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内圣外王”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梁漱溟先生是现代新儒学的开启者,纵贯其一生,不论是学术思想还是社会实践,皆不出儒家“内圣外王”这一模式。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为主要研究方法,从道德观、教育观和乡村建设运动三个方面对梁漱溟“内圣外王”思想进行全面的梳理与深入的剖析,并且挖掘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
     道德观是梁漱溟“内圣外王”思想的基础。在道德观上,梁漱溟致力于重建儒家道德主义传统,解决现代性危机,为人们找回安身立命之所。在新儒学心性论上,他主张人性本善,指出了个体至善与社会至善的途径:只有生命灵通,个体才能向善;只有复兴礼乐,建设伦理本位的社会,才能使社会至善。在对道德的界定上,他突破了一般人把道德视为枯燥、拘谨、远离生活的看法,而是认为“道德是生命的和谐,是人生的艺术”;在道德与宗教的关系上,他认为道德虽无宗教之体却有宗教之用,因此提出了在中国社会“以道德代宗教”的构想。在道德层次上,他作出了“道德之俗”与“道德之真”的划分,认为一时一地的道德是“道德之俗”,本乎内心自觉自律而行事的道德才是“道德之真”,这是道德自由的最高境界。在道德修养问题上,他认为儒家之学是修养之学,道德修养是从自然人到道德人的必由之路,因此必须重视慎独、反求诸己等修养方法。梁漱溟的道德观集中体现了其学术思想“内圣”的一面。
     教育是梁漱溟从“内圣”走向“外王”的重要路径。在教育观上,梁漱溟以生命哲学为基础,认为教育之本在于启发人心向上;通过对中西教育之比较,他认为西方知识教育是用,中国情志教育是体,整全的教育应该是两者不可偏废的教育,教育“要着眼一个人的全生活”;通过对新式教育的批评,他认为教育既要合于教育的道理,又要合于人生的道理,反对教育脱离社会、教育贵族化、教育商业化、教育制裁化等取向。乡村教育是乡村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乡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在梁漱溟“内圣”走向“外王”的过程中,乡村教育起了十分重要作用。梁氏尤其重视对广大乡村居民的人生教育与道德教育,他试图以此提高广大乡村居民的道德水平,培育他们的理性精神,为乡村现代性找到价值依托,最终实现化成天下的理想。因此,乡村教育集中体现了梁漱溟“内圣”思想与“外王”实践的有机结合。
     乡村建设运动是梁漱溟“内圣外王”思想的实践模式。他认为中国的政治问题说到底是文化问题,文化复兴即是民族复兴。乡村建设运动的实质是“老根发新芽”,在他看来,这是改造中国的有效途径。在乡村建设的依据上,他立足于对中国社会结构的独到分析——“伦理本位,职业分途”。在乡村建设的进路上,他选择“从理性求组织”。他通过对传统“乡约”的创造性转化,建立了新的组织构造——村学乡学,作为乡村教育和乡村建设的载体。村学乡学是政教合一的组织,既富有西方文化的团体精神,同时又容纳了中国两大长处——伦理主义和人生向上。在乡村社会的运行原则上,他设想“以礼俗代法律”,认为法律只适合于西方个人本位的社会,而礼俗才是中国伦理社会的最佳选择。在乡村建设的目标设计上,他希望建立一个理想的新礼俗社会。总之,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集中体现了是他学术思想“外王”的一面。
     总之,梁漱溟先生的思想学说蕴藏着儒学“内圣外王”的精神实质。而且,梁氏的“内圣外王”之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相通之处,尤其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德性生命、对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等皆具有重要的价值。
In Liang Shuming's life, both his academical idea and socail practice follow Confucian "internal saint and external king". The paper adopts Marxism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o research Liang Shuming's "internal saint and external king"idea comprehensivly and thoroughly, including cultural, moral, educational, and political scopes. The paper hopes to show Liang Shuming's ideas factually, as well as to create new idea and excavate time value,especially 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moral ideas, Liang Shuming makes great efforts to rebuild moralism of the Confucian, in order to resolve modern crisises and provide spirit support for people. About human nature, he thinks people are virtuous inherent. He points out how to make people virtuous and society harmonious:only one's life is being consciousness, can one be virtuous; only convenance is renewed, can society be harmonious. About the definition of moral, he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people who consider moral as bald, restrictive and far from life. He regards moral as "the harmony of the life, the art of the life". About the relation between moral and religion, he considers moral is not religion, but has religionary function, so he puts forward "replacing religion by moral". About moral levels, he marks off common moral and genuine. If moral is affected by time and place, this moral is common moral; if moral is performed by people's heart, this moral is genuine moral and is the highest moral level. About moral cultivating, he regards the Confucian focus on cultivating one's morality. People must pay attention to moral cultivating, by this way, people will be moral. The above-mentioned ideas embody Liang Shuming's "internal saint"spirit.
     In educational ideas, Liang Shuming thinks education is to enlighten people onward in the base of life philosophy. By comparing Chinese education with westen education, he considers westen knowledge education is tool, while Chinese emotion education is essential. Reasonable education should contain both, education need focus on one's all life. By criticize new education pattern, education should be fit for both education and life. He is against for the follow phenomenas:education is far from society, education is of business, education is of system and so on. Country education is not only the main contain of the country constructing, but also the important way of the country constructing. country edu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from " internal saint" to " external king". Liang Shuming especially attaches importance to moral education. By this way, he wants to advance people's moral level, cultivate rational spirit and promote social development. Therefore, country education embodies the combine of "internal saint" ideas and social practise.
     Liang Shuming thinks political problem is culture problem ultimately, so culture renaissance is nation reconstruction. Country constructing is virtually to "creat new culture, rescue old country", that is to say, to make old root germinate, which is the useful way of rebuilding China. He considers Chinese social configuration is base on ethic and China has no class. Liang Shuming chooses to construct organise from rationalism. He sets up a new organise—village school, through reconstructing the traditionary "village agreement" Village school is an political and educational organise, which has western team spirit and Chinese ethical sirit. He plans to "replace law for ethic", because he thinks law is only fit for western society, while ethic is suitable to China. By country constructing, Liang Shuming wants to conceive a ideal society. The above-mentioned ideas embody Liang Shuming's "external king"spirit.
     Although Liang Shuming has never regarded his own ideas as "internal saint and external king", his ideas contain the spirit:"internal saint and external king". Liang's "internal saint and external king" ideas as well a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re are common in some sides. It can help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dvance individual moral life, more life style and more popular.
引文
①韦政通:《文化中国的象征》[A],《中国的脊梁》[C],百姓文化事业公司,1989年,第27页。
    ①本杰明·史华慈:《史华慈论中国》[M],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49页。
    ②牟宗三:《宋明儒学的问题与发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7页。
    ③梁启超:《儒家哲学》[M],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00页。
    ④熊十力:《原孺》[M],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2006年,第23页。
    ①郭齐勇:《综论现当代新儒学思潮、人物及其问题意识与学术贡献》[J],《探索》,2010(3)。
    ①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M],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67页。
    ②牟宗三:《道德的理想主义》[M](序),台湾学生书局,1985年。
    ③蔡德麟:《文明对话》[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7页。
    ①参见程潮:《儒家“内圣外王”的特征及其精神价值》[J],嘉应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97(2)(5)。
    ②梁启超:《儒家哲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23页。
    ③熊十力:《原儒》[M],上海书店,2009年,第1-2页。
    ④牟宗三:《心体与性体》[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4页。
    ①杜维明:《儒学创新的宗教反思》[A],《国际儒学研究》[C]第十四辑,九州出版社,2006年。
    ②毛文凤:《近代儒家终极关怀研究——从康有为到熊十力》[D],华东师范大学2004届博士学位论文。
    ③马东玉:《梁漱溟传》[M],东方出版社,2008年,第7页。
    ④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M]第2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664页。(以下简写为《梁 漱溟全集》第2卷)
    ①《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693页。
    ①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3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590页。(以下简写为《梁漱溟全集》第3卷)
    ②《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679页。
    ③郭齐勇,龚建平:《梁漱汉哲学思想研究》[M]引言,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5页。
    ①《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95页。
    ②邓九平:《谈人生》[M](上册),大众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29页。
    ③同上,第130页。
    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M]第8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4页。(以下简写为《梁漱溟全集》第8卷。
    ①许纪霖:《寻求意义——现代化变迁与文化批判》[M],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第61页。
    ②《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662页。
    ③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汉全集》[M]第7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758-759页。(以下简写为《梁漱溟全集》第7卷。)
    ①徐复观:《儒家政治思想的基本结构及其转进》[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第229页。
    ①张宝明,郑大华:《学术对话:中国近代思想史学科盘点之三——关于近代思想史的研究方法》[J],《郑州大学学报》,2008(5)。
    ①方克立:《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9页。
    ②郭齐勇教授认为第三代第四群中还应增加蔡仁厚先生。
    ③方克立:《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48页。
    ①吴兴文主编:《牟宗三文集·道德的理想主义》,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10年,第13页。
    ②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M]第4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37页。(以下简写为《梁漱溟全集》第4卷。)
    ③唐凯麟,王泽应:《20世纪中国伦理思潮问题》[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73页。
    ④郑大华:《民国思想史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168页。
    ①唐凯麟,王泽应:《20世纪中国伦理思潮问题》[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75页。
    ②同上,第177页。
    ③胡逢祥:《社会变革与文化传统》[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9页。
    ④同上,第109页。
    ①转引自:李淑敏:《近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中的中国哲学观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②唐凯麟,王泽应:《20世纪中国伦理思潮问题》[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77-178页。
    ①易鑫鼎:《梁启超选集》[M]上卷,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第475-477页。
    ②胡适:《胡适文存》[M](第四集),黄山书社,1996年,第458-459页。
    ③同上,第459页。
    ④《新青年》六卷一号。
    ⑤杨深:《走出东方—陈序经文化论著辑要》[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第176,195-196页。
    ⑥《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335页。
    ①陈来:《传统与现代——人文主义的视界》[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第21页。
    ②贺麟:《文化与人生》[A],载入方克立,李锦全主编:《现代新儒学案》[C],中国社会科学出社,1995年,第279页。
    ③方克立:《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5页。
    ①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M]第5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11页。(以下简写为《梁漱溟全集》第5卷。)
    ②陈来:《传统与现代——人文主义的视界》[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第135页。
    ③胡适:《科学与人生观》[M],上海亚东图书馆,1923年版,第2-3页。
    ④陈独秀:《独秀文存》[M],第91页。
    ⑤郑大华:《民国思想史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6667页。
    ①牟宗三:《道德的理想主义》[M],台北:学生书局,1982年,第254页。
    ②陈鹏:《回应西方:现代新儒学的境界之思》[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0(2)。
    ③马可斯·舍勒著,罗第伦译:《价值的颠覆》[M],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第52-53页。
    ①徐嘉:《现代新儒学对唯科学主义之应对及其伦理态度》[J],《学海》,2006(5)。
    ②罗义俊:《评新儒家》[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3页。
    ③方克立:《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8页。
    ④方克立、李翔海:《现代新儒学发展的逻辑与趋向》[J],《中国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5(3)。
    ①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商务印书馆,1922年,第206页。
    ②李翔海:《论现代新儒学与后现代主义》[J],《教学与研究》,1998(9)。
    ①[美]艾恺:《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论文化守成主义》[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97页。
    ②刘黎红:《五四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29-30页。
    ③梁启超:《欧游心影录节录》、《饮冰室专集》之二十二
    ④李维武:《全球化与现代新儒家文化保守主义》[J],《学术月刊》,2001(9)。
    ①罗义俊:《评新儒家》[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308页。
    ②刘述先:《理一分殊》[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290页。
    ③马东玉:《梁漱溟传》引言[M],东方出版中心,2008年。
    《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698页
    ②陈来:《传统与现代——人文主义的视界》[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第148页。
    ③牟宗三:《生命的学问》[M],台北三民书局,1970年,第112页。
    ④罗义俊:《评新儒家》[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307页。
    ⑤周良发:《梁启超、梁漱溟文化民族主义比较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0(6)。
    ①颜炳罡:《生命的底色》[M],山东友谊出版社,2005年,第161页。
    ②易鑫鼎:《梁启超选集》[M]下卷,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第593页。
    ③陈来:《传统与现代——人文主义的视界》[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第143页。
    ④《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526页。
    ⑤罗义俊:《评新儒家》[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284页。
    ①陈来:《传统与现代——人文主义的视界》[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第145页。《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382页。
    ①陈米:《传统与现代——人文主义的视界》[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第135页。
    ②《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439页。
    ③《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527负。
    ④《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493页。
    ⑤陈来:《传统与现代——人文主义的视界》[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第22页。
    ①《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391页。
    ②景海峰,黎业明:《梁漱溟评传》[M],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79-180页。
    ①贺麟:《儒家思想的新开展》[A],载《文化与人生》[C],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4-5页。
    ②景海峰,黎业明:《梁漱溟评传》[M],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76页。
    ③史华慈:《论五四前后的文化保守主义》,《五四:问化的阐释与评价——西方学者论五四》[M],第159页。
    ④郭颖颐:《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页。
    ①胡适:《科学与人生观序二》,《科学与人生观》[M],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1-22页。
    ②高瑞泉::《科学与人生观》[M](说明),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①曹跃明:《梁漱溟思想研究》[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0页。
    ②梁漱溟:《梁漱溟卅前文录》[M],商务印书馆,1924年,第33页。
    ③《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32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78-79负
    ①《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505页。
    ②陆信礼,周德丰:《论梁漱溟释孔阐儒的内容及方法》[J],《南开学报》,2001(3)。
    ③汤志钧:《康有为政论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732页。
    ④同上,第727页。
    ⑤马勇:《末代硕儒——名人笔下的梁漱溟》[M],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第10页。
    ①《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136页。
    ②《梁漱溟全集》第7卷,第312-313页。
    ③[美]格里德:《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M],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44页。
    ④《梁漱溟全集》第7卷,第501页。
    ①《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738页。
    ②《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454页。
    ③《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454页。
    ④《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537页。
    ①《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538-539页。
    ②《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537-538页。
    ③颜炳罡:《仁·直觉·生活态度——梁漱溟对孔子哲学的创造性诠释》[J],《东岳论丛》,2004(9)。
    《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448页。
    《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406页。
    《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476页。
    《梁漱溟全集》第4卷,第707708页。
    ④参见王宗昱:《梁漱溟与柏格森哲学》[J],《社会科学家》,1989(3)(4)。
    ⑤贺麟:《儒家思想的新开展》[A],载《百年中国哲学经典:三四十年代卷》[C],海天出版社,1998年,第321页。
    ①《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126页。
    ②《答陆原静书》,《王文成公全书》卷一
    ③郑大华:《梁漱溟与阳明学》[J],《孔子研究》,1990(2)。
    ④罗义俊:《评新儒家》[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309页。
    ①郑大华:《民国思想家论》[M],中华书局,2006年,第15页。
    ②《梁漱溟全集》第4卷,第102页。
    ③郑大华:《梁漱溟与阳明学》[J],《孔子研究》,1990(2)。
    ④《传习录.答顾东桥书》。
    ①《梁漱溟全集》第4卷,第712页。
    ②《梁漱溟全集》第4卷,第714页。
    ③《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289页。
    ①《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126页。
    ②郭齐勇,龚建平《梁漱溟哲学思想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71页。
    ①梁漱溟:《梁漱溟卅前文录》[M],商务印书馆,1924年,第198页。
    ②梁漱溟:《自述早年思想之再转再变》[A],载《中国哲学》[C]第一辑,三联书店,第340页。
    ③郭齐勇,龚建平:《梁漱溟哲学思想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76页。
    ①[波]科拉柯大斯基:《柏格森》[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56页。
    ②袁刚:《杜威在华讲演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47248页。
    宋志明:《论现代新儒家对西方哲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3)。
    ④冯友兰:《四十年的回顾》[M],科学出版社,1959年,第81页。
    ①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商务印书馆,1922年,第153页。
    ②柏格森著,肖聿译:《创造进化论》[M],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49页。
    ③《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376页。
    ④《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352贝。
    ①刘子阳,朱寰:《以生命之学达宗教之用——梁漱溟儒家思想简析》[J],《聊城大学学报》,2006(1)。
    ②《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548页。
    《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420页。
    《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569页。
    《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570页。
    ①董德福:《现代新儒家与柏格森生命哲学》[J],《复旦学报》,1993(3)。
    ②《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175页。
    ③柏格森:《形而上学导言》[M],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1页。
    ④柏格森著,肖聿译:《创造进化论》[M],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168页。
    ⑤柏格森:《形而上学导言》[M],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34页。
    ⑥柏格森著,肖聿译:《创造进化论》[M],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150页
    ①《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445页。
    ②郭齐勇,龚建平:《梁漱溟哲学思想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60页。
    ③《梁漱溟全集》第4卷,第646-647页。
    ④《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454页。
    ⑤《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400页。
    ①《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456页。
    ②《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454页。
    ③《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455页。
    ④《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455页。
    ⑤《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125页。
    ①李宁琪:《梁漱溟伦理思想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52页。
    ②方克立:《方克立文集》[M],上海辞书出版社,第209页。
    ③艾恺著,王宗昱,冀建中译:《最后一个儒家:梁漱溟与现代中国的困境》[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9页。
    ①董德福:《梁漱溟“新孔学”的历史地位和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1995(5)。
    ②牟宗三:《我所认识的梁漱溟先生》[A],载《中国的脊梁》[C],百姓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0年,第23页。
    ③《梁漱溟全集》第7卷,第752页。
    ④《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857页。
    ⑤《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576页。
    ①《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526页。
    ②杨思信:《文化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M],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84页。
    ③张耀武:《文化选择与现代化——梁漱溟新儒学文化观与乡村建设理论研究》[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0(2)。
    ①唐凯麟,王泽应:《20世纪中国伦理思潮问题》[M],湖南教育出版社,第196页。
    ②郭齐勇:《梁漱溟的文化比较模式析论》[J],《武汉大学学报》,1988(2)。
    ③《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877页。
    ④李翔海:《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国文化传统三题》[J],《齐鲁学刊》,2009(6)。
    ①胡适:《胡适文存二集》[M](卷二),亚东图书馆,1928年,第61-65,72页。
    ①曹跃明:《梁漱溟思想研究》[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7页。
    ②《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123页。
    ③《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186页。
    ④方克立:《方克立文集》[M],上海辞书出版社,第181页。
    《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327页。
    《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527页。
    ③《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582页。
    ④《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539负。
    《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450页。
    《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599页。
    ①《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602页。
    ②《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308页。
    ③《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125-126页。
    ④《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128页。
    ⑤《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538页。
    ①《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536页。
    ②《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618页。
    ③《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606页。
    ④《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527页。
    ⑤《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582页。
    ⑥祝薇:《现代新儒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交汇点》[J],《学术探索》,2004(5)。
    ⑦《梁漱汉全集》第3卷,第577页。
    ⑧《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576页。
    ⑨《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578页。
    ①《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527页。
    ②《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717页。
    ③李宁琪:《梁漱溟伦理思想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76页。
    ④樊浩:《伦理精神的价值生态》[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69页。
    ⑤樊浩:《修养传统与道德自我的建构》[J],《人文杂志》,1996(4)。
    ①《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531页。
    ②《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531负。
    ③《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534页。
    ④《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535页。
    ⑤《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536页。
    ⑥《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661页。
    ⑦《梁漱溟全集》第7卷,第951页。
    ①《梁漱汉全集》第7卷,第955-956页。
    ②樊浩:《伦理精神的价值生态》[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169-170页。
    ③《梁漱汉全集》第7卷,第955-956页。
    ④熊吕茂:《梁漱溟的文化思想与中国现代化》[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45页。
    ①《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450页。
    ②《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450页。
    ③《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725页。
    ④《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705页。
    ⑤《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539页。
    ⑥《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546页
    ①《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756页。
    ②《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128页。
    ③《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130页。
    ④《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598页。
    ⑤《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454页。
    ⑥郑大华:《梁漱溟新儒学思想研究》[J],《孔子研究》,1990(2)。
    ①《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61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页。
    ①张岱年:《生命与道德》[J],《北京大学学报》,1995(5)。
    ②梁漱溟:《人生的艺术》[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2页。
    ③梁漱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第179页。
    ④周斌:《试论道德意志在个人品德形成中的重要使命》[J],《伦理学研究》,2010(1),第128页。
    ①朱小蔓,梅仲荪:《儿童情感发展与教育》[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6页。
    ②任德新,张芊:《论道德情感对道德理性与道德意志的驱动》[J],《南京社会科学》,2006(12)。
    ③梁漱溟:《人生的艺术》[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2页。
    ④《梁漱溟全集》第7卷,第906页。
    ⑤《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461页。
    ⑥季芳桐:《梁漱溟对孔子伦理思想的体认》[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2(2)。
    ①李泽厚:《宋明理学片论》[A],《李泽厚十年集第3卷上—中国古代思想史论》[C],第236页。
    ②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76页。
    ③梁漱溟:《人生的艺术》[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2页。
    ④同上,第22页。
    ⑤同上,第25页。
    ⑥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的基础》[D],山东师范大学2003届博士学位论文。
    ①《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726页。
    ②《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454页。
    ③《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451页。
    ④《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725页。
    ①《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479页。
    ②《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479页。
    ③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商务印书馆,1922年,第153页。
    ④唐凯麟,王泽应:《梁漱溟伦理思想论评》[J],《吉首大学学报》,1995(3)。
    ⑤《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903页。
    ①樊浩:《人情论》[J],《宁夏社会科学》,1990(3)。
    ②《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728页。
    ③余达淮,周晓桂:《新中国六十年伦理学学科体系视阈下的十大争论》[J],《道德与文明》,2009(6)。
    ①《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93页。
    ②陈来:《以对方为重:梁漱溟的儒家伦理观》[J],《浙江学刊》,2005(1)。
    ③樊浩:《人情论》[J],《宁夏社会科学》,1990(3)。
    ①《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718-719页。
    ②《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719页。
    ③《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725页
    ④《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703页
    ⑤吕耀怀:《从道德自律到道德自然》[J],《道德与文明》,2010(4)。
    ⑥《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719页。
    ①《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750页。
    ②冯友兰:《冯友兰全集》[M]第四卷,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③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389-391页。
    ④冯契:《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M](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50页。
    ①郭齐勇:《当代新儒家对儒学宗教性问题的反思》[J],《中国哲学史》,1999(1)。
    《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523页。
    ①梁漱洪:《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86页。
    ②同上,第86-87页。
    ③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M],台北:学生书局,1974年,第89页。
    ④梁漱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第90页。
    ①同上,第92页。
    ②同上,第92页。
    ③祝薇:《论早期现代新儒家的宗教观》[D],华东师范大学2006届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④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第91页。
    ⑤《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491-492页。
    ①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第102-103页。
    ②同上,第95页。
    ③梁漱汉:《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87页。
    ①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M],复口.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5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66667页。
    ③祝薇:《论早期现代新儒家的宗教观》[D],华东师范大学2006届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④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96页。
    ⑤《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79页。
    ①《梁漱溟全集》第4卷,第355页。
    ②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93页。
    ③同上,第94页
    《梁漱溟全集》第4卷,第358页。
    ②梁漱溟:《人生与人生》[M],学林出版社,1984年,第197页。
    ③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96页。
    《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77页。
    ①胡伟希:《第三种道德——人文性道德何以可能?》[J],《复日.学报》,2009(3)。
    ②《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113页。
    ③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102页。
    ④冯友兰:《三松堂全集》[M]第四卷,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96页。
    ⑤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55-256页。
    ①《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183页。
    ②《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184页。
    ③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117页。
    ④同上,第118页。
    ①《蔡元培全集》[M]第三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57-64页。
    ②《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743页。
    ③《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744页。
    ④《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750页。
    ⑤祝薇:《论早期现代新儒家的宗教观》[D],华东师范大学2006届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⑥徐复观:《徐复观文录选萃》[M],第26页。
    ①赖功欧:《儒家“以道德代宗教”的思想特质及其现代反思——兼论现代新儒家的“人文宗教”观》[J],《江西社会科学》,2008(8)
    ②董德福:《梁漱溟生命化儒学的历史内涵与现代意义》[J],《江海学刊》,1994(3)。
    ③李向平:《儒教宗教论的再讨论》[J],《齐鲁学刊》,2006(5)。
    ①郭齐勇:《当代新儒家对儒学宗教性问题的反思》[J],《中国哲学史》,1999(1)。
    ②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M],台北学生书局,1974年,第99页。
    ③牟宗三:《心体与性体》[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5页。
    ④同上,第5页。
    ⑤郭齐勇:《当代新儒家对儒学宗教性问题的反思》[J],《中国哲学史》,1999(1)。
    ①刘述先:《理想与现实的纠结》[M],台北学生书局,1993年,第220-221页。
    ②刘述先:《儒家宗教哲学的现代意义》[A],《生命情调的抉择》[C],台湾学生书局,1985年。
    ③刘述先:《理想与现实的纠结》[M],台北学生书局,1993年,第239页。
    ④岳华:《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杜维明新儒学论著辑要》[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第36-41页。
    ⑤转引自:郭齐勇:《当代新儒家对儒学宗教性问题的反思》[J],《中国哲学史》,1999(1)。
    ①刘述先:《文化与哲学的探索》[M],台湾学生书局,1986年,第300页。
    ②郭齐勇:《儒学:入世的人文的又具有宗教品格的精神形态》
    ③杜维明:《杜维明文集》[M]第3卷,武汉出版社,2002年,第460页。
    ④《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452页。
    ⑤曹跃明:《梁漱溟思想研究》[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45页。
    ①梁漱汉:《东方学术概观》[M],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47页。
    ②同上,第57页。
    ③同上,第63页。
    ①《梁漱溟全集》第4卷,第106页。
    ②梁漱溟:《东方学术概观》[M],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69页。
    ③同上,第69页。
    ④同上,第69页。
    ⑤同上,第69页。
    ①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22年,第199页。
    ②梁漱溟:《梁漱溟先生论儒佛道》[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0页。
    ③《梁漱溟全集》第7卷,第501页。
    ④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学林出版社,1986年,第144页。
    ①梁漱溟:《人生的艺术》[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14页。
    《梁漱溟全集》第4卷,第143页。
    ②梁漱溟:《梁漱溟先生论儒佛道》[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1页。
    《梁漱溟全集》第7卷,第386页。
    《梁漱溟全集》第7卷,第500页。
    ①《梁漱溟全集》第4卷,第7-8页。
    ②柴文华:《论儒家伦理中的“活元素”——兼谈普适价值问题》[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1)。
    ③《梁漱溟先生论儒佛道》[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9页。
    ④《梁漱溟全集》第7卷,第465页。
    ①梁漱溟:《东方学术概观》[M],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358页。
    ②《梁漱溟全集》第4卷,第120-121页。
    ③《梁漱溟全集》第4卷,第121页。
    ④《梁漱溟全集》第4卷,第131页。
    ⑤香港浸会大学宗教哲学系编:《当代儒学与精神性》[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86页。
    ①吴宁宁:《儒家“慎独”思想的现代反思》[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8(8)。
    ②《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454页。
    ③《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108页。
    ④梁漱溟:《中国人:理性早启的人生》[M],凤凰出版社,2009年,第15页。
    ①《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43-44页。
    ②《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44页。
    ③梁漱溟:《人生的艺术》[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14页。
    ④柴文华:《儒家道德自觉论》[J],《江淮论坛》,1997(4)。
    ①《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274-275页。
    ②《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725页。
    ③《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724页。
    ④《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722页。
    ⑤《梁漱溟全集》第4卷,第114页。
    ①《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724页。
    ②梁漱溟:《中国人:理性早启的人生》[M],凤凰出版社,2009年,第147页。
    ③樊浩:《修养传统与道德自我的建构》[J],《人文杂志》,1996(4)。
    ④香港浸会大学宗教哲学系编:《当代儒学与精神性》[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83页。
    ⑤梁漱溟:《东方学术概观》[M],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69页。
    ⑥《梁漱溟先生论儒佛道》[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9页。
    ⑦《梁漱溟全集》第4卷,第134页。
    ①《梁漱溟全集》第4卷,第136页。
    ②《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264页。
    ③《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266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3页。
    ①柴文华:《儒家道德自觉论》[J],《江淮论坛》,1997(4)。
    ②《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506页。
    ③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M],香港,1963年,第70页。
    ①樊浩:《伦理精神的价值生态》[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83页。
    ①马秋帆:《梁漱溟的教育思想》,北京梁漱溟先生学术思想讨论会论文,1987年10月。
    ②《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677页。
    ③《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96页。
    ④《梁漱溟全集》第7卷,第686页。
    ⑤《梁漱溟全集》第7卷,第691页。
    ①《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597页。
    ②《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539页。
    ③《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96页。
    《梁漱汉全集》第4卷,第778页。
    《梁漱溟全集》第4卷,第658页。
    ②《梁漱溟全集》第4卷,第657页。
    ③《梁漱溟全集》第4卷,第658页。
    ④《梁漱溟全集》第4卷,第658-659页。
    ⑤《梁漱溟全集》第4卷,第659页。
    ①[美]霍尔.戴维斯:《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8页。
    ②《梁漱淇全集》第4卷,第659页。
    ③张淑燕:《我国当代情感教育的现实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
    ④朱小蔓:《情感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主体力量》[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3)。
    ①《梁漱溟全集》第4卷,第658页。
    ②《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5页。
    ③张淑燕:《我国当代情感教育的现实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
    ④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96页。
    ⑤《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81-82页。
    ①宋恩荣:《梁漱溟教育文集》[M],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239-240页。
    ②同上,第38页。
    ③《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80页。
    ④《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82页。
    ⑤樊浩:《道德教育的价值始点及其资源性难题》[J],《教育研究》,2003(10)。
    ①梁漱溟:《人生与人心》[M],学林出版社,1980年,第138页。
    ②同上,第21页。
    ③《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564页。
    ④梁漱溟:《人生与人心》[M],学林出版社,1980年,第220页。
    ⑤同上,第219页。
    ⑥《梁漱溟全集》第4卷,第778页。
    ①《梁漱溟全集》第4卷,第236页。
    ②[美]希尔斯著,傅铿,吕乐译:《论传统》[M](译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①艾恺著,王宗昱,冀建中译:《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中国现代化的两难》[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52页。
    ①《梁漱溟全集》第4卷,第836页。
    ②《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501页。
    ③《梁漱溟全集》第4卷,第842页。
    ④梁漱溟:《人生的艺术》[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20页。
    《梁漱溟全集》第4卷,第407410页。
    《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52页。
    ③艾恺著,王宗昱,冀建中译:《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07页。
    ①《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40-41页。
    ②《梁漱溟全集》第4卷,第836-837页。
    ①马秋帆:《梁漱溟教育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78页。
    ②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南京晓庄师范学校编《陶行知文集》[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25页。
    ③艾恺著,王宗昱,冀建中译:《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01页。
    ④梁漱溟:《梁漱溟卅后文录》[M],商务印书馆,1930年,第83页。
    ⑤宋恩荣:《梁漱溟教育文集》[M],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21页。
    ⑥同上。
    ⑦《梁漱溟全集》第4卷,第783页
    《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521页。
    《梁漱溟全集》第4卷,第782页。
    《梁漱溟全集》第4卷,第776页。
    ①《梁漱溟全集》第6卷,第60-66页
    ②艾恺著,王宗昱,冀建中译:《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01页。
    ③宋恩荣:《梁漱溟教育文集》[M],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22页。
    ①熊明安:《中华民国教育史》[M],重庆出版社,1990年,第103页。
    ②马秋帆、熊明安主编《晏阳初教育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160页。
    ③上海《民国日报》,1930年1月12日,转引自王奇生《民国时期权力结构的演变》[A],载周积明、宋德金主编:《中国社会史论》[C],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563页。
    《梁漱汉全集》第6卷,第371页。
    ①褚宏启:《教育现代化若干问题论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5)。
    ②金耀基:《中国现代文明秩序的建构》[A]载《公共论丛:经济民主和经济自由》[C],三联书店,1997年。
    ③贺来:《现实生活世界——乌托邦精神的真实根基》[M],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25页。
    ④[日]小原国芳:《小原国芳教育论著选(下)》[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2页。
    《梁漱溟全集》第4卷,第778页。
    ②文辅相:《文化素质教育应确立全人教育理念》[J],《高等教育研究》,2002(1)。
    ③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等译:《正义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300页。
    ④杨东平:《对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认识和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0(8)。
    ①宋恩荣:《晏阳初全集》[M]第一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23页。
    ②周志毅:《传统、理想与现实的变奏—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农村教育的变迁》[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2)。
    《晏阳初全集》第2卷,第135-136页。
    《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435页。
    顾红亮:《梁漱溟的教育观念及其意义》[J],《南京社会科学》,2010(1)。
    《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441页。
    ①《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409页。
    马秋帆:《梁漱溟教育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207-208页。
    ③顾红亮:《技术人和道德人——论贺麟的儒者型个人观》[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3)。
    杨东平:《艰难的日出:中国现代教育的20世纪》[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年。
    ①《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433页。
    ②《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395页。
    ①《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967968页。
    ②《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530-531页。
    《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401页。
    《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433页。
    《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396页。
    《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529页。
    《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436页。
    《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393页。
    ①《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404-406页。
    ②洪明:《现代新儒学教育流派研究》[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128页。
    ③《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631页。
    ①《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537页。
    ②《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383页。
    ③《晏阳初全集》第1卷,第565页。
    ④王铁军:《教育现代化论纲》[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7-18页。
    ①宋恩荣:《论梁漱溟的教育社会学思想》[J],《湖北大学学报》,1989(6)。
    ②宋恩荣:《梁漱溟教育文集》[M],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72页。
    ③同上,第75页。
    ④同上,第91页。
    ⑤《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422页。
    《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350页。
    ②封祖盛:《当代新儒家》[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89年,第58页。
    《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350页。
    《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497页。
    ①《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494页。
    ②《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495页。
    ③《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809-810页。
    ④《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507页。
    ④许宁:《现代新儒家的道统意识与文化自觉》[J],《孔子研究》,2008(5)。
    冯友兰:《三松堂全集》[M]第4卷,第356页。
    ②钱穆:《钱宾四先生全集》[M]第29册,台北:联经出版社,1993年,第12页。
    ③《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504页。
    ④洪明:《现代新儒学教育流派研究》[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133页。
    ⑤《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342页。
    《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342页。
    《黄艮庸先生寄梁漱溟先生书》,《乡村建设》第2卷,第17、18期合刊,1933年1月日。转引自崔玉婷:《邹平教育模式与延安教育模式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届研究生博士学位论文。
    《梁漱汉全集》第5卷,第498页。
    ①陈来:《论儒家教育思想的基本理念》[J],《北京大学学报》,2005(9)。
    ②艾恺:《梁漱溟:以圣贤自许的儒学殿军》[A],《近代中国思想人物论:保守主义》[C],第304页。
    ③顾红亮:《“理性”与现代性的价值依托》[J],《文史哲》,2006(6)。
    ①曹跃明:《梁漱溟思想研究》[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26页。
    ②吴飞:《从乡约到乡村建设》,收入《思想与社会》[M]第七辑,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
    ③王铁军:《教育现代化论纲》[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4-50页。
    ①《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1049页。
    ②《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265页。
    ①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32页。
    ②同上,第129-130页。
    ③朱永新:《朱永新教育文集》[M]第3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220页。
    ④郑金洲:《教育现代化与教育本土化》[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7(3)。
    ①《邓小平文选》[M]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20页。
    ②[美]西里尔·E·布莱克著,杨豫译:《比较现代化》[M](译者前言),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
    ③岳龙:《现代性境域中的中国教育传统》[M],华龄出版社,2006年,第2页。
    ①宋恩荣:《梁漱溟教育文集》[M],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278页。
    ②张耀武:《文化选择与教育现代化——梁漱溟的新儒学文化观与乡村教育思想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
    ③冯友兰:《三松堂自序》[M],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355页。
    ①马勇:《末代硕儒——名人笔下的梁漱溟》[M],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第30页。
    ②《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225页。
    ③韦政通:《儒家与现代中国》[M],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4年,第219页。
    ①《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607-608页。
    ②《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612页。
    ③《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512页。
    ④《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505页。
    ①《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614页。
    ②《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614页。
    ③《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611页。
    ④《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149-150页。
    ⑤《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153页。
    ①《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158页。
    ②《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161页。
    ③《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162页。
    ④《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19页。
    ⑤俞新天:《机会与限制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条件比较》[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第113页。
    ⑥《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49页。
    ①《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166-167页。
    ②《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79页。
    ③《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168页。
    ④《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8182页。
    ①《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82页。
    ②陈来:《传统与现代—人文主义的视界》[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第275页。
    ③赖志凌:《伦理化的社会关系与中国传统国家两重性》[J],《南昌大学学报》,2007(11)。
    《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83页。
    ②艾恺著,王宗昱,冀建中译:《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55页。
    ③《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84页。
    ①《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84-85页。
    ②《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168页。
    ①《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87-88页。
    ②《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170页。
    ③《列宁选集》[M]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页。
    《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171页。
    ②《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91页。
    《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193页。
    ④《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216页。
    ①《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213页。
    ②《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168页。
    ③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48页。
    ④同上,第23页。
    ⑤[美]费正清著,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年)》[M](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2页。
    ⑥朱其水:《“天下主义”的困境及其近代遭遇》[J],《中国哲学》,2010(7)。
    ①《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173-17页。
    ②赖志凌,张宁:《中国传统国家之两重性及其形成机制——兼析梁漱溟国家思想的伦理视角》[J],《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2008(9)。
    ③熊十力:《中国文化散论——十力书简选载》[A],见《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C],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第6-7页。
    ①谢遐龄:《中国社会是伦理社会》[J],《社会学研究》,1996(6)。
    ②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19-320页。
    ③韦伯著,冯克利译:《学术与政治》[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57页。
    ④同上,第186页。
    ⑤谢遐龄:《中国社会是伦理社会》[J],《社会学研究》1996(6)。
    ①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6页。
    ②同上,第25页。
    ③费孝通:《关于“文化自觉”的一些自白》[A],载21世纪中华文化世界论坛筹备委员会主编:《文化自觉与社会发展——21世纪中华文化世界论坛论文集》[C],香港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5页。
    ①《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100页。
    ②《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90页。
    ③廉如鉴,张岭泉:《“自我主义”抑或“互以对方为重”——“差序格局”和“伦理本位”的一个尖锐分歧》[J],《社会学》,2010(2)。
    刘振辞:《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在社会学本土化中的作用》[J],《黑河学刊》,2009(11)。
    ①时广东:《梁漱溟、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改造思想的趋同和差异》[J],《社会科学研究》,1996(6)。
    ②恩格斯:《反杜林论》[M],人民出版社,1973年,第91页。
    ③《梁漱溟全集》第6卷,第1004页。
    ④《梁漱溟全集》第6卷,第865页。
    ①李宁琪:《梁漱溟伦理思想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65页。
    ②《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720页。
    ①《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320页。
    ②《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349页。
    ③《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640页。
    ④《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625页。
    ⑤《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650页。
    ⑥《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309页。
    ①《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123页。
    ②《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137页。
    ③《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186页。
    ④《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291页。
    ⑤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M](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763页。
    ①艾恺著,王宗昱,冀建中译:《最后的儒家——梁漱溟和中国现代化的两难》[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96页。
    ②艾恺用“学校中心”一词统称梁漱溟在邹平搞的乡学和村学两极学校。
    ③艾恺著,王宗昱,冀建中译:《最后的儒家——梁漱汉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79页。
    ①吴飞:《从乡约到乡村建设》[A],收入《思想与社会》[C]第7辑,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
    ②《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322页。
    ③《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349-350页。
    ④《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332页。
    ⑤《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331页。
    ①《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332页。
    ②《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333页。
    ③吴飞:《梁漱溟的“新礼俗”——读梁漱汉的(乡村建设理论)》[J],《社会学研究》,2005(5)。
    ④吴飞:《乡村建设与现代中国文明》[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7)。
    ⑤《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426页。
    ①陈旭麓:《五四以来政派及其思想》[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435436页。
    ②《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347-348页。
    ③《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668页。
    ④《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384页。
    ⑤《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400页。
    ⑥《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678页。
    ①《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678页。
    ②《梁漱汉全集》第1卷,第698-700页。
    ③宋恩荣:《梁漱溟教育文集》[M],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122页。
    ④《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749页。
    ⑤《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681页。
    ①《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681页。
    ②《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682,684页。
    ③《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686页。
    ④《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687页。
    ⑤《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689页。
    ⑥《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691页。
    ①《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343页。
    ②《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344页。
    ③《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692页。
    ④艾恺著,王宗昱,冀建中译:《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79页。
    ⑤《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693页。
    《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693页。
    《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707页。
    ③《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697页。
    《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677页。
    ②《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690页。
    《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678页。
    《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659页。
    ①宋恩荣,毕诚:《论梁漱溟的教育社会学思想》[J],《湖北大学学报》,1989(6)。
    ②[美]英克尔斯著,殷陆军译:《人的现代化》[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4页。
    ①《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120页。
    ②《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121页。
    ③《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121页。
    ①谢遐龄:《中国社会是伦理社会》[J],《社会学研究》1996(6)。
    ②《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928-929页。
    ③《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521页。
    ④《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521页。
    ⑤《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522页。
    《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473页。
    《梁漱溟全集》第7卷,第930页。
    ③《梁漱溟全集》第7卷,第933页。
    ④刘长林:《梁漱溟生命化的人性本善论述评》[J],《上海大学学报》,1998(6)
    《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208页。
    ①《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98页。
    ②《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276页。
    ③《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847页。
    ④《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848-849页。
    ⑤《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332页。
    ①吴飞:《梁漱溟的“新礼俗”——读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J],《社会学研究》,2005(5)
    ②《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292页。
    ③樊浩:《社会秩序中的伦理效力》[J],《学术月刊》,2000(9)。
    ④栗玉仕:《伦理本位与以德治国——梁漱溟社会伦理思想研究》[J],《齐鲁学刊》,1996(6)。
    ⑤《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179页。
    ①郭齐勇、龚建平:《梁漱溟哲学思想》[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95页。
    ②张汝伦:《现代中国思想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43-455页。
    ①郑大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310-312页。
    ②李建华:《法治社会中的伦理秩序》[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7-28页。
    ③万俊人:《“德治”的政治伦理视角》[J],《学术研究》,2001(4)。
    ③[美]成中英:《“德”“法”互补:一个儒家——康德的反思(上》[J],《齐鲁学刊》,2009(3)。
    ①任剑涛:《伦理王国的构造——现代性视野中的儒家伦理政治》[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364页。
    ②《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557-565页。
    ③《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556-557页。
    ①[美]丹尼尔·贝尔著,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资本主义文化的矛盾》[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第198-199页。
    ②林育川.《毛洋东的中国现代化方案:马克思主义的还是民粹主义的?——从毛泽东与梁漱溟的分歧看》[J],《现代哲学》,2007(6)。
    《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496-512页。
    ①《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157页。
    ②《毛泽东书信选集》[M],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38-239页。
    ③[美]莫里斯.迈斯纳著,张瑛译:《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177-178页。
    《毛泽东选集》,第1427页。
    ①艾恺著,王宗昱,冀建中译:《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96页。
    ②毛泽东对《乡村建设理论》的批注,转引自周朗生:《寻求秩序——梁漱溟政治思想解读》[D],吉林大学2006届博士学位论文。
    ③《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573页。
    ①《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573页。
    ②《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580页。
    ③《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581页。
    ①郑大华:《梁漱溟与胡适——文化保守主义与西化思潮的比较》[M],中华书局,1994年,第466页。
    ②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29,35页。
    ②《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641页。
    ④曹跃明:《梁漱溟思想研究》[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23-324页。
    ①同上,1995年,第325页。
    ②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45页。
    ①徐福来:《孔子人生哲学与乡村建设—梁漱溟对儒学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J],《南昌大学学报》,2003(5)。
    ②张岂之:《关于“和谐”理念的思考》[A],载王俊义主编:《炎黄文化研究》[C]第9辑,大象出版社,2009年,第4-5页。
    ③[美]丹尼尔.贝尔著,赵一凡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三联书店,1989年,第132,40页。
    ①艾恺著,王宗昱,冀建中译:《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48页。
    ②《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104页。
    ③《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618页。
    ①《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438页。
    ②《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668页。
    ③崔效辉:《乡村建设运动:参与式发展理论的本十来源与贡献》[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4)。
    ①《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450页。
    ②《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482页。
    ③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④《列宁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91页。
    ⑤《列宁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26页。
    ①《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218页。
    ②《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485页。
    ③《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227页。
    ④《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485-486页。
    ①钱理群:《农村需要我们,我们需要农村—中国知识分子“到农村去”运动的历史回顾与现实思考》。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7页。
    ③《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342页。
    ④《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496页。
    ⑤《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486页。
    ⑥韦政通:《传统与现代化》[M],台北:水牛出版社,1968年。
    ①李吉力:《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重构和自我选择》[A],载祝勇编:《知识分子应该干什么》[C],时事出版社,1999年,第332页。
    ②郭齐勇,龚建平:《梁漱溟哲学思想研究》[M]引言,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4-275页。
    ①[美]艾恺著,王宗昱,冀建中译:《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中文版序言。
    ①曹跃明:《梁漱溟思想研究》[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60-361页。
    ①刘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研究》[D],武汉大学2004届博士学位论文。
    ②同上。
    ③樊国富,王全志等:《现代新儒家的教育观》[J],《宁夏大学学报》,2004(3)。
    ①宋恩荣:《梁漱溟教育文集》[M],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126页。
    ②樊浩:《中国式道德教育的价值结构与运行原理》[J],《社会科学战线》,1994(2)。
    ①王天民,郭彦雯:《从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看道德教育超越性本质的实现》[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3)。
    ②鲁洁:《一个值得反思的教育信条:塑造知识人》[J],《教育研究》,2004(6)。
    ③梁漱溟:《梁漱溟先生论儒佛道》[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9页。
    《梁漱溟全集》第4卷,第13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页。
    ②张耀灿,曹清燕:《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人学思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2)
    ③王易,刘致丞:《试析儒家的个人品德养成论》[J],《伦理学研究》,2009(9)。
    ①《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下),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280页。
    方文:《马克思主义宗教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0届博士学位论文。
    刘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研究》[D],武汉大学2004届博士学位论文。
    ①周宏君:《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二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8)。
    ②《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433页。
    ③参见胡凯:《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7届博士学位论文。
    ①《毛泽东选集》[M]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36-137页。
    ②《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M],学习出版社,2000年,第81页。
    ③《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20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马克思.资本论[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恩格斯.反杜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6]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7]列宁选集[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毛泽东选集(第1-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9]邓小平文选[M].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10]江泽民文选[M].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1]梁漱溟全集(第1-8卷)[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1993.
    [12]曹跃明.梁漱溟思想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
    [13]马东玉.梁漱溟传[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
    [14]景海峰,黎业明.梁漱溟评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5]马勇.末代硕儒——名人笔下的梁漱溟[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
    [16]郭齐勇、龚建平:梁漱溟哲学思想[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7]熊吕茂.梁漱溟的文化思想与中国现代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18]宋恩荣.梁漱溟教育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
    [19]马秋帆.梁漱溟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0]李渊庭,阎秉华.梁漱溟先生讲孔孟[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
    [21]艾恺.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两难[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22]李宁琪.梁漱溟伦理思想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23]郑大华.民国思想家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4]郑大华.民国思想史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5]郑大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6]郑大华.梁漱溟与胡适——文化保守主义与西化思潮的比较[M].北京:中华书局,1994.
    [27]梁启超.儒家哲学[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
    [28]熊十力.原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9]贺麟.文化与人生[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0]贺麟.当代中国哲学[M].台湾:胜利出版公司,1945.
    [31]刘述先.理一分殊[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
    [32]刘述先.理想与现实的纠结[M].台北:学生书局,1993.
    [33]刘述先.儒家宗教哲学的现代意义[A],生命情调的抉择[C].台北:学生书局,1985.
    [34]余英时.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M].北京:三联书店,2004.
    [35]余英时.现代儒学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36]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
    [37]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38]牟宗三.生命的学问[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9]牟宗三.心体与性体[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40]牟宗三.道德的理想主义[M].台北:学生书局,1985年.
    [41]牟宗三.我所认识的梁漱溟先生[A],中国的脊梁[C].台北:百姓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0.
    [42]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M].台北:学生书局,1974.
    [43]韦政通.文化中国的象征[A].中国的脊梁[C].台北:百姓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0.
    [44]韦政通.儒家与现代中国[M].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4.
    [45]韦政通.传统与现代化[M].台北:水牛出版社,1968.
    [46]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47]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8]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49]冯友兰.三松堂全集[M]第四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
    [50]冯友兰.四十年的回顾[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51]蔡元培.蔡元培全集[M]第三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52]蔡德麟.文明对话[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53]张汝伦.现代中国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54]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
    [55]林毓生.论梁巨川先生的自杀[A].近代中国思想人物论——保守主义[C].台北:台湾时报公司,1980.
    [56]杜维明.儒学创新的宗教反思[A].国际儒学研究[C]第十四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
    [57]杜维明.杜维明文集[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2.
    [58]劳思光.思辨录[M].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6.
    [59]许纪霖.寻求意义——现代化变迁与文化批判[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
    [60]徐复观.儒家政治思想的基本结构及其转进[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
    [61]方克立.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 997.
    [62]方克立.方克立文集[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
    [63]唐凯麟,王泽应.20世纪中国伦理思潮问题[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64]唐凯麟,龙兴海.个体道德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
    [65]岳华.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杜维明新儒学论著辑要[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66]蔡尚思.中国传统思想总批判[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67]檀传宝.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68]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9]袁桂林.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70]张传燧.解读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7.
    [71]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9.
    [72]金耀基.中国现代文明秩序的建构[A].公共论丛:经济民主和经济自由[C].北京:三联书店,1997.
    [73]刘长林.中国人生哲学的重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4]黄济.教育哲学通论(第2版)[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
    [75]樊浩.伦理精神的价值生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76]刘放桐.新编现代西方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77]张灏.思想与时代[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
    [78]刘继红.五四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79]赵卫东.分析与融通——当代新儒家德性与知识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6.
    [80]唐君毅.青年与学问[M].桂林:中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81]罗义俊.评新儒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82]张君劢等.科学与人生观(上下册)[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83]季芳桐.泰州学派新论[M].成都:巴蜀书社,2005.
    [84]陈瑛.中国伦理思想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
    [85]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M].合肥:黄山书社,2008.
    [86]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87]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88]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14卷)[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
    [89]顾中华.韦伯学说[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90]香港浸会大学宗教及哲学系编.当代儒学与精神性[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91]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92]茅于轼.中国人的道德前景[M].湛江: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
    [93]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94]文军.西方社会学理论:经典传统与当代转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95]胡逢祥.社会变革与文化传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96]易鑫鼎.梁启超选集[M]上卷.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
    [97]胡适.胡适文存[M](第四集).合肥:黄山书社,1996.
    [98]胡适.科学与人生观[M].上海:上海亚东图书馆,1923.
    [99]杨深.走出东方一陈序经文化论著辑要[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
    [100]]陈来.传统与现代——人文主义的视界[M].北京:三联书店,2009.
    [101]颜炳罡.生命的底色[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5
    [102]张岂之.关于“和谐”理念的思考[A],载王俊义主编.炎黄文化研究[C]第9辑.郑州:大象出版社,2009.
    [103]汤志钧.康有为政论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04]袁刚.杜威在华讲演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05]杨思信.文化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06]杨泽波.孟子性善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
    [107]朱小蔓,梅仲荪.儿童情感发展与教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108]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109]冯契.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M](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110]马秋帆、熊明安.晏阳初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111]熊明安.中华民国教育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112]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南京晓庄师范学校编.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113]贺来.现实生活世界——乌托邦精神的真实根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
    [114]杨东平.艰难的日出:中国现代教育的20世纪[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
    [115]洪明.现代新儒学教育流派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
    [116]王铁军.教育现代化论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17]封祖盛.当代新儒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89.
    [118]成中英.世纪之交的决择[M].上海:上海知识出版社,1991.
    [119]吴飞.从乡约到乡村建设,收入思想与社会[M]第七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
    [120]朱永新.朱永新教育文集[M]第3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121]岳龙.现代性境域中的中国教育传统[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6.
    [122]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M].北京:三联 书店,1998.
    [123]熊十力.中国文化散论——十力书简选载[A],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C].北京:三联书店,1988.
    [124]俞新天.机会与限制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条件比较[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
    [125]李建华.法治社会中的伦理秩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26]任剑涛.伦理王国的构造——现代性视野中的儒家伦理政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27]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M](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128]陈旭麓.五四以来政派及其思想[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129]李小云.谁是发展的主体[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130]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M].上海:三联书店,2002.
    [131]李维武.中国大陆儒学的走向、限制与出路[A],载张世保.大陆新儒学评论[C].北京:线装书局,2007.
    [132]罗国杰.伦理学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133]王海明.新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34]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1987.
    [135]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36]宋希仁.当代外国伦理思想[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137]万俊人.现代性的伦理话语[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138]吴国盛.现代化之忧思[M].北京:三联书店,1999.
    [139]杨国荣.伦理与存在——道德哲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40]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41]俞可平.社群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42]葛晨虹.德化的视野——儒家德性思想研究[M].北京:同心出版社,1998.
    [143]张国珍.善与恶的角逐[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
    [144]彭帕林.道德需要论[M].上海:三联书店,2007.
    [145]姚新中.道德活动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146]刘祖云.从传统到现代: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147]王东莉.德育人文关怀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48]教育部社会科学与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149]李太平.全球问题与德育[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150][美]艾恺: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论文化守成主义[M].贵州人民出版 社,1991.
    [151]列文森著,郑大华译.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52][美]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7.
    [153][美]阿历克斯·英格尔斯等.人的现代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154][美]乔纳森·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155][美]罗伯特·K默顿.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156][美]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57][德]马可斯·舍勒著,罗第伦译.价值的颠覆[M].北京:三联书店,1997.
    [158][美]格里德.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
    [159][法]柏格森著,肖聿译.创造进化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160][美]希尔斯著,傅铿,吕乐译.论传统[M](译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161][美]霍尔.戴维斯.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162][美]本杰明·史华慈:史华慈论中国[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163][美]郭颖颐著,雷颐译.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1900-1950)[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164][日]小原国芳.小原国芳教育论著选(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165][美]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等译: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166][美]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67][美]西里尔·E·布莱克著,杨豫译.比较现代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168][英]约翰·怀特.再论教育的目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169][德]马克思·韦伯著,冯克利译.学术与政治[M].北京:三联书店,1998.
    [170][德]马克思·韦伯著,洪天雷译.儒教与道教[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171][德]马克斯·韦伯著,黄晓京、彭强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172][美]英克尔斯著,殷陆军译.人的现代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173[美]丹尼尔·贝尔著,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资本主义文化的矛盾[M],北京:三联书店,1989.
    [174][美]莫里斯.迈斯纳著,张瑛译.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175][古希腊]柏拉图,郭斌和译.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76][德]康德,韩水法译.实践理性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77][英]休谟,关文运译.人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178][美]内格尔.人的问题[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179][英]齐格蒙特·鲍曼,郁建兴等译.生活在碎片之中——论后现代道德[M].北京:学林出版社,2002.
    [180][美]莱茵霍尔德·尼布尔,蒋庆、王守昌等译.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
    [181][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
    [182][美]弗朗西斯·福山.大分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83][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五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84][美]查尔斯·霍顿·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185][美]内尔·诺丁斯,于天龙译.学会关怀——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86][美]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伦理理论研究[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3.
    [187][美]A·麦金太尔,龚群、戴扬毅等译.德性之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188][德]叔本华,任立,孟庆时译.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89][美]丹尼尔·贝尔,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三联书店,1989.
    [190][法]爱弥儿·涂尔干,陈光金、沈杰、朱谐汉译.道德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191][德]斐迪南·滕尼斯,林荣远译.共同体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92][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193][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194]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195]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96]黄裕生.宗教与哲学的相遇——奥古斯丁与托马斯·阿奎那的基督教哲学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197]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
    [198]牟宗三.中西哲学之会通十四讲[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
    [199]牟宗三.政道与治道[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
    [200]方克立、李翔海.现代新儒学发展的逻辑与趋向[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5(3)
    [201]方克立.关于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的三点看法[J].红旗文稿,2009(1)
    [202]李翔海.论现代新儒学与后现代主义[J].教学与研究,1998(9)
    [203]李翔海.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国文化传统三题[J].齐鲁学刊,2009(6)
    [204]李翔海.论现代新儒学的内在向度——寻求宗教精神、哲学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J].南开学报,2001(1).
    [205]李翔海.世纪之交的回观——后现代视野下的梁漱溟中西文化观[J],北京社会科学,1998(3).
    [206]李翔海.“复归”论的文化意蕴与理论局限——以梁漱溟的中西文化观为例[J].探索与争鸣,2009(3)
    [207]张宝明,郑大华.学术对话.中国近代思想史学科盘点之三——关于近代思想史的研究方法[J].郑州大学学报,2008(5)
    [208]郑大华.梁漱溟与阳明学[J].孔子研究,1990(2)
    [209]郑大华.梁漱溟新儒学思想研究[J].孔子研究,1990(2)
    [210]郑大华.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历史考察[J].求索,2005(1).
    [2]熊吕茂.近十年来梁漱溟研究综述[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5)
    [212]郭齐勇.综论当代新儒学思潮、人物及其问题意识与学术贡献[J].探索,2010(3)
    [213]郭齐勇.梁漱溟的文化比较模式析论[J].武汉大学学报,1988(2)
    [214]郭齐勇.当代新儒家对儒学宗教性问题的反思[J].中国哲学史,1999(1)
    [215]郭齐勇.儒家伦理的当代意义[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6)
    [216]郭齐勇.儒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中国现代化[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6).
    [217]郭齐勇.试论文化保守主义思潮[J].学习与探索,1990(1).
    [218]李宗桂.当代新儒学发展的若干难题[J].文史哲,2003(2)
    [219]林安梧.“新儒学”、“后儒学”、“现代”与“后现代”——最近十余年来的省察与思考之一斑[J].中国文化研究,2007年冬之卷.
    [220]林安梧.后新儒学及“公民儒学”相关问题之探讨[J].求是学刊,2008(1)
    [221]柴文华.激进中的保守和保守中的激进——以胡适、梁漱溟为例[J].中国哲学史,2010(2)
    [222]柴文华.现代新儒家文化观研究[J].黑龙江大学2003年博士论文.
    [223]柴文华.论儒家伦理中的“活元素”——兼谈普适价值问题[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1)
    [224]柴文华.儒家道德自觉论[J].江淮论坛,1997(4)
    [225]李培超.现代新儒学返本开新思想论评[J].船山学刊,1997(1)
    [226]陈鹏.回应西方.现代新儒学的境界之思[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0(2)
    [227]徐嘉.现代新儒学对唯科学主义之应对及其伦理态度[J].学海,2006(5)
    [228]毛文凤.近代儒家终极关怀研究——从康有为到熊十力[J].华东师范大学2004届博士学位论文.
    [229]陆信礼,周德丰.论梁漱溟释孔阐儒的内容及方法[J].南开学报,2001(3)
    [230]宋志明.论现代新儒家对西方哲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3)
    [231]陈永杰.早期现代新儒家直觉观考察[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
    [232]董德福.梁漱溟“新孔学”的历史地位和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1995(5)
    [233]董德福.梁漱溟生命化儒学的历史内涵与现代意义[J].江海学刊,1994(3)
    [234]李维武.全球化与现代新儒家的文化保守主义[J].学术月刊,2001(9)
    [235]李善峰.传统儒学现代化的一次努力—以梁漱溟的理论和实践为个案的研究[J].孔子研究,2004(5)
    [236]张耀武.文化选择与现代化——梁漱溟新儒学文化观与乡村建设理论研究[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0(2)
    [237]郭晓丽.儒学的返本开新和当代新儒学[J].孔子研究,2006(2)
    [238]顾红亮.“理性”与现代性的价值依托[J].人文杂志,2006(6)
    [239]顾红亮.梁漱溟的教育观念及其意义[J].南京社会科学,2010(1)
    [240]顾红亮.技术人和道德人——论贺麟的儒者型个人观[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3)
    [241]顾红亮.梁漱溟的“科学”概念.中国哲学史[J],2007(3).
    [242]祝薇.论早期现代新儒家的宗教观[D],华东师范大学2006届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243]樊浩.修养传统与道德自我的建构[J].人文杂志,1996(4)
    [244]樊浩.人情论[J].宁夏社会科学,1990(3)
    [245]樊浩.道德教育的价值始点及其资源性难题[J].教育研究,2003(10)
    [246]樊浩.中国式道德教育的价值结构与运行原理[J]社会科学战线,1994(2)
    [247]樊浩.儒家和谐伦理体系及其道德哲学意义[J].道德与文明,2007(6)
    [248]樊浩.社会秩序中的伦理效力[J].学术月刊,2000(9)
    [249]张岱年.生命与道德[J].北京大学学报,1995(5)
    [250]周斌.试论道德意志在个人品德形成中的重要使命[J].伦理学研究,2010(1)
    [251]任德新,张芊.论道德情感对道德理性与道德意志的驱动[J].南京社会科学,2006(12)
    [252]季芳桐.梁漱溟对孔子伦理思想的体认[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2(2)
    [253]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的基础[D],山东师范大学2003届博士学位论文.
    [254]马永庆.道德自律的特性解读[J].伦理学研究,2009(9)
    [255]余达淮,周晓桂.新中国六十年伦理学学科体系视阈下的十大争论[J].道德与文 明,2009(6)
    [256]陈来.以对方为重.梁漱溟的儒家伦理观[J].浙江学刊,2005(1)
    [257]吕耀怀.从道德自律到道德自然[J].道德与文明,2010(4)
    [258]胡伟希.第三种道德——人文性道德何以可能?[J].复旦学报,2009(3)
    [259]娄章胜.梁漱溟的宗教社会思想[J].宗教学研究,2008(4).
    [260]李向平.儒教宗教论的再讨论[J].齐鲁学刊,2006(5)
    [261]王易,刘致丞.试析儒家的个人品德养成论[J].伦理学研究,2009(9)
    [262]朱小蔓.情感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主体力量[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3)
    [263]张淑燕.我国当代情感教育的现实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
    [264]申宣成.梁漱溟生命哲学的教育意蕴[J].当代教育科学,2010(8)
    [265]褚宏启.教育现代化若干问题论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5)
    [266]王巨光.试论梁漱溟的新教育探索[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1)
    [267]万俊人.再谈教育公平问题[J].现代大学教育,2010(1)
    [268]万俊人.“德治”的政治伦理视角[J].学术研究,2001(4)
    [270]宋恩荣.论梁漱溟的教育社会学思想[J].湖北大学学报,1989(6)
    [271]许宁.现代新儒家的道统意识与文化自觉[J].孔子研究,2008(5)
    [272]崔玉婷.邹平教育模式与延安教育模式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届研究生博士学位论文.
    [273]陈来.论儒家教育思想的基本理念[J].北京大学学报,2005(9)
    [274]杨德才.三农迷局.路在何方[J].江海学刊,2009(2)
    [275]樊国富,王全志等.现代新儒家的教育观[J].宁夏大学学报,2004(3)
    [276]鲁洁.论德育的个体享用性功能[J].教育研究,1994(6)
    [277]鲁洁.一个值得反思的教育信条.塑造知识人[J].教育研究,2004(6)
    [278]王天民,郭彦雯.从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看道德教育超越性本质的实现[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3)
    [279]王珍喜.文明冲突视野下的伦理社会——以梁漱溟与陈序经之比较为中心[D],复旦大学2007届博士学位论文.
    [280]朱其永.“天下主义”的困境及其近代遭遇[J].中国哲学,2010(7)
    [281]谢遐龄.中国社会是伦理社会[J].社会学研究,1996(6)
    [282]廉如鉴,张岭泉.“自我主义”抑或“互以对方为重”——“差序格局”和“伦理本位”的一个尖锐分歧[J].社会学,2010(2)
    [283]时广东.梁漱溟、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改造思想的趋同和差异[J].社会科学研究,1996(6)
    [284]吴飞.梁漱溟的“新礼俗”——读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J].社会学研究,2005 (5)
    [285]吴飞.乡村建设与现代中国文明[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7)
    [286]栗玉仕.伦理本位与以德治国——梁漱溟社会伦理思想研究[J].齐鲁学刊,1996(6)
    [287]石培玲.梁漱溟的公德观与“乡村自治”构想的伦理困境[J].道德与文明,2007(6).
    [288][美]成中英.“德”“法”互补.一个儒家——康德式的反思(上)[J].齐鲁学刊,2009(3)
    [289]林育川.毛泽东的中国现代化方案.马克思主义的还是民粹主义的?——从毛泽东与梁漱溟的分歧看[J].现代哲学,2007(6)
    [290]周朗生.寻求秩序——梁漱溟政治思想解读[D],吉林大学2006届博士学位论文.
    [291]李建华,覃青必.论道德自由境界[J].道德与文明,2008(2).
    [292]杨志刚.礼与传统的创造性转化[J].复旦学报,1993(3).
    [293]钱亚梅.从社会阶层分化透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价值[J].思想政治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5(5).
    [294]张耀灿,曹清燕.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人学思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2).
    [295]张澍军,郭凤志.论人学视阈的德育目的[J].社会科学战线,2004(5).
    [296]陈华洲.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届博士学位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