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宫廷音乐制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论三个主要部分构成。
     其中,绪论部分主要陈述了本课题的选题缘起与意义、研究目的、研究现状、相关概念与范围的界定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
     正文部分,从宋代宫廷音乐制度的四个方面来进行阐述。即,宫廷音乐机构与乐官制度,——考察宋代宫廷音乐机构与乐官制度的渊源与构成,指出宋代的上述制度有相当一部分继承自唐末五代,而在其三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又呈现出区别显著的三个阶段;乐籍制度在宋代宫廷的作用,——考察乐籍制度在宋代的发展,以及在宫廷音乐活动中所承担的功能;和雇制度在宋代宫廷音乐中的作用,——考察和雇制度的由来,其施用于宋代宫廷音乐活动的时间,以及在宫廷音乐活动所发挥的作用;宫廷音乐表演体制,——主要考察宋代宫廷的雅乐、燕乐、鼓吹乐活动中,各自所依托的仪节程式与特点,并指出在不同乐种的表演程式中,被统治阶层所赋予的不同的用乐理念。
     本文在结论部分提出,在俗乐发达的大背景之下,两宋之间的音乐活动呈现出显著的区别;而在北宋一百六十余年中,又以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为分水岭,呈现出各自的阶段性特征来。大致上,北宋宫廷音乐较之南宋更加注重音乐的程式性,其内容也相对比较正统、谨严,并以礼仪宣教为主要的用乐目的。北宋后期元丰以来,宫廷音乐活动中逐渐出现了更多的娱乐性成分,礼的因素已不像北宋初期那么重要。南宋以来,随着宫廷音乐用乐规模和频率的减缩,礼仪程式性对宫廷音乐的统摄更趋削弱,丰富多彩的民间俗乐也籍以非在籍的和雇乐人充塞于宫廷音乐活动中。自此,宫廷音乐中乐的成分得到了极大的加强。所以,若结合宋前之唐五代以及宋以后之元明清时期的音乐制度特征来观照,我们发现:宋代宫廷音乐活动除了具有程式化与俗乐化这两种前后相继的断代特征之外,还具有总结前代、示范后代的历史意义。
This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the introduction, the main part, and the conclusion.
     The introduction presents the aim, current status, and the methods of this research, with relativeconcepts are defined.
     In the main part, the dissertation discusses the court music system in Song dynasty with foursections. The first section discusses the music institution and music officer system, which focuses onthe origin and constitutes of those system. From the study on the history literature, the author thinksthat the court music system of Song dynasty has inherited much content from Sui and Tang dynasty.Meanwhile, there exists three phases in Song dynasty, which differs each other markedly in musicinstitution and officer system. The second section is about the development and function of Yue-Ji(乐籍) system in the music activities. Section three expounds the origin of He-Gu (和雇) system, theperiod which was applied to court music activities, and the function of this system. The fourth sectiondiscusses mainly the ritual content and character in the Ya-Yue (雅乐), Yan-Yue (燕乐) and GuChui-Yue (鼓吹乐), with the different ideas in each activities that was endued with the ruler areconcerned.
     In the last part, the author concludes that there was distinctly different in the music activities inBei-song and Nan-Song dynasty, while the secular music was in great prosperity continuously.Furthermore, a dividing line was available in Bei-song dynasty which existed during 1078-1085 andshowe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phases. Generally, the court music in Bei-Song dynastyrepresented more formality than that in Nan-Song dynasty. The music was more orthodox andseriously, while the etiquette was emphasized especially. But since late Bei-Song dynasty, thereappeared more entertainment and less etiquette factor in court music activities. When it came toNan-Song dynasty, with the decline in quantity and frequency of music activities, the formality wascrippled gradually, while all kinds of secular music came into court music activities by the wanderingmusicians who were not in Yue-Ji register. After that, the music itself got more important than before.Based on the above facts, the author find out that the court music activities in Song dynasty took onnot only ritual and secular character, but also sum up the music activities character in formerdynasties and lead the way for follow -ing dynasties.
引文
① 黄翔鹏:《论中国传统音乐的保存和发展》,中国音乐学,1987(4),8页。
    ②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380页:“宋朝统治者在雅乐上曾花了不少的脑筋,所以宋代的雅乐,比较富有代表性。”
    ① 包伟民:《走向自觉:关于深入拓展中国古代制度史研究的几个问题》,参见包伟民主编《宋代制度史研究百年(1900—2000)》,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3页:“有一些论题,虽有相当丰富的史料记载,却不易解读,如古代的礼乐制度等,也无法吸引大量研究者。”
    ② [日]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原文参见日本《历史与地理》杂志第9卷第5号,译文参见刘俊文:《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18页:“总而言之,中国中世和近世的大转变出现在唐宋之际,是读史者应该特别注意的地方。”此文发表之后,影响极大,逐渐被国际汉学界视为“唐宋变革说”之渊薮。
    ③ 黄翔鹏:《论中国传统音乐的保存和发展》,中国音乐学,1987(4),8页。
    ④ 刘勇:《唐代到宋代音乐文化的变化是衰退还是转型》,音乐研究,1991(1),25页。
    ① [清]程廷祚:《大易择言》卷三十一《坎下巽上》,参见《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五二册,906-907页。
    ②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423页。
    ③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三卷本),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95年,第二卷,662、664页。
    ④ 宋蜀华:《从民族学视角论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遗产在抢救和保护中的地位》,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抢救与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提要,转引自项阳:《中国音乐民间传承变与不变的思考》,中国音乐学,2003年(4),75页。
    ① [日]岸边成雄:《唐代音乐史的研究》(乐制篇,梁在平、黄志炯译),台湾中华书局,1973年,“凡例”1-3页。该书的日文版上下册分别由东京大学出版学会于1960、1961年出版。
    ② 赵维平:《中国古代音乐文化东流日本的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5月,51-81页。
    ③ 李方元:《<宋史·乐志>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7月,289-299页。
    ① [日]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原文参见日本《历史与地理》杂志第9卷第5号,译文见刘俊文:《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箸选译》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18页。
    ② 黄翔鹏:《传统是一条河流》,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年,116页。
    ①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中),北京,音乐出版社,1966年,436页。
    ②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中),北京,音乐出版社,1966年,454页。
    ③ 李英:《宋代音乐机构述论》,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2(3),60-64页。
    ④ 杨倩描:《两宋诸班直番号及沿革考》,浙江学刊,2002(4),145-148页。
    ⑤ 赵晓涛、刘尊明:《“教坊丁大使”考释》,学术研究,2002(9),143-146页。
    ⑥ 李方元:《<宋史·乐志>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297-298页。
    ⑦ 黎国韬:《古代乐官与古代戏剧》,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5-82。
    ① 川上子:《中国乐伎》,上海音乐出版社,1993年。
    ② 谭帆:《优伶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
    ③ 王书奴:《中国娼妓史》,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88年。
    ④ 修君、鉴今:《中国乐妓史》,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
    ⑤ 项阳:《山西乐户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15-16页。
    ⑥ 乔健、刘贯文、李天生:《乐户:田野调查与历史追踪》,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112页。
    ⑦ 项阳:《轮值轮训制——中国传统音乐主脉传承之所在》.中国音乐学,2001(2)16页。
    ① Cheng Huihui, "Analysis And Differentiation Among Three Concepts: Yue-JI乐籍, Ji·a-JI妓籍and Hua-JI花籍", Asian Music across the World, 2005, P. 228.
    ②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95年,602-603页。
    ③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95年,4096页。
    ④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95年,4360页。
    ⑤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1981年,413页:“宫廷在需要应用燕乐的时候,仅又修内司教乐所临时召集一批乐工和小孩子……临时表演一下而已。被召集的乐工包括五种人,……第五是从民间选出的音乐好手,连流浪的音乐家‘歧路人’也在里面——这第五种人被称为‘和顾’。”
    ⑥ 姚瀛艇:《宋代文化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486页。
    ⑦ 龙登高:《临安娱乐市场分析》,参见李伯重等《江南的城市工业与地方文化(960—1850)》,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124页。
    ⑧ 黎国韬:《古代乐官与古代戏剧》,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82页。
    ⑨ 张国强:《宋代教坊乐制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04年,68页:“涉及宋代教坊乐制的问题还有很多.……其他诸如……和雇制度……等问题的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
    ① 张丽:《宋代乐队编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南大学,2001年,6页。
    ② 张丽:《宋代乐队编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南大学,2001年,15页。
    ③ 孙琳:《唐宋宫廷雅乐之比较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武汉音乐学院,2006年,23页。
    ① 汪洋:《宋代五礼仪式音乐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南大学,2005年。
    ② 韩启超:《宋代宫廷燕乐盏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南大学,2004年。
    ③ 张影:《略论宋代教坊宴乐制度对我国古代戏剧的影响》,艺术百家,2006(5),32页。
    ④ 麻国钧:《供盏仪式考略》,参见《2006山西长治赛社与乐户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待刊稿)。
    ⑤ [日]岸边成雄:《唐代音乐史的研究》(梁在平、黄志炯译),台湾中华书局,1973年,302页。
    ⑥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414-415页。
    ⑦ 黎国韬:《唐宋四部乐考略》,音乐研究,2003(3),44页:“日本学者岸边成雄著《唐代音乐史的研究》一书,为唐乐研究之巨著。书中指出宋教坊四部乐为法曲、龟兹、鼓笛、云韶四部,源出于唐代太常,以第四部乐为云韶部,其结论正确。”
    ⑧ 张丽:《宋代乐队编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南大学,2001年,18页:张国强:《宋代教坊乐制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04年,31页。
    ⑨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409页。
    ① 黄绍中:《宋代的仪仗用乐试探》.河南大学学报,1992(5),48-50页。
    ②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76页。
    ① [明]李濂:《汴京遗迹志》,(周宝珠、程民声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19页。
    ② 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宋代官制总论”,1页。
    ③ 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宋代官制总论”,5页。
    ④ 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宋代官制总论”,5-8页。
    ① 赵维平:《中国历史上的散乐与百戏》,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6(1),129页。
    ②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一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1943页。据崔令钦《教坊记·序》,此处之教坊使为“范安及”。又经柏红秀考证,此处确为“范安及”,本文从柏说。参见柏红秀:《庸代第一任教坊使考》,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05(2),73页。
    ③ [宋]欧阳修等:《新唐书》卷四八《百官三》,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816页。
    ④ [日]岸边成雄:《唐代音乐史的研究》(乐制篇,梁在平、黄志炯译),台湾中华书局,1973年,333页:“梨园……与‘教坊’共为当时音乐之中枢。”
    ⑤ [宋]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二二《礼乐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315页。
    ① [宋]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二二《礼乐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315-316页。
    ② [宋]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七《德宗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117页。
    ③ [宋]王溥:《唐会要》卷三“出宫人”,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41页。
    ④ [宋]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七《顺宗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132页。
    ⑤ [宋]欧阳修等:《新唐书》卷八《文宗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146页。
    ⑥ [宋]欧阳修等:《新唐书》卷八《文宗本纪》,北京,中牛书局,1999年,147页。
    ⑦ [宋]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二二《礼乐忠》,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316页。
    ① [宋]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二○八《宦者传下》,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4496页。
    ① [唐]杜佑:《通典》卷一四六《乐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3730页:“及会,先奏坐部伎,次奏立部伎,次奏蹀马,次奏散乐(原注:然所奏部伎,并取当时进止,无准定)。”
    ② 任半塘:《唐戏弄》(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183页。
    ②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卷七二,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592页。
    ③ [日]岸边成雄:《唐代音乐史的研究》(乐制篇,梁在平、黄志炯译)(上),台湾中华书局,1973年,67页:“唐末时音乐,超过胡俗乐融合境界,形成新俗乐一本化,及雅俗乐对立之体制。”后晋时的音乐品种,大致亦准此。
    ④ [宋]王溥:《五代会要》卷七《杂录》,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94页。
    ① 此处从岸边成雄说。岸边成雄:《唐代音乐史的研究》(乐制篇,梁在平、黄志炯译),台湾中华书局,1973年,136页:“唐朝中期为(乐工)全盛时期,达二、三万人。”
    ① 其中亦有典乐女伎如“司乐、典乐、掌乐”,参见[唐]李林甫等:《唐六典》卷十二“内官、宫官”,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二册,3页。
    ① 岸边成雄先生曾经统计过晚唐九、十部伎的演出情况,计有三十三次,显然也是把此处的“十部乐工”看作是十部伎的。参见《唐代音乐史的研究》(乐制篇,梁在平、黄志炯译),台湾中华书局,1973年,489-492页。秦序先生也认为:“高宗以后直至五代数百年间,九、十部乐仍然存在和搬演。”参见《唐九、十部乐于二部伎之关系》,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3(4),56页。
    ② [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二九《音乐二》,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730页。
    ① 据岸边成雄考证,即指太常梨园别教院,参见《唐代音乐史的研究》(乐制篇,梁在平、黄志炯译),台湾中华书局,1973年,351页。
    ② [明]陶宗仪:《说郛》卷一百,北京,中国书店,1986年,188页。
    ③ [宋]陈旸:《乐书》卷一八八“俗部乐”,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三十五册,43页。
    ④ [日]岸边成雄:《唐代音乐史的研究》(乐制篇,梁在平、黄志炯译),台湾中华书局,1973年,235页。
    ⑤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七○《后梁纪》,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2535页。
    ①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卷五五《崔税传》,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418页。
    ② [宋]薛居正《旧五代史》卷三十《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284页。
    ③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卷三十《史弘肇传》,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220页。
    ④ [日]岸边成雄:《唐代音乐史的研究》(乐制篇,梁在平、黄志炯译),台湾中华书局,1973年.293页。
    ⑤ 关于梨园设立的具体时间,至今未有定论,此处从岸边“开元二年”(714)说。参见《唐代音乐史的研究》(乐制篇,梁在平、黄志炯译),台湾中华书局,1973年,334页:“梨园创设时问,当为开元二年。”:另外,今人孙晓辉亦持此说,参见《两唐书乐志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278页:“梨园,开元二年置于光化门北,掌教法曲。”
    ⑥ [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一九○下《王维传》,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3438页。
    ⑦ [宋]陈旸:《乐书》卷一八八“俗部乐”,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三十五册,43页。
    ① 孙晓辉:《两唐书乐志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263页。
    ② [唐]赵璘:《因话录》卷三《商部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87页。
    ③ [唐]李林甫:《唐六典》卷四《礼部》,参见《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五九五册,43页注文。
    ④ [唐]李林甫:《唐六典》卷十四《太常寺》,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三册,66-85页。
    ⑤ [唐]杜佑:《通典》卷二十五《职官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691-696页。
    ⑥ [宋]欧阳修:《新唐书》卷四八《百官三》,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816页。
    ⑦ 此处据任半塘:《教坊记笺订》,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195页:“据前一图,可知左右教坊均在宫禁之外,而接近边侧,承应出入甚便。”
    ① [日]岸边成雄:《唐代音乐史研究》(乐制篇),台湾中华书局,1973年,131页:“仗内散乐之‘仗内’两字,根据仗内教坊、仗内音声等实例推断,系指‘禁中’之意,故仗内散乐即禁中之散乐意思,实质上为普通之散乐。”
    ② [唐]李林甫等:《唐六典》卷五《尚书兵部》,参见《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五九五册,57页。
    ③ 康瑞军:《论唐末仗内教坊的实质及其他》(待刊稿)。
    ④ 此时的左右教坊,岸边成雄先生称之为“新内教坊”,但其处所并不在宫城或禁苑之内,故而本文存疑。参见岸边成雄《唐代音乐史的研究》(乐制篇),台湾中华书局,1973年,226页。另外,有关这一点还可参考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237页:“唐西京音乐机构分布情况示意图。”
    ⑤ [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二八《音乐一》,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702页。
    ⑥ [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二八《音乐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709页。
    ① 黎国韬:《古代乐官与古代戏剧》,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66页。
    ② [日]岸边成雄:《唐代音乐史的研究》(乐制篇,梁在平、黄志炯译),台湾中华书局,1973年,110页。
    ③ [宋]薛居正:《旧五代史》卷一四四《志六》,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1333页。
    ④ 有关唐宋太常、教坊四部乐的讨论,可参见黎国韬:《古代乐官与古代戏剧》,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0页:“四部乐简说”,或者张国强:《宋代教坊乐制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艺术研究院,2004年,26页:“四部乐考述”。
    ⑤ [日]岸边成雄:《唐代音乐史的研究》(乐制篇),(梁在平、黄志炯译),台湾中华书局,1973年,74页。
    ⑥ [唐]孙柴:《北里志》(外二种),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48页。
    ① [汉]班周:《汉书》卷二十二《礼乐志》,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889页。
    ②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五八《职官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525页。
    ③ [宋]徐度:《却扫编》(明·毛晋辑)卷下,汲古阁明刻本,28页。
    ④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五八《职官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526页。
    ① [宋]王溥:《唐会要》卷三四“杂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735页。
    ② [唐]杜佑:《通典》卷二十五《职官七》,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691-692页。
    ③ [后晋]刘昫《旧唐书》卷八《玄宗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131页。
    ① [宋]王溥:《五代会要》卷七,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89页。
    ② [朱]王溥:《五代会要》卷七,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89页。
    ③ [宋]王溥《唐会要》卷五十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633页。
    ④ [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二八《音乐一》,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710页。
    ⑤ [宋]王溥:《五代会要》卷四《册命》,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48页。
    ① [宋]王溥:《五代会要》卷五《受朝贺》,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65页。
    ② [日]岸边成雄:《唐代音乐史的研究》(乐制篇,梁在平、黄志炯译),台湾中华书局,1973年,292页。
    ③ [后晋]刘昫:《旧唐书》卷六二《李纲传》,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1605页:“谨案《周礼》,均工、乐胥,不得预于仕伍。”另据《通典》记载,均工、乐胥与司钟磬、司鼓、掌散乐等皆为低级乐官,参见杜佑《通典》卷三九《职官二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1069-1070页。
    ① [日]岸边成雄:《唐代音乐史的研究》(乐制篇,梁在平、黄志炯译),台湾,中华书局,293页。
    ① [元]脱脱:《宋史》卷一二六《乐一》,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1982页。
    ② [宋]欧阳修:《太常因革礼》卷十七《乐一》,《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八二一册,413页。
    ③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二之一七,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第三册,2868页。
    ④ 太乐、鼓吹局即隋唐以来之太乐、鼓吹署。北宋英宗时,为避英宗李曙讳而改“署”为“局”。后代文献在撰述时,往往通称宋代乐署为局。有关这一点,可参见《文献通考·职官九》。
    ⑤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四七《乐二十》,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1290页。
    ⑥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四“大乐局乐色名件”,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576页。
    ① [元]脱脱:《宋史》卷一六四《职官四》,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2602页。
    ②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五十五《职官九》,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499页。
    ③ [后晋]刘昫:《旧唐书》卷四四《职官三》,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1278页:“太乐署令一人,从七品下。丞一人,从八品下。……鼓吹署:令一人,从七品下。丞三人,从八品下。”
    ④ 邓广铭:《中国历史大辞典·宋史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年,113页:“宋暂代某官职务而非正官,经正式任命后,再据寄禄官品确定其行、守、试等。”即权某官为未经正式任命的临时职官。
    ⑤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二九,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五册,3056页。
    ⑥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五十五《职官九》,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499页。
    ⑦ 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总论”第46页及正文第647页。
    ⑧ [宋]王应麟:《玉海》卷一二四“宋朝列寺”,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7年,三册,2315页。
    ①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二之一八,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第三册,2869页。
    ②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二之二四,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第三册,2872页。
    ③ [元]脱脱:《宋史》卷一六四《职官四》,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2602页。
    ① [元]脱脱:《宋史》卷一六二《职官二》,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2549页。
    ② 王福利:《辽金元三史乐志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63-64页。
    ③ 此处以下,至“八月”以前,似为原文按语。今人陈智超在《解开<宋会要>之谜》一书第175页“乐类目录”备注中有:《大典》以《宋史·乐志》为正文,《宋会要》作注文。但在该书第204页“职官类目录”“宣徽院”条后却无类似说明。以本文作者看来,此处所引史料,也很有可能是《宋会要》和《宋史》正文与注文的混抄。《解开<宋会要>之谜》,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
    ④ [宋]徐度:《却扫编》(明·毛晋辑)卷下,汲古阁明刻本,28页。
    ⑤ 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总论”33页。
    ⑥ [元]脱脱:《宋史》卷一六二《职宫二》,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2549页:“祖宗设此官,礼均二府,以待勋旧,未尝带以致仕。”
    ①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五八《职官一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526页。
    ② [日]岸边成雄:《唐代音乐史的研究》(乐制篇,梁在平、黄志炯译),台湾中华书局,1973年,291页。
    ③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二之二八,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第三册,2874页。
    ④ [宋]赵昇:《朝野类要》卷一,参见《影印文渊阁四库伞书》,八五四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107页。
    ⑤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外四种)卷二“朱雀门外街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13页。
    ⑥ [日]岸边成雄:《唐代音乐史的研究》(乐制篇,梁在平、黄志炯译),台湾中华书局,1973年,92页。
    ⑦ 黎国韬:《古代乐官与古代戏剧》,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5页。
    ⑧ [元]脱脱:《宋史》卷一四二《乐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2239页。
    ① [元]脱脱:《宋史》卷一四二《乐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2246页。
    ②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二之二八,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第三册,2874页。
    ③ 参见本章第一节有关讨论。另参见《唐会要》卷六十七“伎术官”,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399页:神功元年十月三日(武后)敕:自今已后,本色出身,解天文者,进官不得过太史令;音乐者,不得过太乐、鼓吹署令。
    ④ [元]脱脱:《宋史》卷一六四《职官四》,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2603页。
    ⑤ [元]脱脱:《宋史》卷一四二《乐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2245页。
    ①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二之三○,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第三册,2875页。
    ② [日]岸边成雄:《唐代音乐史的研究》(乐制篇,梁在平、黄志炯译),台湾中华书局,1973年,340页。
    ③ 黎国韬:《古代乐官与古代戏剧》,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9页。
    ④ 黎国韬:《古代乐官与古代戏剧》,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4页。
    ⑤ [宋]欧阳修:《新唐书》卷二二《礼乐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316页:“文宗好雅乐,诏太常卿冯定采开元雅乐制《云韶法曲》及《霓裳羽衣舞曲》。《云韶乐》有玉磐四虞,琴、瑟、筑、箫、篪、钥、跋膝、笙、竽皆一,登歌四人,分立堂上下,童子五人,绣衣执金莲花以导,舞者三百人,阶下设锦筵,遇内宴乃奏。谓大臣曰:‘笙磬同音,沈吟忘味,小幽为乐至于斯也。’自是臣下功高者,辄赐之。乐成,改法曲为仙韶曲。”
    ⑥ 黎国韬:《古代乐官与古代戏剧》,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4页。
    ① 参见《教坊记》中所载大曲名,颇有类似;[唐]崔令钦:《教坊记》(外四种),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3—6页。
    ② 张国强:《宋代教坊乐制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认为,云韶部不能成为宋教坊四部乐之一,而对于杨荫浏先生的“大曲说”持肯定态度。中国艺术研究院,2004年,30-34页
    ③ 杨先生在该书中根据《宋史·乐十七》所载十七调四十大曲名认为,宋代教坊第一部应为大曲部。参见《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415页。
    ④ [宋]陈旸:《乐书》卷一八八“云韶乐”,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三十五册,44页。
    ⑤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二之三一,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第三册,2875页。此外,关于主乐内品的人数,马端临《文献通考·乐十九》的记载有所不同:“有主乐内品八十人,……傀儡八人。”考虑到《文献通考》为元人所作。较宋人撰著之《乐书》与《宋会要》晚出,因此,八十人之数当误。
    ⑥ [元]脱脱:《宋史》卷一七一《职官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2760页:“入内内侍省供奉官,四石;……高班黄门、入内内品、管勾奉辇祗应、入辇祗应,二石:……云韶部内品,一石(原注:已上并给丹粮,惟云韶内品给细色)。”
    ⑦ [宋]欧阳修:《新唐书》卷四八《百官三》,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816页:“武德后,置内教坊于禁中。武后如意元年。改曰云韶府,以中官为使。”
    ① 今人龚延明亦持此说,参见《宋代官制辞典》,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54页。
    ② [清]嵇璜:《续通志》卷一二九《乐略三》,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一册,4035页。
    ③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420页。
    ④ 另参见陈旸《乐书》卷一八八“东西班乐”,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三十五册,50页:“诸营军皆有乐工,率五百人得乐工五十员。”即占军队总数的十分之一。
    ① [元]脱脱:《宋史》卷一八七《兵一》,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3064-3069页。
    ② 其中甚至包括有杂剧。如《乐书》所云:“圣朝戏乐……云韶部杂剧员二十四,钧容直杂剧员四十,亦一时之制也。”参见陈旸:《乐书》卷一八六“剧戏”,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三十五册,27页。
    ③ 黎国韬:《古代乐官与古代戏剧》,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80页:“东西班乐是一个小型乐队。……就所用乐器而言,它的规模甚小。”
    ① 张丽:《宋代乐队编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南大学,2001年。28页。
    ②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406页。
    ③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六九“皇祐二年十一月乙酉”,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4063页。
    ④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六九“皇祐二年闰十一月丁巳”,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4065-4066页。
    ① [元]脱脱:《宋史》卷一二七《乐二》,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2001页。
    ② 龚延明亦大致持以上二点看法,参见《宋代官制辞典》,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277页。
    ③ 邓广铭:《中国历史大辞典·宋史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年,293页。
    ④ 据陈垣:《二十史朔闰表》推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126页。
    ⑤ 此处,作者又将第一则史料的时间误植为“闰十一月”,参见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277页。
    ⑥ [宋]王溥:《唐会要》卷二十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564页。
    ⑦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三四《乐七》.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1191页。
    ① 从上述《续资治通鉴长编》及《宋史·乐二》史料的上下文来看,此处的“局”与“所”应取同义。
    ② [元]脱脱:《宋史》卷一六一二《职官四》,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2604页。
    ① [元]脱脱:《宋史》卷一六四《职官四》,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2602页。
    ②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五五《职官九》,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499页。
    ③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四六《乐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1285页。
    ① [元]脱脱:《宋史》卷一六四《职官四》,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2604页。
    ② [元]脱脱:《宋史》卷一二九《乐四》,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2042页。
    ③ [元]脱脱:《宋史》卷一二九《乐四》,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2042页。
    ④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二之三○,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第三册,2876页。
    ⑤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全译》(姜汉椿译注),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原序第17页。
    ①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二九,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10376-10377页。
    ② [清]嵇璜:《续通典》卷六十五《礼二十一》,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1517-1518页。
    ③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五“京瓦伎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32页。
    ④ [日]岸边成雄:《唐代音乐史的研究》(乐制篇,梁在平、黄志炯译),台湾中华书局,1973年,298页。
    ⑤ 张丽:《宋代乐队编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南大学,2001年,24页。
    ① 项阳:《轮值轮训制——中国传统音乐主脉传承之所在》,中国音乐学,2001(2),15—16页。
    ② 王菲菲《论南宋音乐文化的世俗化特征及其历史定位——以都城临安为个案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上海音乐学院,2006年,45页。
    ③ [元]脱脱:《宋史》卷一二九《乐四》,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2042页。
    ④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二之二七,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第三册,2872页。
    ⑤ [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二十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上册,189页。
    ⑥ [宋]张知甫:《张氏可书》,参见《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一○三八册,709页。
    ⑦ [清]嵇璜:《续通典》卷八五《乐一》,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1649页。
    ⑧ [清]张玉书:《佩文韵府》卷九十一之三“废诸局”,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三册,3525页。
    ① [元]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卷十“教乐所”,参见《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四九○册,109页。
    ② [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84页。
    ③ [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三“皇太后圣节”,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136页。
    ④ [宋]赵昇:《朝野类要》卷一“教坊”,参见《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八五四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107页。
    ⑤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四《乾道不置教坊》,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577页。
    ⑥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四六《乐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1285页。
    ① [元]脱脱:《宋史》卷一二九《乐四》,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2025页。
    ②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二之二五,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第三册,2872页。
    ③ 邓广铭:《中国历史人辞典·宋史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年,9页。
    ④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五五《职官考九》,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499页。
    ⑤ [元]马端临:《义献通考》卷一四六《乐考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1285页。
    ①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二之二六,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第三册,2873页。
    ②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四十九,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六年,第九册,2398页。
    ③ 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272页。
    ①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二之二七。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第三册,2873页。
    ②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四六《乐考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1285页。
    ③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二之三一,中华书局,1957年,第三册,2875页。
    ④ [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十“妓乐”,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301页。
    ⑤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四六《乐考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1285页。
    ⑥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四六《乐考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1285页。
    ① [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84页。
    ② 王昆吾:《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377页。
    ③ [宋]吴自牧:《梦粱录》(外四种)卷二十“妓乐”,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302页。
    ④ [日]岸边成雄:《唐代音乐史的研究》(乐制篇,梁在平、黄志炯译),1973年,311页。
    ⑤ [宋]周密:《武林旧事》(外四种)卷叫“乾淳教坊乐部”,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367页。
    ⑥ [元]潜说友:《咸淳临安志》教乐所(原注:在东华门外。乐器库在吴山天明宫侧),参见《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四九○册,109页。
    ①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礼八之九“朝会”条,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第一册,522页。
    ② [元]脱脱:《宋史》卷一四二《乐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2248页。
    ③ 上述史料中所载“钧容直贴差”,当系钧容直正员乐人之外的候补名额。关于这一点,可参照岸边成雄对五代及宋初教坊“贴部”的解释。原文见《唐代音乐史的研究》,台湾中华书局,1973年,303页:“贴部人数较多,似系四部以外候补之意,……‘贴部’二字,当含有补充之意。”
    ④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二七,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六年,第八册,2064页。
    ①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二之三二,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第三册,2876页。
    ② [元]脱脱:《宋史》卷一四二《乐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2247页。
    ③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九,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六年,第九册,2398页。
    ① [明]宋濂:《元史》卷八十八《百官四》,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1473页。
    ② [明]宋濂:《元史》卷八十八《百官四》,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1474页。
    ③ [明]宋濂:《元史》卷八十五《百官一》,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1422页。
    ① [明]宋濂:《元史》卷八十五《百官一》,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1423页。
    ②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典章制度·元·达鲁花赤》,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部出版社,1992年,131页。
    ③ 陶慕宁:《明教坊演剧考》,南开学报,1999(6),106页。
    ④ 黎国韬:《古代乐官与古代戏剧》,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89页。
    ① [清]张廷玉:《明史》卷七十四《职官三》,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1197页。
    ② [清]张廷玉:《明史》卷七十四《职官三》,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1212-1214页。
    ③ 黎国韬:《古代乐官与古代戏剧》,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91页。
    ④ [清]张廷玉:《明史》卷七十四《职官三》,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1212页。
    ⑤ [清]赵尔巽:《清史稿》卷九十四《乐一》,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一册,751页。
    ① [清]赵尔巽:《清史稿》卷一一四《职官一》,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一册,883页。
    ② [清]黄本骥:《历代职官表》,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43页。
    ① 项阳:《轮值轮训制——中国传统音乐主脉传承之所在》,中国音乐学,2001(2),11页。
    ② 乔健、刘贯文、李天生:《乐户:田野调查与历史追踪》,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108页:“乐户制度的出现,……先兆当在奴隶制度的产生。……‘工乐杂户’的贱籍制度与奴隶贱籍一脉相承。”
    ③ 项阳:《山两乐户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1页:“作为罪罚之人的亲属入籍,并以制度的形式确立下来的乐户,史籍的记载(却)是从北魏时期始。”
    ④ [唐]魏徵:《隋书》卷六十七《裴蕴传》,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1059页“蕴揣知帝意,奏括天下周、齐、梁、陈乐家子弟,皆为乐户。其六品以下,至于民庶,有善音乐及倡优百戏者,皆直太常。”
    ⑤ 项阳:《山西乐户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13页。
    ⑥ 项阳:《山西乐户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38页:“宋代承继了唐代的乐籍制度,……只是政策相对宽松,……宋代(的乐籍制度)属于最为宽松者,以致给人宋代乐籍非贱民的印象。”
    ① 邓之诚:《骨董琐记》卷四“宋官妓营妓”(邓珂点校,赵丕杰整理点校),北京出版社,1996年,122页。
    ② [元]脱脱:《宋史》卷一四二《乐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2239页。
    ③ [元]脱脱:《宋史·太祖本纪一、二、三》及《太宗本纪一》,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1-43页。
    ④ 邓之诚:《骨董琐记》卷四“宋官妓营妓”(邓珂点校,赵丕杰整理点校),北京出版社,1996年,122页。
    ⑤ [明]黄训:《名臣经济录》卷二十七《礼部》,上海人民出版社、香港迪志文化出版社有限公司,1999年:史部·诏令奏议类。
    ⑥ 修君、鉴今:《中国乐妓史》,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216—224页。
    ① 项阳:《论制度与传统音乐文化的关系——兼论中国古代音乐史的研究》,音乐研究,2004(1),26页。
    ② 史新民:《乐户·乐班——<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继承·湖北卷>编辑札记》,黄钟,2005(1),24页。
    ③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全译》(姜汉椿译注),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17页。
    ④ 高世瑜:《唐代的官妓》,史学月刊,1987(5),27页。
    ① [清]徐鱿:《词苑丛谈》卷八《纪事三》,参见《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一四九四册,693页。
    ② [元]脱脱:《宋史》卷二百五十《石守信传》,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7286页。
    ③ 刘水云:《明清家乐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绪论”,7页。
    ④ 项阳:《山西乐户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15—17页。
    ⑤ [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二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下册,1657页。
    ⑥ [宋]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七“笙炭”,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310页。
    ⑦ [宋]张邦基:《墨庄漫录》卷三,参见苏轼《东坡志林》(附墨庄漫录等四种),北京,京华出版社,2000年,534页。
    ⑧ [元]脱脱:《宋史》卷~二六《乐一》,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1983页:“五代以来,乐工未具,是岁秋,行郊享之礼,诏选开封府乐工八百三十人,权隶太常习鼓吹。”
    ① [宋]陈砀:《乐书》卷一八八,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三十五册,47-50页:“圣朝太平兴国五年,诏籍军中之善乐者,号引龙直,……诸营军皆有乐工,率五百人得乐工五十员。”
    ②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百四十七《乐考二十》,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1291页。
    ③ [元]脱脱:《宋史》卷一百八十七《兵一》,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3066页:“至道之籍,总六十六万六千,而禁军马步三十五万八千。”
    ④ 赵维平:《中国古代音乐文化东流日本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69页。
    ① [唐]李林甫;《唐六典》卷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86-92页。
    ② [清]李渔:《闲情偶寄·声容部·习技第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71-179页。
    ① [元]脱脱:《宋史》卷一二六《乐一》,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1986-1987页。
    ② [宋]王应麟:《玉海》卷一○五“景德乐纂”,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7年,三册,1925页。
    ③ 项阳:《轮值轮训制——中国传统音乐主脉传承之所在》,中国音乐学.2001(2),14页。
    ④ [元]脱脱:《宋史》卷一四二《乐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2245-2246页。
    ① [元]脱脱:《宋史》卷一四二《乐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2246页。
    ② [元]脱脱:《宋史》卷一四二《乐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2247页。
    ① [元]脱脱:《宋史》卷一四二《乐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2247页。
    ②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外四种)卷五“京瓦伎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32页。
    ③ [元]脱脱:《宋史》卷一四二《乐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2247页。
    ④ [元]脱脱:《宋史》卷一四二《乐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2248页。
    ① 乔健等:《乐户:田野调查与历史追踪》,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112页。
    ② [宋]吴自牧:《梦粱录》(外四种)卷三“皇太后圣节”,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136页。
    ③ [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86页。
    ④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九“宰执亲王宗室百官入内上寿”,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59页。
    ⑤ [宋]程大昌:《演繁露》卷六“乐营将弟子”:“开元二年,……又选乐工数百人,自救法曲于棃园,谓之‘皇帝菜园弟子’。至今谓优女为‘弟子’,命伶魁为‘乐营将’者,此其始也。”参见[宋]苏轼:《东坡志林》(附《演繁录》等四种,韩放主校点),北京,京华出版社,2000年,324页。
    ⑥ [宋]阮阅:《诗话总龟》后集卷三十三《乐府门》,参见《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一四七八册,822页。
    ⑦ [朱]洪迈:《夷坚志·乙志》卷一八,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98页。
    ① [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一《委巷从谈》,卜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316页。
    ② 张发颖:《中国家乐戏班》,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年,3页:“王公贵人、仕宦豪门,私家蓄养的为其一人一家服务的歌舞伎人,多为女性,她们以丝竹声色为主人服务。这我们可称为‘私乐’,‘私人家乐’,人们惯称之为‘家乐’、‘家伎’、‘女乐’。”刘水云《明清家乐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绪论第1页:“家乐是指由私人蓄养的以满足家庭娱乐为主旨的家庭戏乐组织以及这种特殊的戏乐组织所从事的一切文化娱乐活动。”
    ③ [朱]金盈之:《新编醉翁谈录·平康巷陌记》卷之七“平康总序”,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31页。
    ④ [清]潘永因:《宋稗类钞》卷三十一《工艺第五十二》,参见《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一○三四册,677页。
    ① [宋]赵令畴:《侯鲭录》卷八,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199页。
    ② 曹明升:《宋代歌妓略论》,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5(1),24页。
    ③ 高世瑜:《唐代的官妓》,史学月刊,1987(5),27页。
    ④ [宋]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七“笙炭”,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310页。
    ⑤ [宋]李廌:《师友谈记》,上海人民出版社、香港迪志香港迪志文化出版社有限公司,1999年:子部·杂家类。
    ① [元]陆友仁:《研北杂志》,上海人民出版社、香港迪志香港迪志文化出版社有限公司,1999年:子部·杂家类。
    ① 项阳:《山西乐户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16页。
    ① [元]脱脱:《宋史》卷一二六《乐一》,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1982-1983页。
    ② [宋]陈旸:《乐书》卷一八八“教坊乐”,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三十五册,49-50页。
    ① 关于宋初教坊四部的构成,历来杨荫浏、岸边成雄、王小盾等学者均有不同意见,本文据《宋史·乐十七》等史料上下文及对今人黎国韬、张国强、张丽等最近成果的研读,仍采用杨先生“大曲部、法曲部、龟兹部、鼓笛部”的说法。
    ②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四六《乐考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1285页。
    ③ 张国强:《宋代教坊乐制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艺术研究院,2004年,37页:“至晚在仁宗嘉祐二年,教坊四部既已四部合一。”
    ④ [宋]欧阳修:《新唐书》卷四八《百官三》.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816页。
    ⑤ 项阳:《山西乐户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17页。
    ⑥ [宋]刘攽:《中山诗话》,参见《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一四七八册,276页。
    ① [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8页。
    ② [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十“妓乐”,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302页。
    ③ [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二“元夕”,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342页。
    ④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375页。
    ① 李占鹏:《论古优的社会角色及心理征象》,西北师大学报,2003(1),40页。
    ② [宋]蔡絛:《铁围山从谈》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59页。
    ③ 邓广铭:《中国历史人辞典·宋史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年,469页。
    ④ 任二北:《优语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310页。
    ① [清]张廷玉:《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一十九《散乐百戏》,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年,二册,3867页。
    ② 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上),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222页。
    ③ 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上),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自序二第8页。
    ① [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一,上海书店,1990年,24页。
    ② [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84-85页。
    ③ [元]陶宗仪:《说郛》卷五十下“续闻见近录”,北京,中国书店,1981年,230页。
    ④ [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17页。
    ⑤ [宋]张侃:《张氏拙轩集》卷五,参见《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一一八一册,429页。
    ⑥ 任二北:《优语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110页。
    ⑦ [宋]彭乘:《续墨客挥犀》(外二种)卷五“别开河道”,北京,中华书局, 2002年版。
    ① 《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下)卷三二,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1958页。
    ② 赵晓涛、刘尊明:《‘教坊丁大使’考释》,学术研究,2002(9),143页。
    ③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外四种)卷二“东角楼街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15页。
    ④ 乔健:《底边社会——一个对中国社会研究的新概念》,西北民族研究,2002(1),28页。
    ① 项阳:《轮值轮训制——中国传统音乐主脉传承之所在》,中国音乐学,2001(2),11-20页。
    ① 唐任伍:《论唐代的和籴和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5(5),59页。
    ② 孔颖达:《左传正义》解释昭公十六年(公元前527年)“强夺商人”句说:“上称买诸贾人,则是和买。参见[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一,参见《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八五(?)册,509页。
    ③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出版社,1992年,360页。
    ④ [后晋]刘昫:《旧唐书》卷网《高宗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50页。
    ⑤ [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九《玄宗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152页。
    ⑥ 唐任伍:《论庸代的和籴和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5(5),60页。
    ⑦ [宋]欧阳修:《新唐书》卷一百四十九“赞”,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3760页。
    ⑧ [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一百三十五《裴延龄传》,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2531页。
    ①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九六(上海师范大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9666页。
    ② [清]张玉书:《佩文韵府》(二)卷六十六之七“雇”条,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2547页。
    ③ 鉴于和雇的称谓稳定地应用于唐宋以后各朝各代劳务交易活动的始终,故而在本文中,以和庭一词来代表上述所有近似表述的内涵。
    ④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秋社”,《东京梦华录》(外四种,周峰点校),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56页。
    ① [宋]周密:《武林旧事》卷四《乾淳教坊乐部》,《东京梦华录》(外四种,周峰点校),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372页。
    ② [宋]赵昇:《朝野类要》卷一“教坊”,参见《影印义渊阁四库全书》,八五四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107页。
    ① [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七“德寿宫起居注”,《东京梦华录》(外四种,周峰点校),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424页。
    ② 项阳:《山西乐户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16页。
    ③ 图片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史图鉴》,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年,105页。
    ① [唐]魏徵:《隋书》卷六十七《裴蕴传》,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1059页。
    ② 宋昌斌:《编户齐民——户籍与赋役》,长春出版社,2004年,86页。
    ③ [清]厉鹗:《宋诗纪事》卷七十二《吴民女》,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三册第1788页。
    ④ [清]潘永因:《宋稗类钞》卷三十一,参见《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一○三四册,677页。
    ⑤ [加]卜正民(Timothy Brook):《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方骏、王秀丽、罗天佑译,方骏校),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4页。
    ① [元]脱脱:《宋史》卷一百五十三《舆服志五·士庶人服》,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2391页。
    ②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方域十三之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第八册,7535页。
    ③ [法]谢和耐(Jacques Gernet):《中国社会史》(耿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258页。
    ④ [宋]赵昇:《朝野类要》卷一“教坊”, 参见《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八五四册,107页。
    ⑤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部出版社,1992年,51页。
    ⑥ 孙逊主编《会瓶梅鉴赏辞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5年,135页。
    ⑦ [元]脱脱:《宋史》卷一四二《乐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2237页。
    ① [元]脱脱:《宋史》卷一四二《乐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2246页。
    ② 转引自吴晟《宋元民间戏班说略》,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03(1),25页。
    ③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二(张国星点校),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134页。
    ④ [宋]周密:《武林旧事》卷六“酒楼”,《东京梦华录》(外四种,周峰点校),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407页。
    ⑤ [清]厉鹗:《宋诗纪事》卷七十二《吴民女》,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三册第1788页。
    ⑥ [宋]周密:《武林旧事》(外四种)卷三“西湖游幸”,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351页。
    ⑦ 吴晟:《宋元民间戏班说略》,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03(1),26页。
    ⑧ [宋]周密:《武林旧事》卷四“乾淳教坊乐部”,《东京梦华录》(外四种,周峰点校),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368、373页。
    ① 项阳:《山西乐户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4页。
    ② 黄现瑶著:《唐代社会概略》,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年,11页。
    ③ [宋]费衮:《梁溪漫志》卷九《官户杂户》(骆守中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年,279页。
    ④ [宋]程颢、程颐:《二程文集》卷十三(张伯行辑),正谊堂藏版,清康熙47年(1708年)版,第三册第74页。
    ⑤ [宋]赵昇:《朝野类要》卷一“教坊”,参见《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八五四册,107页。
    ⑥ [宋]周密:《武林旧事》(外四种)卷六“诸市”,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406页。
    ① 转引自吴晟《简析宋元民间戏剧观众的主要构成》,戏曲艺术,2004(1),48页。
    ② [宋]无名氏:《宦门子弟错立身》第五出,钱南扬:《<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232页。
    ③ 傅谨:《草根的力量——台州戏班的田野调查与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89页:“官方和社会对戏班的负面评价,必然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并且体现在民间戏班的演职员的自我评价之中。假如从民间戏班普遍演出的‘路头戏’这个角度看,民间戏班的演职员们自身普遍认为路头戏是一种比较粗糙的形式,在与外界言及时,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某种程度上的自卑感。在提及他们的主要演出形式时——路头戏时,也总是认为不如剧本戏,尤其时小如剧本戏那样规范。在他们看来,观众开始渐渐喜欢剧本戏,正反过来说叫他们以前所习惯于表演的路头戏是低水平的、低层次的戏剧”。
    ① [宋]周密:《武林旧事》(外四种)卷四“乾淳教坊乐部”,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367-373页。
    ① [宋]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 《东京梦华录》(外四种),周峰点校,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第84页。
    ② 张丽:《宋代教坊乐队的沿革及其历史文化特征》,音乐研究,2002(1)70页。
    ① [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十“百戏伎艺”,《东京梦华录》(外四种,周峰点校),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304页。
    ②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下册(乙集)卷四“乾道不置教坊”条(徐规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577页。
    ③ 张国强:《宋代教坊乐制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艺术研究院,2004年,24页。
    ④ 韩启超:《宋代宫廷燕乐盏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南大学,2004年,38页。
    ⑤ [宋]赵昇:《朝野类要》卷一“教坊”,参见《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八五四册,107页。
    ⑥ 黄翔鹏:《传统是一条河流》,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年,120页。
    ① 项阳:《轮值轮训制——中国传统音乐主脉传承之所在》,中国音乐学,2001(2)19页。
    ② 张振涛:《京畿‘音乐会’的乐社性质及组织结构》,黄钟,2002(1),50页。
    ③ 景蔚岗:《吹打乐述略》:“追本溯源,鼓乐以雇佣性、礼仪性和程式性为基本特征。”参见《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山西卷》上册,《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山西卷》编辑委员会编,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0年,871页。
    ① 《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2148页。
    ② 张振涛:《国家礼乐制度与民间仪式音乐》,中国音乐学,2002(3),89页。
    ③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406页:“(宋代)宫廷的音乐活动,主要在雅乐、鼓吹乐和宴乐三个方面。”本文按,关于宫廷宴飨、娱乐活动中所采用的音乐,究竟为“燕”乐,还是“宴”乐,杨荫浏先生该章的题名为“燕乐”,正文则采用如上的“宴”乐,似取其同义。宋代文献如陈肠《乐书》中,所谓“燕乐”或“宴乐”,甚至“讌乐”,也往往足异名同义,互相通用。因此,此处亦不加过细的区分,一般情况下,都采用“燕乐”一词来指代上述含义。
    ① 扬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397-401页。
    ② 汪洋;《宋代五礼仪式音乐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南大学,2005年,“前言”。
    ③ 汪洋:《宋代五礼仪式音乐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南大学,2005年,51页。
    ① [元]脱脱:《宋史》卷一一六《礼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1847页。
    ② 孙晓辉:《两唐书乐志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93页。
    ③ [宋]欧阳修:《太常因革礼》卷十七《乐一》,参见《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八二一册,413页。
    ① [宋]王应麟:《玉海》卷七“乾德拱宸管”,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7年,138-139页。
    ② [元]脱脱:《宋史》卷一二六《乐一》,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1983页。
    ③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87年,二卷,930页:注3:“帝王的住处”,注5:“王位、帝王的代称。”
    ④ [宋]陈旸:《乐书》卷一百十四“圣朝乐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二十一册,40-41页。
    ①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396页。
    ② 张丽《宋代乐队编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南大学,2001年,6页。
    ③ [宋]欧阳修:《太常因革礼》卷十七《乐一》,参见《续修四库伞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八二一册,413页。
    ④ [元]脱脱:《宋史》卷九八《礼一》,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1632页。
    ① 汪洋:《宋代五礼仪式音乐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南大学,2005年,55页。
    ② [元]脱脱:《宋史》卷九八《礼一》,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1627页。
    ①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396-397页。
    ② 冯文慈:《雅乐新论:转向唯物史观路途中的迷失——杨荫浏著<中国古代音乐史稿>择评之二》,参见《中国音乐史学的回顾与反思——冯文慈音乐文集》,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246页。
    ③ [元]脱脱:《宋史》卷一二九《乐四》,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2029-2030页。
    ① 钱穆:《国史大纲》(下),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557页。
    ② 钱穆:《国史大纲》(下),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560页。
    ③ 张载:《张子全书》卷二,参见《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六九七册,111页。
    ④ 《尚书·舜典》,参见《十三经注疏》(上),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131页。
    ⑤ 《论语·阳货》,参见《十三经注疏》(下),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2525页。
    ⑥ [元]脱脱:《宋史》卷一二八《乐三》,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2011-2012页。
    ⑦ 李方元:《<宋史·乐忠>研究》,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315页:“杨杰将北宋中期宫廷雅乐的问题归纳为七个方面……这七个方面涉及到雅乐的声、器、乐、律、舞各个部分,也就足说雅乐实践中的七个问题,应该说是极具代表性的。”
    ① 李方元:《<宋史·乐志>研究》,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303页。
    ② 李方元:《<宋史·乐志>研究》,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345页。
    ① 张振涛:《走进西部,体验仪式》,参见曹本冶主编《中国传统民间仪式音乐研究·西北卷》“绪论”部分,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48页。
    ② 张振涛:《国家礼乐制度与民间仪式音乐》,中国音乐学,2002(3),82页。
    ③ 曹本冶:《思想~行为:仪式中音声的研究》,音乐艺术,2006(3),91页。
    ① 《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上),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800页。
    ②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38页。
    ③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参见《观掌集林》卷十“史林二”,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上册,475页。
    ① [唐]杜佑:《通典》卷一四六《乐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3730页。
    ② [元]脱脱:《宋史》卷一一三《礼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1808页。
    ③ 任半塘:《唐戏弄》(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193页。
    ④ [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一《圣节》,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327-328页。
    ① [元]脱脱:《宋史》卷三五二《曹辅传》,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8858页。
    ② 韩启超:《宋代宫廷燕乐盏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南大学,2004年,5页。
    ① [唐]魏微:《隋书》卷一三《音乐一》,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206页。
    ① [元]脱脱:《宋史》卷一四二《乐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2239页。
    ①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外四种)卷九“宰执亲王宗室百官入内上寿”,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59—61页。
    ②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礼四五之一二,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第二册,1453页。
    ③ [宋]陈砀:《乐书》卷一九九,陈旸于绍圣年间(1094—1098)取得科举功名,据《叫库提要》记载,《乐书》为建中靖国时(1101)所进,又据《宋史》卷一二八《乐三》,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2022页。:“(崇宁)二年(1103)九月,礼部员外郎陈旸撰《乐书》二百卷,命礼部尚书何执中看详,以谓暭定音律,以正中声,愿送讲议司,令知音律者参验行之”,据此,该书至迟于1103年撰毕。另据今人苗建华根据乐书卷一七二徽宗时庙室乐舞内容的考证,推断陈旸完成《乐书》撰与的时间在元符三年(1100)秋冬之际,亦可备为一说。所以,保守地推测,本文此处所引燕乐活动程式的施用,大约发生在1094—1100年间。苗建华文参见《陈旸<乐书>成书年代考》,音乐研究,1992(3),66-67页。
    ① 韩启超:《宋代宫廷燕乐盏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南大学,2004年,13页。
    ② 韩启超:《宋代宫廷燕乐盏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南大学,2004年,10页。
    ① [元]脱脱:《宋史》卷一四二《乐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2240页。
    ②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乐五之三○,中华书局,1957年,第一册,347页。
    ① [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一“天基圣节排当乐次”,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327—328页。
    ② [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七“德寿宫起居沣”,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426页。
    ③ [宋]周密:《武林旧事》卷八“争后归谒家庙赐筵乐次”,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439—440页。
    ④ [宋]吴自牧:《梦粱录》(外叫种)卷三“皇太后圣节辛执亲王南班百官入内上寿赐宴”,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138—139页。
    ① [元]脱脱:《东京梦华录》(外四种),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182页。
    ② [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七十,史部二十六,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1898页。
    ① 曾美月:《唐代宴乐活动类型考》(硕士学位论文),河南大学,2004年,15页。
    ① 任半塘:《唐戏弄》(下):“戏礼与戏剧间之发展十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1237页。
    ② [美]伊沃·苏皮契奇(Ivo Supicic):《社会中的音乐:音乐社会学导论》(周耀群译),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年,144—145页。
    ① 张岩:《从部落文明到礼乐制度》,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403页。
    ② 王菲菲:《论南宋音乐文化的世俗化特征及其历史定位——以都城临安为个案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上海音乐学院,2006年,123页。
    ③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110-113页。
    ④ 韦禹锡:《道州鼓角楼记》中载有:“鼓、角……,始皇备于卤簿。”参见其意在于鼓、角乐器的使用,但若以鼓吹乐作为独立性质的乐种而论,尚缺乏旁证,故暂陈于此,俟考。
    ⑤ 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义化的研究》(上),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187页。
    ⑥ 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上),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213页。
    ①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舆服三之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第二册,1789页。
    ②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舆服三之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第四册,1790页。
    ① [元]脱脱:《宋史》卷一四○《乐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2205页。
    ② [宋]陈旸:《乐书》卷一百八十八“东西班乐”,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三十五册,50页。
    ③ 其中如黄麾仗、马队等其他卤簿仪仗,名目至少上百种,此处为扼要起见,仅标示其大致的类别及先后次序,重点仍在于考察卤簿鼓吹在整个仪仗队伍中的位置及内容。
    ① [元]脱脱:《宋史》卷一四七《仪卫五》,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2303页:“宋初,大驾用一万一千二百二十二人。”
    ② [元]脱脱:《宋史》卷一四○《乐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2208页。
    ③ [元]脱脱:《宋史》卷一四○《乐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2207页。
    ① [元]脱脱:《宋史》卷一四○《乐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2207页。
    ① [元]脱脱:《宋史》一四七《仪卫五》,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2303页:绍兴卤簿。宋初,大驾用一万一千二百二十二人。宣和,增用二万六十一人。建炎初,裁定一千三百三十五人。绍兴初,用宋初之数,十六年以后,遂用一万五千五十人:明堂三分省一,用一万一十五人,孝宗用六千八进八十九人,明堂用三干三百十九人。以后,并用孝宗之数。
    ②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舆服三之二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第二册,1793页。
    ① 杨孟衡:《上党古赛仪典考》,参见《2006山西长治赛社与乐户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2007年,……页。
    ② 寒声:《<迎神赛社祭祀文范及供盏曲目>注释》,参见《中华戏曲》第十一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1页。
    ③ 李天生:《<唐乐星图>校注》,戏友,1990(增刊),“唐乐星图专号”,3页。
    ④ 李天生:《<唐乐星图>校注》,戏友,1990(增刊),“唐乐星图专号”,11页。
    ⑤ 麻国钧:《供盏仪式考略》,参见《2006山西长治赛社与乐户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待刊稿)。
    ① [明]弘治敕撰:《明会典》卷七十《礼部二十九·宴礼·大宴仪一》,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9,530页。
    ① 麻国钧:《供盏仪式考略》,参见《2006山西长治赛社与乐户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待刊稿)。
    ② 李天生:《<唐乐星图>校注》,戏友,1990(增刊),“唐乐星图专号”,13页。
    ③ 据寒声先生考证,宋代宫廷队戏是由队舞演变的。此处的“队戏”,是由村社“社火”中的舞队演变的。 因此,本文认为,此处《唐乐星图》中的“行队”,与宋宫廷燕乐中的队舞表演,也有密切的联系,甚至极有可能具有直接的继承关系。参见《上党傩文化与祭祀戏剧》,参见“2006山西长治赛社与乐户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学术委员会编辑组,《魅力长治——赛社与乐户文化手册》,山西,2006年,75页。
    ① 李天生:《<唐乐星图>校注》,戏友,1990(增刊),“唐乐星图专号,14页。
    ② [明]徐渭:《南词叙录注释》(李复波、熊澄宇注释),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91页。
    ③ [元]脱脱:《宋史》卷一四二《乐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2238-2239页。
    ① 寒声:《<迎神赛社祭祀文范及供盏曲目>注释》,参见《中华戏曲》第十一,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39页:“《天净三台》:疑为《天净沙》与《三台(舞)》之集曲。”
    ① 车文明:《20世纪戏曲文物的发现与曲学研究》,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101页。
    ② 王馗:《“2006山西长治赛社与乐户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中国傩文化网(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主办)http://www.nuoxi.com/display.asp?cate=&id=481”(访问于2007年2月16日)
    ③ 王亮:《晋东南明清迎神赛社祭仪及其音乐戏剧》,黄钟,2003(3),49页。
    ④ 麻国钧:《供盏仪式考略》,参见《2006山西长治赛社与乐户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待刊稿)。
    ① 洛地:《词乐曲唱》,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254页。
    ① 李立:《宋代政治制度史研究方法之反思》,参见包伟民主编《宋代制度史研究百年(1900—2000)》,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37页。
    《尚书》、《周礼》、《论语》、《左传》,参见《十三经注疏》,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99。
    [唐]崔令钦:《教坊记》(外四种),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8。
    [唐]李林甫:《唐六典》,北京:中华书局,1983。
    [唐]孙棨:《北里志》,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唐]魏徵:《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99。
    [唐]赵璘:《因话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后晋]刘昫:《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99。
    [宋]陈旸:《乐书》,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宋]程颢、程颐:《二程文集》(张伯行辑),正谊堂藏版,清康熙47年(1708)。
    [宋]费衮:《梁溪漫志》(骆守中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
    [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宋]释文莹:《湘山野录续录、玉壶清话》,北京:中华书局,1984。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北京:中华书局,2000。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六年。
    [宋]李新:《跨鳌集》,上海人民出版社、香港迪志香港迪志文化出版社有限公司,1999年:集部·别集类。
    [宋]李扇:《师友谈记》,上海人民出版社、香港迪志香港迪志文化出版社有限公司,1999年:子部·杂家类。
    [宋]刘敏:《中山诗话》,上海人民出版社、香港迪志香港迪志文化出版社有限公司,1999年:集部·诗文评类。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外四种),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宋]欧阳修:《太常因革礼》,参见《续修四库全书》八二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宋]欧刚修:《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99。
    [宋]蔡倏:《铁围山丛谈》,北京:中华书局,1983。
    [宋]欧阳修:《新元代史》,北京:中华书局,1999。
    [宋]彭乘:《续墨客挥犀》(外二种),北京:中华书局,2002。
    [宋]阮阅:《诗话总龟》,参见《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北京:中华书局,1983。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宋]王溥:《唐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99。
    [宋]王溥:《五代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98。
    [宋]王应麟:《玉海》,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7。
    [宋]无名氏:《宦门子弟错立身》,参见钱南扬:《<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79。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参见《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八五○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宇文绍奕考异,侯忠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4。
    [宋]吴自牧:《梦粱录》(外四种),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宋]徐度:《却扫编》,(明·毛晋辑),汲古阁明刻本。
    [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宋]薛居正:《旧五代史》,北京:中华书局,1999。
    [宋]叶梦得:《避暑录话》,上海书店,1990。
    [宋]张邦基:《墨庄漫录》,参见苏轼《东坡志林》(附墨庄漫录等四种),北京:京华出版社,2000。
    [宋]张侃:《张氏拙轩集》,参见《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宋]张知甫:《张氏可书》,参见《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一○三八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宋]赵令畴:《侯鲭录》,北京:中华书局,2002。
    [宋]赵昇:《朝野类要》,参见《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八五四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张国星点校),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宋]郑居中:《政和五礼新仪》,上海人民出版社、香港迪志香港迪志文化出版社有限公司,1999年:史部·政书类。
    [元]陆友仁:《研北杂志》,上海人民出版社、香港迪志香港迪志文化出版社有限公司,1999年:子部·杂家类。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宋]赵与时:《宾退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宋]周密:《齐东野语》,北京:中华书局,1983。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北京:中华书局,1986。
    [元]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参见《影印文渊阁四厍全书》四九○册,台湾:商务印书 馆,1986。
    [元]脱脱:《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99。
    [明]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明]李濂:《汴京遗迹志》,(周宝珠、程民声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9。
    [明]宋濂:《元史》,北京:中华书局,1999。
    [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明]徐渭:《南词叙录注释》(李复波、熊澄宇注释),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
    [清]程廷祚:《大易择言》,参见《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五二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清]黄本骥:《历代职官表》,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清]嵇璜:《续通典》,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
    [清]嵇璜:《续通志》,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
    [清]李渔:《闲情偶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清]潘永因:《宋稗类钞》,参见《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一○三四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清]徐釚:《词苑丛谈》,参见《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一四九四册。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北京:中华书局,1957。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补编》(陈智超整理),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微缩复制中心出版,1988。
    [清]张廷玉:《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99。
    [清]张廷玉:《续文献通考》,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年。
    [清]张玉书:《佩文韵府》,上海古籍书店,1983。
    [清]赵尔巽:《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7。
    [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2006山两长治赛社与乐户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学术委员会编辑组:《魅力长治——赛社与乐户文化手册》(中国傩戏学研究会内部资料),北京:2006。
    包伟民:《宋代制度史研究百年(1900—2000)》,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车文明:《20世纪戏曲文物的发现与曲学研究》,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北京:三联书店,2001。
    陈应时、陈聆群:《中国音乐简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陈垣:《二十史朔闰表》,北京:中华书局,1962。
    陈智超《解开<宋会要>之谜》,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
    川上子:《中国乐伎》,上海音乐出版社,1993。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
    邓广铭:《宋史研究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邓广铭:《中国历史大辞典·宋史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
    邓之诚:《骨董琐记》(邓珂点校,赵丕杰整理点校),北京出版社,1996。
    杜维运:《变动世界中的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杜维运:《史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冯俊杰:《山西戏曲碑刻辑考》,北京:中华书局,2002。
    冯文慈:《中国音乐史学的回顾与反思——冯文慈音乐文集》,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冯沅君:《古剧说汇·路歧考》,山东人民出版社,1980。
    傅谨:《草根的力量——台州戏班的田野调查与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
    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北京:中华书局,1997。
    关也维:《唐代音乐史》,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寒声:《<迎神赛社祭祀文范及供盏曲目>注释》,参见《中华戏曲》第十一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三卷本),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95。
    黄现瑶:《唐代社会概略》,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
    黄翔鹏:《乐问》,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社,2000。
    黄翔鹏:《传统是一条河流》,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
    黄竹三:《戏曲文物研究散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吉联抗:《辽金元音乐史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
    吉联抗:《宋明音乐史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
    吉联抗:《隋唐五代音乐史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
    金千秋:《全宋词中的乐舞资料》,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
    金文达:《中国古代音乐史》,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
    景蔚岗:《吹打乐述略》,参见《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山西卷》上册,《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山两卷》编辑委员会编,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0。
    蓝玉菘:《中国古代音乐史》(吴大明整理),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黎国韬:《古代乐官与古代戏剧》,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李斌城、李锦绣、张泽咸、吴丽娱、冻国栋、黄正建:《隋唐五代社会生活史》,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李方元:《<宋史·乐志>研究》,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李立:《宋代政治制度史研究方法之反思》,参见包伟民主编《宋代制度史研究百年(1900—2000)》,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李幼平:《大晟钟与宋代黄钟标准音高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廖奔:《戏曲文物发覆》,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
    廖奔:《中国古代剧场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
    廖辅叔:《中国古代音乐简史》,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64。
    刘水云:《明清家乐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
    刘再生:《中国音乐的历史形态——刘再生音乐文集》,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
    刘子健:《中国转向内在——两宋之际的文化内向》(赵冬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龙登高:《临安娱乐市场分析》,参见李伯重等《江南的城市工业与地方文化(960—1850)》,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洛地:《词乐曲唱》,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
    麻国钧:《供盏仪式考略》,参见(2006山西长治赛社与乐户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待刊稿)。
    毛水清:《唐代乐人考述》,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
    潘光旦:《中国伶人血缘之研究》,上海书店,1991。
    齐森华、陈多、叶长海:《中国曲学大辞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乔健、刘贯文、李天生:《乐户:田野调查与历史追踪》,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秦序:《中国音乐史》,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任半塘:《教坊记笺订》,北京:中华书局,1962。
    任半塘:《唐戏弄》,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任二北:《优语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
    宋吕斌:《编户齐民——户籍与赋役》,长春出版社,2004。
    孙敏、王丽芬:《洛阳古代音乐文化史迹》,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
    孙晓辉:《两唐书乐志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孙星群:《西夏辽金音乐史稿》,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
    孙逊:《金瓶梅鉴赏辞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5。
    谭帆:《优伶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
    谭其骧:《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
    田旭东《二十世纪中国古史研究主要思潮概论》,北京:中华书局,2003。
    王福利:《辽金元三史乐志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王光祈:《中国音乐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疏证》(马美信疏证),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王国维:《王国维戏曲论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参见《观堂集林》卷十“史林二”,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王昆吾:《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96。
    王书奴:《中国娼妓史》,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88。
    王云海:《宋会要辑稿考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王芷章:《清异平署志略》,上海书店出版社,1991。
    卫文选:《中国历代官制简表》,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
    吴钊、刘东升:《中国音乐史略》,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
    夏野:《中国古代音乐史简编》,上海音乐出版社,1989。
    项阳:《山西乐户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萧梅:《田野萍踪》,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修君、鉴今:《中国乐妓史》,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
    许倬云:《从历史看管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薛瑞兆:《宋金戏剧史稿》,北京:三联书店,2005。
    严耕望:《治史经验谈》,参见《怎样学历史——严耕望的治史三书》,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
    阎步克:《乐师与史官——传统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论集》,北京:三联书店,2001。
    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杨孟衡:《上党古赛仪典考》,参见《2006山西长治赛社与乐户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待刊稿)。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中册),北京:音乐出版社,1964、1966。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下册),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杨志刚:《中国礼仪制度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姚瀛艇:《宋代文化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
    叶伯和:《中国音乐史》,台湾:贳雅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3。
    叶舒宪:《中国神话哲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4。
    臧一冰:《中国音乐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曾遂今:《音乐社会学》,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张发颖:《中国家乐戏班》,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
    张发颖:《中国戏班史》,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
    张世彬:《中国音乐史论述稿》,香港:友联出版社有限公司,1975。
    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路歧条”,北京:中华书局,1957。
    张岩:《从部落文明到礼乐制度》,上海三联书店,2004。
    张荫麟:《中国史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张振涛:《走进西部,体验仪式》,参见曹本冶主编《中国传统民间仪式音乐研究·西北卷》,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
    赵冈:《中国经济制度史论》,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赵维平:《音乐文化流动——赵维平音乐文集》,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赵维平:《中国古代音乐文化东流日本的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郑觐文:《中国音乐史》,上海:大同乐会发行,1929。
    郑天挺、吴泽、杨志玖:《中国历史大辞典·隋唐五代史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
    郑祖襄:《华夏旧乐新证——郑祖襄音乐文集》,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郑祖襄:《中国古代音乐史学概论》,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部出版社,1989。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部出版社,1983。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部出版社,1989。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出版,1992。
    中央民族学院艺术系文艺理论组:《<梦溪笔谈>音乐部分注释》,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79。
    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所:《中国古代音乐书目》,北京:音乐出版社,1961。
    朱瑞熙:《辽宋西夏金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
    朱瑞熙:《宋代社会研究》,郑州:中州书画社,1983。
    柏红秀:《略论中唐音乐之新变》,艺术百家,2005(6)。
    柏红秀:《唐代第一任教坊使考》,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05(2)。
    柏红秀:《唐代仗内教坊考》,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06(3)。
    蔡敦勇:《路歧新考及其他》,艺术百家,1998(3)。
    曹本冶:《思想~行为:仪式中音声的研究》,音乐艺术,2006(3)。
    曹明升:《宋代歌妓略论》,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5(1)。
    陈应时:《有关周朝乐官的两个问题》,艺术探索,1995(1)。
    程民生:《略论宋代市民文艺的特点》,史学月刊,1998(6)。
    程云:《汉唐乐荣衰之回顾》,音乐研究,1988(2)。
    戴显群:《剖析后唐伶官现象》,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05(2)。
    都樾:《宋代宗室的文化成就及其影响》,中国典籍与文化,2000(2)。
    段友文:《“贱民”外史——晋东南“乐户”生存状况调查》,民间文化,2000(1)。
    冯汉骥:《前蜀王建墓内石刻伎乐考》,四川大学学报,1957(1)。
    高世瑜:《唐代的官妓》,史学月刊,1987(5)。
    宫宏宇:《赵佶的音乐外交与宋代音乐之东传——介绍英国学者普兰特对宋代中国与高丽间音乐交往的有关研究》,黄钟,2001(2)。
    韩启超:《宋代乐语名实考辨》,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6(1)。
    黄绍中:《宋代的仪仗用乐试探》,河南大学学报,1992(5)。.
    黄翔鹏:《论中国传统音乐的保存和发展》,中国音乐学,1987(4)。
    黄翔鹏:《唐宋社会生活与唐宋遗音》,中国音乐学,1993(3)。
    黄翔鹏:《雅乐不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主流》,人民音乐,1982(12)。
    黄竹三:《“参军色”与“致语”考》,文艺研究,2000(2)。
    康保成:《“竹竿子”再探》,文艺研究,2001(4)。
    康瑞军:《论唐末仗内教坊的实质及其他》(待刊稿)。
    柯昌基:《宋代雇佣关系的初步探讨》,历史研究,1957(2)。
    寇文娟:《关于“宋代雅乐评价”问题的几点思考》,乐府新声,2006(4)。
    黎国韬:《唐宋四部乐考略》,音乐研究,2003(3)。
    李昌集:《唐代宫廷乐人考略——唐代宫廷华乐、胡乐状况一个角度的考察》,中国韵文学刊,2004(3)。
    李成渝:《宋代说唱路歧人铜摆件》,音乐探索,1986(3)。
    李方元:《北魏宫廷音乐机构考》,音乐研究,1999(2)。
    李方元:《北魏宫廷音乐考述》,中国音乐学,1998(2)。
    李鸿宾:《唐代和雇及对官私手工业的影响》,山西大学学报,1992(2)。
    李石根:《宫廷鼓吹与民俗鼓吹》,音乐研究,1996(2)。
    李四龙:《建立我们自己的宗教观——楼宇烈教授访谈录》,中国宗教,2005(11)。
    李天生、杨力军:《西社村王姓乐户考》,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6)。
    李天生:《<唐乐星图>校注》,戏友,1990(增刊),“唐乐星图专号”。
    李天生:《也谈明应王殿元代戏剧壁画》,山西大学学报,1998(4)。
    李英:《宋代音乐机构述论》,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2(3)。
    李咏敏:《宋代民俗音乐研究》,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4(4)。
    李幼平:《宋代新乐与编钟》,黄钟,2001(1)。
    李占鹏:《论古优的社会角色及心理征象》,西北师大学报,2003(1)。
    廖奔:《宋艺术论》,文艺研究,2002(1)。
    刘桂腾:《清代乾隆朝宫廷礼乐探微》,中国音乐学,2001(3)。
    刘心韵:《论宋代音乐文化在民间的繁荣与发展》,河南社会科学,2004(4)。
    刘勇:《唐代到宋代音乐文化的变化是衰退还是转型》,音乐研究,1991(1)。
    鲁尧贤:《宋代文化的繁荣及其原因》,安庆师范学院学报,1994(2)。
    罗祎楠:《模式及其变迁——史学史视野中的唐宋变革问题》,中国文化研究,2003(2)。
    洛秦:《民族音乐学作用于历史研究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尝试》,中国音乐学,1999(3)。
    马殿泉:《宋代宫廷乐团与宫廷音乐》,河南大学学报,1993(5)。
    苗建华:《陈旸<乐书>成书年代考》,音乐研究,1992(3)。
    苗建华:《陈旸<乐书>的历史价值》,中国音乐,1999(4)。
    秦序:《唐九、十部乐与二部伎之关系》,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3(4)a
    邱晨音:《唐长安教坊小记》,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3)。
    沈冬:《论隋唐燕乐乐部》,民族艺术,1997(2)。
    史新民:《乐户·乐班——<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继承·湖北卷>编辑割记》,黄钟,2005(1)。
    唐任伍:《论唐代的和籴和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5(5)。
    陶慕宁:《明教坊演剧考》,南开学报,1999(6)。
    万依:《宋代黄钟的改作及大晟黄钟的影响》,音乐研究,1993(1)。
    王光尧:《从官手工业制度看汝窑—兼论宋代的官府窑业制度》,故宫博物院院刊,2002(1)。
    王馗:《“2006山西长治赛社与乐户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中国傩文化网(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主办)http://www.nuoxi.com/display.asp?cate=&id=481”(2007.05.06)。
    王亮:《晋东南明清迎神赛社祭仪及其音乐戏剧》,黄钟,2003(3)。
    王美华:《礼乐制度与十国政治》,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5)。
    王小盾、刘玉珺:《从<高丽史·乐志·唐乐>看宋代音乐》,中国音乐学,2005(1)。
    王曾瑜:《宋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历史研究,1997(4)。
    吴朋:《隋唐五代雅乐稗考》,中国音乐学,2004(1)。
    吴晟:《宋元民间戏班说略》,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03(1)。
    吴晟《简析宋元民间戏剧观众的主要构成》,戏曲艺术,2004(1)。
    席康元:《关于正确估量宋代成就和地位的思考》,浙江学刊,1994(1)。
    项阳:《对“活化石”乐种的思考》,中国音乐,2003(2)。
    项阳:《轮值轮训制——中国传统音乐主脉传承之所在》,中国音乐学,2001(2)。
    项阳:《中国音乐民间传承变与不变的思考》,中国音乐学,2003(4)。
    修海林:《宋代宫廷与官学中的音乐教育活动与理论》,音乐艺术,1997(4)。
    修海林:《隋唐宫廷音乐机构中的音乐教育活动》,音乐艺术,1997(1)。
    徐宏图:《金元杂剧路歧的表演艺术》,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3(1)。
    徐蕊:《略论宋代教坊》,黄钟,2004(增刊)。
    徐小明:《宋代——中国音乐艺术的转折期》,人民音乐,2004(6)。
    徐学书:《论王建及其前蜀政权的历史地位》,四川文物,2000(3)。
    阎钟:《雍正皇帝与乐户》,山西大学学报,2003(1)。
    杨朝云:《从宋代得音乐史料看‘雅乐’的神秘主义色彩》,曲靖师专学报,2000(1)。
    杨昆:《宋代文化繁荣探源》,辽宁大学学报,2002(1)。
    杨倩描:《两宋诸班直番号及沿革考》,浙江学刊,2002(4)。
    姚兆余:《简评宋代文化的历史地位》,理论学刊,2001(2)。
    姚兆余:《宋代文化的生成背景及其特点》,甘肃社会科学,2001(1)。
    英岩:《宋代宫廷的供给制度》,河北学刊,1991(5)。
    于天池:《宋代说唱伎艺的演出场所》,文艺研究,2006(2)。
    曾遂今:《关于中国古代大众音乐的音乐社会学思考》,中国音乐学,2001(4)。
    詹仁中、蔡惠铭:《海阳秧歌:宋代乐舞的遗响》,音乐艺术,1994(2)。
    张春义:《<宋史·乐志>大宴仪系年考》,浙江大学学报,2002(6)。
    张国刚:《“唐宋变革”与中国历史分期问题》,史学集刊,2006(1)。
    张国强:《宋初教坊四部与云韶部关系考述》,中国音乐学,2004(3)。
    张丽:《宋代教坊乐队的沿革及其历史文化特征》,音乐研究,2002(2)。
    张世宏:《东坡教坊词与宋代宫廷演剧考论》,广东社会科学,2001(2)。
    张影:《略论宋代教坊宴乐制度对我国古代戏剧的影响》,艺术百家,2006(5)。
    张咏春:《制度视角下辽宋金元的大乐》,天籁,2005(1)。
    张振涛:《国家礼乐制度与民间仪式音乐》,中国音乐学,2002(3)。
    张振涛:《京畿‘音乐会’的乐社性质及组织结构》,黄钟,2002(1)。
    章继光:《唐代地方妓伶与诗歌》,求索,1993(3)。
    赵为民:《简论宋代音乐的主要特征》,交响,1997(3)。
    赵为民:《试论蜀地音乐对宋初教坊乐之影响》,音乐研究,1992(1)。
    赵为民:《宋代市井音乐活动概观》,音乐研究,2002(4)。
    赵为民:《值得珍视的宋代音乐文物—开封繁塔伎乐砖》,人民音乐,1993(2)。
    赵维平:《中国古代音乐文化东流日本的研究——日本音乐制度(内教坊)的形成与变衍》,音乐艺术,2001(1)。
    赵维平:《中国历史上的散乐与百戏》,中央音乐学院,2006(1)。
    赵晓涛、刘尊明:《‘教坊丁大使’考释》,学术研究,2002(9)。
    赵瑶丹:《宋代户籍制度和人口数问题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1(1)。
    郑月平:《宋代宫廷音乐的衰落和市民音乐的兴起》,华夏文化,2004(3)。
    中国音乐史学会:《古乐索源录》,中国音乐,1985(增刊)。
    朱建明:《元代的礼乐制度与戏曲》,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7(2)。
    朱瑞熙:《宋代官署、官职的简称和别称》,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5(4)。
    朱瑞熙:《宋代社会风尚概述》,抚州师专学报,1991(1)。
    诸葛忆兵:《大晟府三题》,文献,1998(2)。
    柏红秀:《唐代宫廷音乐文艺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扬州大学,2004。
    常丽梅:《赵如兰<宋代音乐史料与注释>的译介与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安音乐学院,2004。
    韩启超:《宋代宫廷燕乐盏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南大学,2004。
    黄大同:《沈括<梦溪笔谈>律论之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上海音乐学院,2006。
    黎国韬:《古代乐官与古代戏剧》(博士学位论文),广州:中山大学,2003。
    李方元:《<宋史·乐志>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扬州大学,2001。
    李幼平:《大晟钟与宋代黄钟标准音高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00。
    吕雅莉:《明代宫廷音乐》(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音乐学院,2006。
    邱媛媛:《唐宋雅乐的对比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四川大学,2003。
    戎龚停:《乐户流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山西大学,2004。
    盛险峰:《五代典章制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03。
    孙琳:《唐宋宫廷雅乐之比较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武汉音乐学院,2006。
    孙晓辉:《两唐书乐志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扬州大学,2001。
    汪洋:《宋代五礼仪式音乐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南大学,2005。
    王东涛:《鲁中南峄城及台儿庄两鼓乐班调查与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
    王菲菲:《两宋歌舞初探》(硕士学位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03。
    王菲菲:《论南宋音乐文化的世俗化特征及其历史定位——以都城临安为个案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上海音乐学院,2006。
    王福利:《辽金元三史乐志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扬州大学,2001。
    王伽娜:《元大都音乐的初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05。西安音乐学院,2004。
    许继起:《秦汉乐府制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扬州大学,2003。
    曾美月:《唐代宴乐活动类型考》(硕士学位论文),河南大学,2004。
    张国强:《宋代教坊乐制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04。
    张丽:《宋代乐队编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南大学,2001。
    郑俊晖:《朱熹主要音乐著述的文献学研究——以<朱文公文集>为中心》(硕士学位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04。
    郑月平:《从历史文化学的角度解读北宋之雅乐》(硕士学位论文),西北大学,2005。
    Huihui Cheng, "Analysis And Differentiation Among Three Concepts: Yue-JI乐籍, Ji-a-JI妓籍 and Hua-JI花籍", Asian Music across the World, Korea, 2005
    Rulan Chao Plan, Sonq Dynasty Sources and Their Interpretation,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03
    [法]谢和耐(Jacques Gernet):《中国社会史》(耿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加]卜正民(Timothy Brook):《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方骏、王秀丽、罗天佑译),北京:三联书店,2004。
    [美]伊沃·苏皮契奇(Ivo Supicic):《社会中的音乐:音乐社会学导论》(周耀群译),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
    [日]岸边成雄(shigeo Kishibe):《唐代音乐史的研究》(乐制篇,梁在平、黄志炯译),台湾:中华书局,1973。
    [日]内藤湖南(Nalto Konan):《概括的唐宋时代观》,原文参见日本《历史与地理》杂志第9卷第5号,译文见刘俊文:《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9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