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知人思想简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关注的是中国先秦儒家中的知人思想,其思路是从中国哲学自身的范式出发,探讨知人的出现,知人思想的逐渐丰富和深化,以及推动这些发展的动力。
     知人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发端甚早,在上古的尧舜禹时代就已经出现,《尚书·虞书·皋陶谟》对此有重要的记述。在皋陶和大禹的思想中,知人、安民是作为治国的两个核心理念被提出来,其中知人是安民的基础,安民是知人的目的。这两者虽还称不上是正规的“哲学”思想,但它显示了中国古代先贤很早就对人非常重视,表明重视人是中国哲学思想一以贯之的传统。知人思想自产生后,在政治上就越来越被重视,商人对知人思想的在于他们对具体的如何知人,知人善任的标准如何,有所思考。而到了周公时,则进一步将知人作为实现良好政治的基本条件,认为任用官员就是要看他们的德行。而且,在以周公为代表的周人思想中,德行的重要性是压倒才干的。这样一种倾向,把知人由朴素的政治思想,逐渐引入哲学思想。
     西周之后是春秋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把关注点放在了人上,他希望通过对人的重新定义使人人都能向善,从而使得社会和谐。于是,知人的哲学意义就被开启了。在孔子那里,仁是人的根本品质,也就是人做事所应当依循的根本之道。因此,孔子所谓的知人,最重要的是知每个人是仁的,也就是知人道,知人的普遍道德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孔子实际上是将知人思想予以了内在化的处理,而不仅仅就外在的知人善任而言。也正是因为孔子的这种知人要知人本身的根本是什么的思路,我们说,知人由朴素的思想阶段发展到了哲学阶段。这是孔子对知人思想发展的最大贡献所在。
     孔门后学对孔子的思想予以了继承和发展,尤其是人的本性到底是什么样的,如何才能了解人的本性,成为了当时儒家学者思考的重点。为了给儒家哲学建立普遍性的基础,《中庸》作者建立了知人必先知天的思维模式。《中庸》认为,只有通过知天和知人,君子才能认识到天道的普遍法则和人性的根本属性,而人依照自己的本性去做事,就是“诚”,通过诚的功夫,人就可以把人自身的本性发挥到极致。而人性的根源在于天道,所以当人把自己的本性发挥到极致后,也就实现了天道的意义。这样,《中庸》作者就使得儒家哲学不仅具有了普遍性,也为性善论建构起了合理的哲学结构。而孟子的性善论,就是运用这种知人必先知天的思维模式进行的人性论思考,他是以天为道德义理之天而对人性进行的先天化、内在化探讨;而且,孟子把知天、知人和道德实践的功夫相结合,从而显示了中国哲学“合知行”“一天人”的基本特色。
     经过孔子后学尤其是思孟学派的发展后,儒家的知人思想达到了一个理论十分丰富的阶段。但同时,儒家思想也受到了来自诸子百家的批评,而诸子百家也纷纷提出了他们的知人观。为了应对诸子百家的挑战,荀子从方法论入手,进一步发展了儒家的知人思想。荀子通过探讨诸子百家的理论弊端之缘由,提出了“虚一而静”的“解蔽”方法论。并且他运用这一方法,为知人和知天划清了界限,提出了“明于天人之分”思想,进而在这一新的思维模式下,创造了他的人性理论:“性恶论”。不过荀子的知人思想仍旧有其问题所在:比如人性既然是恶的,那么行善的根源到底在哪里等问题,这有待儒家后学的的解决。
     当然,在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中,知人思想中知人善任的部分也一直被继承、讨论、发展,如孔子对如何知人善任的思考,孟子对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是贤才的讨论,荀子把知人善任和儒家式的无为之治相联系的诠释,都为政治上的知人善任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方法。
     总之,先秦儒家知人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从皋陶大禹发端、孔子奠定范式到孟子、荀子分别从不同角度深入讨论的一段绵延两三千年的历程,知人作为中国哲学的中心,是我们现在学习中国哲学的人仍然要坚持的中心。
引文
2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四卷第275-276页。
    3李民、王健《尚书译注》第38页。
    4李存山《中国传统哲学纲要》前言第8页。
    6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第7、8页。
    7关于《诗经》中对春秋时期思想的反应,可参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中国哲学发生的时代》。
    8关于春秋时人对德目的讨论,可参看陈来《春秋时代的宗教、伦理与社会》第269页的德目表。
    9李存山《中国传统哲学纲要》前言第9页。
    10《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第13页。
    11据张岱年先生考证,“告子既及见墨子,而又与孟子辩论,可见他是长于孟子,略晚于墨子”,《张岱年全集(第四卷)·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第350页。
    12傅斯年《性命古训辩证》第50页。
    1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第37页。
    14李存山《中国传统哲学纲要》前言第9页。
    15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第5-7页。
    〔1〕《尚书译注》,李民、王健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
    〔2〕《春秋左传注》,杨伯峻编著,中华书局,1990年5月。
    〔3〕《国语集解》,徐元诰撰,中华书局,2002年6月。
    〔4〕《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12月。
    〔5〕《礼记训纂》,(清)朱彬撰,中华书局,1996年9月。
    〔6〕《大戴礼记解诂》,(清)王聘珍,中华书局,1983年3月。
    〔7〕《孟子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1月。
    〔8〕《荀子集解》,(清)王先谦撰,中华书局,1988年9月。
    〔9〕《周易译注》,黄寿祺、张善文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
    〔10〕《墨子闲诂》,(清)孙诒让撰,中华书局,2001年4月。
    〔11〕《老子》,李存山译注,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1月。
    〔12〕《庄子今注今译》,陈鼓应注译,中华书局,1983年4月。
    〔13〕《商君书锥指》,蒋礼鸿撰,中华书局,1986年4月。
    〔14〕《韩非子集释》,陈奇猷校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7月。
    〔15〕《公孙龙子悬解》,王琯撰,中华书局,1992年9月。
    〔16〕《史记》,(汉)司马迁撰,中华书局,2005年3月。
    〔17〕《论衡注释》,(汉)王充撰,中华书局,1979年5月。
    〔18〕《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清)纪昀主编,海南出版社,1999年5月。
    〔1〕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7月。
    〔2〕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
    〔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
    〔4〕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1月。
    〔5〕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
    〔6〕张岱年.中国哲学史史料学〔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
    〔7〕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
    〔8〕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M〕.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4月。
    〔9〕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M〕.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12月。
    〔10〕李存山.中国传统哲学纲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12月
    〔11〕李存山.气论与仁学〔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年5月。
    〔12〕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
    〔13〕余敦康.中国宗教与中国文化(第二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3月。
    〔14〕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4月。
    〔15〕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
    〔16〕傅斯年.性命古训辩证〔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
    〔17〕郑开.德礼之间〔M〕.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1月。
    〔1〕《“知人则哲”:中国哲学的特色》李存山,《哲学动态》2004年05期
    〔2〕《中国哲学中的知识论(上下)》成中英,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1、02期
    〔3〕《孔子的"知人观"及其对后世文论的影响》王元中,《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4〕《民本思想之源——<皋陶谟>》焦俊霞,《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5〕《论“解蔽”意义上的“明于天人之分”》董祥勇,《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