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汉口贸易的发展及其效应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对于十九世纪及二十世纪初年国际贸易的发展,不少的经济学家都对其作过深入的研究。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西方著名的经济学家罗伯特逊就提出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他认为对外贸易的迅速增长,意味本国进口能力的提高,有利于进口先进的技术设备与先进管理经验的传播,有利于促进本国产业的发展。而马克思在其经典著作中认为,西方资产阶级通过对外贸易“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入到文明中来了”“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一个世界”,原来还处于原始的或自然的经济状态下的国家和民族被卷入到国际商品交换领域中,并且日益成为发达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的销售地。我认为,这两者的结论对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年的汉口都是适用的,本文通过对这一时期汉口内外贸易发展的详细探析,让人们看到汉口及当时的中国被迫卷入国际经济体系中,成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供应地与商品倾销地,同时也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及与国际市场联系的加强,又或多或少地促进了汉口某些产业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启动了武汉的现代化并推动其进程。
     本论文的第一章简要回顾汉口兴起的历程,在1861年实质开埠之前,由于汉口地处九省交会之所,早已形成了庞大的汉镇商业网络,有八条商业路线与全国各地相连,汉口成为全国商业体系中的主要一环,成为全国商品集散中心。而汉口自身商品市场发达,并形成了几大商品交易市场如盐业市场、粮食市场、竹木市场,此外还有纺织品、矿产品、药材、典当等市场,都极为繁盛。集散中心的汉镇商业的形成发展带动了汉口周边手工业的发展,商人自身组织如行会、会所也大量涌现。同时,由于外地商人居多,也给当地民生民俗带来一定影响,推动了文化教育、公益事业的发展与服务业的兴旺。但当时的汉口仍是一个封建性的商业市镇,其现代化的进程并未启动。
     1850年代的太平天国运动打破了汉口的宁静与喧哗,使汉口及其周边的经济发展遭遇重挫。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中英、中法《天津条约》的签订,汉口被开辟为商埠。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长江中下游恢复平静,1861年汉口开埠,使汉口开始与世界市场发生联系,随着经济的逐步恢复,汉口内外贸易也有了较大的发展。本论文第二章对开埠之后汉口内外贸易商品量、商品结构、市场结构及中外商路的变化作了较为详细的探讨。贸易量从1860年代到1890年代初期,每年4000万两上下迅猛增加到1910年前后的1亿五千万两,商品结构商从开埠初期进口棉、绒类等少数几种商品到1900年前后棉绒类、日用百货、金属制品、生产资料、奢侈消费品等,种类繁多,反映了汉口人生活时尚的变化与生产、交通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在出口商品方面,从开埠初年主要是土产品到后来出口轻工业品甚至钢铁产品。在市场结构上,从国内来看有从长江沿岸港口逐步向全国各主要港口扩散的趋势,从国际上看,进出口商品从以英国、俄国敖德萨为主向世界各大洲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扩散,整体市场格局由单一走向复杂,并趋向多元化。随着汉口国内贸易商路的恢复,汉口在国内市场中的贸易中心地位更加巩固。西方列强的到来与汉口海外贸易线路的出现,使汉口的贸易地位与性质较前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即由国内商品集散中心转变为面向世界的贸易都市。
     汉口贸易的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汉口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是一个转口贸易港,大量外国商品经汉口转运内陆各地销售而内陆各地的农、土产品经汉口转销国外。在汉口的对外贸易中,间接贸易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我们通过有关的数据分析发现,在1865-1920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汉口的间接出口额在与上海、广州、天津等口岸相比居第二位,占全国间接进出口额的比重在25-30%之间,而直接进出口额则大部分时间处于第四位,占全国直接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只有百分之几,洋货直接进口额在1901年才超过百万两大关,土货直接出口额到1907年才超过千万两大关。这足见汉口的贸易性质。同时在汉口贸易市场上,贸易主体与中介具有多样性,如洋行、洋商、国内商帮、牙行、吗监等,它们共同作用于汉口市场,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又相互竞争,本论文的第三章对此有较详细的分析。
     论文的第四章着重探讨了汉口贸易发展的原因。首先是外力入侵与清廷的变革。1840年鸦片战争及以后,清廷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了系列不平等条约,通商口岸的开辟,列强各项特权如协定关税、内地通商航行权、开辟租界、片面最惠国待遇、领事裁制权等的获得使国门洞开,内地市场对外开放,中国成了西方列强倾销商品、输出资本及掠夺原材料最好去处,而各通商口岸也由于外力的刺激使其经济与贸易有了一定的发展。满清政府也由于利权外溢,税收减少,财政入不敷出,加上赔款重压,不得不进行变革,实行所谓“新政”,以鼓励、保护、发展工商业,从而也为通商口岸的贸易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客观环境。其次湖广历任督抚也都采取了一定的恤商、便商政策,特别是1889年张之洞督鄂,张氏采取了系列洋务新政,兴商务、勉工艺、联络商情、讲商学、长智术、开风气、恤商力,发展工业,使得清朝末年,汉口贸易的发展在政治上有了基本的保障,从而也使汉口一跃而成为国内的重要通商口岸。当然,近代商事机构的作用在汉口的贸易发展中也是不能低估的,一些民间的商业组织如公所、会馆及后来的商会,在统一度量标准、提倡诚信贸易、调解业内矛盾、共同抵制洋商及商会在培养商务人才方面都起过积极的作用。湖北商务局的设立,是张之洞新政的措施之一。作为一个新的商业管理机构,商务局在维持货运秩序、市场秩序、整治拖欠、办商报、开商智、推动工商实业发展等方面都有得力的措施与行动。此外,江汉关的设立与运作,海关管理职能的发挥特别是缉查走私,加强货运管理与海关统计,与地方政府的合作维护长江上的贸易秩序等对汉口贸易的兴盛都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论文的第五章及第六章主要讨论了清朝末年汉口贸易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效应与社会效应。在经济效应方面,首先是湖北近代工业的兴起,由于巨大贸易利润的吸引,俄、英等国资本首先于武汉设立近代工业,此乃湖北近代工业的萌芽,及至张之洞督鄂,为了塞漏卮、争利权而在武汉大势兴办近代企业,使武汉的近代工业有了极大的发展,也是由于外贸利润的刺激与吸引,武汉近代民族资本也纷纷投资民用工业,使武汉的近代工业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年有了飞跃发展。其次是民族航运业的进步。由于内外贸易的发展,汉口港进出货运量剧增,从事货物运输有利可图,外国航运势力的进入,攫取了丰厚的利润,使中国古老的帆船运输受到冲击,但帆船运业坚持自身的特点及汉口周边客货运输的客观需求,仍顽强生存,并与轮船运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武汉近代轮运业在1890年代以后有了艰难的起步。第三就是汉口近代金融业的变革,钱庄与票号是中国传统的金融业,但在贸易发展的刺激下,作为为贸易服务的金融业也发生了近代变革,钱庄营业范围的扩大与业务种类的改变则是中国传统金融业近代化变革的一个佐证。外国银行的来汉及1890年代中后期的迅速扩展,冲击了古老的钱庄业,使二者之间矛盾加深,外资银行也逐步主宰了汉口市场。民族银行业也在二十世纪初年虽有一定的发展,但在实力与业务上与外资银行则不可同日而语。在社会效应方面,随着贸易的发展而兴起的湖北近代工业,使湖北产生了早期的产业工人与民族资产阶级,同时为了培养商务人才,广办新学堂,派遣留学与游历又造就了一大批新型知识分子群体,从而使武汉的社会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并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埋下了伏笔。同时为了满足贸易发展的需要,汉口城区不断扩展,新型码头与货栈的兴建、近代邮政、电话业的兴起,道路、水电工程的完善,城市公共消防体系的建立,市容市貌的日新月异,使武汉逐步走向现代化。与此同时社会风气日益开朗,民族意识逐步觉醒,社会中出现了如重商主义等新的社会思潮。
     总之,贸易是经济的发动机,是现代化的推动力,它带来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启动了武汉现代化的进程,唤醒了人民的民族意识,推动了社会风气的革新,并为最终的社会变革积聚了动能。
In term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during the early years of the 19~(th) and 20~(th) century,many economists did deep researches in the area.In the early 1930s,one of the famous western economists,Roberson put forward that foreign trade is the engine of economic growth..In his point of view,the rapid growth of foreign trade indicates the improvement of its country's ability to export,which is of benefit to the transmission of importing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device as well as advanced management experience,an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ies in the country.However, Marx noted in his classical masterpiece that western bourgeoisie brought all the nationalities,even the most barbarous nationality into civilization and built itself a world according to its outlook,resulting in the fact that those countries and nationalities in the states of primitive or natural economy were involved in the exchange area of international goods and became the source of raw material and market for developed countries.In my opinion,these two conclusions both fit for Hankou in the early years of the 19~(th) and 20~(th) century.The article will approach elaborately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trade of Hankou during this period.People will get to know Hankou,together with China then,was forced to engage in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system and became the source of raw material and market for western powers.Meanwhile,with th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trade and closer links with international markets,some industries in Hankou were more or less advanced.The society was facilitated to make progress 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Wuhan was started and driven.
     The essay will catch a brief look of Hankou's early history in the first chapter.Before 1861 without officially opening the commercial port,Hankou,located at the intersection of nine provinces, had long formed a large commercial net.With eight commercial lines connected with all the places in China,Hankou become a major link in the national commercial system and the center of colle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goods nationwide.Hankou had a prosperous commodity market then,owning several major booming commodity trade markets of many types,such as salt industry,grain,bamboo and wood.Others included textile product,mineral,medicine,mortgage,etc.However,as the center of the colle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goods,this town's commercial development drove the one of handcraft industry around it.A number of guilds and unions organized by businessmen sprung up.In the meanwhile,thanks to the larger number of businessmen from other cities,compared with the local businessmen,the local life and tradition were influenced to some degree.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e, education,public interest and service industry was forwarded.Nevertheless,Hankou was still a feudal commercial town at that time.Its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hadn't been initiated.
     In the 1850s,the Taiping Heavenly Kingdom Movement broke the peace and hustle in Hankou, leading to severe destruction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Hankou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 During the Second Opium War,Tianjin Treaty,sighed by China with England and France,made Hankou a commercial port.Until the failure of the Taiping Heavenly Kingdom Movement,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Changjiang River returned to its normal peace.In 1861,Hankou was officially opened as a commercial port,which opened Hankou's association with the world market.With the gradual recovery of its economy,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trade in Hankou underwent a great development.
     The second chapter elaborates on the trade in Hankou after it was opened as a commercial port. The main contents include the quantity and structure of goods,market structure of the trade and the change in national and foreign commercial channel.The quantity of trade increased by 40,000,000 liang yearly,totaling 150,000,000 liang around 1910 during the period between 1860s and early 1890s. As for the structure of goods,in the early stage of its opening as a commercial port,trademen only imported a few kinds of goods like cotton and flannel.By 1900,the import extended to cotton and flannel.,articles of daily use,mental products,production goods,luxuries,etc.The various kinds of goods reflected the change in the life and fashion of Hankou peopl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any industries,such as production and transportation.In regarding ti export,the local product was replaced by products from light industry,or even by iron and steel products.Concerning market structure,nationally,it was expanded from ports along Changjiang River to major ports around the country.Internationally,the import and export shifted from centering on England,Russia to scattering dozens of countries and districts of the main continents.The whole market situation became more complex and tended to be multiple.The recovery of commercial channel in Hamkou's domestic trade strengthened Hankou's central position in domestic trade market.The coming of western powers and the appearance of Hankou's overseas trade channel transformed greatly the position and quality of Hankou's trade,that is,Hankou was becoming a trade metroplitan catering for the world rather than the original center of colle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domestic goods.
     The development of Hankou trade had its own features.Hankou was a entrepot trade port, through which a great many foreign goods were transferred to interior for sale and the interior agricultural and local products were transferred overseas.Among Hankou's foreign trade,indirect trade had always occupied a leading position.Through the related data analysed,we discover most of the time from 1865 to 1920,the volume of Hankou's indirect trade ranked second compared with Shanghai,Guangzhou,Tianjin and other ports and made up 25%to 30%in the whole country's volume of import,and export trade.While the volume of direct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was in the forth place in China most of the time,making up only a little percentage in the whole country's total volume of direct import and export.The volume of direct trade of foreign goods didn't pass a million until 1901 and the volume of direct trade of local goods didn't pass ten million until 1907.All the above facts and statistics fully represent the quality of Hankou trade.At the same time,in Hankou trade market,the main bodies and intermediaries of trade were diversified,such as foreign firms,foreign dealers,domestic trade caravans,yahangs(small brokerage firms),majiangs(small business agents )and so on.They acted on the market,linked with each other,depended on each other and competed with each other.Chapter 3 of the thesis has a detailed analysis for this.
     Chapter 4 emphatically probed into the reas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ankou trade.The first was the incursion of outside force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Qing Imperial Court.Since the Opium War of 1840,the Qing Court was forced to sign a series of unequal treaties with western powers.The setting up of trading ports,the obtainment of western power's privileges such as the agreement on tariff,interior sailing rights for trading,setting up of concessions,unilateral most-favored-nation treatment and the consular jurisdiction made China door open.Interior markets were open to foreigners.China had been the best place for the western powers to dump goods,export capital and plunder raw materials,while every trading port's economy and trade developed to some extent stimulated by the external force.Because of the outflow of economic rights,reduction of tax revenue, finance income falling short of expenditure,in addition,a great deal of indenmity compelled the Qing Court to reform and carry out the so-called "New Policy" to encourage,protect and develop the industry and commerce,thus providing a fairly objective enviro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ng ports.Secondly,successive supervisors of Hubei and Hunan carried out policies to sympathize and facilitate the business.Especially in 1889,when Zhangzhidong supervised Hubei,Zhang carried a series of westernization Movement and new policies,prospering commercial affairs,encouraging technology,liaisonening market,imparting commercial knowledge,increasing the stratagem,opening the general mood,sympathizing commercial power and developing industry.They policies laid the fundamental guarantee politically for Hankou trade in the last years of Qing Dynasty and made Hankou an important commercial port in China quickly.Without doubt,we couldn't underestimate modern commercial organizations' effec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Hankou trade.Some folk business organizations such as public institutes,guide halls and latter chambers of commerce had positive effects on standardizing the system of weights and measures,advocating credit commerce,mediating in disputes within profession and boycotting foreign dealers.,chambers of commerce also made contributions to the cultivation of commercial talent.The setting up of Hubei Commercial Affairs Bureau was one of Zhang's policies.Being a new management organization,the Bureau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keeping freight transport and market order,regulating delayed and unpaid payments, running commercial newspapers,opening wisdom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In addition,the establishment and revolvement of Jiang han Juncture,good administration of customhouse statistics and cooperating with local government to unhold the trade order along Changjiang River all greatly promoted the prosperity of Hankou commerce.
     Chapter 5 and Chapter 6 mainly discuss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effects brought by the development of Hankou trade in the last years of Qing Dynasty.In regards of the economic effects, it first comes to the rise of modern industry in Hubei.Being attracted by large commercial profits, Russia,Britain and other countries in Wuhan,which was the germination of Hubei modern industry. Up to Zhangzhidong supervising Hubei,to prevent interest from flowing and gain more rights,he strongly initiated modern enterprises in Wuhan,which made Wuhan's modern industry develop faster. Meanwhile,being thrilled and attracted by foreign trade profits,modern national capitalists in Wuhan started to invest in civil industry,which made Wuhan's modern industry growed rapidly in the last years of 19~(th) century and early years of 20~(th).Next was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shipping industry. Due to the expension of external and internal trade,the amount of import and export goods increased greatly,which made goods transfer profitable.The foreign transport services intervened and made a big profit,which greatly striking Chinese ancient ship transportation.But old ship transportation survived by its own features and objective transportation requirements around Hankou,even ship transport and foreign transport supplied and completed each other.While Wuhan modern wheel transport didn't start until 1890.The third was the reform of Hankou modern finance industry. Old-style Chinese private banks and exchange shops were Chinese traditional finance industry,but being spurred by commerce growth,finance industry,oriented for serving trade.also transformed itself.The expension of business scope and the change in types of business affairs were the evidence for the modern reform of Chinese traditional finance industry.The arrival of foreign banks and their quick extension in the late 1890s greatly swept the old-style private banks and deepened the conflicts between them.At the same time,foreign funded banks gradually dominated Hankou market. Through national banks developed to some extent in the early years of 29~(th) century,it still can't compete with foreign banks in competence abd business affairs.In terms of social effects,growth of trade gave impetus to the rise of Hubei modern industry.Early industrial workers and national bourgeoisie came into being.Simultaneously,to cultivate business talent,the officals started schools and dispatched students to study and travel abroad,which produced a big batch of new style intellectual.All these made Wuhan's social structure qualitatively changed and foreshadowed the breaking out of the Revolution of 1911.At the same time,to meet the needs of trade development, constant expansion of Hankou city proper,construction of new-style wharves and warehouses, development of modern post and telephone industries,the consummation of transportation,water and electricity project,the establishment of urban public drill system and the change of city's appearance all made Wuhan gradually move to modernization.Meanwhile,general mood increasing open, national ideology awakened and new social ideological trend came out such as merchantilism.
     In a word,trade is the engine of economy and the motive force of modernization.It brings development of related industries,starts the process of Wuhan's modernization,awakens people's national ideology,promotes the reform of general mood and finally accumulates knetic energy for society reform.
引文
[1]民国《夏口县志》第12卷
    [2]乾隆《汉阳府志》卷12
    [3]王葆心:《续汉口丛谈》第1卷
    [4]乾隆《汉阳府志》第12卷
    [1]章学诚:《湖北通志检存稿一》
    [2]范锴:《汉口丛谈》第3卷
    [3]范锴:《汉口丛谈》第1卷
    [4]《清盐法制》运销七,《商运》六
    [1]日本参谋部:《东亚各港口岸志》第五章
    [2](《汉口小志》交通志)
    [3]《清盐法制》运输七<商运>
    [1]《清经世文编》卷44,“户政十九”
    [2]《清史稿·食货志》
    [3]张萱:《西园见录》
    [1]乾隆《汉阳府志》卷12.乡镇志
    [2]《大清一统志》卷261,汉阳府
    [3]章学诚:《湖北通志检存稿·食货志》
    [1]乾隆《汉阳府志》卷4
    [2]《乾隆经世文编》卷40下晏斯盛《清设商社疏》
    [3]《自治官书》卷6
    [4]《朱批渝者》雍正元年三月十日迈柱奏
    [1]乾隆《汉阳府志》卷28
    [2]范锴《汉口丛谈》卷5
    [3]《宫中档案乾隆朝奏折》九
    [1]《雍正诛批谕旨》雍正十年正月十九日迈柱奏
    [2]乾隆《汉阳府志》卷12
    [3]章学诚:《湖北通志检存稿·食货考》
    [1]民国《夏口县志》第12卷,“商务志”,“商团组织”
    [1]乾隆《汉阳府志》卷16,风俗
    [2]乾隆《汉阳府志》卷12
    [3]包世臣:《安关四种》卷34
    [4]叶调元:《汉口竹枝词》第50首
    [1]乾隆《夏口县志》风俗
    [2]民国《夏口县志》人物
    [3]民国《夏口县志》人物
    [1]《海关十年报告》汉口江汉关1902-1911年,税务司:苏古登,1912年4月29日
    [2]《海关十年报告》汉口江汉关1902-1911年,税务司:苏古登,1912年4月29日
    [1]《湖北商务报》第十五册
    [1]水野幸吉:《汉口》
    [1]京华出版社:《中国旧海关史料》
    [1]T.H.朱:《华中的茶叶贸易》,上海,1936年,第197页
    [1]《湖北商务报》卷14
    [2]《中国经济全书》
    [1]江汉关税务司穆斯和德:《海关十年报告》江汉关1882-1911年
    [1]江汉关税务司穆和德:《海关十年报告》汉口1882-1991年
    [2]《湖北商务报》第10卷
    [3]《湖北商务报》第10卷
    [4]《湖北商务报》第10卷
    [1]《湖北商务报》第10卷
    [2]《湖北商务报》第10卷
    [3][日]根岸佶:《清国商业综览》
    [1]《湖北商务报》第21卷
    [2]《湖北商务报》第21卷
    [3]《湖北商务报》第21卷
    [1]《湖北近代贸易史料选集》第2册,P144
    [1]《汉口商业月刊》新一卷第六期
    [2]《湖北近代经济贸易史料选集》第2册,P311
    [1]丹涅特著:《美国人在东亚》,商务印书馆,1959年,P272-273
    [2]《清朝续文献通考》卷391,实业4
    [1]“十年来中国政治通览”,《东方杂志》第7期,1931年
    [2]朱寿明:《光绪朝东华录》卷三十一
    [3]朱寿明:《光绪朝东华录》卷五,总第5725页
    [1]《中国最近五年间实业调查记、》,《国风报》第一年、第一号
    [2]《苏州商会档案丛编》第一辑,P461
    [3]《苏州商会档案丛编》第一辑,P463
    [4]《苏州商会档案丛编》第一辑,P433
    [5]朱寿明:《光绪朝东华录》卷三,P3244
    [1]“十年来中国政治通览”,《东方杂志》第七期,1931年
    [2]《清朝续文献通考》卷391,实业4
    [3]朱寿明:《光绪朝东华录》卷四,中华书局,1958年,P4189
    [1]叶调元:《汉口竹枝词》卷五,九
    [2]《申报》,光绪六年七月二十六日
    [3]《申报》,光绪八年三月二十八日
    [4]卞宝第光绪十年奏,见《卞宝第奏议》卷六,P3-5,卷五,P45-47
    [5]谭钧培光绪十二年五月奏,《谭中丞奏稿》卷五,P18-20
    [1]《张文襄公全集奏议二》卷二,P30
    [2]《张文襄公全集奏议三十七》卷三十七,P29
    [3]《张文襄公全集奏议三十七》卷三十七,P29
    [4]《湖北商务报》第2册,光绪25年
    [1]《湖北商务报》第1册,光绪25年
    [2]《湖北商务报》第1册,光绪25年
    [3]《湖北商务报》第38册,光绪26年
    [1]《张文襄公全集·书札一》,卷221,P13
    [2]《湖北商务报》第1册
    [3]《张文襄公全集·奏议五十四》卷54,P18
    [4]宣统《湖北通志·经政志八》
    [1]《湖北商务报》,第38册,光绪26年
    [2]《湖北商务报》,第63册,光绪27年
    [3]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奏议十一》卷11,P11
    [4]《张文襄公治鄂记》(续),《新湖北季刊》第3卷节1,2期合刊,1943年
    [5]《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奏议五十四》,卷54,P17-18
    [1]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奏议四十九》,卷49,P7
    [2]《湖北商务报》第5册,光绪25年
    [3]宣统《湖北通志、经政志》十二
    [1]转自根举信:《买办制度的研究》P183
    [2][日]根岸佶:《清国商业综览》,1907年
    [1]《湖北商务报》第27册
    [1]江汉关税务司穆和德:《海关十年报告-江汉关1882-1891》,1891年12月31日
    [2]民国十年《湖北通志》卷五十四,经政卷十二,台湾华文书局印制
    [3]《江汉时报》光绪34年5月16日
    [4]《时报》宣统2年9月21日
    [5]《时报》宣统3年3月20日
    [1]《汉口商务局致各商董照会》,《湖北商务报》第1册,光绪25年
    [1]《汉口商务局禀呈督宪汉口商务情形条议》,《湖北商务报》第46册,光绪26年
    [1]《东方杂志》第一卷第9期,商务P109
    [2]《湖北商务报》第5册
    [3]《湖北商务报》第5册,光绪25年
    [4]《湖北商务报》第6册,光绪25年
    [1]《湖北商务报》第6册,光绪25年
    [2]《湖北商务报》第36册,光绪26年
    [1]《湖北商务报》第7册,光绪25年
    [1]《湖北商务报》第7册,光绪25年
    [2]《湖北商务报》第2册,光绪25年
    [3]《湖北商务报》第12册,光绪25年
    [4]《湖北商务报》第36册,光绪26年
    [1]《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卷75,中华书局,1979年版,P2790
    [2]《中外旧约章汇编》王铁崖编,第1册,三联书店,1957年版,P155
    [3]《中国现代化区域研究-湖北省》,苏云峰著,台湾 1985年版P97
    [1]民国《湖北通志》卷50,《经政志八·榷税》,第1366页
    [2]民国《湖北通志》卷50,《经政志八·榷税》,第1366页
    [1]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3卷,三联书店 1958版,P493
    [2]《中国海关文件汇编》第1卷P112
    [1]民国《湖北通志》卷50,《经政志八·榷税》,第1367页
    [2]《近代武汉城市史》P45
    [3]民国《湖北通志》卷50,《经政志八·榷税》,P1367
    [1]民国《湖北通志》卷50,《经政志八·榷税》,P1367
    [1]Commerreil Reports,1865,汉口,P130-132
    [1]《通商章程成案汇编》,第7卷,P21
    [1]《湖北商务报》第35册,光绪26年
    [2]《湖北近代经济贸易史料选辑》P346
    [1]《海关十年报告》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1993年6月出版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P255
    [1]陈钧、任放《世纪末的兴衰》P38
    [2]《湖北近代经济贸易史料》第一辑P26
    [3]《英国领事商务报告》1878-1880年P29,汉口
    [4][Trade Report,1876年,Part Ⅰ.p.8]《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料》第二册,姚贤镐P1283
    [1][Trade Report,1876年,Part Ⅰ.p.64]
    [2]《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料》第2册,姚贤镐P1297
    [3]蔡萼英:《汉口英商麦加利银行梗概》,未刊稿
    [4]《英国领事商务报告》1878-1880年 汉口,P29
    [1]《英国领事商务报告》,1875年,汉口,P46
    [2]《英国领事商务报告》1875年,汉口,P46
    [3]《张之襄公文集·奏议二十六》卷26,P6
    [4]《湖北商务报》第55册,光绪26年
    [5]《汉口织布》,译自《通商类篆》东十月,载于《东西商报》,第60号
    [6]《湖北商务报》第55册,光绪26年
    [1]《湖北商务报》第14册,《通商条篆·视察中国汉口复命书商》,光绪25年
    [2]《湖北商务报》第15册,光绪25年,译自《通商条篆》
    [1]《张文襄公文集·奏议二十六》卷26,P6-7
    [2]《捷报》1892年2月19日
    [3]《捷报》1892年2月19日
    [4]《申报》光绪20年10月13日
    [5]《海关十年报告》1892-1901,汉口,P305
    [1]《张文襄公文集·奏议二十五》,卷35,P21
    [2][日]藤户计太:《扬子江》1901年版,P139
    [3]《支那之工业》,P271
    [4]陈真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P45、47
    [5]《湖北年鉴》,民国二十六年编
    [6]杨大金编:《现代中国实业志》,P708
    [7]《第一次农工商部统计表》,1908年
    [8]陈真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P45、47
    [9]水野幸吉:《汉口》
    [10]《江汉时报》,1908年5月14日,《武汉工厂调查表》
    [1]水野幸吉:《汉口》
    [2]《张文襄公文集·奏议二十六》卷26,P8
    [3]《督楚公牍》抄本
    [4]《武汉近代经济史料》P42
    [1]《海关贸易报告》1880、1882、1889年
    [2]《通商华洋贸易总册十年报告》上篇汉口,P302
    [3]《汉口商业月刊》,1935年第2卷,第12期,《我国茶叶之产制运销及振兴》
    [1]湖北省交通史志编委会编《湖北航运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95年版,P251
    [1]马士:《中华帝国对外贸易史》第一卷P604,三联书店,1957年版
    [2]《筹办类务始末》咸丰乾,卷8,中华书局,1980年收,P2876
    [1]聂宝璋:《中国近代航运史料》第一辑上册,P267-268
    [1]《湖北航运史》P228
    [2]关羹麟:《交通史航运篇》第一册,P482
    [1]聂宝璋:《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一辑,1840-1895年,上海,P395
    [2]《海关贸易通讯》:《扬子江的木帆船及舢板》第17章,芜湖-汉口
    [3]元·揭候斯:《揭候斯全集》
    [4]叶调元:《汉口竹枝词·自叙》
    [5]清道光《仪征县志》卷15,《食货志·盐志》P14
    [6]E.Griffin,clippers and consuls,P307-308,转自《湖北航运史》P240
    [1]commnereil Reports,1865,汉口,P130-132
    [2]《湖北商务报》第10册
    [1]《通商各类华洋贸易总册》1892年,P72
    [2]《张文襄公全集》第118卷,公牍,33,P2-3
    [3]《张文襄公全集》第154卷,电牍,33,P7
    [1]邮政部第三次统计表,宣统六年,船政上
    [2]樊百川:《中国轮船航运业的兴起》,P332
    [1]《湖北省金融志》上卷P105
    [2]Commercial Reports,1869-1871年,汉口,P191
    [1]《海关十年报告》-汉口江汉关(1891-1901年)代理税务司:斌尔钦
    [2]武汉市档案馆,全宗119,目录130,卷18
    [3]《商务官报》光绪32年,第23期,P17
    [1]《时报》1905年12月17日
    [2]《时报》1907年6月23日
    [1]杨荫溥:《中国金融论》,P228
    [2]《历史研究》1963年第3期,P62
    [3]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3册,P1574
    [4]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3册,P1575
    [1]《民主报》1911年3月4日
    [2]《海关十年报告》-江汉关,1892-1901,代理税务司:斌手钦
    [1]《汉口商业月刊》2卷9期
    [2]季南:《1880-1885年间英国在华的外交》1939年英文版,P269
    [3]《汉口商业月刊》2卷9期
    [1]《武汉工商经济史料》第二辑,武汉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 1985年编,P152
    [2]《海关十年报告》一江汉关,1892-1901,代理税务司:斌尔钦
    [3]《商务官报》丁未年第4期,《通商各类华洋贸易总册》中文本,1908年,汉口
    [4]潘承锷:《中国之金融》1908年
    [5]《海关十年报告》1882-1891,江汉关,税务司穆和德
    [1]《全国银行年鉴》1937年,转自《武汉银行史料》P12
    [2]《武汉银行史料》,《武汉金融志》编篆汇编,1985年版P13
    [3]张玉涛:《最近汉口工商业一斑》1911年
    [4]《湖北年鉴》金融·银行,1973年
    [5]王志莘:《中国之储蓄银行史》1934年,《武汉银行史料》P15
    [6]《武汉银行史料》P23
    [7]潘承锷:《中国之金融》,1908年
    [1]《大公报》1908年11月24日
    [1]《湖北近代经济贸易史料》第一辑,P25
    [2]陈旭麓:《中国近代史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10月第一版,P967
    [1]水野幸吉:《汉口》
    [2]《清国事情》第一辑P853,转引自《世纪末的兴衰》P136
    [3]转引自陈均、任放:《世纪末的兴衰》P200
    [4]《支那经济史报告书》1910年44号,P41
    [1]《中国商业名人录》P34
    [2]皮明庥:《辛亥革命与近代思想》,陕西师大出版社,1986年10月第一版,P261
    [3]《时报》,1905年8月7日
    [4]美,周锡瑞著,杨慎之译:《改良与革命-辛亥革命在两湖》,中华书局出版,1982年2月第1版、,P83
    [5]《张文襄公治鄂记》,《新湖北季刊》第3卷第1节,1943年
    [1]《张文襄公奏稿》卷21,P20-21
    [2]《张文襄公集·公牍十五》卷100,P27
    [3]《张文襄公奏稿》卷29,P62
    [4]《张文襄公奏稿》卷29,P62
    [5]《张文襄奏稿》卷29,P23
    [6]陈景磬:《中国近代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11月第一版P174
    [7]《东方杂志》第11期,1964年11月
    [1]《公论新报》1901年12月13日
    [2]转引自皮明庥编《近代武汉城市史》P253
    [3]《日本留学生调查录》,《政艺丛书》内政通记,卷2
    [4]《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P36,转引自陈均、任放:《世纪末的兴衰》P286》
    [5]贺觉非、冯天瑜:《辛亥武昌首义史》,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9月第一版P37
    [6]《张文襄公全集·公牍二十一》卷206,P7
    [7]《张文襄公全集·奏议六十》卷61,P19
    [8]熊贤君:《湖北教育史》上卷,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P239、237
    [1]居正:《本每州日记》1945年大华书局,P5
    [2]范锴:《汉口丛谈》卷1
    [1]皮明庥:《近代武汉城市史》P113
    [1]《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六,P492
    [2]《海关十年报告》-江汉关,1892-1901年,代理税务司:斌尔钦
    [3]《海关十年报告》-江汉关,1892-1901年,代理税务司:斌尔钦
    [1]《海关十年报告》-江汉关,1892-1901年,代理税务司:斌尔钦
    [1]《海关十年报告》江汉关1892-1901年
    [2]《海关十年报告》-江汉关,1902-1900年,税务司:苏古登
    [3]《海关十年报告》-汉口江汉关,1892-1901年,代理税务司:斌尔钦
    [1]《夏口县志·实业》 1920年版
    [2]《汉口丛谈》卷2,P49
    [3]《夏口县志·实业》P2
    [4]《夏口县志·实业》
    [5]《夏口县志·实业》 1920年版
    [1]《夏口县志·交通》1920年版,P8
    [2]《夏口县志·建置》1920版,P18
    [1]《海关十年报告》1902-1911年,汉口江汉关,税务司:苏古登,P103
    [2]水野幸吉:《汉口》P25
    [3]水野幸吉:《汉口》
    [4]刘望龄:《黑血·金鼓》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P35
    [1]《东方杂志》1905年,第7期,P79
    [2]《张文襄公全集·奏议五十四》,卷54,P18
    [3]《申报》1909年9月1日
    [4]《申报》1909年11月6日
    [5]《新闻报》1900年12月9日
    [6]美周锡福著,杨慎之译:《改良与革命-辛亥革命在两湖》,中华书局出版,1982年2月第1版,P83
    [1]皮明庥:《辛亥革命与近代思想》,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10月第一版,P269
    [2]章裕昆:《文学社武昌首义纪实》,《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三联书店
    [3]彭泽益:《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2卷,P239
    [1]罗汉:《汉口竹枝词·花洋缎》
    [2]罗汉:《汉口竹枝词·绸缎号》,转引自严昌洪《武汉文史文丛》第三辑,老武汉风俗杂谈,P121
    [3]《孝感市志》卷12,民情风貌,P845
    [4]吴炳焱:《新汉口竹枝词十二首》
    [5]胡震:《汉口新年竹枝词》,转引自严昌洪《老武汉风情杂谈》P129
    [6]田梅村:《旧时武汉茶馆见闻》,《武汉文史资料》第18期
    [7]皮明庥:《近代武汉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年版,P755
    [1]徐焕斗:《汉口小志》1915年版,P6,风俗
    [2]刘志琴:《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P254
    《申报》
    《湖北官报》
    《湖北商务报》
    《汉口中西报》
    《湖北学生报》
    《东方杂志》
    《时报》
    《汉口日报》
    水野幸吉(日):《汉口》
    《武汉贸易便览》,省档案馆藏书
    徐斗焕:《汉口小志》,1915年版
    赵而巽:《清史稿》,中华书局
    包世臣:《安吴四种》。
    范锴:《汉口丛谈》,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0年版
    王葆心:《续汉口丛谈》
    王葆心:《再续汉口丛谈》
    刘献廷:《广阳杂记》,中华书局 1957年版
    《履园丛话》,中华书局 1979年版。
    叶调元:《汉口竹枝词》,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
    王树楠:《张文襄公全集》,中国书店 1990年版
    章学诚:《湖北通志检存稿》
    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商务印书馆 1937年版
    朱寿明:《光绪朝东华录》,中华书局,1958年版
    许同莘:《张文襄公奏稿》,商务印书馆,1944年版
    苑书义:《张之洞全集》,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张春庭:《张文襄公治鄂记》,湖北通志馆,1947年版
    《中国旧海关史料》,京华出版社 2002年版。
    《中国近代航运史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年版。
    《最近三十四年来中国中部通商口岸对外贸易统计》,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5年版。
    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中华书局 1962年版。
    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
    《武汉工商经济史料》,武汉政协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
    《武汉文史资料》,武汉政协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
    曾兆祥:《湖北近代经济贸易史料选辑》,湖北省贸易志编委会
    《武汉银行史料》:武汉金融志编委会编
    《武汉钱庄史料》:武汉金融志编委会编
    皮明庥、冯天喻:《武汉近代(辛亥革命前)经济史料》
    李策:《江汉关:海关10年报告(1882—1831)》
    李文冶:《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北京三联书店 1957年版
    光绪《大清会典事例》。
    张孝波:《最近汉口工商业一斑》,宣统三年刊
    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三联书店 1957年版
    《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 中华书局 1979年版
    孙毓棠:《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
    《近代史资料》,中华书局,1961年版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科学出版社 1955年版
    盛宣怀:《愚斋存稿》,《近代中国史料丛刊》
    汪敬虞:《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中华书局,1960年版
    陈真:《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三联书店,1961年版
    民国《夏口县志》
    乾隆《汉阳府志》
    民国十年《湖北通志》,台湾华文书局
    章开沅、马敏、朱英:《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版。
    章开沅、朱英:《对外经济关系与中国近代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12月版。
    章开沅、罗福惠:《比较中的审视: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严昌洪:《武汉风俗杂谈》,中国档案出版社,2003年版。
    朱英:《辛亥革命与中国社会变迁》,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版;
    朱英:《近代中国商人与社会》,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6月版。
    彭南生:《中间经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中国近代手工业》,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版。
    陈锋、张笃勤:《张之洞与武汉早期现代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冯天瑜、陈锋:《武汉现代化进程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版。
    彭南生:《行会制度的近代命运》,人民出版社,2003年3月版。
    刘宏友、徐诚:《湖北航运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95年3月版。
    杨蒲林、皮明庥:《武汉城市发展轨迹》,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版。
    章开沅:《辛亥前后史事论丛》,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章开沅:《辛亥前后史事论丛续编》,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马敏:《官商之间: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朱英:《辛亥革命时期的新式商人社团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杨念群:《中层理论——东西思想会通下的中国史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上、下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5年版。
    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国民国史》上、下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5年版。
    周育民:《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李恩涵:《晚清的收回矿权运动》,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8),1978年版。
    张念之:《东北的贸易》,上海:上海东方书店,1948年版。
    [美]保罗·S·芮恩斯著,李抱宏译:《一个美国外交官使华记》,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何一民:《近代中国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科学出版社,2004年7月版。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1月版。
    孙玉琴:《中国对外贸易史》,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版。
    朱锐波:《清代中俄恰克图边境贸易》,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版。
    陈诗启:《中国近代海关史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版。
    [英]莱特著,姚曾广译:《中国关税沿革史》,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彭信威:《中国货币史》,上海华联出版社,1954年10月版。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严中平:《中国棉纺织史稿》,科学出版社,1963年版。
    马士著,张汇文译:《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三联书社,1958年版。
    《武汉市志·对外经济贸易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张建民:《湖北通史·明清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连心豪:《中国海关与对外贸易》,岳麓书院,2004年8月版。
    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12月版。
    杨天宏:《口岸开放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2年7月版。
    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12月版。
    唐凌:《自开商埠与中国近代经济变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版。
    唐力行:《商人与中国近代社会》,商务印书馆,2003年12月版。
    吴松:《中国农商关系思想史纲》,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版。
    赵德馨:《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9月版。
    严清华:《中日现代化经济发展思想比较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8月版。
    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2000年6月版。
    刘广京:《英美轮运势力在华竞争》,上海社科出版社,1988年版。
    汪敬虞:《十九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黄远平:《近代中国经济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郝延平:《十九世纪的中国买办:东西间的桥梁》,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孙毓堂、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
    任放:《明清长江中游市镇经济研究》。
    任放、杜七红:《传统市镇近代化刍论——以汉口为个案的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湖北简史》,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冯天瑜:《中华开放史》,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方明、陈华良:《武汉旧日风情》,长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三联书店,1995年版。
    虞和平:《商会与中国早期现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彭雨新:《清代关税制度》,湖北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戴一峰:《近代中国海关与中国财政》,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汤象龙;《中国近代海关税收分配统计》,中华书局,1992年版。
    朱英:《转型时期的社会与国家——以近代商会为主体的历史透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吴承明:《帝国主义在旧中国的投资》,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
    汪敬虞:《外国资本在近代中国的金融活动》,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张洪祥:《近代中国通商口岸与租界》,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蒋一山:《清代通史》,中华书局,1986年版。
    陈诗启:《中国近代海关史问题初探》,中国展望出版社,1987年版。
    《民国丛书》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 1975年版。
    朱英:《晚清的商务局、农工商局》,《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4期。
    赵德馨、周秀鸾:《张之洞与湖北经济的崛起》,《江汉论坛》,1998年第1期。
    吴量恺:《清代湖北沿江口岸城市的转运贸易》,《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
    陶建平:《明清时期汉口商业网络的形成及其影响》,《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
    宋平安:《明清时期汉口城市经济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
    陈关龙:《明清时期沙市商品市场探索》,《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
    段超:《试论清代宜昌城市的发展》,《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
    吴琦:《清代湖广漕运与商品流通》,《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
    吕一群:《清代湖广私盐浅议》,《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
    吕一群:《清代湖广榷盐制度的演变》,《江汉论坛》,1996年第2期。
    吕一群:《清代湖广盐业贸易中的官商关系》,《中南民族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
    吕一群:《清末汉口贸易地位的转变与武汉现代化的开启》,《湖北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吕一群:《清末私盐对湖广市场的争夺与政府的缉剿》,《湖北大学学报》,2006年第六期。
    毛立坤:《晚清时期东南沿海通商口岸对外航线与港势地位的变迁》,《史学月刊》,2005年第12期。
    熊胜:《开放与调适:上海开埠初期混杂型社会形成》,《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史》,2005年第11期。
    熊胜:《十九世纪汉口商业行会的发展及其意义》,《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1995年第4期。
    皮明庥:《近代武汉城市发展轨迹》,《江汉论坛》,1995年第4期。
    谭晓曙:《张之洞兴办湖北洋务企业历史作用初探》,《江汉论坛》,1997年第10期。
    皮明庥:《长江开放与流域经济近代近代化轨迹》,《对外经济关系与中国近代化》章开沅、朱英编,1990年版。
    丁日初、沈祖伟:《对外贸易与中国经济近代化》,《对外经济关系与中国近代化》章开沅、朱英编,1990年版。
    王永年:《晚清汉口对外贸易的发展与商业的流变》,《对外经济关系与中国近代化》章开沅、朱英编,1990年版。
    彭雨新、江榕:《十九世纪汉口商业行会的发展及其积极意义》,《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1995年第4期。
    汪敬虞:《19世纪外国在华银行势力扩张及其对中国通商口岸金融市场的控制》,《历史研究》,1963年第5期。
    姚会元:《近代汉口钱庄研究》,《历史研究》,1990年第2期。
    彭雨新:《清末中央与各省财政关系》,《社会科学杂志》,1947年第9卷第1期。
    全汉生:《汉冶萍公司之史的研究》,《中国现代史丛刊》第2册,台北,正中书局 1960年版。
    廖隆胜:《清季经营纺织工业之议与湖北织布官局的沿革》,《新时代》,1971年第11卷第4期。
    皮明庥:《张之洞在湖北兴办洋务平议》,《武汉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第1-2期。
    徐大纲:《张之洞种豆得瓜》,1982年1月14日《湖北日报》。
    冯天瑜、周积明:《张之洞“振兴实业”夭折的原因》,《江汉论坛》 1982年第3期。
    战勇:《汉冶萍公司的衰败与国际资本的掠夺——学习列宁<帝国主义论>之体会》,《江西社会科学》 1982年第4期。
    冯天瑜、周积明:《略论张之洞的洋务运动》,《北方论丛》 1982年第6期。
    杨铭:《张之洞办厂的进与退》,《中国青年报》 1982年第10期。
    皮明庥:《“中体西用”论平议》,《江汉论坛》 1982年第12期。
    [美]刘广京:《三十年来美国研究中国近代史的趋势》,《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 1983年第1期。
    陈学工:《后期官办企业汉阳铁长的剖析》,《湖北财经学院学报》 1983年第2期。
    韩磊:《张之洞与汉阳铁厂》,《历史知识》 1983年第3期。
    丁日初、沈祖伟:《论晚清的国家资本主义》,《历史研究》 1983年第6期。
    雷世仁:《湖北官钱局的兴衰》,《武汉春秋》 1984年第1期。
    郭其耀:《近代武汉工业一瞥》,《武汉春秋》 1984年第1期。
    苏云峰:《张之洞的经世思想》,《近世中国经世思想研讨会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984年版。
    陈钧:《张之洞商业思想简论》,《江汉论坛》 1985年第11期。
    陈耀林:《十九世纪武汉近代工业的兴起的历史的必然——评张之洞在武汉办工业》,《社会科学论丛》 1986年第1期。
    赵晓雷:《张之洞“借商助官”思想论析》,《华东师大学报》 1986年第2期。
    黄德立:《张之洞在湖北的货币、金融活动》,《湖北方志通讯》 1986年第5期。
    陈钧:《清末张之洞的路政经济思想》,《河北学刊》 1986年第6期。
    赵晓雷:《张之洞经济思想论析》,《学术月刊》 1987年第6期。
    张玉法:《清末民初的官办工业》,《清季自强运动研讨会论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987年版。
    赵葆惠:《张之洞与汉阳铁厂》,《齐鲁学刊》 1988年第2期。
    徐凯希:《张之洞与近代鄂棉改良》,《湖北社会科学》 1988年第11期。
    陈钧:《张之洞与清末湖北农政》,载《湖北大学学报》 1989年第6期。
    胡滨:《从洋务运动看中国近代化早期的特点》,载《河北学刊》 1990年第1期。
    段本洛:《近代中国棉纺织业的机械化》,载《苏州大学学报》 1990年第2期。
    林茂高、唐凌:《也论洋务运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的关系》,载《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1990年第2期。
    蒋志华:《清末新政新论》,《乐山师专学报》 1990年第2期。
    李崎:《张之洞与对外开放初探》,《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1990年第3期。
    高路:《张之洞经济思想简论》,《史志文萃》 1990年第4期。
    陈钧:《张之洞经济管理思想简论》,《中国经济史研究》 1991年第3期。
    赵德馨、周秀鸾:《湖北经济近代化进程与武昌起义》,《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1991年第6期。
    李蒙军:《湖北官钱局兴衰史》,《清史研究》 1992年第4期。
    皮明庥:《洋务运动与中国城市化、城市近代化》,《文史哲》 1992年第5期。
    涂文学:《经济史研究中的文化视野——<世纪末的兴衰>读后》,《江汉论坛》 1992年第8期。
    刘盛佳:《武汉市历史地理的初步研究》,《历史地理》第10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2年版。
    丁永刚:《张之洞的中国工业化思想及其实践》,《唐都学刊》 1993年第2期。
    黄成:《清末铜元制度述评》,《杭州大学学报》 1993年第2期。
    宋美云:《中国近代官督商办企业经营形式的转换》,《天津社会科学》 1993年第3期。
    王晓秋:《晚清改革史研究论纲》,《北京社会科学》 1993年第4期。
    陈钧、任放:《湖北近代经济的萌芽和发展》,《世纪之交的战略选择》,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3年版。
    宋亚平:《改革开放的历史误区——晚清湖北新政运动失败探析》,《近代史研究》 1994年第1期。
    欧阳孔泉:《试论中国近代“商战”思想的发展脉络》,《北京商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
    刘伟:《论洋务运动时期的官商体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1994年第2期。
    代鲁:《清末汉阳钢厂的“招商承办”述析》,《清史研究》 1994年第3期。
    刘猛:《“洋匠”来华与张之洞的近代化事业》,《湖北大学学报》 1994年第5期。
    陈钧、任放:《试论洋务——改良派的经济伦理》,《江汉论坛》 1994年第6期。
    朱英:《清末新政与清朝统治的灭亡》,《近代史研究》 1995年第2期。
    严清华:《中日近代史之初的两种对外开放观:“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思想比较》,《经济评论》 1995年第2期。
    周积明:《经世思潮与洋务运动》,《河北学刊》 1995年第2期。
    刘伟:《洋务官商体制与中国早期工业化》,《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1995年第4期。
    杨汉鹰:《湖北地方政府的近代化历程》,《江汉论坛》 1995年第4期。
    刘望龄:《张之洞与湖北报刊》,《近代史研究》 1996年第2期。
    陈卫平:《中国近代进化论思潮形成的内在逻辑》,《文史哲》 1996年第3期。
    马敏:《社会转型与文化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历史研究》 1996年第3期。
    周积明:《“清末新政”通论》,《求索》 1996年第6期。
    尹进:《<湖北近代货币史稿>评介》,《江汉论坛》 1996年第9期。
    刘望龄:《张之洞与湖北报刊的兴衰——兼论近代中国新闻事业的畸形发展》,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中国教会大学研究中心编:《莺花无际楚江头——章开沅先生七十华诞学术纪念文集》,武汉,武汉出版社 1996年版。
    沈继成:《张之洞与武汉城市近代化》,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中国教会大学研究中心编:《莺花无际楚江头——章开沅先生七十华诞学术纪念文集》,武汉,武汉出版社 1996年版。
    张炳安:《勿忘张之洞:张之洞与湖北近代煤炭业的兴起》,《湖北方志》 1997年第6期。
    林被甸、董正华:《现代化研究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历史研究》 1998年第5期。
    高钟:《论湖北新政中的政府导向功能(一)》,《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1998年第5期。
    石培华:《张之洞的洋务实践及其思想》,《江海学刊》 1999年第1期。
    陈向阳:《晚清三次思想分化与早期现代化思想的变迁》,《学术月刊》 1999年第2期。
    吴春梅:《清末新政时期的农业政策》,《中国农史》 1999年第3期。
    徐凯希:《张之洞署理湖北时的水利与水政》,《文史精华》 1999年第12期。
    杜七红:《茶叶与清代汉口市场》,武汉大学 1999年硕士学位论文。
    涂文学:《心态史学视野下的张之洞——<儒家心态与近代追求>评介》,《徐文学自选集》,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陈钧:《张之洞与湖广近代农业》,苑书义、秦进才主编:《张之洞与中国近代化》,北京,中华书局 1999年版。
    徐凯希:《张之洞与近代湖北农业改良》,苑书义、秦进才主编:《张之洞与中国近代化》,北京,中华书局 1999年版。
    袁为鹏:《清末汉阳铁厂厂址定位问题新解》,《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0年第4期。
    周建波:《晚清“官督商办”企业的改革思想及实践——西方股份公司制度在中国最初的命运》,《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1年第4期。
    李少军:《近代中日比较研究综述》,《近代史研究》 2001年第4期。
    陶德臣:《张之洞对近代中国茶业的贡献》,上海中山学社主办:《近代中国》第11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1年版。
    任放:《张之洞、近代化与武昌起义》,简永福、柏盛湘、林按峰主编:《辛亥武昌首义研究论文集》,武汉,武汉出版社 2001年版。
    刘四平、李细珠:《张之洞与晚清币制改革》,《历史档案》 2002年第1期。
    冯郁:《近代中国货币的统一进程》,《史学月刊》 2002年第8期。
    张艳国:《略论晚清钱庄与洋行关系的互动》,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 2004年第1期。
    王翔:《中国外贸格局的转换与手工行业的变形》,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 2005年第2期。
    邱志红:《近代中国商战思潮“新论”之再商榷》,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 2005年第5期。
    周建明:《20世纪上半叶中德贸易商品结构分析》,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 2005年第4期。
    乔兆红:《论晚清商品博览会与中国早期现代化》,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 2005年第6期。
    彭南生、定光平:《清以降乡村绅商的形成及其社会经济功能》,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 2005年第3期。
    朱英:《中国行会史研究的几个问题》,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 2006年第2期。
    郑成林:《上海银行工会与近代中国票据市场的发展》,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 2006年第2期。
    朱英:《清末武汉劝业奖进会述略》,《历史研究》 2004年第4期。
    马敏:《中国近代博览会事业与科技、文化传播》,《历史研究》 2004年第2期。
    郑成林:《商会与近代化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述评》,《历史研究》 2004年第6期。
    林齐模:《近代中国茶叶国际贸易的衰减》,《历史研究》 2003年第6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