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铣赋话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赋话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赋学研究有着相当高的学术价值。清代浦铣是第一个以赋话命名赋学著作之人,并著有两本赋话传世:《历代赋话》和《复小斋赋话》。这在赋学史上是少见的,浦铣赋话的文献价值和理论价值均不可小觑。
     浦铣赋话中包含的赋史、赋论资料极其丰富,具有相当高的史料价值。浦铣赋话在赋家生平资料及赋作、历代试赋概况以及赋坛掌故等方面留下了宝贵的资料。此外,浦铣述而兼作,其赋话亦具有相当高的理论价值。浦铣认可赋作讽谏颂扬、述志抒情、社交娱乐、记事传世之功用,支持“诗源说”,对赋体流变亦有己见,提倡赋体创作中师古而不泥古、文以有情为贵,同时也积极探究律赋创作之技巧。其中尤值得关注的是,浦铣对律赋赋题、谋篇立意、字法、句法、用韵以及修辞方法等方面的创作技巧均有心得,同时浦铣还结合具体赋家赋篇进行评析。可以说,浦铣赋话既有宏观的赋学理论,又有具体赋作批评,编排合理,体系完备。本文阐述浦铣赋话史料价值与理论价值,并择取杜甫、元白、黄滔、王棨、苏轼与王祎等赋家对浦铣赋家赋作批评进行论考,以期较为系统地阐述浦铣的赋学思想。
     浦铣赋话在中国赋学史上不仅有开创之功,对律赋发展、对清代律赋学批评体系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总之,浦铣赋话是较为系统的赋学理论著作,它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中国赋学发展史上。
Fu not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 which is also of great academic value on the study of Fu. Pu Xian from Qing Dynasty was the first one who named his works with Fu note. His two books -- Fu note from past dynasties and Fu note of Fu Xiao Zhai, are of great value not only as historical data, but also for academic study.
     There is large amount of information about the history of Fu and the theory of Fu in Pu Xian's Fu note, which is of great value as historical data. His Fu note provides valuable historical data on personal information of other scholars of Fu, their works of Fu, the system of test and Fu from past dynasties, and anecdotes of Fu. Except for its value as historical data, Pu Xian's Fu note is also of great value as theory of Fu. In his Fu note, Pu Xian talked about the function of works of Fu, sorted out the origin of genre of Fu, tasted styles of works of Fu, and examined techniques on writing Fu, that fully reflected his ideology of Fu. This thesis will have a discussion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the function of works of Fu, the origin of genre of Fu, and theory of writing Fu. And we could generalize Pu Xian's point of view on the function of works of Fu, analyse his view on the origin of genre of Fu, examine his proposition on writing Fu and his specific requirements on styles of works of Fu and techniques on writing Fu. We should pay special attention on his idea about how to write works of Fu from aspects like conception, morphology, syntax, rhythm, and rhetoric. Pu Xian's ideology of Fu contains both theory of Fu in the macroscopic point of view and criticism on concrete works of Fu, that makes it a well-organized theory system. This thesis expounds the value of Pu Xian's Fu note as historical data and theory of Fu, and selects several scholars of Fu like Du Fu, Yuan Bai, Huang Tao, Wang Qi, Su Shi and Wang Yi to expound and verify on the basis of Pu Xian's criticism on concrete works of Fu, which tries to make complement on his ideology of Fu.
     Pu Xian's Fu note not only collected widely from others' view point, which was considered as a great beginning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Fu, but also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on the development of Fu and the critical system of Fu in Qing Dynasty. To sum up, Pu Xian' Fu note fully reflected his ideology of Fu. His works are of great value as historical data and theory of Fu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Fu, and his ideology of Fu is of great valu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Fu as well.
引文
①何新文、龚元秀《论赋话的渊源及演进》,《湖北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第91页。
    ②王铚《四六话序》,引自《笔记小说大观》(十三卷),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第935页。
    ①转引自:程章灿《中国古代文学文献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凤凰出版社,2006年,第482页。(清江峰等修、顾福仁等纂.《嘉善县志》,清光绪二十年(1894)刻本,现藏于武汉大学图书馆特藏部)
    ②浦铣《复小斋赋话》,引自何新文、路成文《历代赋话校证》附《复小斋赋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以下引用《复小斋赋话》,皆用此版本,不再另作脚注。
    ③引自何新文、路成文《历代赋话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以下引用此书,皆随后标明页码,不再另作脚注。
    ④转引詹杭伦《清代律赋新论》,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年,第262页。
    ①许结《中国赋学历史与批评》,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01页。
    ②叶幼明《辞赋通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228页。
    ③载《第二届汉代文学与思想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1999年。
    ④载《中国古代文学文献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南京,2004年。
    ①詹杭伦《清代律赋新论》,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年,第271-275页。
    ②马积高《历代辞赋研究史料概述》,中华书局,2001年,第244页。
    ③孙福轩《清代赋学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55页。
    ①郭绍虞《宋诗话辑佚》,中华书局,1980年,第2页。
    ①何新文《浦铣及其赋话考述》,《文献》,1997年第3期,第54页。
    ①张虹灵《浦铣<历代赋话>研究》,湖北大学,2006年,第1页。
    ②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第215页。
    ①贾谊《吊屈原赋》,选自陈元龙《历代赋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461页。
    ①何新文《浦铣及其赋话考述》,《文献》,1997年第3期,第55页。
    ②班固《汉书·艺文志》,中华书局,1975年,第1755页。
    ③张希清《科举制度的定义与起源申论》,《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第99页。
    ④转引自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65年,第三编第一册,第13页。
    ①刘昫《旧唐书·玄宗本纪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229页。
    ②宋祁、欧阳修《新唐书·选举志上》,中华书局,1975年,第1166页。
    ③宋祁、欧阳修《新唐书·选举志上》,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168页。
    ④刘昫《旧唐书·穆宗纪》,中华书局,1975年,第488页。
    ⑤脱脱、阿鲁图《宋史·选举志一》,中华书局,1977年,第3606页。
    ①脱脱、阿鲁图《宋史·选举志二》,中华书局,1977年,第3633页。
    ②脱脱《辽史·兴宗本纪》,中华书局,1974年,第217页。
    ③脱脱《辽史·道宗本纪》,中华书局,1974年,第253、258、275页。
    ④脱脱《金史·选举志一》,中华书局,1975年,第1130页。
    ⑤脱脱《金史·选举志一》,中华书局,1975年,第1134页。
    ①脱脱《金史·选举志一》,中华书局,1975年,第1131页。
    ②脱脱《金史·选举志一》,中华书局,1975年,第1131、1132页。
    ③宋濂、王濂《元史·选举志·科目》,中华书局,1976年,第2017、2018、2019页。
    ④曹明纲《赋学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62页。
    ①何新文《浦铣及其赋话考述》,《文献》,1997年第3期,第54页。
    ①萧统《文选》,上海书店,1988年,第720页。(据世界书局影印清胡克家刻本影印本)
    ②萧统《文选》,上海书店,1988年,第1页。(据世界书局影印清胡克家刻本影印本)
    ①班固《汉书·艺文志》,中华书局,1975年,第1756页。
    ②司马迁《史记》,崇文书局,2010年,第357页。
    ③阮元《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附校勘记),中华书局,1979年,第2页。(影印本)
    ④詹锳《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56页。
    ⑤马积高《赋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53页。
    ①陈元龙《历代赋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565页。
    ②陈元龙《历代赋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578页。
    ③陈元龙《历代赋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617页。
    ④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8年,第178页。
    ⑤刘熙载《艺概﹒赋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86页。
    ①郭绍虞.王文生《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08页。
    ②《汉书·贾邹枚路列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366、2367页。
    ③詹锳《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270页。
    ①陈元龙《历代赋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576页。
    ②萧统《文选》,上海书店,1988年,第2页。(据世界书局影印清胡克家刻本影印本)
    ③萧统《文选》,上海书店,1988年,第720页。(据世界书局影印清胡克家刻本影印本)
    ④李百药《王师渡汉水经襄阳》,引自曹寅、彭定求《全唐诗》(第二册),中华书局,1979年,第534页。
    ①郑樵《通志·校雠略》,中华书局,1987年,第831页。
    ①马积高《赋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8页。
    ②马积高《赋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8页。
    ③曹明纲《赋学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55页。
    ①陈元龙《历代赋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416页。
    ②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价》(第五十八章),中华书局,1984年,第289页。
    ③马积高《赋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382页。
    ①转引詹杭伦《清代律赋新论》,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年,第262页。
    ①郭绍虞.王文生《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67页。
    ②詹锳《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098页。
    ①转引詹杭伦《清代律赋新论》,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年,第205页。(李元度《赋学正鹄》,李氏爽溪家塾刻本,同治十年(1871)刊)
    ①萧统《文选》,上海书店,1988年,第225页。(据世界书局影印清胡克家刻本影印本)
    ①杜甫《奉赠韦丞丈二十二韵》,引自仇兆鳌《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第74页。
    ②许结《中国赋学历史与批评》,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版,第35页。
    ③刘熙载《艺概·赋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95页。
    ①陈元龙《历代赋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处,第526页。
    ②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引自仇兆鳌《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第810页。
    ③陈元龙《历代赋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212页。
    ④仇兆鳌《杜诗详注》,中华书局,2004年,第2157页。
    ①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95页。
    ②赵俊波《中晚唐赋分体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352页。
    ③周结良主编《全唐文新编》,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卷656,第7423页。
    ④李调元《赋话》,李氏万卷楼刻嘉庆十四年李鼎元重校印函海本,收录《续修四库全书》集部诗文评类,第655页。
    ⑤李调元《赋话》,李氏万卷楼刻嘉庆十四年李鼎元重校印函海本,收录《续修四库全书》集部诗文评类,第655页。
    ①元稹《郊天日五色祥云赋》,引自陈元龙《历代赋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27页。
    ②白居易《鸡距笔赋》,引自陈元龙《历代赋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262页。
    ③马积高《赋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369页。
    ④《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466册史部,载记类《十国春秋》,卷九十五,第215页。
    ①黄滔《明皇回驾经马嵬赋》,选自陈元龙《历代赋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618页。
    ②王棨《江南春赋》,选自陈元龙《历代赋汇》,上?偶霭嫔纾?987年,第44页。
    ③黄滔《送君南浦赋》,选自陈元龙《历代赋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601页。
    ④王棨《离人怨长夜赋》,选自陈元龙《历代赋汇》,上?偶霭嫔纾?987年,第593页。
    ⑤李调元《赋话》,李氏万卷楼刻嘉庆十四年李鼎元重校印函海本,收录《续修四库全书》集部诗文评类,第661页。
    ⑥李调元《赋话》,李氏万卷楼刻嘉庆十四年李鼎元重校印函海本,收录《续修四库全书》集部诗文评类,第652页。
    ①龚克昌《评苏轼赋》,《文史哲》,2008年第2期(总第305期),第128页。
    ①陈元龙《历代赋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30页。
    ②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中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73页。
    ③东坡《文说》,引自顾之川校点《苏轼文集》,岳鹿书社,2000年,第207页。
    ①黄宗羲《明文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233-234页。
    ①叶幼明《辞赋通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214页。
    ②马积高《历代辞赋研究史料概述》,中华书局,2001年4月第1版,第241页。
    ①孙福轩《清代赋学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55页。
    [1]浦铣《历代赋话》[M].湖北:湖北省图书馆藏清乾隆五十三年复小斋刻本
    [2]浦铣《复小斋赋话》[M].湖北:湖北省图书馆藏清乾隆五十三年复小斋刻本,
    [3]李调元《赋话》[M].绵州:李氏万卷楼刻嘉庆十四年李鼎元重校印函海本,收录《续修四库全书》集部诗文评类
    [4]铃木虎雄《赋史大要》[M].台北:正中书局,1936
    [5]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1
    [6]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5.12
    [7]陈去病《辞赋学纲要》[M].台北:文海出版社,1971
    [8]脱脱《辽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10
    [9]宋祁、欧阳修《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2
    [10]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4
    [11]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5
    [12]脱脱《金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7
    [13]宋濂、王濂《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4
    [14]脱脱、阿鲁图《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11
    [15]刘熙载《艺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12
    [16]曹寅、彭定求《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79.8
    [17]仇兆鳌《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10
    [18]阮元《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附校勘记)[M].北京:中华书局,1979.11
    [19]郭绍虞《宋诗话辑佚》[M].北京:中华书局.1980.2
    [20]何沛雄編著《赋话六种》增訂本[M].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82.12
    [21]《笔记小说大观》(十三卷)[M].江苏: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
    [22]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8
    [23]刘祯祥、李方晨《历代辞赋选》[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24]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价》(第五十八章)[M].北京:中华书局,1984.5
    [25]黄瑞云《历代抒情小赋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6]高光复《赋史述略》[M].吉林:东北师大出版社,1987
    [27]郑樵《通志·校雠略》[M].北京:中华书局,1987.1
    [28]《四库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6
    [29]陈元龙《历代赋汇》[M].江苏:江苏古籍出片社,1987.12
    [30]萧统《文选》[M].上海:上海书店,1988.12
    [31]詹锳《文心雕龙义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8
    [32]高光复《历代赋论选》[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
    [33]毕万忱《中国历代赋选》[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34]徐志啸《历代赋论辑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2
    [35]叶幼明《辞赋通论》[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5
    [36]程章灿《魏晋南北朝赋史》[M].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37]何新文《中国赋论史稿》[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3.
    [38]黄宗羲《明文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8
    [39]毕庶春《辞赋新探》[M].沈阳:東北大學出版社,1995.12
    [40]霍松年、徐宗文《辞赋大辞典》[M].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5
    [41]郭维森、许结《中国辞赋发展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8
    [42]吴文治《宋诗话全编》[M].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43]魏耕原《历代小赋观止》[M].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2
    [44]马积高《赋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9
    [45]曹明纲《赋学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11
    [46]陈庆元《赋:時代投影与体制演变》[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
    [47]何新文《辞赋散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1
    [48]马积高《历代辞赋研究史料概述》[M].北京:中华书局,2001.4
    [49]周结良主编《全唐文新编》[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12
    [50]郭绍虞、王文生《历代文论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01
    [51]许结《中国赋学历史与批评》[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7
    [52]詹杭伦《清代赋论研究》[M].台湾:台湾学生出版社,2002
    [53]龚克昌《中国辞赋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11
    [54]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中卷)[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9
    [55]赵俊波《中晚唐赋分体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0
    [56]詹杭伦《唐宋赋学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10
    [57]詹杭伦《唐宋赋学新探》[M].台北:万卷楼出版公司,2005.2
    [58]程章灿《赋学论丛》[M].北京:中华书局,2005.9
    [59]程章灿《中国古代文学文献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1
    [60]熊良智《辞赋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1
    [61]何新文、路成文校证《历代赋话校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3
    [62]何新文、路成文校证《复小斋赋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3
    [63]郭建勋《辞赋文体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7.4
    [64]踪凡《汉赋研究史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5
    [65]詹杭伦《清代律赋新论》[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1
    [66]孙福轩《清代赋学研究》[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5
    [67]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11
    [68]潘务正记录《赋学讲演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4
    [69]詹杭伦《历代律赋校注》[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8
    [70]司马迁《史记》[M].武汉:崇文书局,2010.4
    [71]王芑孙《读赋卮言》[M].湖北:湖北省图书馆藏《渊雅堂外集》本
    [72]林联桂《见星庐赋话》[M].北京:北京图书馆藏收入吴宣崇辑《高凉耆旧集》
    [73]汪廷珍《作赋例言》[M].上海:上海图书馆藏收入清黄秩辑《逊敏堂丛书》
    [74]余丙照《赋学指南》[M].南京:南京图书馆藏道光二十三年醉经堂增注本
    [75]江含春《楞园赋话》[M].上海:上海图书馆藏收入《楞园仙书》
    [76]孙梅《四六丛话·赋》[M].江西:江西省图书馆嘉庆三年吴兴旧言堂刻本
    [1]康学伟《简论中国赋体文学的发展》[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3期
    [2]何新文《浦铣与他的两种赋话》[J].《文学与语言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版社,1991.
    [3]何新文《读〈赋话六种〉札记》[J].《学术研究》,1991年第2期
    [4]何新文《赋话初探》[J].《湖北大学学报》,1991年第2期
    [5]许结《赋学批评及方法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
    [6]曹明纲《唐代律赋的形成、发展和程式特点》[J].《学术研究》,1994年第4期
    [7]张三夕《赋学研究的新收获——何新文<中国赋论史稿>评介》[J].《湖北大学学报》,1994年第6期
    [8]许结《中国辞赋流变全程考察》[J].《学术月刊》,1994年第6期
    [9]何新文《论晚唐律赋的艺术变化》[J].《湖北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
    [10]许结《论宋赋的历史承变与文化品格》[J].《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第3期
    [11]许结《论清代的赋学批评》[J] .《文学评论》,1996年第4期
    [12]何新文《浦铣及其赋话考述》[J].《文献》,1997年第3期
    [13]王以宪《唐宋赋学批评述要》[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14]许结《二十世纪赋学研究的回顾与瞻望》[J].《文学评论》,1998年第6期
    [15]尹占华《唐宋赋的诗化与散文化》[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16]曾枣庄《论宋赋诸体》[J].《阴山学刊》,1999年第1期
    [17]姜逸波《论先秦两汉间赋体的演变》[J].《中国韵文学刊》,1999年第2期
    [18]霍旭东《两宋赋述略》[J].《社会纵横》,1999年第5期
    [19]詹杭伦《浦铣<历代赋话>收采汉赋资料介绍及其赋论辨析》[J].《第二届汉代文学与思想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1999年
    [20]胡大雷《论赋的叙事功能与中古赋家对事件的参与》[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21]阮忠《20世纪汉赋研究述评》[J].《学术研究》,2000年第4期
    [22]康锦屏《赋体文学及其语言审美特征》[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23]龚克昌《中国古代赋体研究总论》[J].《东方论坛》,2001年第3期
    [24]李永昶《试论古赋俳赋和文赋的审美特征》[J].《济宁师专学报》,2001年第5期
    [25]何新文《21世纪的赋学研究需要重视的几个问题》[J].《湖北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26]许结《历代赋集与赋学批评》[J].《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27]詹杭伦《清代赋学的几个理论问题》[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28]王齐洲《赋体起源和宋玉的文体创造──兼论汉代赋论家的赋体探源》[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29]朱迪光《“赋”的含义及其对传奇、话本的影响》[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30]汪小洋、孔庆茂《论律赋的文学性》[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31]曾枣庄《论宋代律赋》[J].《文学遗产》,2003年第5期
    [32]吴在庆《科举试赋及其对唐赋创作影响的几个问题》[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33]詹杭伦《浦铣生平著述及其赋论新考》[J].《南京大学国家古籍整理研讨会论文》,2004年8月
    [34]詹杭伦《李调元〈雨村赋话〉对汤稼轩〈律赋衡裁〉的沿袭与创新》[J].《四川师大国际赋学研讨会论文》,2004年10月
    [35]孙福轩《唐宋赋学论议》[J].《济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36]张希清《科举制度的定义与起源申论》[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37]孙福轩《清代赋学繁兴原因论》[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38]王焕然《丽则——历代赋论的基本标准》[J].《学术论坛》,2007年第8期
    [39]孙福轩《清代赋学述评》[J].《鲁东大学学报》,2007年11月
    [40]何新文、龚元秀《论赋话的渊源及演进》[J].《湖北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41]龚克昌《评苏轼赋》[J]《文史哲》.2008年第2期(总第305期)
    [42]周兴泰《论唐律赋的叙事特征》[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1]范增《魏晋南北朝赋学之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2]杨赛《祝尧<古赋辩体>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3]孙福轩《清代赋论流变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张虹灵《浦铣<历代赋话>研究》[D].湖北大学,2006年
    [1]马世年、伏俊琏《辞赋学研究的深入与拓展》[N].《光明日报》,2007年
    [2]曹明纲《一部最早的赋话专著》[N].《科学时报》,2007.1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