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府与晋宋政治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东晋刘宋时期,幕府作为特定的政治形态和力量,存在于当时的社会生活尤其是政治生活中,并深刻影响着政治格局的变化。晋宋不同的历史时期,幕府的作用方式和作用程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作为影响幕府发生、发展重要因素之一的地域势力,在晋宋之时积聚成多个典型的具有武力色彩的地域集团,交织于幕府之中,呈现出晋宋政治的诸多特征。
     东晋时期,多个典型的幕府交互作用,影响巨大。形成于西晋末年的司马睿幕府,吸纳了东海王司马越幕府的大部分势力,并积聚了其他北方南下流民及部分江南士人的力量,成为建立江左政权的关键。王敦、桓温幕府的建立及发展,在东晋前、后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幕府中江南士人的逐渐增加,诠释了东晋政权江东化的内涵。北府势力的兴起,成为影响左右东晋政局的主导因素之一。京口集团色彩浓厚的郗鉴、谢玄幕府,是当时东晋政权支撑性的军事力量。京口势力的衰落,一定程度决定了晋术的政治走向。兴起、强盛于荆州的桓玄幕府,势力雄厚,打破了门阀士族与皇权共天下的政治格局,成为推翻东晋王朝的工具。桓玄幕府的兴衰,标志着长期存在于长江上、下游的东晋荆扬之争的新变化,也昭示了东晋政权的没落。
     刘宋时期,政治形态向争权政治复归,幕府的发展亦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刘裕幕府以重建的京口集团为班底,征讨桓玄、兴师北伐、弭平内乱、翦除异己,完成了覆晋建宋的大业。刘宋初年,京口集团的消陨与青徐集团的兴起,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其时的政治变化。刘义隆幕府的建立,开启了元嘉之治的先声。刘义康幕府的兴衰,则与刘宋前期政治格局的变化相始终,是理解元嘉政治的关键。高门士族的衰落,次等士族的渐次兴起,以及由此而起的政治纷争,通过刘义康幕府及刘义康本人的沉浮,展现了刘宋前期政治生活的复杂性。存在于刘宋后期的刘骏幕府等,其中的地域色彩愈浓,青徐、雍州集团的变化轨迹,是刘宋后期政争的集中反映,极大地影响着宋术政权的稳固。萧道成幕府重新聚集青徐势力,广揽各方力量,侵蚀刘宋政权,在宋末动荡的政治格局中完成了宋齐易代的勋业。
During Liu Song and Eastern Jin Dynasty, as a specific political formation and power, shogunate existed in social and especially political life and deeply influenced changes of political formation.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its effect modes and degrees in different history periods of Jin and Song Dynasties. As one of important factors which influenced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shogunate, regional power accumulated many typical regional groups which was of strong military characteristic and interwoven in different shogun ate, and these regional groups exhibited many traits of Jin and Song politics.
     During Eastern Jin Dynast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any typical shogunate had a strong impact. Taking shape in the late Western Jin Dynasty, SiMa Rui Shogunate absorbed major forces from SiMa Yue (honored as Donghai King) Shogunate and refugees coming down from northern to southern regions as well as some scholars from the south of Yangtze River. Finally, it had become the key factor in establishing Jiang Zuo regime. The setting-up and development of Wang Dun and Huan Wen Shogunate played a most important role in early and late Eastern Jin Dynasty. The gradually increasing number of scholars from the south of Yangtze River in the two shogunate showed how to easternize the regime of Eastern Jin regime. The rise of Beifu forces became one of the leading factors which influenced political situation of Eastern Jin Dynasty. Xi Jian and Xie Xuan Shogunate, which were of strong Jingkou group characteristics, were the leading military forces of Eastern Jin regime at that time. The decline of Jingkou forces decided to a certain extent political trends of the late Jin Dynasty. Huan Xuan Shogunate, forming and rising in Jinzhou, broke the political structure of "the common domination by gentry clans and imperial power" and became political instrument of overthrowing the regime of Eastern Jin Dynasty. The rise and fall of Huan Xuan Shogunate indicated the decline of Eastern Jin Dynasty and new changes of Jing-Yang Battle of Eastern Jin Dynasty which had existed for a long time in the upper and lower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During Liu Song Dynasty, political formation began to go back to that of the imperial power. What's more, the development of shogunate had contained many new contents. With the foundation of the reconstructuring Jingkou group, Liu Yu Shogunate attacked Huan Xuan forces, invaded north, subsided the internal troubles, shoveled dissidents and finally accomplished the great task of "overthrowing Jin Dynasty and establishing Song Dynasty". During the early Liu Song Dynasty, the decline of Liu Yilong group and the rise of Qing Xu group reflected present changes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The establishment of Liu Yilong Shogunate turned on the first signs of the peace and prosperity of Yuan Jia Time. The rise and fall of Liu Yikang Shogunate, along with the changes of political formation in early Liu Song Dynasty, is the key to comprehending Yuan Jia politics. The decline of wealthy families and gentry clans, the rise of second-class clans and the associated political conflicts showed the complexity of political life in early Liu Song Dynasty through ups and downs of Liu Yikang and his shogunate. Emerging in late Liu Song Dynasty, Liu Jun Shogunate was of mor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 Being the concentrated reflection of conflicts in late Liu Song Dynasty, the changing tracks of Qing Xu and Yongzhou groups greatly influenced the stability of Liu Song Dynasty in its late years. Xiao Chengdao Shogunate reaccumulated Qing Xu forces, absorbed all kinds of other forces and invaded Liu Song regime, thus accomplishing the great course of dynasty changes from Song to Liang in turbulent political patterns of late Liu Song Dynasty.
引文
1本文所研究之“晋宋”,指都于建康的江东政权东晋、南朝宋二个朝代。
    2关于20世纪中国幕府的总体研究状况,可参考刘则永、李金昭《二十世纪的中国幕府研究》一文,载《东南学术》2001年第4期。
    3沈初:《幕府制之检讨》,《国专月刊》第3卷第4号,1936年。
    4刘樊:《五代的幕府》,《食货半月刊》第五卷第1期,1936年。
    5于鹤年:《读(五代的幕府)》,《食货半月刊》第五卷第6期,1937年。
    6李晚成:《中国幕僚制度考论》,《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
    7李海生、完颜绍元:《民国政坛潜流——幕僚政治》,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5页。
    8郭润涛:《中国幕府制度的特征、形态和变迁》,《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1期。
    9石云涛:《唐代幕府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10尚小明:《学人游幕与清代学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11戴伟华:《唐代幕府与文学》,现代出版社1990年版,第4-5页。
    12K.E.福尔索姆:《朋友·客人·同事:晚清的幕府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3页。
    13陈仲安、王素:《汉唐职官制度研究》,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213-217页。
    14严耕望;《魏晋南朝地方政府属佐考》,《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二十本上册,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445-538页。
    15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编·卷中·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1986年四版;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16李晚成:《中国幕僚制度考论》,《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
    17石云涛:《唐代幕府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32页。
    18黄慧贤:《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第四卷·魏晋南北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43-244页。
    19宁欣:《中华文化通志·制度文化典·选举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33-267页。
    20李琼英:《魏晋南朝寒人仕进研究》,博十论文,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21陶新华:《魏晋南朝中央对地方军政官的管理制度研究》,巴蜀书社2003年另参见其系列论文:《魏晋南北朝霸府与王朝更替》,《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第5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霸府频繁出现的原因探讨》,《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霸府与南朝王朝更替》,《许吕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刘裕霸府政治述论》,《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22唐春生:《南朝宗王属吏研究》,博十论文,四川大学2002年。
    23宁映霞:《魏晋南朝的文史取十》,博十论文,北京大学1998年。
    24陶贤都:《魏晋南北朝霸府与霸府政治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另参见其系列论文:《魏晋南朝地方军府的指挥符号:府主信物的功能及管理》,《西北师大学报》2000年第5期;《魏晋南朝地方武职官的法律制度:以法律惩罚制度为内容》,《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5期:《魏晋南朝的军师、军司、军副:军府职官辨析》,《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魏晋南朝的地方护军和都护将军:兼说都护与督护》,《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南朝军府中的特殊府僚——典签》,《历史教学》2001年第5期;《论魏晋南朝地方武职官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兼论武职官被轻视的原因》,《四川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论魏晋南北朝地方政权的军事化》,《史学月刊》2002年第4期。
    25林校生:《司马越府“隽异”与西晋王朝的历史出口》,《华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3期。
    26林校生:《西晋末司马睿府佐吏考略》,《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27林校生:《司马睿幕府之构成特征简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28林校生:《王敦幕府与三吴士人》,《太湖文化研究》,刘乃和、周治华主编,中国档案出版社1998年版。
    29林校生:《关于王敦幕府的考察及推论》,《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30林校生:《桓温幕府僚佐构成考说》,《北大史学》,第3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1林校生:《桓温幕府职能事功剖说》,《北大史学》,第4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2鲁力:《藩王僚佐与南朝政治》,《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第4期。
    33日本学者的研究,可参看谷川道雄主编:《魏晋南北朝隋唐史学的基本问题》,中华书局2010年版。
    34川胜义雄:《六朝贵族制社会研究》,第三编第一章《刘宋政权的成立与寒门武人——从与贵族制的关联来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223-237页。
    35安田二郎:《“晋安王子勋的叛乱”——南朝门阀贵族体制与豪族土豪》,《东洋史研究》第25卷第4号,1967年3月。
    36越智重明:《魏晋南朝的贵族制》,日本研文出版1982年版;《南朝州镇考》,《史学杂志》第62编第12号,1954年;《东晋的豪族》,《史渊》第76辑,1958年6月。
    37菊池英夫:《关于六朝军帅之亲军的一个考察》,《东洋史研究》18卷1号,1959年7月。
    38金翰奎:《秦汉史之总合性研究与幕府体制》,东洋史学会编《中国史研究的成果与展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63-79页。另见金翰奎:《古代东亚西亚幕府体制研究》,韩国一潮阁1997年版。
    39李周铉:《魏晋南北朝的军府体制》,《六朝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六届年会论文集》,《东南文化》1998年增刊2。
    40《大陆杂志》,11卷7期,1955年10月。
    41《史语所集刊》,27卷19期,1956年4月。
    42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编·卷中·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1986年四版;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43唐长孺:《西晋分封与宗王出镇》,载《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中华书局1983年版;周一良:《领民酋长与六州都督》,载《魏晋南北朝史论集》,中华书局1963年版;何兹全:《魏晋的中军》,载《读史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陈琳国:《论魏晋南朝都督制》,《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1986年第4期;祝总斌:《都督中外诸军事及其性质、作用》,《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薛军力:《魏晋时期都督制的建立与职能转变》,《天津师大学报》1992年第4期;周振鹤:《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黎虎:《魏晋南北朝时期都督的外交管理职能》,《齐鲁学刊》1999年第5期:胡阿祥:《六朝疆域与政区研究》,西安地图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学苑出版社2005年12月增订本。
    44张鹤泉:《魏晋南北朝都督制度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年版。其若干单篇论文主要有:《孙吴军镇都督论略》,《史学集刊》1996年第2期;《蜀汉镇戍都督论略》,《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第6期;《西晋永嘉、建兴年间都督诸州军事制度探讨》,《史学集刊》2001年第1期;《西晋大都督考略》,《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年第4期;《东晋征讨都督探讨》,《史学集刊》2003年第1期:《东晋都督诸州军事设置的特点及其权力问题试探》,《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6期;《南朝都督诸州军事与所领将军职的关系探讨》,《史学集刊》2004年第4期;《东晋都督诸州军事与其所领将军职的关系探讨》,《史学月刊》2006年第2期;等等。
    45此方面的研究成果如要瑞芬:《都督制在尔晋刘宋荆扬之争中的作用》,《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1期;张焯:《从东汉督军制到魏晋都督制》,《史学月刊》1994年第6期:张小稳:《魏晋南北朝地方等级管理制度研究》,九州出版社2010年版。
    46小尾孟夫:《六朝都督制研究》,日本溪水社2001年版。关于两晋南朝的征讨都督问题,小尾氏曾有系列论文发表:《西晋的大都督》,《中国中世史研究续篇》,京都大学学术出版会,1995年版;《东晋的征讨都督和前锋都督》,《史学研究》第200号,1993年;《刘宋的征讨都督》,《中国社会史的诸相》,劲草书房,1988年版;《南齐的征讨都督》,广岛大学学校教育部纪要第2部第13卷,1991年:《梁的征讨都督》,《东洋史研究》第52卷,第1号,1993 年;《陈代的征讨都督》,《六朝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六届年会论文集》,《东南文化》1998年增刊2,第124-128页。此诸篇论文后集中收入其著作中。
    47牟发松:《六朝政治、制度史研究的新结集——新世纪问世的三部日文魏晋南北朝史著作介评之一》,《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48现代出版社1990年版。
    49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50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1《后汉书》卷40上《班彪列传附班固传》,第1331页。
    52如《新唐书》卷96《杜如晦传》:“王惊口:‘非公言,我几失之。’因表留莫府。”明陶宗仪《辍耕录》“妇女口娘”条:“隋柴绍妻李氏,起兵应李渊,与绍各置莫府,号娘子军。”近人章炳麟《馗书·官统中》:“凡将军有前后左右,而大将军居中而主莫府,故主领更卒者五人。”
    53《册府元龟》卷716《幕府部·总序》。
    54石云涛《唐代幕府制度研究》,第6-24页。
    55李直方:《邠州节度使院壁记》,《全唐文》卷618,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766页。
    56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引李慈铭语:“案太平广记俊辩类引刘氏小说,载晋蔡洪赴洛。洛中人问口云云,与此一字不异。其下载义问洪,吴旧姓何如?答曰:‘吴府君圣朝之盛佐’云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84页。对于“吴旧姓何如”的问答,余氏以为未必可信,这不是我们讨论的重点,姑且不论。但是“吴府君圣朝之盛佐”的说法却值得我们加以关注。本句中关于“佐”的含义,与前面所说的“幕府”的意思是对应的,即包含了政府中的所有官员。
    57《册府元龟》卷716《幕府部·总序》:“魏武帝为丞相,置左右长史各一人、征事二人,省西曹掾。是时三国鼎峙,官府吏属各因汉制,如有止行参军、行参军员。后晋景帝为魏大将军,置东、西、户、仓、贼、金、水兵、骑兵等曹掾,各一人,不置属;文帝为相国,府官置中卫、骁卫二将军;左、右长史,司马,从事中郎,主簿,各四人;舍人十九人;参军二十二人,参战十一人。后复置左右户、贼、金、水、兵等曹属,各一人;仓曹属二人;增置铠、集、法、奏等曹属掾,各一人;十、马、媒等曹属,各一人;散属九人。晋初,诸公开府位从公(骠骑、车骑、卫将军,伏波、抚军、都军、护镇、中军、四征、四镇、龙骧、典军、上军、辅国等大将军,左右光禄、光禄、三大夫开府者,皆为位从公),长史一人;西东阁祭酒、西东曹掾、户、仓、贼曹令史属各一人;御属各下令史、西东仓户贼等曹令史、门令史、记室省事令史、阁下记室书令史、西东曹学事,各一人;司徒加置左右长史各一人,主簿左右曹掾属备一人,改西曹为右西曹。司空加置导桥掾一人,其加兵者增置司马一人,从事中郎二人,主簿、记室、督、掾各一人,舍人四人,兵、铠、十、曹、营军刺奸、帐下都督、外都督、令史各一人。为持节都督者增参军六人。骠骑以下及大将军不开府、非持节都督及三品将军者,置长史、司马各一人,主簿、功曹史、门下督、录事、兵铠十贼曹、营军刺奸、帐下都督、功曹书佐、门下书史各一人。”
    58陶新华:《魏晋南朝中央对地方军政长官的管理制度研究》,巴蜀书社2003年版,第2页。
    59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第102页,901-903页。
    60《通典》卷32《职官十四》“总论州佐”,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889页。
    61陈奕玲:《考议魏晋南朝的将军开府问题》,《西安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
    62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卷25,方诗铭、周殿杰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426页。
    63徐宫达主编:《中国历代官制词典》,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083页。
    64张政烺、吕宗力主编《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北京出版社1994年版,第868页。
    65《中国历史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3280页。
    66《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版,第732页。
    67《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版,第733页。
    68《文选》卷47,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124页。
    69[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左传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427 页。
    70[清]陈立:《白虎通疏证》,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62、63页。
    71陈长琦:《两晋南朝政治史稿》,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58-59页。
    72陶贤都:《魏晋南北朝霸府与霸府政治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页。另参见:《魏晋南北朝霸府与王朝更替》,《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第5期;《霸府与南朝王朝更替》,《许昌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曹操霸府与曹不代汉》,《唐都学刊》2005年第6期。
    1林校生:《西晋末司马睿府佐吏考略》,《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2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6页。
    3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南北对立时期的彭城丛亭里刘氏》(重订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87页。
    4《晋书》卷98《王敦传》,第2554页。
    5《晋书》卷76《王舒传》,第1999页。
    6东海王司马越以王敦为扬州刺史的具体时间,《晋书》本纪不载。《王敦传》云“永嘉初”。《资治通鉴》卷87《晋纪九》系此事于晋怀帝永嘉三年(309)。第2822页。本传下文曰“加广武将军”,而此处的扬州刺史不领将军,则表明王敦仅为单车刺史。
    7《晋书》卷98《王敦传》,第2554页。
    8《资治通鉴》卷89《晋纪十一》于此云:“敦始自选置刺史以下,浸益骄横。”第2822页。
    9林校生:《关于王敦幕府的考察及推论》,《华侨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此文另以《王敦幕府与三吴十人》为题,刊于刘乃和、周治华主编:《太湖文化研究》,中国档案出版社1998年版。
    10同上。
    11参看林校生:《桓温幕府僚佐构成考说》,《北大史学》第3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54-168页。
    12林校生:《桓温幕府职能事功剖说》,《北大史学》第4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344页。
    13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晋书札记》,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00-106页;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桓温先世与桓温北伐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40-198页。
    14《晋书》卷15《地理志下》“徐州”条。第453页。
    15关于郗鉴府参军李闳的情况,《晋书》中尚有多出记载,分别为:卷78《孔愉传附孔坦传》:“侃等犹疑,坦固争甚切,始令鉴还据京口,遣郭默屯大业,义令骁将李闳、曹统、周光与默并力,贼遂势分,卒如坦计。”第2056页。卷76《顾众传》:“众进住吴城,遣督护朱祈等九军,与兰陵太守李闳共守庱亭。”第2017页。卷100《苏峻传》:“(苏峻部将)管商及弘徽进攻庱亭垒,督护李闳及轻车长史滕含击破之,斩首千级。商率众走延陵,李闳与庱亭诸军追之,斩获数千级。”第2631页。卷121《李寿载记》:咸和四年,李寿“僭即伪位,赦其境内,改元为汉兴。以董皎为相国,罗恒、马当为股肱,李奕、任调、李闳为爪牙,解思明为谋主。”第3044页。卷7《成帝纪》:咸和五年四月,“征西将军庾亮遣参军赵松击巴郡、江阳,获石季龙将李闳、黄植等”。第181页。卷73《庾亮传》:“(庾翼)又遣偏军伐蜀,至江阳,执伪荆州刺史李闳、巴郡太守黄植,送于京都。”第1923页。
    16此位曾任郗鉴长史的刘遐,情况不甚明了。《晋书》卷81《刘遐传》:刘遐,字正长,广平易阳人。为北方坞主,历官龙骧将军、平原内史,下邳内史,彭城内史,临淮太守,北中郎将、兖州刺史,散骑常侍、监淮北军事、北中郎将、徐州刺史登,参与讨伐周抚、徐龛、钱凤、王含等。《晋书》中多处记载了广平刘遐的事迹。刘遐卒于咸和元年(326年),此后,其徐州刺史由郗鉴接任。郗鉴上表解职的时间在咸康五年(339年),则担任郗鉴长史的刘遐与《晋书》卷81所载的广平刘遐并非一人。《晋书》卷93《褚裒传》:“永和初,复征裒,将以为扬州、录尚书事。吏部尚书刘遐说裒曰……。”第2416页。《晋书》卷19《礼志上》:永和二年(346年)七月,众大臣议祭祀之礼,“太常刘遐等同蔡谟议”。第606页。从活动时间上看,则此吏部尚书、太常刘遐就应是那位担任郗鉴长史者。
    17关于京口集团的论述,参见拙作《论晋宋之际的京口集团》,载《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18《舆地纪胜》卷7“镇江府”引《徐州记》。
    19《太平寰宇记》卷89“丹徒县”引山谦之《南徐州记》
    20《元和郡县图志》卷25《江南道一》“润州”条引《吴志》。
    21《太平寰宇记》卷89《江南东道》“润州”条作建安十四年。
    22《资治通鉴》卷104《晋纪二十六》“孝武帝太元二年”胡三省注,第3284页。
    23《宋书》卷35《州郡一》,第1038页。
    24《晋书》65《千导传》,第1746页。
    25一为太宁三年至永和五年(326—349),一为宁康元年至南朝宋永初二年(373—421)。
    26《金明馆丛稿初编·述东晋王导之功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51页。
    27《秦汉魏晋史探微·北府兵始末》,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311页。
    28《晋书》卷64《琅邪王裒传》,第1725页。
    29《晋书》卷76《王舒传》,第1999页。
    30参见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北府兵始末》,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309页。
    31《晋书》卷67《郗鉴传》,第1798页。
    32《晋书》卷67《郗鉴传》,第1799页。
    33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述东晋王导之功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58页。
    34《元和郡县图志》卷25《江南道一》“润州丹阳县”条,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92页。
    35《晋书》卷67《郗鉴传》,第1800页。
    36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之《论郗鉴——兼论京口重镇的形成》,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三版、2005年第4版;《秦汉魏晋史探微》之《北府兵始末》,中华书局1993年第一版、重订本2004年新一版。
    37《晋书》卷79《谢安传附谢玄传》,第2080页。
    38谢玄授冠军将军、加领徐州刺史,在太元四年(379年),《资治通鉴》卷104《晋纪二十六》系此事于是年六月后。此前,谢玄以兖州刺史镇于广陵。加领徐州刺史后,兖州治所广陵和徐州治所京口合为一体。身兼二刺史之职的谢玄自可以在广陵、京口之间来回活动。但是,谢玄的活动中心仍在广陵,从其后的儿次军事活动均从广陵出发以及息兵以后均还镇广陵,即可得知。
    39《资治通鉴》卷104《晋纪二十六》“太元二年”:“玄募骁勇之士,得彭城刘牢之等数人。以牢之为参军,常领精锐为前锋,战无不捷。时号‘北府兵’,敌人畏之。”第3283—3284页。
    40《宋书》卷55《徐广传》:“谢玄为州,辟广从事西曹。”第1547页。
    41《晋书》卷84《刘牢之传》:“欲据江北以距玄,集众大议。参军刘袭口:‘事不可者莫大于反,而将军往年反王兖州,近日反司马郎君,今复欲反桓公。一人而三反,岂得立也。语毕,趋出,佐吏多散走。”第2191页。
    42《晋书》卷99《桓玄传》:“玄又害吴兴太守高素、辅国将军竺谦之、谦之从兄高平相朗之、辅国将军刘袭、袭弟彭城内史季武、冠军将军孙无终等,皆牢之之党,北府旧将也。”第2592页。
    43《晋书》卷27《五行志上》:“至烈宗末,骠骑参军袁悦之始揽构内外。”第826页。《世说新语·谗险》“袁悦有口才”条:“仕至骠骑咨议。”
    44《晋书》卷75《王湛传附袁悦之传》。第1975页。
    45《晋书》卷84《王恭传》:“时陈郡袁悦之以倾巧事会稽王道子,恭言之于帝,遂诛之。第2183页。又《晋书》卷75《王湛传附王国宝传》:“中书郎范宁,国宝舅也,儒雅方直,疾其阿谀,劝孝武帝黜之。国宝乃使陈郡袁悦之因尼支妙音致书与太子母陈淑媛,说国宝忠谨,宜见亲信。帝知之,托以他罪杀悦之。”第1971页。关于袁悦之的事迹,《世说新语·谗险》“袁悦有口才”条记载甚详:“袁悦有口才,能短长说,亦有精理。始作谢玄参军,颇被礼遇。后丁艰,服除还都,唯赍《战国策》而已。语人口:‘少年时读《论语》、《老子》,又看《庄》、《易》,此皆是病痛事,当何所益邪?天下要物,正有《战国策》。’既下,说司马孝文王,大见亲待,儿乱机轴。俄而见诛。”刘孝标注引袁氏谱口:“悦字符礼,陈郡阳夏人。父朗,给事中。仕至骠骑咨议。太元中,悦有宠于会稽于,每劝专览朝权,王颇纳其言。王恭闻其说,言于孝武。乃托以它罪,杀悦于市中。既而朋党同异之声,播于朝野矣。”《晋书》各传所载,大致不出《世说》的范围。
    46《晋书》卷113《苻坚载记上》作“何谦之”。第2901页。《晋书》卷8《哀帝纪》:隆和元年七月,“邓遐进屯新城,庾希部将何谦及慕容暐将刘则战于檀丘,破之。”第207页。此 事在东晋哀帝隆和元年(362年),不知此处记载的何谦是否与入谢玄幕府者为同一人。
    47《晋书》卷113《苻坚载记上》:“晋将谢玄遣将军何谦之、高衡率众万余。”第2901页。
    48《晋书》卷13《天文志下》:安帝隆安五年(401年)十月,“桓玄遣将击刘轨,破走之。轨奔青州”。第399页。卷10《安帝纪》:元兴元年(402年)“冬十月,冀州刺史刘轨叛奔于慕容德”。第255页。卷127《慕容德载记》:“时桓玄将行篡逆,诛不附己者。冀州刺史刘轨、襄城太守司马休之、征虏将军刘敬宣、广陵相高雅之、江都长张诞并内不自安,皆奔于德。”第3171页。
    49《晋书》卷99《桓玄传》,第2592页。
    50《晋书》卷74《桓彝传附桓修传》,第1955页。
    51《晋书》卷10《安帝纪》,第255页;《晋书》卷99《桓玄传》,第2592页。
    52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第202页。
    53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第100页;《秦汉魏晋史探微·北府兵始末》,第305-349页。
    54《晋书》卷9《孝武帝纪》,太元元年(376),下诏“移淮北流人于淮南”。第228页。同书卷79《谢玄传》:“诏玄发三州人丁。”第2081页。据此可知。
    55《晋书》卷84《王恭传》,第2183页。
    56《资治通鉴》卷108《晋纪三十》“太元二十一年”,第3427页。
    57详见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北府兵始末》,第333页。
    58《晋书》卷84《刘牢之传》,第2189页。
    59《晋书》卷79《谢安传》,第2076页。
    60隆安三年十二月,在400年初。隆安三年在399年,但此年十二月已至400年。
    61《晋书》卷10《安帝纪》,第255页。
    62《宋书》卷82《徐广传》,第2158页。
    63《晋书》卷58《谢弘微传》,第1591页。
    64《晋书》卷99《桓玄传》,第2588页。
    65《晋书》卷75《王湛传附王忱传》,第1973页。
    66《晋书》卷99《桓玄传》,第2587页。
    67《晋书》卷99《桓玄传》,第2588页。
    68《晋书》卷99《桓玄传》,第2591页。
    69《晋书》卷99《卞范之传》,第2603页。
    70陶贤都:《魏晋南北朝霸府与霸府政治研究》,第127页。关于桓玄代晋之事,可参看祝总斌《试论东晋后期高级十族之没落及桓玄代晋之性质》,《北京大学学报》1985年第3期。
    1《晋书》卷10《安帝纪》另有关于刘裕任建威将军之事:元兴“二年春二月辛丑,建威将军刘裕破徐道覆于东阳。”第255页。据《晋书·安帝纪》、《宋书·武帝纪上》的记载,刘裕隆安五年(401年)八月起为建武将军,四品。元兴三年(404年)二月,刘裕于京口起兵抗击桓玄,亦为建武将军,《晋书》、《宋书》的记载均一致。如果《晋书·安帝纪》关于刘裕为建威将军的记载无误,则刘裕在401—404年间的任职经过当为:建武将军一建威将军一建武将军,两种军职同为四品。但是,史料中对于刘裕其间如何转为建威将军,又如何再为建武将军,均无迹可寻。尤其是《宋书》、《晋书》中多处记载了刘裕建武将军府及其僚佐的情况,而关于刘裕任建威将军之事,则毫无记载,不免使人颇为迷惑。笔者推测《晋书·安帝纪》关于刘裕“建威将军”的记载恐为“建武将军”之误,所以在考察刘裕幕府时,其所谓建威将军府不予考虑。唐代以后,亦有关于刘裕建威将军府之讹误。如南宋牟巘之《陵阳集》卷一《九日》诗序论陶渊明诗《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将军使都,经钱溪》云:“陶公再为建威参军,刘裕幕府也。”但牟氏之论缺乏根据,已为后之研究者否定。
    2《宋书》卷1《武帝纪上》:刘裕“初为冠军孙无终司马”。第1页。此在隆安三年(399年)十一月前。《晋书》卷10《安帝纪》云:隆安四年六月,“辅国司马刘裕破恩于南山”。第253页。似乎刘裕由冠军司马转至辅国司马,事实并非如此。《宋书》卷47《檀祗传》:檀祗“少为孙无终辅国参军,随无终东征孙恩,屡有战功”。第1416页。《晋书》卷28《五行志中》:隆安年间,“孙恩乱于吴会,……是时辅国将军孙无终家于既阳”。第852页。由上述记载可知,孙无终在孙恩起事之际为辅国将军。据《宋书》卷39《百官志上》:冠军将军、辅国将军,均为三品,但冠军将军排列在前。元兴二年(403年)二月孙无终被桓玄所杀时,为冠军将军、冀州刺史,则其冠军将军之任在后。刘裕只在孙无终的辅国将军府担任司马,而并未任职于其冠军将军府。刘牢之东讨孙恩,取刘裕为其前将军参军,其后刘裕一直跟随刘牢之征讨。前将军亦为三品,但排在冠军将军、辅国将军之前。《武帝纪上》只记孙无终的最终将军号,使人难免有模糊混淆之感。
    3《晋书》卷10《安帝纪》:元兴三年三月“壬戌,桓玄司徒王谧推刘裕行镇军将军、徐州刺史、都督扬徐兖豫青冀幽并八州诸军事、假节。”第256页。《安帝纪》其后的记载,均直接称呼刘裕为镇军将军。
    4《宋书》卷1《武帝纪上》,第8页。
    5诸葛长民入刘裕幕府事,《晋书》本传没有记载。据《晋书》卷69《刁协传附刁逵传》云:“刘裕起义,……(刁)逵在历阳执刘裕参军诸葛长民,槛车送于桓玄,至当利而玄败,送人共破槛出长民,遂趣历阳。”第1846页。其时,刘裕为建武将军,则诸葛长民应为其建武府参军。
    6《宋书》卷41《后妃·武敬臧皇后传》,第1282页。
    7《宋书》卷74《减质传》,第1909页。
    8《宋书》卷55《臧焘传》云:“高祖镇京口,与焘书曰……(臧焘)参高祖中军军事。”第1544页。其后又云:“(臧焘)迁通直郎,高祖镇军、车骑、中军、太尉谘议参军。”第1546页。似乎臧焘先为刘裕中军府参军,后再为其镇军等府谘议参军。实际上,此为《宋书》误记之处。义熙元年四月,镇军将军刘裕始镇京口。刘裕为中军将军,在义熙四年九月。则刘裕镇京口时,臧焘所入者,当为刘裕之镇军府,而不是中军府。此处之“中军”应为“镇军”之误。《南史》卷18《臧焘传》照搬《宋书》之说,亦误。
    9《宋书》卷42《刘穆之传》:“及高祖克京城,问何无忌曰:‘急须一府主簿,何由得之?无忌曰:‘无过刘道民。’高祖曰:‘吾亦识之。’即驰信召焉。(穆之)往见高祖。高祖谓之曰:‘我始举大义,方造艰难,须一军吏甚急,卿谓谁堪其选?’穆之曰:‘贵府始建,军吏实须其才,仓卒之际,当略无见踰者。’高祖笑曰:‘卿能自屈,吾事济矣。’即于坐受署。”第1303页。
    10《宋书》卷57《蔡廓传》,第1572页。
    11《宋书》本传、《晋书》本传均载陶渊明“复为镇军、建威参军”。但此镇军将军者为何人,未有明指。陶渊明有《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诗,记其始任镇军参军一职时,途经曲阿的情景。《文选》卷26收录此诗,其下之李善注引臧荣绪《晋书》曰:“宋武帝行镇军将 军。”则言陶渊明所入者,为刘裕镇军将军府。后之研究者多从此说。陶渊明“始作”刘裕镇军参军,应在元兴三年(404年)四月刘裕击败桓玄之后。他任此职,不足一年即辞官而去。
    12《宋书》卷1《武帝纪上》,第16页。
    13《宋书》卷52《王诞传》:“高祖请为太尉咨议参军,转长史。……北伐广固,领齐郡太守。”第1492页。按此记载,王诞似在刘裕北伐南燕之前即为其太尉府谘议参军。但刘裕征南燕始于义熙五年(409年)三月,结束于义熙六年二月。受太尉在义熙七年(411年)三月,此前为中军将军。则《宋书》此处所记王诞为刘裕太尉府僚佐之事不确,其时之王诞应在中军府中任职。
    14《宋书》卷43《傅亮传》,第1337页。
    15参见《晋书》卷128《慕容超载记》,第3182页。
    16《宋书》卷48《朱龄石传》:“高祖又召为参军,补徐州主簿,迁尚书都官郎,寻复为参军。从征鲜卑,坐事免官。广固平,复为参军。卢循至石头,领中军。循选敢死之十数千人上南岸,高祖遣龄石领鲜卑步槊,过淮击之。率厉将十,皆殊死战,杀数百人,贼乃退。龄石既有武干,又练吏职,高祖甚亲委之。卢循平,以为宁远将军、宁蛮护军、西阳太守。义熙八年,高祖西伐刘毅,龄石从至江陵。”第1422页。所谓“高祖又召为参军”,因朱龄石其前曾为刘裕建武、镇军府僚佐。据此记载,则朱龄石再入刘裕幕府在义熙八年之前,但其具体情形,史籍所记不详。从朱龄石参与刘裕军事行动的情况看,北伐南燕事在义熙五年一六年,讨伐卢循事成于义熙七年,其时刘裕为中军将军,则朱龄石所入者即为刘裕之中军将军府。《资治通鉴》卷115系朱龄石随刘裕征讨之事于东晋安帝义熙六年下,亦可用以朱龄石入刘裕中军府之佐证。
    17《宋书》卷53《谢方明传》:“从兄景仁举(谢方明)为高祖中兵主簿。”第1523页。核诸史籍,刘裕义熙年间曾为中军将军,而未居中兵将军之职。《宋书·谢方明传》之“校勘记”:“‘中兵’《御览》六三三引作‘中军’,疑是。”第1523页。《太平御览》卷633《治道部十四·赏赐》引《宋书》口:“谢方明为桓玄著作佐郎,後从兄景仁举为宋武中军主簿。方明知无不为,帝谓口:‘愧未有瓜衍之赏,且当与卿共豫章国禄。’屡加赏赐。”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835页。《南史》卷19《谢方明传》亦作“中军”,则可推知《宋书》误以“中军”为“中兵”。《太平御览》取谢方明入刘裕中军将军府之说,是正确的。校勘《宋书》者未能确认刘裕之职,恐与未详察《南史》之记载有关。
    18《宋书》卷49《刘钟传》:元兴初,刘裕起兵讨桓氏,“司马叔璠与彭城刘谧、刘怀玉等自蕃城攻邹山,鲁郡太守徐邕失守,钟率军讨平之。”第1438页。
    19《宋书》卷78《萧思话传》,第2013页:卷98《氐胡传》,第2405页。
    20《宋书》卷91《孝义·卜天兴传》,第2253页。
    21《宋书》卷100《自序》,第2454页。
    22《宋书》卷100《自序》记沈林子事迹,言刘裕“为扬州,辟(沈林子)为从事。……固辞不得已,然后就职。……时年二十一”。第2453页。又言:“义熙五年,从伐鲜卑,行参镇军军事。……从征刘毅,转参太尉军事。”第2455页。考刘裕事迹:为镇军将军,在元兴三年(404年)三月前;领扬州刺史,在义熙四年(408年)止月;北伐南燕,在义熙五年(409年)。沈林子随刘裕北伐南燕时,刘裕时为中军将军,其所入者,为刘裕中军府,而非镇军府。故《宋书》此处所谓“行参镇军军事”,实为“中军”之误也。
    23义熙五年九月、六年六月,东晋朝廷曾二次授刘裕太尉,刘裕均辞命不受。《宋书》卷1《武帝纪上》:义熙六年十月,刘裕南伐卢循,“以后将军刘毅监太尉留守府”。第21页。其时刘裕为中军将军,未受太尉,次年三月方领,此前太尉之职空缺。故此处关于刘裕太尉府之记载不确。
    24《晋书》卷10《安帝纪》:“(十二年)二月,加刘裕中外大都督。”第265页。《宋书》卷2《武帝纪中》:“三月,加公中外大都督。”第35页。此从《宋书》之说。
    25据万斯同《东晋将相大臣年表》(《二十五史补编》,中华书局1955年版),刘裕自义熙七年(411年)三月至十四年(418年)六月为太尉,此前,自桓玄于元兴二年(403年)八月解太尉,其间的近8年间,太尉之职一直未置。《宋书》卷52《袁湛传附袁豹传》:袁豹义熙七年由丹阳尹“降为太尉谘议参军,仍转长史”。第1500页。即为入刘裕幕府。
    26《晋书》卷83《袁瑰传附袁豹传》,第2171页。
    27《宋书》卷2《武帝纪中》,第43页。
    28《宋书》卷64《郑鲜之传》:“高祖少事戎旅,不经涉学,及为宰相,颇慕风流,时或言论,人皆依违之,不敢难也。鲜之难必切至,未尝宽假,要须高祖辞穷理屈,然后置之。高祖或有时惭恧,变色动容,既而谓人口:‘我本无术学,言义尤浅。比时言论,诸贤多见宽容,唯郑不尔,独能尽人之意,甚以此感之。’时人谓为‘格佞’。”第1696页。
    29司马珍之为刘裕咨议参军并被刘裕所杀事,亦见《晋书》卷38《宣五王·梁王肜传》。
    30《宋书》卷63《王华传》,第1676页。
    31谢灵运文名一时之盛,影响深远,沈约修《宋书》,录有其长文《撰征赋》、《山居赋》。
    32襄邑,在今河南睢县,西晋时属兖州陈留郡,南朝时为徐州之属,是刘裕西讨所经之地。据《宋书·自序》所载史料推测,董神虎可能为襄邑当地的武人。后统领义兵归附于刘裕,立有战功,被沈林子所杀。
    33《晋书》卷13《天文志下》,第386页。
    34《魏书》卷32《崔逞传》,第758页。
    35宋朝卢宪所撰《嘉定镇江志》卷18《人物一》有“徐长宗”条,仅记为“东海郯人,官霸府行参军”。此处所据,应为《梁书》卷25《徐勉传》所载之聊聊数语。第377页。
    36陶贤都:《魏晋南北朝霸府与霸府政治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30-154页。
    37关于刘裕的身份,田余庆同陈寅恪之说,以为是“次等十族”。祝总斌在《刘裕门第考》(《北京大学学报》1982年第1期)一文中,认为东晋士族只有高低两个等级,而入刘裕为“低级十族”。本文同意陈、田二先生的说法,以“高门士族”、“次等士族”区分统治阶级内部的两个阶层。
    38《宋书》卷3《武帝纪下》“史臣口”。第61页。
    39《宋书》卷2《武帝纪中》,第36页。
    40《宋书》卷1《武帝纪上》,第4页。
    41《宋书》卷1《武帝纪上》,第4页。
    42《宋书》卷1《武帝纪上》,第5页。
    43《宋书》卷1《武帝纪上》,第7页。
    44《宋书》卷2《武帝纪中》,第36页。
    45《宋书》卷2《武帝纪中》,第30页。
    46《晋书》卷99《桓玄传》,第2597页。
    47《宋书》卷1《武帝纪上》,第5页。
    48《宋书》卷1《武帝纪上》,第9页。
    49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北府兵始末》,第347页。
    50《晋书》卷10《安帝纪》,第261页。
    51《宋书》卷45《王镇恶传》,第1365页。
    52《宋书》卷45《王镇恶传》,第1365页。
    53《宋书》卷45《王镇恶传》,第1366页。
    54《晋书》卷100《孙恩传》,第2632页。
    55关于孙恩、卢循、徐道覆的家世、身份诸问题,田余庆先生在《东晋门阀政治》之《刘裕与孙恩一门阀政治的“掘墓人”》中考论甚详,可以参看。第292—329页。
    56《宋书》卷100《自序》,第2467页。
    1 《宋书》卷2《武帝纪中》,第30页。
    2 《宋书》卷2《武帝纪中》,第36页。
    3 《宋书》78《刘延孙传》,第2019页。
    4《宋书》卷3《武帝.卜》,第59页。
    5参见葛剑雄:《中国移民史》(第二卷)第十章“永嘉之乱后的人口南迁”,福建人民山版社1997年版,第307-421页。
    6参见薛军力:《刘宋初期对强藩的分割》,载《天津师大学报》1995年第5期。
    7《宋书》卷6《孝武帝纪》,第¨6页。
    8《南齐书》卷35《桂同!王铄传》,第628页。
    9《梁书》卷2《武帝纪中》,第37页。
    10《宋书》卷52“史臣曰”,第1506页。
    11《宋书》卷3《武帝纪下》,第59页。
    12《宋书》卷44《谢晦传》,第1358页。
    13《资治通鉴》卷121《宋纪三》“文帝元嘉七年”,第3826页。
    14《读通鉴论》卷15。
    15《宋书》卷5《文帝纪》,第97页。
    16《宋书》卷72《刘宏传》1859页,第。
    17《资治通鉴》卷125《宋纪七》“文帝元嘉二十七年”,3960页
    18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9《资治通鉴》卷126《宋纪八》“文帝元嘉二十八年。”第3966页。
    20《宋15》卷77《柳元景传》,第1986页。
    21《宋书》卷6《孝武帝纪》,第116页。
    22参见田余庆:《汉魏之际的青徐豪霸》,载《历史研究》1983年第3期;另见《秦汉魏晋史探微》,第89—118页。
    23《晋书》卷15《地理志卜》“青州”条,第450页。
    24《晋书》卷15《地理志》“徐州”条,第452页。
    25《魏书》卷24《崔幺伯传》,第620页。
    26《魏书》卷24《崔幺伯附崔宽传》,第625页。
    27《魏书》卷33《张蒲传》,第778页。
    28《晋书》卷127《慕容德载记》,第3166页。
    29唐长孺:《北魏的青齐士民》,见《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99-100页。
    30《宋书》卷1《武帝纪上》,第15页。
    31《资治通鉴》卷115《晋纪三十七》“安帝义熙五年”,第3616页。
    32《宋书》卷1《武帝纪上》第16页。
    33《晋书》卷128《慕容超载记》,第3177页。
    34《晋书》卷128《慕容超载记》,第3180页。
    35《晋书》卷128《封孚传》,第3185页。
    36《宋书》卷1《武帝纪上》,第16页。
    37《晋书》卷127《慕容德载记》,第3166页。
    38《资治通鉴》卷115《晋纪二十七》“交帝义熙五年”,第3618页
    39《资治通鉴》卷115《晋纪二十七》“安帝义熙五年”,第3618页。
    40《晋书》卷128《慕容超载记》,第3183页。
    41《晋书》卷128《慕容超载记》,第3183页。
    42《宋书》卷42《刘穆之传》,第1305页。
    43《宋书》卷42《刘穆之传》,第1305页。
    44《晋书》卷127《慕容德载记》,第3171页。
    45《晋书》卷127《慕容德载记》,第3172页。
    46《宋书》卷64《何承天传》,第1709页。
    47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北魏的青齐土民》,第103页。
    48《宋书》卷81《顾琛传》,第2078页。
    49《宋书》卷63《王华传》:“太祖未亲政,政事悉委司马张邵。华性尚物,不欲人在己前,邵性豪,每行来常引夹毂,华出入乘牵车,从者不过二三以矫之。尝于城内相逢,华阳不知是邵,谓左右:‘此卤簿甚盛,必是殿下出行。’乃下牵车,立于道侧,及邵至乃惊。邵白服登城,为华所纠,坐被征,华代为司马、南郡太守,行府州事。”第1676页。
    50《宋书》卷62《张敷传》:“中书舍人秋当、周赳并管要务,以敷同省名家,欲诣之。赳口:‘彼若不相容,便不如不往。讵可轻往邪?’当曰:‘吾等并已员外郎矣,何忧不得共坐。’敷先设二床,去壁三四尺,二客就席,酬接甚欢,既而呼左右口:‘移我远客。’赳等失色而去。其自摽遇如此。”第1663页。
    51关于张敷的事迹,《宋书》卷46《张邵传》附有张敷之事,而同书卷62并有张敷的专传,且二处内容大致相同,此乃沈约修史之失。此缺失亦存在于其他地方,如卷46有《张邵传》附张畅事迹,而卷59又单列《张畅传》,二处部分内容相类。
    52《宋书》卷63《王华传》“史臣口”。第1687页。
    53《宋书》卷43《徐羡之传》,第1331页。
    54《宋书》卷63《王昙首传》,第1679页。
    55《宋书》卷63《王昙首传》,第1678页。
    56《宋书》卷63《王昙首传》,第1678-1679页。
    57王伊同:《五朝门第》第四章《私门政治之盛衰》,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97页。
    58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卷10“南史过求简净之失”条,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06页。
    59《宋书》卷63《王华传》,第1677-1678页。
    60《宋书》卷63《殷景仁传》,第1682页。
    61《宋书》卷69《刘湛传》,第1818页。
    62王夫之:《读通鉴论》卷17“梁武帝”条,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98页。
    63《宋书》卷69《范晔传》载徐湛之上表举范晔谋反事口:“近员外散骑侍郎孔熙先忽令大将军府吏仲承祖腾晔及谢综等意,欲收合不逞,规有所建。”第1825页。“府史”与“府吏”,应属同一个意思,均指府佐,但仲承祖所任之职位不明。
    64为论述方便,下文所称的“十族”,如不特别说明,均指高门士族。
    65据《宋书》卷62《张敷传》、《南史》卷29《蔡兴宗传》、《南史》卷23《王球传》载,次等十族秋当、周纠、弘兴宗、徐爱等人欲与高门十族平等相交,均遭失败。
    66《南史》卷23《王球传》,第630页。
    67赵翼:《陔余丛考》卷17,“六朝重氏族”条,栾保群、吕宗力点校,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03页。
    68《宋书》卷63《王华传》,第1678页。
    69王鸣盛:《十七史商椎》卷58“南朝官录尚书权最重”条,黄曙辉点校,上海书店2005年版,第450-451页。
    70《宋书》卷68《刘义康传》,第1790页。
    71《宋书》卷68《刘义康传》,第1790页。
    72《宋书》卷69《刘湛传》,第1816页。
    73《宋书》卷69《刘湛传》,第1818页。
    74《宋书》卷69《刘湛传》,第1818页。
    75《宋书》卷69《刘湛传》,第1818页。
    76《宋书》卷69《刘湛传》,第1818页。
    77《资治通鉴》卷123《宋纪五》,第3889页。
    78《宋书》卷69《范晔传》,第1819页。
    79《宋书》卷69《范晔传》,第1829页。
    80《宋书》卷69《范晔传》,第1821页。
    81《宋书》卷69《范晔传》,第1828页。
    82《宋书》卷61《刘义恭传》,第1644页。
    83范晔之死,还集中体现了刘宋初年社会转型时期十人尤其是次等士族的困惑与躁动,此方面的解释,可参看拙作《论范哗的矛盾心态和人生悲剧》,载《宁波师院学报》1997年第4期。
    84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北魏的青齐土民》,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94页。
    85《宋书》卷76《王玄谟传》,第1973页。
    86《宋书》卷76《王玄谟传》,第1974页。
    87《宋书》卷65《杜骥传》,第1720页。
    88《三国志》卷25《辛毗传》,第696页。
    89详见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34-135页。
    90参见张琳:《东晋刘宋时期襄宛地方社会的变迁与雍州侨置始末》,载《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十五辑,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
    91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述东晋王导之功业》,第64页。
    92《资治通鉴》卷87《晋纪九》“怀帝永嘉四年”,第2752页。
    93《宋书》卷83《宗越传》,第2109页。
    94《晋书》卷100《王如传》,第2618页。
    95《宋书》卷77《柳元景传》,第1981页。
    96《宋书》卷83《宗越传》,第2109页。
    97《宋书》卷74《鲁爽传》,第1922页。
    98《周书》卷44《席固传》,第798页。
    99《梁书》卷12《韦睿附韦爱传》,第226页。
    100《晋书》卷84《杨俭期传》第2200页。
    101《周书》卷38《薛憕传》,第683页。
    102《梁书》卷18《康绚传》,第290页。
    103《南史》卷46《焦度传》,第1152页。
    104《梁书》卷12《韦睿传》,第220页。
    105《晋书》卷105《石勒载记下》,第2747页。
    106《晋书》卷43《山简传》亦载此事,时在永嘉三年(309年)。第2618页。
    107《南齐书》卷15《州郡志下》“雍州”条,第281页。
    108《南齐书》卷15《州郡志下》“雍州”条,第282页。
    109《宋书》卷74《鲁爽传》,第1922页。
    110《宋书》卷51《临川烈武王道规传》,第1473页。
    111《宋书》卷51《临川烈武王道规传》,第1473页。
    112《宋书》卷2《武帝纪中》,第29页。
    113《宋书》卷3《武帝纪下》,第59页。
    114《宋书》卷45《刘粹传》,第1380页。
    115《宋书》卷46《张邵传》,第1395页。
    116《宋书》卷65《刘道产传》,第1719页。
    117《宋书》卷81《刘秀之传》,第2074页。
    118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北府兵始末》,第348页。
    119《宋书》卷97《夷蛮传》,第2396页。
    120《宋书》卷97《夷蛮传》,第2396页。
    121《宋书》卷77《沈庆之传》,第1997页。
    122《宋书》卷83《宗越传》,第2110页。
    123《宋书》卷77《柳元景传》,第1982页。
    124《宋书》卷84《邓琬附刘胡传》,第2148页。
    125《宋书》卷83《宗越附武念传》,第2112页。
    126《宋书》卷77《沈庆之传》,第1998页。
    127《宋书》卷88《薛安都传》,第2215页。
    128《资治通鉴》卷125《宋纪七》“文帝元嘉二十七年”,第3948页。
    129《宋书》卷77《柳元景传》,第1982页。
    130《宋书》卷77《柳元景传》,第1982页。
    131《宋书》卷79《竞陵王诞传》,第2026页。
    1《宋书》卷65《中恬传》载:中坦,“元嘉二十六年,为世祖镇军谘议参军,与王玄谟围滑台不剋,免官”。第1725页。然据《宋书》卷6《孝武帝纪》,刘骏由安北将军降号镇军将军,在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四月。而王玄谟攻滑台事,在元嘉二十七年冬。则中坦入刘骏镇军府当为元嘉二十七年而非二十六年,《中恬传》所记误。
    2中氏诸人均为青徐集团的干将。刘裕平广固时,申恬之父中宣、中宣从父兄中永等皆南迁归东晋,“并以干用见知”。中永曾任东晋的青、兖二州刺史。刘裕建宋后,为太中大夫。中宣于元嘉初,亦历兖、青二州刺史。中恬元嘉初为禁卫武官,忠于职守,“直省十载,不请休息”。后长期镇守刘宋北方边地,曾任青州、豫州刺史,抗击北方政权,甚有政绩。“齐地连岁兴兵,百姓凋弊,恬初防卫边境,劝课农桑,二三年间,遂皆优实”。见《宋书》卷65《中恬传》。第1724页。
    3《宋书》卷64《裴松之传》记载裴骃事甚略,仅云:“骃,南中郎参军。松之所著文论及《晋纪》,骃注司马迁《史记》,并行于世。”第1701页。未明确记载其是否为刘骏之南中郎府。《史记·集解序》“索隐”云:“骃字龙驹,河东闻喜人。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考证”云:“诸本裴骃上有宋中郎外兵曹参军七字。游王本止署裴骃二字,今从之。钱大昕曰:索隐序称外兵参军,后序称外兵郎,互有不同。考《隋书·经籍志》:《史记》八十卷,宋南中郎外兵参军骃撰,又《宋书》、《南史》本传俱云‘南中郎参军’。盖龙驹为南中郎府之外兵参军。宋齐之世,四中郎将,皆以皇子为之,得开府置官属,外兵其一曹也。南中郎者,所仕府之名。外兵者,所署曹之名。参军则其职也。中郎之上,当有南字。索隐后序,称外兵郎,则误甚矣。”元嘉中为南中郎将者,史籍可检,仅见庐陵王刘绍(元嘉二十年至二十七年)、孝武帝刘骏(元嘉二十八年至三十年)二人。据《宋书》卷64《裴松之传》,裴松之于元嘉二十八年去世,则应可推知裴骃当为刘骏南中郎府佐。另据《史记·集解序》,裴骃所任应为南中郎外兵参军。
    4《宋书》卷76《王玄谟传》,第1974页。
    5《宋书》卷78《萧思话传》,第2015页。
    6《宋书》卷76《王玄谟传》,第1975页。
    7《宋书》卷88《崔道固传》,第2225页。
    8《宋书》卷65《中恬传》,第1724页。
    9《资治通鉴》卷130《宋纪十二》“明帝泰始元年”,第4087页。
    10《南齐书》卷27《刘怀珍传》,第500页。
    11《宋书》卷6《孝武帝纪》,第116页。
    12《宋书》卷76《王玄谟传》,第1975页。
    13《宋书》卷76《王玄谟传》,第1975页。
    14《宋书》卷99《二凶传》,第2430页。
    15《宋书》卷76《宗悫传》,第1971页。
    16《宋书》卷77《柳元景传》,第1988页。
    17《宋书》卷76《宗悫传》,第1972页。
    18《宋书》卷83《宗越传》,第2109页。
    19《宋书》卷83《宗越附谭金传》,第2112页。
    20《宋书》卷68《刘义宣传》,第1800页。
    21《宋书》卷74《臧质传》,第1910页。
    22《宋书》卷74《臧质传》,第1915页。
    23《宋书》卷74《鲁爽传》,第1925页。
    24《宋书》76《朱修之传》,第1970页。
    25《南齐书》卷15《州郡志下》“荆州”条,第273页。
    26《宋书》卷37《州郡志三》“雍州刺史”条,第1135页。
    27《宋书》卷88《薛安都传》,第2218页。
    28《宋书》卷6《孝武帝纪》,第115页。
    29《南齐书》卷15《州郡志下》“郢州”条,第276页。
    30《南齐书》卷15《州郡志下》“郢州”条,第276页。
    31《宋书》卷7《前废帝纪》,第146页。
    32《宋书》卷8《明帝纪》,第155页。
    33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95页。
    34《资治通鉴》卷131《宋纪十三》“明帝泰始二年”胡三省注,第4121页。
    35《宋书》卷76《王玄谟传》,第1976页。
    36《南齐书》卷27《王玄载传》,第509页。
    37《南齐书》卷27《王玄载附弟玄邈传》,第510页。
    38《南齐书》卷28《垣荣祖传》,第529页。
    39《南齐书》卷28《垣荣祖传》,第531页。
    40《南齐书》卷27《刘怀珍传》,第500页。
    41《宋书》卷88《薛安都传》,第2219页。
    42《宋书》卷65《中恬传》,第1725页。
    43《魏书》卷43《房法寿传》,第970页。
    44《魏书》卷43《房法寿附族子景伯传》,第977页。
    45《魏书》卷43《房法寿附族子景伯传》,第976页。
    46《宋书》卷88《崔道固传》,第2295页。
    47《宋书》卷65《中恬附坦子令孙传》,第1725页。
    48《宋书》卷65《中恬附坦子令孙传》,第1725页。
    49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北魏的青齐土民》,第92页。
    50罗新:《青徐豪族与宋齐政治》,《原学》第一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
    51《宋书》卷80《晋安王子勋传》,第2060页。
    52《南史》卷29《蔡兴宗传》,第770页。
    53《宋书》卷88《薛安都传》,第2215页。
    54《资治通鉴》卷128《宋纪十》“孝武帝大明元年”,第4031页。
    55《宋书》卷88《沈文秀传》:“(明帝)遣文秀弟文炳诏文秀曰;‘……便可速率部曲,同到军门,别诏有司,一无所问。’”第2223页。此部曲即为从沈文秀进入青州的乡族势力,是沈文秀立于青州的根本。
    56沈文秀欲响应建康,后受薛安都所劝转投刘子勋。薛安都劝沈文秀之言,史无明载,但《宋书》卷88《沈文秀传》云:“时晋安王子勋据寻阳反叛,六师外讨,征兵于文秀,文秀遣刘弥之、张灵庆、崔僧璇三军赴朝廷。时徐州刺史薛安都已同子勋,遣使报文秀,以四方齐举,劝令同逆,文秀即令弥之等回应安都。”第2222页。可见,薛安都之言中,时势为重要内容之一。
    57《宋书》卷76《王玄谟传》:孝武帝孝建中,“及建明堂,以本官领起部尚书,又领北选”。第1975页。《南齐书》卷27《刘怀珍传》:明帝时,刘怀珍曾任青州大中正。显然,王、齐已担当十族之任。它既表明了士族的衰落,又反映了次等士族的上升和转化。
    58这种羁縻藩镇将领的亲属于京城以作制约的做法,沿袭于始自先秦的“质”或“质子”,是当时刘宋统治者惯常之举。如《宋书》卷88《沈文秀传》载:明帝派沈文秀弟沈文炳前往青州招降,其诏文有言:“且卿百口在都,兼有坟墓,想情非木石,犹或顾怀。”第2223页。再如同卷《薛安都传》:薛安都欲反明帝时,密报在京的从子薛索儿。后薛索儿“自省逃出,携安都诸子及家累,席卷北奔”。第2219页。
    59参见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北魏的青齐土民》,第96-98页。
    60《宋书》卷88《薛安都传》:“(傅)灵越,清河人也。”第2220页。另见《魏书》卷70《傅竖眼传》。第1550页。
    61《宋书》卷88《沈文秀传》,第2222页。
    62《资治通鉴》卷131《宋纪十三》“明帝泰始二年”,第4096页。
    63《宋书》卷88《沈文秀传》,第2222页。
    64《宋书》卷88《沈文秀传》,第2223页。
    65《宋书》卷88《沈文秀传》,第2222页。
    66《南齐书》卷27《刘怀珍传》,第501页。
    67《宋书》卷88《崔道固传》,第2225页。
    68房元庆,《宋书》卷88《沈文秀传》作“文庆”。第2222页。《魏书》卷43《房法寿附族子景伯传》:“祖元庆,仕刘骏,历七郡太守,后为沈文秀青州建威府司马。……(沈文秀)后背或归于子勋,元庆不同,为文秀所害。”第976页。《魏书》卷55《刘芳传》记载略同。可知“文庆”为“元庆”之误。
    69《宋书》卷88《薛安都传》,第2220页。
    70罗新:《青徐豪族与宋齐政治》。
    71《宋书》卷88《薛安都传》,第2218页。
    72《宋书》卷74《沈攸之传》,第1929页。
    73参见罗新:《青徐豪族与宋齐政治》。
    74《南史》卷29《蔡兴宗传》、《南齐书》卷1《高帝纪上》载,明帝欲发兵,蔡兴宗、萧道成预料将致祸事,极力劝阻,明帝不听。
    75此史料内容分见于《宋书》及《南齐书》之《州郡志》。
    76崔、刘失历城及梁邹,《宋书》卷88《崔道固传》以为在泰始三年。同书卷8《明帝纪》:泰始三年十二月,以刘休宾为兖州刺史。则梁邹不应失在当年。《魏书》卷6《献文帝纪》、《资治通鉴》卷132《宋纪十四》“明帝泰始四年”均系崔、刘失城事于泰始四年(魏皇兴二年)二月。则《崔道固传》误。
    77《宋书》卷88《崔道固传》,第2225页。
    78《魏书》卷43《刘休宾传》,第964页。
    79《南齐书》卷25《垣崇祖传》、卷28《垣荣祖传》。
    80《南齐书》卷54《明僧绍传》,第927页。
    81《南齐书》卷55《封延伯传》,第961页。
    82《宋书》卷8《明帝纪》,第170页。
    83《宋书》卷83《宗越传》,第2110页。
    84《宋书》卷83《宗越传》,第2111页。
    85《宋书》卷83《宗越附谭金传》,第2112页。
    86《宋书》卷83《宗越附武念传》,第2113页。
    87《宋书》卷83《宗越附佼长生传》,第2113页。
    88《宋书》卷83《宗越附蔡那传》,第2113页。
    89《宋书》卷83《宗越附曹欣之传》,第2114页。
    90《资治通鉴》卷132《宋纪十四》,第4137-4138页。
    91《资治通鉴》卷132《宋纪十四》,第4145页。
    92《资治通鉴》卷132《宋纪十四》“明帝泰始六年”:“南兖州刺史萧道成在军中久,民间或言道成有异相,当为天子。上疑之,征为黄门侍郎、越骑校尉。道成惧,不欲内迁,而无计得留。冠军参军广陵苟伯玉劝道成遣数十骑入魏境,安置标榜,(胡注:“道成时为假冠军将军,以伯玉为参军。”)魏果遣游骑数百履行境上;道成以闻,上使道成复本任。秋,九月,命道成迁镇淮阴。(胡注:“按三年八月,萧道成以行徐州事镇淮阴,以沈攸之北伐,使为后镇也。攸之北还,道成代为南兖州刺史,镇广陵,今复使迁镇淮阴。”)”第4152页。
    93武邑,地属冀州,刘宋后期属于北魏。
    94崔灵运,《南史》卷4《齐本纪·高帝纪》及《册府元龟》卷203均作“崔灵建”。
    95《资治通鉴》卷134《宋纪十六》:“领军功曹丹阳纪僧真言于道成口:‘今朝廷猖狂,人不自保;天下之望,不在袁、褚,明公岂得坐受夷灭!存亡之机,仰希熟虑。’道成然之。”胡注:“道成时为中领军,以僧真为功曹。”第4195页。
    96《南史》卷72《文学·贾希镜传》所记略同,但只记作“贾希镜”,无“渊”名。第1776页。
    97《宋书》卷10顺帝纪》所记“武陵王刘侯”,实为“刘俣”之误。《梁书》卷15《谢朏传》:“齐高帝为骠骑将军辅政,选胐为长史,敕与河南褚炫、济阳江效、彭城刘俣俱入侍宋帝,时号为天子四友。”第262页。《宋书》卷51《宗室·长沙王刘道怜传》:刘俣,彭城人,刘宋宗室,长沙干刘道怜之后。父亲刘秉为宋末重臣,曾与萧道成、袁粲、褚渊共同辅政。后 刘秉与袁粲共谋诛杀萧道成,事败被杀,其二子刘承、刘俣并亡。第1469页。
    98谢(?)入萧道成府,据《南史》卷20《谢弘微附谢服朏传》、《梁书》卷15《谢朏传》记载,为骠骑将军府长史。关于司空长史之任,仅见于《宋书·顺帝纪》:升明元年八月庚午,“司空长史谢朏、卫军长史江效、中书侍郎褚炫、武陵王文学刘候入直殿省,参侍文义。”第194页。兹采此处之记载。
    99陶贤都:《魏晋南北朝霸府与霸府政治研究》,第154-159页。
    100《南齐书》卷1《高帝纪上》,第6页。
    101《资治通鉴》卷132《宋纪十四》“明帝泰始三年”,第4138页。
    102《南齐书》卷28《崔祖思传》,第517页。
    103《南齐书》卷51《崔慧景传》,第872页。
    104《南齐书》卷27《刘怀珍传》,第503页。
    105《南齐书》卷28《刘善明传》,第523页。
    106《南齐书》卷25《垣崇祖传》,第461页。
    107《南齐书》卷28《垣荣祖传》,第530页。
    108《南齐书》卷28《苏侃传》,第527页。
    109《南齐书》卷27《李安民传》,第505页。
    110《南齐书》卷1《高帝纪上》第1页。
    111《南齐书》卷2《高帝纪下》,第38页。
    112《南齐书》卷53《刘怀慰传》,第918页。
    1《宋书》卷5《文帝纪》,第103页。
    2韩昇:《南北朝隋唐十族向城市的迁徙与社会变迁》,《历史研究》2003年第4期。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晋]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唐]房玄龄等.《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南朝齐]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唐]姚思廉.《梁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唐]姚思廉.《陈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北齐]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唐]李百药.《北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唐]令狐德棻.《周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
    [唐]李延寿.《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唐]李延寿.《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唐]魏征、长孙无忌等.《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宋]司马光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梁]萧统.《文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唐]欧阳询.《艺文类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M].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宋]李昉等.《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M].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二十五史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
    《后汉书三国志补表三十种》[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唐]李林甫等.《唐六典》[M].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唐]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清]郑樵.《通志二十略》[M].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晋]常璩.《华阳国志》[M].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刘琳.《华阳国志校注》[M].四川:巴蜀书社,1984年
    [清]钱仪吉.《三国会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清]朱铭盘.《南朝宋会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清]朱铭盘.《南朝齐会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清]朱铭盘.《南朝梁会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清]朱铭盘.《南朝陈会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M].[南朝梁]刘孝标注。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M].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M].范祥雍.《洛阳伽蓝记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梁]钟嵘.《诗品》[M].曹旭.《诗品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王树民.《廿二史札记校证》(订补本),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清]赵翼.《陔余丛考》[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年、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
    [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M].北京:中国书店,1987年影印本;黄曙辉点校,上海书店2005年
    [清]钱大听.《廿二史考异》[M].方诗铭、周殿杰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宋]张敦颐.《六朝事迹编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唐]许嵩.《建康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唐]徐坚.《初学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清]顾炎武.《日知录》[M].[清]黄汝成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
    白翠琴.《魏晋南北朝民族史》[M].四川: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年
    陈长琦.《两晋南朝政治史稿》[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
    陈琳国.《魏晋南北朝政治制度研究》[M].台湾:文津出版社,1995年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版。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M].北京: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陈寅恪.《寒柳堂集》[M].北京: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陈寅恪.《陈寅恪读书札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陈寅恪.《读书札记二集》[M].北京:三联,2001年
    陈寅恪.《读书札记三集》[M].北京: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陈爽.《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陈仲安、王素.《汉唐职官制度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程树德.《九朝律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戴伟华.《唐代幕府与文学》[M].北京:现代出版社,1990年
    戴伟华.《唐方镇文职僚佐考》[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年
    戴伟华.《唐代使府与文学研究》[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戴伟华.《唐方镇文职僚佐考》(修订本),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丁福林.《宋书校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高敏.《魏晋南北朝兵制研究》[M].河南:大象出版社,1998年
    高敏.《南北史掇琐》[M].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
    葛剑雄.《中国移民史》(第一卷),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葛剑雄.《中国移民史》(第二卷),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谷霁光.《府兵制度考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
    郭润涛.《官府、幕友与书生——“绍兴师爷”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韩国磐.《魏晋南北朝史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韩树峰.《南北朝时期淮汉迤北的边境豪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何启民.《中古门第论集》[M].台湾:学生书局,1978年
    何兹全.《读史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侯旭东.《五、六世纪北方民众佛教信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胡阿祥.《六朝疆域与政区研究》[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1年
    胡舒云.《九品官人法考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黄惠贤.《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第四卷·魏晋南北朝》[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
    简修炜、庄辉明、章义和.《六朝史稿》[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年
    赖瑞和.《唐代基层文官》[M].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赖瑞和.《唐代中层文官》[M].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兰书臣.《中华文化通志·制度文化典·兵制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李鼎芳.《曾国藩及其幕府人物》[M].湖南:岳麓书社,1985年
    黎虎.《汉唐外交制度史》[M].甘肃: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
    黎虎.《魏晋南北朝史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年
    李开元.《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M].北京: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
    李琼英.《魏晋南朝寒人仕进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李文才.《南北朝时期益梁地区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李新达主编.《中国军事制度史·武官制度卷》[M].河南:大象出版社,1997年
    李志茗.《晚清四大幕府》[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梁章钜.《三国志旁证》[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
    林校生.《“八王之乱”丛稿》[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
    刘驰.《六朝士族探析》[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年
    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四卷·六朝隋唐),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刘俊文主编.《日本中青年学者论中国史》(六朝隋唐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
    刘淑芬.《六朝的城市与社会》[M].台湾:学生书局1992年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毛汉光.《两晋南朝士族政治之研究》[M].台湾:台北中国学术著作奖助委员会,1966年
    毛汉光.《中国中古政治史论》[M].上海:上海书店,2002年
    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M].上海:上海书店,2002年
    缪钺.《读史存稿》[M].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63年
    缪钺.《冰茧庵丛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宁欣.《中华文化通志·制度文化典·选举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荣丽华.《四十年出土墓志目录》[M].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尚小明.《学人游幕与清代学术》[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石云涛.《唐代幕府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谭其骧.《长水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M].北京:地图出版社,1982年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M].北京:三联书店,1955年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M].北京:三联书店,1959年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唐长孺.《山居存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
    唐长孺.《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丛》[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
    唐春生.《南朝宗王属吏研究》[D].四川:四川大学2002年。
    陶新华.《魏晋南朝中央对地方军政官的管理制度研究》[M].四川:巴蜀书社,2003年
    陶贤都.《魏晋南北朝霸府与霸府政治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
    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M].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一版,重订本2004年新一版。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三版,2005年第4版。
    田余庆.《拓跋史探》[M].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万绳楠.《魏晋南北朝史论稿》[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
    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M].安徽:黄山书社,1987年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王素.《三省制略论》[M].山东:齐鲁书社,1986年
    王伊同.《五朝门第》[M].金陵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1943年;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王永平.《六朝江东世族之家风家学研究》[M].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年
    王永兴.《陈寅恪先生史学述略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汪清.《两汉魏晋南北朝州、刺史制度研究》[M].安徽: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
    汪征鲁.《魏晋南北朝选官体制研究》[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
    王志邦.《六朝江东史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年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
    王仲荦.《(?)华山馆丛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王仲荦.《(?)昔华山馆丛稿续编》[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年
    吴慧莲.《东晋刘宋时期之北府》[M].台湾:台湾大学出版社,1985年
    熊德基.《六朝史考实》[M].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
    姚薇元.《北朝胡姓考》[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年
    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编·卷中·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M].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1986年四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M].北京:北京大学1996年
    阎步克.《阎步克自选集》[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M].辽宁: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
    阎步克.《乐师与史官.传统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论集》[M].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阎步克.《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阎步克.《中国官阶制度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杨鸿年.《汉魏制度丛考》[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1985年
    杨筠如.《九品中正与六朝门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0年
    张承宗等主编.《六朝史》[M].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
    张达志.《唐代后期藩镇与州之关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张国刚.《唐代藩镇研究》[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
    张鹤泉.《魏晋南北朝都督制度研究》[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年
    张金龙.《魏晋南北朝禁卫武官制度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章义和.《地域集团与南朝政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郑欣.《魏晋南北朝史探索》[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年
    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M].北京: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
    赵超编著.《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集校》[M].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论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周振鹤.《中华文化通志·制度文化典·地方行政制度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朱大渭.《六朝史论》[M].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朱大渭、刘驰、梁满仓、陈勇.《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朱东安.《曾国藩幕府研究》[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
    朱季海.《南齐书校议》[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祝总斌.《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邹水杰.《两汉县行政研究》[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
    [日]川胜义雄.《六朝贵族社会的研究》[M].日本岩波书店,1982年;徐谷芃、李济沧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日]宫崎市定.《九品官人法的研究.科举前史》[M].日本同朋舍1985年;韩昇、刘建英译,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日]谷川道雄编.《地域社会在六朝政治文化上所起的作用》[M].日本:玄文社,1989年
    [日]谷川道雄.《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M].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日]谷川道雄主编.《魏晋南北朝隋唐史学的基本问题》[M].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日]守屋美都雄.《中国古代的家族与国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日]小尾孟夫.《六朝都督制研究》[M].日本:溪水社,2001年
    [日]越智重明.《魏晋南朝的贵族制》[M].日本:研文社,1982年
    [日]中村圭尔.《六朝贵族制研究》[M].日本:凤间书房,1986年
    [美]K.E.福尔索姆(Folsom, Kenneth E.)《朋友·客人·同事.晚清的幕府制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美]伊沛霞.《早期中华帝国的贵族家庭.博陵崔氏个案研究》[M].范兆飞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陈长琦.《南朝时代的幼王出镇》[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
    陈春雷.《论范晔的矛盾心态和人生悲剧》[J].《宁波师院学报》,1997年第4期。
    陈春雷.《地域集团与刘宋政治》[D].硕士论文,华东师范大学,1999年
    陈春雷.《论晋宋之际的京口集团》[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1 期。
    陈春雷.《论刘宋前期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J].《贵州文史丛刊》,2000年第3期。
    陈春雷.《论晋宋之际的青徐集团》[J].《许昌师专学报》,2000年第3期。
    陈春雷.《京口集团与刘宋政治》[J].《苏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陈琳国.《论魏晋南朝都督制》[J].《北京大学学报》,1986年第4期。
    陈琳国.《论晋术刘宋军功家族的三种类型》[J].《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4期。
    陈琳国.《曹魏都督制的渊源和定型.兼论中央和地方的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5期。
    陈群.《吴兴沈氏与刘裕建宋》[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陈群.《刘宋建立与士族文人的分化》[J].《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3期。
    陈苏镇.《南朝散号将军制度考辨》[J].《史学月刊》,1989年第3期。
    陈奕玲.《考议魏晋南朝的将军开府问题》[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
    陈勇.《刘宋时期的皇权和禁卫军》[J].《北京大学学报》,1988年第3期。
    曹文柱.《两晋之际流民问题的综合考察》[J].《历史研究》,1991年第2期。
    戴振辉.《五代的游幕》[J].《大公报·史地周刊》第107期,1936年10月16日。
    方建春.《秦汉时期幕府制度的形成》[J].《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高敏.《北朝典签制度试探》[J].《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1期。
    郭润涛.《中国幕府制度的特征、形态和变迁》[J].《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1期。
    何德章.《论梁陈之际的江南土豪》[J].《中国史研究》,1991年第4期。
    韩昇.《南北朝隋唐士族向城市的迁徙与社会变迁》[J].《历史研究》,2003年第4期。
    韩昇.《魏晋隋唐的坞壁和村》[J].《厦门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韩昇.《中古社会史研究的数理统计与士族问题——评毛汉光先生<中国中古社会史论>》[J].《复旦学报》,2003年第5期。
    韩树峰.《河东柳氏在南朝的独特发展历程》[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
    李光霁《东晋术年权力的转移和刘宋“元嘉之治”的出现》[J].《历史教学问题》,1995年第2期。
    李琼英.《论东晋后期司马道子对寒人的任用》[J].《阅江学刊》,2011年第5期。
    李天石.《萧衍覆齐建梁考论》[J].《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
    李晚成.《中国幕府制度考论》[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
    林校生.《桓温幕府僚佐构成考说》[J].《北大史学》,第3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2月。
    林校生.《桓温幕府职能事功剖说》[J].《北大史学》,第4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8月。
    林校生.《王敦幕府与三吴士人》[J].《太湖文化研究》,刘乃和、周治华主编,中国档案出版社,1998年
    林校生.《关于王敦幕府的考察及推论》[J].《华侨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林校生.《司马越府“隽异”与西晋王朝的历史出口》[J].《华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3期。
    林校生.《西晋术司马睿府佐吏考略》[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林校生.《司马睿幕府之构成特征简释》[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柳春新.《曹魏霸府述论》[J].《史学月刊》,2002年第8期。
    刘樊.《五代的幕府》[J].《食货》,第5卷第6期,1937年。
    刘玉山.《“造宋”功臣后代在南朝的仕进研究》[J].《殷都学刊》,2011年第1期。
    刘则永、李会昭.《二十世纪的中国幕府研究》[J].《东南学术》,2001年第4期。
    鲁力.《藩王僚佐与南朝政治》[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第4期。
    鲁力.《宗王出镇与刘宋政局》[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罗新.《青徐豪族与宋齐政治》[J].《原学》第一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
    萨师炯.《魏晋南北朝时代的地方制度——地方割据与三级制地方制度的破坏》[J].《东方杂志》41卷17期,1945年9月。
    沈訒.《幕府制的检讨》[J].《国专月刊》第3卷第4号,1936年。
    谭其骧.《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A].《长水集》(上),人民出版社1987年
    陶贤都.《魏晋南北朝霸府与王朝更替》[J].《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第5期。
    陶贤都、刘霞.《魏晋南北朝时期霸府频繁出现的原因探讨》[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陶贤都.《霸府与南朝王朝更替》[J].《许昌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陶贤都.《刘裕霸府政治述论》[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陶新华.《魏晋南朝地方军府的指挥符号.府主信物的功能及管理》[J].《西北师大学报》,2000年第5期。
    陶新华.《魏晋南朝地方武职官的法律制度.以法律惩罚制度为内容》[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5期。
    陶新华.《魏晋南朝的军师、军司、军副.军府职官辨析》[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陶新华.《魏晋南朝的地方护军和都护将军.兼说都护与督护》[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陶新华.《南朝军府中的特殊府僚——典签》[J].《历史教学》,2001年第5期。
    陶新华.《论魏晋南朝地方武职官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兼论武职官被轻视的原因》[J].《四川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陶新华.《论魏晋南北朝地方政权的军事化》[J].《史学月刊》,2002年第4期。
    童超.《魏晋南北朝军事领导体制的历史特点》[J].《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2期。
    王光照.《梁季江陵政权始末及江左士族社会变迁》[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王永平.《庐陵王刘义真之死与刘宋初期之政——从一个侧面透视晋宋之际士族与寒门的斗争》[J].《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王永平、徐成.《南朝雍州豪族的门第及其仕途轨迹述论》[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王永平.《论刘牢之的成败与北府武人势力的兴起——兼析次等士族将门早起代表人物的心态》[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吴昌叶.《王琳附齐与陈霸先立国——兼论梁陈之际江南土豪的兴起》[J].《许昌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徐明德.《中国幕府制度的渊源、特征与嬗变》[J].《贵州文史丛刊》,1997年第6期。
    徐茂明.《试论南朝典签》[J].《苏州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
    薛军力.《晋宋之际门阀政治的衰落与皇权的重振》[J].《汕头大学学报》,1991年第3期。
    薛军力.《魏晋时期都督制的建立与职能转变》[J].《天津师大学报》,1992年第4期。
    薛军力.《州的地方化与曹魏时期中央地方关系》[J].《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3期。
    薛军力.《刘宋初期对强藩的分割》[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5期。
    严耕望.《魏晋南北朝地方政府属佐考》[J].《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研究研究所集刊》20卷上l期,1948年10月。
    严耕望.《魏晋南北朝都督与刺史之关系》[J].《大陆杂志》,11卷7期,1955年10月。
    严耕望.《魏晋南北朝都督与都督区》[J].《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研究研究所集刊》27卷19期,1956年4月。
    严耕望.《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约论》[J].《大陆杂志》,27卷4期,1963年8月。
    杨洪权.《两晋之际士族移徙与“门户之计”浅论》[J].《武汉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要瑞芬.《都督制在东晋刘宋荆扬之争中的作用》[J].《苏州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
    余世明.《论南朝“典签”》[J].《贵州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
    张焯.《从东汉督军制到魏晋都督制》[J].《史学月刊》,1994年第6期。
    张鹤泉.《孙吴军镇都督论略》[J].《史学集刊》,1996年第2期。
    张鹤泉.《西晋永嘉、建兴年间都督诸州军事制度探讨》[J].《史学集刊》,2001年第1期。
    张鹤泉.《西晋大都督考略》[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年第4期。
    张鹤泉.《东晋征讨都督探讨》[J].《史学集刊》,2003年第1期。
    张鹤泉.《东晋都督诸州军事设置的特点及其权力问题试探》[J].《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6期。
    张金龙.《禁卫军权与南朝政治》[J].《南京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张金龙.《南朝宋文帝初年政争与禁卫军权》[J].《求是学刊》,2003年第5期。
    张军.《典签制度与南朝政局》[J].《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张军.《略论西晋八王军府之僚佐及机构设置》[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张军.《两晋时期公府与军府之机构设置及层级——以志书中的记载为中心的考察》[J].《宜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张军.《晋元帝军府机构设置特点考论》[J].《史学月刊》,2005年第7期。
    周兆望.《南朝典签制度剖析》[J].《江西大学学报》,1987年第3期。
    周振鹤.《中央地方关系史的一个侧面——两千年地方政府层级变迁的分析(上)》[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
    周振鹤.《中央地方关系史的一个侧面——两千年地方政府层级变迁的分析(下)》[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
    祝总斌.《刘裕门第考》[J].《北京大学学报》,1982年第2期。
    祝总斌.《晋恭帝之死和刘裕的顾命大臣》[J].《北京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
    祝总斌.《都督中外诸军事及其性质、作用》[A].《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日]越智重明.《典签考》[J].《东洋史研究》,13卷6号。
    [日]越智重明.《领军将军与护军将军》[J].《东洋学报》,44卷1号。
    [日]越智重明.《南朝州镇考》[J].《史学杂志》,62编12号。
    [日]越智重明.《晋代的都督》[J].《东方学》,15辑。
    [日]菊池英夫.《关于六朝军帅亲军的考察》[J].《东洋史研究》,18卷1号。
    [日]小尾孟夫.《陈代的征讨都督》[J].《六朝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六届年会论文集》,《东南文化》1998年增刊2。
    [韩]李周铉.《魏晋南北朝的军府体制》[J].《六朝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六届年会论文集》,《东南文化》1998年增刊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