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责任对公司治理模式的影响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世界上存在许多的公司治理模式,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盎格鲁萨克逊模式、莱茵模式以及日本模式,那么为什么存在这些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呢?对此以前认为是由于交易成本的不同引起的:低的交易成本更易形成市场取向型公司治理模式,高的交易成本更易形成机构取向型公司治理模式。持有该观点的人认为公司本身的存在是为了减少交易成本,公司本质是利益关系人之间的“合同之束”,股东因拥有绝对所有权而拥有公司。按照该理论,公司的存在目的是为了减少交易成本,那么交易成本越低,所需的公司规模越小。但现实中市场交易成本越低,公司规模越大。可见成本大小与公司治理模式之间的关系与交易成本理论存在着矛盾。此外该理论无法解释为什么美国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公司治理的参与性不高,而在日本和德国却恰好相反。另外,美国的股份结构较分散,日本公司间互相持股的现象比较普遍,德国家族支配或银行支配模式较突出,该理论无法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因此我们需要从文化和社会动态等方面考虑存在不同公司治理模式的问题,虽然对此早就存在这样的观点。那么文化和社会动态是以何种方式影响公司治理模式的呢?笔者认为文化和社会动态并不直接影响公司治理模式,而是不同的文化和社会动态首先影响当地公众对公司的期待,如在存在激烈公害问题的社会中,社会公众往往要求公司重视环境污染问题,而其他社会中,公众可能更重视社会公正问题,对公司的要求更倾向于对社会平等的贡献。因此一定社会中存在的文化和社会动态很大程度上影响公众对公司的期待。那么公司对社会期待如何做出回应呢?米尔顿·弗里德曼认为公司除对利益的追求之外不存在其他的社会责任,该看法之下公司以追求自身利益为最大目标,但现实中完全赞同该观点并据此行为的人很少,而作为社会一份子的企业家具有社会性,他们需要从道德角度考虑社会需求。此外公司只考虑自身利益而采取行为容易产生问题,这种企业无法得到好的社会评价。因此公司要达到长期发展、提高利润,必须以一定的形式对社会做出贡献,而这种贡献必须根据社会的期待而定且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如果社会注重环境问题,而公司认为社会责任的承担是经营效率的提高,社会对该公司的评价不可能很高。因此公司的长期发展需要承担与社会期待相应的公司社会责任。而社会期待是受到社会文化和社会动态影响的,因此公司社会责任也是在社会文化和社会动态的影响下产生的,这就是各国公司社会责任不同的根本原因。公司社会责任中最基本的是经济责任,即提高利润和社会财富,且公司实体的存在具有永久性的特点,该特点要求公司追求利润并追求长期发展。为了达到目标,公司应当承担与社会期待相应的公司社会责任,为此公司内外部也需要作相应的调整,这就是公司治理。因此公司治理是公司为了更好的存在于社会中并取得长期发展的目的而形成的公司内外部机制。社会文化和社会动态形成了公众对公司的期待,这种期待影响了公司社会责任,从而影响了公司治理模式。该过程可以解释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的原因。这就是本文第一章的主要内容。
     根据上述观点,本文第二章、第三章以及第四章对美国、德国和日本的公司治理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而上述的社会文化和社会动态对社会期待的影响,由此影响了公司社会责任,进而影响了公司治理模式的影响过程的假设是否准确,本文首先通过对各国不同公司治理模式特点的探讨,然后探讨了不同社会责任和社会期待的特征,最后是社会文化和社会动态的特征,通过分析,发现它们之间确实存在某些共同点,由此可以认为公司治理受到社会责任和社会期待的影响,不同公司治理模式的产生是受不同的社会文化和社会动态影响产生的。也可以认为根据社会责任的形态考虑公司治理模式的方法对根据国情考虑公司治理的法律设计来讲非常重要。
     以上述比较分析为基础,如何设置中国的公司治理,这是是本文的目标。该部分从社会责任对公司治理模式影响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中国公司治理的法律设计,但中国现实的情况是市场经济发展还不成熟,市场改革中涌现出很多问题,可以预测公司行为或公司社会责任的承担与公众对公司的期待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从社会期待尤其是宏观上的社会期待即所谓的社会总体利益提高的角度出发,考虑相应的公司社会责任,进而考虑公司治理问题。现在中国的总目标是和谐社会的建设问题,我们把该目标看作中国宏观的社会期待,从该目标和公司社会责任关系的角度来探讨中国公司治理设计问题。下文中公司治理模式设计中考虑了(1)为了和谐社会的建设,公司可以有哪些方面的贡献;(2)通过中国与其他国家文化的比较,探讨哪种公司治理模式与中国社会更有社会亲和性;(3)什么样的公司治理模式对中国目前面临的社会问题的解决更有帮助。根据这种分析,现在公司法规定的公司治理应当进一步完善。笔者认为新的公司法规定的中国公司治理从如何增加投资的角度设计,这一点是很重要的。承担社会责任意味着公司长期发展和社会整体利益的增加,从这一角度来看应当注重投资者之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笔者认为在中国应当更注重职工利益的保护。现在的公司法也认可职工对监事会和董事会的参与,但这种规定与从前公司法的规定实质上是一样的,不能认为它对职工利益的保护有所加强。根据国情,公司治理的设计中应当更加强化职工对公司经营和监督的参与。因此本文中以职工参与的治理模式为大的框架,同时考虑了中国的国情和国际上公司治理方面存在的共同问题,最后设计了法律上的公司治理模式。
     本文第一章介绍不同公司治理模式产生的原因,从公司概念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之后社会期待分为微观社会期待和宏观社会期待,与之对应的公司社会责任也有微观和宏观之分,通过对此的分析探讨了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的关系。
     第二章、第三章以及第四章以第一章的理论研究为基础,比较了美国、德国和日本公司治理模式。其中分别从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对美国、德国和日本公司治理模式进行了分析。通过对美国的分析,可以看出美国文化、社会动态、社会期待、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上都存在个人主义在的特点。在德国部分的探讨中,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与美国不同,德国文化、社会动态、社会期待、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上都存在集体主义或共同体的色彩。在日本部分中我们知道与德国相类似,日本在文化、社会动态、社会期待、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方面也都存在集体主义或共同体的色彩。与德国不同的是日本的经营者和职工关系以及法律规定的公司治理模式与现实情况的不符,这也是日本公司治理模式中的一大特点。这与德国属于基督教文化,而日本属于儒家文化有很大的关系。该部分通过对各国的比较分析,提出公司治理法律设计时需要考虑的方面。
     本文最后部分从社会责任的角度出发,以提出中国公司治理的修改方案为目标进行分析。其中第五章首先分析了中国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一些列障碍等问题,以及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公司应当做出何种行为。第六章探讨了中国文化究竟更倾向于集体主义还是个人主义的问题,分析了各种公司治理模式对中国社会亲和性的问题。第七章讨论了中国目前较大的社会问题中,公司应当在如何做出贡献的问题。第八章分析了中国目前的经营者意识和社会期待,从文化和社会动态的角度考虑社会期待公司承担何种社会责任的问题。最后,第九章以中国公司治理的具体问题和上文的分析结果为基础,提出了公司治理的法律设计。
     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即社会责任的角度考虑了公司治理问题,但本文只是初步探讨了公司治理模式问题,笔者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参与此方面的研究,同时希望该研究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所帮助。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s in the world. For example Anglo-Saxon model, Rhine model and Japanese model. Then what made each district develop such a different system? Generally speaking, it is thought that this situation came about because of business expenses or marketing costs. According to this theory, if the cost is low, corporate governances became outsider models, and reversely, if the cost is high, corporate governances became insider models .Some people believe a company is a bunch of contracts between individual parties, because each party wants to reduce business cost, and they often believe stockholders have absolute property rights, so stockholders own companies. But in fact, although marketing cost is reduced, companies became bigger and bigger. Furthermore, this theory can not explain why financial institutions such as banks are not so active in U.S.A, and reversely, why Japanese and German banks are themselves, so active. In addition, it cannot explain either why Japanese companies own each other’s stocks, why in Germany, main stockholders are families, and big banks have strong power and can control big companies, and again why in U.S.A, most stockholders are individuals. This theory can not answer these questions. I therefore think that the cause behi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various corporate governance models stems from culture and social situations. Then how can culture and social situations affect corporate governances create differences? I personally do not think that culture and social situations affect corporate governances directly, but rather that at first, such cultural elements and social situations affect the formation of social expectations to companies. For example, the public requires companies to be careful with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 society which have big pollution issues. In societies which strongly pursue democratic values rather than profit, the public demand towards companies may be their contributing to the realization of democracy. Then how will companies react to such social expectations? As Milton Friedman says, the only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s the pursuit of profit. According to this thought, if companies‘only aim is to increase profit, they will behave more selfishly. However, in reality, businessmen, as members of society, cannot help thinking about social profit according to their conscience. In addition, companies which only think about profit , easily get into problems and in so doing ,loose the esteem of the public. So companies must contribute to society according to social expectations, if they want to develop in the long term.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s indirectly affected by the fact that social expectations are influenced by culture and social situations .Therefore; each company must develop its own system according to its C.S.R. This is the cause behi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various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in each country.
     The most fundamental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s economic one , which means profit and social property ,and the existence of corporation is eternal , these character force corporation to focus on profits as well as long-term development . In order to reach this target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of the corporation need an adjustment for corresponding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according to social expectation should be taken ,this is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 Therefore ,better existence in society and long-term development lead to corporate governance . Social expectation stems from social culture and situations which influents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 furthermore , the style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 This process can explain why corporate governance are various in different areas .This is the main context in chapter one .
     According to the idea above , American , German and Japanese corporate governances are compared in chapter two , three and four . In order to test the hypothesis–social culture and situations can influence social expectation ,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 corporate governance . We talk about , initially , some different countries , corporate governances, then , various characters of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and expectations , at last , social culture and situation . By analysis , finally , we find they really have something in common . So we can believe that every corporate governance is affected by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expectation . They come up under their own social culture and situation . We can also believe that corporate governance according to social responsibility is vital to the law that corporate governance is based on national condition. Base on the analysis above , the purpose of the article is to deal with the question“how to set up Chinese corporate governance .”In this part , we talk about the law draft of Chinese corporate governance from the aspect of that social responsibility can affect corporate governance . But the truth is that china’s market-oriental economy is still at elementary stage , many problems spring up in market reformation . It can predict that there exists a big discrepancy between corporate behaviors or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and public expectation . That’s why we must consider corresponding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 furthermore corporate governance base on social expectation , especially , the macroscopic social expectation , which means the increase of the whole social profits . Nowadays , China’s total purpose is to build an harmonious society ,we should see it as China’s macroscopic social expectation , base on the purpose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 we can talk about the Chinese corporate governance :
     ⑴What contributions can be made by corporation so as to build an harmonious society .
     ⑵Which corporate governance model is close to our society most by comparison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
     ⑶What kind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is more helpful to handle China’s social issues now.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corporate governance under current corporate law should be further improved . The writer thinks it is important that Chinese corporate governance designs to tackle how to increase investment under the new law . Taking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means the corporation’s long-term development and the increase of the whole social profits ,from this point , importance should be attached to other stakeholders beside investors .The writer also thinks we should focus more on employee’s benefits protection in china . The current corporate law allows employee to take part in board of supervisors and board of directors . However , in reality, it makes no difference to the old one , it doesn’t improve employee’s benefit protection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condition , the design of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should puts more emphasis on employee’s participation on management and supervision . Generally speaking , employee’s participation governance model is the outline of the article , meanwhile ,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 and common problems in international corporate governances also be discussed , in the end , we carry out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in law .
     In chapter one , the causes of different corporate governances are introduced . The social expectations are divided into microcosmic one and macroscopic one , so as to their corresponding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 then , we talk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
     Chapter two , three and four base on chapter one , then , American ,German Japanese corporate governance models are compared . By American one , we can easily see individualism in American culture , social situation , social expectation ,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In the part of German one , we can smell collectivism and sense of community . As to Japanese , we can tell something in common with German one , however . there are two things different to the Germany model , one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ployers and employees , another is it’s corporate governance in law disagree with reality , this is Japanese own style . The mentioned discrepancy is related to that , Germany believe in Christian , while Confucianism is Japanese faith .At this part , factors which need to be considered in corporate governance law draft are presented by comparison .
     In the last part of the article , we begin with social responsibility , present the analysis with the purpose of laying down the Chinese corporate governance modification scheme . In chapter five , we talk about a series obstacles existing on the way of building the harmonious society . In chapter six , we search for the answer to the question that is Chinese culture inclined to collectivism or individualism. In chapter seven , we discuss how corporations make their contributions to society . In chapter eight ,China’s current business consciousness and social expectation are mentioned then ,we defined what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should corporation shoulder according to social culture and situations .At last , in chapter nine , base on the achievements above , we present design of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law.
     In this article , we consider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from an unprecedented aspect-social responsibility . However we just discuss it preliminarily , the writer hopes that more and more researchers can take part in this job ,in the meantime , the research can benefit China’s econom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
引文
1 渋谷博史、首藤恵、井村進哉:《アメリカ型企業ガバナンス》,東京大学出版会 2002 年版,第 58 页。
    2 邢乐成、王军:《企业的性质及其内部权力分配》,《山东社会科学》2001 年第 5 期,第 6 页。
    3 Mark J. Roe 认为,德国的银行家若以德国的模式在美国经营的话,将违反美国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Glass-Steagall Act)、《投资信托公司法》和《政权交易法》而送进监狱。Lawrence E. Mitcheel 著、斉藤訰灰耄骸钉胜计髽I不祥事は起こるか》,麗澤大学出版会 2005 年版,第 217 页。Curtis J. Milhaupt认为不通公司治理类型是由不同的财产权产生的,财产权的不同决定了交易或管理成本。Curtis J. Milhaupt:《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の多様化と収斂化》,载青木昌彦、奥野正寛、岡崎哲二主编:《市場の役割国家の役割》,東洋経済新報社 1999 年版,第 385 页
    4 除法人否认说和法人实在说之外还有法人拟制说,此说为萨维尼(Freidrich Savigny)所倡。萨维尼认为,法人之为人,乃是法律的拟制,是为使团体享有权利的法律技术的产物。法人不过是想象中的人格而已。萨氏是研究罗马法的大家,对中世纪注释学派和教会法的法人学说相当熟悉。他的拟制说未能超脱罗马法“非自然人无人格”的观念。郭明瑞、房绍坤、唐广良:《民商法原理(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年第 1 版,第 169 页。
    5 邓峰《作为社团的法人:重构公司理论的一个框架》,载《中外法学》2004 年第 6 期,第 747 页。
    6 此外,邓峰认为对企业的性质的定位,还会涉及到税法中对公司双重征税的争论,如果公司仅仅是合同的连接体,那么对公司的双重征税将失去依据。邓峰《作为社团的法人:重构公司理论的一个框架》,《中外法学》2004 年第 6 期,第 750 页。
    7 美国主张公司是一个“合同的连接体”,而如果公司的控制权掌握在经理和高管人员手里,公司就具有独立的意志,不同于股东,法律有必要区分名义上的公司控制者——股东和实际上的控制者——董事,常常是控制股东。邓峰《作为社团的法人:重构公司理论的一个框架》,《中外法学》2004 年第 6 期,第 749 页。
    8 今西宏次:《株式会社の権力と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文眞堂 2006 年版,第 137 页。
    9 岩井克人认为从公司是什么这种根本问题出发,才可以知道公司的社会责任是什么这一问题。因为若股东主权理论是正确的话,公司就是股东的所有物,那么公司的社会责任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岩井克人:《会社はだれのものか》,平凡社 2005 年版,第 23 页。
    10 岩井克人:《株式会社の本質》,载伊丹敬之、藤本隆宏、岡崎哲二、伊藤秀史、沼上幹主编:《日本の企業システム》第Ⅱ期第二巻企業とガバナンス,有斐閣 2005 年版,第 19 页。Peter F. Drucker 认为,现在社会中,公司是永续性的存在,股东是暂时性存在;公司是社会性存在,股东是派生性存在即法律上的存在,故公司的存续性比股东的权利更重要,从破产法角度来看,社会认可作为永续性存在的公司,股东仅是公司利益相关者中的一个而已,社会为维持公司的永续性必要时会牺牲股东、债权人、职工及消费者的权利。Perter F. Drucker 著 上田惇生译:《企業とは何か》,ダイヤモンド社 2005 年版,第 21 页。
    11 岩井克人:《株式会社の本質》,载伊丹敬之、藤本隆宏、岡崎哲二、伊藤秀史、沼上幹主编:《日本の企業システム》第Ⅱ期第二巻企業とガバナンス,有斐閣 2005 年版,第 32 页。
    12 根据 A.M.Honore 的研究,所有概念中包含十一个权利和义务:(1)占有权;(2)使用权;(3)管理权;(4)收益权;(5)对资本价值的权利;(6)防卫被剥夺的权利;(7)赠与和出售等转让权;(8)以上权利没有期限的限制;(9)禁止侵害别人权利;(10)自己和他人财产区别的特征;(11)剩余支配权。股东所有公司的概念中只是明确满足上述第(8)个和第(11)个条件而已,故股东对公司的所有权与一般意义上的所有权存在很大的差别。今西宏次:《株式会社の権力と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文眞堂 2006 年版,第 13 页。转引于 A.M.Honore,Ownerships,in AG.Guest,ed.,Oxford Essays in Jurrisprudence,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1,pp.112-128.
    13 岩井克人:《会社はだれのものか》,平凡社 2005 年版,第 23 页。
    14 岩井克人:《株式会社の本質》,载伊丹敬之、藤本隆宏、岡崎哲二、伊藤秀史、沼上幹主编:《日本の企業システム》第Ⅱ期第二巻企業とガバナンス,有斐閣 2005 年版,第 21 页。
     15 中條秀治:《株式会社新論》,文眞堂 2005 年版,第 11 页。
    16 中條秀治:《株式会社新論》,文眞堂 2005 年版,第 54 页。在日本,公司概念方面存在许多不同的学说:如鹰巢信孝认为,公司社团是机关的组织体;二战前上田贞次郎认为股份公司与财团有些类似;服部荣三认为股份公司不是纯粹的社团或财团,而是第三种法人。中條秀治:《株式会社新論》,文眞堂 2005 年版,第 29 页。
    17 中條秀治:《株式会社新論》,文眞堂 2005 年版,第 60 页。
    18 中條秀治:《株式会社新論》,文眞堂 2005 年版,第 129 页。
    19 中條秀治:《株式会社新論》,文眞堂 2005 年版,第 187 页。奥村宏认为,公司是为了发挥某种功能人为形成的机构,故不是实在的。但他认为法人否定学说那种学说也不正确。奥村宏:《株式会社に責任はあるか》,岩波書店 2006 年版,第 84 页。他对法人实在说和法人否定说都持反对态度,主张法人的存在是为了功能的发挥,但并没有说明法人是何种形式的存在,仅对此持反对态度而已。邓峰也主张法人是实在的,他认为从内涵上来看,公司的独立意志构成了社团的根本,社团法人的存在,可以根据其社员的意志来进行改变,而财团法人则完全以初始的意志作为法人存在的依据。加总意志,更准确地说社团意志,和其成员的意志相分离,是表明了社团作为一个组织,其存在、权力的存在依据。邓峰《作为社团的法人:重构公司理论的一个框架》,《中外法学》2004 年第 6 期,第 762 页。
    20 Lawrence E. Mitcheel 著、斉藤訰灰耄骸钉胜计髽I不祥事は起こるか》,麗澤大学出版会 2005 年版,第 4 页。转引于 Ronald Inglehart,Culture and Democracy,in Harrison and Huntington,Culture Matters,p80. Davis Landes,Culture Makes Allmost All Difference, in Harrison and Huntington,Culture Matters,p2.
    21 Lawrence E. Mitcheel 著、斉藤訰灰耄骸钉胜计髽I不祥事は起こるか》,麗澤大学出版会 2005 年版,第 19 页。
    22 笹本雄司郎:《CSR の心》,第一法規株式会社 2004 年版,第 84 页。
    23笹本雄司郎:《CSR の心》,第一法規株式会社 2004 年版,第 82 页。明治时代拥有该思想的近江商人仍保持产业中的领先地位,现在日本公司中伊藤忠公司、丸红公司、高岛屋公司、大丸公司、西武公司、日清纺公司、东洋纺公司、日本生命保险公司都是近江商人的后代设立的。秋山をね、菱山隆二:《社会責任投資の基礎知識》,岩波書店 2004 年,第 64 页。根据 2004 年受尊重的金融机关综合排名,近江商人所在地滋贺县的滋贺银行在银行中排名第一,这也可以理解为近江商人的思想在现在社会中也存在。《金融機関も CSR 時代》,《日経ビジネス》2004 年 7 月 26 日号,第 51 页。
    24今西宏次:《株式会社の権力と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文眞堂 2006 年版,第 183 页。转引于Etzioni.A.,Communitarian Note on Stakeholder Theory,Business Ethics Journal vol.8. 转引于S.Cludts,The Stakeholders as Investors:A Response to Etzioni,Business Ethics Quarterly,vol.9,1999,p676.
     25 谷本寛治主编:《CSR 経営》,中央経済社 2004 年版,第 242 页。转引于 Michell.R.K.,Agle.B.R and Wood.D.J.,Toward a Theory of Stakeholder Identification and Salience:Defining the Principle of Who and What Really Counts,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vol.22,no.4,1997,pp853-886.
    26藤井敏彦:《ヨーロッパの CSR と日本の CSR》,日科技連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20 页。
    27藤井敏彦:《ヨーロッパの CSR と日本の CSR》,日科技連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72 页。
    28秋山をね、大崎貞和、神作裕之、野村修也;《いまなぜ CSR なのか》,《法律時報》76 巻 12 号,第 9 页。1997 年,欧盟会议在阿姆斯特丹举办,会议决定欧盟各国将本国货币改为欧元的条件之一是国家每年的财政赤字小于每年 GDP 的 3%,因此各国不能随便扩大财政支出。企業の社会的責任(CSR)に関する懇談会:《中間報告書》,2004 年 9 月,第 23 页。
    30 新山雄三:《論争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商事法務研究社 2001 年版,115 页。
    31 高橋俊夫主编:《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の国際比較》,中央経済社 2006 年版,第 114 页。
    33刘丹:《利益相关者与公司治理法律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37 页。
    34伊丹敬之:《日本型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日本経済新聞社 2000 年版,第 11 页。
    35安達巧:《企業倫理と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創成社 2002 年版,第 21 页。
    36安達巧:《企業倫理と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創成社 2002 年版,第 51 页。
    37佐久間信夫:《企業支配と企業統治》,白桃書房 2003 年版,第 171 页。
    38 新山雄三;《論争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商事法務研究社 2001 年版,170 页。
    39 高橋俊夫主编:《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の国際比較》,中央経済社 2006 年版,第 89 页。转引于Blair,Margaret.M.,Bruce.K.,MacLaury,Ownerships and Control ,The Brooking Institution,1995,p3.
    40 飫冨順久、平田光弘、出見世信之、辛島睦、小林和子、柴垣和夫:《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と CSR》,中央経済社 2006 年版,第 18 页。
    41 伊藤秀史:《企業とガバナンス》,载伊丹敬之、藤本隆宏、岡崎哲二、伊藤秀史、沼上幹主编:《日本の企業システム》第Ⅱ期第二巻企業とガバナンス,有斐閣 2005 年版,第 4 页。
    42今西宏次:《株式会社の権力と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文眞堂 2006 年版,第 86 页。转引于P.L.Cochran and S.L.Wartisk,Corporate Governance;A Review of the Literture,New Jersey,Financial Executive Reseach Foundation,1988,p.4.
    43高橋俊夫主编:《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の国際比較》,中央経済社 2006 年版,第 13 页。
    44神田秀樹:《会社法入門》,岩波新書 2006 年版,第 27 页。
    45 高橋俊夫主编:《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の国際比較》,中央経済社 2006 年版,第 12 页。
    46 若杉敬明:《現代経営と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载神田秀樹主编:《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における商法の役割》,中央経済社 2005 年版,第 7 页。
    47植竹晃久、仲田正機主编:《現代企業の所有支配管理》,ミネルヴァ書房 1999 年版,第 224 页。转引于H.I.Ansoff,Strategic Management ,Macmillian Press,1978,
    48 加護野忠男:《企業統治と競争力》,载伊丹敬之、藤本隆宏、岡崎哲二、伊藤秀史、沼上幹主编:《日 本の企業システム》第Ⅱ期第二巻企業とガバナンス,有斐閣 2005 年版,第 286 页。
    49 高橋俊夫主编:《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の国際比較》,中央経済社 2006 年版,第 90 页。宏观上和微观上的社会期待受社会文化和社会动态共同影响,而不是由利益相关者中的一方主张形成的。有时候美国的机构投资者对股东施加压力而增加了对公司的影响力,在日本,这种情况较少。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在美国股东等可以加强对公司的压力,这种做法和公司治理模式具有社会亲和性。某个国家中公司治理效率的提高可能要考虑社会公平、社会公正等方面的因素,这种公司治理更倾向于公司利益相关者型的公司治理模式。
    50 門脇延行:《CSR と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経営民主主義》2005 年 8 月号, 第 20 页。
    51 另外平田光弘等认为,公司治理的基础是遵守法律,公司社会责任的基础也是遵守法律。因此遵守法律是公司治理和社会社会责任两个概念的纽带。飫冨順久、平田光弘、出見世信之、辛島睦、小林和子、柴垣和夫:《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と CSR》,中央経済社 2006 年版,第 32 页。
    - 52 今西宏次:《株式会社の権力と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文眞堂 2006 年版,第 252 页。
    53 佐久間信夫主编:《企業統治構造の国際比較》,ミネルヴァ書房 2003 年版,第 57 页。
    54 Rakesh Khurama 著、加護野忠男译:《カリスマ幻想》,税務経理協会 2005 年版,第 134 页。
    55 田邊光政:《委員会等設置会社における取締役会の職務権限》,载田邊光政等主编:《最新会社法をめぐる理論と実務》,新日本法規 2003 年版,第 241 页。
    56 神田秀樹:《会社法の現代化と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载神田秀樹主编:《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における商法の役割》,中央経済社 2005 年版,第 35 页。
    57 D. Quinn Mills 著、林大幹译:《アメリカ CEO の犯罪》,シュプリンガーフェアラーク東京 2004 年版,第 373 页。
    58 釜田薫子:《米国の株主代表訴訟と企業統治》,中央経済社 2001 年版,第 150 页。
    59 Curtis J. Milhaupt :《制度改革としての選択》,载神田秀樹主编:《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における商法の役割》,中央経済社 2005 年版,第 50 页。
    60 山田剛志:《委員会等設置会社における企業統治の確立》,载神田秀樹主编:《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における商法の役割》,中央経済社 2005 年版,第 147 页。
    61 Mark J. Roe 著、北條裕雄、松尾順介译:《アメリカの企業統治》,東洋経済新報社 1996 年版,第 132-176页。
    62 山田剛志:《委員会等設置会社における企業統治の確立》,载神田秀樹主编:《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における商法の役割》,中央経済社 2005 年版,第 147 页。
    63 Rakesh Khurama 著、加護野忠男译:《カリスマ幻想》,税務経理協会 2005 年版,第 74 页。
    64 一般公司的董事通过咨询公司寻找人才,而咨询公司提供的 CEO 下台后,他们会责备咨询公司。这样可以回避自己选任的 CEO 失败的责任。Rakesh Khurama 著、加護野忠男译:《カリスマ幻想》,税務経理協会2005 年版,第 218 页。
    65 Rakesh Khurama 著、加護野忠男译:《カリスマ幻想》,税務経理協会 2005 年版,第 5 页。
    66 Rakesh Khurama 著、加護野忠男译:《カリスマ幻想》,税務経理協会 2005 年版,第 61 页。
    6790 年代美国的经济状况非常好,大公司(S&P500)每股红利增加了 55%,而所有公司的税后利润增加了66%。而 1990 年到 2000 年,美国规模大的上市公司中其 CEO 的报酬增加了 511%,每人平均 1400 万美元。但 2001 年股市下跌后 CEO 的报酬基本没有下降。根据《财富》杂志的调查,1999 年到 2000 年,股价总额4 亿美元的 1035 个公司的股价下跌 75%以上,但是这些公司的 CEO 和其他经营者通过行使认股权或出售自己股票获取了 660 亿美元的现金。其中 25 个公司得经营者以内幕交易等方式出售了 230 亿美元的股票。而2000 年股市和公司利益下跌时,许多公司 CEO 的报酬仍然有所增加。例如西斯科 System 公司股价虽然下跌,但是其 CEO 的报酬却增加到了 15,400 万美元,同样开普特公司的 CEO 报酬增至 1 亿美元,可口可乐公司的 CEO 报酬增加至 7400 万美元。与此相反的是职工公司,1990 年~2000 年,CEO 的工资增加了 511%,而普通职工工资仅增加 37%。美国 CEO 与职工的报酬差距较突出。1999 年美国 CEO 报酬是普通劳动者的475 倍,欧盟这比例为 20 倍,拉丁美洲为 45 倍。有关调查表明,近年经营层 70%以上的利益不是依靠 CEO的努力得来的,而是依靠良好的经济环境取得的。对于这种情况,P.F. Drucker 指出,“我很难理解解雇职工并增加公司领导报酬的行为,这在道德上和社会上都是不能允许的,这些他们赚的钱是肮脏的钱。” D. Quinn Mills 著、林大幹译:《アメリカ CEO の犯罪》,シュプリンガーフェアラーク東京 2004 年版,第 104页。
    68 L.K. Trevi?o, L.P. Hartman and M. Brown,Moral Person and Moral Manager :How Executives Develop a Reputation for Ethical Leadership,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Vol.42, No.4, summer2000.pp128-142.
    69 渋谷博史、首藤恵、井村進哉:《アメリカ型企業ガバナンス》,東京大学出版会 2002 年版,第 20 页。
    70 D. Quinn Mills 著、林大幹译:《アメリカ CEO の犯罪》,シュプリンガーフェアラーク東京 2004 年版,第 13 页。
    71 Lawrence E. Mitcheel 著、斉藤訰灰耄骸钉胜计髽I不祥事は起こるか》,麗澤大学出版会 2005 年版,第 299 页。
    72 植竹晃久、仲田正機主编:《現代企業の所有支配管理》,ミネルヴァ書房 1999 年版,第 111 页。
    73井村進哉、福光寛、王東明主编:《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の社会的視座》,日本経済評論社 2002 年版,第 208 页。
    74 Mark J. Roe 著、北條裕雄、松尾順介译:《アメリカの企業統治》,東洋経済新報社 1996 年版,第 264页。
    75 Mark J. Roe 著、北條裕雄、松尾順介译:《アメリカの企業統治》,東洋経済新報社 1996 年版,第 121页。
    76 Mark J. Roe 著、北條裕雄、松尾順介译:《アメリカの企業統治》,東洋経済新報社 1996 年版,第 43页-125 页。
    77 美国民众担心金融机构和公司的权力过大,其中金融机构过大化问题更加敏感,希望通过法律的制定对此加以控制。一般来说,大公司对美国的州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他们维持了一个州的发展和雇用水平。而大银行对于地方州来说却没有很大的关系,且相对来讲,地方性银行的政治影响力更大,因此地方议员更倾向于保护大公司和地方性银行,排除全国范围内规模较大的金融机构。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提供雇用机会的大公司对自己有利,但大银行的贡献则较陌生,因此更容易对大银行产生怀疑。Mark J. Roe 著、北條裕雄、松尾順介译:《アメリカの企業統治》,東洋経済新報社 1996 年版,第 264 页。
    78 美国股份结构中机构投资者持股的比例较高,尤其是公司养老基金和地方政府养老基金,1960 年前者 165亿美元股份,占总数的 3.8%,1992 年增加到 10520 亿美元,占 20.5%。后者从 1960 年的 6 亿美元增加到1992 年的 4644 亿美元,持股比例从 0.1%增加至 9.1%。植竹晃久、仲田正機主编:《現代企業の所有支配管理》,ミネルヴァ書房 1999 年版,第 111 页。
    79 渋谷博史、首藤恵、井村進哉:《アメリカ型企業ガバナンス》,東京大学出版会 2002 年版,第 141 页。
    80 ERISA 第 404 条规定:“受托人在管理、经营业务时应当具有相关能力且精通业务,能够谨慎地履行义务。” 渋谷博史、首藤恵、井村進哉:《アメリカ型企業ガバナンス》,東京大学出版会 2002 年版,第 90 页。根据 IRRC1989 年的调查,机构投资者中 61%的人认为其受到了 ERISA 的影响,实际上工资养老基金中的 50%,资金运用家资金的 59%,大学、社会团体资金的 50%受其影响。1988 年 2 月后该法对表决权行使的管理方面进行了修改。并且 71%的机构投资者认为,ERISA 的制定在表决权行使方面对机构投资者产生了影响。渋谷博史、首藤恵、井村進哉:《アメリカ型企業ガバナンス》,東京大学出版会 2002 年版,渋谷博史、首藤恵、井村進哉:《アメリカ型企業ガバナンス》,東京大学出版会 2002 年版,第 132 页。对退休人员来讲,养老金可以认为是其工资,因此养老基金管理机构的工作是为维护退休人员的权益,其职能类似于工会。这就是 ERISA 背后存在的保护弱者的思想。稲上毅、森淳二朗主编:《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と従業員》,東洋経済新報社 2004 年版,第 11 页。
    81 佐久間信夫:《企業支配と企業統治》,白桃書房 2003 年版,第 170 页。
    82 Kenneth A. Kim、John R.Nofsinger 著、加藤英明、平元達也、高山純一译:《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ピュアソンエデュケーション 2005 年版,第 12 页。
    83 榊原英資主编:《日米欧の経済社会システム》,東洋経済新報社 1995 年版,第 31 页。
    84 佐久間信夫:《企業支配と企業統治》,白桃書房 2003 年版,第 168 页。
    85 榊原英資主编:《日米欧の経済社会システム》,東洋経済新報社 1995 年版,第 128 页。
    86 http://news.stock888.net/031130/101,1317,313402,00.shtml
    87 http://news.stock888.net/031130/101,1317,313402,00.shtml
    88 Rakesh Khurama 著、加護野忠男译:《カリスマ幻想》,税務経理協会 2005 年版,第 263 页。
    89 D. Quinn Mills 著、林大幹译:《アメリカ CEO の犯罪》,シュプリンガーフェアラーク東京 2004 年版,第 270 页。
    90 Lawrence E. Mitcheel 著、斉藤訰灰耄骸钉胜计髽I不祥事は起こるか》,麗澤大学出版会 2005 年版,第 300 页。
    91 弥永真生:《ディスクロージャーとガバナンス》,载神田秀樹主编:《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における商法の役割》,中央経済社 2005 年版,第 106 页。
    92 D. Quinn Mills 著、林大幹译:《アメリカ CEO の犯罪》,シュプリンガーフェアラーク東京 2004 年版,第 141 页。
     93 榊原英資主编:《日米欧の経済社会システム》,東洋経済新報社 1995 年版,第 65 页。
    94 榊原英資主编:《日米欧の経済社会システム》,東洋経済新報社 1995 年版,第 65 页。
    95 榊原英資主编:《日米欧の経済社会システム》,東洋経済新報社 1995 年版,第 93 页。
    96 榊原英資主编:《日米欧の経済社会システム》,東洋経済新報社 1995 年版,第 114 页。
    97 现在,美国只有蒙大拿州制定了禁止任意雇佣的法律,该法规定:公司解雇职工时需要正当的理由。任意雇佣在权利和公平方面受到了批判。因为:⑴任意雇佣原则中没有政治上的权利;⑵雇佣者拥有自由发言的权利,那么被雇佣者也应当拥有同样的权利;⑶在美国所有权由宪法保障,雇佣者代表公司拥有所有权,那么被雇佣者也应当有劳动的权利。对此宮坂純一认为,被雇佣者对公司投入了相当长的时间和精力,职工是有感情的人而不是机器人,因此被雇佣者至少应该拥有知晓解雇理由的权利。宮坂純一:《ステイクホルダー行動主義と企業社会》,晃洋書房 2005 年版,第 85 页。
    98 Lawrence E. Mitcheel 著、斉藤訰灰耄骸钉胜计髽I不祥事は起こるか》,麗澤大学出版会 2005 年版,第 25 页。
    99 经营者追求自己利益的行为导致了贫富差距的扩大。1999 年 CEO 的平均年收入为蓝领劳动者的 475 倍,而同年 CEO 工资平均增长 17%,蓝领劳动者平均增长 3.4%,白领劳动者平均增长 3.5%。Lawrence E. Mitcheel 著、斉藤訰灰耄骸钉胜计髽I不祥事は起こるか》,麗澤大学出版会 2005 年版,第 342 页。
    100 井村進哉、福光寛、王東明主编:《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の社会的視座》,日本経済評論社 2002 年版,第 206 页。
    101 榊原英資主编:《日米欧の経済社会システム》,東洋経済新報社 1995 年版,第 95 页。
    102 奥村宏:《21 世紀の企業像》,同時代ライブラリー1997 年版,第 95 页。
    103 高橋俊夫主编:《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中央経済社 1995 年版,第 150 页。
    104 今西宏次:《株式会社の権力と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文眞堂 2006 年版,第 140 页。
    105 藤井敏彦:《ヨーロッパの CSR と日本の CSR》,日科技連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44 页。
    106 1997 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东南亚 2 万亿美元财富在金融风暴中消失。乔治·索洛斯牺牲了东南亚人民的利益而获得了巨大的财富。贺小勇:《金融全球化趋势下金融监管的法律问题》,法律出版社 2002年版,序第 1 页。
    107 岩井克人:《会社はだれのものか》,平凡社 2005 年版,第 88 页。
    
    108 高橋俊夫主编:《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の国際比較》,中央経済社 2006 年版,第 34 页。
    109 《世界企業ランキング 500》载《ニューズウィーク》2004 年 6 月 2 日号,第 45 页。
    110 足達英一郎、金井司:《CSR 経営と SRI》,きんざい 2004 年版,第 16 页。
    111 中村瑞穂主编:《企業倫理と企業統治》,文眞堂 2003 年版,第 32 页。
    112 美国管理学家 R. E. Freeman 等认为现在美国公司中同时进行着尊重人权和尊重利益相关者的运动。川辺信雄、原輝史:《アメリカの経済》,早稲田大学出版部 1994 年版,第 140 页。
    113 上智大学アメリカ·カナダ研究所主编:《アメリカ文化の原点と伝統》,彩流社 1993 年版,第 40 页。转引于 Thomas Paine, Common Sensse,in Daiane Ravitch,ed,the American Reader,Harper Perennial.1991,p27.
    114 藤田榮一:《アメリカ人と文化的伝統》,創元社 1991 年版,第 69 页。
    115 Perter F. Drucker 著 上田惇生译:《企業とは何か》,ダイヤモンド社 2005 年版,第 121 页。
    116 上智大学アメリカ·カナダ研究所主编:《アメリカ文化の原点と伝統》,彩流社 1993 年版,第 248 页。
    117 金日坤:《東アジアの経済発展と儒教文化》;大修館書店 1992 年版,第 118 页。
    118 Harry C. Triandis 著、神山貴弥、藤原武弘译:《個人主義と集団主義》,北大路書房 2002 年版,第
    24 页。转引于 Dumont.L.,Essays on individualis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6.
    119 于哥:《美国的本质》,http://www.yudage.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
    120 大西健夫等主编:《アメリカの社会》,早稲田大学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20 页
    121 Lawrence E. Mitcheel 著、斉藤訰灰耄骸钉胜计髽I不祥事は起こるか》,麗澤大学出版会 2005 年版,第 37 页。
    122 Lawrence E. Mitcheel 著、斉藤訰灰耄骸钉胜计髽I不祥事は起こるか》,麗澤大学出版会 2005 年版,第 39 页。
    123 藤田榮一:《アメリカ人と文化的伝統》,創元社 1991 年版,第 13 页。19 世纪许多访问美国的人发现美国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穿着同样的服装,这与欧洲完全不同,美国这种无传统阶层的特殊环境使公司容易大规模生产相同的产品,美国公司正是通过这种大规模生产模式成长为大型公司。川辺信雄、原輝史:《アメリカの経済》,早稲田大学出版部 1994 年版,第 22 页。
    124 Perter F. Drucker 著 上田惇生译:《企業とは何か》,ダイヤモンド社 2005 年版,第 119 页。
    125藤田榮一:《アメリカ人と文化的伝統》,創元社 1991 年版,第 4 页。
    126 藤田榮一:《アメリカ人と文化的伝統》,創元社 1991 年版,第 97-99 页。
    127 Lawrence E. Mitcheel 著、斉藤訰灰耄骸钉胜计髽I不祥事は起こるか》,麗澤大学出版会 2005 年版,第 11 页。
    128 上智大学アメリカ·カナダ研究所主编:《アメリカ文化の原点と伝統》,彩流社 1993 年版,第 221 页。
    129 1913 年美国宪法增加第 16 条之前,人们认为个人所得税也是违宪的。川辺信雄、原輝史:《アメリカの経済》,早稲田大学出版部 1994 年版,第 36 页。
    130 美国初期的反托拉斯法主义者认为无论经济效率如何,大公司之间的合并对社会不利。他们最关心的是对小规模生产者的保护,而不是高质量且低价格的产品的生产。Mark J. Roe 著、北條裕雄、松尾順介译:《アメリカの企業統治》,東洋経済新報社 1996 年版,第 263 页。
    131 川辺信雄、原輝史:《アメリカの経済》,早稲田大学出版部 1994 年版,第 25 页。
    132 山脇直司:《経済の倫理学》,丸善株式会社 2002 年版,第 23 页。
    133 伊丹敬之:《日本型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日本経済新聞社 2000 年版,第 179 页。
    134 Mark J. Roe 著、北條裕雄、松尾順介译:《アメリカの企業統治》,東洋経済新報社 1996 年版,第 19页。
    135 Lawrence E. Mitcheel 著、斉藤訰灰耄骸钉胜计髽I不祥事は起こるか》,麗澤大学出版会 2005 年版,第 8 页。
    136 Lawrence E. Mitcheel 著、斉藤訰灰耄骸钉胜计髽I不祥事は起こるか》,麗澤大学出版会 2005 年版,第 7 页。
    137 Lawrence E. Mitcheel 著、斉藤訰灰耄骸钉胜计髽I不祥事は起こるか》,麗澤大学出版会 2005 年版,第 42-50 页。另外笔者认为对于 CEO 的过分期待也是美国的个人主义造成的问题。
    138 Lawrence E. Mitcheel 著、斉藤訰灰耄骸钉胜计髽I不祥事は起こるか》,麗澤大学出版会 2005 年版,第 5 页。
    139 Lawrence E. Mitcheel 著、斉藤訰灰耄骸钉胜计髽I不祥事は起こるか》,麗澤大学出版会 2005 年版,第 53-75 页。
    140 Lawrence E. Mitcheel 著、斉藤訰灰耄骸钉胜计髽I不祥事は起こるか》,麗澤大学出版会 2005 年版,第 180-190 页。
    141 Lawrence E. Mitcheel 著、斉藤訰灰耄骸钉胜计髽I不祥事は起こるか》,麗澤大学出版会 2005 年版,第 117 页。
    142 如果董事会要出售公司,其出售价格应当最大化,否则董事会的行为将被认为违背股东利益最大化原则,没有做到注意义务等,甚至面临股东代表诉讼的风险。因此他们不得将公司低价出售给与自己有关的其他 公司。Lawrence E. Mitcheel 著、斉藤訰灰耄骸钉胜计髽I不祥事は起こるか》,麗澤大学出版会 2005 年版,第 120 页。
    143 保罗·梅尔和帕特纳斯的调查表明,1999 年为了认股权而保留的股票占公司总发行股票中的 13.7%。给与经营层提供认股权数量扩大一方面意味着经营者增加对公司股价的关注,另一方面意味着美国的董事和经营者的行为都受到了股价变动的束缚。Lawrence E. Mitcheel 认为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存在于美国《公司法》中。Lawrence E. Mitcheel 著、斉藤訰灰耄骸钉胜计髽I不祥事は起こるか》,麗澤大学出版会 2005年版,第 122 页。
    144 根据 Finical Times 的调查,美国破产的 7 个公司中,过去的 3 年中有 25 个经营者离开了公司后仍获得了 33 亿美元,虽然其行为违背了法律和道德,但是他们中没有人被起诉,也没有还一分钱给股东。1992年~2001 年间,SEC 对 609 个可能违背刑法的公司案件的调查中,真正进入监狱的经营者只有 87 名。因此做坏事的风险远小于其获得的利益,故经营者会选择采取恶性行为。D. Quinn Mills 著、林大幹译:《アメリカ CEO の犯罪》,シュプリンガーフェアラーク東京 2004 年版,第 202 页。
    145 Rakesh Khurama 著、加護野忠男译:《カリスマ幻想》,税務経理協会 2005 年版,第 286 页。在公司向CEO 等经营层给与认股权时,其成本不入账,这种做法看起来没有成本,但对股东来说其实际成本很高。根据 2000 年的桑福特 C.邦斯特的调查,美国 2000 个最大的公司提供的认股权的总额是 1520 亿美元。而如果 Microsoft 将 2001 年认股权的提供成本作为费用入账的话,公司的纯利润就不是公布的 73 亿美元,而是 51 亿美元,减少了 30%。西斯科 System 公司如果将 2001 年的认股权成本入账的话,它的损失将不是公布的 10 亿美元,而是 27 亿美元。吉贝鲁 System 公司将公司认股权的费用入账的话,那么 2000 年的每股红利将从 24 美分的盈利变为 29 美分的损失,2001 年由 49 美分的盈利变为 1.02 美元的损失。2002 年美国联邦储备局的调查表明,如果公司将认股权成本记入费用,计算美国前 500 大公司的收益成长比例时,那么收益增长速度将减少 1/4。D. Quinn Mills 著、林大幹译:《アメリカ CEO の犯罪》,シュプリンガーフェアラーク東京 2004 年版,第 259 页。Kim 等也认为根据美国的现行法律认股权的费用不需要入账,因为法律认为提供认股权的行为没有增加公司的成本。但对公司股东来说这种费用是实际上存在的。例如一个拥有 1 亿股的公司给予经营者 1000 万股的认股权,如果公司的利润是 1 亿元,公司每股利润为 1 美元,那么经营者出售其 1000 万股的股票,公司每股利润将减少 0.91 美元,对于其他股东而言,其利益必然会减少。Kenneth A. Kim、John R.Nofsinger 著、加藤英明、平元達也、高山純一译:《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ピュアソンエデュケーション 2005 年版,第 19 页。
    146 WorldCom 公司对外宣布英特网网络通讯量每 100 日增加一倍的假信息。实际上 1995 到 1996 年间情况确实如此,但是这种成长率很快就降低了,WorldCom 发布信息时其真正增长量只有这一数字的 10%左右。1999年 IBM 将卖出的数个部门的收益结转了管理费用,1999 年 IBM 结转了 24 亿美元的费用,2000 年结转了 3亿美元的费用,提高公司整体利润。Micriosoft 为了使公司利润看起来呈稳步上升状态,进行了一定的会计炒作,促使了股价的提高。D. Quinn Mills 著、林大幹译:《アメリカ CEO の犯罪》,シュプリンガーフェアラーク東京 2004 年版,第 22 页。
    147 D. Quinn Mills 著、林大幹译:《アメリカ CEO の犯罪》,シュプリンガーフェアラーク東京 2004 年版,第 75 页。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的行为是为了实现经营层利益的最大化,而最后承担损失的还是股东。《纽约时报》的迪比特举例说道:“经营者获得利益不是因为他们实现了经营成果,而是因为让股东们抱着不现实的期待。如果一个公司的股票价格慢慢提高,从 5 年前 20 美元每股以每年 2 美元的速度上升,现在可以达30 美元。而另一个公司股票 5 年前也是每股 20 美元,后来突然上升至 100 美元,而最后又下跌至 20 美元。无疑第一个公司的经营者的经营效果更好。但是如果两个公司的经营者都享受了同样的认股权,且可以以合理的价格抛售股份的话,那第二个公司的经营者就可能获得更大的利益。” D. Quinn Mills 著、林大幹译:《アメリカ CEO の犯罪》,シュプリンガーフェアラーク東京 2004 年版,第 116 页。
    148 D. Quinn Mills 著、林大幹译:《アメリカ CEO の犯罪》,シュプリンガーフェアラーク東京 2004 年版,67-75 页。
    149 Kenneth A. Kim、John R.Nofsinger 著、加藤英明、平元達也、高山純一译:《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ピュアソンエデュケーション 2005 年版,第 20 页。
    150 D. Quinn Mills 著、林大幹译:《アメリカ CEO の犯罪》,シュプリンガーフェアラーク東京 2004 年版,第 318 页。
    151 田邊光政:《委員会等設置会社における取締役会の職務権限》,载田邊光政等主编:《最新会社法をめぐる理論と実務》,新日本法規 2003 年版,第 240-241 页。
    152 田邊光政:《委員会等設置会社における取締役会の職務権限》,载田邊光政等主编:《最新会社法をめぐる理論と実務》,新日本法規 2003 年版,第 258 页。转引于 Bhagat=Black,The non-Correlation Between Board Independence Long Term Performance,The Journal of Corporation Law,2002,winter,p231.
    153 当然美国有些 CEO 的报酬远远超过平均收入,比如哈内威尔公司 CEO 的年收入是 6,954 万美元,同样存在独立董事报酬很高的公司,如安然事件爆发时,该公司独立董事每人每年都有 40 多万美元的报酬。佐久間信夫:《企業支配と企業統治》,白桃書房 2003 年版,第 197 页。可见独立董事的报酬过少会减少他们的积极性,但过多也会影响其独立性。因此过多或过少的报酬都会产生很大的问题。
    154 田邊光政:《委員会等設置会社における取締役会の職務権限》,载田邊光政等主编:《最新会社法をめぐる理論と実務》,新日本法規 2003 年版,第 260 页。
    155 植竹晃久、仲田正機主编:《現代企業の所有支配管理》,ミネルヴァ書房 1999 年版,第 93 页。
    156 D. Quinn Mills 著、林大幹译:《アメリカ CEO の犯罪》,シュプリンガーフェアラーク東京 2004 年版,第 110 页。
    157 中村瑞穂主编:《企業倫理と企業統治》,文眞堂 2003 年版,第 37 页。
    158 佐久間信夫:《企業支配と企業統治》,白桃書房 2003 年版,第 186 页。
    159 例如美国泰克公司 CEO 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做出违法行为,但没必要向董事会隐瞒这些行为,因为董事会一般都会认可其行为。另外 IBM 公司的报酬委员会成员中有联邦快递的 CEO,IBM 和该公司每年有几十亿美元的交易,这样的情况下,董事会不可能实现有效的监督。D. Quinn Mills 著、林大幹译:《アメリカCEO の犯罪》,シュプリンガーフェアラーク東京 2004 年版,第 78 页。2001 年虽然美国股市下跌,但美国的董事会仍以认股权的形式取得了报酬的 62%,且他们收入提高了 15%。他们怎么做到的呢?当然是与CEO 合作获取的。D. Quinn Mills 著、林大幹译:《アメリカ CEO の犯罪》,シュプリンガーフェアラーク東京 2004 年版,第 143 页。
    160 D. Quinn Mills 著、林大幹译:《アメリカ CEO の犯罪》,シュプリンガーフェアラーク東京 2004 年版,第 107 页。
    161 D. Quinn Mills 著、林大幹译:《アメリカ CEO の犯罪》,シュプリンガーフェアラーク東京 2004 年版,第 290 页。
    162 中村瑞穂主编:《企業倫理と企業統治》,文眞堂 2003 年版,第 36 页。
    163 公司经营业绩不好时,CEO 依然可以获得很多的收入。甚至经营失败时 CEO 仍可以获得较多的收入,对民众来说不可思议。例如 1998 年马太鲁公司的 CEO 吉鲁·巴拉多使该公司的销售额低于目标 5 亿美元,其本人于 2002 年 8 月辞职,但仍获得了 5000 万美元的补贴。孔塞克公司的 CEO 史蒂芬·希尔伯特使公司股价下跌 90%,于 2002 年 4 月辞职,但他也获得了 5000 万美元的补贴。P&G 的 CEO 达克·季格在担任 CEO的 17 个月中,由于公司的股价下跌了 50%而辞职,但他获得了 1000 万美元的补贴。前美国财政部部长 JohnW. Snow 曾在 CSX 公司担任董事长,其在任期间公司利润逐步减少,股价的上升速度也只有其他公司的一半,但是在任期内他还是获得了超过 5000 万美元的报酬。WorldCom 的经营者巴拿德 J.巴斯在公司破产前辞职,而他在退休后可以一直享受每年 150 万美元的退休金。D. Quinn Mills 著、林大幹译:《アメリカCEO の犯罪》,シュプリンガーフェアラーク東京 2004 年版,第 208 页。
    164 D. Quinn Mills 著、林大幹译:《アメリカ CEO の犯罪》,シュプリンガーフェアラーク東京 2004 年版,第 58 页。
    165 D. Quinn Mills 著、林大幹译:《アメリカ CEO の犯罪》,シュプリンガーフェアラーク東京 2004 年版,第 229 页。
    166 D. Quinn Mills 著、林大幹译:《アメリカ CEO の犯罪》,シュプリンガーフェアラーク東京 2004 年版,第 88 页。
    167 D. Quinn Mills 著、林大幹译:《アメリカ CEO の犯罪》,シュプリンガーフェアラーク東京 2004 年版,第 13 页。
    168 D. Quinn Mills 著、林大幹译:《アメリカ CEO の犯罪》,シュプリンガーフェアラーク東京 2004 年版,第 150 页。
    169 2002 年 7 月,SEC 的预算增加了 66%,但是如果考虑美国的股份交易量、投资信托基金和新上市的公司数量的增加,其预算还是不足的。D. Quinn Mills 著、林大幹译:《アメリカ CEO の犯罪》,シュプリンガーフェアラーク東京 2004 年版,第 59 页。
    170 譬如 1995 年美国上院证券组的组长费尔·格拉姆和上院议员提交了减少 SEC20%的预算的议案。1999年 SEC 提交关于会计师事务所不应当对同一个公司进行审计和咨询的两个业务的议案,遭到了议会的反对,且议会议员威胁 SEC 说,如果议案成功地通过将减少 SEC 的预算。D. Quinn Mills 著、林大幹译:《アメリカ CEO の犯罪》,シュプリンガーフェアラーク東京 2004 年版,第 274 页。
    171 D. Quinn Mills 著、林大幹译:《アメリカ CEO の犯罪》,シュプリンガーフェアラーク東京 2004 年版,第 273 页。
    172 D. Quinn Mills 著、林大幹译:《アメリカ CEO の犯罪》,シュプリンガーフェアラーク東京 2004 年版,第 175 页。转引于“Wall Street Prophets,”60 Minutes,January 30,2001.
    173 投资银行发行新股的业务比一般的股票交易更有利可图,分析家也可以由此获得更多的收入。一般通过与机构投资者的股票交易,如果交易量 3 亿美元,投资银行可以收取 30 万美元的手续费,调查部门获得不超过 2.5 万美元的收入。但公司发行新股时,通常投资银行可以获得 1000 万美元,分析家可以获得 100 万美元的手续费。D. Quinn Mills 著、林大幹译:《アメリカ CEO の犯罪》,シュプリンガーフェアラーク東京 2004 年版,第 195 页。
    174 D. Quinn Mills 著、林大幹译:《アメリカ CEO の犯罪》,シュプリンガーフェアラーク東京 2004 年版,第 186 页。
    175 Lawrence E. Mitcheel 著、斉藤訰灰耄骸钉胜计髽I不祥事は起こるか》,麗澤大学出版会 2005 年版,第 184 页。
    176 Lawrence E. Mitcheel 著、斉藤訰灰耄骸钉胜计髽I不祥事は起こるか》,麗澤大学出版会 2005 年版,第 198 页。
    177 Lawrence E. Mitcheel 著、斉藤訰灰耄骸钉胜计髽I不祥事は起こるか》,麗澤大学出版会 2005 年版,第 187 页。
    178 三和裕美子:《資本市場から見た企業統治》,《ジェトロセンター》2003 年第 8 期,第 44 页。
    179 D. Quinn Mills 著、林大幹译:《アメリカ CEO の犯罪》,シュプリンガーフェアラーク東京 2004 年版,第 122-132 页。另外,美国的评级机构也拥有监督公司的力量,但由于其手续费由评估对象付款,而非使用评估信息的股东支付,因此评级机构和被评估对象之间可能出现舞弊行为。Kenneth A. Kim、John R.Nofsinger 著、加藤英明、平元達也、高山純一译:《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ピュアソンエデュケーション 2005 年版,第 102 页。
    180 佐久間信夫主编:《企業統治構造の国際比較》,ミネルヴァ書房 2003 年版,第 119-128 页。
    181 对德国 19 世纪的监事会功能方面有多种学说,菅原菊志认为,19 世纪德国的上市公司中董事会和监事会共同管理公司,监事会不仅仅是监督机关。E. Gutenberg 认为,虽然 1965 年德国《股份公司法》第 111条规定公司监事会是执行监督业务的机关,但是 1861 年德国《普通商法典》制定前,公司理事会和现在的美国董事会一样,拥有决策权。植竹晃久、仲田正機主编:《現代企業の所有支配管理》,ミネルヴァ書房1999 年版,第 247 页。转引于 E.Gutenberg,Funktionswandel des Aufsichtstrates,Zeitschrift fur Betrsiebuswirtschaftslehre,40Jg,1970.
    182 高橋俊夫主编:《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中央経済社 1995 年版,第 138 页。
    183 新山雄三认为,现在德国公司监事会状态的产生是由于立法的不够完善和章程的随意变更。19 世纪德国监事会的产生是为了保护少数股东。新山雄三:《ドイツ監査役会制度の生成と意義》,商事法務研究会 1999年版,第 167 页。并且他认为,德国监事会等监督机关不应该仅仅由劳动者参与,其它的利益相关者也应该允许参与。新山雄三:《ドイツ監査役会制度の生成と意義》,商事法務研究会1999年版,第288页。Fischer与新山雄三的看法一致,他认为监事会应该保护少数股东并他们和控制公司大股东的见面场所。新山雄三:《ドイツ監査役会制度の生成と意義》,商事法務研究会 1999 年版,第 279 页。转引于 Curt E.Fischer,Rechtsschein und Wirklichkeit im Aktienrecht,AcP.,Bd.154.1954,S.86ff.,insbesondere S.110
    184 有学者认为应由经营者决定业务的执行,公司利益相关者应该回避对经营业务执行的干涉,只需要监督经营者的不正当行为。对公司治理来讲这种看法是非常重要的。高橋俊夫主编:《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中央経済社 1995 年版,第 141 页。
    185 新山雄三:《論争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商事法務研究社 2001 年版,第 86-110 页。
    186 高橋俊夫:《株式会社とは何か》,中央経済社 2006 年版,第 4 页。
    187 海道ノブチカ:《ドイツの企業体制》,森山書店 2005 年版,第 8 页。
    188 海道ノブチカ:《ドイツの企業体制》,森山書店 2005 年版,第 69 页。
    189 德国工会以行业工会为主,工资的协商也是工会与根据行业、地区划分的管理者团体的协商决定的,协商在全国或全州统一进行。因此不管公司的规模如何,职工工资水平根据产业统一而定的。在德国,“一个产业一个工会”已成为了原则。另外存在很多行业工会组成的工会,其中由 16 个行业工会参与的德国劳动者同盟的影响力最大,参加人数为 790 万人。德国虽然没有公司内劳动工会,但存在着职工代表组织,行业工会进行工资和劳动时间等的协商,但各个企业增加的任意性工资部分或下班时间等由职工代表组织与公司领导协商决定。榊原英資主编:《日米欧の経済社会システム》,東洋経済新報社 1995 年版,第 133 页。
    190 高橋俊夫主编:《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中央経済社 1995 年版,第 132 页。
    191 高橋俊夫主编:《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中央経済社 1995 年版,第 135 页。
    192 海道ノブチカ:《ドイツの企業体制》,森山書店 2005 年版,第 102 页。转引于 Steinmann,H.und E.Gerum:ebenda,S.268f.
    193 经营协议会拥有各种权利,如就业时间、休息日、带薪休假、安全措施、职工宿舍等方面的共同决定权。关于职工的雇佣和公司内流动等事项,公司应该取得经营协议会的同意。公司向职工发布解雇通知前应告知经营协议会解雇理由,并听取协议会的意见,否则解雇无效。此外,职工人数超过 100 人的企业,应当设置经济委员会,经济委员会有权参与经营事项并向经营协议会提供有关信息。若经营者和经营协议会就上述事项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应当另外设置调整机关,由调整机关做出最后决定。经营协议会的罢工行为是被禁止的。大西健夫主编:《ドイツの経済》,早稲田大学出版部 1992 年版,第 128 页。
    194 佐久間信夫主编:《企業統治構造の国際比較》,ミネルヴァ書房 2003 年版,第 119 页。
    195 海道ノブチカ:《ドイツの企業体制》,森山書店 2005 年版,第 11 页。
    196 高橋俊夫主编:《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中央経済社 1995 年版,第 136 页。
    197 德国保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法律除了《共同决定法》外还有很多,比如德国 1951 年的《解雇限制法》,规定公司解雇员工时,要与职工代表组织达成协议,如果解雇职工没有合理理由的话,解雇行为无效。此外,该法在有关选定解雇对象及解雇时需考虑的福利等方面做出了规定:解雇时应从单身者,没有孩子的职工等解雇后不容易出现问题的人开始。但选定解雇对象是不公正的,被认为是不正当的解雇。该法规定对 50岁以上及工龄超过 10 年的员工解雇是有限制的,实际上这种人的解雇是不可能的。而解雇的时候根据工龄提前通知的期限长短也会不同。榊原英資主编:《日米欧の経済社会システム》,東洋経済新報社 1995 年版,第 119 页。
    198 高橋俊夫主编:《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中央経済社 1995 年版,第 115-125 页。
    199 大西健夫、Ulrich Lins 主编:《ドイツの社会》;早稲田大学出版部;1992 年版 第 70 页。
    200 中村美紀子:《企業の社会的責任》,中央経済社 1999 年版,第 127 页。
    201 海道ノブチカ:《ドイツの企業体制》,森山書店 2005 年版,第 27 页。
    202 安達巧:《企業倫理と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創成社 2002 年版,第 34 页。法国学者 Bauer 的研究表明,70%的德国经营者是由内部晋职的,而这一比例在法国只有 30%。德国的经营者由同一公司内晋升而成的比例是 49%,在法国是 29%。高橋俊夫主编:《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中央経済社 1995 年版,第 65 页。转引于 Bauer,Michel et Bertin-Mourot,Benedicte,Les 200 en France et en Allemagne,1992.
    203 根据 Poensgen 的调查,德国大公司的董事会平均人数为 4.75 人,而小公司董事会的平均人数为 1.6 人。大公司中董事会成员晋升为监事、监事会副会长、监事会会长的人占全公司全部董事的 9.2%,而小公司中这一比例为 14%,但是董事会会长成为监事会成员的比例全国为 43 %,大企业为 64%,并且其中大多数人担任了监事会会长。高橋俊夫主编:《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中央経済社 1995 年版,第 58 页。转引于 Poensgen,Otto H.,Der Weg in den Vorstand,Die Betriebswirtschaft,1,1982b,p.194.
    204 高橋俊夫主编:《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中央経済社 1995 年版,第 69 页。
    205 佐久間信夫主编:《企業統治構造の国際比較》,ミネルヴァ書房 2003 年版,第 111 页。德国企业中个人企业占 69.9%,人合企业中的合伙企业占 9%,合资企业占 3.6%,股份公司是 0.2%。海道ノブチカ:《ドイツの企業体制》,森山書店 2005 年版,第 5 页。海道ノブチカ:《ドイツの企業体制》,森山書店 2005 年版,第 72 页。
    206 海道ノブチカ:《ドイツの企業体制》,森山書店 2005 年版,第 76-90 页。转引于 Beyer,J.: Manamagerherrschaft in Deutschland Opladen/Wiesbaden 1998, S.65.
    207 如母子公司之间的互相持股等。
    208 据调查,德国上市公司中,完全没有受到其他公司支配的独立性较高的公司占 30%左右,比例较小,70%公司受公司集团等影响较大。大西健夫主编:《ドイツの経済》,早稲田大学出版部 1992 年版,第 131 页。
    209 佐久間信夫:《企業支配と企業統治》,白桃書房 2003 年版,第 267 页。
    210 德国政府部门和公司的关系历来比较密切,州政府为了增加雇佣和投资,必要时对公司实施税收优惠政策。佐久間信夫主编:《企業統治構造の国際比較》,ミネルヴァ書房 2003 年版,第 114 页。这样的股份结构形成了与美国竞争型资本主义不同的协助型资本主义模式。Bayer, J.认为德国模式是德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原因形成的。除了股份结构的原因,银行和公司之间的密切关系也是重要原因。海道ノブチカ:《ドイツの企業体制》,森山書店 2005 年版,第 92 页。转引于 Windolf,Paul/Beyer,J.:Kooperrativer Kapitalismus,Kolner Zeitschrift fur Soziologie und Sozialpsychologie,Jg.47,1994,S.24.另外在公司是否存在支配者方面有较多的研究成果,比如 Pross, H. 1958 年对德国前 120 位公司的调查表明,55.5%的公司过半数股份被集中持有,100%所有者支配的公司占 4.5%,少数股东联合所有的占 19.1%,而经营者支配的公司占 20%。由于公共机关持有过半数股份会形成所有者缺位、经营者支配公司的情况,所以如果将公共机关持有过半数股份的公司也计入经营者支配的话,那么经营者支配的公司将会达到 32%。根据H.Steinmann 对德国最大的 300 个公司的调查,公司规模越大,经营者支配的比例就越大。高橋俊夫主编:《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中央経済社 1995 年版,第 96 页。转引于 G.Schreyogg und H.Steinmann:Zur Trennung Von Eigentum und Verfugungsgewit.Eine emprise der Beteilligungsverhaltniss in deutschen GroBunternehmen,ZfB.,51. Jg., 1982, SS.544-546. Thonet, P. J 和 Poensgen, O.H. 1960 年至 1971年德国调查表明,1970 年在证券交易所登记的 297 个公司中,所有者支配的公司为 47 个,占 16%,而经营者支配的公司为 15 个,占 5%,而 70%的公司属于其它的类型。1972 年 Steinmann, H.和 Schreyogg, G.对德国最大的三百个公司的调查表明,所有者支配的公司占 50%左右,经营者支配占 10%左右。有些调查结果表明所有者支配的公司占多数,但是也有调查表明经营者支配的公司占多数。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是 Iber, B.的调查,其 1963 年至 1983 年的调查表明,1963 年个人所有的股份为 26%,1973 年减少到 24.3%,1983年减为 16.7%。相对而言,银行、保险公司、企业所有的股份比例增加了,1963 年为 45.1%,1973 年为 54.9%,1983 年为 65.5%。持有过半数股份的公司中,同一家族所有的比例 1963 年为 47.8%,1973 年为 37.5%,1983 年为 34.5%,呈逐步减少趋势。因此他认为同一家族所有股份的减少意味着所有者支配的减少,而银行、保险公司、企业所有股份比例的增加并不意味着经营者支配的增加。海道ノブチカ:《ドイツの企業体制》,森山書店 2005 年版,第 87 页。转引于 Thonet,P.J/Poensgen,O.H:Managirial Control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in Western Germany,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vol.28,September 1979,p 26. 转引于 Schreyogg,G./Steinmann, H.Zur Trennungvon Eigentum und Verfugungsgewalt. Eine enprische Analyse der Beteiligungsverhaltnisse in deutschen GroBunternehmen,ZfB 51/6,1981,S.544. 转引于 Iber,Bernhard:Zur Entwichlung der Aktionarsstruktur in der Bundersrepubik Deutschland ZfB,55/11,1985,S.1107.
    211 Mark J. Roe 著、北條裕雄、松尾順介译:《アメリカの企業統治》,東洋経済新報社 1996 年版,第 273页。
    212 高橋俊夫主编:《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中央経済社 1995 年版,第 78 页。
    213 寄托表决权(Depotstimmrecht)制度是指个人股东从跟发行公司有协助关系的银行那里购买股票,股东大会前将个人购买的股票附带的表决权寄托给了银行,因此银行可以行使个人股东购买的股票附带的表决权。佐久間信夫:《企業支配と企業統治》,白桃書房 2003 年版,第 268 页。
    214 其中德意志银行 33.2%,德累斯顿银行 26.8%,德国商业银行 14.7%。海道ノブチカ:《ドイツの企業体制》,森山書店 2005 年版,第 128-131 页。转引于 Gottschalk,von Anro;Der StimmrechtseinfulB der Banken inden Aktionarversammlungen von GroBunternehmen,in:WSI Mitteilungen5/1988,S.298. 转引于 Baumus,Teodor/Fraune,Christain:Institutionelle anlage und Publikumgesellschaft:Eine empirische Untersuchung,Die Aktiengesellschaft,3/1995,S.103,Tab.6.
    215 在德国,德意志银行的影响力较大。有人认为,公司监事会成员中银行代表的 60%都是德意志银行派遣的,另外约 20%和德意志银行有关,此外还有约 20%由其他银行派遣。佐久間信夫主编:《企業統治構造の国際比較》,ミネルヴァ書房 2003 年版,第 121 页。转引于 Monks,R.A.G and Minow,N.,Corporate Governance,Blackwell,Oxford 1995.
    216 佐久間信夫:《企業支配と企業統治》,白桃書房 2003 年版,第 280-291 页。
    217 佐久間信夫:《企業支配と企業統治》,白桃書房 2003 年版,第 283 页。资料来源:T. Baums/C. Fraune, Institutionelle Anleger und Publikums gesellschaft: ein empirische Untersuhung, Die Aktiengesellchaft, vol. 40,1995,p.106.
    218 海道ノブチカ:《ドイツの企業体制》,森山書店 2005 年版,第 133 页。
    219 A. Chandler Jr 也认为,德国的资本主义拥有共同体的色彩。德国的资本主义中,银行之间及银行与公司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公司内部由资本家代表和劳动者代表共同组成监督机关。这种模式的共同体色彩也比较浓厚。高橋俊夫:《株式会社とは何か》,中央経済社 2006 年版,第 83 页。转引于 Alfred Chandler Jr.,Scale and Scope,Cambridge.U.S.A,1990.
    220 从宗教方面来看,德国是基督教国家。以前西德国民中 43.1%信仰天主教,42.1%信仰新教。东德 1989年的统计表明,国民中新教徒占 30%,天主教徒占 6.1%,无信仰的占 63.5%。这样的数字表明,德国是基督教国家,而它的基督教又分为天主教和新教两派。实际上虽然德国基督教教会都将现在德国的宗教节日和习惯定位为拥有基督教色彩的活动,但在这种活动中,还是处处体现了很强的日尔曼色彩。大西健夫、Ulrich Lins 主编:《ドイツの社会》,早稲田大学出版部 1992 年版,第 76 页。这种天主教和新教各占一半,并融入了日尔曼民族共同体色彩的宗教文化背景可能与劳动者和资本家共同参与监事会制度的形成有一些关系。
    221 根元到:《ドイツにおける“企業の社会的責任”と労働法》,第 48 页,https://www.21coe-win-cls.org/english/activity/pdf/6/06.pdf(该论文直接从网上下载的,不知道杂志名)。
    222 藤井敏彦:《ヨーロッパの CSR と日本の CSR》,日科技連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45 页。
    223 菊澤研宗:《比較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論》,有斐閣 2004 年版,第 217 页。
    224 秋山をね、大崎貞和、神作裕之、野村修也;《いまなぜ CSR なのか》,《法律時報》76 巻 12 号,第 8 页。
    225 海道ノブチカ:《ドイツの企業体制》,森山書店 2005 年版,第 6 页。
    226 美国艾蒂鲁芒 Worldwide 公司对公司、政府、媒体、NGO 是否可靠的调查中,认为公司是可靠的美国人占 40%,信任政府的占 36%。欧洲这两个数字分别为 29%和 12%。信任媒体的美国为 20%,欧洲为 19%。这些数字中都是在美国信任的人较多。但是 NGO 在美国被认为可信任的比例为 32%,在欧洲则为 34%,欧洲的数字超过了美国。这表明,欧洲的公司社会责任中,NGO 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藤井敏彦:《ヨーロッパの CSR と日本の CSR》,日科技連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69 页
    227 足達英一郎、金井司:《CSR 経営と SRI》,きんざい 2004 年版,第 21 页。
    228 浜辺陽一郎:《コンプライアンスの考え方》,中公新書 2005 年版,第 34 页。
    229 水口剛:《諸外国における CSR の動向と将来展望》,《法律時報》76 卷 12 号,第 28 页。
    230 《ドイツにおける企業の社会的責任》,《世界の労働》第 53 卷第 12 号 2003 年,第 30 页。
    231 藤井敏彦:《ヨーロッパの CSR と日本の CSR》,日科技連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24-26 页。但这种看法值得商榷。
    232 中村美紀子:《CSR が法律学に与える影響》,《法律時報》76 卷 12 号,第 48 页。
    233 藤井敏彦:《ヨーロッパの CSR と日本の CSR》,日科技連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205 页。
    234 海道ノブチカ认为,在德国《共同决定法》制度下,以出资者为核心的公司体制仍然存在。也可以说,德国资本主义的特点之一是出资者的影响较大。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实现社会公正,社会福利需要保护处于弱者地位的劳动者。这种模式体现了德国的社会期待。另外德国劳动雇佣问题受到较大的关注与德国的历史有关。德国是后发的资本主义国家,国家较多地干涉经济和社会的各方面。发展的过程中,国家非常关注处于社会弱者地位的劳动者群体利益。其基础是当时的社会文化观念。海道ノブチカ:《ドイツの企業体制》,森山書店 2005 年版,第 4-5 页。
    235 另外在公司社会责任方面,德国 NGO 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与美国一样,德国的 NGO 也拥有比较强大的能力。例如 1964 年 12 月成立的商品测试财团就给德国消费者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联邦政府为该财团提供了
    14%的运作资金,其它 86%的经费来自于出版业。他们一年进行约 110 次的产品测试,并通过刊物、电话服务和电视节目等方式公开信息。高橋俊夫主编:《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中央経済社 1995 年版,第171-174 页。
    236 海道ノブチカ:《ドイツの企業体制》,森山書店 2005 年版,第 5 页。
    237 海道ノブチカ:《ドイツの企業体制》,森山書店 2005 年版,第 3-9 页。
    238 山脇直司:《経済の倫理学》,丸善株式会社 2002 年版,第 105 页。
    239 戈登·A·克雷格:《德国人》,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2 页。
    240 Harry C. Triandis 著、神山貴弥、藤原武弘译:《個人主義と集団主義》,北大路書房 2002 年版,第101 页。
    241 19 至 20 世纪哲学家尼采和作曲家华格纳(Wanger)的看法体现了德国共同体概念。他们认为德国民族是一个具有神秘主义的共同体民族。大西健夫、Ulrich Lins 主编:《ドイツの社会》,早稲田大学出版部1992 年版,第 16 页。
    242 伊丹敬之:《日本型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日本経済新聞社 2000 年版,第 175 页。
    243 杜美:《德国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23 页。
    244 戈登·A·克雷格:《德国人》,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22-37 页。
    245 新山雄三:《ドイツ監査役会制度の生成と意義》,商事法務研究会 1999 年版,第 24 页。
    246 伊丹敬之:《日本型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日本経済新聞社 2000 年版,第 49 页。Nicklisch, H 通过成果分配的研究,他发现德国公司是经营共同体,德国公司分配原则比较特殊。比如德国经营学中的基本看法是公司所得的分配,即向利益相关者的成果的分配。该概念与利益相关者创造的成果,即附加价值概念有密切的关系。美国公司的利益概念可以通过分析出资者与企业成果的关系来理解。而德国公司的附加价值概念则可以通过分析企业和社会关系来理解。且通过对此的分析,可以知道企业和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大小。德国的公司价值概念体现了其共同体特点。海道ノブチカ:《ドイツの企業体制》,森山書店 2005 年版,第 37 页。除与组织有关的法律之外其他法律的制定也体现了德国的特点。比如 1897 年德国法院判决卡特儿合约是合法的,之后普遍认为卡特儿之下的德国公司竞争是“被限制的竞争”,而美国1890 年的《反垄断法》限制了卡特等协议海道ノブチカ:《ドイツの企業体制》,森山書店 2005 年版,第92 页。从德国和美国的法律动态来看,德国拥有卡特儿等企业联合体特征的共同体文化背景,美国拥有促进竞争的个人主义浓厚的文化背景。
    247 高橋俊夫主编:《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中央経済社 1995 年版,第 193 页。
    248 菊澤研宗:《比較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論》,有斐閣 2004 年版,第 92 页。
    249 高橋俊夫主编:《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中央経済社 1995 年版,第 186 页。
    250 木村真樹男:《ドイツ社会民主主義の研究》,九州大学出版会 1998 年版,第 1 页。
    
    251 高橋俊夫主编:《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中央経済社 1995 年版,第 189 页。
    252 須山光一:《ドイツ企業共同決定制とカトリック社会理論》,《明星大学経済学研究紀要》2000 年
    Vol.30.31,第 31 页。
    253 中村瑞穂主编:《企業倫理と企業統治》,文眞堂 2003 年版,第 73 页。转引于 Gerum,E., Aufsichtsratstypen-Ein Beitrag zur Theorie der Organistion der Unternehmensfurung,Die Betriebswirschaft,6,1991.S.726.
    254 中村瑞穂主编:《企業倫理と企業統治》,文眞堂 2003 年版,第 69 页。
    255 佐久間信夫:《企業支配と企業統治》,白桃書房 2003 年版,第 289 页。
    256 Brinkmann-Herz, D.认为《煤矿钢铁共同决定法》存在着几个问题(1)职工代表缺乏选任公司营业方面和技术方面的董事的影响力;(2)虽然职工代表和劳务担任董事之间有着联系,但职工代表和其它的董事之间缺乏足够的沟通;(3)由职工代表的监事会成员主张的决定事项基本都限于社会性事项和人事事项,不包括经营方面的事项;(4)职工代表出身的监事会副会长和其它职工代表的监事会成员之间协助关系不足;(5)职工代表参法律上拥有信息收集的权利,但实际上却放弃了这种权利;(6)行使认可权的业务范围由公司章程决定,因此职工代表参与的监事会在董事会业务的认可方面不能发挥实际应有的作用。海道ノブチカ:《ドイツの企業体制》,森山書店 2005 年版,第 104 页。转引于Brinkmann-Herz,Dorothea:Entscheidungsprozesse in den Aufsichtsrate der Montanindustrie,Berlin 1972.S.150.
    257 非正式讨论中,50 个调查对象中仅 5 个人对所有的董事都有过接触,这 5 个人都是监事会会长或副会长。渡辺朗:《ドイツ資本会社における共同決定の効果》,《経済理論》1996 年 5 月号 271 号,第 30 页。
    258 职工的影响力相对减小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根据 Witte, E.的调查,尽管职工的影响力从 1976 为
    2.8 增加至 1981 年为 3.4,但 1976 年出资者的影响力为 4.5,1981 年为 4.7,相比之下职工的影响力还是较小的。而在资本家影响力较大的公司这种差距可能更大。海道ノブチカ:《ドイツの企業体制》,森山書店 2005 年版,第 105 页。转引于 Witte,E.:Das EinfluBsystem der Unternehmung in den Jahren 1976 und 1981,a.a.O.,S.433.
    259 安達巧:《企業倫理と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創成社 2002 年版,第 35 页。
    260 Mark J. Roe 著、北條裕雄、松尾順介译:《アメリカの企業統治》,東洋経済新報社 1996 年版,第 223页。
    261 有人认为从债权人的利益出发,银行往往会选择风险较小的投资计划;而由股东代表监督公司的话,则可能选择风险大、收益高的投资决策。佐久間信夫主编:《企業統治構造の国際比較》,ミネルヴァ書房 2003年版,第 125 页。
    
    262 佐久間信夫:《企業支配と企業統治》,白桃書房 2003 年版,第 285 页。
    263 佐久間信夫主编:《企業統治構造の国際比較》,ミネルヴァ書房 2003 年版,第 109 页。
    264 王书江,殷建平:《日本商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0 年版。这些是日本《商法典》的中文翻译,其规定是 2003 年日本《商法》修改之后,允许日本公司废止监事会而设置董事会内委员会之前的规定。2005年日本《商法》中关于公司的内容独立成为单独的《公司法》。
    265 吴建斌等:《日本公司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149 页。
    266 井村進哉、福光寛、王東明主编:《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の社会的視座》,日本経済評論社 2002 年版,第 20 页。
    268 实际上社长之上还存在着会长、副会长、相谈役及顾问等。一般社长退休后成为会长,下一任社长退休后,原来的会长成为相谈役或名誉会长,他们都是董事会成员。因此,成为董事之后,职工的董事职位将伴随终身。奥村宏:《株主総会》,岩波新書 1998 年版,第 85 页。
    269 高橋俊夫主编:《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中央経済社 1995 年版,第 14 页。
    270 丸山啓輔:《日本的经营》,同友館 1999 年版,第 82 页。
    271 日本制造业上市公司中, 1995 年 33%的社长由公司内部升职而成,由同一家族的人担任社长的比例为30.5%,其他公司法人出身的社长占 35.5%,其中金融机构出身的占 4.5%。加護野忠男:《企業統治と競争力》,载伊丹敬之、藤本隆宏、岡崎哲二、伊藤秀史、沼上幹主编:《日本の企業システム》第Ⅱ期第二巻企業とガバナンス,有斐閣 2005 年版,第 288 页。成为经营者候选人的公司职工拥有了一定的优势,他们了解公司内部的信息,而管理者之间的交流和协助可以减少管理成本。植竹晃久、仲田正機主编:《現代企業の所有支配管理》,ミネルヴァ書房 1999 年版,第 169 页。
    272 丸山啓輔:《日本的经营》,同友館 1999 年版,第 84 页。
    273 榊原英資主编:《日米欧の経済社会システム》,東洋経済新報社 1995 年版,第 78 页。
    
    274 佐久間信夫:《企業支配と企業統治》,白桃書房 2003 年版,第 217 页。
    275 佐久間信夫主编:《企業統治構造の国際比較》,ミネルヴァ書房 2003 年版,第 19-20 页。
    276 田村達也《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中公新書 2002 年版,第 101 页。
    277 奥村宏:《21 世紀の企業像》,同時代ライブラリー1997 年版,第 85 页。
    278 市川兼三:《会社支配と社会的利益》,成文堂 2003 年版,第 88 页。
    279 稲上毅、森淳二朗主编:《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と従業員》,東洋経済新報社 2004 年版,第 25 页。日产汽车的大股东是法国雷诺公司,日产公司社长也是法国人,因此经营层的报酬较高。
    280 稲上毅、森淳二朗主编:《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と従業員》,東洋経済新報社 2004 年版,第 103 页。
    281 高橋俊夫主编:《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中央経済社 1995 年版,第 46-49 页。
    282 三戸公:《現代の学としての経営学》,文眞堂 1997 年版,第 159 页。
    283 丸山啓輔:《日本的经营》,同友館 1999 年版,第 71-72 页。
    284 奥村宏:《株主総会》,岩波新書 1998 年版,第 37 页。
    285 奥村宏:《株主総会》,岩波新書 1998 年版,第 106 页。2002 年财务总研的调查表明日本公司互相持股的目的中,以建立长期稳定交易关系为目的的占 71.8%,防止被收购的占 29.1%,为了成功结束股东大会的占 21.1%。稲上毅、森淳二朗主编:《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と従業員》,東洋経済新報社 2004 年版,第134 页。日本公司互相持股的一个特点是没有突出的大股东,公司中持有股份比例为百分一到百分之十的法人有几个或者十几个。与持股公司一样,日本的机构投资者如保险公司基本上也不会反对持股公司的提议。奥村宏:《株主総会》,岩波新書 1998 年版,第 71 页。
    286 丸山啓輔:《日本的经营》,同友館 1999 年版,第 74 页。
    287 丸山啓輔:《日本的经营》,同友館 1999 年版,第 115 页。
    288 佐久間信夫主编:《企業統治構造の国際比較》,ミネルヴァ書房 2003 年版,第 31 页。
    289 高橋俊夫主编:《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中央経済社 1995 年版,第 90 页。
    290 Mark J. Roe 著、北條裕雄、松尾順介译:《アメリカの企業統治》,東洋経済新報社 1996 年版,第 227页。
    291 对公司来讲,若公司的融资渠道为银行贷款,公司面临破产时,银行可能会向公司提供再贷款以帮助公司;若公司以公司债券形式筹资,债权人可能会要求公司破产,从这个角度来讲银行贷款是有利的。菊澤研宗:《比較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論》,有斐閣 2004 年版,第 126 页。据调查,日本公司对主银行的期待较大,公司出现危机时,49.4%的公司认为主银行肯定会帮助公司,39.15%的公司认为主银行可能帮助公司,对主银行帮助没有期待的仅占 11.45%。公司规模越大,期望越高。公司对主银行的回报最常用的办法是协助性存款方式。深尾光洋:《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の多様化と収斂化》,载青木昌彦、奥野正寛、岡崎哲二主编:《市場の役割国家の役割》,東洋経済新報社 1999 年版,第 161 页。
    292 荻野博司:《商法改正と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の 10 年》,载神田秀樹主编:《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における商法の役割》,中央経済社 2005 年版,第 64 页。
    293 青木昌彦、Hugh Patrick、Sheard. Paul:《関係の束としてのメインバンクシステム》,载伊丹敬之、藤本隆宏、岡崎哲二、伊藤秀史、沼上幹主编:《日本の企業システム》第Ⅱ期第二巻企業とガバナンス,有斐閣 2005 年版,第 141 页。
    294 植竹晃久、仲田正機主编:《現代企業の所有支配管理》,ミネルヴァ書房 1999 年版,第 73 页。
    295 青木昌彦、Hugh Patrick、Sheard. Paul:《関係の束としてのメインバンクシステム》,载伊丹敬之、藤本隆宏、岡崎哲二、伊藤秀史、沼上幹主编:《日本の企業システム》第Ⅱ期第二巻企業とガバナンス,有斐閣 2005 年版,第 134 页。
    296 但是公岛认为,受银行干涉的公司经营业绩不一定能达到整个产业的平均水平,而 90 年代泡沫经济爆发后,银行派遣的董事对公司经营效果的改善也不是十分明显。宮島英昭:《状態依存型ガバナンスの進化と変容》,载伊丹敬之、藤本隆宏、岡崎哲二、伊藤秀史、沼上幹主编:《日本の企業システム》第Ⅱ期第二巻企業とガバナンス,有斐閣 2005 年版,第 206 页。
    297 井村進哉、福光寛、王東明主编:《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の社会的視座》,日本経済評論社 2002 年版,第 24 页。
    298 佐久間信夫主编:《企業統治構造の国際比較》,ミネルヴァ書房 2003 年版,第 32 页。
    299 青木昌彦、Hugh Patrick、Sheard. Paul:《関係の束としてのメインバンクシステム》,载伊丹敬之、藤本隆宏、岡崎哲二、伊藤秀史、沼上幹主编:《日本の企業システム》第Ⅱ期第二巻企業とガバナンス,有斐閣 2005 年版,第 146 页。
    300 井村進哉、福光寛、王東明主编:《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の社会的視座》,日本経済評論社 2002 年版,第 24 页。
    301 堀出一郎:《日本的経営の本質を尋ねて》,麗澤大学出版会 2005 年版,第 85 页。
    302 加護野忠男:《企業統治と競争力》,载伊丹敬之、藤本隆宏、岡崎哲二、伊藤秀史、沼上幹主编:《日本の企業システム》第Ⅱ期第二巻企業とガバナンス,有斐閣 2005 年版,第 289 页。
    303 国外许多学者关注日本公司的共同体特点,如 1975 年访问日本的 OECD 团体,其报告书中认为日本公司职工不仅仅是公司雇用的劳动力,而是拥有更重要的角色。日本经营者和职工都把公司看作一个社会单位,即共同社会,日本特殊的劳资关系中公司内社会是其非常突出的特点。稲上毅、森淳二朗主编:《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と従業員》,東洋経済新報社 2004 年版,第 102 页。
    304 高橋俊夫主编:《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の国際比較》,中央経済社 2006 年版,第 20 页。
    305 川島武宜:《日本人の法意識》,岩波新書 1967 年版,第 5 页。
    
    306 三戸公:《現代の学としての経営学》,文眞堂 1997 年版,第 11 页。
    307 Harry C. Triandis 著、神山貴弥、藤原武弘译:《個人主義と集団主義》,北大路書房 2002 年版,第 2页。
    308 企業の社会的責任(CSR)に関する懇談会:《中間報告書》,2004 年 9 月,第 14 页。
    309 日本経団連:《企業行動憲章》,2004 年 5 月 18 日,第 1 页http://www.keidanren.or.jp/japanese/policy/cgcb/charter.html;2005 年 1 月 28 日访问。
    310 杉野加奈、白石由加里等:《世界で動き出した CSR》,《監査役》2004 年 5 月 No.487 ,第 27 页。
    311 大河滋:《ホンダ流人づくりの真髄》,評言社 2001 年版,第 64 页。
    312 安達巧:《企業倫理と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創成社 2002 年版,第 10 页。
    313 《环球时报》2006 年 5 月 26 日。
    314 高橋俊夫主编:《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の国際比較》,中央経済社 2006 年版,第 191 页。
    315 堀出一郎:《日本的経営の本質を尋ねて》,麗澤大学出版会 2005 年版,第 301 页。
    316 足達英一郎、金井司:《CSR 経営と SRI》,きんざい 2004 年版,第 43 页。
    317 稲上毅、森淳二朗主编:《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と従業員》,東洋経済新報社 2004 年版,第 106-108页。
    318 飫冨順久、平田光弘、出見世信之、辛島睦、小林和子、柴垣和夫:《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と CSR》,中央経済社 2006 年版,第 118 页。
    319 藤井敏彦:《ヨーロッパの CSR と日本の CSR》,日科技連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94 页。
    320 杉野加奈、白石由加里等:《世界で動き出した CSR》,《監査役》2004 年 5 月 No.487 ,第 25 页。
    321 藤井敏彦:《ヨーロッパの CSR と日本の CSR》,日科技連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20 页。
    322 谷本寛治主编:《CSR 経営》,中央経済社 2004 年版,第 72 页。
    323 藤井敏彦:《ヨーロッパの CSR と日本の CSR》,日科技連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8 页。
    324 谷本寛治主编:《CSR 経営》,中央経済社 2004 年版,第 126-145 页。
    325 谷本寛治主编:《CSR 経営》,中央経済社 2004 年版,第 205 页。
    326 中村美紀子:《企業の社会的責任》,中央経済社 1999 年版,第 24 页。
    327 久谷舆四郎:《日本における CSR の現状と課題》,《世界の労働》2005 年第 55 卷 5 号,第 7 页。
    328 足達英一郎:《日本における CSR の現状と課題》,《法律時報》第 76 巻 12 号,第 37 页。
    329 企業の社会的責任(CSR)に関する懇談会:《中間報告書》,2004 年 9 月,第 9 页。
    330 谷本寛治主编:《CSR 経営》,中央経済社 2004 年版,第 29 页。
    331 谷本寛治主编:《CSR 経営》,中央経済社 2004 年版,第 4 页。
    332 稲上毅、森淳二朗主编:《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と従業員》,東洋経済新報社 2004 年版,第 106-108页。
    333 足達英一郎:《投資家層の拡大に不可欠な SRI 対応》,《週刊東洋経済》2003 年 10 月 18 日号,第 109页。2004 年日本社会责任投资基金共有 13 个,其中不包括环境的投资只有 1 个,而只针对环境的有 6 个。企業の社会的責任(CSR)に関する懇談会:《中間報告書》,2004 年 9 月,第 18 页。
    334 足達英一郎:《日本における CSR の現状と課題》,《法律時報》第 76 巻 12 号,第 36 页。
    335 金日坤:《東アジアの経済発展と儒教文化》;大修館書店 1992 年版,第 198 页。
    336 高橋英治:《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の発展》,载田邊光政等主编:《最新会社法をめぐる理論と実務》,新日本法規 2003 年版,第 161 页。
    337 尾高邦雄:《日本的経営》,中公新書 1984 年版,第 60 页。
    338 宮坂純一:《ステイクホルダー行動主義と企業社会》,晃洋書房 2005 年版,第 54 页。
    339 这些情况使现在的日本公司中不存在蓝领或白领正式职工之间的等级意识。稲上毅、森淳二朗主编:《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と従業員》,東洋経済新報社 2004 年版,第 102 页。
    340 丸山啓輔:《日本的经营》,同友館 1999 年版,第 13 页。
    341 丸山啓輔:《日本的经营》,同友館 1999 年版,第 5 页。
    342 堀出一郎:《日本的経営の本質を尋ねて》,麗澤大学出版会 2005 年版,第 84 页。转引于 Abegglen,James C.,The Japanese Factory,The Free Press,1958.
    343 丸山啓輔:《日本的经营》,同友館 1999 年版,第 43 页。
    344 如小野丰明认为,日本的终身雇用制度源于明治时代的雇用制度。江户时代三井家的徒弟只有工作了 15年仍不升职的才会被裁员。根据当时三井家的《家内定建》,三井家的徒弟一般 13 或者 14 岁入店,每隔 7年以“中登”或者“休息”的名义,让大部分江户本店的徒弟回到京都和伊势。“中登”可以分为初登、二登和三登。二登的时间为入店的 14 年后,二登前不能上升到“上座役”的徒弟将被解雇。因此很多徒弟会在 26 岁左右被解雇,而通过二登成为“上座役”以上的徒弟,也有被解雇的可能。另外在三井家除聘用称为丁稚的徒弟之外,还会聘任中年人,雇用期为十年。这些例子都说明江户时代不存在终身雇用制度。堀出一郎:《日本的経営の本質を尋ねて》,麗澤大学出版会 2005 年版,第 290 页。
    345 尾高邦雄:《日本的経営》,中公新書 1984 年版,第 43-48 页。
    346 尾高邦雄:《日本的経営》,中公新書 1984 年版,第 49-57 页。
    347 丸山啓輔:《日本的经营》,同友館 1999 年版,第 76 页。
    348 三戸公:《現代の学としての経営学》,文眞堂 1997 年版,第 192 页。
    349 川島武宜:《日本人の法意識》,岩波新書 1967 年版,第 74 页。
    350 三戸公:《現代の学としての経営学》,文眞堂 1997 年版,第 194 页。泡沫经济爆发后,日本公司之间互相持股的比例大大减少,公司集团之间渐渐失去了凝聚力。因此经济界提出了金融控股公司等一些加强公司关系的方案。日本这种公司集团化的历史意味着日本传统理念在公司治理中已经根深蒂固。
    351 三戸公:《現代の学としての経営学》,文眞堂 1997 年版,第 204 页。
    352 Harry C. Triandis 著、神山貴弥、藤原武弘译:《個人主義と集団主義》,北大路書房 2002 年版,第95 页。
    353 丸山啓輔:《日本的经营》,同友館 1999 年版,第 143 页。
    354 尾高邦雄:《日本的経営》,中公新書 1984 年版,第 126 页。
    355 高橋俊夫主编:《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の国際比較》,中央経済社 2006 年版,第 168 页。
    356 稲上毅、森淳二朗主编:《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と従業員》,東洋経済新報社 2004 年版,第 114 页。
    357 守屋貴司:《日本企業への成果主義導入》,森山書店 2005 年版,第 27 页。
    358 守屋貴司:《日本企業への成果主義導入》,森山書店 2005 年版,第 30 页。
    359 丸山啓輔:《日本的经营》,同友館 1999 年版,第 156 页。
    360 堀出一郎:《日本的経営の本質を尋ねて》,麗澤大学出版会 2005 年版,第 90 页。转引于 Ouchi.William G.,Theory Z:How American Business Can Meet the Japanese Challenge,Addison-Wesley.1981.
    361 尾高邦雄:《日本的経営》,中公新書 1984 年版,第 135-139 页。
    362 宮坂純一:《ステイクホルダー行動主義と企業社会》,晃洋書房 2005 年版,第 50 页。
    363 尾高邦雄:《日本的経営》,中公新書 1984 年版,第 148-161 页。
    364 奥村宏:《21 世紀の企業像》,同時代ライブラリー1997 年版,第 273 页。
    365 与日本情况一样,受到儒家思想较大影响的韩国,规模较大的企业形成了财阀,而财阀中拥有支配地位的往往是一个家族。上述事实说明日本、韩国等公司治理模式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较明显。佐久間信夫主编:《企業統治構造の国際比較》,ミネルヴァ書房 2003 年版,第 138 页。
    366 金日坤:《東アジアの経済発展と儒教文化》;大修館書店 1992 年版,第 23 页。
    367 金日坤:《東アジアの経済発展と儒教文化》;大修館書店 1992 年版,第 52 页。
    368 金日坤:《東アジアの経済発展と儒教文化》;大修館書店 1992 年版,第 89 页。
    369 渋沢栄一著、竹内均主编解释:《論語の読み方》,三笠書房,第 22 页。
    370 渋沢栄一著、竹内均主编解释:《論語の読み方》,三笠書房,第 92 页。
    371 飯田経夫:《儒教文化圏の経済と社会》,载中嶋峰雄主编:《東アジア比較研究》,学振新書 1992 年版,第 107 页。
    372 日本公众普遍持有公司产生问题时一把手应该承担责任的看法,当然有些经营者不愿意承担责任,也不愿意辞职,比如近期舆论认为应 NHK 的一把手应该辞职。
    373 武内义雄认为日本儒家思想是在中国的影响之下以“五经”为基础形成的,中世纪后,这一基础更换为“四书”。江户时代的林罗山等朱子学者也以“四书”为中心理解儒家思想。但是伊藤仁齐出现后,排除了《大学》和《中庸》,而是推崇以《孟子》和《论语》为中心的儒家思想。伊藤仁斋开创的新的儒家思想,其根本是“忠”和“信”的理念。因此认为中国的儒家思想与日本原有思想中一致的忠信主义对日本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中村雄二郎:《宗教とはなにか》,岩波書店 2003 年版,第 99 页。
    374 金日坤:《東アジアの経済発展と儒教文化》;大修館書店 1992 年版,第 155 页。
    
    375 伊丹敬之:《日本型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日本経済新聞社 2000 年版,第 72 页。
    377 根据调查,日本公司经营者中认为经营者是公司经营成功关键的占被调查者的 98.5%,美国为 58.5%,德国为 80.6%,法国为 70.6%,英国为 55.8%。由此可见,日本的经营者较重视自己的责任,而美国和英国的经营者更倾向于将经营不好的原因归咎于环境。高橋俊夫主编:《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中央経済社 1995 年版,第 72 页。
    378 日本西武公司的创始人堤康次郎 1942 年的《堤家之遗训》中写到:“子孙应当以堤家永远繁荣为信念,努力工作,为了堤家放弃自身利益”。受这种概念影响形成的西武公司当然是一种家的延伸。从这个角度对现在西武公司的问题也更容易理解些。道格拉斯事件中跳楼自杀的日商岩井公司董事的遗书上写道:“公司是永存的,为了公司的永远存在,我们应当服务终身。我们的服务期限只有二三十年,但公司是永远存在的”。这些情况都表明,日本公司并非人本主义,而是以家、尤其是御家的精神支撑的。中條秀治:《株式会社新論》,文眞堂 2005 年版,第 183 页。
    379 岡崎哲二:《持株会社と銀行》,载伊丹敬之、藤本隆宏、岡崎哲二、伊藤秀史、沼上幹主编:《日本の企業システム》第Ⅱ期第二巻企業とガバナンス,有斐閣 2005 年版,第 270 页。
    380 三谷隆傅:《日本の金融システム》载日本銀行銀行論研究会主编:《金融システムの再生にむけて》,有斐閣 2001 年版,第 4 页。
    381 安達巧:《企業倫理と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創成社 2002 年版,第 6 页。
    382 丸山啓輔:《日本的经营》,同友館 1999 年版,第 94 页。
    383 高巌、Thomas Donaldson:《ビジネスエシックス》,文眞堂 2003 年版,第 290 页。
    384 加護野忠男:《企業統治と競争力》,载伊丹敬之、藤本隆宏、岡崎哲二、伊藤秀史、沼上幹主编:《日本の企業システム》第Ⅱ期第二巻企業とガバナンス,有斐閣 2005 年版,第 291 页。
    385 高巌、Thomas Donaldson:《ビジネスエシックス》,文眞堂 2003 年版,第 292 页。
    386 稲上毅、森淳二朗主编:《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と従業員》,東洋経済新報社 2004 年版,第 130 页。
    388 李培林、张翼、赵延东、梁栋:《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9 页。
    389 孙辉:《转型社会与社会治理工作的转型》,《教学与研究》2004 年第 12 期,第 9 页。
    390 王朝明:《中国新贫困问题:城市贫困新特征及社会影响》,《新华文摘》2005 年第 24 期,第 21 页。
    391 邓伟志:《论“和谐社会”》,《学习日报》2005 年 1 月 3 日。
    392 青连斌:《党政领导干部对 2004~2005 年中国社会形势的基本看法》,载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05 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41 页。
    393 除此以外 ,还有 58.8% 的官员认为腐败问题是社会最严重问题,42%的官员认为地区发展差距是社会最严重问题。关于顺利推进改革的决定因素,79.4%和 60.7 的官员分别选择了“保持社会稳定”和“强化宏观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另有 43.9%的官员选择了“缓解一些突出矛盾”。陆建华:《发展与稳定:百名专家看社会形势及前景》,载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05 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41 页。
    394 曾慧超、袁岳:《2004 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报告》,载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05 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64 页。
    395 有调查表明,认为中国社会“没有”或者“不存在”不公平现象的人只占 7.5%,认为“有,但是很少”或者“比较少”的,也只占 13%,相反,却有 78%的人认为“比较多”或“很多”。李萍:《中国道德调查》,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58 页。目前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人均 GDP 的差距总体仍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并且尚未看见有缩小的迹象。尤其是 1992 年后,这一扩大速度加速上升。从 1988 年到 2002 年,中国 31 个省市区的人均 GDP 中,上海市一直是最高的,贵州省一直是最低,省际之间人均 GDP 的不平衡性也正在愈发严重。李晓西、张琦《中国区域收入差距分析及政策建议》,《改革》2005 年第 2 期,第 53 页。
    396 李培林、张翼、赵延东、梁栋:《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3 页。
    397 失业率过高有失社会公平。失业率的提高是经济社会变革过程中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只是让失业者承担损失(或成本)显然是不公平的。同时失业将造成社会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使实际经济增长远低于潜在经济增长。根据奥肯定律,失业率每高出自然失业率 1 个百分点,实际国民经济产值就低于潜在国民生产总值 3 个百分点。秦星:《我国就业问题讨论综述》,《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 年第 3 期,第 77 页。
    398 李强:《中国的社会分层》,载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编:《21 世纪与中国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第 22 页。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中国社会历来都存在着社会阶层分裂的现象。
    399 库兹涅茨倒 U 曲线理论认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收入差距将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态势。通常对该理论的解释是:一些产业部门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并且经济增长主要集中于这些迅速发展的部门,这使从事这些部门的人收入快速提高,从而扩大了收入差距。但随着更多的人甚至是大多数人都从低收入的传统产业转移到了这些迅速发展的产业部门,人们的收入差距水平就会随之缩小。之所以会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劳动力在产业部门之间的转移是渐进式的,劳动力的转移只能是一部分一部分地向现代化产业部门进行;(2)不同产业部门的就业者收入水平存在差距,现代化部门比传统部门的技术进步速度更快,现代化部门的投资回报和就业人员的工资收入也相对较高。阮杨、陆铭、陈钊:《经济转型中的就业重构与收入分配》,《管理世界》2002 年第 11 期,第 51 页。但是也有人认为,根据其他国家发展的经验,人均 GDP 达到 1500 美元左右,基尼系数才开始下降。中国现阶段人均 GDP 只达到 1000 美元左右,基尼系数仍处于倒 U 型的曲线的上升阶段。刘国光:《研究宏观经济形势要关注收入分配问题》,《经济学动态》2003 年第 5 期,第 7 页。
    400 李培林、张翼、赵延东、梁栋:《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1 页。
    401 国际上通用的一种测量贫富差距的方法叫“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测量法”。这是一个叫 Gini的意大利人首先提出的。其最大值为 1,最小值为 0,这与经济学上的“洛伦斯曲线”是相同的。它通过测量财产或收入在人群中的分布情况来反映社会的不平等程度。假设一个国家有 100 人,将这个国家的财产平均分成 100 份,绝对平均地让每人得到一份,此时这个国家的基尼系数就是“0”,任何一个国家的不平等程度都可以用基尼系数通过 0~1 之间的一个数值表现出来,数值越高,贫富差距也就越大。李强:《社会学研究与我国的贫富差距问题》,《河北学刊》2003 年第 3 期,第 6 页。
    402 李培林、张翼、赵延东、梁栋:《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7 页。2003年与 1998 年相比,中国农民人均纯年收入只增加了 460 元,年均增长 92 元。而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却增加 3047 元,年均增加 609 元。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已经从 2.51:1 扩大到了 3.23:1,年均扩大0.16 个百分点。更重要的是,这还只是全国农民收入的平均数,其中有相当部分的农民是靠打工和其它非农经营来增加收入的。而中国目前有 60%的人口是完全以农业收入为主的纯农民,他们是没有非农经营收入的。因此,这部分农户这五年的实际收入并没有增加,有的甚至还是下降的。陆学艺:《调整城乡关系,解决好农村、农民问题》,载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05 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03 页。
    403 李培林、张翼、赵延东、梁栋:《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8 页。
    404 李强:《社会学研究与我国的贫富差距问题》,《河北学刊》2003 年第 3 期,第 11 页。
    405 黄泰岩:《构建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新结构》,《求是》2003 年第 11 期,第 11 页。
    406 郑杭生、李迎生:《积极调整社会政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华文摘》2002 年第 3 期,第 13 页。
    407 刘国光:《研究宏观经济形势要关注收入分配问题》,《经济学动态》2003 年第 5 期,第 7 页。
    408 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我国居民收入分配趋势与对策》,《人民日报》2002 年 7 月9 日。
    409 刘国光:《进一步重视社会公平问题》,《北京日报》2005 年 4 月 25 日。
    410 高国希:《共同富裕与经济公正》,《文汇报》2004 年 12 月 19 日。
    411 李培林、张翼、赵延东、梁栋:《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253 页。
    412 李培林、张翼、赵延东、梁栋:《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年版, 第 91 页。
    413 有调查表明,认同在“最低层”的大城市市民中,26.8%的人认为“贫富之间有严重冲突”。李培林、张翼、赵延东、梁栋:《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38 页。
    414 郑功成:《社会保障:和谐社会的基本制度保障》,《法学家》2005 年第 5 期,第 8 页。
    415 郑杭生、陆益龙:《城市中农业户口阶层的地位、再流动与社会整合》,《江海学刊》2002 年第 2 期,第92 页。
    416 李培林、张翼、赵延东、梁栋:《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88 页。在客观阶层中处于底层的“失业下岗和接受救济人员阶层”认为当地经济形势不太好的占 21.6%,认为很不好的占 3.2%。而客观阶层中处于上层的政府高级官员、大业主阶级认为当地经济形势比较好的却占了
    37.1%。由此可见,在客观阶层中所处的地位不同会造成对于当地经济形势看法的差异。李培林、张翼、赵延东、梁栋:《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95 页。根据 2004 年对全国 5 万户城镇住户的抽样调查结果,上半年最高 10%的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13322 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16.7%,是全国平均水平的 2.8 倍,而最低 10%的收入组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1397 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11。6%,是全国平均水平的 29%。高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 9.5:1,比上年同期 9.1:1 有所扩大。李培林:《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中国》,载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05 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6 页。
    417 李培林、张翼、赵延东、梁栋:《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66 页。处于社会最低层的被调查者中有 37.4%的人有参加上访的态度,明显有别于其他阶层。说明这部分人群更容易引发各种突发事件,其行为潜藏着较大的社会风险。因此政府更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着重解决好这部分人的生产、生活问题,稳定其思想,减少发生极端行为的可能性。李培林、张翼、赵延东、梁栋:《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226 页。
    418 李培林、张翼、赵延东、梁栋:《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09 页。
    419 李强:《社会学研究与我国的贫富差距问题》,《河北学刊》2003 年第 3 期,第 8 页。
    420 张翼:《中国城市社会阶级冲突意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5 年第 4 期,第 115 页。
    421 认同阶级可以设定为这样几类:(1)最低层;(2)底层;(3)中下层;(4)中层;(5)中上层;(6)上层;(7)最上层.。张翼:《中国城市社会阶级冲突意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5 年第 4 期,第 121 页。
    422 张翼:《中国城市社会阶级冲突意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5 年第 4 期,第 116 页。
    423 张翼:《中国城市社会阶级冲突意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5 年第 4 期,第 129 页。
    424 权衡:《居民收入流动性与收入不平等的有效缓解》,《上海经济研究》2005 年第 3 期,第 20 页。
    425 1980-1996 年,美国 5%左右最富有人群实际收入增长了 58%,而 60%左右最贫困人群的实际收入增还不到 4%,CEO 的收入增长达到了 800%。这说明市场经济通常只能解决效率问题,不能解决公正问题。公正的问题要靠社会制度来保障。高国希:《共同富裕与经济公正》,《文汇报》2004 年 12 月 19 日。
    426 李培林、张翼、赵延东、梁栋:《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90 页。
    427 关于中国目前弱势群体的规模,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就有学者做过初步测算,中国社会弱势群体的人数占总人口的约 15%~20%左右,其中贫困者群体约为 8000 万;残疾人群体约为 5164 万;精神病患者也有1000 万;退休者群体则达到 3000 万;失业者、半失业者有约 3300 万。钱再见:《当前中国社会弱势群体若干问题研究综述》,《新华文摘》2003 年第 4 期,第 187 页。
    431 邓小平提出“所谓小康,从国民生产总值来说,就是年人均达到 800 美元。”1991 年国务院制定的《关 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指出,小康生活是适应中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人民生活提高,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有学者们对小康社会的特点进行了概括,认为小康社会具有阶段性、全面性、人本性、均衡性、内源性、持续性等特点。其中全面性是指:人民物质生活得到改善,政治民主的发展和人民精神生活的充实,还包括人与环境的协调。均衡性是指:根据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环境的一系列因素的综合指标。小康社会注重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整体推进、均衡发展。向德平、肖小霞:《小康社会研究综述》,《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 年第 8 期,第 56 页。
    432 李君如、姚鸿:《十六大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2 年第 4 期,第 9 页。
    433 乌东峰:《论中国小康社会》,《求索》2002 年第 6 期,第 11 页。
    434 李君如、姚鸿:《十六大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2 年第 4 期,第 10 页。
    435 向德平、肖小霞:《小康社会研究综述》,《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 年第 8 期,第 58 页。
    436 胡锦涛:《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的整个过程》,《求实杂志》2005 年第 1 期,第 7 页。
    437 李强:《社会学研究与我国的贫富差距问题》,《河北学刊》2003 年第 3 期,第 9 页。
    438 郑功成:《社会保障:和谐社会的基本制度保障》,《法学家》2005 年第 5 期,第 7 页。
    439 刘福垣:《中国发展失衡与国家发展战略的反思》,《财贸经济》2003 年第 9 期,第 11 页。
    440 胡鞍钢、王磊:《经济增长对社会稳定的双向效应》,《湖南社会科学》2005 年第 6 期,第 90 页。
    441 李培林:《科学发展观的中国经验基础》,《中国社会科学》2004 年第 6 期,第 7 页。
    442 渡辺洋三《法とは何か》,岩波新書 1998 年版,第 207 页。
    443 自治体問題研究所主编:《社会保障の経済効果は公共事業より大きい》,自治体研究社 1992 年版,第25 页。
    444 刘国光:《研究宏观经济形势要关注收入分配问题》,《经济学动态》2003 年第 5 期,第 6 页。
    445 深田三德:《個人の尊厳――憲法を支える人間像》,《ジュリスト》2001 年 NO1192,第 34 页
    446 王春光:《当前中国社会阶层关系变迁中的非均衡问题》,《新华文摘》2006 年第 2 期,第 11 页。
    447 原田正纯著、佐藤孝弘译:《人类史上水俣病的教训——公害原论》
    448 吴忠民:《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解放日报》2004 年 11 月 30 日。
    449 郑功成:《社会保障:和谐社会的基本制度保障》,《法学家》2005 年第 5 期,第 8 页。
    450 Harry C. Triandis 著、神山貴弥、藤原武弘译:《個人主義と集団主義》,北大路書房 2002 年版,第97 页。
    451 Harry C. Triandis 著、神山貴弥、藤原武弘译:《個人主義と集団主義》,北大路書房 2002 年版,第29 页。
    452 王晓霞:《当代中国人际关系的文化传承》,《南开学报》2000 年第 3 期,第 88 页。
    453 董才生:《中西社会信任的制度比较》,《学习与探索》2005 年第 1 期,第 114 页。
    454 彭泗清:《信任的建立机制:关系运作与法制手段》,《新华文摘》1999 年第 7 期,第 15 页。
    455 李世安:《从中西比较的角度看儒家文化中的人权思想 》,《新华文摘》2004 年第 21 期,第 53 页。
    456 徐显明:《法治的真谛是人权:一种人权史的解释 》,《新华文摘》2001 年第 4 期,第 13 页。
    457 黎晓平:《中国现代人权概念的起源 》,《中国法学》2005 年第 1 期,第 146 页。
    458 李世安:《从中西比较的角度看儒家文化中的人权思想 》,《新华文摘》2004 年第 21 期,第 52 页。
    459 Harry C. Triandis 著、神山貴弥、藤原武弘译:《個人主義と集団主義》,北大路書房 2002 年版,第119 页。一般集体主义比个人主义在对待内部集团和外部集团的态度上有着更大区别。
    460 Harry C. Triandis 著、神山貴弥、藤原武弘译:《個人主義と集団主義》,北大路書房 2002 年版,第
    65 页。Ho & Chiu 认为中国文化属于集体主义,在这种集体主义的背景下个人主义概念被认为是贬义的:⑴个人利益优先与集体主义,对他人的关心较少;⑵经常违背或讨厌集体的规矩。相反,集体主义意味着强化集体中的团结。由此,公民普遍肯定集体主义的价值比个人主义的更高。另外,他们的研究表明,中国的成语中强调个人独立等成语大大少于肯定集体主义的成语。Harry C. Triandis 著、神山貴弥、藤原武弘译:《個人主義と集団主義》,北大路書房 2002 年版,第 37 页。转引于 Ho,D.Y.F.,and Chiu,C-Y.,Component idea of 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 and social organization:An application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culture.In U.Kim,H.C.triandis,C.Kagitcibasi,S-C.Choi,and G,Yoon.Individualism nd collectivism:Theory,method and applications,Newbury Park,Calif.:Sage Press,1994.pp137-156.
    461 江頭数馬:《香港、シンガポールの発展と儒教文化》,载中嶋峰雄主编:《東アジア比較研究》,学振新書 1992 年版,第 69 页。加地伸行《現代中国学》,中公新書 1997 年版,第 28 页。
    462 有人认为儒家强调集体本位或社会本位的同时,又强调个人本位的思想。涂可国:《论儒家的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悖论及其影响 》,《哲学研究》2005 年第 1 期,第 31 页。
    463 余英时《儒家伦理与商人精神》第 24 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464 据调查表明,与美国人相比,中国人对内的关系非常亲密而对外部成员则会表现出更陌生的态度。Harry C. Triandis 著、神山貴弥、藤原武弘译:《個人主義と集団主義》,北大路書房 2002 年版,第 79 页。这种对内亲切对外陌生的态度在集体主义的背景下经常发生。从这一方面我们也不难看出中国的文化属于集体主义文化。
    465 王効平:《華人系資本の企業経営》,日本経済評論社 2001 年版,第 70 页。
    466 有人认为,中国“公司作为一种与社会经济各个方面有广泛联系的实体,应当遵守社会公德和商业道德,接受这些规范的约束”。黄来纪,徐明主编:《新公司法解读》,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7 页。
    467 王晓霞:《当代中国人际关系的文化传承》,《南开学报》2000 年第 3 期,第 90 页。
    468 廖小平、成海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变迁》,《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 年第 6期,第 13 页。廖小平等所述的集体主义好像带有贬义,但笔者使用的集体主义没有贬义,而只表示中立的意思。
    469 杨俊一:《企业制度变迁与社会结构转型》,《学术界》2001 年第 1 期,第 50 页。
    470 米高邦对全世界 22 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人价值观的调查,将 1965 年~1984 年平均增长率与“儒家工作动力”变项结合分析,发现日本及亚洲“四小龙”均属儒家工作动力强、经济增长快的国家或地区。至于儒家工作动力较弱的国家,经济增长亦较弱。因此,他们认为,儒家价值观具有金钱价值,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唐任伍:《儒家文化与现代经济管理》,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01 页。
    471 渡辺洋三:《法とは何か》,岩波新書 1998 年版,第 197 页。
    472 姜波克:《均衡汇率理论和政策的新框架》,《中国社会科学》2006 年第 1 期,第 36 页。80 年代以来由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人口移动经历着内在机制和外在形态两方面的深刻变革,其突出表现就是所谓的“非正式迁移”人口的大量增加。1982 年第三次人口普查中“户口在外地”的人口数为 657.5万,只占总人口的 0.66%;到 1990 年时,全国非正式迁移人口已达 2,160.9 万,是 1982 年的 3.27 倍,其中多次迁移的人口数增长速度更快,1990 年为 1982 年的 7.38 倍。由此可以看到非正式迁移型人口移动增强的趋势。到 2000 年人口普查时,非正式迁移人口已达 1.44 亿,占总人口的 11.62%。杨云彦:《中国人口迁移的规模测算与强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3 年第 6 期,第 97 页。根据 200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离开户籍所在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 1.2 亿。其中进入城镇在二、三产业单位打工“离土离乡”的农民工约为 8000 万人。此外,还有一类是“离土不离乡”在本地乡镇公司里工作的农民工。国家统计局 1998 年统计,1997 年全国乡镇公司有职工 13050 万人。陆学艺:《农民工问题要从根本上治理》,《特区理论与实践》2003 年第 7 期,第 32 页。
    473 高尚全:《社会再分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环节》,《新华文摘》2006 年第 4 期,第 22 页。
    474 邓大才认为,“三农”问题产生的原因可以用一个“弱”字来回答,即农民是弱势群体,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村是一个地位正在愈加相对弱化的区域。此外,现在中国“三农”问题之所以这么严重,是因为中国选择了长期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即牺牲农民利益,推进工业化,使农村失去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能力。李树基、朱智文:《“三农”问题研究综述》,《甘肃社会科学》2003 年第 4 期,第 68 页。
    475 张清:《农民阶层的宪政分析》,《中国法学》2005 年第 2 期,第 27 页。
    476 王大奔:《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解放日报》2005 年 1 月 23 日。
    477 李强:《实现科学有序的社会流动》,《人民日报》2004 年 11 月 30 日。
    478 现在中国的农民没有基本的社会保障,却要负担非常多的税、费。李昌平认为,农民负担年均 4000 亿元而不是公认的 1200 亿元。李昌平:《我向总理说实话》,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343 页。
    479 乌东峰:《论中国小康社会》,《求索》2002 年第 6 期,第 12 页。
    480 李树基、朱智文:《“三农”问题研究综述》,《甘肃社会科学》2003 年第 4 期,第 68 页。
    481 刘福垣:《中国发展失衡与国家发展战略的反思》,《财贸经济》2003 年第 9 期,第 8 页。
    482 据中国统计局统计,1997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 6.4%,1998 年为 4.7%,1999 年为 3.3%,2000 年为 2.1%。这是就全国农民的平均纯收入而言,其中包括了非农业收入。陆学艺:《坚持市场取向继续深化改革:改变城乡分治,一国两策格局》,载周晓虹主编:《中国社会与中国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年版,第204 页。
    483 据中国农业部等 6 部委等 6 部委 1998 年对 14 个省区的调查,乡镇平均负债额达 400 万元,村平均负债达 20 万元。据 2000 年财政部财政研究所调查,全国乡镇负债总额达 1740 万元村级负债 1420 亿元。因此有学者通过典型调查估算,中国乡村两级负债达 5000 亿元以上。陆学艺:《坚持市场取向继续深化改革:改变城乡分治,一国两策格局》,载周晓虹主编:《中国社会与中国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04 页。2001 年 8 月对河南和湖北部分县市及乡村进行的调查表明,到 2000 年年底,所调查的三县村级债务分别是 2.89 亿元、1.36 亿元、和 3.34 亿元,村均分别为 74 万元、340.1 万元和 71.9 万元。所调查的 46 个乡镇普遍欠债。三乡镇平均债务分别是 2227.7 万元、1048.9 万元、和 2228.1 万元。相继权:《短缺财政下的乡村政治发展》,《中国社会学》第三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83 页。而以上财政短缺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行政干部人数过多。有份对湖北某普通山区县的调查表明,建国以后的 1949 年12 月,全县党政机关工作人员 180 人。但是到了 1990 年,县干部总人数达到了 7713 人,2000 年又增至8447 人。虽然 1949 年以来该县人口总数仅增加了 63%,但是干部人数却增加了 42.85 倍。相继权:《短缺财政下的乡村政治发展》,《中国社会学》第三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83 页。
    484 陆学艺:《坚持市场取向继续深化改革:改变城乡分治,一国两策格局》,载周晓虹主编:《中国社会与中国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04 页。
    485 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的农村扶贫开发》白皮书,截至 2000 年底中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为 3000 万人,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总数的 3%左右。就这部分人来说,其基本生存需求的问题都没有得到完全解决。仅以健康和医疗为例,最近的调查表明,70%的农民认为目前的医疗费用增长过快,20%明确表示看不起病。无钱看病买药,无钱住院治疗的患者正在增加。农民生病无钱就诊的比例已经由 1985 年的 4%上升到了 1993 年的 7%,需住院治疗但却无法承担医疗费用的比例更是由 13.4%上升到了24.5%。在贫困山区,农民生病却无钱就诊及住院的比例更是达到了 72%及 89%。孙立平:《资源重新积聚背景下的底层社会形成》,《中国社会学》第四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66 页。
    486 李培林:《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中国》,载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05 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8 页。
    487 孙立平:《资源重新积聚背景下的底层社会形成》,《中国社会学》第四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66 页。
    488 孙立平:《断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75 页。目前中国人口已经达到了 13 亿,人均耕地减少到约 1.2 亩。此外,由于人口分布不平衡,有 1/3 的省市人均耕地不足 1 亩,有 666 个县低于联合国确立的 0.8 亩的警戒线,463 个县低于 0.5 亩的危险线。温铁军:《“三农问题”的症结载于两个基本矛盾》,《群言》2002 年 6 月,第 12 页。
    489 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除了通过招生等形式少量转移外就是通过创办乡镇公司来吸收。但因为乡镇公司容量有限,大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只得外出进城打工。姚秀兰:《论中国户籍制度的演变与改革》,《法学》2004年第 5 期,第 47 页。
    490 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不仅低于与中国经济水平相近的国家,而且,近十年中国第三产业发展出现了增长速度缓慢的趋势。中国国家统计局所提供的数据表明,改革开放初期的“六五”、“七五”期间,中国服务业分别以 15.2%和 9.4%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发展,分别快于整个国民经济 4.5 与 1.5 个百分点,但“八五”、“九五”期间服务业发展相对放慢,尤其是“八五”期间,中国服务业平均年增长滞后于国民经济发展 2个百分点。林民书、韩润娥:《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之后的原因及结构调整》,《厦门大学学报》2005 年第一期,第 112 页。
    491 杨云善、时明德:《中国农民工问题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13 页。
    492 赵磊:《“三农问题”的市场经济理论解析》,《学术研究》2005 年第 5 期,第 36 页。
    493 赵磊:《“三农问题”的市场经济理论解析》,《学术研究》2005 年第 5 期,第 40 页。
    494 李树基、朱智文:《“三农”问题研究综述》,《甘肃社会科学》2003 年第 4 期,第 70 页。
    495 1990 年,政府部门为了养活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工业等其他行业转移了 988 亿转移价值倒农业。刘福垣:《中国发展失衡与国家发展战略的反思》,《财贸经济》2003 年第 9 期,第 7 页。
    496 有一个事实也证明了这一观点。在农民来自农业的纯收入连续三年下降的情况下,全国平均的农民纯收入还能保持低速增长,关键就在于农民外出流动打工就业的收入在增加。陈锡文:《试析新阶段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新华文摘》2002 年第 3 期,第 53 页。
    497 王检贵、丁守海:《中国究竟还有多少农业剩余劳动力》,《中国社会科学》2005 年第 5 期,第 28 页。但是王检贵、丁守海也认为中国现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应该在 4600 万左右。王检贵、丁守海:《中国究竟还有多少农业剩余劳动力》,《中国社会科学》2005 年第 5 期,第 35 页。
    498 农村推的因素有三个:农民工自然村收入水平太低、农村缺乏发展机会、农村太穷。而城市拉的因素有两个:城市收入高、外出见世面。李强:《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中国社会学》第四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210 页。
    499《再就业再提速》,《膫望新闻周刊》2002 年 9 月 16 日第 38 期,第 4 页。
    500 汪同三、蔡跃洲的研究表明:(1)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收入差距的扩大都将引起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的降低,从而导致重工业相对比重的增加和重工业化的速度提高,并可能引导投资结构的重化倾向。(2)城市化过程中将农村居民中收入较高的群体率先转化为城市人口,这在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同时也改变了这部分居民的消费习惯和消费结构,并将增加其他消费需求从而进一步促使轻工业部门投资比重的增加和投资增长速度的相对提高。汪同三、蔡跃洲:《改革开放以来收入分配对资本积累及投资结构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2006 年第 1 期,第 14 页。钟笑寒认为“农民工进城”也可能是一种“没有损害者的改革”,因为它在提高了城镇职工工资的同时并没有减少“民工”和农村劳动力的收入。农村劳动力流入城镇导致了劳动力的重新分工:城镇劳动力从事“白领”工作,农村劳动力从事“蓝领”工作。因此,劳动力流动不但可以促进劳动分工,而且可以带来额外的效率的提高。钟笑寒:《劳动力流动与工资差异》,《中国社会科学》2006 年第 1 期,第 46 页。对于作者的看法,从社会正义的实现角度来看,我并不完全赞同。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将“白领”工作者定义为“国家机关、党群组织、公司、事业单位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办事人员以及有关人员”;将“蓝领”工作者定义为“商业、服务业人员”、“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以及有关人员”以及“不便分来的其他从业人员”。王美艳:《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机会与工资差异》,《中国社会科学》2005 年第 5 期,第 40页
    501 李培林、张翼、赵延东、梁栋:《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20 页。
    502 阮杨、陆铭、陈钊:《经济转型中的就业重构与收入分配》,《管理世界》2002 年第 11 期,第 54 页。
    503 朱立:《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载周晓虹主编:《中国社会与中国研究》,社会文献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603 页。卢海元认为,为了实现城市化和促进农村的发展,需要做的是:为农民提供社会保障,解决城市化的后顾之忧;让农民工自愿、有偿转让农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消除农民工城市化的体制及政策障碍。沙莲香等:《中国社会心理分析》,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65 页。
    504 所谓“城市病”几乎是各个国家在城市化工程中都会遭遇到的一个问题。它的典型特征是:过多的人口拥挤在空间有限的城市,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就业压力增加;汽车等交通工具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活动的集中而增加,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社会分化加剧,贫富差距扩大,在一些地方形成“贫民区”,甚至出现严重的社会治安恶化。孙立平:《断裂》,社会科学文化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82 页。有人认为,人口压力造成的一些问题应该由外来人口承担是一种偏见,理由是:公费人口比自费人口对资源的压力更大;富裕人口比贫困人口对资源的压力更大。穆光宗:《城市人口压力罪不在人口流动》,《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 年第 5 期,第 30 页。
    505 刘奇葆、陈永昌以及国务院研究室农村经济司课题组等认为,城市化的一个方法是小城镇建设和乡镇工业的发展。刘奇葆:《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小康社会》,《求是》2003 年第 14 期,第 34 页。陈永昌:《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三重约束》,《新华文摘》2005 年第 18 期,第 50 页。国务院研究室农村经济司课题组:《城镇化对策研究》,《新华文摘》2000 年第 4 期,第 21 页。
    506 李树基、朱智文:《“三农”问题研究综述》,《甘肃社会科学》2003 年第 4 期,第 70 页。持有相同看法的人还有很多。樊纲认为,那种想在农业有关的范围内解决问题的想法是没有出路的。中国农业问题以及农村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工业化,即农村人口就业的非农产业化,也就是多数以至于绝大多数农民最终都能在非农产业中获得稳定的就业。同时王建也认为,解决农村问题的出路在于城市化,过去城市化发展严重滞后于工业化,使中国经济增长中始终有一块巨大的增长和就业空间没有释放出来。只要把城市化与服务产业的增长空间释放出来,中国即使没有了外部需求仍能靠内需拉动经济的高速增长。李树基、朱智文:《“三农”问题研究综述》,《甘肃社会科学》2003 年第 4 期,第 70 页。从政治稳定的角度来看,中国还需要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使丰富的农村劳动力变为优势资源,最大限度地解决农民隐形失业问题。刘晓凯、刘彤:《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问题与中国社会政治稳定》载于《政治学研究》2004 年第四期,第 52页。
    507 王梦奎:《关于“十一五”规划和 2020 年远景目标的若干问题》,《管理世界》2005 年第 2 期,第 5 页。
    508 此外,朱铁臻估计,在中国现有的发展水平上,城市人口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直接消费可以拉动 GDP 增长 1.5 个百分点。刘勇也认为,城市化进程对 GDP 的贡献至关重要。中国城市化的发展速度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将新增 1400 亿元,最终带来 3360 亿元的 GDP。白南生:《中国的城市化》,《中国社会学》第四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83 页。
    509 国际经验反映出的工业化中期阶段的指标为:人均 GNP 由 700 美元上升到 1500 美元左右,农业在 GDP总值中的分额由 25%下降到 15%左右,农业人口由 55%下降到 30%左右,城市人口由 35%上升到 50%左右。2002年中国人均 GDP 为 970 美元,农业与非农业的产值比为 15:85,城市化水平约为 38%。 杨云善、时明德:《中国农民工问题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03 页。
    510 刘翠霄:《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法学研究》2005 年第 2 期,第 119 页。经过了 20 年的工业化建设,到 1978 年工业总产值已经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 38.2%,第三产业占 23.7%,农业总产值只占 28.1%,同时,农民在中人口中的比重仍达到 82.1%,只下降了 1.7 个百分点。中国特有的户籍管理制度已经实行了 20 多年,导致了工业化建设及农民的大量增加,这在世界工业化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陆学艺:《坚持市场取向继续深化改革:改变城乡分治,一国两策格局》,载周晓虹主编:《中国社会与中国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01 页。
    511 李培林:《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中国》,载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05 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6 页。
    512 张翼:《中国当前的人口态势及战略规划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载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05 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95 页。有人认为,城市化是解决“三农”问题最有效的手段,这是很多学者已经达成共识的。但是现在农民的素质相对较低,他们的技术水平达不到将来的产业结构所要求的水平。所以将来靠经济增长吸纳农村劳动力从而推进城市化的可能性就越小。在这一条件下,上述的人口年龄结构的优势将逐步被抵消。孙立平:《断裂》,社会科学文化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78 页。
    513 但是中国特有的户籍制度限制,全世界除中国只有北朝鲜、贝宁等少数国家实行。陆学艺:《农民工问题要从根本上治理》,《特区理论与实践》2003 年第 7 期,第 31 页。
    514 所谓“二元制度”是指农村和城镇的居民区别对待的现行户籍制度。1957 年 12 月 18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制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的指示》要求城乡户口管理部门严格户籍管理,防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找工。1958 年 1 月,中国第一个户籍管理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正式颁布。《条例》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应当依照条理的规定履行以户为单位的户口登记。《条例》还规定,农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证明。姚秀兰:《论中国户籍制度的演变与改革》,《法学》2004 年第 5 期,第 46 页。
    515 另外,城市化滞后还将影响公共教育和公共卫生的发展;延缓国民素质的提高,阻碍人的现代化进程;阻碍生育行为的自觉扭转;导致滞后型的“城市先老”和“更老”,增加社会成本;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等。白南生:《中国的城市化》,《中国社会学》第四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82 页。为了解决这些问题,2004 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决定停止执行原劳动部颁布的《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就业管理暂行规定》,要求各省市必须限期清理限制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政策,取消对于公司使用农民工的行政审批、职业工种的限制,并不再干预公司自主合法使用农民工,消除专为外地农民工设置的登记项目,实行暂住证一证管理,取消各种针对农民工和使用农民工的公司的不合理收费。李培林:《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中国》,载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05 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3 页。
    516 吴忠民:《形成社会阶层之间的良性互动》,《东岳论丛》2005 年第一期,第 27 页。
    517 张车伟:《城镇失业与扩大就业的对策思考》,《湖南社会科学》2004 年第 6 期,第 94 页。
    518 非正规就业主要体现了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性。中国城市民工的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性,在世界上与拉丁美洲的情况相似。李强、唐壮:《城市农民工与城市中的非正规就业》,《社会科学研究》2002 年第 6 期,第15 页。国际经济表明,“先发展、在分配”的发展模式在南美国家的实践中是失败的。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我国居民收入分配趋势与对策》,《人民日报》2002 年 7 月 9 日。
    519 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社会学研究》2001 年第 3 期,第 75 页。
    520 赵新平、周一星:《改革以来中国城市化道路及城市化理论研究评述》,《中国社会科学》2002 年第 2 期,第 137 页。这个问题是围绕着历来存在的“小城镇论”和“大城市论”来展开讨论的。但是,笔者认为中国农民需要什么样的城市这个问题不是城市规模的问题,而是建设什么样的城市的问题。
    521 李树基、朱智文:《“三农”问题研究综述》,《甘肃社会科学》2003 年第 4 期,第 69 页。
    52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也表明,中国城市化水平要达到 47%的世界平均水平就需要转移 1.5 亿农村人口;从目前开始,中国未来 20 年内至少要建设 1000 万人口的城市 20 座,或 100 万人口的城市 200 座。而据联合国的统计,到 2000 年底全世界 100 人口的城市一共才只有 341 座。显然,以中国现有的经济实力在近 20 年内是不可能实现这一目标的。因此,中国既要积极,又要稳妥,决不能不顾国情、市情,冒进而搞大而空的城市化。《中国城市化直面十大问题》,《中国社会报》2002 年 7 月 27 日。
    523 郑英隆:《中国农民工弱信息能力初探》,《经济学家》2005 年第 5 期,第 52 页。
    524 此外,蔡昉和王德文等的研究也发现劳动力转移对 1982-1997 年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为 20.23%。白南生:《中国的城市化》,《中国社会学》第四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82 页。
    525 杨云善、时明德:《中国农民工问题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4 页。
    526 陆学艺:《农民工问题要从根本上治理》,《特区理论与实践》2003 年第 7 期,第 33 页。
    527 拖欠工资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劳动力市场的买方市场格局使厂商在经营状况不好或者贷款、工程款被拖欠时敢于肆意拖欠工人工资;二是部分债权人缺乏硬预算约束,特别是政府部门,随意超预算上项目,以致拖欠贷款或工程款,最后导致公司不得不拖欠工人工资;三是对工资的性质存在不同的认识制约了工资收入权的保障制度建设,使厂商能够利用现行制度和法规的漏洞,以经营状况或第三方责任为由拖欠工资。司法仲裁业也会陷于困惑,工资收入权就因此失去了有效保护。朱泽山:《工资收入权的保障制度》,《改革》2004 年第 6 期,第 113 页。
    528 沙莲香等:《中国社会心理分析》,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46 页。另外有学者认为,国有公司转制中的矛盾冲突引发罢工、静坐、阻断交通、集体上访的事件增加;中小型私有公司、港台公司和外资公司劳动争议案件始终居高不下,并在争议案件总数中占相当大的比重;征地农民工就业安置后公司违反协议辞退的问题比较值得关注。李培林:《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载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05 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3 页。
    529 例如 2000 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流动劳动者在普查前一周内工作七天者所占的比例高达 59%,加班却享受不到应该享受的加班工资。段成荣:《特别关注与流动人口相关的十大问题》,《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年第 5 期,第 28 页
    530 一般可以认为,农民工基本处于三种职业状态:农民工、农业劳动者和个体工商户。沙莲香等:《中国社会心理分析》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17 页。另外还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离土不离乡的乡村公司工人,一部分是离土又离乡的进城打工的农民工人。刘祖云:《社会转型与社会分层》,《人口研究》1999 年版,第 4 期。
    531 钟笑寒:《劳动力流动与工资差异》,《中国社会科学》2006 年第 1 期,第 34 页。宋晓梧认为,资本收益过分压低劳动报酬已成为当前中国社会面临的严峻问题。1980、1990、2000 年工资总额占 GDP 的比重分别为 17%、16%和 12%。2000~2003 年,这一比重略有上升,但始终徘徊于 12%~12.5%之间。由此可见自 1990年以后,劳动报酬占 GDP 的比重出现了较大幅的下降,而其中农民工工资问题又是资本过分压榨劳动的典型。王习明:《公共服务的平等化有利于社会和谐》,《中国改革》2006 年第 3 期,第 12 页。
    532 钟笑寒:《劳动力流动与工资差异》,《中国社会科学》2006 年第 1 期,第 35 页。
    533 杨云善、时明德:《中国农民工问题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6 页。
    534 马侠和王维志等人主持的 74 城镇人口迁移调查的结果显示,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城镇,婚迁和随迁的迁入人口当中,女性的比例都高于男性。城镇农业户口阶层的受教育水平以初中为多数,初中以下的占 71.4%,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寥寥无几,仅占 6.4%。与城市户口居民相比,城镇农业户口阶层的总体受教育水平明显要低。郑杭生、陆益龙:《城市中农业户口阶层的地位、再流动与社会整合》,《江海学刊》2002 年第 2 期,第 89 页。
    535 王美艳:《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机会与工资差异》,《中国社会科学》2005 年第 5 期,第 45 页。
    536 郭继强:《中国城市次级劳动力市场中民工劳动供给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5 年版,第 5 期,第 16页。
    537 郭继强:《中国城市次级劳动力市场中民工劳动供给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5 年第 5 期,第 23 页
    538 孙立平:《断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6 页。
    539 到 2002 年底,中国建设行业累计拖欠工程款 3366 亿元,其中至少 200 亿元是农民工的工资。另据 2003年广东省人大代表反映,该省大约有 66.4%的的合资或私营公司拖欠、克扣或拒发职工工资。沙莲香等:《中国社会心理分析》,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40 页。
    540 沙莲香等:《中国社会心理分析》,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24 页。
    541 刘翠霄:《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法学研究》2005 年第 2 期,第 111 页。
    542 钟笑寒:《劳动力流动与工资差异》,《中国社会科学》2006 年第 1 期,第 35 页。
    543 王美艳:《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机会与工资差异》,《中国社会科学》2005 年第 5 期,第 39 页。
    544 李强:《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中国社会学》第四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第 216 页。
    545 陆学艺:《农民工问题要从根本上治理》,《特区理论与实践》2003 年第 7 期,第 33 页。
    546 杨云善、时明德;《中国农民工问题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9 页。
    547 目前,中国有毒有害公司超过 1600 万家,受到职业为害的人数超过 2 亿。职业病已成为中国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王大奔:《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解放日报》2005 年 1 月 23 日。
    548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署监督管理局透露,中国每年因工至残的人员有七十万,其中农民工占了大多数。沙莲香等:《中国社会心理分析》,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27 页。近年来,每年发生各类事故 100 多万起,死亡 14 万人,平均每天死亡 380 人。黄毅、袁力、牛文元、郭云涛、吴宗之:《阻断事故高发 建构公共安全》,《21 世纪经济报道》2004 年 12 月 6 日。
    549 《南方周末》2006 年 6 月 22 日。
    550 刘翠霄:《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法学研究》2005 年第 2 期,第 112-117 页。
    551 慈勤英:《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中“社会公平与公正”的追求》,《新华文摘》2005 年第 24 期,第24 页。
    552 孙立平:《资源重新积聚背景下的底层社会形成》,《中国社会学》第四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70 页。
    553 主管部门要求各地以与城镇用人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为重点,积极探索他们参加医疗保险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商务部开始在出口公司资质标准中列入“按规定缴纳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等条件。这是主管部门在国内公司经营资质行政管理方面首次引入“劳工标准”。但是令人失望的是,中国仍有很多公司没有按照这一标准去做。王发运、杨建敏、史寒冰:《社会保障事业步入全新发展阶段》,载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05 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32 页。
    554 朱立:《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载周晓虹主编:《中国社会与中国研究》,社会文献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596 页。有学者对农民工的另外一项调查显示,认为自己“还是农村人”的占 61.6%,认为“也算是城里人”的占 8.7%,认为自己:“既不像农村人也不像城里人”的占 16.5%。沙莲香等:《中国社会心理分析》,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21 页。
    555 朱力:《群体性偏见与歧视》,《江海学刊》2001 年第 6 期,第 48 页。
    556 有调查表明,农民工所信任的仍是以血缘和地缘为基础的初级关系,只有当他们在制度内不得不去寻求支持和帮助的时候才会求助于城市中的其他群体;同时,农民工交往中的强关系主要由同质群体构成,若关系主要包括异质群体,并且在同质群体中其关系呈由血缘向地缘逐渐向外推开之势。李汉林:《关系强度与虚拟社区》,《中国社会学》第四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58 页。另外一个调查研究表明,城市农民工认同“熟人才可靠,陌生人靠不住”这一项的比例是最低的,只有 8.1%;而在家务农者中,有 16.7%认为“熟人才可靠,陌生人靠不住”。因此可以推断,他们在外漂泊,并非总是凭借熟人关系。他们在城市中的经历是使他们产生这一看法的主要原因。李萍:《中国道德调查》,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05 年版,第35 页。
    557 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社会学研究》2001 年第 3 期,第 69 页。
    558 朱立:《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载周晓虹主编:《中国社会与中国研究》,社会文献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598 页。
    559 李萍:《中国道德调查》,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7 页。
    560 李汉林:《关系强度与虚拟社会》,《中国社会学》第四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50 页。
    561 李强、唐壮:《城市农民工与城市中的非正规就业》,《社会科学研究》2002 年第 6 期,第 23 页。
    562 刘翠霄:《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法学研究》2005 年第 2 期,第 112 页。
    563 杨云善、时明德;《中国农民工问题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97 页。
    564 李莲香等:《中国社会心理分析》,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28 页。
    565 郑也夫:《城市发展的三个维度》,《解放日报》2005 年 7 月 10 日。
    566 已再就业的人员中,约 1/3 为灵活就业,稳定性差,随时可能重新失业。此外,集体公司约 200 万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也十分突出。林嘉、杨飞:《论和谐社会与劳动就业权的法律保障》,《法学家》2005年第 5 期,第 13 页。
    567 劳动权利的保护意味着劳动中的外在恶劣条件或不满足感的排除。Henri de Man 的研究认为,严重阻碍劳动者满足感的情况分为三种:一种是劳动的细分化、重复性和劳动带来的疲劳感等技术性障碍存在的情况;第二种是不正当的工资体系、公司内不合理的上下关系等;第三种是自己属于社会劣等阶级、生活不安定及对体力劳动较低的评价等公司外部环境。今村仁司:《近代の労働観》,岩波新書 1998 年版,第 107页。从这个概念来看,中国的劳动权利的保护应该排除这些阻碍因素。
    568 钟笑寒:《劳动力流动与工资差异》,《中国社会科学》2006 年第 1 期,第 35 页。
    569 沙莲香等:《中国社会心理分析》,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18 页。
    570 吕政:《工业化工程中的五大主要矛盾》,《中国改革》2006 年第 2 期,第 41 页。吸收农民工的城市制度保障的缺少影响了正常的人口流动。有调查表明,举家流动的被调查者占总人数的 26.78%。大部分的流动人口是以非举家流动为主。这种状况不利于城市的扩大。王广州:《当今我国的流动人口特点以及生存状况》,《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 年第 5 期,第 26 页。
    571 张翼:《中国当前的人口态势及战略规划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载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05 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03 页。
    572 郭继强:《中国城市次级劳动力市场中民工劳动供给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5 年第 5 期,第 26 页
    573 王平:《城市贫困进入我们的视野》,《中国改革》2006 年第 2 期,第 49 页。比如 1995 年修正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十四条规定:“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 张清:《农民阶层的宪政分析》,《中国法学》2005 年第 2 期,第 26 页。
    574 劳动关系外的劳动权,有人称其为劳动就业权,又称就业权。劳动就业权包括狭义劳动权、工作自由权、就业平等权、就业服务权、失业保障权等。劳动关系中的劳动权包括职业平等权、取得劳动报酬权、休息休假权、劳动保护权、职业培训权、社会保险权、社会福利权、提请劳动争议处理权、参加工会权、集体协商权和民主管理权等。林嘉、杨飞:《论和谐社会与劳动就业权的法律保障》,《法学家》2005 年第 5 期,第 11 页。
    575 喻术红:《反就业歧视法律问题之比较研究》,《中国法学》2005 年第 1 期,第 130 页。
    576 喻术红:《反就业歧视法律问题之比较研究》,《中国法学》2005 年第 1 期,第 129 页。转引于国际人权法教程项目编写:《国际人权法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398 页。
    577 朱应平:《论我国公民平等工作权的宪法保护》,《法学》2002 年第 8 期,第 21 页。
    578 薛小建:《社会保障权的价值》,《法学家》2005 年第 5 期,第 32 页。
    579 1978 年,工农业两种生产方式的矛盾不是主要矛盾,工农业收入差异近 37%也是由于国家的价格剪刀差政策引起的。刘福垣:《中国发展失衡与国家发展战略的反思》,《财贸经济》2003 年第 9 期,第 7 页。
    580 薛小建:《社会保障权的价值》,《法学家》2005 年第 5 期,第 33 页。
    581 王平:《城市贫困进入我们的视野》,《中国改革》2006 年第 2 期,第 49 页。
    582 李强:《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中国社会学》第四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第 219 页。
    583 李培林、张翼、赵延东、梁栋:《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231 页。
    584 李强:《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中国社会学》第四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第 222 页。
    585 李汉林:《关系强度与虚拟社区》,《中国社会学》第四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50 页。有调查表明,农民工中选择“无条件地服从集体的利益”的人是最少的,只有 6.7%,却有最高比例的人选择了“不管怎样,只考虑个人的利益”,占 4.4%,最少比例的人选择“先考虑个人利益,再考虑集体利益”,占11.9%。李萍:《中国道德调查》,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24 页。
    586 李培林、张翼、赵延东、梁栋:《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265 页。
    587 孙立平:《断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02 页。90 年代外出的人口中只有 39.2%的人务
    过农。他们可以说是一批没有务农常识和经验的中国式农民——不务农的农民。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社会学研究》2001 年第 3 期,第 67 页。
    588 孙立平:《断裂》,社会科学文化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22 页。
    589 孙立平:《断裂》,社会科学文化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05 页。
    良文:《中国国际资本流动的就业效应分析》,《东岳论丛》2004 年第 6 期,第 57 页。
    590 杨云善、时明德:《中国农民工问题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04 页。
    591 喻桂华等人也建议,除了建立广泛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之外,还因该加强管理和培训,做到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喻桂华、张春煜:《中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问题》,《当代经济学》2004 年第 4 期,第 13 页。周振华也认为信息化的深入推进将改变职业岗位,因此需要专门的训练,同时也使员工再培训变得更为重要。周振华:《信息化战略与就业战略的协调推进》,《开放导报》2004 年第 4 期,第 76 页。赖明勇等的研究表明,一方面人力资本投资通过提高劳动者受教育程度、职业技能、技术熟练程度以及劳动生产率而直接增加产出水平,另一方面人力资本投资还通过增强本国技术吸收能力和研发水平而间接促进经济增长,即存在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双重效应。值得注意的是,人力资本投资对产出的水平效应可以通过工资报酬率的提高而得到补偿。由于长期依赖中国的工资政策并不鼓励受过较高教育的劳动者获得与其能力相称的回报,导致个人缺乏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动机。因此,政府在私人人力资本投资方面可采取以下措施:(1)对私人人力资本投资提供适度补贴;(2)为私人人力资本投资提供融资方便;(3)通过增强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性和自由流动性提供鼓励私人人力资本投资的刺激信号。赖明勇等:《济增长的源泉:人力资本、研究开发与技术外溢》,《中国社会科学》2005 年第 2 期,第 45 页。
    592 李世安:《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历史考察》,《世界历史》2005 年第 2 期,第 25 页。
    593 赵延东及王奋宇:《城乡流动人口的经济地位获得及决定因素》,《中国社会学》第四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200 页。 员工流动率高,公司经营者不愿对其进行职业培训,造成公司竞争力的下降。根据调查对员工的职业培训有利于降低其流动性,根据翁杰的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对员工离职倾向的决定效应的模型显示,如果企业建立了正式的培训制度,那么企业的离职率将降低 2.6%。另外,企业的专用性培训可能引起职工的反感,16.2%的被调查员工抱怨参与公司培训不能获得社会认可的技能证书,10.7%的人认为专用性太强没有市场价值。现在中国公司与员工之间的合同期限较短,员工流动性较高,因此专用性太强的培训对员工是没有太大价值的。翁杰:《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和员工流动》,《中国人口科学》2005年第 6 期,第 70 页。
    594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的研究表明,在收入分配方面,各阶层认同“文化和学历”的比例平均为 72.6%,最高达到 81.3%。对于“资产”和“权力”的认同程度则较低,前者平均为 15.9%,后者只有 13.2%。从这一结果可以看出,人们认为根据文化学历即受教育程度的分配是最公平的。石秀印、许叶萍:《市场条件下中国的阶层分化与劳资冲突》,《学海》2005 年第 4 期,第 28 页。
     595 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2003 年 9 月进行的《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研究专项调查》表明,40 岁以下的流动人口占总流动人口的 90%;又如 2004 年全国 6 城市流动人口抽样调查也表现出流动人口年龄具有显著的年龄聚集特点,调查表明与全体登记人口年龄结构相比,流动人口年龄主要集中在 15-45岁之间,占流动人口的 80%以上。流动人口的文化程度也以初中以上为主。王广州:《当今我国的流动人口特点以及生存状况》,《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 年第 5 期,第 26 页。有一份对农民工的调查显示,在回答“如果目前有一笔钱,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时,有 27.9%的人说“让自己继续上学”,有 17.8%的人选择“在城市购买房子”,准备“回家乡建造新房子”的只占 15.3%。因此年轻人的求学要求是比较强烈的。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社会学研究》2001 年第 3 期,第 73 页。
    596 郑杭生、陆益龙:《城市中农业户口阶层的地位、再流动与社会整合》,《江海学刊》2002 年第 2 期,第92 页。
    597 朱立:《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载周晓虹主编:《中国社会与中国研究》,社会文献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592 页。
    598 李培林、张翼、赵延东、梁栋:《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04 页。
    599 李培林、张翼、赵延东、梁栋:《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05 页。
    600 吕政:《工业化进程中的五大主要矛盾》,《中国改革》2006 年第 2 期,第 42 页。
    601 王习明:《公共服务的平等化有利于社会和谐》,《中国改革》2006 年第 3 期,第 12 页。挪威政府的总支出从 50 年代的占 GDP 的 27%上升到 70 年代末到 80 年代初期的 54%。1995 年,挪威通过转移支付式的形式支付的劳动者福利、养老金及其对家庭的经济扶持占政府总支出的 65%。王习明:《公共服务的平等化有利于社会和谐》,《中国改革》2006 年第 3 期,第 15 页。
    602 韦曙林、许经勇:《透过“农民荒”现象看其问题的本质》,《学术研究》2005 年第 1 期,第 67 页。
    603 林嘉、杨飞:《论和谐社会与劳动就业权的法律保障》,《法学家》2005 年第 5 期,第 12 页。
    604 2000 年末中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为 595 万人,失业率为 3.1%;2001 年末中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为 681万人,失业率为 3.6%。明显要低于 2004 年的水平。莫荣:《当前就业形势的特点与对策》,《求是杂志》2002年第 18 期,第 21 页。
    605 王平:《城市贫困进入我们的视野》,《中国改革》2006 年第 2 期,第 48 页。
    606 王平:《城市贫困进入我们的视野》,《中国改革》2006 年第 2 期,第 49 页。
    607 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的一项全国性调查结果显示,土地被征用后,46%的失地农户人均纯收入下降。其中降幅最大的是以农业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纯农业户。张时飞、刘从龙:《让失地农民的生计可以持续》,载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05 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97 页。莫荣:《劳动力供大于求状况下的农工和技工“短缺”》,载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0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97 页。这个现象的背后存在着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价格欠缺规范,且没有必要的事前评估和价格监管,价格的确定完全取决于当事人双方协商。而当事人往往只考虑各种税费成本,交易价格畸高畸低。因此有学者建议,立法应采取城镇与农村土地价格统一调整的原则,制定土地价格法律规范,使城乡地价连为一体。郭洁:《论土地价格法律规制的若干问题》,《法商研究》2005 年第 2 期,第 55 页。违规用地数量一般占用地总量的 20%-30%以上。许多专家估计,如果考虑违规占用耕地,目前失地或部分失地农民的数量可能高达 4000 万-5000 万人。2000年到 2010 年的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计划指标是 1850 万亩,2000 年至 2030 年计划占用耕地将超过 5450 万亩。韩俊:《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中国经济时报》2005 年 6 月 24 日。
    608 当年大学生毕业群体突破 300 万人,加上 2004 年未就业的大学生,青年就业的压力也非常大。林嘉、杨飞:《论和谐社会与劳动就业权的法律保障》,《法学家》2005 年第 5 期,第 13 页。农民工短缺随着部分地区需求的增加将进一步加剧。公司缺工主要发生在珠三角、闽东南、浙东南等加工制造业聚集地区,重点地区估计缺工 10%左右。广东现有 1900 多万名民工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但该地区正是缺工最严重的地区。据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的调查和一些专家的估计,目前该地区有 200 万人口的缺口,缺工比率约为10%。莫荣:《劳动力供大于求状况下的民工和技工“短缺”》,载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05 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64 页。民工荒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在劳动成本上涨的情况下,公司为了维持原有的生产规模,只有提高工资才能雇用原有的就业数量。但通常,公司的生产结构调整存在着一定的时滞,在短期内难以采用资本替代劳动来缓解工资上涨的压力。这样,这些地区的劳动力短缺在所难免。王德文,蔡昉,高文书:《全球化与中国国内劳动力流动:新趋势与政策含义》,《开放导报》2005 年 8 月第 4 期,第 7 页。
    609 高尚全:《企业社会责任和法人治理结构》,《学习时报》2004 年 10 月 25 日。此外,高尚全还认为改革开放以前不存在公司治理,但现在没有对公司治理的明确定义,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当时的国有企业还是存在着某种形式的公司治理。
    610 http://www.cngsf.com/jiedu/24.htm
    611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057939
    612 中村美紀子:《企業の社会的責任》,中央経済社 1999 年版,第 86 页。
    613 飯尾要认为,现在很多人都提出公司社会责任,因为原来的社会制度没有发挥应有的功能,而要由公司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飯尾要:《企業の社会的責任と労使経営協議会法》,《経営民主主義》2005 年 8月号,第 29 页。从这种意义来看,中国的劳动法等法律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而需要强化公司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以维持社会正常秩序。
    614 他们对公众调查共收回有效样本 986 份(其中男性占 78%,女性占 22%),该调查还表示收入水平为 3000—4000 元/月时,对该问题的关注最低。而对“您认为您所在企业对社会责任问题的重视程度如何”回答的 908 人中,回答很重视或重视的有 278 人,回答一般的有 385 人,回答不怎么重视或不重视的有 245 人。金碚、李钢:《企业社会责任公众调查的初步报告》,《经济管理》2006 年第 3 期,第 13 页。
    615 另外根据 1998 年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的数据,被调查企业的所有经营者中,57.5%的人认为现在市场的竞争状态过分激烈,其中国有企业经营者中有 57.9%的人赞同了这一看法,集团企业中为 54.5%,私营企业中为 27.6%,联营企业中为 67.6%,股份制企业中为 61.4%,外资企业中为 55.8%,港澳台企业中为56.1%,其他企业中为 33.3%。从这数字看出,联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国有企业的经营者中认为市场的竞争过于激烈的人较多。认为经营活动的目标是扩大市场占有率的经营者占 53.6%,其中港澳台企业的经营者持有这一看法的占 57.5%,国有企业为 54.5%,股份制企业为 55.4%。认为经营活动的目标是维持现有利益、扩大市场占有率的经营者有 24.5%。此外,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对于公司外部最大的影响因素的调查中,82.4%的经营者选择了消费者。井村進哉、福光寛、王東明主编:《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の社会的視座》,日本経済評論社 2002 年版,第 81 页。
     616 《新民晚报》2006 年 8 月 14日。
    618 孙华山:《以人为本 安全第一》,《求是》2004 年第 24 期,第 40 页。
    619 王平:《城市贫困进入我们的视野》,《中国改革》2006 年第 2 期,第 51 页。
    620 有调查表明,劳资之间的冲突、国有公司内部管理人员与普通职工之间的冲突日趋严重。经济的私有化剥削了普通职工的公司管理权。普通工人,尤其是那些缺少劳动自主权的半体力半技术工人和体力工人基本丧失了对于公司生产活动的决策权,从而导致他们更加看重自己的政治身份和政治权力。在中国,工人们更多地将他们的希望寄托在代表他们的政府身上。所以,如果改革不能使普通民众分享与时俱进的受收益,利益受损者的不信任感就会滋生。李培林、张翼、赵延东、梁栋:《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61 页。据调查,表示“同意”劳资冲突问题严重的人群中,对他人上访采取“劝阻”和“旁观”行为的人分别占 56%和 57%。而表示会对他人上访采取“同情”态度的人占到 62.5%,直接表示会“参加”上访的人高达 66.6%。这一结果表明:如果个人认为当前劳资冲突问题较严重时,他采取比较激烈的、带有冲突性质的行动来维护自己的利益的可能也就越大。李培林、张翼、赵延东、梁栋:《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200 页。
    621 李培林、张翼、赵延东、梁栋:《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201 页。
    622 从深圳特区成立到 1999 年,劳资冲突与抗衡的形式越来越多样,牵涉的层面也复杂广泛。期间共发生劳资纠分案件 3.5 万宗,其中经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的有 13,280 宗,因劳动争议引发的大规模集体罢工案件 110 宗,工人集体上访案件 1230 宗。沙莲香等:《中国社会心理分析》,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48 页。
    623 王全兴:《劳动法构建和谐劳动环境的两种视角》,《法学家》2005 年第 5 期,第 24 页。
    624 现在的公司制度中,初次分配的公平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当事人之间是否存有一个谈判与协商机制。亚当斯(S.ADAMS)认为雇员的公平感是拿自己的“结果/投入”比率与“他人”的“结果/投入”比率进行比较之后的产物。当这两个比率相等时,雇员就会产生公平感,反之,就会产生不公平感,这就是结果上的不公平。除了结果公平之外,程序公正也是非常重要的。游正林:《不平则鸣:关于劳资冲突分析的文献综述》,《学海》2005 年第 4 期,第 56 页。
    625 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建所调研室课题组:《正确认识和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1 年第 2 期,第 65 页。
    626 黄家亮:《论社会歧视的社会心理根源及其消除方式》,《思想战线》2005 年第 5 期,第 92 页。
    627 郑杭生、李迎生:《积极调整社会政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华文摘》2002 年第 3 期,第 14 页。
    628 2003 年底,中国非公有公司工会会员约 2960 万人,仅占私企职工总数的 32.7%。与此同时,庞大的进城务工人员也因流动性大,不易被吸收到工会组织中来。王大奔:《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解放日报》2005年 1 月 23 日。虽然在建筑业、制造业等行业或许有工会组织,也允许农民工参加,但是这些代表产业工人利益的工会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代表农民工的利益仍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刘翠霄:《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法学研究》2005 年第 2 期,第 118 页。有人通过研究表明,农民工之间的关系强度越高,趋于失范行为取向的可能性就越低,同时不满的感觉也越低。关系强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农民工在城市行为过程中的安全感,满足他们最基本的社会网络支持的需求。李汉林:《关系强度与虚拟社区》,《中国社会学》第四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64 页。
    629 苏勇:《用优秀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文汇报》2004 年 11 月 18 日。
    630 徐惟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5 年第 3 期,第 5 页。
    631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部属在组织中所面对的不确定性较高:华人组织的资源通常掌握在领导手里,资源 的分配完全由领导决定;完成工作最重要的资讯也大多由主管掌控,而非通过部署的协商或由部署个人决定。郑伯壎:《企业组织中上下属的信任关系》,《新华文摘》1999 年 7 月 第 19 页
    632 因此他认为改革开放之初,员工对领导的期望只是完成任务,维系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并能够公正、公平的进行资源分配。而现在,企业的高官人员不但要全面了解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制定战略规划,同时还要经常展示不断的创新行为,不断提升执行力,同时也要与下属和谐相处。这表明市场经济环境不仅赋予了企业领导更大的自主权,同时也让他们承担了更大的职责与义务。王辉、忻蓉、徐淑英:《中国企业 CEO 的领导行为及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管理世界》2006 年第 4 期,第 94 页。 633 《中国员工敬业度调查——怎样吸引、保留员工和提高员工敬业度》,《当代经理人》总第 186 期,第 102页。
    634 职工流动性较高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传统文化造成的。与日本企业不同,华人企业中的职工经常跳槽,台湾公司中职员一生的跳槽次数为 5-8 次,且华人经营者比日本公司更重视三缘——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王効平:《華人系資本の企業経営》,日本経済評論社 2001 年版,第 169 页。
    635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关注职工招聘的企业应该强调自身的学习和发展机会以及有竞争力的基本工资。根据调查,在中国职工自己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力的认知程度,敬业度高的职工的认知程度是敬业度低的员工的4 到 9 倍,而认知程度会直接影响职工在工作中的态度、兴趣和努力程度,敬业度低的职工对于零售、商业银行、电话销售等服务性行业活动的影响是破坏性的。《中国员工敬业度调查——怎样吸引、保留员工和提高员工敬业度》,《当代经理人》总第 186 期,第 102 页。
    636 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企业文化建设:认识、现状和问题》,《中华工商时报》2005 年 4 月 11 日。
    637 比如,随着改革的深化,有些国有企业实行经营者收入与绩效挂钩的奖励制或年薪制,但事实上,人们在价值观上普遍不接受公有企业经营者的高收入。调查显示完全接受管理者收入没有最高限制的人仅占18.1%,但非国有企业该比例为 69.3%,因此导致公有企业经营者真正能从制度内合法获得与其市场价值相当的报酬的现象并不普遍。蔡禾:《企业职工的权威意识及其对管理行为的影响——不同所有制之间的比较》,《中国社会科学》2001 年第 1 期,第 120 页。
    638 龚敏、严若森:《关于国有公司制企业治理结构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中国软科学》1999 年第 11期,第 22 页
    639 赵万一:《公司治理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04 页。
    640 龚敏、严若森:《关于国有公司制企业治理结构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中国软科学》1999 年第 11期,第 21 页。
    641 《独立董事三人谈》,载赵旭东主编:《公司法评论 2005 年第 4 辑》,人民法院出版社,第 146 页。
    642 张宪初:《公司治理全球化和经济转轨国家的教训——兼论中国公司治理的一些问题》,载滨田道代、吴志攀主编:《公司治理与资本市场监督——比较和借鉴》,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07 页。
    643 顾敏康:《独立懂事优于监事吗?》,载滨田道代、顾功耘主编:《公司治理:国际借鉴与制度设计》,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75 页。
    644 此外,谢增毅认为董事会和董事的特点和优势在于集体讨论、民主决策,因此强调董事人人平等。而如果赋予独立董事发表独立意见的权力,这是否违背董事平等及民主决策的原则也颇有疑问。最后,由于独立董事发表的是个人意见,没有他人的参与和制约,其容易受到不当影响做出不客观、不公正的判断。如果在董事会内设立委员会,重要的委员会中独立董事占多数,独立董事就可以通过委员会发挥集体决策和监督作用,克服其弊端。谢增毅:《董事会委员会与公司治理》,《法学研究》2005 年第 5 期,第 67 页。 645 于东智的研究表明,对于独立董事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利用当年度的截面数据分析得出的结果表明二者不具相关性。于东智:《董事会、公司治理与绩效》,《中国社会科学》2003 年第 3 期,第 39 页。因此笔者认为独立董事除了公正性以外,效率性也同样存在问题。另外谁担任独立董事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马更新认为,经济上依赖于公司业务的公司内部律师具备担任董事所要求的独立性的可能性很小。公司外部律师由于公司作为他们的委托方而获得的重大经济利益同样会影响他们的判断。因此他们可能会避免以客观的方式表达他们的观点。因此从公司治理的角度讲,兼任董事的内、外部律师是不独立的,应被排除在审计、报酬及提名委员会等重要委员会外。马更新:《公司中律师兼任董事的风险》,《中国法学》2003 年第 4期,第 183 页。笔者认为,有着交易关系和利益关系的律师直接参与董事会的行为是比较危险的,但是在切断了其与公司经营者的关系后,通过其他人推荐进入公司董事会的方法是可取的。
    646 中国监事会的现状表现在:(1)监事会几乎无所作为。有机构曾对湖南 34 家上市公司监事会 7 年来的运作情况调查后发现,其中 52%没有检查过公司财务,96%没有发现、指出过公司董事、经理在执行职务时存在的违法、违规、违章行为,没有一个提议过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对 2000 年沪深两市 1037 家上市公司的年报的统计发现,30.94%的公司,即 332 的上市公司的母公司等关联企业存在侵害上市公司权益的现象,但100%的上市公司监事会公告表明监事会履行了自己的职责,没有发现公司违法违规或侵害公司利益行为。另一份调查显示,对于公司的监督力量方面,仅 3.4%的管理者认为是监事会的监督力量有效,远低于认为是董事会的 29.2%,认为是管理者自我约束的 25.8%。;(2)监事会的独立性令人担忧,主要表现在:监事会成员过多以及监事会经费和报酬很大程度上受控于控股股东和董事会。调查显示上市公司监事会结构中,外部监事与内部监事比例为 1:2,专职和兼职比例为 1:49。外部监事中,股东单位派出占 93%,政府机构派出占 7%;内部监事中工会人员占 28%,财务人员占 8%。此外,73%的监事会主席是企业内部提拔的,多由公司党委副书记或纪委书记担任。另有调查显示,50%的公司监事会经费和报酬由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部门决定;(3)监事会组成人员素质较低,据调查,72%的公司监事文化程度为大专以下,与此相比,大专以下的董事长仅占 43%,总经理为 50%;(4)监视会人员缺乏激励。以公司高层人员的持股数为例,调查显示,董事、高层经理、监事的平均持股数分别为 10419、13246、6333。在缺乏激励机制的条件下,最少的持股数会造成监事的激励不足,弱化他们发挥监督作用的积极性。王清林:《上市公司监事会之殇——11年目睹之怪状》,载赵旭东主编:《公司法评论 2005 年第 2 辑》,人民法院出版社,第 70 页。
    647 于东智提出,应将审计与财务监察权赋予监事会。比如,赋予监事应具备的资格和独立权;提高监事会的独立性;确保监事会的监督功能,改变成员大部分由工会主席和职工代表组成以及监事会成员普遍不熟悉财务规则的现象,加强监事在财务等方面的专业能力,确保合法性监督与妥协性监督作用的发挥。于东智:《董事会、公司治理与绩效》,《中国社会科学》2003 年第 3 期,第 39 页。
    648 井村進哉、福光寛、王東明主编:《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の社会的視座》,日本経済評論社 2002 年版,第 82 页。
    649 井村進哉、福光寛、王東明主编:《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の社会的視座》,日本経済評論社 2002 年版,第 110 页。
    650 张杰等认为政府部门作为市场交易博弈机制的制定者,同时又是参与者,在全社会信任网络体系中处于中心和基础地位,政府行为既作为利益集团的行为又作为公共利益的功能,这样存在内在冲突。甚至如果政府行为实质上造成了对市场重复交易博弈运行机制的破坏,则市场重复博弈交易机制不能内生出全社会信任体系。张杰、刘东:《来自继承,还是来自环境?——对我国信任体系缺失的再思考》,《湖北社会科学》2006 年第 8 期,第 63 页。
    651 刘丹:《利益相关者与公司治理法律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71 页。
    652 虽然工会必须独立于企业管理层,但在保留工人参与谈判权利的背景下工会可以与管理层合作增进生产力、质量、安全等,在满足工人需求的同时尊重企业经营的需要。此外工会工作者应当摆脱管理层和政府的控制,以对话、探讨、协商与妥协来寻求解决方案。他还认为,目前的企业社会责任和相关行为准则一直都包括结社自由、组织权力和集体谈判权力。国际劳工组织的自由结社委员会认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具有垄断性质,同时指出它的“传送带”作用破坏了“工会建立要独立于政府和执政党”的原则。Lance Compa著,吴小村译:《企业社会责任和工人的权利》,《中外法学》2006 年第 5 期,第 521 页。
    653 中国公司的工会缺少独立性,这与《劳动法》的规定有关,《劳动法》(1995 年)对工人的表述是:“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工人和干部,两者都有资格甚至当然地是同一个“工会”的成员,都有资格成为职工代表,出席职工代表大会。而实际上工人与单位是劳动关系,干部与单位是人事关系,“职工”中工人和干部的区别可以追溯到革命战争年代。当时的公营企业中,工人大都是招募来的,实行工资制,而工厂中的干部是上级党组织任命的,实行配给(或津贴)制。遇到战争等特殊情况企业需要转移时,工人可以选择离开或转移,而干部则必须随企业或部队转移。姜朋:《新《公司法》改变了什么》,《法学》2006 年第 11 期,第 31 页。
    654 姚德年:《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制度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181 页。
    655 杨华:《公司治理的本土化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8 页。
    656 杨华:《公司治理的本土化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4-15 页。
    657 李曙光:《中国的公司治理及其转型期的改革》,《经济法论文选萃》,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388页。
    658 李曙光:《中国的公司治理及其转型期的改革》,《经济法论文选萃》,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389页。
    659 李曙光:《中国的公司治理及其转型期的改革》,《经济法论文选萃》,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391页。
    660 公司外部环境方面,美国国家中活跃的机构投资者在中国有所行动,但其是否能发挥作用仍是个问题。张宪初认为“机构投资者参与被普遍认为是改善公司治理,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一个有效机制。但捷克实践表明:机构投资者并不必追求长期投资,相反却可能自己也成为捞钱游戏的参与者。在中国《基金黑幕》一文中所揭露的现象使人们同样看到了这种游戏的“中国版”。证监会首席顾问梁定邦先生曾尖锐地指出,中国股市机构投资者没有起到稳定股市的作用,包括基金都是助涨助跌,以炒作为主。” 张宪初:《公司治理全球化和经济转轨国家的教训——兼论中国公司治理的一些问题》,载滨田道代、吴志攀主编:《公司治理与资本市场监督——比较和借鉴》,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00 页。
    661 杨华:《公司治理的本土化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52 页。
    662 据统计,从 2005 年 8 月到 2006 年 9 月,全国共查处商业贿赂案件 10992 件,涉案金额 32.86 亿元。其中,涉及国家公务员的案件 2537 件,占总数金额的 23.1%;涉案金额 8.35 亿元,占总金额的 25.4%;涉及厅局级干部 68 人,县处级干部 511 人。《坚决治理商业贿赂,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光明日报》2006年 11 月 30 日。
    663 杨华:《公司治理的本土化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20 页。大股东所产生的问题包括:(1)虚假出资;(2)操纵发行价格;(3)操纵利润分配;(4)操纵信息披露;(5)侵吞公司和其他股东的财产;(6)关联交易。王保树、杨继:《论股份公司控制股东的义务与责任》,《法学》2002 年第 2 期,第 62 页。李曙光认为“一股独大现象有两个后果,其一,国有股一股独大以及实际上的国有股委托人虚位问题,使得上市公司之间的收购基本上只能通过政府协议转让的行政安排方式进行,无法通过市场的收购行为来实现。其二,一股独大和大多数机构投资者的国有产权性质(如有证券公司、国有信托公司、国有投资公司等),使其经营者具有事实上负盈不负亏的特征,其投资行为必然不负责任,热衷于短期炒作,使得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很难成立。” 李曙光:《中国的公司治理及其转型期的改革》,《经济法论文选萃》,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386 页。Julan Du,Yi Dai 的对日本、香港、印尼等 1400 多的公司的调查研究也表明大股东的影响力较大的公司中,少数股东的权力往往受到损害。Julan Du,Yi Dai , Ultimate Corporate Ownership Structures and Capital Strucures :evidence from East Asian economies,Corporate Covernance: An International Review,Vol.13.No 1, Jan 2005. p.70.
    664 赵万一:《公司治理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22 页。
    665 郭强:《企业中个人的绝对权利与企业衰败》,《管理世界》2001 年第一期,第 163 页。刘小玄和李利英通过了 1994 年至 1999 年的调查发现,中国企业的改制是渐进式改革,企业内部人在改制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外部人收购企业的情形还不太多。这样企业改制时经营者主要来源于企业经理的占 65%,来源于内部提拔的占 17%多,内部人的这两项合计 82%之多。这种改制路径主要依赖于中国渐进改革的方式,即企业的改革从扩大自主权、实行承包制逐渐发展而成的企业控制权体制。刘小玄、李利英:《企业产权变革的效率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5 年第 2 期,第 15 页。
     666 赵万一:《公司治理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321 页。公司外独立监事和独立董事都是“公司外的声音”,但他们是通过股东大会选任的,实际上是股东的声音。稲上毅、森淳二朗主编:《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と従業員》,東洋経済新報社 2004 年版,第 101 页。所以他们也很难代表职工的利益。
    667 郭东杰认为在中国企业的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上主要有五种理论:(1)所有者缺位论:委托的层层代理产生机会主义行为,如果要提高国有企业效率就应当减少中间代理环节,进行国有资产的私有化的同时政府部门应当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型国有企业实施严格的监督与激励;(2)内部人控制论;(3)企业家激励不足;(4)市场不完全竞争论:认为公司治理中最基本的成分是通过竞争的市场所实现的外部治理,内部治理是因外部市场没有充分竞争所派生而来的,国有企业问题产生的原因不在于产权制度,而是缺乏充分竞争的外部环境;(5)内部治理结构冲突论。此外,他认为国有企业所有者进行的长链条委托产生超额的代理成本才是问题的根本。只有进行产权多元化改革去除中间不必要的委托代理环节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并且在中国实际的公司治理运作中,分权制衡的理念还远未确立,公司中的关键人物具有无所不能的控制权,董事会缺乏独立性,监督机制不力,监事会更是有名无实。最后产生了内部人控制模式和控股股东模式,通常这两种模式都会取向同一种模式,即关键人控制模式。所以要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扬弃“股东至上”逻辑,树立“利益相关者”逻辑。郭东杰《公司治理与劳动关系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125 页。
    668 吴志攀:《西方公司治理理论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挑战》,载滨田道代、顾功耘主编:《公司治理:国际借鉴与制度设计》,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7 页。
    669 曾有不少学者提出了有关职工权益保护问题不宜在公司法中加以规定,其理由是:保护职工权益并不是公司法的任务,应当由工会法完成这一使命。但是林金文认为这一观点脱离中国实际,绝不可取:第一,中国大多数公司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按照宪法规定,这些企业属于“全民所有制”,国有企业中的职工处于“当家作主”的法律地位。如果将国有企业的职工等同于一般公司的雇员,无异于剥夺国有企业职工的权益;第二,取消公司法中关于职工权益保护的内容,也与当代国际公司立法的潮流不相符合。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司法已经提出了公司社会责任的理论,其中雇员权利成为公司法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民营企业尚且如此,国有企业中更应当强调公司的社会责任,提高雇员的法律地位;第三,职工权益保护问题虽然有工会法等其他部门法律做出规定,但是它们不能代替公司法的规定。职工是公司的重要组成成员,如果将职工合法权益的保护内容全部推给工会法,那么工会法同样有理由拒绝部分内容的规定,工会法也管不了公司。这样就会留下很多法律空白。林金文:《公司法的基本价值选择与和谐社会的建立》,《法学》2005年第 11 期,第 122 页。
    670 中国的文化具有明显的集体主义色彩,而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都有着各自的长处和短处。正如舒鲁所说的那样,西方的个人主义会提高个人的责任感,而东方的集体主义会提高相互之间的感情和信赖。但是一个社会的快速发展既需要个人的责任感又需要集体的信任感。 西方和东方的融合方面有着三种学说。首先是 Francis Fukuyama 在《The End of History And the LastMan》中主张的:“世界经济体系将统一于西方化的模式。”第二个是 Samuel P. Hungtintonzai 在《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 and the Remaking of the World》中主张的:“文化之间开始对立,各种价值观并列。”第三个是 Richard E. Nisbett 在《the Geography of Thought》中主张的:“西方和东方的价值观融合产生了新的模式。” 堀出一郎:《日本的経営の本質を尋ねて》,麗澤大学出版会 2005 年版,第 76 页。笔者认为随着国际化的继续,东西方思想为了改善自己的不足都会吸收对方的优点,最终使西方和东方思想融合为一体。
    671 稲上毅、森淳二朗主编:《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と従業員》,東洋経済新報社 2004 年版,第 263 页。
    672 寿新宝、蒋莹莹:《公司治理:制度设计与国际经验》,《法学》2003 年第 6 期,第 117 页。
    673 江平、邓辉:《论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一元化》,《中国法学》2003 年第 2 期,第 82 页。
    674 姚德年认为现代组织理论的一个基本假定就是:在有效的监督体制下,组织中的人员由谁任免,他就会为谁的利益服务。那么现在为什么存在许多企业家侵犯股东利益的行为呢?首先,国有企业的企业家是由政府官员任免的,政府官员与国家的利益经常不一致,企业家很难代表股东的利益,相反政府官员与企业家之间的关系更为一致。其次国有企业缺乏足够的监督机制,作为受托人的企业家容易行贿官员、造假帐、欺骗股东。姚德年:《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制度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209 页。
    675 金谷治:《中国思想を考える》,中公新書 2003 年版,第 149 页。
    676 王辉、忻蓉、徐淑英:《中国企业 CEO 的领导行为及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管理世界》2006 年第 4期,第 89 页。
    677 罗宾斯在《管理学》中提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和企业的能力相关的,随着企业能力的增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内容逐步扩展。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一个过程,在哪个阶段适合什么样的社会责任是由该阶段企业的能力所决定的。他认为在第一阶段,企业应当满足股东利益、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这是企业的主要责任;在第二阶段,企业应当增加雇员工资,改善企业的工作条件和保护员工权利,这是企业的最大责任;在第三阶段,企业应当维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这是企业的最大责任;在第四阶段,企业应当关注环保和社会公益等内容,这也成为了企业需要承担的责任。曹凤月:《企业道德责任论》,社会科学文化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31 页。
    678 除了上述的基本原则之外,笔者认为独立董事和监事会是可以共存的。对此伍坚认为,独立董事制度与监事会制度的区别还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功能上的差异。独立董事大多具有专业特长和丰富的商业经验,能够为公司带来多样化思维,实现公司决策的科学化。因此独立董事的功能不限于监督功能,还有一定的战略功能,相较而言监事会的功能就局限于单一的监督功能;(2)独立董事的监督作用主要体现在董事会的决策过程中,是事前监督,而监事会是一种事后监督,对董事会决议没有表决权。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是可以完全替代的关系。伍坚:《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载顾功耘主编:《公司法律评论》2002 年卷,上海人民出版社,第 52 页。
    679 Perter F. Drucker 也认为,对公司来讲,最重要的是有关经营者的问题。经营者是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与公司内成员对他的信赖有关。Perter F. Drucker 著 上田惇生译:《企業とは何か》,ダイヤモンド社 2005 年版,第 27 页。
    680 伊丹敬之:《日本型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日本経済新聞社 2000 年版,第 301 页。伊丹敬之还认为职工应当有公司剩余资产的索取权。公司的资产增加的部分,即利润内部保留的一定比例,例如 50%作为职工的所有部分,职工可以索取其部分。另外他认为,公司解散应该由股东大会决定,因为设立法人的决定也是由股东决定的,解散时也理所当然由股东来决定。但是公司大会是股东大会的上层机关,所以公司大会应该拥有公司解散的拒绝权,可以由三分之二或四分之三的公司大会投票的比例来否决股东大会解散公司的决议。此外,公司的合并等变更也应由股东大会决定,但是与公司的解散一样,公司大会可以否决股东大会的决定。伊丹敬之还设计了另外一个方案,即日本现行的《商法》框架之内的公司治理模式,但是在这里不介绍他的这一个方案。
    681 姚德年:《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制度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175 页。
    682 郭东杰:《公司治理与劳动关系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142 页。
    683 西脇敏男认为保证监事会的独立性、强化监事会的功能的做法是可行的,但实际发挥作用时监事应当拥有相关法律、会计方面的能力,否则无法起到监事应有的作用,因此应当采取律师或注册会计师担任监事的做法。西脇敏男:《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と監査役》,《銀行法務 21》2003 年 4 月号 No617,第 70 页。
    684 《公司法修改三人谈》,载赵旭东主编:《公司法评论 2005 年第 3 辑》,人民法院出版社,第 165 页。
    685 汤姆.鲍姆斯认为与美国相比,德国大公司监事会中 20 名的监事人员太多,再加上董事会人数加起来共30 人,现实讨论问题时几乎没什么效果。他认为监事会成员应当控制在 10-12 名。関孝哉:《ドイツの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の改革とその背景》,《商事法務》2003 年 10 月 5 日号,第 93 页。因此笔者认为中国的董事会成员也应当控制在 10-12 名之内。
    686 董事会内不设置监督委员会,因为董事会既决策又监督的行为是不合理的,因此还是专门设置原来监事会制度,负责监督董事会和经营者。在日本也有些意见认为董事会监督自身的行为是不合理的。江頭憲治郎:《株式会社法》,有斐閣 2006 年版,第 507 页。
    
    687 此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副主任孙清泰指出,公司治理的核心是维护股东权益,改善公司治理的动力来自股东。国务院体改办副主任李剑阁在演讲中指出,“一股独大”并非中国所特有,因此股权结构的调整,只能以股权价值最大化为出发点。王淼:《公司治理 世行处方灵么?》,《中国改革报》2002年 6 月 3 日。
    688 萧志、裴奕:《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方圆法治》2006 年 6 月总 176 期,第 22 页。但有些人认为公司社会责任引起人们关注的是由于近年来“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围绕中国的经济发展从“棒杀”到“棒杀”,花样层出不穷使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波峰提前来到中国、重点关注中国,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部分发达国家积压中国的一种表现。劳动科学研究所课题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应对策略研究》,《中国劳动》2004 年第 9 期,第 8 页。他们对 SA8000 的引进持谨慎态度,但事实上 SA8000 标准有关条款并没有超过中国《劳动法》的规定(在劳动时间、社会保险等方面还低于中国的规定),但在中国还存在许多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下,SA8000 标准强制要求企业符合标准,才能保证客户和订单,客观上强化了市场经济运行的劳动标准和法治环境。钱箭星、肖巍:《社会责任标准(SA8000)与劳动者维权》,《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 4 期,第 124 页。
    689 王占阳指出,我们的时代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结合的现代文明时代,就是社会主义的效率和公平与资本主义的效率和公平相结合,就是社会主义优越性与资本主义优越性相结合。具体来说,就是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相结合;资本主义直接私有制与社会主义间接公有制相结合;资本主义企业家与社会主义建设者相结合;社会主义政治与资本主义经济相结合。《应当坚持什么样的社会主义》,《中国改革》2006 年第 11 期,第 25 页。此外有人还认为,“市场经济是按规则运作的经济,因而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市场经济又是讲信用的经济,因而市场经济又是德治经济。综上所述,市场经济实质上是法治与德治统一的经济。”林其屏:《规则和信用:市场经济两大基石的缺损与重构》,《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总第 232 期,第 3 页。
    690 Guy S. Liu 认为仅仅将西方公司治理模式简单地移植到中国,而缺乏其他政治等环境,公司治理模式是无法发挥应有作用的。Guy S. Liu ,Comparative Corporate Covernance : the experience between China and the UK,Corporate Covernance: An International Review,Vol.13.No 1, Jan 2005. p.3.
    691 刘焯:《社会信任的法律重构》,《法学》2005 年第 7 期,第 119 页。
    692 高国希:《共同富裕与经济公正》,《文汇报》2004 年 12 月 19 日。
    1.郭明瑞、房绍坤、唐广良:《民商法原理(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第1 版。
    2.刘丹:《利益相关者与公司治理法律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3.李昌平:《我向总理说实话》,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2 年版。
    4.杨云善、时明德:《中国农民工问题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5 年版。
    5.沙莲香等:《中国社会心理分析》,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4 年版。
    6.赵万一:《公司治理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 2004 年版。
    7.姚德年:《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制度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6 年版。
    8.杨华:《公司治理的本土化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9.郭东杰:《公司治理与劳动关系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
    10.曹凤月:《企业道德责任论》,社会科学文化出版社 2006 年版。
    11.杜美:《德国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 年版。
    12.戈登·A·克雷格:《德国人》,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8 年版。
    13.王书江、殷建平:《日本商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0 年版。
    14.吴建斌等:《日本公司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6 年版。
    15.李培林、张翼、赵延东、梁栋:《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年版。
    16.李萍:《中国道德调查》,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05 年版。
    17.孙立平:《断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年版。
    18.唐任伍:《儒家文化与现代经济管理》,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3 年版。
    19.余英时:《儒家伦理与商人精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1.黄来纪、徐明主编:《新公司法解读》,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5 年版。
    1.邢乐成、王军:《企业的性质及其内部权力分配》,《山东社会科学》2001 年第 5期。
    2.邓峰:《作为社团的法人:重构公司理论的一个框架》,《中外法学》2004 年第 6期。
    3.孙辉:《转型社会与社会治理工作的转型》,《教学与研究》2004 年第 12 期。
    4.王朝明:《中国新贫困问题:城市贫困新特征及社会影响》,《新华文摘》2005 年第 24 期。
    5.秦星:《我国就业问题讨论综述》,《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 年第 3 期。
    6.阮杨、陆铭、陈钊:《经济转型中的就业重构与收入分配》,《管理世界》2002 年第 11 期。
    7.黄泰岩:《构建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新结构》,《求是》2003 年第 11 期。
    8.郑杭生、李迎生:《积极调整社会政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华文摘》2002年第 3 期。
    9.向德平、肖小霞:《小康社会研究综述》,《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 年第 8 期。
    10.郑功成:《社会保障:和谐社会的基本制度保障》,《法学家》2005 年第 5 期。
    11.郑杭生、陆益龙:《城市中农业户口阶层的地位.再流动与社会整合》,《江海学刊》2002 年第 2 期。
    12.张翼:《中国城市社会阶级冲突意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5 年第 4 期。
    13.权衡:《居民收入流动性与收入不平等的有效缓解》,《上海经济研究》2005 年第3 期。
    14.钱再见:《当前中国社会弱势群体若干问题研究综述》,《新华文摘》2003 年第 4期。
    15.马长山:《中产阶层:小康社会的宪政基石》,《中外法学》2005 年第 1 期。
    16.胡锦涛:《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的整个过程》,《求实杂志》2005 年第 1 期。
    17.李君如、姚鸿:《十六大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 4 期。
    18.乌东峰:《论中国小康社会》,《求索》2002 年第 6 期。
    19.胡鞍钢、王磊:《经济增长对社会稳定的双向效应》,《湖南社会科学》2005 年第6 期。
    20.刘福垣:《中国发展失衡与国家发展战略的反思》,《财贸经济》2003 年第 9 期。
    21.李培林:《科学发展观的中国经验基础》,《中国社会科学》2004 年第 6 期。
    22.王春光:《当前中国社会阶层关系变迁中的非均衡问题》,《新华文摘》2006 年第2 期。
    23.王晓霞:《当代中国人际关系的文化传承》,《南开学报》2000 年第 3 期。
    24.董才生:《中西社会信任的制度比较》,《学习与探索》2005 年第 1 期。
    25.彭泗清:《信任的建立机制:关系运作与法制手段》,《新华文摘》1999 年第 7期。
    26.李世安:《从中西比较的角度看儒家文化中的人权思想》,《新华文摘》2004 年第21 期。
    27.蔡昉、都阳、高文书:《就业弹性.自然失业和宏观经济政策》,《经济研究》2004年第 9 期。
    28.徐显明:《法治的真谛是人权:一种人权史的解释》,《新华文摘》2001 年第 4期。
    29.黎晓平:《中国现代人权概念的起源》,《中国法学》2005 年第 1 期。
    30.涂可国:《论儒家的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悖论及其影响》,《哲学研究》2005 年第1 期。
    31.刘国光:《研究宏观经济形势要关注收入分配问题》,《经济学动态》2003 年第 5期。
    32.李强:《社会学研究与我国的贫富差距问题》,《河北学刊》2003 年第 3 期。
    33.廖小平、成海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变迁》,《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 年第 6 期。
    34.杨俊一:《企业制度变迁与社会结构转型》,《学术界》2001 年第 1 期。
    35.姜波克:《均衡汇率理论和政策的新框架》,《中国社会科学》2006 年第 1 期。
    36.陆学艺:《农民工问题要从根本上治理》,《特区理论与实践》2003 年第 7 期。
    37.高尚全:《社会再分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环节》,《新华文摘》2006 年第 4期。
    38.李树基、朱智文:《“三农”问题研究综述》,《甘肃社会科学》2003 年第 4 期。
    39.张清:《农民阶层的宪政分析》,《中国法学》2005 年第 2 期。
    40.温铁军:《“三农问题”的症结载两个基本矛盾》,《群言》2002 年 6 月。
    41.姚秀兰:《论中国户籍制度的演变与改革》,《法学》2004 年第 5 期。
    42.林民书、韩润娥:《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之后的原因及结构调整》,《厦门大学学报》2005 年第一期。
    43.赵磊:《“三农问题”的市场经济理论解析》,《学术研究》2005 年第 5 期。
    44.陈锡文:《试析新阶段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新华文摘》2002 年第 3 期。
    45.王检贵、丁守海:《中国究竟还有多少农业剩余劳动力》,《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 5 期。
    46.汪同三、蔡跃洲:《改革开放以来收入分配对资本积累及投资结构的影响》, 《中国社会科学》2006 年第 1 期。
    47.李晓西、张琦:《中国区域收入差距分析及政策建议》,《改革》2005 年第 2 期。
    48.钟笑寒:《劳动力流动与工资差异》,《中国社会科学》2006 年第 1 期。
    49.王美艳:《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机会与工资差异》,《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 5 期。
    50.穆光宗:《城市人口压力罪不在人口流动》,《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 年第 5 期。
    51.刘奇葆:《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小康社会》,《求是》2003 年第 14 期。
    52.国务院研究室农村经济司课题组:《城镇化对策研究》,《新华文摘》2000 年第 4期。
    53.刘晓凯、刘彤:《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问题与中国社会政治稳定》,《政治学研究》2004 年第四期。
    54.王梦奎:《关于“十一五”规划和 2020 年远景目标的若干问题》,《管理世界》2005 年第 2 期。
    55.刘翠霄:《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法学研究》2005 年第 2 期。
    56.吴忠民:《形成社会阶层之间的良性互动》,《东岳论丛》2005 年第一期。
    57.张车伟:《城镇失业与扩大就业的对策思考》,《湖南社会科学》2004 年第 6 期。
    58.李强.唐壮:《城市农民工与城市中的非正规就业》,《社会科学研究》2002 年第6 期。
    59.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社会学研究》2001 年第 3 期。
    60.赵新平、周一星:《改革以来中国城市化道路及城市化理论研究评述》,《中国社会科学》2002 年第 2 期。
    61.郑英隆:《中国农民工弱信息能力初探》,《经济学家》2005 年第 5 期。
    62.朱泽山:《工资收入权的保障制度》,《改革》2004 年第 6 期。
    63.段成荣:《特别关注与流动人口相关的十大问题》,《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 年第5 期。
    64.刘祖云:《社会转型与社会分层》,《人口研究》1999 年第 4 期。
    65.王习明:《公共服务的平等化有利于社会和谐》,《中国改革》2006 年第 3 期。
    66.郭继强:《中国城市次级劳动力市场中民工劳动供给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 5 期。
    67.慈勤英:《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中“社会公平与公正”的追求》,《新华文摘》2005 年第 24 期。
    68.朱力:《群体性偏见与歧视》,《江海学刊》2001 年第 6 期。
    69.林嘉、杨飞:《论和谐社会与劳动就业权的法律保障》,《法学家》2005 年第 5期。
    70.莫荣:《当前就业形势的特点与对策》,《求是杂志》2002 年第 18 期。
    71.王平:《城市贫困进入我们的视野》,《中国改革》2006 年第 2 期。
    72.郭洁:《论土地价格法律规制的若干问题》,《法商研究》2005 年第 2 期。
    73.王德文、蔡昉、高文书:《全球化与中国国内劳动力流动:新趋势与政策含义》,《开放导报》2005 年 8 月第 4 期。
    74.吕政:《工业化工程中的五大主要矛盾》,《中国改革》2006 年第 2 期。
    75.王广州:《当今我国的流动人口特点以及生存状况》,《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年第 5 期。
    76.喻术红:《反就业歧视法律问题之比较研究》,《中国法学》2005 年第 1 期。
    77.朱应平:《论我国公民平等工作权的宪法保护》,《法学》2002 年第 8 期。
    78.薛小建:《社会保障权的价值》,《法学家》2005 年第 5 期。
    79.龚玉泉、袁志刚:《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一致性及其形成机理》,《经济学动态》2002 年第十期。
    80.蔡昉、都阳、高文书:《就业弹性.自然失业和宏观经济政策》,《经济研究》2004年第 9 期。
    81.罗良文:《中国国际资本流动的就业效应分析》,《东岳论丛》2004 年第 6 期。
    82.喻桂华、张春煜:《中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问题》,《当代经济学》2004 年第 4期。
    83.周振华:《信息化战略与就业战略的协调推进》,《开放导报》2004 年第 4 期。
    84.赖明勇等:《济增长的源泉:人力资本.研究开发与技术外溢》,《中国社会科学》2005 年第 2 期。
    85.李世安:《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历史考察》,《世界历史》2005 年第 2期。
    86.翁杰:《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和员工流动》,《中国人口科学》2005 年第 6 期。
    87.石秀印、许叶萍:《市场条件下中国的阶层分化与劳资冲突》,《学海》,2005 年第 4 期。
    88.韦曙林、许经勇:《透过“农民荒”现象看其问题的本质》,《学术研究》,2005年第 1 期。
    89.金碚、李钢:《企业社会责任公众调查的初步报告》,《经济管理》2006 年第 3期。
    90.李正:《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研究——来自沪市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中国工业经济》2006 年第 2 期。
    91.孙华山:《以人为本 安全第一》,《求是》2004 年第 24 期。
    92.王全兴:《劳动法构建和谐劳动环境的两种视角》,《法学家》2005 年第 5 期。
    93.游正林:《不平则鸣:关于劳资冲突分析的文献综述》,《学海》2005 年第 4 期。
    94.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建所调研室课题组:《正确认识和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1 年第 2 期。
    95.黄家亮:《论社会歧视的社会心理根源及其消除方式》,《思想战线》2005 年第 5期。
    96.徐惟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5 年第 3 期。
    97.郑伯壎:《企业组织中上下属的信任关系》,《新华文摘》1999 年 7 月。
    98.王辉、忻蓉、徐淑英:《中国企业 CEO 的领导行为及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管理世界》2006 年第 4 期。
    99.蔡禾:《企业职工的权威意识及其对管理行为的影响——不同所有制之间的比较》,《中国社会科学》2001 年第 1 期。
    100.龚敏、严若森:《关于国有公司制企业治理结构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中国软科学》1999 年第 11 期。
    101.谢增毅:《董事会委员会与公司治理》,《法学研究》2005 年第 5 期。
    102.于东智:《董事会.公司治理与绩效》,《中国社会科学》2003 年第 3 期。
    103.马更新:《公司中律师兼任董事的风险》,《中国法学》2003 年第 4 期。
    104.张杰、刘东:《来自继承,还是来自环境?——对我国信任体系缺失的再思考》,《湖北社会科学》2006 年第 8 期。
    105.姜朋:《新《公司法》改变了什么》,《法学》2006 年第 11 期。
    106.王保树、杨继:《论股份公司控制股东的义务与责任》,《法学》2002 年第 2 期。
    107.郭强:《企业中个人的绝对权利与企业衰败》,《管理世界》2001 年第一期。
    108.刘小玄、李利英:《企业产权变革的效率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5 年第 2期。
    109.林金文:《公司法的基本价值选择与和谐社会的建立》,《法学》2005 年第 11期。
    110.寿新宝、蒋莹莹:《公司治理:制度设计与国际经验》,《法学》2003 年第 6 期。
    111.江平、邓辉:《论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一元化》,《中国法学》2003 年第 2 期。
    112.萧志、裴奕:《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方圆法治》2006 年 6 月总 176 期。
    113.劳动科学研究所课题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应对策略研究》,《中国劳动》2004年第 9 期。
    114.钱箭星、肖巍:《社会责任标准(SA8000)与劳动者维权》,《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 4 期。
    115.林其屏:《规则和信用:市场经济两大基石的缺损与重构》,《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总第 232 期。
    116.刘焯:《社会信任的法律重构》,《法学》2005 年第 7 期。
    1.青连斌:《党政领导干部对 2004~2005 年中国社会形势的基本看法》,载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05 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年版。
    2.陆建华:《发展与稳定:百名专家看社会形势及前景》,载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05 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年版。
    3.曾慧超、袁岳:《2004 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报告》,载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05 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年版。
    4.李强:《中国的社会分层》,载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编:《21 世纪与中国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5.陆学艺:《调整城乡关系,解决好农村.农民问题》,载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05 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年版。
    6.李培林:《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中国》,载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05 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年版。
    7.陆学艺:《坚持市场取向继续深化改革:改变城乡分治,一国两策格局》,载周晓虹主编:《中国社会与中国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年版。
    8.相继权:《短缺财政下的乡村政治发展》,《中国社会学》第三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
    9.孙立平:《资源重新积聚背景下的底层社会形成》,《中国社会学》第四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版。
    10.李强:《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中国社会学》第四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版。
    11.朱立:《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载周晓虹主编:《中国社会与中国研究》,社会文献出版社 2004 年版。
    12.白南生:《中国的城市化》,《中国社会学》第四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版。
    13.张翼:《中国当前的人口态势及战略规划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载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05 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年版。
    14.王发运、杨建敏、史寒冰:《社会保障事业步入全新发展阶段》,载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05 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年版。
    15.李汉林:《关系强度与虚拟社区》,《中国社会学》第四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
    16.张时飞、刘从龙:《让失地农民的生计可以持续》,载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05 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年版。
    17.莫荣:《劳动力供大于求状况下的农工和技工“短缺”》,载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05 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年版。
    18.赵延东、王奋宇:《城乡流动人口的经济地位获得及决定因素》,《中国社会学》第四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版。
    19.《独立董事三人谈》, 载赵旭东主编:《公司法评论》2005 年第 4 辑,人民法院出版社。
    20.张宪初:《公司治理全球化和经济转轨国家的教训——兼论中国公司治理的一些问题》,载滨田道代、吴志攀主编:《公司治理与资本市场监督——比较和借鉴》,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21.顾敏康:《独立懂事优于监事吗?》,载滨田道代、顾功耘主编:《公司治理:国际借鉴与制度设计》,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22.王清林:《上市公司监事会之殇——11 年目睹之怪状》,载赵旭东主编:《公司法评论》2005 年第 2 辑,人民法院出版社。
    23.李曙光:《中国的公司治理及其转型期的改革》,《经济法论文选萃》,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4 年版。
    24.吴志攀:《西方公司治理理论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挑战》,载滨田道代、顾功耘主编:《公司治理:国际借鉴与制度设计》,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25.伍坚:《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载顾功耘主编:《公司法律评论》2002 年卷,上海人民出版社。
    1.《环球时报》,2006 年 5 月 26 日。
    2.《应当坚持什么样的社会主义》,《中国改革》2006 年第 11 期。
    3.邓伟志:《论“和谐社会”》,《学习日报》2005 年 1 月 3 日。
    4.王淼:《公司治理 世行处方灵么?》,《中国改革报》2002 年 6 月 3 日。
    5.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我国居民收入分配趋势与对策》,《人民日报》2002 年 7 月 9 日。
    6.刘国光:《进一步重视社会公平问题》,《北京日报》2005 年 4 月 25 日。
    7.高国希:《共同富裕与经济公正》,《文汇报》2004 年 12 月 19 日。
    8.《光明日报》,2006 年 11 月 30 日。
    9.吴忠民:《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解放日报》2004 年 11 月 30 日。
    10.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企业文化建设:认识.现状和问题》,《中华工商时报》2005 年 4 月 11 日。
    11.王大奔:《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解放日报》2005 年 1 月 23 日。
    12.李强:《实现科学有序的社会流动》,《人民日报》2004 年 11 月 30 日。
    13.《再就业再提速》,《膫望新闻周刊》2002 年 9 月 16 日第 38 期。
    14.《中国城市化直面十大问题》,《中国社会报》,2002 年 7 月 27 日。
    15.黄毅、袁力、牛文元、郭云涛、吴宗之:《阻断事故高发 建构公共安全》,《21世纪经济报道》,2004 年 12 月 6 日。
    16.《南方周末》2006 年 6 月 22 日。
    17.郑也夫:《城市发展的三个维度》,《解放日报》2005 年 7 月 10 日。
    18.韩俊:《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中国经济时报》2005 年 6 月 24 日。
    19.高尚全:《企业社会责任和法人治理结构》,《学习时报》2004 年 10 月 25 日。
    20.《新民晚报》2006 年 8 月 14 日。
    21.苏勇:《用优秀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文汇报》2004 年 11 月 18 日。
    22.《中国员工敬业度调查——怎样吸引.保留员工和提高员工敬业度》,《当代经理人》总第 186 期。
    1.http://news.stock888.net/031130/101,1317,313402,00.shtml
    2.于哥:《美国的本质》,http://www.yudage.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
    3.http://www.cngsf.com/jiedu/24.htm
    4.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057939
    1.Lance Compa 著,吴小村译:《企业社会责任和工人的权利》,《中外法学》2006年第 5 期。
    1.高橋俊夫:《株式会社とは何か》,中央経済社 2006 年版。
    2.高巌、Thomas Donaldson:《ビジネスエシックス》,文眞堂 2003 年版。
    3.今村仁司:《近代の労働観》,岩波新書 1998 年版。
    4.堀出一郎:《日本的経営の本質を尋ねて》,麗澤大学出版会 2005 年版。
    5.稲上毅、森淳二朗主编:《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と従業員》,東洋経済新報 2004年版。
    6.王効平:《華人系資本の企業経営》,日本経済評論社 2001 年版。
    7.藤井敏彦:《ヨーロッパの CSR と日本の CSR》,日科技連出版社 2005 年版。
    8.江頭憲治郎:《株式会社法》,有斐閣 2006 年版。
    9.飫冨順久、平田光弘、出見世信之、辛島睦、小林和子、柴垣和夫:《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と CSR》,中央経済社 2006 年版。
    10.中村雄二郎:《宗教とはなにか》,岩波書店 2003 年版。
    11.渋沢栄一著、竹内均主编解释:《論語の読み方》,三笠書房。
    12.尾高邦雄:《日本的経営》,中公新書 1984 年版。
    13.宮坂純一:《ステイクホルダー行動主義と企業社会》,晃洋書房 2005 年版。
    14.Mark J. Roe 著、北條裕雄、松尾順介译:《アメリカの企業統治》,東洋経済新報社 1996 年版。
    15.今西宏次:《株式会社の権力と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文眞堂 2006 年版。
    16.渋谷博史、首藤恵、井村進哉:《アメリカ型企業ガバナンス》,東京大学出版会2002 年版。
    17.Lawrence E. Mitcheel 著、斉藤訰灰耄骸钉胜计髽I不祥事は起こるか》,麗澤大学出版会 2005 年版。
    18.岩井克人:《会社はだれのものか》,平凡社 2005 年版。
    19.Perter F. Drucker 著、上田惇生译 :《企業とは何か》,ダイヤモンド社 2005 年版。
    20.中條秀治:《株式会社新論》,文眞堂 2005 年版。
    21.奥村宏:《株式会社に責任はあるか》,岩波書店 2006 年版。
    22.大河滋:《ホンダ流人づくりの真髄》,評言社 2001 年版。
    23.守屋貴司:《日本企業への成果主義導入》,森山書店 2005 年版。
    24.奥村宏:《株主総会》,岩波新書 1998 年版。
    25.山脇直司:《経済の倫理学》,丸善株式会社 2002 年版。
    26.市川兼三:《会社支配と社会的利益》,成文堂 2003 年版。
    27.木村真樹男:《ドイツ社会民主主義の研究》,九州大学出版会 1998 年版。
    28.金谷治:《中国思想を考える》,中公新書 2003 年版。
    29.中村美紀子:《企業の社会的責任》,中央経済社 1999 年版。
    30.Harry C. Triandis 著 神山貴弥、藤原武弘译:《個人主義と集団主義》,北大路書房 2002 年版。
    31.安達巧:《企業倫理と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創成社 2002 年版。
    32.藤田榮一:《アメリカ人と文化的伝統》,創元社 1991 年版。
    33.金日坤:《東アジアの経済発展と儒教文化》,大修館書店 1992 年版。
    34.Kenneth A. Kim.John R.Nofsinger 著、加藤英明、平元達也、高山純一译:《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ピュアソンエデュケーション 2005 年版。
    35.川辺信雄、原輝史:《アメリカの経済》,早稲田大学出版部 1994 年版。
    36.加地伸行:《現代中国学》,中公新書 1997 年版。
    37.丸山啓輔:《日本的经营》,同友館 1999 年版。
    38.伊丹敬之:《日本型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日本経済新聞社 2000 年版。
    39.田村達也:《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中公新書 2002 年版。
    40.渡辺洋三:《法とは何か》,岩波新書 1998 年版。
    41.釜田薫子:《米国の株主代表訴訟と企業統治》,中央経済社 2001 年版。
    42.菊澤研宗:《比較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論》,有斐閣 2004 年版。
    43.佐久間信夫:《企業支配と企業統治》,白桃書房 2003 年版。
    44.三戸公:《現代の学としての経営学》,文眞堂 1997 年版。
    45.D. Quinn Mills 著、林大幹译:《アメリカ CEO の犯罪》,シュプリンガーフェアラーク東京 2004 年版。
    46.笹本雄司郎:《CSR の心》,第一法規株式会社 2004 年版。
    47.秋山をね、菱山隆二:《社会責任投資の基礎知識》,岩波書店 2004 年。
    48.新山雄三:《ドイツ監査役会制度の生成と意義》,商事法務研究会 1999 年版。
    49.新山雄三:《論争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商事法務研究社 2001 年版。
    50.神田秀樹:《会社法入門》,岩波新書 2006 年版。
    51.奥村宏:《21 世紀の企業像》,同時代ライブラリー1997 年版。
    52.海道ノブチカ:《ドイツの企業体制》,森山書店 2005 年版。
    53.川島武宜:《日本人の法意識》,岩波新書 1967 年版。
    54.足達英一郎、金井司:《CSR 経営と SRI》,きんざい 2004 年版。
    1、 高橋俊夫主编:《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の国際比較》,中央経済社2006年版。
    2、 谷本寛治主编:《CSR 経営》,中央経済社 2004 年版。
    3、 植竹晃久、仲田正機主编:《現代企業の所有支配管理》,ミネルヴァ書房 1999年版。
    4、 榊原英資主编:《日米欧の経済社会システム》,東洋経済新報社 1995 年版。
    5、 井村進哉、福光寛、王東明主编:《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の社会的視座》,日本経済評論社 2002 年版。
    6、 中村瑞穂主编:《企業倫理と企業統治》,文眞堂 2003 年版。
    7、 高橋俊夫主编:《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中央経済社 1995 年版。
    8.上智大学アメリカ·カナダ研究所主编:《アメリカ文化の原点と伝統》,彩流 1993年版。
    9.大西健夫等主编:《アメリカの社会》,早稲田大学出版社 1994 年版。
    10.大西健夫主编:《ドイツの経済》,早稲田大学出版部 1992 年版。
    11.大西健夫、Ulrich Lins 主编:《ドイツの社会》,早稲田大学出版部 1992 年版。
    12.自治体問題研究所主编:《社会保障の経済効果は公共事業より大きい》,自治体研究社 1992 年版。
    1.Julan Du,Yi Dai ,Ultimate Corporate Ownership Structures and Capital Strucures :evidence from East Asian economies,Corporate Covernance: An International Review,Vol.13.No 1, Jan 2005.
    2.Guy S. Liu ,Comparative Corporate Covernance : the experience between China and the UK,Corporate Covernance: An International Review,Vol.13.No 1, Jan 2005.
    3. L.K. Trevi?o, L.P. Hartman and M. Brown,Moral Person and Moral Manager :How Executives Develop a Reputation for Ethical Leadership,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Vol.42, No.4, summer 2000.
    4.関孝哉:《ドイツの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の改革とその背景》,《商事法務》2003 年 10 月 5 日号。
    5.西脇敏男:《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と監査役》,《銀行法務 21》No617,2003年 4 月号。
    6.飯尾要:《企業の社会的責任と労使経営協議会法》,《経営民主主義》,2005 年 8月号。
    7.深田三德:《個人の尊厳—憲法を支える人間像《《ジュリスト》,NO1192,2001年。
    8.足達英一郎:《日本における CSR の現状と課題》,《法律時報》,第 76 巻 12 号2004 年。
    9.秋山をね、大崎貞和、神作裕之、野村修也:《いまなぜ CSR なのか》,《法律時報》76 巻 12 号 2004 年。
    10.渡辺朗:《ドイツ資本会社における共同決定の効果》,《経済理論》1996 年 5月号 271 号。
    11.門脇延行:《CSR と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経営民主主義》2005 年 8 月号。
    12.須山光一:《ドイツ企業共同決定制とカトリック社会理論》,《明星大学経済学研究紀要》Vol.30.31,2000 年。
    13.中村美紀子:《CSR が法律学に与える影響》,《法律時報》76 卷 12 号,2004 年。
    14.三和裕美子:《資本市場から見た企業統治》,《ジェトロセンター》2003 年第8 期。
    15.水口剛:《諸外国における CSR の動向と将来展望》,《法律時報》76 卷 12 号,2004 年。
    16.足達英一郎:《投資家層の拡大に不可欠な SRI 対応》,《週刊東洋経済》2003年 10 月 18 日号。
    17.久谷舆四郎:《日本における CSR の現状と課題》,《世界の労働》第 55 卷 5 号,2005 年。
    18. 杉野加奈、白石由加里等:《世界で動き出した CSR》,《監査役》No.487 2004年 5 月号。
    19.原田正纯著、佐藤孝弘译:《人类史上水俣病的教训——公害原论》
    1.岩井克人《株式会社の本質》,载伊丹敬之.藤本隆宏.岡崎哲二.伊藤秀史.沼上幹主编:《日本の企業システム》第Ⅱ期第二巻企業とガバナンス,有斐 2005 年版。
    2.Curtis J. Milhaupt:《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の多様化と収斂化》,载青木昌彦、奥野正寛、岡崎哲二主编《市場の役割国家の役割》,東洋経済新報社 1999年版。
    3.伊藤秀史:《企業とガバナンス》,载伊丹敬之、藤本隆宏、岡崎哲二、伊藤秀史.沼上幹主编:《日本の企業システム》第Ⅱ期第二巻 企業とガバナンス,有斐閣 2005 年版。
    4.若杉敬明:《現代経営と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载神田秀樹主编:《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における商法の役割》,中央経済社 2005 年版。
    5.加護野忠男:《企業統治と競争力》,载伊丹敬之、藤本隆宏、岡崎哲二、伊藤秀史、沼上幹主编:《日本の企業システム》第Ⅱ期第二巻 企業とガバナンス,有斐閣 2005 年版。
    6.荻野博司:《商法改正と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の 10 年》,载神田秀樹主编:《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における商法の役割》,中央経済社 2005 年版。
    7.宮島英昭:《状態依存型ガバナンスの進化と変容》,载伊丹敬之、藤本隆宏、岡崎哲二、伊藤秀史、沼上幹主编:《日本の企業システム》第Ⅱ期第二巻 企業とガバナンス,有斐閣 2005 年版。
    8.神田秀樹:《会社法の現代化と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载神田秀樹主编:《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における商法の役割》,中央経済社 2005 年版。
    9.江頭数馬:《香港.シンガポールの発展と儒教文化》,载中嶋峰雄主编:《東アジア比較研究》,学振新書 1992 年版。
    10.田邊光政:《委員会等設置会社における取締役会の職務権限》,载田邊光政等主编:《最新会社法をめぐる理論と実務》,新日本法規 2003 年版。
    11.Curtis J. Milhaupt :《制度改革としての選択》,载神田秀樹主编:《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における商法の役割》,中央経済社 2005 年版。
    12.山田剛志:《委員会等設置会社における企業統治の確立》,载神田秀樹主编:《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における商法の役割》,中央経済社 2005 年版。
    13.弥永真生:《ディスクロージャーとガバナンス》,载神田秀樹主编:《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における商法の役割》,中央経済社 2005 年版。
    14.三谷隆傅:《日本の金融システム》,载日本銀行銀行論研究会主编:《金融システムの再生にむけて》,有斐閣 2001 年版。
    15.高橋英治:《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の発展》,载田邊光政等主编:《最新会社法をめぐる理論と実務》,新日本法規 2003 年版。
    16.青木昌彦、Hugh Patrick.Sheard. Paul:《関係の束としてのメインバンクシステム》,载伊丹敬之、藤本隆宏、岡崎哲二、伊藤秀史、沼上幹主编:《日本の企業システム》第Ⅱ期第二巻 企業とガバナンス,有斐閣 2005 年版。
    17.飯田経夫:《儒教文化圏の経済と社会》,载中嶋峰雄主编:《東アジア比較研究》, 学振新書 1992 年版。
    18.岡崎哲二:《持株会社と銀行》,载伊丹敬之、藤本隆宏、岡崎哲二、伊藤秀史、沼上幹主编:《日本の企業システム》第Ⅱ期第二巻 企業とガバナンス,有斐閣 2005 年版。
    1.根元到:《ドイツにおける“企業の社会的責任”と労働法》,https://www.21coe-win-cls.org/english/activity/pdf/6/06.pdf
    2. 日 本 経 団 連 :《 企 業 行 動 憲 章 》 2004 年 5 月 18 日 , http ://www.keidanren.or.jp/japanese/policy/cgcb/charter.html,2005 年 1月 28 日访问。
    1.企業の社会的責任(CSR)に関する懇談会:《中間報告書》2004 年 9 月。
    1《金融機関も CSR 時代》,《日経ビジネス》2004 年 7 月 26 日号。
    2.《世界企業ランキング 500》,《ニューズウィーク》2004 年 6 月 2 日号。
    3.《ドイツにおける企業の社会的責任》,《世界の労働》第 53 卷第 12 号 2003 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