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历史哲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历史哲学,是人们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与内在衍进的哲学思辨。尽管“历史哲学”一词直至18世纪中期才由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提出,但中西方古代社会均不乏历史哲学思想。限于多种原因,中国古代历史哲学并未形成一套完备的理论体系。近代以来,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化,西方现代历史哲学陆续传入我国,这对国人构建自己的历史哲学体系大有裨益。当然,我们探索历史哲学并非为了纯粹的学术研究,而是为了省察中国人与中国社会的生存、发展与未来前景。在此情形之下,深入剖析梁漱溟的历史哲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为现代新儒家,梁漱溟理论探究的目的在于解决人生问题和现实问题。这两大问题的解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与内在趋势的精确把握。因此,梁漱溟为数不多的学术论著中,零零散散地蕴含着历史哲学理论。通过《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乡村建设理论》、《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等论著,他从历史本体论、历史动力论、历史发展观、历史形态论、历史结构论、历史决定论、历史认识论对人类社会历史进行了颇为独特的阐述与抉发。
     在历史本体论上,梁漱溟重构生命本体论。他以儒家传统生命意蕴为基底,援引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构建新的形上本体。他改造了柏格森生命冲动派生一切生命现象的观点,认为世界万物由延绵不息的生命之流构成,而生命就是历代哲学家苦苦追寻的根本,是宇宙、人生与社会的最高概括。与柏格森不同的是,梁漱溟对生命作了新的发挥和扩展,认为宇宙由“生活”构成,为其文化哲学提供了理论基石。
     在历史动力论上,梁漱溟提出意欲动力论。在他看来,正是意欲表现程度的不同,才产生向前的西方社会、持中的中国社会以及向后的印度社会。应该说明的是,“意欲”一词虽由梁漱溟独创,但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也就是说,“意欲”由中国古代哲学的“欲望”与西方现代哲学“意志”融会而成。经过梁漱溟的洗礼与改铸,“意欲”不仅融入西方现代哲学精神,还熔铸了中国传统文化特质,在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开拓新的思路。
     在历史发展观上,梁漱溟构建了三阶段论。人类历史怎样发展,是否存在特定的规律?这是历史哲学家必须面对的难题。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从低到高经历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基于意欲动力论,梁漱溟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与演进与个人的主观意欲密切相关,并将其概括为次递展开的三个阶段:物质需求→精神追寻→终极关怀。
     在历史形态论上,梁漱溟主张文化形态论。他根据文化之异,把人类历史概括为西洋、中国与印度三种类型,实质上是一种文化形态史观。也就是说,人类历史表现为不同形态的文化。在他看来,历史即是文化,历史与文化二者合一,实不可分。历史就是文化的历史,文化乃是历史的文化。
     在社会结构论上,梁漱溟提出伦理型社会。在他看来,作为一个注重伦理的社会,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伦理本位”、“职业分途”以及“几乎没有宗教的人生”。在儒家文化的规约下,中国人把伦理道德作为日常的行为规范,从而淡化了宗教信仰的作用,从而形成只有“职业分途”,没有阶级对立的社会。
     在历史决定论上,梁漱溟回归天才圣贤观。谁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足天才圣贤,还是普通民众?在此问题上,梁漱溟完全融受了中国古代哲人的天才史观。在他看来,天才人物的出现致使中国文化早熟,中国人折入第二路向;圣贤人物的引领遂使古代中国成为伦理本位的社会;并对现代知识分了满怀期待,认为他们才能拯救国运、开创未来。
     在历史认识论上,梁漱溟推崇直觉认识论。他既吸收了中国传统哲学的直觉、顿悟的思维方式,又借鉴了柏格森的直觉主义认识论,认为人们认识世界有两种方法,一是直觉认识方法,作为体认自我的唯一方式;二是静观认识方法,作为认识外在世界的主要方法。而要认识文化生命,则只能依靠直觉认识方法
     平心而论,梁漱溟对中国历史哲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足今人重新审视与挖掘其学术成就必须注意的问题。
Historical Philosophy is people's philosophical speculation into the social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internal derivatives. Although Historical Philosophy was rise until mid-18th century by French thinker Voltaire, there was not lack thought of historical philosophy in ancient China and Western. Limited to a varieties of reasons, the ancient Chinese historical philosophy didn't form a complete theoretical system. With the deepening of cultural exchange, modern western historical philosophy gradually were introduced into China, which was a great benefit for people to build their own system of historical philosophy. However, we explore the historical philosophy is not for purely academic research, but for introspecting Chinese and Chinese social survival, development and future prospects. Under such circumstances, there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by analyzing Liang Shuming's historical philosophy.
     As a modern Neo-Confucian, Liang Shuming's theoretical inquiry aimed at resolving the problem of life and reality. To resolve this problem, depends largely on his precise grasp to the social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internal trends. So, Liang Shuming's few academic contain the thoughts of historical philosophy. Such as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 and Philosophy, the Theory of Rural Construction, Chinese cultural rightness, etc. He has a quite superb and exposition for human history from the historical ontology, the historical motivation, the historical power, the historical form, the historical structure, the historical determinism and the historical epistemology.
     In the historical ontology, Liang reconstructed the life ontology. Based on Confucian tradition, he quoted Bergson's life philosophy to build a new shape on the body. He transformed Bergson's view of life impulse derived all phenomena that the world everything is formed by endless of life, and life is the ancient philosophers traced the fundamental, is the highest generalization of universe, life and society. It is different from Bergson, Liang made new play and extend, thank the universe is.made from life, provided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his cultural philosophy.
     In the historical motivation, Liang put the power of desire. In his opinion, the different of desire show different society, such as western, Chinese and Indian society. It should that desire was made of Liang, but it has profound theoretical origin. In other word, the desire was added by Desire of the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y and Will of the modern western philosophy. Desire not only put the western modern philosophy, but also cas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explore new ideas in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dynamic problem.
     In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Liang built a three-stage theory. How to develop of mankind history, whether there is a specific law? This is the philosophers of historical philosophy have to face the problem. Marxist thank the history have five stage from low to high, primitive society, salve society, feudal society, capitalist society and communist society. Based on the power of desire, Liang thinks there is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evolution of the social history and the individual subject desire, and summarizes the three stages from material needs to spirit pursuits to ultimate concern.
     In the historical form, Liang advocated cultural patterns. Because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he summarized the mankind history as three types, west, China and India. in essence, is historical view of the cultural forms. In other words, the mankind history showed the different culture. In his opinion, culture is history, history and culture may combined, don't separated. History is cultural history, culture is historical culture.
     In the social structure, Liang put the ethics-based society. As an ethical society,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society is ethical standards, occupational evolve along different paths and almost no religious life. Under the statute of Confucian culture, Chinese people put ethics code as daily conduct, thus dilute the role of the religion to form occupational evolve along different paths and no class antagonism society.
     In the historical determinism, Liang returned to the genius sages. Who decides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the genius of saints, or the general public? On this issue, Liang completely melted the ancient philosophers'the genius history. In his opinion, genius people resulted in the Chinese culture precocious, the Chinese society fold into the second road, sage figure made China as ethics-based characteristics, and only intellectuals can solve the real problem.
     In the historical epistemology, Liang respected intuitive epistemology. He not only absorbed the intuition, enlightenme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philosophy, and also drawn Bergson's intuitive epistemology, thinking people have two ways to understand world. Intuitive may recognize self, observing may recognize the outside. But to recognize the cultural life, you can only rely on intuition.
     In all fairness, Liang made an indelible contribu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hilosophy, but there have some shortcoming in it, which is us re-examine and mining its argument must be noted.
引文
①李石岑:《评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民铎》1924年第3期。
    ②李石岑:《评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民铎》1924年第3期。
    ③李渊庭:《梁漱溟先生年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4页。
    ④孙道升:《现代中国哲学界之解剖》,《国间周报》1935年第45期。
    ①关于冯友兰的学术转向问题,学界争议较大,大陆学界将其归类于现代新儒家,港台及海外的张君励、韦政通、刘述先等人则不认可,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冯友兰学术理路的转向。上世纪70年代初,一位美籍华人学者问到冯友兰哲学思想变化的缘山,他曾赋诗一首赠予问者,其中两句是:
    “若问道术多变迁,请向兴亡事里寻。”(转引自黄克剑《百年新儒林》第365页)
    ②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梁漱溟解释了自己高举孔家义旗之根本原因:面对新文化派的冲击,传统文化派思想的内容异常空乏,并不曾认识了旧化的根本精神所在,怎样禁得起陈先生(陈独秀)那明晰的头脑,锐利的笔锋,而陈先生自然就横打直摧,所向无敌了(参见《梁漱溟全集》第1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32页)。
    郑大华:《梁漱溟与现代新儒学》,《求索》2003年第2期。
    严既澄:《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民铎》1922年第3期。
    ①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527页。
    ②贺友兰:《三松堂全集》第11卷第54页。
    ③贺麟:《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2页
    唐君毅:《病里乾坤》第164页。
    牟宗三:《生命的学问》第113页
    何伟:《对“孔子热”的冷思考》,《探索》2011年第3期。
    方克立:《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第43页
    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与实际》第2页。
    郑大华:《梁漱溟传》,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0页。
    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66页。
    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4页
    ①梁漱溟说:“先父(梁济)之思想,实与西洋思想相近。他实在是一个功利主义者……此点仿佛与詹姆士、札威等之思想相近。他自己虽也曾读书考中举人,但他最看不起读书人,最看不起做文章的人:因为读书人不中用,因为文章亦不中用……于是先父的思想,乃成为我的思想。先父为一实用主义者,我亦随之而成为实用主义者。”(参见《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6-7负。)
    ②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7页。
    ③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593页。
    ①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16页。
    ②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8卷,第1137页。
    ③吴稚晖:《一个新信仰的宇宙观及人生观》,《太平洋》1924年第4卷。
    ④艾恺详细解释了为什么称梁漱溟为“最后的儒家”。他说:“在近代中国,只有他一个人保持了儒者的传统和骨气。他一生的为人处事,大有孔孟之风;他四处寻求理解和支持,以实现他心目中的为人之道和改进社会之道。”(参见《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作者序)当代学者汝伦认为:“中国的自由主义者往往喜欢谈一些抽象的口号和原则,很少对中国的历史和现状作深入细致的观察和研究。而保守主义者却比较重视中国的实际情况,以此作为他们立论的出发点,梁漱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了。和好谈‘心性之学’与‘内在超越’的新儒家不同,他总是从现实的经验层面来研究中国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现代中国思想研究》第433页)
    ⑤黄克剑:《百年新儒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①余英时:《现代学人与学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73页。
    ②对于自己思想路径的转变,梁漱溟在《我的自学小史》中也作了解释。他说:“真的自学,是由于向上心驱使我在两个问题上追求不已:一人生问题;二社会问题,亦可云中国问题。此两个问题互有关联之处,不能截然分开,但仍以分别言之为方便。从人生问题之追求,使我出入于西洋哲学印度宗教中国周秦宋明诸学派间,而被人看作是哲学家。从社会问题之追求,使我参加了中国革命,并至今投身社会运动。”(参见《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679页。)
    ③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342页。
    ①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687页。
    ②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4卷第487页。
    ③梁漱汉在《我的自学小史·回到世间来》中说:“《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在人生思想上归结到中国儒家的人生,并指出世界最近未来将是中国文化的复兴。这是我从青年以来的一大思想转变。”(参见: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698页)据此,学界认为梁漱溟重回世间的时间应该是1920年。笔者不同意这种观点。虽然此书是梁漱溟出佛入儒的标志,但他的思想转变从几年前就开始了。所以,关于梁漱溟弃佛归儒思想转变最完备的表述应该是这样:1916年,梁漱溟出任张耀曾秘书时产生弃佛归儒的想法,直到1920年在山东济南作《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时,表标他真正回到世间来了。且看梁漱溟自述:“动念回到世间来,虽说触发于一时,而早有其酝酿在的。……但我既蓄志出家为僧,不许可婚娶,只有自己抑制遏止其欲念。自己精神上就这样时时在矛盾斗争中。矛盾斗争不会长久相持不决,逢到机会终于触发了放弃一向要出家的决心。机会是在1920年春初,我应少年中国学会邀请作宗教问题讲演后,在家补写其讲词。此原为一轻易事,乃不料下笔总不如意,写不数行,涂改满纸,思路窘涩,头脑紊乱,自已不禁诧讶,掷笔叹息。既清心一时,随手随《明儒学案》翻阅之。其中泰州工心斋一派素所熟悉,此时于东崖语录中忽看到‘百虑交锢,血气靡宁’八个字蓦地心惊:这不是恰在对我说的话吗?这不是恰在指斥现时的我吗?顿时头皮冒汗.默然有省。遂由此决然放弃出家之念。是年暑假应邀在济南讲演《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题,回京写定付印出版,冬十一月尾结婚。”(《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698 699页)
    ①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4卷第524页。
    ②所谓“小孝行为”按照梁漱溟《思亲记》记载主要是家族的子嗣问题。梁漱溟的哥哥梁焕鼐结婚十年尚无子女,所以父母希望他早日结婚以完成老人的心愿。然而此时的梁漱溟正热心于研读佛学经典,完全不理会这种事情。遗憾的是,直至父母云世也没有等到梁漱溟结婚生子。
    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44页。
    张汝伦:《现代中国思想研究》第433页
    宋志明:《德性儒学的成就、困境与走向》,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艾恺:《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第197页。
    1艾恺:《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第196页。
    2张汝伦:《现代中国思想研究》第433页。
    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49页
    ①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194页。
    ②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516页。
    ③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216页。
    ④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527页。
    ①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527页。
    ②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723页。
    ①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693页。
    ②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653页。
    黑格尔:《历史哲学》第5页。
    庄国雄:《历史哲学》第8页;
    熊十力:《熊十力全集》第8卷第602页。
    方东美:《方东美先生演讲集》第127页。
    ①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第14页。
    ②薛其林:《五四时期的东方文化中心与融合创新——以梁漱溟、熊十力为例》,《长沙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①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376页。
    ①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549页。
    ①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376页。
    ①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352页。
    ①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376页。
    ①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377页。
    ①郑家栋:《断裂中的传统》,第68页。
    ②庞守兴:《试论梁漱溟早期对柏格森哲学中两个核心概念的“误读”与创化》,《西学东渐研究》第1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237页。
    方克立:《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第371页。
    李道湘:《梁漱溟意欲论研究》,《甘肃社会科学》1993年第5期。
    ①关于梁漱溟引佛入儒、融汇佛儒的问题,贺麟曾提出异议,认为事实并非如此:“他(梁漱溟)小采取一般援儒入释,援释入儒的融汇儒、佛的办法。当他早年发表《究元决疑论》,信仰佛法时,便决心出世,独居茹素,过佛家的生活。后来因他思想折回儒家一路,便随之改变生活,结婚肉食,发挥儒家思想,以解答当时甚为迫切的东西文化问题。”(《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第9页)。对于贺麟的观点,笔者不敢苟同。虽然梁漱溟后来走出佛门,但佛学早已渗入他的学术思想中。而且梁漱溟本人多次论及佛教对其影响甚深甚巨。无论是早年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还是晚年接受艾恺的采访,梁漱溟对佛教的笃信始终如一。由于相关论述已引入本文,兹小赘述。
    ②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601页。
    ③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344页。
    ①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376页。
    ①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651页。
    ②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3卷第181页。
    王阳明:《答顾东桥书》,《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41页。
    王阳明:《答舒国用》,《王阳明全集》第189页
    ①王阳明:《传习录下》,《王阳明全集》第121页。
    ②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新编》中写道:“宋明道学中本有程朱和陆王两派。梁漱溟的哲学思想足陆王派所本有的,但梁漱溟是‘接着’陆王讲的,不是‘照着’陆王讲的。”并进而认为,梁漱溟对孔子之“仁”的发挥,“其根本意思是陆王所本有的,但以前陆王派中没有哪一家讲得这样清楚明白。从不清楚明白到清楚明白.这就是发展,发展就是进步。梁漱溟比以前的陆王派进了一步。”(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10卷第547页。
    ③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645页。
    ④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666页。
    ①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380页。
    ②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380页。
    ③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380页。
    ④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380页。
    ①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期选集》第4卷第477页。
    ②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373页。
    ③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374页。
    ①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375页。
    ②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416页。
    ①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147页。
    ②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146页。
    ③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143页。
    ④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147页。
    ①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384页。
    严云爱:《胡适学术代表作》(下)第124页。
    ①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394页。
    ②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544页。
    ①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262页。
    ②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267页。
    ①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371页。
    ①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11卷第57页。
    ②方克立:《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第176页。
    ③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2页。
    ①梁漱溟认为,孔了虽然没有提出性善,荀子又主张性恶,但孟子倡导“性善论”、《易经》“继之者善,成之者性”。胡从总体上看,儒家是提倡性善论的。他指出,就连新文化派主将胡适先生也说“孔子的人生哲学依我看来可算是注重道德习惯一方面的”(参见《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457页)。
    ②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452页。
    ③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458页。
    ④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458页。
    ①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458页。
    ①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25页。
    ②祁克果毕生致力于宗教研究,认为个人从属于上帝:而印度佛教尤其是唯识宗影响了梁漱溟的一生,自至晚年撰写《东方学术概观》时依然把自己与儒学大师熊十力区别开来:“我与熊先生虽然回一倾心东方古人之学,以此相交游,共讲习者四十多年,踪迹之密少有其比,然彼此思想实不相同,熊先生应归属儒家我则佛家也。”
    ③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541页。
    ①蒙培元:《冯友兰与蔡元培》,《读书》2011年第9期。
    ②“现代化”一词并未见于梁漱溟的学术论著中,但他所说的“中国问题”亦即“现代化”之思。
    ③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530页。
    ④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164页。
    ⑤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453页。
    ①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532页。
    ②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9页。
    ③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9页。
    ①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14—29页。
    ②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261页。
    ③中央编译局:《列宁选集》第4卷第11页。
    ④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141页。
    ①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143页。
    ②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147页。
    ①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219页。
    ②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221页。
    ③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224页。
    ①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汉全集》第3卷第284-287页。
    ②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31页。
    ③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480页
    ④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261页
    ①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523页。
    ①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478页。
    ②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478页。
    ①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526页。
    ②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526页。
    ③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527页。
    ④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527页。
    ①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493页。
    ①梁漱溟认为,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形势,现在提出第三态度为时过早是极明显的。而我们以前只为一步击错,以致贻误到那个天地,此刻难道还要一误再误不知鉴戒吗?你一个人去走,我不能管;但如你以此倡导于社会,那我便不能不反对。在《唯识述义》序文中亦警告人们:“假使佛化大兴,中国之乱便无已”。所以,梁漱溟希望倡导佛教的人可怜可怜湖南湖北遭兵乱的人民,莫再引大家到第三态度,延长了中国人这种水深火热的况味。(参见《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534—535页)。②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528页。
    ③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533页。
    吴童立:《保守中的现代化——梁漱溟文化哲学评析》,《山东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①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第1卷第151页
    ②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第1卷第102页
    ③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第1卷第37页
    ①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第1卷第20页。
    汤因此:《历史研究》第14页。
    ①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352页。
    ①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第1卷第98页。
    ①程群:《斯宾格勒与汤因比文化形态说异同论》,《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②转引自程群:《斯宾格勒与汤因比之化形态学说异同论》,《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第期。
    ③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4卷第713页。
    ①柏格森:《形而上学论》第3—4页。
    ②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4卷第652页。
    汤因比:《半个世界 中日历史与文》第15页。
    ①汤因比:《展望二十一世纪》第289页。
    ②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525页。
    ③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352页。
    ④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352页。
    ①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137页。
    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94页。
    ①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217页。
    ②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139页。
    ③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139页。
    ①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171页。
    ②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153页。
    ①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155页。
    ②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155页。
    (?)明末清初以来,随着西方传教士陆续来华,关于传教士是否跪拜之事,引起了学界对“儒教是否宗教问题”的讨论,这是儒教发展史上的第一次争论。
    (?)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417页。
    ①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420页。
    ②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439页。
    ③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97页。
    ④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101页。
    ①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103页。
    ②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108页。
    ③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480页。
    (?)朱汉国:《论梁漱溟的“中国社会结构特殊论”》,《齐鲁学刊》1996年第6期
    (?)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164页
    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372页。
    ①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481页。
    ②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486页。
    ①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526页。
    ②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525页。
    ①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104页。
    ①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123页。
    ②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123页。
    ③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125页。
    ④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126页。
    ①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136页。
    ②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136页。
    ③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262页。
    ④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4卷第249页。
    ①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677页。
    ①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6页。
    ②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4页。
    ①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445页。
    ②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482页。
    ③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450页。
    ④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452页。
    ⑤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455页。
    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459页。
    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454页。
    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467页。
    ①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268页。
    ②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269页。
    ③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457页。
    ④在《香港脱险寄宽恕两儿》的家书中,梁漱溟说:“孔孟之学,现在晦塞不明。或许有人能明白其旨趣,却无人能深见其系基于人类生命的认识而来,并为之先建立他的心理学而后乃阐明其伦理思想,此事唯我能做。又必于人类生命有认识,乃有眼光可以判明中国文化在人类文化史上的位置,而指证其得失。此除我外,当世亦无人能做”(《梁漱溟全集》第6卷第343页)
    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6卷第343页。
    许全兴:《中国哲学直觉思维论的形成与发展》,《河北学刊》2008年第4期。
    ①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453页。
    ②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452页。
    ①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451页。
    ②景海峰:《新儒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思想》,中国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43页。
    ③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376页。
    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13页。
    ①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397页。
    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398页。
    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399页。
    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399页。
    ①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468页。
    ②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400页。
    ③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400页。
    ①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652页。
    ②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451页。
    ①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450页。
    ②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451页。
    ③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461页。
    ④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452页。
    ①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5页。
    ②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525页。
    ③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576页。
    ①贺麟:《近代唯心论简释》,重庆独立出版社,1943年版15页。
    ②庄国雄:《历史哲学》第13页。
    ①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455页。
    ②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407页。
    ①张汝伦:《现代中国思想研究》第459页。
    ②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561页。
    ③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562页。
    梁漱溟曾说:“我们政治上的第一个小通的路——欧洲近代民主政治的路,我们政治上的第一个不通的路——俄国共产党发明的路;我们经济上的第一个不通的路——欧洲近代资本主的路,我们经济上第一个小通的路——俄国共产党要走的路。”(《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111页)
    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147页。梁漱溟所谱次序,乃指在具体的乡村建设理论的阐述中分成三个阶段:其一是如何解决中国眼前大局问题:其二是如何利用政权以推进中国的经济建设:其三是讲乡村组织结构。
    甘阳《古今中西之争》第49页。
    陈来:《现代中国哲学的追寻》第39页。
    1.《论语》
    2.《孟子》
    3.《二程集》
    4.《朱子全书》
    5.《王阳明全集》
    1.牟宗三:历史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黑格尔:历史哲学[M]上海:上海书店,2006
    3.沃尔什:历史哲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
    4.庄国雄:历史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5.赵家祥:历史哲学[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6.张牛:五四运动与中国近现代历史哲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7.韩震 孟鸣歧:历史哲学——关于历史性概念的哲学阐释[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8.李成蹊:历史与民族精神——近现代中国历史哲学研究[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
    1.中国文化书院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2.曹耀明:梁漱溟思想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
    3.郑大华:梁漱溟学术思想评传[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4.郑大华:梁漱溟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5.景海峰:梁漱溟评传[M]南昌:百花洲文化出版社,1995
    6.艾恺: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7.马勇:梁漱溟文化理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8.方克立: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C]长春:长春出版社,2008
    9.郑家栋:断裂中的传统[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1.宋志明:现代新儒家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12.郑家栋:现代新儒学概论[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7
    13.方克立李锦全:现代新儒学的研究论集(第1、2卷)[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14.罗义俊:评新儒家[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15.封祖盛:当代新儒家[C]北京:三联书店,1989
    16.李翔海:现代新儒学论要[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
    17.黄克剑:百年新儒林[C]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
    18.梁培宽:梁漱溟先生纪念文集[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
    19.李渊庭:梁漱溟先生年谱[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20.李山张重岗王来宁:现代新儒家传[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21.柴文华:现代新儒家文化观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2004
    22.方克立李锦全:现代新儒家学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23.方克立:现代新儒学辑要[M]北京:中国广播出版社,1990
    24.方克立郑家栋:现代新儒家人物与著作[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
    25.颜炳罡:当代新儒学引论[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
    26.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7.吴光:当代新儒家探索[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28.启良:新儒学批判[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29.冯友兰:三松堂全集[C]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40.郭齐勇龚建平:梁漱溟哲学思想[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1.郭齐勇:中国儒学之精神[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42.牟钟鉴:儒学价值的新探索[M]济南:齐鲁书社,2001
    43.傅永聚韩钟文:现代新儒学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3
    44.刘东超:中国当代儒学批判[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45.蒋庆:儒学的时代价值[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
    46.陈明:儒者之维[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郑大华:民国思想史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C]北京:东方出版社,1987
    3.贺麟: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
    4.唐君毅:病里乾坤[M]台北:鹅湖出版社,1980
    5.项维新、刘增福:中国哲学思想论集[C]台北:水牛出版社,1992
    6.李石岑:李石岭讲演集[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7.方东美:方东美先生演讲集[C]台北:黎民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6
    8.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9.贺麟:近代唯心论简释[M]重庆:独立出版社,1943
    10.余英时:现代学人与学术[C]//沈志佳:余英时文集第5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1.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及其现代变迁[C]//沈志佳:余英时文集第5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2.余英时:中国知识人之史的考察[C]//沈志佳:余英时文集第5卷,杜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3.甘阳:古今中西之争[M]北京:三联书店,2006
    14.林毓生:热烈与冷静[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15.徐国利:钱穆史学思想研究[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04
    16.黄见宽:西方哲学东渐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7.朱谦之:中国哲学对欧洲的影响[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
    18.陈来:现代中国哲学的追寻[C]北京:三联书店,2010
    19.张汝伦:现代中国思想研究[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0.牟宗三:生命的学问[M]台北:学生书局,1984
    21.刘述先:文化与哲学的探索[M]台北:学生书局,1986
    22.刘述先:儒家思想的转型与展望[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
    23.彭国翔:儒家传统与中国哲学——新世纪的回顾与前瞻[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
    24.蔡仁厚:儒学传统与时代[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
    25.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6.冯达文、郭齐勇:中国哲学史新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安希孟:历史和历史哲学[J]史学理论研究,2004(2)
    2.[美]A.斯特恩:历史哲学:起源与目的[J]
    3.张文杰:历史哲学综论[J]
    4.[英]R.格鲁纳:现代历史哲学[J]
    5.谭元亨:中国历史哲学演进新析[J]现代哲学,1994(4)
    6.张艳国:论中国近代的历史哲学研究[J]天津社会科学,1991(3)
    7.许苏民:中国近代历史哲学的三个环节[J]
    8.李勇:中国近代历史哲学的终结[J]
    9.吴堂立:保守中的现代化:梁漱溟文化哲学评析[J]山东社会科学,2003(5)
    10.景海峰:梁漱溟对西方文化的理解与容受[J]深圳大学学报,1994(11)
    11.宋薇:梁漱溟文化哲学研究[J]晋阳学刊,2005(2)
    12.李道湘:梁漱溟意欲论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1993(5)
    13.郑大华:谋求儒学的现代转换[J]孔子研究,2006(2)
    14.郑大华:梁漱溟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与探索[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8(6)
    15.郭齐勇:梁漱溟文化比较模式析论[J]武汉大学学报,1988(2)
    16.颜炳罡:仁·直觉·生活态度——梁漱溟对孔子哲学的创造性诠释[J]东岳论丛,2004(9)
    17.董德福:梁漱溟“新孔学”研究70年概述[J]哲学动态,1994(1)
    18.许宁:儒学的社会化与社会化的儒学——梁漱溟文化哲学简论[J]齐鲁学刊,2007(5)
    19.朱汉国:论梁漱溟的“中国社会结构特殊论”[J]齐鲁学刊,1996(6)
    20.郑大华:梁漱溟与现代新儒学[J]求索,2003(2)
    21.高国舫:梁漱溟与现代化[J]浙江大学学报,1991(3)
    22.柴文华:激进中的保守与保守中的激进——以胡适、梁漱溟为例[J]中国哲学史,2010(2)
    23.高力克:梁漱溟:在历史理性与价值理念之间[J]浙江大学学报,1994(1)
    24.韦政通:梁漱溟的人格特质与生命动力[J]南昌大学学报,1999(6)
    25.李善峰:梁漱溟对二十世纪的真正意义[J]东岳论丛,1990(4)
    26.郑大华:梁漱溟与中国传统文化[J]中州学刊,1988(3)
    27.贾云平:试论梁漱溟的文化历史观[J]广东社会科学,1990(4)
    28.董德福:现代新儒家与柏格森生命哲学[J]复旦学报,1993(3)
    29.高国舫:梁漱溟的现代化困惑[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4,6
    30.肖良武:从“出世”到“入世”——梁漱溟由佛转儒思想的嬗变[J]贵州社会科学,2000
    31.彭启福:当代新儒家的先驱——梁漱溟[J]北方论从,1998(4)
    32.郑大华:梁漱溟对儒学的认识[J]文史知识,2000(7)
    33.朱义禄:论泰州学派对梁漱溟的影响[J]学术论坛,1991(4)
    34.郑黔玉:试论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文化哲学基础[J]贵州大学学报,2000(7)
    35.柴文华:论梁漱溟的人哲学[J]哲学研究,2001(1())
    36.杨雪骋:宗教与生命的纠结:梁漱溟早期宗教观探析[J]南昌大学学报,2001(10)
    37.曹跃明:论梁漱溟的多元文化观[J]中国哲学史,1997(1)
    38.赵德志:梁漱溟与生命哲学[J]社会科学辑刊,1993(3)
    39.郑大华:梁漱溟与西化思潮[J]求索,2004(4)
    40.黄克剑、周勤:佛光照耀下的一代儒宗——梁漱溟文化思想探要[J]哲学研究,1990(3)
    41.朱汉国:从“文化路向”观到“老树新芽”说——重评梁漱溟关于中西文化的认识[J]中州学刊,1996(1)
    42.郑大华:“评判的态度”与“同情的理解”——论胡适与梁漱溟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J]中州学刊,1994(2)
    43.陈来:“以对方为重”:梁漱溟的儒家伦理观[J]浙江学刊,2005(1)
    44.郑大华:梁漱溟与马克思主义[J]湖南大学学报,2006(9)
    45.徐国利 何军民:历史·传统·哲学——冯友兰新理学的历史本质论[J]江淮 论坛,2009(4)
    46.徐国利:钱穆的历史本体“心性论”初探——钱穆民族文化生命史观疏论[J]史学理论研究,2000(4)
    47.徐国利:钱穆的人文历史认识思想述论[J]求是学刊,2002(1)
    48.史炳军李敏:面对西学:梁漱溟对中国文化的阐释与批评[J]西北大学学报,2002(2)
    49.李可亭:论五四后梁漱溟在传统思想现代化方面的局限性[J]郑州大学学报,2002(3)
    50.秦淮:梁漱溟的中国哲学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9(4)
    51.滕复:梁漱溟与现代新儒学的大儒学学说[J]浙江学刊,1999(5)
    52.张舜清:梁漱溟生命儒学的现代意义与启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