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边疆治理与国家整合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国家历来是政治学研究的主题。从政治地理学的角度来看,国家由人民、领土和主权三个要素组成,任何一个要素的缺失都难以构成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国家。具体就“人民”这一要素而言,这一群体长时期形成的共同情感、国家认同对于一个国家的安定团结,乃至对于一个国家的安全都是至关重要的。边疆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历来都是与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密切相关的要素。整体来看,我国古代对于边疆地区的治理是消极的。到了晚清,随着西方殖民主义者的侵略扩张,陆海边疆不断受到侵蚀,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边疆问题才被提到重要议事日程。
     进入20世纪,与我国接壤或其占领地与我国接壤的沙俄、日本和英国开始了对我国新一轮的掠夺和侵略。虽然在蒙古和新疆地区没有爆发战争,但是沙俄对这两个地区的侵略活动却一刻也没有停息,英国则对一直新疆进行着渗透。因此可以看出,清末的边疆危机主要爆发在东北、蒙古、新疆和西藏地区。这些地区是我国的边疆区域,居民以少数民族为主,并与外国接壤,中央控制力较弱,外国侵略势力很容易渗透,也更容易将这些地区分裂出去。因此,加强边疆治理,促进边疆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对于消减边疆地区的离心力,维护国家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具有重要的意义。
     西方列强的入侵,加剧了清末的边疆危机,给当时的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客观上也对清末陈旧的观念和落后的社会经济制度产生了冲击,传播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思想。一次次的侵略、
     个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华民族的不断觉醒和救亡运动的不断高涨。官员、王公贵族和知识分子对于边疆治理问题不约而同的空前关注,清政府对于边疆治理政策也做了一些调整。这些思想、建议和实践客观上使清末的边疆治理发生转型,与此同时,一些具有现代国家性质的机构和政策相继出台。
     本文依据治理理论和政治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分析研究在清末边疆危机四起的情势下,朝野呼应,共同为应对危局所做的努力,力求揭示这一时期边疆治理的概貌,总结边疆治理的经验教训。本文主要依靠清末报刊刊发的文章,特别是以康有为《官制议》和清末《东方杂志》刊发的文章为中心,整理清末边疆危机所激发出的民族主义和治边及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建议,探讨官民互动下治边政策变化的背景、内容和意义,研究统治阶级调适中央和边疆地区的关系,实力经营和巩固边防等措施对于国家整合的意义作用。
     通过分析,认为清末治边政策及其实践是促进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边疆稳定、巩固边防、增强国家向心力的重要保证。清廷朝野上下对于治边政策与民族政策均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积极将之付诸实践。清末的治边思想与实践基本呈现出如下特点:化解边疆危机与治理边疆是中国完成国家形态转型的首要任务;迭次的边疆危机及其制度调适与创设,完成了中国从传统国家观向现代国家观念的转型,也带动了边疆治理模式的彻底转变;在清末治边思想与实践中贯穿着一条鲜明的民族主义路线。在社会结构裂变型的封建社会,通过内部整合,巩固边疆,促进了少数民族对于多民族国家的认同。
State issues have always been a central theme in political science. From a perspective of political geography, the state is composed of three elements, the people, territory and sovereignty. The lack of any factor is difficult to form a complete sense of the state. In addition to the three factors, the common feelings and the national identity of the people living on this territory for a long time are of great signification to a state's stability and unity, even for the national security. Border due to its special geographical position has always been related to national sovereignty and territorial integrity. However, in ancient China, the border governance is negative until the late Qing Dynasty. With the Western colonialist aggression and expansion, land and sea border erosion and the unprecedented national crisis, border issues were referred to the agenda.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based on their own borders or their occupied territory borders with China, Czarist Russia, Japan and the United Kingdom began a new round of division and aggression. Although the war didn't break out in Mongolia and the Xingjiang region, Tsarist Russia had been engaged in separatist activities in the two regions, the United Kingdom in infiltration in Xinjiang.Obviously, the main crisis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broke out in the northeast frontier, Mongolia, Xinjiang and Tibet regions, which is China's border regions with mainly minority residents, and the central government control is weak. Foreign aggressive and separated forces can easily penetrate through borders. Therefore, enhancing border control, to promoting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border area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territorial integrity, sovereignty and the reduction of the centrifugal force.
     Aggression of Western powers not only exacerbated the border crisis and brought great disaster to the Chinese society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but also shocked obsolete and backward social and economic system objectively and disseminated the capitalist production methods and ideas. Aggression again and again, humiliating treaty one by one, to a certain extent, facilitated the continued awakening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the national salvation movement rising. Officials, nobles and intellectuals unanimously paid unprecedented attention to border governance issues. The border control policies of the Qing government began to make some adjustments. These ideas, advice and practice with traditional values have changed significantly. Thus, feudal system gradually disintegrated, while the modern nation state was gradually built, ideas, institutions and policies concerning the new nation-state were sprouting.
     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governance and political geograph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ituation, the frontier crisis frequently, mutual efforts of the court and the commonalty to cope with the crisis, reveals the profile of frontier governance in this period, and summarizes the general border area governance lessons. This paper relies on the late Qing press to sort out the thinking of the nationalism and national unity thinking, suggestions inspired by the late Qing Dynasty border crisis, to discuss the backgrounds, content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government's redefi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entral and the border areas, the significance of powerful governance and consolidation measures to the state integration.
     We can see that the border policy and practice proved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border areas guaranteed the stability in border areas and consolidating frontier defense, strengthening national solidarity. The border policies and ethnic policies are fully discussed and carried out. The thoughts and the practice of border governance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shows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it is always regarded as the first place to resolve the border crisis and manage border affairs in comple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national form; the border crises and the commissioning and creation of the systems led to the completion of the state transition from the traditional to the modern state, also led to radical changes in border control mode; nationalism ran through the thinking and practice of the border governing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引文
1[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4页。
    2《汉书》,卷94,《匈奴传·赞》。
    1《旧唐书》,卷89,《狄仁杰传》。
    2《太祖洪武实录》,卷68。
    3马汝珩、成崇德:《清代边疆开发》,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7页。
    1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第3-4页。
    2李刚:《大清帝国最后十年:清末新政始末》,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年。
    1德力格尔玛、庄虔友:《徐世昌与清末东北蒙旗新政》,《前沿》2008年第5期,第113-115页。
    2高月:《清末东北新政与东北边疆现代化进程-以徐世昌主政东北时期的新政改革为中心》,《东北史地》2008年第3期,第75-84页。
    3朱俊:《徐世昌与东北新政研究》,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
    4薛瑞汉:《清末新政时期的善耆与蒙古》,《历史教学》2004年第8期,第13-16页。
    1包淑梅.:《清末蒙古王公与满汉大臣新政筹蒙奏议对比研究》,内蒙古大学2004年专门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
    2周伟洲:《晚清“新政”与新疆维吾尔族地区近代经济的萌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第5-10页。
    3齐清顺:《论清末新疆“新政”-新疆向近代化迈进的重要开端》,《西域研究》2000年第3期,第31-39页。
    4罗布:《清末西藏新政失败原因探》,《西藏研究》2003年第4期,第1-8页。
    1刘士岭:《清末西藏新政失败的主观原因探析》,《兰州学刊》2007年第3期,第157-159页。
    2史云峰:《20世纪初西藏新政改革失败原因的制度分析》,《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第43-48页。
    3 Prescott,J. R. V. Boundaries and Frontiers.London:Croom Helm,1978,P40.
    4王恩涌、王正毅、楼耀亮等:《政治地理学-时空中的政治格局》,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90页。
    5藤田直晴、田景:《政治地理学》,延边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93页。
    1参见马大正:《中国的疆域形成与发展》,《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年第9期,第8页。
    1王恩涌、王正毅、楼耀亮等:《政治地理学-时空中的政治格局》,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89页。
    2王恩涌、王正毅、楼耀亮等:《政治地理学-时空中的政治格局》,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1页。
    3王恩涌、王正毅、楼耀亮等:《政治地理学-时空中的政治格局》,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96页。
    1藤田直晴、田景:《政治地理学》,延边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57-58页。
    2《孟子·尽心下》。
    3王恩涌、王正毅、楼耀亮等:《政治地理学-时空中的政治格局》,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7页。
    4王恩涌、王正毅、楼耀亮等:《政治地理学-时空中的政治格局》,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2页。
    1[苏]鲍里斯·罗曼诺夫:《俄国在满洲》,陶文钊等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232-233页。
    1王彦威:《清季外交史料》,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第2362页。
    2[苏]鲍里斯·罗曼诺夫:《俄国在满洲》,陶文钊等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232-233页。
    3[苏]鲍里斯·罗曼诺夫:《俄国在满洲》,陶文钊等详,《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257页。
    1《东方杂志》1906年第2期,内务,第33.38页,原发表在1906年正月初七日《新闻报》。
    2《东方杂志》1904年第4期,时评,第6页
    1《东方杂志》1910年第12期,记载,第377-378页。
    1吴福环、苗健:《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边疆危机》,《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第38页。
    2录乙巳八月二十一日《中外日报》,《东方杂志》1905年第10期,社说,第215-216页。
    1厉声、许建英:《近代新疆:帝国主义的跑马场》,《世界知识》2006年第4期,第61-62页。
    1《东方杂志》1904年第2期,社说,第32-34页,原发表在1904年第四期《外交报》。
    1《东方杂志》1904年第4期,时评,第6-7页。
    2《论藏英交涉》,东方杂志社译自日本明治三十七年六月七日日本报,《东方杂志》1904年第4期,社说,第68页。
    1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一》,第1页。
    2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九》,第38页。
    1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一》,第1页。
    2王韬:《弢园尺牍》,卷七,第7页。
    1王韬:《弢园文录外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73页。
    2陈铮:《黄遵宪全集(下册)》,中华书局,2005年,第986页。
    3[美]惠顿:《万国公法》,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12-13页。
    4夏东元:《郑观应集(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89页。
    5《国魂篇》,《浙江潮》1903年第1期。
    6《论治外法权不合于国际法理》(录丙午第十四期《北洋学报》),《东方杂志》1906年第9期,外交,第 81页。
    1康有为:《康有为全集(7)》,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97页。以下对康有为论述的直接引用均出自该书第298-321页。
    1萧公权:《康有为思想研究》,汪荣祖译,新星出版社,2005年,第191页。
    1戈公振:《中国报学史:插图整理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61页。
    2赵忠文:《中国历史学大辞典》,延边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33页。
    1《东方杂志》1911年第2期,第1页。
    1《东方杂志》1905年第3期,内务,第37-39页。
    1《东方杂志》1906年第1期,内务,第1.3页,原载于乙巳年十一月十三日《南方报》。
    1《东方杂志》1906年第2期,内务,第33-38页,原发表在1906年正月初七日《新闻报》。
    1《东方杂志》,1904年第11期,时评,第75页。
    1《东方杂志》1904年第4期,内务,第40-42页。
    2《东方杂志》1904年第4期,内务,第46-47页。
    1《东方杂志》1904年第12期(1905年1月出版),社说,第289-293页,原载于1904年9月17日《时报》。
    1《东方杂志》1905年第10期,社说,第207-215页。
    1《东方杂志》1910年第2期,论说,第64-70页;第3期,论说,第83-91页。
    1王恩涌,王正毅,楼耀亮等.政治地理学-时空中的政治格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36.
    1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77年,第43-44页。
    2萧公权:《康有为思想研究》,汪荣祖译,新星出版社,2005年,第177页。
    1《东方杂志》第3卷临时增刊,《宪政初纲》,官制草案,第39-44页。
    1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422-423页。
    1佟冬:《中国东北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年,第1364页。
    1所谓噶珊制度,是利用当地原有的哈拉与噶珊两级组织,作为地方基层政权,负责管理当地各族居民。满语哈拉即“姓”,噶珊是乡村、屯落的意思。哈拉原是血缘关系的组织,随着氏族的发展以及和其它氏族的杂居,出现了超氏族的地域性的组织-噶珊。哈拉、噶珊组织设姓长、乡长、子弟来管理,受辖于三姓副都统。
    2佟冬:《中国东北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年,第1407页。
    3《光绪朝东华录》第一册,第112页。
    1《东方杂志》1905年第12期,内务,第225-226页。
    2《东方杂志》1905年第12期,内务,第226-228页。
    3《东方杂志》1905年第12期,内务,第228-229页
    1《清史稿》列传三百十一,中华书局,1977年。
    2赵云田:《清末新政期间的“筹蒙改制”》,《民族研究》,2002年5月,第87、90页。
    3赵云田:《清末新政期间的“筹蒙改制”》,民族研究,2002年第5期,第88页。
    1《清季筹藏奏牍·张荫棠奏牍》,卷1。
    2《清季筹藏奏牍·张荫棠奏牍》,卷3。
    3《联豫驻藏奏稿》,第113-114页。
    1《清文宗实录》,卷294。
    2张伯英总纂:《黑龙江志稿·经政志》。
    3《盛京时报》1908年01月29日。
    4孙占义:《黑龙江省史探索》,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74页。
    1程德全:《程将军(雪楼)守江奏稿》,卷10。
    2徐世昌:《退耕堂政书》,卷16。
    3《锡良遗稿》,卷7。
    4朱启钤编:《东三省蒙务公牍汇编》,卷5。
    5岑春煊《奏折》,《光绪谕折汇存》。
    6《蒙务公牍汇编》,卷1,《满蒙丛书》第四册。
    1《清德宗实录》,卷534。
    2赵云田:《清末新政研究-20世纪初的中国边疆》,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03页。
    3马汝珩、成崇德:《清代边疆开发》,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413页。
    4赵云田:《清末新政研究-20世纪初的中国边疆》,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61-162页。
    1佟冬:《中国东北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年,第694,696,697页。
    1《东方杂志》1905年第6期,教育,第101-103页。
    1《联豫驻藏奏稿》,第196.199页。
    2马汝珩、成崇德:《清代边疆开发》,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49-250页。
    3马汝珩、成崇德:《清代边疆开发》,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50页。
    4《联豫驻藏奏稿》,第36页。
    5赵云田:《清末新政研究-20世纪初的中国边疆》,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03页。
    1张植荣:《中国边疆与民族问题:当代中国的挑战及其历史由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8-33页。
    2[美]安东尼·奥罗姆:《政治社会学导论(第4版)》,张华青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第264页。
    1吴楚克:《中国边疆政治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05页。
    2彭武麟:《关于中国近代民族关系史研究的几点思考》,《民族研究》2004年第2期,第72页。
    3[英]厄尔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韩红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第9期。
    4周平:《民族政治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60页。
    5金冲及:《中华民族是怎样形成的》,《江海学刊》2008年第1期,第15页。
    6周竞红:《从汉族主义到中华民族主义-清末民初国民党及其前身组织的边疆民族观转型》,《民族研究》 2006年第4期,第11-19页。
    1[美]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王宪民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66页。
    2[美]贾恩菲朗哥·波奇:《国家:本质、发展与前景》,陈尧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第27页。
    1 《江泽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50页。
    1.汪毅、张承启编:《康熙雍正乾隆道光四朝条约》,外交部图书处,民国间1912年-1949年。
    2.汪毅、张承启编:《咸丰条约》,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
    3.《清实录》,中华书局,2008年。
    4.《谕折汇存》,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
    5.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中华书局,1958年。
    6.左宗棠:《左文襄公全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79年。
    7.吴丰培主编:《联豫驻藏奏稿》,西藏人民出版社,1979年。
    8.吴丰培主编:《清季筹藏奏牍·张荫棠奏牍》,国立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1938年。
    9.锡良:《锡良遗稿》,中华书局,1959年。
    lO.程德全:《程将军(雪楼)守江奏稿》,台北,文海出版社,1968年。
    11.徐世昌:《退耕堂政书》,中国书店,1984年。
    12.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1989年。
    13.内藤虎次朗辑:《满蒙丛书》,满蒙丛书刊行会,1921年。
    14.朱启钤编:《东三省蒙务公牍汇编》
    15.张伯英总纂:《黑龙江志稿》,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
    16.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79年。
    17.陈铮:《黄遵宪全集(下册)》,中华书局,2005年。
    18.王韬:《议园尺牍》,中华书局,1959年。
    19.王韬:《驶园文录外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20.王彦威:《清季外交史料》,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
    21.康有为:《康有为全集(7)》,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22.夏东元:《郑观应集(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23.赵尔巽:《清史稿》,中华书局,1977年。
    24.《英国侵略西藏史》,西藏社会科学院资料情报研究所内部资料,1983年。
    25.《东方杂志》(1904-1911)
    1.白锐:《寻求传统政治的现代转型一康有为近代中国政治发展观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909年。
    2.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
    3.程美宝:《地域文化与国家认同一晚清以来广东文化观的形成》,三联书店,2006年。
    4.窦坤:《莫理循与清末民初的中国》,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
    5.房宁、王炳权:《论民族主义思潮》,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6.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7.关凯:《族群政治》,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
    8.姜义华:《现代性:中国重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9.《江泽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
    lO.焦润明、苏晓轩:《晚清生活掠影》,沈阳出版社,2002年。
    11.金满楼:《帝国的凋零:晚清最后十年》,江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
    12.间小波:《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13.吕思勉:《中华民族源流史》,九州出版社,2009年。
    14.李刚:《大清帝国最后十年:清末新政始末》,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年。
    15.李国柱:《西藏江孜:1904年抗英斗争的历史记忆》,中国藏学出版社,2004年。
    16.李华兴等:《索我理想之中华:中国近代国家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
    17.李侃等《中国近代史(第四版)》,中华书局,2000年。
    18.李世众:《晚清士绅与地方政治一以温州为中心的考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19.蒙古族通史编写组:《蒙古族通史》,民族出版社,2001年。
    20.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
    21.马汝珩、成崇德:《清代边疆开发》,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
    22.马小泉:《国家与社会一清末地方自治与宪政改革》,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 年。
    23.青觉:《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形成与发展》,民族出版社,2004年
    24.藤田直晴、田景:《政治地理学》,延边大学出版社,1999年。
    25.佟冬:《中国东北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年,
    26.王恩涌、王正毅、楼耀亮等:《政治地理学一时空中的政治格局》,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27.王沉森:《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28.王建娥、陈建樾等:《族际政治与现代民族国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29.王希恩:《全球化中的民族过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30.吴楚克:《中国边疆政治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
    31.徐迅:《民族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32.徐永志:《开埠通商与津冀社会变迁》,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
    33.徐永志:《熔融与冲突一清末民国边疆少数民族与基督宗教》,民族出版社,2003年。
    34.严昌洪、许小青:《癸卯年万岁一1903年的革命思潮与革命运动》,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35.杨国明:《晚清小说与社会经济转型》,东方出版中心,2005年。
    36.杨立强:《清末民初资产阶级与社会变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37.余英时:《文化评论与中国情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38.张程、陈娇娇:《天朝末日:清朝最后五十年》,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
    39.张海鹏、李细珠:《中国近代通史(第5卷)一新政、立宪与辛亥革命:1901-1912》,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40.张植荣:《中国边疆与民族问题:当代中国的挑战及其历史由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41.赵云田:《清末新政研究-20世纪初的中国边疆》,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
    42.赵忠文:《中国历史学大辞典》,延边大学出版社,1992年。
    43.郑大华、邹小站:《中国历史上的民族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44.郑大华、邹小站:《中国历史上的自由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45.钟淑河:《走向世界一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考察西方的历史》,中华书局,2000年。
    46.钟淑河:《从东方到西方》,岳麓出版社,2002年。
    47.周平:《民族政治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1.[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
    2.[美]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一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教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3.[美]安东尼·奥罗姆:《政治社会学导论(第4版)》张华青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
    4.[美]D.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
    5.[美]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王宪明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6.[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
    7.[美]葛凯(Karl Gerth):《制造中国一消费文化与民族国家的创建》,黄振萍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8.[美]惠顿:《万国公法》,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9.[美]贾恩菲朗哥·波奇:《国家:本质、发展与前景》,陈尧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
    10.[美]柯文:《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问一王韬与晚清改革》,雷颐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11.[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译,三联书店,1989年。
    12.[美]王冠华:《寻求正义(1905—1906年的抵制美货运动)》,刘甜甜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
    13.[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一国家与暴力》,胡宗泽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
    14.[英]厄尔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韩红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15.[英]休·希顿一沃森:《民族与国家一对民族起源与民族主义政治的探讨》,吴洪英、黄群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
    16.[苏]鲍里斯·罗曼诺夫:《俄国在满洲》,陶文钊等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
    1. Fairbank,John King. The great chinese revolution,1800-1985. New York, N.Y.: Harper & Row,1986.
    2.Kohn, Hans.The Idea of Nationalism:a study in its origins and background. New York:The Macmillan Company,1944.
    3.Chang,Maria Hsia.Return of the Dragon:China's Wounded Nationalism.Boulder, Colorado:Westwiew Press,2001.
    4.Huang,Philip C.Liang Ch'i-ch'ao and Modern Chinese Liberalism. Seattle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72.
    5.Unger,Jonathan.ed.Chinese Natioanlsim.Armonk,N,Y:M.E.Sharp,Inc,1996.
    6.Prescott,J. R. V. Boundaries and Frontiers. London:Croom Helm,1978. P40,
    1.方铁:《古代“守中治边”、“守在四夷”治边思想初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年第4期。
    2.厉声、许建英:《近代新疆:帝国主义的跑马场》,《世界知识》2006年第4期。
    3.陈江:《百年风雨人间正道一商务印书馆百年简述》,《中国出版》1997年第5期。
    4.吴福环、苗健:《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边疆危机》,《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5.邓齐滨:《从“移民实边”到屯垦“殖边”一以黑龙江近代边防法制为例》,《黑龙江史志》2009年第1期。
    6.高强:《清末东北移民实边政策述论》,《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7.贾延平:《论清末“移民实边”政策及对促进黑龙江地区社会发展的作用》,《黑河学刊》2003年第3期。
    8.赵云田:《清末新政期间的“筹蒙改制”》,《民族研究》2002年第5期。
    9.德力格尔玛、庄虔友:《徐世昌与清末东北蒙旗新政》,《前沿》2008年第5期。
    10.高月:《清末东北新政与东北边疆现代化进程一以徐世昌主政东北时期的新政改革为中心》,《东北史地》2008年第3期。
    11.薛瑞汉:《清末新政时期的善耆与蒙古》,《历史教学》2004年第8期。
    12.周伟洲:《晚清“新政”与新疆维吾尔族地区近代经济的萌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13.齐清顺:《论清末新疆“新政”一新疆向近代化迈进的重要开端》,《西域研究》2000年第3期。
    14.罗布:《清末西藏新政失败原因探》,《西藏研究》2003年第4期。
    15.刘士岭:《清末西藏新政失败的主观原因探析》,《兰州学刊》2007年第3期。
    16.史云峰:{20世纪初西藏新政改革失败原因的制度分析》,《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l期。
    17.彭武麟:《关于中国近代民族关系史研究的几点思考》,《民族研究》2004年第2期。
    18.金冲及:《中华民族是怎样形成的》,《江海学刊》2008年第1期。
    19.周竞红:《从汉族主义到中华民族主义一清末民初国民党及其前身组织的边疆民族观转型》,《民族研究》2006年第4期。
    20.[英]托尼·麦克格鲁、陈家刚编译:《走向真正的全球治理》,《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第l期。
    21.马大正:《中国的疆域形成与发展》,《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年第9期。
    1.朱俊:《徐世昌与东北新政研究》,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
    2.包淑梅:《清末蒙古王公与满汉大臣新政筹蒙奏议对比研究》,内蒙古大学,2004年专门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