)林淳:《创建帝师殿碑》(泰定五年四月立石),光绪《海阳县志》卷三一,第3—4页。
    ②(元)叶子奇:《草木子》卷三下《杂制篇》,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5页。
    ①《佛祖历代通载》卷二二,《大正藏》第49册,第732—733页。
    ①《佛祖历代通载》卷二二,《大正藏》第49册,第730页。
    ②(元)吴澄:《抚州路帝师殿碑》,《吴文正公集》卷二六,第459—460页。
    ①《元史》卷二六《文宗纪三》,第586页。
    ②《元史》卷二六《文宗纪三》,第577页。
    ③王岗:《北京城市发展史·元代卷》,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年,第118页。
    ④《析津志辑佚》,第67页。原标点有误,今改。
    ⑤(清)于敏中等编篡:《日下旧闻考》,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2504页,第2503页。
    ①《元史》卷二七《英宗一》,第611页。
    ②魏坚:《元上都城址的考古学研究》,《蒙古史研究》第八辑,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03页。魏坚:《元上都的考古学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第45—46页,第103页附图二十五。魏坚:《元上都》(上册),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第61—61页。
    ③(元)商挺:《宝庆寺碑记》(至元十五年八月立),张维:《陇右金石录》卷五,《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21册,第16098—16099页。
    ④《元史》卷三六《文宗纪五》,第804页。
    ⑤(元)张翥:《蜕庵诗》卷一,四部丛刊本。
    ①《至正四明续志》卷一〇,《宋元方志丛刊》,第6569页。
    ②《至正金陵新志》卷一一下,《中国方志丛书》影印元至正四年刊本,台北:成文出版公司,1983年,第1931页下。
    ③(元)林淳:《创建帝师殿碑》(泰定五年四月立石),光绪《海阳县志》卷三一,第3—4页。
    ④(元)青陽翼:《帝师寺记》,《至顺镇江志》卷九,第358—359页。
    ⑤《吴文正公集》卷二六《抚州路帝师殿碑》,第459—460页。
    ⑥(元)柳贯:《温州新建帝師殿碑铭并序》,《柳待制文集》卷九,四部丛刊本。标点参考金柏东主编《温州历代碑刻集》,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第56—57页。
    ⑦(元)刘鹗:《重修帝师殿记》,《惟实集》卷三。
    ①(元)吴师道:《婺源州蒙古字学记》,《吴正传先生文集》卷一二,元代珍本文集汇刊本,第336—338页。
    ②(元)刘鹗:《重修帝师殿记》,《惟实集》卷三。
    ③(元)林淳:《创建帝师殿碑》(泰定五年四月立石),光绪《海阳县志》卷三一,第3—4页。
    ④苏力:《亦集乃路蒙古字学补证》,《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第67页。
    ①如弘治《上海志》卷四《祠祀志·帝师殿》,《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第7册,第4页a。正德《南康府志》卷七《祠庙·本府·帝师庙》,《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第51册,第3页a。嘉靖《延平府志》学校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第39册,第10页a。万历《新修南昌府志》卷二三《寺观·寺·新建·永宁寺》,《日本藏罕见中国地方志丛刊》第5册,第450页下。康熙《江西通志》卷一八《鄱阳县儒学》,《中国地方志集成·省志辑·江西》影印清康熙二十二年刻本;卷一一一《南昌府·佑清寺》。
    ①王风雷:《元代漠南地区教育考》,《内蒙古社会科学》1992年第3期,第11页。蔡春娟:《元代的蒙古字学》,《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2期,第106页。
    ②《至顺镇江志》卷一一,第428页。
    ①《元史》卷三四《文宗纪三》,第765页。
    ②《至正四明续志》卷七《学校·本路蒙古学》,《宋元方志丛刊》,第6529页;卷一〇《寺院庵舍·在城·帝师殿》,《宋元方志丛刊》,第6569页。
    ①(元)吴师道:《婺源州蒙古字学记》,《吴正传先生文集》卷一二,第336—338页。
    ②弘治《徽州府志》卷二《古迹·本府·帝师殿》,《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第29册,第13页a。
    ③北京辽金城垣博物馆编《北京元代史迹图志》,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年,第37页(照片、简况),第38页(拓片),第39页(录文)。该书所录碑文间有舛误,笔者据拓片改正。
    ①张帆:《元朝的特性——蒙元史若干问题的思考》,赵汀阳、贺照田主编《学术思想评论》第1辑,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457—480页(第468页)。
    ①相关研究主要有:宿白:《元代杭州的藏传密教及其相关遗迹》,《文物》1990年第10期。王尧:《摩诃葛剌(mahākāla)崇拜在北京》,《庆祝王锺翰先生八十寿诞纪念论文集》,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441—449页。张羽新:《玛哈嘎拉——元朝的护国神》,《世界宗教研究》1997年第10期。那木吉拉:《论元代蒙古人摩诃葛剌神崇拜及其文学作品》,《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沈卫荣:《西夏、蒙元时代的大黑天崇拜与黑水城文献——以汉译龙树圣师造〈吉祥大黑八足赞〉为中心》,王尧主编《贤者新宴》第5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53—167页。
    ①许道龄:《玄武之起源及其蜕变考》,《史学集刊》第五期(1947年12月),第223—246页。黄兆汉:《玄帝考》,《冯平山图书馆金禧纪念论文集》,香港:香港大学出版社,1982年,第241—264页。
    ②Richard Von Glahn (万志英), The Sinister Way: The Divine and the Demonic in Chinese Religious Culture,Chapter5“The Song Trasformation of Chinese Religious Cultur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4, pp.130-179.
    ①许地山:《扶箕迷信的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②参刘黎明:《宋代民间巫术研究》第二章第六节《紫姑神》,成都:巴蜀书社,2004年,第77—84页;贾二强:《唐宋民间信仰》,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31—141页。
    ③参许地山:《扶箕迷信的研究》。
    ①任继愈、钟肇鹏主编《道藏提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718—719页。朱越利:《道藏分类解题》,第860页。Kristofer Schipper(施舟人)&Franciscus Verellen(傅飞岚) ed., The TaoistCanon: A Historical Companion to the Daozang (《道藏通考》),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4,pp.1200—1201.
    ②Judith M. Boltz(鲍菊隐), A Survey of Taoist Literature, Tenth to Seventeenth Centuries, Berkeley, California: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87, pp.86—88.萧登福:《试论〈玄天上帝启圣录〉之撰成年代及其影响(上)》,《辅仁宗教研究》第21期,2010年。
    ③曾召南:《宋元明皇室崇信真武缘由刍议》,《宗教学研究》1996年第2期。
    ④关于这三部经书的成书时间,诸家见解不同。但可以认为,这三部经书的主要内容在北宋至南宋初已经成型并流传。张勋燎:《江西高安出土南宋淳熙六年徐永墓“酆都罗山拔若超生镇鬼真形”图石刻——兼论欧阳文受〈太上元始天尊说北帝伏魔神咒妙经〉的时代》,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7辑,1995年,第300—311页。[日]山田俊:《〈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以及陈伀注思想浅析》,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主编《日本东方学》第1辑,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65—180页。
    ①石刻今存河南嵩山,刻石于元符二年(1099)。今本《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妙经》,收入《道藏》第1册,第812—814页。
    ②周晓薇:《宋元明时期真武庙的地域分布中心及其历史因素》,《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第3期。
    ③王利用:《全真第二代丹阳抱一无为真人马宗师道行碑》,《甘水仙源录》卷一,《道藏》第19册,北京、上海、天津: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729页下。俞应卯:《鄠县秦渡镇重修志道观碑》,《甘水仙源录》卷九,第795页中。
    ④《道家金石略》第363页,第616页,第342页。
    ①图见雷润泽等编著《西夏佛塔》,北京:文物出版社,1995年,第191页。相关介绍见何继英:《西夏绢画〈玄武大帝图〉》,《上海道教》1994年第3期。案,称此图为“玄武大帝图”未尽妥当,因为真武(玄武)到元代始升格为帝。
    ②图见杨振国主编《海外藏中国历代名画》第4卷《辽金·西·元》,长沙市:湖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66—67页。
    ③原碑在河南登封嵩山,国图藏拓本。
    ①(唐)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受斋轨则》,王邦维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51—52页。
    ②(唐)神恺:《大黑天神法》,《大正藏》第21册,第355页。
    ③李翎:《大黑天图像样式考》,《敦煌学辑刊》2007年第1期。
    ①(唐)良贲:《仁王护国般若波罗密多经疏》,《大正藏》第33册,第490页。
    ②关于唐代的毗沙门天信仰,参徐梵澄:《关于毗沙门天王等事》,《世界宗教研究》1983年第3期。吕建福:《中国密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363—368页。夏广兴:《唐代的毗沙门天王信仰》,《密教传持与唐代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38—259页。王颋:《神威毗沙——唐、宋代的“毗沙门天王”崇拜》,《西域南海史地考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刘黎明:《中国古代民间密宗信仰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10年,第195—241页。
    ③田鸿:《大理地区信仰大黑天神源流考说》,蓝吉富等著《云南大理佛教论文集》,高雄:佛光出版社,1991年,第215—239页。大黑天作为护法神遍及云南,但作为大黑天作为“土主”滇东显著多于滇西。连瑞枝:《隐藏的祖先:妙香国的传说和社会》,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224页,第232—233页。关于土主信仰,参张泽洪《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土主信仰》,《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④(元)张道宗:《纪古滇说原集》,方国瑜主编《云南史料丛刊》第2卷,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658页。
    ⑤那木吉拉:《元明清时期蒙古人的摩诃葛剌神崇拜及相关文学作品研究》,《中国藏学》2001年第1期,
    ①参黄杰华:《汉藏宝鬘:护法大黑天(mahākāla)信仰研究》第六章《大黑天在西夏的传播》,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第89—94页。详见本章第二节第四部分的征引。
    ②(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下,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68—69页。
    ①《金史》卷一一四《白华传》,第2513页。
    ②(元)刘道明:《武当福地总真集》卷下《古今明达》,《道藏》第19册,第664页。
    ①参李天鸣:《宋元战史》,台北:食货出版社,1988年,第219—340页;陈世松、匡裕彻、朱清泽等:《宋元战争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58—105页。
    ①(宋)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三七,四部丛刊本,第11页b。此诗的撰写年代,参程章灿:《刘克庄年谱》,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65页。
    ①(宋)陈著:《本堂集》卷二五《次韵弟观避难》,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元)柳贯:《待制集》卷九,四部丛刊本。
    ①仁庆扎西:《胆巴碑与胆巴》,《仁庆扎西藏学研究文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12—124页。陈得芝:《元代内地藏僧事辑》,《蒙元史研究丛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45—248页。
    ②(元)念常:《佛祖历代通载》卷二二,《大正藏》第49册,第726页。成书年代据虞集序。第477页。
    ①(元)刘敏中:《平宋录》卷中,守山阁丛书本,第3页a—b。李天鸣:《宋元战史》,第1238—1244页。
    ①(元)赵孟頫:《胆巴碑》(《大元敕赐龙兴寺大觉普慈广照无上帝师之碑》),原件藏故宫博物院,此据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影印本。
    ②《元史》卷二〇二《释老传·胆巴传》,第4519页。
    ①《大正藏》第49册,第722页。
    ②《大正藏》第49册,第726页。
    ①《大正藏》第49册,第723页。
    ②《大正藏》第49册,第726页。
    ③即大护国仁王寺。最新的研究参顾寅森:《元大护国仁王寺名称、地址考略》,《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第23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60—64页。
    ④曼拏罗,梵文为Mandala,又译曼荼罗、曼陀罗。在佛教经典中,又意译作坛、坛场、道场或坛城等。是一种神秘图形,佛教密宗以之为宇宙模型。
    ①如胆巴入朝的时间为至元七年,而《胆巴传》误作“中统间”。
    ②释加仁钦德著,汤池安译《雅隆尊者教法史》,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51页。案,译本未能将“涿州”准确译出。
    ③达仓宗巴·班觉桑布著,陈庆英译《汉藏史集》,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72—173页。案,译本未能将“涿州”准确译出。
    ①《雅隆尊者教法史》,第51—52页。
    ②《汉藏史集》,第176页。
    ①(宋)张师正:《括异志》卷一《黑杀神降》,白化文、许德楠点校注释,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2—3页。(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页。
    ②(宋)王钦若:《翊圣保德传》卷首《宋真宗御制翊圣保德传序》,《云笈七签》卷一〇三,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2318页。又见《道藏》第32册,第649页。案,《道藏》本误作“宋仁宗御制翊圣保德传序”。
    ③(宋)王钦若:《翊圣保德传》卷上,《云笈七签》卷一〇三,第2324页。
    ④(宋)吕太古:《道门通教必用集》卷七,《道藏》第32册,第39页。(宋)金允中:《上清灵宝大法》卷三九,《道藏》第30册,第39页。《太上三洞神咒》卷五,《道藏》第2册,第83页。关于四圣形成与其各自的来历,参阅景安宁:《元代壁画——神仙赴会图》,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91—116页;李远国:《天蓬、天蓬信仰及其图像的考辨》,《宗教学研究》2111年第2期。Edward L. Davis,Society and the supernatural in Song China, Chapter4“The Cult of the Black Killer”, Honolulu: Universityof Hawai’i Press,2001, pp.67-86.
    ⑤曾召南:《宋元明皇室崇信真武缘由刍议》,《宗教学研究》1996年第2期,第30—31页。
    ①(元)罗霆震:《武当纪胜集》,《道藏》第19册,第674页。
    ②参景安宁:《元代壁画——神仙赴会图》,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01页。
    ①(元)张昱:《张光弼诗集》卷三《辇下曲》,四部丛刊本,第17页b。
    ②王光德、杨立志:《武当道教史略》,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06年,第69页。
    ①王见川:《真武信仰在近世中国的传播》,《民俗研究》2010年第3期,第103—104页。
    ①(元)刘道明:《武当福地总真集》卷中《宫观本末·紫霄宫》,《道藏》第19册,第656页。
    ②(元)刘道明:《武当福地总真集》卷中《宫观本末·紫霄宫》,《道藏》第19册,第656页。(元)许有壬:《至正集》卷六三《武昌路武当万寿崇宁宫碑铭》。
    ③参周清澍:《库腾汗——蒙藏关系最早的沟通者》,《元蒙史札》,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39—356页。
    ①沈卫荣:《初探蒙古接受藏传佛教的西夏背景》,沈卫荣主编《西域历史语言研究集刊》第一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272—286页。
    ②Ruth Dunnell (邓如萍),“The Hsia Origins of the Yuan Institution of Imperial Preceptor,” in Asia Major.Third Series. Vol.5, part1,1992, pp.85-111.汉译本:《党项王朝的佛教及其元代遗存——帝师制度起源于西夏说》,聂鸿音、彭玉兰译,《宁夏社会科学》1992年第5期。
    ③沈卫荣:《〈大乘要道密集〉与西夏、元朝所传藏传密法》,台北《中华佛学学报》第20期,2007年,第251—303页。
    ④Elliot Sperling,“rTsa mi lo-ts-ba Sangs-rgyas grags-pa and the Tangut Background to Early Mongol-TibetanRelations”, Tibetan Studies: Proceedings of the6th Seminar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ibetanStudies, Fagernes,1992, Vol.2, Oslo: The Institute for Comparative Research in Human Culture,1994, pp.801-824.
    ①《俄藏黑水城文献》第4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330-335页。《俄藏黑水城文献》第6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27页。
    ②沈卫荣:《西夏、蒙元时代的大黑天崇拜与黑水城文献——以汉译龙树圣师造〈吉祥大黑八足赞〉为中心》,王尧主编《贤者新宴》第5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53—167页。黄杰华:《大黑根本命咒:西夏大黑天信仰的一个侧面》,《西夏研究》2010年第3期。
    ③《俄藏黑水城文献》第5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80—189页。
    ④黄杰华:《黑水城出土藏传佛教实修文书〈慈乌大黑要门〉试释》,《中国藏学》2009年第3期。
    ⑤沈卫荣:《西夏、蒙元时代的大黑天崇拜与黑水城文献——以汉译龙树圣师造〈吉祥大黑八足赞〉为中心》,王尧主编《贤者新宴》第5辑,第160页。
    ①宋朝诸帝崇真武史实,参王光德、杨立志:《武当道教史略》,第69页。
    ②(宋)刘辰翁:《须溪集》卷四《玉真观记》,豫章丛书本,第12页a。
    ③(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80页。至今杭州犹有道路名佑圣观路,即此地址。梅莉:《宋元时期杭嘉湖平原的真武信仰》,《江汉论坛》2005年第8期。
    ①(宋)王明清:《挥麈录·后录》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71页。
    ②《两浙金石志》卷一二,《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14册,第10480-10481页。
    ③(元)许有壬《至正集》卷六三《武昌路武当万寿崇宁宫碑铭》。
    ①(元)王磐:《创建昭应宫碑》,《玄天上帝启圣灵异录》卷二,《道藏》第19册,第641页下—642页上。整理标点见《道家金石略》,第1101页。
    ①(元)徐世隆:《元创建真武庙灵异记》,《玄天上帝启圣灵异录》卷二,《道藏》第19册,第641页下—642页上。整理标点见《道家金石略》,第1100页。(元)魏初:《青崖集》卷三《勅建真武庙碑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案,分别署名徐世隆、魏初的二文主要内容几乎相同,然而文中又各有“臣世隆”、“臣初”字样,何以产生这种情况,待考。(元)王恽:《秋涧集》卷四七《太一五祖演化贞常真人行状》,第77页下。
    ②(元)刘道明:《武当福地总真集》卷下《古今明达》,《道藏》第19册,第664页。
    ①(元)郝经:《武当道士歌》,《陵川集》卷一〇,《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91册,第567页。
    ②(元)刘道明:《武当福地总真集》卷中《宫观本末·紫霄宫》,《道藏》第19册,第656页。
    ③(元)刘道明:《武当福地总真集》卷下《古今明达》,《道藏》第19册,第664页。
    ①(元)刘道明:《武当福地总真集》卷下,《道藏》第19册,第662页中。
    ②《元史》卷二一《成宗纪四》,第456页。
    ③《玄天上帝启圣灵异录》,《道藏》第19册,第644页中。(明)任自垣:《大岳太和山志》卷一《元诏诰》,《武当山明代志书集注》,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08年,第8页。
    ①《玄天上帝启圣灵异录》,《道藏》第19册,第644页下。(明)任自垣:《大岳太和山志》卷一《元诏诰》,《武当山明代志书集注》,第10-11页。
    ②(元)程钜夫:《均州武当山万寿宫碑》,《雪楼集》卷五。同碑见(明)任自垣:《大岳太和山志》卷一二《元碑》,《武当山明代志书集注》,第116页(题为《大元敕赐武当山大天一真庆万寿宫碑》,程钜夫撰,赵孟頫书,赵世延篆额)。又见《大天一真庆万寿宫碑》(延祐元年),《湖北金石志》卷一三,《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16册,第12202—12203页。
    ③真武生日为三月三日,为当时民间所周知。见《事林广记》巳集卷六,《和刻本类书集成》第一辑影印日本元禄十二年(1699)翻刻元泰定二年刻本,东京:古典研究会,1977年,第327页下;《事林广记》,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影印元至顺刻本,第7页a。
    ④(元)揭傒斯:《大五龙灵应万寿宫碑》(后至元三年),《湖北金石志》卷一四,《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16册,第12217—12218页。
    ①(元)揭傒斯:《大五龙灵应万寿宫瑞应碑》(至正二年),(明)任自垣:《大岳太和山志》卷一二《元碑》,《武当山明代志书集注》,第114页。
    ②《天寿节瑞应碑》,(明)任自垣:《大岳太和山志》卷一二《元碑》,《武当山明代志书集注》,第118-119页。
    ①《新编事文类要启札青钱》续集卷八《道流疏语·庆贺》,中华再造善本影印元泰定刻本,第1页a-b。
    ①(明)郎瑛:《七修类稿》卷二七《辩证类·西江月词》,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第287页。郎瑛所引词句略有差异:“九九乾坤已定,清明节后开花,米田天下乱如麻,直待龙蛇继马。依旧中华福地,古月一阵还家。当初指望瓮生涯,死在西江月下。”郎瑛解释为:其初二句乃言元世祖灭宋,德佑封为瀛国公时,至顺帝至正十五年,我太祖三月起兵和阳,正当九九八十一年之数,是知乾坤已定九九;而“三月”乃清明时也;“米田”言番人也;“直待龙蛇继马”,是太祖至正甲辰建国即位,乙巳伐元都,至丙午元亡,岂非龙蛇继马耶;“古月一阵还家”,乃言胡人皆去北矣;“当初指望瓮生涯”,此宁宗之后瓮吉剌氏不立已子而取顺帝,是无生涯矣。……“死在西江月下”,独言顺帝北殂于应昌,猝取西江寺梁为棺之验耳。
    ①《明史》卷四九《礼志三·祭告》,第1277页。
    ②(明)任自垣:《太岳太和山志》卷二,《武当山明代志书集注》,第16页。
    ③《大明玄天上帝瑞应图录》,《道藏》第19册,第640页中。《道家金石略》,第1250页。
    ①《大明玄天上帝瑞应图录》,《道藏》第19册,第632页中。《道家金石略》,第1251页。
    ②陈学霖:《“真武神—永乐像”传说溯源》,原载《故宫学术季刊》1995年第1期,收入氏著《明初的人物、史事与传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13—247页(第230页)。
    ③(明)李贽:《续藏书》卷九《荣国姚恭靖公》,张建业主编《李贽全集注》第9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352页。
    ①陈学霖:《“真武神—永乐像”传说溯源》,《明初的人物、史事与传说》,第238页。
    ②参陈学霖:《“真武神—永乐像”传说溯源》,《明初的人物、史事与传说》,第213—247页。
    ①《大元画塑记》,第15页,第21—22页,第22页,第23页。
    ②四背马哈哥剌,应即四臂马哈哥剌,是藏传佛教中最常见的大黑天像之一。
    ①原作“此朕往上都令塑成之”,不通。“此”当为“比”之讹写。
    ①宿白:《元代杭州的藏传密教及其有关遗迹》,《文物》1990年第10期,第59页。周景崇:《杭州宝成寺元代大黑天造像考释》,《新美术》2012年第2期。
    ①宿白:《元代杭州的藏传密教及其有关遗迹》,《文物》1990年第10期,第60—61页。
    ②(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受佛戒》,第20页。
    ③(元)杨瑀:《山居新语》卷一,第199页。
    ④王晶辰主编《辽宁碑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70—71页。沈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编
    纂《沈阳市文物志》,沈阳:沈阳出版社,1993年,第190—191页。
    ①《清实录》第二册《太宗实录》卷二一,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第282页。
    ②金启孮:《清代蒙古史札记》卷四《嘛哈噶喇》,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9—60页。
    ①陈垣:《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北平:辅仁大学,1941年,第96-99页。陈兵:《金元道教》,牟钟鉴、胡孚琛、王葆玹主编《道教通论——兼论道家学说》,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第518-550页。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第三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67-284页。叶新民:《元上都的宗教》,《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2期。陈高华、史卫民:《元上都》,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204页。
    ②《元史》卷八《世祖本纪五》,第159页。“李居寿”原讹作“李居素”,《元史》卷五校勘记[二七]已
    校,第104页。
    ①《元史》卷二〇二《释老传》,第4530页。(元)王恽:《故真靖大师、卫辉路道教提点张公(善渊)墓碣铭,并序》,《秋涧集》卷六一,元人文集珍本丛刊本,第76—78页。
    ②(元)王恽:《太一五祖演化贞常真人行状》,《秋涧集》卷四七。
    ③《国朝重修太一广福万寿宫之碑》,《道家金石略》,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845-846页。(元)王恽:《太一五祖演化贞常真人行状》系此事于中统元年(1260)。王恽文撰于至元十九年(1282),时隔二十余年;《国朝重修太一广福万寿宫之碑》则立石于至元三年(1266),时李居寿尚存,且为立石人之一。故以《国朝重修太一广福万寿宫之碑》为准。
    ①《元史》卷五《世祖本纪二》,第100页。
    ②陈垣:《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第99页。
    ③(元)王恽:《太一五祖演化贞常真人行状》,《秋涧集》卷四七。
    ④《道家金石略》,第841页。
    ①(元)王恽:《太一五祖演化贞常真人行状》,《秋涧集》卷四七。
    ②“六丁神将”,元人文集珍本丛刊本作“六十神将”,讹,据四部丛刊本改。
    ③(元)王磐:《故光禄大夫、太保、赠太傅、仪同三司、文真刘公(秉忠)神道碑铭,并序》,刘秉忠《藏春集》卷六附录。
    ①《元史》卷一五七《刘秉忠传》,第3694页。着重号为笔者所加。
    ②《元史》卷一五七《刘秉忠传》,第3688页。
    ①(元)王磐:《故光禄大夫、太保、赠太傅、仪同三司、文真刘公(秉忠)神道碑铭,并序》,刘秉忠《藏春集》卷六附录。
    ②(元)危素:《送郭真人还玉笥山序》,《危太朴文集》卷八,元人文集珍本丛刊本。
    ③《元典章》卷九《吏部三》“阴阳官·试选阴阳教授”。
    ①《秘书监志》卷七《司属·司天监》,高荣盛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19—122页。
    ①《秘书监志》卷七《司属·司天监》,第116页。
    ②危素:《送郭真人还玉笥山序》,《危太朴文集》卷八。
    ③陈垣:《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北平:辅仁大学,1941年,第98页。
    ①《析津志辑佚》,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94页。
    ②《元史》卷二七《英宗纪一》,第601页。
    ③参《秘藏通玄变化六阴洞微遁甲真经》,《道藏》第18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585—604页。(元)危素:《送郭真人还玉笥山序》,《危太朴文集》卷八,元人文集珍本丛刊本。
    ①(元)张文谦:《故光禄大夫、太保、赠太傅、仪同三司、谥文真刘公(秉忠)行状》,刘秉忠《藏春集》卷六附录。
    ②如:叶新民:《元上都的宗教》,《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2期。陈高华、史卫民:《元上都》,第204页。魏坚:《元上都的考古学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第47页。
    ①《世祖本纪》:“至元十八年正月,……制以六祖李全祐嗣五祖李居寿祭斗。”
    ②胡其德:《金代太一教兴起的背景分析》,台湾《东方宗教研究》新5期(1996年)。
    ③陈高华、史卫民:《元上都》,第204页。
    ①(元)王恽:《太一五祖演化贞常真人行状》,《秋涧集》卷四七。
    ②《元史》卷三三《文宗本纪二》,第739页。
    ③(元)危素:《送郭真人还玉笥山序》,《危太朴文集》卷八。
    ④(元)王恽:《太一五祖演化贞常真人行状》,《秋涧集》卷四七。
    ⑤(元)袁桷:《毛颖达封真人制》,《清容居士集》卷三七,四部丛刊本。
    ①(元)危素:《危太朴文集》卷八。
    ②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第三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81—283页。
    ③皆参前引书,兹不赘。
    ④陈垣:《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第98页。曾召南对陈垣的观点作出修正,实际时间并非“至顺至正间”,而是延祐元年,此时正当太一六祖李全祐掌教之末。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第三卷,第283-284页。
    ①See Elizabeth Endicott-West,“Notes on Shamans, Fortune-tellers and Yin-Yang Practitioners and CivilAdministration in Yüan China”, in ReuvenAmitai-Preiss&David O.Morgan ed., The Mongol Empire and ItsLegacy, Leiden: Brill,1999, pp.224-239.
    ②参叶新民《元代阴阳学初探》,中国蒙古史学会编《蒙古史研究》第六辑,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9-57页。
    ③《元典章》卷三二《礼部五·学校·阴阳学·阴阳法师》,点校本,第1120页。
    ④[日]高桥文治:《モンゴル王族と道教——武宗カイシャンと苗道一》,《东方宗教》第93号。
    ⑤《元史》卷八九《百官志三》,第2192页。
    ①参叶新民《元代阴阳学初探》,《蒙古史研究》第六辑,第49—57页。
    ①陈业新:《两汉祈雨礼俗初探》,张国刚主编《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4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319—328页。雷闻:《祈雨与唐代社会研究》,《国学研究》第八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45—289。陈学霖:《金朝的旱灾、祈雨与政治文化》,《漆侠先生纪念文集》,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542—561页。皮庆生:《祈雨与宋代社会初探》,原载《华学》第六辑,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第322—343页,后收入氏著《宋代民众祠神信仰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43—203页。林涓:《祈雨习俗及其地域差异——以传统社会后期的江南地区为中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年第1辑。陈学霖:《明清北京的祈雨与祀龙——官式祭礼与民间习俗》,原载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新第12期(2003),后收入氏著《明初的人物、史事与传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97—143页。
    ②参王培华《元代北方水旱灾害时空分布特点与申检体覆救灾制度》,《社会科学战线》1999年第3期。
    ③陈高华、史卫民:《中国风俗通史·元代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313—318页。
    ①皮庆生:《宋代民众祠神信仰研究》,第148—150页。
    ①《陵川集》卷二五《赵简子庙记》,《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年,第91册,第693页上。
    ②《秋涧集》卷八六,《台湾元人文集珍本丛刊》第2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第420页上。
    ③《剡源集》卷六《重建瑞龙威德寺记》,四部丛刊本。
    ④《隐居通议》卷二七《礼乐·雩祭》,丛书集成初编本,第275页。
    ⑤(元)张光大:《救荒活民类要》“祷祀”条,明刻本。
    ①《大唐开元礼》卷三《祈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32页。
    ①皮庆生:《宋代民众祠神信仰研究》,第177页。
    ②参陈高华:《元朝赈恤制度研究》,《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4期。
    ①《元史》卷二四《仁宗纪一》,第556页;《元史》卷二六《仁宗纪三》,第578页。
    ②《元史》卷二一《成宗纪四》,第463页。
    ③《元史》卷三三《文宗纪二》,第733页。
    ④(元)吴当:《学言稿》卷二《送李黼修撰以旱请祷代祀嵩、衡、淮、海》,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元)蒲道源:《闲居丛稿》卷一六《东海神庙碑》,台湾元代珍本文集汇刊本,第654—655页。《脱欢蔡文渊昭告碑》,张孝友主编《沂山石刻》,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9年,第28—29页。
    ⑤《元史》卷三三《文宗纪二》,第732页。
    ⑥(元)宋褧:《燕石集》卷七《济南张侯至大二年奉御香祷旱历山舜祠,雨应,是年十二月也》,《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92册,第166页上。
    ⑦(元)虞集:《道园学古录》卷二三《大都城隍庙碑》云:“自内廷至于百官庶人,水旱疾疫之祷,莫不宗礼之。”四部丛刊本。
    ①(元)杨瑀:《山居新语》,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23页。亦见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52页。
    ②余大钧译注《蒙古秘史》,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88页。[波斯]拉施特主编,余大钧、周建奇译《史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65页。《元史》卷一《太祖纪》,第8页。案,《蒙古秘史》记事未着年代,《元史》、《史集》皆系此事于1202年,三者中《史集》所记鲊答之术最详。
    ③[波斯]志费尼著,何高济译,翁独健校订《世界征服者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55页。
    ④邵循正:《语言与历史——附论〈马可波罗游记〉的史料价值》,《元史论丛》第1辑,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⑤札奇斯钦:《蒙古秘史新译并注释》,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79年,第180页。
    ⑥[日]岩井大慧:《遊牧アジア北方民族の禱雨について》,《驹泽史学》10(1962)。
    ①Юндзнбатын Болдбаатар, Монгол Нутаг Дахь Зртний Нуудзлчдийи Задын Шутлзг, Улаанбаатар,2011.[蒙古]宝力德巴特尔:《札答祭祀研究》,乌兰巴托,2011年。此书承南京大学特木勒老师告知并复印相赠。蒙古国同学恩赫阿木古郎译为汉语。在此一并致谢!
    ②前引书,第46—49页,第86页。
    ①何高济译:《鲁布鲁克东行纪》,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285页,第307页。
    ②冯承钧译:《马可波罗行纪》,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第193页。
    ①[日]高桥文治:《張留孫の登場前夜——発給文書から見たモンゴル時代の道教》,《東洋史研究》56—1(1997)。
    ②巴卧·祖拉陈瓦:《贤者喜宴》(藏文版)下册,第1414—1416页。转引自陈庆英《西夏与藏族的历史、文化、宗教关系试探》,《陈庆英藏学论文集》,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第159—160页。
    ③《安多政教史》,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82年藏文版,第166—167页。转引自陈庆英《西夏与藏族的历史、文化、宗教关系试探》,《陈庆英藏学论文集》,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第160—161页。
    ④A. C. Moule&Paul Pelliot, Marco Polo: The Description of the World, vol.1, London: George Routledge&Sons Limited,1938, p.188.《马可波罗行纪》,冯承钧译,第174页。
    ①《元史》卷五《世祖纪二》,第96页:至元元年四月,东平、太原、平阳旱,分遣西僧祈雨。案,《五行志》系此事于二月(第1069页)。
    ②陈得芝:《元代内地藏僧事辑》,《元史研究丛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33—251页。
    ③(元)杨允孚:《滦京杂咏》卷下,知不足斋丛书本,第2页a—b。
    ④《元史》卷三〇《泰定纪二》,第677页。
    ⑤李逸友编著:《黑城出土文书(汉文文书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221页。
    ⑥(元)释德辉:《敕修百丈清规》卷一《报恩章·祈祷》,《大正藏》第48册,第1115页。
    ①禅宗以华严经、宝积经、般若经、涅槃经为四大部经。一切经称大藏,四大部经则称小藏。自北宋以后,大藏经之卷数渐多,不易齐备,遂以四大部经为代用,渐成风气。《佛光大辞典》,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丁福保:《佛学大辞典》,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
    ①武则天又命人造《大云经疏》,为称帝创造图谶祥瑞。前人以为《大正藏》所收北凉昙无谶译之《大云经》即武则天所造之《大云经疏》。后者之抄本于敦煌出土,据王国维、陈寅恪研究,知北凉昙无谶译之《大云经》非伪经。王国维:《唐写本〈大云经疏〉跋》,《观堂林集》第4册,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016—1018页。陈寅恪:《武瞾与佛教》,《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37—155页。
    ②(元)释德辉:《敕修百丈清规》卷首圣旨,《大正藏》第48册,第1110页。
    ①关于笑隐大訢,可参陈得芝:《论元代的“诗禅三隐”》,《蒙元史研究丛稿》,第513—520页。
    ②参纪华传:《江南古佛——中峰明本与元代禅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73—75页。
    ③(元)中峰明本:《幻住庵清规》“世范”,《卍新纂续藏经》第63册,第576—577页。
    ④《道园学古录》卷二五《河图仙坛之碑》;卷五〇《陈真人道行碑》、《玄门掌教孙真人墓志铭》。《孙履道道行碑》,陈垣编纂,陈智超、曾庆瑛校补《道家金石略》,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789页。(元)任士林:《松乡集》卷三《庆元路道录陈君墓志铭》,清光绪刻本。(元)程钜夫:《雪楼集》卷二九《送武当张真人赴召祈雨南归》,台湾元人珍本文集汇刊本,第1121—1122页。
    ⑤(元)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卷下,宛委别藏本,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95—96页。(元)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党宝海译注,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14—117页。
    ①《雪楼集》卷一《長春宫建金箓醮道场文八首》,第144—148页。
    ②《道园学古录》卷五〇《玄门掌教孙真人墓志铭》。
    ③(元)马祖常:《石田文集》卷四《与巎巎子山郎中(时祈雨长春宫)》,台湾元人文集珍本丛刊,第6册,第569—570页。
    ④《龙虎山志》卷上《人物上·张嗣成》,《中华续道藏初辑》第3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第35a页。(元)袁桷:《清容居士集》卷一三《次韵继学天宝宫祷雨见怀》,四部丛刊本。
    ⑤(元)任士林:《庆元路道录陈君墓志铭》,《松乡集》卷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吴丽娱:《论九宫祭祀与道教崇拜》,荣新江主编《唐研究》第九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83—314页。
    ①《元史》卷七二《祭祀志一》,第1780页;卷一九《成宗纪二》,第409页;卷三五《文宗纪四》,第779页;卷二九《泰定帝纪一》,第656页。
    ②(元)元明善:《平章政事廉文正王神道碑》,苏天爵编《元文类》卷六五,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
    年,第940页。(元)张起岩:《济南路大都督张公行状》,《元文类》卷五〇,第723页。(元)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卷一〇《宣慰张公》,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208页。
    ①(元)吴澄:《吴文正公集》卷三七《元故少中大夫吉州路总管刘侯墓志铭》,台湾元人文集珍本丛刊,第3册,第604页上。阙字依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补。
    ②如:《吴文正公集》卷一九《抚州路达鲁花赤祷雨记》,第360—361页。《闲居丛稿》卷五《同知祷雨殊应》,第259—260页。《学言稿》卷二《题丁县令祷雨记后》、《彭城守春旱祷雨》。(元)金守正:《雪厓先生诗集》卷三《凌云篇——美郡守王侯敬仲祷雨有应而作也》,《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2002年,第1325册,第258页上。
    ③《元史》卷一一九《秃不申传》,第2944页。
    ④《元史》卷一四〇《别儿怯不花传》,第3367页。
    ⑤(元)姚燧:《平章政事忙兀公神道碑》,《元文类》卷五九,第861页。
    ①2010年8月见诸报端,承同窗向珊女史告知,特此致谢。该碑全称《冀宁监郡朝列公祷雨感应颂》,录文见《山右石刻丛编》卷三七,《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20册,第15804页。保存简况见张崇颜、王德苓编著《三晋石刻总目·太原市卷》,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42页。
    ②[日]井黑忍:《太原窦大夫祠金元时代祈雨碑刻研究二题》,范世康、王尚义主编《建设特色文化名城: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163—169页。
    ③《元典章》卷三〇《礼部三·祭祀·祈风雨不得支破官钱》,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影印元刊本,1998年,第1171页。
    ④《编类运使复斋郭公敏行录》“太和州耆儒王昭德”条,国家图书馆藏元至顺刊本。
    ⑤(元)范梈:《临髙县龙坛记》,《元文类》卷三一,第409页。
    ①[日]中村治兵卫:《宋朝の祈雨について》,《中国シャ-マニズムの研究》,东京:刀水书房,1992年,第139—156页。
    ②《延祐四明志》卷七,《宋元方志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6235—6258页。《大德昌国州图志》卷四,《宋元方志丛刊》第6082—6087页。《齐乘》卷一“山川”,《宋元方志丛刊》第514—527页。
    ③朱海滨:《浙江地方神信仰的区域差异》,《历史地理》第17辑,2001年;《祭祀政策与民间信仰变迁——近世浙江民间信仰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40—179页。
    ④《延祐四明志》卷一五,《宋元方志丛刊》,第6355页下,第6357页下。关于张王信仰研究,参皮庆生《他乡之神:宋代张王信仰传播研究》,《历史研究》2007年第3期。
    ①《至顺镇江志》卷八,《宋元方志丛刊》第2728—2729页。
    ②《闲居丛稿》卷二二,第850—858页。
    ③雷闻:《郊庙之外——隋唐国家祭祀与宗教》,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第334—335页。
    ④参陈高华、史卫民:《中国风俗通史·元代卷》,第313—318页。
    ⑤(元)吴澄:《吴文正公集》卷一九《抚州路达鲁花赤祷雨记》,第360页下。
    ①《闲居丛稿》卷二〇《李录事祈雨有感诗序》载,“君闻南山之阳几及绝顶有灵泉焉,于是斋素囚首徒步陟其所,而恳于神,乞升勺水贮于罂,迎归城中安置。”
    ②《吴文正公集》卷二六《大瀛海道院记》,第452页下。
    ③(元)汪克宽:《环谷集》卷五《重建西峰大圣卓锡亭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元)金钥:《改至元己卯仲夏不雨,南台御史驰香,命集虚宗师祷雨。有感,赋诗以述其事》,(元)刘大彬《茅山志》卷三二,《道藏》,北京、上海、天津: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5册,第700页。
    ⑤光绪《益都县图志》卷二八《重新圣水龙祠之记》,《石刻史料新编》第三辑第27册,第520页。
    ⑥《学言稿》卷二《题丁县令祷雨记后》。
    ①《元史》卷一七〇《畅师文传》,第3996页。
    ②《元史》卷一八五《吕思诚传》,第4248页。
    ③(元)孛术鲁翀:《知许州刘侯民爱铭》,《元文类》卷一七,第222页。
    ④(元)程端礼:《畏斋集》卷三《东岩王公集后序》,四明丛书本,第8a页。
    ①《顺天府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268—269页。
    ②《明仁宗实录》卷七上,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第236页。
    ①秦建明、[法]吕敏(Marianne Bujard)编著《尧山圣母庙与神社》,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213页。
    ②参车文明:《中国神庙剧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第82—84页。
    ③(元)刘诜:《桂隐诗集》卷一《戏赠祈雨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礼十八之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第739页。
    ⑤(元)华幼武:《黄杨集》卷下《秋旱二十韵》,《续修四库全书》第1325册,第40页上。
    ⑥相关介绍,见严惠《传世孤品元釉里红开光祈雨图大罐》,《收藏家》1996年第4期。
    ①Anning Jing, The Water God's Temple of the Guangsheng Monastery: Cosmic Funtion of Art, Ritual, andTheater, Leiden: Brill,2002.参王锦萍书评,《中国学术》第十七辑,第334—343页。广胜寺壁画照片及介绍见柴泽俊、任毅敏《洪洞广胜寺》,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326—338页,第364—368页。
    ①Robert P. Hymes, Statesmen and Gentlemen: The Elite of Fu-Chou, Chiang-Hsi, in Northern and SouthernSung,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
    ②周鑫:《儒士新地方性格的成长:以元代江西抚州儒士为中心》,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①(元)郑玉:《师山集》卷四《重修忠烈陵庙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仓修良:《方志学通论》,济南:齐鲁书社,1990年,第327页。
    ③Peter K. Bol,“The Rise of Local History: History, Geography, and Culture in Southern Song and YuanWuzhou,” Journal of Harvourd Asiatic Studies,61-1(2001), p.47.
    ④(元)胡祗遹:《紫山大全集》卷一九,三怡堂丛书本,第5—6页。
    ⑤(元)李存:《鄱阳仲公李先生文集》卷二四《于君孟高墓志铭》,《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92册,第647页上。
    ⑥(元)赵汸:《东山存稿》卷七《孝则居士程君可绍墓表》,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元)陈旅:《安雅堂集》卷六《韩明善祷雨诗序》,台湾元代珍本文集汇刊本,第244页。
    ②(元)刘壎:《水云村稿》卷二《大田广佑王庙碑》,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元)李存:《鄱阳仲公李先生文集》卷一四《重修崇真阁记》,第593页下。案,据文意,该文显为何氏族人所撰,误收入李存文集。承广东社会科学院周鑫先生赐示,谨致谢忱。
    ④[美]韩森:《变迁之神——南宋时期的民间信仰》,包伟民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皮庆生:《他乡之神:宋代张王信仰传播研究》,《历史研究》2007年第3期。
    ①黄宽重:《宋代的家族与社会》,台北:东大图书公司,2006年,第256—261页。参张邦炜:《黄宽重〈宋代的家族与社会〉读后》,《历史研究》2007年第2期。
    ②李治安师:《元代及明前期社会变动初探》,《中国史研究》2005年增刊。萧启庆:《内北国而外中国:蒙元史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①刘晓:《元代公文起首语初探——兼论〈全元文〉所收顺帝诏书等相关问题》,《文史》2007年第3辑。
    ①陈学霖:《明清北京的祈雨与祀龙——官式祭礼与民间习俗》,《明初的人物、史事与传说》,第143页。
    ①Paul Jakov Smith, Richard von Glahn eds., The Song-Yuan-Ming Transition in Chinese History,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Press,2003.
    ②李治安师:《元和明前期南北差异的博弈与整合发展》,《历史研究》2011年第5期。
    ③葛兆光:《“唐宋”抑或“宋明”:文化史和思想史研究视域变化的意义》,《历史研究》2004年第1期。
    ①李泽厚:《〈说巫史传统〉补》,陈明、朱汉民主编《原道》第十一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61—188页。
    ①参看第一章第三节。
    ②Igor de Rachewiltz,‘Turks in China under the Mongols: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f Turco-Mongolrelations in the13th and14th centuries’, in Morris Rossabi ed., China Among Equals: The Middle Kingdomand Its Neighbors,10th-14th Centurie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3, pp.281-310(293).
    ①蔡美彪:《元龙门建极宫碑译释》,《清华元史》第一辑,收入氏著《八思巴字碑刻文物集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3—27页。
    ①陈高华:《元代的天妃崇拜》,《元史论丛》第7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37—143页。刘月莲:《妈祖信仰与元代漕运》,陈高华:《元代的天妃崇拜》,《元史论丛》第7辑,第142—153页。
    ①[韩]李玠奭:《〈至正条格〉之编纂及其法制史上的意义》,韩国学中央研究院编《至正条格》研究篇,第461—470页(第468页)。
    [1](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龚抗云整理,王文锦审定,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2](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礼记正义》,吕有仁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3](宋)陈祥道:《礼书》,《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3册。
    [4](宋)朱熹:《家礼》,王燕均、王光照校点,《朱子全书》第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5](清)秦蕙田:《五礼通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1]《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2]《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3]《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4]《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5]《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6]《辽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7]《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8]《金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9]《元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
    [10]《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11]《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12]《续资治通鉴长编》,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13]《明实录》,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
    [14](明)胡粹中:《元史续编》,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5]《清实录》,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16](清)钱大昕:《廿二史考异》,方诗铭、周殿杰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17](清)曾廉:《元书》卷一五,清宣统三年刻本。
    [18]柯劭忞:《新元史》,北京:中国书店,1988年。
    [19][朝鲜]郑麟趾:《高丽史》,韩国奎章阁藏本。
    [20]《朝鲜王朝实录》,(韩国)国史编纂委员会,1955—1958年。
    [21](元)苏天爵辑《元朝名臣事略》,姚景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22]《编类运使复斋郭公敏行录》,国家图书馆藏元至顺刊本。
    [23](宋)赵珙:《蒙鞑备录》,王国维遗书本。
    [24](宋)彭大雅、徐霆:《黑鞑事略》,王国维遗书本。
    [25]《圣武亲征录》,王国维遗书本。
    [26](元)刘敏中:《平宋录》,守山阁丛书本。
    [27](元)刘敏中:《平宋录》,碧琳琅馆丛书本。
    [28](元)刘敏中:《平宋录》,墨海金壶本。
    [29](元)刘一清:《钱塘遗事》,武林掌故丛编本。
    [30](元)刘一清:《钱塘遗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1](元)刘一清:《钱塘遗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影印嘉庆洞庭扫叶山房席氏校订本。
    [32]《大唐开元礼》,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
    [33](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34]《宋大诏令集》,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35]《宋会要辑稿》,(清)徐松辑,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
    [36]《大金集礼》,光绪二十一年广雅书局刊本。
    [37](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38]《大元国朝圣政典章》,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影印元刊本。
    [39]《大元国朝圣政典章》,《续修四库全书》第787册影印元刊本。
    [40]《元典章》,陈高华、张帆、刘晓、党宝海点校,北京、天津:中华书局、天津古籍出版社,2011年。
    [41]《通制条格》,方龄贵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42]《至正条格》,首尔:韩国学中央研究院校注本,2007年。
    [43]《宪台通纪(外三种)》,王晓欣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
    [44]《秘书监志》,高荣盛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
    [45]《庙学典礼》,王颋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
    [46]《元代画塑记》,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
    [47](元)张光大:《救荒活民类要》,《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56册。
    [48]《大明集礼》,明嘉靖内府刻本。
    [49]《永乐大典》,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本。
    [50]《永乐大典》,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影印本。
    [51](明)王圻:《续文献通考》,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万历刊本,1979年。
    [52]万历《大明会典》,明万历内府刻本。
    [53]《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刘厚生点注,收入《清代宫廷萨满祭祀研究》,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
    [54](清)万斯同:《庙制通考》,四明丛书本。
    [55](元)张道宗:《纪古滇说原集》,方国瑜主编《云南史料丛刊》第2卷,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
    [56](元)王士点:《禁扁》,清康熙栋亭藏书十二种本。
    [57]《宋元方志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58]《元大德南海志残本(附辑佚)》,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
    [59]《大德昌国州图志》,《宋元方志丛刊》本。
    [60]《延祐四明志》,《宋元方志丛刊》本。
    [61]《至顺镇江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
    [62]《齐乘》,《宋元方志丛刊》本。
    [63]《至正四明续志》,《宋元方志丛刊》本。
    [64]《至正金陵新志》,《中国方志丛书》影印元至正四年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
    [65](清)徐松辑:《河南志》,高敏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66]《元河南志》,藕香零拾本。
    [67]《元一统志》,赵万里辑录,北京:中华书局,1966年。
    [68]《大元混一方舆胜览》,郭声波整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
    [69]北京图书馆古籍古籍善本组编《析津志辑佚》,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年。
    [70](明)任自垣:《太岳太和山志》,《武当山明代志书集注》,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08年。
    [71]弘治《上海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第7册。
    [72]弘治《徽州府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第29册。
    [73]正德《南康府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第51册。
    [74]嘉靖《延平府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第39册。
    [75]万历《会稽县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第28册。
    [76]万历《新修南昌府志》,《日本藏罕见中国地方志丛刊》第5册。
    [77]万历《滕县志》,滕县史志办1984年影印明万历刻本。
    [78](明)陈镐:《阙里志》,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89年。
    [79](明)孔贞丛:《重修阙里志》,日本早稻田大学藏明刻本。
    [80]康熙《江西通志》,《中国地方志集成·省志辑·江西》影印清康熙二十二年刻本。
    [81](清)于敏中等编纂《日下旧闻考》,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年。
    [82]道光《广东通志》,续修四库全书影印1934年商务印书馆影印清道光二年刻本。
    [83]同治《番禺县志》,清同治十年刻本。
    [84](清)张穆撰,何秋涛补:《蒙古游牧记》,台北:文海出版社,1965年影印清同治四年刊本。
    [85]光绪《临朐县志》,清光绪十年刻本。
    [86]光绪《永济县志》,清光绪十二年刻本。
    [87]光绪《海阳县志》,清光绪二十六年刻本。
    [88]光绪《重修曲阳县志》,清光绪三十年刻本。
    [89]光绪《益都县图志》,《石刻史料新编》第三辑第27册。
    [90]《恒山志》,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91]《霍山志》,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92]薛增福、王丽敏主编《曲阳北岳庙》,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0年。
    [93](元)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宛委别藏本,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
    [94](元)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党宝海译注,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
    [95](元)张德辉:《纪行》,(元)王恽:《玉堂嘉话》,杨晓春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1](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2](宋)王明清:《挥麈录》,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3](宋)张端义:《贵耳集》,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4](宋)张师正:《括异志》,白化文、许德楠点校注释,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5](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6]《事林广记》,《和刻本类书集成》第一辑,东京:古典研究会,1977年影印日本元禄十二年(1699)翻刻元泰定二年刻本。
    [7]《事林广记》,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影印元至顺刻本。
    [8]《新编事文类要启札青钱》,中华再造善本影印元泰定刻本。
    [9](明)郎瑛:《七修类稿》,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
    [10]《大正藏》,日本大正一切经刊行会印行,1934年。
    [11](唐)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王邦维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51—52页。
    [12](唐)神恺:《大黑天神法》,《大正藏》第21册。
    [13](唐)良贲:《仁王护国般若波罗密多经疏》,《大正藏》第33册。
    [14](元)德辉:《敕修百丈清规》,《大正藏》第48册。
    [15](元)念常:《佛祖历代通载》,《大正藏》第49册。
    [16](元)祥迈:《至元辨伪录》,《大正藏》第52册。
    [17](元)中峰明本:《幻住庵清规》,《卍新纂续藏经》第63册。
    [18]《道藏》,北京、上海、天津: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
    [19](宋)张君房编《云笈七签》,李永晟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20](宋)王钦若:《翊圣保德传》,《云笈七签》卷一〇三,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21](宋)王钦若:《翊圣保德传》,《道藏》第32册。
    [22](宋)吕太古:《道门通教必用集》,《道藏》第32册。
    [23](宋)金允中:《上清灵宝大法》,《道藏》第30册。
    [24]《太上三洞神咒》,《道藏》第2册。
    [25](元)李道谦编:《甘水仙源录》,《道藏》第19册。
    [26](元)刘道明:《武当福地总真集》,《道藏》第19册。
    [27](元)罗霆震:《武当纪胜集》,《道藏》第19册。
    [28]《大明玄天上帝瑞应图录》,《道藏》第19册。
    [1](宋)陈著:《本堂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宋)刘辰翁:《须溪集》,豫章丛书本。
    [3](宋)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四部丛刊本。
    [4](宋)朱熹:《晦庵集》,《朱子全书》第23册,上海、合肥: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5](元)陈旅:《安雅堂集》,台湾元代珍本文集汇刊本。
    [6](元)程端礼:《畏斋集》,四明丛书本。
    [7](元)程钜夫:《雪楼集》,台湾元代珍本文集汇刊本。
    [8](元)戴表元:《剡源集》,四部丛刊本。
    [9](元)傅若金:《傅与砺诗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0](元)傅习、孙存吾辑《皇元风雅》,四部丛刊本。
    [11](元)贡奎:《云林集》,《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93册。
    [12](元)郝经:《陵川集》,《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91册。
    [13](元)华幼武:《黄杨集》,《续修四库全书》第1325册。
    [14](元)胡祗遹:《紫山大全集》,三怡堂丛书本。
    [15](元)胡助:《纯白斋类稿》,金华丛书本。
    [16](元)黄溍:《黄金华集》,四部丛刊本。
    [17](元)金守正:《雪厓先生诗集》,《续修四库全书》第1325册。
    [18](元)李存:《鄱阳仲公李先生文集》,《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92册。
    [19](元)刘鹗:《惟实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0](元)刘诜:《桂隐诗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1](元)刘壎:《隐居通议》,丛书集成初编本。
    [22](元)柳贯:《柳待制文集》,四部丛刊本。
    [23](元)马祖常:《石田文集》,元人文集珍本丛刊本。
    [24](元)欧阳玄:《圭斋文集》,四部丛刊本。
    [25](元)蒲道源:《闲居丛稿》,四部丛刊本。
    [26](元)任士林:《松乡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7](元)萨都剌:《萨天锡诗集》,四部丛刊本。
    [28](元)萨都剌:《雁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29](元)宋褧:《燕石集》,《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92册。
    [30](元)苏天爵辑《元文类》,四部丛刊本。
    [31](元)苏天爵:《滋溪文稿》,陈高华、孟繁清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32](元)汪克宽:《环谷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3](元)王沂:《伊滨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4](元)王恽:《秋涧集》,元人文集珍本丛刊本。
    [35](元)王恽:《秋涧集》,四部丛刊本。
    [36](元)王恽:《玉堂嘉话》,杨晓春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37](元)魏初:《青崖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8](元)危素:《危太朴文集》,元人文集珍本丛刊本。
    [39](元)吴澄:《吴文正公集》,元人文集珍本从刊本。
    [40](元)吴当:《学言稿》,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1](元)吴师道:《吴正传先生文集》,元代珍本文集汇刊影印明抄本。
    [42](元)许衡:《鲁斋遗书》,《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91册。
    [43](元)许有壬:《圭塘小稿》,三怡堂丛书本。
    [44](元)许有壬:《至正集》,《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95册。
    [45](元)姚燧:《牧庵集》,四部丛刊本。
    [46](元)阎复:《静轩集》,元人文集珍本丛刊本。
    [47](元)杨瑀:《山居新语》,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2006年。
    [48](元)杨允孚:《滦京杂咏》,知不足斋丛书本。
    [49](元)耶律楚材:《湛然居士集》,四部丛刊本。
    [50](元)耶律铸:《双溪醉隐集》,知服斋丛书本。
    [51](元)袁桷:《清容居士集》,四部丛刊本。
    [52](元)虞集:《道园学古录》,四部丛刊本。
    [53](元)虞集:《道园类稿》,元人文集珍本丛刊本。
    [54](元)虞集:《虞集全集》,王颋点校,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
    [55](元)元明善:《清河集》,藕香零拾本。
    [56](元)张昱:《张光弼诗集》,四部丛刊本。
    [57](元)张翥:《蜕庵诗》,四部丛刊本。
    [58](元)赵汸:《东山存稿》,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9](元)郑玉:《师山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0](元)周伯琦:《近光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1](元)周南瑞编《天下同文集》,雪堂丛刻本。
    [62](元)朱思本:《贞一斋诗文稿》,宛委别藏本。
    [63](元)朱晞颜:《瓢泉吟稿》,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4](明)宋濂:《宋文宪公全集》,四部备要本。
    [65](明)宋濂:《宋学士文集》,四部丛刊本。
    [66](明)王袆:《王忠文公集》,金华丛书本。
    [67][高丽]李承修:《动安居士集》,杜宏刚、邱瑞中、崔昌源编《韩国文集中的蒙元史料》,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68][高丽]李齐贤:《益斋集》,丛书集成初编本。
    [69]李修生主编《全元文》,南京:凤凰出版社,1998—2004年。
    [1][日]村上正二译注《モンゴル秘史》,东京:平凡社,1970—1976年。
    [2]札奇斯钦:《蒙古秘史新译并注释》,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79年。
    [3][蒙古]达·策仁索德那木:《〈蒙古秘史〉译注》,北京:民族出版社,1993年。
    [4]余大钧译注《蒙古秘史》,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
    [5] de Rachewiltz, Igor. The Secret History of the Mongols: a Mongolianepic chronicle of the thirteenth century, Leiden: Brill,2004.
    [6]阿尔达扎布:《新译集注〈蒙古秘史〉》,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年。
    [7]《十善福白史册》(Arban buyan-tu nom-un aγan teüke)(回鹘体蒙古文),留金锁整理,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年。
    [8]释加仁钦德:《雅隆尊者教法史》,汤池安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年。
    [9]达仓宗巴·班觉桑布:《汉藏史集》,陈庆英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
    [10]阿旺贡噶索南:《萨迦世系史》,陈庆英等译注,拉萨: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年。
    [1][波斯]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何高济译,翁独健校订,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2][波斯]拉施特主编《史集》,余大钧、周建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
    [3][波斯]拉施特:《成吉思汗的继承者(史集第二卷)》,[英]波伊勒英译,周良霄译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
    [4]Thackston, W. M. trans.&annot., Rashiduddin Fazlullah's Jami ut-tawarikh, Harvard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Near Eastern Languagesand Civilizations,1998.
    [5][瑞典]多桑:《多桑蒙古史》,冯承钧译,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6][英]道森:《出使蒙古记》,吕浦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7]《柏朗嘉宾蒙古行纪》,耿昇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8]《普兰·迦儿宾行记》,余大钧译,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年。
    [9]《鲁布鲁克东行纪》,何高济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10]《鲁布鲁克东方行记》,余大钧、蔡志纯译,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年。
    [11]Jackson, Peter. trans., The Mission of Friar William of Rubruck,Indianapolis/Cambridge: Hackett Publishing,2009.
    [12]《马可波罗行纪》,冯承钧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
    [13]Moule, A. C.&Pelliot, Paul. Marco Polo the Description of theWorld, London: G. Routledge&sons, Litmited,1938.
    [1]《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7年。
    [2]《石刻史料新编》第二辑,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9年。
    [3]《石刻史料新编》第三辑,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6年。
    [4](元)潘昂霄:《金石例》,《石刻史料新编》第三辑第39册。
    [5](清)钱大昕:《潜研堂金石文跋尾》,《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25册。
    [6]《山右石刻丛编》,《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20册。
    [7]《两浙金石志》,《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14册。
    [8]《满洲金石志》,《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23册。
    [9]《越中金石记》,《石刻史料新编》第二辑第10册。
    [10]《陇右金石录》,《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21册。
    [11](清)端方:《匋斋臧石记》,《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11册。
    [12](清)叶昌炽:《语石》,陈公柔、张明善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13]罗振玉:《金石萃编未刻稿》,《历代碑志丛书》第8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影印民国七年(1918)石印本。
    [14]北京辽金城垣博物馆编《北京元代史迹图志》,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年。
    [15]北京图书馆金石组编《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1990年。
    [16]蔡美彪:《元代白话碑集录》,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年。
    [17]陈垣编纂,陈智超、曾庆瑛校补《道家金石略》,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
    [18]河南省文物局编《河南碑志叙录(一)》,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
    [19]黄挺、马明达:《潮汕金石文征(宋元卷)》,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
    [20]金柏东主编《温州历代碑刻集》,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
    [21]李国富、王汝雕、张宝年主编《洪洞金石录》,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8年。
    [22]李恒法、解华英编著《济宁历代墓志铭》,济南:齐鲁书社,2011年。
    [23]刘培桂:《孟子林庙历代石刻集》,济南:齐鲁书社,2005年。
    [24]刘兆鹤、王西平编著《重阳宫道教碑石》,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年。
    [25]骆承烈:《石头上的儒家文献——曲阜碑文录》,济南:齐鲁书社,2001年。
    [26]沈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编纂《沈阳市文物志》,沈阳:沈阳出版社,1993年。
    [27]王晶辰主编《辽宁碑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年。
    [28]王宗昱编《金元全真教石刻新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29]张崇颜、王德苓编著《三晋石刻总目·太原市卷》,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年。
    [30]张孝友主编《沂山石刻》,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9年。
    [31]中原石刻艺术馆编《河南碑志叙录(二)》,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
    [32]李逸友编著《黑城出土文书(汉文文书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年。
    [33]史金波、魏同贤、(俄)E. N.克恰诺夫主编《俄藏黑水城文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2006年。
    [34]塔拉、杜建录、高国祥主编《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
    [1]白寿彝总主编,陈得芝主编《中国通史》第八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2]蔡美彪主编:《中国历史大辞典·辽夏金元史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
    [3]仓修良:《方志学通论》,济南:齐鲁书社,1990年。
    [4]陈高华、史卫民:《元大都上都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5]陈高华、史卫民:《中国风俗通史·元代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6]陈高华、张帆、刘晓:《元代文化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
    [7]陈庆英:《元朝帝师八思巴》,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2年。
    [8]陈世松、匡裕彻、朱清泽等:《宋元战争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
    [9]陈戍国:《中国礼制史·元明清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
    [10]陈垣:《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北平:辅仁大学,1941年。
    [11]陈垣:《元也里可温考》,北京:商务印书馆,1924年。
    [12]陈耀庭:《道教礼仪》,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13]程章灿:《刘克庄年谱》,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
    [14]党宝海:《蒙元驿站交通研究》,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年。
    [15]额尔登泰、乌云达赉、阿萨拉图:《〈蒙古秘史〉词汇选释》,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年。
    [16]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编《“民间”何在谁之“信仰”》,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17]韩儒林主编《元朝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
    [18]洪金富:《辽宋夏金元五朝日历》,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4年。
    [19]胡务:《元代庙学——无法割舍的儒学教育链》,成都:巴蜀书社,2005年。
    [20]黄宽重:《宋代的家族与社会》,台北:东大图书公司,2006年。
    [21]郭正忠:《三至十四世纪中国的权衡度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22]纪华传:《江南古佛——中峰明本与元代禅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23]贾敬颜:《五代宋金元人边疆行记十三种疏证稿》,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24]贾二强:《唐宋民间信仰》,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
    [25]简涛:《立春风俗考》,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26]金启孮:《清代蒙古史札记》,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年。
    [27]景安宁:《元代壁画——神仙赴会图》,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28]雷闻:《郊庙之外——隋唐国家祭祀与宗教》,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
    [29]李勤璞:《八思巴帝师殿——大元帝国的国家意识形态》,台北:蒙藏委员会,2000年。
    [30]李天鸣:《宋元战史》,台北:食货出版社,1988年。
    [31]李治安:《忽必烈传》,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32]李治安:《元代分封制度研究(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33]李治安:《元代行省制度》,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34]李治安、王晓欣编著《元史学概说》,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年。
    [35]连瑞枝:《隐藏的祖先:妙香国的传说和社会》,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
    [36]刘黎明:《宋代民间巫术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4年。
    [37]刘晓:《元史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38]刘迎胜:《西北民族史与察合台汗国史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39]刘昭民:《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4年修订版。
    [40]那木吉拉:《中国元代习俗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41]娜仁格日勒:《蒙古族祖先崇拜的固有特征及其文化蕴涵》,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5年。
    [42]皮庆生:《宋代民众祠神信仰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43]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第三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
    [44]赛因吉日嘎拉:《蒙古族祭祀》,赵文工译,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8年。
    [45]申万里:《元代教育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
    [46]史卫民:《元代军事史》,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
    [47]史卫民:《元代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48]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七册《元·明时期》,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
    [49]汤勤福、王志跃:《宋史礼志辨正》,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
    [50]王岗:《北京城市发展史·元代卷》,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年。
    [51]王光德、杨立志:《武当道教史略》,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06年。
    [52]王建军:《元代国子监研究》,澳门:澳亚周刊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
    [53]王启龙:《八思巴生平与〈彰所知论〉对勘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54]王元林:《国家祭祀与海上丝路遗迹——广州南海神庙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55]王慎荣、叶幼泉、王斌:《元史探源》,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
    [56]乌兰:《〈蒙古源流〉研究》,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0年。
    [57]乌丙安:《神秘的萨满世界:中国原始文化根基》,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89年。
    [58]许地山:《扶箕迷信的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59]札奇斯钦:《蒙古文化与社会》,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年。
    [60]詹鄞鑫:《神灵与祭祀——中国传统宗教综论》,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61]张星烺:《中西交通史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62]张云:《元代吐蕃地方行政体制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63]张泽洪:《道教斋醮符咒仪式》,成都:巴蜀书社,1999年。
    [64]赵琦:《金元之际的儒士与汉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65]郑钦仁、李明仁译著《征服王朝论文集》,台北:稻乡出版社,2002年。
    [66]郑素春:《全真教与大蒙古国帝室》,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7年。
    [67]周良霄、顾菊英:《元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68]朱海滨:《祭祀政策与民间信仰变迁——近世浙江民间信仰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1]白文固:《20世纪寺院经济研究状况述评》,《1999—2000中国宗教研究年鉴》,北京:宗教文化研究中心,2001年。
    [2]宝音德力根:《兀良哈万户牧地考》,《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
    [3]卜永坚:《元代的道佛冲突——以河北省蔚县浮图村玉泉寺碑为中心》,《华南研究资料中心通讯》第35期(2004,4)。
    [4]蔡春娟:《元代的蒙古字学》,《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2期。
    [5]蔡美彪:《成吉思及撑犁孤涂释义》,《中国史研究》2007年第2期。
    [6]蔡志纯:《蒙古萨满教变革初探》,《世界宗教研究》1988年第4期,第120—121页。
    [7]蔡志纯:《元代“烧饭”之礼研究》,《史学月刊》1984年第1期。
    [8]陈兵:《金元道教》,牟钟鉴、胡孚琛、王葆玹主编《道教通论——兼论道家学说》,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第518-550页。
    [9]陈得芝:《八思巴初会忽必烈年代考》,《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1期,收入《蒙元史研究丛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10]陈得芝:《成吉思汗墓葬所载与蒙古早期历史地理》,《中华文史论丛》2010年第1期。
    [11]陈得芝:《赤那思之地小考》,《元史论丛》第六辑,1997年,收入《蒙元史研究丛稿》。
    [12]陈得芝:《关于元朝的国号、年代与疆域问题》,《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13]陈得芝:《十三世纪以前的克烈王国》,《元史论丛》第三辑,收入《蒙元史研究丛稿》。
    [14]陈得芝:《论元代的“诗禅三隐”》,《蒙元史研究丛稿》,第513—520页。
    [15]陈得芝:《元代内地藏僧事辑》,《蒙元史研究丛稿》,第233—251页。
    [16]陈得芝:《元岭北行省建置考(上)》,《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九期,1985年,收入《蒙元史研究丛稿》。
    [17]陈得芝:《元岭北行省建置考(中)》,《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十一期,1987年,收入《蒙元史研究丛稿》。
    [18]陈高华:《略论杨琏真加和杨暗普父子》,《西北民族研究》1986年第1期,收入《元史研究论稿》,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385—400页。
    [19]陈高华:《论元代的站户》,《元史论丛》第二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20]陈高华:《金元二代衍圣公》,原载《文史》第27辑,收入氏著《元史研究论稿》,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328—345页。
    [21]陈高华:《元代的东岳崇拜》,《首都博物馆丛刊》第14期,2000年。
    [22]陈高华(署名温岭):《元代政书〈经世大典〉中的人物传记》,《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1期。
    [23]陈高华:《元朝赈恤制度研究》,《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4期。
    [24]陈庆英:《西夏与藏族的历史、文化、宗教关系试探》,《陈庆英藏学论文集》,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第159—160页。
    [25]陈庆英、仁庆扎西:《元朝帝师制度述略》,《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4年第1期,收入《陈庆英藏学论文集》,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第225—257页:第236—237页。
    [26]陈述:《论辽金元烧饭之俗》,《历史研究》1980年第5期。
    [27]陈学霖:《“真武神—永乐像”传说溯源》,原载《故宫学术季刊》1995年第1期,收入氏著《明初的人物、史事与传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13—247页。
    [28]陈学霖:《金朝的旱灾、祈雨与政治文化》,《漆侠先生纪念文集》,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542—561页。
    [29]陈学霖:《明清北京的祈雨与祀龙——官式祭礼与民间习俗》,原载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新第12期(2003),收入氏著《明初的人物、史事与传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97—143页。
    [30]丁培仁:《道教与民俗浅议》,《宗教学研究》2001年第4期。
    [31]方龄贵:《元史纂修考》,《元史丛考》,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
    [32]冯家昇:《契丹祀天之俗与其宗教神话风俗之关系》,《冯家昇论著辑粹》,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51—69页。
    [33]高明士:《礼法意义下的宗庙——以中国中古为主》,高明士编《东亚传统家礼、教育与国法(一):家族、家礼与教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34]高荣盛:《元代祭礼三题》,《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
    [35]高荣盛:《元代“火室”与怯薛/火者/女孩儿》,《元史浅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年,第69—98页。
    [36]葛兆光:《“唐宋”抑或“宋明”:文化史和思想史研究视域变化的意义》,《历史研究》2004年第1期。
    [37]郭善兵:《略述宋儒对周天子宗庙礼制的诠释——以宗庙庙数、祭祀礼制为考察中心》,《东方文化论坛》2006年第5期。
    [38]韩儒林:《爱薛之再探讨》,《穹庐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93—108页。
    [39]韩儒林:《蒙古氏族札记二则》,《穹庐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55页。
    [40]韩儒林:《元代诈马宴新探》,《历史研究》1981年第1期。
    [41]洪金富:《元〈析津志·原庙·行香〉篇疏证》,《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79本第1分(2008,3)。
    [42]胡其德:《蒙古族腾格里观念的演变》,台北:蒙藏委员会,1997年。
    [43]胡务:《元代庙学的兴建和繁荣》,《元史论丛》第6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44]黄杰华:《大黑根本命咒:西夏大黑天信仰的一个侧面》,《西夏研究》2010年第3期。
    [45]黄杰华:《汉藏宝鬘:护法大黑天(mahākāla)信仰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
    [46]黄杰华:《黑水城出土藏传佛教实修文书〈慈乌大黑要门〉试释》,《中国藏学》2009年第3期。
    [47]黄进兴:《学术与信仰:论孔庙从祀制与儒家道统意识》,原载《新史学》第5卷第2期(1994年6月),收入氏著《优入圣域:权力、信仰与正当性》,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47—344页。
    [48]黄时鉴:《元代庙制的二元特性》,《元史论丛》第5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49]黄时鉴:《元代乃蛮是蒙古而非色目考》,中国蒙古史学会编《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3)》,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5页。
    [50]黄兆汉:《玄帝考》,《冯平山图书馆金禧纪念论文集》,香港:香港大学出版社,1982年,第241—264页。
    [51]贾敬颜:《烧饭之俗小议》,《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2年第1期。
    [52]贾洲杰:《元上都调查报告》,《文物》1977年第2期。
    [53]雷闻:《道教徒马元贞与武周革命》,《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1期。
    [54]雷闻:《唐代地方祠祀的分层与运作——以生祠与城隍庙为中心》,《历史研究》2004年第2期。
    [55]雷闻:《祈雨与唐代社会研究》,《国学研究》第八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45—289。
    [56]李翎:《大黑天图像样式考》,《敦煌学辑刊》2007年第1期。
    [57]李鸣飞:《试论元武宗朝尚书省改革的措施及其影响》,达力扎布主编《中国边疆民族研究》第一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7—30页。
    [58]李鸣飞:《元武宗尚书省官员小考》,《中国史研究》2011年第3期。
    [59]李远国:《天蓬、天蓬信仰及其图像的考辨》,《宗教学研究》2111年第2期。
    [60]李玉珉:《南诏大理大黑天图像研究》,台湾《故宫学术季刊》第13卷第2期,1995年。
    [61]李治安:《忽必烈草原领地考》,《史学集刊》2005年第7期。
    [62]李治安:《元初华夷正统观念的演进与汉族文人仕蒙》,《学术月刊》2007年第4期。
    [63]李治安:《元代及明前期社会变动初探》,《中国史研究》2005年增刊。
    [64]李治安:《元和明前期南北差异的博弈与整合发展》,《历史研究》2011年第5期。
    [65]林涓:《祈雨习俗及其地域差异——以传统社会后期的江南地区为中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年第1辑。
    [66]林庆彰:《明代的汉宋学问题》,《东吴文史学报》第5期(1986年8月)。
    [67]林庆彰:《唐代后期经学的新发展》,《东吴文史学报》第8期(1990年3月)。
    [68]刘青:《曲阳北岳庙发现元代祭祀遗物》,《文物春秋》2009年第6期。
    [69]刘晓:《成吉思汗公主皇后杂考》,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编《民族史研究》第五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第15—21页。
    [70]刘晓:《元代大道教玉虚观系的再探讨——从两通石刻拓片说起》,《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1期。
    [71]刘晓:《元代公文起首语初探——兼论〈全元文〉所收顺帝诏书等相关问题》,《文史》2007年第3辑。
    [72]刘一峰:《北京中山公园沧桑》,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文史资料选辑》总第102辑,1986年。
    [73]刘迎胜:《从北平王到北安王——那木罕二三题》,《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第21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74]刘迎胜:《从七室之祀到八室之祀——忽必烈朝太庙祭祀中的蒙汉因素》,《元史论丛》第十二辑,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1—20页。
    [75]刘迎胜:《元初朝廷与西北诸王关系考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主编《中国民族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76]刘迎胜:《至元元年初设太庙神主称谓考》,《清华元史》第1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250—282页。
    [77]刘元珠:《翁撰〈爱薛传研究〉及其它》,郝时远、罗贤佑主编《蒙元史暨民族史论集纪念翁独健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15—19页。
    [78]刘之光:《元代大护国仁王寺与西镇国寺位置的商榷》,《北京文博》2002年第1期。
    [79]鲁西奇:《“帝国的边缘”与“边缘的帝国”》,《清华元史》第1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
    [80]马明达:《元朝三皇庙学考》,《暨南大学宋元明清史论集》,暨南大学历史系,1997年,第3072—3073页。
    [81]满都夫:《论蒙古萨满教的性质与世界观》,《内蒙古社会科学》1986年第5期,第22—23页。
    [82]芈一之:《散论章吉驸马及其他——治史杂谈》,《芈一之民族历史研究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第171—172页。
    [83]苗冬:《元代使臣扰民问题初探》,《云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84]苗冬:《元代使臣研究》,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
    [85]默书民:《两都之间及以北地区的站道研究》,《元史论丛》第十二辑。
    [86]孟繁清:《试论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之争》,《元史论丛》第二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87]那木吉拉:《“烧饭”、“抛盏”刍议》,《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4年第6期。
    [88]那木吉拉:《元明清时期蒙古人的摩诃葛剌神崇拜及相关文学作品研究》,《中国藏学》2001年第1期,第85页。
    [89]色音:《论萨满教对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宫廷祭祀的影响》,《西北民族研究》2000年第1期。
    [90]色音:《蒙古族萨满教的文化人类学考察》,黄强、色音:《萨满教图说》,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
    [91]僧格:《古代蒙古宗教仪式与“只勒都”、“主格黎”祭祀》,《世界宗教文化》2011年第3期。
    [92]皮庆生:《祈雨与宋代社会初探》,原载《华学》第六辑,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第322—343页,后收入氏著《宋代民众祠神信仰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43—203页。
    [93]皮庆生:《他乡之神:宋代张王信仰传播研究》,《历史研究》2007年第3期。
    [94]邱树森:《元代基督教在蒙古克烈、乃蛮、汪古地区的传播》,《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2年第2期。
    [95]仁庆扎西:《胆巴碑与胆巴》,《仁庆扎西藏学研究文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12—124页。
    [96]山东省济宁地区文物局:《山东嘉祥县元代曹元用墓清理简报》,《考古》1983年第9期。
    [97]邵鸿:《祃祭考》,台湾《历史月刊》2002年第7期。
    [98]邵循正:《〈元史〉、拉施特〈集史·蒙古帝室世系〉所记世祖后妃考》,《清华学报》1936年第4期,收入《邵循正历史论文集》。
    [99]邵循正:《剌失德丁〈集史·忽必烈汗纪〉译释(上)》,《清华学报》1947年第1期。
    [100]邵循正:《语言与历史——附论〈马可波罗游记〉的史料价值》,《元史论丛》第1辑,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101]申万里:《元代庙学考辨》,《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102]沈卫荣:《初探蒙古接受藏传佛教的西夏背景》,沈卫荣主编《西域历史语言研究集刊》第一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272—286页。
    [103]沈卫荣:《〈大乘要道密集〉与西夏、元朝所传藏传密法》,台北《中华佛学学报》第20期,2007年,第251—303页。
    [104]沈卫荣:《西夏、蒙元时代的大黑天崇拜与黑水城文献——以汉译龙树圣师造〈吉祥大黑八足赞〉为中心》,王尧主编《贤者新宴》第5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53—167页。
    [105]石晶、吕文:《李元墓志及其史料价值》,《枣庄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106]石泉:《古文献中的“江”不是长江的专称》,《文史》1979年第6辑。
    [107]宋德金:《烧饭琐议》,《中国史研究》1983年第2期。
    [108]宿白:《元代杭州的藏传密教及其有关遗迹》,《文物》1990年第10期。
    [109]苏力:《元代亦集乃路儒学浅探》,《兰州学刊》2012年第5期。
    [110]孙克宽:《太一教考》,《大陆杂志》第14卷第6期(1957)。
    [111]唐俊杰:《南宋太庙研究》,《文博》1999年第5期。
    [112]田鸿:《大理地区信仰大黑天神源流考说》,蓝吉富等著《云南大理佛教论文集》,高雄:佛光出版社,1991年,第215—239页。
    [113]田天:《东汉山川祭祀格局研究——以石刻史料为中心》,《中华文史论丛》2011年第1期。
    [114]田天:《秦代山川祭祀格局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1年第2期。
    [115]王德恩:《蒙古族宗教研究述评》,乌兰察夫、乌力吉图主编《蒙古学十年(1980—1990)》,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49页。
    [116]王风雷:《元代漠南地区教育考》,《内蒙古社会科学》1992年第3期。
    [117]王国维:《东山杂记》,赵利栋辑校《王国维学术随笔》,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118]王国维:《蒙古札记·烧饭》,《观堂集林》卷一六,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402—403页。
    [119]王见川:《真武信仰在近世中国的传播》,《民俗研究》2010年第3期。
    [120]王明荪:《元史所载之蒙古旧俗》,台北:蒙藏委员会,1988年,收入氏著《辽金元史论文稿》,台北:槐下书肆,2005年,第291-319页。
    [121]王培华:《元代北方水旱灾害时空分布特点与申检体覆救灾制度》,《社会科学战线》1999年第3期。
    [122]王颋:《“大蒙古国”时期的斡耳朵》,《中华文史论丛》第64辑,2000年。
    [123]王元林、张目:《国家祭祀体系下的镇山格局考略》,《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第1期。
    [124]魏坚:《元上都城址的考古学研究》,《蒙古史研究》第八辑,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年。
    [125]魏坚:《元上都的考古学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126]魏曙光:《合剌温山地望新考》,“元后期政治与社会”学术讨论会论文,阜阳,2011年10月。
    [127]翁独健:《新元史、蒙兀儿史记爱薛传订误》,《史学年报》1940年第2期。
    [128]巫鸿:《五岳的冲突——历史与政治的纪念碑》,《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616—641页。
    [129]巫仁恕:《明清江南东岳神信仰与城市群众的集体抗议——以苏州民变为讨论中心》,李孝悌编《中国的城市生活》,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133—182页。
    [130]乌兰察夫、苏鲁格:《科尔沁萨满教试析》,《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5期,第42页。
    [131]吴柏春、鲍音:《〈十善福经白史〉浅译注释》,《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1988年第4期。
    [132]吴丽娱:《论九宫祭祀与道教崇拜》,荣新江主编《唐研究》第九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83—314页。
    [133]萧登福:《试论〈玄天上帝启圣录〉之撰成年代及其影响(上)》,《辅仁宗教研究》第21期,2010年。
    [134]萧启庆:《大蒙古国的国子学:兼论蒙汉菁英涵化的滥觞与儒道势力的消长》,《内北国而外中国:蒙元史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第89—135页。
    [135]萧启庆:《说“大朝”:元朝建号前蒙古的汉文国号》,原载《汉学研究》1985年第1期,收入氏著《内北国而外中国》,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62—78页。
    [136]萧启庆:《元代蒙古人的汉学》,《蒙元史新研》,台北:允晨文化,1994年。
    [137]萧启庆:《元统元年进士录校注》,《食货月刊》复刊第13卷第1、2、3、4期。
    [138]邢莉:《蒙古族“那达慕”的变迁》,文日焕、祁庆富主编《民族遗产》第1辑,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年,第181—188页。
    [139]徐洁:《金中都太庙之制解读》,《学习与探索》2011年1期。
    [140]徐义强:《萨满教的宗教特征及与巫术的关系》,《宗教学研究》2009年第3期。
    [141]许道龄:《玄武之起源及其蜕变考》,《史学集刊》第五期(1947年12月),第223—246页。
    [142]许正弘:《试论元代原庙的宗教体系与管理机构》,《蒙藏季刊》2010年第3期。
    [143]严惠:《传世孤品元釉里红开光祈雨图大罐》,《收藏家》1996年第4期。
    [144]阎宁:《〈元史祭祀志〉校勘记纠误及献疑》,《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145]阎宁:《〈元史·祭祀志〉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146]杨富学:《南诏大理大黑天崇拜及其影响》,《华林》第2卷,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231—236页。
    [147]姚从吾:《张德辉〈岭北纪行〉足本校注》,《文史哲学报》第11期,1962年9月,第1—38页,收入《姚从吾先生全集(七):辽金元史论文(下)》,台北:正中书局,1982年,第294—296页。
    [148]姚大力:《元仁宗与中元政治》,《元代制度与政治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366—367页
    [149]叶新民:《元代阴阳学初探》,中国蒙古史学会编《蒙古史研究》第六辑,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9-57页。
    [150]叶新民:《元上都的宗教》,《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2期。
    [151]亦邻真:《〈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元史〉辞条》,《亦邻真蒙古学文集》,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891—892页。
    [152]亦邻真:《起辇谷和古连勒古》,《亦邻真蒙古学文集》,第747—753页。
    [153]亦邻真:《中国北方民族与蒙古族族源》,原载《内蒙古大学学报》1979年第3—4期,收入《亦邻真蒙古学文集》,第544—582页。
    [154]尹自先:《元代黑谷路探——兼谈张家口地区古道》,《张家口师专学报》1993年第3期。
    [155]余大钧:《〈蒙古秘史〉成书代考》,《中国史研究》1982年第1期。
    [156]曾召南:《宋元明皇室崇信真武缘由刍议》,《宗教学研究》1996年第2期。
    [157]札奇斯钦:《蒙古的宗教》,《蒙古史论丛》,台北:学海出版社,1980年。
    [158]张岱玉:《〈元史·诸王表〉补证及部分诸王研究》,内蒙古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159]张帆:《元朝的特性——蒙元史若干问题的思考》,赵汀阳、贺照田主编《学术思想评论》第1辑,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457—480页。
    [160]张帆:《元朝皇帝的“本命日”——兼论中国古代“本命日”禁忌的源流》,《元史论丛》第十二辑。
    [161]张立方:《岳庙德宁之殿彩绘分析》,《文物春秋》2004年第5期。
    [162]张勋燎:《江西高安出土南宋淳熙六年徐永墓“酆都罗山拔若超生镇鬼真形”图石刻——兼论欧阳文受〈太上元始天尊说北帝伏魔神咒妙经〉的时代》,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7辑,1995年,第300—311页。
    [163]张耘、燕燕燕、颜道彩:《李元、塔剌海父子墓志考》,《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164]张泽洪:《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土主信仰》,《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165]赵文坦:《蒙元时期衍圣公袭封考》,《孔子研究》2012年第2期。
    [166]郑君雷:《论历史上北方游牧民的山岳崇拜》,王建新、刘昭瑞编《地域社会与信仰习俗——立足田野的人类学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14—322页。
    [167]周良霄:《元史北方部族表》,《中华文史论丛》2010年第1期。
    [168]周清澍:《库腾汗——蒙藏关系最早的沟通者》,《元蒙史札》,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39—356页。
    [169]周清澍:《元代文献辑佚中的问题——评〈全元文〉1—10册》,《元蒙史札》,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年。
    [170]周晓薇:《宋元明时期真武庙的地域分布中心及其历史因素》,《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第3期。
    [171]周郢:《全真道与蒙元时期的五岳祀典》,刘凤鸣主编:《丘处机与全真道:丘处机与全真道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第284—292页。
    [172]朱凤瀚:《商人诸神之权能与其类型》,吴荣曾主编《尽心集——张政烺先生八十庆寿论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57—79页。
    [173]朱光亚:《南宋太庙朝向布局考》,刘先觉主编《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文集(1927—1997)》,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第107—115页。
    [174]朱海滨:《浙江地方神信仰的区域差异》,《历史地理》第17辑,2001年。
    [175]朱海滨:《中国最重要的宗教传统:民间信仰》,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编《“民间”何在谁之“信仰”》,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44—56页。
    [176]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原载《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收入《竺可桢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475—498页。
    [177]朱溢:《从郊丘之争到天地分合之争——唐至北宋时期郊祀主神位的变化》,《汉学研究》第27卷第2期(2009,6),第267—302页。
    [178]朱溢:《唐宋时期太庙庙数的变迁》,《中华文史论丛》2010年第2期。
    [179]朱溢:《唐至北宋时期太庙祭祀中私家因素的成长》,《台大历史学报》第46期(2010,12),第35—83页。
    [180]朱溢:《唐至北宋时期的皇帝亲郊》,台湾《政治大学历史学报》第34期(2010,11),第1—51页。
    [181]朱悦梅:《大黑天造像初探——兼论大理、西藏、敦煌等地大黑天造像之关系》,《敦煌研究》2001年第4期。
    [182][韩]李玠奭:《〈至正条格〉之编纂及其法制史上的意义》,韩国学中央研究院编《至正条格》研究篇,第461—470页。
    [183][日]井黑忍:《太原窦大夫祠金元时代祈雨碑刻研究二题》,范世康、王尚义主编《建设特色文化名城: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163—169页。
    [184][日]山田俊:《〈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以及陈伀注思想浅析》,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主编《日本东方学》第1辑,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65—180页。
    [185][日]小松和彦:《灵魂附体型萨满教的危机——关于萨满教研究的现状与未来的探讨》,金香、色音主编《萨满信仰与民族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278—292页。
    [186][日]樱井智美:《〈创建开平府祭告济渎记〉考释》,李师治安主编《元史论丛》第十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
    [1][俄]鲍培(Nicholas Poppe)原著,郝苏民译注解补《鲍培八思巴字蒙古文献语研究入门(修订本)》,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
    [2][俄]道尔吉·班札罗夫(Dorji Banzarov):《黑教或称蒙古人的萨满教》,潘世宪译,余大君校,《蒙古史研究参考资料》第17辑,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历史系蒙古史研究室,1965年。
    [3][德]傅海波(Herbert Franke):《元代西夏僧人沙罗巴事辑》,杨富学、樊丽沙译,《陇右文博》2008年第1期,第59—65页。
    [4][德]傅海波、杜希德主编《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史卫民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5][法]伯希和:《高丽史中之蒙古语》,冯承钧编译《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二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第67—68页。
    [6][法]伯希和:《蒙古与教廷》,冯承钧译,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7][蒙古]策·达赖:《蒙古萨满教简史》,丁师浩、特尔根译,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1978年。
    [8][美]邓如萍(Ruth Dunnell):《党项王朝的佛教及其元代遗存——帝师制度起源于西夏说》,聂鸿音、彭玉兰译,《宁夏社会科学》1992年第5期。
    [9][美]韩明士:《道与庶道:宋代以来的道教、民间信仰与神灵模式》,皮庆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
    [10][美]韩献博(Bret Hinsch):《气候变迁和中国历史》,蓝勇等译,《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18卷第2期,2003年6月。
    [11][美]米尔恰·伊利亚德(Mircea Eliade):《宗教思想史》,晏可佳等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
    [12][美]米尔恰·伊利亚德:《神圣的存在:比较宗教的范型》,晏可佳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13][美]杨庆堃:《中国社会中的宗教》,范丽珠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14][日]滨岛敦俊:《明清江南农村社会与民间信仰》,朱海滨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
    [15][日]金子修一:《皇帝祭祀的展开》,蔡春娟译,[日]沟口雄三、小岛毅主编《中国的思维世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10—440页。
    [16][日]箭内亘:《蒙古库利尔台(即国会)之研究》,氏著,陈捷、陈清泉译《元朝制度考》,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
    [17][日]箭内亘:《元朝斡耳朵考》,氏著,陈捷、陈清泉译《元朝怯薛及斡耳朵考》,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
    [18][意]图齐、[德]海西希:《西藏和蒙古的宗教》,耿昇译,王尧校订,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年。
    [1]白石典之:《成吉思汗庙の源流》,《东洋史研究》63—4(2005)。
    [2]滨岛敦俊:《总管信仰——明清江南农村社会と民间信仰》,东京:研文出版,2001年。
    [3]池内功:《フビライ朝の祭祀について》,平成二年度科学研究費補助金総合研究(A)研究成果報告書《中国史における正統と異端》(二),1991年,第55—70页。
    [4]池内功:《元朝の郡縣祭祀について》,野口鐵郎編《中國史における教と國家》,東京:雄山閣出版,1994年,第155—179页。
    [5]池内功:《元朝郡県における祭祀官費支出について——黑城出土祭祀費用文書の検討》,《四国学院大学論集》85(1994年)。
    [6]舩田善之:《元代の命令文書の開讀について》,《東洋史研究》63—4(2005.3)。
    [7]村冈伦:《元代モンゴル皇族チベット佛教——成宗テムルの信仰をにして》,《佛教史学研究》39—1(1996)。
    [8]村田治郎:《元代の巫》,《满蒙》15—12(1934)。
    [9]丹羽友三郎:《元朝の諸監についての一研究》,原载《法制史研究:法制史學會年報》20,1970年,第111—131页。余大钧汉译《关于元代诸监的一些研究》,《北方民族史与蒙古史译文集》,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691—721页。
    [10]稻叶正枝:《元のラマ僧膽巴につい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11—1,1963年。
    [11]稻叶正就:《元の帝師に関する研究——系統と年次を中心として》,《大谷大学研究年報》17(1966,9)。
    [12]高桥文治:《崔府君をめぐって》,《田中谦二博士颂寿纪念中国古代序曲论集》,东京:汲古书院,1991年。
    [13]高桥文治:《張留孫の登場前夜——発給文書から見たモンゴル時代の道教》,《東洋史研究》56—1(1997)。
    [14]高桥文治:《モンゴル時代全真教文書研究(二)》,《追手門學院大學文學部紀要》32(1997)。
    [15]高桥文治:《モンゴル時代全真教文書研究(三)》,《追手門學院大學文學部紀要》33(1997)。
    [16]高桥文治:《承天観公據について》,《追手門学院大学文学部紀要》35(1999)。
    [17]高桥文治:《モンゴル王族と道教--武宗カイシャンと苗道一》,《東方宗教》93(1999).
    [18]宫纪子:《大徳十一年「加封孔子制誥」をめぐって》,原载《中国社会と文化》14,第135-154页;收入氏著《モンゴル時代の出版文化》,名古屋:名古屋大学出版会,2006年,第271—301页。
    [19]箭内亘:《蒙古の国会即ちにクリルタイ就いて》,《史学杂志》第28篇第4、5、7号,1917年。
    [20]今井秀周:《モンゴルの祭天仪式——モンゴル帝国から元朝の间について》,《东海女子大学纪要》26(2006)。
    [21]今井秀周:《北方民族の诸仪式で行われた匝回について》,《东海女子短期大学纪要》24,1998年。
    [22]栗林均編《〈元朝秘史〉モンゴル語漢字音譯·傍譯漢語對照語彙》,仙台:東北大學東北亞細亞研究中心,2009年。
    [23]日本“元代の法制”研究班:《〈元典章·礼部〉校定と译注(一)》,《东方学报》第81册(2007)。
    [24]杉山正明:《クビライと大都》,梅原郁编《中国近世の都市と文化》,京都: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1984年。
    [25]森田宪司:《元朝における代祀について》,《東方宗教》98(2001)。
    [26]森田宪司:《至元三十一年崇奉儒学圣旨碑——石刻、<庙学典礼>、<元典章>》,梅原郁编《中国近世的法制与社会》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1993年,第403—435页。
    [27]森田宪司:《〈大朝崇褒祖廟之記〉再考:丁酉年における“聖人の家”への優免》,《奈良史学》12,1994—12,第31—54页。
    [28]森田宪司:《曲阜地域の元代石刻群をめぐって》,《奈良史学》19,2001。
    [29]藤島建樹:《元の集賢院と正一教》,《東方宗教》38(1971)。
    [30]藤島建樹:《全真教の展開——モンゴル政権下の河東の場合》,秋月観暎編《道教と宗教文化》,平河出版社,1987年。
    [31]小岛毅:《郊祀制度の変遷》,《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108(1989,2),第123—219页。
    [32]小泽重男:《元朝秘史全释》(下册),1986年。
    [33]岩井大慧:《游牧アジア北方民族祷雨について》,《駒沢史学》10(1962)。
    [34]野口周一:《元朝泰定帝の正統性について》,平成二年度科学研究費補助金総合研究(A)研究成果報告書《中国史における正統と異端》(二),1991年,第72—86页。
    [35]野上俊静:《元史釈老伝の研究》,野上俊静博士颂寿記念刊行会,1978年。
    [36]乙坂智子:《元大都の游皇城——“与民同乐”の都市祭典》,今谷明编《王权と都市》,京都:思文阁出版,2008年,第170—208页。
    [37]樱井智美:《クビライ華北支配の一形象——懷孟地區の祭祀と教育》,《駿台史学》124(2005,3)。
    [38]樱井智美:《〈元史·祭祀志〉について》,《13、14世纪东亚史料通信》第6号(2006年3月)。
    [39]樱井智美:《元代の北嶽廟祭祀とその遂行者たち》,氣賀澤保規編《中國石刻資料とその社會——北朝隋唐を中心に》,东京:汲古書院,2007年9月,第113—142页。
    [40]宇野伸浩:《モンゴル帝国のオルド》,《东方学》76,1988年7月。
    [41]中村淳:《モンゴル時代の道仏論争——クビライの中国支配への道》,《東洋学報》75—3(1994)。
    [42]中村喬:《立春の行事と風習——中国の年中行事に関する覚え書き》(上)、(下),《立命館文學》509(1988年12月)、510(1989年3月)。
    [43]中村治兵卫:《宋朝の祈雨について》,《中国シャ-マニズムの研究》,东京:刀水书房,1992年,第139—156页。
    [1] Beffa, Marie-Lise.“Le concept de t ngg ri,'ciel', dans l'Histoiresecrète des Mongols”, études Mongoles et Sibériennes24(1993):215-236.
    [2] Boltz, Judith M.(鲍菊隐) A Survey of Taoist Literature, Tenth toSeventeenth Centuries, Berkeley,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East AsianStud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87.
    [3] Boyle, John Andrew.“A Form of Horse Sacrifice amongst the13thand14th Century Mongols”, Central Asiatic Journal, X (December,1965), pp.145-150.
    [4] Boyle, John Andrew.“Kirakos of Ganjak on the Mongols”, CentralAsiatic Journal, VIII (September,1963), pp.199-214(204-207).
    [5] Chiodo, Elisabetta.“The Black Standard (qara sülde) of inggisQaγan in Baruun Xüree”, in Ural-Altaische Jahrbücher,15,1997/1998,pp.250-254.
    [6] Chiodo, Elisabetta.“The White Standard of Chinggis Khaan (aγantug) of the aqar Mongols of üüsin Banner”, in Ural-AltaischeJahrbücher16,1999/2000, pp.232-244.
    [7] Davis, A. R.“Wang Wei”, in L. Carrington Goodrich&ChaoyingFang eds., Dictionary of Ming Biography,1368-1644,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6, Vol.2, p.1444.
    [8] Davis, Edward L. Society and the Supernatural in Song China.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01.
    [9] Dunnell, Ruth.(邓如萍)“The Hsia Origins of the Yuan Institution ofImperial Preceptor,” in Asia Major. Third Series. Vol.5, part1,1992, pp.85-111.
    [10] Eliade, Mircea. Shamanism: Archaic Techniques of Ecstasy, trans.by Willard R. Trask, New York: Bollingen Foundation,1964.
    [11] Endicott-West, Elizabeth.“Notes on Shamans, Fortune-tellers andYin-Yang Practitioners and Civil Administration in Yüan China”, inReuven Amitai-Preiss&David O.Morgan ed., The Mongol Empire andIts Legacy, Leiden: Brill,1999, pp.224-239.
    [12] Franke, Herbert.(傅海波)“Sha-lo-pa (1259-1314), a TangutBuddhist monk in Yüan China,” Gert Naundorf, Karl-Heinz Pohl,Hans-Hermann Schmidt ed., Religion und Philosophie in Ostasien:Festschrift für Hans Steininger zum65. Geburtstag, Würzburg:K nigshausen&Neumann,1985, pp.201-222. Also in HerbertFranke, China under Mongol Rule, Brookfield: Variorum,1994.
    [13] Franke, Herbert.&Twitchett, Denis. eds. Cambridge History ofChina, Volume6: Alien Regimes and Border States,907-1368,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14] von Glahn, Richard.(万志英) The Sinister Way: The Divine and theDemonic in Chinese Religious Culture, Berkeley: University ofCalifornia Press,2004.
    [15] de Groot, J. J. M.(高延) The Religious System of China: its ancientforms, evolution, history and present aspect. Manners, customs andsocial institutions connected therewith, vol.6, Leiden: Brill,1910.
    [16] Hinsch, Bret.(韩献博)“Climatic change and history in China”, inJournal of Asian History22(2), Wiesbaden,1988.
    [17] Hymes, Robert P.(韩明士) Statesmen and Gentlemen: The Elite ofFu-Chou, Chiang-Hsi, in Northern and Southern Sung. 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
    [18] Jagchid, Sechin. Mongolia’s Culture and Society, Boulder, Colorado:Westview Press,1979.
    [19] Jing, Anning. The Water God's Temple of the GuangshengMonastery: Cosmic Funtion of Art, Ritual, and Theater. Leiden: Brill,2002.
    [20] Moule, A. C,&Pelliot, Paul. Marco Polo: The Description of theWorld. London: George Routledge&Sons Limited,1938.
    [21] Overmyer, Daniel.(欧大年)“Attitudes toward Popular Religion inthe Ritual Texts of the Chinese State: The Collected Statutes of the GreatMing.” Cahiers d’Extrême-Asie5(1989-1990), pp.191-221.
    [22] Pelliot, Paul.(伯希和) Histoire Secréte des Mongols, Paris:Librairie d'Amerique et d'Orient Adrien-Maisonneuve,1949.
    [23] Pelliot, Paul. Recherches sur les chrétiens d'Asie centrale etd'Extrême-Orient I, Paris,1973.
    [24] Pelliot, Paul.“Une tribu méconnu des Naiman: Les B t kin,”T’oung Pao37(1943-44), pp.35-71.
    [25] de Rachewiltz, Igor.(罗依果)“Personnel and Personalities in NorthChina in the Early Mongol Period”, Journal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History of the Orient, Vol.9, No.12(Nov.,1966), pp.88-144.
    [26] Ratchnevsky, Paul."über den mongolischen Kult am Hofe derGrosskhane in China", in Louis Ligeti ed., Mongolian Studies,Amsterdam,1970, pp.417-443.
    [27] Schipper, Kristofer.(施舟人)&Verellen, Franciscus.(傅飞岚) ed.,The Taoist Canon: A Historical Companion to the Daozang (《道藏通考》),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4.
    [28] Smith, Paul Jakov.&von Glahn, Richard. eds., TheSong-Yuan-Ming Transition in Chinese History. Cambridge: HarvardUniversity Asia Center Press,2003.
    [29] Sperling, Elliot.“rTsa mi lo-ts-ba Sangs-rgyas grags-pa and theTangut Background to Early Mongol-Tibetan Relations”, Tibetan Studies:Proceedings of the6th Seminar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Tibetan Studies, Fagernes,1992, Vol.2, Oslo: The Institute forComparative Research in Human Culture,1994, pp.801-824.
    [30] Watson, James.(屈佑天)“Standardizing the Gods: The Promotionof T’ien Hou(‘Empress of Heaven’) along the South China Coast,960-1960.” In David Johnson, Andrew J. Nathan, and Evelyn S. Rawskieds., Popular 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California Press,1985, pp.292-324.
    [31] Yang, C. K.(杨庆堃) Religion in Chinese Society.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1.
    [32] Yule, Henry. Cathay and the Way Thither: being a collection ofmedieval notices of China, London: The Hakluyt Society,1915.
    [33] Юндзнбатын Болдбаатар, Монгол Нутаг Дахь ЗртнийНуудзлчдийи Задын Шутлзг, Улаанбаатар,201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