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地方核心行动者行动逻辑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制度是塑造制度体制内相关主体行为的“一种关键性、干预性变量”,实现对行动者的约束。然而,约束实现的高度系统性制度环境与我国低制度化的现实环境存在明显的“错配”,导致常识性经验体认不符。改革开放以来,制度环境内生的核心行动者伴随制度环境的变化也产生着相适改变:正式制度中的党国体制、立法制度、财政制度、人事制度等规导着地方核心行动者;非正式规则中的意识形态、潜性规则、生活习惯及习俗浸润着地方核心行动者。在转型期的特定制度环境中,伴随持续性的行政放权,地方核心行动者的自主性和合法性得以增长。同时,相对于中央治国者与地方微观主体而言,地方核心行动者更能够整合和表达微观主体制度创新需求,从而有效承担联结中央治国者制度供给意愿和微观主体制度需求中介,由此,地方核心行动获得生成及成长的政治生态。而转型期制度变迁的波动性、软约束性及非耦合性又从不同逻辑维度事实影响了地方核心行动者的行动空间。
     我国特殊的制度环境中,由于客观因素的复杂性及个体地方核心行动者的特质差异,地方核心行动者所扮演的角色呈现多元化,然而多元性中又有一定的内在同质性。作为一个理性的主体,地方核心行动者必然遵循扩大自身权限、政府职能选择性履行及象征性治理等行动逻辑。而1990年代以后,部分地方核心行动者过分追求政绩最大化,与微观主体之间形成合谋等行为已经与地方公共利益发生背离,产生了异化现象。
     在转型期制度环境中,开拓型的地方核心行动者往往能够创造性的利用政策机遇,在现有的制度空间内,根据自己的效用偏好和行政目标大力推进改革,获取制度性收益,促进地方的跨越式的发展。“昆明新政”的施政模式和施政效能虽存在一些异议,但从本文研究主题视角看更多是对上述逻辑的有力验证。
     针对转型期地方核心行动者在行动中的背离现象,我们可以通过三个方面进行进行规制与引导:从地方核心行动者个体层面来说,转变其理念,规引其行动导向;从纵向的角度来说,变革制度体系,拓展其体制空间;从横向角度来说,构建社会生态机制,规范其行动模式。
System ,with the aim to implement the constraints on actors,is“a key and intervening variable”in shaping the behavior of relevant actors.However, the obvious“mismatch”between highly systematic environment(brought about by constraints) and realistic environment (low—institionalised) has led to the gap between common sense and experience.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the core actors produced by the endogenous system have adapted themselves appropriately in response to the change of systematic environment: the formal system,(e.g.,party-state system, the legislation system, financial system, personnel system )has standardised the local core actors; the ideology in informal rules、recessive rules、living habits and customs have aslo infiltrated them.Under the given systematic environment ,and with the persistent adminitrative decentralization, the level of the local core actors’autonomy and legitimacy has been raised.Meanwhile, compared with central authority and local microcosmic subjects, the local core actors are more entiled to integrate and express the innovative needs of microcosmic subjects, thus play an effective role in combining the supportive will of central authority and the systematic demand of microcosmic subjects.Accordingly,local core actors have gained political ecology for their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But the fluctuation during the transtormation period and the volatility of soft binding have affected the active space for local core actors in various logical dimensions.
     Under our special system environment, local core actors play diversified roles,which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complexity of objective factors and the various characteristics of individual actors, however, diversity has a certain inherent homogeneity. As rational subjects, the local core actors must conform to the logic of activitity:to expand their own authority, to selecte functions of the government and to harness symbolically. But after 1990, some local actors excessively pursued maximim performance, and conspired with the microcosmic subjects,which deviated from public interests, resulting in alienation.
     During the transfromation period,innovative local core actors often can creatively take advantage of policy opportunities.In available space of system,they can reform vigorously in respond to their own preferences and administrative goals, attain institutional surplus and promote local spanning-scale development.The political model and efficiency of“the Kunming new deal”has aroused some controversy,but my focus of research has largely provided the convincing proof to my logic analysed above.
     In reference to the deviation in the action taken by local core actors during the transformation period, we can coordinate and harness in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we must change the concepts of local core actors, and formulate their activity orientation; transform and broaden their institutional space from the vertical perspective; build social and ecological mechanisms from the horizontal point of view,and standardize their pattern of activity.
引文
①据统计,2009年前10个月中国货物出口总额达9570亿美元,超过德国的9170亿美元成为世界最大商品出口国。2009年末,中国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2.39万亿美元,居全球第一。
    ②这种理论认为东亚的崛起在于政府有意识的干预,用政府干预替代市场失效;通过精心设计的产业政策和财政补贴故意扭曲价格,使一些具有战略意义的行业得以发展,最后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赶超。详见Amsden, Alice,1989, Asia’s New Giant: South Korea and Late Industrializ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ade, Robert, 1990 ,Governing the Market: Economic Theory and the Role of the Government in East Asia Industralization, Pri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③该报告认为东亚经济的成功在于综合使用了市场导向和政府引导的政策,从而实现了资本积累、资源有效配置和技术赶超。详见World Bank, 1993, The East Asia Miracle: Economic Growth and Public Policy,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④[美]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15页。
    ⑤[美]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0页。
    ①Aoki, Masahiko, Hyung-Ki Kim and Masahiro Okuno-Fujiwara, 1997, The Role of Government in East Asia Economic Development: Comparative Institutional Analysi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②Zhuravskaya,E.“,Incentives to Provide Local Public Goods: Fiscal Federalism, Russian Style”,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2000, 76(3),337-368.
    ③Charles Tilly, Coercion, Capital and European States, A.D.990-1990, Cambridge M.A. Basil Blackwell, 1990, p. 112.
    ④[美]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4页。
    ⑤[英]安东尼?吉登斯著:《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赵力涛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7-8页。
    ⑥龚咏梅:《现代国家建设的制度秩序——兼论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的权力和社会:1927-1937》,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9页。
    ⑦[美]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20页。
    ①周黎安:《转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员激励与治理》,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
    ②[美]布坎南:《自由、市场和国家》,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37页。
    ①Lecours Ander. New institutionalism: theory and analysis,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2005.
    ②具体表现为:一是缺乏把行动者锁定在既定方向的制度机制之内;二是低制度化缺乏对制度具有否决权的执行者(如独立的司法机构)的尊重;三是中缺乏对公共代理机构的自主权与限制的界分。详见O’donnell Guillemo. Illusions about Consolidation Journal of Democracy, 1996,7(2):34-51.
    ③[美]安东尼·奥罗姆:《政治社会学导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3页。
    ④童吉渝:《转轨时期地方政府行政行为研究》,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9-53页。
    ⑤王永进,邬泽天:《我国当前社会转型的主要特征》,《社会科学家》,2004年第6期。
    ⑥李钢:《论社会转型的本质和意义》,《求实》,2001年第1期。
    ①邴正,钟贤巍:《当代社会发展趋势与中国社会的结构转型》,《北方论丛》,2004年第5期。
    ②陈石:《社会转型与政府使命》,《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期。
    ③鲍宗豪:《当代社会发展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1999年版,第360页。
    ④郑杭生:《中国和西方社会转型显著的不同点》,《人民论坛》,2009年第5期。
    ⑤[美]道格拉斯?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126页。
    ⑥[英]洛克:《政府论》(下),叶启芳等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5页。
    ①[法]卢梭:《社会契约论》(第三卷),赵建兵译,载于《君主论社会契约论》,京华出版社2000年版,第162页。
    ②[英]边沁:《政府片论》,沈叔平等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50页。
    ③[英]密尔:《代议制政府》,汪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8页
    ④[英]戴维?米勒等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95页。
    ⑤辛向阳:《新政府论》,中国工人出版社,1994年第1版,第1-6页。
    ⑥《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45页。
    ⑦参见王敬松:《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政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1-2页;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6-17页;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4-16页;陈红太:《当代中国政府体系》,华文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4页。
    ①李津燕:《地方政府行为与市场秩序构建》,武汉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
    ②Marc Blecher, Vivienne Shue, 1996, Tethered Deer: Government and Economy in a Chinanese Courty,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p.204.
    ③中国政府层级体系的变化应该在两个领域做工夫:一是将现有的省级区域划小,将省的数量增加到50个左右,使每一个省下辖的市、县由平均的60-80个,下调到50个左右,以促进地方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二是主张地方政府的层级要向三级乃至二级制过渡,乡镇政府则是不成熟的政府形式。详见谢庆奎等:《中国地方政府体制概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版,第21 -22页,
    
    ①沈荣华:《地方政府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89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8-329页。
    ①[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邓正来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36页。
    ②[意]加塔塔·莫斯卡著:《统治阶级(政治科学原理)》,贾鹤鹏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97页。
    ③[德]罗伯特·米歇尔斯著:《寡头政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8页。
    ④[美]拉斯维尔著:《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杨昌裕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3页。
    ⑤[美]查尔斯·赖特·米尔斯著:《权力精英》,许荣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⑥钟伟军:《利益冲突、沟通阻梗与地方协调机制建设》,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页。
    ⑦李猛:《从“士绅”到“地方精英”》,载《中国书评》1995年第5期。
    ①[美]哈罗德·D·拉斯韦尔著:《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杨昌裕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5页。
    ②《苏联大百科全书》,三联书店1956年版第3版,第575页。
    ①《新知识词典》,新知识出版社1956年版,第98页。
    ②金太军:《公务员制度创新与实施》,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17页。
    ③参见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社会结构转型课题组:《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中近期趋势与隐患》,《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5期。
    ①Lieberthal, Kenneth g., and Lieberthal, K.G., Lampton , D. M. .Bureaucracy, Politics, and Decision Making in Post-Mao China,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2.
    ②该观点运用国家/社会二元分析方法研究中国农村社会结构时提出,毛时代周期性地鼓吹农村自力更生政策,有利于地方政府主导者自主空间的拓展,以至地方政府的相对独立性可能强大到能阻断国家或上级对农村社会渗透的程度,并由此造成了中国社会内部区域之间相对分割,相互之间缺乏有机联系的“蜂窝状”的社会结构特征。参见Vivienne Shue. The Reach of the State: Sketches of the Chinese Body Politic,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③他们认为,虽然执政党和政府在经济、社会生活领域的超强权威仍然确保了中国是一个威权政体,但市场化改革推动的社会转型加剧了中国社会内部的分化,国家权威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威胁,而这个威胁主要的不是来自于体制外的异己力量的挑战,而是来自于体制内部的权力持有者们对国家权威的分割和交易,国家权威正经历着一场碎裂化的过程。参见Jean. 0i,.Rura1 China Takes off: Institutional Foundations of Economic Refor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9.
    ④[德]托马斯·海贝勒,《关于中国模式若干问题的研究》,载于《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第5期,第9-11页。
    ⑤Burns, John. 1987.“China’s Nomenklatura System”, Problems of Communism, 36(5):36-51.
    ⑥Susan Shirk. 1993.The Political Logic of Economic Reforms in China ,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p13.
    ⑦Qian, Yingyi and Chenggang Xu, 1993,“Why China’s Economic Reforms Differ: the M-Form Hierarchy and Entry/Expansion of the Non-state Sector”, Economics of Transition , 1:135-170.
    ⑧周雪光:《西方社会学关于中国组织与制度变迁研究状况述评》,《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4期。
    ⑨Lianjiang Li.; Kevin J. O’Brien. Selective Policy Implementation in Rural China, Comparative Politics, 1999,31(2):167-186。
    ⑩陆德泉:《“关系”——当代中国社会的交换形态》,《社会学与社会调查》, 1991年第5期。
    ①孙立平:《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的国家自主性问题》《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4期。
    ②戴长征:《国家权威碎裂化:成因、影响及对策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第6期。
    ③唐皇凤:《社会转型与组织化调控:综合治理研究》,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论文(2006年)。
    ④萧功秦:《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政治态势与前景展望》,《战略与管理》1998年的第5期。
    ⑤认为体制内分权所形成的强大经济和政治动员中,各社会主体都对分权有很强的利益动机,都试图通过所接触的权力来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的利益要求并达到自主。这种社会态势在客观上放大了分权,使其表现出很强的“扩展性”,而体制的变革,不但使体制对分权“扩展性”的限制能力下降,而且进一步诱发了分权的“扩展性”。这一进一退,形成双倍的分权“扩展力”,从事使本来已经紧张的权力与体制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参见林尚立:《权力与体制: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逻辑》,《学术月刊》,2001年第5期。
    ⑥周振亚:《经济发展中的政府选择》,《上海经济研究》2004年第7期。
    ⑦王沪宁:《论九十年代中国行政改革的战略方向》,《文汇报》1992年6月26日。
    ⑧杨雪冬:《政府创新的制度条件》,《学习时报》2007年12月19日。
    ①[美]托尼?塞奇:《中国地方政府分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年第4期。
    ②Oi , Jean , Fiscal Reform and the Economic Foundation of Local State Corporatism in China. World Politics 45 (1),1992,pp.100-122.
    ③Andrew G. Walder, Local government as Industrial Firm: An Organization Analysis of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95, pp.263-301.
    ④Lin , Nan,Local Market Socialism: Local Corporatism in Action in Rural China. Theory and Society,1995,24 (3),p.69.
    ⑤Jeremy Boissevain.“Patronage in Sicily”in Political corruption , a Handbook, (ed) A mold Heirlenheiner,Transaction Publishers, New Brunwick and London , 1999, pp.307-305.
    ①[美]托尼·塞奇:《中国地方政府分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年第4期。
    ②有关这一问题的争论的具体论述可以参见:Ivan Szelenyi and Eric Kostello, The Market Transition Debate: Toward a Synthesis? American Sociological of Review, Vol. 101 Number4(January 1996),pp1082-1096; Yang Cao and Victor G. Nee, Comment: Controversies and Evidence in the Market.
    ③Wank,David L. The Institutional Process of Market Clientelism: Guanxi and Private Business in a South China city. The China Quarterlv, 1996, 147:820-838.
    ④Yang Zhong(2004), Local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in China: Challenges from Below, M.E, Sharpe, Inc.p.127.
    ⑤所谓苏丹式政权,是指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存在的一种权力极端私人化的政体。在这种政体下,当权者可以把自己的治理范围视为私人领地,凭个人意愿为所欲为地进行统治。而“类苏丹化”(Quasi-sultanization)倾向是指地方政府权力私产化,权力运作无规则性,权力运用非意识形态化以及私人网络统治,已经在某些地区尤其是一些落后地区的当权者中严重蔓延。参见萧功秦:《中国现代化转型中的地方庇荫网政治》,《社会科学》2004年第12期。
    ⑥谢岳:《市场转型、精英政治化与地方政治秩序》,《当代中国研究》2004年第2期。
    ⑦[美]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06页。
    ①[美]R·H·科斯:《社会成本问题》》,载R·科斯、A·阿尔钦、D·诺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2页。
    ②洪银兴、曹勇:《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地方政府功能》,《经济研究》1996年第5期。
    ③[美]L·E·戴维斯、D·诺斯:《制度变迁的理论:概念与原因》,载R.科斯、阿尔钦、D·诺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④杨瑞龙:《我国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三阶段论—兼论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行为》,《经济研究》1998年第1期。
    ⑤杨瑞龙、杨其静:《阶梯式的渐进制度变迁模型———再论地方政府在我国制度变迁中的作用》,《经济研究》,2000年第3期。
    ⑥周业安:《中国制度变迁的演进论解释》,《经济研究》2000年第5期。
    ⑦陈天祥:《中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利弊分析》,《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⑧郭小聪:《中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理论:作用与地位》,《政治学研究》2000年第2期。
    ①陈雪莲、杨雪冬:《地方政府创新的驱动模式——地方政府干部视角的考察》,《公共管理学报》2009年第7期。
    ②[美]丹尼斯·A·荣迪内利:《人民服务的政府:民主治理中公共行政角色的转变》,贾亚娟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年第2期。
    ③参见Qian, Yingyi and Barry R. Weingast, 1997,“Federalism as a Commitment to Market Incentiv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11(4):83-92. Qian, yingyi and Gerald Roland, 1998,“Federalism and the Soft Budget Constrai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8:1143-1162.
    ①Edin Maria认为,国家在经济上赋予地方自主权的同时,加强了对地方官员行政和政治控制,以保证后者优先完成自己下达的任务。其中最重要的机制,是中共借鉴企业责任体系建立的干部责任体系,地方官员同上级签订绩效合同,他们必须对绩效负责。通过岗位目标责任制,党委控制着官员的任命、提升,并根据后者对自己下达的任务的忠诚和绩效决定他们的任用,从而在地方官员之间引入了有效的竞争机制。详见Edin,Maria, Market Forces and Communist Power: Local Political Institution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Sweden.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Uppsala University. 2000:142.
    ②参见Blanchard, Oliver. And Andrew Shleifer,2001,”Federalism with and without Political Centralization:China vs Russia”, IMF Staff Papers,48:171-179;Qian, Yingyi and Chenggang Xu, 1993,“Why China’s Economic Reforms Differ: the M-Form Hierarchy and Entry/Expansion of the Non-state Sector”, Economics of Transition , 1:135-170.
    ③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经济研究》,2007年第7期。
    ④周黎安:《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经济研究》2004年第6期。
    ⑤周黎安,李宏彬,陈烨:《相对绩效考核:官员中国地方官员晋升的一项经验研究》,《经济学报》2005年第1期第1辑。
    ⑥Li,Hongbin and Li-an,Zhou, 2005,“Political Turnover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The Incentive Role of Personel Control in china”,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 89(9-10),1743-1762.吸引居民和资源在当地扎根。类似于企业之间的竞争,辖区政府为了提高自身的吸引力,也会围绕居民和资源相互竞争。当宪法充分保障居民的自由迁徙权利时,这些政府间的竞争只能围绕技术和制度供给展开,从而有力促进了政府效率的改善和公共产品的供给。参见Albert Breton, Competitive Governments. An Economic Theorv of Politic Finan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①荣敬本、高新军、何增科、杨雪冬:《县乡两级的政治体制改革:如何建立民主的合作新体制》,载于《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7年第4期。
    ②杨雪冬:《市场发育、社会生长和公共权力建构》,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07页。
    ③杨雪冬:《市场发育、社会生长和公共权力建构》,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53-154页。
    ④戴长征:《国家权威碎裂化:成因、影响及对策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第6期。
    ⑤国家自主性是一个反映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要范畴,论述国家在何种程度上超越共同体中各种社会政治力量之约束、保持自身的超越性和公共性。
    ⑥[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30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7-38页。
    ②参见[美]尼科斯·波朗查斯:《政治权力与社会阶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英]拉尔夫·密利本德:《英国资本主义民主制》,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③[美]艾森斯塔德:《帝国的政治体系》,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④Scokpol, T. State and Social Revolution ,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9.
    ⑤[美]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⑥时兴和:《关系、限度、制度: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国家与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21-124页。
    ⑦孙立平:《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社会结构演变的新趋势》。http://www.dajun.com.cn.
    ⑧李强:《后全能体制下现代国家的构建》,《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6期。
    ⑨[美]詹姆斯·M·布坎南:《自由市场和国家》,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280页。
    ⑩Niskanen, William. Bureaucracy and Representative Government. Chicago: Aldine-Atherton, 1971.
    11 Lianjiang Li and Kevin J. O'Brien, Selective Policy Implementation in Rura( China, Comparative Politics, Vo1.31, No.2 (January 1999), pp.167-186。
    12 [美]托尼·塞奇:《中国地方政府分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年第4期。
    13参见林尚立:《权力与体制: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逻辑》,《学术月刊》2001年第5期;周志忍:《政府自主性与利益表达机制互融》,《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12月25日。
    14沈德理:《非均衡格局中的地方自主性—对海南经济特区(1998-2002)发展的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90-291页。
    ①沈德理:《非均衡格局中的地方自主性—对海南经济特区(1998-2002)发展的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5页。
    ②[美]詹姆斯·M·布坎南,戈登·图洛克:《同意的计算—立宪民主的逻辑基础》,中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③[美]西蒙·范、格罗斯曼:《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激励和腐败》,载胡鞍钢主编:《中国:挑战腐败》,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49-163页。
    ④金太军、张劲松:《政府自利性及其控制》,《江海学刊》2002年第2期。
    ⑤赵根成:《中国经济体制转型中地方政府角色转换和中央地方关系的发展趋势》,载王浦劬、徐湘林主编:《经济体制转型中的政府作用》,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
    ⑥裴敏欣:《公权化是否会增加腐败》,《中国国情分析报告》2002年第47期。
    ⑦改革开放以来财政制度的改革改变了政府间原有的关系,对于企业上交的税收,各级政府除了向上级政府上交额定的部分外,剩余的部分可以截留。这使得基层政权的行动逻辑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它们逐步演变为从事经营活动的“政权经营者”。参见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92-293页。
    ⑧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财政该恶搞使乡镇政权获得了谋求自身利益的动机和行动空间。一些乡镇政权的行为实际上已与企业无异,它们直接参与经营活动,但其目的却是为了满足本乡镇政权这个利益集团的利益。参见杨善华、苏红:《从“代理型政权经营者”到“谋利型政权经营者”》,《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第1期。
    ①张志军:《领导干部管理机制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第141页。
    ②冯学庆、王国梅:《加强对“一把手”监督的思考》,《新视野》2009年第4期。
    ③金太军、张劲松、沈承诚:《政治文明建设与权力监督机制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④Robert E. Goodin, Hans- Dieter Klingemann,. A New Handbook of Political Scien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50.
    ⑤David. Easton. A Framework for Political Analysi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 Englewood Cliffs. 1965:6-7.
    ⑥[美]艾伦·C.艾萨克:《政治学:范围与方法》,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7页。
    ⑦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3页。
    ①Clark, William Roberts. Agents and Structures: Two Views of Preferences, Two Views of Institutions, in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1998,42:245~ 270.
    ②朱德米:《当代西方政治科学最新进展—行为主义、理性选择和新制度主义》,《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③[美]詹姆斯·马奇、约翰·奥尔森:《新制度主义:政治生活中的组织因素》,《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5年第5期。
    ④[美]凯尔布尔:《政治学和社会学中的“新制度学派”》,载《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6年第3期。
    ⑤何俊志、杨季星:《社会中心论、国家中心论与制度中心论——当代西方政治科学的视角转换》,《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①转引自何显明:《市场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逻辑》,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55-56页。
    ②朱德米:《经济特区与中国政治发展》,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第142-143页。
    ③[美]詹姆斯·马奇、约翰·奥尔森:《新制度主义:政治生活中的组织因素》,《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5年第5期。
    ④何俊志:《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流派划分与分析走向》,《国外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⑤Peter A. Hall. ; Rosmary. E. R. Taylor. Politic Science and The Three Institutionalisms, Political Studies, 1996. XLIV: 936-957.
    ①Charles Tilly, Prisoners of the State, The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 No. 133(August ,1992), pp. 329-342.
    ②Paul Pierson, Increasing Returns, Path Dependence, and the Study of Politics , The American Political Review, Vol.94, No.2.(Jun., 2000), pp.251-267.
    ③Stephen D. Krasner,“Approaches to the State: Alternative Conceptions and Historical Dynamics,”Comparative Politics 16, No.2(Jan. , 1984):223-246.
    ④Sven Steinmo,“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in Donatella Della Porta and Michael Keating, eds., Approache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⑤[美]威尔逊:《行政学研究》,见彭和平等编译《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第15页。
    ①[美]威尔逊:《行政学研究》,见彭和平等编译《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第22-23页。
    ②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2页。
    ③[美]凯瑟琳·费明一塞勒斯:《权威集中与宪法创制》,载迈克尔·麦金尼斯主编《多中心治道与发展》,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237页。
    ④丁煌:《政策执行阻滞机制及其防治对策》,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2-83页。
    ⑤[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等:《制度激励与可持续发展》,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8页。
    ①杨小凯:《当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②[美]布坎南:《自由、市场和国家》,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52页。
    ③[美]曼瑟?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①[美]凯尔布尔:《政治学和社会学中的“新制度学派”》,载《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6年第3期。
    ②[美]戴维·菲尼:《制度安排的需求与供给》,载V.奥斯特罗姆、D.菲尼、H.皮希特编《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抉择》,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34页。
    ③张千帆:《宪政、法治与经济发展:一个初步的理论框架》,《同济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④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载《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77页
    ⑤[美]凯尔布尔:《政治学和社会学中的“新制度学派”》,载《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6年第3期。
    ⑥B. Guy Peters,1999. Institutional Theory in Political Science: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London and New York: Willington House. pp.15-16.
    ⑦[美]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25-226页。
    ①[美]道格拉斯·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第1页。
    ②[美]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25、3页。
    ③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载《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78页。
    ④[美]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68页。
    ⑤杨光斌:《中国政府与政治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页。
    ⑥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8页。
    ①[美]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72页。
    ②《中共中央文件选编》(第13册),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党校1991年版,第427页。
    
    ①转引自林尚立:《党内民主——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44页。
    ②《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32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19页。
    ②曹海晶:《当代中国立法体制的社会生态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①乔晓阳:《完善我国立法体制维护国家法制统》,《人大工作通讯》,1998年第21期。
    ②朱力宇:《立法体制的模式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①林洁:《对现有财政制度条件下公务消费的理性思考》,《经济问题》,2007年第11期。
    ②黄仁宇:《十六世纪中国之财政与税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416页。
    ③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10页。
    
    ①李伟南:《当代中国县政府行为逻辑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①《列宁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92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26页。
    ③《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0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713-715页。
    ④陈凤楼:《中国共产党干部工作史纲》,党建读物出版社2003年版,第55页。
    ⑤梁琴、钟德涛著:《中外政党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226-227页。
    ①杨雪冬:《论意识形态与经济增长》,《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6年第2期。
    ②[美]詹姆斯·E.安德森:《公共决策》,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第20页。
    ③[美]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53页。
    ④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载《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81页。
    ⑤[美]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2页。
    ⑥[德]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39页。
    ⑦[美]阿尔蒙德等:《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35-36页。
    ①《布莱克威尔政治学百科全书》,第368-37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71-272页。
    ③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9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4页。
    ⑤《中国共产党第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关于加强党的宣传教育工作的决议(草案)》(1951年5月),参见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33页。
    ⑥费正清、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页。
    ①王邦佐主编:《中国城市社区党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90页。
    ②周冰、谭庆刚:《中国市场经济产生的内在逻辑》,《南开经济研究》2004年第5期。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3页。
    ②吴思:《血酬定律——中国历史中的生存游戏》,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年版,第239页。
    ①梁碧波:《“潜规则”的供给、需求及运行机制》,《经济问题》,2004年第8期。
    ②[法]布迪厄:《实践感》,蒋梓骅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①费孝通:《乡土中国》,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36页。
    ②王益宇:《从文化结构反思中华文化特征》,《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S1期。
    ③汪新建、吕小康:《作为惯习的潜规则》,《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④李银河:《生育与村落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16页。
    ⑤[德]韦伯:《儒教与道教》,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85-286页。
    ①《马克思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2页。
    ②Sharpe Fritz. Games Real Actors Play. Actor-Centered Institutionalism in Policy Research Bouleder and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1997, pp51.
    ③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载[美]R·科斯、A·阿尔钦、D·诺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74页。
    ④[美]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1, 106页。
    ⑤[美]R·H·科斯:《社会成本问题,》,载[美]R·科斯、A。阿尔钦、D.诺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2页。
    ①杨瑞龙、杨其静:《阶梯式的渐进制度变迁模型—再论地方政府在我国制度变迁中的作用》,《经济研究》2000年第3期。
    ②杨瑞龙:《论制度供给》,《经济研究》1993年第8期。
    ③徐勇:《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比较》,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4页。
    ①[美]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205页。
    ①[英]伊夫·梅尼、文森特·赖勿特:《西欧国家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春秋出版社1989年版,第27页。
    ①周雪光:《西方社会学官员中国组织与制度变迁研究状况述评》,《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4期。
    ①胡汝银:《中国改革的政治经济学》,《经济发展研究》,1992年第4期。
    ②杨瑞龙:《论我国制度变迁方式与制度选择目标的冲突及其协调》,《经济研究》1994年第5期。
    ①转引自赵震江:《分权制度与分权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04页。
    ②晋升锦标赛是指上级政府对多个下级政府部门行政长官设计的一种晋升竞赛,竞赛优胜者将获得晋升,而竞赛标准由上级政府决定,它可以是GDP增长率,也可以是其他可度量的指标。详见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经济研究》2007年第7期。
    ③宋世明:《试论从“部门行政”向“公共行政”的转型》,《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④林尚立:《权力与体制: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逻辑》,《学术月刊》2001年第5期。
    
    ①戴长征:《国家权威碎裂化:成因、影响及对策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第6期。
    ②李军杰:《经济转型中的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变异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1期。
    ③[美]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59页。
    ②樊纲:《渐进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28页。
    ①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社会结构转型课题组:《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中近期趋势与隐患》,《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5期。
    ①杨雪冬:《地域、个人与制度创新—对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改革的个案分析》,见荣敬本等《再论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的比较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196页。
    ①John P. Kotter & Paul R. Lawrence, Mayors in Action: Five Approaches to Urban Governance (New York: Wiley Interscience, 1974).
    
    ①本部分来自沈荣华教授上课中观点整理。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2页。
    
    ①王正明:《苏南模式中的政府行为探析》,《调研世界》,1997年第4期。
    ①子曰:《吕日周:一个值得尊敬和警惕的“奇理斯玛”》,《南方都市报》,2003-02-28.
    ②李红平、邓科:《揭开吕日周“为官生涯”的真相》,《南方周末》,2002-10-18.
    ③陈统奎:《扬州的另类现代化之路》,《南风窗》,2010年第17期。
    ④文平:《升官与否方论英雄?中共南通市委书记罗一民谈“南通现象”和“罗一民现象”》,《南方周末》,2010-01-13。
    ⑤姚先国:《浙江经济改革中的地方政府行为评析》,《浙江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
    ①Martin Lodge and KaiWegrich,“Control Over Government 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Dynamics in German Public Administration”The Policy Studies Journal , Vol.33, No2, 2005, p.15.
    ②Paul J. Di Maggio and Walter W.Powell.“The Iron Cage Revisited 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rganizational Field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 Vol.48. No2, 1983,p150.
    ③Paul J. Di Maggio and Walter W.Powell.“The Iron Cage Revisited 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Rationality in Organizational Field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 Vol.48. No2, 1983,p151.
    ①Chris Changwha Chung and Paul W. Beamish,“The Impact of Institutional Reforms on Characteristics and Survival of Foreign Subsidiaries in Emerging Economies”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 Vol.42, Issue 1m2005, p.44.
    ②搜寻成本是个经济学概念,大体是指买方找到个适合的卖方并购买产品的所有成本。在经济活动中,搜寻是个有代价的活动,搜寻成本随着搜寻范围的扩大和搜寻次数的增加而上升,而搜寻收益随着搜寻范围的扩大和搜寻次数的增加而下降。本文中,搜寻成本指地方核心行动者选择适合的行动方案所花费的成本。
    ③Martin Lodge.“Isomorphism of National Policies? The‘Europeanisation’of German Competition and Public Procurement Law”,West European Politics, Vol.23, No1, 2000, p.91.
    ④Paul J. Di Maggio and Walter W.Powell.“The Iron Cage Revisited 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rganizational Field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 Vol.48. No2, 1983,p152.
    ⑤Peter M. Haas.“Introduction Epistemic Communities and International Policy Coordinati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6., No1, 1992, p3.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31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6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2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8-329页。
    ③[美]查尔斯·林德布洛姆:《政治与市场:世界的政治—经济制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9页。
    ④[美]查尔斯·林德布洛姆:《政治与市场:世界的政治—经济制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0页。
    ⑤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8页。
    ⑥林尚立:《权力与体制: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逻辑》,《学术月刊》,2001年第5期。
    ①戴长征:《国家权威碎裂化:成因、影响及对策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第6期。
    ①罗豪才:《中国司法审查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68页。
    ②张文显:《法学基本范畴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52页。
    ③周佑勇:《论行政不作为的救济和责任》,《法商研究》,1997年第4期。
    ④Lianjiang Li.; Kevin J. O’Brien. Selective Policy Implementation in Rural China, Comparative Politics, 1999,31(2):167-186.
    ①马库·基维聂米:《政策及其目标:论政策实施的分类》,《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第4卷第2期,第99-100页。
    ②樊纲:《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征与趋势》,吴敬琏等:《渐进与激进——中国改革道路的选择》,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③孙立平:《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的国家自主性问题》,《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4期。
    ①[荷] H.布雷塞斯、M霍尼赫:《政策效果解释的比较方法》,《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第4卷第2期(1987年5月),第127页。
    ②刘天旭:《象征性治理》,《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③瓦尔特·克莱默:《统计数据的真相》,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①孙立平:《实践社会学与市场转型过程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②孙立平:《实践社会学与市场转型过程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①Jeremy Boissevain .“Patronage in Sicily,”In Political Corruption, a Handbook, (ed.) A mold Heidenheiner, 1999, Transaction Publishers, New Brunwick and London. P.307-325.
    ①Max Weber. Economy and Societ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8, p.231– 232.
    ②萧功秦:《中国现代化转型中的地方庇荫网政治》,《社会科学》,2004年第12期。
    ③萧功秦:《中国转型期地方庇荫网形成的制度因素》,《文史哲》,2005年第3期。
    ④这一体制是从改革以前的社会主义全能体制演变过来的,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权威政治,保留并继承了全能主义政治的大部分政治资源,并运用这些政治资源作为工具,来完成中国向市场经济秩序的平衡过渡的体制。参见萧功秦:《中国后全能型的权威政治》,《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6期。
    ⑤何增科:《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363页。
    ①《卢氏五种“相”:“一把手”和一个地方的命运》,《南风窗》,2003年第2期。
    ②张培刚:《新发展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34页。
    ③[美]迈克尔·罗斯金:《政治科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99-204页。
    ④谭融:《美国的利益集团政治理论综述》,《天津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⑤杨光斌,李月军:《中国政治过程中的利益集团及其治理》,《学海》,2008年第2期。
    ⑥中共十三届二中全会的工作报告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内部仍然存在着不同利益集团的矛盾”。参见:《人民日报》1988年3月21日。
    ⑦江泽民:《江泽民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1-07-02(1)。
    ⑧参见程浩,黄卫平,汪永成:《中国社会利益集团研究》,《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4期;张宇,刘伟忠:《利益集团与公共政策制定》,《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6期;邢乐勤,顾艳芳:《论中国利益集团对地方立法的影响》,《浙江学刊》,2008年第5期。
    ①陈国权、麻晓莉:《经济民营化过程中政府行为与绩效——对温州的个案研究》,《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②David L. Wank.“The Institutional Process of Market Clientelism: Guanxi and Private Business in a South China city.”The China Quarterly,147, 1996. p.820-838.
    ③“情境理性”是哈贝马斯提出的一个概念,指理性都是特定情境中的理性。“有很多行为,在它们发生的特定场景之外,我们不能判断它们是否符合理性。”参见[美]郝伯特·西蒙:《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45页。
    ④参见曹荣湘:《蒂布特模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⑤李路路:《社会资本与私营企业家》,《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6期。
    ⑥康晓光:《90年代中国大陆政治稳定性研究》,《二十一世纪》(香港)2002年8月号。
    ①孙立平:《权利失衡、两极社会与合作主义宪政体制》,《战略与管理》,2004年第1期。
    ②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经济研究》,2007年第7期。
    ③Lazer, Edward. And Sherwin Rosen, 1981,“Rank-Ordered Tournaments ad Optimal Labor Contract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89:S.841-864.
    ④诺斯认为在制度变迁中存在着收益递增和自我强化的机制,这种机制使制度变迁一旦走上了某一条路径,它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参见North.“Institu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Taiwan Economic Review, 1995(23):1-24.
    ①王晓燕:《官员“三年之痒”》,《决策》,2009年第7期。
    ①《空中通道一掷“亿”金,长三角机场困局谁来解惑》,《国家金融报》,2004年3月18日。
    ②Sandra Poncet, 2003,“Measuring Chines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Integration”, China Economic Review 14:1-21.
    ③陈东琪、银温泉:《打破地方市场分割》,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年版,第126-130页。
    ④车晓蕙、陈钢:《级级下任务层层压指标,招商引资成“让利竞赛”》,新华社,2003年11月11日电。
    ①李丽:《安徽全椒百万年薪聘招商代表》,《新京报》,2009年5月5日。
    ②政治动员是在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人民利益的名义下,运用思想舆论和宣传教育等政治社会化手段调动民众对执政者及其决策的认同、支持和配合,从而加强政治体系的施政能量,促进决策的贯彻执行。详见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12页。
    ③朱玉:《安徽芜湖“红顶商人”内幕调查》,人民网,2004年2月23日。
    ④罗宏翔:《中国城市经营模式比较研究》,《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⑤王云帆:《长三角大悬念》,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3页。
    ⑥张寒松、覃敏笑:《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建设的新模式:贵州省都匀市资本置换的考察分析》,《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①[美]詹姆斯·安德森:《公共决策》,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第140页。
    ②[美]詹姆斯·安德森:《公共决策》,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第4页。
    ③Terry L Cooper. The Responsible Administrator. 3rd.「M」.SanFrancisco: Jersey一Bass Publishers, 1990.p68.
    ④李春成:《公共利益的概念建构评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⑤[美]珍妮特·登哈特,罗伯特·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丁煌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64页。
    ⑥他们基于两种推论:一是由于公共利益不能加以测量或者直接观察,所以他是没有用的;二是公共利益或集体意志并非必不可少,因为个人选择是人事政策过程和制定政策的最佳途径。
    ①王扩建:《本体与价值——对服务型政府的深层思考》,《内蒙古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①张立:《最富争议的市委书记》,《南方周末》,2004年2月5日第1版。
    ②http://www.people.com.cn/GB/guandian/1033/2328170.html
    ③刘东:《我们需要仇和这样的“铁碗”》,《中国经济日报》,2004年2月10日。
    ④张伟涛,允强:《遭遇非议过后的宿迁市委书记仇和》,《人物》,2004年11月29日。
    ⑤鄢烈山:《把仇和式的强人留给历史》,《杂文月刊》2004年第5期。
    ①盛大林:《宁可不要仇和》《深圳商报》,2004年2月10日。
    ②陈杰人:《罩着改革光环的专制和人治更值得警惕》,《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2月10日。
    ③顾海滨:《以权谋"公"就比以权谋私好?》,《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2月10日。
    ④http://www.people.com.cn/GB/guandian/1033/2327173.html
    ⑤顾则徐:《“仇和现象”凸显改革理性贫乏》,《学习月刊》,2006年第4期,第35-36页。
    ⑥http://www.people.com.cn/GB/guandian/1034/2326031.html
    ⑦http://www.people.com.cn/GB/guandian/1033/2323915.html
    ⑧马龙生:《“仇和现象”折射民主与效率的对立困局》《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2月10日。
    ⑨李雪沣:《“仇和现象”的法治思考一法治的一个实践视角》,《学术研究》,2004年第7期,第92-94页。
    ⑩张玮:《“仇和模式”:改革创新还是历史倒车》,《领导科学》,2004年第7期,第14-16页。11王新葆:《从“吕日周现象”到“仇和冲击波”》,《领导科学》,2004年第14期,第53页。12刘廷友:《论个性化执政值得推崇——从“仇和现象”谈起》,《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第53-58页。13包永辉徐寿松:《仇和升迁具突破意义走出改革者无好下场怪圈》,《瞭望新闻周刊》2006年第5期。14侯兆晓:《“另类”仇和——两会代表委员眼中的仇和》,《民主与法制》,2008年第7期,第14-15页。15伍皓,王江:《瞭望》新闻周刊,2008年第9期,第54-55页。
    ①肖松平:《地方自治与分权制衡:“仇和现象”实质解读》,《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第98-101页。
    ②郑雯睿:《从行政伦理的视角看“仇和现象”》,《领导科学》,2009年第7期,第12-14页。
    ③王磊:《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官员—由媒体不适当地肯定“仇和现象”引起的反思》,《法学》,2007年第2期,第3-6页。
    ④王磊:《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官员—由媒体不适当地肯定“仇和现象”引起的反思》,《法学》,2007年第2期,第3-6页。
    ⑤周政华:《仇和模式争议未了》,《领导文萃》,2009年第10期,第37-39页。
    ⑥伍皓,王江:《瞭望》新闻周刊,2008年第9期,第54-55页。
    ⑦转引自周政华:《仇和模式争议未了》,《领导文萃》,2009年第10期,第37-39页。
    ⑧周政华:《仇和发动昆明“大跃进”》,《中国新闻周刊》,2009年第6期,第49-55页。
    ①吕宗恕,袁端端:《仇和造城:“书记主导”发展模式集大成者》,《南方周末》,2010-04-28。
    ①侯兆晓:《“另类”仇和——两会代表委员眼中的仇和》,《民主与法制》,2008年第7期,第14-15页。
    ②李德金:《北大政府管理交流中心设立课题着手对“仇和新政”作专题研究》,人民网,2010年4月17日。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11391877.html
    ③[澳]雪珥:《绝版恭亲王》,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自序。
    ④周政华:《仇和模式争议未了》,《领导文萃》,2009年第10期,第37-39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6页。
    ②虞崇胜:《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性质的再认识》,《探索》,2010年第3期。
    ③[波]科勒德克:《从休克到治疗——后社会主义转轨的政治经济》,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年版,第34页。
    ④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序。
    ⑤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12-19。
    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4页。
    
    ①史梅:《地方政府创新尤需鼓励》,《新京报》2004年1月20日
    ②《市政协提案办理结果公示》,《昆明日报》,2009-10-30.
    ①[美]威尔·杜兰特:《探索的思想》,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版,第28页。
    ②[美]西里尔·布莱克:《比较现代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版,译者前言。
    ①吴晓松、杨端如:《2010年昆明问责694人》,《昆明日报》,2011-01-07.
    ①Lucian W. Pye, 2002. Factions and the Politics of Guanxi: Paradoxes in Chinese Administrative and Political Behavior. In Jonathan Unger (ed). The Nature of Chinese Politics : From Mao to Jiang . New York : M. E. Sharpe ,pp. 38-57.
    ①张扬:《昆明启动二环路改造》,《昆明晚报》,2008-08-29.
    ①杨复兴、卢云涛、杨厚智:《设立云南省“滇池基金”的基本构想》,《经济问题探索》,2009年第1期。
    ①王密、蒋宏坤:《昆明二环内98%单位小区已“雨污分流”》,《昆明日报》,2010-11-30.
    ②樊纲:《渐进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28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11页。
    ②[美]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三联书店1990年版,第520页。
    ①[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40页。
    ②[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2页。
    ③[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2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3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72页。
    ③转引自申斯春:《为风云人物当外脑》,吉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0页。
    ①[美]赫伯特·西蒙:《管理行为——管理组织决策过程的研究》,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第99页。
    ②[美]埃莉诺·奥利特洛姆等:《制度激励与可持续发展》,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8页。
    ③Peter A. Hall, Governing the Economy: The Politics of State Intervention in Britain and France, Polity Press , 1986, p.280.
    ①习近平:《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0年第9期。
    ②江泽民:《提高干部和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最根本的是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问题》,《高校理论战线》,1995年第3期。
    ①习近平:《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0年第9期。
    ②《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94页。
    ③《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4页。
    ④《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0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3页。
    ③《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0页。
    ④《红旗》杂志,1968年第4期。
    ⑤《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4-1095页。
    ⑥《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420页。
    ⑦《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01页。
    ①[俄]普列汉诺夫:《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5年版,第31页。
    ②《斯大林文选》,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45页。
    ③[美]乔治·塞尔兹编:《影响人类历史的名人思想大观》,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页。
    ④[南斯拉夫]弗拉迪米尔·德迪耶尔:《苏南冲突经历》,生话·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7年版,第306页。
    ⑤习近平:《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0年第9期。
    ①[法]弗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57页。
    ②H.W.辛格:《社会发展:最主要的增长部门》,载《国际发展评论》1965年3月号,第5页。
    ①达德利·西尔斯:《发展的意义》,载《国际发展评论》,1969年12月号,第2 -3页。
    ②古雷特:《痛苦的抉择:发展理论的新概念》,1971年英文版。转引自托达罗:《经济发展》,中译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第1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372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23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94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926-927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2页。
    ①转引自冯雪娇:《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武汉大学硕士论文(2005)。
    ②郭熙保:《论发展观的演变》,《学术月刊》2001年第9期。
    ③陈景云:《关于领导干部树立和坚持正确政绩观的思考》,《理论探讨》,2009年第5期。
    ④胡锦涛:《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3-10-15(1)。
    ①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人民日报》,2005-03-06,(2)。
    ②[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3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3页。
    ④陈景云:《关于领导干部树立和坚持正确政绩观的思考》,《理论探讨》,2009年第5期。
    ①张维迎:《理性地思考中国改革》,《经济观察报》2006年3月14日。
    ①[美]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58页。
    ②荣敬本等:《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序言第7页。
    ③杨雪冬:《市场发育、社会成长和公共权力构建—以县为微观分析单位》,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07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0-381页。
    ①杨雪冬:《当代中国地方政府的激励机制简论》,中国政府创新网。
    ②倪星、余凯:《试论中国政府绩效评估制度的创新》,《政治学研究》2004年第3期。
    ①王晓燕:《官员“三年之痒”》,《决策》,2009年第7期。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①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8-17页。
    ①秦晓:《当代中国问题:现代化还是现代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编者的话”。
    ②金耀基:《中国的现代转向》,牛津大学出版社,2004年中文版,“自序”。
    ③秦晓:《当代中国问题:现代化还是现代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4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⑤沈荣华,钟伟军:《中国地方政府体制创新的路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5页。
    ①徐勇:《内核-边层:可控的放权式改革——对中国改革的政治学解读》,《开放时代》2005年第2期。
    ②樊纲:《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征与趋势》,吴敬琏等:《渐进与激进——中国改革道路的选择》,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③《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23页。
    ①可参见沈嘉:《温家宝深圳重提政改引关注或为深化改革信号》,《中国新闻周刊》,2010年第8期。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4页。
    ③王玉明:《论政府的制度创新职能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载《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第5期。
    ④郭小聪:《中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理论:作用与地位》,载《政治学研究》2000年第1期。
    ①「美]v·奥斯特罗姆等主编:《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选择》,王诚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2页。
    ②这方面是由于国家的法律秩序框定了制度安排的可行性空间,限定了制度创新的范围。另一方面则是现有制度安排的惯性和残存价值以及该制度下形成的利益集团会阻滞新的制度。叫见王玉明:《论政府的制度创新职能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载《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第5期。
    ③[美]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泽文集》,刘守英等泽,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296页。
    ②王诚:《综合配套改革中的先行先试权》,《上海法学研究》,2009年第3期。
    ①这点目前学界有一定争议。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比较中国与俄罗斯在转型过程中的不同选择与结构中,引发中俄改革初始条件的比较研究。他们指出相对松散的经济管理体制和决策权的相对分散使我国地方政府在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参见Susan Shirk. 1993.The Political Logic of Economic Reforms in China ,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p13;Qian, Yingyi and Chenggang Xu, 1993,“Why China’s Economic Reforms Differ: the M-Form Hierarchy and Entry/Expansion of the Non-state Sector”, Economics of Transition , 1:135-170.
    ②杨瑞龙:《从地方政府的视角揭示渐进式改革成功的奥秘》,《南方日报》,2006年4月20日。
    ③林尚立:《国内政府间关系》,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54页。
    ④“如果样样都依法,我们就会事无成。”贵州某县领导的这经典言论,恐怕是为数小少的执掌公权力者内心的真实写照。参见周朗、王舒怀:《赫章县文物局的无奈》,载《人民日报》2007年2月27日第8版。
    ①钟瑞庆:《渐进式改革与私权的发展》,《中外法学》2006年第6期。
    ②郝铁川:《论良性违宪》,载《法学研究》1996年第4期。
    ③阮露鲁:《立宪理念与良性违宪之合理性》,载《法学》1997年第5期。
    ④童之伟:《“良性违宪”不宜肯定》,载《法学研究》1996年第6期。
    ⑤韩大元教授认为,“强调变革时期改革措施的合宪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对于正在准备出台的改革措施,应按照宪政程序提供其合宪基础;对于地方的“试点”也应严格管理,确定其内容与程序的规范化。”韩大元:《社会变革与宪法的社会适应性》,载《法学》1997年第5期。
    ①应松年:《当代中国行政法》,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第100-102页。
    
    ①方可成:《孙志刚:因一人废了一项制度》,《南方周末》,2010-12-30。
    ①王扩建:《网络群体性事件:一种新型危机形态的考量》,《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①世界银行:《1999/2000世界发展报告:迈进21世纪》,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第165页
    ①[美]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0页。
    ①樊纲:《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征与趋势》,《渐进与激进——中国改革道路的选择》,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①戴长征:《国家权威碎裂化:成因、影响及对策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第6期。
    ②主要是指根据地方政府在执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上的不同表现,有选择地对其进行激励或者制裁。
    ③[美]查尔斯·沃尔夫:《市场或政府:权衡两种不完善的选择》,中国发展出版社1994年版,第46页。
    ①[美]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76页。
    ②[美] J. R.沙克尔顿、G.洛克斯利编著:《当代十二位经济学家》,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205页。
    ③[瑞士]缪尔达尔:《亚洲的戏剧》,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④[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2页。
    ⑤胡伟:《中国体制改革的政府整合取向:一项政治——经济探讨》,《政治与法律》,1995年第2期。
    ①转引自赵震江:《分权制度与分权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04页。
    ②朱光磊:《“职责同构”批判》,《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1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9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13-414页。
    ③《列宁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57页。
    ④《列宁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56页。
    ⑤[美]弗兰克·古德诺:《政治与行政》,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41页。
    ①康小光:《转型时期的中国社团》,《中国社会科学季刊》冬季号,1999年总第28期。
    《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列宁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列宁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斯大林文选》,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
    1.[美]阿尔蒙德等:《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2.[美]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美]埃莉诺·奥利特洛姆等:《制度激励与可持续发展》,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4.[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等:《制度激励与可持续发展》,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5.[美]艾伦·C.艾萨克:《政治学:范围与方法》,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6.[美]艾森斯塔德:《帝国的政治体系》,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7.[美]安东尼·奥罗姆:《政治社会学导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
    8.[英]安东尼?吉登斯著:《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赵力涛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
    9.鲍宗豪:《当代社会发展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1999年版
    10.[英]边沁:《政府片论》,沈叔平等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11.[法]布迪厄:《实践感》,蒋梓骅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12.[美]布坎南:《自由、市场和国家》,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13.曹荣湘:《蒂布特模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14.[美]查尔斯·林德布洛姆:《政治与市场:世界的政治—经济制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5.[美]查尔斯·沃尔夫:《市场或政府:权衡两种不完善的选择》,中国发展出版社1994年版
    16.[美]查尔斯?赖特?米尔斯著:《权力精英》,许荣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7.[美]查默斯·约翰逊:《通产省与日本奇迹》,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
    18.陈东琪、银温泉:《打破地方市场分割》,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年版
    19.陈凤楼:《中国共产党干部工作史纲》,党建读物出版社2003年版
    20.陈红太:《当代中国政府体系》,华文出版社,2001年版
    21.陈振明主编:《公共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2.[美]大卫·格里芬编:《后现代精神》,王成兵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23.[美]戴维·菲尼:《制度安排的需求与供给》,载V.奥斯特罗姆、D.菲尼、H.皮希特编《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抉择》,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24.[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邓正来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5.[英]戴维?米勒等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6.[美]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7.[美]道格拉斯?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28.丁煌:《政策执行阻滞机制及其防治对策》,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9.樊纲:《渐进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
    30.费孝通:《乡土中国》,三联书店1985年版
    31.费正清、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2.[南斯拉夫]弗拉迪米尔·德迪耶尔:《苏南冲突经历》,生话·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7
    33.[美]弗兰克·古德诺:《政治与行政》,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34.[法]弗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35.龚咏梅:《现代国家建设的制度秩序——兼论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的权力和社会:1927-1937》,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6.[美]哈罗德?D?拉斯韦尔著:《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杨昌裕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37.[英]哈耶克:《致命的自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38.[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三联书店1997年版
    39.何显明著:《市场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逻辑》,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40.[美]赫伯特·西蒙:《管理行为——管理组织决策过程的研究》,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8
    41.[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42.[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8年版
    43.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4.黄建洪著:《公共理性视野中的当代中国政府能力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45.黄仁宇:《十六世纪中国之财政与税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46.[意]加塔塔?莫斯卡著:《统治阶级(政治科学原理)》,贾鹤鹏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
    47.[美]J. R.沙克尔顿、G.洛克斯利编著:《当代十二位经济学家》,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48.金太军、张劲松、沈承诚:《政治文明建设与权力监督机制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49.金太军:《公务员制度创新与实施》,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版
    50.金耀基:《中国的现代转向》,牛津大学出版社,2004年中文版
    51.[美]凯瑟琳·费明一塞勒斯:《权威集中与宪法创制》,载迈克尔·麦金尼斯主编《多中心治道与发展》,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52.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53.[波]科勒德克:《从休克到治疗——后社会主义转轨的政治经济》,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年版
    54.[英]拉尔夫·密利本德:《英国资本主义民主制》,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55.[美]拉斯维尔著:《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杨昌裕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56.[美]L·E·戴维斯、D·诺斯:《制度变迁的理论:概念与原因》,载R.科斯、阿尔钦、D·诺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57.[美]黎安友:《从集权统治到韧性威权:中国政治变迁之路》,巨流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版
    58.李银河:《生育与村落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59.梁琴、钟德涛著:《中外政党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60.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1.林尚立:《党内民主——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62.林尚立:《国内政府间关系》,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63.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载《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64.[法]卢梭:《社会契约论》(第三卷),赵建兵译,载于《君主论社会契约论》,京华出版社2000年版
    65.[德]罗伯特?米歇尔斯著:《寡头政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6.罗豪才:《中国司法审查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67.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68.[美]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69.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美]
    70.[英]洛克:《政府论》(下),叶启芳等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71.[美]迈克尔·罗斯金:《政治科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72. [美]曼瑟?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73.[英]密尔:《代议制政府》,汪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74.[瑞士]缪尔达尔:《亚洲的戏剧》,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75.[美]尼科斯·波朗查斯:《政治权力与社会阶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76.[法]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77.[俄]普列汉诺夫:《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5年版
    78.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79.[美]乔治·塞尔兹编:《影响人类历史的名人思想大观》,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80.秦晓:《当代中国问题:现代化还是现代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81.乔耀章:《政府理论》,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2.[美]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
    83. [美]R·H·科斯:《社会成本问题》,载R·科斯、A·阿尔钦、D·诺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84.荣敬本等著:《从压力型体制到民主合作型体制》,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
    85.[美]萨缪尔·亨廷顿著:《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86.[美]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87.申斯春:《为风云人物当外脑》,吉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88.沈德理:《非均衡格局中的地方自主性—对海南经济特区(1998-2002)发展的实证研究》,89.沈荣华:《地方政府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90.沈荣华,钟伟军:《中国地方政府体制创新的路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91.时兴和:《关系、限度、制度: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国家与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92.[美]斯考切波:《国家与社会革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93.宋新中:《中国财政体制改革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
    94.童吉渝:《转轨时期地方政府行政行为研究》,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95.汪伟全著:《地方政府竞争秩序的治理:基于消极竞争行为的研究》,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96.王邦佐主编:《中国城市社区党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97.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98.王敬松:《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政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
    99.王乐夫等主编:《行政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00.王永钦著:《大转型:互联的关系型合约理论与中国奇迹》,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01.王云帆:《长三角大悬念》,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02.[美]威尔·杜兰特:《探索的思想》,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版
    103.[美]威尔逊:《行政学研究》,见彭和平等编译《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
    104.[德]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
    105.[德]韦伯:《儒教与道教》,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106.吴思:《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07.吴思:《血酬定律——中国历史中的生存游戏》,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年版
    108.[美]西里尔·布莱克:《比较现代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版
    109.[美]西蒙·范、格罗斯曼:《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激励和腐败》,载胡鞍钢主编:《中国:挑战腐败》,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10.谢庆奎等:《中国地方政府体制概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版
    111.辛向阳:《新政府论》,中国工人出版社,1994年版
    112.徐勇:《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比较》,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113.[澳]雪珥:《绝版恭亲王》,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14.[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
    115.严耕、杨志华著:《生态文明的理论与系统建构》,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09年版
    116.杨光斌:《中国政府与政治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7.杨通进、祐素珍著:《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
    118.杨小凯:《当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119.杨雪冬:《市场发育、社会生长和公共权力建构》,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20.姚洋著:《作为制度创新过程的经济改革》,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21.[英]伊夫·梅尼、文森特·赖勿特:《西欧国家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春秋出版社1989年版
    122.[美]詹姆斯·E.安德森:《公共决策》,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
    123.[美]詹姆斯·M·布坎南,戈登·图洛克:《同意的计算—立宪民主的逻辑基础》,中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24.[美]詹姆斯·M·布坎南:《自由市场和国家》,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125.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26.张培刚:《新发展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27.张文显:《法学基本范畴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28.赵根成:《中国经济体制转型中地方政府角色转换和中央地方关系的发展趋势》,载王浦劬、徐湘林主编:《经济体制转型中的政府作用》,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
    129.赵震江:《分权制度与分权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30.[美]珍妮特·登哈特,罗伯特·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丁煌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31.钟伟军:《利益冲突、沟通阻梗与地方协调机制建设》,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32.周冰著:《过渡性制度安排与平滑转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133.周国雄著:《博弈:公共政策执行力与利益主体》,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34.周黎安:《转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员激励与治理》,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35.周其仁:《市长为什么像公司老总?》,载王敏正著:《市长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
    136.朱德米:《经济特区与中国政治发展》,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
    1.包永辉徐寿松:《仇和升迁具突破意义走出改革者无好下场怪圈》,《瞭望新闻周刊》2006年第5期。
    2.邴正,钟贤巍:《当代社会发展趋势与中国社会的结构转型》,《北方论丛》,2004年第5期。
    3.陈国权、麻晓莉:《经济民营化过程中政府行为与绩效——对温州的个案研究》,《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4.陈杰人:《罩着改革光环的专制和人治更值得警惕》,《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2月10日。
    5.陈石:《社会转型与政府使命》,《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期。
    6.陈天祥:《中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利弊分析》,《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7.陈雪莲、杨雪冬:《地方政府创新的驱动模式——地方政府干部视角的考察》,《公共管理学报》2009年第7期。
    8.戴长征:《国家权威碎裂化:成因、影响及对策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第6期。
    9.[美]丹尼斯·A·荣迪内利:《人民服务的政府:民主治理中公共行政角色的转变》,贾亚娟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年第2期。
    10.冯学庆、王国梅:《加强对“一把手”监督的思考》,《新视野》2009年第4期。
    11.顾海滨:《以权谋"公"就比以权谋私好?》,《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2月10日。
    12.顾则徐:《“仇和现象”凸显改革理性贫乏》,《学习月刊》,2006年第4期。
    13.郭剑鸣:《相机授权体制下我国央地关系中的潜规则现象及其矫治》,《浙江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
    14.郭熙保:《论发展观的演变》,《学术月刊》2001年第9期。
    15.郭小聪:《中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理论:作用与地位》,《政治学研究》2000年第2期。
    16.韩大元:《社会变革与宪法的社会适应性》,载《法学》1997年第5期。
    17.郝铁川:《论良性违宪》,载《法学研究》1996年第4期。
    18.何俊志、杨季星:《社会中心论、国家中心论与制度中心论——当代西方政治科学的视角转换》,《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19.何俊志:《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流派划分与分析走向》,《国外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20.贺卫方、吴思:《规则与潜规则》,《经济观察报》2010年10月30日。
    21.洪银兴、曹勇:《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地方政府功能》,《经济研究》1996年第5期。
    22.侯兆晓:《“另类”仇和——两会代表委员眼中的仇和》,《民主与法制》,2008年第7期。
    23.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年12月19日。
    24.费沛德基:《“中国模式”的严重缺陷:国家资本主义和威权政体》,《德国之声》2010年11月11日。
    25.胡汝银:《中国改革的政治经济学》,《经济发展研究》,1992年第4期。
    26.黄宗智:《跨越左右分歧:从实践历史来探寻改革》,《开放时代》2009年12期。
    27.黄宗智:《中国发展经验的理论与实用含义:非正规经济实践》,《开放时代》2010年第10期。
    28.江泽民:《江泽民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1年7月2日。
    29.金太军、张劲松:《政府自利性及其控制》,《江海学刊》2002年第2期。
    30.[美]凯尔布尔:《政治学和社会学中的“新制度学派”》,载《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6年第3期。
    31.康晓光:《转型时期的中国社团》,《中国社会科学季刊》冬季号,1999年总第28期。
    32.康晓光:《90年代中国大陆政治稳定性研究》,《二十一世纪》(香港)2002年8月号。
    33.李钢:《论社会转型的本质和意义》,《求实》,2001年第1期。
    34.李红平、邓科:《揭开吕日周“为官生涯”的真相》,《南方周末》,2002-10-18.
    35.李军杰:《经济转型中的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变异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1期。
    36.李路路:《社会资本与私营企业家》,《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6期。
    37.李猛:《从“士绅”到“地方精英”》,载《中国书评》1995年第5期。
    38.李强:《后全能体制下现代国家的构建》,《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6期。
    39.李雪沣:《“仇和现象”的法治思考一法治的一个实践视角》,《学术研究》,2004年第7期。
    40.李永利《为敢想敢干的改革者提供法制“护身符”——深圳、重庆促进改革创新与开发立法的亮点与启示》,《海南人大》2009年第3期。
    41.梁碧波:《“潜规则”的供给、需求及运行机制》,《经济问题》,2004年第8期。
    42.林尚立:《权力与体制: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逻辑》,《学术月刊》,2001年第5期。
    43.林尚立:《权力与体制: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逻辑》,《学术月刊》2001年第5期。
    44.刘东:《我们需要仇和这样的“铁碗”》,《中国经济日报》,2004年2月10日。
    45.刘天旭:《象征性治理》,《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46.刘廷友:《论个性化执政值得推崇——从“仇和现象”谈起》,《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47.卢现祥:《论制度变迁中的制度过剩问题》,《经济问题》2000年第10期。
    48.陆德泉:《“关系”——当代中国社会的交换形态》,《社会学与社会调查》, 1991年第5期。
    49.罗宏翔:《中国城市经营模式比较研究》,《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50.吕宗恕,袁端端:《仇和造城:“书记主导”发展模式集大成者》,《南方周末》,2010-04-28。
    51.马龙生:《“仇和现象”折射民主与效率的对立困局》《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2月10日。
    52.倪星、余凯:《试论中国政府绩效评估制度的创新》,《政治学研究》2004年第3期。
    53.裴敏欣:《公权化是否会增加腐败》,《中国国情分析报告》2002年第47期。
    54.乔晓阳:《完善我国立法体制维护国家法制统》,《人大工作通讯》,1998年第21期。
    55.荣敬本、高新军、何增科、杨雪冬:《县乡两级的政治体制改革:如何建立民主的合作新体制》,载于《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7年第4期。
    56.阮露鲁:《立宪理念与良性违宪之合理性》,载《法学》1997年第5期。
    57.盛大林:《宁可不要仇和》《深圳商报》,2004年2月10日。
    58.史梅:《地方政府创新尤需鼓励》,《新京报》2004年1月20日。
    59.宋世明:《试论从“部门行政”向“公共行政”的转型》,《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60.苏永通:《解码1300名省级地方官》,《南方周末》,2008年3月12日。
    61.孙立平:《权利失衡、两极社会与合作主义宪政体制》,《战略与管理》,2004年第1期。
    62.孙立平:《实践社会学与市场转型过程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63.孙立平:《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的国家自主性问题》《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4期。
    64.谭融:《美国的利益集团政治理论综述》,《天津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65.唐兴霖、李东辉:《论中央与地方关系调整的制度化取向》,《学术研究》, 1999年第2期。
    66.童之伟:《“良性违宪”不宜肯定》,载《法学研究》1996年第6期。
    67.[德]托马斯·海贝勒,《关于中国模式若干问题的研究》,载于《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第5期.
    68.[美]托尼?塞奇:《中国地方政府分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年第4期。
    69.汪新建、吕小康:《作为惯习的潜规则》,《南开学报》(这些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70.王诚:《综合配套改革中的先行先试权》,《上海法学研究》,2009年第3期。
    71.王沪宁、陈明明:《调整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政治资源的开发与维护——王沪宁教授访谈录》,《探索与争鸣》1995年第3期。
    72.王沪宁:《论九十年代中国行政改革的战略方向》,《文汇报》1992年6月26日。
    73.王扩建:《本体与价值——对服务型政府的深层思考》,《内蒙古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74.王扩建:《网络群体性事件:一种新型危机形态的考量》,《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75.王磊:《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官员—由媒体不适当地肯定“仇和现象”引起的反思》,《法学》,2007年第2期。
    76.王磊:《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官员—由媒体不适当地肯定“仇和现象”引起的反思》,《法学》,2007年第2期。
    77.王密、蒋宏坤:《昆明二环内98%单位小区已“雨污分流”》,《昆明日报》,2010年11月30日。
    78.王晓燕:《官员“三年之痒”》,《决策》,2009年第7期。
    79.王新葆:《从“吕日周现象”到“仇和冲击波”》,《领导科学》,2004年第14期。
    80.王新生:《异质性社会的社会和谐何以可能》,《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2期。
    81.王永进,邬泽天:《我国当前社会转型的主要特征》,《社会科学家》,2004年第6期。
    82.王玉明:《论政府的制度创新职能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载《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第5期。
    83.王正明:《苏南模式中的政府行为探析》,《调研世界》,1997年第4期。
    84.文平:《升官与否方论英雄?中共南通市委书记罗一民谈“南通现象”和“罗一民现象”》,《南方周末》,2010年1月13日。
    85.吴晓松、杨端如:《2010年昆明问责694人》,《昆明日报》,2011年1月7日。
    86.伍皓,王江:《瞭望》新闻周刊,2008年第9期。
    87.肖松平:《地方自治与分权制衡:“仇和现象”实质解读》,《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88.萧功秦:《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政治态势与前景展望》,《战略与管理》1998年的第5期。
    89.萧功秦:《中国现代化转型中的地方庇荫网政治》,《社会科学》2004年第12期。
    90.谢岳:《市场转型、精英政治化与地方政治秩序》,《当代中国研究》2004年第2期。
    91.徐勇:《内核-边层:可控的放权式改革——对中国改革的政治学解读》,《开放时代》2005年第2期。
    92.许浩:《芜湖土地储备中心职能变形记》,《中国经营报》2010年7月24日。
    93.鄢烈山:《把仇和式的强人留给历史》,《杂文月刊》2004年第5期。
    94.杨光斌,李月军:《中国政治过程中的利益集团及其治理》,《学海》,2008年第2期。
    95.杨瑞龙、杨其静:《阶梯式的渐进制度变迁模型———再论地方政府在我国制度变迁中的作用》,《经济研究》,2000年第3期。
    96.杨瑞龙:《论制度供给》,《经济研究》1993年第8期。
    97.杨瑞龙:《我国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三阶段论—兼论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行为》,《经济研究》1998年第1期。
    98.杨善华、苏红:《从“代理型政权经营者”到“谋利型政权经营者”》,《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第1期。
    99.杨雪冬:《论意识形态与经济增长》,《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6年第2期。
    100.杨雪冬:《政府创新的制度条件》,《学习时报》2007年12月19日。
    101.姚先国:《浙江经济改革中的地方政府行为评析》,《浙江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
    102.应松年:《当代中国行政法》,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
    103.袁瑞军:《官僚自主性及其矫治——公共学者学派有关论点评介》,《经济社体制比较》,1999年第6期。
    104.[美]詹姆斯·马奇、约翰·奥尔森:《新制度主义:政治生活中的组织因素》,《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5年第5期。
    105.张寒松、覃敏笑:《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建设的新模式:贵州省都匀市资本置换的考察分析》,《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106.张军、漫长:《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一个演进的理论》,《学习与探索》1996年第3期。
    107.张立:《最富争议的市委书记》,《南方周末》,2004年2月5日第1版
    108.张千帆:《宪政、法治与经济发展:一个初步的理论框架》,《同济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109.张维迎:《理性地思考中国改革》,《经济观察报》2006年3月14日。
    110.张伟涛,允强:《遭遇非议过后的宿迁市委书记仇和》,《人物》,2004年11月29日。
    111.张玮:《“仇和模式”:改革创新还是历史倒车》,《领导科学》,2004年第7期。
    112.张扬:《昆明启动二环路改造》,《昆明晚报》,2008年8月29日。
    113.郑杭生:《中国和西方社会转型显著的不同点》,《人民论坛》,2009年第5期。
    114.郑雯睿:《从行政伦理的视角看“仇和现象”》,《领导科学》,2009年第7期。
    115.钟瑞庆:《渐进式改革与私权的发展》,《中外法学》2006年第6期。
    116.周冰、谭庆刚:《中国市场经济产生的内在逻辑》,《南开经济研究》2004年第5期。
    117.周飞舟:《地方政府“公司化”的利弊》,《北京日报》2010年4月26日。
    118.周黎安,李宏彬,陈烨:《相对绩效考核:官员中国地方官员晋升的一项经验研究》,《经济学报》2005年第1期第1辑。
    119.周黎安:《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经济研究》2004年第6期。
    120.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经济研究》,2007年第7期。
    121.周雪光:《基层政府间的“共谋现象”》,《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6期。
    122.周雪光:《西方社会学关于中国组织与制度变迁研究状况述评》,《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4期。
    123.周业安:《中国制度变迁的演进论解释》,《经济研究》2000年第5期。
    124.周佑勇:《论行政不作为的救济和责任》,《法商研究》,1997年第4期。
    125.周振亚:《经济发展中的政府选择》,《上海经济研究》2004年第7期。
    126.周政华:《仇和发动昆明“大跃进”》,《中国新闻周刊》,2009年第6期。
    127.周政华:《仇和模式争议未了》,《领导文萃》,2009年第10期。
    128.周志忍:《政府自主性与利益表达机制互融》,《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12月25日。
    129.朱光磊:《“职责同构”批判》,《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130.朱力宇:《立法体制的模式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131.子曰:《吕日周:一个值得尊敬和警惕的“奇理斯玛”》,《南方都市报》,2003年2月28日。
    1.Albert Breton, Competitive Governments. An Economic Theorv of Politic Finan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2.Amsden, Alice,1989, Asia’s New Giant: South Korea and Late Industrializ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ade, Robert, 1990 ,Governing the Market: Economic Theory and the Role of the Government in East Asia Industralization , Pri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3.Andrew G. Walder, Local government as Industrial Firm: An Organization Analysis of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95, pp.263-301.
    4.Aoki, Masahiko, Hyung-Ki Kim and Masahiro Okuno-Fujiwara, 1997, The Role of Government in East Asia Economic Development: Comparative Institutional Analysi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5.B. Guy Peters,1999. Institutional Theory in Political Science: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London and New York:Willington House. pp.15-16.
    6.Blanchard, Oliver. And Andrew Shleifer,2001,”Federalism with and without Political Centralization:China vs Russia”, IMF Staff Papers,48:171-179
    7.Bo Rothstein, Political Institutions: An Overview,in Robet E.Goodin and HansDieter Klingemannm edited,A New Handbook of political Science,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p.146.
    8.Burns, John. 1987.“China’s Nomenklatura System”, Problems of Communism, 36(5):36-51.
    9.Charles Tilly, Coercion, Capital and European States, A.D.990-1990, Cambridge M.A. Basil Blackwell, 1990, p. 112.
    10.Charles Tilly, Prisoners of the State, The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 No. 133(August ,1992), pp. 329-342.
    11.Clark, William Roberts. Agents and Structures: Two Views of Preferences, Two Views of Institutions, in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1998,42:245~ 270.
    12.Chris Changwha Chung and Paul W. Beamish,“The Impact of Institutional Reforms on Characteristics and Survival of Foreign Subsidiaries in Emerging Economies”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 Vol.42, Issue 1m2005, p.44.
    13.David. Easton. A Framework for Political Analysi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 Englewood Cliffs. 1965:6-7.
    14.David L. Wank.“The Institutional Process of Market Clientelism: Guanxi and Private Business in a South China city.”The China Quarterly,147, 1996. p.820-838.
    15.Edin,Maria, Market Forces and Communist Power: Local Political Institution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Sweden.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Uppsala University. 2000:142.
    16.Ellen M. Immergut,“The Theoretical Core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Politics& Society, vol.26, no.1(March 1998),pp.5-34.
    17.Ivan Szelenyi and Eric Kostello, The Market Transition Debate: Toward a Synthesis? American Sociological of Review, Vol. 101 Number4(January 1996),pp1082-1096
    18.James .G. March and Johan .P Olsen.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Organizational Factors In Political Lif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1984,78:734-749.
    19.Jean. 0i,.Rura1 China Takes off: Institutional Foundations of Economic Refor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9.
    20.Jeremy Boissevain.“Patronage in Sicily”in Political corruption , a Handbook, (ed) A mold Heirlenheiner, Transaction Publishers, New Brunwick and London , 1999, pp.307-305.
    21.John P. Kotter & Paul R. Lawrence, Mayors in Action: Five Approaches to UrbanGovernance (New York: Wiley Interscience, 1974).
    22.Kevin J. O’Brien, Liangjiang Li, Selective Policy Implementation in Rural China. Comparative Politics 2, 1999.
    23.Lecours Ander. New institutionalism: theory and analysis,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2005.
    24.Lieberthal, Kenneth g., and Lieberthal, K.G., Lampton , D. M. .Bureaucracy, Politics, and Decision Making in Post-Mao China,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2.
    25.Lianjiang Li.; Kevin J. O’Brien. Selective Policy Implementation in Rural China, Comparative Politics, 1999,31(2):167-186.
    26.Lin , Nan,Local Market Socialism: Local Corporatism in Action in Rural China. Theory and Society,1995,24 (3),p.69.
    27.Li,Hongbin and Li-an,Zhou, 2005,“Political Turnover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The Incentive Role of Personel Control in china”,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 89(9-10),1743-1762.
    28.Lucian W. Pye, 2002. Factions and the Politics of Guanxi: Paradoxes in Chinese Administrative and Political Behavior. In Jonathan Unger (ed). The Nature of Chinese Politics : From Mao to Jiang . New York : M. E. Sharpe ,pp. 38-57.
    29.Marc Blecher, Vivienne Shue, 1996, Tethered Deer: Government and Economy in a Chinanese Courty,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p.204.
    30.Martin Lodge and KaiWegrich,“Control Over Government 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Dynamics in German Public Administration”The Policy Studies Journal , Vol.33, No2, 2005, p.15.
    31.Murray Scot Tanner, China Rethinks Unrest.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3, 2007, pp.138-146.
    32.O’donnell Guillemo. Illusions about Consolidation Journal of Democracy, 1996,7(2):34-51.
    33.Oi, Jean , Fiscal Reform and the Economic Foundation of Local State Corporatism in China. World Politics 45 (1),1992,pp.100-122.
    34.Paul Pierson, Increasing Returns, Path Dependence, and the Study of Politics , The American Political Review, Vol.94, No.2.(Jun., 2000), pp.251-267.
    35.Paul J. Di Maggio and Walter W.Powell.“The Iron Cage Revisited 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rganizational Field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 Vol.48. No2, 1983,p150.
    36.Peter A. Hall. ; Rosmary. E. R. Taylor. Politic Science and The Three Institutionalisms, Political Studies, 1996. XLIV: 936-957.
    37.Peter M. Haas.“Introduction Epistemic Communities and International Policy Coordinati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6., No1, 1992, p3.
    38.Qian, Yingyi and Chenggang Xu, 1993,“Why China’s Economic Reforms Differ: the M-Form Hierarchy and Entry/Expansion of the Non-state Sector”, Economics of Transition ,
    1:135-170. Qian, Yingyi and Barry R. Weingast, 1997,“Federalism as a Commitment to Market Incentiv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11(4):83-92.
    39.Qian, yingyi and Gerald Roland, 1998,“Federalism and the Soft Budget Constrai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8:1143-1162.
    40.Robert E. Goodin, Hans- Dieter Klingemann,. A New Handbook of Political Scien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50.
    41.Scokpol, T. State and Social Revolution ,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9.
    42.Sharpe Fritz. Games Real Actors Play. Actor-Centered Institutionalism in Policy Research Bouleder and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1997, pp51.
    43.Susan Shirk. 1993.The Political Logic of Economic Reforms in China ,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p13.
    44.Stephen D. Krasner,“Approaches to the State: Alternative Conceptions and Historical Dynamics,”Comparative Politics 16, No.2(Jan. , 1984):223-246.
    45.Sven Steinmo,“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in Donatella Della Porta and Michael Keating, eds., Approache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46.Yang Cao and Victor G. Nee, Comment: Controversies and Evidence in the Market. Wank,David L. The Institutional Process of Market Clientelism: Guanxi and Private Business in a South China city.
    47.Vivienne Shue. The Reach of the State: Sketches of the Chinese Body Politic,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48.World Bank, 1993, The East Asia Miracle: Economic Growth and Public Policy,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9.Zhuravskaya,E.,“Incentives to Provide Local Public Goods: Fiscal Federalism, Russian Style”,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2000, 76(3),337-368.
    50.Niskanen, William. Bureaucracy and Representative Government. Chicago: Aldine-Atherton, 197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