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化时代的教育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计算机网络和网络世界把人类带入一个新的时代——网络化时代。网络化时代的到来要求教育自我发展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在网络化时代,知识的性质及其社会功能、教育所能运用的传播手段、教育的社会需求和要求都有很大的改变。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本立场,借鉴了后现代主义哲学的知识观,以教育中的“工具一机器系统”(教育媒介)与教育的关系为视角,对网络化时代的教育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索。总的观点是:随着教育中的“工具-机器系统”(教育媒介)的每一次划时代的进步,教育都改变它的形式和内容。论文运用了历史分析的方法考察前网络化时代教育的涵变,且运用了现实分析方法分析了网络化社会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探索了网络化时代教育应该做出的改变。本文认为由于时代的变化,网络化时代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方法、教育形式、教育目的、教育制度和教育价值都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
     论文分为三章。第一章以马克思关于生产工具作为“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原理为指导,把教育媒体视为教育中的“工具-机器体系”和“测量器”。并从教育媒体的演变及其对教育的影响入手,探究了前网络化时代四个阶段的教育概况。本章依次对口语语言、手书文字、印刷文字和电子媒体的产生、发展及其对教育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口语语言因传递信息的需要而产生,反过来促进信息传递活动,使教育成为可能,口耳相传的教育随之产生;文字能帮助人类积累认识成果,扩大知识总量,使专门化教育成为必须,也使学校得以产生;印刷技术和廉价纸张共同催生了廉价的书籍,使知识的广泛传播成为可能,也使人类的教育能力大增,促使教育较早地进入到“机械化时代”,并导致批量化生产的班级授课制的出现;各种电子媒体在教育中的应用使教育的批量化生产能力大增,也使教育手段和教育形式多样化,推动教育由“机械化时代”演进到“电气化时代”。总的说来,在教育媒体等因素的影响下,教育由最初非正式的口耳相传教育,经过类学校教育和学校教育,向系统化、制度化的学校教育系统演变。在教育的演变过程中,教育等于学校教育的观念逐步得到强化。
     第二章在简要地介绍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上,探究了网络化时代的时空特性、人类的生存方式和交往方式,并阐述了网络化给教育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产生于二十世纪的计算机网络在短时间内覆盖了整个世界,并把世界联系成为一个“地球村”。网络世界的形成使人类生活在两个时空(物理时空和虚拟时空)和两个世界(现实世界和网络世界)之中,人类的交往既能在现实生活中进行,也能在突破时空限制的网络世界中进行。计算机网络和网络世界给教育提供方便快捷的教育传播媒体,促使新的远程教育形式的产生和发展。绚丽多彩的网络世界对于自控能力相对薄弱的学生来说极具诱惑力,从而导致大量学生沉迷网络不能自拔,因此,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发展既给教育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同时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第三章分七节阐述了网络化时代教育的七个方面。终身受教育是古今中外都有的观点,时代也要求人终身学习,因此,网络化时代一定要树立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教育理念,并把这些理念付诸实践。为了建设学习化社会,在网络化时代应该放弃教育等于学校教育的观念,并借助计算机网络带来的有利条件,充分发展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从而形成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共同存在共同发展的局面,为人们提供各种各样的受教育机会。在网络化时代,人们要处理的事情更多、更繁杂,况且促使人全面发展是教育的应有之责,因而,网络化时代的教育必须改变过去把目光局限于客观知识的做法,对人进行全面的知识、感情和能力教育,促使人全面发展。促使人全面发展的教育必须以整合课程取代传统的分科课程教育。所有的这一切都指向一个教育目的:促使人的全面发展,进行全人教育。因此,在网络化时代,需要重建一个合理的教育制度以保证整合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全民终身教育的实施。
     总之,网络化时代的教育应该是在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理念指导下,采取多种手段和教育形式,促使学生在知识、情感和能力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全民终身教育。
The computer networks and the Internet lead the human into a new era: the era of network. The coming of the era of network requests of self-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to adapt the request of the new era. The nature of knowledge, the function of knowledge, the educational media, social request and demand for education have been undergoing great changes in the era of network. This thesis, taking the Marxism theory as the basic standpoint and benefiting from the Post-Modernism concept of knowledge, explores significantly several important problems of education in the era of network from the view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education and "tools - machine system"(educational media). The general view in the thesis is that education changes its form and content every time with the progress of "tools - machine system" for education. After investigating the progress of the education before the era of network by historical analysis method and analyzing the feature of society in the era of network by realistic analysis method, the author explores creatively the changes of education in the era of network. The thesis holds the point of view that the education content, the education means and the method, the education forms, the educational purposes, the educational system and the educational value must make the corresponding adjustment in the era of network.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three chapters. In the first chapter, being guided by the Marxism principle that the implements of production is "the measurer of the development of labor force", the author regard the educational media as the "tools -machine system" in education and "measurer" of education. Starting with the evolution of the educational media and the influence of educational media on education, this chapter explores the four phases of general situation in education before the era of network. This chapter explores the 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oral language, the handwriting, the printing writing and electronic media in turn and their influence on education. The oral language had been created because of the transmitting of message; in turn it promoted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The appearance of the oral language made education become possibility; and the education teaching orally comes into being after that. The characters can help human being to accumulate knowledge and to expand the quantum of knowledge, making the specialized education to be obliged to, also making school education to come into being. Printing technology and the low-priced paper actuated production of low-priced books, making transmitting of knowledge in large range to become possible. Printing technology and the low-priced books increased greatly the ability of human in education, impelling education into "the mechanized era" early; class teaching system was created after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various electron media in education increased the ability of productivity in education, also caused the education method and the education form diversification, and pushed the education from "the mechanized era" to "the electrification era". Generally speaking, by the influences of educational media, education evaluated from the unofficial education teaching orally to the systematized, institutional school education, undergoing the pre-school education and school education. In the course of the evolution of education, the idea, that education is equal to the school education, had been intensified gradually.
     In the second chapter, after briefly introducing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networks, the thesis explores the tim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ciety in the era of network, living style and mode of association of human being and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education in the era of network. The computer network, being created in the 20th century, has covered the entire world in a short time, and integrated the world into "the global village". After the formation of the network world, human being lives in two space and times (real space and time and virtual space and time) and in two worlds (the real world and network worl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eople takes place not only in the real world but also in the network world. The computer network and the network world provide a convenient and rapid education media for education and urge a new remote education to produce and to develop. The gorgeous network world has extreme attraction to students who have relatively weak self-control abilities, and also makes a large amount of students indulge in the network world.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networks brings not only opportunities but also challenges for education.
     In the third chapter, this thesis explores seven aspects of education in the era of network. Lifelong education is a standpoint accepted by everyone both ancient and modern, Chinese and foreign. The era also requires that person learns lifelong, and therefore we must establish new educational idea of life-long education and learning society, and put these ideas into practice. In order to build the learning society, we should give up the idea that education is equal to the school education in the era of network, and fully develop the non-formal education and the informal education with the help of computer and network, thus to make the formal education, the non-formal education and the inform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side by side and to provide various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for people. In the era of network, things that must be dealt with are more complicated and more overloaded; moreover to urge person all-round development is the responsibility that education should have, as a result, education in the era of network must change the method of work to limit their view to the objective knowledge. In order to urge person all-round development, education should promote people all-round including knowledge, feelings and ability. Educations that promote people all-round should carry out the integrated curriculum instead of the traditional separate subjects. All these aim at an education purpose: the Holistic Education that promote people all-round. In order to carry on the civil lifelong education that integrates the personal value and social value, we should rebuild a r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in the era of network.
     In all, education in the era of network is the civil lifelong education that promote people all-round including knowledge, feelings and ability by a lot of education Means and education forms, guided by life-long education and learning society.
引文
[1]傅荣校,杨福康著.空中校园:网络传播与教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4页。
    [2]傅荣校,杨福康著.空中校园:网络传播与教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6页。
    [1]C.P.斯诺.两种文化[M].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18页。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89页。
    [1]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8页。
    [2]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9页。
    [1]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9页。
    [2]曾孚.外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年5月。
    [3]王天一,夏之莲,朱美玉,外国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6月。
    [4]滕大春.外国教育通史(第一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年12月。
    [5]袁桂林.外国教育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10月。
    [6]袁锐锷著.外国教育史新编[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3月。
    [7]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一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年4月。
    [1]孙喜亭.教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9-20页。
    [2]孙喜亭.教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9-20页。
    [3]万文涛.教育发展历史分期新探[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4)。
    [4]余国华.中国教育史分期初探[J].社会科学探索,1991(2)。
    [1][英]阿什比(Ashby,E.)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第37-38页。
    [2]刘家勋.现代教育技术[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34-35页。
    [3]王以宁主编.教学媒体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3页。
    [1]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央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179页。
    [1]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央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179页。
    [1]马克思、恩格斯,中央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8页。
    [2]O·F·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02页。
    [3]O·F·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03页。
    [4]曹日昌.普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92页。
    [5]O·F·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03页。
    [6]波普尔.客观知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126页。
    [1]维特根斯坦著.哲学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第15页
    [2]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第40页。
    [3]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第40页。
    [4]O·F·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02页。
    [5]刘铁芳.语言与教育[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2)。
    [6]B·A·Wood著.人类进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7][意]乔万尼·卡拉达著.人类的进化[M].济南:明天出版社,2002年。
    [1]B·A·Wood著.人类进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2][英]阿诺德·汤因比著,刘北成等译.历史研究(修订插图本)[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3]周德昌等.中国教育史纲[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页。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6页。
    [1][美]Harry Hoijer,刘重德摘译.语言的起源[J].当代语言学,1981(2)。
    [2][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75页。
    [1]吴式颖,任钟印主编.外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一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0页。
    [2]吴式颖,任钟印主编.外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一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1-2页。
    [3]王天一,夏之莲,朱美玉.外国教育史(上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7页。
    [1]胡德海.教育学原理[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387页。
    [2][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55页。
    [3]李纯武.寿纪喻等.简明世界通史(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第18-21页。
    [4]吴式颖,任钟印主编.外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一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9-27页。
    [5]曹孚.外国古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第5页。
    [1]石中英.知识转型与社会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47页。
    [1]江祖求.原始社会的教育方式辨[J].教育研究与实验,1987(2)。
    [2]吴式颖,任钟印主编.外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一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9页。
    [3]聂运伟.试论原始社会中的教育问题[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90页。
    [2]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20页。
    [3]唐雪凝等.语言学概论[M].山东:石油大学出版社出版,1995年,第229页。
    [1]刑福义等.语言学概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05页。
    [2]周有光.人类文字的历史分期和发展规律[J].民族语文,2007(1)。
    [3]李学勤.古文字学初阶[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3页。
    [1]摩尔根.古代社会(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年,第30页。
    [2]摩尔根.古代社会(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年,第30页。
    [1]孙宝国.十八世纪以前的欧洲文字传媒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2页。
    [2]国家教育委员会电化教育司编译.教学媒体与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J990年,第12页。
    [3][美]拉尔斐·比尔斯等著.文化人类学[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474页。
    [1]林柱育.教育史上学校起源问题的商榷[J].学术研究,1990.
    [1][美]拉尔斐·比尔斯等著.文化人类学[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474页。
    [2][美]罗杰·菲德勒著,明安香译.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55页。
    [1][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41页。
    [1][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第136页。
    [2][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第252页。
    [3][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第140页。
    [4][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第138、140页。
    [5][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第147页。
    [6][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第235页。
    [7][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第140、142页。
    [1][美]罗杰·菲德勒著,明安香译.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71页。
    [2][美]罗杰·菲德勒著,明安香译.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72页。
    [1][美]罗杰·菲德勒著,明安香译.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75-6页。
    [1]章伟民,曹撰中.教育技术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7页。
    [1]刘家勋.现代教育技术[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38页。
    [1]Robert A.Reiser.A History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Technology:Part 1:A History of Instructional Media,ETR&D,vol.49,Ⅳ o.1,2001.
    [1]Robert A.Reiser.A History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Technology:Part Ⅰ:A History of Instructional Media,ETR&D,vol.49,Ⅳ o.1,2001.
    [2]丁兴富.远程教育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60页。
    [1][法]加斯东·米亚拉雷.世界教育史(1945年至今)(大学参考用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第144页。
    [2][美]罗杰·菲德勒著,明安香译.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95页。
    [1][法]加斯东·米亚拉雷.世界教育史(1945年至今)(大学参考用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第140页。
    [2]吴式颖主编.外国现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717页。
    [3]吴式颖主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533页。
    [1][澳]W·F·康内尔著,张法馄等译.二十世纪世界教育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47-48页。
    [2]吴式颖主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534页。
    [3]吴式颖、任钟印主编.外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九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第7页。
    [4]吴式颖、任钟印主编.外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九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第10页。
    [1]陈妍等编著.计算机网络原理(第3版)[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2页。
    [1]丹·希勒.数字资本主义,新华文摘,2001。
    [1][美]罗杰·菲德勒著,明安香译.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85页。
    [1]韩璞庚.网络与人类生存的能力[J].哲学动态,2001(12)。
    [1]陈强等.Internet基础与网页制作[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9年,第87页。
    [2]它有两个涵义:“①不符合或不一定符合事实的、假设的:②虚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1536页。
    [3]邮全民.虚拟技术正在改变哲学[J],哲学动态,2001.
    [1]曼纽尔·卡斯特著,夏铸九等译.网络社会的崛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462-463页。
    [2]曼纽尔·卡斯特著,夏铸九等译.网络社会的崛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463页。
    [3][美]约翰·奈斯比特著,梅艳译.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32页。
    [1][美]Patric Wallace著,谢影等译.互联网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第156页。
    [1]庞跃辉.论虚拟时空[J].东岳论丛,2002(5)。
    [1]曼纽尔·卡斯特著,夏铸九等译.网络社会的崛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529页。
    [2]曼纽尔·卡斯特著,夏铸九等译.网络社会的崛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530页。
    [1]马克思、恩格斯.中央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46页。
    [2]王伟光、李忠杰等.社会生活方式论[M].第39页。
    [1]马克思、恩格斯.中央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7页。
    [2]江泽民.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221页。
    [3]孔繁玲等.网络化生存[J].理论探讨,2001(5)。
    [1]马克思、恩格斯.中央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04页。
    [1]陈晏清、王南湜、李淑梅著.马克思主义哲学高级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56页。
    [1]方兴东:博客作为媒体开放源代码的理论研究——博客与自由软件发展机制的对比,载南京大学网络传播研究中心编《中国网络传播学年会(2004·南京)论文集》[C]。
    [1][美]曼纽尔·卡斯特著.网络社会的崛起[M].北京:社会科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570页。
    [2]转引自常晋芳.网络哲学引论[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126页。
    [1][美]尼葛洛庞帝著,胡泳、范海燕译.数字化生存[M].海南出版社,1997年,每192页。
    [1]马和民等主编.网络社会与学校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29页。
    [1][美]唐·泰普斯科特,陈晓开等译.数字化成长——网络世代的崛起[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03页。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94页。
    [1]O·F·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03页。
    [2]阿尔温·托夫勒.权力的转移[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465页。
    [1]睦依几.简论教育理念[J].江西教育科研,2003(5)。
    [2]查尔斯·赫梅尔.今日的教育为了明日的世界[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年,第22页。
    [3]查尔斯·赫梅尔.今日的教育为了明日的世界[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年,第22页。
    [1]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导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年,第22页。
    [1]转引自马尔科姆·S·艾迪塞沙: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教育改革中的国际合作[C],载《世界教育展望》(Ⅱ),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165-166页。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5页。
    [2]查尔斯·赫梅尔.今日的教育为了明日的世界[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司,1983年,第26页。
    [3][加]尼科·斯特尔)著,殷晓蓉译.知识社会[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第13页。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200页。
    [1][美]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12页。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08页。
    [1]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导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年,第16页。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223页。
    [3]雅克·德洛尔等著.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89页。
    [1]雅克·德洛尔等著.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75页。
    [1]万里.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必须改变[J].早期教育(教师版),1985(7)。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87页。
    [1]利奥塔尔著,车槿山译.后现代状态[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第2页。
    [2]利奥塔尔著,车槿山译.后现代状态[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第2页。
    [3]武正红.学习化社会的产生及基本特征[J].现代教育科学,2004(2)。
    [4][美]彼得·得克鲁著,张星岩译.后资本主义社会[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第193页。
    [1]Hutchins,R,M.The Learning Society[M].Penguin Books Ltd,1968,P133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6页。
    [3]Hutchins,R,M.The Learning Society[M].Penguin Books Ltd.,1968,P133.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200-203页。
    [2]黄富顺.大学在学习社会所面临的挑战与因应[J].开放教育研究,2001(1)。
    [3]历以贤.学习社会的理念和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00(5)。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41页。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202页。
    [1]胡德海著 教育学原理(第二版)[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08页。
    [1]陈桂生.“制度化教育”评议[J].上海教育科研,2000(2)。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202页。
    [1]查尔斯·赫梅尔.今日的教育为了明日的世界[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年,第25页。
    [2]张文质.教育的十字路口[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63页。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87页。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1页。
    [3]陈桂生.学校教育原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61页。
    [4]金大陆.向着前途的询问和企盼——当代中学生的心灵独白[M].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4年版,第147-148页。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87页。
    [1]陈桂生.学校教育原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61页。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37页。
    [3]陈桂生.略论学校系统的演变[J].当代教育论坛,2005(17)。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99页。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228页。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页。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200页。
    [5]S·拉塞克,G·维迪努著,马胜利等译.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5页。
    [1][美]库姆斯著,赵宝恒等译校.世界教育危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2-23页。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228-229页。
    [1]王海山.教育·科学·社会——当代社会的大教育观[M].河南教育出版社出版,1991年,第109页。
    [1][加]尼科·斯特尔著,殷晓蓉译.知识社会[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第99页。
    [2]波普尔著,舒炜光等译.客观知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78页。
    [1]波普尔著,舒炜光等译.客观知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78页。
    [2]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3)。
    [1][美]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200页。
    [1]陈嘉明.当代知识论:概念、背景与现状[J].哲学研究,2003(5)。
    [2]米歇尔·福柯著,谢强,马月译.知识考古学[M].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203页。
    [3]石中英著.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36-137页。
    [1]郭晓明.知识与教化:课程知识观的重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2)。
    [2]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58页。
    [1]席勒著,麻乔志等译.人本主义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8页。
    [2]埃瓦尔德·特尔哈特.建构主义与教学(一)[J].外国教育资料,2000(3)。
    [3]埃瓦尔德·特尔哈特.建构主义与教学(一)[J].外国教育资料,2000(3)。
    [1]S·拉塞克,G·维迪努著,马胜利等译.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126-127页。
    [2]胡德海著.教育学原理(第二版)[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380页。
    [3]有宝华.综合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40页。
    [1]有宝华.综合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43页。
    [1]马斯洛.存在心理学[M].云南出版社,1987年,第188页。
    [1]S·拉塞克,G·维迪努著,马胜利等译.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117页。
    [2]S·拉塞克,G·维迪努著,马胜利等译.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中文版导论第6页。
    [3]S·拉塞克,G·维迪努著,马胜利等译.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中文版导论第7、11页.
    [4]S·拉塞克,G·维迪努著,马胜利等译.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5页.
    [1]S·拉塞克,G·维迪努著.马胜利等译.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191-192页。
    [1]有宝华.综合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45-147页。
    [2]陈侠.课程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13-14页。
    [1]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273页。
    [2]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273-274页。
    [3]王策三.“新课程理念”“概念重建运动”与学习凯洛夫教育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8(7)。
    [1]胡学增.现代课程论纲要[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1页。
    [2]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76页。
    [3]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76页。
    [4]胡学增.现代课程论纲要[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8页。
    [1]高觉敷主编.西方近代心理学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65页。
    [2]胡学增.现代课程论纲要[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7-18页。
    [1][加]尼科·斯特尔著,殷晓蓉译.知识社会[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第151页。
    [2][加]尼科·斯特尔著,殷晓蓉译.知识社会[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第159页。
    [3][加]尼科·斯特尔著,殷晓蓉译.知识社会[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第158页。
    [1]杨爱程:《论课程的综合化》,转引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硕士文库·教育学卷》,浙江教育出版社版,第155页。
    [2]黄甫全.整合课程与课程整合论[J].课程·教材·教法,1996(10)。
    [3]熊梅.综合课程的内涵特点及其生成模式[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6)。
    [1]黄甫全.整合课程与课程整合论[J],课程·教材·教法,1996(10)。
    [2][美]J.A.比恩著,单文经等译.课程统整[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第9-14页。
    [1][美]J.A.比恩著,单文经等评.课程统整[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第12页。
    [2][美]J.A.比恩著,单文经等译.课程统整[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第9页。
    [1][美]J.A.比恩著,单文经等译.课程统整[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第9页。
    [2][美]J.A.比恩著,单文经等译.课程统整[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第11页。
    [3][美]J.A.比恩著,单文经等译.课程统整[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第11页。
    [1]任春亮.读史使人明智——课程整合的脉络梳理及各家观点[J].信息技术教育,2006(1)。
    [1]许建瓴.高校课程综合化的渊源及实质[J].教育研究,2000(3)。
    [1]钱民辉.教育处在危机中 变革势在必行[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4)。
    [2][美]阿尔文·托人勒著,孟广均等译.未来的冲击[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年,第336页。
    [3]鲁毅,吴林.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78(10)。
    [4]鲁毅,吴林.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78(10)。
    [1][巴西]费莱雷著:顾建新等译.被压迫者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5-26页。
    [2]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17页。
    [3]王策三.保证基础教育健康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5)。
    [4]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第7页。
    [1]王策三.保证基础教育健康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5)。
    [2]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3)。
    [1]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3)。
    [2]钟启泉.中国课程改革:挑战与反思[J].比较教育研究,2005(12)。
    [3]王策三.保证基础教育健康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5)。
    [1]雷久南.谈儿童身心整体的人性教育[EB/OL].www.Lapislazuli.org,2004-10-22.
    [2]扈中平.人是教育的出发点[J].教育研究,1989(8)。
    [1]周继专.试论教育的“人本”思想[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6)。
    [2]童林子.网络滋养出的青春[J].PC—life,1999(10)。
    [3]钟华,夏尊文.教育内容缺失与未成年人越轨行为[J].时代法学,2003(1)。
    [1]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3)。
    [2]参见,吴式颖,任钟印主编.外国教育思想通史[M](第一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
    [3]张之沧.“第四世界”论[J].学术月刊,2006(2)。
    [1]张之沧.“第四世界”论[J].学术月刊,2006(2)。
    [2]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年,第56页。
    [2]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6页。
    [1][苏]В·В·克拉耶夫斯基等编著,金世柏等译.普通中等教育内容的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12页。
    [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78页。
    [2]吴立保,谢安邦.全人教育理念下的大学教学改革[J].现代大学教育,2008(1)。
    [1]吴立保,谢安邦.全人教育理念下的大学教学改革[J].现代大学教育,2008(1)。
    [2]Richard Fox(2005).Teaching and Learning:Lessons from Psychology[M].US:Blackwell Publishing.
    [3]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405页。
    [4]吴立保,谢安邦.全人教育理念下的大学教学改革[J].现代大学教育,2008(1)。
    [1]陈柏华.论全人发展教学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7(2)。
    [2]钟启泉、崔允漷.追求智力与人格的协调发展[J].师范教育,2004(2)。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93-194页。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93页。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86页。
    [3]文辅相.文化素质教育应确立全人教育理念[J].高等教育研究,2002(1)。
    [1]持田荣一.终身教育大全[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87。
    [2]J.A.毕恩著,单文经等译.课程统整[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2页。
    [3]J.A.毕恩著,单文经等译.课程统整[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3页。
    [4]J.A.毕恩著,单文经等译.课程统整[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2页。
    [1][捷]夸美钮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60页。
    [1]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著,周敦仁等译.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
    [1]李长吉.教育价值研究二十年[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4)。
    [1]扈中平.教育规律与教育价值[J].教育评论,1996(2)。
    [2]参见:孙喜亭.关于教育价值观的研讨[J].教育研究,1987(3)、
    梅泽铭.功利主义还是理想主义[J].教育评论,1989(3)、
    黄济.教育价值与人的价值[J].教育研究与实践,1989(3)、
    陈乃林.关于教育“本体论”和“工具论”讨论之我见[J].教育研究,1989(10)、
    刘复兴.教育的本体价值与工具价值关系管窥[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6)、
    冒荣.教育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J].教育研究,1992(2)。
    [3]傅统先、张文郁.教育哲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第107页。
    [4]王汉澜、马平.浅谈教育的价值[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科学科学版),1991(1)。
    [5]王汉澜、马平.浅谈教育的价值[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1(1)。
    [6]尚凤祥.现代教学价值体系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
    [7]孙喜亭.教育价值观问题再论[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1)。
    [1]刘旭东.教育价值浅论[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1)。
    [1]杨贤江教育文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542页。
    [1]陈理宣.教育价值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18页。
    [1]梅泽铭.功利主义还是理想主义[J].教育评论,1989(3)。
    [2]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央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6页
    [1]马凤岐.教育价值的理论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6)。
    [1]王卫东、石中英.关于建国后教育价值取向问题的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1996(4)。
    [1]陈桂生.教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79页。
    [1]马凤岐.教育价值的理论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6)。
    [2]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央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6页
    [3]曾兰芳.关于教育技术的本质及其学科的发展——访我国教育技术著名专家何克抗教授[J].开放教育研究,2003(2)。
    [1]苏联教育科学院编,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辑译小组译:《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上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
    [2]苏联教育科学院编,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辑译小组译:《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下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
    [3]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编:《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修订版),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
    [4]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室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
    [5]中央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
    [6]中央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
    [7]中央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
    [8]中央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
    [9]中央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
    [10]中央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
    [11]中央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
    [12]中央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95年。
    [13]中央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95年。
    [14]人民出版社编辑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科学技术》,人民出版社,1979年。
    [15]陈晏清主编:《当代社会转型论》,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
    [16]杨桂华:《转型社会控制论》,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
    [17]陈晏清:《当代中国社会哲学》,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年。
    [18]陈晏清、王南湜、李淑梅:《马克思主义哲学高级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
    [19]胡塞尔著,张庆熊译:《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
    [20]胡塞尔著,倪梁康译:《现象学的观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
    [21]李文阁:《回归现实生活世界,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22]衣俊卿:《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23]尹树广编译:《后结构·生活世界·国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
    [24]陈学明等编:《让日常生活成为艺术品——列菲伏尔、赫勒论日常生活》,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
    [25]王玉波等:《超越传统——生活方式转型取向》,京华出版社,1997年。
    [26]李真、汪锡奎:《当代中国生活方式论》,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
    [27]王晓东著:《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28]威廉·费尔丁·奥格本等著,玉晓毅等译:《社会变迁——关于文化和先天的本质》,浙江人民出版,1989年。
    [29]鲁道夫·奥伊肯著,万以译:《生活的意义与价值》,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
    [30]胡塞尔著,倪梁康、张廷国译:《生活世界现象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
    [31]马克斯·范梅南著,宋广文等译:《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
    [32]李淑贞:《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文化教程》,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
    [33]哈贝马斯著,郭官义等译:《认识与兴趣》,学林出版社,1999年。
    [34]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后形而上学思想》,译林出版社,2001年。
    [35]哈贝马斯著,刘北成等译:《合法化危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36]刘铁芳:《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37]舍勒著,艾彦译:《知识社会学问题》,华夏出版社,2000年。
    [38]C.P.斯诺著,纪树立译:《两种文化》,三联书店,1994年。
    [39]迈克尔·波兰尼著,许泽民译:《个人知识》,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
    [40]赵详麟、王承绪编:《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
    [41]杜威著,傅统先、邱椿译:《人的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42]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年。
    [43]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
    [44]茨达齐尔著,李其龙译:《教育人类学原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45]O.F.博尔诺夫著,李其维译:《教育人类学》,华东师大出版社,1999年。
    [46]冯增俊:《教育人类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
    [47]詹栋樑:《教育人类学原理》,五南出版公司,1989年。
    [48]沃尔夫冈·布列钦卡著,胡劲松译:《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
    [49]UNESCO,华东师大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
    [50]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
    [51]G·维迪努著,马胜利等译:《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
    [52]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三联书店,1991年。
    [53]伊丽莎白·劳伦斯著,纪晓林译:《现代教育的起源和发展》,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
    [54]S·E·佛罗斯特著,吴元训等译:《西方教育的历史和哲学基础》,华夏出版社,1987年。
    [55]斯宾塞著,胡毅译:《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年。
    [56]保罗·弗莱雷著,顾建新等译:《被压迫者的教育学》,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
    [57]夸美细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
    [58]《陶行知全集》(1-3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
    [59]约翰·怀特著,李永宏等译:《再论教育目的》,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
    [60]迈克尔·W·阿普尔著,黄忠敬译:《意识形态与课程》,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
    [61]E·多尔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
    [62]史密斯著,郭洋生译:《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
    [63]W·F·康内尔:《二十世纪世界教育史》,人民出版社,1990年。
    [64]保罗·朗格朗著,滕星等译:《终身教育导论》,华夏出版社,1988年。
    [65]迈克·F·D·扬主编,谢维和、朱旭东译:《知识与控制——教育社会学新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66]亨利·埃兹科维茨、劳埃特·雷德斯多夫编,夏道源等译:《大学与全球知识经济》,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67]尼科·斯特尔著,殷晓蓉译:《知识社会》,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
    [68]丹尼尔·贝尔著,高锸等译:《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商务印书馆,1986年。
    [69]吴建国:《科学知识:从个体建构到社会化生产》,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70]刘磊等主编:《知识经济:第三次经济革命》,中国大地出版社,1998年。
    [71]吴季松:《知识经济》,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
    [72]彭坤明:《知识经济与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73]桑新民、陈建翔:《教育哲学对话》,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74]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司编译:《知识社会——信息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
    [75]衣俊卿:《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76]陈友松主编:《当代西方教育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
    [77]张斌贤、褚洪启:《西方教育思想史》,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年。
    [78]黄济:《教育哲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79]王坤庆著:《现代教育哲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80]胡塞尔著,倪梁康译:《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
    [81]张瑞璠、黄书光主编:《中国教育哲学史》1-4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82]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83]戴本博主编:《外国教育史》(上、中、下),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
    [84]瞿葆奎主编:《教育与人的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
    [85]乌申斯基著:《人是教育的对象》(上、下),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
    [86]郑全洲:《教育通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87]陈桂生:《教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88]刘楚明:《教育辩证法》,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2版。
    [89]夏正江:《教育理论哲学基础的反思》,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90]沃尔夫冈·布列钦卡:《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91]张春兴:《现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92]郑新蓉:《学会求知》,北京出版社,1999年。
    [93]金大陆:《学会共处》,北京出版社,1999年。
    [94]贺评:《学会做人》,北京出版社,1999年。
    [95]孙云晓:《学会做事》,北京出版社,1999年。
    [96]维纳·艾莉著,刘民慧等译:《知识的进化》,珠海出版社,1998年。
    [97]卡尔·波普尔著,范景中、李本正译:《通过知识获得解放》,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
    [98]卡尔·波普尔著,纪树立编译:《科学知识进化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
    [99]卡尔·波普尔著,舒炜光等译:《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
    [100]杨庭尧著:《论人类认知:文化及社会场域中知识建构与运作》,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
    [101]世界银行报告:《全球知识经济中的终身学习:发展中国家的挑战》,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102]乔治·贝克莱著,关文运译:《人类知识原理》,商务印书馆,1973年。
    [103]程岗:《知识的批判》,辽海出版社,1999年。
    [104]福柯著,谢强等译:《知识考古学》(第1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
    [105][美]齐硕姆著,邹惟远等译:《知识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
    [106]纽尔曼·卡斯特著,夏铸九等译:《网络社会的崛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107]汪成为:《人类认识世界的帮手——虚拟现实》,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
    [108]王德华主编:《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109]张怡:《虚拟认识论》,学林出版社,2003年。
    [110]马德四:《教育信息化本质研究:教育学视角》[博士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11]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112]曾国屏:《赛博空间的哲学探索》,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113]约翰·L 卡斯蒂著,王千祥、权利宁译:《虚实世界:计算机仿真如何改变科学的疆域》,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8年。
    [114]叶澜:《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研究报告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115]马和民,吴瑞君主编:《网络社会与学校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116]嘉格伦:《网络教育—21世纪的教育革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117]赫伯特·马尔库塞,李小兵等译:《现代文明与人的困境—马尔库塞文集》,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
    [118]理查·罗蒂著,李幼蒸译:《哲学和自然之镜》,北京三联书店 1987年。
    [119]刘放桐:《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哲学的现当代走向:当代哲学向何处去?》,人民出版社,2002年。
    [120]潘伯格著,李秋零等译:《人是什么?》,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
    [121]别尔嘉耶夫著,张百春译:《论人的使命》,学林出版社,2000年。
    [122]别尔嘉耶夫著,徐黎明译:《人的奴役与自由》,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
    [123]莱恩著,林和生等译:《分裂的自我》,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4年。
    [124]大卫·雷·格里芬主编,王成兵译:《后现代科学》,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125]弗洛姆著,孙恺详译:《健全的社会》,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
    [126]弗洛姆著,孙依依译:《为自己的人》,三联书店,1988年。
    [127]弗洛姆著,关山译:《占有还是生存》,三联书店,1989年。
    [128]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
    [129]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83年。
    [130]费希特:《全部知识学的基础》,商务印书馆,1997年。
    [131]赵中建选编:《教育的使命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宜言和行动纲领》,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
    [132]朱永新:《困境与超越——当代中国教育述评》,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133]科顿姆著,仇蓓玲等译:《教育为何是无用的》,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134]薛焕玉等著:《谁执牛耳?——未来世界的教育》,中信出版社,1991年。
    [135]拉尔斐·比尔斯等著,骆继光等译:《文化人类学》,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年。
    [136]许红:《文化的源与流——文化人类学简介》,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
    [137]伊格尔顿著,方杰译:《文化的观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138]肖川:《教育的视界》,岳麓书社,2003年。
    [139]滕大春主编:《外国教育通史》,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
    [140]夏正江:《教育理论哲学基础的反思——关于“人”的问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141]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142]项贤明:《泛教育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143]冯之俊主编:《知识经济与中国发展》,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
    [144]黄顺基主编:《走向知识经济时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145]李京文:《知识经济:21世纪的新的经济形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
    [146]陶德言主编:《知识经济浪潮》,中国城市出版社,1998年。
    [147]蔡富有、赵启厚主编:《国外知识经济动态》,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
    [148]利奥塔尔著,车槿山译:《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149]胡塞尔著,倪梁康、张廷国译:《生活世界现象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
    [150]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
    [151]Johan Muller.Reclaiming Knowledge.Social Theory,Curriculum and Education Policy,Routledge/FalmeL.2000
    [152]Robert Lanning.Education and Everyday Life.An Argument against Educational Futures,Canadian Journal Of Education 19.1994
    [153]Peter Kaufma.Illustrating 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with Objects from Everyday Life,Teaching Sociology,Vol.25,1997
    [154]Charlotte Beaudoin.Integrating Somatic Learning into Everyday Life,Canadian Journal of Education 24,1999
    [155]Julia Burkart.Teaching Sociology from Everyday Life,Teaching Sociology,1991,Vol.19
    [156]Ralph T.Putnam.Teaching the "Hows" of Mathematics for Everyday Life,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1992 Vol.93
    [157]Michel Foucault.Archaeology Of Knowledge,London;Routledge.2002
    [158]Jean-Francois Lyotard.The postmodern condition:A Report on Knowledge,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84
    [159]A.J.AYER.The Problem of Knowledge,ST Martin's Press 1956
    [160]Keith Lehrer.Theory of Knowledge,Westview Press,Inc.1990
    [161]Jessica Brown.Anti-individualism and knowledge,The MIT Press.2004
    [162]Edward N.Wolff.Does education really help?:skill,work,and inequality,Oxford University Press,Inc.2006
    [163]Tom J.van Weert.Education and the Knowledge Society,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2003
    [164]Ashley M.Improv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Humanities,Falmer Press 2002
    [165]Christopher Winch and John Gingell.Key Concepts in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Routledge 1999
    [166]Timothy Williams.Knowledge and Its Limits,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167]Eliezer Geisler.Knowledge and knowledge systems:learning from the wonders of the mind,IGI Publishing 2008
    [168]Richard B.Wilcox.The Crisis in Educa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169]Stroud Barry.Understanding Human Knowledge Philosophical Essays,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170]Vyacheslav Stepin.Theoretical Knowledge,Springer 2005
    [171]Anil K.Aggarwal.Web Based Education Learning from Experience,IRM Press 2003
    [172]J.K.Gilbert.Visualization in Science Education,Springer 2005
    [173]Kenneth Wain.Philosophy of Lifelong Education,Croom Helm Ltd.1987.
    1、王晓丽:《近十五年关于“生活世界”问题的研究》,《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5期。
    2、王晓丽:《中国语境中的“生活世界”》,《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3、朱文文:《哈贝马斯“生活世界”中的理性与主体性思想》,《理论建设》,2006年第2期。
    4、卢坤:《生活世界尺度及其内涵分析》,《青海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5、涂纪亮:《“生活形式”与“生活世界”》,《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6、王振林:《当代实践哲学与生活世界理论》,《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2期。
    7、孙承叔:《关于生活世界的哲学思考》,《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8、白玉国:《胡塞尔“生活世界”内涵探析》,《江汉论坛》,2005年第7期。
    9、张廷国:《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及其意义》,《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10、潘斌:《胡塞尔的“生活世界”与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11、潘斌:《论教育回归生活世界》,《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第5期。
    12、朱刚:《胡塞尔生活世界的两种含义》,《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13、韩文君:《回归生活世界的哲学》,《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第4期。
    14、王南湜:《回归生活世界意味着什么》,《学术研究》,2001年第10期。
    15、衣俊卿:《理性向生活世界的回归——20世纪哲学的一个重要转向》,《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16、衣俊卿:《论人的日常生活世界的历史演化——人类社会进化的微观机制》,《江海学刊》,1995年第3期。
    17、阳海音:《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现实生活世界》,《学术月刊》,2000年第6期。
    18、涂成林:《生活世界、知识异化与现代哲学的致思路径》,《哲学研究》,2006年第4期。
    19、李文阁,于召平:《生活世界:人的自我生成之域》,《求是学刊》,2000年第1期。
    20、尚志英:《生活形式及其与生活世界》,《学术月刊》,1991年第5期。
    21、庞立生,王艳华:《哲学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22、杨威:《中国日常生活世界的历史拷问及其限度》,《求是学刊》,2005年第6期。
    23、鹿林:《论人的生活世界》,《哲学研究》,2007年第9期。
    24、高伟:《教育回归生活世界问题的再追问》,《理论纵横》,2005年第16期。
    25、郭元祥:《“回归生活世界”的教学意蕴》,《全球教育展望》,2005年第9期。
    26、郭元祥:《论“生活世界”的教育——兼论教育中的生活问题》,《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年第5期
    27、郭元祥,胡修银:《论教育的生活意义和生活的教育意义》,《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
    28、叶文梓:《从“知识世界”走进“生活世界”》,《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29、肖川:《道德教育必须关照学生的生活世界》,《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年第3期。
    30、林德全:《杜威“教育即生活”的内涵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之批判》,《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31、李尚群,唐朝华:《对科学世界的遗忘——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当代解读》,《中国农业教育》,2007年第2期。
    32、王娟娟:《关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反思》,《教学与管理》,2007年第3期。
    33、王娟娟,靖国平:《教育“回归生活世界”:误区及本真探析》,《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第19期。
    34、赵永勤:《回归生活世界:现代教学论的必然诉求》,《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35、李银玲等:《回归生活世界——教育视野的转换》,《文史哲》,2006年第2期。
    36、杨清:《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两个误区及出路》,《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7年第3期。
    37、王攀峰:《试论走向生活世界的教学》,《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38、王攀峰:《教学与生活的关系问题研究述评》,《江西教育科研》,2004年第9期。
    39、王攀峰:《当代国外课程知识观的新发展及其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启示》,《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8期。
    40、王攀峰,张天宝:《知识观的转型与课堂教学改革》,《教育科学》,2001年第3期。
    41、庞丽:《教育回归生活坦界前阅释》,《教育科学论坛》,2007年第9期。
    42、晏辉:《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本方式》,《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第1期。
    43、张杨:《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研究综述》,《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44、林存华:《教育世界与生活世界:从“隔离”到“融通”》,《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10期。
    45、杨莉君:《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统一》,《中国教育学刊》,2002年第6期。
    46、伍正翔,柳海民:《论“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谬误》,《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10期。
    47、项贤明:《“生活世界”的教育与“科学世界”的教育》,《教育研究与实验》,1999年第4期。
    48、李松林:《论回归生活世界的教学论变革》,《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第1期。
    49、熊川武,江玲:《论教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基本差异》,《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第5期。
    50、尹艳秋:《“生活世界”与教育的取向》,《现代大学教育》,2004年第5期。
    51、谢劲松:《胡塞尔的生活世界及其悖论》,《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52、黄首晶:《试论教育联系生活世界的哲学基础》,《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第10期。
    53、黄首晶:《哲学“生活世界”知识观及对教育改革的启示》,《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7年第1期。
    54、金建生:《教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辫证存在》,《教育评论》,2005年第2期。
    55、刘晓伟:《消解与建构——对“教学回归生活世界”论争的思考》,《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第2期。
    56、张云:《教育:向生活世界回归——杜威教育哲学的启示》,《教育纵横》,2005年 第4期。
    57、刘海燕:《终身教育的召唤——回归生活世界》,《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20期。
    58、彭福扬等:《“世界3”与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哲学动态》,2002年第6期。
    59、孙虹,钱学平:《波普尔的知识论及其对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启示》,《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60、张含峰,郑东:《波普尔科学知识观刍论》,《齐鲁学刊》,2003年第3期。
    61、安道玉:《从知识的明证性到生活世界》,《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62、雷彦沛:《波普尔的“世界3”刍议》,《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63、尧新瑜,刘融斌:《解读波普尔客观知识理论的本质与特性》,《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64、宗伟:《课堂活动设计对默会知识的挖掘与深化》,《全球教育展望》,2003年第9期。
    65、马广先:《论人的知识境界》,《求实》,2000年第7期。
    66、任友群:《论知识的建构性》,《全球教育展望》,2003年第8期。
    67、赵健:《默会知识、内隐学习与学习的组织》,《全球教育展望》,2003年第9期。
    68、阎亚军:《生活知识观初探》,《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第19期。
    69、陈向义:《生活质量的历史文化向度》,《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70、孙慕天:《知识的不同维度:理性的、合理的和理想的——兼谈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哈尔滨师专学报》,2000年第1期。
    71、孙慕天:《论世界4》,《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年第2期。
    72、王帅:《知识的个体属性及其教育意蕴》,《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73、王帅:《知识教育:现象学教育学的检视》,《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第3-4期。
    74、蔡宝来,王立国:《回归生活的教学论:重心位移和主题预设》,《教育研究》,2005年第12期。
    75、陈晓荣:《虚拟世界的哲学意义》,《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第4期。
    76、王金山:《对网络世界的哲学思考》,《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77、任月勤:《论网络世界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太原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78、张雷:《“虚拟技术”在“三个世界”中的位置》,《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第8期。
    79、唐魁玉:《“世界4”论可以成立吗?》,《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80、徐祥运等:《网络虚拟世界及其对人类思维方式的影响》,《大连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81、陈翠芳:《论网络世界人际交往的特征》,《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82、张之沧:《从知识权力到权力知识》,《学术研究》,2005年第12期。
    83、张之沧:《虚拟城市及其基本特征》,《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84、张之沧:《从世界1到世界4》,《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第12期。
    85、张之沧:《我提出“世界4”的理论根据》,《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86、张之沧:《科学虚构和塞博虚构》,《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87、张之沧:《第四世界》,《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2期。
    88、张之沧:《“第四世界”论》,《学术月刊》,2006年第2期。
    89、张之沧:《第四世界及其实在性》,《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90、边馥苓,王金鑫:《现实空间、思维空间、虚拟空间》,《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3年第1期。
    91、王伯鲁:《世界4问题的根源与解决途径剖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92、王伯鲁:《世界4——技术世界及其结构问题》,《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93、成素梅,漆捷:《“虚拟实在”的哲学解读》,《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3年第5期。
    94、赵涛:《网络、建构主义与世界3》,《南京社会科学》,2003年第8期。
    95、季国清:《网络时代与网络世界的哲学人类学解读》,《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第8期。
    96、梁启华,刘克苏:《关于世界4的悖论——一个本体论的视角》,《自然辩证法通讯》,2006年第6期。
    97、殷正坤:《波普尔的世界3和虚拟世界——兼与张之沧先生商榷》,《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98、张义兵:《解构与整合:网络发展对制度化教育的影响》,《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99、张义兵:《论网络教育中“人”的重新定位》,《南京师人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100、冯秀琪:《从教育的本质理解网络教育》,《中国远程教育》,2001年第11期。
    101、吴惠红:《关于网络时代人文教育的哲学思考》,《学术论坛》,2005年第4期。
    102、柳华《简论网络教育对传统教育变革的促动》,《中国成人教育》,2002年第5期。
    103、施丽红:《论网络对教育的影响》,《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104、马松庭:《论网络技术引起的教育形态进化》,《中国成人教育》,2004年第5期。
    105、缪志红:《论网络文化与高等教育的文化使命》,《学术界》,2005年第6期。
    106、周朝成,李敏:《网络化教育的几点哲学思考》,《教育科学》,2000年第3期。
    107、王松涛:《网络教育时代的学习观与知识论》,《学术论坛》,2006年第6期。
    108、何宝华:《网络时代传统教育的回归》,《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第1期。
    109、吴晓蓉:《网络时代的教育趋向》,《教育评论》,2001年第6期。
    110、张晓东,丁茜:《网络时代对教育的挑战》,《中国电化教育》,2002年第2期。
    112、冯建军:《网络时代教育价值观念的变革》,《江苏高教》,2001年第1期。
    113、鲁洁:《网络时代走出“异化的洞穴”——当代教育的新使命》,《北京教育》,2001年第2期。
    114、周宗伟:《网络文化与教育变革》,《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年第1期。
    115、万毅平:《网络与教育改革》,《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第1期。
    116、刘国永:《现实人与虚拟人的对话——网络时代教育主体的交往方式》,《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117、文玉花:《知识经济时代终身教育与网络教育浅析》,《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第5期。
    118、李海燕,郭成:《中外网络教育发展现状分析》,《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第4期。
    119、尹立新等:《大学生网络使用问题及德育教育对策》,《职业时空》,2007年第10期。
    120、南华等:《论教学过程生态观的构建》,《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第14期。
    121、宋广文,苗洪霞:《网络时代教师角色的转换》,《教育研究》2001年第8期。
    122、李菊花,李志友:《试论知识经济时代下现代人格的塑造》,《两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6期。
    123、孙林叶,丁晋中:《现代科技与信息化浪潮对大学生的影响》,《高教论坛》,2003年第2期。
    124、陈燕,孟庆男:《和谐教育观探微》,《教育探索》,2006年第3期。
    125 刁维国:《和谐教育新论》,《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第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