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颂扬铭文及其文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從漢語言文字學和文化學相結合的角度,討論了兩周時期的頌揚銘文,著重研究頌揚詞句的意義,並作了文化方面的專題研究。
     本文共分七章,主要內容如下:
     第一章緒論,主要介紹了本文的選題緣起及研究意義,回顧了相關頌揚銘文研究的現狀,說明了本文選定的語料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闡明了頌揚銘文的廣義和本文所探討的頌揚銘文的範圍,並將頌揚銘文的呈現方式分为用簡單詞句的頌揚銘文,單獨為頌揚而鑄造的頌揚銘文、其他格式銘文中的頌揚內容,考察了各種呈現方式中的主要用語、篇式、內容。
     第三章以銘文內容為準,對頌揚詞句進行分類,選取了政績類、謀猶類、威武類、恭敬謹慎類、明心類的主要頌揚詞句,通過相關文例的全盤分析和歸納,挖掘了新的頌揚詞句,探討了一些衆說紛紜的頌揚詞句的意義。並揭示各頌揚詞句的用法、句式以及流行時代。
     第四章梳理了常用頌揚辭彙“德”、“光”、“休”、“不顯”以及其相關頌揚辭彙,討論了其意義、用法、修飾形態等。並將主要頌揚動詞“對揚”的句式分析為“對”字單用、“揚”字單用,“對揚”連用、“對~揚”、“揚~對”分用,分析了各種句式的結構以及流行時代。
     第五章探析了頌揚銘文所反映的各階層之間的頌揚情況。按照頌揚者與被頌揚者的上下關係,將各種頌揚的情況先分成下級對上級的頌揚、上級對下級的表揚、自頌的三種形式,然後再把每種形式進行細分。首先,下級對上級的頌揚情況有後孫對祖先的頌揚、臣下對君主的頌揚、屬下對上司的頌揚、貴族對周先王的頌揚、子女對母親的頌揚。其次,上級對下級的表揚情況有王對臣下的表揚、王對貴族祖先的表揚、父親對兒子的表揚。最後,探討了對東周時期常見的自頌內容。這一章闡釋了相關銘文的內容,揭示了其所反映的文化含意,並觀察頌揚對象隨著時代的變化是否有變化。
     第六章以頌揚銘文內容為材料,試探周人的思想。從內容豐富多彩的頌揚銘文來觀察古人的價值觀和思維,如威儀、勤勉、聖哲等倫理觀念。第七章結論,對本文的研究內容和主要論點進行了歸納和整理,並指出了本文研究中尚存在的不足和今後值得更深入研究的問題。
     與以往的銅器銘文研究,本文希望在以下方面體現創新點:
     第一,對頌揚銘文的概念提出了新的解釋,探索了頌揚銘文的各種格式。
     第二,通過對頌揚銘文進行大規模的分析和歸納,考釋頌揚詞句的意義,增補頌揚辭彙的詞義、用例的闕如,儘量精確地掌握句式的規律。並探討頌揚詞句的流行時代,從此做出來的研究成果亦可做為銅器斷代的參考根據。
     第三,從漢語言文字學和文化學相結合的角度,在前面得出的研究基礎上,擬探索其所反映的文化內涵,如:頌揚銘文所涉的人物關係、周人的思想觀念等。通過這些研究,可以窺視古人的頌揚文化以及周人的價值觀等。
Focusing on the integration of the study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 and of the cultur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ulogy bronze inscription of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Zhou Dynasty, emphasizes o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words and sentences of eulogy , and makes the specific research in the cultural field.
    This paper includes seven Chapters; the main contents are as follows: Chapter one is the Introduction. It puts the emphasis on the origin and importance of this subject. It looks back of the research situation of the Eulogy bronze inscription, and demonstrates the literature and study method for this paper.
    Chapter Two describes the broad meaning of the Eulogy bronze inscription and its demotion. The express way of the Eulogy bronze inscription includes three kinds: simple, just write for the eulogizing, and the eulogizy contents of other kinds; meanwhile, it studies the keywords, cohesion, and the contents in the above three express ways.
    Chapter three treats the content of the Posy as the criteria, and set categories accordingly. It chooses the important category of political accomplishment, stratagem, power and force, respect and deliberation, lighting the minds, disentomb the new sentences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induction of the related samples, and discuss the significances from different opinions to dispose the usage, cohesion and the popular period of the words and the sentences of the eulogizing.
    Chapter Four discusses its significances, usages and appearance form. It separates the sentence form from duiyang into sole dui or yang; integration of the two; dui~yang ,yang-dui . This chapter analyzes the structure and the popular period of those sentence forms.
    Chapter Five explores the situation in different groups reflected by the Eulogy bronze inscription. 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ulogist and the people who was eulogized, it can be classified as three formats, the lower level to the higher level, the superior to the subordinator, self-eulogize and then make every form in detail. Firstly, the circumstance of the praise of the subordinator to superior includes the offspring to the ancestor, the retainer to the king, the subordinator to the superior, the noble to the king of Zhou, daughter and son to their mother. Secondly, the circumstance of the praise of the higher level to the lower level includes king to the retainer, king to the noble ancestor, and the father to the son. Lastly, the content of self-eulogize in the Eastern Zhou dynasty has been discussing. In a word, the whole
    chapter demonstrates the related content of Posy, disposes its cultural meaning in contemporary, and observes whether the target of the praise changing with time.
    Chapter six chooses the content as the study literature to reflect the concept of the people in the Zhou Dynasty. Through the rich and colorful Eulogy bronze inscription, it observes the value and concept of the ancient people, for instance, the blind fate concept, the concept of advocate ethics and attaches most importance to the dumb millions, the hereditary worship concept, and the ethic concept that respect and deliberation, diligence, ambitions and egotism, credit which they pay much attention on.
    Chapter seven is the conclusion, it inducted and cleared up the research content and the main arguments of the whole thesis, meanwhile, it put forward the disadvantages and the questions that need to be further studied in the future.
    Compared with the past research on the Bronze implements posy, this paper aims to make innovations in the following fields:
    1. Pointing out the new definition, exploring the various format of the concept of the Eulogy bronze inscription originally
    2. Through the magnificent analysis and induction, retesting the meanings and complementing the importance and usages of the Eulogy bronze inscription as concisely as possible; discussing its popular period, and providing the reference basis for the dating of the bronze ware.
    3. From the angle of the integration of the study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 and of the culture, basing on the above analysis, it will explore the notion of the culture, for example,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reflected in the Eulogy bronze inscription, the concepts of the people in the Zhou dynasty. The praise culture of the ancient people and their values can be demonstrated through these studies.
引文
31 馬承源,《亢鼎銘文——西周早期用貝幣交易玉器的記錄》,《上海博物館集刊》總第8期,2000年12月,120~123頁。
    32 黃盛璋,《西周貨幣史料的重要發現——亢鼎銘文的再研究》,中國錢幣學會編,《中國錢幣論文集》第4輯,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2年,49~60頁:李學勤,《亢鼎賜品試說》,《中國古代文明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4月,87~90頁:陝西師範大學、寶鷄青銅器博物館,《黃盛璋先生八秩華誕紀念文集》,董珊,《任鼎新探——兼說亢鼎》,北京:中國教育文化出版社,2005年6月,163~172頁:陳絜、祖雙喜《亢鼎銘文與西周土地所有制》《中國歷史文物》2005年第1期19~27頁。
    33 劉釗,《叔夭方鼎銘文管見》,陝西師範大學、寶鷄青銅器博物館,《黃盛璋先生八秩華誕紀念文集》,北京:中國教育文化出版社,2005年6月,158~162页。
    34 李學勤,《季姬方尊研究》,《中國史研究》,2003年4期,11~14頁;李家浩,《季姬方尊銘文補釋》,陝西師範大學、寶鷄青銅器博物館,《黃盛璋先生八秩華誕紀念文集》,北京:中國教育文化出版社,2005年6月,139~145頁。
    35 目前筆者所見的文章有:李學勤,《論(?)公盨及其重要意義》,《中國歷史文物》,2002年第6期,5~12頁;裘錫圭,《(?)公盨銘文考釋》,《中國歷史文物》,2002年第6期,13~27頁:朱鳳瀚,《(?)公盨銘文初釋》,《中國歷史文物》,2002年第6期,28~34頁:李零,《論(?)公盨發現的意義》,《中國歷史文物》,2002年第6期,35~45頁:連劭名,《(?)公盨銘文考述》,《中國歷史文物》,2003年第4期,51~56頁:馮時,《(?)公盨銘文考釋》,《考古》,2003年第5期,~頁:王大有,《(?)公盨·遂·燧人氏解讀》,《尋根》,2003年第1期,46~54頁:徐難于,《(?)公盨銘:“乃自作配鄉民”淺釋》,《中華文化論壇》,2006年第2期,19~24頁。
    36 朱鳳瀚,《士山盤銘文初釋》,《中國歷史文物》,2002年第1期,4~7頁。
    37 黃錫全,《士山盤銘文別議》,《中國歷史文物》,2003年第2期,60~65頁:董珊,《談士山盤銘文的“服”字義》,《故宮博物院院刊》,2004年第1期(總第111期),78~85、158頁:晁福林,《從士山盤看周代“服”制》,《中國歷史文物》,2004年第6期,4~9頁;陳英杰,《士山盤銘文再考》,《中國歷史文物》,2004年第6期,10~17頁;楊坤,《士山盤銘文正誼》,《中國歷史文物》,2004年第6期,18~19頁:連劭名,《中國歷史博物館新藏青銅器銘文考釋》,《東南文化》,2005年第4期(總第186期),68~69頁;張聞玉,《關於士山盤》,《貴州社會科學》,總182期第2期,2003年3月,106~108頁。
    38 王冠英,《作冊封鬲銘文考釋》,《中國歷史文物》,2002年第2期,4~6頁。
    39 連劭名,《中國歷史博物館新藏青銅器銘文考釋》,《東南文化》,2005年第4期(總第186期),67~68頁。
    40 陝西省文物局、中華世紀壇藝述館編,《盛世吉金——陝西寶雞眉縣青銅器窖藏》,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年3月。
    41 王冠英,《任鼎銘文考釋》,《中國歷史文物》,2004年第2期,20~24頁。
    42 董珊,《任鼎新探——兼說亢鼎》,北京:中國教育文化出版社,2005年6月,163~172頁
    43 王人聰,《鄭大子之孫與兵壺考釋》,中國古文字研究會、中山大學古文字研究所編,《古文字研究》第24輯,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7月,233~239頁。
    44 朱鳳瀚,《師酉鼎與師酉簋》,《中國歷史文物》,2004年第1期,4~10、35頁。
    45 王冠英,《(?)簋考釋》,《中國歷史文物》,2006年第3期,4~6頁。以下文章皆發表於同期刊物上:李學勤,《論(?)簋的年代》,7~8頁:夏含夷,《從(?)簋看周穆王在位年數及年代問題》,9~10頁:張永山,《(?)簋作器者的年代》,11~13頁。
    46 朱鳳瀚,《柞伯鼎與周公南征》,《文物》,2006年第5期,67~73、96頁。
    47 吳振武,《新見西周爯簋銘文釋》,《史學集刊》,2006年第2期,84~88頁。
    48 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攷釋》下冊,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9年7月。
    49 吳其昌,《金文曆朔疏證》,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年3月。
    50 容庚,《商周彝器通考》上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1月。
    51 陳夢家,《斷代(一)》,《考古學報》,1955年第9冊,137~175頁:《斷代(二)》,同刊同年 的第10冊,69~142頁;《斷代(三)》,同刊物,1956年第1期,65~114頁:《斷代(四)》,同刊同年的第2期85~94頁:《斷代(五)》,同刊同年的第3期,105~127頁:《斷代(六)》,同刊同年的第4期,85~122頁。
    1 馬承源,《中國青銅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2月第6版,360頁。
    2 裘錫圭,《談談清末學者利用金文校勘<尚書>的一個重要發現》,《古代文史研究新探》,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1月重印版,73~80頁。
    3 王引之,《經義述聞》,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162~163頁。
    4 徐難于,《再論西周孝道》,《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2000年第2期,12頁。
    5 陳英杰,《兩周金文之“追、享、鄉、孝”正義》,《北方論叢》,2006年第1期(總第195期),10頁。
    6 曾憲通’《“(?)”及相關諸字考辨》,《古文字研究》,2000年7月,270頁。
    7 徐難于先生說:“《小雅·楚茨》:‘苾芬孝祀,神嗜飲食’,《天保》:‘吉蠲爲(?),是用孝享’,(?)、飲食與孝享、孝祀對文,表明向鬼神祭獻美酒佳肴即為孝”(《再論西周孝道》,10頁)。
    8 《爾雅·釋詁下》:“享,孝也。”郭璞《注》:“享祀,孝道。”《詩·小雅·天保》:“是用孝享”,馬瑞辰《傳箋通釋》:“孝、享二字同義。”
    9 前引陳英杰文8頁。
    10 周法高主編,《金文詁林》下冊,京都:中文出版社,1981年10月,1677頁。
    11 裘錫圭,《釋“衍”、“侃”》,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所、中國文字學會主辦,《魯實先先生學術討論會論文集》,臺北,1993年,10~11頁。
    12 馬承源,《銘文選》第3冊,240頁。
    13 李朝遠,《西周金文中的“王”與“王器”》,《文物》,2006年第5期,74~79頁。
    14 張政烺,《中山國胤嗣(妾子)(次虫)壺釋文》,(古文字研究)第1輯,1979年8月,234頁。
    15 裘錫圭,《史墙盤銘解釋》,《文物》,1978年第3期,25頁;戴家祥,《墙盤銘文通釋》,陝西周原考古隊、尹盛平主編,《西周微氏家族青銅器群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年6月,319頁;尹盛平,《牆盤銘文考釋》,同書,42頁;陳永正,《西周春秋銅器銘文中的語氣詞》,《古文字研究》,第19輯,1992年8月,571頁:高明,《中國古文字學通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10月第4次印刷版,387頁。
    16 李學勤,《論史墙盤及其意義》,《考古學報》,1978年第2期,149頁。
    17 徐中舒,《西周墙盤銘文箋釋》,《考古學報》,1978年第2期,139頁。
    18 麻愛民,《墙盤銘文集釋與考證》,東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2年5月,10~11頁。
    19 高明,《古文字類編》,臺北:大通書局,1986年3月,387頁。
    20 江村治樹,《春秋時代青銅器銘文的書式及其用語》,臺灣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所,《第三屆中國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2年3月,89頁。
    21 馬承源,《中國青銅器》,360頁。
    22 陳煒湛、唐鈺明,《古文字學綱要》,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88年1月,113頁。
    23 陳偉湛、唐鈺明,《古文字學綱要》,114頁。
    24 馬承源,《中國青銅器》,362頁。
    25 曹兆蘭,《金文與殷周女性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222頁。
    1 徐同柏,《從古堂款識學》,,卷十六·廿六。
    2 劉心源,《奇觚室吉金文述》,二四·四十六~四十七。
    3 吳大澂,《愙齋集古錄》,四·五。
    4 王國維,《觀堂古今文考釋》,《王國維遺書》第6冊,上海:上海古籍書店,1983年9月,毛釋·七。
    5 郭沫若,《大系》下冊,62頁下~63頁上。
    6 孫詒讓,《古籀拾遺》,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月,下·二十六(44頁):《古籀餘論》,卷二·三十(18頁)、卷三·三十三~三十四(36頁)。
    7 楊樹達,《積微居》,4頁。
    8 白川靜通釋、曹兆蘭選譯,《金文通釋選譯》,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年3月,188頁。
    9 于省吾,(<師克盨銘考釋>書後》,(文物),1962年第11期,56頁。
    10 李孝定、周法高、張日昇編著,《金文詁林附錄》下冊,京都:中文出版社,1981年10月,2789頁。
    11 《金文詁林附錄》下冊,2790頁
    12 周曉陸,《徠鼎讀箋》,《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3卷第4期109頁。
    13 董珊,《略論西周單氏家族窖藏青銅器銘文》,《中國歷史文物》,2003年第4期,44頁。
    14 李學勤,《戎生編鐘論釋》,《文物》,1999年第9期,78頁。
    15 裘錫圭,《戎生編鐘銘文考釋》,保利藝術博物館編,《保利藏金》,廣州:岭南美術出版社,1999年5月,365頁。
    16 前引裘文374頁。
    17 04468師克盨蓋也有“又(?)于周邦”此語,而脫“則”字下“(?)”字,
    18 郭沬若,《師克盨銘考釋》,《文物》,1962年第6期,10頁。
    19 李學勤,《何尊新釋》,《中原文物》,1981年第1期,39頁。李先生將眉縣楊家達器的“(?)堇大令”也讀为“毖謹大命”(《眉縣楊家村新出青銅器研究》,《文物》,2003年6期,67頁)。
    20 此句00285鑄銘作“叉(有)共(恭)于公所”,少四字。
    21 吳闡生,《吉金文錄》,北京:中國書店,1963年3月,卷三·七。
    22 于省吾,《雙劍誃》,上三·七(182頁);楊樹達,《積微居》,186頁。
    23 郭沫若,《大系》下冊,147頁上。
    24 周法高主編,《金文詁林》中冊,京都:中文出版社,1981年10月,1306頁。
    25 白于藍,《釋包山楚簡中的“巷”字》,《殷都學刊》,1997年第3期,45頁。
    26 朱鳳瀚,《柞伯鼎與周公南征》,《文物》,2006年第5期,69頁。
    27 陳新雄先生云:“《詩·大雅·靈臺》一章以靈經營成(耕)韻攻(東),《易·豫象傳》以凶(東)韻正(耕),《文子·守平》以通(東)韻成(耕)。按耕讀,東讀,二者韻尾同为舌根塞音,不過有圆脣與不圆脣之別,且元音相近,故能旁轉也。”(《古音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4月,470頁)
    28 王念孫著、鍾宇訊點校,《廣雅疏證(附索引)》,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4月第2版,9頁。
    29 唐蘭,《略論西周微史家族窖藏銅器群的重要意義—陝西扶風新出墙盤銘文解釋》,《文物》,1978年第3期,23頁。
    30 孫常敘,《秦公鐘及王姬鐘鑄銘考釋》,《吉林師大學報》,1978年4期,16頁。
    31 于豪亮,《牆盤銘文考釋》,《古文字研究》第7輯,1982年6月,87~88頁。史牆盤銘的“(?)穌于政”是頌揚周文王的功績的,因此于先生舉了在古籍中有關文王利人和惠的記載,如《周書·文政解》:“關夷市平,財無鬱廢,商不乏資,百工不失其時,無里不教,則無貧乏。此謂和德。”又云:“王若欲求天下民,先設其利,而民自至,譬之若冬日之陽,夏日之陰,不召而民自來。此謂歸德。”《左傳》昭公四年云:“紂作淫虐,文王惠和,殷是以隕,周是以興。”《史記·周本紀》亦謂文王“篤仁,敬老,慈少,禮下賢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多以此歸之。”
    32 何琳儀,《(來辶)盤古辭探微》,《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7卷第4期,11~12頁。
    33 何先生云:“ 《史記·趙世家》:‘烈侯逌然’,正義:‘逌音由’。《字匯補》:“逌爲古由字。”《新序·雜事》:“國非事無逌安強。”裴學海讀‘迪’不‘由’。”
    34 孫詒讓,《古籀拾遺·古籀餘論》,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月,34頁。
    35 郭沬若,《大系》,248頁下。
    36 吳鎮烽,《新出秦公鐘銘考釋與有關問題》,《考古與文物》,1980年1期,89頁:馬承源,(銘文選)第4册,607頁。
    37 林劍鳴,《秦公鐘、鑄銘文釋讀中的一個問題》,《考古與文物》,1980年2期,94頁。
    38 李零,《春秋秦器試探——新出秦公鐘、鎛銘與過去著錄秦公鐘、(皀殳)銘的對讀》,《考古》,1979年6期,517頁。
    39 李學勤,《眉縣楊家村新出青銅器研究》,《文物》,2003年6期,67頁。
    40 李零,《讀楊家村出土的虞逑諸器》,《中國歷史文物》,2003年第3期,16頁:何琳儀,《(?)盤古辭探微》,《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7卷第4期,13頁。
    41 劉懷君、辛怡華、劉棟,《(來辶)盤銘文試釋》,《文物》,2003年第6期,92頁。
    42 劉源先生云:“《說文》:’訇,駭言聲。’段注:‘引伸爲匉訇大聲。’本銘中,訇似有弘大之意。穌訇于政,是指能協調弘大政事。”(《(來辶)盤銘文考釋》,《中國史研究》,2003年第4期,20頁)。
    43 彭曦,《(來辶)盤銘文的注釋及簡析》,《寶鷄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3卷第5期,13頁。彭先生認爲“穌訇于政”即和詣于政,解釋爲“善於謀略協調于政”。
    44 于省吾,《釋訇》。《雙劍誃殷契駢枝三編坿古文雜釋》,1943年海城于氏石印本,92頁。
    45 李學勤,《論史墙盤及其意義》,《考古學報》,1978年第2期;152頁。
    46 裘錫圭,《史墙盤銘解釋》,《文物》,1978年第3期,27頁。
    47 張政烺,《周厲王胡簋釋文》,《古文字研究》第3輯,1980年11月,113頁。
    48 馬承源,《銘文選》第3冊,279頁。
    49 張亞初,《引得》,87頁。
    50 唐蘭,《略論西周微史家族窖藏銅器群的重要意義—陝西扶風新出墙盤銘文解釋》,《文物》,1978年第3期,24頁;裘錫圭,《史墙盤銘解釋》,《文物》,1978年第3期,28頁:張政烺,《周厲王胡簋釋文》,《古文字研究》第3輯,1980年11月,113頁。
    51 李學勤,《論史墙盤及其意義》,《考古學報》,1978年第2期,153頁。
    52 馬承源,《銘文選》第3冊,156頁。
    53 于豪亮,《牆盤銘文考釋》,《古文字研究》第7輯,1982年6月,94頁
    54 孫星衍,《尚書今古文注疏》,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2月第2版,23頁。
    55 李學勤先生云:“遠,《詩·鴛鴦》注:‘猶久也。’猷,用法與以字同。《書·盤庚中》:‘汝萬民乃不生生暨予一人猷同心。’《(?)詁》:‘古猷’以通用。’……銘文大意是說,史墙的乙祖輔弼其君,長以腹心之臣的身份在王之左右。”(《論史墙盤及其意義》,《考古學報》,1978年第2期,154頁)孫稚雛先生的解釋與此同(《墙盤銘文今釋》,《古文字研究》第24輯,2002年7月,218頁)。
    56 上引張文。
    57 吳大澂,《愙齋榘古錄》,五·一;吳(?)生,《吉金文錄》,北京:中國書店,1963年3月,卷一·十八:楊樹達,《積微居》,46頁。
    58 方濬益,《綴遺齋彝器款識考釋》,卷四·二十五;柯昌濟,《鞾華》,乙中·五十六。
    59 劉沁源,《奇觚室吉金文述》,卷二·二十八。
    60 郭沬若,《大系》,121頁上:于省吾,《雙劍誃》,上二·十五(142頁);王國維,《觀堂古今文字考釋五種》,《王國維遺書》第6冊,上海:上海古籍書店,1983年9月,克釋·一。
    61 周法高主編,《金文詁林》中冊,京都:中文出版社,1981年10月,1268頁。
    62 張亞初,《引得》,54頁:秦永龍,《西周金文選注》,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年4月,138頁。
    63 李學勤,《戎生編鐘論釋》,《文物》,1999年第9期,77頁。
    64 裘錫圭,《戎生編鐘銘文考釋》,保利藝術博物館編,《保利藏金》,廣州:岒南美術出版 社,1999年5月,367頁。
    65 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中冊,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3月,630頁。
    66 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下冊,969~970頁
    67 王力,《王力古漢語字典》,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12月,221頁。
    68 孫星衍,《尚書今古文注疏》,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2月第2版,483頁。
    69 郭沬若,《大系》下冊,229頁下。
    70 陳連慶,《晉姜鼎銘新釋》,《古文字研究》第13輯,1986年6月,190頁。
    71 裘錫圭,《釋“柲”(附:“弋”)》,《裘錫圭自選集》,鄭州:大象出版社,1999年8月重印版,37~38頁。
    72 白川靜,《金文通釋》卷四(《白鶴美術館誌》第35輯),京都:白鶴美術館,1971年(昭和46年)8月,86頁。
    73 于省吾,《雙劍誃》,上一·十四(108頁)。
    74 郭沬若,《大系》下冊,161頁下。
    75 伍仕謙,《王子午鼎、王孫(?)鐘銘文考釋》,《古文字研究》第9輯,1984年1月,284~285頁:陳初生,《金文常用字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571頁。
    76 《呂氏春秋·季秋》:“藏帝籍之收於神倉,祗敬必飭。” 《漢書·高惠高后文功臣表》:“愛敬飭盡,命賜備厚。”顏師古《注》:“飭,謹也。”
    77 孫詒讓,《古籀餘論》,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月,卷三·三十八(38頁):《古籀拾遺》,上·十(5頁)。
    78 王國維,《與友人論詩書中成語書二》,《觀堂集林》第1冊,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6月,82頁。
    79 楊樹達,《肇爲語首詞證》,《積微居小學述林》,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7月,242頁。
    80 李家浩,《攻敔王光劍銘文考釋》,《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李家浩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58~59頁。
    81 楊樹達,《積微居》,200頁。
    82 前引楊樹達《肇爲語首詞證》242頁。
    83 江淑惠,《齊國彝銘彙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0年6月,24~26頁。
    84 朱鳳瀚,《論周金文中“肇”字的字義》,《北京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2期(總第158期),24頁。
    85 周曉陸,《徠鼎讀笺》,《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3卷第4期,110頁。
    86 郭沬若,《大系》,105頁上。
    87 洪家義,《金文選注繹》,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1988年5月,412頁。
    88 高亨,《古字通假會典》,濟南:齊魯書社,1989年7月,308頁。
    89 沙孟海,《配兒鈎鑃考釋》,《考古》,1983年第4期,340頁:曹錦炎,《吳越青銅器銘文述編》,《古文字研究》第17輯,1989年6月,86~87頁;周海華、魏宜輝,《讀銅器銘文札記(四則)》,《東南文化》,2000年第5期,84頁:馬承源,《銘文選》第4冊,369頁:前引李家浩文。
    90 伍仕謙,《王子午鼎、王孫(?)鐘銘文考釋》,《古文字研究》第9輯,1984年1月,284頁。
    91 陳初生,《金文常用字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390頁。
    92 馬承源,《銘文選》第3冊,118頁。
    93 李學勤,《戎生編鐘論釋》,《文物》,1999年第9期,78頁。
    94 裘錫圭,《戎生編鐘銘文考釋》,保利藝術博物館編《保利藏金》,廣州:岭南美術出版社,1999年5月,369頁。
    95 09735中山王(?)方壺銘文的“翼翼”寫作“(?)”,而不是用作頌揚詞,故不列於此。
    96 楊樹達,《積微居》,22頁。
    97 董楚平,《吳越徐舒金文集釋》,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12月第一版,381~382頁。
    98 容庚,《金文編》,307~308頁723號“箕”字頭下。
    99 郭沬若,《大系》下册,160頁下。
    100 董楚平,《吳越徐舒金文集釋》,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12月,381頁。
    101 陳劍,《說慎》,《簡帛研究二○○一》上冊(李學勤、謝桂華主編),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9月,207~214頁。
    102 陳初生,《金文常用字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99頁。
    103 陳偉武先生說:“‘(阝斤)’雖見於字書,斷为从阜斤聲的形聲結構當無問題。古文字中从阜从土之字每通作,頗疑‘(阝斤)’即‘圻’之或體”(《舊釋“折”及从“折”之字平議》,《古文字研究》第22輯,2000年7月,253頁):周寶宏先生又說:“西周金文中的悊字,从(阝斤),這是非常明確的……《說文》悊字應为(阝斤心)字之演變。”(《西周金文詞義研究(六則)》,《古文字研究》第25輯,2004年10月,113頁。)
    104 李學勤,《史密簋銘所記西周重要史實考》,《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1991年第2期,7頁。
    105 陳劍先生說:“此形也有可能應分析为‘从示、折聲’。”
    106 董蓮池,《金文編校補》,吉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年9月,300頁
    107 楊樹達,《積微居》,87頁:于省吾,《雙劍誃》,上三·六;林沄,《新版<金文編>正文部分釋字商榷》,《中國古文字學第八屆年會論文》,1990年:劉釗,《古文字構形研究》,吉林大學考古系博士論文,1991年,348~352頁;董蓮池,《金文編校補》,299-301頁。
    108 郭沫若,《大系》下冊,133頁:馬承源,《銘文選》第3冊,225頁。
    109 林沄,《新版<金文編>正文部分釋字商榷》,《中國古文字學第八届年會論文》,1990年。
    110 劉釗,《古文字構形研究》,吉林大學博士論文,1991年,348~352頁。
    111 董蓮池,《金文編校補》,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年9月,300頁。
    112 陳夢家,《斷代(一)),153頁。
    113 孫稚雛,《天(?)簋銘文彙釋》,《古文字研究》第3輯,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11月,173~175頁。
    114 唐蘭,《史徵》,14頁。
    115 楊樹達,《積微居》,235頁。
    116 洪家義,《金文選注釋》,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1988年5月,424頁。
    117 李學勤,《戎生編鐘論釋》,《文物》,1999年第9期,78頁。
    118 王力,《王力古漢語字典》,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6月,147頁。
    119 《說文》:“溥,大也。从水專聲。”
    120 孫常敘,《秦公鐘及王姬鐘鑄銘考釋》,《吉林師大學報》,1978年4期,15頁。
    121 吳鎮烽,《新出秦公鐘銘考釋與有關問題》,《考古與文物》,1980年1期,89頁。
    122 王輝,《秦銅器銘文编年集釋》,陝西:三秦出版社,1990年7月,15~16頁。
    123 李學勤,《克罍克蚕的幾個問題》,《走出疑古時代》,沈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7年12月,160頁;劉翔、陳抗、陳初生、董琨,《商周古文字讀本》,北京:語文出版社,1996年7月,151頁:徐寶貴、孫臣,《古文字考釋四則》,《考古與文物》,2001年第1期,79~80頁。
    124 此字形亦見於格伯簋,而徐寶貴、孫臣二先生記錯虞司寇壺,此外予以更正。
    125 王輝,《達盤銘文箋釋》,《考古與文物》,2003年第3期,84頁。
    126 何琳儀,《(來辶)盤古辭探微》,《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4期,11頁。
    127 劉懷君、辛怡華、劉棟,《(來辶)盤銘文試釋》,《文物》,2003年第6期,91頁。
    128 劉源,《(來辶)盤銘文考釋》,《中國史研究》,2003年第4期,19頁。
    129 裘鍚圭,《史墙盤銘解釋》,《文物》,1978年第3期,29頁。
    130 張光裕,《虎簋甲、乙蓋銘合校小記》,《古文字研究》第24輯,2002年7月,185頁。
    131 陳夢家,《斷代(五)》,119頁。
    132 前引裘文29頁。
    133 劉源,《(來辶)盤銘文考釋》,19~20頁:刘懷君、辛怡華、劉棟,《(來辶)盤銘文試釋》,(文物》,2003年第6期,92頁;彭曦,《(?)盤銘文的注釋及簡析》,《宝鷄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5期,12頁。
    134 馬承源,《銘文選》第3冊,136頁。
    135 唐蘭,《略論西周微史家族窖藏銅器群的重要意義—陝西扶風新出墙盤銘文解釋》,《文物》,1978年第3期,24頁。唐先生解釋師(?)鼎銘的“粦明”为“親近明命”,即“粦”讀隣,恐非是。(《史徵》,493頁)。
    136 何琳儀、黃錫全,《考釋六則》,《古文字研究》第7輯,1982年6月,120頁。
    137 (?)(皀殳)出土之前,各家尚未能弄清楚此些字的釋讀。唯有張之洞先生提出較为合理的見解,他謂:“(素令)左畔仍糸字,右畔乃令之假借。左系右令,其本字當为紷。宁書雖無此字,以義求之,當仍讀为令。”(《張之洞全集》第12冊,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8月,10364~10365頁)1978年(?)(皀殳)發現後,張政烺先生對“(素令)”字解釋云:“(素令),从素,令聲。齊缚‘(索命)保其身’,作(索命),从素命聲,自是一字。又見師克盨‘(索令)日先王’,亦是副詞,皆讀为令。《爾雅·釋詁》:‘令,善也。’令保是好好保護。”(《周厲王胡篾釋文》,《古文字研究》第3輯,1980年11月,113頁)何琳儀、黄錫全二位學者亦申此論,先對(索令)、(素令)、紷三字作既詳盡且有系統的考訂,再整體分析令、紷二字的關係。
    138 李學勤,《論史墙盤及其意義》,《考古學報》,1978年第2期,154~155頁。
    139 于豪亮,《牆盤銘文考釋》,《古文字研究》第七輯,1982年6月,97頁。
    140 此詞見於04330沈子它(皀殳)蓋、04153(?)(皀殳)、00140邾公孫班鎛、00277叔尸鐘、00285叔尸鎛、10151齊大宰歸父盤等。
    141 此詞在銅器銘文中不勝枚舉,主要有00247~00250(疒興)鐘、02762史頙鼎、02796~02802小克鼎、02821~02823此鼎、02825善夫山鼎、02827~02829頌鼎、04328~04329不(?)(皀殳)蓋等。“霝命”即善命。“霝冬”讀令終,“令終”亦見於《詩經·大雅·既醉》:“昭明有融,高朗令終。令終有俶,公尸嘉告。”鄭《箋》:“令,善也。”“霝冬”即善終。
    142 此詞00687黃子鬲、02566黃子鼎、04687黃子豆、09445黃子盉寫成“霝後”而09663~09664黃子壺、10122黃子盤、10254黃子匝寫成“霝復”。關於正寫的說法,未有定論,疑是祝福後孫的祝嘏辭。
    143 李學勤,《戎生編鐘論釋》,《文物》,1999年第9期,77頁。
    144 郭沫若,《由壽縣蔡器論到蔡墓的年代》,《考古學報》,1956年第1期,2頁。
    145 孫百朋,《蔡侯墓出土的三件銅器銘文考釋》,《文物》,1956年12期,33頁。
    146 董蓮池,《金文編校補》,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年9月,305頁。
    147 于省吾,《壽縣蔡侯墓銅器銘文考釋》,《古文字研究》第1輯,1979年8月,41頁。
    148 裘錫圭,《說字小記》,《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642~643頁。
    149 董蓮池,《金文編校補》,306頁。
    150 郭沬若先生云:“‘既切于忌‘謂切切然存心虔敬也。”
    151 陳夢家,《壽縣蔡侯墓銅器》,《考古學報》,1956年第2期,109頁。
    152 崔恒升,《安徽出土金文訂補》、合肥:黃山書社,1998年11月,192頁。
    1 趙誠,《金文詞義探索(三則)》,《李新魁教授紀念文集》編輯委員會編,《李新魁教授紀念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8月,259~261頁。
    2 馬承源,《銘文選》第3冊,40頁。
    3 楊樹達,《積微居》,44頁。
    4 高亨,《古字通假會典》,濟南:齊魯書社,1989年7月,59~60頁。
    5 王輝,《古文字通假釋例》,台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4月,416頁。
    6 張政粮,《中山王(?)壺及鼎銘考釋》,《古文字研究》第1輯,1979年8月,212頁。商承祚先生將此字考釋为“勅”,以为字同”敕”,“敕”訓为正,“勅息”为正德(《中山王(?)鼎、壺銘文芻議》,《商承祚文集》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4年11月,494頁)。但是,“(?)”釋“勅”,於字形有不安之處。
    7 徐中舒,《金文嘏辭釋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本第1分,1936年3月,29頁。
    8 于省吾,《牆盤銘文十二解》,《古文字研究》第5輯,1981年1月,11頁。郭沬若先生云:“字當从害聲。”(《大系》,51頁下)唐蘭先生亦云:“郭沬若……釋(?),謂當从害聲,甚是。”(《周王麸鐘考》,《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年刊》第6期,1936年7月,13頁)
    9 王國維,《三代秦漢金文著錄表》,臺北:藝文印書館,1969年12月,卷六·四。
    10 于省吾,《雙劍誃》,上三·廿五(218頁)。
    11 孫詒讓,《古籀餘論》,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月,卷三·十四(26頁)。
    12 楊樹達,《積微居》,65頁。
    13 羅振玉、孫海波之說。詳見于省吾主編,《甲骨文字詁林》第1冊,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5月,340頁。
    14 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卷八,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0年,2609頁。
    15 唐蘭,《古文字學導論》,臺北:學海出版社,1986年8月,235~236頁。
    16 王慎行,《古文字與殷周文明》,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12月,6頁。
    17 于省吾的按語。《甲骨文字詁林》第1冊,340頁。
    18 裘錫圭,《甲骨文中的見與視》,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甲骨文發現一百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9年8月,1~5頁。
    19 王國維,《觀堂古今文考釋》,《王國維遺書》第6冊,上海:上海古籍書店,1983年9月,《毛釋》十。
    20 于省吾,《雙劍誃》,上二·八(128頁)。
    21 郭沬若,《大系》下冊,136頁下~137頁上。
    22 楊樹達,《词詮》,北京:中華書局,1978年9月上海第2版,248頁。
    23 屈萬里,《尚書集釋》(屈萬里先生全集),臺北:聯經出版社,1994年11月,100頁。
    24 張玉金,《西周漢語代詞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4月,277頁。
    25 王引之言:“言子其免之以勸左右也”,“言君其待於曲棘也”(《經傳釋詞》,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卷七·十五)。
    26 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七·十二。
    27 唐蘭,《史徵》,206頁;《作冊令尊及作冊令彝銘文考釋》,故宮博物院主編,《唐蘭先生金文論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10月,13頁。
    28 馬承源,《銘文選》第3冊,68頁。
    29 陳初生,《金文常用字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910頁。
    30 于省吾,《雙劍誃》,下一·六(241頁):唐蘭,《史徵》,147頁。
    31 陳夢家,《斷代(三)》,88~89頁:馬承源,《銘文選》第3冊,53頁:張亞初,《引得》,46頁。
    32 張亞初、劉雨,《西周金文宮制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6月,1頁。
    33 唐蘭,《史黴》,146頁。
    34 白川靜,《金文通釋》(《白鶴美術館誌》第8輯),京都:白鶴美術館,昭和39年11月,卷一下422頁。
    35 唐蘭,《史徵》,254頁。
    36 郭沫若,《大系》下冊,42頁上。
    37 馬承源,《銘文選》第3冊,49頁。
    38 李學勤,《談叔矢方鼎及其他》,《文物》,2001年第10期,69頁:李伯謙,《叔矢方鼎銘文考釋》,《文物》,2001年第8期,40頁。
    39 楊樹達,《積微居》,134頁。此說法又見於同書116~117頁《守宮尊跋》。
    40 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中冊,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3月,537~538頁。
    41 高亨,《古字通假會典》,濟南:齊魯書社,1989年7月,278頁。
    42 李伯謙,《叔矢方鼎銘文考釋》,《文物》,2001年第8期,39~42頁:李學勤,《談叔矢方鼎及其他》,《文物》,2001年第10期,67~70頁。
    43 唐蘭,《史徵》,280頁。
    44 郭沬若,《者(氵刀)鐘銘考釋》,《考古學報》,1958年第1期,3~5頁。
    45 白川靜,《金文通釋》,京都:白鶴美術館,1973年6月,卷4·605~606頁(《白鶴美術館誌》第40輯)。
    46 馬承源,《銘文選》第4冊,374頁。
    47 何琳儀,《者(氵刀)鐘銘校注》,《古文字研究》第17輯,1989年6月,147~153頁。
    48 董楚平,《吳越徐舒金文集釋》,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12月,173頁。
    49 張亞初,《引得》,4頁。
    50 管燮初,《西周金文語法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10月,198~199頁。
    51 此句00285鑄銘作“又(有)共(恭)于公所”,少四字。
    52 白川靜通釋,曹兆蘭選譯,《金文通釋選譯》,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年3月,224頁。
    53 容庚編著,《金文編》,763~764頁。
    54 徐同柏,《從古堂款識學》,卷二·十六。
    55 參看上引徐同柏書,卷六·四十。
    56 吳式芬,《攈古錄金文》,卷二之一·五十六。
    57 參看上引吳式芬書,卷三之二·四十一~四十八。
    58 方濬益,《綴遺齋彝器款識考釋》,卷一·十五:强運開,《說文古籀三補》,武漢:武漢古籍書店,1985年6月,卷八·十;高田忠周的說法見於周法高主編的《金文詁林》中冊、京都:中文出版社,1981年10月,1439頁。
    59 劉沁源,《奇觚室吉金文述》,光緒28年(1902)石印本,卷四·九。
    60 孫詒讓,《古籀拾遺》,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月,中·二十二(26頁)。
    61 李學勤,《戎生編鐘論釋》,《文物》,1999年第9期,78頁。
    62 唐蘭,《略論西周微史家族窖藏銅器群的重要意義—陝西扶風新出墙盤銘文解釋》,《文物》,1978年第3期,23頁。
    63 裘錫圭,《史墙盤銘解釋》,《文物》,1978年第3期,27頁:李學勤,《論史墙盤及其意義》,《考古學報》,1978年第2期,152頁。
    64 陝西周原考古隊、尹盛平主編,《西周微氏家族青銅器群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年6月,331~332頁。
    65 徐中舒,《西周墙盤銘文箋釋》,《考古學報》,1978年第2期,142頁。
    66 郭沫若,《大系》下冊,122頁上。
    67 郭沬若,《大系》下冊,40頁下。
    68 唐蘭,《史徵》,249~250頁。
    69 馬承源先生云:“《漢書·郊祀志》顏師古《注》引如淳曰‘日出清濟為晏’。《說文·曰部》:‘晏’天清也,从曰安聲。’晏为影紐,尹为喻紐,聲紐旁轉。在此用为安義。《漢書·諸侯王表》‘海內晏如’,顏師古《注》晏如,‘安然也’。孝,通作好。故孝是安好之義。”(《銘文選》第3册,47頁)
    70 郭沫若,《大系》下冊,48頁上。馬承源的字形分析也與此同。(《銘文選》第3冊,57頁)
    71 唐蘭,《史徵》,353頁
    72 施謝捷,《釋“索”》,《古文字研究》第20輯,2000年3月,202頁。
    73 麻愛民,《墙盤銘文集釋與考證》,東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2年5月,34~35頁。
    74 孟蓬生,《金文考釋二則》,《古漢語研究》,2000年第4期(總第49期),16頁。
    75 李孝定,《金文詁林讀後記》(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八十),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2年12月第2版,335頁。
    76 楊樹達,《詩對揚王休解》,《積微居小學述林》,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7月,225~227頁。下文凡引楊先生的意見皆出自該文,不再注。
    77 裘錫圭先生指出“薅”字的異體字“茠”與“休”字的異體字“茠”是同形字。下文凡引裘先生的意見皆出自(文字學概要)161~163頁(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9年1月再版),不再出注。
    78 楊樹達先生對小臣彝銘文的考釋也見於《積微居》64~65頁。
    79 唐蘭先生於《史徵》150頁云:“意譯为:這是天子休美於麥的君長邢侯這一年鑄的。”馬承源先生於《銘文選》第3册92頁云:“相侯嘉美其臣殳”:於第3冊48頁云:“周天子休美麥君侯之年。”
    80 楊樹達先生關於效卣銘文的考釋也見於《積微居》85、256頁。
    81 楊先生將瀕史鬲於《詩對揚王休解》一文定名为(女司)(皀殳),於《積微居》66頁定名为陝角。
    82 楊樹達先生關於大保(皀殳)和(女司)(皀殳)的銘文考釋參看《積微居》69-70頁、66頁(陝角)。
    83 郭沬若,《大系》下册,27頁下。
    84 唐蘭,《史徵》,80~81頁。
    85 唐蘭,《史徵》,164頁。
    86 廖序東先生除了“休易”、“易休”以外,還把“攸易”與“休(目比)”也視作同義並列複合詞(《金文中的同義並列複合詞》,《中國語言學報》第4期,1991年10月,162頁)。02720井鼎銘文有“乎(呼)井從漁,攸易(賜)漁(魚)”,“攸”假为“休”,02678小臣鼎(或稱易鼎)銘文有“休(?)小臣金” ,《爾雅·釋詁》:“畀’賜也”,楊樹達先生云:“字假为畀,休畀謂賜與也(《積微居》66頁)。”
    87 楊樹達,《積微居》,86頁。
    88 “易眉壽”見於00108雁侯見工鐘,09718(南夂土)史(?)壺、02743~02744仲師父鼎、02790微(?)鼎、09677黽壶蓋、04048~4050琱伐父(皀殳)、04065~04067(?)叔(?)姬(皀殳)、04125大(皀殳)蓋、10227陽(?)生(匚也)、04188~04189仲爯父(皀殳)、03984~03985陽(?)生(皀殳)蓋、04039黃同(皀殳)蓋、04051~04053曾伯文(皀殳)、04203~04204曾仲大父(友虫虫)(皀殳)、04600(虫若)公(?)簠、09712曾伯陭壺、02771~02772鄀公平侯鼎、04183上都公敄人(皀殳)蓋、04581伯其父簠;“易黄耇”見於04129口叔買(皀殳)、04039黃同(皀殳)蓋、04051~04053曾伯文(皀殳)、04203~04204曾仲大父(友虫虫)(皀殳):“易永令”見於00108(广倠)侯見工鐘、02767(?)叔鼎、02790微(?)鼎:“易康”見於02790微(?)鼎,04188~04189仲爯父(皀殳):“易屯右”見於02790微(?)鼎,04188~04189仲爯父(皀殳);“易霝冬”見於02790微(?)鼎、04203~04204曾仲大父(友虫虫)(皀殳):“易壽老”見於02767(?)叔鼎:“易百福”於09718(南夂土)史(?)壺:“易永壽”見於04040(?)(皀殳): 易多宗”見於02767(?)叔鼎。
    89 目前我所看到的關於 盤銘文考釋文章當中,注釋此“休”字的有:王輝,《盤銘文箋釋》,《考古與文物》,2003年第3期,87頁:劉源,《(?)盤銘文考釋》,《中國史研究》,2003年第4期,20頁:劉懷君、辛怡華、劉棟,《(?)盤銘文試釋》,《文物》,2003年第6期,92頁:彭曦,《(?)盤銘文的注釋及簡析》,《寶鷄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5期,13頁。前三篇文章以“美”義釋之’最後一文以“福祿”義則釋之。
    90 郭沬若,《長安縣張家坡銅器群銘文彙釋》,《考古學報》,1962年第1期,2頁。
    91 唐蘭,《史徵》,356頁。
    92 各用例見於以下銘文:“用對剌(烈)”(04459~04461翏生盨):“俞則對揚串(厥)德”(02723師(?)鼎、05995師(?)尊)、合(答)揚(?)(厥)德”(04649(?)侯因(?)敦);“揚中(仲)皇”(02581小臣(?)鼎):“揚君(?)(靈)”(000102邾公(?)鐘):“肇對元德”(02614曆方鼎):“每(敏)揚(氏十)(厥))光刺(烈)”(02826晉姜鼎):“對揚其大福”(《近出》0028~0029戎生編鐘):“對揚武公不(丕)顯耿光”(02833禹鼎)。
    93 唐蘭、《論彝銘中的“休”字》,故宮博物院主編,《唐蘭先生金文論集》,北京:紫禁城 出版社,1995年10月,62~65頁。下文凡引楊先生的意見皆出自該文,不再出注。
    94 郭沬若,《大系》下冊,93頁下~94頁下。
    95 唐蘭,《史徵》,319、493、99頁。
    96 陳夢家,《斷代(五)》,119頁。
    97 陳夢家,《斷代(二)》,105~106頁。
    98 陳邦懷,《周金文句讀舉隅》,《中國語文》,1979年第1期,60~61頁。
    99 吳闡生,《吉金文錄》,北京:中國書店,1963年3月,卷二·十九。
    100 郭沬若,《大系》下册,45頁下。
    101 唐蘭先生解釋为“伯遇見王的休美,沒有過失”,《史徵》,234~235頁。
    102 張亞初,《引得》,77頁:華東師範大學中國文字研究與應用中心編,《金文引得》(殷商西周卷),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315頁。
    103 楊樹達,《積微居》,105頁。
    104 于省吾,《雙劍誃》,卷上二·廿七(165頁)。
    105 唐友波,《“(?)卣”與周獻功之禮》,《上海博物館集刊》第7輯,1996年9月,48頁。
    106 《近出》第1冊238頁亦如此斷句。
    107 黃錫全、于炳文、《山西晉侯墓地所出楚公逆鐘銘文初釋》,《考古》,1995年第2期,173頁。
    108 李學勤,《試論楚公逆編鐘》,《文物》,1995年2期,69頁。
    109 李零,《讀楊家村出土的虞逑諸器》,《中國歷史文物》,2003年第3期,25頁。李先生的釋文於“休”字後面闕“女(汝)”字(18頁)。
    110 周曉陸,《徠鼎讀箋》,《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3卷第4期,110頁。
    111 劉懷君、辛怡華、劉棟,《四十二年、四十三年(來辶)鼎銘文試釋》,《文物》,2003年第6期,86頁。
    112 《論語·堯曰》:“尊五美,屏四惡,斯可以從政矣。”劉寶楠正義:“尊者,崇尚之義。”王輝先生認为“尊長父休”與“尊五美”語例相似。(《四十二年達鼎銘文箋釋》,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第四届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信雅達印製公司,2003年10月,81頁)
    113 李學勤,《眉縣楊家村新出青銅器研究》,《文物》,2003年6期,68頁:董珊,《略論西周單氏家族窖藏青銅器銘文》,《中國歷史文物》,2003年第4期,41頁:孫亞冰,《眉縣楊家村卌二、卌三年(來辶)鼎考釋》,《中國史研究》,2003年第4期,28頁。
    114 參看上注所引裘錫先生文162~163頁。
    115 王力,《了一小字典初稿》,《王力文集》第19卷,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0年6月,98頁。
    116 唐蘭,《史徵》,136、138頁。
    117 唐蘭,《作冊令尊及作册令彝銘文考釋》,故宮博物院主編,《唐蘭先生金文論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10月,12~13頁。
    118 于省吾先生在考釋作冊矢令毀、矢令方彝、盂卣銘文時,皆引唐蘭先生的說法(各見於《雙劍診》上三·四、上二·二五、下三·十)。李學勤先生也同意唐先生的意見(《令方尊、方彝新釋》,《古文字研究》第16輯,1989年9月,223頁)。
    119 楊樹達,《積微居》75(盂卣)、144(作冊大方鼎)頁:郭沬若,《大系》下冊,10頁上(矢令方尊)、33頁上(作冊大方鼎)、50頁上(盂卣)。
    120 郭沫若,《大系》下冊,4頁下。
    121 李家浩,《應國爯簋銘文考釋》,《文物)》,1999年第9期’83頁.
    122 李學勤,《論長安花園村兩墓青銅器》,《文物》,1986年第1期,34頁,
    123 黄盛璋,《長安鎬京地區西周墓新出銅器群初探》,《文物》,1986年1期,41頁。
    124 參看上注所引李家浩先生文。
    125 (黃女)(皀殳)銘文的“賣”字的解釋參看唐蘭的《史徵》328頁等。盂卣銘文的“(?)”的解釋參攪于省吾的《雙劍誃》下三·十(354頁)、楊樹達的《積微居》75頁以及馬承源的《銘文選》第3冊44頁等。
    126 容庚編著,《金文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7月,525頁:洪家義,《墙盤銘文考釋》《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8年第1期,95頁。洪先生後來從于省吾之說,釋“”为貯,讀予,(《金文選注繹》,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1988年5月,219頁):于豪亮,《牆盤銘文考釋》,《古文字研究》第七輯,1982年6月,99頁:高明先生以为“(?)”是實的異體,“(?)受墙”與同銘文“保受天子”含義相同。(《中國古文字學通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6月,389頁)。
    127 唐蘭,《略論西周微史家族窖藏銅器群的重要意義—陝西扶風新出墙盤銘文解釋》,《文物》,1978年第3期,42頁。
    128 李學勤,《論史墙盤及其意義》,《考古學報》,1978年第2期,156頁。
    129 从弋的“忒”字讀为“他得切”,故“弋”亦可讀“特”。于先生为李學勤先生的說法補充,舉“宁”、“杼”通用之例,云:“《史記·夏本紀》的‘帝杼’,索隱引‘《系(世)本)作宁’,杼从予聲,予與宁古同音,故通用。”(《盤銘文十二解》,《古文宇研究》第5輯,1981年1月,15頁)。
    130 郭沫若先生把“弋”讀为“必”,而裘先生認为“必”、“弋”古音不相近。《說文》以为“必”字从“弋”,但“必”字實从“(?)’“(?)”是戈柲之“柲”的象形初文。甲骨文和早期金文的“(必皿)”、“(?)”、“宓”、“密”、“鉍”、“(馬必)”等字全都从“(?)”,“(?)”跟“弋”根本是兩個字(《史墙盤銘解釋》,《文物》,1978年第3期,32頁)。
    131 徐中舒,《西周墙盤銘文箋釋》,《考古學報》,1978年第2期,146頁。
    132 馬承源,《銘文選》第3冊,157頁。
    133 李仲操,《史墙盤銘文試釋》,《文物》,1978年第3期,34頁:伍仕謙,《微氏家族銅器群年代初探》,《古文字研究》第5輯,1981年1月,109頁:陝西周原考古隊、尹盛平主編,《西周微氏家族青銅器群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年6月,57頁。尹先生從于先生的說法將“弋”讀为”忒”,訓为特。“(?)”、“(?)”为繁簡之別。不過,又釋“(?)”为“寧”,訓予。但是,“貯”所从的“宁”與寧靜的“寧”的簡化字“宁”不是一個字,尹先生說有誤。
    134 黄盛璋,《彖伯(戈冬)銅器及其相關問題》,《考古與文物》,1983年第5期,43頁。簡報者也把“弋”讀作“翼”,解为輔佑之義(扶風縣文化館羅西章、陝西省文管會吳鎮烽、雒忠如,《陝西扶風出土西周伯(?)諸器》,《文物》,1976年第6期,52頁)。
    135 馬承源,《銘文選》第3冊,72頁。于省吾先生則認为“休異謂殊異之休”(《雙劍誃》,上三·二七)。
    136 陳夢家,《斷代(五)》,113頁。
    137 郭沫若,《大系》下冊,102頁上。
    138 唐蘭,《史徵》,138頁。
    139 張亞初、劉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6月,56頁。
    140 各家斷代意見的來源參見第一章緒論第三節語料的選定部分。除此之外,本文還參考董作賓,《西周年曆譜》,《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23本下分,1952年12月,681~760頁:李學勤,《論西周中期致晚期初金文的組合》,《社會科學戰線》,2000年第4期,262~267頁。
    141 楊樹達,《積微居》,169頁。
    142 于豪亮,《陝西扶風縣強家村出土虢季家族銅器銘文考釋》,《古文字研究》第9輯,1984年1月,266頁。
    143 盧連成、羅英成,《陝西武功縣出土楚毀諸器》,《考古》,1981年第2期,132頁:伍仕謙,《楚簋銘文考釋》,《考古與文物》,1987年第6期,110頁。
    144 于省吾,《牆盤銘文十二解》,《古文字研究》第5輯,1981年1月,3頁。
    145 陝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西周鎬京附近部分墓葬發掘簡報》,《文物》,1986年第1期,31頁:李學勤,《論長安花園村兩墓青銅器》,《文物》,1986年第1期,34頁:黃盛璋,《長安鎬京地區西周墓新出銅器群初探》,《文物》,1986年第1期,43頁。
    146 吳鎮烽先生的銅器斷代意見參見《陝西金文彙編》下冊,西安:三秦出版社,1989年9月。
    147 陳佩芬,《繁卣、(走馬)鼎及梁其鐘銘文詮釋》,《上海博物館集刊——建館三十周年特輯》總第2期,1983年7月,17頁;李學勤,《吳虎鼎研究的擴充》,《夏商周年代學杞記》,沈陽:遼寧大學版社,1999年10月,148頁。
    148 李學勤,《吳虎鼎考釋——夏商周斷代工程考古學筆記》,《考古與文物》,1998年第3期,3頁:王輝、張懋鎔、周曉陸、穆曉軍、曹瑋,《吳虎鼎銘座談紀要》,《考古與文物》,1998年第3期,73頁:穆曉軍《陝西長安縣出土西周吳虎鼎》《考古與文物》1998年第3期,71頁。
    149 郭沬若,《大系》下冊,78頁下:容庚,《商周彝器通考》上册,51頁:陳夢家,《斷代(六)》,96頁:馬承源,《銘文選》第3册,134頁:吳鎮烽,《陝西金文彙編》下冊,864頁:劉啓益,《西周紀年》,265頁。
    150 李學勤,《論西周中期致晚期初金文的組合》,266頁;張光裕,《虎簋甲、乙蓋銘合校小記》,《古文字研究》第24輯,2002年7月,187~188頁:王輝、王占奎、吳鎮烽,《虎簋蓋銘座談紀要》,《考古與文物》,1997年第3期,81~83頁:王翰章、陳良和、李保林,《虎簋蓋銘簡釋》,《考古與文物》,1997年第3期,79頁。
    151 “對答頌揚”、“答謝頌揚”的解釋之外,還有劉節先生以为:從“對揚”二宇的金文字形看,都是象農民手裡拿著土產奉獻的形狀,故“對揚”是“其原始出於農人貢方物與神巫跳舞之事”(《古代成語分析舉例》,《古史考存》,1958年2月,359頁)。岑仲勉先生以为:“‘對揚’顯是寄於聲,不寄於形,不應逐字求解”(《從漢語拼音文字聯繫到周金銘的熟語》,《兩周文史論叢(外一種)》,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月,216~225頁)。但是,二先生的說法驗之銘文,均扦格不通。
    152 沈文倬,《對揚補釋》,《考古》,1963年第4期,182~187頁(後收入《宗周禮樂文明考論》,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9年12月,529~538頁)。下文凡引沈先生的意見皆出自該文,不再出注。
    153 林沄、張亞初、《<對揚補釋>質疑》,《考古》,1964年第5期,246~248頁。下文凡引林、張二先生的意見皆出自該文,不再出注。
    154 沈文倬,《有關<對揚補釋>的幾個問題——答林沄、張亞初二同志的質疑》,《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1卷第3期,1981年9月,86~94頁(後收入《宗周禮樂文明考論》,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9年12月,539~551頁)。
    155 虞萬里,《金文“對揚”歷史觀》,《語言研究》,1992年第1期(總第22期),84~95頁。下文凡引虞先生的意見皆出自該文,不再出注。
    156 朱芳圃,《殷周文字釋叢》,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11月,54頁。
    157 李孝定,《讀說文記》,台北:中央研究所歷史語言研究所,1992年1月,64~65頁.
    158 于省吾,《雙劍誃》,上一·一(82頁)、上三·廿七(221頁)。
    159 唐蘭,《史徵》,505頁、132頁。
    160 楊樹達,《積微居》89頁;馬承源,《銘文選》第3冊,45頁。
    161 郭沫若,《大系》下冊,39頁上:陳夢家,《斷代(三)》,73頁。
    162 唐蘭,《史徵》,159頁。
    163 馬承源,《銘文選》第3册,194頁。
    164 郭沫若,《大系》下冊26頁下:楊樹達,《櫝微居》,162頁。
    165 唐蘭,《史徵》,317頁。
    166 李學勤,《岐山董家村訓匝考釋》,《古文字研究》第1輯,1979年8月,150~151頁。
    167 陝西師範大學、寶鷄青銅器博物館,《黃盛璋先生八秩華誕紀念文集》,張振林,《師旂鼎銘文講疏》,北京:中國教育文化出版社,2005年6月,153~154頁。
    168 李學勤,《鮮簋的初步研究》,《走出疑古時代》,沈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7年12月第2版,283~287頁:黄盛璋,《穆世標準器——鲜盤的發現及其相關問題》,四川大學歷史系編,《徐中舒先生九十壽辰紀念文集》,成都:巴蜀書社,1990年6月,23~52頁。
    169 李學勤,《穆公簋蓋在青銅器分期上的意義》,《文博》,1984年第2期,6~8頁(後收入《新出青銅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6月。68~72頁)
    170 吳鎮烽、雒忠如,《陝西省扶風縣強家村出土的西周銅器》,《文物》,1975年第8期,57~62頁:于豪亮,《陝西扶風縣強家村出土虢季家族銅器銘文考釋》,《古文字研究》第9輯,1984 年1月(後收入《于豪亮學術文存》,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1月,7~24頁):李學勤,《西周中期青銅器的重要標尺——周原庄白、強家兩處青銅器窖藏的綜合研究》,《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1979年總第1期(後收入《新出青銅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6月,83~93頁);王慎行,《師(?)鼎銘文通釋譯論》,《求是學刊》,1982年第4期,53~61、22頁。
    171 徐同柏,《從古堂款識學》,卷十六·三十一:吳大澂,《憲齋集古錄》,四·十二:柯昌濟,《鞾華》,乙中·五十七。
    172 楊樹達,《積微居》,117~119頁:李朝遠,《“(?)簋为厲王之器”說獻疑》,《古文字研究》第24輯,2002年7月,220~224頁;孫詒讓,《古籀拾遺》,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月,卷中·五~六(18頁)。
    173 楊樹達,《積微居》,109頁。
    174 李學勤,《西周中期青銅器的重要標尺——周原庄白、強家兩處青銅器窖藏的綜合研究》,《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1979年總第1期,32頁:黃盛璋,《西周微氏家族窖藏銅器群初步研究》,《歷史地理與考古論叢》,濟南:齊魯書社,1982年6月,305頁:吳鎮烽,《陝西金文彙編》下冊,西安:三秦出版社,1989年9月,871頁。
    175 馬承源,《亢鼎銘文——西周早期用貝幣交易玉器的記錄》,《上海博物館集刊》,總第8期,2000年12月,120~123頁。
    176 李伯謙,《叔矢方鼎銘文考釋》,《文物》,2001年第8期,39~42頁:李學勤,《談叔矢方鼎及其他》,《文物》,2001年第10期,67~70頁。
    177 朱芳圃,《殷周文字釋叢》,52頁。
    178 李孝定,《讀說文記》,268頁。
    179 于省吾,《雙劍誃》,上三·廿七(224頁)。
    180 季旭昇師,《說金文中的“在”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第二届國際暨第四届全國訓詁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8年12月,130頁。
    181 楊樹達,《積微居》,59頁:唐蘭,《史徵》,133頁。
    182 解釋为“受賜”、“被賜”的“易(賜)”用例,有“龏 商(賞)易(賜)貝于司,乍(作)父乙彝”(02433、02434龏 方鼎):“乍(作)冊麥易(賜)金于辟侯,麥揚”(06015麥方尊):“井(邢)(侯)(延)嗝于麥,麥易(賜)赤金,用乍(作)鼎”(02706麥方鼎);“龏(恭)王才(在)周新宮,王射于射廬(廬),史趙曹易(賜)弓、矢、虎盧、九((九厶))、冑、田(干)、殳”(02784十五年趙曹鼎);“王乎(呼)乍(作)冊內史册令師俞:(?)保氏,易(賜)赤芾、朱黃、旂、俞(拜)(稽)首”(04277師(舟余)蓋)。關於金文“易”字的用法,參見張振林,《金文“易”義商兌》,《古文字研究》第24輯,2002年7月,189~193頁。
    183 楊樹達,《積微居》,66頁。
    184 馬承源,《銘文選》第3冊,97頁。
    185 白川靜通釋,曹兆蘭選譯,《金文通釋選譯》,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年3月,47頁。
    186 王念孫著、鍾宇訊點校,《廣雅疏證(附索引)》,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4月第2版,9頁下。
    187 據高明先生《中國古文字學通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6月)360頁指出:“陳氏先定成王後從康王說”。
    188 黃盛璋,《銅器銘文宜、虞、矢的地望及其與吳國的關係》,《考古學報》,1983年第3期,295~305頁:李學勤,《從新出青銅器看長江下游文化的發展》,《新出青銅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6月,263頁。
    189 楊樹達,《積微居》,175頁。
    190 李伯謙,《叔矢方鼎銘文考釋》,《文物》,2001年第8期,39頁:李學勤,《談叔矢方鼎及其他》,《文物》,2001年第10期,67頁。
    191 綿竹縣文管所 宁志奇、徐式文,《四川綿竹縣發現西周小臣倡鼎》,《考古》,1988年第6期,571頁。
    192 李學勤,《(艹害)簋銘文考釋》,《中國古代文明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4月,68頁。
    193 蔡運章、張應橋,《季姬方尊銘文及其重要價值》,《文物》,2003年第9期,90頁:李學勤,《季姬方尊研究》、《中國史研究》,2003年4期,12頁。
    194 郭沫若,《長安縣張家坡銅器群銘文彙釋》,《考古學報》,1962年第1期,1~12頁。
    195 李學勤,《論西周中期致晚期初金文的組合》,《社會科學戰線》,2000年第4期,267頁
    196 湯餘惠,《戰國銘文選》,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3年9月,13頁。
    197 于省吾,《牆盤銘文十二解》,《古文字研究》第5輯,1981年1月,3頁。
    198 馬承源,《銘文選》第3冊,240頁。
    199 郭沫若,《大系》下冊,101頁下。
    200 容庚,《商周彝器通考》上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1月,96~97頁。
    201 張亞初,《引得》,81頁。
    202 郭沬若,《大系》下冊,58頁下;馬承源,《銘文選》第3冊,234頁。
    203 柯昌濟,《韡華》,丙·三十九:于省吾,《雙劍誃》下二·十四(302頁):唐蘭,《史徵》,331頁。
    204 陝西省博物館,《陝西長安澧西出土的(夫甫辶)盂》,《考古》,1977年第1期,71~72頁:馬承源,《銘文選》第3冊,129頁。
    205 張亞初,《引得》,158頁。
    206 于省吾,《雙劍誃》,上三·十七(201頁):郭沫若,《大系》下冊,144頁下:容庚,《金文編》,157頁“對”字條下:馬承源,《銘文選》第3冊,210頁。
    207 楊樹達,《積微居》,245頁:張亞初,《引得》,84頁。
    208 馬承源,《銘文選》第3冊,162頁。
    209 郭沫若,《大系》下冊,230頁。
    210 于省吾,《澤螺居詩經新證》,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11月,230~231頁。
    211 張政烺,《周厲王胡簋釋文》,《古文字研究》第3輯,1980年11月,115頁。
    212 郭沬若,《大系》下冊,249頁。
    213 張亞初,《周厲王所作祭器(?)簋考—兼論與之相關的幾個問題》,《古文字研究》第5輯,1981年1月,158~159頁。
    214 徐中舒,《金文嘏辭釋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本第1分,1936年3月,36頁。
    215 伍仕謙,《楚簋銘文考釋》,《考古與文物》,1987年6期,90頁。
    216 容庚,《鳥書考》,曾憲通編,《容庚文集》,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4年11月,286頁
    217 李家浩,《楚王酓璋戈和楚滅越的年代》,《文史》第24輯,1985年4月,17頁。
    218 馬承源,《銘文選》第4冊,431頁。
    219 湯餘惠,《戰國銘文選》,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3年9月,71頁。
    220 曹錦炎,《鳥蟲書通考》,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9年6月,163頁。
    221 張亞初,《引得》,171頁。
    222 容庚編著,《金文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7月,33頁。
    223 陳初生,《金文常用字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56頁。
    224 楊樹達,《積微居》,55頁。
    1 吳鎮烽,《金文人名匯編》,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2月,241~242頁。
    2 郭沬若,《大系》下冊,150頁上。
    3 王輝,《(?)盤銘文箋釋》,《考古與文物》,2003年第3期,90頁。
    4 陳夢家先生解釋为“王乃遺公太史自宗周歸於豐邑”(《斷代(二)》,112頁),唐蘭先生解釋为“王打發公太史回去”(《史徵》,326頁)。而季旭昇先生認为陳、唐二家的意思都是把“遣”釋为打發回去,但是在銅器銘文中並沒有這樣的用法,而且被打發回去,不是什麼榮寵的事,銘文沒有必要記到這個無意義的動作。因此,王派遣“公大史在豐”,意即王派遣公大史去視察豐,暫從季說(《說金文中的“在”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第二届國際暨第四届全國訓詁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8年12月,137~138頁)。
    5 郭沬若,《大系》,92頁下。
    6 徐中舒,《禹鼎的年代及其相關問題》,《考古學報》,1959年第3期,55頁。
    7 楊樹達先生云:“按安今言問安……彝銘記王姜令作冊曩安夷伯,據古禮言之,知王姜之父母既沒,古使曩往寧,與《左傳》襄公十二年楚司馬子庚为夫人秦嬴寧秦为一例,然則夷伯當为王姜兄弟或兄子之類,孫仲容謂为王姜之母黨(《拾遺》下卷弍葉),是也。”(《積微居》,164頁)
    8 楊樹達,《積微居》,175~176頁。
    9 劉啓益,《西周金文中所見的周王后妃》,《考古與文物》,1980年第4期,86頁。
    10 見前所引劉啓益文,87頁。
    11 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美帝國義劫掠的我国殷周銅器集錄》,北京:科學出版社,1962年8月,26頁。
    12 陳夢家,《斷代(五)》,119~120頁。
    13 劉啓益,《西周共王時期銅器的初步清理》,《古文字研究》第20輯,2000年3月,64頁。
    14 劉啓益,《西周紀年》,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212頁。
    15 曹兆蘭,《金文與殷周女性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70~71頁。
    16 蔡運章、張應橋二先生的《季姬方尊銘文及其重要價值》(《文物》,2003年第9期,87~90頁、93頁)將“命”前一字釋为“啓”,認为“啓”賞賜命令的長官,與昭王時期的啓尊,啓卣“從王南征”的“啓”为一人。李家浩和李學勤先生則釋作“君”,此從後說。
    17 陳夢家,《斷代(二)》,117頁。
    18 見前所引蔡運章、張應橋文,90頁。
    19 陝西師範大學、寶鷄青銅器博物館,《黃盛璋先生八秩華誕紀念文集》,李家浩,《季姬方尊銘文補釋》,北京:中國教育文化出版社,2005年6月,140頁。
    20 李學勤,《季姬方尊研究》,《中國史研究》,2003年4期,14頁。
    21 李學勤,《魯器帥鼎》,《綴古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0月,88頁。
    22 高明,《古文字類編》,臺北:大通書局,1986年3月,403頁。
    23 唐蘭,《史徵》,340頁。
    24 章炳麟先生說:“《儀禮·聘禮》注:‘古文皇皆作王。’《書·鴻範》‘建用皇極’ ,《續漢·五行志》注引《大傳》,‘皇’作‘王’。是二字本通也。又《春秋繁露》:‘王者,皇也。’證尤塙。”(《春秋左傳讀》,《章太炎全集(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7月,69頁)
    25 陳夢家,《殷虛卜辭綜述》,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1月,579頁。
    26 李學勤,《魯器帥鼎》,《綴古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0月,89頁。
    27 高亨,《古字通假會典》,濟南:齊魯書社,1989年7月,274頁。
    28 楊樹達,《積微居》,148頁。
    29 曹兆蘭,《金文與殷周女性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109~110頁。
    30 唐蘭,《史徵》,340頁:李學勤,《魯器帥鼎》,《綴古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0月,88~92頁。
    31 李學勤,《師(?)鼎剩義》,《新出青銅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6月,95頁.
    32 于豪亮,《陝西扶風縣強家村出土虢季家族銅器銘文考釋》,《古文字研究》第9輯,1984年1月,251~252頁。
    33 馬承源,《銘文選》第3冊,135頁。
    34 郭沫若,《大系》下冊,82頁上~83頁下。
    35 陳夢家,《斷代(六)》,106頁。
    36 張政烺,《中山王(?)壺及鼎銘考釋》,《古文字研究》第1輯,1979年8月,222~232頁。
    37 馬承源,《銘文選》第4冊,570~573頁。
    38 李學勤、李零、《平山三器與中山國史的若干問題》,《新出青銅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6月,175~198頁。
    39 趙誠,《中山壺、中山鼎銘文試釋》,《古文字研究》第1輯,1979年8月,233~272頁:徐中舒,《中山三器釋文及宮堂圖說文》,《徐中舒歷史論文選輯》下冊,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9月,1329~1384頁;商承祚,《中山王(?)鼎、壺銘文芻議》,《古文字研究》第7輯,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6月,43~70頁。
    40 何琳儀,《中山王器考釋拾遺》,《史學集刊》,1984年第3期,5頁。
    41 湯餘惠,《戰國銘文選》,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3年9月,34頁。
    42 朱德熙、裘錫圭,《朱德熙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2月,91~108頁。
    43 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下冊,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9月,1165頁。
    44 黃盛璋,《中山國銘刻在古文字語言上若干研究》,《古文字研究》第7輯,1982年6月,76頁。
    45 高亨,《古字通假會典》,濟南:齊魯書社,1989年7月,896頁。
    46 趙誠,《中山壺、中山鼎銘文試釋》,《古文字研究》第1輯,1979年8月,268-269頁。
    47 洪家義,《金文選注繹》,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1988年5月,664頁。
    48 郭沫若,《大系》下冊,106頁上。
    49 馬承源,《銘文選》第3冊,309頁。
    50 陳夢家,《殷虛卜辭綜述》,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1月,283頁。
    51 《史記·秦本紀》:“公伯立三年’卒。生秦仲……,周宣王即位,乃以秦仲为大夫,誅西戎。西戎殺秦仲。秦仲立二十三年,死於戎。有子五人,其長者曰莊公。周宣王乃召莊公昆弟五人,與兵七千人,使伐西戎,破之。於是復予秦仲後,及其先大駱地犬丘并有之,为西垂大夫。”
    52 李學勤,《秦國文物的新認識》,《文物》,1980年第9期,25~26頁。
    53 王輝,《秦銅器銘文編年集釋》,西安:三秦出版社,1900年7月,2頁。
    54 李朝遠先生從銘文的寫書方式、字體和遣詞以及器形分析認为五祀(?)鐘和(?)(皀殳)是與厲王無涉的西周中期器(《“(?)簋为厲王之器”說獻疑》,《古文字研究》第24輯,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7月,220~224頁:《五祀(?)鐘新讀》,《華學》編輯委員會編,《華學》第7輯,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104~116頁)。在此暫從厲王說。
    55 穆海亭、朱捷元,《新發現的西周王室重器五祀(?)鐘考》,《人文雜誌》,1983年第2期,119頁。
    56 李朝遠,《五祀(?)鐘新讀》,108頁。
    57 張政烺,《周厲王胡簋釋文》,《古文字研究》第3輯,1980年11月,106頁。
    58 張亞初,《周厲王所作祭器(?)簋考—兼論與之相關的幾個問題》,《古文字研究》第5輯,1981年1月,152頁。
    59 王慎行,《(?)(皀殳)銘文考釋》,《人文雜誌》,1980年第5期,90頁。
    60 劉翔、陳抗、陳初生、董琨,《商周古文字讀本》,北京:語文出版社,1996年7月,124頁。
    61 董珊,《略論西周單氏家族窖藏青銅器銘文》,《中國歷史文物》,2003年第4期,44頁。
    62 李零,《讀楊家村出土的虞逑諸器》,《中國歷史文物》,2003年第3期,25頁。
    63 但李學勤先生把(?)盤銘文中的“今余隹(唯)至乃先聖且(祖)考”的“(?)”字訓为常,解釋以其祖考臣事先王的關係為常(《眉縣楊家村新出青銅器研究》,《文物》,2003年6期,67頁)。
    64 白川靜通釋、曹兆蘭選譯,《金文通釋選譯》,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年3月,224頁。
    65 楊樹達,《積微居》,76頁。
    66 沙孟海,《配兒鈎鑃考釋》,《考古》,1983年第4期,341頁。
    67 曹錦炎,《吳越青銅器銘文述編》,《古文字研究》第17輯,1989年6月,86頁。
    68 董楚平,《吳越徐舒金文集釋》,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12月,65~66頁。
    69 于省吾,《壽縣蔡侯墓銅器銘文考釋》,《古文字研究》第1輯,1979年8月,42頁。
    70 陳秉新,《壽縣蔡侯墓出土銅器銘文通釋》,《楚文化研究論集》第2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3月,357頁。
    71 李家浩先生認為銘文中的王子午非《左傳》所載的王子午(劉彬徽,《楚系青銅器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7月,69頁)。
    72 劉翔,《王孫遺者鐘新釋》,《江漢考古》,1983年第8期,76~79頁:孫啓康,《楚器“王孫遺者鐘”考辨》,《江漢考古》,1983年第4期,41~46頁。
    73 劉彬徽,《楚系青銅器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7月,314頁。
    74 劉彬徽,《楚系青銅器研究》,318頁。
    75 李家浩,《(黑敢)鐘銘文考釋》,《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李家浩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77~79頁。
    1 裘錫圭,《史墙盤銘解釋》,《文物》,1978年第3期,29頁,
    2 張亞初,《周厲王所作祭器 簋考—兼論與之相關的幾個問題》,《古文字研究》第5輯,1981年1月,152頁。
    3 陳夢家,《斷代(六)》,96頁。
    4 裘錫圭,《史墙盤銘解釋》,《文物》,1978年第3期,29頁。
    5 高明,《中國古文字學通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6月,391頁。
    6 杜正勝,《從眉壽到長生——中國古代生命觀念的轉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6本第2分,1995年6月,383~483頁。
    7 郭沬若,《大系》下冊,160頁。
    8 主張楚器者有馬承源(《銘文選》第四冊,427頁),孫啓康(《楚器“王孫遺者鐘”考辨》,《江漢考古》,1983年第4期41頁),伍仕謙(《王子午鼎、王孫 鐘銘文考釋》,《古文字研究》第九輯,1984年1月,283~290頁),劉翔、陳抗、陳初生、董琨(《商周古文字讀本》,北京:語文出版社,1996年7月第3次印刷,155頁)等:主張徐器者有楊樹達(《積微居》,22頁),郭沫若(《大系》下冊,160頁),王輝(《徐銅器銘文零釋》,《東南文化》,1995年第1期,35頁)等。
    9 于省吾,《盤銘文十二解》,《古文字研究》第5輯,1981年1月,12~13頁。
    (清)方濬益.《綴遺齋彝器識考釋》,據民國24年(1935)上海商務印書館石印本影印,《國家圖書館藏金文研究資料叢刊》第16~18冊,北京:中華書局,2004生
    (清)吳大激,《愙齋集古錄》.據上海辭書出版社圖書館藏民國6年(1917)上海涵芬樓影印本影印,《續修四庫全書》,史部·金石類,第903冊,1995年
    (清)吳式芬.《攈古錄金文》,據上海辭書出版社圖書館藏清光緒21年(1895)吳重憙刻本影印,《續修四庫全書》,史部·金石類,第90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徐同柏.《從古堂款識學》,據上海辭書出版社圖書館藏清光緒32年(1906)石印本影印,《續修四庫全書》,史部·金石類,第90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劉心源.《奇觚室吉金文述》.據上海辭書出版社圖書館藏清光緒石印本影印,《續修四庫全書》,史部·金石類,第90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潘祖蔭,《攀古樓彝器款識》,據上海辭書出版社圖書館藏清同治11年(1872)滂喜齋刻本影印,《續修四庫全書》,史部·金石類,第90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輯.《殷周金文集成)(全18冊).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8月~1994年12月.
    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美帝國義劫掠的我国殷周銅器集錄》.北京:科學出版社,1962年8月.
    吳(?)生.《吉金文錄》.北京:中國書店,1963年3月.
    劉雨,盧岩編著.《近出殷周金文集錄》.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9月。
    嚴一萍《金文總集》(全10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年12月.
    (漢)賈誼撰,閻振益,鍾夏校注.《新書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7月.
    (東漢)許慎撰,段玉裁注.《說文解字》(經韻樓藏本).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96年9月12刷.
    (宋)朱熹.《詩集傳).長少:岳麓書社,1989年12月.
    (宋)洪興祖.《楚辭補注》.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10月。
    (清)王引之.《經傳釋詞》.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
    (清)王引之.《經義述聞》.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
    (清)王念孫著,鍾宇訊點校.《廣雅疏證》.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4月第2版.
    (清)朱彬,饒欽農點校.《禮記訓纂》(全2冊).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9月。
    (清)吳大澂.《說文古籀補》.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8月.
    (清)柯昌濟.《鞾華閣集古錄跋尾》.香港:崇基出版社,1968年.
    (清)洪亮吉.《春秋左傳詁》(全2冊).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10月.
    (清)孫希旦.《禮記集解》(全3冊).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2月.
    (清)孫星衍.《尚書今古文注疏》.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2月第2版.
    (清)孫詁讓.《古籀拾遺·古籀餘論》.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月.
    (清)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全3冊).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3月.
    于省吾.《尚書新證》.臺北:崧高書社,1981年4月.
    于省吾.《澤螺居詩經新證》.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11月.
    于省吾.《雙劍詻吉金文選》.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9月.
    王力.《漢語史稿》.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3月。
    王世民,陳公柔,張長壽.《西周青銅器分期斷代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11月。
    王國維.《三代秦漢金文著錄表》.臺北:藝文印書館,1969年12月.
    王國維.《觀堂集林》(全4冊).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6月.
    王慎行.《古文字與殷周文明》.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12月.
    王輝.《古文字通假釋》.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4月。
    王輝.《秦銅器銘文編年集釋》.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年7月。
    王輝.《商周金文》.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1月.
    王讚源.《周金文釋例》.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10月.
    白川靜通釋,曹兆蘭選譯.《金文通釋選譯》.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年3月.
    朱芳團.《殷周文字釋叢》.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11月.
    朱鳳瀚.《古代中國青銅器》.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5年6月。
    江淑惠.《齊國彝銘彙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0年6月.
    余培林.《詩經正詁》(全2冊).臺北:三民書局,1999年3月再版.
    吳其昌.《金文曆朔疏證》.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年3月.
    李孝定.《金文詁林讀後記》(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八十).臺北: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2年12月第2版.
    李孝定.《讀說文記》.臺北:中央研究所歷史語言研究所,1992年1月.
    周法高.《中國古代語法·稱代編》上冊.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1月.
    屈萬里.《尚書集釋》(屈萬里先生全集).臺北:聯經出版社,1994年11月.
    屈萬里.《詩經釋義》.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93年12月新1版.
    林義光.《詩經通解》.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1年10月.
    姜昆武.《詩書成詞考釋》.濟南:齊魯書社,1989年11月.
    洪家義.《金文選注繹》.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1988年5月.
    胡自逢.《金文釋例》.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4年9月.
    唐復年.《金文鑒賞》.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1年1月.
    唐蘭.《古文字學導論》.臺北:學海出版社,1986年8月.
    唐蘭.《西周青銅器銘文分代史徵》.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12月.
    容庚.《商周彝器通考》上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1月.
    秦永龍.《西周金文選注》.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年4月。
    陝西周原考古隊,尹盛平主編.《西周微氏家族青銅器群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年6月.
    陝西省文物局,中華世紀壇藝述館編.《盛世吉金——陝西寶雞眉縣青銅器窖藏》.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年3月.
    馬承源.《中國青銅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2月第6版.
    馬承源.《商周青銅器銘文選》(全4冊),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8月~1990年4月.
    高明.《中國古文字學通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10月第4次印刷版.
    崔恒昇.《安徽出土金文訂補》.合肥:黃山書社,1998年11月.
    康復年.《金文鑒賞》.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1年1月.
    張之洞.《張之洞全集》第12冊.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8月.
    張玉金.《西周漢語代詞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4月.
    張玉金.《西周漢語語法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8月.
    張亞初.劉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6月.
    曹兆蘭.《金文與殷周女性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
    曹錦炎.《鳥蟲書通考》.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9年6月.
    郭沬若.《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全2冊).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9年7月.
    郭沬若.《金文叢考》.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6月.
    陳新雄.《古音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4月.
    陳煒湛,唐鈺明.《古文字學綱要》.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88年1月.
    陳夢家.《殷虛卜辭綜述》.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1月.
    陳雙新.《兩周青銅樂器銘辭研究》.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2年12月.
    彭裕商.《西周青銅器年代綜合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2月.
    湯餘惠.《戰國銘文選》.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3年9月.
    黃錫全.《湖北出土商周文字輯證》.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年10月.
    楊伯峻,何樂士.《古漢語語法及其發展》(修訂本)全2冊).北京:語文出版社,2003年1月第2版.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修訂本全4册).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5月第2版.
    楊樹達.《詞詮》.北京:中華書局,1978年9月上海第2版.
    楊樹達.《積微居金文說》(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
    董楚平.《吳越徐舒金文集釋》.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12月.
    董蓮池.《金文編校補》.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年9月.
    裘錫圭.《文字學概要》.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9年1月再版.
    管燮初.《西周金文語法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10月.
    趙誠.《二十世紀金文研究述要》.太原:書海出版社,2003年1月.
    齊文心,王貴民.《商西周文化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
    劉志成.《中國文字學書目考錄》.成都:巴蜀書社,1997年8月.
    劉彬徽.《楚系青銅器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7月.
    劉啓益.《西周紀年》.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
    劉翔,陳抗,陳初生,董琨.《商周古文字讀本》.北京:語文出版社,1996年7月。
    劉源.《商周祭祖禮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10月.
    潘玉坤.《西周金文語序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1月.
    强運開.《說文古籀三補》.武漢:武漢古籍書店,1985年6月.
    于省吾.《<師克盨銘考釋>書後》.《文物》,1962年,第11期:56~57頁.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學系.《天馬——曲村遺址北趙晉侯墓地第四次發掘》.《文物》,1994年,第8期:4~21頁.
    尹俊敏,劉富亭.《南陽市博物館藏兩周銘文銅器介紹》.《中原文物》,1992年,第2期:87~90頁.
    王冠英.《任鼎銘文考釋》.《中國歷史文物》,2004年,第2期:20~24頁.
    王冠英.《再說金文套語“嚴在上’異在下”》,《中國歷史文物》,2003年,第2期:56~59頁.
    王冠英.《說“嚴在上,異在下”》.《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1992年,總18~19期:114~116頁.
    王慎行.《呂服余蚕銘考釋及其相關問題》.《文物》,1986年,第4期:1~7頁.
    王慎行.《師(?)鼎銘文通釋譯論》.《求是學刊》,1982年,第4期:53~61,22頁。
    王慎行.《(?)(皀殳)銘文考釋》.《人文雜誌》,1980年,第5期:90~93頁.
    王瑩.《論周人“德”觀念的繁複性》.《中國哲學史》,1997年,第3期:9~17頁.
    王輝,張懋鎔,周曉陸,穆曉軍1曹璋.《吳虎鼎銘座談紀要》.《考古與文物》,1998年,第3期:73~75頁.
    王輝.《徐銅器銘文零釋》.《東南文化》,1995年,第1期:35~38頁.
    王輝.《(?)盤銘文箋釋》.《考古與文物》,2003年,第3期:81~91頁.
    王輝等.《虎簋蓋銘座談紀要》.《考古與文物》,1997年,第3期:81~83頁.
    王翰章,陳良和,李保林.《虎簋蓋銘簡釋》.《考古與文物》,1997年,第3期:78~80,75頁。
    田醒農,雒忠如.《多友鼎的發現及其銘文試釋》.《人文雜誌》,1981年,第4期:115~118頁.
    白于藍.《釋包山楚簡中的“巷”字》.《殷都學刊》,1997年,第3期:44~45頁.
    伍仕謙.《楚簋銘文考釋》.《考古與文物》,1987年,第6期:87~90,110頁.
    朱嵐.《西周孝觀之評議》.《孔孟月刊》,2000年,第38卷(第6期):6~12頁.
    朱嵐.《西周孝觀念的確立及其基本特徵》.《齊魯學刊》,2000年,第4期:79~83頁.
    朱鳳瀚.《柞伯鼎與周公南征》.《文物》,2006年,第5期:67~73,96頁。
    朱鳳瀚.《論周金文中“肇”字的字義》.《北京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2期(總第158期):18~25頁.
    朱鳳瀚.《(?)公盨銘文初釋》.《中國歷史文物》,2002年,第6期:28~34頁.
    何琳儀.《中山王器考釋拾遺》.《史學集刊》,1984年,第3期:5~10頁.
    何琳儀.《(來辶)盤古辭探微》.《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27卷第4期:9~14頁.
    吳振武.《新見西周爯簋銘文釋》.《史學集刊》,2006年,第2期:84~88頁.
    吳鎮烽,雒忠如.《陝西省扶風縣強家村出土的西周銅器》,《文物》,1975年,第8期:57~62頁.
    吳鎮烽.《史密簋銘文考釋》.《考古與文物》,1989年,第3期:55~60頁.
    吳鎮烽.《新出秦公鐘銘考釋與有關問题》.《考古與文物》,1980年,第1期:88~92頁,6頁.
    扶風縣文化館 羅西章,陝西省文管會吳鎮烽,雒忠如.《陝西扶風出土西周伯(戈冬)諸器》.《文物》,1976年,第6期:51~60頁。
    李仲操.《也釋多友鼎銘文》.《人文雜誌》,1982年,第6期:
    李仲操.《史密毀銘文補釋》.《西北大學學報》,1990年,第20卷第1期:118~121頁
    李仲操.《史墙盤銘文試釋》.《文物》,1978年,第3期:33~34頁.
    李伯謙.《叔矢方鼎銘文考釋》.《文物》,2001年,第8期:39~42頁。
    李孝定.《說異》.《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963年,第34本下冊:435~446頁.
    李家浩.《應國再簋銘文考釋》.《文物》,1999年,第9期:83~84,95頁.
    李啓良.《陝西安康市出土西周史密簋》.《考古與文物》,1989年,第3期:7~9 页.
    李朝遠.《西周金文中的“王”與“王器”》.(文物),2006年,第5期:74~79頁.
    李裕民.《殷周金文中的“孝”和孔丘“孝道”的反動本質》.《考古學報》,1974年,第2期:19~28頁.
    李零.《再論淅川下寺楚墓——讀《淅川下寺楚墓》》.《文物》,1996年,第1期:47~60頁.
    李零.《春秋秦器試探——新出秦公鐘、镈銘與過去著錄秦公鐘、毀銘的對讀》.《考古》,1979年,第6期:515~521頁.
    李零.《論(?)公盨發現的意義》.《中國歷史文物》,2002年,第6期:35~45頁.
    李零.《讀楊家村出土的虞逑諸器》.《中國歷史文物》,2003年,第3期:16~27頁.
    李學勤.《史密簋銘所記西周重要史實考》《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1991年,第2期:5~9頁.
    李學勤.《戎生編鐘論釋》.《文物》,1999年,第9期:75~82頁.
    李學勤.《西周中期青銅器的重要標尺——周原庄白、強家兩處青銅器窖藏的綜合研究》.《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1979年,總第1期:29~36頁.(後收入《新出青銅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6月:83~93頁)
    李學勤.《何尊新釋》.《中原文物》,1981年,第1期:35~45頁.(後收入《新出青銅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6月:38~45頁)
    李學勤.《吳虎鼎考釋——夏商周斷代工程考古學筆記》.《考古與文物》,1998年,第3期:29~31頁.(後收入《夏商周年代學杞記》.沈陽:遼寧大學版社,1999年10月:120~124頁)
    李學勤.《季姬方尊研究》.《中國史研究》,2003年,第4期:11~14頁
    李學勤.《眉縣楊家村新出青銅器研究》.《文物》,2003年,第6期:66~73頁
    李學勤.《秦國文物的新認識》.《文物》,1980年,第9期:25~31頁.(後收入《新出青銅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6月:272~284頁)
    李學勤.《記新出現的師克盨》.《文物天地》,1990年,第2期:9~11頁.
    李學勤.《試論楚公逆編鐘》.《文物》,1995年,第2期:69~72頁.
    李學勤.《談叔矢方鼎及其他》.《文物》,2001年,第10期:67~70頁.(後收入《中國古代文明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4月:82~86頁)
    李學勤.《論史墙盤及其意義》.《考古學報》,1978年,第2期:149~157頁.
    李學勤.《論西周中期致晚期初金文的組合》.《社會科學戰線》,2000年,第4期:262~267頁.
    李學勤.《論長安花園村兩墓青銅器》.《文物》,1986年,第1期:32~36頁.
    李學勤.《論(?)公盨及其重要意義》.《中國歷史文物》,2002年,第6期:5~12頁。
    李學勤.《穆公簋蓋在青銅器分期上的意義》.《文博》,1984年,第2期:6~8頁.(後收入《新出青銅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6月:68~72頁)
    杜正勝.《從眉壽到長生——中國古代生命觀念的轉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995年,第66本第2分:383~483頁.
    杜勇.《金文“生稱谥”新解》.《歷史研究》,2002年,第3期:3~12頁.
    沙孟海.《配兒鈎鑃考釋》.《考古》,1983年,第4期:340~342頁.
    沈文倬.《有關<對揚補釋>的幾個問題——答林沄、張亞初二同志的質疑》.《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1年,總第11卷第3期:86~94頁.(後收入《宗周禮樂文明考論》.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9年12月:539~551頁)
    沈文倬.《對揚補釋》.《考古》,1963年,第4期:182~187頁.(後收入《宗周禮樂文明考論》.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9年12月:529~538頁)
    汪文中.《(疒興)器斷代問題檢討》.《大陸雜誌》,1991年,第82卷第5期:212~216頁.
    周法高.《西周年代新考—論金文月相與西周王年》.《大陸雜誌》,1984年,第68卷第5期:195~226頁.
    周海華,魏宜輝.《讀銅器銘文札記(四則)》.《東南文化》,2000年,第5期:82~84頁
    周曉陸.《徠鼎讀箋》.《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33卷第4期:108~114頁.
    周曉陸.《徠盤讀箋》.《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5期(總第179期):82~91頁
    孟蓬生.《金文考釋二則》.《古漢語研究》,2000年,第4期(總第49期):15~17頁
    孟蓬生.《釋“彖”》.《古漢語研究》,1998年,第3期:70~71頁.
    屈萬里.《曾伯(?)簠考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962年,第33本:331~349頁.
    林沄,張亞初.《<對揚補釋>質疑》.《考古》,1964年,第5期:246~248頁.
    林劍鳴.《秦公鐘、鑄銘文釋讀中的一個問题》.《考古與文物》,1980年,第2期:94,83頁.
    河北省文物管理處《河北省平山縣戰國時期中山國墓葬發掘簡報》《文物》,1979年,第1期:1~13頁.
    祁健業.《岐山縣博物館近幾年來征集的商周青銅器》.《考古與文物》,1984年,第5期:10~13’9頁.
    段紹嘉.《師克盨蓋考釋》.《人文雜誌》,1957年,第3期:70頁。
    段紹嘉.《陝西藍田縣出土弭叔等彝器簡介》.《文物》,1960年,第2期:9~10頁。
    洪家義.《墙盤銘文考釋》.《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8年,第1期:93~96頁.
    唐友波.《“(?)卣”與周獻功之禮》.《上海博物館集刊》,1996年,第7輯:45~52页.
    唐蘭.《用青銅器銘文來研究西周史——綜論寶鷄市近年發現的一批青銅器的重要歷史價值》.《文物》,1976年,第6期:31~39頁.
    唐蘭.《周王(?)鐘考》.《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年刊》,1936年,第6期:1~16頁.
    (後收入《唐蘭先生金文論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10月:34~42頁)
    唐蘭.《略論西周微史家族窖藏銅器群的重要意義—陝西扶風新出墙盤銘文解釋》.《文物》,1978年,第3期:19~24,42頁.
    唐蘭.《(?)尊銘文解釋》.《文物》,1976年,第1期:60~63頁.(後收入《唐蘭先生金文論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10月:187~193頁)
    孫百朋.《蔡侯墓出土的三件銅器銘文考釋》.《文物》,1956年,第12期:33頁.
    孫亞冰.《眉縣楊家村卌二、卌三年(來辶)鼎考釋》.《中國史研究》,2003年,第4期:25~32頁.
    孫海波.《齊弓鑄考釋》.《師大月刊》,1933年,第22期:52~58頁.
    孫常敘.《秦公鐘及王姬鐘鑄銘考釋》.《吉林師大學報》,1978年,第4期:14~23頁.
    孫啓康.《楚器“王孫遺者鐘”考辨》.《江漢考古》,1983年’第4期:41~46頁.
    徐中舒.《西周墙盤銘文箋釋》.《考古學報》,1978年,第2期:139~148頁.(後收入《徐中舒歷史論文選輯》.下冊,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9月:1290~1312頁.)
    徐中舒.《金文嘏辭釋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936年,第6本第1分:1~44頁(後收入《徐中舒歷史論文選輯》上冊.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9月:502~564頁)
    徐中舒.《禹鼎的年代及其相關問題》.《考古學報》,1959年,第3期:53~65頁。(後收入《徐中舒先生歷史論文選輯》(下冊).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9月:994~1020頁)
    徐中舒.《陳侯四器考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33年,第3本第4分:479~506頁(後收入《徐中舒歷史論文選輯》上冊.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9月:405~446頁)
    徐俊英.《南陽博物館一件春秋銅敦》.《文物》,1991年,第5期:88~89頁.
    徐難于.《再論西周孝道》.《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2000年,第2期:4~16頁.
    徐寶貴,孫臣.《古文字考釋四則》.《考古與文物》,2001年,第1期:78~82,95頁.
    徐寶貴.《金文考釋兩篇》.《考古與文物》,2003年,第5期:78~81頁.
    晁福林.《試論春秋時期的祖先崇拜》.《陝西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24卷(第2期):88~95頁.
    晁福林.《試論春秋時期的祖先崇拜》.《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2期:88~95頁.
    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浙江省文物考古所,紹興地區文化局,紹興市文管會. 《紹興306號戰國墓發掘簡報》.《文物》,1984年’第1期:10~26頁.
    陝西周原考古隊.《陝西扶風庄白一號西周青銅器窖藏發掘簡報》.《文物》,1978年,第3期:1~18頁.
    陝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西周鎬京附近部分墓葬發掘簡報》.《文物》,1986年,第1期:1~31頁.
    陝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長安普渡村西周墓的發掘》.《考古學報》,1957年,1期:75~85頁.
    陝西省考古研究所,寶鷄市考古工作隊,眉縣文化館聯會考古隊.《陝西眉縣楊家村西周青銅器窖藏》.《考古與文物》,2003年,第3期:3~12頁.
    陝西省博物館.《陝西長安澧西出土的(夫甫辶)盂》.《考古》,1977年,第1期:71~72頁.
    馬承源.《亢鼎銘文——西周早期用貝幣交易玉器的記錄》.《上海博物館集刊》,2000年,總第8期:120~123頁.
    馬承源.《西周金文和周曆的研究》.《上海博物館集刊》,1982年,總第2期:26~61頁.
    馬承源.《晉侯穌編鐘》.《上海博物館集刊》,1996年,第7輯:1~17頁.
    馬承源.《新獲西周青銅器研究二則》.《上海博物館集刊——建館四十周年特輯》,1992年第6輯:150~154頁.
    馬承源等.《陝西眉縣出土窖藏青銅器筆談》.《文物》,2003年,第6期:43~65頁.
    康德文.《論春秋戰國之際“孝”觀念的變遷》.《社會科學戰線》,1997年,第4期:103~109頁
    張潤棠.《眉縣楊家村窖藏青銅器述評》.《寶鷄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23卷第5期:22~26,32頁.
    張懋鎔,趙榮,鄒東濤.《安康出土的史密簋及其意義》.《文物》,1989年,第7期:64~71,42頁.
    張懷通.《西周祖先崇拜與君臣政治倫理的起源》.《河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20卷(第4期):81~86頁.
    曹錦炎.《紹興坡塘出土徐器銘文及其相關問題》.《文物》,1984年,第1期:27~29頁.
    盛冬鈴.《西周銅器銘文中的人名及其對斷代的意義》.《文史》,1983年,第17輯:27~64頁.
    連劭名.《<(?)公盨>銘文考述》.《中國歷史文物》,2003年,第4期:51~56頁.
    連劭名.《金文中的“敬夙夕”與早期道德實踐理論》.《文物春秋》,2000年,第3期(總第53期):1~3頁.
    連劭名.《眉縣楊家村窖藏青銅器銘文考述》.《中原文物》,2004年,第6期:42~46頁.
    連劭名.《釋文、聖、善》.《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第18卷第3期:8~10 页.
    郭沬若.《由壽縣蔡器論到蔡墓的年代》.《考古學報》,1956年,第1期:1~5頁.
    郭沬若.《者(氵刀)鐘銘考釋》.《考古學報》,1958年,第1期:3~5頁.
    郭沬若.《長安縣張家坡銅器群銘文彙釋》.《考古學報》,1962年,第1期:1~12頁.
    郭沫若.《弭叔簋及訇簋考釋》.《文物》,1960年,第2期:5~6頁.
    郭沬若.《師克盨銘考釋》.《文物》,1962年,第6期:9~14頁.
    郭沬若.《班(皀殳)的再發現》.《文物》,1972年,第9期:2~11頁.
    郭沬若.《陝西新出土器銘考釋》.《說文月刊》,1943年,第3卷第10期:153~155頁.
    陳世輝.《墙盤銘文解說》.《考古》,1980年,第5期:433~435頁.
    陳全方,尚志儒.《史密簋銘文的幾個問題》.《考古與文物》,1993年,第3期:78~85頁.
    陳邦懷.《周金文句讀舉隅》.《中國語文》,1979年’第1期:60~61,80頁.
    陳佩芬.《繁卣、(馬走)鼎及梁其鐘銘文詮釋》,《上海博物館集刊——建館三十周年特輯》,1983年總第2期:15~23頁.
    陳英杰.《兩周金文之“追、享、鄉、孝”正義》.《北方論叢》2006年,第1期(總第195期):7~10頁.
    陳壽.《大保簋的复出和大保諸器》.《考古與文物》,1980年,第4期:23~30頁.
    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一)》.《考古學報》,1955年,第9冊:137~175頁.
    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二)》.《考古學報》,1955年,第10冊:69~142頁.
    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三)》.《考古學報》,1956年,第1期:65~114頁.
    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五)》.《考古學報》,1956年,第3期:105~127頁.
    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六)》.《考古學報》,1956年,第4期:85~122頁.
    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四)》.《考古學報》,1956年,第2期:85~94頁.
    陳夢家.《壽縣蔡侯墓銅器》.《考古學報》.1956年,第2期:95~123頁.
    陳劍.《甲骨金文舊釋“尤”之字及相關諸字新釋「.《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集刊》,2004年,第4輯:74~94頁.
    陳劍.《據郭店簡釋讀西周金文一例》《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集刊》,2004年,第2輯:378~400頁.
    陳雙新.《子犯鐘銘考釋》.《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第18卷第1期:35~37頁.
    彭裕商.《也論新出虎簋蓋的年代》.《文物》,1999年,第6期:57~62頁.
    彭裕商.《金文研究與古代典籍》.《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3年,第1期:96~103頁.
    彭曦,許俊成.《穆公簋蓋銘文簡釋》.《考古與文物》,1981年,第4期:27~28頁.
    彭曦.《(來辶)盤銘文的注釋及簡析》.《寶鷄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 第23卷第5期:10~21頁.
    程邦雄.《釋“橐”》.《古漢語研究》,2003年,第2期(總第59期):57~60頁.
    舒大剛.《<周易>、金文“孝享”釋義》.《周易研究》,2002年,第4期(總第54期):55~59頁.
    黃盛璋.《長安鎬京地區西周墓新出銅器群初探》.《文物》,1986年,第1期:37~43頁.
    黃盛璋.《彖伯(戈冬)銅器及其相關問題》.《考古與文物》,1983年,第5期:43~50頁.
    黃盛璋.《眉縣楊家村(來辶)家窖藏銅器解要》.《中國歷史文物》,2004年,第3期:33~46頁.
    黃盛璋.《班簋的年代、地理與歷史問題》.《考古與文物》,1981年,第1期:75~83頁.
    黃盛璋.《銅器銘文宜、虞、矢的地望及其與吳國的關係》.《考古學報》,1983年,第3期:295~305頁.
    黃盛璋.《關於詢(皀殳)的制作年代與虎臣的身份問題》.《考古》,1961年,第6期:330~333頁.(後收入《歷史地理與考古論叢》.濟南:齊魯書社,1982年6月:269~277頁)
    黃錫全,于炳文.《山西晉侯墓地所出楚公逆鐘銘文初釋》.《考古》,1995年,第2期:170~178頁.
    楊曉能.《美國聖路易斯市私藏師克盨的再考察》.《考古》,1994年,第1期:70~73頁.
    溫廷敬.《沈子簋銘訂釋》.《國立中山大學文史學月刊》,1935年,第3卷第3期:1755~1757頁.
    溫廷敬.《者(減皿)鐘釋》.《國立中山大學文史學月刊》,1935年,第3卷第2期:1547~1549頁.
    董作賓.《西周年曆譜》.《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952年,第23本下分:681~760頁.
    董珊.《略論西周單氏家族窖藏青銅器銘文》.《中國歷史文物》,2003年,第4期:40~50頁.
    虞萬里.《金文“對揚”歷史觀》.《語言研究》,1992年,第1期(總第22期):84~95頁.
    裘錫圭.《也談子犯編鐘》.《故宮文物月刊》,1995年,總149號:106~117頁.
    裘錫圭.《史墙盤銘解釋》.《文物》,1978年,第3期:25~32頁.
    裘錫圭.《讀(來辶)器銘文札記三則》.《文物》,2003年,第6期:74~77頁.
    裘錫圭.《(?)公盨銘文考釋》.《中國歷史文物》,2002年,第6期:13~27頁.
    廖序東.《金文中的同義並列複合詞》.《中國語言學報》,1991年,第4期:159~173頁.
    綿竹縣文管所 宁志奇,徐式文.《四川綿竹縣發現西周小臣伯鼎》.《考古》,1988年,第6期:571頁.
    趙世綱,劉笑春.《王子午鼎銘文試釋》.《文物》,1980年,第10期:27~30頁.
    趙誠.《金文的“于”》.《語言研究》,1996年,第2期(總第31期):105~110頁.
    劉雨.《多友鼎銘的時代與地名考訂》.《考古》,1983年,第2期:152~157頁.
    劉啓益.《西周金文中所見的周王后妃》.《考古與文物》,1980年,第4期:85~90頁.
    劉啓益.《西周紀年銅器與武王至厲王的在位年數》.《文史》,1982年,第13輯:1~24頁.
    劉啓益.《西周懿王時期銅器的初步清理》.《文史》,1992年,第36輯:27~45頁。
    劉啓益.《微氏家族銅器與西周銅器斷代》.《考古》,1978年,第5期:314~317頁.
    劉翔.《王孫遺者鐘新釋》.《江漢考古》,1983年,第8期:76~79頁.
    劉源.《(來辶)盤銘文考釋》.《中國史研究》,2003年,第4期:15~24頁.
    劉懷君,辛怡華,劉棟.《四十二年、四十三年(來辶)鼎銘文試釋》.《文物》,2003年,第6期:85~89頁.
    劉懷君,辛怡華,劉棟.《(來辶)盤銘文試釋》.(文物),2003年,第6期;90~95頁.
    潘玉坤.《金文“嚴在上,異在下”與“敬乃夙夜”試解》.《故宮博物院院刊》,2003年,第5期總第109期:70~75頁.(後收入《西周金文語序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1月:265~274頁)
    蔡運章,張應橋.《季姬方尊銘文及其重要價值》.《文物》,2003年,第9期:87~90頁,93頁。
    鄭月梅《從金文看周人的天命與倫理思想》1985年,第23卷(第6期):20~23頁。
    鄭剛.《古文字資料所見疊詞研究》.《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3期:110~116頁.
    鄭師許.《沈子它敦蓋新釋》.《國立中山大學文史學月刊》,1933年,第1卷第5期:429~440頁。
    鄧飛《試析大克鼎銘文“顯孝于申”之“申”——謙談“申”的動詞來源》《黔東南民族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年,第20卷第5期:13~15頁.
    盧連成,羅英成,《陝西武功縣出土楚毀諸器》.《考古》,1981年,第2期:128~133頁。
    穆海亭,朱捷元.《新發現的西周王室重器五祀(?)鐘考》.《人文雜誌》,1983年,第2期:118~121頁.
    穆曉軍.《陝西長安縣出上西周吳虎鼎》.《考古與文物》,1998年,第3期:69~71頁.
    羅福頤.《克盨》.《文物》,1959年,第3期:64頁。
    方麗娜.《西周金文虛詞研究》.臺灣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年5月:
    王偉.《眉縣新出青銅器銘文綜合研究》.西安:陝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5月:
    林聖傑.《春秋媵器銘文彙考》.臺灣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6月:
    胡長春.《新出殷周青銅器銘文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博士論文,2004年5月:
    胡雲鳳.《秦金文文例研究》.臺灣臺中: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6月:
    陳昭容.《秦系文字研究》.臺灣: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6年6月:
    陳美琪.《西周金文字詞文例研究》.臺灣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6月:
    麻愛民.《墙盤銘文集釋與考證》.長春:東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2年5月:
    董妍希.《金文字根研究》.臺灣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
    劉釗.《古文字構形研究》.長春:吉林大學博士論文,1991年:
    鄭憲仁.《周穆王時代銅器研究》.臺灣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6月:
    于省吾.《釋訇》.見:《雙劍誃殷契駢枝三編坿古文雜釋》.臺北:藝文出版社,1943年:92頁.
    于豪亮.《中山三器銘文考釋》.見:《于豪亮學術文存》.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1月:37~54頁.
    王人聰.《西周金文“嚴在上”解——並述周人的祖先神觀念》.見:《古璽印與古文字論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2000年:267~270頁.
    王力.《了一小字典初稿》.見:《王力文集.第19卷.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0年6月:78~110頁.
    王國維.《觀堂古今文考釋》.見:《王國維遺書》第6冊.上海:上海古籍書店,1983年9月:75~164頁.
    朱德熙,裘錫圭.《平山中山王墓銅器銘文的初步研究》.見:《朱德熙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2月:91~108頁.
    岑仲勉.《從漢語拼音文字聯繫到周金銘的熟語》.見:《兩周文史論叢(外一種)》. 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月:192~225頁.
    李家浩.《攻敔王光劍銘文考釋》.見:《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李家浩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53~59頁.
    李家浩.《楚王酓璋戈和楚滅越的年代》.見:中華書局編輯部.《文史》第24輯.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4月:15~21頁.
    李家浩.《(黑敢)鐘銘文考釋》.見:《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李家浩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77~79頁.
    李學勤,李零.《平山三器與中山國史的若干問題》.見:《新出青銅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6月:175~198頁.
    李學勤.(<中日歐美澳紐所見所拓所摹金文匯編>選釋》.見:《新出青銅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6月:298~305頁.
    李學勤.《亢鼎賜品試說》.見:《中國古代文明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4月:87~90頁.
    李學勤.《吳虎鼎研究的擴充》.見:《夏商周年代學杞記》.沈陽:遼寧大學版社,1999年10月:147~150頁.
    李學勤.《師(?)鼎剩義》.見:《新出青銅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6月:94~97頁.
    李學勤.《從新出青銅器看長江下游文化的發展》.見:《新出青銅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6月:261~271頁.(原載《文物》,1980年,第8期:35~40,84頁.)
    李學勤.《論多友鼎的時代及意義》.見:《新出青銅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6月:126~133頁.(原載《人文雜誌》,1981年,第6期:115~118頁.)
    李學勤.《魯方彝與西周商賈》.見:《當代學者自選文庫:李學勤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302~307頁.
    李學勤.《魯器帥鼎》.見:《缀古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0月:88~92頁.
    李學勤.《鮮簋的初步研究》.見:《定出疑古時代》.沈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7年12月第2版:283~287頁.
    李學勤.《(?)尊考釋》.見:《新出青銅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6月:295~297頁.
    李學勤.《(工害)簋銘文考釋》.見:《中國古代文明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4月:68~71頁.(原載《故宮博物院院刊》,2001年,第1期:1~3頁)
    杜迺松.《史墙盤銘難字解釋和周初史事》.見:《吉金文字與青銅文化論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10月:63~65頁.
    杜迺松.《西周銅器銘文中的“德”字》.見:《吉金文字與青銅文化論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10月:70~76頁.
    唐钰明.《定量方法與古文字資料的詞彙語法研究》.見:《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唐鈺明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23~31頁.
    唐蘭.《作冊令尊及作冊令彝銘文考釋》.見:故宮博物院主編.《唐蘭先生金文論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10月:6~14頁.
    唐蘭.《晉公(牜隹)墓考釋》.見:故宮博物院主編.《唐蘭先生金文論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10月:15~16頁.
    唐蘭.《論彝銘中的“休”字》.見:故宮博物院主編.《唐蘭先生金文論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10月:62~65頁.
    容庚.《鳥書考》.見:曾憲通編.《容庚文集》.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4年11月:274~297頁.(原載《中山大學學報》,1964年,第1期:75~91頁.)
    徐中舒.《中山三器釋文及宮堂圖說文》.見:《徐中舒歷史論文選輯》下冊.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9月:1329~1384頁.
    章太炎.《春秋左傳讀》.見:《章太炎全集(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7月:69頁.
    黃盛璋.《西周微氏家族窖藏銅器群初步研究》.見:《歷史地理與考古論叢》.濟南:齊魯書社,1982年6月,278~308頁.
    楊樹達.《詩對揚王休解》.見:《積微居小學述林》.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7月:225~227頁.
    楊樹達.《肇为語首詞證》.見:《積微居小學述林》.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7月:242頁.
    裘錫圭.《卜辭“異”和詩、書裡的“式”字》.見:《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8月:122~140頁.
    裘錫圭.《戎生編鐘銘文考釋》.見:保利藝術博物館編.《保利藏金》.廣州:岭南美術出版社,1999年5月:365~374頁.
    裘錫圭.《說字小記》.見:《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638~651頁
    裘錫圭.《談談地下材料在先秦秦漢古籍整理作中的作用》.見:《古代文史研究新探》.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1月重印版:45~60頁。
    裘錫圭.《談談清末學者利用金文校勘《尚書》的一個重要發現》.見:《古代文史研究新探》.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1月重印版:73~80頁.
    裘錫圭.《釋“柲”(附:“弋”)》.見:《裘錫圭自選集》.鄭州:大象出版社,1999年8月重印版:27~55頁.
    劉釗.《金文字詞考釋(三則)》,見:《古文字考釋叢稿》.長沙:岳麓書社,2005年7月:132~135頁.
    劉節.《古代成語分析舉例》.見:《古史考存》.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2月:356~376頁.
    戴家祥.《墙盤銘文通釋》.見:陝西周原考古隊,尹盛平主編.《西周微氏家族青銅器群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年6月:318~353頁.
    于省吾《壽縣蔡侯墓銅器銘文考釋》.見:中國古文字研究會,中華書局編輯部.《古文字研究》第1輯.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8月:40~54頁.
    于省吾.《(?)盤銘文十二解》.見:中國古文字研究會,中華書局編輯部.《古文字研究》第3輯.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1月:1~16頁.
    于豪亮.《陝西扶風縣強家村出土號季家族銅器銘文考釋》.見:中國古文字研究會,中華書局編輯部.《古文字研究》第9輯.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1月:251~273頁.(後收入《于豪亮學術文存》.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1月:7~24頁)
    于豪亮.《牆盤銘文考釋》.見:中國古文字研究會,中華書局編輯部.《古文字研究》第7輯.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6月:87~101頁.(後收入《于豪亮學術文存》.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1月:25~36頁)
    大西克也.《論古文字資料中的“害”字及其讀音問題》.見:中國古文字研究會,中山大學古文字研究所.《古文字研究》第24輯.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7月:303-306頁.
    王人聰.《鄭大子之孫與兵壺考釋》.見:中國古文字研究會,中山大學古文字研究所.《古文字研究》第24輯.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7月:233-239頁.
    王輝.《四十二年(?)鼎銘文箋釋》.見: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第四届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信雅達印製公司,2003年10月:73~88頁.
    伍仕謙.《王子午鼎、王孫(?)鐘銘文考釋》.見:中國古文字研究會,中華書局編輯部.《古文字研究.第9輯.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1月:275~294頁.
    伍仕謙.《微氏家族銅器群年代初探》.見:中國古文字研究會,中華書局編輯部.《古文字研究》第3輯.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1月:97~138頁.
    朱歧祥.《論訓釋古文字的方法—文例研究》.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第二屆國際暨第四屆全國訓詁學學術研討會》.1998年12月:95~108頁.
    江村治樹.《春秋時代青銅器銘文的書式及其用語》.見:臺灣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所.《第三屆中國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2年3月:87~102頁.
    江學旺.《金文零拾》.見:中國古文字研究會,中山大學古文字研究所.《古文字研究》第24輯.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7月:291-293頁.
    何琳儀.《者(氵刀)鐘銘校注》.見:中國古文字研究會,中華書局編輯部.《古文字研究》第17輯.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6月:147~159頁.
    李家浩.《季姬方尊銘文補釋》.見:陝西師範大學,寶鷄青銅器博物館.《黃盛璋先生八秩華誕紀念文集》.北京:中國教育文化出版社,2005年6月:139~145頁.
    李朝遠.《“(?)簋为厲王之器”說獻疑》.見:中國古文字研究會,中山大學古文字研究所.《古文字研究》第24輯.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7月:220~224頁.
    李朝遠.《五祀(?)鐘新讀》.見:《華學》編輯委員會編.《華學》第7輯.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104~116頁.
    李裕民.《古文字考釋四種》.見:中國古文字研究會,中華書局編輯部.《古文字研究》第7輯.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6月:25~30頁.
    李學勤.《令方尊、方彝新釋》.見:中國古文字研究會,中華書局編輯部.《古文字研究》第16輯.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9月:218~226頁.
    李學勤.《它簋新釋——關於西周商業的又一例證》.見:文物出版社編輯部.《文物與考古論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12月:271~275頁.
    李學勤.《岐山董家村訓匝考釋》.見:中國古文字研究會,中華書局編輯部.《古文字研究》第1輯.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8月:149~156頁.(後收入《新出青銅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6月:110~114頁)
    李學勤.《班簋續考》.見:中國古文字研究會,中華書局編輯部.《古文字研究》第13輯.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6月:181~188頁.
    李學勤.《論虎簋蓋二題》.見:《華學》編輯委員會編.《華學》第4輯.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0年8月:37~40頁.
    李學勤.《論梁十九年鼎及有關青銅器》.見:《考古與文物》編輯部.《考古與文物》叢刊第2號(古文字論集)(一).西安:考古與文物編輯部,1983年11月:1~3頁.
    沈寶春.《宋右師延敦“隹贏贏盅盅易天恻”解》.見:中國古文字研究會,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古文字研究》第25輯.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0月:129~132頁.
    周寶宏.《西周金文詞義研究(六則)》.見:中國古文字研究會,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古文字研究》第25輯.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0月:110~114頁.
    周鳳五.《眉縣楊家村窖藏《四十二年逑鼎》銘文初探》.見:《華學》編輯委員會編.《華學》第7輯.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93~103頁.
    季旭昇.《說金文中的“在”字》.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第二届國際暨第四届全國訓詁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8年12月:125~142頁.
    宗靜航.《詞語斷代法——以(?)器為例》.見: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所:《第三屆中國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2年3月:151~178頁.
    施謝捷.《釋“索”》.見:吉林大學古文字研究室.《古文字研究》第20輯.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3月:201~211頁.
    唐蘭.《論周昭王時代的青銅器銘刻》.見:中國古文字研究會,中華書局編輯部.《古文字研究》第2輯.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1月:11~141頁.(後收入《唐蘭先生金文論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10月:236~333頁)
    孫稚雛.《中山王(?)鼎、壺的年代史實及其意義》.見:中國古文字研究會,中華書局編輯部.《古文字研究》第1輯.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8月:273~305頁。
    孫稚雛.《毛公鼎銘今譯》.見:廣東炎黃文化研究會編,紀念容庚先生百年誕辰暨中國古文文字學學術研討會.《容庚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古文字研究專號).韶關: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4月:283~292頁.
    孫稚雛.《班簋銘文釋讀的一些問題》.見:吉林大學古文字研究室.《古文字研 究》第20輯.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3月:98~105頁.
    孫稚雛.《墙盤銘文今釋》.見:中國古文字研究會,中山大學古文字研究所.《古文字研究》第24輯.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7月:217-219頁.
    孫稚雛.《(?)鐘銘文匯釋》.見:中國古文字研究會,中華書局編輯部.《古文字研究》第19輯.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8月:102~114頁.
    商承祚.《中山王(?)鼎、壺銘文芻議》.見:中國古文字研究會,中華書局編輯部.《古文字研究》第7輯.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6月:43~70頁.(後收入《商承祚文集》.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4年11月:474~501頁)
    張光裕.《虎簋甲、乙蓋銘合校小記》.見:中國古文字研究會,中山大學古文字
    研究所.《古文字研究.第24輯.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7月:183-188頁.
    張光裕.《思源堂新藏西周(艹害)簋銘文識小》.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王叔岷先生學術成就與薪傳研討會論文集》.2001年6月:1~12頁.
    張亞初.《周厲王所作祭器(?)簋考—兼論與之相關的幾個問題》.見:中國古文字研究會,中華書局編輯部.《古文字研究》第3輯.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1月:151~168頁.
    張政烺.《中山王(?)壺及鼎銘考釋》.見:中國古文字研究會,中華書局編輯部.《古文字研究》第1輯.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8月:208~232頁.
    張政烺.《中山國胤嗣(妾子)(次虫)壺釋文》.見:中國古文字研究會,中華書局編輯部.《古文字研究》第1輯.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8月:233~246頁.
    張政烺.《周厲王胡簋釋文》.見:中國古文字研究會,中華書局編輯部.《古文字研究》第3輯.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11月:104~119頁.
    張振林.《金文“易”義商兌》.見:中國古文字研究會,中山大學古文字研究所.《古文字研究》第24輯.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7月:189-193頁.
    張振林.《師旂鼎銘文講疏》.見:陝西師範大學,寶鷄青銅器博物館.《黃盛璋先生八秩華誕紀念文集》.北京:中國教育文化出版社,2005年6月:146~157頁.
    曹錦炎.《吳越青銅器銘文述編》.見:中國古文字研究會,中華書局編輯部.《古文字研究》第17輯.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6月:67~118頁.
    連劭名.《史墙盤銘文研究》.見:中國古文字研究會,中華書局編輯部.《古文字研究》第8輯.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2月:31~38頁.
    連劭名.《金文所見周代思想意識中的“聖”》.見:吉林大學古文字研究室.《中國古文字研究》第1輯.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6年6月:67~73頁.
    陳公柔.《西周金文中的法制文書述例》.見:廣東炎黃文化研究會編,紀念容庚先生百年誕辰暨中國古文文字學學術研討會.《容庚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古文字研究專號).韶關: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4月:307~325頁.
    陳永正.《西周春秋銅器銘文中的語氣詞》.見:中國古文字研究會,中華書局編輯部.《古文字研究》第19輯.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8月:565~579頁.
    陳秉新.《壽縣蔡侯墓出土銅器銘文通釋》.見:楚文化研究會編.《楚文化研究論集》第2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3月:348~364頁.
    陳英杰.《讀金小札(五則)》.見:中國古文字研究會,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古文字研究》第25輯.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0月:124~128頁.
    陳偉武.《舊釋“折”及从“折”之字平議》.見:安徽大學古文字研究室.《古文字研究》第22輯.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7月:251~256頁.
    陳連慶.《晉姜鼎銘新釋》.見:中國古文字研究會,中華書局編輯部.《古文字研究》第13輯.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6月:189~201頁.
    陳劍.《說慎》.見:李學勤、謝桂華主編.《簡帛研究二○○一》上冊.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9月:207~214頁.
    陳雙新.《(黑敢)鐘銘文補議》.見:中國古文字研究會,中山大學古文字研究所.《古文字研究》第24輯.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7月:258-262頁.
    曾憲通.《“昌”及相關諸字考辨》.見:安徽大學古文字研究室.《古文字研究》第22輯.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7月:270~274頁.
    湯餘惠.《讀金文瑣記》(八篇).見:吉林大學古文字研究室.《中國古文字研究.第1輯.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6年6月.
    湯餘惠.《郘鐘銘文補釋》.見:吉林大學古文字研究室.《古文字研究》第20輯.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3月:130~137頁.
    馮勝君.《戰國燕青銅禮器銘文彙釋》.見:吉林大學古文字研究室.《中國古文字研究》第1輯.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6年6月:183~195頁.
    馮勝君.《(黑敢)鐘銘文解釋》.見:吉林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編.《吉林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建所十五周年紀念文集》.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8年12月:40~45頁。
    黃盛璋.《中山國銘刻在古文字語言上若干研究》.見:中國古文字研究會,中華書局編輯部.《古文字研究》第7輯.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6月:71~85頁.
    黃盛璋.《西周貨幣史料的重要發現——亢鼎銘文的再研究》.見:中國錢幣學會編.《中國錢幣論文集》第4輯.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2年:49~60頁.
    黃盛璋.《穆世標準器——鮮盤的發現及其相關問題》.見:四川大學歷史系.《徐中舒先生九十壽辰紀念文集》.成都:巴蜀書社,1990年6月:23~52頁.
    黃德寬.《說(?)》.見:中國古文字研究會,中山大學古文字研究所.《古文字研究》第24輯.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7月:272-276頁.
    楊五銘.《西周金文聯結詞“以”、“用”、“于”釋例》.中國古文字研究會,中華書局編輯部《古文字研究》第10輯.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7月:367~378頁。
    董珊.《任鼎新探——兼說亢鼎》.見:陝西師範大學,寶鷄青銅器博物館.《黃盛璋先生八秩華誕紀念文集》.北京:中國教育文化出版社,2005年6月:163~172頁.
    董蓮池.《天亡簋銘的重新考察》.見:吉林大學古文字研究室.《中國古文字研究》第1輯.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6年6月:82~88頁.
    裘錫圭.《甲骨文中的見與視》.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 言研究所《甲骨文發現一百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9年8月:1~5頁.
    裘錫圭.《釋“衍”、“侃”》.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中國文字學會主辦.《魯實先先生學術討論會論文集》.臺北:1993年:6~12頁.
    廖名春.《楚文孝考釋三則》.見:吉林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編.《吉林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建所十五周年紀念文集》.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8年12月:87~97頁.
    臧克和.《讀<殷周金文集成>雜志》.見:中國古文字研究會,中山大學古文字研究所.《古文字研究》第24輯.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7月:294-296頁.
    趙誠.《中山壺、中山鼎銘文試釋》.見:中國古文字研究會,中華書局編輯部.《古文字研究》第1輯.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8月:233~272頁.
    趙誠.《金文詞義探索(三則)》.見:《李新魁教授紀念文集》編輯委員會編.《李新魁教授紀念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8月:259~265頁.
    趙誠.《墙盤銘文補釋》.見:中國古文字研究會,中華書局編輯部.《古文字研究》第3輯.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1月:17~26頁.
    劉雨.《近出殷周金文綜述》.見:中國古文字研究會,中山大學古文字研究所.《古文字研究》第24輯.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7月:152-160頁.
    劉雨.《郘(?)編鐘的重新研究》.見:中國古文字研究會,中華書局編輯部.《古文字研究》第12輯.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10月:257~265頁.
    劉釗.《利用郭店楚簡字形考釋金文一例》.見:中國古文字研究會,中山大學古文字研究所.《古文字研究》第24輯.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7月:277~281頁.
    劉啓益.《西周共王時期銅器的初步清理》.見:吉林大學古文字研究室.《古文字研究》第20輯.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3月:55~84頁.
    蔡哲茂.《金文研究與經典訓讀——以<尚書·君奭>與<逸周書·祭公篇>兩則為例》.見:臺灣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所.《第六届中國文字學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5年9月:109~116頁.
    《金文今譯類檢》編寫組編寫.《金文今譯類檢》(殷商西周卷).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11月.
    于省吾主編.《甲骨文字詁林》(全4冊).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5月.
    王力.《王力古漢語字典》.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12月.
    王文耀.《簡明金文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年12月.
    王維懋編.《漢語重言詞詞典》.北京:軍事誼交出版社,1999年12月
    古文字詁林編纂委員會編纂.《古文字詁林》(全12冊).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2004年12月.
    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全2冊).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9月.
    吳鎮烽.《金文人名匯編》.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2月。
    吳鎮烽.《陝西金文彙編》(全2冊).西安:三秦出版社,1989年8月。
    李孝定,周法高,張日昇編著.《金文詁林附錄》(全2冊).京都:中文出版社,1981年10月.
    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卷八.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0年.
    周法高主編.《金文詁林》(全3冊).京都:中文出版社,1981年10月.
    孫稚雛.《金文著錄簡目》.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10月.
    孫稚雛.《青銅器論文索引》.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6月.
    容庚編著.《金文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7月。
    高亨.《古字通假會典》.濟南:齊魯書社,1989年7月.
    高明.《古文字類編》.臺北:大通書局,1986年3月。
    張亞初.《殷周金文集成引得》.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7月.
    陳初生.《金文常用字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
    華東師範大學中國文字研究與應用中心編.《金文引得》(春秋戰國卷).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10月.
    華東師範大學中國文字研究與應用中心編.《金文引得》(殷商西周卷).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漢語大詞典》(全12卷).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0年12月~1993年11月.
    (日)白川靜.《金文通釋》(《白鶴美術館誌》第1輯~第56輯).京都:白鶴美術館,1962年(昭和37年)8月~1984年(昭和59年)3月
    (日)林巳奈夫.(殷—春秋前期金文的書式及其常用語句之時代的變遷》.《東方學報),1983年,第55冊:1~101頁。
    2 于豪亮,《墙盘铭文考释》,《古文字研究》第七辑,1982年6月,95页:秦永龙,《西周金文选注》,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4月第一版,81页。二家都提出“亡(?)”应释为“无际”。
    3 穆海亭、朱捷元,《新发现的西周王室重器五祀(?)钟考》,《人文杂志》,1983年第2期,121页。
    4 周法高主编,《金文诂林》上册,京都:中文出版社,1981年10月,114页。
    5 马瑞辰,《毛诗傅笺通释》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3月,73页。
    6 李学勤,《西周甲骨的几点研究》,《文物》,1981年第9期,8页。
    7 马承源,《铭文选》第三册,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193页。
    8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上册,台北:世界书局,民国74年11月第四版,12页。
    9 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12月,26页。
    10 王国维,《观堂集林》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6月,卷十八·六。
    11 马承源,《铭文选》第三册,258页。
    12 白川静,《金文通释》卷六(白鹤美术馆志第四八辑),京都:白鹤美术馆,昭和53年9月,补记篇7·222页。
    1 徐中舒,《金文嘏辞释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6本第1分,1936年3月,4页。
    2 杜正胜,《从眉寿到长生—中国古代生命观念的转变》,《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66本第2分,1995年6月,389~399页。
    3 为行文方便,出自于《殷周金文集成》(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北京:中华书局)的铭文仅标示着录号码、器名。
    4 胡厚宣,《殷卜辞中的上帝和王帝》(下),《历史研究》。1959年第10期,109页。
    5 刘雨、卢岩编着,《近出殷周金文集录》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9月,228~239页。
    6 杜正胜,《从眉寿到长生—中国古代生命观念的转变》,403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