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流动的制度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研究的视角为“制度化”,研究主题是对引起我国中小学教师不合理流动的制度原因进行剖析,揭示导致目前中小学教师流动无序失衡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之根源,寻求解决中国教师流动问题的策略。
     全文分引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简要的分析了研究的缘起。
     正文部分:共由三章构成。
     第一章理论基础和现状分析第一小节明确了本研究的范围,对研究中所使用的概念意义作以界定;第二小节为了说明本研究的合理性,从理论层面论证了在中小学阶段建立教师流动制度的必要性;第三小节分析了我国目前中小学教师流动的现状及其引发的问题。
     第二章制度归因根据目前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及对现实的深刻反思,提出了理论假设,即我国教师流动失衡无序可归结为正式制度的缺失和非正式制度惯性的影响。
     第三章制度建设提出实现我国教师合理流动的制度路径:推动以政府为主导的正式制度创新、加强非正式制度建设。
     结语部分:流动也要有一定的“度”。
The angle of view is institutionalization. The subject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analyzing and revealing the official and unofficial institutional reasons that caused the unreasonable flow of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s teachers in China. The author wants to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that realizing the teachers’reasonable flow.
     The whole thesis is composed of three parts. They are preface, main body and closing.
     Preface.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origination of this research in this part.
     Main Body. It consists of three chapters.
     The Fist Chapter. Rationale and reality analysis. Firstly, the author expounds the key conception of this research. Secondly, the author analyses the rationale of teachers flow in order to give a reasonable explanation for this research. Thirdly, the author analyses the present state of Chinese teachers flow in primary school and secondary school and discusses their negative effects.
     The Second Chapter. Institutional reasons. According to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the author proposes the theory supposition. That is to say, the lacks of official institution and the inertia of unofficial institution caused the unreasonable flow of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s teachers in China.
     The Third Chapter. I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e system way to realize the teachers’reasonable flow.
     Closing. Flows must have certain limit.
引文
1 孟令熙.教师流动及其管理对策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4.3.
    1 郭建如,马林霞.社会学的制度与教育制度研究初探[J].比较教育研究.2005(4):1-6.
    2 李江源.从社会哲学视野看教育制度的现代转型[J].学术研究.2005(1):108-113.
    3 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5.
    4 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115.
    1 杨育民.“经济人”的制度化基础[J].中州学刊.2000(3):3-5.
    1 蔡卫中,李兴国.高校教师流动合理性及其制度创新[J].湖北社会科学.2004(4):121-122.
    2 鲇鱼效应.http://baike.baidu.com/view/40978.htm.
    1 刘吾驹.美日教师任用制度及其借鉴[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1996(2):15-17.
    2 朱霞.教师的流动及其适应性问题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6.5.
    1 王洪斌.关于中小学教师流动问题的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2001(6):22-24.
    1 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112.
    1 孙立平.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5.
    1 张乐天.城乡教育差别的制度归因与缩小差别的政策建议[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71-75.
    1 张勇.制度缺失与农村社会保障问题[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6):43-45.
    2 朱益明.中小学教师人事制度改革:问题、思路与建议[J].教育发展研究.2005(9):66-70.
    1 周彬.决策与执行:制度视野下的学校变革[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71.
    2 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117.
    1 经济学家们把人类行为界定为追求财富最大化,即人们通常所说的“经济人”。
    2 石邦宏,戴霞.经济理性驱动下的中小学教师流动[J].中国教师.2005(11):11-13.
    1 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118.
    1 汪丞.中日教师流动:比较与借鉴[J].教师教育研究.2005(7):70-74.
    2 汪丞.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视角下中日中小学教师流动比较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5.
    3 傅勇.户籍改革:法律问题还是经济问题[N].上海证券报.2005-3-2.
    1 中国将逐步取消二元户口登记制度,探索居住证制度[EB/OL].人民网时政部委信息. 2007-3-29. 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7/5540065.html .2007.3.29.
    2 孟令熙.教师流动及其管理对策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4.3.
    1 范莉莉.建立“弱势补偿机制”是解决教师问题的有效策略[J].江西教育科研.2005(8):25.
    1 况林.现代教师编制管理改革的比较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4.5.
    1 李晓强.教师身份的困境与出路[J].教学与管理.2006.4.
    2 论高等学校学科建设制度创新.学位与研究生教育[J].2006.7.
    [1]李凤圣,吴云亭.公平与效率——制度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5.9.
    [2]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7.
    [3]郭全胜.人才流动理论、政策与实践[C].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0.9.
    [4]范国睿.决策与执行:制度视野下的学校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6.
    [5]苏东水.管理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3
    [6]卢盛忠.管理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7.
    [7]杜育红.教育发展不平衡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8.
    [8]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1.
    [9]盛洪.现代制度经济学[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7.
    [10]曲恒昌,曾晓东.西方教育经济学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0.
    [11]许欣欣.当代社会结构变迁与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7.
    [12]冀党生,邵秦.中国人口流动态势与管理[C].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1995.8.
    [13]钱水映.人口流动与社会经济发展[M].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5.
    [14]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5]潘天群.博弈生存——社会现象的博弈论解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9.
    [16]袁振国.中国教育政策评论 2005[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9.
    [17]姚洋.转轨中国:审视社会公正和平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5.
    [18]程方平.中国教育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1.
    [19]孙绵涛.教育政策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8.
    [20]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教育政策法规文件全集编委会[G].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教育政策法规文件全集.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2001.3.
    [1]孟令熙.教师流动及其管理对策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4.3.
    [2]王新华.关于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制度建设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D].[硕士学位论文].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6.5.
    [3]汪丞.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视角下中日中小学教师流动比较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5.
    [4]朱霞.教师的流动及其适应性问题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6.5.
    [5]王琼芝.我国高校教师的管理机制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4.4.
    [6]吴学军.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失的城乡比较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05.5.
    [7]闫引堂.国家与教师身份:华北某县乡村教师流动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5.
    [8]周洪新.济南市槐荫区初中教师流动的思考[D].[硕士学位论文].青岛:山东师范大学.2003.6.
    [9]朴连淑.中韩公立中学教师人事行政制度比较研究[D].西安:山西师范大学. 2005.4
    [10]陈韶峰.中小学教师的任用及其纠纷的处理[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7.
    [11]洪哲.论教师流动.教育理论与实践[J].1995(3):28-30.
    [12]奎荣熙.论教师流动的内在动机及其引导机制[J].云南高教研究.1998(1):77-78.
    [13]刘平.教师流动的文化解读[J].中国教师.2005(11):13-14.
    [14]张和平.中部地区农村教师流失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2005(9):34-36.
    [15]张拴云.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动成因及对策分析[J].教学与管理.2005.9.
    [16]顾荣如.将教师流动纳入制度化管理轨道[J].中小学管理.2004(3):42-43.
    [17]李方强.教育公平视野下的城乡教师流动机制的构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6 (3):9-12.
    [18]王力秋,杨颖秀.民办学校教师流动现象的规制探求 [J].教学与管理.2005 (6):9-11.
    [19]郭建如,马林霞.社会学的制度与教育制度研究初探[J].比较教育研究.2005.4.
    [20]尹力.重新确定中小学教师的身份:国家工作人员[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3(1):1-5.
    [21]马宇文.论制度变迁中的制度缺失现象及对策选择[J].经济与管理.2003(1):22-23.
    [22]康永久.教育中的制度问题[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1):1-4.
    [23]郝玮瑷,张焕.和谐社会理念下对中国教师聘任制的再反思[J].社科纵横.2006(10):155-156.
    [24]陈倩.中美两国教师聘任制异同之探索[J].现代教育论丛.2006(1):26-28.
    [25]张永玉.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及教师调配的问题与对策[J].江西教育科研.2006(7):34-36.
    [26]朱庆芳.人力资源管理革命在中国[N].北京人才市场报.1999.10.11.
    [27]朱益明.中小学教师人事制度改革:问题、思路与建议[J].教育发展研究.2005(9):66-7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