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明形态多样性视域下的“中国模式”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模式”早已成为国内外各界关注的热点。“中国模式”概念的热烈讨论虽然是由美国学者乔舒亚·库伯·雷默在其“北京共识”一文中破题的,但是,关于“中国模式”的讨论由来已久。国外对“中国模式”的讨论,除了一些有良知的学者对“中国模式”给予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外,一些西方学者则抱着既定的“西方中心论”的价值观和偏见态度看待“中国模式”。他们有意无意地“误读”或“曲解”“中国模式”,甚至把“中国模式”变成“中国崩溃论”抑或“中国威胁论”的新变种。他们企图通过“捧杀”或妖魔化“中国模式”来唱衰中国。国内对“中国模式”的概念界定至今还未形成统一共识。重视对“中国模式”的研究,廓清“中国模式”概念,不仅有助于对中国当前发展的真实定位,而且也有利于提升中国“软实力”。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在理论上形成“中国学派”、“中国话语”的解释权,以便向世界更好地宣传中国,消除世界对中国崛起的误解。因此,研究“中国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国内外学界大多基于静态的社会制度、动态的现代化转型,以及经济模式、政治模式、文化模式和社会模式等视角对“中国模式”进行解读,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都没有从整体上研究“中国模式”。因此他们都无法深入触摸到“中国模式”本身宣示的“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和发展模式多样化”这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真理。本文以“文明形态论”作为“中国模式”研究的理论切入点和研究方法,通过在系统研究“中国模式”生成的历史背景、“中国模式”概念的来龙去脉的基础上,对“中国模式”的内涵和特征进行科学界定。在世界文明模式多样性的宏观视域下,通过对马克思、斯宾格勒、汤因比、亨廷顿等思想家的文明形态多样性思想研究,以及对中国几代领导人关于“中国模式”生成的主体性性思想构建的研究,探寻“中国模式”生成论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渊源。进而通过对西方现代性的局限性以及世界现代文明模式多样化形态的研究,论证“中国模式”存在的合理性和现实依据。本文站在宏观历史的高度审视“中国模式”生成的历史与逻辑统一性,探究“中国模式”生成的基本规律。在五千年传统文明理念的基石上,在历史演进的宏大叙事中,中国共产党执政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的30多年来,中国已经形成了传统性与现代性结合较好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等“五位一体”的“中国模式”基本文明形态。基于对“中国模式”终极价值的考量,运用整体论和系统论的研究方法,作者提出了构建“中国模式”的文明结构体系、文明价值体系和文明动力体系的理论架构,对“中国模式”进行整体性解读。通过理论的升华与启迪,挖掘出“中国模式”对于人类文明进步与全球发展的独特价值。
     论文由导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正文共六章内容。
     第一章对“中国模式”的一般理论分析。首先对“中国模式”的概念界定,回答什么是“中国模式”?进而分析了“中国模式”概念的形成背景,以及“中国道路”向“中国模式”的历史演进。本文以世界文明形态多样性为视角,以“文明形态论”为分析方法,“中国模式”即是指中国的社会主义新型文明模式,它是新中国建国60多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人民通过对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断艰辛探索与实践,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它是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等国家主体文明基础上的,并初步形成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等基本文明样态。“中国模式”是具有富强、民主、文明与和谐等独特价值和意义的新型文明模式。
     第二章研究“中国模式”的生成论基础之一:世界文明形态多样性思想。本章主要从马克思主义的人类文明多样性思想中去寻找世界文明模式多样性的理论依据。此外,通过对斯宾格勒、汤因比、亨廷顿等西方思想家关于文明多样性思想的研究,进一步探寻“中国模式”生成论的思想基础。世界文明模式多样性思想为“中国模式”的生成在逻辑上提供了一种存在的可能性。
     第三章研究“中国模式”的生成论基础之二:现代文明模式多元化。通过对西方现代文明模式与拉美模式、东亚模式、苏联模式等非西方现代文明模式进行横向比较研究,主要是对多种模式的结构比较、特色比较和优劣比较的研究,求同存异、博取众长,为“中国模式”的完善和发展吸取更多的营养。同时,也可以对“中国模式”的不足之处及时予以修正。通过对西方现代文明模式的局限性以及世界现代文明模式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论证“中国模式”存在的合理性,找到“中国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现代文明模式存在的现实依据。
     第四章研究“中国模式”的生成论基础之三:“中国模式”的主体性。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既具有民族文化多元融合的特点,又具有鲜明的国家主体性独立统一意识,由此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这种强烈的主体性意识在中华文明的薪火相传中已经融入到整个中华民族的血液与基因里。在近百年的西方列强欺辱践踏过程中,中华民族的国家主体性意识更加强烈。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独立自主地探索“中国道路”,并形成了“中国模式”。“中国模式”的生成经历了从主体性自觉到主体性自信的实践理性过程,这成为“中国模式”主体性生成的历史逻辑。而新中国几代领导人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提出的主体性思想,则成为“中国模式”主体性生成的直接理论依据。
     第五章研究“中国模式”生成的历史与逻辑。本文基于宏观历史视野研究“中国模式”生成的历史演进轨迹,进一步证明“中国模式”的生成是符合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性与合规律性的。在五千年传统文明理念的基石上,在中国现代历史演进的宏大叙事中,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已经形成了传统性与现代性结合较好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等“五位一体”的“中国模式”基本文明形态。“中国模式”的生成逻辑就是一种基于实践的整体生成论逻辑。
     第六章研究“中国模式”的新型文明形态的整体性解读。本文应用整体论和系统论的方法,对“中国模式”的文明结构体系、文明价值体系和文明动力体系进行纵深剖析。通过对“中国模式”的文明要素模块结构、价值构成、动力系统协调机制以及外形塑造进行彻底解剖,分析“中国模式”的文明形态建构和运行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基于对“中国模式”终极价值的考量,通过对上述基本文明形态的生成系统进行整体性研究,以尝试建构“中国模式”文明形态的理论架构。进而通过理论的升华与启迪,挖掘出“中国模式”对于人类文明进步与全球发展的独特价值。
The "China model" has become the focus in China and the world. Although, a heated discussion on the "China model" concept is a broken problem by American scholar Joshua·Cooper·Ramo in his article "Beijing consensus", however, discussions about the "China model" has been for a long time. Some foreign scholars Discussion on the "China model" hold the "western center theory" values and attitude, except some conscientious scholars give objective and fair evaluation on it. They were naturally or half unconsciously "Misreading" or "misunderstanding" the "China model", even they took the "China model" into a new variety of "China collapse theory" and "China threat theory". They tried to "what" or demonized the "China model" to bad mouthing China. Domestic scholars still have different views on the "China model", and do not form a unified consensus. Some scholars advocate the use of "China Road" or "Chinese experience", some scholars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others argue that with the "China c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China model", and clean up the concept of the "China model", will not only contribute to the real posi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but also help to improve the "soft power" of China. More important is that it can form a theory in "Chinese School", or "Chinese language" interpretation, in order to better promote China to the world, to rid the world of China's rise to misunderstanding. Therefore, to study the "China model" has the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are mostly based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hina model" on the perspective of static social system, dynamic modern transformation, and the economic model, political model, cultural and social model. There is much high perspicacity, but no study the "China model" as a whole. So they can't deeply touch the strong vitality of the truth of the "China model", which declares that "to maintain the diversity of world civilization and diversity in development models". This paper regards "Civilization morphology" as the theoretical starting point of the "China model" research and research methods, and studies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generation of the "China model" and the sequence of events of the "China model" concept, and finally gives a scientific definition of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ina model". In the macro view of the world civilization diversity patterns, according to Marx, Spengler, Toynbee, Huntington and other thinkers civilization diversity thought research, and the study of subjectivity thought of several generations of Chinese leaders about the "China model" generation of construction, the author hope to research the thought foundation and the theory origin of the "China model". And then the author studies the limitations of Western Modernity and the diverse forms of the world modern civilization mode, in order to demonstrate rationality and the reality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China model". This paper stands on a macro historical perspective on the unity of history and logic of the "China model" generation, and grasps the basic law of the "China model" generation. In the foundation of traditional civilization of five thousand years, and in the grand narrative of historical, after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leading China60years, especially leading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30years, China has already formed the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a basic form of civilization with good material civilization, spiritual civilization, political civilization, social civilization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to a "Five one""China model". Based on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 ultimate value of the "China model", using the research method of holism and system, the author proposed the theory framework of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structure system, culture value system, and power civilization system of the "China model" with the overall interpretation of the "China model". This paper digs out the unique value of the "China model" for the progress of human civilization and global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theory of sublimation and enlightenment
     The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introduction, body and conclusion of three parts. The main body includes six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general theory analysis of the "China model". The author defined the concept of the "China model", and answered the question of what is the "China model"? And then the author analyzed the background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China model", and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from the "China Road" to the "China model". O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world civilization diversity, and "Civilization morphology" as analysis method,"China model" refers to the mode of new socialist civilization in China. It is60years,especially the30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since a new China founded, the Chinese people through continuous hard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the socialist road, gradually formed a new form of civilization. It is based on the socialist economic system, political system, culture system and social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formed initially material civilization, political civilization, spiritual civilization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other basic cultural patterns."China model" is a new mode of civilization which has a prosperous, democratic, civilized and harmonious with uniqu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The second chapter is of the "China model" on the basis of the thought of the civilization morphological diversity. This chapter is mainly to find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mode diversity of world civilization from Marx's thinking of the diversity of human civilization. In addition, researching by Spengler, Toynbee, Huntington and other western thinkers about their ideology of civilization diversity, the paper further explored the ideological basis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China model". The thought of world civilization diversity patterns provides a logical possibility of the existence of "China model"
     The third chapter studies the "China model" on the basis of diversity mode of modern civilization. Based on horizontal comparison research of the western modern civilization model with the Latin American model, the East Asian model, Soviet model and other non western modern civilization model, mainly comparing on th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 and performance of various models, seeking common ground while reserving differences from all the long, so that it can absorb more nutrition for the "China model" to improve and develop it well.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be timely correction of the inadequacies of the "China model". Researched on the limitation of western modern civilization mode and the world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diversity mode of modern civilization, analyzed the rationality argument of the "China model", so that we can find the reality basis of the "China model" as a new mode of modern civilization.
     The fourth chapter studies the "China model" on the basis of the subjectivity. Since ancient times the Chinese nation not only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gration of cultural diversity, but also has a distinct national independent unity consciousness. Thus it is formed the pluralistic integr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pattern. This strong consciousness of subjectivity in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 inheritance has been into the blood and gene of the whole nation. In the last hundred years of the trampled process by western big powers, national consciousness of subjectiv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 is becoming stronger and stronger. Especially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Chinese people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began to explore the "China Road" stand on one's own, and generated the "China model". Generation of the "China model" experienced a practical rational process from the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to subjective confident. This became the historical logic of the subjective generation of "China model". The subjectivity thought proposed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and reform and opening up by the generations of Chinese leaders in new China, became the direct theoretical logic of the "China model".
     The fifth chapter studies the history and the logic of "China model" generation. This dissertation based on the macro historical perspective on the study of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path of the "China model" generation, and this chapter further proved that the generation of "Chinese model" is the unity and regularity accords with the history and logic. In the foundation of traditional civilization of five thousand years, and in the grand narrative in the evolution of modern history of China, a new China founded after60years has formed a "Six in one""China model" of the basic civilization, which is better combined tradition and modern with material civilization, political civilization, spiritual civilization, social civilization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e generation logic of "China model" is a whole generation logic based on practice.
     The sixth chapter studies the generation system of new form of civilization of the "China model". This chapter deeply analyzed on the civilization structure system, civilization value system and civilization power system of the "China model". Through a thorough anatomy of the civilization factors of module structure, value structure, power system of coordination mechanism and shaping in "China model", we can analyze its science, rationa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China mode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Based on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 ultimate value of "China model", and used the whole research of the above generation system of basic civilization, the author tried to construct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e "China model" civilization. Then through sublimation and Enlightenment of the theory, we can dig out the unique value of "China model" for the progress of human civilization and global development.
引文
① 常欣欣:《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与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优势》[J].载于《领导之友》2009年第5期。
    ① 刘爱武:《国外中国模式研究评析》[D].《河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2-06-03
    ② 《参考消息》[N],2004年6月2日。
    ③ 张恒军:《“北京共识”与“华盛顿共识”之比较》[J].载于《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第4期上半月刊。
    ① 《参考消息》[N],2006年11月6日。
    ② 托马斯·海贝勒:《关于中国模式若干问题的研究》[J].载于《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第5期。
    ③ 刘洪潮、蔡光荣:《外国要人名人看中国》[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154页。
    ④ 《参考消息》[M],2004年4月11日。
    ⑤ 刘洪潮、蔡光荣:《外国要人名人看中国》[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188页。
    ⑥ 《参考消息》[N],2004年6月2日。
    ① 卢衍昌: 《中国模式:概念、历史及理念》[J].载于《甘肃理论学刊》2005年第7期。
    ② 马龙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中国模式”》[N].《北京日报》,2008年6月2日。
    ③ 沈宗武:《斯大林模式的现代省思》[M1.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3页。
    ④ 郝立新、卢衍昌:《“中国模式”的哲学意蕴》[J].载于《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1期,第30-35页。
    ① 邹东涛:《北京共识”与中国独特的发展道路》[J].载于《中国金融》2006年第6期。
    ① 雷海宗,林同济认为,“所谓文明形态论(Civilization Morphology),又称文化形态史观(Historical view of culture morphology),在历史学的研究过程中常常以宏观的维度、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以人类高度自律性的文化作为有机的载体,全面地考察社会发展的形态,多层面、多视角地透视世界各种自成系统的文化;探讨它们兴衰、演进的历程,并企图通过揭示其各不相同的特点,来把握人类历史的发展的全貌,并力图诠释其内在的规律性;其关注最核心的内容是各个民族不同文化的历史形态。”虽然西方的文明形态论具有明显的历史唯心主义倾向,理应予以批判。但是,批判地借鉴文明形态论的合理价值,对于研究当今世界不同发展道路和多样化文明模式,特别是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文明形态具有重要的意义。
    ② 张维为:《中国震撼》[M].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页。
    ③ 张维为:《中国震撼》[M].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3页。
    ④ 张维为:《中国震撼》[M].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64页。
    ① 方朝晖:《从现代化到文明重建》[N].文汇报2012年02月27日第11版。
    ① 任剑涛:《文明形态史观中的儒学与现代性》[EB/OL]. [2012-04-16].http://www.21 ccom.net/articles/read/article_2012041657707.html.
    ① 刘国光:《中国模式让我们有望最先复苏》[J].载于《红旗文稿》2009年第11期。
    ② 转引自:《社会发展与变革的中国模式》[J].载于《人民论坛》2009年第5期。
    ① 高占春:《中国政治发展模式的多维度探析》[J].载于《理论月刊》2012年第5期。
    ①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EB/OL].http://cpc.people.com.cn/18/n/2012/1109/c350821-19529916-1.html,2012-11-09.
    ② 陈赟.“中国道路”核心是生活方式问题[EB/OL] http://www.dtsx.org/2012/1027/809.shtml
    ① 《邓小平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89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1页。
    ② 《詹姆逊文集》(1)[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08页。
    ① 李君如:《慎提中国模式》[N].《学习时报》2009年12月7日。
    ② 赵启正:《还不到说中国模式的时候》[M].《社会科学报》2009年11月26日.
    ③ 徐崇温:《关于如何理解中国模式的若干问题》[J].载于《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2期。
    ① 韩毓海:《五百年来谁著史》[M].九州出版社2009年版,第166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1页。
    ③ 《江泽民文选》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31页。
    ① 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M].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① 高占春.文明形态论的合理价值及其当代意义[J].社会科学家.2013(05)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03页。
    ② 丁伟志:《历史是多样性的统一--谨以此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J].载于《历史研究》,1983年第2期。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359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4-255页。
    ① 罗荣渠指出,“这里所说的‘一元’是指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生产力,它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在这里三大生产力形态引导出的历史演进阶段,是世界不同地区的文明演进一般必经的顺序和阶。……这是社会发展‘一元性’的中心意思”;“‘多线’,是指在同一生产力状态下的不同社会的发展,受复杂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千差万别,但可以归纳成为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发展模式和不同的发展道路;任何一种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都不是单向度的、静态的,而是多向度的和动态的。这就是社会发展的‘多线性’的中心意思。一元性是社会发展的共性,多线性是社会发展的特殊性。两者在特定的历史过程中形成共性与特殊性的统一。”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续篇》[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4-56页
    ② 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56-59,77页。
    ① [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著:《西方的没落》第一卷[M].吴琼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8页。
    ① 《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M].郭宏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83页。
    ② 詹姆逊:《现代性、后现代性和全球化》[M].王丽亚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4页。
    ①方朝晖:《文明的毁灭与新生——儒学与中国现代性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2页。
    ②方朝晖:《文明的毁灭与新生——儒学与中国现代性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9页。
    ①方朝晖:《文明的毁灭与新生——儒学与中国现代性》[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6-45页。
    ① Sachsenmaier, Multiple Modernities-the Concept and its Potential, pp.46-49
    ① Sachsenmaier, Multiple Modernities-the Concept and its Potential, pp.42-43.
    ① 韩毅:《文化传统影响经济发展模式——以“盎格鲁-撒克逊模式”为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07.14。
    ① 美国债务上限[EB/OL].http://aike.baidu.com/link?url=-UHS3pIpPty5ygRPG2NGZdpzNkVKUQj6_NdFOXoYSHxmbn3sMIoLw UGVf5XO1kb9RkX_rvNa_ZDGKlCgqwmMy
    ② 吕薇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模式:共同特征、主要区别与矛盾对立》[J].载于《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第4期。
    ① 王荣堂姜德昌:《新编世界近代史》[M].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3页。
    ①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版)[M].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87页。
    ① 童星:《发展社会学与中国现代化》[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320页。
    ②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08页。
    ① [美]塞缪尔.P.亨廷顿等:《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版,第40页。
    ①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38页。
    ② 费孝通:《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和思考》[J].载于《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
    ③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1页。
    ④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3页。
    ① 白漠:《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特征》[J].载于《人民论坛》2011年第23期。
    ① 林耀华:《关于“民族”一词的使用和译名问题》[J].载于《历史研究》1963年第2期。
    ① 杨雪冬:《中国模式和自我坐标》[J].载于《人民论坛》2010年第292期。
    ① [英]汤因比、[日]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M].国际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28页。
    ② [英]冯丁·雅克著:《当中国统治世界:中国的崛起和西方的衰落》[M].中信出版社,2010年版。在本书中作者敏锐地观察到,西方发达国家所代表的发展模式目前虽然还在主导世界,但将受到中国所代表的“另类发展模式“的挑战,知道有一天中国模式将主导世界;随着中国的崛起,西方将丧失文明操纵权,世界将按照中国概念重新塑造。
    ① 张岱年王东:《中华文明的现代复兴和综合创新》[J].《教学与研究》1997年第5期。
    ② 汤因比:《历史研究》(中册)[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98页。
    ① 庄福龄、王顺生:《毛泽东思想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08页。
    ②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40页。
    ③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796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2卷[M].人民民出版社1991年版,707-708页。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2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页。
    ① 江泽民:《国际形势和中日关系——在日本庆祝日中邦交正常化20周年民问组委会演讲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2年4月8日第1版。
    ② 江泽民:《在俄罗斯联邦国家杜马的演讲》[N].人民日报1997年4月24日第(1)版
    ③ 《中俄高级会晤结果联合声明》[N].人民日报1998年11月24日第(1)版。
    ④ 罗文东:《科学理解科学发展观中的人民主体思想》[N].人民日报2012年10月8日。
    ① 胡锦涛: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EB/OL].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4094/4448868.html,2006-04-21.
    ① 胡锦涛:《在十七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2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0年7月24日第1版。
    ② 胡锦涛: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EB/OL].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4094/4448868.html,2006-04-21.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4-255页。
    ② 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56页。
    ① 汤因比:《历史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7-39页。
    ① 胡绳:《马克思主义与改革开放》[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6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80-1081页。
    ①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EB/OL].http://cpc.people.com.cn/18/n/2012/1109/c350821-19529916-1.html,2012-11-09.
    ①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EB/OL].http://cpc.people.com.cn/18/n/2012/1109/c350821-19529916-1.html,2012-11-09.
    ① 中共中央: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问题决议[M].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页。
    ① 陈学明:《生态文明论》[M].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8年版,第20页。
    ② 本书编写组:《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页。
    ① 本书编写组:《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7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1081页。
    ① 《周恩来选集》下卷[M].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39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2卷[M1.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2页。
    ② 本书编写组:《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0页。
    ③ 本书编写组:《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7页。
    ① 漆思:《中国共识——中国复兴的和谐发展道路》[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3页。
    ② 许纪霖,陈达凯:《中国现代化史》[M].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3页。
    ① [美]塞缪尔.亨廷顿等:《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M].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48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页。
    ② 施拉姆:《毛泽东的思想》[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254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② 俞可平主编:《全球化:西方化还是中国化》[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9页。
    ③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76页。
    ① 《李大钊文集》上册[M].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48-649页。
    ①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EB/OL].http://cpc.people.com.cn/18/n/2012/1109/c350821-19529916-1.html,2012-11-09
    ① 《邓小平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7页。
    ① 梅荣政:《推进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中华文明建设》[N].《求是-红旗文稿》2012年02月09日。
    ① 李艳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结构论》[J].载于《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第42页
    ② 《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6页。
    ③ 全国总工会:劳动报酬占GDP比例连降22年[DB/OL].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5/17/_12108971.htm。
    ① 本书编写组:《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2-34页。
    ② 本书编写组:《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6页。
    ①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G].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429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406页。
    ② 杨金海:《关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几个理论问题》[J].载于《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第9期。
    ① 周双丽:《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实质与精神内涵》[J].载于《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5期。
    ②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EB/OL].http://cpc.people.com.cn/18/n/2012/1109/c350821-19529916-1.html,2012-11-09.
    ① 秋石:《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载于《求是》2006年第12期。
    ① 王超、一先:《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的综述》[J].载于《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3月第18卷第1期。
    ① [英]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文化和价值》[M].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2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2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8页。
    ① 列宁:《对布哈林<过渡时期的经济>的一书的评论》[M].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13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5卷[M].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118页。
    ③ 《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4页。
    ① 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7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3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50页。
    ② 本书编写组:《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0页。
    ① [美]巴里·诺顿:《中国经济转型与增长》[M].安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35页。
    ② 王辉耀主编:《中国模式:海外看中国崛起》[明.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10年版,第24页。
    ① 《毛泽东文集》第7卷[M],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24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1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1]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22]列宁选集[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3]列宁选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4]列宁全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25]列宁全集[M].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26]列宁全集[M].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27]列宁全集[M].第5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28]孙中山全集[M].第1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
    [29]孙中山全集[M].第8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
    [30]孙中山全集[M].第9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
    [31]孙中山全集[M].第10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
    [32]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33]毛泽东选集[M].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4]毛泽东选集[M].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35]毛泽东文集[M].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99.
    [36]毛泽东文集[M].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7]毛泽东文集[M].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8]毛泽东著作选读[M].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39]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M].(第1-13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1989.
    [40]毛泽东早期文稿[M].湖南:湖南出版社,1990.
    [41]毛泽东年谱.[M].(上、中、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42]毛泽东传(1949-1976)[M].(上、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43]周恩来选集[M].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44]周恩来经济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45]金冲及主编.周恩来传[M].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46]刘少奇选集[M]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47]邓小平文选[M].(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8]邓小平文选[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9]邓小平年谱(1975-1997)[M].(上、下).北京: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2004.
    [50]江泽民文选[M].(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1]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52]江泽民思想年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
    [53]江泽民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45]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54]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G].(第1-12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1989.
    [55]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G].(上、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56]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G].(第1-13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1998.
    [57]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G].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58]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59]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G].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60]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61]陈独秀文章选编[G].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
    [62]李大钊文集[M].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63]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M].(上、下).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1993.
    [64]顾海良,梅荣政主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65]高放.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M].哈尔滨:黑龙江出版社,2007.
    [66]赵剑英,吴波,郑祥福主编.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前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67]蒋红.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68]苗贵山.马克思恩格斯人权理论及其当代价值[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69]高放,李景治,蒲国良主编.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70]黄光国.社会科学的理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71]范广军主编.当代国外社会主义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
    [72]衣俊卿.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73]万斌,张应航主编.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当代西方思潮[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74]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编.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75]李惠斌,薛晓源主编.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前沿报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76]孙永芬.西方民主理论史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77]段忠桥.当代国外社会思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78]史志钦.全球化与欧洲社会民主党的转型[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79]许崇温.民主社会主义评析[M].重庆:重庆出版集团,2007.
    [80]俞可平主编.生态马克思主义概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81]徐艳梅.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82]郭剑仁.生态地批判——福斯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83]杨通进,高予远编.现代文明的生态转型[M].重庆:重庆出版集团,2007.
    [84]陈学明.生态文明论[M].重庆:重庆出版集团,2008.
    [85]沈云锁、陈先奎主编.中国模式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86]郑永年.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
    [87]张维为.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88]潘维、玛雅主编.人民共和国六十年与中国模式[M].北京:三联书店,2010.
    [89]潘维.中国模式:解读人民共和国的六十年[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90]林毅夫.解读中国经济没有现成模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91]林毅夫,姚洋主编.中国奇迹——回顾与展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92]俞可平主编.中国政治发展30年:1978-2008[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
    [93]俞可平,黄平等主编.中国模式与“北京共识”:超越“华盛顿共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94]黄平,崔之元.中国与全球化:华盛顿共识还是北京共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95]邹东涛.中国道路与中国模式(1949-2009)[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96]丁学良.辩论中国模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97]王辉耀主编.中国模式:海外看中国崛起[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10.
    [98]刘洪潮、蔡光荣.外国要人名人看中国[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99]姚洋.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00]田应奎.中国道路:从科学发展观解读中国发展[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8.
    [101]郑克强,周文斌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研究[M].南昌:江西出版集团,1998.
    [102]陈志武.没有中国模式这回事[M].台北:八旗文化出版社,2010.
    [103]刘涛.中国世纪[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104]李建中.中国模式:一个文明大国的复兴与崛起[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
    [105]赵剑英,吴波.论中国模式(上、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106]齐世泽.论中国模式[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10.
    [107]徐贵相.中国发展模式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08]辛向阳.中国发展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109]漆思.中国共识:中国复兴的和谐发展道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110]江金权.中国模式研究——中国经济发展道路解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111]韩保江.中国奇迹与中国发展模式[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
    [112]徐牧.大变局:中国模式的崛起与西方模式的衰落[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
    [113]王彩波.政治发展模式比较研究——新政治经济研究视角的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114]冯霞.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模式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
    [115]郑必坚.论中国和平崛起发展新道路[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
    [116]赵启正,约翰·奈斯比特,多丽丝·奈斯比特.对话“中国模式”[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0.
    [117]谢平,管涛等.反思中国模式[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118]白海军.第9次崛起:大变局下的历史忧思与时代强音[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9.
    [119]阎学通,孙学峰.中国崛起及其战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20]陈正良.中国“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21]门洪华主编.中国:软实力方略[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122]邓永昌.中国和平发展与西方的战略选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123]王广信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124]李永清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125]魏恩政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126]于炳贵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127]杜艳华,董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
    [1128]杨宏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多维审视[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129]崔桂田.当代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比较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130]朱佳木.当代中国与它的发展道路[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0.
    [131]张宇.中国的转型模式:反思与创新[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132]吴敬琏.中国增长模式抉择[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6.
    [133]胡伟.现代化的模式选择一一中国道路与经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34]孙立平.现代化与社会转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35]何传启.东方复兴——现代化的三条道路[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36]董正华.世界现代历程(东亚卷)[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137]童星.发展社会学与中国现代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38]张琢,马福云.发展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139]毕道村.现代化本质:对中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变化的新认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40]周直.纵论当代中国现代化动力[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41]施雪华.政治现代化比较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142]严立贤.现代化模式与近代以来中历史进程[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
    [143]王忠武.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现代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144]周三胜.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选择[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0.
    [145]俞思念.社会主义现代化与文化创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46]徐宗华.现代化的政治文化维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47]甘阳.通三统[M].北京:三联书店2007.
    [148]甘阳.文明·国家·大学[M].北京:三联书店,2012.
    [149]陆学艺等主编.中国社会思想及其现代性——中国社会思想史论集[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150]罗荣渠.现代化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151]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M].第1-3卷.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152]卫忠海.中国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
    [153]秦晓.当代中国问题:现代化还是现代性[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154]汪民安,陈永国,张云鹏主编.现代性基本读本[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
    [155]郑乐平.超越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156]陈伯清.走出现代性: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的重新定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57]王小章.经典社会理论与现代性[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58]资中筠.启蒙与中国社会转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159]许纪霖.启蒙如何起死回生: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困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60]丁刚.脱美国化——寻找中国现代化的定位[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61]沈宗武.斯大林模式的现代省思[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162]雷海宗,林同济.中国文化形态史观·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10.
    [163]雷海宗.西洋文化史纲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64]启良.中国文明史[M].(上、下).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0.
    [165]卜工.历史选择中国模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166]方世南.时代与文明一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与各国文明的多样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67]方朝晖.文明的毁灭与新生:儒学与中国现代性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168]罗浩波.社会文明学导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169]孙皓晖.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M].(上、中、下).北京:世纪出版集团,2012.
    [170]翟玉忠.道法中国:二十一世纪中华文明的复兴[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171]韩毓海.五百年来谁著史:1500年以来的中国与世界[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
    [172]金春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1949--2004).[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
    [173]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论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174]贺渊.三民主义与中国政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
    [175]萧功秦.中国的大转型:从发展政治学看中国变革[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8.
    [176]蒋廷黻.中国近代史[M].北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177]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178]费孝通编选.费孝通选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
    [179]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180]关海庭,吴群芳主编.渐进式的超越:中俄两国转型模式的调整与深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81]王养冲,王令愉.法国大革命[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
    [182]周宁.天朝遥远: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M].(上、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183]周晓虹,谢曙光主编.中国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184]刘招成.美国中国学研究:以施坚雅模式社会科学化取向为中心的考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185]朱政惠编.中国学者论美国中国学[M].上海:上海此书出版社,2008.
    [186][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王炜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187][美]康拉德·西诺考尔,米兰达·布朗.中国文明史[M].袁德良译.北京:群言出版社,2008.
    [188][美]黄亚生.“中国模式“到底有多独特?[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189][美]黄仁宇.中国大历史[M].北京:北京三联书店,2007.
    [190][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M].顾速,董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191][美]费正清.美国和中国[M].张理京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
    [192][美]李侃如.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M].胡国成,赵梅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193][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M].课题组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195][美]马克·赛尔登.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M].魏晓明,冯崇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96][美]西里尔·E.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M].北京: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197][美]詹姆逊.现代性、后现代性和全球化[M].王丽亚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98][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199][美]丹尼斯·余曼等.世界文明史[M].(上、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00][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M].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201][美]埃里克·安德森.中国预言:2020年及以后的中央王国[M].葛雪蕾,洪曼,李莎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
    [202][英]马丁·雅克.当中国统治世界:中国的崛起与西方世界的衰落[M].张莉,刘曲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203][美]乔舒亚·库伯·雷默等.中国形象:外国学者眼里的中国[M].沈晓蕾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04][美]约翰·奈斯比特,[奥]多丽丝·奈斯比特.中国大趋势:新社会的八大支柱[M].魏平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9.
    [205][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刘继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206][美]纽曼约尔·沃勒斯坦.美国势力的衰落[M].谭荣根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07][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M].耿建新,宋兴无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208][英]罗素.中国问题[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
    [209][英]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M].刘北成、郭小凌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10][英]汤因比、[日]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M].国际文化出版社,1999.
    [211][德]赫尔穆特·施密特.全球化与道德重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12][英]戴维·麦克莱龙.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M].李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13][英]安东尼·吉登斯.超越左与右:激进政治的未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14][法]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M].第2卷.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93.
    [215][法]让·雅克·卢梭.社会契约论[M].杨国政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
    [216][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M].第1-2卷.吴琼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217][德]哈拉尔德·米勒.文明的共存——对塞缪尔·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批判[M].郦红,那滨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218][德]哈贝马斯.后民族结构[M].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19][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冲崔社会学的基本概念[M].林荣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20][日]福泽玉吉.文明概论[M].北京编译社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8.
    [1]David Shambaugh, Chinese Communist Party:Atrophy and Adaptation,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8.
    [2]Mike Featherstone, Nationalism, globalization and Modernity:a Theory, Culture & Society special issue, 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90.
    [3]S.Philip Hsu, Yu-Shan Wu, Suisheng Zhao, In Search of China's Develop-ment Model:Beyond the Beijing Consensus, New York:Routledge,2011.
    [4]Stefan Halper, the Beijing Consensus:how China Authoritarian Model will Dominate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New York:Basic Books,2010.
    [5]Randall P. Peerenboom, China Modernizes:Threat to the West or Model for the Rest?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
    [6]Rosemary Foot, China Across the Divide:The Domestic and Global in Politics and Societ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3.
    [7]James Kynge, China Shakes the World:a Totan's Rise and Troubled future and the Chaaenge for America, New York:Mariner Books Press,2007.
    [8]John Fardon, China Rises:How China's Astonishing Growth Will Change the World, Lodon:Virgin Books,2007.
    [9]James Mann, The China Fantasy:Why Capitalism Will not Bring Democracy to China,New York:Penguin Books,2008.
    [10]Edward S. Steinfeld, Playing Our Game:Why China's Rise Doesn't Threaten The West,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0.
    [11]Suisheng Zhao,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Volumel9 Number65. By Routledge Publishing, Taylor & Francis Group,2010.
    [12]Suisheng Zhao,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ume20 Number68. By Routledge Publishing, Taylor & Francis Group,2010.
    [1]常欣欣.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与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优势[J].领导之友,2009(5)
    [2]张恒军.“北京共识”与“华盛顿共识”之比较[J].当代教育论坛,2005(4)
    [3]卢荻.浅说“中国模式”[J].读书,2000(6)
    [4]赵曜.中国模式影响深远[J].人民论坛,2008(24)
    [5]俞可平.“中国模式”并没有完全定型[J].社会观察,2010(2)
    [6]徐觉哉.国外学者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3)
    [7]林春.承前启后的中国模式[J].读书,2006(4)
    [8]景凯旋.“中国模式”前景[J].人民论坛,2009(22)
    [9]黄宗智.跨越左右分歧:从实践历史来探寻改革[J].开放时代,2009(12)
    [10]孙立平.实践社会学与市场转型过程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2(5)
    [11]王绍光.学习与适应:中国农村合作医疗体制变迁的启示[J].中国社会科 学,2008(6)
    [12]王绍光.大转型:1980年代以来中国的双向运动[J]中国社会科学,2008(1)
    [13]崔秋锁.社会转型中的社会价值选择问题[J].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3(1)
    [14]吴向东.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当代建构[J].科学社会主义,2005(4)
    [15]常欣欣.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与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优势[J].领导之友,2009(5)
    [16]张恒军.“北京共识”与“华盛顿共识”之比较[J].当代教育论坛,2005(4)
    [17]托马斯·海贝勒.关于中国模式若干问题的研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5)
    [18]陈志.“中国模式”的概念探析[J].南方论刊,2006(10)
    [19]蔡拓.探索中的“中国模式”[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5)
    [20]甘阳.中国道路:三十年与六十年[J].读书,2007(6)
    [21]郝立新、卢衍昌.“中国模式”的哲学意蕴[J].教学与研究,2006(1)
    [22]邹东涛北京共识”与中国独特的发展道路[J].中国金融,2006(6)
    [23]卢衍昌.中国模式:概念、历史及理念[J].甘肃理论学刊,2005(4)
    [24]刘同舫.中国模式与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现实性运用[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5)
    [25]刘国光.中国模式让我们有望最先复苏[J]红旗文稿,2009(11)
    [26]支振锋等.新中国60年与中国模式研讨会述评[J].政治学研究,2009(3)
    [27]王智军.中国模式及其世界命运[J].社会主义研究,2005(3)
    [28]杨光伟.中国模式就是和谐社会建设[J].社科纵横,2008(9)
    [29]余金成.和谐社会目标与中国发展模式的初步形成[J].理论与现代化,2006(2)
    [30]徐崇温.关于如何理解中国模式的若干问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2)
    [31]秦宣.中国模式之概念辨析[J].前线,2010(2)
    [32]程恩富,胡乐明等.关于中国模式研究的若干难点问题探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双月刊),2011(1)
    [33]朱可辛.国外学者对中国模式的研究[J].科学社会主义,2009(4)
    [34]陈忠升.自然有之,不必求之——也谈对“中国模式”的一点思考[J].人民论坛,2008年(24)
    [35]方世南.马克思关于人类文明多样性思想初探[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4)
    [36][俄]A.W.科瓦廖夫.再论形态论方法和文明论方法[J].社会科学与现时代,1996(1)
    [37]徐 春.社会形态与文明形态辨析一一唯物史观研究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38]吕薇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模式:共同特征、主要区别与矛盾对立[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4)
    [39]费孝通.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和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
    [40]白漠.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特征[J].人民论坛,2011(23)
    [41]林耀华.关于“民族”一词的使用和译名问题[J].历史研究,1963(2)
    [42]杨雪冬.中国模式和自我坐标[J].人民论坛,2010(292)
    [43]张岱年,王东.中华文明的现代复兴和综合创新[J].教学与研究,1997(5)
    [44]刘思华、方时娇.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新探[J].东南学术,2006(2)
    [45]徐崇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创举[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4)
    [46]贾建芳.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和谐思想[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3)
    [47]李艳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结构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
    [48]罗文东.人民主体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江汉论坛,2011(5)
    [49]杨金海.关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几个理论问题[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9)
    [50]郑国玺.简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几个理论和实践问题[J].理论与改革,2007(6)
    [51]郭唐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体实施方略刍议[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5)
    [52]吴潜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J].道德与文明,2007(1)
    [53]赵玉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把握的几个关系[J].山东社会科学,2007(5)
    [54]周双丽.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实质与精神内涵[J].社会主义研究,2007(5)
    [55]秋石.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求是,2006(12)
    [56]杨明.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根本[J].群众,2007(5)
    [57]李斌雄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结构和建设路径[J].学习与实践,2006(12)
    [58]王超、一先.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的综述[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8(18)
    [59]张利华.试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结构与内涵[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4)
    [60]张传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方法论思考[J].求是,2007(20)
    [61]杨业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J].科学社会主义,2007(5)
    [62]陈新汉.论核心价值体系[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10)
    [63]张志丹.内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综述[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11)
    [64]高占春.中国政治发展模式的多维度探析[J].理论月刊,2012(5)
    [1]王思齐.国家软实力的模式构建[D].杭州:浙江大学,2011.
    [2]杨春贵.论文明的多样性[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5.
    [3]姜淑兰.世界视阈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研究与模式比较[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4]杨恒生.文明的理性偏向与重建:走向和谐的文明论研究[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1.
    [5]蒋英州.政治文化视角的国家软实力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0.
    [6]毛德.中国模式兴起的逻辑[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1.
    [7]徐化影.中国政治文明现代演进的基本思考[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0.
    [8]周蓉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1
    [1]徐崇温.有关中国模式的若干问题[N].文汇报,2010-2-10.
    [2]马龙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中国模式”[N].北京日报,2008-6-2.
    [3]霍国庆.中国模式的辉煌与未来[N].中国贸易报,2005-04-29.
    [4]方朝晖.从现代化到文明重建[N].文汇报,2012-02-27(11)
    [5]李君如.慎提中国模式[N].学习时报,2009-12-7.
    [6]赵启正.还不到说中国模式的时候[N].社会科学报,2009-11-26.
    [7]韩毅.文化传统影响经济发展模式——以“盎格鲁-撒克逊模式”为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07-14.
    [8]罗文东.科学理解科学发展观中的人民主体思想[N].人民日报,2012-10-8.
    [9]胡绳.为什么中国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N].人民日报,1987-3-1.
    [10]梅荣政.推进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中华文明建设[N].求是-红旗文稿,2012-2-9.
    [11]李崇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哲学思考[N].光明日报,2007-1-23.
    [1]任剑涛.文明形态史观中的儒学与现代性[EB/OL].http://www.21 ccom.net/articles/read/article_2012041657707.html, 2012-04-16.
    [2]全国总工会:劳动报酬占GDP比例连降22年[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5/17/c_12108971.htm,2010-05-17.
    [3]胡锦涛.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EB/OL].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4094/4448868.html,2006-04-21.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EB/OL].http://cpc.people.com.cn/18/n/2012/1109/c350821-19529916-1.html,2012-11-0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