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明州本文选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南宋初期明州州学刊刻的六家本《文选》为研究对象。明州本《文选》在其初刻之后,终宋一朝,至少经历了五次修补。此书为现存最早的完整的六家注本。在《文选》版本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论文正文部分共分五章。
     第一章探讨《文选》版本的研究现状,包括两个问题:一是有关《文选》版本的相继发现与出版,二是明州本《文选》研究的现状及不足,意欲将明州本《文选》置于整个《文选》版本的背景中进行研究,并将其凸显。
     第二章描述明州本的成书,共分两节:第一节是明州本《文选》的递藏情况。此部分主要结合目录学著作与历史文献记载,对明州本的刊刻与递藏情况进行考证,尽量理清明州本《文选》的初刻、递修与递藏情况。第二节是明州本《文选》刊刻情况,从刻工与避讳两个方面进行考证。
     第三章探讨明州本的来源,共分三节,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考察明州本是否直接来自单注本,通过明州本与国子监李善注等进行比较说明此问题,二是考察明州本是否来自合注本,是哪种合注本,通过与秀州本、广都本进行比较来说明。通过比较,理清明州本的版本来源。
     第四章是明州本的特征。通过与他本的比较,从而弄清明州本本身的特征。第一是五臣减注情况的排比,第二是李善注的改编情况:一是增注的情况,二是其它卷的减注现象。另外是一些校语的变化以及异文等的变化。
     第五章是明州本的影响。此章主要考察明州本的“去脉”问题。以明州本与赣州本、尤刻本、陈八郎本等进行比较,理清其对后世刻本的影响。明州本对赣州本的影响。明州本之后就开始了《文选》注本上的六臣注时代,六臣注本的第一刻是赣州本。这是合注本较为严重的变化,可以说二家注都失去了原貌。李善注进一步加强,五臣注进一步减弱。赣州本虽然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也体现出了明显的承明州本而来的特征。第二节是明州本与尤刻本之间的关系。赣州本承明州本而来,尤刻本与赣州本关系密切。
     最后是结语,指出明州本在选学史的地位和在版本学上的价值定位。
The article topic is the research for "the selected anthology"(six-persons comment version) which was printed by Ming Zhou institute at the early Southern Song Dynasty.During Southern Song Dynasty,it was updated at least five times.It is the earliest and the most intact version of "the selected anthology"(six-persons comment version) and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selected anthology" editions.
     The article included five chapters.
     ChapterⅠ:The current research of "the selected anthology" editions.Because more "the selected anthology" editions were published and less research for the Ming Zhou version of "the selected anthology",this article focuses on it.
     ChapterⅡ:Describes the history of the Ming Zhou version of "the selected anthology".SectionⅠ:Preserve in turn situation.Combine the related catalog works and the history literature;attest the published situation and preserve in tum of the Ming Zhou version of "the selected anthology",coordinate the first version and updated in turn and preserve in turn situation for the Ming Zhou version of "the selected anthology";SectionⅡPublished and engraved situation.Research from engrave skill and taboo.
     ChapterⅢ:The resource of the Ming Zhou version of "the selected anthology".Divided to three sections and two contents:ContentⅡ:It is come from "one person comments version" or not?By comparison with Ming zhou version and Li Shan version,to point out this question;ContentⅡ:It is come from "more person comments version" or not?By comparison with Ming Zhou version and Xiu Zhou version and Guang Du version,to confirm the source of the Ming Zhou version of"the selected anthology"
     ChapterⅣCharacteristic of the Ming zhou version of "the selected anthology".By comparison with other versions,clarify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is Ming zhou version of "the selected anthology".SectionⅠ:Compare with the five-liegeman comment version reduced in turn.SectionⅡ:Compare with Li-Shan Comment version changes situation.Li -Shan version's additional comments;Other versions reduction comments;Others:Proof words and aberrant words etc.changes.
     ChapterⅤThe impact of the Ming zhou version of "the selected anthology".By comparison with Gan Zhou version,You-Ke version and Chen-balang version,to clear up the impact of the Ming-Zhou to late generation.
     Ⅰ) To Gan Zhou version,after the Ming zhou version,is the age for the six-liegeman Comment version,its first published version is Gan-Zhou version.This is the big change for the combine comments versions,these two versions become the new look.Li-Shan version strengthen, the five-liegeman comment version weaken.Gan-Zhou version has more changes,however,still come from the Ming zhou version
     Ⅱ) To You-Ka version,Gan-Zhou version come from the Ming zhou version,You-Ka version have more relationship with Gan-Zhou version.
     The final conclusion,point out the Ming-Zhou version position in "the selected anthology" and publish history.
引文
[1]《昭明文选斠读》,游志诚,徐正英撰,台湾骆驼出版社1995年7月版。
    [1]傅刚《文选版本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78页。
    [2]范志新《文选版本论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0-23页。
    [3]斯波六郎《对文选各种版本的研究》,见郑州大学古籍所编《中外学者文选学论文集》,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850页。
    [1]斯波六郎《对文选各种版本的研究》,见郑州大学古籍所编《中外学者文选学论文集》,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888--889页。
    [1]斯波六郎《对文选各种版本的研究》,见郑州大学古籍所编《中外学者文选学论文集》,中华书局1988年,第850页。
    [1]傅刚《文选版本研究》,曹道衡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中外学者文选学论文集》,郑州大学古籍所编,中华书局,第455页。
    [2]《中外学者文选学论文集》,郑州大学古籍所编,中华书局,第580页。
    [3]《中外学者文选学论文集》,郑州大学古籍所编,中华书局,第59页。
    [1]《昭明文选与中国传统文化》,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版,第93-113页。
    [2]《中外学者文选学论文集》,郑州大学古籍所编,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978页。
    [3]《中外学者文选学论文集》,郑州大学古籍所编,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000页。
    [1]《中外学者文选学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112页。
    [2]《中外学者文选学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64页。
    [1]傅刚《文选版本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78页。
    [2]范志新《文选版本论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0页。
    [1]《中外学者文选学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885-895页。
    [1]范志新《文选版本论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0-23页。《明州本初刊时代考》,第191页《文选版刻年表》。
    [2]《宋刊明州本六臣注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3月。
    [3]《宋刊明州本六臣注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3月。
    [1]范志新《文选版本论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3页。
    [1]《宋史》卷一○八《志》第六十一《礼志十一·吉礼十一·庙讳条》,中华书局1997年标点本,第2609页。
    [2]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第五册,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469页。
    [3]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第五册,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470页。
    [4]李盛铎撰,张玉范整理《木樨轩藏书题记及书录》,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345页。
    [1]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第五册1471页。
    [2]此处字迹模糊难以辨认是“金”还是“全”。
    [3]此处字迹模糊难以辨认。
    [1]斯波六郎《对文选各种版本的研究》,见郧州大学古籍所编《中外学者文选学论文集》,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898页。
    [1]王立群,《现代文选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2]《宋史·西蜀孟氏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标点本。
    [1]斯波六郎《对文选各种版本的研究》,见郑州大学古籍所编《中外学者文选学论文集》,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898--907页。
    文选 李善注(残)北宋天圣明道本 北京图书馆藏
    文选 李善注(残)北宋天圣明道本 台湾故宫博物院藏
    文选 李善注 南宋淳熙八年(1181)尤袤刻本 中华书局1974年影印本
    文选 五臣注(残) 宋杭州猫儿桥河东岸开笺纸马铺锺家刻本 北京国家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图书馆
    文选 五臣注 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建阳崇化书坊陈八郎刻本 台湾中央图书馆1981年影印线装本
    文选 五臣 李善注 朝鲜刻本 韩国奎章阁藏
    文选 五臣 李善注 南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刻本 人民文学出版社
    文选 五臣 李善注 庆长十二年活字印本 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藏
    文选 五臣 李善注 明袁褧覆北宋广都裴氏刻本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本
    文选 李善 五臣注(残) 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赣州州学刻宋元递修本 北京图书馆藏
    文选 李善 五臣注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文选 李善 五臣注 南宋建州刻本(四部丛刊影印本 中华书局1987年影印本)
    文选 李善注 清嘉庆十年(1805)胡克家刻本 中华书局1977年影印本
    唐钞文选集注彚存 周勋初辑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本续修四库全书本
    敦煌吐鲁番本文 选饶宗颐编 中华书局2000版
    中国版刻图录 北京图书馆 文物出版社1961年版
    古书版本学概论 李致忠 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
    明代版刻综录 杜信孚 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版
    古书版本常谈 毛春翔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古籍版本鉴定丛谈 魏隐儒等 印刷工业出版社1984年版
    古书版本学概论 李致忠 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
    文选导读 屈守元 巴蜀书社1993年版
    古籍宋元刻工姓名索引 王肇文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五代两宋监本考 王国维撰 《王国维遗书》本 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版
    双鉴楼善本书目 傅增湘撰 1929年江安傅增湘增湘减园刻朱印本
    藏园订补郘亭知见传本书目 莫友芝撰 傅增汀订补 中华书局1993年版
    藏园群书题记 傅增湘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藏园群书经眼录 傅增湘撰 中华书局1983年版
    略谈李善注的尤刻本 程毅中等《文物》1976年11期
    嘉业堂书影 刘承干辑 1929年吴兴刘氏影印本
    故宫善本书影 傅增湘编 1928年北平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影印本
    宋元书式 佚名编 1930年影印本
    古籍版本题记索引 罗伟国、胡平编 上海书店1991年版
    宋元本书目行格表 清江标撰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刊本
    贩书经眼录 严宝善编录 浙江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中国雕板源流考 孙毓修 上海商业印书馆1924年铅印本
    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及其影响 孙秀民撰 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
    中国古籍版本学 曹之撰 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中国目录学 姚名达撰 上海书店1984年版
    版本学研究论文集 阳海清主编 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宋版书叙录 李致忠撰 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
    文选书录述要 蒋镜寰 可园丛书本
    文选学论集 赵福海等 时代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昭明文选研究论文集 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版
    文选学 骆鸿凯 中华书局1989年版
    文选学新论 中国文选学研究会 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中外学者文选学论集 俞绍初等 中华书局1998年版
    文选版本研究 傅刚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版
    现代文选学史 王立群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版
    文选版本论稿 范志新 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