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职业伦理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自上个世纪60年代教师专业化的思潮扑面而来,教师专业化的命题在教育研究领域一度成为中国学者和教师最为关注的命题之一。教师职业在专业化的视域下,必须传专门之道、授知识之业、解能力之惑;教师职业又是灵魂的事业,应该传信仰之道、授人文之业、解道德之惑。进入21世纪,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再一次成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命题。世纪之交高等教育的转型促使了高校教师内学术和学生事务的职业再分工,现代市场社会纷繁的价值主体背后的多元价值观造成了青年大学生思想的波动和价值选择的多元,内在职业的分工和外在教育使命把高校辅导员这一本来并不显性的高校教师角色推到了学术研究的最前沿。辅导员职业的专业性考量,不仅仅是对专业化的外在工具价值和技术理性的追求,更为本质的是职业的道德价值和伦理性的诉求,辅导员职业伦理或是专业的伦理亟待有理论上的研究,以此来回应当下辅导员专业化的实践。
     本文的研究是放在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理论命题视域下,选取高校辅导员的职业伦理作为研究的对象。本文以专业化何以需要辅导员职业伦理、专业化下的辅导员职业伦理是什么、专业化过程中辅导员职业伦理的困境何以产生以及通过专业化如何解决辅导员职业伦理困境为逻辑主线,历史地考察了高校辅导员职业的产生、发展和专业化的走向,对辅导员职业的理论基础、专业化概念进行了学理分析和比较综述,并对辅导员专业化和辅导员职业伦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梳理,重点探讨了高校辅导员职业伦理研究的意义、辅导员职业伦理的构建、辅导员职业伦理的困境及原因及辅导员职业伦理困境的对策等四方面的内容。文章在辅导员专业化的历史时期划分、辅导员专业化的概念内涵概括、辅导员职业价值的学理支撑、辅导员职业伦理的构成要素及辅导员职业伦理的困境的成因与对策上提出了些许独到的见解。本文通过对高校辅导员职业伦理的理论研究,试图建构与辅导员专业化相对应的专业伦理,以期辅导员在专业化的教育行动中,以专业的伦理理论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怀去完成“人的培养”这样一个契合教育终极价值追求、具有天职意义的任务和使命,在教育的神圣中一并实现辅导员自身的职业愿景和道德理想。
Since1960s, the thought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ization has formed a trend, and the topic has become one of the top issues in the education research area among Chinese scholars and teachers. Under the vision of professionalization, teachers should be able to preach professional knowledge, to give lessons and to work out solutions. Teachers are also spiritual supervisors, who are able to preach beliefs, to give lessons of humanity, and to work out the solutions of moral confusions. In the21st century,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college counselors has again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rea. The transform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impels the subdivision of college teachers into academic faculty and students affairs staff. Under the complex subject of value in the modern market society, the dynamic values has resulted in a diversity of thoughts and value choices among the young college students. The internal division of profession and external education mission has pushed the role of college counselors, which is originally not as explicit, to the forefront of academic research. The professional evaluation of college counselors is not only the pursuit of the external tools value and technical rationality of professionalization, but also the appeal of professional moral values and ethics in essence.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profession ethics of college counselors or professional ethics are urgently needed to apply to the practice of college counselors professionalization.
     This paper selects the professional ethics of counselors in colleges as the object of research, under the vision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s a theoretical topic. The main logic is around the reason why professional ethics is needded in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college counselors and the implication of professional ethics, as well as the occurrence of problems in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and the solutions through the process. The paper researches into the emergence, development and trend of professionalization of college counselors from the historical perspective, completes the academic analysis, comparative review of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the concept of counselors professionalization, and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and professional ethics of college counselors. The main research focuses on four parts, namely the research significance, the construction, the problems, and the solutions of professional ethics of college counselors. The paper also proposes some unique perspectives on the historic period dividing and concept summarization of counselors professionalization, and the academic support of counselors professional value, the components of counselors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its problems and solutions. Through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f professional ethics of college counselors, the paper intends to construct professional ethics that corresponding to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counselors, in order to fulfill the mission of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with professional ethics theory and noble professional morals that would fit the pursuit of education's ultimate value and the profession's significance, and to achieve the counselors professional desire and moral idea in the education process.
引文
①爱弥尔·涂尔干:《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渠东、付德根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6页。
    ①徐廷福:论我国教师专业化伦理的建构[J].教育研究,2006(7)。
    ①王燕:让教育回归善的本质——关于教育伦理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论丛,2003(2)。
    ①龚春蕾: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问题研究[D].2011年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论文,6页。注:5个阶段的划分是美国学者Elizabeth M.Nuss在《学生事务的发展》一文中的观点。Elizabeth M.Nuss,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 Affairs[M].//Susan R.Komives,Dudley B. Woodard, Jr & Associates, Student Service:A Handboo for the Profession, Fourth Edition,Jossey-Bass A Wiley Imprint:65-83.
    ②王显芳:十年来我国对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研究综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6(3)。
    ①ACPA:Journal of College Development.1996:217。
    ②吴志功:美国高校学生工作的历史和现状[J].比较教育研究,2004(9)。
    ③晏苹:中美高校辅导员工作比较[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7)。
    ④曾准:美国高校辅导员职业化探析[J].商业文化.2008(7)。
    ⑤李莉:美国学生事务管理历史演进及制度解析[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4)。
    ①王长华: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专业协会的角色功能及其启示[J].思想教育研究,2001(1)。
    ②龚春蕾: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问题研究[J].2011年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论文,107页。
    ①龚春蕾: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问题研究[D].2011年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论文,108页。
    ② http://www.counseling.org/
    ③ http://www.schoolcounselor.org/
    ④ http://collegecounseling.org/
    ⑤ http://www.schoolcounselor.org/
    ⑥http://collegecounseling.org/
    ①吴永军:德性: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素质[N].中国教育报,2011年12月27日04版。
    ①王道阳:我国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的历史演变[J].思想教育研究,2007(5)。
    ①参见文建龙:我国高校导员制度的缘起及演变轨迹[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2)。
    ②参见谈松华:《中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史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61页。
    ①刘英杰:国教育大事典(1949—1990)》(下卷),杭州:浙江出版社,1993年,1446页。
    ②参见方惠坚主编:《双肩挑—清华大学辅导员制度四十周年回顾与展望》,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15-16页。
    ①参见方惠坚主编:《双肩挑—清华大学辅导员制度四十周年回顾与展望》,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5-6页。
    ①参见张再兴等:《辅导员队伍建设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50-51页。
    ①参见《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北京: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834-835页。
    ①国家教委思想政治工作司编印:《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文件选编》第1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99页。
    ①韩映雄: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春天来了[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6(7)。
    ②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114/201001/xxgk_79994.html.
    ①劳凯声: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和教师的专业权力[J].教育研究,2008(2)。
    ②赵康:专业、专业属性及判断成熟专业的六条标准——个社会学度的分析[J].社会科学研究,2000(5)。
    ①赵康:专业、专业属性及判断成熟专业的六条标准——一个社会学度的分析[J].社会科学研究,2000(5)。
    ①蔡宗模:教师专业化与教师的发展[J].教育探索,2007(12)。
    ②朱小蔓:谈谈“教师专业化成长”[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1(1)。
    ③朱小蔓:谈谈“教师专业化成长”[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1(1)。
    ④朱小蔓:谈谈“教师专业化成长”[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1(1)。
    ①胡建华:论近年来的我国高等教育转型[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②张继平:60年反思:我国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转向与发展[J].现代教育管理,2011(10)。
    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年16号,2004年8月26日。
    ②蔡宗模:教师专业化与教师的发展[J].教育探索,2007(12)。
    ③程慧,杨得华,程广强: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综述[J].高等教育,2007(11)。
    ④冯刚:在武汉理工大学作辅导员队伍建设报告(2007-11-8)。http://stuplaza.whut.edu.cn/xgb/showarticle.asp?id=200803171501077879.
    ①张静: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理论与对策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07(6)。
    ②赵旻:关于高校辅导员队伍工作定位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07(6)。
    ③张静: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理论与对策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07(6)。
    ④张伯威: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的三点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07(7)。
    ⑤冷开振:新时期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高校教师硕士学位论文。
    ①劳凯声: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和教师的专业权力[J].教育研究,2008(2)。
    ②胡敏,李盛兵: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离专业化有多远[J].高教探索,2009(3)。
    ①刘淑英: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儿点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07(7)。
    ②曹琨:论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学理支撑[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2)。
    ③赵旻:关于高校辅导员队伍工作定位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07(6)。
    ④李莉,尚洪波: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目标取向[J].中国成人教育,2011(6)。
    ①曲建武,吴云志:高校辅导员素质与能力建设问题综述[J].高校理论战线,2006(4)。
    ②周琪: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研究述评[J].学校党建与思政教育,2008(8)。
    ③林泰,彭庆红:清华大学政治辅导员制度的特色及其发展[J].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6)。
    ④王政书,苏文明,吴薇莉:高校辅导员选聘模式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07(8)。
    ⑤潘文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三条思路及其评价和启示[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5)。
    ①冯刚:在武汉理工大学作辅导员队伍建设报告(2007-11-8)。http://stuplaza.whut.edu.cn/xgb/showarticle.asp?id=200803171501077879.
    ②王文华: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标准体系构建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5)。
    ③梁家峰: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途径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07(6)。
    ④李莉: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内涵与路径的理论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8)。
    ⑤刘淑英: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儿点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07(7)。
    ⑥刘欣堂:关于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07(7)。
    ⑦曹琨:论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学理支撑[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2)。
    ①刘欣堂:关于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07(7)。
    ②王树荫: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与职业化[J].思想教育研究,2007(4)。
    ③王栋:高校政治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培养与职业化建设[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4(4)。
    ①周琪: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研究述评[J].学校党建与思政教育,2008(8)。
    ②刘捷:教师专业标准及其达成:以中国为例[J].新华文摘2011(9),121页。
    ③朱小蔓:谈谈“教师专业化成长”[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
    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局:教育展望(中文版)[J].2001(2),44页。
    ②孙云晓:《向孩子学习、两代人共同成长》,晨光出版社,1998年。
    ①杨深坑:《知识形式与比较教育》,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
    ②曾天山整理:中国教育专业化有了啥?还缺啥?[N].中国教育报,2007年4月28日03版。
    ①李莉: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内涵与路径的理论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8)。
    ②黄永乐、赵红杰、胡海霞、陆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品牌培育初探[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
    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起草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单行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
    ①孙迎光:德育理解:跳出传统教育学思路[J].新华文摘,2011(3)。
    ①周晓光:品牌哲学论略[J].云南社会科学,2003(6)。
    ②王建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151页。
    ③周晓光:品牌哲学论略[J].云南社会科学,2003(6)。
    ①陈中建:高校德育系统工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17页。
    ②陈中建:论高校社团文化的德育价值[J].中国青年研究,2008(6)。
    ①朱小蔓:我对学校品牌管理的三大主张[N].光明日报,2005年2月16日B1版。
    ②周晓光:品牌哲学论略[J].云南社会科学,2003(6)。
    ①朱小蔓:我对学校品牌管理的三大主张[N].光明日报,2005年2月16日B1版。
    ②周晓光:品牌哲学论略[J].云南社会科学,2003(6)。
    ①孙茂华、董晓波:以胜任力的研究工作视角论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评价的原则[J].教育与职业,2007年5月下。
    ②李辉:论高校德育“回归人”的可能与实现路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1)。
    ①李辉:论高校德育“回归人”的可能与实现路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1)。
    ①康健:职业伦理与职业精神[N].光明日报,2000年6月6日。
    ①康健:职业伦理与职业精神[N].光明日报,2000年6月6日。
    ②《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56页。
    ③《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57页。
    ①胡建华:论近年来的我国高等教育转型[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②康健:职业伦理与职业精神[N].光明日报2000年6月6日。
    ①蒋玉: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与工作伦理[J].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4)。
    ①刘云林:教育伦理规范形式合理性探析[J].道德与文明,2003(1)。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488页。
    ③刘钊,张震: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伦理路径探析[J].江苏高教,2011(6)。
    ①张再兴等:《辅导员队伍建设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29页。
    ①张耀灿、郑永廷、刘书林、吴潜涛等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198—200页;祖嘉合著:《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29—30页。
    ①龚群:《当代中国社会伦理生活》,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61-66页。
    ②吴自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定位[N].《光明日报》,2010年12月5日。
    ③钱焕琦:《学校教育伦理》,南京:南京师大出版社,2005年,53页。
    ④钱焕琦:《学校教育伦理》,南京:南京师大出版社,2005年,55页。
    ⑤肖川:《课程发展名词·术语诠释》(二)[J].载《教育导刊》2002(2),18-20页。
    ⑥《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63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12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12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649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294页。
    ⑤钱焕琦:《学校教育伦理》,南京:南京师大出版社,2005年,58页。
    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85页。
    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44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330页。
    ③[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23页。
    ①张再兴等:《辅导员队伍建设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18页。
    ①张其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塑造国民精神信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2)。
    ①龚群:《当代中国社会伦理生活》,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60-80页。
    ②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128页。
    ①龚群:《当代中国社会伦理生活》,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61-66页。
    ②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三联书店,1985年,65-70页。
    ①唐永春:法律职业伦理的几个基本问题[J].求是学刊,2003(5)。
    ①冯婷:涂尔干论职业伦理和公民道德[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3年(4)。
    ①刘云林:教育伦理规范形式合理性探析[J].道德与文明,2003(1)。
    ②罗国杰:《伦理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180页。
    ①罗国杰:《伦理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268页。
    ①孙其昂: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本质[J].南京社会科学,2006,(3)。
    ①刘钊,张震: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伦理路径探析[J].江苏高教,2011,(6)。
    ②张兴华,王铁军:《教师职业道德》,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58页。
    ①张兴华,王铁军:《教师职业道德》,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58页。
    ①张兴华,王铁军:《教师职业道德》,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58页。
    ②张兴华,王铁军:《教师职业道德》,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60页。
    ①陈泽环:《道德结构与伦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173页。
    ②陈泽环:《道德结构与伦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58页。
    ③刘云林:论高校德育效益的实现[J].江苏高教,2003,(5)。
    ①陈新汉,冯溪屏:《现代化与价值冲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225页。
    ②刘云林:论高校德育效益的实现[J].江苏高教,2003(5)。
    ①刘云林:教育伦理规范形式合理性探性[J].道德与文明,2003(1)。
    ①吴永国:德性: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素质[N].中国教育报,2011年12月27日04版。
    ②王海明:《伦理学原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79页。
    ③格雷姆尼科尔森:《人道主义的必然性》,参见马迪根编著:《人道主义问题》,东方出版社,1997年,392页。
    ④钱焕琦:《学校教育伦理》,南京:南京师大出版社,2005年,83-84页
    ⑤[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51-52页。
    ⑥刘健康:人的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J].理论学刊,2008(3)。
    ①寇东亮:“德性伦理”研究述评[J].哲学动态,2003(6)。
    ②唐永春:法律职业伦理的儿个基本问题[J].求是学刊,2003(9)。注:麦金太尔指出,古代社会是以德性为中心,而现代社会是以规则为中心。参见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戴扬毅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十八章。麦金太尔所说的规则中心的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现代职业伦理。
    ①刘钊、张震: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伦理路径探析[J].江苏高教,2011(6)。
    ②张再兴等:《辅导员队伍建设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82-83页。
    ①刘钊、张震: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伦理路径探析[J].江苏高教,2011(6)。
    ①《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大力培养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国教育报》2005年1月19日第1版。
    ①晏苹:中美高校辅导员工作比较[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7)。
    ②新华网上海2008年2月25日电。
    ①张勤:以学生需要为向度服务学生全面成长——美国高校学生事务对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的启示[J].江苏高教,2010(3)。
    ②[德]伊蔓努尔·康德:《论教育学》,赵鹏、何兆武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6页。
    ①刘健康:人的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J].理论学刊,2008(3)。
    ②张勤:以学生需要为向度服务学生全面成长——美国高校学生事务对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的启示[J].江苏高教,2010(3)。
    ①蒋玉: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与工作伦理[J].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8)。
    ②朱金香等:《职业伦理学》,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8页。
    ③张泉: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实证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8(3)。
    ④李莉: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内涵与路径的理论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8)。
    ①周勇,江雪华:“自我效能感”理论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启示[J].江苏社会科学2009,教育文化社会科学版。
    ②康健:职业伦理与职业精神[N].光明日报,2000年6月6日。
    ③张琴,苏文明:高校辅导员胜任模型及其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0(3)。
    ①朱小蔓:谈谈“教师专业化成长”[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
    ①朱小蔓:谈谈“教师专业化成长”[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
    ①蔡宗模:教师专业化与教师的发展[J].教育探索,2007(12)。
    ②张泉: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实证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教版),2008(3)。
    ③孙迎光:德育理解:跳出传统教育学思路[J].新华文摘,2011(3)。
    ①蒋玉: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与工作伦理[J].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4)。
    ②林崇德等:《心理学大辞典》(上),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656-660页。
    ①李莉:对专业化发展下高校辅导员角色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2)。
    ②蒋玉: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与工作伦理[J].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4)。
    ①教育部网站:《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5]2号)2005年1月。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017/201001/xxgk 76797.html
    ②教育部网站:《陈至立国务委员在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6年4月28日。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015/201001/76561.html
    ①孙茂华、董晓波:以胜任力的研究工作视角论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评价的原则[J].教育与职业,2007年5月下。
    ①罗公利、聂广明、陈刚:从国际比较中看我国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J].中国高等教育,2007(7)。
    ②晏苹:中美高校辅导员工作比较[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7)。
    ③曾准:美国高校辅导员职业化探析[J].商业文化.2008(7)。
    ④ACPA:Journal of College Development.1996:217。
    ⑤李莉:美国学生事务管理历史演进及制度解析[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4)。
    ⑥马超:20世纪美国大学学生事务管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①彭小孟:学生发展理论: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改革理论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0)。
    ②刘捷:教师专业标准及其达成:以中国为例[J].课程·教材·教法,2011(2)。
    ①参见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教育信息摘编》,2009(5),8页。
    ①苏红:关键事件:抵及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J].教育科学研究,2011(11)。
    ②苏红:关键事件:抵及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J].教育科学研究,2011(11)。
    ③蔡宗模:教师专业化与教师的发展[J].教育探索,2007(12)。
    ①刘捷:专业增权与教师专业化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3年1月18日04版。
    ②刘捷:专业增权与教师专业化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3年1月18日04版。
    ①尹曦:论涂尔干的职业伦理与法团的现实困境[J].社会学研究,2007年学术版。
    ②彭海: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新思维[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年(4)。
    ①王长华: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专业协会的角色功能及其启示[J].思想教育研究,2010(1)。
    ① http://www.counseling.org.
    ② http://www.schoolcounselor.org.
    ①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①唐永春:法律职业伦理的几个基本问题[J].求是学刊,2003(9)。
    ②东方朔:德性论与儒家伦理[J].天津社会科学,2004(5)。
    ③罗国杰:《伦理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436页。
    ①东方朔:德性论与儒家伦理[J].天津社会科学,2004(5)。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万俊人: 《儒家传统教育理念的现代合理性及其限度》,《比较透析——中西伦理学的视野》,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 万俊人: 《儒家人文精神的传统本色与现代意义》,《比较透析——中西伦理学的视野》,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 马和民: 《新编教育社会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王海明: 《新伦理学》, 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5.王小锡、郭广银: 《伦理学通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版
    6. 王小锡: 《思想政治教育伦理学》,中国商业出版社,1994年版
    7. 王正平、郑百伟:《教育伦理学:理论与实践》,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8.王本陆: 《教育崇善论》,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9.王思震: 《教师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0.王泽应: 《道莫盛于趋时》,光明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
    11.王建华: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2.方惠坚: 《蒋南翔传》,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3.方惠坚: 《双肩挑—清华大学辅导员制度四十周年回顾与展望》,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4.申建军: 《师德新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5.石中英: 《教育哲学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6.米如群、王小锡: 《高校德育工程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7.朱贻庭: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8.朱贻庭: 《当代中国道德价值导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9.朱小蔓: 《教育职场:教师的道德成长》,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0.朱金香: 《职业伦理学》,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
    21.朱金香: 《教师职业伦理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2.朱永新: 《校园守望者——教育心理学论稿》,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3.孙彩平: 《教育的伦理精神》,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4.孙云晓: 《向孩子学习、两代人共同成长》,晨光出版社,1998年版
    25.刘云林: 《善的求索——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6.刘英杰:《中国教育大事典(1949—1990)》(下卷),浙江出版社,1993年版
    27.任顺元: 《师德概论》,杭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8.吕达、周满生:《当代外国教育改革著名文献(美国卷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9.李春秋:《教育伦理学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30.陈泽环:《道德结构与伦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1.陈立民:《高校辅导员理论与实务》,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版
    32.陈学飞:《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四川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33.吴潜涛:《伦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4.吴灿华:《教师伦理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35.吴安春:《德性教师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6.吴康宁:《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7.吴德刚:《中国全民教育问题研究——兼论教育机会平等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38.何建华:《道德选择论》,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9.张再兴等:《辅导员队伍建设理论与实践》,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40.张文强:《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1.张耀灿、郑永廷、刘书林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2.林崇德:《师德通览》,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3.罗国杰:《伦理学》,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44.罗国杰:《罗国杰文集》,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5.罗肖泉:《践行社会正义—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研究》,,社会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46.罗肖泉:《高等学校专业伦理教育论纲》,知识出版社,2011年版
    47.杨茂春: 《师德修养十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8.杨深坑:《知识形式与比较教育》,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版
    49.杨振斌、冯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50.金一鸣: 《教育社会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51.周川: 《简明高等教育学》,河海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2.周晓虹: 《大学教育与管理心理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53.胡建华: 《高等教育学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54.祖嘉合著: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55.唐凯麟: 《伦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6.高兆明: 《管理伦理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57.钱焕琦、刘云林:《学校教育伦理》,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8.钱焕琦: 《教师职业道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9.钱焕琦: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概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0.夏伟东: 《道德本质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61.桑新民: 《教育哲学对话》,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62.翁铁慧: 《高校学生辅导员行动指引》, 中国福利会出版,2004年版
    63.翁铁慧: 《高校学生辅导员情景模拟训练》,中国福利会出版,2006年版
    64.谈松华:《中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史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65.黄济: 《教育哲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66.陶行知: 《陶行知全集》,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67.章海山、张建如:《伦理学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68.龚乐进: 《教师职业道德》,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69.龚群: 《当代中国社会伦理生活》,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70.曾盛聪: 《伦理变迁与道德教育》, 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1.鲁洁: 《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72.敬枫蓉: 《高校师德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3.樊浩、田海平:《教育伦理》,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4.檀传宝:《教师伦理学专题》,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5.檀传宝:《教师伦理学专题:教育伦理学范畴研究》,北师大出版社,2000年版
    76.魏英明:《中国伦理学百科全书职业伦理学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77.广东省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委员会编著:《辅导员考核与管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8.国家教委思想政治工作司编印:《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文件选编》第1辑,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79.《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80.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清华大学编:《蒋南翔文集上、下卷》,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8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8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83.[美]杜威:《教育中的道德原理》,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84.[德]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彭强、黄晓京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5.[美]班杜拉:《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6.[美]霍尔·戴维斯:《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87.[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
    88.[美]萨乔万尼:《道德领导:抵及学校改善的核心》,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89.[美]博耶:《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90.[美]丘伯等:《政治、市场和学校》,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91.[英]惠笛等:《教育中的放权与择校:学校、政府和市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92. [苏]苏霍姆林斯基: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93.[法]埃米尔·涂尔干: 《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渠东、付德根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94.[法]埃米尔·涂尔干: 《道德教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95.[日]小原国芳: 《小原国芳教育论著选》,刘剑乔、由其民、吴光威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96.[日]上寺久雄: 《教师的心灵与风貌》,春秋出版社,1989年版
    97.[法]埃米尔·涂尔干: 《社会分工论》,渠东译,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
    98.[加]范梅南:《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99. [加]富兰:《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0. Clark Kerr:《大学的功用》,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101.B.诺曼妮(B.Normann)&G.科蒙(Colmore):《教育伦理学》,Ethnics of Education. The Theosophical Publishing House, London.
    1.于伟、韩丽颖:《美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的理论基础与职能》,外国教育研究,2003(4)
    2.卫荣凡、卫绪华:《论高校教师师德行为监督机制》,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2)
    3.马超:《20世纪美国大学学生事务管理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4. 马超:《规范与指导:专业协会在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中的作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4)
    5. 马建青:《高校辅导员培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十个关系的思考》,思想教育研究,2009(9)
    6.方海明、吴婉湘:《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的专业化与学术化》,比较教育,2006(6)
    7.王小锡:《道德、伦理、应该及其相互关系》,江海学刊,2004(2)
    8. 王小锡:《公民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南京社会科学,2004(4)
    9.王小锡:《和谐社会的道德解读》,江苏社会科学,2005(3)
    10.王小锡:《实现和谐社会的道德思考》,伦理学研究,2005(3)
    11.王小锡:《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时期道德建设之本》,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12.王小锡、陈继红:《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新时期高校德育》,思想教育研究,2006(8)
    13.王小锡:《青年价值观研究的多维视野与立体购——<当代青年价值观的构建)读后》,南京社会科学,2008(12)
    14.王小锡、朱辉宇:《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研究评述》,南京社会科学,2003(12)
    15.王德勋:《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与矫治》,教育探索,2004(10)
    16.王志军:《人性假设理论与高校辅导员激励管理误区》,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6)中
    17.王树荫:《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与职业化》,思想教育研究,2007(4)
    18.王文华:《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标准体系构建的思考》,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5)
    19.王政书、苏文明、吴薇莉:《高校辅导员选聘模式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07(8)
    20.王道阳:《我国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的历史演变》,思想教育研究,2007(5)
    21.王晶:《伦理学视域中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及其实现》,江苏高教,2011(3)
    22.尹曦:《论涂尔干的职业伦理与法团的现实困境》,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学术版
    23.付佳:《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与专业化发展状况调研报告——以江苏为例》,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8)
    24.东方朔:《德性论与儒家伦理》,天津社会科学,2004(5)
    25.田延光:《切实重视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江西社会科学,2003(6)
    26.江忠华、韩云:《心理授权理论对高校辅导员激励机制构建的启示》,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7)
    27.史慧明:《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理论诉求——对辅导员专业化的几个热点问题综述》,江苏高教,2009(4)
    28.孙迎光:《德育理解:跳出传统教育学思路》,新华文摘,2011(3)
    29.孙茂华、董晓波:《以胜任力的研究视角论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评价的原则》,教育与职业,2007(5)下
    30.刘云林:《教育伦理规范形式合理性探性》,道德与文明,2003(1)
    31.刘云林:《论高校德育效益的实现》,江苏高教,2003(5)
    32.刘云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合理性探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8)中
    33.刘东英:《师德之现实判断》,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4)
    34.刘瑞平、蒋传东、叶绍灿:《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探析》,思想教育研究,2004(12)
    35.刘艳、卫斌:《成功学视域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理念探析》,现代教育科学,2010(1)
    36.刘淑英:《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几点思考》,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07(7)
    37.刘捷:《专业增权与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国教育报,2003年1月18日04版
    38.刘捷:《教师专业标准及其达成:以中国为例》,课程·教材·教法,2011(2)
    39.刘欣堂:《关于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思考》,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07(7)
    40.曲建武、吴云志:《高校辅导员素质与能力建设问题研究综述》,高校理论战线,2006(4)
    41.朱新卓:《后现代性与教师专业化》,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4(3)
    42许欢、朱海龙:《高校辅导员绩效管理实践偏差性研茂》,现代教育管理,2009(9)
    43.任海、张志超、李飞:《机制与措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中国成人教育,2009(7)
    44.刑国忠:《美国大学学生事务嬗变历程及其启示》,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
    45.劳凯声:《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和教师的专业权力》,教育研究,2008(2)
    46.吴志功:《美国高校学生工作的历史和现状》,比较教育研究,2004(9)
    47.张高明:《社会转型时期高校教师师德散论》,湖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2)
    48.张博文、林娜:《高校甫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困境透析》,中国高等教育,2008(8)
    49.张效英:《高聪辅导员学术研究的现状和对策研究》,思想教育研究,2010(10)
    50.张泉:《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实证分析》,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8(3)
    51.张琴、苏文明:《高校辅导员胜任模型及其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教育探索,2010(3)
    52.张静:《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理论与对策探析》,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07(6)
    53.张伯威:《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的三点思考》,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07(7)
    54.张勤:《以学生需要为向度服务学生全面成长——美国高校学生事务对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的启示》,江苏高教,2010(3)
    55.张继平:《60年反思:我国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转向与发展》,现代教育管理,2011(10)
    56.沈强、李国华:《高校师德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现代教育科学,2003(6)
    57.李永山:《美国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阶段理论及其启示》,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
    58.李秀梅:《关于高校师德建设的思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4(2)
    59.李莉:《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目标取向》,中国成人教育,2011(6)
    60.李莉:《专业化发展下高校辅导员角色的思考》,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2)
    61.李莉:《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内涵与路径的理论探索》,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8)
    62.李莉:《美国学生事务管理历史演进及制度解析》,南通大学学报(教科版),2007(12)
    63.苏红:《关键事件:抵及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教育科学研院,2011(11)
    64.余其营:《法律职业伦理塑造的体系构建》,山东社会科学,2009(12)
    65.吴志功、梁家峰、徐蕾: 《当代中国高校学生工作的困境和出路》,当代教育论坛,2006(3)
    66.林泰、彭庆红:《清华大学政治辅导员制度的特色及其发展》,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6)
    67.欧阳敏:《美国学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启示》,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6)
    68.邵建平、隋汝梅:《高校辅导员胜任特征模型研究》,江苏高教,2009(6)
    69.金一斌:《辅导员专业化的内涵与途径》,思想教育研究,2007(9)
    70.周济:《爱与责任——师德之魂》,人民教育,2005(8)
    71.周琪:《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研究述评》,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8)
    72.胡敏、李盛兵:《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离专业化有多远》,高教探索,2009(3)
    73.陈奎庆:《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分析及干预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09(10)
    74.陈立永:《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标准体系构建》,江苏高教2008(2)
    75.赵平:《美国学生工作的哲学指导思想及影响》,思想教育研究,1995(6)
    76.赵康:《专业、专业属性及判断成熟专业的六条标准——个社会学度的分析》,社会科学研究,2000(5)
    77.赵旻:《关于高校辅导员队伍工作定位的思考》,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07(6)
    78.郑金鹏:《美国如何推进大学生管理专业化》,中国教育报,2008-05-12(5)
    79.袁小平:《制度伦理:师德建设的新路径》,教学与管理,2005(4)
    80.秦涛、曹光远:《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调研——以北京科技大学为例》,思想教育研究,2009(6)
    81.夏高发:《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研究》,教育与职业,2007(5)下
    82.夏海州:《高校辅导员工作模式及其表现形式》,思想教育研究,2010(1)
    83.俞锋:《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队伍的最新发展及启示》,比较教育研究,2009(7)
    84.耿耀敬:《从美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看我国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
    85.康健:《职业伦理与职业精神》,光明日报,2000-06-06
    86.唐永春:《法律职业伦理的几个基本问题》,求是学刊,2003(9)
    87.彭庆红:《高校辅导员素质结构模型的构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3)
    88.彭海:《发展共同体: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新思维》,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4)
    89.彭小孟:《学生发展理论: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改革理论的思考》,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0)
    90.曹琨:《论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学理支撑》,黑龙江高校研究,2006(12)
    91.梁家峰:《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途径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07(6)
    92.蒋玉:《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与工作伦理》,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8)
    93.程慧、杨得华、程广强:《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综述》,高等教育,2007(11)
    94.寇东亮:《生活共同体与公民德性养成》,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5)
    95.韩映雄:《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春天来了》,河南教育(高教版),2006(7)
    96.靳玉军:《高校辅导员近30年来的角色演变及其启示》,高等教育研究2010(1)
    97.潘晴雯:《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困境与消解》,理论导刊,2010(7)
    98.蔡国春:《中美高校学生观与学生事务观之比较》,江苏高教,2001(4)
    99.蔡宗模:《教师专业化与教师的发展》,教育探索,2007(12)
    100.霍秀红、王跃:《高校辅导员兼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教辅工作研究报告》,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9)
    101.Michale J.Cuyjet, Robert Longwell-Grice, Eduardo Molina:Perceptions of New Student Affairs Professionals and Their Supervisors Regarding the Application of Competencies Learned in Preparation Programs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2009(50)
    102. Chickering, A.W. and Linda Reisser (1993):Education and Identity (2NDEd.)Jossey-Bass, San Francisco, USA (for outside U.S.A. access, contact Maxwell Macmillan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Corp,866 Third Ave, New York,10022 USA).
    103. Perry, W.G., Jr. (1968):Forms of Intellectual and Ethical Development in the College Years:A Scheme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New York,. USA.
    104. Holland, J.L. (1985):Making Vocational Choices:A Theory of Vocational Personalities and Work Environments (2ndEd.) Prentice Hall,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U.S.A.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