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历史哲学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先秦时期的中国思想世界,经历了从“王官之学”向“诸子之学”的转变,前轴心期所酝酿的哲学观念经由先秦诸子的阐发而完成了从“集体思想”向“精英思想”的蜕变,后经由国家意识形态的干预而逐渐完成了其“经典化”的过程。而以儒、墨、道、法、阴阳各家为代表的先秦诸子共同缔造了古代中国的“思想史高原”。变乱的历史进程在不同的思想运演中产生不同的投影,业已逝去的历史在不同的历史思维中被唤回、被重现。围绕着历史进程中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历史发展的规律及模式等诸命题,先秦诸子展开了不同的论说,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历史哲学思想。本文即以此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儒、墨、道、法、阴阳五家的历史哲学思想,同时着力分析了前诸子时代思想观念演进的脉络,考察了诸子历史哲学思想的产生背景,试图以此展现先秦时期历史哲学思想发展的整体脉络。
     本文分为三大部分,即导言、正文和结语。
     导言主要是阐明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思路,回顾了本选题的研究概况。
     第一章为诸子历史哲学思想的产生背景,着重分析了春秋末期以来天命信仰的转变所导致的天道观念的出现和天命观念的转变。正惟如此,“道”的抽象成为可能,人道理性方得以觉醒,而此两者的实现正是诸子历史哲学思想得以形成及展开的起点。
     第二章为儒家历史哲学思想,分别阐释了孔、孟、荀的历史哲学思想。揭示了三者在人道价值、天人之辨及历史的演进模式上所显示出的不同的致思倾向。
     第三章为道家历史哲学思想,力图揭示道家将人类历史进程视为“道”的思辨和展开过程,分析了《老子》之“道”同庄子之“道”的内在差异及由此所导致的两者对于人类自身存在境域的不同理解和救赎之道。
     第四章为法家历史哲学思想,着重阐发了韩非的哲学观,分析了法家的历史变易观及其与儒、道两家的不同。
     第五章为阴阳家历史哲学思想,分析了阴阳家的天人感应思想及其所包含的“关联性思维”,阐释了邹衍的“五德终始”的历史哲学思想。
     第六章墨家历史哲学思想分析了墨子视阈中的“天志”与“非命”及其所构建的以“兼爱”与“尚同”为旨归的理想社会图景。
     结语总结了先秦诸子的历史哲学思想中所包含的主要命题及其在先秦思想史上的意义。
The historical activities are dynamic evolution processes, accompanied with the blend of inevitability of history and purposiveness. The historical activities are decided not only by the inevitable objective law, but also reflect the subjective volition of mankind. The realization of human self-cognition is achieved by the reflections on history. The generation of historical philosophy thinking is the result of mankind understanding history consciously and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 on history, which is not only the expression of level of mankind recognize themselves, but also the requirements of mankind develop themselves. The world of thought in pre-qin period, which changed from the official learning of Western Zhou Dynasty to the various schools of thoughts. Philosophy fermented in the pre-axis era realizes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group thoughts to elitism by means of the eludication of pre-qin scholars and become classic gradually because of the intervention of national ideology sequently. The prep-qin scholars representated by Confucianism, Moism, Taoism, the Legal School and Yin-Yang School create the altiplano of ideaistic history of ancient China. Involute historical process produce different projections under different deduction of thoughts and these already gone history is recalled and reappeared under various historical thinking Pre-qin scholars develop different views around subjective initiative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eativity and objective law and the law and model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then form different historical Philosophy. This article is to study historical Philosophy, especially the study of Confucianism, Moism, Taoism, the Legal School and Yin-Yang School, these five schools’historical Philosophy, emphasis in analyzing the process of evolution of thoughts in Pre-Qin Times and inspect the background of forming historical Philosophy of different scholars to show the whole developed venation of historical Philosophy in pre-qin period.
     The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introduction, body and conclusion.
     Introduction This part is to illuminate the research purpose, significance and train of thought of this article and review the research overview of this selected subject.
     Chapter I The part is to introduce the background of the birth of the various schools of thoughts and emphasis in that changes of the Mandate of Heaven after the lat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leads to the appearance of concept of the Heaven and changes of the Mandate of Heaven. Base on above statement, the abstraction of Tao(道) is available and People(人道理性) begin to have an awakening。The realization of both sides is just the beginning of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istorical philosophy thinking of the various schools.
     Chapter II This part is to introduce historical philosophy thinking of Confucianism. And introduce the historical philosophy thinking of Confucious(孔子), Mencius(孟子) and Xuncius(荀子) separately. This part also reveal the different tendency of Confucious, Mencius and Xuncius appear on Human Values,the heaven-man relationship and evolution process of history.
     Chapter III This part is to introduce historical philosophy thinking of Taoism(道家). This part intends to reveal Taoism consider the historical process as the process of speculation and development. Analyze internal differences of Tao in the Book of Master Lao(《老子》) and Tao of Zhuang z(i庄子). These differences lead to Lao Zi and Zhuang Zi have their own understanding and salvation on field of being of human kind.
     Chapter IV This part is to introduce historical philosophy thinking of Legalist School(法家). And emphasis in elaborating Philosophy of Han Fei Zi (韩非子)and analyzing views of change in history of the Legalist School and differences to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Chapter V This part is to introduce historical philosophy thinking of Yin-Yang School. And analyze the theory of corresponding mutually between Heaven and Man of Yin-Yang School and relevance thoughts . And elaborate the historical Philosophy of theory of the cyclic revolution of five virtues of Zou Yan.
     Chapter VI This part is to introduce historical Philosophy of MoZi(墨子). And analyze“天志”,“非命”and ideal society scene created by MoZi for the purpose of universal love(兼爱) and“尚同“.
     Conclusion. This part is to summarize main proposition and significance to ideaistic history of Pre- Qin period that is included in historical philosophy thinking of pre-qin scholars.
引文
①张广智、张广勇《史学:文化中的文化》,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页。
    ②韩震《西方历史哲学导论》,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页。
    ③[英]沃尔什《历史哲学-导论》,何兆武、张文杰译,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8页。
    ④陈新主编《当代西方历史哲学读本》,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⑤[德]狄尔泰《历史中的意义》,艾彦、逸飞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102页。
    
    ①[德]吕森著,来炯译《历史思考的新途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②徐复观《两汉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0页。
    ③柳诒徵《国史要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1页。
    ④蒙文通《中国史学史》,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29页。
    ⑤韩震、孟鸣歧《历史哲学-关于历史性概念的哲学阐释》,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01-206页。
    ⑥刘家和《论历史理性在古代中国的发生》,《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2期。
    
    
    ①蒋重跃《从常与变看先秦儒家历史理性的觉醒》,《史学史研究》,2007年第1期。
    ②蒋重跃《试论道法两家历史观的异同》,《文史哲》,2004年第4期。
    ③申友良、陈红军《先秦时期的历史哲学思想探源》,《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④庞天佑《秦汉历史哲学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⑤李泉《先秦诸子历史哲学思想的比较研究》,《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
    ⑥魏义霞《循环论与直线论:法先王与法后王—先秦历史哲学研究》,《江海学刊》,2007年第2期。
    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22页。
    ①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5页。
    ①《左传》宣公三年。
    ②《国语·周语》。
    ③《左传》隐公十一年。
    ④《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⑤《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⑥《国语·晋语六》。
    ⑦《左传》僖公五年。
    ⑧《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⑨《左传》昭公四年。
    ⑩《左传》昭公十一年。
    
    ①张立文主编《道》,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4页。
    ②《左传》昭公十八年。
    ③《左传》昭公九年。
    ④《左传》庄公四年。
    ⑤《左传》哀公四年。
    ⑥《国语·越语下》。
    ⑦《国语·周语中》。
    ⑧《国语·晋语六》。
    ⑨张亨《思文之际论集—儒道思想的现代诠释》,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119页。
    ⑩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67页。
    ①[美]史华慈著、程纲译《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3页。
    ②《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③《左传》哀公十五年。
    
    ①张立文主编《道》,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4页。
    ②《国语·晋语》。
    ③《左传》隐公十一年。
    ④[美]郝大维、安乐哲著,何金俐译《通过孔子而思》,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5页。
    ⑤《左传》庄公二十三年。
    ⑥《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⑦《左传》昭公五年。
    ⑧《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⑨《国语·晋语》。
    ⑩《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①《左传》桓公六年。
    ②《左传》僖公十九年。
    ③《左传》庄公三十三年。
    ④《左传》僖公五年。
    ⑤《左传》庄公十一年。
    ⑥《左传》僖公二十七年。
    ⑦《国语·周语上》。
    ⑧《左传》文公十八年。
    ⑨《左传》隐公十一年。
    ⑩《左传》文公元年。
    
    ①《论语·八佾》。
    ②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4页。
    ③《论语·学而》。
    ④《论语·述而》。
    ⑤《论语·颜渊》。
    ⑥《论语·里仁》。
    
    ①[美]史华慈著、程纲译《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8页。
    ②《论语·颜渊》。
    ③钱穆《论语新解》,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303页。
    ④《论语·卫灵公》。
    ⑤《论语·子路》。
    ⑥《论语·雍也》。
    ⑦《论语·颜渊》。
    ⑧《论语·述而》。
    ⑨《论语·卫灵公》。
    ①《论语·述而》。
    ②《论语·子罕》。
    ③《论语·宪问》。
    ④《论语·八佾》。
    ⑤杨国荣《善的历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6页。
    ⑥《论语·宪问》。
    ⑦《论语·宪问》。
    
    ①钱穆《论语新解》,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46页。
    ②《论语·子罕》。
    ③《论语·季氏》。
    ④《论语·季氏》。
    ⑤《论语·雍也》。
    ⑥《论语·阳货》。
    ⑦《论语·阳货》。
    ⑧《吕氏春秋·不二》。
    
    ①庞朴《孔孟之间—郭店楚简中的儒家心性说》,《中国哲学》第二十二期,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3页。
    ②[美]史华慈著、程纲译《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81页。
    ③《孟子·告子上》。
    ④《孟子·告子上》。
    ⑤《孟子·告子上》。
    ⑥《孟子·告子上》。
    ⑦《孟子·尽心下》。
    ①《孟子·离娄下》。
    ②《孟子·公孙丑上》。
    ③《孟子·告子上》。
    ④《孟子·告子上》。
    ⑤《孟子·告子上》。
    ⑥《孟子·离娄下》。
    ⑦《孟子·尽心下》。
    ①《历史观念大学读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2页。
    ②《孟子·公孙丑下》。
    ③杨国荣《善的历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0页。
    ④余治平《中国的气质-发现活的哲学传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08页。
    ⑤《孟子·尽心上》
    ⑥余治平《中国的气质-发现活的哲学传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11页。
    ⑦《孟子·万章上》。
    
    ①《孟子·万章上》。
    ②杨国荣《善的历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1页。
    ③《孟子·梁惠王下》。
    ④《孟子·公孙丑下》。
    ⑤《孟子·万章上》。
    ①《孟子·滕文公下》。
    ②《孟子·离娄上》。
    ③韦政通《中国思想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第199页。
    ④杨国荣《善的历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9页。
    ①《荀子·性恶》。
    ②《荀子·性恶》。
    ③《荀子·礼论》。
    ④《荀子·性恶》。
    ⑤《荀子·性恶》。
    ⑥《荀子·性恶》。
    ⑦《荀子·礼论》。
    ⑧《荀子·性恶》。
    ⑨《荀子·性恶》。
    ⑩《荀子·劝学》。
    ①《荀子·劝学》。
    ②《荀子·礼论》。
    ③《荀子·王制》。
    ④《荀子·非相》。
    ⑤杨国荣《善的历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4页。
    ⑥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7页。
    
    ①《荀子·天论》。
    ②《荀子·礼论》。
    ③《荀子·天论》。
    ④《荀子·天论》。
    ⑤《荀子·天论》。
    ⑥杨国荣《善的历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1页。
    ⑦《荀子·儒效》。
    ⑧《荀子·礼论》。
    ⑨《荀子·儒效》。
    ①《荀子·天论》。
    ②《荀子·非相》。
    ③《荀子·王霸》。
    ④《荀子·君子》。
    ⑤《荀子·王制》。
    ①《老子·第二十五章》。
    ②《老子·第一章》。
    ③《老子·第二十一章》。
    ④《老子·十四章》。
    ⑤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63页。
    
    ①《老子·第四十二章》。
    ②《老子·第四十章》。
    ③《老子·第六十二章》。
    ④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
    ⑤《老子·第五十一章》。
    ⑥《老子·第二十五章》。
    ⑦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页。
    ⑧《老子·第二章》。
    ⑨《老子·第二十章》。
    ○11《老子·第五十八章》。
    ①《老子·第三十章》。
    ②《老子·第七十六章》。
    ③《老子·第九章》。
    ④高晨阳《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84页。
    ⑤《老子·第三十八章》。
    ⑥《老子·第五十五章》。
    ⑦杨国荣《面向存在之思—<老子>哲学的内在意蕴》,《庄子的思想世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5页。
    
    ①《老子·第十八章》。
    ②《老子·第五十七章》。
    ③《老子·第三十九章》。
    ④《老子·第五十三章》。
    ⑤《老子·第十九章》。
    ⑥《老子·第二十二章》。
    ⑦《老子·第三十七章》。
    ⑧《老子·第二章》。
    ⑨《老子·第三章》。
    ⑩《老子·第十四章》。
    ①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8页。
    ②此句中二“王”字,河上公、王弼本作“王”,唐傅奕《道德经古本篇》及宋范应元《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则作“人”。帛书《老子》及郭店楚简《老子》均作“王”。
    ③《老子·第二十八章》。
    
    ①《老子·第三十章》。
    ②《老子·第三十七章》。
    ③《老子·第二章》。
    ④《老子·第三章》。
    ⑤《老子·第三十章》。
    ⑥杨国荣《道与人—<老子>哲学中的若干问题》,《庄子的思想世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43页。
    ⑦《老子·第八十章》。
    ⑧《庄子·大宗师》。
    ⑨《庄子·知北游》。
    ①《庄子·天地》。
    ②《庄子·天道》。
    ③《庄子·天地》。
    ④《庄子·田子方》。
    ⑤《庄子·知北游》。
    ⑥方光华《中国古代本体思想史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9页。
    ⑦《庄子·齐物论》。
    ⑧《庄子·齐物论》。
    
    ①《庄子·齐物论》。
    ②方光华《中国古代本体思想史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9页
    ③涂又光《楚国哲学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67-372页。
    ④《庄子·天地》。
    ⑤《庄子·齐物论》。
    ⑥[清]郭庆藩《庄子集释》,《诸子集成》第三册,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版,第24页。
    ⑦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7页。
    ⑧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5页。
    ⑨《庄子·大宗师》。
    ⑩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8页。
    11杨国荣《庄子的思想世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页。
    ①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83页。
    ②《庄子·马蹄》。
    ③《庄子·盗跖》。
    ④《庄子·缮性》。
    ⑤《庄子·盗跖》。
    
    ①方光华《中国古代本体思想史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0页。
    ②《庄子·知北游》。
    ③《庄子·知北游》。
    ④杨国荣《庄子的思想世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7页。
    ⑤《庄子·秋水》。
    ⑥《庄子·寓言》。
    ⑦杨国荣《庄子的思想世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8页。
    ⑧杨国荣《庄子的思想世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8页。
    
    ①《庄子·秋水》。
    ②《庄子·天运》。
    ③《庄子·秋水》。
    ④《庄子·德充符》。
    ⑤《庄子·德充符》。
    ⑥《庄子·德充符》。
    ⑦《庄子·大宗师》。
    ⑧庄子·天运》。
    ⑨《庄子·秋水》。
    ⑩《庄子·秋水》。
    
    ①《韩非子·显学》。
    ②《荀子·性恶》。
    ③《韩非子·难二》。
    ④《韩非子·奸劫弑臣》。
    ⑤《韩非子·六反》。
    ⑥《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⑦谷方《韩非与中国文化》,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14页。
    ⑧《韩非子·解老》。
    ①《韩非子·备内》。
    ②《韩非子·八经》。
    ③《韩非子·难一》。
    ④《史记·孟荀列传》。
    ⑤白奚《稷下学研究—中国古代的思想自由与百家争鸣》,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38页。
    ⑥《韩非子·解老》。
    ⑦《韩非子·解老》。
    ⑧《韩非子·主道》。
    ⑨《韩非子·扬权》。
    ⑩《韩非子·扬权》。
    ①《韩非子·解老》。
    ②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91页。
    ③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6年版,第428页。
    ④张立文主编《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9页。
    
    
    ①《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②《韩非子·解老》。
    ③《韩非子·解老》。
    
    ①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6页。
    ②《商君书·开塞》。
    ③《商君书·画策》。
    ④《商君书·更法》。
    ①《商君书·更法》。
    ②《商君书·开塞》。
    ③《商君书·画策》。
    ④《韩非子·喻老》。
    ⑤《韩非子·喻老》。
    ⑥《韩非子·喻老》。
    
    ①《韩非子·五蠹》。
    ②《韩非子·五蠹》。
    ③《韩非子·五蠹》。
    ④《韩非子·五蠹》。
    ①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7页。
    ②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3页。
    ③[美]史华慈著、程纲译《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64页。
    ④高晨阳《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研究》,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63页。
    ⑤《管子·四时》。
    ⑥《易·乾卦·文言传》。
    ①[美]史华慈著、程纲译《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66页。
    ②杨明照《文心雕龙注拾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47页。
    ③杨宽《战国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55页。
    ④《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⑤白奚《稷下学研究-中国古代的思想自由与百家争鸣》,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60页。
    ⑥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7页。
    
    ①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第116页。
    ②张立文《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天道篇)》,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85页。
    ③[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全六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561页。
    ④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1页。
    ⑤《管子·乘马》。
    ⑥饶宗颐《五德终始说新探》,《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12-13页。
    ⑦《盐铁论·论儒》
    ⑧[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全六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561页。
    
    ①吴九龙《银雀山汉简释文》,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6、17页。
    ②《左传》昭公三十二年、哀公九年。
    ③《吕氏春秋·应同》。
    ④白奚《稷下学研究-中国古代的思想自由与百家争鸣》,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67页。
    ⑤王兴旺、宫云维《历史时间的发生及其命运—历史观念的人类学考察》,《齐鲁学刊》2004年第4期。
    
    ①《史记·秦始皇本纪》。
    ②余治平《中国的气质—发现活的哲学传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0页。
    ③吴国盛《时间的观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7页。
    
    
    ①《墨子·天志中》。
    ②《墨子·法仪》。
    ③《墨子·尚同中》。
    ④《墨子·天志中》》
    ⑤《墨子·天志中》。
    ①《墨子·天志中》。
    ②《墨子·天志上》。
    ③《墨子·天志上》。
    ④《墨子·天志下》。
    ⑤《墨子·天志下》。
    ⑥《墨子·天志中》。
    ⑦《墨子·法仪》。
    ⑧《墨子·天志中》。
    ⑨《墨子·法仪》。
    ①《墨子·非命下》。
    ②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第47页。
    ③《墨子·兼爱上》。
    ④《墨子·尚同上》。
    ①韦政通《中国思想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第83页。
    ②韦政通《中国思想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第83页。
    
    ①何兆武主编《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695页。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汉]刘向《战国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唐]刘知几《史通》,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清]顾炎武《日知录》,湖北:岳麓书社,1996年版。
    [清]徐元诰《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
    [清]孙诒让《墨子间诂》,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清]孙希旦《礼记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
    [清]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
    [清]阮元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2版。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叶瑛《文史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李镜池《周易探源》,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版。
    王国维《观堂集林》,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版。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版。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
    吕思勉《先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
    吕思勉《经子解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张荫麟《中国史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李大钊《李大钊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刘咸炘《推十书》,四川:成都古籍书店,1996年版。
    刘师培《刘师培全集》,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
    金毓黼《中国史学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版。
    蒙文通《中国史学史》,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
    柳诒徵《国史要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贺麟《文化与人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
    牟宗三《历史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
    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续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
    张光直《美术、神话与祭祀》,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版。
    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二集》,北京:三联书店,1990年版。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余英时《中国知识人之史的考察》,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余英时《史学、史家与时代》,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余英时《文化评论与中国情怀》,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许倬云《西周史》,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
    许倬云《中国古代社会史论》,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李泽厚《历史本体论·己卯五说》,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
    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版。
    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
    侯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韦政通《中国思想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葛兆光《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
    陈启云《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白寿彝《中国史学史》第一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吴怀祺、林晓平《中国史学思想通史·总论·先秦卷》,安徽:黄山书社,2005年版。
    周文玖《史学史导论》,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年版。
    姜义华、瞿林东、赵吉惠《史学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瞿林东《中国史学的理论遗产》,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钱茂伟、王东《史学与传统文化》,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版。
    韩震、孟鸣歧《历史哲学-关于历史性概念的哲学阐释》,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韩震《西方历史哲学导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严建强、王渊明《西方历史哲学》,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陈新《当代西方历史哲学读本》,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何兆武主编《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何兆武《历史理性批判论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吴怀祺《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朱本源《历史学理论与方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张牛《“五四”运动与中国近现代历史哲学》,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
    庞天佑《秦汉历史哲学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邓辉《王船山历史哲学研究》,湖南:岳麓书社,2004年版。
    罗光《中外历史哲学之比较研究》,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2年版。
    张广智、张广勇《史学:文化中的文化》,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葛荣晋《中国哲学范畴通论》,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晁福林《先秦社会思想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孙熙国《先秦哲学的意蕴》,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魏义霞《七子视界-先秦哲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韩德民《荀子与儒家的社会理想》,济南:齐鲁书社,2001年版。
    许兆昌《先秦史官的制度与文化》,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德]黑格尔著,王造时译,《历史哲学》,上海世纪出版社,2006年版。
    [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美]史华慈著、程钢译《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美]费正清著、张沛译《中国:传统与变革》,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
    [德]雅斯贝斯著、魏楚雄等译《历史的起源与目标》,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英]格鲁内尔著、隗仁莲译、安希梦校《历史哲学-批评的论文》,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冯克正《论殷周之际的历史哲学及其对中国古代历史学的影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报》,2001年第1期。
    蒋重跃《从变与常看先秦儒家历史理性的觉醒》,《史学史研究》,2007年第1期。
    蒋重跃《试论道法两家历史观的异同》,《文史哲》,2004年第4期。
    晁福林《从先秦历史观念的变化看中国古代人类精神的觉醒》,《河北学刊》,2006年第3期。
    王晖《春秋战国时期历史经验总结的思潮与史书》,《史学史研究》,1998年第4期。
    王东《历史意识在先秦时期的演进》,《河北学刊》,2002年第7期。
    韩高平《三代史官传统与古史传述方式》,《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4期。
    王晖《两周历史理性的崛起与周人思想维新运动》,《齐鲁学刊》,1999年第3期。
    申友良、陈红军《先秦时期的历史哲学思想探源》,《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李孝迁《先秦诸子变通史学思想评议》,《东方论坛》,2000年第3期。
    李泉《先秦诸子历史哲学的比较研究》,《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
    魏义霞《循环论与直线论:法先王与法后王—先秦历史哲学研究》,《江海学刊》。
    刘家和《论历史理性在古代中国的发生》,《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2期。
    吴怀祺《历史观、历史思维与安邦兴邦》,《史学史研究》,2007年第2期。
    林晓平《论先秦时期的历史盛衰总结》,《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胡逢祥《试论中西古代史学演变的不同途径与特点》,《学术月刊》,1997年第9期。
    刘晓东《轴心期与忧患之中国》,《北方论丛》,1998年第4期。
    王达三《中国传统学术视阈中的历史与历史哲学》,《衡阳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6 卷第5期。
    赵伯乐、李杰《原始历史观思维探析》,《云南社会科学》1996年,第4期。
    徐文涛《先秦儒家历史哲学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山东,2006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