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田径竞赛体制的发展和改革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体制改革一直是我国体育改革的核心,而竞赛体制改革作为体育体制改革的龙头,尤为引人注目。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平合理的竞赛体制是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是保证竞赛活动多元功能发挥的重要前提。
     本研究在查阅资料、调查访问、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历史发展的脉络,对建国以来我国田径竞赛发展的全过程进行梳理,并结合我国现阶段竞赛体制改革的目标,深入分析和探讨我国田径竞赛体制方面出现的问题,提出在不同层次、不同级别的田径竞赛之间的协调发展和改革的设想方案。
     我国竞赛体制的形成和发展是以全运会赛制改革为主线,带动和不断深化我国竞赛体制的全面改革过程;通过竞赛体制的改革,调动了社会参与运动竞赛的积极性,运动竞赛朝着市场化、社会化、多样化方向发展;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建设起了一批现代化的体育场馆和培养了一支职称结构合理、年龄结构合理、业务精的裁判员队伍,为开展各种运动竞赛提供了良好的软硬件条件。
     我国田径运动经过60年的发展,总体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仍处于世界中下游水平;中国田径协会(国家田径管理中心)对全国田径竞赛计划的制定、组织和实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拥有并垄断着国内所有全国性的田径竞赛资源,制定的各种竞赛制度具有权威性或强制性;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完善,我国在竞技田径上形成了以奥运会、世界锦标赛等重大比赛为目标指向的竞赛设置和安排,对促进我国田径项目总体的成绩提高与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我国田径裁判队伍的建设,经历了初步创立、稳步发展、“文革”影响、完善制度、国际接轨等阶段,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基本上达到了制度化、规范化、国际化的水平。
     我国田径项目的总体成绩长期在中下游徘徊,竞赛市场开发深受影响,开发困难很大,市场开发仍处于起步阶段。田径竞赛市场中开发情况比较好的是马拉松比赛系列,将其作为我国田径市场开发的重点和突破口,容易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结果。
     我国田径优秀运动员的竞赛安排结构有待改善,要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改善其竞赛结构。青少年竞赛安排上存在着总量不足的现象,可通过增加比赛层次结构,满足青年组的运动员参赛的需要;通过加强与教育系统的横向联系,增加少年组的运动员的参赛次数。
     借助奥运会后的后效应作用,开展群众性的田径竞赛活动,推动田径运动的社会化进程。
As we know institutional reform has always been the core of China's sports reform,while the reform of competition system plays a leading role in the sports reform and causes the society's attention.To construct a fair and reasonable competition system that meets the demand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oriented economy is not only du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port cause, but also the important prerequisite to ensure the fulfillment of competition's multi-function.
     Based on the context researching,investigation and statistic analysis,this research sums up the who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track and field events,have a deep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that exist in the system of China's track and field competition and bring up proposals for different classes or levels track and field event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mpetition system has the system of National Games as its center that stimulates and deepens the China's competition system.Through the reform of competition system,it mobilizes the whole society's participation in the sport competition and also the sport competition becomes more market-oriented,socialized and diversified.So far China has founded series of modern sports venues and has brought up a well-constructed team of referees that provide both hardware and software facilities for kinds of competitions.
     Though the sport of track and field in China has made a great development due to the 60-year development,it still lies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level in the world.Chinese Athletics Association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making,organizing and carrying out of the country's track and field competition program,possesses and monopolizes all of resources of the whole nation's track and field competition and enjoys a high level of authority.Besides,track and field in China has formed such big games as Olympics or World Champions-oriented competition system that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the advancing of China's track and field' permanent and stable development.
     After periods of initial founding,Cultural Revolution,system-improvement and gearing to international standards,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eferee team of China's track and field improves constantly and basically became more institutionalized,standardized and international.
     For the long period of poor performance of China's track and field in the world,the market development suffers a lot and still lies in the initial stage.Among that series of Marathon events develops very well,so it can be as the break-up point for the track and field's market development and achieve the double-win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The competition construct of China's track and field elites still needs to be improved and it is expected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strategy of "please in,go out" to perfect the construct.The events for the juniors are not enough,so it is time to increase the levels of competition for them to meet their competition needs and consolidate the relations with the education system to increase the junior's competition.
     Should affect after Olympic Games' result,development mass track and field competition, impels the track and field meet the socialized advancement.
引文
1王宗.改革开放30年中国体育成就大http://www.chinanews.com.cn/ty/zhty/news/2008/12-18/1492927.shtml
    [1]卢元镇.2008年北京奥运会理论研讨会的讲话[z],沈阳,2005
    [2]卢元镇.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体育的可持续发展[G]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软科学研究成果,2006
    [3]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
    [1]池建.再论竞技体育发展急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
    [1]周志雄,王保成.奥运战略与我国田径运动后备力量培养的研究.体育科学.2004年(第24卷)第1期
    [1]熊晓正、夏思永、唐炎等.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研究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8年
    [2]王守恒全国运动会发展战略的理性思考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9月 第19卷第5期
    [1]熊晓正等.《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研究》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
    [2]龚德胜,李卫平,吴飞腾2008年奥运会后我国竞技体育竞赛体制的发展方向 体育与科学2008年7月第29卷第4期(总第173期)
    [3]徐本力.对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全运会体制的思考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第27卷 第1期2005年2月
    [1]詹建国.我国田径运动社会化、市场化、职业化发展对策研究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第25卷 第4期2002年7月
    [2]万和平.浅谈运动项目产业化.新世纪体育改革发展之探讨.国家体育总局干部培训中心编.北体大出版社2008年
    [3]韩建国.我国运动竞赛发展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体育文史 2001年第1期
    [4]彭贻海.我国夏季奥运项目市场开发的研究.人民体育出版社.北京.2004年第一版
    [5]梁林.我国田径服务市场营销管理研究 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学位研究生论文 2001年4月
    [6]李春雷.对中国竞技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学位研究生论文 2001年4月
    [1]廖志锦.我国田径运动市场化、职业化研究.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5月
    [2]周志雄,王保成 奥运战略与我国田径运动后备力量培养的研 究体育科学2004年(第24卷)第1期
    [3]朱俊玲.我国田径高水平后备人才培训基地办学现状的调查研究.安徽师大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4月
    [4]刘云峰,曲淑华对北京市部分业余体校田径训练现状的调查研究
    [1]吴志宏.新编教育管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P69
    [1]陈永杰.推动公共服务领域的改革开放.北京:经济参考报,2005.1.22
    [2]张国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及其政治体制改革的异同.中国行政管理,1994(4)
    [3]樊纲.《渐进式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
    [4]夏征农.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
    [5]夏征农.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
    [1]熊晓正等.《体育概论》.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
    [2]孙汉超,秦椿林.体育管理学教程[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1]郝勤.政府在体育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J].体育学刊,2004(3)
    [1]潘志深等.对英、法、德、澳四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考察与调研.[J].中国体育科技,2004(6)
    [2]杜利军国外体育经济政策的发展趋势(之一).[Z].国外体育动态,1997年第4期
    [1]戴文忠等.中国与英国、瑞典体育管理体制比较[J].体育文史,1999(1)
    [2]孙汉超,秦椿林.体育管理学教程[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3]孙雷鸣.我国竞技体育竞赛体制改革的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1)
    [1]孙汉超,秦椿林.体育管理学教程[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2]任海.论训练体制的四大功能.[J]体育文化导刊.2004(12)
    [3]孙汉超,秦椿林.体育管理学教程[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1]胡晓明.“举国体制”的改革[J]体育学刊2002(1)
    [2]孙汉超,秦椿林体育管理学教程[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3]田麦久等.体育院校通用教材《运动训练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年8月第2版
    [1]国家体委训练竞赛综合司.《运动竞赛学》.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4年
    [2]刘建和等.《运动竞赛学》.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年
    [3]孙汉超、秦椿林等.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体育管理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
    [4]李少丹等.《运动竞赛学》.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
    [5]叶庆晖.体育赛事运作研究.北京体育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2003年4月
    [1]杨铁黎等.《转型期我国体育赛事市场化运作特征与对策研究》.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
    [2]王美等.体育赛事法律问题初探.体育文化导刊,2005(4)
    [1]伍绍祖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史.中国书籍出版社.1999年
    [1]伍绍祖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史.中国书籍出版社.1999年
    [1]荣高棠.当代中国体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2]荣高棠.当代中国体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1]谷世权.《中国体育史》.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一版
    [2]谷世权.《中国体育史》.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一版
    [1]傅砚农主编.中国体育通史第五卷.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年8月.第一版.174
    [1]王猛.在1980年全国体育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中国体育年鉴》.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年
    [1]国家体育总局.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体育.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年
    [1]李梦华.1986年在全国体委主任会议上的总结发言.中国体育年鉴1987.人民体育出版社1987年
    [1]伍绍祖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史.中国书籍出版社.1999年
    [1]国家体育总局《全国体育运动单项竞赛制度(试行)》http://www.sport.gov.cn/n16/n1092/n16864/313071.html
    [1]国家体委.关于训练体制改革.中国体育年鉴1994—1995.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年
    [1]国家体育总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C]2002年
    [2]国家体育总局.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体育.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年
    [1]国家体育总局.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体育.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年
    [1]国家体育总局.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体育.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年
    [1]文超主编.中国田径运动百年.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年11月
    [1]国家体育总局.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体育.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年
    [1]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革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附件1:关于运动项目管理实施协会制的若干意见.http://www.sport.gov.cn/fagui/fg000_.lihn
    [2]国体委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工作规范暂行规定.1997年11月24日.国家体委发布.
    [3]国家体育总局.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体育.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年
    [1]唐建军,谢慧松.我国运动竞赛制度安排的理论探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年1月第31卷.第1期.
    [2]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司.全国青少年奥运项目教学训练大纲.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
    [1]梁田.中国田径发展简史.广东体育文史委员会.1982年
    [1]李玲蔚.夏季奥运会项目设置演变过程与发展趋势.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2007年7月P 156
    [1]国际田联将取消黄金联赛,钻石联赛出炉中国设站.htqp://www.sports.cn/2009-03-04 09:55:00华奥星空
    [2]《国际田联世界排名计算方法》
    [1]沈纯德.市场经济与体育改革发展.国家体育总局干部培训中心编.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
    [2]施文忠,廖志锦.田径竞赛制度改革对运动员训练、比赛心理的影响.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中国体育教练员,2006年01期
    [1]冯树勇.中国高水平跳远运动员训练内容体系的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
    [1]刘翔2005年赛程及比赛成绩一览表http://www.sports.cn/2005-11-02 14:17:00华奥星空
    [1]李涛.我国近年田径赛制改革前后整体运动成绩的动态分析.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第17卷第2003年2月
    [1]刘云峰、曲淑华.北京市部分业余体校田径训练现状的调查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第28卷第3期.2005年3月
    1 周志雄,王保成.奥运战略与我国田径运动后备力量培养的研究.体育科学.2004年(第24卷)第1期
    [1]田径管理中心.《关于在2004年全国田径竞赛中对运动员实施积分排名有关问题的通知》.http://athletic.sport.org.cn//index/bulletill/2004-02-23/24885_html
    [1]全国第十届运动会田径项目竞赛规程http://www.sports.cn/2004-12-22 07:53:06
    [1]获得参加第11届全国运动会田径决赛资格的办法.http://www.sports.cn/2008-03-04 11:20:00中国田径协会
    [2]《国际田联世界排名计算方法》
    [1]体育学院通用教材.运动训练学.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年8月第2版
    [1]罗超毅.对我国田径运动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思考田径,2003年06期
    [1]罗超毅.对我国田径运动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思考田径,2003年06期
    [2]王倩.9.17之夜火爆上海黄金赛推波中国田径.http://liuxiang.sports.cn/news/review/2005-09-22/677351.html
    [3]中国田径协会产业开发工作概况.国家体育总局直属单位体育产业工作会议资料汇编.北京:国家体育总局经济司.2006年
    [4]刘东锋,张林.全国性单项运动协会市场开发现状调查与筹资机制研究.体育科学.2008年(第28卷]第2期
    [1]宋彦霞,中国田径经营开发战略 田管中心副主任王大卫专访.田径.2004年03期
    [2]张思温,沈纯德主编.中国田径裁判五十年.北京体育出版社.2007年第1版
    [1]张永良.对我国田径项目竞赛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体育运动项目可持续发展.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年
    [1]王倩.9.17之夜火爆上海黄金赛推波中国田径.http://liuxiang.sports.cn/news/review/2005-09-22/677351.html
    [1]万和平.浅谈运动项目产业化.新世纪体育改革发展之探讨.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年
    [1]张林,李南筑,何先余等.我国单项体育赛事融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2005.25(3)
    [1]黄毅.社会转型期我国竞技体育集团利益分化与整合机制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博士论文.2006,6
    [1]黄毅.社会转型期我国竞技体育集团利益分化与整合机制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博士论文.2006.6
    [2]获得参加第11届全国运动会田径决赛资格的办法.http://www.sports.cn/2008-03-04 11:20:00中国田径协会
    [1]王宗.改革开放30年中国体育成就大http://www.chinanews.com.cn/ty/zhty/news/2008/12-18/1492927.shtml
    [2]卢元镇.2008年北京奥运会理论研讨会的讲话.[Z].沈阳,2005
    [3]卢元镇.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体育的可持续发展.[G].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软科学研究成果,2006
    [4]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
    [5]池建.再论竞技体育发展急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
    [6]周志雄,王保成.奥运战略与我国田径运动后备力量培养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4年(第24卷)第1期
    [7]熊晓正、夏思永、唐炎等.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研究.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年
    [8]王守恒全国运动会发展战略的理性思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9月 第19卷第5期
    [9]熊晓正等.《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研究》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
    [10]龚德胜,李卫平,吴飞腾2008年奥运会后我国竞技体育竞赛体制的发展方向.[J].体育与科学.2008年7月.第29卷第4期(总第173期)
    [11]徐本力.对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全运会体制的思考.[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第27卷 第1期2005年2月
    [12]詹建国.我国田径运动社会化、市场化、职业化发展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第25卷 第4期2002年7月
    [13]万和平.浅谈运动项目产业化.新世纪体育改革发展之探讨.国家体育总局干部培训中心编.北体大出版社2008年
    [14]韩建国.我国运动竞赛发展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文史 2001年第1期
    [15]彭贻海.我国夏季奥运项目市场开发的研究.人民体育出版社.北京.2004年第一版
    [16]梁林.我国田径服务市场营销管理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博士研究生论文.2001年4月
    [17]李春雷.对中国竞技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北体大博士论文 2001年4月
    [18]廖志锦.我国田径运动市场化、职业化研究.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5月
    [19]朱俊玲.我国田径高水平后备人才培训基地办学现状的调查研究.安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4月
    [20]刘云峰,曲淑华对北京市部分业余体校田径训练现状的调查研究
    [21]吴志宏.新编教育管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P69
    [22]陈永杰.推动公共服务领域的改革开放.北京:经济参考报,2005.1.22
    [23]张国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及其政治体制改革的异同.中国行政管理,1994(4)
    [24]樊纲.《渐进式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
    [25]夏征农.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
    [26]熊晓正等.《体育概论》.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
    [27]孙汉超,秦椿林.体育管理学教程.[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28]郝勤.政府在体育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J].体育学刊,2004(3)
    [29]潘志深等.对英、法、德、澳四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考察与调研.[J].中国体育科技,2004(6)
    [30]杜利军国外体育经济政策的发展趋势(之一).[Z].国外体育动态,1997年第4期
    [31]戴文忠等.中国与英国、瑞典体育管理体制比较[J].体育文史,1999(1)
    [32]孙汉超,秦椿林.体育管理学教程.[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33]孙雷鸣.我国竞技体育竞赛体制改革的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1)
    [34]任海.论训练体制的四大功能.[J].体育文化导刊.2004(12)
    [35]胡晓明.“举国体制”的改革.[J].体育学刊2002(1)
    [36]田麦久等.体育院校通用教材《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年8月第2版
    [37]国家体委训练竞赛综合司.《运动竞赛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4年
    [38]刘建和等.《运动竞赛学》.[M].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年
    [39]孙汉超、秦椿林等.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体育管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
    [40]李少丹等.《运动竞赛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
    [41]叶庆晖.体育赛事运作研究.北京体育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3年4月
    [42]杨铁黎等.《转型期我国体育赛事市场化运作特征与对策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
    [43]王美等.体育赛事法律问题初探.体育文化导刊,2005(4)
    [44]伍绍祖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史.[M].中国书籍出版社.1999年
    [45]荣高棠.当代中国体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46]谷世权,《中国体育史》.[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47]王猛.在1980年全国体育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中国体育年鉴》.[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年
    [48]国家体育总局.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体育.[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年
    [49]李梦华.1986年在全国体委主任会议上的总结发言.[M].中国体育年鉴1987.人民体育出版社1987年
    [50]国家体育总局《全国体育运动单项竞赛制度(试行)》http://www.sport.gov.cn/n16/n1092/n16864/313071.html
    [51]国家体委.关于训练体制改革.中国体育年鉴1994-1995.[M].人民体育出版.1995年
    [52]国家体育总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C]2002年
    [53]文超主编.中国田径运动百年.人民体育出版社.[M].2006年11月
    [54]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革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附件1:关于运动项目管理实施协会制的若干意见.http://www.sport.gov.cn/fagui/fg000_.lihn
    [55]国体委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工作规范暂行规定.1997年11月24日.国家体委发布
    [56]唐建军,谢慧松.我国运动竞赛制度安排的理论探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年1月第31卷.第1期.
    [57]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司.全国青少年奥运项目教学训练大纲.[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
    [58]梁田.中国田径发展简史.广东体育文史委员会.1982年
    [59]李玲蔚.夏季奥运会项目设置演变过程与发展趋势.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2007年7月P156
    [60]国际田联将取消黄金联赛,钻石联赛出炉中国设站.http://www.sports.cn/2009-03-0409:55:00华奥星空
    [61]《国际田联世界排名计算方法》
    [62]沈纯德.市场经济与体育改革发展.国家体育总局干部培训中心编.[M].北京体育大学 出版社.2003年5月
    [63]刘翔2005年赛程及比赛成绩一览表http://www.sports.cn/2005-11-02 14:17:00华奥星空
    [64]施文忠,廖志锦.田径竞赛制度改革对运动员训练、比赛心理的影响.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中国体育教练员,2006年01期
    [65]冯树勇.中国高水平跳远运动员训练内容体系的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M].2006年10月
    [66]李涛.我国近年田径赛制改革前后整体运动成绩的动态分析.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第17卷第2003年2月
    [67]刘云峰、曲淑华.北京市部分业余体校田径训练现状的调查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第28卷第3期.2005年3月
    [68]田径管理中心.《关于在2004年全国田径竞赛中对运动员实施积分排名有关问题的通知》.http://athletic.sport.org.cn//index/bulletin/2004-02-23/24885.html
    [69]全国第十届运动会田径项目竞赛规程http://www.sports.cn/2004-12-22 07:53:06
    [70]张永良.对我国田径项目竞赛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体育运动项目可持续发展.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年
    [71]体育学院通用教材.运动训练学.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年8月第2版
    [72]罗超毅.对我国田径运动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思考田径,2003年06期
    [73]王倩.9.17之夜火爆上海黄金赛推波中国田径.http://liuxiang.sports.cn/news/review/2005-09-22/677351.html
    [74]中国田径协会产业开发工作概况.国家体育总局直属单位体育产业工作会议资料汇编.北京:国家体育总局经济司.2006年
    [75]刘东锋,张林.全国性单项运动协会市场开发现状调查与筹资机制研究.体育科学.2008年(第28卷)第2期
    [76]张思温,沈纯德主编.中国田径裁判五十年.北京体育出版社.2007年第1版
    [77]张永良.对我国田径项目竞赛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体育运动项目可持续发展.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年
    [78]张林,李南筑,何先余等.我国单项体育赛事融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2005.25(3)
    [79]黄毅.社会转型期我国竞技体育集团利益分化与整合机制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博士论文.2006.6
    [80]姚先国等.经济转型中的利益协调与利益补偿[J].浙江学刊,1996(5).
    [81]李庆华等.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利益整合问题[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3(3).
    [82]谢英.21世纪初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研究月.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10)
    [83]王伟光.利益群体理论及利益群体分析方法[J].新东方,1998(3).
    [84]俞宪忠.关于利益集团分析的若干问题[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85]卢周来.改革进程中的利益分配[J].战略与管理,2002(2)
    [86]李元伟等.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研究.中国体育科技,2003(8).
    [87]鲍明晓.竞技体育在两种体制下运行特点分析[J].体育科学,1998(2)
    [88]李建设等.经济发达地区奥运争光计划良性循环运作机制之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
    [89]许永刚.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创新[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2).
    [90]李艳翎等.中国竞技体育的利益分析[J].体育科学,2000(5).
    [91]高雪峰.中国竞技体育系统运行机制及其发展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2).
    [92]杨铁黎等.关于我国职业篮球市场现状及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
    [93]昌向明.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利益主体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6).
    [94]张林等.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运行机制研究[J].体育科学,2002(4).
    [95]任海等.论体育资源配置模式——社会经济条件变革下的中国体育改革(一).天津体育学学报,2002(2).
    [96]鲍明晓.关于建立和完善新型举国体制的理论思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4).
    [97]徐晓燕.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的制度环境分析[J].体育学刊,2004(5).
    [98]赵豫.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公司化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4(5)3-6.
    [99]王晓东.体育产品属性及体育产业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J].体育科学,2005(5).
    [100]涂晓芳.构建我国转型时期利益整合机制[J].理论导刊,2002(3)45-46.
    [101]潘健.转型期职业体育体制改革的特征与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3)2.
    [102]苏益华.论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内容[J].体育与科学,2003(6)
    [103]辛利.关于我国竞技体育俱乐部产业化经营模式的探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0(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