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精怪小说是唐代小说的一个类别。本文以唐五代精怪小说为研究对象,对这类小说的命意与叙事的基本状态进行描述与分析,论述唐五代精怪小说的思想艺术成就及其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
     论文绪论部分,对精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界定,指出精怪是人的观念之物,它的产生、嬗变与人类的生存状态、思想意识和思维方式密切相关。六朝精怪小说基本形态为“粗陈梗概”式的“丛残小语”,内容上多表现精怪为实有之意,基本上是一种历史性的叙事。唐五代传奇体精怪小说则是唐人有意为之的文学创作,通过文学性叙事,借助想象的奇异和文采的优美,表现他们对社会人生的思索、理解、想象与向往,展现他们的审美意趣与才华。
     论文的正文由上编和下编两部分构成。
     上编主要研究唐五代精怪小说的命意。
     唐代是小说文体独立的时代,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唐五代精怪小说也表现出相应的进步。从命意角度看,唐五代精怪小说存在着两种情况。种是对唐前精怪小说命意的延续,这一类小说的外在形态大都保持了六朝志怪小说“丛残小语”、“粗陈梗概”的特点;一种是以传奇体写成的精怪小说,这类小说的形态与古体精怪小说不同,它通过文学性叙事通过审美想象,构筑了自足的审美世界,其命意虽也有保持精怪小说传统命意的个别情况,但更多的则在于命意的推陈出新,表现了唐人独有的心曲和审美意趣。这一编的重点,是从对爱情婚姻、对功名利禄、对生命、对宗教以及对人情世态的态度等方面,考察和论述唐五代精怪小说命意上的新变。
     下编主要研究唐五代精怪小说的叙事问题。
     唐五代精怪小说作为古代文言小说的一个类别,历史性叙事与文学性叙事同时作用于它的成长过程。唐五代精怪小说在叙事方面的成就与贡献就在于它突破六朝志怪小说历史性叙事的藩篱,创撰出文言小说的文学性叙事文本。本编以西方叙事学理论对唐五代精怪小说的叙事问题进行研究,从叙事主体、叙事视角、叙事意象、叙事模式、叙事修辞等方面对唐五代精怪小说叙事的形态、特点、创新等等进行探索与描述,以期重点把握唐五代精怪小说的艺术成就及其对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贡献。
Monsters in the novel are a novel type of the Tang Dynasty.In this paper, Tang trickster novel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Naming of such fiction and narrative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basic state discussed Tang trickster novel ideas artistic achievements and its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fiction.
     Thesis introduction, the concept of the trickster to define connotation and denotation, that trickster is the concept of human things, it's produced, the survival of the state of human evolution, ideology and ways of thinking are closely related. Six Monsters in the basic form of fiction as a "rough sketch Chan" style "cluster remnant small words," more than content with the performance of Spirits is a real meaning, is essentially a historical narrative. Tang is a Chinese legendary trickster novels deliberately literary creation, through the literary narrative, with the help of singular imagination and literary grace of the beautiful, the performance of their social life, thinking, understanding, imagination and desire to show their aesthetic taste and talent.
     The body of the paper compiled by the last series and the next two parts.
     Allocated to the major novels of the Tang and Five Monsters in the life of meaning.
     Tang is a novel style era of independence, in such a context, the Tang Dynasty Spirits novel will also show progress. Life mean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ang Dynasty there are two situations Monsters Fiction. One is the life of Tang ago trickster novel extension of meaning, this type of novel forms mostly kept outside the Six Ghost Stories, "Cong residual small language", "Chen rough sketch" character; a body is written in legend Spirits and novels, such novel forms and archaic trickster novel different, it is through literary narration, by the aesthetic imagination, and build self-sufficiency of the aesthetic world of its life meaning while also maintaining trickster novels traditional life means the individual, but more than that Italian life is on the innovati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hinese Inner Voices and unique aesthetics. The focus of this series is on love and marriage, Cyril, on fame, life, religion and the state's attitude towards human world, the study and discusses life in·Tang trickster novel views on the new changes.
     Tang made under the main research question the novels Spirits.
     Tang trickster novels as a category of Chinese classic novels, historical narrative and literary narrative act on it while growing up. Tang trickster narrative fiction in terms of achievements and contribution to the breakthrough lies in its historical narrative Six Ghost Stories barriers, create a classical Chinese novel of literary essays narrative text. This compilation of Western narrative theory Spirits Tang study the issue of
引文
(1)刘仲宇:《中国精怪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页。
    (2)叶庆炳:《谈小说妖》,台北:洪范书局,1980年,第3页。
    (3)中野美代子:《中国的妖怪》,何彬译,黄河文艺出版社,1989年,第13页。
    (4)陈昌远: 《试炼与度劫—明清精怪变化传说的“炼度”叙述模式研究》,《通俗文学与雅正文学》台湾1992年12月第4期P316页。
    (5)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2年11月第4期
    (6)王丹: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P82页。
    (7)王丹: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5月第3期,P156页。
    (8)(9)(10)韦凤娟:《精怪“人形化”的文化解读》,《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11)鲁迅:《鲁迅全集》第九卷《中国小说史略》,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第45页。
    (12)张燕瑾主编:《中国古代小说专题》,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2页。
    (13)[宋]李昉:《太平广记》四百四十二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14)[宋]李昉:《太平广记》四百七十四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15)[宋]李昉:《太平广记》四百四十四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16)[宋]李昉:《太平广记》四百七十五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17)[宋]李昉:《太平广记》四百五十二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18)[宋]李昉:《太平广记》四百九十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19)[宋]李昉:《太平广记》四百九十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20)[宋]李昉:《太平广记》四百一十九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21)牛僧孺,程毅中整理:《玄怪录》,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22)[宋]李昉:《太平广记》四百四十五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23)侯忠义:《中国文言小说参考资料》,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20页。
    (24)[宋]李昉:《太平广记》四百四十五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25)[宋]李昉:《太平广记》四百五十四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26)[宋]李昉:《太平广记》三百七十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27)[宋]李昉:《太平广记》三百七十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28)[宋]李昉:《太平广记》四百三十四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29)[宋]李昉:《太平广记》三百六十九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30)[宋]李昉:《太平广记》三百七十四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31)[宋]李昉:《太平广记》三百七十四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32)[宋]李昉:《太平广记》四百一十五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33)[宋]李昉:《太平广记》四百零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34)[宋]李昉:《太平广记》四百九十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35)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81页。
    (36)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支诺上》。
    (37)[宋]李昉:《太平广记》三百七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38)张梓灿:《略谈<柳毅传)中的人物形象》,《殷都学刊》1984年第2期
    (39)徐兴菊:由《(柳毅传)中柳毅人物再读——兼与袁行霈、罗宗强等先生商榷》;《(柳毅传)看古代的恩报伦理》,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7期;王东:《柳毅传》主题质疑,中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5期;姜楠柳毅传》与龙女故事的演变,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苟德培:《(柳毅传)》中柳毅人物再读——兼与袁行霈、罗宗强等先生商榷》,德州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等。
    (40)杨民苏:《唐代小说中人和异类相爱的故事》,昆明师专学报1990年第4期。
    (41)杨民苏:《唐代的精怪小说》,昆明师专学报1992年第2期。
    (42)朱迪光:《中国古代人与精怪的性爱纠葛》,衡阳师专学报1994年第2期。
    (43)朱迪光:《中国古代精怪故事中的精怪人化》,衡阳师专学报1997年第4期。
    (44)朱迪光:《动物精怪故事的演变与佛教文化的影响》,中国文学研究1994年第4期。
    (45)朱迪光:《精怪传说—民众意识的积淀》,衡阳师专学报1995年第5期。
    (46)李正民、曹凌燕:《中国文言小说中的狐意象》,山西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
    (47)段塔丽:《唐代狐狸精迷信盛行原因初探》,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
    (48)王轶冰:《白蛇传故事的文化意蕴》,廊坊师专学报1999年第4期。
    (49)张燕文:《凄婉约绝的爱情悲剧—唐传奇(任氏传)赏析》《语文学刊》2001年第6期。
    (50)张金桐:《从“任氏”看中唐文人的性爱审美观》,武汉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51)黄洽:《柳毅故事的文化解读》,《中国文言小说研究》2003年第1期。
    (52)程国赋:《论唐五代人与异类恋爱的小说及其文化内涵》,周勋初等主编《文学评论丛刊》第3卷第2期,江苏文艺出版社2000年11月。
    (53)李彤:《唐代言情传奇中女性形象与传统文化》,《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54)杜改俊:《唐代爱情传奇中的神鬼怪》,《晋阳学刊》2003年第1期。
    (55)蔡群:《六朝志怪与唐传奇中的人与神仙鬼怪恋爱作品比论》,《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56)林晓霞:《唐传奇中人与异类相恋作品的文化底蕴》,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4月。
    (57)周彩虹:《唐五代人妖婚配小说研究》,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5月。
    (58)赵正香:《中唐婚恋题材传奇中女性形象研究》,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4月。
    (59)刘淑萍:《(太平广记)里的虎》,《中国典籍与文化》2002年第6期。
    (60)韩瑜:《唐代小说中的狐故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61)刘颖慧:《唐宋传奇中的狐意象》,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1)杜贵晨:《数理批评与小说考论》,济南:齐鲁书社2006年版,第439页。
    (2)笔者在关于唐代文言小说的分类问题上倾向于罗宁(《论唐代文言小说分类》,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孙逊、潘建国(《唐传奇文体考辩》,载《文学遗产》1999年第6期)的观点,即认为传奇具有这样一些特质:篇幅较长,叙述婉转,文辞华艳。它更多地是指一种具有特定文章风格、创作意识以及审美特征的叙事文学。无论写人事还是写鬼神,都可以具有传奇的风格。传奇作为一种写作的风格技巧,既能写神鬼,也可述人事。它不应是一种题材分类,而应是一种写法分类。
    (3)李剑国、陈洪主编:《中国小说通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405页。
    (4)张燕瑾主编:《中国古代小说专题》,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57页。
    (5)宋代,“传奇”指代小说中的一个内容类别。灌园耐得翁《都城记胜》罗烨《醉翁谈录》、吴自牧《梦梁录》中,均把“传奇”与烟粉、灵怪并论。明代以后,“传奇”又用来专指在南戏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没有出数限制的长篇戏曲。见陈文新《中国古代小说审美发展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81-187页。
    (6)鲁迅:《鲁迅全集》第九卷《中国小说史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75页。
    (7)朱一玄等主编:《中国古代小说总目提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57页。
    (8)—(9)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35、50页。
    (10)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第55页。
    (11)李时人:《全唐五代小说》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1页。
    (1)《孙恪》与唐代另一篇写人虎之恋的小《申屠澄》(《太平广记》四百二十九卷注出《河东记》)的情节模式十分相似,但比较而言两篇小说的在命意的传达上却有高下之别。《申》文中虎女形象前后矛盾性较大,前为“蓬发垢衣”村姑却吟《诵诗》,后化虎而去,则写得只有物性的凶悍,少了人性的特点,故事的主要情节也没有写出波澜。
    (2)[宋]李防:《太平广记》作《计真》,或题《许真》。
    (3)[宋]李防:《太平广记》卷四百五十二引,题作《任氏》,不注出处。
    (4)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唐之传奇文》评为“讽世之作”。王思宇《亦狐亦人,可爱可亲》谓讽喻人不如妖。李宗为《唐人传奇》臆为作者沈既济自况,说明自己虽背“老狐”之名,受贬谪,但品质人格是美好高尚的。卞孝萱《再论任氏传——兼评沈既济以雌狐自喻“臆说”》本文意在讽刺当时官场上刘晏背叛元载的行为。
    (5)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87页。
    (6)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263页。
    (7)杨义:《中国叙事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305页。
    (8)[宋]王溥:《唐会要》卷八十三《嫁娶》,中华书局,1955年。
    (9)[宋]欧阳修:《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10)[唐]长孙无忌等撰、刘俊文点校:《唐律疏议·户婚律》,中华书局,1983。
    (11)六礼是中国古代婚姻成立的程序,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见《仪礼·士昏礼》。
    (12)乌纳穆诺:《生命的悲剧意识》,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77页。
    (13)张隆溪:《比较文学论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第81页。
    (14)太宗的女儿合浦公主,下嫁宰相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因要与和尚辩机私通,便选了两个女子给丈夫加以安抚。后辩机因罪处死,她又与和尚智易、惠弘、道士李晃公开通奸。宰相许敬宗有位立为“继室”的爱妾,长子许昂却与她长期通奸。千金公主是高宗和武则天的姑母,她原先有个做小商贩的奸夫叫薛怀义,后被这位姑母主动推荐给侄媳妇武则天,成为内宠。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也主动将张昌宗推荐给其母做内宠,而张昌宗又引荐其弟张易之给武则天,但武则天还要“选美少年为左右奉宸供奉”。中宗皇后韦氏和妃子上官婉儿与大臣武三思私通,中宗还恬不为怪。杨贵妃原本是玄宗的儿子寿王李瑁的王妃,后来玄宗将这位儿媳妇夺为已有,宠幸无比。权臣李林甫与宰相裴光庭的夫人武氏私通。宰相杨国忠与其风流淫荡的同宗妹妹虢国夫人通奸,“颇为人知,不耻也”。见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15)[明]冯梦龙:《太平广记钞》卷八,郑州:中州书画社,1983年。
    (16)[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5长寿元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1)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上海,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27页。
    (2)张火庆:《人生的冲击与转向——以枕中记、杜子春、南柯太守传为例》,兴中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3)[宋]李昉:《太平广记》四百七十五卷题《淳于棼》。
    (4)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63页。
    (5)[宋]李昉:《太平广记》卷四百七十四题《淳于棼》注引《穷神秘苑》。
    (6)张燕瑾主编:《中国古代小说专题》,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66页。
    (7)《南柯与<南柯太守传>》,《文学遗产》1984年第1期。
    (8)李宗为:《南柯太守传的题材来源及主题思想》,苏州大学学报,1985年第3期。
    (9)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309页;王连儒:《<南柯太守传>的臆梦结构与宗教述意特 征》,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3期;王红梅:《跨越时空的艺术碰撞——<枕中记、<南柯太守传>与<九云梦>创作之比较》,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1期。
    (10)张汉良:《<杨林>故事系列的原形结构》,台北中外文学,卷3第11期,1975年4月,第166页。
    (11)卢惠淑:《<枕中记>、<南柯太守传>与<邯郸记>、<南柯记>》之比较研究,台北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博士论文摘要,1987年6月。
    (12)王梦鸥:《唐人小说校释》下,台北:正中书局,1985年,188-198页。
    (13)汪辟疆:《唐人传奇小说》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
    (14)巴尔特:《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载张寅德编选:《叙述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1页。巴尔特将最小的叙述单位称为功能,并将分布类功能分为核心功能和催化功能。核心功能即引导故事向规定方向发展的故事中最基本的单位。
    (15)张火庆:《人生的冲击与转向——以枕中记、杜子春、南柯太守传为例》,兴中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16)王梦鸥:《唐人小说校释》下,台北:正中书局,1985年1月台初版),188-198页。
    (1)罗春兰:《试述我国古代文娱观念的嬗变》,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2)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史》(修订本),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24页。
    (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2页。
    (4)陈洪:《中国小说理论史》,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3页。
    (5)(6)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6、78页。
    (7)《搜神记》十七——十九卷涉及的精怪原物有鼠、鳀鱼、白鼍、龟、蛇及饭插等,约二十种。
    (8)朴志珐:《关于唐传奇中出现的体裁插入研究》,汉城大学研究生院硕士论文,1993年,第50页。
    (9)朱一玄等主编:《中国古代小说总目提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82页。
    (10)张开焱:《<文心雕龙>潜念的小说观》,《<文心雕龙>研究第四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88页。
    (1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51页。
    (12)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4页。
    (13)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81页。
    (14)[英]罗宾·乔治·科林伍德《艺术原理》,王至元、陈华中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80-89页。
    (1)唐五代时期,社会诸教并存,佛教、道教、袄教、景教、伊斯兰教、摩尼教等多种宗教存在。见牟钟鉴、张践:《中国宗教通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2)[宋]李昉:《太平广记》卷四百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3)[宋]李昉:《太平广记》卷四百三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4)[宋]李昉:《太平广记》卷四百五十,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5)[宋]李防:《太平广记》卷四百四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6)《鉴戒录》卷二《耽释道》记载,裴休相公性慕禅林,李德裕相公惟好玄门,“议者以裴、李二公累代台铉,不守诸儒行,各迷二教之宗,翻成点污空门,妖淫玄教……近以二公之行,识者笑焉。”
    (7)[宋]李昉:《太平广记》卷四百一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8)[宋]李昉:《太平广记》卷四百四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9)程国斌:《唐五代小说的文化阐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第122页。
    (10)[宋]李防:《太平广记》卷四百零一,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11)[宋]李防:《太平广记》卷四百四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12)戎昱《酬梁二十》,《全唐诗》卷二七十卷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第96页。
    (14)程国斌:《唐五代小说的文化阐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第224页。
    (15)程国斌:《唐五代小说的文化阐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第227页。
    (16)[宋]李昉:《太平广记》四百五十五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17)朱一玄等编:《中国古代小说总目提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114页。
    (18)杨民苏:《唐代的精怪小说》,昆明师专学报1992年第2期。
    (19)张剑光张洁:《唐代城市消费方式、水平和结构研究》,吉林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20)布罗代尔:《15—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1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第651页。
    (21)白居易:《白居易集卷》4《新乐府卖炭翁》,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22)[宋]李防:《太平广记》二百八十九卷“张守一”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23)[宋]李昉:《太平广记》一百五十八卷“贫妇”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24)[宋]李防:《太平广记》卷第八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1)高小康:《中国传统叙事意识的演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2页。
    (2)高小康:《中国传统叙事意识的演变》35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35页
    (3)《中华书局》1985年影《四库丛刊》本《六臣注文选》中册,589页。
    (4)关于简册的短长,参见许树安主编:《中国古代文化史》第一册第五章第一节,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5)程国斌编著:《隋唐五代小说研究资料》,上海:上海籍出版社,3页。
    (6)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46页。
    (7)佚文出自《吕氏春秋·本味》,《吕氏春秋》著于秦王政八年[前239]前后,据此可知《伊尹说》当为战国晚期作品。也见于《说文》“栌”、“禾加巨”字条。
    (8)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7页。
    (9)鲁迅:《鲁迅全集》第九卷《中国小说史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75页。
    (10)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218-221页。
    (11)—(17)董乃斌:《中国古典小说的文体独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180、196、203、221、235、243、250页。
    (18)鲁迅:《鲁迅全集》第九卷《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323页。
    (19)[宋]李防等:《太平广记》卷二百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20)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67-268页。
    (22)卞孝萱:《再论任氏传——兼评沈既济以雌狐自喻“臆说”》本文意在讽刺当时官场上刘晏背叛元载的行为。原文载《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1)赵毅衡:《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事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3页。
    (2)[美]布斯:《小说修辞学》,华明、胡晓苏、周宪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80-82页。
    (3)胡亚敏:《叙事学》,武汉,华中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1页。
    (4)钱钟书:《管锥篇》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389页。
    (5)胡亚敏:《叙事学》,武汉,华中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1页。
    (6)据李剑国考证“太平广记引录之例,凡原文为第一人称者均改作撰人姓名,考太平御览卷九一二引隋王度古镜记程雄婢一节,其中涉及王度处皆‘余’字,知原文固如此,广记改之耳。”见《中国古代小说总目》文言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07页。
    (7)叙事干预可分为两种,对叙述形式的干预可以称为指点干预;对叙述内容的干预可以称为评论干预。胡亚敏:《叙事学》,华中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6-50页。
    (8)[美]W·S布斯《小说修辞学》,华明,胡晓苏,周宪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第10页。
    (9)汪辟疆校录:《唐人小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187-188页。
    (10)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80页。
    (1)胡亚敏:《叙事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页。
    (2)杨义:《中国叙事学杨义文存》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91页。
    (3)热奈特:《叙事话语·叙事语式》,载中文刊《外国文学打报道》1985年第5期。
    (4)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 第125页。
    (5)王平著:《中国古代小说叙事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6页。
    (6)陈文新:《文言小说审美发展史》,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41页。
    (7)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2-63页。
    (8)鲁迅:《鲁迅全集》第九卷《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325页。
    (9)胡亚敏:《叙事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页。
    (10)胡亚敏:《叙事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9页。
    (11)胡亚敏:《叙事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5页。
    (12)杨义:《中国叙事学杨义文存》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97页。
    (13)高小康:《中国古代叙事观念与意识形态北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页。
    (14)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2页。
    (1)杨义:《中国叙事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第267页。
    (2)程颐:《伊川易传》卷三《恒》。
    (3)刘仲宇:《中国精怪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05页。
    (4)李剑国:《中国狐文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第78页。
    (5)[宋]李昉:《太平广记》卷四百二十,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6)[宋]李昉:《太平广记》卷二百三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7)[宋]李昉:《太平广记》卷四百五十,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8)[宋]李昉:《太平广记》卷四百四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9)[宋]李昉:《太平广记》卷四百,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10)[宋]李昉:《太平广记》卷四百零一,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11)[宋]李昉:《太平广记》卷三百六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12)[宋]李昉:《太平广记》卷四百七十,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13)[宋]李昉:《太平广记》卷四百七十,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14)[宋]李昉:《太平广记》卷四百六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15)[宋]李昉:《太平广记》卷四百六十,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16)[宋]李昉:《太平广记》卷四百五十,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17)[宋]李昉:《太平广记》卷二百二十,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18)[宋]李昉:《太平广记》卷三百七十,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19)[宋]李昉:《太平广记》卷四百一十六,北京:中华书1981年。
    (20)[宋]李昉:《太平广记》卷四百三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21)[宋]李昉:《太平广记》卷四百四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22)[宋]李昉:《太平广记》卷四百零一,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23)[宋]李昉:《太平广记》卷四百二十,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24)[宋]李昉:《太平广记》卷三百七十,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25)[宋]李昉:《太平广记》卷四百四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
    (26)[宋]李昉:《太平广记》卷三百七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27)[宋]李昉:《太平广记》卷四百四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28)[宋]李昉:《太平广记》卷四百五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29)[宋]李昉:《太平广记》卷四百二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30)[宋]李昉:《太平广记》卷四百五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31)李时人:《全唐五代小说》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1页。
    (32)[宋]李昉:《太平广记》卷四百五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33)[宋]李昉:《太平广记》卷四百四十,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34)[宋]李昉:《太平广记》卷四百四十,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35)陈文新:《文言小说审美发展史》,武昌:武汉学出版社,2002年,第185页。
    (36)杨义:《中国叙事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第292页。
    (1)叙事模式的理解评价涉及诸多相关问题。文体辨析、类型归纳、理论模式、文化语境等等问题会随着叙事模式的探寻接踵而来。诸如主题模式、结构模式、情节模式等问题也难以绕开。见哈尔滨师范大学刘绍信博士学位论文《<聊斋志异>叙事研究》, 2007年,第46页。
    (2)胡亚敏:《结构主义与叙事学探讨》,外国文学研究,1987年第11期。
    (3)罗钢:《叙事学导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4-49页。
    (4)张德寅编:《叙事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年,第4页。
    (5)肖绵龙:《试论德里达对结构叙事学理论根基的拆解重构》,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6)[美]戴卫赫尔曼主编、吕海良译:《新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8页。
    (7)肖绵龙:《试论德里达对结构叙事学理论根基的拆解重构》,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8)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8页。
    (9)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1页。
    (10)[美]罗伯特·肖尔斯著《结构主义与文学》,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年,第160页。
    (11)葛红兵、肖青峰:《小说类型理论与批评实践——小说类型学研究论纲》,《上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12)李剑国:《中国狐文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第2页。
    (1)李剑国:《中国狐文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26、125、126页。
    (2)李昉:《太平广记》447卷-445卷,中华书局,1962年版。
    (3)结构主义叙事学的开山鼻祖普洛普在其情节类型研究的经典著作《俄国民间故事形态学》中指出:功能“必须看作是人物的某种行动”,他认为功能是叙事文本故事构成的基本要素。故事的角色可以不断变化,但角色的动作却是相同的。这些动作就叫作功能。
    (4)胡亚敏:《叙事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4页。
    (5)胡亚敏:《叙事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9页。
    (6)巴尔特:《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载张德寅编选《叙事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1、17页。
    (7)巴尔特:《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载张德寅编选《叙事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7页。
    (8)李剑国著:《中国狐文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6页。
    (9)巴尔特对功能作出更细致的化分,将功能分为分布类功能和结合类功能,结合类功能涉及到结构问题,又可分为核心功能和催化功能。胡亚敏著《叙事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1页。
    (10)梵·第根,戴望舒译,《比较文学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7页。
    (11)《太平御览》卷六一八。
    (12)李剑国:《中国狐文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5、126页。
    (13)王平:《中国古代小说叙事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11页。
    (14)李剑国:《中国狐文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6页。
    (15)丁如明,李宗为,李学颖等:《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版,第59页。
    (16)李剑国:《中国狐文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8-126页。
    (17)东晋郭璞著《玄中记》中有“千岁即与天通,为天狐”,载《太平广记》四四七卷,中华书局,1962年版。
    (1)[宋]李昉等编,汪绍楹校点:《太平广记》,中华书局,1981年。
    (2)王秀梅、王汉水编:《太平广记索引》,中华书局,1996年。
    (3)[宋]洪迈撰,何卓点校:《夷坚志》,中华书局,2006年。
    (4)[唐]释道世撰,周叔迦、苏晋仁校注:《法苑珠林校注》,中华书局,2003年。
    (5)[唐]长孙无忌等撰、刘俊文点校:《唐律疏议》,中华书局,1983。
    (6)王溥:《唐会要》,中华书局,1955年。
    (7)《山海经》,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浙江书局本,1989年。
    (8)干宝著,马银琴、周广荣注译:《搜神记》,中华书局,1979年。
    (9)魏征、令狐德棻:《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
    (10)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11)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12)薛居正:《旧五代史》,中华书局,1976年。
    (13)欧阳修:《新五代史》,中华书局,1974年。
    (14)[宋]司马光等撰:《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
    (15)王利器:《文心雕龙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16)王运熙、周锋:《文心雕龙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17)[清]曹寅、彭定求等编纂:《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
    (18)[唐]牛僧孺、李复言:《玄怪录·续玄怪录》,中华书局,1982年。
    (19)方诗铭辑校:《冥报记广异记》,中华书局,1992年。
    (20)[唐]皇甫枚撰:《三水小牍》,中华书局,1960年。
    (21)[唐]段成式著,方南生点校:《酉阳杂俎》,中华书局1981年。
    (22)王明著:《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版。
    (23)[明]冯梦龙:《太平广记钞》卷八,中州书画社,1983年。
    (24)[唐]白居易:《白居易集》卷四,中华书局,1979年。
    (25)[宋]洪迈:《容斋随笔》,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26)[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
    (27)[清]董浩等编:《全唐文》,中华书局影印本,1983年。
    (28)永培等撰:《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
    (29)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85年。
    (30)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
    (31)历代学人:《笔记小说大观》,台北新兴书局,19781987年。
    (32)应劭撰、吴树平校释:《风俗通义校释》,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
    (33)鲁迅校录:《古小说钩沉》,齐鲁书社,1997年。
    (34)汪辟疆:《唐人小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35)王梦鸥:《唐人小说校释》,台北正中书局,1985年。
    (36)王根林等校点:《汉魏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37)李时人编:《全唐五代小说》,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
    (38)李宗为等校点:《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39)《笔记小说大观》,江苏广陵出版社,1984—1986年。
    (40)朱一玄等主编:《中国古代小说总目提要》,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41)侯忠义:《中国文言小说参考资料》,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42)宁稼雨编:《中国文言小说总目提要》,齐鲁书社,1996年。
    (43)石昌渝主编:《中国古代小说总目》,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
    (44)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
    (45)程国斌:《隋唐五代小说研究资料》,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46)王汝涛主编:《全唐小说》,山东文艺出版社,1993年。
    (47)《道藏》,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
    (48)方积六、吴冬秀:《唐五代五十二种笔记小说人名索引》,中华书局,1992年。
    (49)刘开荣:《唐代小说研究》,商务印书馆,1947年。
    (50)鲁迅:《鲁迅全集》第九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
    (5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
    (52)陈寅恪:《陈寅恪集》,三联书店,2001年。
    (5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中华书局,1984年。
    (54)钱钟书:《管锥篇》第四册,中华书局,1986年。
    (55)林语堂:《中国人》,(全译本),郝志东、沈益洪译,学林出版社,1994年。
    (56)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87年。
    (57)孙昌武:《唐代文学与佛教》,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58)孙逊:《中国古代小说与宗教》,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59)孙逊、孙菊园:《中国古典小说美学资料汇粹》,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60)赵振祥:《巫与古小说》,北方文艺出版社,2000年。
    (61)《中国文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
    (62)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63)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64)饶宗颐:《中国宗教思想史新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65)葛兆光:《中国禅思想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66)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67)葛兆光:《想象力的世界》,现代出版社,1990年。
    (68)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69)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70)刘叶秋:《历代笔记概述》,中华书局;1980年。
    (71)吴礼权:《中国笔记小说史》,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72)蒲慕州:《追寻一己之福:中国古代的信仰世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73)史华兹等:《中国思想与制度论集》,台湾联经,1979年。
    (74)牟钟鉴、张践:《中国宗教通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75)马西沙、韩秉方:《中国民间宗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76)李零:《中国方术概观·杂术卷》,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年。
    (77)乌丙安:《中国民间信仰》,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78)刘仲宇:《中国精怪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79)汤用彤:《汤用彤选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
    (80)岑仲勉:《隋唐史》,中华书局1982年版。
    (81)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商务印书馆,1994年。
    (82)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
    (83)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84)刘大杰:《中国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85)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
    (86)侯忠义:《隋唐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
    (87)张庆民:《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通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88)林辰:《神怪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
    (89)薛洪勣:《传奇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
    (90)苗壮:《笔记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
    (91)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
    (92)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辑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93)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
    (94)李剑国:《古稗斗筲录——李剑国自选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
    (95)李剑国、陈洪主编:《中国小说通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96)李剑国:《中国狐文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97)李剑国主编:《唐宋传奇品读辞典》,新世纪出版社,2007。
    (98)陈洪:《中国小说理论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
    (99)王瑶主编:《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100)陈平原主编:《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二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101)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02)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103)陈平原:《中国散文小说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104)董乃斌:《中国古典小说的文体独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105)董乃斌主编:《聚沙集—上海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研究论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106)卞孝萱:《唐人小说与政治》,鹭江出版社,2003年。
    (107)蔡鸿生:《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中华书局,1998年。
    (108)程千帆:《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109)崔际银:《诗与唐人小说》,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
    (110)陈泳超:《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现代轨辙》,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11)夏广兴:《佛教与隋唐五代小说》,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112)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三联书店,1994年。
    (113)吴志达:《中国文言小说史》,齐鲁书社,1994年。
    (114)黄大宏:《唐代小说重写研究》,重庆出版社,2004年。
    (115)高小康:《中国古代叙事观念与意识形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16)张燕瑾:《中国古代小说专题》,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117)陈文新:《中国笔记小说史》,台北志一出版社,1995年。
    (118)陈文新:《文言小说审美发展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
    (119)周勋初:《周勋初文集》第5册,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
    (120)王镁:《唐宋笔记小说语词释义》,中华书局,1997年。
    (121)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1997年。
    (122)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2003年。
    (123)李修生、赵义山主编:《中国分体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124)傅修延:《先秦叙事研究》,东方出版社,2007年。
    (125)刘仲宇:《中国精怪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126)程国赋:《唐代小说与中古文化》,台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127)程国斌:《唐五代小说的文化阐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128)宋伦美:《唐人小说<玄怪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129)段塔丽:《唐代妇女地位研究》,人民出版社,2000年。
    (130)李鹏飞:《唐代非写实小说之类型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31)齐裕焜主编:《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
    (132)李生龙:《道家及其对文学的影响》,岳麓书社,2005年。
    (133)《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第一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134)《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第二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135)《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第三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
    (136)詹福瑞: 《中古文学理论范畴》,中华书局,2005年。
    (137)王汝涛:《唐代小说与唐代政治》,岳麓书社,2005年。
    (138)王汝梅、张羽:《中国小说理论史》,浙江古籍出版社,2001年。
    (139)孟昭连、宁宗一:《中国小说艺术史》,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年。
    (140)黄霖:《中国小说研究史》,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
    (141)黄霖、韩同文:《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142)吴士余:《中国古代小说的文学叙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143)罗书华:《中国小说学主流》,上海世纪出版社,2007年。
    (144)周裕锴:《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145)叶朗:《中国小说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
    (146)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147)杜贵晨:《数理批评与小说考论》,‘齐鲁书社2006年。
    (148)韩云波:《唐代小说观念与小说兴起研究》,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
    (149)杨义:《中国叙事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
    (150)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151)王平著:《中国古代小说叙事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
    (152)王平:《中国古代小说文化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
    (153)江守义:《唐传奇叙事》,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
    (154)吴光正:《中国古代小说的原型与母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155)[美]丁乃通:《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156)刘世德:《中国古代小说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6年。
    (157)谢选骏:《神话与民族精神》,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158)叶庆炳:《谈小说妖》,台北洪范书局,1980年。
    (159)中野美代子著,何彬译:《中国的妖怪》,黄河文艺出版社,1989年。
    (160)高国藩:《敦煌本(白泽精怪图)与古代神话》,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
    (161)陈文新:《传统小说与小说传统》,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
    (162)谢卫平:《中国文学史流变史》,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
    (163)万晴川:《中国古代小说与方术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164)《<文心雕龙>研究第四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165)尹飞舟等著:《中国古代鬼神文化大观》,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
    (166)杨学政:《原始宗教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
    (167)亚里士多德著、陈中梅译:《诗学》,台湾里仁书局,1987年。
    (168)[法]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
    (169)[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商务印书馆,1986年。
    (170)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171)乌纳穆诺:《生命的悲剧意识》,北方文艺出版社,1987年。
    (172)格雷马斯著、蒋子骅译:《结构主义叙事学》,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
    (173)韦勒克、沃伦著、刘象愚译:《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174)[美]华莱士·马丁、伍晓明译:《当代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75)[法]热拉尔·热奈特、王文融译:《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176)[法]列维·布留尔著,丁由译:《原始思维》,商务印书馆,1995年。
    (177)詹·乔·弗雷泽、徐育新、汪培基、张泽石译,《金枝:巫术与宗教之研究》,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
    (178)[英]爱德华·泰勒、连树声译:《原始文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
    (179)[德]恩特斯·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
    (180)[美]布斯、华明、胡晓苏、周宪译:《小说修辞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181)[英]罗宾·乔治·科林伍德、王至元、陈华中译:《艺术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182)布罗代尔:《15—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1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
    (183)[美]戴卫赫尔曼主编、吕海良译:《新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184)[美]罗伯特·肖尔斯著《结构主义与文学》,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年。
    (185)梵·第根著,戴望舒译,《比较文学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186)[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译林出版社,1999年。
    (187)赵毅衡:《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事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188)胡亚敏:《叙事学》,华中大学出版社,2004年。
    (189)罗钢:《叙事学导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190)张德寅编:《叙事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191)张隆溪:《比较文学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
    (192)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193)谭君强:《叙事理论与审美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194)张梓灿:《略谈<柳毅传>中的人物形象》,《殷都学刊》1984年第2期。
    (195)徐兴菊:《(柳毅传)看古代的恩报伦理》,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7期。
    (196)王东:《<柳毅传>主题质疑》,中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5期。
    (197)苟德培:《<柳毅传>中柳毅人物再读——兼与袁行霈、罗宗强等先生商榷》,德州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198)杨民苏:《唐代小说中人和异类相爱的故事》,昆明师专学报1990年第4期。
    (199)杨民苏:《唐代的精怪小说》,昆明师专学报1992年第2期。
    (200)朱迪光:《中国古代人与精怪的性爱纠葛》,衡阳师专学报1994年第2期。
    (201)朱迪光:《中国古代精怪故事中的精怪人化》,衡阳师专学报1997年第4期。
    (202)朱迪光:《动物精怪故事的演变与佛教文化的影响》,中国文学研究1994年第4期。
    (203)朱迪光:《精怪传说—民众意识的积淀》,衡阳师专学报1995年第5期。
    (204)李正民、曹凌燕:《中国文言小说中的狐意象》,山西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
    (205)《亦狐亦人,可爱可亲——(任氏传)读赏》,收入王思宇《唐传奇鉴赏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206)周绍良:《(任氏传)笺证》,原载《艺文志》第三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后收入周绍良《唐传奇笺证》,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207)姜汉林:《传奇佳作,狐女先例——简论唐传奇(任氏传)》,南通师专学报1987年第3期。
    (208)段塔丽:《唐代狐狸精迷信盛行原因初探》,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
    (209)王轶冰:《白蛇传故事的文化意蕴》,廊坊师专学报1999年第4期。
    (210)张燕文:《凄婉约绝的爱情悲剧—唐传奇(任氏传)赏析》,《语文学刊》2001年第6期。
    (211)张金桐:《从“任氏”看中唐文人的性爱审美观》,武汉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212)黄洽:《柳毅故事的文化解读》,《中国文言小说研究》2003年第1期。
    (213)程国赋:《论唐五代人与异类恋爱的小说及其文化内涵》,周勋初等主编《文学评论丛刊》第3卷第2期,江苏文艺出版社2000年。
    (214)李彤:《唐代言情传奇中女性形象与传统文化》,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215)杜改俊:《唐代爱情传奇中的神鬼怪》,《晋阳学刊》2003年第1期。
    (216)蔡群:《六朝志怪与唐传奇中的人与神仙鬼怪恋爱作品比论》,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217)林晓霞:《唐传奇中人与异类相恋作品的文化底蕴》,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4月。
    (218)周彩虹:《唐五代人妖婚配小说研究》,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5月。
    (219)赵正香:《中唐婚恋题材传奇中女性形象研究》,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4月。
    (220)刘淑萍:《(太平广记)里的虎》,《中国典籍与文化》2002年第6期。
    (221)韩瑜:《唐代小说中的狐故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222)刘颖慧:《唐宋传奇中的狐意象》,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
    (223)刘春风、黄继文:《简论怪话》, 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第4期。
    (224)蔡雅熏:《六朝志怪妖故事研究》,国立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硕士论文,1980年6月。
    (225)陈昌远:《试炼与度劫—明清精怪变化传说的“炼度”叙述模式研究》,《通俗文学与雅正文学》台湾1992年12月第4期。
    (226)王恒展:《<东阳夜怪录>散论》,《中国文言小说研究》,2004年3月。
    (227)罗宁:《论唐代文言小说分类》,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228)孙逊、潘建国:《唐传奇文体考辩》,《文学遗产》1999年第6期
    (229)张火庆:《人生的冲击与转向——以枕中记、杜子春、南柯太守传为例》,兴中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230)李宗为:《南柯太守传的题材来源及主题思想》,苏州大学学报,1985年第3期。
    (231)王连儒:《(南柯太守传)的臆梦结构与宗教述意特征》,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第3期。
    (232)王红梅:《跨越时空的艺术碰撞——<枕中记、<南柯太守传>与<九云梦>创作之比较》,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1期。
    (233)张汉良:《<杨林>故事系列的原形结构》,台北中外文学,卷3第11期,1975年4月。
    (234)卢惠淑:《<枕中记>、<南柯太守传>与<邯郸记>、<南柯记>》之比较研究,台北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博士论文摘要,1987年6月。
    (235)罗春兰:《试述我国古代文娱观念的嬗变》,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236)朴志玹:《关于唐传奇中出现的体裁插入研究》,汉城大学研究生院硕士论文,1993年。
    (237)张剑光张洁:《唐代城市消费方式、水平和结构研究》,吉林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238)卞孝萱:《再论任氏传——兼评沈既济以雌狐自喻“臆说”》,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239)肖绵龙:《试论德里达对结构叙事学理论根基的拆解重构》,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240)陶敏、刘再华:《“笔记小说”与笔记研究》,《文学遗产》,2000年第2期。
    (241)凤录生:《道教与唐五代小说》,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年。
    (242)刘爱梅:《人虎之间—论唐代虎类小说的渊源及形象特征》,湘潭大学硕士论文,2002年。
    (243)[俄]李福清:《中国小说与民间文学关系》,《民族艺术》1999年第4期。
    (244)韦凤娟:《精怪“人形化”的文化解读》,《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245)王丹:《在母题视野中的精怪故事》,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246)王丹:《精怪:亘古至今的信仰与叙事》,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247)孙文起:《<白泽图>与古小说志怪渊源》,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年第10期。
    (248)王伟:《狐精形象的突变——薛素姐形象分析》,蒲松龄研究2008年第1期。
    (249)张慧琼:《精怪形象演变对神魔小说类型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4。
    (250)李剑国,张玉莲:《汉魏六朝志怪小说中的亭故事》,南开学报2008年第3期。
    (251)李鹏飞:《中国古典小说中的骗局》,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252)杨玉军:《从<申屠澄>和<苗生>的对比谈蒲松龄对精怪形象的成功塑造》,蒲松龄研究2006第4期。
    (253)刘伟:《试论<任氏传>狐意象的基本特征》,蒲松龄研究2005年第3期。
    (254)李震:《唐代传奇小说中穿插诗歌的结构方式及其美学品格》,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255)孙正国:《中国虎故事的类型研究》,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
    (256)李成甲:《从猪精到大鹏金翅鸟》,中国典籍与文化1996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