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字书法装饰之道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所谓汉字书法装饰,是指以汉字书法或汉字书法艺术作品为元素,附加于一定的主体(如器物等)之上,或陈设于一定的空间而形成的装饰。它的功能主要是在一定的环境内发挥装饰作用,而不是仅限于书法的文字实用意义之表达,也不是完全为了书法艺术的欣赏。
     本文把汉字书法与装饰紧密联系起来进行跨学科考察研究,旨在说明传统的汉字书法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一定场合“扮演”着不同的装饰角色,以求进一步全面论述汉字书法装饰历史发展的轨迹及一般规律,试图为装饰艺术的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也对书法艺术创作及其展现形式与空间的时代变化提出一些新思考。
     本文第一章以中华传统文化的背景来阐释汉字书法装饰遍布于各个时代、各种场合的深层原因。笔者认为,汉字的形式意味是汉字书法装饰的必要条件;古代的礼乐文化、吉祥文化分别是汉字书法装饰的原动力与民众基础;而文土的书法文化观则使汉字书法装饰产生艺术升华。
     从中华民族文化的特殊性角度分析原因后,本文第二章进一步从汉字书法装饰的形式特征、审美尺度入手,对古代器物上汉字书法装饰的形式构成与审美特征进行归类分析,并对其人文属性与技术美进行深入探讨;有关古代器物上汉字书法装饰的时代特征与地域特征也是本章的重点。
     古代石刻历来是金石学研究的重要方面,其铭文、纹饰、形制等作为研究对象由来已久,而本文第三章主要从装饰的角度论述其铭刻的书体、位置与碑刻形制、纹饰等关系,重点研究碑额、志盖上的汉字书法装饰的规律及古代石刻上书法装饰的汉字形体流变,还阐述了摩崖题刻书法装饰对中国山水文化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本文第四章是对古代建筑上的汉字书法装饰进行研究,以建筑构件上的书法装饰和建筑内外附设的书法作品(如古老的匾额、楹联等)来探讨其形态的发展轨迹及其平面构成、空间构成等形式美的规律和文化、社会属性。从而照应了本文第一章提出的礼乐文化、吉祥文化以及文土的书法文化观对古代汉字书法装饰的深刻影响。
     总之,全文重在突出表现古代汉字书法的诸多内涵在装饰领域的魅力与变奏,重点探求了书法装饰的形式美及其构成规律以及作为装饰功能的书法的字体、书体等汉字形体的变化发展,全面阐述了古代各个历史时期书法装饰的审美特征和文化背景。笔者以为,探讨古代汉字书法装饰之道,就是探讨古代中华民族的生活之道,就是探讨中国艺术之道,也是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之道。
The ancient Chinese calligraphy as decoration is defined as a decoration which is appended to the ware or arranged in a certain space using the Chinese calligraphy or its artistic works as elements. It is used not only to express the calligraphically practical function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s, nor the appreciation of the calligraphical art, it mainly functions as a decoration. The dissertation presents an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by closely combining the Chinese calligraphy and decoration to explain the different decorative roles on certain occasion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alligraphy plays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of time and comprehensively discuss the paths and general law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ncient Chinese calligraphy as decoration. The discussion will help to provide a new view for the decoration art research and also present different reflections on the artistic creation of the calligraphy, and its displays and periodic changes in space.
     The first chapter,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gives some explanations, which are the deep reasons why the Chinese calligraphical decoration spreads all over different ages and occasions.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form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s is the prerequisite of the decor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calligraphy, that the courtesy and auspice in the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is the prime mover and the folk bases of the decoration of Chinese calligraphy, that the scholar’s view on the calligraphy sublimes the decoration of Chinese calligraphy artistically.
     Based on the first chapter and from the forms and aesthetics of the decoration of Chinese calligraphy, Chapter Two classifies the formal structures and the aesthetic features of the decoration of Chinese calligraphy in the ancient wares, and makes a further research on its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techniques. The chapter also focuses on the timing and local features of the decoration of Chinese calligraphy in the ancient wares.
     Chapter Three mainly discusse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chirography and position of decorative stamps and the form of stele character and grain decoration, emphasizing the principles of the decoration of Chinese calligraphy in the steles and coverings and the transformations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s in the ancient stone inscriptions. The chapter also discusses the particularity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calligraphical decoration in the cliff inscriptions on the Chinese landscape culture.
     Chapter Four investigates the decoration of Chinese calligraphy in the ancient architecture, discussing the formal developments, and the rules, the cultural and soc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lane and space structure. The research here correlates the deep influence of the cultural view of calligraphy discussed in the first chapter on the decor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calligraphy.
     In short, the dissertation gives prominence to the charm and variations of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ancient Chinese calligraphy in the decoration, emphasizing the following as the formal beauty of the calligraphical decoration and its structural principles, the developments of the form and structure in the Chinese character which is used as decoration. The dissertation wholly presents the aesthetic features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of the calligraphical decoration in the different periods in ancient times.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investigation on the Tao of the decor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calligraphy means to study the Tao of the life of the ancient Chinese nationality, the Chinese art and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引文
[1] (法)熊秉明《熊秉明文集》卷三,上海:文汇出版社,1999年6月,页252;
    [2] (汉)许慎《说文解字·叙》,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12月,页315;
    [3] (汉)赵壹《非草书》,见《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10月,页2;
    
    
    [4](唐)张怀瓘《书断·序》,见《历代书法论文选》,页154;
    [5]叶秀山《美的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页26;
    
    [6]李鼎祚《周易集解》卷第十五,北京:中国书店,1984年6月;
    [7]叶秀山《书法美学引论》,北京:宝文堂书店,1987年6月,页88;
    [8](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滕守尧、朱疆源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6月,页32;
     [9]鲁迅《蜕龛印存·序》,见《历代印学论文选》,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9年8月第2版,页656;
    
    
    [10]郭沫若《殷契萃编·自序》,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年5月;
    [11] (晋)卫铄《笔阵图》,见《历代书法论文选》,页22;
    
    
    [12] (明)项穆《书法雅言》,见《历代书法论文选》,页518;
    [13] (清)刘熙载《艺概》,见《历代书法论文选》,页715;
    [14] (清)刘熙载《艺概》,见《历代书法论文选》,页715;
    
    
    [15]黄亚平、孟华《汉字符号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0月,页60;
    [16](汉)蔡邕《九势》,见《历代书法论文选》,页6;
     [17]饶宗颐《符号·初文与字母——汉字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3月,页7;
    
    
    [18]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
    [19](宋)朱熹编《二程遗书》,见《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98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1986年3月版;
    [20]马承源主编《中国青铜器鉴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2月,页350;
    [21]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页646;
    
     [22]郭沫若《周代彝器进化观》,载《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1954年版;
     [23](西汉)刘向集录《战国策》,济南:齐鲁出版社,2005年5月,页62;
     [24](汉)赵壹《非草书》,见《历代书法论文选》,页2;
    [25]刘涛,《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页10;
    
    
    [26]张道一《考工记注释》,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10月。页2;
    [27]张道一《考工记注释》,页8;
    [28]李恭笃,《昭乌达盟石棚山考古新发现》,见《文物》1982年第3期;
    [29]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辨证发展》,见《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
    [30]饶宗颐,《符号·初文与字母——汉字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3月,页27;
    [31]郭沫若《周代彝器进化观》,见《考古学专刊》甲种第七号,北京:科学出版社,1961年10月;
    
    
    [32](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12月,页93;
    [33]曹锦炎编《商周金文选》,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0年3月,页52;
    [34]李民、王健《尚书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页376;
    [35]郭沫若《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见《考古学专刊》甲种第七号,北京:科学出版社,1961年10月,页152;
    
    
    [36]梁披云主编《中国书法大辞典》,香港:书谱出版社,1987年1月,页1;
    [37]梁披云主编《中国书法大辞典》,同上;
     [38]李鼎祚《周易集解》卷第五,北京:中国书店,1984年6月;
    
    
    [3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页52;
    [40](战国)荀况《荀子·富国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9月,页56;
     [41]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42]张道一《考工记注释》,页2;
    [43](唐)张九龄《唐六典》,见《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95册;
    
    
    [44]张道一《考工记注释》,页10;
    [45](法)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1月,页32:
     [46]《庄子·应帝王》,见《老子庄子列子》,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1996年4月,页136;
    
    [47]见《河北省平山县战国时期中山国墓葬发掘简报》,《文物》,1979年第1期;
    [48](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1月,页43;
    
    
    [49]王焕镳《墨子校释》,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12月,页255;
    [50]李学勤主编《仪礼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页447;
    [51](汉)刘熙《释名》,见《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21册;
    
    
    [52] (梁)沈约撰《宋书·志第五》,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1月,页273;
    [53]杨天宇《周礼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
    
    
    [54](唐)魏徵撰《隋书·礼仪志三》,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1月,页108-109;
    [55] (唐)张九龄等撰《唐六典》,见《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95册;
     [56] (清)叶昌炽撰、柯昌泗评《语石语石异同评》,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4月,页155;
     [57]罗振玉《石交录》,见《雪堂类稿》,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3月;
     [58] (南朝)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9月,页1090;
     [59] (清)叶昌炽撰、柯昌泗评《语石语石异同评》,页157;
     [60] (唐)李肇《唐国史补》载:“李阳冰善小篆,自言:‘斯翁之后,直至小生,曹喜、蔡邕不足言也’。”见《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35册;
    [61] (清)顾炎武《金石文字记》见《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83册;
     [62] (清)叶昌炽撰、柯昌泗评《语石语石异同评》,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4月,页156;
     [63] (清)叶昌炽撰、柯昌泗评《语石语石异同评》,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4月,页358;
    
    [64](清)叶昌炽撰、柯昌泗评《语石语石异同评》,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4月,页349;
    [65] (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见《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35册;
    
    [66] (唐)柳宗元《邕州柳中丞作马退山茅亭记》,见《柳宗元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67] (汉)司马迁《史记·封禅书》,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1月,页439;
    [68]《论语·述而第七》,太原:书海出版社,2001年9月,页75;
     [69] (唐)李阳冰《论篆》,见《篆学丛书》,北京:中国书店,1984年3月;
    
    [70] (后晋)刘昫撰《旧唐书·本纪第八》,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1月
    [71] (清)朱孝纯辑《泰山图志》,清乾隆刻本;
    [72] (清)曹寅、彭定球等编《全唐诗》,卷828,康熙四十六年,扬州诗局刻本;
     [73]罗树宝《中国古代印刷史》,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93年3月,页68;
     [74]杨永德《中国古代书籍装帧》,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4月,页96;
     [75]沈福煦《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7月,页1;
    
    
    [76] (晋)陈寿《三国志·魏书一》,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1月;
    [77]海军、田君注释《长物志图说》,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5月,页29;
    
    [78](南朝)范晔《后汉书·梁鸿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11月第二版,页2766;
    [79]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6年7月修订第3版,页1655;
    [80]河北省博物馆、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易县调查记》,见《文物》,1973年第11期;
    [81]重庆市文物局、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张飞庙遗址发掘简报》,见《文博》2003年第5期;
     [82](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12月,页48;
    
    
    [83](北齐)魏收撰《魏书·列传第三十四》,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1月,页699;
    [84](唐)李延寿撰《北史·江式传》,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1月,页842;
    [85](南朝)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见《历代书法论文选》,页45—46;
    [86](南朝)范晔《后汉书·百官志》,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11月第二版,页2474;
     [87] (清)李渔《闲情偶寄·联匾第四》,见王连海注释《闲情偶寄图说(下)》,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10月,页226;
     [88]海军、田君注释《长物志图说》,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5月,页416;
    
    [89](晋)葛洪《抱朴子内篇》卷十七,见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3月;
    [90](宋)施宿等撰《会稽志》,见《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86册;
    [91](明)郎瑛《七修类稿》,见《文渊阁四库全书》,卷127;
    [92](明)李日华《味水轩日记》,见屠友祥校《宋明清小品文集辑注》,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11月;
    [93] (清)于敏中、英廉等编《日下旧闻考》卷八十一,见《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98册;
    [94](清)李渔《闲情偶寄·联匾第四》,见王连海注释《闲情偶寄图说(下)》,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10月,页223;
    [95](清)李渔《闲情偶寄·联匾第四》,见王连海注释《闲情偶寄图说(下)》,页224;
    
    
    [96](清)徐珂《清稗类钞》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12月,页2283;
    [97]《韩非子校注》,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11月,页456;
    [98](宋)洪迈《容斋随笔》续笔卷十六,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11月;
    
    
    [99]林岩、黄燕生等编《老北京店铺的招幌》,北京:博文书社,1987年2月;
    [100](清)徐珂《清稗类钞》第九册,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12月,页4055;
     [101]海军、田君注释《长物志图说》,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5月,页416;
    
    
    [102](宋)苏舜钦《沧浪亭记》,见苏州沧浪亭现存的古碑刻;
    [103]张朋川《黄土上下·美术考古文萃》,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5月,页240;
    [104](唐)房玄龄《晋书·王羲之传》,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1月,页1397;
     [105](唐)张彦远《法书要录·陶隐居又启》,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6年8月,页39;
    
    [106](明)张凤翼《乐志园记》,见《中国历代园林图文精选》第三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
    [107]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0年3月,页372;
    
    
    [108]王连海注释《闲情偶寄图说(下)》,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10月,页255;
    [109](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七回,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0](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论心灵》,转引自《艾略特文学论文集》,李赋宁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111]宋书文等编《心理学词典》,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112](唐)张怀瓘《文字论》,见《历代书法论文选》,页209;
    [113](美国)托尔斯·门罗《走向科学的美学》,中国文艺联合出版社,1984年;
     [114](美国)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滕守尧、朱疆源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3月,页6;
     [115](美国)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滕守尧、朱疆源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3月,页194;
     [116](汉)班固《汉书·高帝纪下》,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1月;
     [117]谷向阳、何慧琴辑注《中国名胜楹联大观》,合肥:黄山书社,1986年10月,页650;
     [118]乐嘉藻《中国建筑史》,北京:团结出版社,2005年1月,页86;
     [119]沈福煦《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7月,页2;
     [120](日本)竹内敏雄主编《美学百科辞典》,池学镇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战国策》,(西汉)刘向集录、高诱注,上海书店影印出版,1987年;
    2、《史记》,(西汉)司马迁撰,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
    3、《汉书》,(东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中华书局,1962年;
    4、《后汉书》,(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中华书局,1965年;
    5、《三国志》,(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中华书局,1959年;
    6、《晋书》,(唐)房玄龄等撰,中华书局,2000年;
    7、《北史》,(唐)李延寿撰,中华书局,2000年;
    8、《宋书》,(梁)沈约撰,中华书局,2000年;
    9、《魏书》,(北齐)魏收撰,中华书局,2000年;
    10、《隋书》,(唐)魏徵撰,中华书局,2000年;
    11、《旧唐书》,(后晋)刘昫等撰,中华书局,2000年;
    12、《新唐书》,(宋)欧阳修撰,中华书局,2000年;
    13、《说文解字》,(汉)许慎撰,中华书局,1963年;
    14、《抱朴子》,(晋)葛洪撰,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本;
    15、《容斋随笔》,(宋)洪迈撰,中华书局,2005年;
    16、《园冶图说》,(明)计成著、赵农注释,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
    17、《长物志图说》,(明)文震亨著、海军田君注释,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
    18、《闲情偶寄图说》(上、下),(清)李渔著、王连海注释,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
    19、《清稗类钞》,(清)徐珂撰,中华书局,1984年;
    20、《十三经注疏》,(清)阮元校刊,中华书局,1980年;
    21、《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22、《汉字:汉语和华夏文明的内在形式》,孟华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23、《符号·初文与字母——汉字树》,饶宗颐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
    24、《书艺符号的生命流》,金丹元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25、《中国文字学》,唐兰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26、《古代字体论稿》,启功著,文物出版社,1964年;
    27、《文字学概要》,裘锡圭著,商务印书馆,1988年;
    28、《殷墟妇好墓》,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文物出版社,1980年;
    29、《中国古代铜镜》,孔祥星、刘一曼著,文物出版社,1984年;
    30、《中国古铜镜鉴赏图录》,张金明、陆旭春著,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02年;
    31、《古镜》,陈晴编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
    32、《中国古代货币通考》,王献唐著,齐鲁书社,1979年;
    33、《中国古代货币史》,萧清著,人民出版社,1984年;
    34、《古钱》,孙仲汇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35、《中国历代货币大系》,马飞海总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36、《漆器》,朱仲岳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37、《湖南汉代漆器图录》,湖南省博物馆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65年;
    38、《中国历代织染绣图录》,高汉玉主编,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出版,1986年;
    39、《中国器物艺术论》,高丰著,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40、《中国古代家具家具鉴赏》,聂菲著,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年;
    41、《周秦汉瓦当》,徐锡台等编,文物出版社,1988年;
    42、《中国古代瓦当》,华非编著,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
    43、《中国古代砖文》,王镛、李淼编,知识出版社,1990年;
    44、《中国古代瓦当研究》,申云艳著,文物出版社,2006年;
    45、《中国青铜器鉴赏》,马承源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46、《历代文物装饰文字图鉴》,李明君编著,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
    47、《中国艺术品收藏鉴赏百科》,史树青主编,大象出版社,2003年;
    48、《中国文房用具收藏与投资全书》,刘景峰主编,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
    49、《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从文俊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
    50、《中国书法史·两汉卷》,华人德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
    51、《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刘涛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
    52、《中国书法史·隋唐五代卷》,朱关田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
    53、《中国书法全集·秦汉金文陶文》,王镛主编,荣宝斋出版社,1992年;
    54、《中国书法全集·三国两晋南北朝墓志》,华人德主编,荣宝斋出版社,1992年;
    55、《中国民间书法大系》,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
    56、《中国书法大辞典》(上、下册),梁披云主编,香港书谱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
    57、《历代书法论文选》(上、下),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
    58、《凡将斋金石丛稿》,马衡著,中华书局,1977年;
    59、《启功丛稿》,启功著,中华书局,1981年;
    60、《古代石刻通论》,徐自强、吴梦麟著,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
    61、《古代墓志通论》,赵超著,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
    62、《济宁全汉碑》,宫衍兴著,齐鲁书社,1990年;
    63、《西安碑林书法艺术》,李域铮等编著,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
    64、《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赵万里著,科学出版社,1956年;
    65、《陕西古代石刻艺术》,李域铮编著,三秦出版社,1995年;
    66、《语石语石异同评》,(清)叶昌炽撰、柯昌泗评,中华书局,1994年;
    67、《秦汉碑述》,高文著,河南大学出版社,1985年;
    68、《书籍装帧艺术简史》,邱陵编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
    69、《中国古代印刷史》,罗树宝编著,印刷工业出版社,1993年;
    70、《中国古代书籍装帧》,杨永德著,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
    71、《书法环境——类型学》,赖非著,文物出版社,2003年;
    72、《书法与中国文化》,欧阳中石等著,人民出版社,2000年;
    73、《吉祥图概说》,张道一未刊稿;
    74、《中华文化史》,冯天瑜、何晓明、周积寅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75、《中国古代文化史》,阴法鲁、许树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76、《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方克立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77、《中国象征文化》,居阅时、矍明安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78、《中国传统文化》,张岂之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79、《中国山水文化》,陈水云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
    80、《中国寺庙文化论》,段玉明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9年;
    81、《礼宜乐和的文化理想》,金尚理著,巴蜀书社出版社,2002年;
    82、《中国古代民俗》,王静悦、张玉春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
    83、《礼俗与宗教》,林富士主编,中固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
    84、《道教章表符印文化研究》,任宗权著,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
    85、《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86、《中国古代建筑》,罗哲文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87、《苏州古典园林营造录》,苏州民族建筑学会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
    88、《苏州古典园林》,罗哲文、陈从周主编,古吴轩出版社,1999年;
    89、《中国古建筑装饰讲座》,张驭寰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
    90、《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史》,沈福煦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91、《汉唐都城城制建筑研究》,姜波著,文物出版社,2003年;
    92、《建筑文化·艺术及其传播》,王小慧著,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
    93、《中国建筑装饰艺术文化源流》,高介华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94、《明清室内陈设》,朱家潜著,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
    95、《中国古代建筑装饰·装修》,庄裕光、胡石主编,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
    96、《中国古代建筑装饰·雕刻》,同上;
    97、《中国建筑文化讲座》,汉宝德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98、《中国园林美学》,金学智著,江苏文艺出版社,1990年;
    99、《艺术与视知觉》,(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朱疆源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100、《非物质社会》,(法)马克·第亚尼编著,滕守尧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101、《艺术社会学描述》,滕守尧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102、《情感与形式》,(美)苏珊·朗格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
    103、《图案设计原理》(增订本),诸葛铠著,江苏美术出版社,1991年;
    104、《装饰之道》,李砚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
    105、《平面构成》,夏镜湖编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106、《立体构成》,胡介明编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
    107、《空间构成》,孙祥明、史意勤编著,学林出版社,2005年;
    108、《色彩学》,朱介英编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
    109、《图形创意》,林家阳著,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9年12月;
    110、《当代设计家的汉字艺术》,曹方编著,安徽美术出版社,2001年;
    111、《考工记注译》,张道一注译,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
    112、《中国工艺美术史》,田自秉著,东方出版中心,1985年;
    113、《中国工艺美术史新编》,尚刚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114、《熊秉明文集》,熊秉明著,上海文汇出版社,1999年;
    115、《黄土上下·美术考古文萃》,张朋川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
    116、《中国博物馆丛书·陕西省博物馆》,文物出版社,1983年;
    117、《中国博物馆丛书·辽宁省博物馆》,文物出版社,1983年;
    118、《中国博物馆丛书·南京博物院》,文物出版社,1983年;
    119、《中国博物馆丛书·湖南省博物馆》,文物出版社,1983年;
    120、《中国博物馆丛书·中国历史博物馆》,文物出版社,1983年;
    121、《中国美术全集》,若干卷,启功等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等;
    122、《文物》、《考古》、《文博》、《中原文物》等期刊数种。
    123、《秦汉时代的字体》,裘锡圭,《中国书法全集7·秦汉刻石一》;
    124、《略论中国书法艺术的文化特征》,罗荣渠,《书法丛刊》,1998年01期;
    125、《“草篆”非字体书体辨》,侯学书,《书法研究》,2004年02期;
    126、《从中国文字的发展看书法艺术性与实用性的变迁》,杨奕晨,《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01年01期;
    127、《篆书时代中国书法的审美流变》,巩绪发,《管子学刊》,2006年04期;
    128、《论中国文字的艺术美》,桑林,《东方艺术》,2005年05期;
    129、《书法:创造汉字形体美的艺术》,郝文勉,《洛阳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130、《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解读与设计应用》,李月恩、李艳,《包装工程》2007年04期;
    131、《远古刻画符号与中国文字的起源》,蔡运章,《中原文物》,2001年04期;
    132、《中国原始刻划符号与中国文字的起源》,刘德增,《山东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133、《文字发生的符号基础》,王作新,《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134、《汉字的超符号功能及其文化意义》,孙建军,《北方论丛》,2002年06期;
    135、《汉字的文化功能及对汉文化传播的意义》,梁宗华,《东方论坛》,2001年03期;
    136、《论汉代漆器与同时代艺术的相互影响》,卢杰,《枣庄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137、《中国古代钱币书法艺术浅谈》,田振国,《集宁师专学报》,2006年03期;
    138、《论中国古代铜镜的艺术》,韩夏,《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39、《上海地区汉墓和明墓出土铜镜》,周丽娟,《东南文化》,2005年06期;
    140、《湖北省平山县战国时期中山国墓葬发掘简报》,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文物》,1979年01期;
    141、《全球化中的中国书法身份》,王岳川,《山花》,2005年04期;
    142、《秦汉瓦当概述》,陈直,《文物》,1963年11期;
    143、《汉代文字瓦当概论》,刘庆柱,《中国书法全集9·秦汉金文陶文》;
    144、《从瓦当文字看秦汉习俗演变——读陈直<摹庐丛著七种·秦汉瓦当概述>札记》,谭前学,《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一辑),1994年;
    145、《汉瓦当文字装饰纹样的文字学与书法学意蕴》,王文广,《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146、《开元通宝的产生及意义》,王钊,《西安金融》,2003年07期;
    147、《中国器物:传统伦理及礼制的投影》,王琴,《艺术百家》,2007年05期;
    148、《中国古代器物纹样漫谈》,姚蔚,《美术大观》,2006年10期
    149、《论中国古代造物的设计文化观念》,胡飞,《艺术百家》,2007年04期;
    150、《论中国古陶瓷器物上的铭文与商标设计》,欧阳之川、王爱红,《中国陶瓷工业》,2003年06期
    151、《论中国哲学中的"器物"与"道理"》,刘康德,《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152、《玉在周代礼制中的文化蕴义》,薛世平,《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53、《中国清代玉器的主要成就·艺术特征·文化内涵》,何松,《超硬材料工程》,2006年01期;
    154、《明代家具与清代家具的艺术风格——谈明、清家具艺术风格的差异性》,周艳,《湖北工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155、《科学技术与中国古代艺术设计--秦汉及以前时期》,吴雪平,《艺术探索》,2005年04期;
    156、《中国古代君主的自约机制——“铭”文化之一》,张宝明,《北京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157、《青铜器铭文与西周文化》,常栓怀,《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158、《近年所见所拓两周秦汉青铜器铭文》,吴镇烽,《文博》,2006年03期;
    159、《论书法与瓷艺装饰》,王安维,《中国陶瓷》,2005年01期;
    160、《谈墓志》,华人德,载《书谱》(香港)第9卷第5期(1983年10月);
    161、《河南省石刻调查登记情况简介》,游汉清,《文物》,1963年06期;
    162、《两汉碑额书法艺术试论》,刘清扬,《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163、《中国古代墓志铭的源流》,李永明,《山东图书馆季刊》,2003年01期;
    164、《校官之碑碑额新解》,一芥,《东南文化》,2006年01期;
    165、《论明清牌坊石刻艺术》,李德胜,《丽水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66、《巴蜀摩崖石刻的建筑环境观》,张兴国、冯棣,《新建筑》,2005年04期;
    167、《桂林摩崖石刻的特点及其文化价值》,韩光辉、陈喜波、杨仁举,《热带地理》,2005年03期;
    168、《孔望山摩崖造像研究总论》,温玉成,《敦煌研究》,2003年05期;
    169、《论中国古代图书文献的书法艺术美》,周晓燕、王军,《图书情报知识》,1998年02期;
    170、《论当代社会中书法与书籍装帧的关系》,黄宗池,《美术观察》,2006年04期;
    171、《儒家伦理与中国传统建筑》,秦红岭,《新建筑》,2004年03期;
    172、《礼——中国传统建筑的伦理内涵》,彭晋媛,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173、《中国建筑文化之根基--儒、道、佛(释)与中国建筑文化》,张振,《华中建筑》,2003年02期;
    174、《中国建筑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浅谈》,万千,《南方建筑》,2006年02期;
    175、《试论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民俗文化特征》,吴陪秀,《艺术百家》,2006年05期;
    176、《皖南传统建筑装饰的文化风格》,陶媛,《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77、《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装饰艺术》,张缨,《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178、《清代家具与室内装饰》,孙景荣、陈永贵、杨润,《西北林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179、《浅议中国古建筑的装饰》,秦云、肖君,《江西建材》,2006年02期;
    180、《浅议室内装饰对住宅建筑的影响》,方蕾、李红霞,《山西建筑》,2004年09期;
    181、《论中国园林建筑的空间秩序》,范俊芳、文友华,《中外建筑》,2007年03期;
    182、《水村山郭酒旗风——传统招幌漫谈》,张大鲁,《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183、《中国古典园林匾额与楹联初探》,刘源平,《科技开发情报与经济》,2001年03期;
    184、《中国古典园林文化一隅——浅析匾额、楹联的多重涵义》,阎若武,《山西建筑》,2001年05期;
    185、《中国建筑上的匾额和楹联》,陈新民,《南方文物》,2003年03期;
    186、《匾额--中国传统文化的奇葩》,张自中,《文史杂志》,2001年01期;
    187、《建筑匾额:文化品质的缩影》,魏凤娇,《建筑创作》,2006年01期;,
    188、《题额对联--中国园林的意蕴之美》,封云、赵雪倩,《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189、《儒家文化对中国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的影响》,苏晓毅,《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3期;
    190、《明清厅堂的悬壁书法装饰》,王劲、蒋维乐,《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191、《明清民居的门面装饰特点》,丁昶、范乾坤,《艺术百家》,2007年0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