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儒学:早期中国的大成智慧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原始儒学是由孔子创立的,此后又为孔子弟子、子思、孟子、荀卿等孔门后学继承与发展的儒学早期形态。孔子学说是原始儒学的创立者,他的思想与学说决定着此后儒学发展的范式与高度。孔子成为中国历代儒家共同尊奉的“宗师”,他所整理的“六经”也成为儒者们共同尊奉、研读的经典以及了解孔子学说乃至中国上古文明的最重要途径。在“天下无道”、“礼坏乐崩”的春秋战国社会,虽然诸子学皆是“务为治”的,但与其他诸子批判、否定中国礼乐传统的态度不同,孔子将其学说植根于中国漫长而厚重的文明积淀之中,积极地汲取上古圣王、三代“明王”以及春秋诸贤的智慧。在宣传、实践其学说的过程中,随着人生经历的丰富和思想的逐渐成熟,孔子亦不断地深刻反思、认真总结其学说与社会间的关系问题,将反思的结果不断凝聚甚至调整他的思想学说,使其更加完善、臻熟。正因如此,他成为后世儒者以及传统社会士大夫共同推崇的“圣之时者”,并促使原始儒学成为早期中国社会的“大成”智慧。
     中国先秦社会不仅孕育、滋养了孔子学说,在其学说创立之后,先秦社会对其也进行了初步地检验与认证。无论是为中都宰、司空还是大司寇,孔子治理社会的能力都引起鲁国乃至当时各诸侯国君的注意,甚至出现了“四方诸侯皆则之”的局面。这无疑说明孔子儒学对于治理天下国家是行之有效的。孔子去世之后,孔门弟子虽然出现了“弘道”、“传经”、“践履”的分化,但弟子们对师说的“尊崇”与“阐扬”却是一致的。正因如此,尽管儒学有着“难于进取”的特点,但在“争于气力”的战国时期,孔子儒学的影响却不断扩大,并成为当时最重要的“显学”。在与时代的对话中,孔门后学整理孔子“遗说”,使孔子学说得到丰富与发展。在早期儒家的共同努力,儒学已成为战国时期最具影响力的学派。本文以早期儒家拯救“天下无道”的社会秩序为基点,从“前孔子时代”社会孔子学说的孕育、“孔子时代”孔子学说初创与社会的检验以及“后孔子时代”孔子学说的发展与传播等三方面,深入探讨孔子学说与先秦社会间的“互动”关系问题。在此基础上,得出孔子学说并非不被“社会”采用,而是不被“时代”采用的新认识。
     春秋晚期社会的“礼坏乐崩”,是孔子思想学说诞生的缘起。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以及私家的兴起,共同组成了一个“失范”的社会状态。而天子衰微与诸侯争霸,是孔子学说诞生的政治背景;王官失守与文化下移,是孔子及先秦诸子共享的文化资源;春秋贤哲及鲁国丰厚的礼乐文化遗产,为孔子研习礼乐、构建学说提供了现实的机缘。以孔子为代表的早期儒家,为拯救“天下无道”的局面,积极从上古“先王”、三代“明王”那里汲取智慧,用以重建春秋时期被“礼坏乐崩”所打乱的社会秩序。新出土文献展现的上古文明发展的状况,逐渐改变着人们对上古盲昧无稽的“成见”,表明在夏商甚至尧舜时期中国社会就已经走出“蒙昧”、“野蛮”,跨入了“文明”的门槛。而此时礼制发展程度为孔子站在历史的高度思考社会问题提供了参照,并为孔子三代礼制的“损益”观提供了历史依据。与先秦诸子更注重现实社会的得失相比,“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成为早期儒学最明显的特征。
     孔子在鲁国为政,使孔子学说得到先秦社会初步的检验与认证。当然,在孔子有生之年,除在鲁国短暂的为政外,“干七十余君,莫能用”的结局,说明其学说并未真正被时代所采用。然而,因“好学”而“博学”,孔子似乎已经成为后世心目中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圣人”,这也应决定了儒学的深度。孔子经历鲁国为政、十四年的列国游说之后,虽然已经意识到自己“世不用我”、“穷达以时”的命运,但他仍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将自己的“王道”理想灌注于他所整理的“六经”之中。其中,孔子关注天道、人情,以及“性命”、“天命”等问题的探讨,则奠定了早期儒学能汇聚天、地、人三才之道的哲学高度。与先秦其他诸子功利地思考社会问题不同,孔子儒家继承了西周以来人文思潮,更加关注社会秩序、关注民生疾苦,高扬“以人为本”的治学理念。与当时通行的刑政相参治国模式不同,孔子更看重德礼治国,培养百姓“有耻且格”的社会风气。
     孔子去世后,孔门弟子以“为王者师”、“友教士大夫”等形式“尊崇”师说,进而在各个诸侯国游说中进行“弘扬”。与后世学者诠释孔子学说相比,“得其门而入”的孔门弟子对师说的把握可能更为深刻。孔门弟子以及战国儒家对孔子学说膺服的态度,从侧面折射出孔子儒学的博大与精深。在孔子之后,孔门弟子效仿孔子,开坛授学、招收弟子,在引起孔子学说“分化”的同时,也使孔子学说在更大范围内传播开来。战国之世,子思、孟子、荀卿等战国儒家,通过整理孔子遗说、著书立说等方式,不仅弘扬与传播了孔子学说,促使孔子学说成为战国时期与“墨学”并称的“显学”。新出土文献的面世,既为研究原始儒学带来新的资料,也证明在“争于气力”的战国之世,孔子学说在南方楚地、北方中山以及西方秦地都曾产生了深刻影响。特别是从当时南方士人兼习孔子、老子学说的情形来看,儒家观念已成为当时社会中所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Original Confucianism is the early form of Confucianism, which was founded by Confucius, then was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by late Confucian school. Confucianism is a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the original Confucianism, and then determined the subsequent height and scale of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ism.After the sage, confucius has become the confuciuse's common server "Zongshi", and the scholar "Liujing" which has become the common confucianism servered and pored over classic which the most important ways to understand chinese palaeoid civilization.When the "Worship Music collapse", other thinkers of different school is critical tradition, but Confucius rooted his doctrine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long accumulatio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He positive lessons wisdom from the ancient deities, three generations of "Wisdom King" and the Spring and Autumn Wisdom Men. Since then, the theory of system maturity in the process of practiced his doctrine. Confucius deep reflected and careful summed up of traditional society, his doctrine is very profound. So it not only to become him a "holy time of those", but also made the original Confucian to "Dacheng" wisdom of early Chinese society.
     Pre-Qin society not only conceives and nourishes Confucianism, but also carried out inspection and certification. Whether to have the ruler of Zhongdu or Sze-kung and Secretary-Cohen,finally, the ability to govern the community attracted lu and then the vassal states, even then there is the situation to "quartet". It clearly shows that the confucianism, confucius to rule the world is effective. When confucius died, the theory has polarized to "Hongdao", "Jianlv" and "Chuanjing", but the disciple is agreement to say "honor" and "Hongyang" the Confucius.In the world of "Warring States Period", Because Confucian followers revered and extolled Confucianism, so the influence of Confucius is widening. During the dialogue with Confucianism and the times, Confucian followers enriched and developed the doctrine of Confucius. To work together in the early Confucian, Confucius has become the most influential period of the Warring States figures. The paper focuses on learning interaction between Confucian and the pre-Qin society, which the era of "pre-Confusion", doctrine of Confucius's birth community; the era of "Confucius", Confucius and the social doctrine of the birth of the preliminary examination; and after the time of "Confucius", Confusion followers studies on the development and dissemination of Confucius.
     In late time of Spring and Autumn, the origin of the birth of Confucius doctrine is "Worship Music collapse". The political background of the birth of Confucianism is the emperor nobility declining and Feudalism hegemony. As Wang Guan falling down and culture scattering, it had been shared cultural resources by Confucius and philosophers; Confucius study for the ritual and construct theory provides real opportunity is Autumn Sages and thick cultural heritage of Lu Guo. Confucius want to save the Situation of "Tianxia Wudao",that learn the wisdom of rebuilding the social order from ancient times, three generations' book. The new literature is gradually changing "stereotypes" of the ancient blind ignorant and how highly thought of Confucius standing social problems provided a reference.Gradually, peapole have been changing the perceptions of palaeoid "blind and nonsensical"which the period in Xia and Shang or "Yaoshun".Chinese society has been out of the "savage" and "barbaric" and turning to "civiliz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ystem of rites" in the history gains a historical basis on confucius concept of "profit and loss ".Compared with the philosophers, Confucianism has a clear feature of "Zushu YaoShun, Xianzhang wen wu".
     Confucius made official in Lu, should be the inspection and certification to Confucian by pre-Qin society. His doctrine has not been used until Confucius's final stage times. Confucius is "good" and "learned", which laid the height of Confucianism. Confucius experience for the government in Lu, and lobbying the nations, he recognized that "the world without me" and "qiong da yi shi". Confucius pay attention to Heaven and human concern, approach "life" and" destiny", so early Confucianism also brought together to Heaven, Earth, human and so on. Other pre-Qin philosophers thinking about social issues utilitarian, but Confucius is more concerned about social order, concerned about the plight of the people, and firmly establish "people-oriented" concept. He advocated governing a country with Deli, and training the people "have shame and Georgia".
     After he died, disciples of Confucius, "respect" the photographer, and go to the vassal state to "promote." Compared with later interpret the Confucian scholar, "able to gain" the disciples of the teacher's understanding and grasp that should be more profound. The later performance of Confucian also reflects the profound doctrine of Confucius. Zisi, Mencius, Xun Qing and others left behind by order of Confucius, said, wrote books, etc., has enriched and developed the doctrine of Confucius. Newly published literature, both for the study of Confucianism in new information, also proved in the "war on strength"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of the world, the Confucian doctrine of Chu in the south, the north western state of Qin, Zhongshan, and have widely implications. Confucian ideas had already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which can not be ignored in society.
引文
①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728页。
    ②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349、363页。
    ③据杨朝明先生研究,不仅《论语》应该是作为孔子裔孙的子思最终主持编纂而成(杨朝明:《新出竹书与<论语>成书问题再认识》,载《中国哲学史》,2003第3期;又见黄怀信等主编:《儒家文献研究》,齐鲁书社,2004年),而且《孔子家语》最终成书于子思的领纂当无问题(杨朝明:《孔门师徒与原始儒家学派的构成》,载《出土文献与儒家学术研究》,台湾古籍出版社,2007,第177—208页;杨朝明:《<孔子家语>的成书与可靠性研究》,台湾故宫博物院:《故宫学术季刊》第二十六卷第一期,2008年秋季。)还有,在子思的著作中,一定有专门记录孔子遗说的内容,并且为数不少。(杨朝明:《上博竹书<从政>篇与<子思子>》,载黄怀信、李景明主编:《儒家文献研究》,齐鲁书社2004年。《孔子研究》2005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5年第5期(B5)全文复印。)
    ④杨朝明、宋立林主编:《孔子家语通解》,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第578页。
    ①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3243页。
    ②赵岐:《孟子注疏·题解》,阮元主编:《十三经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2661页。
    ③(杨朝明:《<孔子家语>的成书与可靠性研究》,台湾故宫博物院:《故宫学术季刊》第二十六卷第一期,2008年秋季;亦见于杨朝明、宋立林主编:《孔子家语通解·代前言》,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
    ④郭庆堂:《20世纪中国哲学的历史分期:学者讲、照着讲、接着讲》,《聊城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第16—22页。
    ⑤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86年,第231页。
    ⑥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50页。
    ⑦顾犇:《关于诺贝尔与孔夫子的一些说明》,《中国文化研究》2002年第4期,第147—148页。
    ①钱穆:《孔子传》,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8,第1页。
    ②王华山:《儒学与中国软实力》,王志民主编:《齐鲁文化研究》(第五辑),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
    ③杨朝明:《“博学”的孔夫子》,《国际教育周刊》2006年第6期。
    ④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04页。
    ⑤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932页。
    ⑥李启谦、姜林祥主编:《孔子思想与当代社会》,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第35页。
    ①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855页。
    ②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119页。
    ③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3296页。
    ①李学勤:《周易经传溯源》,长春:长春出版社1992年,第107页。
    ②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911、1932、2343页。
    ③方铭:《儒家“迂远而阔于事情”辩——以秦博士与秦始皇的冲突为例》,《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第208—225页。
    ④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233页。
    ⑤阮元:《十三经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741页。
    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15页。
    ①复旦大学历史系:《儒家思想与未来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页。
    ②中华孔子学会:《儒学与现代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③何成轩,李甦平:《儒学与现代社会》,沈阳:沈阳出版社2001年,第521页。
    ④韦政通:《儒学与现代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⑤宋仲福,赵吉惠,裴大洋:《儒学在现代中国》,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495页。
    ①李启谦,姜林祥主编:《孔子思想与当代社会》,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第307页。
    ②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855页。
    ③白寿彝:《白寿彝史学论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606页。
    ④李学勤:《辉煌的中华早期文明》,《科学中国人》2005年第4期,第30-32页。
    ①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长春:长春出版社2007年,第10页。
    ②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页。
    ③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北京:生活·读书·求知三联书店1983年,第2页。
    ④江林昌:《中国上古文明考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5页。
    ①庞朴:《话说“五至三无”》,《文史哲》2004年第1期,第71-76页。
    ②葛兆光:《思想史视野中的考古与文物》,《文物》2000年第1期,第74—82页。
    ③石剑锋:《李学勤谈清华简》,《东方早报》2009年3月1日。
    ④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67页。
    ①李学勤:《简帛佚籍与学术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2页。
    ②杨朝明:《周公事迹研究》,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6页。
    ①童书业:《春秋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250页。
    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226-1227、1389页。
    ③李存山:《不必都是“纯学术”》,《社会科学论坛》2005第2期,第49-56页。
    ④葛兆光:《思想史:既做加法,也做减法》,《读书》2003年第1期,第3-10页。
    ①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909页。
    ①刘蔚华:《论仁学的源流》(上),《齐鲁学刊》1982年第1期,第21—27页。
    ①邵汉明、刘辉、王永平:《儒家哲学智慧》,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第410页。
    ②[美]牟复礼:《中国思想之渊源》,王立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8页。
    ③庞朴:《孔孟之间——郭店楚简的思想史地位》,《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5期,第88—95页。
    ①杨朝明:《孔子家语注说》,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46、257、327、332页。
    ②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717页。
    ③杨朝明:《六经之教和孔子遗说——略谈孔子研究的资料问题》,载《出土文献与儒家学术研究》,台北:台湾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29页。又见于《周秦社会与文化研究——纪念中国先秦史学会成立二十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①杨朝明:《从<穷达以时>看孔子的“时遇”思想——兼谈<论语>“学而时习之”章的理解问题》,载于《出土文献于儒家学术研究》,台北:台湾书房2007年,第143页。
    ②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944页。
    ③杨朝明:《论语诠解》,扬州:广陵书社2008年,第11页。
    ①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74页。
    ②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3297页。
    ③王钧林:《老子、孔子对礼乐文化的基本看法之比较》,载杨朝明,修建军主编:《孔子与孔门弟子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第259页。
    ①张德胜:《儒家伦理与社会秩序——社会学的诠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4-5页。
    ②顾炎武:《日知录》卷三。
    ①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46页。
    ②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287页。
    ③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3297页。
    ①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491页。
    ②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489、1663页。
    ③许倬云:《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63页。
    ④王美凤,周苏平,田旭东:《春秋史与春秋文明》,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第80页。
    ⑤杨朝明、宋立林:《孔子家语通解》,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第3页。
    ①郭克煜等:《鲁国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28页。
    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257、1335、1559,1568页。
    ③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924页。
    ④夏静:《礼乐文化与中国文论早期形态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38页。
    ⑤Susanne K. Langer,1980. Philosophy in a New Key,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4.
    ①杨文胜:《春秋时代“礼崩乐坏”了吗?》,《史学月刊》2003年,第9期,第25—31页。
    ②吴龙辉:《原始儒家考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5页。
    ③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94页。
    ④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457、1480页。
    ①徐元诰:《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237页。
    ②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746页。
    ③王泽民:《王官之学与古代学术的兴起》,《临沂师专学报》1998年第5期,第17—20页。
    ①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79—80页。
    ②徐元诰:《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96页。
    ③《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④《吕氏春秋·仲春纪第二·当染》。
    ⑤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3285-3286页。
    ①陈永祥:《“士”的崛起与春秋战国时代文化的转型》,《华夏文化》2002年第3期,第14—15页。
    ②吴龙辉:《原始儒家考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9—20页。
    ①秦彦士:《诸子学与先秦社会》,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82页。
    ②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76页。
    ③王钧林:《老子、孔子对礼乐文化的基本看法之比较》,载于杨朝明、修建军主编,《孔子与孔门弟子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第259页。
    ④欧阳镇:《老子无为而治的社会观论析》,《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第60—63页。
    ⑤秦彦士:《诸子学与先秦社会》,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0页。
    ⑥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31页。
    ①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909页。
    ②李启谦:《孔子居陈述论——兼谈孔子思想的逐渐丰富和发展》,《齐鲁学刊》1991年第1期,第29—33页。
    ③杨朝明、宋立林主编:《孔子家语通解》,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第297页。
    ④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99页。
    ⑤杨朝明:《子夏及传经之学考论》,杨朝明,修建军主编:《孔子与孔门弟子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第460页。
    ①陈鼓应:《庄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855页。
    ②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时代的宗教、伦理与社会思想》,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第393页。
    ①程树德:《论语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980页。
    ①刘先廷:《论齐桓公的“尊周亲邻”》,《军事历史》1986年第2期。
    ②王志民:《齐桓公称霸的文化贡献》,《西华大学学报》1991第1期。
    ①董志新:《孔子论晋文公争霸战争》,《孔子研究》1995年第2期。
    ②冀昀:《吕氏春秋》,北京:线装书局2007年,第285页。
    ③董志新:《孔子论晋文公争霸战争》,《孔子研究》1995年第2期。
    ④关序华:《<左传>析疑》(四),《荆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第36页。
    ①徐元诰:《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54页。
    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395页。
    ①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274—1275页。
    ②周振甫:《周易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5页。
    ③《左传》昭公二年。
    ④《左传》昭公元年。
    ⑤《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①《左传》昭公二十年。
    ②《左传》昭公十四年。
    ③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时代的宗教、伦理与社会思想》,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第393页。
    ④刘振佳:《鲁国文化与孔子·前言》,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3年,第1—2页。
    ⑤郭克煜等:《鲁国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0—40页。
    ⑥杨朝明:《鲁文化史》,济南:齐鲁书社2001年,第4页。
    ①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559页。
    ②郭克煜等:《鲁国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25页。
    ③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391—400页。
    ④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78—279页。
    ⑤梁涛,刘宝才:《中国学术思想史》(先秦卷),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9页。
    ①郭克煜等:《鲁国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24页。
    ①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46页。
    ①王德成:《<孔子家语>——孔子研究第一书》,《光明日报》2008年2月16日,第5版;杨朝明、宋立林主编:《孔子家语通解·代前言》,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第40页。
    ①司马迁:《史记·孟轲荀卿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343页。
    ②班固:《汉书·艺文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728页。
    ④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序》,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4页。
    ⑤李学勤:《论清华简<保训>的几个问题》,《文物》2009年第6期,第76—80页。
    ⑥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1935—1936页。
    ①[美]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古代社会》,杨东纯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8页。
    ②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8-20页。
    ③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自序》,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7年,第5页。
    ④李学勤:《李学勤说先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13页。
    ①瓦西里耶夫:《中国文明的起源问题》,郝镇华、张书生等译,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12-13页。
    ② Gordon Childe, "The Urban Revolution",(引自The Town Planning Review,vol,ⅩⅪ,No.1P3.)
    ③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二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0年,第5页。
    ④傅筑夫:《中国经济史论丛》(上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年,第321页。
    ⑤孙广清、杨育彬:《从龙山文化城址谈起——试论中国文明的起源》,《华夏考古》1994(2):72-77。
    ⑥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二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0年,第6页。
    ⑦[美]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古代社会》,杨东纯,马雍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1页。
    ①(清)阮元校,《四部精要·十三经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113-114页。
    ②李学勤:《李学勤说先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17页。
    ③唐兰:《从大汶口文化的陶器文字看我国最早文化的年代》,《光明日报》1977年7月14日,第3版。
    ④李学勤:《李学勤说先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17-18页。
    ⑤参见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整理的《登封王城岗的发掘》、《河南淮阳平粮台龙山文化城址试掘简报》,载于《文物》1983年第3期。
    ①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第2-3页。
    ②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36页。
    ③陈戍国:《中国礼制史·先秦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9页。
    ④王国维:《观堂集林》(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91年,第291页。
    ⑤陈来:《中国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第244页。
    ①高炜:《龙山时代的礼制》,见于《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240页。
    ②邹衡:《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第166页。
    ③徐鸿修:《先秦史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页。
    ①黄怀信:《尚书注训》,济南:齐鲁书社2002年,第13、22-31页。
    ②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21-123页。
    ③杨朝明、宋立林主编:《新出简帛文献注释论说》,台北:台湾书房2008年,第43页。
    ④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46页。
    ⑤唐兰:《从大汶口文化的陶器文字看我国最早文化的年代》,《光明日报》1977年7月14日,第3版。
    ①杨朝明:《<礼记>成篇与学派属性等问题》,《中国文化研究》2005年春之卷,第24-34页。
    ②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67页。
    ③王先慎:《韩非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340页。
    ④陈戍国:《中国礼制史·先秦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115页。
    ①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89页。
    ②陈戍国:《中国礼制史·先秦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126-127页。
    ③邹衡:《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第169-171页。
    ④张一兵:《明堂制度源流考》,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45页。
    ①徐元诰:《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59-170页。
    ②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95页。
    ③阮元:《四部精要·十三经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1335页。
    ④陈戍国:《中国礼制史·先秦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155页。
    ⑤陈戍国:《中国礼制史·先秦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105页。
    ⑥李济:《中国早期文明》,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7年,第21页。
    ⑦夏鼐:《中国文明的起源》,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8-10页。
    ①高良:《夏代玉器的审美特征》,《江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第104-105页。
    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226-1227页。
    ③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700页。
    ①冀昀:《吕氏春秋》,北京:线装书局2007年,第341-342页。
    ②阮元:《四部精要·十三经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1153页。
    ③杨朝明:《<逸周书>所见灭商之前的周公》,《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第16-24页。
    ④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译·前言》(修订版),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1页。
    ⑤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548-549页。
    ⑥杨朝明:《关于<六韬>成书的文献学考察》,《中华文化研究》2002年春之卷,第61页。
    ①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保训>释文》,《文物》2009年第6期,第1-3页。
    ②姜广辉:《解读清华简:<保训>十疑》,《凤凰网·文化综合》2009年5月26日。
    ③杨朝明、宋立林主编:《孔子家语通解》,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第207页。
    ④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478页。
    ①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03-204页。
    ②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1-22页。
    ③王国维:《殷周制度论》,《王国维遗书·观堂集林》卷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1页。
    ④沈长云:《论殷周之际的社会变革——为王国维诞辰120周年及逝世70周年而作》,《历史研究》1997年第6期,第7页。
    ⑤傅斯年:《夷夏东西说》,载于《庆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北京:开明书店,1933年。
    ⑥王国维:《殷周制度论》,《王国维遗书·观堂集林》卷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页。
    ①沈长云:《论殷周之际的社会变革——为王国维诞辰120周年及逝世70周年而作》,《历史研究》1997年第6期,第5-21页。
    ②陈戍国:《中国礼制史·先秦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204页。
    ③杨朝明:《周公事迹研究》,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42-137页。
    ④见杨朝明:《近人商周继承制度研究之检讨》,《管子学刊》1996年第2期;《鲁国“一继一及”继承现象新考》,《东岳论丛》1996年第5期:《周先王继承制度研究》,《文史哲》1999年第5期。
    ⑤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0-11页。
    ⑥李学勤:《李学勤说先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第148页。
    ⑦许倬云:《西周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70-71页。
    ①陆玉林:《中国学术通史·先秦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7-10页。
    ②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70页。
    ③刘莘:《宗教的演变与文化的发展——殷周之际宗教观念的演变及其文化意义》,《重庆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2期。
    ④陆玉林:《中国学术通史·先秦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9页。
    ⑤梁涛、刘宝才:《中国学术思想编年·先秦卷》,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5页。
    ①王钧林:《中国儒学史·先秦卷》,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41页。
    ②杨向奎:《关于周公“制礼作乐”》,《文史知识》1986年第6期。
    ③杨朝明:《周公事迹研究》,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58-159页。
    ④李学勤:《李学勤集·自序》,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
    ⑤吴荣曾:《周代分封制研究·序》,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⑥杨朝明:《周公事迹研究》,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60页。
    ①司马迁:《史记·周公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524页。
    ②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8页。
    ③李存山:《不必都是“纯学术”》,《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第7期,第49-56页。
    ④陆玉林:《中国学术通史·先秦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页。
    ⑤杨朝明、宋立林主编:《孔子家语通解》,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第275页。
    ①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221-222页。
    ②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92-194页。
    ③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83页。
    ④杨朝明注说:《国学新读本·荀子》,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54页。
    ①《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乙本卷前佚书释文》,北京:文物出版社1974年,第25页。
    ②王先慎:《韩非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406—407页。
    ③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83页。
    ④李民、王健:《尚书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88页。
    ⑤李存山:《反思经史关系:从“启攻益”说起》,《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第75—85页。
    ⑥王国维:《古本竹书纪年辑校》,《王国维遗书》第1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7-8页。
    ⑦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16页。
    ①杨春梅:《孟子的“义战”理念及其价值述论》,收入王继训主编:《中国文化论坛》(第一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75页。
    ②葛兆光:《思想史:既作加法,也做减法》,《读书》2003年第1期,第3-10页。
    ③李存山:《反思经史关系:从“启攻益”说起》,《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第85页。
    ④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222页。
    ⑤李启谦,姜林祥:《孔子思想与当代社会》,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第35页。
    ⑥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19页。
    ⑦徐刚:《孔子之道与<论语>其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06页。
    ①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61页。
    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667页。
    ③徐刚:《孔子之道与<论语>其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65页。
    ④金春峰:《“德”的历史考察》,《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第5-12页。
    ⑤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1-22页。
    ⑥杨天宇:《礼记正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67页。
    ①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909页。
    ②(英)贡布里希:《写给大家的简明世界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③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32页。
    ④麻天祥:《中国宗教哲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21页。
    ①杨朝明:《<礼运>成篇与学派属性等问题》,《中国文化研究》2005年春之卷,第31-33页。
    ①杨朝明、宋立林主编:《孔子家语通解》,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第363页。
    ②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62页。
    ③(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13页。)
    ①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355—1356页。
    ②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36、42页。
    ③杨春梅:《孟子的“义战”理念及其价值述论》,见于王继训主编:《中国文化论坛》(第一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69页。
    ④杨朝明注说:《国学新读本·荀子》,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44页。
    ①杨朝明注说:《国学新读本·荀子》,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84页。
    ②陆玉林:《中国学术通史·先秦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80页。
    ③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82、137页。
    ④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944页。
    ①杨朝明注说:《国学新读本·荀子》,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78页。
    ②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2页。
    ③杨朝明:《“博学”的孔夫子》,《国际教育周刊》2006年第6期。
    ①程树德:《论语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71页。
    ②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4页。
    ③此观点主要见于刘家齐:《“学而时习之”章新解》,《齐鲁学刊》1986年第4期;李启谦:《关于“学而时习之”章的解释及其所反映的孔子精神》,《孔子研究》1996年第4期;杨朝明:《新出竹书与<论语>成书问题再认识》,《中国哲学史》2003年第3期,等。详见杨朝明编著:《论语诠解》,扬州:广陵书社2008年,第2页。
    ④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35页。
    ①王钧林:《中国儒学史·先秦卷·导论》,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4页。
    ②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497页。
    ③杨朝明、宋立林主编:《孔子家语通解》,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第301页。
    ④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196页。
    ⑤吴龙辉:《原始儒家考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第3-4页。
    ①徐元诰:《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90—191、202—204页。
    ②蒋伯潜:《诸子通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73页。
    ③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673页。
    ④杨朝明、宋立林主编:《孔子家语通解》,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第444页。
    ⑤杨朝明:《“博学”的孔夫子》,《国际教育周刊》2006年第6期。
    ⑥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185页。
    ①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457页。
    ②王钧林、周海生:《孔丛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27页。
    ③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82页。
    ①详见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21、311页。
    ②陆建华:《先秦诸子礼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页。
    ③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614、1457、1480页。
    ④周振甫:《周易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294页。
    ①杨朝明、宋立林主编:《孔子家语通解》,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第365页。
    ②陆建华:《先秦诸子礼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73页。
    ③刘蔚华:《论仁学的源流》(上),《齐鲁学刊》1982年第1期,第24页。
    ①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43—44页。
    ②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509页。
    ①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907—1908页。
    ②蒙培元:《蒙培元讲孔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6页。
    ①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274、1504、1238页。
    ②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804页。
    ③赵纪彬:《关于孔子诛少正卯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第1页。
    ④孙星衍:《孙渊如外集》(卷一),北平:国立北平图书馆1932年,第1页。
    ⑤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30页。
    ①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915—1916页。
    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578页。
    ③郭克煜:《鲁国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26—129页。
    ④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586页。
    ①杨朝明、宋立林主编:《孔子家语通解》,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第2页。
    ②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5页。
    ①杨朝明、宋立林主编:《孔子家语通解》,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第85—87页。
    ②同上,第208页。
    ③《礼记·中庸》,详见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698页。
    ④李建:《论儒家生死鬼神观的非宗教性特征》,收入张秋升,王洪军主编:《中国儒学史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第80页。
    ⑤《孔子家语·哀公问》,见杨朝明、宋立林主编:《孔子家语通解》,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第215页。
    ①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6页。
    ②《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
    ③李玉洁:《先秦诸子思想研究》,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9页。
    ④匡亚明:《孔子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65页。
    ⑤蒙培元:《蒙培元讲孔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1页。
    ①李启谦:《孔子周游列国论纲》,《学术月刊》1994年第3期。
    ②蒙培元:《蒙培元讲孔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6页。
    ③吕华亮:《孔子周游列国不遇之原因新探》,《兰州学刊》2006年第10期,第54页。
    ④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919、1921、1931页。
    ①王国维:《殷周制度论》,《王国维遗书·观堂集林》卷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1页。
    ②陆玉林:《中国学术通史·先秦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7—8页。
    ③程树德:《论语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29页。
    ④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9页。
    ①杨朝明:《礼制“损益”与“百世可知”——孔庙释典礼仪时代性问题省察》,《济南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第3页。
    ①金景芳:《金景芳晚年自选集》,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99页。
    ②侯衔正:《孔子因革损益说与现代化》,《江汉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
    ③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668页。
    ④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937页。
    ①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161-1162页。
    ②杨朝明、宋立林主编:《孔子家语通解》,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第132页。
    ③《孟子·离娄下》。
    ①杨朝明:《“六经”之教和孔子遗说——略谈孔子研究的资料问题》,杨朝明:《出土文献与儒家学术研究》,台北:台湾古籍2007年,第9页。(原刊于《周秦社会与文化研究——纪念中国先秦史学会成立二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②金春峰:《<周易>经传梳理与郭店楚简思想新释》,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4年,第127页。
    ③周远斌:《儒家伦理与<春秋叙事>》,济南:齐鲁书社2008年,第25—26页。
    ④魏衍华:《<春秋>“天子之事”发微》,《史学史研究》2010年第1期,第1-5页。
    ①李零:《郭店竹简校读记》,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11—112页。
    ②杨朝明:《出土文献与儒家学术研究》,台北:台湾书局2007年,第144页。
    ③杨朝明注说:《国学新读本·荀子》,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77—378页。
    ①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932页。
    ②杨朝明、宋立林主编:《孔子家语通解》,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第462—463页。
    ①杨朝明编著:《论语诠解》,扬州:广陵书社2008年,第2页;杨朝明:《新出竹书与<论语>成书问题再认识》,《中国哲学史》2003年第3期。
    ①陈鼓应:《老子注译及其评介》,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12页。
    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276页。
    ③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504页。
    ④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67页。
    ①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74页。
    ②郭克煜:《鲁国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24—125页。
    ③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页。
    ①杨朝明、宋立林主编:《孔子家语通解》,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第82页。
    ②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55-56页。
    ③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40页。
    ①常新:《中国古代礼俗形成和发展的民族学考察》,《阴都学刊》2008年第1期,第39页。
    ②陈戍国:《中国礼制史》(先秦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5页。
    ③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68页。
    ④阮元:《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影印版,第646页。
    ①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第14页。
    ②杨志刚:《中国礼仪制度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7页。
    ③李学勤:《古代的礼制和宗法》,载于《中国古代文化史讲座》,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4年。
    ④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凡例》,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2页。
    ⑤陈戍国:《中国礼制史》(先秦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15页。
    ⑥李学勤:《李学勤集·自序》,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
    ⑦葛志毅:《周代分封制度研究·序》,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⑧张亚初、刘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40—144页。
    ①[美]博登海默:《法理学》,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19页。
    ②阮元:《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3年,第1415页。
    ①张德苏:《从“礼崩乐坏”到“克己复礼”——周室衰乱与孔子救世德人性思索》,济南:齐鲁书社2008年,第168页。
    ①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7页。
    ②杨朝明:《鲁国礼乐传统研究》,《历史研究》1995年第3期,第22页。
    ③《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①周振甫:《周易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7页。
    ②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343页。
    ③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7页。
    ①杨朝明、宋立林主编:《孔子家语通解》,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第489页。
    ②张德胜:《儒家伦理与社会秩序——社会学的诠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4页。
    ③杨朝明、宋立林主编:《新出简帛文献注释论说》,台北:台湾书房2008年,第107页。
    ①李零:《郭店竹简校读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81-182页。
    ②李启谦:《孔子居卫之谜——兼谈鲁卫文化之异同》,《孔子研究》1989年第4期;又见杨朝明、修建军主编:《孔子与孔门弟子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第312页。
    ③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962页。
    ④罗义俊:《关于孔子的损益观及时中观》,《学术月刊》1985年第5期,第36—40页。
    ①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9页。
    ②杨庆中:《论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齐鲁学刊》2004年第1期,第50—53页。
    ③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692页。
    ④孔颖达:《礼记正义》,见阮元主编:《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626页。
    ⑤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9页。
    ⑥晁福林:《时命与时中:孔子天命观的重要命题》,《清华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第41页。
    ①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919页。
    ②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4页。
    ③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保训>释文》,《文物》2009年第6期。
    ①程建功:《<周易>与儒家“时中”观的渊源》,《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第165页。
    ②惠栋:《易汉学·易尚时中说》,见于《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③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763页。
    ④杨朝明、宋立林主编:《孔子家语通解》,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第68页。
    ⑤陆玉林:《中国学术通史·先秦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02页。
    ①杨朝明、宋立林主编:《新出简帛文献注释论说》,台北:台湾书房2008年,第153—155页。
    ②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301页。
    ③王先谦:《荀子集解》,见于《诸子集成》(第2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第211页。
    ①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348页。
    ①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75页。
    ②杨朝明、宋立林主编:《孔子家语通解》,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第301—304页。
    ①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91页。
    ①李坎、刘娉:《<中庸>论“诚”》,《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0年第1期,第41页。
    ②杨朝明:《<中庸>成书问题新探》,《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第10—11页。
    ③周振甫:《周易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235、2、13页。
    ④喻博文:《论<周易>的中道思想》,《孔子研究》1989年第4期,第13—19页。
    ①廖名春:《<周易>经传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98页。
    ②金春峰:《<周易>经传梳理与郭店楚简思想新释》,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4年,第47页。
    ①程宜山:《<中庸>“诚”说三题》,《孔子研究》1989年第4期,第68页。
    ②(英)贡布里希:《写给大家的简明世界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③梁启超:《管子评传》,《诸子集成》(第5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第275页。
    ①杨朝明、宋立林主编:《孔子家语通解》,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第383页。
    ②程树德:《论语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265页。
    ③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72—73页。
    ①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35页。
    ②李启谦:《孔门弟子研究》,济南:齐鲁书社1987年,第2-3页。
    ①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716页。
    ②王德成:《孔子研究第一书——评<孔子家语>》,《光明日报》2008年2月16日,第5版。
    ③孔安国:《孔子家语后序》,见杨朝明、宋立林主编:《孔子家语通解》,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第578页。
    ①韩兆琦:《史记笺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272页。
    ②李启谦:《孔门弟子研究》,济南:齐鲁书社1987年,第205页。
    ①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216页。
    ②李启谦、姜林祥主编:《孔子思想与当代社会》,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第35页。
    ①程树德:《论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594页。
    ②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11页。
    ③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34页。
    ④许维通:《韩诗外传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86页。
    ①李启谦:《孔门弟子研究》,济南:齐鲁书社1987年,第139页。
    ②李冬君:《儒家分化与孔子圣化》,《南开学报》1998年第3期,第1—7页。
    ③王春:《孔门弟子思想分化研究》,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①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3—24页。
    ②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81页。
    ③杨朝明:《子贡在孔门中的特殊地位》,见于杨朝明、修建军主编:《孔子与孔门弟子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第442页。
    ④杨朝明:《儒家文献与早期儒学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2年,第260页。
    ①王钧林:《中国儒学史·先秦卷》,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68页。
    ②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3116页。
    ①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上海估计出版社2004年,第70页。
    ②李启谦:《孔门弟子研究》,济南:齐鲁书社1987年,第111页。
    ①李零:《郭店竹简校读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7年,第109页。
    ②王钧林、周海生译注:《孔丛子》,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116页。
    ①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717页。
    ①《韩诗外传·外储说左上第三十二》。
    ②李启谦:《孔门弟子研究》,济南:齐鲁书社1987年,第147页。
    ③李启谦:《孔门弟子研究》,济南:齐鲁书社1987年,第84—85页。
    ④郭沫若:《儒家八派的批判》,编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外二种》,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716页。
    ①梁涛:《郭店竹简与思孟学派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第86页。
    ②姜广辉:《郭店楚简与道统攸系——儒学传统重新诠释论纲》,载《中国哲学》第21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4页。
    ③南朝梁萧绎:《金楼子》、清代翟灏:《论语考异》,详见程树德:《论语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263页。
    ④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39页;黄怀信:《论语新校释》,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84页。
    ①郭沫若:《儒家八派的批判》,见《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外二种》,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723页。
    ①杨朝明、宋立林主编:《孔子家语通解·代前言》,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第2页。
    ②范哗:《后汉书》卷七四《徐防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500页。
    ③洪迈:《容斋随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390页。
    ①王钧林:《中国儒学史·先秦卷》,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71页。
    ②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孔子传《易》于瞿,瞿传楚人歼臂子弘。”
    ③杨朝明:《孔门师徒与原始儒家学派的构成》,见《出土文献与儒家学术研究》,台北:台湾古籍2007年,第177页。
    ①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716页。
    ②杨朝明:《论语诠解》,扬州:广陵书社2008年,第6页。
    ③王钧林、周海生译注:《孔丛子》,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102页。
    ①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62页。
    ②谢祥皓、刘宗贤:《中国儒学》,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90页。
    ①陆玉林:《中国学术通史·先秦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36页。
    ①谢祥浩、刘宗贤:《中国儒学》,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85页。
    ②杨国荣:《孟子评传——走向内圣之境》,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11页。
    ③王钧林:《中国儒学史·先秦卷》,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22页。
    ①周川:《中国学术思潮史·子学思潮》,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第481页。
    ②杨朝明:《荀子通说》,见杨朝明注说:《国学新读本·荀子》,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4页。
    ③陆玉林:《中国学术通史·先秦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85页。
    ①杨朝明:《荀子通说》,见杨朝明注说:《国学新读本·荀子》,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1页。
    ②储昭华:《朝向未来与立足当前——孟子与荀子人性论及其效应的比较考察》,《哲学研究》2006年第10期,第57—62页。
    ③郭沫若:《儒家八派的批判》,见于《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外二种》,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818页。
    ④陆玉林:《中国学术通史·先秦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79页。
    ⑤杨朝明:《荀子通说》,见杨朝明注说:《国学新读本·荀子》,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8-33页。
    ①杨惊注:《荀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324页。
    ②杨朝明:《从孔子弟子到孟、荀异途——由上博竹书<中弓>思考孔门学术分别》,《齐鲁学刊》2005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数据《中国哲学》2005年第9期。
    ③杨朝明:《鲁国礼乐传统研究》,《历史研究》1995年第3期,第31-32页。
    ①阮元:《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115页。
    ②朱渊清:《再现的文明:中国出土文献与传统学术》,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54页。
    ①李学勤:《简帛佚籍与学术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8页。
    ②高炜:《龙山时代的礼制》,见于《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238页。
    ③王先慎撰,吕苏生补释:《鲜虞中山国事表、疆域图说补释·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①李学勤、李零:《平山三器与中三国史的若干问题》,《考古学报》1979年第2期,第147页。
    ②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第84页。
    ③王勇:《平山三器若干问题研究》,《宁夏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第101-102页。
    ④王先慎撰,吕苏生补释:《鲜虞中山国事表、疆域图说补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93页。
    ①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05页。
    ②杨朝明:《从<武王践阼>说到早期兵文化研究》,详见杨朝明:《出土文献与儒家学术研究》,台北:台湾古籍2007年,第364页。
    ③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第83页。
    ④庞朴:《孔孟之间的驿站》,《中国青年报》1999年11月,第3版。
    ⑤庞朴:《古墓新知——郭店楚简的价值》,《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第2页。
    ①李学勤:《荆门郭店楚简中的<子思子>》,《文物天地》1998年第2期。
    ②丁四新:《郭店楚墓竹简思想研究》,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年,第2页。
    ③刘蔚华:《重重迷雾上博简》,《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12期,第68页
    ④朱渊清:《马承源先生谈上博简》,详见《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8页。
    ⑤刘冬颖:《上博简<中弓>与早期儒学传承的再评价》,《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3期,第285页。
    ⑥刘光胜:《出土文献与早期儒学传播》,《平顶山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第73页。
    ①杨朝明、宋立林主编:《孔子家语通解》,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第578页。
    ②魏玮:《<孔子家语>“三序”研究》,曲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①梁涛、刘宝才:《中国学术思想编年·先秦卷》,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29-430页。
    ②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27页。
    ③钱荣贵:《旷世奇书<吕氏春秋>的编纂思想》,《出版发行研究》2008年第5期,第71-74页。
    ①孟天运:《<吕氏春秋>的思想主旨是“王治”》,《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第69页。
    ②修建军:《博采众长独倾儒——从<吕氏春秋>的孔子观谈起》,《齐鲁学刊》1991年第4期,第87页。
    ③李峻之:《<吕氏春秋>中古书辑佚》,《古史辨》(第六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25页。
    ④修建军:《博采众长独倾儒——从<吕氏春秋>的孔子观谈起》,《齐鲁学刊》1991年第4期,第89页。
    ⑤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117),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1009页。
    ①高诱:《吕氏春秋·序注》(《诸子集成》第六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第2页。
    ②修建军:《<吕氏春秋>与中国文化》,《孔子研究》2001年第4期,第82-88页;又见于修著:《<吕氏春秋>是一部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杂家”著作》,《中国哲学史研究》1989年第4期,第52-58页。
    ③庞慧:《吕不韦与<吕氏春秋>》,《河北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第90页。
    ④郭沫若:《十批判书》,见《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021页。
    ⑤朱绍侯:《中国古代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58页。
    ⑥欧阳祯人:《也论“焚书坑儒”》,《求索》2008年第10期,第204页。
    ①林剑鸣:《秦史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384页。
    ②李殿元:《关于“焚书坑儒”研究的几个问题》,《文史杂志》2007年第6期,第30-31页。
    ③郭沫若:《十批判书》,见于《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022-1023页。
    ①顾炎武:《日知录》第13卷,“周末风俗”条。
    ②李勤德:《中国区域文化简论》,《宁波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第41-42页。
    ①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第11-12页。
    ②李学勤:《从新出楚简看齐鲁文化的影响》,见李学勤:《文物中的古文明》,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367页。
    ③傅斯年:《民族与古代中国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第210页。
    ④刘德增:《儒学传播研究·导言》,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10-11页。
    ⑤蒙培元:《经史抉原·经学导言》,成都:巴蜀书社1995年,第18-20页。
    ⑥[英]崔瑞德、鲁惟一:《剑桥中国秦汉史》,杨品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812页。
    ①刘毓庆、郭万金:《战国<诗>学传播中心的转移与汉四家<诗>的形成》,《文史哲》2005年第1期,第85-90页。
    ②张岱年:《初观帛书<系辞>》,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3页。
    ③李学勤:《简帛佚籍与学术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8页;又见刘光胜:《战国时期儒学的传播》,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④江林昌:《中国先秦儒道文献的重大发现与深远意义》,《烟台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第467页。
    ⑤王钧林:《中国儒学史·先秦卷》,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70页。
    ⑥白奚:《稷下学研究——中国古代的思想自由与百家争鸣》,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82页。
    ①秦彦士:《墨子考论》,成都:巴蜀出版社2002年,第8页。
    ②刘士林:《论庄子的“儒家心路”历程》,《史学月刊》1993年第3期,第4页。
    ①张丰乾:《庄子天下篇著书四种·编者说明》,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年。
    ②顾实:《<庄子·天下篇>讲疏·自序》,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第2页。
    ③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855页。
    ④王青:《说“道术将为天下裂”》《管子学刊》2007年第2期,第82页。
    ①张卫静:《<庄子>“道术无乎不在”解》,《鲁东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第11页。
    ②江林昌:《中国上古文明考论》,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5年,第475页。
    ③冯铁流:《先秦诸子学派源流考:对先秦诸子学术活动的新认识》,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年,第238页。
    ①阮元:《十三经注疏·孟子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2741页。
    ①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855-856页。
    ②徐刚:《孔子之道与<论语>其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4-35页。
    ①杨朝明:《从<穷达以时>看孔子的“时遇”思想——兼谈<论语>“学而时习之”章的理解问题》,载《出土文献与儒家学术研究》,台北:台湾古籍2007年,第145页。
    ①张德胜:《儒家伦理与社会秩序——社会学的阐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1页。
    [1]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程树德.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
    [4]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5]高诱.吕氏春秋[M].诸子集成[Z].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
    [6]顾炎武.日知录[M].陈垣校注,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
    [7]洪迈.容斋随笔[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8]黄怀信.尚书注训[M].济南:齐鲁书社2002.
    [9]黄怀信.选周书校补注译(修订版)[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10]黄怀信.论语新校释[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11]惠栋.易汉学[M].四库全书[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12]冀昀.吕氏春秋[M].北京:线装书局2007.
    [13]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北京:中华书局2003.
    [14]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
    [15]阮元.十三经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16]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17]孙星衍.孙渊如外集(卷一)[Z].北平:国立北平图书馆1932.
    [18]王先慎.韩非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8.
    [19]王钧林、周海生.孔丛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0]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1]许维通.韩诗外传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2]徐元诰.国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2.
    [23]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4]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5.
    [25]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0.
    [26]杨朝明、宋立林.孔子家语通解[M].济南:齐鲁书社2009.
    [27]杨朝明.孔子家语注说[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
    [28]杨朝明.论语诠解[M].扬州:广陵书社2008.
    [29]杨朝明.荀子注说[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
    [30]杨惊.荀子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31]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32]周振甫.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1.
    [3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4]诸子集成[Z].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
    [1]白寿彝.白寿彝史学论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白奚.稷下学研究——中国古代的思想自由与百家争鸣[M].北京:三联书店1998.
    [3]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时代的宗教、伦理与社会思想[M].北京:三联书店2009.
    [4]陈来.中国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M].北京:三联书店2009.
    [5]陈戍国.中国礼制史·先秦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6]丁四新.郭店楚墓竹简思想研究[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
    [7]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8]冯铁流.先秦诸子学派源流考:对先秦诸子学术活动的新认识[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
    [9]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10]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j
    [11]复旦大学历史系。儒家思想与未来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12]傅斯年.民族与古代中国史[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13]傅筑夫.中国经济史论丛[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
    [14]葛志毅.周代分封制度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
    [15]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16]郭克煜.鲁国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7]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7.
    [18]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历史编)[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19]郭沫若.儒家八派的批判[M].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外二种[Z].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20]郭沫若.十批判书[M].中国古代社会研究[Z].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21]顾实.《庄子·天下篇》讲疏[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
    [22]韩兆琦.史记笺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
    [23]何成轩、李甦平.儒学与现代社会[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1.
    [24]胡适.中国古代哲学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25]江林昌.中国上古文明考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5.
    [26]蒋伯潜.诸子通考[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
    [27]金景芳.金景芳晚年自选集[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
    [28]金春峰.《周易》经传梳理与郭店楚简思想新释[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4.
    [29]匡亚明.孔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
    [30]李济.中国早期文明[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7.
    [31]李零.郭店竹简校读记[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7.
    [32]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
    [33]李民、王健.尚书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88.
    [34]李峻之.《吕氏春秋》中古书辑佚[A].古史辨(第六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35]李启谦、姜林祥.孔子思想与当代社会[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36]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37]李学勤.古代的礼制和宗法[A].中国古代文化史讲座[C].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4.
    [38]李学勤.李学勤集[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
    [39]李学勤.周易经传溯源[M].长春:长春出版社1992.
    [40]李学勤.简帛佚籍与学术史[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
    [41]李学勤.重写学术史[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42]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3]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4]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7.
    [45]李学勤.从新出楚简看齐鲁文化的影响[A].李学勤.文物中的古文明[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46]李学勤.李学勤说先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47]李玉洁.先秦诸子思想研究[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
    [48]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49]梁启超.管子评传[M].诸子集成[Z].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
    [50]梁涛.郭店竹简与思孟学派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8.
    [51]梁涛、刘宝才.中国学术思想史(先秦卷)[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2]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53]廖名春.《周易》经传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4]林剑鸣.秦史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55]刘德增.儒学传播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3.
    [56]柳诒徵.中国文化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86.
    [57]陆建华.先秦诸子礼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58]陆玉林.中国学术通史(先秦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9]刘振佳.鲁国文化与孔子[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3.
    [60]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乙本卷前佚书释文[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4.
    [61]麻天祥.中国宗教哲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2]蒙培元.蒙培元讲孔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3]蒙培元.经史抉原[M].成都:巴蜀书社1995.
    [64]庞朴:浅说一分为三[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65]钱穆.孔子传[M].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8.
    [66]钱穆.先秦诸子系年[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67]秦彦士.墨子考论[M].成都:巴蜀出版社2002.
    [68]秦彦士.诸子学与先秦社会[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
    [69]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70]邵汉明、刘辉、王永平.儒家哲学智慧[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
    [71]沈颂金.二十世纪简帛学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
    [72]宋仲福、赵吉惠、裴大洋.儒学在现代中国[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73]孙纪文.淮南子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
    [74]童书业.春秋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75]王国维.殷周制度论[M].王国维遗书[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76]王国维.古本竹书纪年辑校[M].王国维遗书[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77]王国维.观堂集林(卷六)[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91.
    [78]王华山.儒学与中国软实力[A].王志民主编.齐鲁文化研究(第五辑)[C].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
    [79]王钧林.中国儒学史(先秦卷)[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
    [80]王美凤、周苏平、田旭东.春秋史与春秋文明[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81]王先慎撰,、吕苏生补释.鲜虞中山国事表、疆域图说补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82]韦政通.儒学与现代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83]吴龙辉.原始儒家考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84]吴荣曾.周代分封制研究[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
    [85]夏静.礼乐文化与中国文论早期形态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7.
    [86]夏鼐.中国文明的起源[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87]谢祥皓、刘宗贤.中国儒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88]徐刚.孔子之道与《论语》其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89]徐鸿修.先秦史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90]许倬云.西周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91]许倬云.中国古代社会史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92]杨朝明.鲁文化史[M].济南:齐鲁书社2001.
    [93]杨朝明.周公事迹研究[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
    [94]杨朝明、修建军.孔子与孔门弟子研究[C].济南:齐鲁书社2004.
    [95]杨朝明.出土文献与儒家学术研究[M].台北:台湾古籍出版社2007.
    [96]杨朝明、宋立林.新出简帛文献注释论说[M].台北:台湾书房2008.
    [97]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98]杨国荣.孟子评传——走向内圣之境[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4.
    [99]杨志刚.中国礼仪制度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01]中华孔子学会.儒学与现代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0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Z].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3]张岱年.初观帛书《系辞》[A].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辑)[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104]张德胜.儒家伦理与社会秩序——社会学的诠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05]张德苏.从“礼崩乐坏”到“克己复礼”——周室衰乱与孔子救世德人性思索[M].济南:齐鲁书社2008.
    [106]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M].北京:生活·读书·求知三联书店1983.
    [107]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二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0.
    [108]张丰乾.庄子天下篇注疏四种[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
    [109]张一兵.明堂制度源流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10]张秋升、王洪军:中国儒学史研究[C].济南:齐鲁书社2004.
    [111]张亚初、刘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12]赵纪彬.关于孔子诛少正卯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113]周川.中国学术思潮史·子学思潮[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114]邹衡.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第169-171.
    [115]周远斌.儒家伦理与《春秋》叙事[M].济南:齐鲁书社2008年,第25-26.
    [116]朱绍侯.中国古代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
    [117]朱渊清.再现的文明:中国出土文献与传统学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18]朱渊清.马承源先生谈上博简[A].上海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C].上海:上海书店2002.
    [1][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2][俄]瓦西里耶夫.中国文明的起源问题[M].郝镇华,张书生等译,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3][美]牟复礼.中国思想之渊源[M].王立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美]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古代社会[M].杨东纯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5][美]博登海默.法理学[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6]Gordon Childe,"The Urban Revolution" The Town Planning Review,vol,ⅩⅪ,No.1P3.
    [7]Susanne K. Langer,1980. Philosophy in a New Key,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4.
    [8][英]崔瑞德、鲁惟一.剑桥中国秦汉史[M].杨品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9][英]贡布里希.写给大家的简明世界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常新.中国古代礼俗形成和发展的民族学考察[M].阴都学刊2008(1):39.
    [2]晁福林.时命与时中:孔子天命观的重要命题[J].清华大学学报2008(5):41.
    [3]陈永祥.“士”的崛起与春秋战国时代文化的转型[J].华夏文化2002(3):14-15.
    [4]程建功.《周易》与儒家“时中”观的渊源[J].甘肃社会科学2005(1):165.
    [5]程宜山.《中庸》“诚”说三题[J].孔子研究1989(4):68.
    [6]储昭华.朝向未来与立足当前——孟子与荀子人性论及其效应的比较考察[J].哲学研究2006(10):57-62.
    [7]董志新.孔子论晋文公争霸战争[J].孔子研究1995(2)
    [8]方铭.儒家“迂远而阔于事情”辩——以秦博士与秦始皇的冲突为例[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5(2):208-225.
    [9]傅斯年.夷夏东西说[A].庆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C].北京:开明书店,1933年.
    [10]葛兆光.思想史视野中的考古与文物[J].文物2000(1):74-82.
    [11]葛兆光.思想史:既作加法,也做减法[J].读书2003(1):3-10.
    [12]高炜.龙山时代的礼制[M].见于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240.
    [13]高良.夏代玉器的审美特征[J].江南大学学报2008(3)104-105.
    [14]顾犇.关于诺贝尔与孔夫子的一些说明[J].中国文化研究2002(4):147-148.
    [15]关序华.《左传》析疑(四)[J].荆门大学学报1996(4)
    [15]郭庆堂.20世纪中国哲学的历史分期:学者讲、照着讲、接着讲[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2001(3):16-22.
    [17]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登封王城岗的发掘、河南淮阳平粮台龙山文化城址试掘简报[J].文物1983(3).
    [18]侯衔正.孔子因革损益说与现代化[J].江汉大学学报1993(4)
    [19]姜广辉.郭店楚简与道统攸系——儒学传统重新诠释论纲[A].中国哲学(第21辑)[C].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20]江林昌.中国先秦儒道文献的重大发现与深远意义[J].烟台大学学报2000(4):467.
    [21]金春峰.“德”的历史考察[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6):5-12.
    [22]李存山.不必都是“纯学术”[J].社会科学论坛2005(2):49-56.
    [23]李存山.反思经史关系:从“启攻益”说起[J].中国社会科学2003(3):75-85.
    [24]李殿元.关于“焚书坑儒”研究的几个问题[J].文史杂志2007(6):30-31.
    [25]李冬君.儒家分化与孔子圣化[J].南开学报1998(3):1-7.
    [26]李坎、刘娉.《中庸》论“诚”[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0(1):41.
    [27]李建.论儒家生死鬼神观的非宗教性特征[A].张秋升、王洪军:中国儒学史研究[C].济南:齐鲁书社2004:80.
    [28]李启谦.孔子周游列国论纲[J].学术月刊1994(3):39.
    [29]李启谦.孔子居陈述论——兼谈孔子思想的逐渐丰富和发展[J].齐鲁学刊1991(1):29-33.
    [30]李启谦.关于“学而时习之”章的解释及其所反映的孔子精神[J].孔子研究1996(4).
    [31]李勤德.中国区域文化简论[J].宁波大学学报1995(1):41-42.
    [32]李学勤.辉煌的中华早期文明[J].科学中国人2005(4):30-32.
    [33]李学勤.论清华简《保训》的几个问题[J].文物2009(6):76-80.
    [34]李学勤、李零.平山三器与中三国史的若干问题[J].考古学报1979(2):147.
    [35]李学勤.荆门郭店楚简中的《子思子》[J].文物天地1998(2).
    [36]刘冬颖.上博简《中弓》与早期儒学传承的再评价[J].社会科学战线2005(3):285.
    [37]刘光胜.出土文献与早期儒学传播[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8(3):73.
    [38]刘家齐.“学而时习之”章新解[J].齐鲁学刊1986(4);
    [39]刘梦溪.“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30年生日献辞[J].国际人才交流2009(3):46-47.
    [40]刘莘.宗教的演变与文化的发展——殷周之际宗教观念的演变及其文化意义[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1990(2)
    [41]刘士林.论庄子的“儒家心路”历程[J].史学月刊1993(3):4.
    [42]刘蔚华.重重迷雾上博简[J].山东社会科学2006(12):68.
    [43]刘蔚华.论仁学的源流(上)[J].齐鲁学刊1982(1):21-27.
    [44]刘先廷.论齐桓公的“尊周亲邻”[J].军事历史1986(2).
    [45]刘毓庆、郭万金.战国《诗》学传播中心的转移与汉四家《诗》的形成[J].文史哲2005(1):85-90.
    [46]罗义俊.关于孔子的损益观及时中观[J].学术月刊1985(5):36-40.
    [47]吕华亮.孔子周游列国不遇之原因新探[J].兰州学刊2006(10):54.
    [48]孟天运.《吕氏春秋》的思想主旨是“王治”[J].暨南学报1999(6):69.
    [49]欧阳镇.老子无为而治的社会观论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7(3):60-63.
    [50]欧阳祯人.也论“焚书坑儒”[J].求索2008(10):204.
    [51]庞慧.吕不韦与《吕氏春秋》[J].河北大学学报2007(1):90.
    [52]庞朴.话说“五至三无”[J].文史哲2004(1):71-76.
    [53]庞朴.孔孟之间—郭店楚简的思想史地位[J].中国社会科学1998(5):88-95.
    [54]庞朴.古墓新知—郭店楚简的价值[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2.
    [55]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保训》释文[J].文物2009(6):1-3.
    [56]钱荣贵.旷世奇书《吕氏春秋》的编纂思想[J].出版发行研究2008(5):71-74.
    [57]沈长云.论殷周之际的社会变革——为王国维诞辰120周年及逝世70周年而作[J].历史研究1997(6):5-21.
    [58]孙广清、杨育彬.从龙山文化城址谈起——试论中国文明的起源[J].华夏考古1994(2):72-77.
    [59]王钧林.孔子居卫之谜——兼谈鲁卫文化之异同[J].孔子研究1989(4);
    [60]王钧林.老子、孔子对礼乐文化的基本看法之比较[A].杨朝明、修建军.孔子与孔门弟子研究[C].济南:齐鲁书社2004.
    [61]王青.说“道术将为天下裂”[J].管子学刊2007(2):82.
    [62]王勇.平山三器若干问题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1991(1)第101-102.
    [63]王泽民.王官之学与古代学术的兴起[J].临沂师专学报1998(5):17-20.
    [64]王志民.齐桓公称霸的文化贡献[J].西华大学学报1991(1).
    [65]修建军.博采众长独倾儒——从《吕氏春秋》的孔子观谈起[J].齐鲁学刊1991(4):87-89.
    [66]修建军.《吕氏春秋》与中国文化[J].中国哲学史研究1989(4):52-58.
    [67]喻博文.论《周易》的中道思想[J].孔子研究1989(4):13-19.
    [68]杨朝明.鲁国礼乐传统研究[J].历史研究1995(3):22-32.
    [69]杨朝明.关于《六韬》成书的文献学考察[J].中华文化研究2002(春之卷):61.
    [70]杨朝明.新出竹书与《论语》成书问题再认识[J].中国哲学史2003(3).
    [71]杨朝明.从孔子弟子到孟、荀异途——由上博竹书《中弓》思考孔门学术分别[J].齐鲁学刊2005(3).
    [72]杨朝明.《礼运》成篇与学派属性等问题[J].中国文化研究2005(春之卷):31-33.
    [73]杨朝明.“博学”的孔夫子[J].国际教育周刊2006(6).
    [74]杨朝明.《中庸》成书问题新探[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6(5):10-11.
    [75]杨朝明.《逸周书》所见灭商之前的周公[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8(1):16-24.
    [76]杨朝明.礼制“损益”与“百世可知”——孔庙释典礼仪时代性问题省察[J].济南大学学报2009(5):3.
    [77]杨朝明.“六经”之教和孔子遗说——略谈孔子研究的资料问题[A].杨朝明主编.出土文献与儒家学术研究[C].台北:台湾古籍2007:9.
    [78]杨朝明.子贡在孔门中的特殊地位[A].杨朝明、修建军.孔子与孔门弟子研究[C].济南:齐鲁书社2004:442.
    [79]杨朝明.孔门师徒与原始儒家学派的构成[A].杨朝明.出土文献与儒家学术研究[C].台北:台湾古籍2007:177.
    [80]杨朝明.从《武王践阼》说到早期兵文化研究[A].杨朝明.出土文献与儒家学术研究[C].台北:台湾古籍2007:364.
    [81]杨朝明.从《穷达以时》看孔子的“时遇”思想——兼谈《论语》“学而时习之”章的理解问题[A].杨朝明.出土文献与儒家学术研究[C].台北:台湾古籍2007:145.
    [82]杨春梅.孟子的“义战”理念及其价值述论[A].王继训.中国文化论坛(第一辑)[C].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69.
    [83]杨庆中.论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J].齐鲁学刊2004(1):50-53.
    [84]杨文胜.春秋时代“礼崩乐坏”了吗?[J].史学月刊2003(9):25-31.
    [85]杨向奎.关于周公“制礼作乐”[J].文史知识1986(6)
    [86]张卫静.《庄子》“道术无乎不在”解[J].鲁东大学学报2008(5):11.
    [1]姜广辉.解读清华简:《保训》十疑[N].凤凰网·文化综合2009-5-26.
    [2]庞朴.孔孟之间的驿站[N].中国青年报1999-11-7(3).
    [3]石剑锋.李学勤谈清华简[N].东方早报2009-3-1.
    [4]唐兰.从大汶口文化的陶器文字看我国最早文化的年代[N].光明日报1977-7-14(3).
    [5]王德成.《孔子家语》——孔子研究第一书[N].光明日报2008-2-16(5).
    [1]刘光胜.战国时期儒学的传播[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2]王春.孔门弟子思想分化研究[D].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3]王德成.儒学与秦代社会[D].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4]魏玮.《孔子家语》“三序”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