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技术的发展价值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回顾人类社会的历史,技术曾经创造了无数的奇迹,帮助人类实现了无数的梦想,我们自然会期待,技术也可以作为教育的革命性力量帮助人类实现教育的梦想。随着新技术大量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技术教育应用热潮,然而,不幸的是,技术理想主义者所心驰神往的“技术支持的教育革命”却迟迟没有到来。技术乐观论者认为技术对教育有着巨大的、毋庸置疑的价值,坚信技术是教育革命的决定性力量;技术悲观论者则怀疑技术的教育价值,他们可以证明教育技术的价值极其有限甚至对教育还存在着负面影响。教育技术真的有价值吗?在技术特别是当代的信息技术正大踏步进入教育领域的背景下,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我们无法拒绝技术,而是必须要思考:教育技术到底有什么价值?
     要回答这一问题,首先应对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与现实进行检视,吸取成功的经验,更重要的是须找到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中的问题。经过详细的历史与现实分析,本人认为,对教育技术价值问题认识不清的根源,在于对教育技术本质的理解存在问题,在于未能正确对待技术与教育的关系、技术与人的关系。因此,需要从技术本质的角度、技术与教育的关系的角度来认识教育技术的本质,需要从教育技术促进人发展的角度来分析教育技术的价值,并需要探讨教育技术何以能够及如何支持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以实现教育技术的价值。
     本文从技术哲学角度来讨论教育技术,主要是借鉴技术哲学关于技术本质和技术价值观的相关认识,对教育技术的本质和教育技术的价值进行分析。通过对技术的含义和本质的分析,笔者认为,从内涵上讲,教育技术是为了满足教与学的需要而采用的物化技术和智能技术的总和;从本质上讲,教育技术是人类认识教育和改造教育的一种本质力量的体现,是现代教育的一种展现与解蔽方式,是技术理性在教育领域扩展的中介与具体形式。通过技术价值观的分析,笔者提出,教育技术价值的本真意义在于促进人的发展,教育技术价值的本质乃是发展价值。必须从促进人发展的角度设计与使用教育技术,人的发展既是教育技术的价值起点,也是教育技术价值最终实现与否的判断依据。教育技术的一切设计、开发、应用、推广等活动,都必须将人的发展放在最首要的位置,评判每一个教育技术产品、工具和活动,都是以人的发展作为唯一的价值尺度。文中还通过对教育技术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的分析,阐明了教育技术对教师和学生的价值二重性,并从实践层面阐述了教育技术发展价值实现的策略。
     文中对教育技术领域广泛存在的技术决定论、技术工具论、工具理性等观念展开了分析和批判,并认为教育技术是负荷价值的,在开展教育技术的价值批判的同时更应重视对教育技术价值观的建构。应辩证地看待教育技术的技术理性本质,因为技术理性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要在弘扬价值理性的前提下设计和使用教育技术,要防止工具理性的过度膨胀挤压价值理性,也要避免过度夸大教育技术的负面作用而彻底否定技术理性。
     本文共分七个部分:绪论主要是提出问题和分析研究现状,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与主要内容;第一章通过教育技术的历史考察和现状分析,揭示了教育技术演变与技术观念变迁的过程,分析了当前教育技术领域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教育技术本质和价值问题研究的重要意义,并指出教育技术价值的研究必须指向人和人的发展;第二章以技术本质认识为基础,辩证地分析技术与教育的相互作用关系,对教育技术的涵义与本质进行了深入的讨论,阐明了基于技术哲学视角的教育技术本质;第三章以技术价值论为基础,对教育技术价值负荷问题、价值二重性问题进行讨论,对教育技术的技术理性进行批判性反思,指明教育中人的发展是教育技术的价值尺度,教育技术要关注生命的成长与发展,要为人的发展来设计和使用教育技术;第四章批判性地解析了技术与教师的关系,并对教师与教育技术的相互作用、教育技术对教师发展的作用、教师应掌握哪些技术和如何使用技术等方面进行了阐述;第五章分析了教育技术对学生发展的正负面影响,从学生的生活疆域、经验方式、学习过程等几个方面讨论了教育技术的作用,并从教育技术有利于发展学生信息素养和变革学生学习方式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对教育技术价值问题研究的未来走向进行了展望。
Looking back into the history of the world, countless miracles and dreams are realized by technology. Therefore, it's inevitable for us to perceiv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 an evolutionary factor leading to the fulfillment of our educational orientations and expectations. With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the information techniques in the educational practice, it has caused waves of profound innovations in educational concepts and its daily practices. However, it's unlucky that the revolution of technical support education hankered after by technology idealists, hasn't turned up yet. The technology idealists believe in the huge and doubtless value of technology application in education, so they are certain that technology is the dominant force of educational revolution. On the other side, the technology pessimists suspect value of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for they can prove the valu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extremely limited or sometimes even negative. Is it worthwhile to adopt th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technology especiall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ke available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widely ,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has become irreversible trend, with which we can do nothing but to admit as it is, we must think it over that what is the valu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on earth?
     If trying to seek the answer to the question, firstly we must probe the history and reality of the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most of all, the problems in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hould be pointed out. After detailedly analyzing the past and present, I think the central cause of misunderstanding the valu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lies in the erroneous understanding towards the essenc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mishandl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human beings. Therefore, it requires us to cognize the essenc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from both standpoints of the essence of technology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it also requires us to analyze the valu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from the standpoint of advancing mankind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nvestigate how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an enhance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perception of its own values.
     This thesis investigate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It analyzes the essence and valu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by mainly using the related cognitive theories in the technological essence and value for reference. Through analyzing the meaning and essence of technology, the author considers that: from the connotati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a sum of embodied technology and intelligent technology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from the essenc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an embodiment of essential strength, a mode for modern education to display and uncover truth, a medium and concrete form for technical rationality to expand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Though analyzing the technologic values, the author raises that the true sense of the value i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to promote mankind development, so its essence of value is the value of development. Educational technology must be applied from the standpoint of promoting human development, which is the origin of the value i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judgment basis to see whether its value realizes or not in the end. In all the design, development, application, extension, etc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he first place should be taken by human development, which is also the only measure value to evaluate every product, tool and activity. This thesis also elucidates the value duality i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owards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expounds the strategy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value realization, through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is thesis analyzes and criticize the concepts of technological determinism, instrumentalism of technology,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etc ,which exist widely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he author also believes that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immensely valued, 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value i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t the same time criticizing it. The technological rational essenc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hould be treated dialectically, because technological rationality is the unification of instrumental and value rationality.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hould be designed and made use of at the precondition of carrying forward the value rationality. It needs to be prevented the extrusion of value rationality caused by overexpansion of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and the utter denial of technological rationality caused by over-exaggerated negative aspects i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he thesis is composed of seven parts: The exordium mainly poses the problems and analyzes the existing circumstances, research thinking and methods are introduced in it, too; in chapter one, the author reveals the process of the evolution i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the changes in technical awareness, proposes the important meaning of the essenc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the research in value problem, puts forward that the research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value must point to mankind and mankind development, by analyzing the past and presen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hapter two is based upon the understanding of technological essence, it analyzes dialectically the interac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and thoroughly discusses the connotation and essenc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elucidates the essenc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chapter tree is based upon axiology of technology, it carries on the discussion to the problems of laden value and value duality i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t also has critical reflection on the technical rationality of instruction technology to designate that the value measur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human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 the concern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growth and development, th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for the purpose of human development; chapter four has a critical analysi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hnology and teachers, it expound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he ac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what technologies should be mastered by teachers and how to use them well; chapter five analyzes the negative effects towards students from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t discussed the roles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from the factors of students' life boundaries, experience mode and learning process. It also analyzes from two aspects: the positive rol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o develop information literacy of students and the revolution to learning style; the last part is a summary, which gives prospects to the future trend of the problem research i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value.
引文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375
    [2]Saettler,P.A History of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M].New York:McGraw-Hill.1968:98.
    [1][美]嘉格伦.网络教育--21世纪的教育革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87
    [2]Ruth Wishengrad.Are Paper Textbooks Ready to Fold?.The Education Digest:February,1999.Volume64,No6
    [3]Finn,J.D.(1962).Awalk on the altered side[A].In D.P.Ely&T.Plomp(Eds).Classic writings on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M].Englewood,CO,LibrariesUnlimited,Inc.1996:47-55.
    [1]许良.技术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24
    [2]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8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41
    [2]项贤明.教育与人的发展新论[J].教育研究,2005(5):9-14
    [3]郭元祥.生活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
    [4]肖川“人的发展”意味着什么?[J].中小学管理,2002(4):22-23
    [5]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4
    [6]肖川.“人的发展”意味着什么?[J].中小学管理,2002(4):22-23
    [1]郭元祥.生活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87-90
    [2]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75-76
    [3]伊利著,章伟民译.教育技术领域、定义的表述[J].外语电化教学,1986(4):35
    [1]转引自:桑新民.呼唤新世纪的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3-4
    [2]桑新民.技术-教育-人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学的哲学基础初探(上)[J].电化教育研究,1999(2):3-7
    [1]李芒.技术与学习--论信息化学习方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27-130
    [2]李芒.关于教育技术的哲学思考.教育研究[J],1998(7):69-72
    [1]单美贤,李艺.教育中技术的本质探讨[J].教育研究,2008(5):51-55
    [2]杨开城,王斌.从技术的本质看教育技术的本质[J].中国电化教育.2007(9):1-4
    [3]刘美凤.广义教育技术定位的确立[J].中国电化教育,2003(6):10-16
    [4]李芒.技术与学习--论信息化学习方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29
    [1]单美贤,李艺.教育中技术的本质探讨[J].教育研究,2008(5):51-55
    [2]高铁刚,乔立梅,李兆君.技术哲学视野下教育技术价值体系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08(4):22-25
    [3]赵厚福.教育技术的本体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25
    [4]高洪.现代教育技术的哲学思考[D].昆明理工大学,2007:22
    [5]杨瑛霞,田爱奎,夏天,张际平.从技术哲学看教育技术的内涵与本质[J].电化教育研究,2007(3):17-21
    [6]李世改,李红梅.技术哲学视野下的教育技术哲学[J].电化教育研究,2007(3):22-26
    [7]桑新民.技术-教育-人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学的哲学基础初探(上)[J].电化教育研究,1999(2):3-7
    [1]李芒.论信息技术的教学价值[J].电化教育研究,2007(8):5-8
    [2]李艺,颜士刚.论技术教育价值问题的困境与出路[J].电化教育研究,2007(8):9-12
    [3]颜士刚,李艺.教育领域中科学的技术价值观问题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08(4):7-11
    [4]单美贤,李艺.教育中技术的价值探讨[J].开放教育研究,2008(4):59-66
    [5]单美贤,李艺.教育中技术的本质探讨[J].教育研究,2008(5):51-55
    [6]李美凤,李艺.从教育与技术的关系看教育学与教育技术学的对话[J].中国电化教育,2008(1):6-10
    [7]李美凤,李艺.人文主义技术视角中教育与技术的“一体两面”--兼论教育学与教育技术学的对话何以可能[J].开放教育研究,2008(2):47-52
    [8]颜士刚.技术的教育价值的实现与创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7
    [1]桑新民.技术-教育-人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学的哲学基础初探(上)[J].电化教育研究,1999(2):3-7
    [2]桑新民.技术-教育-人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学的哲学基础初探(下)[J].电化教育研究,1999(3):30-32
    [1]卢锋,唐湘宁.从教育技术学的技术化到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兼论中困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道路[J].电化教育研究,2007(10):9-12
    [2]吴遵民,张媛.教育技术与人的主体性关系之辨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7(3):26-30
    [3]注:“电化教育”与“教育技术”是同义语,电化教育足我国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称谓,90年代之后逐步改称为教育技术。支持不同名称的研究者之间曾进行过激烈的争论,虽然最终教育技术派胜出,但电化教育这一名称仍在使用,特别是涉及到教育技术的历史时,多半用电化教育。现在,这两个名称被大多数人认为是同位概念。
    [4]李龙.加强史学研究,促进学科发展(二)--“教育技术史”学科初探[J].电化教育研究,2006(12):21-26
    [5]李芒.对教育技术“工具理性”的批判[J].教育研究,2008(5):56-61
    [1]李政涛.为人的生命成长而设计和发展教育技术--兼论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J].电化教育研究,2006(12):3-7
    [2]杨小微,金学成,杨帆.教育现代化:理论与技术的对话--教育学原理与教育技术学两大阵营的对话[J].开放教育研究,2006(10):11-14
    [3]刘同舫.现代教育技术化发展倾向的反思[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6(1):2-3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
    [1]张立新.美国教育技术发展史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2
    [2]宫淑红.美国教育技术学的历史与范式演变[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3
    [3]刘美凤.解析美国教育技术的三条历史发展线索[J].比较教育研究,2004(8):32-37
    [4]李龙.加强史学研究,促进学科发展(一,二)--“教育技术史”学科初探[J].电化教育研究,2006(11,12):3-8,21-26
    [5]阿伦娜.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年表(一,二)(第一部分,1920年-1948年)[J].电化教育研究,2006(11,12):78-80,63-70
    [1]张立国,强建周.从技术的视角审视教育技术的嬗变[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7(1):155-159
    [1]郑永柏.从技术的发展看教育技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J].电化教育研究,1999(6):8-14
    [2]维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
    [3]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34
    [1]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34
    [1][美]埃弗雷特·罗杰斯.创新扩散[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1-37
    [2][英]乔治·巴萨拉.技术发展简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197-236.
    [3][美]约翰·齐曼.技术创新进化论[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3-84.
    [1]陈丽,赵勇.技术进化与社会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24
    [2]宋新芳,刘成新.伊德技术哲学思想及其对教育技术研究的启示[J].现代教育技术,2006(5):14-17
    [3]龚玉清.教育技术中的媒体技术--对教育技术的再认识[J].现代教育技术,2003(6):70-72
    [4]郑永柏.从技术的发展看教育技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J].电化教育研究,1999(6):8-14
    [1][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35
    [2]刘美凤.解析美国教育技术的三条历史发展线索[J].比较教育研究,2004(8):32-37
    [1]宫淑红.美国教育技术学的历史与范式演变[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3
    [1][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体--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转引自: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62
    [3]Dale,E.Audio-Visual Methods in Teaching(3 ed).New York:Holt,Rinehari and Winston,1969:109
    [1]宫淑红.美国教育技术学的历史与范式演变[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3
    [2]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8
    [1]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第5卷)[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0:191
    [2]张立新.美国教育技术发展史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02
    [1]高文.教学设计研究的昨天、今天和明天[A].戴维·乔纳森等.学会用技术解决问题--一个建构主义者的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7
    [2]宫淑红,李亚平.影响美国教育技术学发展的主要因素[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5):106-109
    [1]张立新.美国教育技术发展史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02
    [1]张祖忻.美国教育技术的理论及其演变[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129-133.
    [1]梁林梅.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绩效技术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4
    [2]Robert Reiset&John V Dempsey.Trends and Issues in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Technology.Prentice Hall PTR,2002:124
    [3]梁林梅,叶涛.从NSPI~1到NSPI~2再到ISPI的发展与演变--反思绩效技术的若干基本问题[J].开放教育研究,2003(6):36-40
    [1]田宝军,王德林.电子学习:构建世界课堂--美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战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0(3):18-32
    [1]宗树兴.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国际发展趋势[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0):88-94
    [2]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e-Learning:Putting a World-Class Education at the Fingertips of All Children.http://www.ed.gov/about/offices/list/os/technology/reports/e-learning.html
    [3]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Preparing Tomorrow's Teachers to Use Technology Program.http://www.ed.gov/programs/teachtech/index.html
    [4]黎加厚.美国第三个国家教育技术计划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05(1):22-26
    [5]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National Education Technology Plan 2004-Toward A New Golden Age In American Education,http://www.ed.gov/about/offices/list/os/technology/plan/2004/index.html
    [1]国内外远程教育培训发展的现状及趋势.http://www.online-edu.org/html/57/n-4057.html.
    [2]李芒,成国志,于丽娜.日本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特点评介[J].比较教育研究,2000(1):50-53
    [3]宗树兴.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国际发展趋势[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0):88-94
    [4]张萍,朴姬顺.中外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比较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35-36
    [5]王珺.日本教育技术学的发展现状[J].比较教育研究.2002(8):18-21
    [1]李文英,吴松山.世界教育信息化发展及其经验[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60-63
    [2]张蓉.教育信息化与世界基础教育改革[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4(6):5-8
    [3]王晓辉.法国教育信息化的基本战略与特点[J].外国教育研究,2004(5):60-64
    [1]黄德群,毛发生.德国教育技术发展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4(3):56-60
    [2]祝智庭.世界各国的教育信息化进程[J].全球教育展望.1999(2):33-37
    [3]李文英,张立新.世界教育信息化的变革及发展趋势[J].外国教育研究,2007(10):71-75
    [4]张萍,朴姬顺.中外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比较研究[M].科学出版社.2005:50
    [5]张豪锋,孔凡士.教育信息化评价[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108
    [1]邱永权.对我国教育技术应用发展现状的反思[J].教育探索.2008(5):128-130
    [2]中国教育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情况介绍.2004.12
    [1]中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28/info25428.htm
    [2]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67/info28667.htm
    [3]茹宏丽.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教育技术发展中的“技术至上主义”[J].电化教育研究,2004(8):28-31
    [1]周宗伟.关于教育技术的人文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1999(4):8-13
    [2]赵勇.传统与创新--教育与技术关系漫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4
    [1]李红梅,李世改,刘宁.通过AECT2006年会透视教育技术研究现状[J].电化教育研究,2007(9):28-31
    [1]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3
    [1]王全.教育、技术与社会[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张祖忻.美国教育技术的理论及其演变[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60-79
    [1]转引自:朱皣.海涅克教育技术观评析[J].外语电化教学,1995(3):48
    [2]Donald Ely.Toward a Philosophy of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Thirty Years On[J].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Technology,1999,30(4):305-310
    [3]冯秀琪.教育技术理论研究逻辑起点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4(7):24-26
    [1]陈凡,张明国.解析技术[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1]杨开城,王斌.从技术的本质看教育技术的本质[J].中国电化教育,2007(9):1-4
    [1]于光远主编.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24
    [2]陈昌曙.技术哲学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95
    [3]陈昌曙.技术哲学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92-93
    [4]陈红兵,陈昌曙.关于“技术是什么”的对话[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4):16-19
    [5]张华夏,张志林.关于技术和技术哲学的对话--也与陈昌曙、远德玉教授商谈[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1):49-52
    [1]刘大椿.科学技术哲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05:340-343
    [2]许良.技术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27-128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02
    [1]管晓刚.关于技术本质的哲学释读[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12):18-22
    [2]王树松.论技术合理性[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6:72-76
    [3]乔治·巴萨拉.技术发展简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2
    [4]杨庆峰,赵卫国.技术工具论的表现形式及悖论分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4):55-57,80
    [5]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下)[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924
    [1]张华夏,张志林.从科学和技术的划界来看技术哲学的研究纲领[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2):31-36
    [2]陈昌曙,远德玉.也谈技术哲学的研究纲领[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7):39-42,52
    [3]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A].海德格尔选集(下)[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931
    [4]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A].海德格尔选集(下)[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932
    [1]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A].海德格尔选集(下)[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932
    [2]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A].海德格尔选集(下)[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933
    [3]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A].海德格尔选集(下)[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934
    [4]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A].海德格尔选集(下)[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935
    [1]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A].海德格尔选集(下)[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936
    [2]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A].海德格尔选集(下)[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937
    [3]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A].海德格尔选集(下)[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945
    [4]陈志刚.马克思和海德格尔的技术批判思想之比较[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2):29-31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19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27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27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7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78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4
    [2]陈志刚.马克思和海德格尔的技术批判思想之比较[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2):28-30,60
    [1]赵勇.传统与创新--教育与技术关系漫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4
    [2]顾明远.教育技术学与二十一世纪的教育[J].中国电化教育,1995(8):38-41
    [3]顾明远.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及实施策略[J].人民教育,2007(13-14):8-11
    [4]何克抗.论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深化改革--关于ME命题的论证(上,下)[J].电化教育研究,1999(1,2):3-10.22-29
    [1]尹俊华,戴正南.教育技术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39-40
    [1]彭绍东.人类教育革命的概念、划分标准与基本规律(上,下)[J].电化教育研究,1998(4):11-18
    [2]桑新民.信息技术时代:人类学习方式变革的里程碑[J].上海高教研究,1998(12):32-34
    [3]王继新,赵呈领等.湖北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程调查报告[J].中国电化教育,2005(11):53-56
    [4]方正平,邵珠洲.利用“农远工程”提高湖北农村地区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技术导刊.2007(12):34-37
    [1]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2003).Distance Education at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stitutions[R],2000-2001
    [1]赵勇.传统与创新--教育与技术关系漫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66-167
    [2]高丹丹.教育技术学科定位的思考--技术应用与研究为主的学科[J].电化教育研究,2007(9):68-72,83
    [3]赵勇.传统与创新--教育与技术关系漫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
    [1]章伟民.外国教育技术观综述(上)[J].电化教育研究,1985(4):14-22
    [2]尹俊华,庄榕霞.简评教育技术的定义[J].中国电化教育,1997(7):6
    [3]尹俊华.教育技术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2-3
    [4]南国农.对我国电化教育深入发展的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1997(12):5
    [5]李康.论教育技术领域的哲学观[J].电化教育研究,2000(3):6
    [6]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61
    [1]李康.教育技术与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J].电化教育研究,2004(1):3-4
    [2]李龙.教育技术学科的定义体系--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03(9):3-8
    [3]赵晖.论哲学视角中的教育技术[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23-26
    [4]李芒.关于教育技术的哲学思考[J].教育研究,1998(7):70
    [5]刘美凤.广义教育技术定位的确立[J].中国电化教育,2003(6):9-16
    [6]转引自:彭绍东.教育技术的定义与命题[J].中国电化教育,2000(1):18
    [7]南国农,李运林主编.电化教育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
    [1]李克东.知识经济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1999(1):12
    [2]黎加厚.e-Education:电化教育的新定义--关于《电化教育研究》杂志英文译名更新的建议[J].电化教育研究,2000(1):5
    [3]李龙.教育技术学科的定义体系--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03(9):3-8
    [4]赵厚福,刘兆臻.教育技术的技术本质与定义[J].电化教育研究,2005(2):9-13
    [5]彭绍东.教育技术的定义与命题[J].电化教育研究,2000(10):18-22
    [6][美]巴巴拉·西尔斯,丽塔·里齐著.乌美娜,刘雍潜译.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与范畴[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33
    [1]李海霞.国际视野与自我超越--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赵勇博士访谈[J].现代教育技术,2003(3):5-8
    [2]尹俊华.教育技术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6-7
    [3]顾明远.教育技术学和二十一世纪教育[A].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领导小组办公室主编,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8
    [4]李龙.教育技术学科的定义体系--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03(9):3-8
    [5]李文光,杨开诚.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现代教育技术观念[J].中国电化教育,2001(2):10
    [6]冯秀琪.教育技术的学科定位与专业建设[A].北京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2
    [1][日]坂元昂.现代社会的教育工艺学[M].东京:大日本图书公司,1971
    [2]颜士刚,李艺.论教育技术化是技术教育价值的实现和彰显[J].电化教育研究,2007(12):9-12,28
    [3]董传升.技术化释义[J].科技管理研究,2007(6):28-30
    [1]顾明远.教育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65-168,178
    [1][美]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15
    [1]李政涛.为人的生命成长而设计和发展教育技术--兼论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J].电化教育研究,2006(12):3-7
    [2]刘先义.论现代教育的技术革命[J].中国教育学刊,1996(4):10-15
    [1][美]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257-258
    [2]赵勇,王安琳.教育与技术的关系探微[J].中国电化教育,2004(5):19-21
    [1]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A].海德格尔选集(下)[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924
    [1]刘文海.技术的政治价值[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5-26
    [2]王玉樑.论价值本质与价值标准[J].学术研究,2002(10):18-24
    [3]李德顺.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108
    [1]李宏伟,王前.技术价值特点分析[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8):41-43,48
    [2]许良.技术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26
    [3]郭冲辰.技术异化论[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4:79-85
    [4]王伯鲁.技术究竟是什么--广义技术世界的理论阐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97
    [1]Mesthene,E.G.Technological Change:Its Impact on Man and Society[M].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Press.1970:60
    [2]冈特·绍伊博尔德.海德格尔分析新时代的技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11
    [1]F.拉普.技术哲学导论[M].刘武,等译.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47-48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
    [2]杰里米·里夫金.熵:一种新的世界观[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70-71,74
    [3]许良.技术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75-176
    [1]李宏伟,王前.技术价值特点分析[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8):41-43,48
    [2]王兵,王树松,秦立新.论技术价值的实现[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7):24-26
    [1]李艺,颜士刚.论技术教育价值问题的困境与出路[J].电化教育研究,2007(8):9-12
    [1]刘同舫.现代教育技术化发展倾向的反思[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6(1):2-3
    [2][美]西奥多·罗斯扎克.信息崇拜--计算机神化与真正的思维艺术[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55-56
    [1]赵建军.技术理性的现代展现及其未来命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10):48-51
    [2]赵建军.超越“技术理性批判”[J].哲学研究,2006(5):107-113
    [3]巨乃岐,邢润川.关于技术理性及其批判的几点思考[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5(5):1-2
    [4]林学俊.技术理性扩张的社会根源及其控制[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7(4):82-85
    [5]Horkheimer Max.Eclipse of Reason.New York:The Scabury Press,1974:3,4
    [1]马尔库塞.现代文明与人的困境--马尔库塞文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108
    [2]李秉德.“教学设计”与教学论[J].现代教育技术,2000(3):4-6
    [1][美]尼尔·波斯曼.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
    [2]赵建军.超越“技术理性批判”[J].哲学研究,2006(5):107-113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7
    [4][美]西格尔.评劳丹的规范自然主义[J].哲学译丛,1992(1):25-29
    [1]巨乃岐,邢润川.关于技术理性及其批判的几点思考[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5(5):1-2
    [1]赵建军.超越“技术理性批判”[J].哲学研究,2006(5):107-113
    [2]王淑慧,郝静.教育技术的价值与价值观研究[J].教育技术导刊,2007(3):4-5
    [3]高铁刚,乔立梅,李兆君.技术哲学视野下教育技术价值体系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08(4):22-25
    [4]徐贵权.论价值理性[J].南京师大学报,2003(5):10-14
    [5]杨国荣.理性与价值[M].上海:三联书店,1998:51
    [1]单美贤,李艺.教育中技术的价值探讨[J].开放教育研究,2008(2):59-66
    [2]吴遵民,张媛.教育技术与人的主体性关系之辨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7(3):26-30
    [3]宾克莱.理想的冲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47
    [1]刘秀,邓晖.教育技术发展的新取向--技术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融合[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5):58-60
    [1]王道俊,郭文安.主体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73,75
    [2]转引自:颜辉.当代美国教育技术[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190
    [3]李政涛.为人的生命成长而设计和发展教育技术--兼论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J].电化教育研究,2006(12):3-7
    [1]周宗伟.关于教育技术的人文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1999(4):8-13
    [2]丁卫泽,熊秋娥.从技术哲学看教育技术应用的两种倾向[J].江西社会科学,2008(4):226-231
    [3]John Zerzan,Alice Carnes.Questioning Technology-Tool,Toy or Tyrant[M].New Society Publishers,1991.142-152.
    [4][美]西奥多·罗斯扎克.信息崇拜--计算机神化与真正的思维艺术[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42-43
    [5]陈红兵,周建民.新卢德主义关于技术影响教育的批判性阐释[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3):47-51
    [1]转引自:颜辉.当代美国教育技术[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187-188
    [2]Erich Fromm.Man For Himself[M].Fawcett PulicationInc..1947:27
    [3]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M].许良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73
    [1]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体-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27
    [1]赵勇.传统与创新--教育与技术关系漫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6:78
    [2]赵勇.传统与创新--教育与技术关系漫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6:74
    [1]赵勇.传统与创新--教育与技术关系漫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6:77
    [1]王长纯.教师专业化发展:对教师的重新发现[J].教育研究,2001(11):45-48
    [2]何克抗.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J].电化教育研究,2005(4):37-44
    [1]张万祥,万玮.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56
    [1]资料来源:http://bbs.cersp.com/dispbbs.asp?boardid=164&id=40063
    [2]资料来源:http://blog.cersp.com/index/1000050.jspx?articleId=852260
    [1]资料来源:http://www.sdedu.gov.cn/sdedu_pdlb/sdedu_jsjy/wjgg/t20080602_32467.htm
    [1]赵小雅.网上课堂引领教师成长--记中小学教师新课程国家级远程培训[N].中国教育报,2006-8-18(1)
    [1]仇云龙.博客支持下的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2]黎加厚.信息时代的教育叙事与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J].中国电化教育,2004(10):40-44
    [3]王生.博客教研:教师成长的新途径http://edutech.sinoth.com/Doc/article/2008/3/5/server/1000012329.htm
    [1]Means,B.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reform.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94:1-21
    [1][美]赵勇.教师应当掌握怎样的技术[J].中国远程教育,2003(5):33-36
    [2]注:原报告共有A4纸76页,此处省略了具体分析内容,仅节选了部分调查基本情况介绍和全部的调查分析结论。
    [1]Netcraft.August 2008 Web Server Survey[DB/OL].http://news.netcraft.com/archives/2006/11/01/november_2006 web server_survey.html
    [1]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天天沉溺网络游戏,头晕眼花,高中生玩出高血压[DB/OL].http://www.zjol.com.cn/05zjnews/system/2005/10/08/006323801.shtml
    [2]浙江在线新闻网站.上海一男孩玩网络游戏入迷,买尿不湿为节省时间[DB/OL].http://www.zjol.com.cn/05soelety/system/2007/04/11/008328259.shtml
    [3]北京市中小学数字德育平台案例剖析.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学分析[DB/OL].http://moral.bjedu.cn/moral/144959613005987840/20041020/4918.shtml
    [4]中青网.网瘾少年锤杀奶奶犯下忤逆血案[DB/OL].http://www.cycnet.com/cms/2004/newssports/lssw/wys 1/t20060110_45189.htm
    [5]中华网游戏.少女沉迷网游,仿网游情节“飞”下三楼[DB/OL].http://game.china.com/zh_cn/news/news3/507/20081017/15140869.html
    [6]中青网.虚拟世界的真实杀戳[DB/OL].http://www.cycnet.com/cms/2004/newssports/lssw/wysl/t20060110_45213.htm
    [7]中国教育服务网.中国青年发展状况研究报告显示逾一成青少年上网成瘾[DB/OL].http://news.vcmedu.com/jydt/article.jsp?art_id=14073
    [8]中国互联网协会·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R].2008-1-8.http://www.dcci.com.cn/
    [1]万新恒.信息化校园:大学的革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363
    [1]陶行知教育论文选辑[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联合发行所,1949:1-2
    [2]郭元祥.生活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9-43
    [3]郭元祥,胡修银.论教育的生活意义和生活的教育意义[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6):22-28
    [1]注:该案例摘选自乔纳森等人的描述,具体请参见:[美]戴维·乔纳森等.学会用技术解决问题--一个建构主义者的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58-59
    [1]尤炜.教育技术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充分发展--从北京市的探索看信息技术在高中教学中的运用[J].基础教育课程,2008(7):10-11
    [1][美]约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68
    [2][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58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97-98
    [1][美]戴维·乔纳森等.学会用技术解决问题--个建构主义者的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7
    [2][美]戴维·乔纳森等.学会用技术解决问题--一个建构主义者的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2-13
    [3]Robert B.Kozma.Will Media Influence Learning?Reframing the Debate[J].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1994,42(2):7-19
    [4]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Z+Z”项目.让数学思维激活起来[A].Z+Z智能教育平台运用于国冢数学课程研究与实践[R].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Z+Z”课题指导小组,2007
    [1]陈维维,李艺.信息素养的内涵、层次及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2(11):7
    [2]吴正荆.国外信息素养研究的发展轨迹及主要成果[J].图书情报工作,2006(4):62
    [3]吴正荆.国外信息素养研究的发展轨迹及主要成果[J].图书情报工作,2006(4):62
    [4]CEO Forum.The CEO Forum on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Year Four[R].USA:2001
    [1]吴正荆.国外信息素养研究的发展轨迹及主要成果[J].图书情报工作,2006(4):62
    [2]吕瑞花.中国内地与香港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比较之研究[J].现代情报,2006(10):214
    [3]张祖春.英国现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http://www.zjc.net.cn/_zjcrcs/jiaoylw/lib/4/402/zjeres_jiaoylw_402_8499.htm
    [4]吴正荆.国外信息素养研究的发展轨迹及主要成果[J].图书情报工作,2006(4):61
    [5]吴正荆.国外信息素养研究的发展轨迹及主要成果[J].图书情报工作,2006(4):61
    [6]詹青龙.美国威斯康星州《信息技术素养》课程标准述评[J].中国电化教育,2006(1):85
    [1]2007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 for Students:The Next Generation[DB/OL].http://www.iste.org/Content/NavigationMenu/NETS/NETSforStudentsStandards2007.doc
    [1]2007 ISTE.NETS*S Profiles for Technology(ICT) Literate Students[DB/OL].http://www.scribd.com/doc/407067/NETSS-Student-Profiles
    [1]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R].2000
    [1]奚晓霞,罗会棣.基于WebQuest的建构-探究式学习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2):41
    [2]李芒.信息化学习方式[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06
    [3]杨九民.现代教育技术[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20
    [1]尤炜.教育技术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充分发展--从北京市的探索看信息技术在高中教学中的运用[J].基础教育课程,2008(7):11
    [1]冈特·绍伊博尔德.海德格尔分析新时代的技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198
    [1]高剑平,万辅彬.技术工具理性与道德价值理性的时空追问.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2):10-13,21
    [2][美]安德鲁·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16
    [3][日]佐藤学.课程与教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64
    [4][英]大卫·霍克里奇.教育中的信息技术.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6:168
    [1][美]赵勇,王安琳.教育与技术的关系探微.中国电化教育,2004(5):19-21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王道俊,郭文安.主体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许良.技术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4]陈昌曙.技术哲学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5]王伯鲁.技术究竟是什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6]王树松.论技术合理性[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6.
    [7]郭冲辰.技术异化论[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4.
    [8]苏军,燕平.符号与教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9]陈凡,张明国.解析技术[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10]刘大椿.科学技术哲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05.
    [11]高亮华.人文主义视野中的技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12]杨国荣.理性与价值[M].上海:三联书店,1998.
    [13]常晋芳.网络哲学引论-网络时代人类存在方式的变革[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14]刘文海.技术的政治价值[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15]李德顺.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16]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17]王坤庆.教育哲学-一种哲学价值论视角的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8]郭元祥.生活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9]李芒.技术与学习-论信息化学习方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0]张祖忻.美国教育技术的理论及其演变[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
    [21]赵勇.传统与创新-教育与技术关系漫谈[M].北京师范大学,2006.
    [22]郑晓松.技术与合理化-哈贝马斯技术哲学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7.
    [23]桑新民.步入信息时代的学习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
    [24]桑新民.呼唤新世纪的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25]武法提.国外网络教育的研究与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6]于光远主编.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
    [27]余武.教育技术学[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3.
    [28]张豪锋,孔凡士.教育信息化评价[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9]张萍,朴姬顺.中外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比较研究[M].科学出版社.2005.
    [30]祝智庭.信息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1]顾明远.教育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2]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第5卷)[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0.
    [33]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4]李芒.现代教育技术[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5]李芒等.教育技术的设计与开发[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6]李运林,徐福荫.教学媒体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7]陈丽,赵勇.技术进化与社会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8]南国农,李运林主编.电化教育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39]尹俊华,戴正南.教育技术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40]张万祥,万玮.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1]颜辉.当代美国教育技术[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
    [4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3]万新恒.信息化校园:大学的革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4]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下)[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45]冈特·绍伊博尔德.海德格尔分析新时代的技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46]杰里米·里夫金.熵:一种新的世界观[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4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48][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体-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9][德]彼得·科斯洛夫斯基.后现代文化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后果[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50][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51][德]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52][法]马克·第亚尼.非物质社会-后工业世界的设计、文化与技术[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53][美]R·M·加涅著.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4][美]戴维·乔纳森等.学会用技术解决问题--一个建构主义者的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55][美]埃弗雷特·罗杰斯.创新扩散[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56][美]安德鲁·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7][美]巴巴拉·西尔斯,丽塔·里齐.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与范畴[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
    [58][美]巴伦·李维斯,克利夫·纳斯.媒体等同[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59][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60][美]赫伯特·马尔库塞.现代文明与人的困境-马尔库塞文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
    [61][美]嘉格伦.网络教育--21世纪的教育革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62][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63][美]尼尔·波斯曼.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64][美]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
    [65][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66][美]西奥多·罗斯扎克.信息崇拜-计算机神化与真正的思维艺术[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
    [67][美]约翰·齐曼.技术创新进化论[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
    [68][美]珍妮特·沃斯,[新西兰]戈登·德莱顿.学习的革命[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69][日]坂元昂.现代社会的教育工艺学[M].东京:大日本图书公司,1971.
    [70][日]佐藤学.课程与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71][英]大卫·霍克里奇.教育中的信息技术[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6.
    [72][英]乔治·巴萨拉.技术发展简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73]F.拉普.技术哲学导论[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74]阿诺德·盖伦.技术时代的人类心灵工业社会的社会心理问题[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
    [75]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76]宾克莱.理想的冲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7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杜,2000.
    [7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8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8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8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8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85]迈克尔·海姆.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86]Erich Fromm.Man For Himself[M].Fawcett Pulicationlnc.,1947.
    [87]D.P.Ely&T.Plomp.Classic writings on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M].Englewood,CO,LibrariesUnlimited,Inc.1996.
    [88]Horkheimer Max.Eclipse of Reason.New York:The Seabury Press,1974.
    [89]John Zerzan,Alice Carnes.Questioning Technology-Tool,Toy or Tyrant[M].New Society Publishers,1991.
    [90]Mesthene,E.G..Teehnological Change:Its Impact on Man and Society[M].Carnbrid-ge,Mass:Harvard Univ.Press,1970.
    [91]Saettler,P.A History of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M].New York:McGraw-Hill,1968.
    [92]Means,B.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reform.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94.
    [93]陈启能.论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断[J].山东社会科学,2005,(1).
    [94]段丽,姚利民.在高等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关注入的发展[J].中国远程教育,2003(7).
    [95]聂立清,郑永廷.人的本质及其现代发展-对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再认识[J].现代哲学,2007,(2).
    [96]桑新民.技术-教育-人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学的哲学基础初探(上,下).电化教育研究,1999(2,3).
    [97]温志波.探析技术与人的本质之关系[J].怀化学院学报,2006,(3).
    [98]项贤明.教育与人的发展新论[J].教育研究,2005(5).
    [99]肖川.“人的发展”意味着什么?[J].中小学管理,2002(4).
    [100]徐春.人的发展逻辑:从自由发展到全面发展[J].晋阳学刊,2007(2).
    [101]张桂芳.数字技术与人的发展[J].学术论坛,2005,(12).
    [102]张国祺.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发现[J].社会科学研究,1996(3).
    [103]张文煜.试论科学技术与人的发展[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1997(2).
    [104]陈红兵,陈昌曙.关于“技术是什么”的对话[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4).
    [105]陈志刚.马克思和海德格尔的技术批判思想之比较[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2).
    [106]董传升.技术化释义[J].科技管理研究,2007(6).
    [107]段伟文.技术的价值负载与伦理反思[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8).
    [108]管小丽.海德格尔对技术的追问[J].理论界,2007(7).
    [109]管晓刚.关于技术本质的哲学释读[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12).
    [110]郭冲辰,陈凡,樊春华.论技术的价值形态与价值负荷[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5).
    [111]何道宽.媒介革命与学习革命-麦克卢汉媒介理论批评[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5).
    [112]黄锫坚.技术决定论的多种面貌与技术概念的多重含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6).
    [113]蒋国珍.媒体技术发展趋势与教育[J].现代教育技术,1997(1).
    [114]巨乃岐,邢润川.技术:天使抑或魔鬼--关于技术的哲学思考[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7(2).
    [115]李三虎.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探析[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8,(1).
    [116]潘兴强,刘汉杰.技术的本质与信息哲学[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
    [117]邱惠丽,宋子良.论技术“价值分裂“的四大根源[J].科学学研究,2002,(3).
    [118]汪晓莺,董欣.从网络技术看技术的价值取向[J].职业时空,2008,(3).
    [119]王兵,王树松,秦立新.论技术价值的实现[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7).
    [120]王伯鲁.广义技术世界的结构与演进规律初探[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2).
    [121]王伯鲁.广义技术视野中人的技术化问题剖析[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5(6).
    [122]王发明.基于生物进化理论的技术演进研究[J].科技与经济,2008(3).
    [123]王玉樑.对当代价值哲学的几点思考[J].社会科学辑刊,2006,(2).
    [124]夏保华.技术的性质与技术的三向构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3).
    [125]谢先江,张国骥.马克思技术哲学核心思想探析[J].求索,2007,(2).
    [126]许良.走出技术批判的误区[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9).
    [127]颜士刚,李艺.论有关技术价值问题的两个过程:社会技术化和技术社会化[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7,(1).
    [128]杨开城,王斌.从技术的本质看教育技术的本质[J].中国电化教育,2007(9).
    [129]张铃,傅畅梅.从技术的本质到技术的价值[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130]赵勇,王安琳.教育与技术的关系探微[J].中国电化教育,2004(5).
    [131]郑明,李洋.从技术的含义和本质看技术的价值负荷性[J].社科纵横,2008(3).
    [132]郑旭东.技术是答案,但问题是什么-解读伊利的教育技术观[J].电化教育研究,2007(1).
    [133]邹成效,朱忠孝.论生成视野中的技术自然属性[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1).
    [134]高剑平,万辅彬.技术工具理性与道德价值理性的时空追问[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1).
    [135]黄磊.海德格尔价值哲学初探[J].求是学刊,2008(2).
    [136]巨乃岐,邢润川.关于技术理性及其批判的几点思考[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5(5).
    [137]李国俊,谭玲艳.技术价值评价原则及尺度的历史唯物主义规约[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9).
    [138]李芒.对教育技术“工具理性”的批判[J].教育研究,2008(5).
    [139]李艺,颜士刚.论技术教育价值问题的困境与出路[J].电化教育研究,2007(8).
    [140]刘国建.赛博空间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共在与互动[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8).
    [141]刘七生,张志成.教育的本质:价值理性的传承-论.学习社会.对我国教育创新的启示[J].探索,2004(4).
    [142]石义华,赖永海.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关系的断裂与整合[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143]王锟.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理解韦伯的社会学思想[J].甘肃社会科学,2005,(1).
    [144]王玉樑.论价值本质与价值标准[J].学术研究,2002(10).
    [145]魏小兰.论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4,(2).
    [146]吴虹.技术的价值实存与人的功利使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147]徐贵权.论价值理性[J].南京师大学报,2003(5).
    [148]颜士刚,李艺.教育领域中科学的技术价值观问题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08(4).
    [149]杨哲.实现教学技术的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的转向[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4).
    [150]翟振明.价值理性的恢复[J].哲学研究,2002(5).
    [151]张凤阳.技术理性与现代人的经验方式[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
    [152]H.波塞,邓安庆.技术及其社会责任问题[J].世界哲学,2003(6).
    [153]W.拉莫特,孔明安,马新晶.构成差异的技术与媒介的关系--走向技术化的社会实用论[J].国外社会科学,2008(4).
    [154]陈红兵,周建民.新卢德主义关于技术影响教育的批判性阐释[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3).
    [155]程炜.技术与人主体地位缺失的哲学反思[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7(3).
    [156]冯晓晴,胡方晴.E-Learning与现代教育技术[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S1).
    [157]何小陆,肖卫东.“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对我国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方式的反思[J].教育导刊,2006(6).
    [158]李美凤,李艺.人的技术化之合理性辩护[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8(1).
    [159]李美凤,李艺.人文主义技术视角中教育与技术的“一体两面”-兼论教育学与教育技术学的对话何以可能[J].开放教育研究,2008(1).
    [160]刘同舫.技术的理性与非理性-关于技术合理性的思考[J].社会科学,2007(7).
    [161]刘秀,邓晖.教育技术发展的新取向-技术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融合.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5).
    [162]龙翔,陈凡.现代技术对人性的消解及人性化技术的重构[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7).
    [163]罗宾·梅森.应用技术培养反思性学习者[J].开放教育研究,2006(5).
    [164]马红亮.教育技术研究中的科学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J].电化教育研究,2004(3).
    [165]毛新志,殷正坤.技术化生存与人性化生存[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7(2).
    [166]彭绍东.人类教育革命的概念、划分标准与基本规律(上,下)[J].电化教育研究,1998(4).
    [167]乔立恭.人文学科还是理化技术-关于教育技术学哲学基础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1999(4).
    [168]秦裕华.科学技术与人的主体解放[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9).
    [169]桑新民.科教兴国的教育使命--实现人类学习方式的历史性变革[J].人民教育,1999(1).
    [170]桑新民.信息技术时代:人类学习方式变革的里程碑[J].教育发展研究,1998(12).
    [171]尚东涛.技术与人的自由个性[J].探索,2005(2).
    [172]邵璀菊,王伯鲁,郭淑兰.技术解放作用与奴役性评析[J].科学管理研究,2008(4).
    [173]舒红跃.技术总是物象化为人造物的技术[J].哲学研究,2006(2).
    [174]孙岩.从人性技术化到技术人性化的哲学反思[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6).
    [175]王建设.“技术决定论”与“社会建构论”:从分立到耦合[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5).
    [176]王树松.技术合理性的社会建构[J].科学管理研究,2004(4).
    [177]王永锋,王以宁,何克抗.教育反思视界的技术努力与时代拓展-以网络教育形态为例分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5).
    [178]吴遵民,张媛.教育技术与人的主体性关系之辨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7(3).
    [179]肖峰.人的数字化发展与人学新课题[J].江西社会科学,2004,(2).
    [180]肖巍.“技术”批判:海德格尔和庄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181]许良.劳动、技术与人类解放-恩格斯技术哲学思想探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4).
    [182]杨庆峰,赵卫国.技术:正具论的表现形式及悖论分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4).
    [183]杨小华.技术价值论:作为技术哲学范式的兴衰--围绕技术与价值问题进行的分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1).
    [184]姚锐.关于技术与学习理论的互动关系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6(4).
    [185]殷正坤.现代技术与人的“物”化[J].哲学研究,2001(12).
    [186]远航.技术的价值负荷过程[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12).
    [187]赵建军.技术理性的现代展现及其未来命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10).
    [188]赵迎欢.技术的价值负荷:应用伦理学视域的解释[J].科学学研究,2006(6).
    [189]常春艳,涂荣豹.从教学技术本质反思技术应用[J].教学与管理,2007(12).
    [190]陈昌曙,远德玉.也谈技术哲学的研究纲领[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7).
    [191]陈群,李健,张亚珍.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现状及相关哲学思考[J].教育信息化,2005(12).
    [192]陈晓慧,高铁刚.教育技术本质分析[J].2006,(10).
    [193]单美贤,李艺.教育中技术的本质探讨[J].教育研究,2008(5).
    [194]丁卫泽,熊秋娥.从技术哲学看教育技术应用的两种倾向[J].江西社会科学,2008(4).
    [195]段伟文.对技术化科学的哲学思考[J].哲学研究,2007(3).
    [196]冯秀琪.教育技术的学科定位与专业建设[A].北京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2
    [197]冯秀琪.教育技术理论研究逻辑起点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4(7).
    [198]傅钢善,彭惠群.教育技术与媒体技术关系辨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4(8).
    [199]高丹丹.教育技术学科定位的思考--技术应用与研究为主的学科[J].电化教育研究,2007(9).
    [200]詹青龙.美国威斯康星州《信息技术素养》课程标准述评[J].中国电化教育,2006(1).
    [201]高亮华.“技术转向”与技术哲学[J].哲学研究,2001(1).
    [202]高铁刚.陈晓慧,于婧阳.社会学视角下教育技术起源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7(9).
    [203]龚玉清.教育技术中的媒体技术-对教育技术的再认识[J].现代教育技术,2003(6).
    [204]何克抗.关于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与哲学基础-对建构主义的再认识[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4(3).
    [205]何克抗.关于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论证与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5(11).
    [206]李建耀,陈莉.教育技术哲学初探[J].电化教育研究,2002(4).
    [207]李康.论教育技术领域中的哲学观[J].电化教育研究,2000(3).
    [208]李芒.关于教育技术的哲学思考[J].教育研究,1998(7).
    [209]李美凤,李艺.从教育与技术的关系看教育学与教育技术学的对话[J].中国电化教育,2008(1).
    [210]李祺,李春鹏.教育技术是什么[J].电化教育研究,2006(1).
    [211]李祺,李春鹏.教育新技术化与新技术化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7(1).
    [212]李世改,李红梅.技术哲学视野下的教育技术哲学[J].电化教育研究,2007(3).
    [213]李文光,杨开诚.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现代教育技术观念[J].中国电化教育,2001(2)
    [214]李晓培,韩江波.技术现代性与社会技术创新-关于技术现代性问题的哲学思考[J].创新,2008(4).
    [215]李子运.教育技术学若干问题的反思-兼论开展教育技术哲学研究之必要性[J].电化教育研究,2006(9).
    [216]刘美凤.广义教育技术定位的确立[J].中国电化教育,2003(6).
    [217]刘美凤.技术·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学[J].比较教育研究,2001(11).
    [218]刘敏,董华.从经典科学到系统科学-两种科学范式的比较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6(2).
    [219]刘同舫.现代教育技术化发展倾向的反思[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6(1).
    [220]刘先义.论现代教育的技术革命[J].中国教育学刊,1996(4).
    [221]卢锋,唐湘宁.从教育技术学的技术化到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兼论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道路[J].电化教育研究,2007(10).
    [222]马周周.《庖丁解牛》与教育技术及其哲学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2(9).
    [223]南国农.对我国电化教育深入发展的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1997(12)
    [224]纽瑞丁·西姆谢克,秦炜炜.国际教育技术学专家对教育技术的认识与看法[J].开放教育研究,2007(5).
    [225]欧阳康.教育技术学与传播学一从工具论到效果论[J].电化教育研究,2004(6).
    [226]彭绍东.教育技术的定义与命题[J].屯化教育研究,2000(10).
    [227]邱永权.对我国教育技术应用发展现状的反思[J].教育探索.2008(5).
    [228]任暟.对科学技术价值的哲学思考-兼评法兰克福学派的科技价值观[J].求是学刊,2001(3).
    [229]任友群,王旭卿。教育技术的后现代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3(11).
    [230]茹宏丽.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教育技术发展中的“技术至上主义”[J].电化教育研究,2004(8).
    [231]桑新民.现代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创新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3(9).
    [232]沙景荣,马志强.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事业创新扩散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8(3).
    [233]宋新芳,刘成新.伊德技术哲学思想及其对教育技术研究的启示[J].现代教育技术,2005(6).
    [234]眭东仔,章海鸥.数字媒介技术的哲学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5,(10).
    [235]陶遵适,孙若萍,徐淑霞.教育技术:系统方法与媒体技术的整合[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5,(3).
    [236]王珺.日本教育技术学的发展现状[J].比较教育研究.2002(8).
    [237]王运武.思辨中演进的教育技术学[J].电化教育研究,2007(11).
    [238]邬晓燕.技术悲观主义的思维方式解析[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2,(3).
    [239]熊冬春.从历史使命谈教育技术的定位[J].电化教育研究,2008(4).
    [240]徐春华,杨满福.从美国教育技术的专业实践看我国教育技术实践中的若干问题[J].现代教育技术,2004(2).
    [241]徐继存.教学技术化及其批判[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3).
    [242]徐晓东.教育技术学的研究领域及其研究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3(9).
    [243]徐学锋,裴纯礼.教育技术及其在发展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J].电化教育研究,2001(10).
    [244]颜士刚.技术支持教育的哲学思考-教育基元论[J].电化教育研究,2003(2).
    [245]杨开城.论技术的进化机制与教育技术的进化[J].中国电化教育,2008(1).
    [246]杨开城.论教育的技术学本质与教育技术学的历史使命[J].中国电化教育,2005,(5).
    [247]杨小微,金学成,杨帆.教育现代化:理论与技术的对话--教育学原理与教育技术学两大阵营的对话[J].开放教育研究,2006(10).
    [248]杨瑛霞,田爱奎,夏天,张际平.从技术哲学看教育技术的内涵与本质[J].电化教育研究,2007(3).
    [249]杨兆山.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几点认识-兼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时代价值[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250]伊利著,章伟民译.教育技术领域、定义的表述[J].外语电化教学,1986(4)
    [251]尹俊华,庄榕霞.简评教育技术的定义[J].中国电化教育,1997(7)
    [252]余武.从美国教育技术定义的变迁思考教育技术的发展变化[J].电化教育研究,2001(9).
    [253]张海,王以宁.国内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定义和领域-对教育技术学研究现状的认识[J].电化教育研究,2003(3).
    [254]张豪锋,卜彩丽.教育技术学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探索[J].现代教育技术,2007(3).
    [255]张弘政.从技术的二重性看技术异化的必然性与可控性[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5).
    [256]张华夏,张志林.从科学和技术的划界来看技术哲学的研究纲领[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2).
    [257]张华夏,张志林.关于技术和技术哲学的对话-也与陈昌曙、远德玉教授商谈[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1).
    [258]张辉武.从“社会技术存在之辩”看技术的划分标准[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7(4).
    [259]张立国,强建周.从技术的视角审视教育技术的嬗变[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7(1).
    [260]张立国.教育技术:“合适”技术支持的教育信息控制[J].电化教育研究,2007(1).
    [261]赵厚福,刘兆臻.教育技术的技术本质与定义[J].电化教育研究,2005,(2).
    [262]赵晖.论哲学视角中的教育技术[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263]赵建军,修涛.技术理性批判与技术悲观主义[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2).
    [264]赵建军.超越“技术理性批判”[J].哲学研究,2006(5).
    [265]赵勇.[美]我们是在专注错误的事情吗?[J].基础教育参考,2006(8).
    [266]郑旭东,孟红娟.走向教育技术的哲学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5,(3).
    [267]郑旭东.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及其理论结构[J].电化教育研究,2004(8).
    [268]郑永柏.从技术的发展看教育技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J].电化教育研究,1996(4).
    [269]钟志贤.阐释学、模糊逻辑、混沌理论与教学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4(2).
    [270]周越,田振清.关于教育技术发展的社会动因和现实应用的一些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5(10).
    [271]周宗伟.关于教育技术的人文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1999(4):8-13
    [272]祝智庭.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哲学观透视[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2).
    [273]Observer.目睹教育技术学十年之十大怪状(上、下)[J].中小学电教,2005(4,5).
    [274]阿伦娜.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年表(一,二)(第一部分,1920年-1948年)[J].电化教育研究,2006(11,12)
    [275]安宝生.中国教育如何面对世界范围的社会信息化热潮?[J].教育研究,1996(3).
    [276]蔡建东.当代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若干问题的探讨[J].开放教育研究,2008(2).
    [277]蔡宪.是e-Education还是教育技术[J].电化教育研究,2000(7).
    [278]查晓瑜.教育技术的局限性初探[J].电化教育研究,2008(2).
    [279]陈宝军.对教育技术研究中“技术观”问题的几点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7(12).
    [280]陈浩,沈蔚.传播技术理论的现代历程及文化反思[J].东南传播,2008(3).
    [281]陈琳.中国教育技术学学科地位的世纪提升[J].中国电化教育,2007(9).
    [282]单美贤,马万全.价值论视野中教育与技术的关系[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283]丁钢,王陆.教育学视角下的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6(8).
    [284]方正平,邵珠洲.利用“农远工程”提高湖北农村地区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技术导刊,2007(12).
    [285]高铁刚,乔立梅,李兆君.技术哲学视野下教育技术价值体系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08(4).
    [286]宫淑红,李亚平.影响美国教育技术学发展的主要因素[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5).
    [287]顾明远.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及实施策略[J].人民教育,2007(13-14).
    [288]何克抗.论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深化改革-关于 ME命题的论证(上,下).电化教育研究,1999(1,2).
    [289]黎加厚.e-Education:电化教育的新定义[J].电化教育研究,2000(1)
    [290]黎加厚.美国第三个国家教育技术计划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05(1).
    [291]李冰,谢百治.现代教育技术与人文精神实现[J].电化教育研究,2000(10).
    [292]李秉德.“教学设计”与教学论[J].电化教育研究,2000(10).
    [293]李海霞.国际视野与自我超越-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赵勇博士访谈[J].现代教育技术,2003(3).
    [294]李宏伟,王前.技术价值特点分析[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4).
    [295]李华,杨伟民.中美信息化教育之比较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7(2).
    [296]李康.从若干定义看美国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取向[J].电化教育研究,2001(1).
    [297]李康.教育技术与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J].电化教育研究,2004(1).
    [298]李康.论教育技术的价值取向和发展周期问题[J].中国电化教育,2006(7).
    [299]李克东.知识经济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1999(1).
    [300]李丽.反思科学主义的教育技术观[J].理论界,2006(1).
    [301]李龙.加强史学研究,促进学科发展(一,二)-“教育技术史”学科初探[J].电化教育研究,2006(11,12).
    [302]李龙.教育技术学科的定义体系--一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03(9).
    [302]李芒,成国志,于丽娜.日本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特点评介[J].比较教育研究,2000(1).
    [304]李芒.论信息技术的教学价值[J].电化教育研究,2007(8).
    [305]李曙华.系统科学-从构成论走向生成论[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4(2).
    [306]李艺.教育技术学与现代教育[J].教育研究,1999(11).
    [307]李政涛.为人的生命成长而设计和发展教育技术--兼论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J].电化教育研究,2006(12).
    [308]李志红.网络与人的思维方式变革[J].江西社会科学,2004,(3).
    [309]梁林梅,叶涛.从NSPI 1到NSP12再到ISPI的发展与演变-反思绩效技术的若干基本问题[J].开放教育研究,2003(6).
    [310]廖冬梅,张诗亚.农村学校电化教育出现的新问题以及对策探索[J].电化教育研究,2006(6).
    [311]林学俊.技术理性扩张的社会根源及其控制[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7(2).
    [312]刘成新,李兴宝.对技术文化环境下学校教育技术发展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1999(2).
    [313]刘珙.信息存在方式的突变与系统科学方法论的几点思考[J].甘肃社会科学,2005(6).
    [314]刘美凤.解析美国教育技术的三条历史发展线索[J].比较教育研究,2004.8.
    [315]罗发奋,隋春玲.系统科学理论的发展对教学系统设计的影响[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2).
    [316]梅家驹.教育技术的价值观[J].电化教育研究,2005(2).
    [317]秦炜炜.教育技术学“怪”在何处--评《目睹教育技术学十年之十大怪状》[J].电化教育研究,2006(10).
    [318]桑新民.当代信息技术在传统文化、教育基础中引发的革命[J].中国电化教育,1997(12).
    [319]苏保中.现代教育技术与学校教育文化变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14).
    [320]孙兴华,郝丽.浅谈我国教育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J].中小学屯教,2003(10).
    [321]田宝军,王德林.电子学习:构建世界课堂-美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战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0(3).
    [322]汪基德.中国教育技术学科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研究,2006(7).
    [323]王氏丰.信息化教育技术应用时须注意的问题[J].远程教育杂志,2003(4).
    [324]王继新,赵呈领,等.湖北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程调查报告[J].中国电化教育,2005(11).
    [325]王淑慧,郝静.教育技术的价值与价值观研究[J].教育技术导刊,2007(3).
    [326]颜士刚,李艺.论教育技术化是技术教育价值的实现和彰显[J].电化教育研究,2007,(12).
    [327]张景生,谢星海.浅论教育技术价值观[J].电化教育研究,2004(11).
    [328]张立新,张丽霞.美国政府对教育技术发展的政策和措施的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2(5).
    [329]张立新,张丽霞.教育技术发展过程中的技术理想主义者[J].中国电化教育,2002(12).
    [330]张绍文,韩健.再论电化教育与教育技术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与建议[J].电化教育研究,2004(4).
    [331]张诗亚.析教育技术发展的两个误区[J].中国高等教育,2001(22).
    [332]张秀梅,杨改学.技术、教育技术与远程教育[J].中国远程教育,2001(4).
    [333]章伟民.文化嬗变与教育技术[J].电化教育研究,2002(12).
    [334]赵汀阳.知识,命运和幸福[J].哲学研究,2001,(8).
    [335]郑旭东.信息技术是教育的特洛伊木马吗[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8,(2).
    [336]朱式庆.以耗散结构理论分析教育技术学的开放性[J].电化教育研究,2004(3).
    [337]朱嘩.海涅克教育技术观评析[J].外语电化教学,1995(3).
    [338]朱翊,缪苗,许明.当前美国提高师资队伍质量的举措[J].外国教育研究,2005(12).
    [339]祝智庭.世界各国的教育信息化进程[J].全球教育展望,1999(2).
    [340]宗树兴.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国际发展趋势[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0).
    [341]吕瑞花.中国内地与香港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比较之研究[J].现代情报,2006(10).
    [342]顾小清.信息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5(2).
    [343]黎加厚.创造学生和教师的精神生命活动的信息化环境-教育信息化的“生命环境观”[J].电化教育研究,2002(2).
    [344]张际平.信息通信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UNESC02006亚太教育技术地区研讨会综述[J].中国电化教育,2007(1).
    [345]张倩苇,赵海霞.提高教师的技术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美国全国教育技术教师标准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1(12).
    [346]张兆芹,罗玉云.学习型组织理论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发展[J].课程·教材·教法,2005(11).
    [347]张志祯.从教师的教育技术观看教育技术培训[J].中国远程教育,2008(3).
    [348]赵勇,华伟.教师应当掌握怎样的技术[J].中国远程教育,2003(5).
    [349]赵勇,雷静.国外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经验教训及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05(10).
    [350]周钧.技术理性与反思性实践:美国两种教师教育观之比较[J].教师教育研究,2005(6).
    [351]黄宇星.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学生多元智能的开发[J].教育评论,2003(3).
    [352]孔祥田.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12).
    [353]乐军,齐宏.信息通信技术与学生学习支持服务[J].中国远程教育,2004(17).
    [354]刘金钊.应用网络信息技术与资源培养学生能力[J].教育探索,2006(5).
    [355]刘萍.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6(4).
    [356]刘宇芳.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与对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1(10).
    [357]秦炜炜.面向学生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新旧版对比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8(3).
    [358]汪琼.教育技术在什么条件下能够提高学生成绩?[J].中国远程教育,2006(1).
    [359]王永锋,王以宁,何克抗.从“学习使用技术”到“使用技术学习”-解读新版美国“国家学生教育技术标准”[J].电化教育研究,2007(12).
    [360]王中荣.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学生评价体系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8(1).
    [361]吴正荆.国外信息素养研究的发展轨迹及主要成果[J].图书情报工作,2006(4).
    [362]张祖春.英国现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http://www.zje.net.cn/_zjeres/jiaoylw/lib/4/402/zjeres_jiaoylw_402_8499.htm.
    [363]仇云龙.博客支持下的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7.
    [364]高洪.现代教育技术的哲学思考[D].昆明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7.
    [365]宫淑红.美国教育技术学的历史与范式演变[D].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3.
    [366]李国俊.现代性的技术理性批判[D].吉林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7.
    [367]梁林梅.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绩效技术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368]刘成新.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
    [369]马德四.教育信息化本质研究:教育学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7.
    [370]孙秀云.论科技时代人的发展困境[D].吉林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7.
    [371]汪基德.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与反思[D].西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7.
    [372]王全.教育、技术与社会[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73]吴亚林.价值与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6.
    [374]肖君.学习技术系统谱系框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6.
    [375]颜士刚.技术的教育价值的实现与创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7.
    [376]姚锐.关于技术与学习理论互动关系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7.
    [377]张立新.美国教育技术发展史研究[D].河北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2
    [378]张俐蓉.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关系的反思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