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视野下“以人为本”的生存方式及其构建路径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人类生存方式是随着生产方式的变革而发展的一个动态的历史进程。总体上看,它经历了由原始社会以类似动物本能的采集和猎取的生存方式,到农业社会以耕作或养殖为主的自然经济的生存方式,到工业社会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工业化的生存方式,再到后工业社会以知识为基础的生存方式。当代中国人的生存方式,处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三种生存方式并存状态,存在着不可持续生存、生存心理失衡、人被物化和精神匮乏、生活质量下降等问题。中国共产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赋予“以人为本”生存方式以新的内涵,即在生产方式上要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发展循环经济,使人在安全并富有尊严的生产环境中工作;在生活方式上要实现适度节约型、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均衡发展、人们的精神生活丰富多彩和有质量的生存。党的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思想,为人的生存方式描绘了美好的图景,说到底,就是要实现以人为本的生存方式转变和变革。为此,我们应该在思想观念转变、生产方式变革和生活方式更新等方面,实现中国人的合理生存。
Human life style is a dynamic history progress which develops with the changes of production modes. On the whole, it experienced four periods. The first one is primitive society, the survival mode of which was collecting and hunting as animal instinct. The second one is agricultural society, which mainly focused on natural economy like husbandry and aquaculture. The third period is industrial society, in which machine labor replaced manual labor. Then industrial society switched to post-industrial society which is based on knowledge. Contemporary Chinese life style in agricultural society, industrial, social and industrial community lives that exist, and there is not sustainable survival, survival and psychological imbalance materialization and spiritual poverty, the quality of life. Our government addressed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of adhering to human oriented policy, set comprehensive coordinat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ncept and promote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economy, society and human being. In fact these gave meanings to human oriented survival mode, that is to say, on production mode, human orientated should change the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modes,develop circular economy and provide safe and dignified production environment for human being. On life style, human orientated should achieve the modest saving ,balance material life and spiritual life and make human’s spiritual life and quality of life rich and colorful. The CPC’s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and human orientated policy draws a prosperous picture for human’s survival mode. In the final analysis, the purpose is to realize the change and reform of human orientated survival mode. Therefore, we should renew our ideas, transform mode of production and innovate life styles ,realizing Chinese people’s reasonable life .
引文
①金锦姬:《试论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与生存方式的统一》,延边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0年。
    ②解保军:《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和人的生存方式》,《理论探讨》,2002年,第2期。
    ③康兰波、王伟民:《生态价值观与人类现有的生存方式的改变》,《青海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①高中华:《环境问题抉择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②扈红英、白炳琴:《科技发展和人类的生存方式》,《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①刘凤:《论科技时代人的生存方式与可持续发展的统一》,成都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2年。
    ②刘维屏、刘广深:《环境科学与人类文明》,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③李英:《从市场经济透视人的生存方式》,《清华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④甄自恒:《论市场经济的生存方式与人的发展》,《理论与现代化》,2005年,第3期。
    ①万光霞:《市场经济与人的存在方式》,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②贾英健:《从全球化视角看人的生存方式的当代转向》,《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③孙艳丽:《全球化过程中人的生存方式转向》,《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①靳晓芳:《全球化进程中人的个性化》,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5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3页。
    ②金锦姬:《试论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与生存方式的统一》,延边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0年,第17页。
    ①王雅林:《人类生活方式的前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6页。
    ②黄顺基:《新科技革命与中国现代化》,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2007年版,第8页。
    ①王荣江:《自然界的“优先地位”:遮蔽与重现》,《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年,第2期。
    ②[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47页。
    ①黄顺基:《新科技革命与中国现代化》,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2007年版,第211页。
    ①向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24页。
    ②李君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33页。
    ③参见明庆忠:《人地关系和谐: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清华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④胡鞍钢:《中国:新发展观》,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
    ①赵振华:《重视解决收入差距扩大问题》,《人民日报》,2003年12月25日。
    ②韩庆祥、张洪春:《论以人为本——从物到人》,江苏人民出版,2006年版,第29—30页。
    ③赵权厚、马洪范:《和谐社会目标下的收入分配调整及财税对策》,《中国金融》,2005年,第5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3页。
    ②张曙光:《生存哲学--走向本真的存在》,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67页。
    ①李君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33—134页。
    ②范秀英:《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增长代价》,《工业技术经济》,2003年,第5期。
    ①曹新:《论经济增长的环境代价》,《社会科学辑刊》,2001年,第2期。
    ②傅治平:《和谐社会导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05页。
    ③李林瑞:《增长模式转变—吴敬琏解说“微笑曲线”》,《中国绿色时报》,2005年12月15日。
    ④《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3页。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8页。
    ②胡锦涛:《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07年6月26日。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 2007年版,第15页。
    ②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4年3月11日。
    ①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4年3月11日。
    ②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4年3月11日。
    ①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4年3月11日。
    ②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06年版,第18—19页。
    ①闫志民,王寿林:《科学发展观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1页。
    ②袁贵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哲学研究》,2005年,第11期。
    ③杜凯:《以人为本——时代精神的精华》,《理论学刊》,2010年,第5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1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5页。
    ①[法]佩鲁:《新发展观》,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57页。
    ①刘建武:《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84页。
    ②刘建武:《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84页。
    ①刘冰:《以人为本在科学发展观语境下的价值诠释》,《求实》,2008年,第8期。
    ①廖小琴:《略论人的精神生活的和谐发展》,《前沿》,2005年,第6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59页。
    ②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3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7页。
    ②蔡普民:《科学发展观的人学审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6页。
    ①胡锦涛:《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引自《当前政治理论教育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0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5页。
    ①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82页。
    ②傅华:《生态伦理学研究》,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92页。
    ①刘冰:《以人为本在科学发展观语境下的价值诠释》,《求实》,2008年,第8期。
    ①刘会强:《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及循环经济》,《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2期。
    ①胡锦涛:《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当前政治理论教育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04页。
    ①布朗:《生态经济》,东方出版社,2002年版,第83—84页。
    ②胡钧:《关于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福建论坛》,2003年,第4期。
    ③孙国强:《循环经济的新范式》,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5页。
    ①解振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求是》,2003年,第13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1页。
    ②费洛姆:《在幻想锁链的比岸》,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74页。
    ①吴若冰:《人与自然关系和谐重构的当代意义》,北京交通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8年,第25—26页。
    ②刘晶茹等:《可持续发展研究新方向》,《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年,第1期。
    ③蔡普民:《科学发展观的人学审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0页。
    ①转引自张世英:《论黑格尔的精神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73页。
    ①胡锦涛:《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求是》,2006年,第9期。
    ②《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3页。
    ①陈洪泉:《提高生活质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基础》,《中共青岛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5期。
    ②张今声、袁国敏:《以人为本与科学发展观》,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7页。
    ①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4年4月5日。
    ①崔存明:《试论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发展模式的转变》,《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Μ].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Μ].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Μ].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Μ].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Μ].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6] [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Μ].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7] [美]保罗·克鲁格曼.萧条经济学的回归[Μ].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8] [法]佩鲁.新发展观[Μ].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9] [美]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Μ].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10]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Μ].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11]高中华.环境问题抉择论[Μ].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2]王荣江.近代科学的发生及其相关问题研究[Μ].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13]王荣江.未来科学知识论[Μ].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4]刘维屏、刘广深.环境科学与人类文明[Μ].北京: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15]万光霞.市场经济与人的存在方式[Μ].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
    [16]王雅林.人类生活方式的前景[Μ].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17]向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Μ].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8]李君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Μ].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
    [19]黄顺著.新科技革命与中国现代化[Μ].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2007.
    [20]傅治平.和谐社会导论[Μ].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1]张曙光.生存哲学--走向本真的存在[Μ].北京: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22]胡鞍钢.中国:新发展观[Μ].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
    [23]韩庆祥、张洪春.论以人为本——从物到人[Μ].南京:江苏人民出版,2006.
    [24]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Μ].北京:学习出版社,2006.
    [25]闫志民、王寿林.科学发展观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Μ].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6]刘建武.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Μ].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7]胡锦涛.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当前政治理论教育读本[Μ].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8]孙国强.循环经济的新范式[Μ].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9]夏文斌.当代中国的发展哲学—科学发展观的哲学解读[Μ].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0]蔡普民.科学发展观的人学审视[Μ].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31]靳晓芳.全球化进程中人的个性化[Μ].广西:民族出版社,2006.
    [32]鲍宗豪.科学发展观论断[Μ].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3]张世英.论黑格尔的精神哲学[Μ].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34]张今声、袁国敏.以人为本与科学发展观[Μ].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35] John Passmore.Man.Resposibilitity for Nature,London,Duckworth,1974.
    [36] Mickibben Bill.The end of nature,New York,Random House,1989.
    [1]胡锦涛.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J].求是,2006(9).
    [2]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4?03?11.
    [3]王荣江.自然界的“优先地位”:遮蔽与重现[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0(2).
    [4]明庆忠.人地关系和谐: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J].清华大学学报,2007(6).
    [5]孙艳丽.全球化过程中人的生存方式转向[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
    [6]金锦姬.试论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与生存方式的统一[D].延边大学,2000.
    [7]范秀英.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增长代价[J].工业技术经济,2003(5).
    [8]曹新.论经济增长的环境代价[J].社会科学辑刊,2001(2).
    [9]李林瑞.增长模式转变—吴敬琏解说“微笑曲线”[N].中国绿色时报,2005?12?15.
    [10]赵权厚、马洪范.和谐社会目标下的收入分配调整及财税对策[J].中国金融,2005(5).
    [11]袁贵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J].哲学研究,2005(11).
    [12]杜凯.以人为本——时代精神的精华[J].理论学刊,2010(5).
    [13]贾英健.从全球化视角看人的生存方式的当代转向[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5(3).
    [14]甄自恒.论市场经济的生存方式与人的发展[J].理论与现代化,2005(3).
    [15]李英.从市场经济透视人的生存方式[J].清华大学学报,2003(1).
    [16]刘凤.论科技时代人的生存方式与可持续发展的统一[D].成都理工大学,2002.
    [17]扈红英、白炳琴.科技发展和人类的生存方式[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2003(1).
    [18]康兰波、王伟民.生态价值观与人类现有的生存方式的改变[J].青海社会科学,2003(6).
    [19]解保军.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和人的生存方式[J].理论探讨,2002(2).
    [20]解振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J].求是,2003(13).
    [21]刘会强.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及循环经济[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22]刘冰.以人为本在科学发展观语境下的价值诠释[J].求实,2008(8).
    [23]崔存明.试论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发展模式的转变[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4(2).
    [24]杨小岩.试论“以人为本”[J].湖北社会科学,2005(3).
    [25]陈志尚.准确把握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2).
    [26]吴若冰.人与自然关系和谐重构的当代意义[D].北京交通大学,2008.
    [27]刘晶茹.可持续发展研究新方向[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1).
    [28]胡钧.关于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J].福建论坛,2003(4).
    [29]陈洪泉.提高生活质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基础[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学报,2005(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